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

第1篇: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

>>国际减灾日的设立:

可以追溯到1989年。此前,为促进风险意识及减灾的全球性文化,联合国大会倡议设立一个国际日。现在,每年10月13日举行的国际减灾日纪念活动,旨在赞赏全世界民众和社区为减少遭受灾害风险做出的努力,并提高他们对所面临风险的重要性的认识。

>>自然灾害是指:

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

>>自然灾害的主要影响:

1、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

2、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我调整。

3、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

4、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5、灾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行动的目的:

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水灾、土崩、火山爆发、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虫、旱灾和沙漠化以及其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的失调。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目标:

1、增进每一国家迅速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的能力,特别注意帮助有此需要的发展中国家设立预警系统和抗灾结构。

2、考虑到各国文化和经济情况不同,制订利用现有科技知识的适当方针和策略。

3、鼓励各种科学和工艺技术致力于填补知识方面的重点空白点。

第2篇: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

1 城建档案的社会价值意义分析

1.1 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参考和依据作用

城建档案来源于城市过往的建设、管理以及维护等活动,它以图片、文字、图纸等丰富的形式,记录了城市的过往面貌与变化发展过程。而在未来的城市建设、管理以及维护过程当中,又必须要依据这些已经形成档案资料来开展相关工作,如果缺少了这些城建档案资料,那么相关工作的开展就将严重的受阻,不仅效率低,而且质量不能得到保障。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建设工作的特殊性造成的,例如很多的地下管线都是不可见的,如果没有相应的档案资料作参考、作依据,不论是改造建设还是管理维护工作都将难以开展。

1.2 城建档案在城市自然灾害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而且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出现的损害就将非常大。尤其是在人口、物资、设施都非常集中的城市中,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害更容易被放大,例如城市居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水、电、气、通信都可能被切断,导致居民的生活面临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预测到自然灾害可能发生,就必须要做好提前的预防工作,这个时候城建档案就派上了用场,通过对城建档案的分析,可以清楚了解到自然灾害预防的薄弱环节,提高自然灾害预防的针对性,所以说城建档案在城市自然灾害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1]。

1.3 城建档案对维持城市的正常运转秩序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任何一个现代城市都是有机的整体,它拥有着其自身的正常运转秩序,给排水系统、电力系统、道路系统、照明系统、桥梁系统、绿化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等相互配合协调,才能实现城市的正常运转,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城市的正常运转秩序被打破,其后果可大可小。而要确保这些城市子系统的正常,就必须要对其的运行状态、详细情况时刻都有清楚的了解,并目的性的对其进行维护,而这些所有的资料都存储在城建档案中,所以说城建档案对维持城市的正常运转秩序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2 做好城建档案社会化服务的措施

2.1 面向社会加强城建档案的宣传工作

当前,有很多的社会群众或企业、单位都对城建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了解到城建档案的价值意义所在。所以他们对城建档案的利用非常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建档案社会化服务功能的发挥,使城建档案的价值得不到有效利用。要做好城建档案的社会化服务,首先就是要提升社会意识,面向社会加强城建档案的宣传工作,这是城建档案社会化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可以通过报刊杂志、地方电视、网络媒体,宣传城建档案的基本知识,明确城建档案的价值意义,并举例分析如何应用城建档案,全面增进社会对城建档案的了解,提高社会对城建档案的重要性认识,这样才可能增加城建档案的社会利用率,发挥出城建档案的社会价值。

2.2 完善城建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基础建设

完善城建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基础建设,才能确保城建档案的社会化服务质量。

第一步是要做好档案的收集工作,必须要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全面、丰富的收集各种城建资料信息,这样才能为社会利用城建档案提供可能性,否则即使社会群众或其他单位企业有心寻求城建档案服务也会失望而归。

第二步是要优化馆内各业务流程,例如档案分类整理标准要统一规范,开放鉴定要科学、及时、有效,检索系统要多样便捷,编研成果要富有特色,体现出优势,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2]。

第三步是要优化馆外业务流程链,主动加强与城建档案形成单位的沟通,提前介入专门文件材料形成、收集、整理、鉴定等工作,予以指导与服务,延展管理服务范围。面对社会性的城建档案服务需求,要多做尝试,开辟新的馆外服务途径,例如可以上门帮助进行档案分析,了解用户需求,帮助收索相关档案信息等等。

2.3 以网络为途径强化城建档案的整合与分享

要从科学、合理、特色等多角度进行城建档案编研,以形成体系全面、内容完善的档案资料与著录标引,所有档案资料与著录标引都要建立数据库进行数字化存储。关键是要建立城建档案目录联机查询系统,通过该系统来实现跨区域、跨学科服务,地方城建档案的著录标引要动态传递到该联机查询系统中,然后联机查询系统再根据逻辑关系对这些著录标引进行重新编排形成目录,允许用户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查询检索,让用户可以获取到更多、更全面、更详细的档案信息。如果用户对某些档案信息感兴趣,就可以通过点击附带的链接地址,来下载全面的档案资料。

2.4 完善城建档案社会化服务的收费制度

对于城建档案馆而言,利用档案收费政策应该确立和坚持“公益主导”的基本原则,鼓励不断地减少面向普通民众的基本信息服务的费用。城建档案馆的公益性意味着档案馆服务职能范围内的基本信息服务应该免费或者尽量低收费。由于信息服务具有层次性和区别性,付出的人力成本,档案的保护费用,耗费的服务时间等因素的差异性。可根据利用档案的数量、珍贵程度和服务人员的劳动量,允许暂时收取一定的费用补偿。但从长远来看,应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档案事业经费的增长,不断向更低收费直至免费的方向调整[3]。总之,城建档案服务利用收费必须以公益性收费为主,经营性收费只能是公益性收费的一种特殊补充形式。这是由城建档案馆利用服务的公共性和公益性所决定的。

2.5 加强对用户反馈信息的收集

用户的反馈信息是调整城建档案社会化服务工作方向的依据,而且加强对用户反馈信息的收集,还能够起到进一步宣传城建档案的作用,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可以通过即时反馈、电话反馈、座谈反馈、网络反馈等形式,将利用者信息、利用效果信息、外界环境信息等反馈信息进行档案开发利用情况统计和分析,对档案利用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典型实例进行报道和宣传,尽可能地提高档案信息功能价值和利用效益[4]。

第3篇: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

近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凸显出应急物流的建设在我国的重要性。本文介绍了应急物流的概念及特点,通过对国内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进行分析,总结我国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并做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物流 问题 思考

一 、应急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殊物流活动。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向、流程、流量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但是应急物流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来实现其物流效益。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

由突发性自然灾害、 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等引起的应急物流,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受灾地点和时间的不可预知性,由于无法准确地估计突发事件的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强度大小、所需物品的数量等因素,使得应急物流的内容和活动变得不可预知。

(二)时效性和紧迫性

当自然灾害突然爆发时,为了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应急物流对时效性的要求非常高,必须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有效的反应,以最快捷的流程、最安全的方式来进行应急物流保障。应急物流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了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和后果的严重程度,故应急物流活动具有紧迫性。

(三)弱经济性和公益性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民的生命财产是最重要的,不惜一切代价把受困群众及时救出,及时救治。在应急物流中更多的是社会公共事业物流而非商业物流,把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放在社会效益之后,而公共利益相对于经济利益也必然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应急物流在整个救助过程中对经济代价的考虑比较小,淡化了物流的成本,体现出了强烈的公益性特征。

(四)非常规性

由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不确定性,使得应急物流无法像普通物流一样按着程序来,必然存在"越权"行为,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许多普通物流的操作环节将被省略,整个物流流程将表现得更加紧凑、更加顺畅,此时应急物流行为表现出很浓的非常规性色彩。

(五)政府与市场共同的参与性

由于应急物流的供给是需求产生后,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全社会采购所需的应急物资。为了保证应急救助工作的顺利完成,救灾指挥部门的运作必须首先依靠强有力的政府职权,所以应急管理工作往往伴随着政府和社会的介入,因而应急物流运作的主要问题就是应急物流活动的协调和一体化运作。

二、我国应急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突发事件的预警不够

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监控水平有显著提高,但对于地震、雪灾、海啸等自然灾害仍不能做出较精确的预报,还是会对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痛苦。

(二)应急组织机制不健全

应急物流的组织协调人员大部分是从各单位临时抽调的,应急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调拔等职能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地区和企业,彼此间缺乏有效协调、沟通和整合,缺乏系统性和预见性,组织效率不高,在应急物资的流向、流量、流程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杂乱无序的现象,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指挥。

(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不完善,运输通道能力不足、铁路网络结构薄弱、民航支线机场数量缺乏、公路通达度与衔接度明显不足、分区域运输网稀疏。此外应急物流网络信息通信设施不够完善, 通讯保障措施不足,给指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四)物资储备体系不完善

当自然灾害发生后主要依靠国家调拨资源、或者利用军队的资源,以及国民捐赠的物资。救灾的物资分散于各部门、地区储备,物资保障成本较高。救灾物资捐赠基本属于应急捐赠,很容易出现种类、时间上的供需不平,以及救援初期应急物资缺乏而后期供应过多、浪费等问题。

(五)相关法律法规缺失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备的应急物流法律法规和政策,现存的通常以试行、暂行、意见和通知等方式存在,缺乏稳定性和强制性,彼此又各自为政, 缺乏衔接,内容严重滞后且可操作性差,大大降低应急物流的运送效率。

三、对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的思考

(一)加强应急物流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应通过图书、报刊、电视、网络等方式向全民宣传应急物流知识,让民众了解应急物流的目标任务、运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对应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职责和熟悉各环节。面向社会,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定期进行应急物流演练。

(二)建立协调统一的应急物流指挥系统

我国应根据政府结构和物流的运作流程,整合国家军队、地方相关机构建立一个专业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用于救灾指挥工作,以确保应急物流高效、顺利地实施。当自然灾害发生时,中心可以根据有关政策、应急预案和收集来的信息对国内外资源进行协调、调用,对物资采购、储存、运输等方面进行指导,对应急物资进行管理和调配,使整个应急物流体系高效有序地运作,在最短时间内将物资送入受灾地区。

(三)加强应急信息建设

自然灾害发生时,信息流的通畅直接影响应急管理工作的成败,是成功应对灾害性应急物流的物资基础。我国应建立功能齐全、反应灵敏的信息统管部门,专门负责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和战略判断。建设打破部门界限及不同部门的信息垄断边界的信息共享平台,尽快建成国家级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中心,达到应急信息的联动。

第4篇: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应急管理;县级政府;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2—0062—04

我国地域辽阔,但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多种风险并存的大国。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及其他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频繁发生的重、特大自然灾害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社会财产损失,也对国家和政府的威信,甚至对县域、城镇乃至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外部损害”。然而,自然灾害的影响大多是在一个市(含所辖县、区)的范围内,特别是山洪泥石流等突发自然灾害,常常是从若干个县域开始蔓延,这就意味着县级政府在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面临着最直接的考验。作为灾害应对的第一道门槛,县级政府应急管理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发现突发事件苗头、预防发生、首先应对、防止衍生新危机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灾害应急处置的重要职责,它的应急反应是有效遏制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关键。然而在实践中,县级政府的灾害应急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

为了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县级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本文以探究县级政府在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的“短板”为目的,以兰州大学公共应急信息管理研究团队研究发现的县级政府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应对中的薄弱环节为依据,结合县级政府灾害应急处置和舟曲实地调研的数据资料,分析了作为应急工作第一线的县级政府在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存在的“短板”,并根据甘肃省县级政府应急能力建设的现状探讨了将其修复的途径。

一、县级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现代应急管理是由美国发起的,多集中在政府管理部门,应用性很强。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美国危机与紧急情况管理手册》(Handbook of crisi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认为,应急管理可以分解为减缓(mitigation)、准备(preparation)、响应(response)和恢复(recovery)四个阶段。因此,应急能力是减缓、准备、响应和恢复四种能力的复合。在我国的各个行政层级中,应急程序均被形式化为四大基本过程:预防与准备、预警与监测、救援与处置、恢复与重建。

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县级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应急基础准备和资源保障。应急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水平及抗灾能力、应急组织机构的完善程度、应急预案及应急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等构成了应急基础准备的核心内容。信息通讯、物资装备、人力资源和财务经费等方面的保障是县级政府应急所必备的资源保障。充分的应急基础准备和资源保障是有效应急的前提。

(2)监测与预警。指利用灾害应急信息网络对各种可能存在的灾害进行监测、预报,向公众及时、快速预警信息,并结合人口、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库对灾害可能影响的地区和人口数量等损失情况做出分析和评估。

(3)应急教育与培训。指通过面向公众的应急知识教育、应急技能培训及预案演练来加强备灾能力。

(4)应急救援与协调。应急救援涉及救援装备与设备等硬件设施、救援队伍、救援技术与智力支持、救援物资的紧急生产及调用等,指挥协调指的是地方政府主要官员等协调主体如何指挥、控制和协调应急响应与恢复行动。

(5)善后处理。指为了恢复正常的状态和秩序所进行的各种善后处置活动,包括灾民转移安置、次生隐患排查、基础设施恢复、对受灾损失的评估与赔偿、恢复重建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等。

(6)与周边市县的协调联动。主要包括是否掌握周边市县应急资源信息,能否调用周边市县应急资源,是否建立与周边市县应急协作机制等内容。良好的与周边市县的应急协作,不仅会因就近援助加快响应速度,而且也会因资源共享降低应急成本。

二、县级政府在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的“短板”分析

在县级政府作用框架的基础上,笔者选取县级政府在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的典型实例“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应急处置”进行分析。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涉及2个乡镇,15个行政村,其中包括两个重灾社区,受灾人口达4.7万。舟曲县级政府在灾害应急救援与善后处理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这次应急处置之后,兰州大学公共应急信息管理研究团队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邀请甘肃省应急办公室专家根据甘肃省县级政府应急能力建设现状及对应的县级政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了实地调查问卷,并辅以深度访谈,对舟曲县政府在此次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了全面而综合的评价与研究。

在评估问卷设计过程中,由于考虑到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对评估高效性的基础作用,以及可操作性强的评估方法对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的直接影响,研究团队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和指标选取的方法,结合政府应急管理的相关特点,采用处理这类综合评价问题有效模型的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指标权重,对县级政府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以应急基础与保障能力、监测预警能力、应急教育与培训能力、应急救援与协调能力、善后处理能力及虚拟应急能力6项能力构成要素作为一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科学、系统、简易的原则把一级指标细化为29个二级指标,并根据二级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把二级指标以问题的形式转换成表格,设计成39个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实地走访了舟曲县政府办公室、民政局、财政局、教育局、林业局、发改委、经贸委、交通局、统计局、人民武装部、公安局、团委、人事局、水利水电局等部门,选择了具体参与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及各个环节的主要部门作为评价主体,以部门工作人员自评打分、调研团队研究员面对面辅导调查对象填写调查问卷(以免调查对象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有误而影响问卷的填写质量)的形式获取基础数据。为保证数据获取的科学性,在问卷调查过程中还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调研过程共发放问卷93份,回收问卷93份,剔除部分数据缺省的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77份。

在调研结束后的评估分析过程中,团队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评价中涉及的大量复杂模糊现象和模糊概念进行定量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估。研究得出,舟曲县政府在应对泥石流灾害的过程中有待改善的五个方面是风险评估与预防、危机预警、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应急培训与演练。

(一)风险评估与预防缺失

危机预防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各种潜在的危机风险随时进行评估,这是实施减灾措施的第一步。风险评估是整个风险管理的重要构成步骤和关键环节,科学、全面的风险评估为有效进行风险管理和风险处置提供了基础依据和行动指南。县级政府在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时,首先要进行风险评估。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舟曲是甘南藏族自治州最偏远的国扶少数民族贫困县、“5.12”地震重灾区,也是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质灾害高发区。受自身财力(舟曲县每年的财政支出大约2亿元,县内却没有大型企业及产业链,财政收入严重偏低)和应急管理水平的限制,舟曲县还没有把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中,更没有设立专项资金对当地自然灾害进行风险评估。

(二)危机预警机制不健全

危机预警工作符合危机管理中的应对危机“关口前移”的思想。做好危机预警工作,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能够达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目的,实现从源头上消灭、治理危机,从而“化危为机”,最大程度地降低危机所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在舟曲调研中笔者发现,舟曲县人民政府于2010年5月23日接到关于批转《舟曲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于2010年8月2日《舟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预防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紧急通知”的通知》。这两个文件都强调要做好各类突发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工作。“8.8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无疑揭示了基层政府对应急预案的贯彻执行并没有到位,从调研中了解到“几个预警点都是此次泥石流发生后才紧急修建的”事实可见,舟曲县的危机预警机制还极不健全。

(三)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

为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县级政府在进行城乡规划时,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特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有关应急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舟曲县的县城规划极不合理:县城本身的选址就处于泥石流爆发口,导致泥石流突发后人们“无处可逃”,随着人口的增加,县城规模的不断扩大占据了很多泥石流的通道,导致泥石流突发后形成堰塞湖,大量积水进入城区淹没三分之二县城。另外,落后的交通建设未能形成完整的交通网络,极大地限制了救援过程中救援物资的运输和人员的疏散;县城楼群密集,建筑普遍是“贴面楼”、“握手楼”、“半边楼”、“悬空楼”,所有的房子像多米诺骨牌,一旦发生意外,居民根本没有逃生的通道。

(四)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不完善

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是县级政府进行灾害预防、开展救援和应急管理所配置的设施和资源的总称。合理的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是县级政府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实现城市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从实地调研看,一方面,舟曲县应急公共服务设施本身的应急能力比较薄弱。例如,舟曲县虽然有交通网络,但是通往县城的路线只有一条,当这条道路中断之后,舟曲就成了孤岛,救援难以及时进行;另一方面,应急避难所的建设规划很不到位:应急避难所的修建之地适合于地震避难,但这也正是泥石流的汇集之地。另外,由于各种原因,舟曲县几乎没有应急物资储备。人民武装部某工作人员在访谈中描述道,在泥石流发生后,由于缺少救援工具,甚至连木棍都找不到,他们只能用手挖掘,来作为最直接也是当时唯一的救援工具,这严重地影响了应急救援的开展与实施。

(五)应急培训与演练缺乏

应急培训与演练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它能够极大地减少突发性灾难所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另外,培训和演练的内容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议题。县级政府一定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适合本地区灾害种类的应急培训与演练,以期将伤亡降到最低程度。

在调研中笔者了解到,虽然舟曲县政府的各项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都很完善,但遗憾的是各项预案都未进行(除了人民武装部组织过演练外)或很少进行过演练。自汶川地震后,县政府、学校等才开始开展防震知识宣讲和应急知识教育,但仅限于此,并未开展过关于泥石流的任何演练与公众教育。当泥石流发生后,相当一部分人把警车的报警声误认为地震来临的信号。信息理解的失误使他们跑到了地震避难所,结果由于地势低洼,汇集的泥石流吞没了大量生命。

三、修复“短板”的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县级政府在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存在的“短板”,结合我国县级政府应急能力建设的现状,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一)建立风险评估与预防机制

1.风险评估。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对风险区遭受不同强度特大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及对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风险评估在于识别风险。风险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和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涉及三个层面,即风险识别:确认一个区域的风险,并且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脆弱性评估:通过评估风险、人员和财产之间的关系来评估危机事件可能会引起的潜在伤亡和危险;风险分析:对在特定时空范围内造成的伤害、损失进行定量分析。预防灾害发生,减少灾害风险,灾前投资是一项长期工程,其重要性甚至比灾后救援应对更高。

目前,各级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理念普遍倾向于“重救轻防”,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心往往偏重于灾后如何应对。这就缺失了灾害风险评估这一防灾减灾的关键环节,把本应该能够通过灾害预防措施消减或彻底消除的“风险”演化成了真正的“危机”。

2.风险预防。尽管客观上特大自然灾害难以避免,但它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却与人为干预有一定关系。在受潜在灾害威胁的地区,如果灾前预防措施得当,往往能够大幅度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地震频发的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这个东亚岛国地震灾害不断,但完备的全社会防灾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把地震灾害对社会经济秩序的影响降低到了最低。

作为县级政府,由于不同地区受到的特大自然灾害威胁程度各不相同,而同一类型的自然灾害在固定地区频繁发生的现象也不多见,像日本那样针对某一种频发的自然灾害建立起一套独立完善的防灾体系,存在着成本——效率的问题。笔者认为,县级政府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特大自然灾害进行风险预防。

首先,制定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为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县级政府必须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制定系统的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针对特大自然灾害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预警与预防机制、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

其次,配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装备。应急救援是安全稳定工作的最后关口,是与灾害斗争的最后防线。200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意见》([2009]59号),提出要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体,建设政府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这无疑为加快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能够对应急救援装备、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等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部门应急联动,是灾害发生后投入救援的“前锋”,提高了救援的专业性和及时有效性。

再者,合理设立应急避难点。县级政府在对特大自然灾害进行风险预防时,应该有针对性地设立应急避难点,不同的应急避难点对应不同的灾害。结合舟曲经验笔者了解到,舟曲灾害前的应急避难场所很紧缺或几乎没有被明确指出过,这导致许多群众采取跟地震防御措施相同或相近的风险预防措施而丧命。

(二)健全危机预警机制

特大自然灾害危机预警是指已经形成或将要形成特大自然灾害事件时,利用决策判定系统,通过快速传播系统预先发出警告,告诫人们采取必要措施以预防灾害的发生与蔓延。虽然,预警系统的建立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但预警、防卫的开支比毫无防备状态下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要小得多。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戴维·奥斯本认为,一个有预见性的政府应该采用预防而不是治疗的管理模式,政府不应该被动的接受突发事件带给社会的巨大损失,而是应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预警预防上”。

以同为加勒比海国家的海地和古巴为例,2004年9月,热带飓风“珍妮”席卷海地,由于没有预警系统和疏于防范,造成多人死亡。但同在加勒比海的古巴在热带风暴袭击时却能轻松避险,这其中帮助古巴免于风暴肆虐的主要手段就是预警。尽管古巴的预警系统也很简单,只有国家预报中心、媒体和防灾演习三重保障,这至少说明,面对自然灾害,只要有预警系统,哪怕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也能挽救众多生命,减少经济损失。

在灾害预警监测方面,我国习惯性地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命令的方式,缺少主动科学的防范策略和灾害监控、预警措施,导致灾害应急始终处于被动局面。事实证明,这种思维方式下的体制往往不能避免重蹈覆辙。

(三)合理布局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

1.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管理实施。城市在规划建设阶段就应该避开地震带或者河流河谷等灾害易发地区。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但城市规划还缺少前瞻性的眼光和现代意识。城市分区不合理、城市配套不齐备、城市功能不完善等,都是现阶段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为、此,县级政府必须发挥在城市规划中的主导作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等,用前瞻性的眼光积极调整战略,平衡减灾与发展的需要制定规划,切实履行政府在城市规划中的神圣职责。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通信保障能力(保障信息通畅、命令能够上传下达)、交通运输保障能力(保障应急物资和应急人员能够到达灾区)、电和油等能源保障能力(是保障通信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运作的基础)以及避难系统保障能力(保障灾区公众免受次生灾害威胁)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应急救援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部分。

为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县级政府应根据规划和部署,不断完善公路路网结构和交通运输,铁路、航空网络布局,消除路网建设制约因素。加强水利、通讯、地下管网、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紧急避险平台、消防和人防设施、紧急医疗救护设施等,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四)完善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

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是城市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它包括灾前监测、预警及预报设施,灾中应急指挥系统、救助设施,灾后援建设施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等。完备的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能够减少城市风险,为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提供物质保障。

现阶段,县级政府在应对特大自然灾害时常常存在应急设施陈旧老化、技术滞后、整体水平不高,应急资源配置不系统、缺乏前瞻性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应急资源配置往往习惯于以传统的思维定式来简单应对,没有针对当前极端气候变化的新情况和应急管理的新要求作出必要的变化和调整。如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雨雪冰冻天气导致部分城市交通濒于瘫痪、供电系统大幅度损坏、供水管网大范围冻裂等,都是由于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不完善所造成的恶劣影响。

鉴于此,为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县级政府必须完善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通过加大应急设施投入,逐渐提高应急设施的整体水平,通过认真分析灾害的形成规律和发展特点,对各类应急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五)加强应急培训与演练

应急培训与演练是针对灾害发生的种类,通过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公众了解基本的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的过程。培训可以提高相关应急管理人员的应急业务水平和增进公众的应急知识储备;演练可以促进专业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提高部门、机构之间的协调性以及应急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应急管理能力。

为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县级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根据本地区频发灾害种类,有针对性地对公众设置应急培训内容,开展应急演练模拟。另外,县级政府应当强制各级学校把应急知识的宣传与教育纳入教学范围,由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指导和监督,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以此一线贯之,彻底改善“政府应急能力建设相当重视,全民危机教育几乎被忽视”的问题。

四、结语

第5篇: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约因素;福建省。

近年来,福建省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逐渐增加,从2000 年到 2010 年,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8.47%和 8.72%(表 1)。一般情况下,农民收入的增加,对其参加农业保险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从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保险投保率并未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而提高。调查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农业保险投保情况,结果表明:2007 年浦城县参加水稻种植险的面积为3 万 hm2,但是实际仅有 826.35 hm2将保险足额支付,约占投保土地面积的2.75%,在足额支付的农户中 ,由各乡镇财政垫付保险费的现象十分普遍,大部分农户对参加水稻保险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需求不足。

一是农业保险面对的群体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够全面理解参加保险的重要性。对投保后能够获得的收益认识不足,个人主动参加保险的人数很少。二是农民认为参加农业保险的投入大。福建省地少人多,人均仅占有 366.7 m2耕地,农业生产以家庭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为主。生产中由于自然灾害而造成的损失较少,农户的自救能力较强。农户在遭受自然灾害后能够受到政府、亲友的帮助,及时恢复生产。因此,部分农户对购买农业保险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甚至认为购买农业保险是浪费钱,增加自身经济负担。三是由于农业政策宣传力度不大,导致农民对现在推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认识不足。当前社会,农业保险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农民对农业保险的基本内容、赔付条件和方法、理赔过程不了解。2008年,福建农林大学人员就农村保险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福建7 个地市农户 ,调查发现 :不知道保险品种中有农业保险的比例为24.56%,甚至有 18.64%的被调查者不知道有保险服务;就群众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认识程度进行调查,调查范围为三明市梅列区,调查结果显示:听过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农户比例为 6%,没有听说过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农户占94%。四是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投入较少,对培养农民的保险意识不利。在农业政策性保险投保的过程中,各级财政部门逐年加大对农民参保的补贴,农民个人只需要缴纳较少的费用。如农户参加水稻种植保险,需要缴纳的费用为150 元/hm2,而农民实际仅仅只需要缴纳20%的保费(30 元/hm2);在农村推行的农村住房和森林火灾保险,其保险费用则由财政全额支付。政府对农民参加保险进行补贴后,能够使农民更愿意参加保险,也能够使农民参加保险的范围扩大,让更多农民受益。但是由于农民本身投入的资金较少,导致其对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农民对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保意愿较低,不利于农业保险工作的开展。农业保险参保人数较少,覆盖面积较小,当发生自然灾害时,对农民的补偿较少。2002—2009 年,福建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在财产保险保费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大于1%的年份只有 2009 年 ,其他年份农险保费收入在财险保费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都低于1%(表 2)。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开展前,农险保费收入占财险保费收入的比重均不超过0.2%。2006 年以后农业保险的增长速度较快 ,但截至2009 年,4 年农险保费收入在财险保费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平均为0.96%。农业生产中由于自然灾害而造成的损失,仅 2006 年就达到 282.34 亿元,占当年 GDP 的3.76%,而当年农业保险赔款支出仅为343 万元 ,保险理赔和农业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之间差距较大。

2 农业保险供给不足。

2.1 保险品种少,覆盖面小。

目前,福建省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较小,农户仅仅只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投保,如能繁母猪、森林火灾、农村住房、水稻种植、渔工责任和渔船保险 6 个方面,没有包括水果、花卉、食用菌、茶叶、水产、药材、笋竹等主导产业和主要品种,农业保险责任范围限定较小。就森林而言,农户投保后,只能得到由森林火灾造成损失的赔偿,而如果农户是由于雨雪冰冻而遭受损失,则不能投保获得赔偿。农户种植水稻时,为避免风险,投保农业保险,只有在发生寒害、洪涝、暴风、冰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其损失才能够由保险公司进行理赔。实际生产中,比较常见的旱灾和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却不在保险理赔的范围内。福建省是渔业大省,但是相关的保险则限定参保的必须是44 100 W 以上“三证齐全”的渔船,保险范围没有覆盖渔业辅助船。

2.2 赔偿金额较低。

目前,在生产水稻的过程中,农户投入基本物资约为3 900 元/hm2,水稻种植保险规定保额为 4 500 元/hm2,考虑保险的免赔率为15%,如果遇到自然灾害绝收,保险公司对农田的理赔金额最多为3 825 元/hm2。保险理赔后 ,农户获得的补偿较投入成本低。参加保险并没有给农户带来收益 。理赔标准规定比较严格,只有在发生较大的灾害时才能进行赔偿,农户遭受较小的自然灾害时基本得不到赔偿。当前农业投入较大、农业保险赔付标准较高的现状,不利于调动农民参加保险的积极性,阻碍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开展[1-2]。

2.3 地方财力有限,政策性补贴未能及时到位。

地方财政支持是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农户要参加保险,不需要全部支付保费,部分保费由地方政府部门买单 。一般情况下 ,政府代农户缴纳种植业保费的45%,养殖户参加农业保险,政府负担30%的保费;保险超赔资金(扣除种植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历年结余)由市、县政府和保险经办机构按协议规定承担。国家财政也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其补贴范围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中的能繁母猪养殖,农户一旦参加这 2 种类型的保险,可获得国家 35%、50%的保费补贴 。虽然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农业进行了补贴,但具体的补贴标准和方式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推行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不能及时缴纳保险费用,地方财政为农户补贴的保费需要保险公司买单。在南平市,农户参加农房保险,保费由市、县承担 50%,农户自己承担 50%。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南平市市级财政除负担延平区保费的 40%(区财政负担剩余的 60%)外 ,没有能力负担其他各县参加农房保险的农户的保费。其他各县参加农房保险农户保费的一半则由县级财政自行解决。对于南平市各县来讲,财政支出增加,一些贫困县甚至无力负担。

2.4 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缺乏。

农业保险不同于一般的商业保险,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农业保险不但涉及农业生产知识,而且包括保险技术相关知识。一个合格的农业保险从业人员不但要具备金融保险的基础知识,还要对当地农业发展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目前,福建省农业保险系统从业人员大多缺乏农业基础知识,对农业了解较少,服务水平较低。农业保险在各乡镇地区也没有设置服务网点。由于缺少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导致农业保险服务水平较低,保险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不利于行业的快速发展[3-4]。

3 农业保险立法滞后,政策性保险法律保障力度不够。

中国农业保险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保障力度不大、承保范围较小的缺点。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的专门法律规范农业保险行业。相关法律的缺失使农业保险在实际推广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不利于推进农业保险的规范化进程推进。我国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有关于农业保险的个别表述,但是有关农业保险的立法不完备,不利于农业保险工作的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主要用来规范商业保险行为,其中的规定不适用于农业保险。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不能够作为农业保险的行业法律来规范农业保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关于农业保险的规定非常概括 ,不能指导实际生产中农业保险工作进行。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失,导致农业保险工作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农业保险政策不明,与农业保险相关的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及市场在农业保险中的定位不清晰,农业保险利益各方权利、义务不清,出现矛盾时协调难度大等,农业保险立法迫在眉睫。

就福建省而言,随着农业保险的逐步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业保险进行规范和管理。例如在实际生产中存在能够承保的范围比较小,组织机构的数量较少,设置不符合福建省的实际状况,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定位不清晰,农业保险的主体资格不够明确,保险公司和参保农户的权利义务不详细。福建省还没有成立专门的部门,对农业政策性保险进行管理和监督,导致保险工作开展不顺利,缺乏吸引力,推进力度不大。此外,当农户发生重大灾害时,赔付工作主要由保险公司承担。而一般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当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时,保险公司没有能力进行赔付,不但农户得不到合理补偿,还会导致保险公司破产,无法保障农业保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参考文献。

[1] 刘仕。准确查勘解决当前农业保险发展的探讨[J].农技服务 ,2011,28(7):1100.

[2] 王娜,谢雨蒙,李柱石,等。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现状及进路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042-15043,15050.

第6篇: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

一、当前影响农村防灾减灾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农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和知识的缺少。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许多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在家的老年人、儿童、妇女较多,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十分的淡薄。20__年__办事处的一村民在“4.8”风雹灾发生时,不但不避灾反而冒险到自家楼房房顶上去修理房屋,结果被大风从楼顶吹下摔死。

(二)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薄弱。从20__年、20__年两年__发生的灾害来看,因灾倒塌的房屋中有90%的是因房屋年久失修,抗灾能力差所致。农村电讯、电力等公用设施的防灾能力也较薄弱。这两年__因灾倒损电杆 1500 根,损坏电讯线路5000多米。造成灾区停电和部分通讯中断,给灾民生活和救灾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农民避灾自救能力差。农民在灾害发生时自救能力很差,往往是等外界来人救援,这样就十分容易错过最佳的避灾时间,增加了救援的难度和灾害损失。

(四)农村基层组织灾害应急指挥和救援能力有限。由于农村基层组织的负责人更换较为频繁,经历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的实践相对较少,加上受到农村交通、通信和人力、物力的限制,使得农村基层组织灾害应负指挥和救援能力十分有限。

二、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一)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切实加强防灾减灾教育

要提高加强防灾减灾教育重要性的认识。20__年4月8日__市发生了罕见的特大暴风雨,倒塌房屋793户 1385间,死亡3人,该市__办事处的一村民在自家房屋即将倒塌而又不能冲出室外,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瞬间,他利用掌握的减灾知识,急中生智的站立在门后,只是受到了一点轻伤。此例说明,防灾减灾知识的教育是一项投入小见效好的工程,农民掌握了必要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就可在关键时刻挽救自已鲜活的生命。

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农民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防灾减灾技能的培训。

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政府网站等媒体开设宣传专栏、播放公益广告,宣传防灾减灾政策法规和科技知识。

二是采取专家宣讲的形式加强防灾减灾教育。从市国土、卫生、科技、民政、水利、气象、消防、科协等有关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深入到自然灾害易发的地区,开展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教育普及活动,重点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

三是利用农村文化中心户带领农民学习和掌握防灾减灾知识。

四是利用农村中小学校这个阵地,从小学生抓起,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防灾减灾教育,他们学习后回家当小老师对家长进行培训。20__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给印度洋沿岸造成了举世瞩目的灾难。英国一名年仅10岁的女孩子蒂莉.史密斯,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预测出威力强大的海啸将 没整个海滩,她立即让父母亲发出警报疏散海滩上的游客,从而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演绎了一则传奇的故事,也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和思考。

(二)多措并举,加强对农村基础和生活设施的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是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基础。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基础牢、质量好、抗击自然灾害的标准高,就能有力地抵御自然灾害,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就会少一些。因此,加强对农村基础和生活设施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1、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抗击旱、涝灾害的能力。

2、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提高农民住房抗击地震、洪涝、风雹灾的能力。通过我们两年来危房改造试点工作来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和对策。

按照“一个为主三个一点”的原则,积极筹措倒房重建资金。即按照以倒房户自筹为主、动员倒房户亲友帮扶一点、组织村组集体通过义务工等形式支助一点、政府补助一点原则,多方筹措,形成合力,破解筹资难题。20__年__市共投入因灾倒房重建和危房改造资金56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民政部门扶持资金718万元;农民自己筹措4600万元;社会各方支助 280万元,其中:义务帮工2.3万个,折合现金120多万元;灾民向亲朋

好友筹资160多万元;捆绑利用残联、移民资金22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和危房改造资金问题。其次是社会联动服务,整合各方力量。一是建议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城建、规划、国土、林业等部门减免各种费用。市物价部门及时有力地打击拱抬建材物价的行为。二是要十分重视科学规划、保证质量。规划部门搞好危房改造规划图纸,帮助农民建房科学址。要充分认识科学选择建房地址的对防灾减灾的重要性,__育溪镇勤丰村一张姓农民所居住的是新建的质量很好的二层楼房,在20__年4月8日风雹灾中全部倒塌,这是他家房屋第二次因灾倒塌,其原因是住房是建在易发风灾的地址上。三是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服务作用。由于这些贫困户相当一部分的料理能力比较差,这就需要村干部组织协调服务,如两河镇麦城村在雪灾倒房恢复重建中采取“五统一”方法抓重建,即统一设计、统一采购原材料、统一安排施工人员、统一结算、统一验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对三组10户进行了恢复重建中,仅采用统一购红砖、水泥的方法就节约支出1.2万元。四是建议各级政府出台农村危房改造扶持政策,刺激农民危房改造的积极性。20__年__市仅投入倒房重建、危房改造扶持资金718万元,就新建了1420户农房,拉动农民投资5600万元,政府在农村危房改造上的小投入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五是可以仿照国家家电下乡的政策,对农村危房改造中必须的建材进行补助。

3、督促农村电讯、电力产权单位加大对农村电讯、电力设施的防灾减灾能力升级,提高抗灾能力。

4、要加强避雷设施的建设,__市两河、河溶、__等地是易发雷击区,每年发生多起雷击耕牛死亡事件。避雷检测单位要加强宣传、积极指导农民安装避雷设施,科学避雷。

(三)加强农村村级组织灾害处置和应急救援能力的建设

农村村级组织是在灾害发生时处在第一现场长、第一时间的组织,是农民在受灾时的最近、最信任的组织,他们对环境十分了解,对灾民熟悉。 20__年8月15日__市发生的暴雨灾害时,两河镇胡场村的村干部在零时将一被暴风雨困在家中老人救出家门几分钟时老人住户就倒塌了,避免死亡事件的发生。此事件说明,村级组织应急处置能力强弱十分重要。

第7篇: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灾害教育 有效策略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区域性和季节性强、灾害损失严重,这已经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的严重障碍。“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2007年10月10日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目的是加强学校减灾教育,使青年人特别是在校学生树立减灾意识,提高民众的防灾意识。灾害教育是地理教育的基本职责之一,更是学校教育的本原。

一、灾害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灾害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具有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加强灾害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从思想、情感及行为等方面关注灾害,提高对灾害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及防灾减灾能力。在灾害发生过程中,自救和互救是减少灾害损失和生命损失的有效手段。灾害教育中应该涵盖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不仅与其本人的生命安全健康密切相关,而且与周围相关的人员紧密相连。灾害教育的目的是使所有的学生树立“安全问题人人有责,酿成灾祸害人害己”的理念,让防范灾害的意识、安全素质及行为文明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

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灾害教育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关键。缺乏基本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意识,缺失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行为,将不能成为21世纪的合格公民。有效地进行灾害教育,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的问题,关系到能否实现我国环境、资源、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学生时代进行灾害教育,才能使他们具备资源、环境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未来的各项活动中,自觉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系,用自身的行动来维护自然界的合理利用。

灾害教育能够较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培养能力和形成正确价值观,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一是通过灾害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有关灾害的基本知识,如灾害的内涵、灾害的类型(包括自然灾害、社会灾害、天文灾害、海洋灾害)、自然灾害发生的基本特征及时空规律,以及自然灾害的成因概括等等,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应如何合理利用自然、保护环境,如何预防和减少灾害损失,化害为利,促进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二是灾害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多种技能,如气象、天象观测和地震预报的技能,灾害实地观察和调查的技能,使用各种仪器仪表的操作技能等。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还可以将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三是灾害教育能够使学生学会观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智力发展。防灾减灾教育使学生能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资源、环境、人口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敢于面对灾害并勇于挑战的精神,同灾害进行抗争的优秀品质。这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新课程终极目标的最好诠释。

二、渗透灾害教育的有效策略

1.立足教材和课堂,寻求灾害教育的切入点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地理灾害知识的主要环节,是系统传授自然灾害知识及减灾防灾知识的基本形式。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关灾害的内容,尤其注重教材中的“隐性”灾害教育因素。特别应该用“灾害”做线索,把教材内容加以串联,从而使学生能较系统地学习灾害知识,不断提高灾害意识。如高中鲁教版教材第三册《河流流域的开发》一节,可以结合教材联系回顾以下的灾害内容:(1)造成旱涝灾害的原因,防灾抗灾的对策;(2)主要气象灾害(如低温冷害、冰雹、雪灾、沙尘暴等)的成因、危害及防御;(3)主要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活火山等)的成因、危害及防御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挖掘教材,找准灾害教育的切入点,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地渗透灾害教育,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也能增强他们的灾害教育意识,体现学科知识的实用性。如我的家乡徐州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徐州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可以向学生介绍寒潮是如何形成的,它的移动路线如何,引导学生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了解寒潮的最新动态,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实例可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找准切入点进行灾害教育的有效渗透,会使学生受益匪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参与活动与实践,寻找灾害教育的载体

结合课外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增加灾害教育的活动内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观察和调查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家乡的灾情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增强学生对灾害的感性认识。一是利用地理科学所具有的野外实地考察的特点,带领学生对某个区域做实地考察,了解这一区域经常发生的灾害及如何防治的方法。通过实践的过程,变知识为意识。只有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才能转化为良好的灾害意识和自觉的防灾减灾的行为素质,更好地促进防灾减灾教育。二是举办灾害教育专题讲座等,让课堂所学知识得以深化和延伸。如讲授台风、寒潮、沙尘暴等灾害的监测及防治知识,地震的预测与避震常识等,较系统地给学生传播灾害教育知识和技能。三是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走出课堂,配合“世界地球日”、“国际减灾日”、“世界环境日”、“爱鸟周”、“植树节”、“世界防治荒漠化日和干旱日”、“世界水日”、“消防日”等等,向广大群众开展灾害教育,加深学生对灾害的认识,进一步强化灾害意识的渗透。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到课外,为灾害教育的渗透寻找到了有效的载体。

3.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掌握灾害教育的手段

一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灾害教育的实效性。在灾害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地震、台风、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过程及灾后实况,让学生如身临其境,直接感受到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强大破坏力,意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并根据该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灾害发生的过程,分析成灾机制,师生共同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二是开展灾害教育探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专题研究,很适合灾害教育目标的。可以结合当地灾害特征和生活实际,融入各科领域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调查访问、亲身实践,深刻了解灾害现象、成因、危害等,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撰写研究报告、小论文等,并利用黑板报、校刊等,发表他们的见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收集、整理有关的灾害资料,如新闻、图片、录像、影视等,形成一个内容齐全、分门别类的灾害资源库。这样既养成了研究精神,又掌握了灾害知识,在“见多识广”中逐步培养防灾意识和逃生能力。

4.构建校本教学评价方式,引领灾害教育的开展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现实状况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对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进行评价。这就要求地理教学评价要改变过去过于关注知识而轻视思维过程的倾向,要在编制试题时进行改革,适当增加有关灾害的开放性试题的比重;尤其充分利用中考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加大一些实用的灾害互救自救方面的考核内容。这样学校就会重视地理灾害的教学内容。例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江苏卷)“第9-10题考查到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海啸,第30题考查到海洋灾害赤潮的危害性”等。

目前现行的评价方式大多是根据考试科目成绩来评价的,评价内容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自己的灾害校本评价方式。例如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灾害素养的测评,根据学生在灾害演习中的表现给予评分,对学生制作的模拟灾害小教具评分,对学生的灾害小论文评分,把这些综合起来进行评价,对优秀者给予表扬、鼓励。同时将这项综合考核的内容纳入毕业综合素质考核体系,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不予以升学资格,以此来推动灾害教育评价的制度化。

5.提高教师减灾防灾的素养,实现灾害教育的持续发展

教师是课程改革最终的实施者,地理教师要在教学中承担着实现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角色。地理教师要在提升自身的减灾防灾素养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富有责任感的防灾减灾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和能力,用自身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真正做到“言传身教”。首先要加强地理师范教育的灾害教育。地理教师对灾害知识的了解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灾害教育的普及,在高校课程中应设置《灾害地理学》、《灾害事件预防与自救》、《灾害经济学》、《灾害心理学》、《灾害法学》等相关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对部分内容加以改进。其次是提高教师自身的防灾减灾教育能力。灾害教育课程目标能否实现,重要的在于教学过程中的落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教师的灾害教育教学能力。地理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系到整个灾害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教师在不断学习新的知识、钻研教材的同时,还应努力拓宽知识,及时收集地理信息,补充时事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增强自身的防灾减灾意识,积极探索防灾减灾策略,提高防灾减灾教育能力。

为此,地理课堂教学应有意识地进行减灾防灾意识教育,制定灾害教育目标。地理教师要有效地探讨防灾减灾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将灾害教育融于地理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加强自己的减灾意识,从而实现地理教学中知识与德育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郑金洲.学校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丁运超.区域性灾害教育应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J].教学与管理,2009(01):76-77.

[5]唐黎标.恐怖诡异的自然灾害[J].防灾博览,2005(05):44-45.

[6]郑.国内外自然灾害教育研究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08(02):178-180.

[7]吴永军.当代教学论研究的新课题—教学模式简介[J].江苏教育(中学版),1990(6):89-90.

[8]周世鹏.关注自然灾害[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01):126.

[9]陆迁.地理课堂向社会延伸的启示[J].地理教学,2002(11):45-46.

[10]廖贤富.我国新时期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9):31-34.

[11]舒成强.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学生灾害教育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06):132-135.

[12]周红尘.国外地理课程标准的特点及启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11):33-35.

[13]汪泓宏.时代的趋势——发展灾害教育[J].中国减灾,1996(02):6-9.

[14]王真,王旭.中学教学中防灾教育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10):68.

第8篇: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种植业保险;巨灾保险;问题;发展方向

以甘肃的经济举例来谈,农业是它的首要经济基础,同时它是自然灾害频发,灾情面积极广的省份,甘肃种植业的发展好与坏直接决定着他的农民收入水平,稳定性以及经济的发展。种植业面临着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现如今甘肃的种植业保险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去解决,农民对保险的认知度不高,种植业保险覆盖面窄,政府政策不健全,农业生产面临着风险不分散等问题,2004年年底,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仅达到1.67亿元。从这个小例子可看出我国的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以及发展并不全面,所以在我看来农业保险的制度的完善刻不容缓。自我国农业保险恢复设立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遵循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道路,幼稚,发展,缓慢发展,停滞。据我国保险监督委员会发表统计2010年,全国的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为135.68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1.89亿元,其中种植业保险保费收入占据农业保险大部分比例,约为79.54%,这说明我国的政策是取得一定进步,但是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为农业生产总值的0.04%,占全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较低比例。现如今的大经济环境下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困境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农民对投保农业保险的投保意识不强

据统计,“十二五”期末,我国农村人口已达到6.9亿,农业对我国的经济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而这些人口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比例投保保险,1992到2004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下降了4.21亿元,到2004年,人均保费还不足0.5元。一旦风险不可避免,农民的收入会受到很大损失,农民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不利于社会稳定。而农业保险收入低的根本原因是农业保险保费费率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支持他去投保一份保险。

2.信息不对称,易发生逆向选择

保险人自然没有投保人对自己的土地,种植农作物,环境条件那么了解,即便农民对保险人如实告知,保险人对土地的地形,属性都没有数据来源去支持它对农业保险的业务进行有效的分析,一旦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对其的定损,理赔没有依据。

3.政府的政策不够完善

虽然农业保险使得国家财政压力小,但是政府不能不履行他的职能—宏观调控,农业保险不同于其他商业保险,一旦遭遇自然灾害等风险因素,损失金额将会巨大,保险赔付率过高赔付也会使保险公司遭受很大的损失,所以商业保险公司不愿经营此项业务甚至停办农业保险。这就更要求财政补贴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对于我国来说农业保险的补贴是逐年提升的,足以显示国家对农民,农业的重视,但是还是不足以维持保险公司的经营。政府的农业保险推进政策发展缓慢,没有相关的立法和规章制度支持它去完善农业保险。而商业保险公司以营利为目的更会使得农业保险的发展受到阻碍。

4.人才供给不足

众所周知人才对一个行业的重要性,对于农业保险市场也不例外,营销人员对于农业保险的宣传不够完善,其次保险人只注重保费的收取,没有关注业务的质量及后续的服务,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不懂得如何争取自己的利益。再者创新型人才不足,农业保险险种单一,保险的设计没有很好的迎合当前的经济环境。因此人才的培育应是当前形势下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主要面临上述的问题有很多可以解决的措施,捉住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首先,我们可以了解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从中汲取经验,增加财政补贴。根据新疆的各地州市2015年农业保险承保情况,国家财政拨付2015年自治区本级配套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58亿元,进一步推动新疆保险工作开展。我们国家一直在做出努力。其次国家应出台一些政策,对于在最近提出的巨灾保险的出台应给予高度的重视,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法制办的保险法修改草案中也提出“国家建立有财政支持的巨灾保险制度”。据悉,地震巨灾保险也会马上出台。什么是巨灾保险?巨灾保险即为因发生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通过巨灾保险制度达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如果不实行巨灾保险,对我国的农业保险的发展构成了一个难题。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个巨灾保险的试点,包括宁波,深圳等多个城市,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们还应以保险人,投保人的共同利益为基础,摒弃私欲,共同为国家的农业保险做出牺牲与贡献,达到双赢的局面。与此同时国家可以将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发行关于巨灾保险的证券,发挥市场的作用,由于我国缺少相关的法律基础,所以应加强宣传,努力完善法律条文。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人才的力量,俗话说,人能尽其才则万事兴。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我国应该大力培养农业保险的人才,作为国家的潜在力量的大学生更应该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用所学报效国家,政府可以在各大高校建立农业保险试点,增加农业保险的设计大赛,讲座,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我看来,我国农业保险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近几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逐年上升,国家对农业保险高度重视,2015年11月9日农村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农业互助保险人的法国“取经之旅”成功进行,我相信未来中国的农业保险会更上一步。

作者:宋楠 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婷婷.中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及出路[J].世界农业,2009(3).

第9篇: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灾,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

这些大的灾难依然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有些画面依然能够十分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有些人我们依然在缅怀,有些感人的事迹我们依然会为之动容。

我们的周围也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危急情况。2005年的雨季似乎来得特别的早,6月的一天大暴雨降临在了我所在的小山村;突如其来的大暴雨给了人们一个措手不及,从山间小溪顺势而下的水流迅速涌进河道,不那么宽敞的河道迅速的汇集了来自山坡的水,没一会功夫河流也满了。由于地势的原因,河流中的水迅速的向地势较低的村庄涌入,在很短的时间水漫成河。眼睁睁的看着水从家里的前门进,后门出;道路上的水很急,上面漂浮着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拖鞋、扫把等物品。周围的邻居都有点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办。

幸亏暴雨来得快去的也快,周围的水位逐渐开始下降,这时我们不禁会思考为什么这样的暴雨就会造成如此严重的积水?幸亏暴雨的时间比较短,如果长时间的降雨又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我们要思考:我们怎样来防灾减灾,怎样在灾难中进行自救呢?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全国有70%以上的城市和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灾害多发、易发地区。各种灾害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

从2009年开始,我国政府将每年5月12日设立为国家“防灾减灾日”,目的就是要唤起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国家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宣传,告诉民众面对突发的灾害怎样及时的进行自救,如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安全避险 ,从而教育民众一旦置身于各种险情、险境时,沉着冷静地应急,机智安全的化解,求的生机,呵护生命。

防灾减灾,在灾害中进行自救已变得刻不容缓,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借鉴了国际防灾减灾的理论和经验之后,对于如何防灾减灾、如何自救我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重视灾前预防,向风险管理转变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灾难,等待灾害来临时的灾中救助已为时过晚。国际社会呼吁消除灾难发生的人为隐患,推迟、减缓灾害的发生进程和强度,将环境保护领域的预防原则应用到自然灾害的防减灾中。对于各类灾害的预治,重视从成灾机理入手,消除致灾因素及其耦合作用导致灾害发生的可能,同时提高承灾体的抗灾能力。

综合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强调灾前预测、减轻和早期警报,对可能出现的灾害预先处理,将多种可能发生的灾害消灭在萌芽阶段,从而减少灾害发生的概率。而对于无法避免的灾害,能够预先提出控制措施,当灾害发生时,有充分的准备处置灾害,最大程度减轻损失。

灾前的预防工作也包括了工程上的预防。我们国家在防灾减灾特别是工程抗震设防上,是按最低标准执行的,这与我国的经济实力有关。其实,最低标准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在有经济能力的地区应该适当的提高对防灾减灾工程的执行标准。

重视灾后次生灾害的防治

自然灾害除其本身造成的影响外,还会引发次生灾害,这种灾害有时比原生灾害更严重。从墨西哥湾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造成的原油泄露导致的海洋生态危机,到今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9级特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以及随后的核泄漏事故,次生灾害造成的危害已远远超过原生灾害本身。

当前,防治次生灾害已经成为减灾防灾的重要内容。今年3月日本东部发生地震,引发海啸,破坏了房屋建筑;但是随后引发的核泄漏事故,导致周围几十公里之内的民众有家不能归,周边地区的农产品产生滞销现象,对已经遭受了地震海啸灾难的民众而言真的是雪上加霜,核泄漏事故的影响范围远比我们想象的大,持续时间也比较长。我们在防灾减灾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对这些灾害的防治,制定各项相关计划和措施,扩大社会各界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影响。

提高对突发性灾害的应急能力

对突发性灾害事件的紧急处理是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环节。这里队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不仅包括民众对灾难来临时的自救行动,也包括政府对灾害性事件的及时处理。

临时民众的自救行动,如在灾害面前我们如何逃生确保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受到最小的危害,也包括后期医疗、物品、资金的准备和技术能力的支持。

普通民众需要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灾害自救知识,比如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这些相关的自救知识要做到深入人心,同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定期的组织演练,这样才能在灾害来临时从容应对。

政府的需要在灾害发生时及时抢险、后期的医疗、物品、资金的准备和技术能力的支持也十分的重要,这些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对于一些突发状况要有相应的应急准备,完善相关的机制。当灾害真的来临时,政府能够及时的做出相应的措施,解决灾区最迫切的需求。

重视灾后灾区民众的心理健康

灾害发生时,我们总是在竭尽全力的抢救受灾的民众,医疗救治、食物的提供等;灾后把更多的经历都放在了帮助灾区重建家园上。其实,关注灾后民众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危机干预”。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断言,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一般而言,危机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本身,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当个体遭遇重大灾难后,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累,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一项调查显示,唐山大地震后,约有10%的严重受灾者会发生创伤后应急障碍。

人的心理是有结构的,就像躯体有

结构一样。当灾难性事件发生时,它会突破心理防线,侵入心理结构,并迅速或逐渐瓦解心理结构。当心理结构被瓦解时,人会出现急性的精神症状;而蓄积的心理结构破坏,可以表现为在灾难发生时尚无突出心理问题,但随着事件延长,可能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如果一个人在经历危机事件之后,不做心理干预,可能表面上看似度过危机事件了,但还会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若干年后,有的人仍然会回想起那些场面,出现情绪扰动、从噩梦中惊醒等现象,或被相似的情景重新唤起创伤的记忆,造成创伤的累积。还有一部分人,长期无法度过危机,出现严重心理障碍,比如焦虑、抑郁等。

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加固和重塑心理结构,顺利度过危机,预防创伤后应急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对人的一生都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