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

第1篇: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压疮(pressure sores)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问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也叫褥疮。致病机理近年来。压力性溃疡已经取代了褥疮一词,压疮是指由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和浸渍所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压疮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长期卧床患者,长时间不改变,局部组织受压过久,血液循环障碍而致组织营养不良;另外,运动、感觉功能衰退,保护性反应迟钝,老化的皮肤软组织代谢低下,也是导致压疮发生的因素之一,压疮的发生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各种功能的康复,并发感染时可致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我病区对脑血管意外长期卧床患者,在进行预防压疮护理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压疮的发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2008年收治脑血管意外200例,肢体不同程度活动障碍占160例,约三分之二为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为零。

2 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2.1 多种力学因素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是造成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压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只要有足够的压力,任何部位都可发生压疮。正常毛细血管内压是2~4Kpa,当外部压强超过4Kpa,就会影响局部组织的微循环[1,2],当受压时间持续超过2~3小时,就可形成压疮。摩擦力、剪切力,虽不能单独成溃疡,但可促进或加重压疮形成。

2.2 皮肤潮湿长期卧床患者,大小便失禁及出汗引起的潮湿刺激,导致皮肤浸渍松软,易产生压疮。

2.3血液循环障碍及全身、局部营养不良长期卧床致各脏器功能包括心脏功能减退,心输出量小,末梢循环差,皮肤受压后易发生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致局部组织营养不良。偏瘫肢体丧失感觉,也可致局部营养不良,再者由于年老体弱,患者常伴吞咽功能障碍导致饮食量少,营养不均衡甚至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可引起全身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皮下脂肪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强,免疫功能降低。各种营养成分中,蛋白质、维生素、热量的摄入不足,将致使皮肤抵抗力及抗压能力降低,易导致压疮发生。

2.4 心理因素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长期经受慢性疾病折磨,生活不能自理,自尊心遭受打击,常有悲观情绪,表现为精神萎靡,不配合治疗和护理,这也是产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之一。

3 预防措施

3.1护理评估调动全体护理人员的能动性,充分理解压疮形成机理,认识压疮对患者身心的影响,从而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是预防压疮的关键,病人入院即对患者的皮肤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意识精神状态、营养状态、运动情况、排泄控制、循环状况、体温、使用药物(镇静剂、类固醇)等方面。

3.2 制定护理措施对潜在发生压疮可能的患者制定出有的放矢的预防护理计划,填写压疮高危患者评估表,建立翻身记录卡,严格交接班制度及考核制度,确保计划的实施。

3.3 实施办法

3.3.1 减轻局部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实施勤翻身护理,每2小时翻身一次,侧卧时保持病床与病人背部呈

3.3.2 保护病人皮肤保持病人皮肤及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可每日用温水擦浴,有大小便及其它污染时,随时清洗,更换尿垫及被服,保持床铺平整无碎屑,不可使用破损的便盆,以防擦伤皮肤。意识障碍患者,床栏垫被,注意肢体约束带的松紧程度,避免肢体受卡、受压缺血。

3.3.3 增加局部皮肤韧性对于高危老年患者,每天使用2%碘酒涂擦受压皮肤4~6次,渐减为每天1~2次,一般5~6天结束[4]。其机理为使局部组织脱水,皮肤干燥,形成一层保护膜,韧性增加,增加抵抗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及潮湿刺激的作用,但不可涂擦太频繁,以免皮肤过度干燥、角化、脱皮而失去保护作用。

3.3.4促进血液循环及全身营养支持意识清醒患者定时指导患者进行自主活动或被动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加强营养补充可明显减少发生压疮的危险[5],因此,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对进食困难者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3.3.5心理护理经常与患者保持沟通与交流,对其在配合康复治疗与护理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生存希望,要让其充分理解一系列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必要性,使之能以自然、轻松、愉快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以达到预防或降低压疮发生的目的。

实践证明,长期卧床的患者有无压疮的发生,全体护理人员重视是基础,掌握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能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是关键,病人配合是手段,做好患者住院期间的各个环节,有效地防止压疮的发生,从而减轻长期卧床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殷美杏.老年病人发生褥疮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护理研究,2001,15(5):258-260.

[2] 申罗英,叶芳.褥疮的防治及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3):1782-1783.

[3] 何斐英,陆关珍,韦小花.水垫减压和吹风驱潮在骨盆骨折压疮预防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49.

第2篇: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骨科卧床病人;压疮预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47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80-02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医护工作者把“以病人为中心”放在的了医疗服务的首位。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本质是“以病人为中心,实施整体责任制护理”。人性化护理服务是要以病人为中心,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改变以前的旧观念,走出以前等待医生下医嘱而后护士执行的情况,护士主动了解病人的需求,评估病人的病情,根据病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压疮以预防为主,根据病人的病情,避免产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减少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我们运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骨科卧床病人预防压疮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科自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对148例卧床病人采用人性化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其中男性96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为9-72岁,平均年龄为36.5岁;下肢骨折50例,骨盆骨折23例,股骨粗隆骨折36例,股骨颈骨折33例,其它骨折6例;住院时间为3-24天,平均住院日数为13.2天。

1.2方法入院后给予病人braden压疮评分表进行评估。根据评分结果,应用人性化护理对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2结果

148例患者中无一例压疮发生。3护理措施

3.1人性化护理培训

3.1.1组织全科人员学习人性化护理服务知识和理论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在我院开展时,先进行了人员的理论知识培训与考核。因为,护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是开展和深化人性化护理工作根本。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我们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必须较全面的掌握医学、护理学、人文学、心理学、交际学和社会学等知识,才能按照科学道理更快更好更全面地为患者健康服务。

3.1.2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要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必须配备良好的人国资源。为了使我们的护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我们加大了护士人才的投入,选择老中青结合的方式,大学护理专业的新毕业的学性理论知识充足,但临床经验不够,临床经验好的护士与病人的沟通广大欠缺。所以,我们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责任组长,共同分管病人,保证病人整体、连续的责任制护理。我们还完善了激励机制,尊重与理解护理人员,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她们最大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2braden压疮评分表的应用

3.2.1braden压疮评分表是判断压疮发生危险性的一种重要评估方法,评估的具体方法包括:感知能力(完全受限计1分;大部分受限计2分;轻度受限计3分;无损害计4分)、潮湿程度(持续潮湿计1分;常常潮湿计2分;偶尔潮湿计3分;罕见潮湿计4分)、活动能力(卧床计1分;坐椅子计2分;偶尔步行计3分;经常步行计4分)、移动能力(完全不能移动计1分;非常受限计2分;轻微受限计3分;不受限计4分)、摩擦力和剪切力(存在问题计1分;潜在问题计2分;不存在问题计3分)、营养摄取(非常差计1分;可能不足计2分;充足计3分;丰富计4分)六个部分。分数小于11分为高危者,12-14分中都危险,15-17分低危险,大于或等于18分无危险。

3.2.2入院后对病人进行评分,填写评分表,高危的病人及时上报护理部,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高危病人每三天评估一次,直到解除高危。[1]

3.3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

3.3.1评估病人心理需求,满足病人心理需要:人们患病后,心理方面会产生焦虑、恐惧、孤独等心理问题,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需求。做为护理工作者,我们要了解病人需求,评估病人的心理,以病人为中心,及时沟通,多关心病人,给他们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他们如何配合治疗。同时,可以将患者安置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病室内,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而致发热。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全身皮肤擦浴,按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增加抵抗力,预防感染。

3.3.2评估压疮危险因素,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

3.3.2.1减轻压力,解除压迫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我们要避免患者的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对易发部位垫以海锦垫等特制垫枕,使其不直接接触床面,减轻身体压力,临床上常用气垫床减轻压力。同时,要给病人勤翻身,协助卧床病人2-4小时翻一次身,以减轻对某一部位的固定压迫,翻身时切忌拖、拉、推,以防擦破皮肤。[2]翻身后应在身体着力空隙处垫海绵或软枕,以增大身体着力面积,减轻突出部位的压力。

3.3.2.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骨科许多卧床的病人,其引流液、尿液及便渍均可导致皮肤潮湿或不清洁,我们在手术后及时给病人铺治疗巾,避免病人潮湿。及时更换床褥,用温湿的毛巾和柔软干毛巾依次擦拭皮肤,动作轻柔,并可用赛肤润、维生素E、护臀膏、麻油涂于皮肤表面,能够在皮肤上形成保护层,防止皮肤水分过度蒸发,保护皮肤的柔软性和弹性。同时,我们还用美皮康压疮贴保护两侧髋部及骶尾部等骨突出部位预防压疮的发生。

3.3.2.3改善营养状况对骨科住院病人要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对营养不良者进行原发病的治疗给予蛋白质、高能量饮食,静脉高营养等,不能进食的患者应尽早采用鼻饲,增加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根据病情尽量应用胃肠内营养,应予胃肠功能调理、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钙、锌等的饮食。若肠内营养不能满足需要时,增加静脉营养,必要时输注血浆和白蛋白,保证全身营养支持,有利于提高皮肤的屏障功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3.3.3以病人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们的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我们首先要尊重、理解、关怀病人。从入院那一刻起,我们就要把病人当作一个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来关注,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及周围的人;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多与他们沟通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心理支持与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刻苦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以娴熟的技术服务病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为病人做细致的心理护理,进行心理支持、健康宣教、抚摸、社会支持可使病人应急情绪的消极影响减弱。同时向家属及患者讲解如何减少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其他发生压疮的各种高危因素,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积极预防压疮的发生。4小结

人性化护理是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实践,在临床护理应用中,不仅转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和整体形象,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人性化护理是救治患者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患者有效的沟通交流,使患者增强了预防压疮的主动性,主动更换并能互相交流预防方法而家属则有意识按时协助患者翻身,对护理的定时翻身给予主动的配合,使压疮发生较以往明显降低。[3]参考文献

[1]李小青,李俊辉,罗俊.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新进展[J].华西医学,2008,2(3):54-55.

第3篇: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摘要】目的 对ICU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预防及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对30例ICU卧床并发便秘患者原因观察及分析,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对ICU卧床患者早期采取干预及护理措施,降低了ICU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结论 从心理、饮食、用药治疗等几个方面对患者进行预防便秘的健康指导,通过对便秘者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护理治疗,临床效果满意,从而为患者解除痛苦,促进康复。

【关键词】 ICU;便秘;护理

ICU长期卧床患者,胃肠蠕动减弱,加之饮食和排便习惯的改变,常引起便秘。便秘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可见于多种疾病的症状群,是以下三种排便障碍中的任何一项或组合: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粪便干结坚硬。 便秘可以是功能性异常或器质性病变的一种表现,是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便秘,将会对患者产生心理、生理影响,严重时影响到疾病的治疗与康复。采用科学完整的护理方案,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现将本科对30例卧床并发便秘患者实施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4-95岁,平均年龄67岁。其中神经系统疾病13例,呼吸系统疾病6例,骨折及多发伤5例,术后及其他6例。临床表现为粪便干结、排便费力、常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口腔内恶臭味、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2 便秘的原因

2.1 疾病因素。疾病导致患者不能正常进食或拒食及活动减少,食物摄入量不足,经胃肠吸收后剩余的食物残渣对结肠壁产生的压力过小,不能引起排便反射。

2.2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影响便秘的主要因素[1]。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悲观、心情抑郁这些心理上的变化可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胃肠蠕动的减弱导致便秘。特别是老年卧床患者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

2.3 药物因素。许多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临床中某些药物常有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毒副作用,如环丙沙星、喹诺酮类药物等,易导致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引起便秘。

2.4 环境因素。住院环境改变使患者原有生活规律被打乱,长期卧床,活动量减少,代谢率降低,使患者肠黏膜应激性减退,肠蠕动反射功能障碍,导致张力减退性便秘,是卧床患者便秘的主要原因。

另外,的改变使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有意抑制正常便意,结肠的活动受到抑制,引起排便放射的刺激减弱或消失而导致便秘。

3 护理措施

3.1 观察评估病情。评估并记录患者排便次数、性状及排便难易程度,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引起便秘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3.2 心理护理。陌生的环境、人际关系的生疏,易引起患者的强烈情绪反应,住院后考虑问题多,担心预后不好,治疗时间长连累家人而产生忧郁情绪;卧床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单调而呆板的生活使患者产生消极情绪。因此,护士应因势利导,有足够的耐心和同情心去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感到亲切的同时,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和认识,消除紧张和焦虑的心理,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以减少患者的恐惧,精神紧张,心理不安,避免抑制排便。

3.3 饮食指导。在保证每日营养、能量的基础上,增加饮食中膳食纤维含量和饮水量。同时保证充足的进水量,每日清晨空腹饮温开水或蜂蜜水200~300ml,刺激胃肠蠕动。多食润肠通便的粗纤维食物,粗粮如玉米面、荞麦面、糙米、豆类等,蔬菜如韭菜、芹菜、大白菜、萝卜、菠菜、丝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等,嘱患者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代替。留置胃管鼻饲时可将蔬菜、水果拌成匀浆从胃管内注入。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4 腹部按摩。 卧床病人病情稳定后尽早床上被动活动,定时翻身、叩背,有轻度腹胀的患者,可按摩下腹部。按摩方法:患者排空膀胱后取仰卧位,双下肢尽量屈曲,腹放松,用双手食、中、无名指重叠在腹部,由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作环形按摩,按摩力度由轻至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按摩时嘱患者深呼吸,20min/次,2~3次/d。腹部疾患、血小板低于20×109/L、应用者禁止腹部按摩。按摩后,按气海、天枢、双下巨、双三阴交穴,每个穴位按压lmin左右。也可在足内踝后方、向上四横指,做向心方向按摩[2]。此区是直肠反射区,按摩有利于排便排气。

3.5 适当的治疗。对于 3 d 未解大便者,要及时采取措施,可以在做按摩的同时配合服用胃肠动力药,如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如果效果不理想、对便秘较顽固者,如既往有便秘史的患者可适当使用缓泻剂,如番泻叶5~10g代茶饮可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若有便意但排出困难者,可予以开塞露纳肛,软化粪便刺激排便反射。经上述方法仍排便困难者,可用开塞露40ml或60ml抽入60ml注射器连接吸痰管,让病人取左侧卧位,将吸痰管插入15~18cm,将开塞露全部挤入肠腔,尽量保留15~30min。必要时温盐水1000ml灌肠或戴手套抠出干硬粪便。

4 结论

排便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要,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3]。解除卧床患者便秘的痛苦,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ICU卧床患者便秘很容易发生,所以护理人员应掌握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早期预防便秘的发生。针对ICU卧床并有便秘倾向的患者,医护人员应“以人为本”,对护理对象的多个层面进行系统护理,尽可能地降低便秘的发生率,从而为患者解除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患者基本的生理需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殷磊,于艳秋.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22.

[2] 俞伟珍.足部按摩结合穴位按揉治疗脑出血病人便秘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7,14(8):73274.

第4篇: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1 资料

85例中,男性49例,女性36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6岁,平均年龄37.5岁。完全性瘫痪60例,不完全性瘫痪25例,颈椎损伤29例,胸椎损伤15例,腰椎损伤23例,四肢瘫痪10例,截瘫8例。

2 脊髓损伤病人康复期常见的危险因素

2.1 心理障碍:焦虑与恐惧

病人对突如其来的身体残疾认识不足,毫无准备,出现严重的恐惧、焦虑和行为倒退,甚至有自杀的倾向等。

2.2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病人由于有不同程度瘫痪,而需要长期被迫卧床,生活自理能力急速下降。

2.3 清理呼吸道无效

病人由于长期卧床、呼吸肌麻痹等因素,均可导致呼吸不畅,大生堕积性肺炎,甚至呼吸衰竭。

2.4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病人由于长期卧床,皮肤感觉丧失,皮肤压在骨突起与床褥之间,长时间压迫可导致局部神经营养障碍,供血不足,皮肤坏死形成压疮。

2.5 有感染的危险:与长期留置尿管有关

病人由于膀胱括约肌功能丧失,需要长期留置尿管,容易造成泌尿系统感染和形成结石。

2.6 排便异常的危险

病人因长期卧床,肠胃功能受到抑制,出现消化功能和肠胃活动减弱,而形成腹胀和便秘。

2.7 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病人因长期卧床,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8 有肌肉萎缩的危险

病人因长期卧床,四肢由于缺乏主动和被动运动,则容易形成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足下垂等。

3 相关护理措施

3.1 应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消除其恐惧心理。主动关心病人,了解其精神心里状况,帮助病人建立自尊心和自我独立意识,同时极力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使病人面对现实伤情,及早积极投入到康复训练中,促进其早日康复。85例病人中,无1例因精神心理状况异常而发生自杀行为。

3.2 加强生活护理,鼓励病人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应照顾到病人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尽量满足病人生活需要,使其感觉舒适、满意。坚持做好基础、皮肤和口腔护理,每天做晨、晚间护理各1次,每天上、下午床上擦浴各1次,每周洗头1次,每天上、下午做口腔护理各1次。同时鼓励病人逐渐进行康复功能锻炼。85例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3 做好预防、采取各种措施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减少对坠积性肺炎、呼吸衰竭的发生。应注意保暖,避免因着凉而诱发呼吸道感染。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鼓励并协助病人咳嗽、咳痰及深呼吸,定时翻身拍背以助排痰。同时,可雾化吸入抗生素、地塞米松及糜蛋白酶,以稀释痰液,有利于排出,必要时吸痰。如发生窒息时,可行气管切开护理。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加强气管切开护理。如发生肺部感染,宜采用健侧卧位,以利于引流。85例病人中,发生肺部感染8例,发生堕积性肺炎15例,发生呼吸衰竭5例。

3.4 压疮预防的关键是间歇性解除压迫。应建立翻身卡,每1-2小时翻身1次,24小时不间断,并做好记录及交接班。为防止骨突起部位受压,可用棉垫分置减压法或应用充气床垫减压法,为保持皮肤清洁,早晚各用温水擦浴1次,慎用热水袋,以防烫伤皮肤。并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床单应平整、无褶皱及渣屑。对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应及时做好会及肛周皮肤护理,指导病人摄入高蛋白饮食,以加强营养,增强皮肤抵抗力。85例病人中,无1例发生压疮。

3.5 进行导尿、尿道口及尿管护理操作时,应按无菌操作规程,能减少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的形成。导尿并留置尿管者,早期尿管持续引流,2-3周后定时开放,每1-2小时开放1次,平时夹闭,以使膀胱充盈,防止膀胱萎缩和感染,并训练自律性膀胱。为保持尿道口清洁,每天上、下午清洁尿道口1次。每周按无菌操作规程给病人更换导尿管及消毒尿袋各1次。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饮水达到2000-3000ml,达到生理性膀胱冲洗,可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形成结石。85例病人中,发生泌尿系统感染7例,形成泌尿系统结石3例。

3.6 采取各种措施,消除病人便秘和腹胀。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鼓励其自行排便,不能自行排便者,病情允许时,协助其定时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或用缓泻剂,必要时可给予灌肠,及时解除便秘。如有腹胀可行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等措施,消除腹胀。85例病人中,发生便秘10例,发生腹胀5例。

3.7 早期进行主动或被动活动,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协助病人及早进行主动或被动活动,如按摩排肠肌,膝、踝、趾关节的伸曲、举腿活动,促进双下肢血液循环。同时为保护双下肢静脉,避免在双下肢静脉穿刺,进行输液、输血等治疗。并避免采集双下肢动、静脉血标本,以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85例病人中,无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

3.8早期开展康复功能锻炼,有效减少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及足下垂的发生。及早指导并协助病人进行肢体的主动及被动运动,帮助其行四肢关节、肌肉收缩及舒张活动,行向心方向肌肉按摩,加强电疗及磁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使瘫痪肢肌被动收缩和舒张,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循环,有效防止关节强直、僵硬和肌肉萎缩的发生。为防止足下垂,将病人双下肢用软垫垫起,保持肢体足背90度功能位,侧卧时,双腿间置软枕,防止互相挤压。85例病人中,经过康复功能锻炼,达到满意的康复效果共75例。

4 小结

对脊髓损伤病人康复期存在或潜在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采取全面、系统、有计划、连续性、长期、有效的护理对策,预防和减少脊髓损伤病人脊髓功能进一步损害及并发症的发生,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使病人重新开始生活自理,直返社会具有重要意义[2]。

参考文献

第5篇: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压疮预防护理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高危人群为昏迷瘫痪者、老年人、肥胖者、身体瘦弱者、水肿患者、疼痛患者、石膏固定患者、大小便失禁患者、发热患者、使用镇静剂患者、长期卧床的偏瘫、截瘫患者等。

一、预防压疮的关键在于消除诱发因素,做到“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1.1床褥的整理

病人的被褥要常晒,床单、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具经常更换、清洗。尤其对估计易发生褥疮的患者床铺更要格外注意,每日整理2~3次,保持平整、干净、无皱褶,并使患者卧位舒适。

1.2皮肤的清洁

温水擦浴每天1~2次,擦洗时不可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不可用力擦拭,以防损伤皮肤。对于易出汗的腋窝、腹股沟部位可用小毛巾随时擦拭。保持皮肤的清洁可使汗腺排泄通畅,避免细菌、微生物的繁殖,也可涂少量油类或少许滑石粉保持皮肤的干燥和光滑度,避免皮肤因摩擦而造成损伤。

1.3加强营养

长期卧床的患者身体抵抗性差,应在饮食方面加强营养,宜给予营养价值高、易消化的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类等,多食含钾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桔子、绿叶蔬菜等。

1.4长期卧床患者的翻身

实施有效到位的翻身来间歇性地解除局部压迫是预防压疮最为有效、关键的措施。一般卧床病人每1~2小时翻身1次,发现皮肤变红,则应每小时翻身1次,左、右侧卧、平卧、俯卧位交替进行,并用软枕、气枕、水枕、气垫圈、海绵圈等垫在骨突出部位,可起到局部悬空、减轻压力的作用。

二、压疮的护理

采取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护理措施

2.1淤血红润期护理原则为去除危险因素,避免压疮继续发展;炎性浸润期护理原则为保护皮肤,预防感染;浅度溃疡期护理原则为清洁创面,促进愈合;坏死溃疡期护理原则为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护理措施主要为定期翻身、减压,强调及翻身,经常更换,每2~3h翻身1次,局部可使用气垫、气圈等。对长期卧床的患者,最好使用褥疮防治气垫床,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改善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发展。而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碎屑也是防治褥疮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要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一般情况下,定时采用50%酒精按摩骨骼凸出部位的皮肤,如骶尾部、髋部、枕部、肩胛部、肘部、足跟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或减少褥疮的发生。还可以局部换药配合红外线照射,照射距离应距患处约30cm,每天1~2次,每次30min,照射时随时观察局部情况,以防烫伤。

2.2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营养和全身抗感染治疗,平衡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三、护理体会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患者痛苦。当压疮的高危患者入院后,我们护理人员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如经常改变的重要性、发生压疮后带来的危害等,指导学会预防压疮的方法,如定时翻身,经常自行检查皮肤,保持身体及床褥的清洁卫生,利用简便可行的方法(如软枕)减轻皮肤受压程度等,使患者及家属获得预防压疮的知识和技能。对于骨突起部位放置棉垫,协助并指导每2h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的动作,及时按摩受压处,大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会阴,勤换内衣,严格交接班和记录,鼓励患者增加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避免压疮的发生。

总之,褥疮的发生常与护理工作是否到位密切相关,临床基础护理和整体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细心和爱心,使压疮的高危患者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治疗。

第6篇: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老年人;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165-01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全社会更多地关心老年人健康,改善 老年人生活质量。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平均寿命随之增长,但在工农业迅速发展、交通运输日益发达的同时,各类车祸、生产安全事故也不断增多,当这些不幸发生在老人身上时,由于年老体弱,多数病人需要长时间卧床。尤其是骨科手术后的病人,多数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别人的帮助。做好对老年病人的护理,尽快恢复其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为达到上述目的,一定要掌握老年人护理的特殊性,提高老年人护理工作效果,护理人员的责任义不容辞。下面就2009 年1 月~201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400 多例骨科老年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予以总结。

1临床资料

我院骨科2009 年1 月~2010年12 月份共收治住院病人192l 例。其中55~92 岁446 例,占本科住院总人数2312 % ,55~60 岁236 例,61~70 岁116 例,71~92 岁94 例,其中女174 例,男272 例。这些病例中长期卧床的比例占70 % ,有半数以上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支、肺气肿、肺心病、营养不良性水肿、静脉曲张、前列腺肥大等。其中有1 例死于心肌梗死,1 例死于脑出血,1 例死于癌转移。其它均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掌握骨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护理。当患者带着病痛就医时,面对的是医护人员和其他住院的病人,要等待各种检查、治疗、手术,加之大多数生活自理能力差或完全丧失,随表现出烦躁、焦虑、恐惧、激动、多语、失眠等,这些心理状态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为解除病人思想负担,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最重要的是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我们根据病人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业余爱好、家庭情况及经济状况等,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与病人进行亲切的交谈,护患之间相互沟通,使之信任我们并对自己的伤病有所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士对待老年患者一是要尊重他们,二是要理解他们,三是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要经常与老年患者进行思想沟通,处处体贴照顾。

2、2 生活护理 老年人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耐心、细致多做解释。操作时动作轻柔,给病人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使之容易接受。患者住院后生活环境习惯改变,加之各种因素影响,易造成失眠。护士应注意夜间有治疗护理操作时,尽可能集中进行,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尽量满足其一切所需,不能表现出有任何厌烦的情绪,让病人信赖我们,使其精神上得到安慰,为进一步配合手术、药物治疗打好基础。

2、3 营养护理 个别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怕增添麻烦,为减少大小便次数而控制饮食。应向其说明营养的重要性,鼓励其多饮水、多进食易消化食物,保持二便通畅,避免便秘。

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

3、1 警惕心、脑血管的并发症 老年人多伴有循环系统的明显衰退,如心、脑血管硬化,心肌收缩相对减弱,心血管不能适应正常时的应激状态,加上创伤疼痛的刺激、精神紧张,有潜在发病的可能,导致并发症出现。此类病人,一经入院应引起重视,除进行各种检查外,应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神志等生命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 防止呼吸道并发症 老年人呼吸功能相对减弱,一部分病人有烟酒嗜好,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史,所以长期卧床及术后病人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因此入院后,要求不吸烟,讲清吸烟对术后身体的危害性。鼓励病人咳嗽、作深呼吸,上肢能活动的作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在协助病人翻身时,拍击背部使积痰易于排出,怕疼痛、不能咳嗽的病人鼓励病人尽量把痰咳出,若痰液粘稠可给予雾化吸入。

3、3 褥疮的预防 长期卧床,截瘫或需牵引病人,由于全身血液循环差,皮下脂肪少,皮肤干燥多皱褶,皮肤营养缺乏,弹力及皮肤抵抗力低下,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尤其是骶尾部、后枕部、踝关节、足跟部各骨突处容易发生褥疮,因此病人入院后给予气垫床、海棉垫或骶尾部加防褥疮垫,骨突处可垫海棉圈。不能自行翻身的隔2h 协助翻身1 次,并用50 %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护理上一定要职责到人,每班检查交班,护士长不定时抽查,人人重视,使大家认识到,预防褥疮的发生,不是某个人的事,必颈全体医务人员及家属共同努力。由于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多年来无褥疮发生。

3、4 预防泌尿系感染 老年人因肾血管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而致肾功能减退,此外膀胱粘膜并随着老化萎缩,前列腺肥大等均可发生尿潴留,再加上卧床而引起泌尿系感染。对长期卧床病人嘱其多饮水,有尿及时排出,排尿困难时,可用手挤压下腹部,使膀胱余尿排空。需行导尿术的病人,按留置尿管的护理常规护理。

3、5 预防消化系统的并发症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均减退,因病情需要使用激素治疗的应警惕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密切观察腹部及大便情况,发现黑便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长期卧床病人易出现腹胀、便秘情况,宜进食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饮食有规律、定时定量,必要时可用缓泻剂。

3、6 防止骨延迟愈合 老年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甲状旁腺素分泌增高以及老年人运动量减少,骨细胞活动性降低,而钙的吸收利用率下降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延长或不愈合。可给病人服用钙剂,进食含高钙食物,并用适量维生素D 增加钙的吸收利用。

第7篇: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肺拴塞 护理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常见的栓子是血栓栓,其余为少见的新生物细胞、脂肪滴、气泡、静脉输入的药物颗粒甚至导管头端引起的肺血管阻断。

肺拴塞的临床表现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突然死亡。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发生率均达80%以上。胸膜性疼痛为邻近的胸膜纤维素炎症所致,突然发生者常提示肺梗塞。膈胸膜受累可向肩或腹部放射。如有胸骨后疼痛,颇似心肌梗塞。慢性肺梗塞可有咯血。其它症状为焦虑,可能为疼痛或低氧血症所致。晕厥常是肺梗塞的征兆。

常见的体征为呼吸增快、紫绀、肺部湿罗音或哮鸣音,肺血管杂音,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体征。循环系统体征有心动过速,P2亢进及休克或急慢性肺心病相应表现。约40%患者有低至中等度发热,少数患者早期有高热。

肺拴塞的护理

1. 护理评估

(1) 病史评估

①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史:深静脉血栓是肺栓塞的重要来源,以下肢深静脉最多见,如股静脉、深股静脉和髂外静脉等。

②长期卧床史:偏瘫、下肢骨折、手术后重病等长期卧床者,甚至健康人如长时间不活动,因血流缓慢,血液淤滞形成血栓,引起肺栓塞。血栓发生率与卧床成正相关。

③创伤:创伤后有15%病人发生肺栓塞。如大手术、烧伤、车祸等,因损伤组织释放某些物质损伤了血管内皮所致。

④心肺血管疾病:慢性心脏病疾患,如心肌病、肺心病、风心病等,也是因损伤血管内皮导致的结果。

⑤肿瘤:癌可增加肺栓塞的风险性,因癌细胞产生的某些物质(如组蛋白、蛋白酶等)能激活凝血系统,而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促进血栓形成。

⑥妊娠和避孕药:孕妇发生肺栓塞的概率高于同龄未婚女子,避孕药可作用于凝血系统,促进血栓形成。

⑦其他:高龄、肥胖、脱水、糖尿病等均可导致肺栓塞。

(2) 栓塞程度评估 肺栓塞病情轻重主要取决于肺栓塞面积和栓子的大小。按栓子的大小可分为:①急性巨大肺栓塞,均急性发作,谛动脉阻塞达50%,相当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肺叶动脉被阻塞,当栓子完全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他主要分支时也称骑跨型栓塞;②急性次巨大肺栓塞,一个肺叶动脉被阻塞,约30%灌注缺损;③中等肺栓塞,即主肺段和亚肺段动脉栓塞;④小肺栓塞,即亚段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

(3) 健康行为与心理状态的评估 对病人重点评估内容包括对疾病的高危因素以及引起自身疾病直接因素的了解,对疾病预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和避免栓塞再复发方法的掌握程度,病人对应用溶栓和抗凝药物期间出血倾向的自我监测意义与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因胸痛等症状所引起的紧张、恐惧或焦虑的程度。

2. 护理诊断

病人可能存在的护理诊断有:①有心跳骤停的危险,与静脉血栓形成有关;②恐惧,与胸痛及呼吸困难有关;③有出血的危险,与应用溶栓和抗凝药物有关。另外还可能存在其他相关的护理诊断,如知识缺乏、舒适状态的改变、呼吸形态改变、自理能力缺陷等。

3. 护理目标

(1)病人不发生血栓脱落。

(2)病人生命体征平稳。

(3)不发生重要器官的出血。

(4)能说出肺栓塞的易患因素。

(5)能说出预防肺栓塞的意义与方法。

4. 护理措施

(1)适宜的治疗、休息环境 患者的房间应该舒适、安静,空气新鲜。

(2)绝对卧床休息 防止活动促使静脉血栓脱落,发生再次肺栓塞。

(3)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预防感冒。

(4)止痛 胸痛轻,能够耐受,可不处理;但对胸痛较重、影响呼吸的患者,应给予止痛处理,以免剧烈胸痛影响患者的呼吸运动。

(5)吸氧 合并通气功能障碍时,要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6)监测重要生命体征 如呼吸、血压、心率、心律及体温等。

(7)定期复查动脉血气及心电图。

5. 用药反应观察及护理

溶栓和抗凝治疗的主要用药反应为出血,可达18%~27%。用药期间应观察出血症状和体征,如皮下穿刺点出血、牙龈出血、痰中带血,严重时可出现脑出血,当发现病人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神志改变等脑出血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有效措施。为避免出血并发症,要监测凝血时间,使其较正常延长2~3倍;应尽量减少有创监测项目;动、静脉穿刺要选用小号针头,穿刺后要充分压迫止血,放松压迫后要观察是否继续出现皮下渗血。肝素治疗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可用等量鱼精蛋白对抗。

6. 做好皮肤护理

急性肺栓塞溶栓后,卧床时间较长,要注意保护患者皮肤,如床垫的软硬度要适中,保持皮肤干燥、床整。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每2~3h翻身1次。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破损。

7. 合理营养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为宜,保证疾病恢复期的营养。除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外,必要时可给予缓泻剂或甘油灌肠。

8. 预防肺栓塞再复发

急性肺栓塞治疗期间,主要是预防肺栓塞的再复发,具体护理措施有以下两点。

(1)心理护理 溶栓后患者自觉症状减轻,均有不同程度的想下床活动的愿望,这时患者应了解溶栓后仍需卧床休息,以免栓子脱落,造成再栓塞。

(2)有效制动 急性肺栓塞溶栓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松动,极易脱落,要绝对卧床2周;不能做双下肢用力的动作、双下肢按摩及用力叩背;避免腹压增加的因素,尤其是便秘和上呼吸道感染,要积极治疗,以免排便时用力或咳嗽时腹压增大,造成血栓脱落;吸烟者应劝其戒烟;卧床期间所有的外出检查均要平车接送。

9. 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要定期随访,按时服药,特别是抗凝剂的服用,一定要保证按医嘱服用。

(2)教会病人观察出血现象,如有牙龈出血、皮肤破口流血不止等。

(3)按照医嘱定期复查抗凝指标,了解并学会看抗凝指标化验单。

第8篇: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胸腰椎; 结核; 术前; 术后;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197-01

脊柱结核是一种继发结核病变,其原发病一般为肺结核,在脊柱结核中,腰椎结核发病率最高,胸椎次之,胸腰椎结核有发生脊髓压迫引起瘫痪的危险,因此,护理难度大,我院自2004年5月至2005年3月共收治胸腰椎结核病人手术治疗48例,经护理人员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48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在25岁-60岁,多有明显的胸腰骶部疼痛,局部伴有压痛和叩击痛,有5例病人入院时已瘫痪,入院后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和全身营养支持疗法,择期手术。

2 术前护理

2.1 术前宣教 旨为术后护理打好基础,胸腰椎结核术后需卧床18-24个月,病人会因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生理心理的变化,卧床时间过久会影响工作、学习及家庭生活,而且多数病人都会担心愈后效果不好,会产生忧虑和恐惧的情绪,心理负担重,因此,术前宣教尤为重要,护理人员要积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主动关心患者,向其说明良好的心情可提高机体的防御、应激及修复能力,能促进康复,并介绍患者及家属与接受同类手术治疗的病例交流,增强他们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坦然接受手术。

2.2 术前饮食指导 鼓励和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粗纤维食物以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和手术耐受力,有利于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3 术前休息指导 胸腰椎结核病人应绝对卧硬板床休息,因卧硬板床可减轻脊柱结核病灶局部的机械性刺激和磨损,对改善症状和促进病变局部化都有好处,卧床期间鼓励和训练病人进行四肢关节运动及有效的深呼吸、咳嗽、床上大小便等。

2.4 药治疗指导 向病人说明口服抗结核药物应按早期规律、全程适量用药的重要性,并认真观察和询问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2.5 一般指导 根据医嘱协助病人完善术前的各项检查及配血工作,嘱病人术前12h禁食,6h禁水。

3 术后护理

3.1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术后持续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同时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注意有无脊髓损伤,严密观察切口情况,如渗血、渗液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防止引流管脱出、扭曲、打折,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引流量,并做好记录。

3.2 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后,护理人员就要根据病不同的心理状态,开始术后指导和心理护理,对成人来说,术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精神上的严重刺激,极易产生焦躁、悲观的情绪,有的截瘫患者因术后的机体感觉与运动机能未见明显恢复,精神上的压力更为严重。因此,要从生活上给予特别照顾,从精神上给予安慰,用自己的热情去体贴他们,并做好解释工作,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术后治疗与护理,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3.3 皮肤护理 胸腰椎结核的患者,多数基础体质差,加之术后需长期卧床,皮肤代谢率低,抵抗力降低,如护理不当,极易发生压疮。因陋就简此,在护理过程中,首先应向患者讲清术后皮肤护理及翻身的重要性,取得家属的配合。皮肤护理要做到“四勤”,即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床铺。翻身要在家属的协助下,每隔1min翻身或按摩1次,并交替进行,在翻身时采取三点成一线式翻身法(即头、肩、骨盆),在同样受力下翻动患者,以保护脊柱的稳定性。截瘫的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后,伴随截瘫的康复,压疮往往很快即可愈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局部皮肤发红者,可垫软垫或气圈并局部按摩,按摩用50%乙醇,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局部水泡形成者采用无菌注射器抽液,外涂龙胆紫,出现糜烂可用红外线灯照射,压疮严重、创面深、有炎症时,可用庆大霉素湿敷,或利福平涂于创面,也有利于压疮的早期愈合。

3.4 呼吸系统护理 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肺活量减少,排痰不畅易引起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等,为了防止肺内感染,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护理方面,我们采取了协助患者排痰的方法,鼓励患者咳嗽,多饮水,翻身时轻扣背部,让患者做深大呼吸、吹气球等以增加肺活量,痰液粘稠不易咯出时用超声波雾化疗法,并随时用吸引器吸出气管内分泌物,降低肺内感染的发生率。

3.5 泌尿系统的护理 脊柱结核术后多数患者不习惯卧床排尿,易发生尿潴留,而采取留置导尿,尤其以截瘫患者更需要留置导尿,如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尿路感染。为此,术前1-2周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尿,术后鼓励患者排尿,对应用热敷、条件反射引导排尿尚不能缓解者。对留置导尿的患者,导尿管应关闭,每2―4min1次,目的是训练自主膀胱挛缩,隔日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进行膀胱冲洗1次,每周更换1次导尿管,更换时要轻轻按摩患者下腹部,将膀胱内尿液排尽,隔4h之后重新在无菌条件下插入,目地是使膀胱得到充分休息,同时要教会患者及家属经常做膀胱按摩,促进自主排尿的恢复,定期进行尿液检验或尿培养,如出现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3.6 消化系统的护理 长期卧床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吸收功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患者伴有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除了应用相应的一些消化系统药物之外,护理方面应积极鼓励患者多做一些腹腔式呼吸、腹部热敷、按摩。饮食上要多食用一些易消化、高蛋白、高营养的软质食物及增加肠蠕动的蔬菜、水果等。

3.7 功能锻炼护理 术后当日应卧硬板床,给患者进行双下肢肌肉按摩,并指导患者进行足、趾、踝、膝关节的屈伸旋转活动,同时督促患者进行床上抬头、扩胸、深呼吸及上肢的自主运动,术后2-3周后指导患者床上双下肢直腿抬高练习,循序渐进,促进下肢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同时促进神经根活动,防止神经根硬膜粘连神经根受压。

3.8 出院健康教育指导 胸腰椎结核患者病程长、疗程长,因此要指导病人坚持抗结核药物治疗,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排X线片,另外,嘱病人加强营养,预防感冒,适量锻炼,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4 小结 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特点: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腰椎受累较多,其次是胸椎,延误诊断下,破坏重、畸形大,且患者基础体质差,一般手术治疗复发率低。因此在患者治疗与康复过程中,采取积极的,合理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早日康复起到关键的作用。

第9篇: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1 一般资料

自2014年11月-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48例,其中男21例。女27例,年龄68~86岁,平均年龄75.06岁。

2 基础护理中的循证护理

2.1心理护理的循证及护理

病人住院期间常出现紧张、焦虑、恐惧多疑,孤独无助、老而无用 、绝望等心理改变,缺乏治愈的自信心,担心愈后生活不能自理。循证:由于老年人年龄大,病情较重,骨折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而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对治疗的配合及影响愈后。护士应在护理病人时耐心、细致,仔细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帮助病人掌握正确的应对机制,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发挥最大的潜能,让病人和家属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帮助病人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包括亲属、朋友、医务人员等,使病人积极改善其病态心理,保持良好、乐观的情绪,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

2.2饮食护理

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常发生骨折部位的不愈合或延期愈合。循证:老年人消化机能减弱,肠胃功能发生紊乱,营养吸收往往较差。所以调剂饮食是加速骨折愈合的重要措施之一。骨折早期,由于局部坏死组织的吸收造成吸收热和肢体的疼痛给病人带来身体不适,加之创伤后担心愈合后的心理压力,往往导致病人食欲下降,这是宜给病人进食清淡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米粥之类,而忌食酸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注意给予充足的水分和一定量的粗纤维,保持大便通畅。骨折中期,随着肿胀的机化,桥梁骨痂的形成,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磷和钙质,可食用牛奶、鸡蛋、豆制品、海产品等以满足骨折愈合的需要。骨折后期,骨折愈合而尚未牢固,肢体功能尚未恢复,此时应多食滋补肝肾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肾、排骨、红刺汤、龙眼肉等,以滋补气血,强筋壮骨⑴。

2.3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髋部骨折的老年人,极易发生压疮。循证:由于骨折和疼痛的原因,常需长期卧床,而且老年人有以下生理解剖特点:①皮肤干燥角化,皮下脂肪及血管数量减少;②汗腺萎缩,表面小动脉硬化;③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退行性变,结缔组织再生能力减弱,以致皮肤皱纹增多,弹性及再生能力降低,加之躯体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所以极易发生压疮⑴。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预防压疮的护理要点,做到①勤擦洗,有效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干燥,并保持床铺整洁无潮湿,无褶皱;②勤翻身改变,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翻身同时进行按摩,注意减轻骨突出部位的压力,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对翻身次数做合理计划,翻身后及记录,并做好交接班⑵;③增强高蛋白饮食。

2.4二便护理

2.4.1小便的护理 骨折早期,易发生尿潴留的症状。循证:由于不习惯床上排便、疼痛刺激、不愿给子女添麻烦等因素影响,患者易导致尿潴留。护士应注意观察膀胱有无胀满,可给予留置导尿,或人工手法排尿,方法:当膀胱胀满时,操作者用右手由外向内按摩病人的下腹部,待膀胱缩成球状,紧按膀胱底向后下方挤压,在膀胱排尿后用左手按在右手手背上加压,待尿不在流出时,可松手再次加压,将尿排尽⑶。

2.4.2预防便秘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发生便秘的循证:①长期卧床,活动减少;②骨折疼痛,造成病人不敢排便;③老年人肠胃功能差,排便动力不足⑵。观察病人有无腹胀,肠鸣音降低或丧失等表现,鼓励病人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指导或协助病人在餐后30min作腹部按摩,从右到左,沿大肠行走的方向,以刺激肠蠕动。对顽固性便秘的病人,可根据医嘱给予灌肠或缓泻药物。

2.5预防并发症

由于老年病人修复能力差,骨折愈合慢,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养,往往出现以下并发症:坠积性肺炎、压疮、肺栓塞、血管栓塞、泌尿结石、肌肉废用性萎缩等,询证:与骨折后期长期卧床活动减少有关。护士应采取各种措施,如鼓励病人咳嗽,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正确指导病人功能锻炼,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密切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面色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 专科护理的循证护理

3.1患肢制动

活动及翻身易造成髋关节外旋或脱位。护士应在护理过程中高度关注患肢的髋关节的制动情况,向患者强调关节制动的重要性,教会患者翻身的正确方法,并按时协助患者翻身,指导病人借助吊架和床栏更换。尽量避免搬运或移动病人,必须搬运移动时,注意将髋关节与患者整个托起,以避免造成关节脱位。

3.2功能锻炼

长期卧床及疼痛因素,易造成局部血循环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问题。循证:功能锻炼能改善上述问题。护士应注意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膝关节及踝关节的适当运动,以及患肢肌肉的等长舒缩,每日数次,每次5~20min。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辅助器械完成日常活动,指导病人进行安全有效的功能锻炼。

循证护理又称为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其实质是针对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实践和理论问题,通过权威的资料来源收集实证资料,考虑当时的临床环境,根据个人经验,最后做出最合适病人的护理决策⑶。循证护理程序是整体护理程序的深化和补充⑷。我院在老年髋部骨折护理中,积极运用循证护理模式,降低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腱鞘疼痛,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芬琴,陈彩霞,靳雪玲,等。老年股骨颈和股骨隆间骨折的护理 (j)中医正骨,1993,12.:48

[2]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57

[3]雎美珍,神经内科病人便秘的原因与护理.家庭护士.

2008,2008.6(ic)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