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由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时点迫近以及亚洲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指标有恶化趋势,近日亚太地区资金撤离的迹象尤为明显,其中尤以印度、印尼市场为重灾区,两国货币遭到抛售,过去四个多月来,印尼盾跌幅超11%,印度卢比更是下跌超过16%。而受到汇率贬值的影响,上述国家的股市与债市资金也大量流出。市场担心,这是否是新一轮亚洲金融危机的前兆?
毫无疑问,市场对于美联储量化放松退出的基本确认是导致资金撤离新兴市场的首要原因。当前市场普遍判断美联储将于今年9月便减少原每月85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计划,且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在2014年中期结束。
而除此之外,在笔者看来,近期亚洲市场震荡也是对早前过热市场的一种回调。毕竟前两年全球投资者对东南亚国家经济普遍持有乐观预期,大量资金流入不仅刺激了个人消费与投资,也导致各国工资、股市、资产大幅上涨。
以印尼为例,2013年雅加达最低工资标准较去年提高了44%,丰田等厂商的工厂所在地卡拉旺市的最低工资上涨了近6成。股市方面,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在2008年底仅有1200点,如今上涨至接近5000点,涨幅4倍之余。房价方面,雅加达建筑销售价格比08年底上涨60%,公寓售价上涨超过70%,也经历了一轮快速上涨。
但本轮资金撤离是否预示着全面的金融崩盘,亚洲新兴国家是否会重蹈1997年金融危机的覆辙?在笔者看来,这种恐慌情绪有些过度,尽管当前与97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包括均在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的国际背景下,资金撤离,但大多数国家情势,除印度外,整体来看仍要大大好于1997年。冲击最大的国家印度和印尼,都是自身问题最大的经济体。
具体来看,一方面,与97年亚洲国家普遍实行的固定汇率制度不同,当前亚洲各国大多采用浮动汇率制度。而这意味着一旦外部压力积聚便能够直接在货币贬值中体现出来,降低了爆发大规模金融危机的可能。
而另一方面,当前亚洲新兴经济体基本面整体上看比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稳健。如下指标可以作为说明:
外汇储备方面,亚洲新兴国家外汇储备增长较多,为抵御危机创造了条件。例如,当时风暴眼的泰国的外汇储备仅为371亿美元,如今已经提高到如今的1652亿美元,占gdp比重也从20%提高到了47%。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外汇储备占gdp比重甚至更高,达到90%、48%。而印度外汇储备占gdp比重虽然不高,但2629亿美元的总体规模仍是较大的数字。
经常项目方面,如今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经常项目实现顺差,去年经常项目占gdp比重分别为0.7%、2.9%、6.4%、7.4%,而上述国家在1997年金融危机前皆为逆差。但印度和印尼的情况确实令人担忧,印度经常项目占gdp比重继续下降至-5.1%,远差于危机前的情况。印尼当前该比重为-2.8%,与危机前非常接近。
债务方面,印尼债务情况明显好转,由危机前三年平均95%下降到如今24%。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整体债务情况也还算稳健,债务占gdp比重低于国际60%水平线。但是,印度情况值得警惕,债务占gdp比重高于国际60%警戒线。
LTCM基金事件爆发以后,美国各报刊之报道,评论,分析连篇累牍,焦点集中在为什么过去如此灵验的统计预测理论竟会突然失灵?多数人的共识是,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本身并没有错,错在将之应用于不适当的条件下。本文作者之一在LTCM事件发生之前四个月著文分析基于随机过程的预测理论,文中将随机过程分为平稳的,似稳的以及非稳的三类,明确指出:“第三类随机过程是具有快变的或突变达的概率分布,可称为‘非稳随机过程’。对于这种非稳过程,概率分布实际上已失去意义,前述的基于概率分布的预测理论完全不适用,必须另辟途径,这也可以从自然科学类似的情形中得到启发。突变现象也存在于自然界中,……”此次正是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券这一突发事件,导致了LTCM基金的统计预测理论失灵,而且遭受损失的并非LTCM基金一家,其他基金以及华尔街的一些大银行和投资公司也都损失不赀。
经典的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
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可以认为是,一种在具有不确定性的债券市场中寻求无风险套利投资组合的理论。欧式期权定价的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基于由几个方程组成的一个市场模型。其中,关于无风险债券价格的方程,只和利率r有关;而关于原生股票价格的方程,则除了与平均回报率b有关以外,还含有一个系数为σ的标准布朗运动的“微分”。当r,b,σ均为常数时,欧式买入期权(Europeancalloption)的价格θ就可以用精确的公式写出来,这就是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由此可以获得相应的“套利”投资组合。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自1973年发表以来,被投资者广泛应用,由此而形成的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成了期权投资理论的经典,促进了债券衍生物时常的蓬勃发展。有人甚至说。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开辟了债券衍生物交易这个新行业。
笔者以为,上述投资组合理论可称为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它尽管在实践中极为成功,但也有其局限性。应用时如不加注意,就会出问题。
局限性之一: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基于平稳的完备的市场假设,即r,b,σ均为常数,且σ>0,但在实际的市场中它们都不一定是常数,而且很可能会有跳跃。
局限性之二: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假定所有投资者都是散户,而实际的市场中大户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在不成熟的市场中,有时大户具有决定性的操纵作用。量子基金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即为一例。在这种情况下,b和σ均依赖于投资者的行为,原生股票价格的微分方程变为非线性的。
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基于平稳市场的假定,属于“平稳随机过程”,在其适用条件下十分有效。事实上,期权投资者多年来一直在应用,LTCM基金也确实在过去三年多中赚了大钱。这次LTCM基金的失败并非由于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不对,而是因为突发事件袭来时,市场变得很不平稳,原来的“平稳随机过程"变成了“非稳随机过程”。条件变了,原来的统计规律不再适用了。由此可见,突发事件可以使原本有效的统计规律在新的条件下失效。
突发实件的机制
研究突发事件首先必须弄清其机制。只有弄清了机制才能分析其前兆,研究预警的方法及因此之道。突发事件并不限于金融领域,也存在于自然界及技术领域中。而且各个不同领域中的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共性,按照其机制可大致分为以下两大类。
“能量”积累型地震是典型的例子。地震的发生,是地壳中应力所积累的能量超过所能承受的临界值后突然的释放。积累的能量越多,地震的威力越大。此外,如火山爆发也属于这一类型。如果将“能量”作广义解释,也可以推广到社会经济领域。泡沫经济的破灭就可以看作是“能量“积累型,这里的“能量
”就是被人为抬高的产业之虚假价值。这种虚假价值不断积累,直至其经济基础无法承担时,就会突然崩溃。积累的虚假价值越多,突发事件的威力就越大。日本泡沫经济在1990年初崩溃后,至今已九年尚未恢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房地产所积累的虚假价值过分庞大之故。
“放大”型原子弹的爆发是典型的例子。在原子弹的裂变反应中,一个中子击中铀核使之分裂而释放核能,同时放出二至伞个中子,这是一级反应。放出的中子再击中铀核产生二级反应,释放更多的核能,放出更多的中子……。以此类推,释放的核能及中子数均按反应级级数以指数放大,很快因起核爆炸。这是一种多级相联的“级联放大”,此外,放大电路中由于正反馈而造成的不稳定性,以及非线性系统的“张弛”震荡等也属于“放大”型。这里正反馈的作用等效于级联。在社会、经济及金融等领域中也有类似的情形,例如企业间达的连锁债务就有可能导致“级联放大”,即由于一家倒闭而引起一系列债主的相继倒闭,甚至可能触发金融市场的崩溃。这次LTCM基金的危机,如果不是美国政府及时介入,促使15家大银行注入35亿美元解困,就很可因LTCM基金倒闭而引起“级联放大”,造成整个金融界的信用危机。
金融界还有一种常用的术语,即所谓“杠杆作用”(leverage)。杠杆作用愿意为以小力产生大力,此处指以小钱控制大钱。这也属于“放大”类型。例如LTCM基金不仅大量利用银行贷款造成极高的“运用资金与资本之比”,而且还利用期货交易到交割时才需付款的规定,大做买空卖空的无本交易,使其利用“杠杆作用”投资所涉及的资金高达1000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一旦出问题,这种突发事件的震撼力是惊人的。
金融突发事件之复杂性
金融突发事件要比自然界的或技术的突发事件复杂得多,其复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因素性对金融突发事件而言,除了金融诸因素外,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LTCM事件的起因本为经济因素--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债券,而俄罗斯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分额甚少,之所以能掀起如此巨大风波,是因为心理因素的“放大”作用:投资者突然感受到第二类债券的高风险,竞相抛售,才造成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可见心理因素不容忽视,必须将其计及。
非线性影响金融突发事件的不仅有多种因素,而且各个因素之间一般具有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即为非线性的关系。例如,大户的动作会影响到市场及散户的行为。用数学语言说就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并不等于各个因素分别作用时结果的线性叠加。突发事件的理论模型必须包含非线性项,这种非线性理论处理起来要比线性理论复杂得多。
不确定性金融现象一般都带有不确定性,而突发事件尤甚。如何处理这种不确定性是研究突发事件的关键之一。例如,1998年8月间俄罗斯经济已濒临破产边缘,几乎可以确定某种事件将会发生,但对于投资者更具有实用价值的是:到底会发生什么事件?在何时发生?这些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由此可知,金融突发事件的机制不像自然界或技术领域中的那样界限分明,往往具有综合性。例如,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其机制固然是由于房地产等虚假价值的积累,但由此触发的金融危机却也包含着银行等金融机构连锁债务的级联放大效应。预警方法
对冲基金之“对冲”,其目的就在于利用“对冲”来避险(有人将hedgefund译为“避险基金”)。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原本设计为避险的基金,竟因突发事件而造成震撼金融界的高风险。华尔街的大型债券公司和银行都设有“风险管理部”,斯科尔斯和默顿都是LTCM基金“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对突发事件作出预警是他们的职责,但在这次他们竟都未能作出预警。
突发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基于传统的平稳随机过程的预测理论完全不适用。这只要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明白。在高速公路公路上驾驶汽车,想对突然发生的机械故障做出预警以防止车祸,传统的平稳随机过程统计可能给出的信息是:每一百万辆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有三辆发生机械故障。这种统计规律虽然对保险公司制定保险率有用,但对预警根本无用。因为不知道你的车是否属于这百万分之三,就算知道是属于这百万分之三,你也不知道何时会发生故障。笔者认为,针对金融突发事件的上述特点,作预警应采用“多因素前兆法”。前面说过,在“能量”积累型的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必定有一个事先“能量”积累的过程;对“放大”型的突发事件而言,事先必定存在某种放大机制。因此在金融突发事件爆发之前,总有蛛丝马迹的前兆。而且“能量”的积累越多,放大的倍数越高,前兆也就越明显。采用这种方法对汽车之机械故障作出预警,应实时监测其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随时发现温度、噪音、振动,以及驾驶感觉等反常变化及时作出预警。当然,金融突发事件要比汽车机械故障复杂得多,影响的因素也多得多。为了作出预警,必须对多种因素进行实时监测,特别应当“能量”的积累是否已接近其“临界点”,是否已存在“一触即发”的放大机制等危险前兆。如能做到这些,金融突发事件的预警应该是可能的。要实现预警,困难也很大。其一是计及多种因素的困难。计及的因素越多,模型就越复杂。而且由于非线性效应数学处理就更为困难。计及多种因素的突发事件之数学模型,很可能超越现有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但计算机的发展一日千里,今天不能的,明天就有可能。是否可以先简后繁、先易后难?不妨先计及最重要的一些因素,以后再根据计算机技术的进展逐步扩充。其二是定量化的困难。有些因素,比如心理因素,应如何定量化,就很值得研究。心理是大脑中的活动,直接定量极为困难,但间接定量还是可能的。可以考虑采用“分类效用函数”来量化民众的投资心理因素。为此,可以将投资者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如散户和大户,年轻的和年老的,保守型和冒险型等等,以便分别处理。然后,选用他们的一种典型投资行为作为代表其投资心理的“效用函数“,加以量化。这种方法如果运用得当,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定量地表示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此外,卢卡斯(R.E.Lucas)的“理性预期”也是一种处理心理因素的方法。
其三是报警灵敏度的困难。过分灵敏可能给出许多“狼来了”的虚警,欠灵敏则可能造成漏报。如何适当把握报警之“临界值”?是否可以采用预警分级制和概率表示?
有些人根本怀疑对金融突发事件做预警的可能性。对此不妨这样来讨论:你相信不相信金融事件具有因果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金融突发事件就不会凭空发生,就应该有前兆可寻,预警的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那么金融学就不是一门科学,预警当然也就谈不上了。笔者相信因果律是普遍存在的,金融领域也不例外。
因应之道
研究金融突发事件的目的在于因应,因应可分为事先与事后两种,这里主要讨论事先的,因为事先防范可以减少损失。事先的因应之道应根据突发事件的机制:对于“能量”积累型的,可采用“可控释放法”,即在控制下多次释放小“能量”以避免突然一次释放大“能量”。就近
关键词 金融 教学 实物 实训软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西方及美国的金融科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及厚重的根基,最近几年更是显现出强劲发展的势头。与之相比,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从国内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开始,才有三十年的发展历史,远远比不上西方国家。笔者从事金融教学工作多年,始终注意金融发展和世界经济变化。由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不同,表现在经济危机上面也不相同,但笔者觉得都和金融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这些为笔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实践资料。
一、备课国内外的最新金融动态作为课堂教学内容
金融学是一门实用性科学,并且它与现实经济情况、金融态势和实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在课前,笔者总要浏览最近一周的世界经济情况、最新金融报道和有关实事,筛选出本周课上要用到的金融要件。这些要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表现在:
1、拓展了笔者的思路,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加深了对某些经济现象的认识,如大众用品的价格增长具有规律性,也就是季节性和年度性。年度性表现为大众用品的价格上涨不受年度控制;季节性,如水电涨价多在夏季,在夏季,是用水量和用电量最多的季节,并且因为此时气候炎热,不能停止供水,因降温需使用空调等设备,所以也不能予以停电;煤气涨价多在秋冬季节。周而复始,所以笔者得出,相对这些公共用品的生产者来说,在这些季节涨价,消费者欲罢不能,而这时也是政府最无能为力的时机。还是以煤气来讲,现在的冬季取暖都改为了用气,替换了原来的煤,冬季气候寒冷,还有就是春节,家家户户团圆美满,如果在这个时候停止供应煤气,一定会引起人们的极大不满,担心引起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所以政府也只好听之任之,供应商涨价也就顺理成章了。
2、共同解读最新经济形势。为了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在上课前和学生一起研究最新经济形势,并加以分析,论证了金融学的确是一门有用的科学,用金融学的观点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能够对学生起到提醒、回忆、认知的作用,与此同时,教会学生再遇到实际问题时,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分析与探讨。
二、实物教学加深学生印象
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经济行动,以及如何对资金进行管理的科学。而进行经济行动的载体就是流通货币和资金,其中涉及到资金,就必然会有货币。尤其是国际金融学,其中必然会有钱币的兑换和汇率情况,不同的国家,货币名称、样式、符号均不相同。幻灯片的演示可以使学生较为直观地看到各种货币的样子,但是真实货币的呈现会给学生以强有力的视觉刺激,比如在讲“国外货币代码”时,这时出示各国的真实货币,让学生们能够亲手抚摸和辨认,给学生以新奇感,能充分刺激学生的大脑,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讲不同国家的汇率不同,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询,从而得到答案。这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终生难忘。
三、金融实际操作课程的教学
实际教学现状要求学校备有金融课程训练应用软件,这种软件的引入,方便了学生的实习训练,使学生动手动脑,把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现实情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真实地操作训练中,体会到证券交易的操作流程。
比如外汇的实际训练,在世界范围内,外汇的买进卖出全天候都可以进行;这种市场是随时都可以买卖的市场,和银行间市场不同;尤其是外汇的买卖问题,学生看到的情况有时会是高价卖出,而低价买入,一定会有盈利,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这是学生在辨认买和卖的时候,还有买卖的货币究竟是买进还是卖出,学生没有认清这些问题;教师在买卖货币应用软件的实际操作中,再次讲解货币的价格是如何标出的,使学生重新理解此类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
四、关注世界经济,以科研促教学
进入21世纪,经济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大多数人认为金融危机是由美国引起的,但很多专家通过实际观察得到,在爆发金融危机之前,世界各地已纷纷出现危机前兆。笔者自2007年就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论,结合长期以来的认识和学习专家论文,2008年至2011年,先后发表了《全球经济危机下黄金地位刍议》、《从两房退市看我国的金融安全》和《全球通胀背景下的货币制度选择》等论文。通过长期观察世界金融的规律,把自己的观点结合到教学上,和学生们共同讨论,共同进步,希望得到更好的答案,比如在债务危机问题上,为什么单单在欧洲爆发?而中国与美国均没有发生此类现象,其间有哪些客观条件存在?再结合一些专家的认识,讲解国家财政控制权和货币控制权的知识;还有我国政府的债务问题以及保证金融安全运行的措施等等。
五、结语
在金融课堂中有效引入当今的金融时事内容、通过实物和实际事件等的引入,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知识的实践应用水平,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提高金融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作者:中央广播电视大学03级本科,研究方向:教育 经济)
参考文献:
[1]许红梅,杨继国.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生产力研究.2010(12).
[2]刘艳华.金融学教学的困境及其破解路径.中国证券期货.2011(02).
关键词:汽车工业;产能
我国汽车工业销量自2000年的206万辆开始爆发式增长,直到2015年的2450万辆(连续7年世界第一),其中乘用车2100万辆,汽车保有量1.72亿辆。相对于欧美日几近停滞的汽车市场,我国汽车产业快速稳定的发展,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受到全球资本的高度注意。本文注意到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的产能过剩是工业化国家汽车产能向新兴市场转移和扩张的结果,也是国际投资对我国稳定发展的汽车市场巨大潜力的响应。
一、汽车生产全球化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自上世纪末,欧美日的汽车产量达到顶峰后凸显停滞或下降(美国加拿大在1999年达到顶峰1607万辆,欧洲和日本在2007年达到顶峰2285和1159万辆),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中国、韩国、南美、印度)的汽车生产一路走高,与工业化国家(欧洲、日本、美国和加拿大)形成二分天下的局面。我国2012年产销量超过欧洲,到2014年,其产销量大于工业化国家的1/2,大于全球的1/4。市场研究表明,新兴工业化国家对于汽车的普及是全球汽车增长的主要动力,所产汽车主要为本地市场而非出口,汽车生产的全球化是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我国汽车产能过剩是全球汽车产业重新分布的结果
[CD15]作者简介: 李 成(1956―),男,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系(西安,71006 1),教授。研究方向:金融监管、金融安全。
周 青(1986―),女,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710 061),博士生。研究方向:金融监管与金融投资。
一、引 言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不稳定的根源开始从实体经济价格不稳定逐渐转向虚拟经济系统的 非稳态。美国次贷危机演化的国际金融危机源于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严重超越实体经济后 的崩溃。金融系统崩溃内在机理从不同层面的解释存在差异,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结 论也有分歧。虚拟经济动态演化中所蕴含的非平衡态、宏微观关联以及涨落导致无序到有序 的思想将虚拟经济动态演化机理的分析与Prigogine耗散结构理论在哲学思想的高度上联系 起来,并为金融学解释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构架。事实上,耗散结构理论在社会科 学中早有借鉴。Wallerstein(2001)提出,社会科学在研究一个自发演化并在某一时刻进 入结构性危机的具体大尺度系统新客体时,必须重新定义研究方法。[1]Prigogi ne(2000 )勾勒出耗散结构理论与世界体系分析的共同点,认为人类社会之所以可以看作 一个耗散结构,是因为都远离平衡且非线性。[2](892-898)在Wallerstein (2004)看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发生系统性危机是因为渐进生产成本、报酬、[3] 税收和投入已经演化到耗散结构的分叉点。[4]当我们将视线从社会科学借鉴耗散 结构的研究转向到经济系统研究时,看到Prigogine (1985)已在著作中提到社会经济系统中 的自组织现象,[5]而Anderson和K.J.Arrow(1988)给出了对演化经济描述的基本思 路。[6]经济学家对经济系统复杂性认识,早在20世纪20年代 末至50年代就已在线性经济模型基础上加入了非线性项的讨论,但最终未能从整体上冲破线 性思维对经济研究的束缚。20世纪70年代末,Day和Shfer(1985,1987),Grandmont(1989)对 非线性宏观经济模型进行了考证;Benhabib和Day(1981),Gaertner (1987)探索了非线性理 性选择模型;Lorena(1992)解析了单个市场的瓦尔拉斯均衡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卡尔多 经济周期模型中出现多个吸引子的条件;Nishimura和Yano(1995)进一步求证了最优经济增 长模型中的非线性现象。[7](168-199)Ahn,Hyeon-Hyo(1998)在研究金融市 场投机问题时,运用非平衡热力学的耗散结构理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将耗散结构理论融于经济学分析,解剖虚拟经济演化机理的文献尤为鲜见。本文运用耗散结 构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从理论逻辑上解析虚拟经济的动态演化机理,并运用国际数据进行实 证分析。
二、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框架
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I. Prigogine教授针对非平衡统计物理学发展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核 心要义在于: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条件变化达 到一定阈值时,可能从原有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在时空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结构,这种远离平 衡态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基本观点包括“非平衡――有序之源”,“通 过涨落达到的有序”以及基本三角关系图式(图1)。Prigogine用这个图式描述系统的功能 (微观机制)、结构(宏观结构)和涨落关联关系、相互制约关系,并指出三者的相互作用 ,是理解结构的基础。
三、动态演化机理理论解析
虚拟经济系统是偏离平衡态的一介稳系统,却能保持相对稳定。自组织到临界态打破既有的 稳定状态,进化到新的稳定态,具有耗散结构。根据对耗散结构理论的理解,在经济研究中 借鉴理论方法的要点在于:“非平衡”对于系统演化的基础性作用;微观机制决定宏观状态 ;通过宏观巨涨落达到系统有序。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是耗散结构理论的基点。系统在平衡态和衡线性区,处在不稳定状 态,此时系统具有“惯性”,不会酿成新的有序结构。当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分支点,系统 容易失稳,有可能通过涨落或突变进入新的稳定有序状态,形成耗散结构,具有新的稳定性 。我们所关注的,平衡态出现在单位货币投入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资产收益率恰好相等 时,货币以一定的比例分配在虚拟资产和实体资产上,货币循环与金融循环间交互相对静止 ,但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状态。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沿着平衡态的“刃锋”增长极其艰难且偶 然,经常偏离“刃锋”才是常态。
虚实经济背离现实经济的平衡状态具有现实基础、心理基础和行为基础:货币破灭形式演化 的历史逻辑是虚实背离的现实基础。从根本上说,货币演化发展的破缺形式决定了虚拟经济 伴随货币而生之时就烙下的难以磨灭的虚实背离的“胎记”;虚拟资产价格预期的短期攀跌 是心理基础。虚拟经济区别于实体经济的典型特征是资本化定价,区别于实体经济中广泛存 在的成本加成定价方式,虚拟资产的价格是预期收益的折现值,因此,从根本上决定了虚拟 资产价格与心理预期密不可分;虚拟经济的“虚实背离”的现实存在是行为基础。虚拟经济 与实体经济对货币吸引力截然不同,在经济发展中投机气氛充斥时,投资者普遍预期虚拟资 产收益率高于实物资产收益率,实体经济中的货币量会涌向虚拟经济,虚拟资产价格被抬高 ,虚拟经济对货币的吸纳量倍数增加。若货币总量为确定数量时,实体经济中的货币难免出 现“失血”,挤压生产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当情况反转时.虚拟资产未必立即转投实物资产 ,前期可观收益的幻景使其等待东山再起。因此,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对货币的吸引力不对 称,货币流动性不是平行线,这种背离奠定了行为基础,也为泡沫经济埋下了隐患。[8](22)
宏观现象是由微观机制的结果,在我们所研究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量比关系持续偏离平衡 态进行演化的微观机制在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和投资决策与融资结构相分离。
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MM定理不成立,融资成本随着融资结构的改变而变化。存在于资金借 贷双方间的委托问题使得贷出付出信息成本,且随借方预期收益的增大而减小,因为预 期收益增加可以增大借入方的履约概率。当预期收益确认提高时融资成本下降,刺激资金需 求和资金贷放。但当经济循环资金的一部分流入虚拟经济时,金融资产的需求刺激资产价格 上升,资产价格上升又进一步推动资金需求诱发信贷扩张。
当资产价格膨胀超越“液面张力”时,资产价格暴跌将使账面急剧缩水,银行回收贷款的压 力迫使借款者抛售,市场流动性短缺压迫陷入资产财富缩水的漩涡,资产价格极速下跌引发 大量借贷违约直至银行倒闭,最终爆发金融危机,引起整个宏观经济的波动,实体经济停滞 倒退。
可见,“资产价格+信贷资金资产价格”的虚拟资产自催化反应和“正反馈机制”,是引 起虚拟资产价格膨胀与实体经济背离并最终导致经济震荡的微观机制。
不稳定性之后出现的宏观有序由涨落决定,这个新的有序可以叫做“通过涨落的有序”。[9](174)虚拟经济系统演化过程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规模对比在接衡态时 ,即两者资 产 收益率相近时,虚拟经济内生的资产价格突然上升或货币当局外生性引起资产价格上涨,使 得虚拟资产收益率在一定范围内高于实体资产收益率。由于偏离程度不大,在市场投资者未 形成一致的收益预期时会出现短期套利操作,使得涨落逐渐衰减不至于引起震荡。但当虚拟 经济持续性背离实体经济后,投资者开始忘掉“曾经的失落”肆意投机交易,整个市场处于 亢奋预期中,资产价格和资金流交叉催化反应使得虚拟经济远离平衡态,在内部正反馈的非 线性机制下自组织到临界状态。在临界状态下,偶然的来自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或自然界的 、政治的因素都可能引发爆炸。因此,虚拟经济在临界态的演化途径是具有统计概率意义的 偶然事件,当这个“时点”一旦确定,虚拟经济随后的演化途径将是唯一的。
如果假定虚拟经济不受实体经济的制约,将导致资产价格以指数方式增长,虚拟经济背离实 体经济肯定是脱缰的野马。但是,这一假定不成立。虚拟经济存在偏离的极限,在临界点处 ,某一类资产价格突然下跌的偶然“事故”或“低概率”事件的出现,这个偶然性事件是重 要的。与此同时,虚拟资产相互传递市场预期信息,价格下跌的虚拟资产迅速增多,足以组 成“群体”时便促成宏观状态的整体变化,金融危机不可避免。
事件的未来发展方向可能出自任何涨落,天生是不可预言的。在这些大的历史方向中,有许 多小事件可以预测,但有关投资者预期和政治性事件等包含主观意志的事情却难以预报。因 此,在缺乏大量、及时和准确信息的条件下准确预言危机的发生难上加难。虽然可以追寻历 史的足迹梳理经济史和危机史,探索危机的内在成因和一般性规律,但是对于随机事件的发 生却难以驾驭。所以,在系统的正常运行中,难以预测大规模崩塌事件发生的精确时间,只 能依据历史参照类似以往危机爆发的前兆,采取负反馈预防措施使得随机涨落作用衰 减。但是,“没有两次危机是完全相同的”。
四、实证检验
在理论分析中,我们论述了非平衡形式对于虚拟经济时空动态演化的重要作用,银行信贷和 资产价格交互影响的微观机制,以及推演到宏观状态的混沌有序进化和动态发展过程。因此 ,如果实证检验能够证明非平衡的现实性和微观机制中相应变量的长期稳定关系存在,便可 印证。下面通过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微观机制中变量间长期关系的存在性。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由于理论探讨具有一般性,这里选取了美国、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四国1979――2008年非 平衡面板数据,代表北美、欧洲以及亚太经济区的情况,并选择私人部门银行信贷与真实GD P的比率作为信贷指标,股价指数和房地产价格指数①作为虚拟资产价格指标,真实GDP作 为实体经济指标,以2000年各项指标值100为基数进行指数化处理。为了消除异方差影响 ,我们对各个指标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分别表示LCG,LSP,LHPI和LGDP。数据通过IMF《国际 金融统计年鉴》和各国统计局及土地管理局相关统计资料整理而得。②
(二)实证检验及结果讨论
1.虚实背离非平衡形式的现实证据。 为了直观描述虚拟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关系,选用四国股价指数、房地产价格指数和 真实GDP进行描述性分析,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四国虚拟资产价格与GDP增长均存在不一致性,处于偏离状态。除日本外,三 国 在1999年以后虚拟资产价格膨胀超过实体经济的真实增长,房地产价格尤为明显。日本在19 90年之前房价持续背离GDP增长,1990年后资产价格泡沫破灭,房地产价格便一路下落。从2 007年始美国房地产价格发生陡转加速俯冲,是次贷危机蔓延的直接表现。四国的差异在 于偏离程度有别,其中,美国和英国高于澳大利亚和日本。图2同时描述了虚实背离在远离 平 衡态的非线性区域随时间推移程度加大,且会持续到高点,由于偶然性涨落事件使得预期突 变,泡沫被挤压,资产价格下跌,虚拟经济才向实体经济收拢。据此推断,实体经济支撑的 虚 拟经济临界区域资产价格最敏感,金融危机在虚实背离程度的最大的区域爆发。2007年美国 发生次贷危机酿成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反观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可以证实文中对危机 的逻辑推理。
以上检验证实了“虚实”背离的存在,金融危机总是伴随虚拟资产价格的下跌,证实了虚拟 经济的非平衡性,以及过度远离平衡态下虚拟经济系统自组织的临界状态,并以金融危机的 方式重新调整系统,达到新的有序机制。图2 虚实背离非平衡关系图
2.微观作用机制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检验。 前文对虚拟经济演化的微观作用机制促使信贷资金与资产价格正反馈作用,促使资产价格膨 胀的现象进行了解析,运用四国面板数据进行协整分析,以检验信贷资金与资产价格的长期 相互作用。先对LSP,LHPI,LCG及其一阶差分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使用了LLC检验、IPS检验和MW检验,检验结果列于表1。可以看出,对于各个变量的水平值进 行检验时,均不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变量均为非平稳过程。对各变量的一阶差分 值进行检验时,检验结果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即各变量的一阶差分时间序列 为平稳过程。因此,三个时间序列变量均为一阶单整I(1)过程。
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一阶单整的基础上,进一步做面板协整检验以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 联系。基于稳健性的考虑,在检验LCG、LHPI和LSP的协整关系时使用了Pedroni(1999)的多种 协整检验方法。考虑到数据的小样本性质,在Pedroni检验中只使用Panel ADF和Group ADF统 计量。检验结果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不存在协整关系”,银行信贷比率 、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存在协整关系,意味着三者间具有长期稳定关系。
通过实证检验可以看到,决定虚拟经济动态演化的重要前提条件“非平衡性”具有现实证据 ,微观机制相互作用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因此,在得以证实的条件下,虚拟经济 在宏观状态上表现出的由均衡到非均衡系统失稳超临界点崩溃通过涨落达到新的有序 状态,就具有了现实的基础性证据。然而,关于金融危机的预测性问题是作为文章推理结果 而存在,这里没有进行关注。主要是源于历史上金融危机的样本数难以研究危机爆发的随机 性,我们只能止于理论推演其爆发。
五、结 论
虚拟经济动态时空功能演化,在宏观形式上表现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偏离关系。以偏离 关系作为讨论虚拟经济动态演化过程的载体,以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要义作为逻辑始点,将 虚拟经济归入统一的框架内,意味着可以从“非平衡”、“微观机制”、“宏观状态”、“ 涨落”展开研究。虽然这里的讨论不能完整揭示虚拟经济的演化,但至少以下认识对虚拟经 济的跟踪是有益的:(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非平衡关系是常态,且具有合理性和 现实性;(2)虚拟经济的合理边界以及核算是研究虚拟经济演化的宏观外在形式,信息不对 称是虚拟经济系统内部各主体相互刺激的基本前提,在此前提下,虚拟经济资产价格的正反 馈机制使得资产价格指数级增长,但最终受限于实体经济规模出现宏观形式上的动荡;(3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过度偏离引发的后果,是虚拟经济自组织到临界点的崩溃状态。
总体而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非平衡态”是虚拟经济稳定之源,虚拟经济的动荡由虚 拟经济内部资产价格非线性形式的微观机制决定,内外部涨落是诱因。由于涨落的随机性, 临界状态后的演化路径不确定,加之时间演进中经济总量规模不是一成不变,我们难以给出 临界态的静态合理区间。因此,金融危机难以准确计量预测。幸运的是,金融危机是可以预 防的,在虚拟经济跃迁到超临界点前,货币当局采用前瞻性渐进式降温措施可以防止虚拟经 济泡沫的爆破。
注 释:
①日本没有房地产价格指数,故以地产价格指数作为指数。
②私人部门信贷编码为32d,真实GDP编码为99bvr,股价指数编码为62。
主要参考文献:
[1]Wallerstein,I. “Unthinking Social Science: The Limits of Nineteen th-century Paradigms" [M],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2001.
[2]Prigogine,I “The networked society"[J],Journal of World-Systems
Research, NO,6.(2000).
[3]Ahn, Hyeon-Hyo,“Speculation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as a 'dissipat ive structure" [J],NO.1(1998),Seoul Journal of Economics.
[4]Wallerstein,I. World-Systems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M],Durha 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2004.
[5]G.Nicolis,I.Prigogine,Self-Orgnization in Non-Equilibrium Syster m [M]s,Wiley,New York,1985.
[6]P.Anderson & K.J.Arrow,The Economy as an Evolving Complex Systerm ,Addison-Wesley [M],1988.
[7]王爱俭.虚拟经济合理规模与风险预警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8]张晓晶.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金融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分析[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 成思危.虚拟经济探微[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Analysis of Dynamic Evolution Mechanism of Virtual Economy:Based on the Theor y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Li Cheng1 Zhou Qing2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weyze the d ynamic evolution mechanism, expressed by the ratio of the fictitious economy to
the real economy ,which is decided by the micro-mechanism of positive feedback i n asset prices, but as confined to the size of real economy, fictitious economic
其实在影视及其相关领域,专业机构投资者早有进入。华谊兄弟早在2004年就完成了首轮私募。不过前几年进入影视投资的多为屈指可数的大型风投,投入多少带有一定战略目的。机构投资的主流则仍然保持观望――然而目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一改观望,跃跃欲试。
风投和私募等“热钱”的高涨热情源于多方因素。首先,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散去,经济大形势转好。另一方面,内地电影市场不断“长大”、一系列扶持政策陆续出台,使得影视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持续性。
经济危机在某种程度上也让内地影视业证明了自身的发展潜力――电影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也保持了25%以上的高增长率;而在经济转暖的2009年,内地电影业则创出超过4成的空前增幅。相比制造业的持续低迷和房地产投资的变数渐多,影视行业健康、迅猛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专业投资者的目光。
除了宏观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大背景,内地的影视企业自身近年来也进步明显,尤其是在专业程度提高很快。近两年,以内地银行为代表的专业金融资本越来越多介入影视投资,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影视行业融资运作的正规化和专业化,并为更多投资者的进入扫清了障碍。华谊兄弟2009年的成功上市则实现了与行业与资本市场的全面接轨,正式吹响了业内公司集结上市的号角。
就影视投资而言,华谊的上市具有标志意义。在目前内地影视业市场体量和盘子尚小的情况下,对于各类机构投资者来说,其投资所看重的盈利点并不在于产业自身的盈利和产出,而在于企业上市所能带来的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华谊率先上市,真正推开了之前虚掩着的那扇门。
产业大环境看好,影视业的上市刚刚拉开帷幕,社会资本尚未大举涌入,需要扶持的公司还很多――正是风投和私募等“热钱”进入的最佳时机。
对于内地影视企业来说,与风投和私募等机构投资者合作势在必行。首先,合作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资本需求。目前国内影视产业的盈利能力依然普遍有限,而银行的贷款终归是要还的,有利息不说往往还需要抵押――尤其是后者,对于多以内容版权等无形资产为主的文化企业来说,这是个艰难的抉择。而风投的投资“押”的是企业的未来,只要公司最终成功上市,结果就能皆大欢喜。
此外,机构投资者拥有的其他“资本”对于成长中的内地影视公司也很有价值,比如其在金融体系的运作经验与人脉资源。而一些比较资深的风投,比如红杉资本,已经在影视传媒的相关行业进行了一系列投入和布局。和这样的投资者合作会给企业带来上下游的专业资源支持。
虽然投资影视业的热情空前,如此一来,选择什么样的投资对象进入,是现阶段“热钱”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内地影视企业的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对于一些身位靠前的公司来说,现在恐怕有钱也很难投得进。一马当先的华谊自不用说,其已经成功上市,正式进入了“公募”时代;即便是保利博纳和光线传媒等接近上市的资深企业,资金本身的吸引力还在其次,它们对投资者复合资源的要求很高。
同样,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专业投资机构而言,那些业已接近上市目标的企业也不一定就是投资的最佳选择。从投资成本的角度考虑,“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是那些有发展潜力、但目前还没有足够实力的“毛坯”公司,即“未来能做成大公司的企业”。目前,很多在业内具有一定积累的企业都在和机构投资者眉来眼去。例如内地知名的电视剧制作公司金英马,不久前就刚刚完成了首轮私募。
目前,业内各专业领域内有一定品牌和实力的公司都有不错的融资机会。诚然,华谊和目前接近上市的几家公司均是综合式的业务架构,兼顾内容制作、发行、艺人经纪乃至影院等产业链各环节――毕竟内地影视业的总体盘子还太小,企业单凭局部业务很难做到符合上市要求的规模,同时也不利于保持经营、业绩的稳定。但从发展来说,这些公司当年也都是以局部业务起家的――华谊靠的是制片,保利博纳是发行,而光线传媒当年则是民营电视节目公司的翘楚,它们均是在后来的发展中,依托核心业务进而发展成现在的综合性平台。既然如此,那谁又能说今天的“地头蛇”就不会成为明天的“航空母舰”呢。
事实上,近两年在各类投资的带动下,内地影视业已出现了很多新的发展方向与尝试。
关键词:银行业;道德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10102
1关于银行业道德风险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在我国活跃发展起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日渐富裕起来,人们在满足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开始从事更多的金融投资。银行业也随之越来越繁荣,与之而来的也有人们所关心的道德风险问题也日渐突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国内外研究者开始逐渐重视起了这个问题,银行家们把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归结为无处不在的道德风险,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道德风险的存在与恶化,使得银行业中的系统风险在不断上升,所以,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越来越多的银行业从业机构发生经营困难以及发生大案要案的报道。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肯尼思阿罗首先提出:“道德风险”引发于保险体制,保险会促使投保人采取更冒险的行为,从而增加了他们从保险基金中领取保险赔偿金的机会。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银行稳健经营与宏观经济政策》中对道德风险的定义,是指人们将不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后果时变得不太谨慎的行为倾向。
我国一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不是很大,在中国强大的市场下很好的规避了自己,可是近几年,银行业的道德风险也开始危及着我们的生活,一场潜在的金融危及一触即发。号称“吴市场”的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传统道德共识的瓦解与法制意识的缺乏,是道德风险产生的温床。陈禹认为,道德风险一般存在于下列情况:由于不确定性,不完全的合同使负有责任的方不能承担全部损失(或收益),因而他们不承受他们的行为的全部后果。同样,也不享有行为的所有好处。在我们身边,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去年发生的一切也正好印证着这个问题的存在。
因此,银行业的道德风险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关切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的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文章希望通过自己浅薄的探究,根据对银行业道德风险的研究与探索,让人们直面正视银行业道德风险对我们的危害,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为银行业更好的发展,为人民更加稳定的生活,尽一份绵薄之力。
2道德风险的成因
一般情况下来说,银行业道德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是因为银行及其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机会主义动机。信息不对称、不完善的银行制度及由此产生的不完全契约是银行业道德风险产生的外部环境条件。
(1)信息不对称,顾名思义,指的是金融行为中,人和被人所接收的信息不完全一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思维需求不断变化,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越发突出,人们被自身对金钱的渴望所迷惑,寻求法律漏洞,在不完善的制度中寻求突破口,以求换得自己的利益。人和被人之间,总有那么一方的利益会受到侵害,导致社会和谐因素被破坏,生活陷入危机。
(2)不完善的银行制度,我国银行业不断发展壮大,除了四大银行,还有很多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在不断崛起,它们虽然制度和服务大大提高,方便了群众,但是在制度方面,我国银行业还是有很多弊端。比如内部人员的道德修养及素质,人们对传统观念及道德的迷失,对外来文化的不健康吸收,还有一些高中层管理人员,的现象。孔子曾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银行内部的监管体制不健全,做不到权责分明,对银行业道德风险的控制是起不到好的作用的,免不了一些人会见财起意。
(3)不完全契约,简而言之,不完全契约就是一个有“漏洞”的契约,一个“有迹可循”的契约。银行由于公司管理结构、内部人员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制度的缺陷,或者即使制度本身还算完善,但制度执行力太过欠缺,留有余地太大,导致契约双方的行为做法难以得到有效地控制及约束,在某一方违约时也不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造成契约的不完全。银行办事的当事人不可能预估到全部的状况,也不可能提前规定各种可能会发生的状况下各方的权利及义务,达成的契约基本上都是不完全契约,所以道德风险必然会存在。因为不完全契约和不对称信息,在市场经济成长不健全的条件下,市场纪律无法形成对银行业及其管理层的有力制约。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我国银行业就存在很多促使道德风险产生的制度性成因,例如政府的隐性担保、公司的治理薄弱、内部人员的控制、约束机制变软及外部监管不完善等。
3银行业道德风险的对策研究
根据以上探究,对于银行业道德风险的控制及对策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如果银行业的道德风险不能得到控制与改善,2014年,我国很可能将会出现泡沫危机,很多前兆我们已经预感到。为了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为了地方与中央的共融,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了。根据本文浅薄的分析与判断,我提出以下几个控制与防范的措施:
(1)加强内部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
提高对银行业入职人员的要求,在遵循文化水平的前提下,更关注人员的思想道德品质。对内部人员的过往经历以及生活环境加以了解,对人民的财产安全起到基本保障作用。定期组织思想道德培训,提高人员的需求层次和认识层次,提高人员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人员的传统道德意识,使内部人员能在固守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不侵犯他人的利益。使员工做到自律自省,自己对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监督自己,自觉遵守道德行为规范。从而提高道德水平,对银行业的道德风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加强银行管理制度的完善。
要完善银行道德风险的内部管理制度,权责分清,环环相扣,对高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建立良好的奖惩制度,对道德风险的识别研究规范出合理的做法,实施有等级有区别的道德风险应对策略及奖惩体制,推行覆盖全银行的道德风险控制模式,要构建以适时监控为重点、全民监督的持续有效的改进机制。优化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实现前、中、后台相互分离,相互制衡,推动银行的改革机制。要加大银行机构内部审计与稽核处罚力度,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得银行从业人员不敢再动歪心思,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先,确保银行从业人员按规章操作、依规办理业务,减少银行业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
(3)加大市场的监管。
一件事情出了差错,责任总是双方的,想要银行业的道德风险得以控制和改善,光靠银行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市场的影响和改变也很重要。在市场经济搞活的今天,我们在享受喜悦成果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些本该及早应对的问题,导致我们的市场监管体制不够完善,使得那些罔顾道德伦理的人有机可趁。所以,加大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市场的监管体制,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要制定更加全面有力的行为规范,使得人们的做法有章可循。各部门之间分工要更加明确,监督体制要搞清,防止出现大的漏洞,以防不完全契约的出现。
银行业的道德风险对于我们今日的威胁不容小觑,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使这个问题不再威胁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使我们古老的道德诚信,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助力。
参考文献
[1]曹元芳,王若平.国外对金融道德风险研究的前沿理论及防范措施,2006.
[2]陆锦文.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道德风险防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
[3]钱育文.防范道德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工程[J].现代金融,2002.
关键词:金融经济 经济泡沫 相关探究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当下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其中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与城市化建设的规模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推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金融经济市场的现状不容乐观。当下社会经济正在不断的发展,这就使金融工具和金融衍伸工具等金融经济产物也被融入到整个现代经济社会之中。这会使市场经济向自由化、价值化和国家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类似与泡沫一样的经济表现形式在金融经济大潮中形成的可能性逐渐的增大。当下经济泡沫的辐射程度和影响范围都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广。从此趋势来讲的话,在现阶段的金融体系发展形势的推动下,对经济泡沫的处理问题上有着一定的不可预见性。致使经济泡沫问题以股票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形式体现在当下的金融体系当中的。关于在现代金融经济中出现泡沫问题的根本原因及经济泡沫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找到相应的对策并能正确的解决此类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在确保现代金融经济稳定高效发展的同时也能使经济泡沫对整个金融建设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经泡沫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一、现代金融经济中产生经济泡沫的原因
随着科学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状态下的金融经济发展趋势上来看,社会经济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把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偏离性的问题过高的加以虚拟了,这往往会导致金融经济体系中的泡沫问题常常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在当下的金融经济市场中,虚拟经济在市场行为上占着较主导的地位,但实体经济在这种形势下的发展就会受到重重阻碍,其主要表现出了挤压、限制以及反弹等多种行为。挤压、限制以及反弹等行为导致了最终结构在在于金融经济体系当中那部分由虚拟资本而创造的虚拟价值是远远高于同等条件作用之下现实资本所创造现实价值的。这就使得在金融经济市场中的发展态势只是看起来较为良好,但实质上则像泡沫一样不堪重负。
在经济泡沫问题的背景作用之下,我们应该重视其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现代金融市场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还会出现经济泡沫现象而且还会朝着延伸的趋势发展呢?在针对这一问题的时候,应该从问题的本质上去思考和探究,并且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因为经济泡沫所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充分信息、非理性预期收益以及交易费用行为都较为复杂,在对金融工具和金融衍伸工具的使用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现代金融经济市场的运行是在实体经济与当发展状态相背离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当下金融市场中实体经济的根本决定性基础是成本价格并非金融市场当中预期定价经济模型的参照依据,这就会导致金融经济市场的泡沫问题时常发生。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经济泡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金融经济的建设和发展,金融市场中的资本集中也离不开经济泡沫的推动。但是经济泡沫现象本质上固然是虚拟经济的一大构成部分,所以经济泡沫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是值得思考的,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金融经济市场的稳定运行。经济泡沫问题形成并发展的原因就是社会因素和约束机制。
(一)社会因素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建设的环境较为宽松。在经济建设宽松且低风险的环境下使越来越多的人对资金炒作更加的关注起来。这也是商品经济的周期性萧条时期以及金融市场银行存款利息下调的双重作用。在商品经济的周期性萧条时期以及金融市场银行存款利息下调的作用下,使消费者的投资以及消费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经济市场中的闲置资金在这种刺激性方式的作用下会全部投入金融市场当中那部分增值保值潜力最优化的资源当中,这就会经济跑的快速发展和蔓延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二)约束机制因素
在当下金融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对经济泡沫问题的约束机制相对不健全且相应的调整措施落实的不到位。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上来讲,应该对金融经济当中那部分表现出潜在泡沫经济可能性的投机活动进行一定的监督和管理。但是对于投机活动中贷款问题的监控机制也没有加以完善,工作人员会将投机所产生的虚假繁荣作为金融经济的一大成果,这就会使经济泡沫蔓延的趋势越来越大、越来越广。
二、经济泡沫为什么会备受关注
经济泡沫问题无疑是当下全球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经济问题。针对经济泡沫出现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泡沫理论是在许多新兴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泡沫理论集交易费用、不充分信息、非理性预期和外部性等概念综合为一体的具有前沿性的一项经济学课题。
随着当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不断的创新改革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和交易的相继问世,这都使得实体经济和金融交易有了进一步的脱离和相对的延伸,以上这些金融交易对当下的金融结构有着较大的冲击力。
价格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实体经济是通过一定的成本定价的一种经济模型。众所周知,金融经济是通过相关预期定价产生的一种经济模型。
经济泡沫在现代金融经济的进程和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并产生着其自身的价值,但是在经济金融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经济泡沫问题始终当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三、现代金融经济中经济泡沫的表现形式分析
对当下的金融经济市场而言,经济泡沫的典型表现形式主要是指股票经济泡沫和房地产经济泡沫两种。
对泡沫经济本身而言,股票市场泡沫是由股票市场和投资价值之间的差额所共同构成的,股票市场泡沫和经济泡沫在整个现代金融经济中所表现出的金融资产总量、经济总量以及泡沫绝对额指标大小均是密切相关的。众所周知,价格在供求关系上是占着主导地位的,价格的这种特性在金融经济市场当中的股票市场上也是同样的。如果流向股票市场的资金太充足的话,那么股票中所体现的票面价格和发行公司之间的关系就在经济泡沫的掩盖下以市盈的趋势表现出来。根据我国当下的股票市场发展趋势,由于受股票投资行为迅速发展的影响,其中一些投资者利用金融经济市场中的主体力量和社会力量相融合并向使其前不断发展。根据对上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国股票的发展在当下泡沫经济的背景下需要确保对股票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相对标准化和规范化。
针对房地产的经济泡沫问题,其此种表现形式包含了供求关系相对失衡和交易成本相对低廉等特性。众所周知,房地产是现阶段经济泡沫的核心载体之一,经济泡沫是否真正存在、经济泡沫的程度是怎样的,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应该加大关注力度。当下阶段的房地产有以下发展趋势:房地产价格正在逐渐的上涨,这使得工薪阶层要用几十年的时间才能买得起住宅。但是几年前兴建的写字楼却还没有完成相应的销售指标。从生产要素构成的角度来分析的话,密集型相对较高的人口和相对匮乏的土地资源将会产生房地产经济泡沫的现象,并且会使房地产泡沫现象不断的发展。
四、针对现代金融风险提出的几点防范建议
(一)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采用刺激性政策的退出机制手段
房地产市场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其主要包括无形性的市场需求和有限性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不断的升级。政府应该在当前的这种趋势下对信贷和引导信贷的投资渠道进行适当的收紧,并在房产业上要考虑刺激性政策的退出机制手段。当下的中国房地产行业已经对银行进行了“捆绑”。如果在这个时候对房地产泡沫的处理不妥当的话,那么就会造成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下跌且银行也会有很多坏账产生,这对经济发展和银行的影响都是十分重大的。所以,政府要适时考虑实行刺激性政策的退出机制手段,在退市上要慢收慢缩。
(二)适时的调控房地产的预期,在房价的非理性上面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是中国影响中国经济的关键性产业,其在当下经济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是当下的房价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就使得房地产行业的潜在危险性扩大。虽然国家在房地产行业中已经对其进行了相关的调控和管理,期间也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我们应该重视政策的连续性,这样就可以以短期的政策暂时的代替长期的政策。所以,对房地产预期进行重视才是执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
(三)适当的加息和增加投机的成本
我们应该注意到,在对流动性管理的这一方面上,在对流动性进行回收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准备金率之外的费数量化货币政策,这样才能对通货膨胀等状况进行良好的抑制以增加房地产投机的资金成本。
(四)对土地的财政政策进行合理的调整
在土地的供给方面我们应该一大调整力度,在当前的财政体制和当下征地制度的基本框架之内,我国的各级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依赖已成为中国房地产调控中的一大难点。为了实现对土地财政政策上的突破,我们应该加大对征地制度的改革,并且要有针对性的改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状况。中国的总体经济需要进行根本的改革,房地产改革对中国的总体经济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房地产调控所引发的一系列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转化。同时也重建经济增长动力以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五)对资产短期经济过剩形成的经济泡沫进行有效的抑制
资产的短期经济过剩是危机到来的前兆,无论是在成熟市场中还是在经济繁荣的新兴市场中,这无疑不是一个好现象。由于当下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都是十分复杂的,杠杆、低利率、衍生品创新过度等都有可能造成金融危机的爆发。其更有可能造成房地产和股市价格的起伏不定,甚至还会出现高危泡沫的经济现象,致使经济崩溃和萧条。
五、结束语
随着当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泡沫中的一些复杂问题主要体现在金融市场资产运行独立性规律的复杂角度之上,并且经济泡沫问题与整个金融系统的内部缺陷相互的融合,在虚假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潜在危机。现阶段的金融体系发展形势的推动下,对经济泡沫的处理问题上有着一定的不可预见性。致使经济泡沫问题以股票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形式体现在当下的金融体系当中的。关于在现代金融经济中出现泡沫问题的根本原因及经济泡沫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找到相应的对策并能正确的解决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和政府应该对经济泡沫问题进行一定的抑制,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的同时并提出正确的引导方式,让我国经济能更好更快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刘玉平.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分析[N].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黄秀华.泡沫经济典型案例分析及金融风险防范[J].经济研究导刊,2011
[3]刘玉峰.张亮.刘丹等.我国房地产经济泡沫的形成机理与区域性特征[N].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
[4]袁钢明.日本经济泡沫兴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兼论日元升值的正面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7
詹姆斯・西蒙斯领导的大奖章(Medallion)基金,在1989到2006的17年间,年均回报率达到了惊人的38.5%,比索罗斯同期的数字高出10多个百分点,较同期标普的年均回报率则高出20多个百分点,而股神巴菲特20年间的平均回报率也不过20%。
来看一看西蒙斯的成绩单:2005、2006年,分别以15亿、17亿美元的净收入坐稳全球最赚钱对冲基金经理的宝座;2007年以13亿美元屈居第五;危机深化的2008年,大赚25亿美元,超过排名第四的索罗斯(11亿美元)1倍有余,三度封王,真正做到“牛市执牛耳,熊市啖熊掌”。
西蒙斯的成功与他的数学背景密不可分。在数学界,西蒙斯三十多年前就已成名,曾获全美最高荣誉,还与华裔科学家陈省身共同创立了Chem-Simons定律,清华大学的一幢“陈-西蒙斯”专家公寓楼就是西蒙斯捐资修建的。
三岁见老
西蒙斯1938年出生于波士顿牛顿镇,父亲是鞋厂老板。三岁时他就展现了惊人的数学天分:他对汽车耗尽汽油的现象产生了兴趣,认为汽油不会完全用光――如果每次用掉油量的一半,还会剩下一半,依此类推,最后定有剩余。这种想法同著名的“阿基里斯悖论”极为相近,又与庄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异曲同工。一个三岁幼童,居然就有意识地去思索起高难的微积分问题,不可不谓之“天降鬼才”!若依据中国“三岁看老”的古语,难不成这就是西蒙斯后来成功的前兆?
从牛顿高中毕业后,西蒙斯考入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师从著名数学家安布罗斯(Warren Ambrose)和辛格(I.M.Singer),“鬼才”依旧,大一时就达到了毕业生水平。
1958年,西蒙斯获得学士学位,转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继续深造。据说西蒙斯当时是奔着伯克利教授、“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去的,不料陈省身正好去了欧洲,西蒙斯就自己看书钻研微分几何,心得颇丰,还就此举办了几场精彩演讲,吸引了不少教授去听。后来西蒙斯和陈省身果然建立了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
1962年,24岁的西蒙斯拿到博士学位,当年即被聘为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不过,西蒙斯很快就厌倦了学术生涯,两年后,这个天生冒险家进入美国国防部下属的国防逻辑分析协会从事代码破解工作。不久后,由于反对越战,他又重回学术界,成为纽约州立石溪大学数学系主任,在那里做了8年的纯数学研究。
1974年,他与陈省身联合发表了论文《典型群和几何不变式》,创立了著名的Chem-Simons理论。该几何定律对理论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被广泛应用到从超引力到黑洞的各大领域。1976年,西蒙斯获得了5年颁发一次的维布伦(Veblen)奖金,这是美国数学界的最高荣耀。
四十而立
数学天赋和成就没有使西蒙斯满足,他的血液里似乎天生流淌着一种不安分基因,催促他寻找新的刺激。当时,他身边一位同事参股一家瓷砖公司,“8个月赚了相当于我资产10倍的钱。”西蒙斯大受震动,跃跃欲试。事实上,西蒙斯20出头就曾先后投资哥伦比亚地砖和管线公司,和一家婚礼礼品公司,“我还曾经找到美林公司的经纪人,试图做些大豆交易”,但结果都不理想。曾经的失败更能激起斗志,年届不惑的西蒙斯决心转向,专注投资。
1977年,西蒙斯离开石溪,创立私人投资基金,最初采用基本面分析法,“我没有想到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投资,”西蒙斯说,那一段时间他主要投资于外汇市场,“随着经验的不断增加,我想到也许可以用一些方法来制作模型,预见货币市场的走势变动。”
上世纪80年代末,西蒙斯和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勒费尔(Henry Larufer)重新开发了交易策略,从基本面分析转向数量分析。从此,西蒙斯彻底转型为“模型先生”。
西蒙斯将他的数学理论巧妙运用于股票投资实战中,成功秘诀主要有三:针对不同市场设计数量化的投资管理模型;以电脑运算为主导,排除人为因素干扰;在全球各种市场上进行短线交易。
人们将西蒙斯的这种投资方式称为“定量投资”。西蒙斯推崇短线套利、频繁交易,就像壁虎,平时趴在墙上一动不动,蚊子一旦出现就迅速将其吃掉,然后恢复平静,等待下一个机会。
西蒙斯的“壁虎式定量投资法”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业绩。截至2005年底,规模为50亿美元的大奖章基金已经为投资者支付了60多亿美元的回报,而且是扣除了5%的资产管理费和44%的投资收益分成后得出的数字,已经通过了审计。
西蒙斯有三个选股标准:公开交易品种、流动性高,同时符合模型设置的某些要求。“我是模型先生,不想进行基本面分析,模型的优势之一是可以降低风险。而依靠个人判断选股,你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在第二天又输得精光。”
即使在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的2007年,大奖章的回报率仍高达85%。频繁交易的短线操作思路正是西蒙斯躲过冲击的法宝。“我们随时都在卖出和买入,我们依靠活跃赚钱。”
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西蒙斯提到一个核子加速器实验,“粒子碰撞后形成的轨迹图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却存在着内在的规律,”西蒙斯说,“这让我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证券市场,哪怕是只有100股的交易,都会对这个庞大的市场产生影响,而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这样的交易发生。”当这成千上万只微小的蝴蝶相继轻颤翅膀时,市场会做出怎样复杂的反应?这正是西蒙斯钻研的课题。
“这个课题对于世界而言也许并不重要,不过研究市场运转的动力非常有趣。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七十岁的西蒙斯笑起来仿佛顽童。而他的故事,听起来更像是一个数学天才通过复杂的赔率和概率计算,最终笑傲赌场的神话。
一位资深数量型基金经理指出,西蒙斯的方法不涉及对冲,多是进行短线方向性预测,依靠同时交易很多品种、在短期做出大量的交易来获利。具体到每一个交易的亏损,由于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平仓,因此损失不会很大;而数千次交易之后,只要盈利交易多于亏损交易,总体结果就是盈利。
七十不惑
有人捧场,便有人质疑。近年来,有不少人以1998年倒闭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为例,质疑西蒙斯的盈利模式。上世纪90年代中期称雄一时的LTCM,不从事任何单方面交易,利用计算机处理大量历史数据,通过精密计算得到两个不同金融工具间的正常历史价格差,然后结合市场信息分析最新价格差,如果两者出现偏差,电脑立即发出指令大举入市;经过市场一段时间调节,放大的偏差会自动恢复到正常轨迹上,此时电脑指令平仓离场,获取差值。由于其模型假设前提和计算结果都是在历史统计数据基础上得出的,一旦出现与计算结果相反的走势,对冲就变成了一种高风险的交易策略。在极大的杠杆借贷下,这种风险被进一步放大。短短4年中,LTCM曾获得285%的收益率,又在两个月之内输掉了45亿美元,最终走向万劫不复。
“我们的方式和LTCM完全不同。”西蒙斯强调,他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没有、也不需要那么高的杠杆比例,在操作时从来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概念,而是只寻找那些可以复制的微小获利瞬间,绝不以“市场终将恢复正常”作为赌注投入资金。
在LTCM倒闭10年后,2008年,麦道夫骗局曝光。这位曾任纳斯达克主席的犹太人设下“庞氏骗局”,以高回报率引人入瓮,结果,在一场“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中,被金融海啸把金灿灿的外衣扒了个精光。而西蒙斯所辖基金长达19年令人咋舌的高回报率,自然也让人投下了怀疑的眼光。然而,麦道夫靠的是拆东补西,不停地拉投资者入场;而大奖章基金早在1993年规模达到2.7亿美元时,就已经停止认购。从那时起,这只基金所赚取的利润,只为其固定投资者和雇员独享,令不少圈外的富人望“洋”兴叹。仅此一点,就足以让那些质疑不攻自破。
一只“黑箱”
但西蒙斯的行事法则一直让人疑惑。对冲基金因不必向投资者披露交易细节,故在外界眼里,这种“黑箱作业”的投资既神秘又令人生疑。而在一流的对冲基金经理中,西蒙斯的那只箱子,据说是“最黑的”。
西蒙斯每周和研究团队见一次面,探讨交易细节,完善交易策略,不过公司上下都对讨论内容守口如瓶。每当有人批评大奖章基金缺乏透明度时,西蒙斯总是耸耸肩,“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黑箱,我们把它称为大脑。”
西蒙斯的200多名员工中,将近一半是顶尖的数学、物理学、统计学家,他从不招收MBA,也绝不聘用华尔街人士,此般作风在美国的投资公司中独一无二。“我们不雇用数理逻辑不好的学生,”西蒙斯说,“好的数学家需要直觉,对很多事情的发展总是有很强的好奇心,这对于战胜市场非常重要。”
文艺复兴科技公司几乎没有人员流动。这里薪酬丰厚,而且压力相对较小,基准业绩指标一般可以轻松完成。每6个月,公司员工会收到与业绩对应的现金红利,不少员工还拥有公司的股权。西蒙斯很重视公司气氛,经常和员工及家属共度周末,2000年还一起飞去百慕大度假。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一位员工都自觉发誓严守公司秘密。
一生独行
在市场上,西蒙斯笃信科学,剑走偏锋;在生活中,他对科学的迷信也近乎偏执。
西蒙斯的小女儿奥德莉6岁时患上了自闭症。为了给她治病,西蒙斯专门成立了基金会,20年花了3800万美元来研究自闭症的病因,还捐出1亿美元成立美国最大的自闭症私人研究中心。西蒙斯强烈倡导研究团队从遗传学的角度来找出自闭症的根源,甚至捐献自己家族的DNA用于自闭症研究。2003年,西蒙斯基金会发表了有关自闭症的研究报告,并展示精确的自闭症基因图谱。
然而,将自闭症与遗传学扯上关系,不仅遭到科学家们的反对,也招来许多病童父母的抗议,他们都认为自闭症可以用改善环境的办法来治疗。
在西蒙斯固执的坚持下,成年后的奥德莉上了大学,虽然她在社交、学习上仍有障碍,但她热衷于参加犹太教聚会以及为妇女和少数人群争取权益,基本走出了自闭的狭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