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经济又称中观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自然资源条件类似,经济结构相近或具有互补依赖性的地域,把所具有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自身地域特性的经济运行系统。区域经济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处于二者的结合部。区域经济不仅是指一个区域内的各经济部门、经济地区及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而且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具有空间差异性、发展关联性、系统整体性、利益相对独立性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建立在区域经济增长之上的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高度化演进的过程,是从空间角度考察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属于区域经济发展质的内容。既包括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福利的增进,又包括推动区域产业结构、收入分配、意识形态和制度等相应调整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含了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动在内的三位一体的有机联系的概念,是区域内外资源配置的结果。区域经济发展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在一个长时期内持续而稳定的增长;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金、物力资本及自然资源等,其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从而保证社会总产出的长期持续和稳定增长;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的组织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空间布局结构等发生重大的转变,形成持续的高级化变化过程;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不断趋向公平与合理;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发展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在“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及运行机制;经济运行极其调控的机制趋于完善和健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及自我发展能力以及相互间的反应能力、变化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等。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一种客观事实。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能激发各区域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竞争意识,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但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意味着区域发展失控,会给经济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比较明显的积极意义。一定程度的差距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如果区域经济没有差距,表现为一种匀质状态,那么在这种经济状态下的人们都可能产生并沉浸在满足情绪中,缺乏创新热情和发展动力。而当区域经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区域差距时,发展状态较好的地区通过激励机制和传导机制,对发展状态较差地区就必然产生示范效应和传播效应,形成一种互动。区际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没有差距,便无所谓优势,从而也就无所谓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国际贸易的产生和进行很大程度是因为存在区域间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如果不存在区域差距,东部的相对充足的人力、财力和中西部的丰富资源,就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更不需要建立国内大市场和国内的区域合理分工了。区际差距对于欠发达区域是一种压力。差距的存在迫使欠发达区域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积极吸取经济发展状态较好的优势和创新,向发达区域看齐,加快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从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存在一定程度的区际差距,有利于形成一种经济势差,经济发达地区自然产生扩散、传播和渗透效应,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地发展。区际差距促使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原来封闭和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流向经济发展条件好和汇报率高的地区,使生产要素在流动中得到了最优的配置,使生产要素的潜能得到了最好的发挥,这也是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理论。
2、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对宏观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首先区域经济差异过大会诱导区域经济行为利己化,刺激了各区域发展经济的短期行为。最为突出的就是全国各区域在调整产业结构时,不顾区域的具体情况,大搞“短、平、快”的建设项目,只以当前获利能力的高低来作为选择产业的标准,不顾资源问题、污染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形成了一阵阵建设的“热潮”。其结果是造成区域之间产业结构趋同,大搞重复建设,形成了一种“泡沫经济”,不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其次,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区域利益主体的存在,必然成为区域间各种资源要素流动吸收、利用的障碍,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对全国大市场造成人为因素的分割。
因为各个区域都很关注自身利益的得失,在发展经济时不可避免地采取一系列手段,甚至是违背国家政策的手段去干预与本区域经济发展有关的一切事务,根本不是从全局的角度来统筹协调,不利于全国大市场的形成。再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一般表现为发达地区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对原材料、能源等需求迅速扩大,而不发达地区缓慢的增长又难以保障原材料和能源等的供给迅速增加,供求矛盾加剧了各地区对原材料、能源等的争夺,也导致本已显得严重短缺的原材料、能源长期在流通领域中倒卖,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发达地区不仅难以对欠发达地区形成示范效应,区域间的扩散回波效应难以产生,反而造成欠发达地区的人才、资金等纷纷流向发达地区,造成经济的恶性循环,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最后,人口的适当流动,可为流入地提供所需的劳动力,也可为流出地提供一定的经济积累,有利于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区域经济差异过大会造成人口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大规模流动,将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压力。落后地区的人口迁出,意味着当地人力资源的流失,对保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性是不利的。东部地区大量人口的流入,外来人口的子女的教育成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外来人口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当地社会治安的压力。
三、促进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不仅表现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带间的巨大差距,而且还表现为三大地带内部各省区之间的差距。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以快速发展的东部沿海地带,其内部各省区之间、新兴工业区和老工业区之间以及各省区内部之间也存在发展差距。由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因而,各具独特的经济潜力和相对优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认为:地区间分工应建立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中央和地方政府应积极支持和促成这种分工的形成;国家对地区的倾斜政策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对重点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或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进行倾斜,对其他产业不予倾斜,国家加快条件较好地区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落后地区的发展,将地区差距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1、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深刻内涵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扩大,要求以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指导思想,通过实施新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要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深刻内涵。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兼顾到各区域的利益,逐步缩小地区差距达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二是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率先发展起来,但决不能使发展过于失衡。既要把握好抑制区域差距扩大速度与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关系,又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以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三是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既应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也应发挥政府的控制作用。四是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加强区域间合作。通过专业分工的深化和协调范围的拓展来扩大市场、提高生产和组织效率,是区域间加强合作的目标追求。国家应在政策层面和舆论层面鼓励区域合作
2、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共同富裕制度既确定了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也确定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这样才会建立和谐的社会。
①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将中国打造成世界现代制造业基地。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按照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通过跨国界的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方式,把部分产业的生产、销售甚至研发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潜在市场广阔,拥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拥有特定的区位优势等特点,中国必将成为第三次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中国吸引的外资有80%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中国的现代制造业主要集中布局在这三大地带,来自内地的“民工潮”也主要流向这里,中国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已经在这三大地带蓬勃兴起。
中央政府应在政策上扶持、舆论上引导及区域上协调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制造业基地的建设,通过强加立法和行政手段,打破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实现人、财、物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各级政府要转变发展思路,组建政府合作组织,加大区域合作力度,在合作中求生存,求发展,积极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实现经济共赢。各企业应在产品上升级,提高创新能力上加大投入;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更要重视自有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经过若干年的奋斗,必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区打造成世界现代制造业基地。
②各区域加强合作。
精准扶贫是指不同于粗放扶贫的粗放模式,对扶贫对象使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治贫方式,根据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的状况,采取的科学有效的扶贫方式。简而言之,精准扶贫就是针对贫困人群而言,谁贫困就扶持谁,然而这样的精准扶贫模式含有一定的缺陷,贫困地区的发展不仅仅依靠帮扶,更应该依靠内生动力,这才是脱贫的根本要素。所以如何促进产业发展、促进劳动力发展才是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在现有精准扶贫模式之下,我们要探讨如何在保证个体扶贫的条件下同时促进区域发展。本文立足于贵州省丹寨县的精准扶贫现状,研究精准扶贫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精准扶贫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真正做到促进贫困农户脱贫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从而缩小区域差距。
二、农村贫困问题
(一)贫困人口分布,呈现小集中、大分散态势
2015年,新贫困标准为2800元。在此标准下我国有贫困人口8200万。其中,西部地区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51.02%,但与2010年相比,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14.9%,但是东部地区却有增长,这表现出贫困人口在全国大尺度区域上的分布更加分散。丹寨县全县贫困人口在2011新标准之前是7.47万人,新标准之后减少到2015年的3.39万人,丹寨县的贫困人口分布于全县的十多个乡镇和百十个乡村,分布范围呈现小集中、大分散态势。
(二)收入贫困且返贫率高
2014年的全国农村人均收入是10772元,然而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人均收入却远远低于此。由于长期以来扶贫标准低,同时绝大多数贫困地区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薄弱的基础设施,以及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很容易因灾、因病等原因再次返贫。丹寨县属于多民族聚居地,尤其是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使得丹寨县的收入贫困、知识贫困、人力贫困的情况尤其显著。再加之丹寨特定的地形地貌条件,以及木质住房居多的居住条件,使得因火宅返贫的农户常年维持在一定数量,虽然政府一直在帮助脱贫,可是返贫率高的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户的脱贫积极性,更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难度。
三、当前丹寨县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矛
盾突出脆弱的生态环境影响着贫困的发生和贫困发生程度。我国贫困地区多分布在干旱区、高山区和高寒区,当地居民面对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在低生产水平基础上,难免进行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经营,加之环保意识缺乏、环境保护力度小,生态环境的恶化不断加剧,最终陷入“脆弱生态—贫困—破坏—脆弱生态”的恶性贫困循环。其中丹寨县最典型的就是排调镇高峰村,高峰村位于丹寨与雷山两县交界处,是丹寨最边远的村寨之一。多年来,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多数群众不是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勉强存活就是选择逃离外出经商、务工。现如今,排调镇已经成为丹寨县唯一一个未“减贫摘帽”的乡镇了,可见生态环境恶劣对排调镇的贫困影响力巨大,想要摘帽,排调镇除了生态移民易地搬迁这条道路,更加要注重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杜绝由此产生贫困的可能性。
(二)劳动力自我脱贫能力弱
贫困地区往往存在着贫困发生率高、劳动力素质较低的问题,同时严重缺乏高技能劳动力和实用技术人才。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初、高中学生辍学率分别只有2.3%和2%,但西部贫困地区仅仅初中学生辍学率就达到了25%。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不足,在职业教育这一部分尤其明显。而地区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技术人才,同时还要保障有效的技能培训。而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存在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素质低下、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的特点,很难在城镇实现就业转型,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精准扶贫与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措施
(一)开展精准贫困区域识别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指出,要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下阶段扶贫的主战场,这一扶贫战略必然会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和其他扶贫资金投入的力度。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质量和效率尤为重要。丹寨县政府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主要是采取排除法来进行贫困识别。因为存在少部分人抱有懒惰的心理,想要等待被扶贫。丹寨县政府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是别的相关标准来进行扶贫,将:家中有小轿车、有新房、有店铺、有政府工作人员、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高学历高工资相关人员、有多亩农田和多种牲畜的农户排除在外,坚决抵制任何企图浑水摸鱼和想要钻政策空子的农户。
(二)采取多元化扶贫方式
1.产业扶贫在产业扶贫攻坚战上,重点抓好精品水果、蔬菜、中药材、茶叶等产业项目建设,覆盖农户1472户,其中贫困户960户近4000人。丹寨县扬武镇洋浪村是产业扶贫的典型,是远近闻名的“蔬菜产业村”,全村百余户人家都从事蔬菜产业,产业规模达445.7亩,2015年种植蔬菜收入260余万元。在洋浪村的带动下,周边6个村寨都加入洋浪村永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产业700余亩。2.易地搬迁扶贫严格按照精准识别搬迁对象的总体要求和相关标准原则,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再次进村入户进行核实,确定“十三五”计划搬迁2873户12342人,其中贫困人口11493人,涉及6个乡镇139个村430个自然寨。2016年全县计划分两批实施搬迁817户3114人,其中贫困人口2743人。3.生态扶贫上半年已经完成29194.03亩391.2万元的兑现,涉及贫困户3065户,户均增收255元;完成国家公益林16.12万亩237.77万元、地方公益林0.5万亩4万元以及林场5.22万亩2.3万元管护费的兑现,惠及贫困户1711户,平均每户增加收入323元。4.医疗扶贫完成新农合系统上的11类精准扶贫救助对象即特困供养人员、贫困户、重点优抚、残疾、计生对象、低保户等的认定,完成新农合信息属性标示共12363人。目前全县参合群众就医共100038人次,就医总费用4708.41万元,政府范围内费用4408.89万元,新农合补偿3037.71万元,补偿率为64.52%,政府范围内实际补偿比为68.90%。5.教育脱贫通过精准标识,全县现有建立档案贫困户学生数6557人。主要争取资金为:一是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计划实际到位资金1364万元,二是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到位资金1097.6万元,三是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到位资金192.53万元,四是中职国家助学金到位资金126.4万元,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生活、学习、住宿条件。6.电商扶贫京东集团在贵阳市和丹寨县签约启动了“电商扶贫西南第一县”项目,并在该县开展了京东商城线上丹寨特色馆揭牌仪式和现场招工活动,京东电商落户丹寨,有力推进了丹寨县电商扶贫工作。目前引进电商服务企业1家,签约合作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园和推广电商区域品牌企业2家;先后建成“苗岭星空云上丹寨电子商城”、贵州电商云“蚩尤祭地、云上丹寨”馆、淘宝“云上丹寨”商铺等,上架丹寨农特产品等30余个种类。7.社会扶贫定点帮扶,丹寨县是国家审计署、省政府办公厅、省审计厅等单位定点帮扶县。同时大连万达集团对丹寨共投资14亿元,通过旅游项目开发、职业教育培训、设立专项基金等多种方式,精准助推丹寨县的脱贫工作。目前,3亿万元万达职业技术学院已完成场平建设,万达项目公司总包已经进场施工;6亿万元万达旅游小镇征地工作全部完成,并启动场平建设;丹寨县政府已编制5000万元的帮扶基金使用方案,正在与万达集团对接中,这些基金将会惠及全县15800名孤、残、重病、异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特殊贫困人群。8.旅游扶贫丹寨县旅游行业发展迅猛,近年来旅客总人数与旅游总收入都呈上升趋势,增速为全州第三位。丹寨县先后有五个镇已经脱贫,其中依托旅游脱贫的最典型的是南皋镇,拥有石桥村“古法造纸活态博物馆”。仅2015年年5月,丹寨县旅游部门在暑假精心设计推出的融入花草纸制作体验、蜡染制作体验为主的“文化体验亲子2日游”产品,就让石桥人气爆棚,短短两个月,石桥村迎来2000多名游客,对促进南皋镇的经济发展裨益良多。
(三)实施差异化分类扶贫政策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扶贫对象明确分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国家重点贫困县、贫困村。需要针对不同尺度和类型的扶贫对象采取不同的扶贫政策。就扶贫纲要而言,我们需要明确的就是针对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扶贫对象,在小范围来说,就是一个县的行政区划范围内的不同镇,我们都应该明确它们之间的扶贫差异在哪里,采取更加精准的政策和措施去紧系扶贫。丹寨县有扬武镇洋浪村的“一帮二带三小康”模式、排调镇甲石村“安信茶叶模式”和兴仁镇城江村“四带”模式。1.洋浪村“一帮二带三小康”模式扶贫模式除了要符合实情、可行性强、有效果,更重要的是还要让贫困农户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断绝贫困农户等、靠、要的思想,才能使农户树立起团结互助、自力更生的理念。丹寨县扬武镇洋浪村认为必须转变扶贫方式,创新扶贫方法,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用低保兜底的方式进行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则通过思想上解惑、政策上引导、产业上扶持等措施给予帮扶;总结提出了“一帮二带三小康”的扶贫模式,即“通过一个干部帮扶一户贫困户,在此基础上鼓励两户脱贫户带动该户贫困户,让脱贫户带动贫困户一起发展,最终实现三户同步小康”的扶贫模式。2.甲石村“安信茶叶模式”甲石村的“安信茶叶模式”是与“救济型”的扶贫模式完全不同的扶贫模式,就是为了破除“等、拿、要”的扶贫模式。围绕精准扶贫新要求,创新扶贫方式方法,建立“合作型”扶贫模式,企业和合作社成为主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发展技术、管理经验、市场意识等方面的问题,着力培养贫困户自力更生、摆脱贫困的意识。政府引导安信公司建立了“公司+村两委+农户+基地”的模式,在安吉白茶种植、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都引入了合作机制,同时将贫困村、贫困户申请的国家扶贫专项资金入股企业分红,保证企业运转资金,力求实现企业、村两委、贫困户发展共赢的良性循环。3.城江村“四带”模式丹寨县兴仁镇城江村依托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创新了精准扶贫“四带”工作模式:即党员带、村干带、合作社带和致富能人带。(1)村干带。根据贫困户自身的情况,村干部在自愿的前提下,由村集体根据村干部的实际情况,安排每一名村干部结对帮扶三名贫困户,最大程度上以转变思想观念为中心、以资金扶持为动力和以信息传递为媒介进行多方面帮带,力争让贫困户实现3年内脱贫。(2)党员带。自身有产业支撑或者是富裕户的党员干部,通过宣传政策,用自身经验引导贫困农户转变发展观念,帮助筹集启动资金,保障技术支持等,帮助帮扶对象成功脱贫。(3)合作社带。城江村自身具有“一村多业”的产业发展优势,精品水果和中药材优势产业都发展的很好,并且成立了果蔬生产专业合作社、养殖专业合作社及中药村种植合作社等一批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让贫困户积极参与合作社的同时加快发展产业,还能有效带动全村产业发展,扩大村民家门口就业规模。(4)致富能人带。城江村多种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不同产业都有致富能人的涌现,可以充分利用“大户带小户、小户带贫困户”的帮带链,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和提升项目资源,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从而实现脱贫目标。
五、结语
“十三五”期间如何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在现有标准下如期脱贫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随着贫困标准的提高,我国农村贫困呈现出新的特征,扶贫开发工作面临新挑战。为此,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其中精准扶贫目前主要侧重于农户个体层面,尺度过小,当务之急是将区域性扶贫项目和区域发展政策紧密结合,既包括基于农户个体的精准扶贫,也包括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精准扶贫。将个体精准扶贫与区域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建立农户脱贫与区域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脱贫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作者:戴 雯 杨晟懋 单位:贵州大学
参考文献:
[1]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05).
[2]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与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08).
[3]刘卫东,刘毅,秦玉才.200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西部开发的走向[J].北京商务印书馆技,2010(06).
[4]周侃,王传胜.中国贫困地区时空格局与差别化脱贫政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1).
[5]樊杰.我国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配置理论创新与十三五规划应对策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1).
[6]葛志军,刑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原因解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05).
[7]陈贵旭,熊兴荣.丹寨县整合资金助推精准扶贫[J].当代农村财经,2016(11).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税法;对策
我国是人口大国,而且占地面积也比较广阔,这样的基本国情就使得我国地区分布较多,而不同区域因为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其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会使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民出现不满情绪,一旦出现此种情况,对于国家的稳定发展来说有着不利的影响,而且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还会导致税法失范,针对此种情况,提出有效的税法对策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一、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的税法失范
(一)税法失范概念
所谓的税法失范,主要是指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正常来说应用税法规范能够对人们的生活、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但是税法的应用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情况,其价值以及有效性都缺失。通俗一些说,就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对税法制度进行变革,从而导致税法脱落现实,应用税法也无法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
(二)税法失范原因以及表现
税法失范的原因以及表现形式有多种,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当前的税法结构内容和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不协调。就目前我国的税法体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来,虽然已经十分完善,但是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小漏洞,这些的情况就使得税法的作用还不能完全地发挥出来。税法中有些内容还不是很合理,和我国的国情存在着一些微小的出入,这样就使得税法的应用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第二,我国的税率设计还不是很科学。当前我国实行的税率是统一的,但在不同的地区,人们的经济收入是不同的,所以统一的税率对于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人们来说是一种负担,而且目前这一不公平状况也有越来越明显的发展趋势。第三,分税制度设计不合理。我国的地域是十分广阔的,所以不同地区的税收都是由地区政府部门负责的,在这一过程中,因为地区政府和中央机关的财权关系不是很规范,从而导致政府部门将增加经济作为发展的目标,而中央又将一些小税都交给地方政府部门管理,这样就使得政府部门的工作积极性较低。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法对策
(一)加快税收立法进程,制定税收基本法
我国税法的实行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中,国家、相关学者对税法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且在税法的指导思想、制定原则等方面的争议也逐渐的减小,这样的情况就充分说明了税法的可行性。鉴于此种情况,国家就应该加快税收立法的进程,只有尽快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税收法律制度,才能够促使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推动国家的整体发展。
(二)对税法制度进行改革
在对税法制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完善分税制。因为我国的基本国情,所以必须实行分税制,而为了更好地应用税法,推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国家就应对分税制进行完善,在对此进行完善的时候,应找出其核心内容,就是对财证权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让各级政府部门都能够具有与之地位对等的财政权,政府部门才能够更好地开展税收管理工作。因此,我国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央和地方的税收管理制度,在此制度中,在保证中央基本财政需求但同时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支配权,进而调动地方政府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二,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税率。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同的,比如说上海、北京等地的经济发展是非常快速的,而一些偏远的小山区其经济发展速度是十分缓慢的,甚至有些地区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针对这样的情况,若是不同地区仍然实行同样的税率,那么就会增加经济不发达地区人民的生活压力。所以说,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税率是非常有必要的。若是降低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地区的税率,那么投资者的支出收益就会超过发达地区,这样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到西部地区投资,从而有利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化配置。
(三)清理税收优惠政策,使优惠政策可以真正地发挥作用
我国提出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其本意是好的,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却引起了新的不公平,所以说,应该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处理,保留合理的政策,去除不合理的政策,这样才能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首先,转变原有区域性优惠,逐渐发展产业性优惠。要知道,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同,所以若是以区域为单位,那么这对于无法实行优惠政策的地区是不公平的,所以取消经济发达地区的优惠政策,多执行一些和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有关的优惠政策,同时为了鼓励能源、科技等行业的发展,可以对这些行业进行税收优惠;其次,由直接的税收优惠转变为税后优惠。此种税收优惠方式的实行,一方面可以促使更多的人投资,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有些投资商逃税;最后,对外资税收优惠进行调整。在对外资税收进行优惠的时候,应该缩小优惠的范围,并对优惠进行规划,避免交叉优惠。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是不同区域存在的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此种情况的出现很容易引起人们的不满,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鉴于此种情况,国家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对此进行协调,从而缩小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尽可能地让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处于同一水平,以此来满足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济增长;区域经济;金融协调
中图分类号:F12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5-0145-02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根据Solow模型,进行简单推导可以得出一个内生增长模型。
假设条件:没有外生变量――技术进步;经济中的个体将产出的一部分进行储蓄;储蓄的部分进行投资;人口零增长。
相关参数经济意义如下:
Y:产出;A:每一单位资本的边际产出,并假定不变;K:资本;S:储蓄;s:储蓄率;r: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d:每期的资本折旧率;I:投资。
内生经济增长函数为:Y=AK
由K=srY-dK,对生产函数Y=AK两边取对数后,求导,得到产出增长率:
KK=skYK-d=srA-d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
(一)储蓄率的影响途径
居民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能单纯看成将社会零散资金集中起来形成资本,然后用作投资,而必须从两个方面看待:一方面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可以支配的收入;另一方面加强银行的融资职能,以银行专业理财的方式吸收居民资金。因为储蓄存款的吸引力不大,受目前通货膨胀影响,实际储蓄利率为负。金融体系应该发挥提供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优势,在交易成本方面由于规模经济占有一定有利地位,较强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方便了资本市场出清的可能性。
(二)储蓄向投资转化比例的影响途径
资本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投资的资金比例,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是区域资本形成的主要环节,决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因素主要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程度和金融系统的效率。
(三)资本产出效率的影响途径
资本的边界生产率决定了资本对经济的实际作用效果主要取决于社会市场化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主体经营效益等。
经济机会的增多将吸引更多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市场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需求,促使其增加投资、扩大生产。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会有力地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金融的作用在于有效地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本,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也为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保障。
二、影响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分析
在中国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背后,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快速持续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已成为焦点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研究影响资本形成、配置、产出效率的金融体系与金融机制。通过总结和研究,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一)区域金融政策失衡导致区域经济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金融政策没有考虑区域间经济的发展差距,金融政策在施行的过程中,使得地区经济差距逐渐扩大,延迟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以上资料分析,我国金融发展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样的差异导致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由此产生的“马太效应”使得区域经济金融难以协调发展。
(二)区域经济实体资金需求与金融机构资金供给存在矛盾。主要有:营销观念制约;区域金融服务功能弱化;激励机制与责任机制不对称;信贷资金供需条件不匹配;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滞后。这些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贷款保证、抵押等担保难问题,而微观经济主体也存在借贷能力问题,这些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
(三)区域金融逆向流动。资金由经济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由农村流向城市。资金的虹吸作用的存在,严重影响金融经济协调发展。(杨国中、李木祥2004)通过理论分析和对1997―2003年数据的实证研究,可看出我国区域之间信贷资金流动的特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通过分析我国经济落后地区信贷资金外流的原因,笔者以为有必要在我国实施差异性的金融政策。
(四)经济金融运行环境有待改善。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信用调查、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虽然各区域内相应成立了一些信贷担保机构,但实力小,缺乏经验,运行还不规范。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会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金融机构缺乏对区域内部优质企业的关注,应该以优质企业为突破口,加强区域金融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三、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策略分析
构建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所以必须建立一种彼此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和共同发展的关系,必须站在中观经济的立场上,更新理念、统筹兼顾。
(一)不同区域应根据其经济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的建设必须与市场分化的现实相适应,发展区域性和专业性的商业银行是当前一种较好的解决方式。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缺乏便利的投资渠道和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高储蓄率不可避免,因此欠发达地区不能盲目缩小金融体系的规模,否则资金会通过其他形式(如非正规金融)汇集起来增大金融风险。巴曙松(2002)考察了1984―2002年的地区银行存贷情况,认为融资的多元化、货币资金的跨区域流动等因素内在要求改变宏观调控政策的一统模式,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政策促进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
(二)有效分割金融市场防止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逆向流动”
由于地区差异容易导致经济非均衡发展,要避免因金融机构追求利润而诱发经济非均衡发展,就要通过合适的制度安排约束金融资源严重偏流,培育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和融资机制。因为市场差异的客观事实要求不同的金融机构为不同的市场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通过建设区域性金融机构或者建立为特殊群体和特殊行业服务的专业性金融机构,以限制金融服务的范围和对象,是抑制资金“逆向流动”的有效举措。
(三)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
我国金融业改革至今,竞争机制已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作用,但在一些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特征依旧明显,其提供的金融服务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借款者不得不寻求非正规的金融支持。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调整金融结构,引入各种所有制的金融机构,以打破国有金融机构垄断的低效率状态,并引入新的金融工具,使整个市场更为活跃,使金融市场的效率进一步提高。民间金融在一定时期,在总量上推动了省际经济增长,在金融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是正规金融的一个有效补充,而在偏远地区,甚至是一种替代,并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主力,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不可忽视。发展民营银行,村镇社区银行,多种小规模金融合作基金都是对现有金融体系的有力补充。
(四)建立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加强中西部地区金融扶持力度
伍海华(2002)采用多变量因子分析法对31个省、市、区的金融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实证发现经济增长的启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积累能力和引入外部资金能力。我国经济呈现的由东到西逐步走弱的特征是我国金融发展呈现区域二元结构的反映。现阶段金融结构的二元化决定经济结构的二元化难以改变。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必须提高中西部金融发展水平,加强中西部地区金融扶持力度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策略。
(五)完善经济金融生态评价体制
营造良好的经济金融生态环境,应该逐步建立金融经济生态评价体制,通过经济金融评价体制,制定适应的经济政策,最大程度地实现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健康还是存在疾病,必须通过评价体系来区分,克劳森把区域分成四种类型:即繁荣区、潜在萧条区、发展中地区和萧条区。他利用四个指标,即全国收入增长率、区域收入增长率、全国收入水平和区域收入水平来进行评价。这四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可以列表说明。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
其中,P=区域收入水平/全国收入水平;Q=区域收入增长率/全国收入增长率
梯度作为表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别的方式,在区域经济学中被广泛的采用。梯度转移论是建立在客观存在的地区二元结构基础上。它最初来源于美国学者弗农等人首创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按照工业生产循环阶段论的观点,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论,并得出以下结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专业化部门主要是由处在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所组成,这种地区被列入高梯度地区。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专业部门都是由那些处在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所组成,这种地区属于低梯度地区。创新活动包括新兴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由高梯度地区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从梯度转移论中可以看出,产业发展在客观上存在的区域性梯度差异,使得产业转移成为可能。产业转移实质是高新技术扩散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尽管理论界对梯度发展具有不同的认识,但从现在已达到的经济技术水平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技术梯度是明显的事实。通过区际产业转移,存在技术经济水平梯度差异的两个地区按互补性原则,将一个地区内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往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这样,既可摆脱包袱,充分利用沉淀资金,获得比较利益,又可为本地区发展其他优势产业提供有效空间,推动产业升级。其最终结果是使各区域的产业类型和水平与自身的资源禀赋、要素价格和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
二、产业转移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目前行业性的产业转移已露头角,从1996年初开始正式实施的纺织业东锭西移已启动7个项目,共计26万锭,1997年完成24万锭。上海市在1995年就作了将2000家国有企业转移到西部的规划,当年就完成了43项。烟台市为解决劳动力价值高,原材料及能源短缺等潜在的矛盾,提出了到中西部去创业的战略。沿海地区的许多企业也出现了“产业西进”的趋势。尽管当前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尚处在起步阶段,但已显示出勃勃生机。无论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还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转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东部许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经过二十年的长足发展之后,面临着水、电、原材料、燃料运输以及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投资经营成本节节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而西部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产业的生命周期性在客观上要求东部地区将这些失去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在此过程中,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得以流向中西部地区,中西部的资源优势也得以充分发挥。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沿海地区工业基地的结构老化,改变其高度化不足的局面;另一方面,中西部也因大规模的产业迁入市场获得更多的资金和发展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二,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各地资本跨越行政区划,进行联合、重组、兼并收购、组建集团公司、参股、控股等产权交易活动层出不穷,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及地区间优化组合加剧。这无形中促进跨区域产权结构的调整,搞活存量资产,使现有大量闲置或利用率很低的资产流动起来,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各区域经济优势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减少重复建设,避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有重要意义。
第三,产业结构使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与交往更加密切,区域间分工协作观念增强,横向经济联合得以广泛发展。各地区都重视本地区优势的发挥和跨地区协作,以获取分工效益和协作效益,在这个过程中还带动了区域经济的专业化和集约化过程。此外,产业转移产生的企业间接联系效应有利于打破部门、地区的封锁和垄断,突破生产要素流动的行政,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产业转移的背景分析
从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和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为赢得全球竞争的优势,抢占全球产业结构的制高点,发达国家纷纷把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广到全球,以产业海外转移为手段,进行大规模的结构重组和升级,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浪潮。国际性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机遇,先进国家的产业转移能够弥补发展中国家国内资金的不足,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先进的技术、经验,优化其国内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如日本曾以直接投资形式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给“四小龙”,促进了“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以后“四小龙”又以直接投资形式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给东盟国家,也带动了东盟经济的迅速增长。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一方面使我国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占优势的强大压力;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带来了利用后发优势,加快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因此,我国东部地区可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使自己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西部地区则可继续利用自己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与东部地区及跨国公司输出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形成优势互补,推动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再看国内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短缺型经济中的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转为相对过剩的格局,消费需求结构从较低的层次向较高层次迈进。而适应人们更高消费需求的产品,如通讯器材、电脑和多媒体产品等,生产能力却不足,很多要依赖进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意味着我国国内,尤其是制造业必须面临强大的国际竞争的挑战。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优势企业应开展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应加强东部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通过跨区域的资本运营,实现沿海与内地的优势互补,提高我国产业的整体水平。此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规律也迫使东部地区把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物耗等比较劣势产业向中西部适当地区转移。同时改革的深化和体制的进一步转换,为区际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四、对产业转移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产业转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产业发展和地区发展相协调的机制,一方面将产业政策区域化,即对各个产业,尤其是重点支持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在全国的布局,勾划出一个基本框架,按照比较优势禀赋状况和地区分工原理,分解、落实到各个地区,排出各地区支持发展或限制发展的产业序列;另一方面将区域政策产业化,即国家在制定、实施区域政策时,需要以国家的产业政策为指导,充分考虑产业发展专业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协调化以及规模经济的要求,通过区域政策的调控,解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西部地区接受产业转移应当有选择、有重点地审慎进行。东部地区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受地方利益的驱动,可能把高能耗、粗加工、低技术、低利益和高污染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给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及产业结构等带来某些副作用。此外,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技术人才的技术管理经验,引进技术的消化能力低下。因此,西部地区产业的引入一定要慎重,不能因为急于求成而盲目引进。可先对引进产业的可行性、市场前景进行评估分析,根据自身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引进。
房地产投资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的经济体制直接决定投资结果。同时房地产投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分析房地产投资额及房地产投资现状,来探讨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提出房地产投资的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通过确定房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证得出房地产投资又能够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房地产投资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周期本身也是经济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周期循环直接受房地产投资影响。房地产投资周期长,回收慢,其投资规模受生产发展水平制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相同趋势变动;大体上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协调,但也呈现出房地产投资自身的不同特点[1]。房地产投资能否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直接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处于协调发展状态时,房地产投资是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要素;但若不能实现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房地产投资也可能是导致区域经济由繁荣走向低迷的导火线,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区域经济社会都处于萧条状态[2]。
一、房地产投资
(一)房地产投资体制
房地产投资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的经济体制直接决定投资结果。房地产投资体制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发挥作用:投资主体、投资规模和结构、投资方式。通过对房地产投资体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分析房地产投资主体的构成成分以及预期的发展趋向,对房地产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做出分析验证,确定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的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并结合以上分析,确定房地产投资的关键变量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深层的意义[3]。
(二)房地产投资主体
所谓投资主体是指具有独立投资决策权的经济主体。从目前我国房地产发展阶段来看,我国的房地产投资主体角色转换已基本完成。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中的三大主体是国内贷款,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和其它资金来源(包括个人投资)。目前的投资主体构成比例比较符合我国投资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各类投资主体的有机协调发展会进一步促进房地产投资的繁荣。
(三)投资规模和结构
房地产投资规模是指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一定时点上实际完成的房地产投资总额,是一定时期内为形成房地产资产而投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总量。房地产投资规模的大小对于房地产的未来投资趋势,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是影响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房地产投资结构是指房地产投资中各类具体房地产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反映房地产生产过程中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总量和具体分布比例。合理确定房地产投资结构可以保证房地产投资资金的合理使用,直接决定投资本身及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际经济效益。
(四)房地产的投资方式
所谓房地产投资方式,是指投资于房地产的可能途径。这可从两个方面来讨论:一是各种引导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方法;二是可作为房地产投资的各种类型房地产。前者可称为房地产投资的资金方式,后者可称为房地产投资的资产方式或房地产开发的对象。
二、区域经济
(一)区域经济发展面临问题
1、体制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将农业剩余转化为重工业扩张所需的资本积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那种采取农产品低价收购、派购政策实现剩余产品由农业向工业的转移的方式已经取消了。市场的自由化程度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市场经济体体制的完善正是保证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石[4]。
2、政府行为问题
政府行为不规范,增加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难度。政府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越位”。主要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度推动,出现拔苗助长现象。许多地方不顾当地条件和市场需求,盲目追求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二是政府“错位”。主要是政府与市场的职责不清。在不少地方,政府对市场过度干预,在某些方面充当了市场的作用,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3、市场问题
市场问题是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大事,也是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之一。这里的主要问题有三点:一是现行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尚未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市场波动。二是区域市场发育不完善。现有的区域性经济市场建设不仅存在发展不协调,而且存在着设施不全、信息不灵的问题。
(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发展是一个整体,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必须着眼于更宽广的思路。要在全国范围内努力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在目前和今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建设自成体系的产业结构和市场网络,必须从全国资源禀赋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发,找准本地区的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水平,最终形成全国整体竞争优势。
三、综述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通过各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房地产投资的规模、体量、形态可以得出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房地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这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区域内房地产的大盘或大规模社区的出现,其房地产的发展趋势及价格体现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同时房地产投资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是房地产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本动力,是一切经济进步的首要物质条件,所以只有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同时,房地产发展能够反过来促进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会为房地产投资增长提供更好的环境、机会和机制,从而有利于促进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的协调、持续和稳定增长,带动房地产投资发展向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转变[5]。
通过区域分析可以看出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的紧密。区域经济增长是房地产投资赖以扩大的基础,同时房地产投资作为资金价值的垫付行为,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总产品的增长及其向资金的转化程度,而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促进和制约房地产投资数量,而房地产投资增长又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从投资结构上看,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在区域经济的增长量中一直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在消费需求启动难度大的情况下,区域经济增长的快慢就主要取决于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的快慢。房地产投资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又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房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更深层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伍戈. 我国目前房地产周期中的制约因素和推动因素分析[ J] .
中国房地产金融,2001
[2] 王勉,唐啸峰. 我国房地产投资波动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 J]. 四
川大学学报(哲学自然科学版),2000,(03)
[3] 罗龙昌. 房地产业宏观管理[M] .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 海闻,卢锋. 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政策[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机场陆侧交通;综合运输系统;临空产业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配合兼容
航空运输为我们提供了世界范围的运输网络,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商务和旅行,也使得机场所在地区嵌入全球产业链,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地面交通的矛盾日益突出,拥堵不畅影响到航空出行的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重大事件发生后,地面交通不能达到及时疏散客流的良好预期。
在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增多以及航班量大幅度增长的背景下,空域等空中航行资源日益紧张,矛盾突出。考虑到空中不可控因素较多且空中飞行费用高昂等原因,航空业普遍的规则是以地面等待为主,与之配套的机场陆侧交通重要性显现。通过加强互联互通,优化陆侧交通并建立网路,促进人流与车流的顺利疏导,在重大或突发事件发生后,保障交通顺畅,最大限度降低对公众正常生产生活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现状与潜在风险
1.机场陆侧交通的现状
陆侧交通人流的三个主要来源:始发和终到的旅客、驻场单位的工作人员、接送以及观光等其他人员。陆侧交通的方式主要有:私人交通工具主要是私家车,公共交通工具则比较广泛主要分为道路交通和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包括机场巴士、公共汽车、运输企业等提供的商务车辆,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火车、磁悬浮等等。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各大中城市普遍追求发展的高度和广度,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摩天高楼以及楼群的高度和数量不断被刷新。由机起降要求机场周边具备良好的净空环境,离市区较近的传统机场大多被迫迁建至远离市区的郊区。相比较而言,火车、汽车等其他交通工具要求较少,站点多位于市中心或离市区较近。机场距始发终到人员集中的市区以及陆路中转旅客到达的车站均较远,大量的人流需要合理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进行高效转运。
2.机场陆侧交通的薄弱环节
(1)交通体系应对干扰的能力较弱。我国近两百个机场中,仅个别大都市的门户型枢纽机场具备综合型交通体系,处于良好的交通网络之中,绝大部分机场进出机场交通途径单一。机场对单一陆侧交通的依赖性过大,受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重大活动等的影响以及后续影响较大。即便是建立起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大型机场,由于运输量增长迅速,扩建后很快趋于饱和甚至超负荷运转,人流数量庞大,受干扰后人流波动巨大。现有机场陆侧交通体系应对干扰的能力普遍较弱。
(2)交通体系间兼容性较差,互补性较弱。由于传统行政体制的制约,民航、铁路、公路分属于不同的系统,各自学科体系不同,规划评估方式不同,此外还有行政区域的分割,交通形式、交通区域之间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重复建设,体系间衔接不畅,人为增加了各交通系统建设运行以及交通体系间换乘的成本,降低了效率,更不能产生综合运输良好的聚合效益。
(3)临空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关联性小。体系的分割不仅不能带动机场周边产业向临空产业聚集,甚至阻隔了机场周边区域临空产业的发展,结果是区域内临空产业发展滞后。尽管各地纷纷围绕机场打出临空产业牌,临空区域内产业与航空业关联性仍然较小,甚至重心还在传统产业。产业的关联性小客观上对互联通的需求也不够强烈,综合交通建设步伐缓慢。
3.干扰机场陆侧交通的影响因素分析
(1)受天气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我国常年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由南到北的汛期带来的洪涝灾害以及台风对沿海地区的肆掠,冬季北方地区的冰雪灾害以及南方地区的冰冻灾害,极大干地扰了机场陆侧交通。“全球最强”台风“海燕”袭击期间,三亚内涝严重,城市交通瘫痪,进出机场通道单一且积水严重,大批旅客因交通受阻无法到达机场,导致航班无法正常起飞,飞机积压地面以致停机位紧张。天气好转后先前取消、备降的航班与正班航班产生叠加效应,导致空中飞机聚集。空中地面双重压力下航班拥堵严重,“蝴蝶效应”扩大了台风的后续不良影响。又如,2012年7月21日北京雷雨,航班改航备降,出行旅客滞留机场,排水不畅致机场交通积水严重,滞留旅客无法转运疏散。
(2)受交通事故等突况影响较大。交通流量不断攀升、交通建设速度低于经济发展速度、规划设计不够合理、持续的改扩建、区域交通发展不均衡、公众安全意识缺乏等,诸多因素导致道路事故频发、交通拥堵。机场通道也不例外,一旦发生事故影响交通,必定干扰正常的进出机场交通流。2013年12月1日广西南宁机场高速发生车祸,恰处施工路段,仅有的两条车道交通受阻,大批旅客以及机场员工无法正常赶到机场,未能赶上飞机的旅客就高达113人之多。
(3)受重大活动影响较大。伴随着经济发展,对外交往的增多,各地外事交流、会展论坛、体育赛事等重大活动的数量增多、规模扩大,机场作为进出城市的重要门户,对机场陆侧交通进行交通管制的频率与时长也呈现日益增加的态势。尤其是在单一陆侧交通的地区,没有备用选择,交通管制势必影响到机场日常的人员流动。
(4)陆侧交通不畅带来的不良影响
地面交通的拥堵不堪,而且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旅客无法把握地面交通时间。出行旅客提前数小时到达机场,延误发生后旅客往往不愿意离开候机楼,均是出于对无法按时赶到候机楼的顾虑。陆侧交通的不确定性,客观上增加了旅客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同样,地面交通的不畅也是航空公司无法根据航行动态及时安排航班运行以及旅客出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陆侧交通的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航空出行快速便捷的优势。
伴随着经济发展,公众出行需求增加,民航出行越来越日常化,远离市区的民航运输,如何与轨道、公路等地面交通协作,做到最便捷出行,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出行的更高的要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典型模式及案例分析
1.按照交通运输的方式分类
多种运输方式并存,如浦东机场的磁悬浮、地铁、机场高速、长途汽车等;多种等级公路并存,如首都机场机场高速以及其外侧的机场辅路等,南宁等机场的机场高速以及沟通机场的国省干道;多条机场高速并存,首都机场有连接北京主城区的机场高速、第二机场高速以及其之间的联络线,此外还有联通顺义的机场北高速;单一或局部单一通道连接型:国内较多的机场进出通道数量和方式上均单一。由于航班起飞时刻固定,机场陆侧交通需要具备较强的时效性,一旦单一交通发生突发事件导致封路堵路,对公众出行的负面影响则是巨大的。此类陆侧交通亟待优化,做到机场内交通的小网络与城市交通的大网络互联互通。
2.按照陆侧交通的布局分为
哑铃型和“T”型:多数机场直接与市区连接形成哑铃型。扬州泰州机场建立联络线与两个骨干城市之间高速路相连形成“T”型。贯穿机场区域型:浦东机场和白云机场,机场高速贯穿航站楼区域,飞行区域位于机场高速两侧。路网环抱多通道发散型:虹桥机场是国内少有的两个航站楼分列飞行区两侧并通过地铁和穿梭巴士相连,机场周围路网密集,多通道发散,多种形式集散客流。
3.典型陆侧交通案例分析
贯穿型:广州白云机场机场高速以及轨道交通连接主城区,为主要的客货集散运输渠道。机场高速北沿线沟通机场北部的生活区以及卫星城镇,为主要的职工通勤通道之一。其在机场内段为机场大道,航站楼南北两个生产办公区域,通过纵横交错的道路相联通。值得一提的是首都机场北高速建成后与机场高速形成贯穿航站楼区域的格局,但是由于其向远离主城区方向延伸,绕行路程长,在缓解机场客流方面作用有限。其最大的副作用在于促进顺义土地开发,随着北京主城区地价节节攀升,顺义地产价格优势显现,众多驻场单位选择在顺义后沙峪等地办公,机场员工很多也选择在顺义居住,客观上分流相当一部分生产性车流和员工通勤人流。
枢纽型:作为综合交通枢纽的优秀案例,上海虹桥枢纽是机场、地铁、高铁、长途车站、公交场站的综合体,并预留了磁悬浮列车车站。关键的是虹桥枢纽处地处上海发达的地面交通网络中,道路交通网路环绕,分列飞行区东西两侧的新老航站楼通过地铁和免费穿梭巴士等方式连接,多种交通方式衔接完善。此外各大型机场纷纷将轨道交通引入机场,途径或专线轨道,直接进入航站楼或与航站楼联通,构成不同程度上的综合交通枢纽。
单一型:个别机场在城市路网与机场路网两个区域之间,仅仅机场高速一条道路相连接,机场高速在该路段成为两个交通体系的咽喉要道。机场内的生产运行公路互联互通,市政公路路网密集,说明机场内交通体系与城乡道路体系的规划建设都是系统化的,但是两者间的协调确是有待优化提高的。
大型机场交通往往是多种交通形式的综合体,即便如此,陆侧交通的建设仍然赶不上机场客流量的增长步伐,其陆侧交通普遍饱和。部分中小机场也巧妙的运用了机场周边的交通资源,实现备份通道进出。机场陆侧交通在不同形式上探索实现多通道体系。
三、对策与措施
群众路线要求做人民群众满意的交通运输,机场规划建设与铁路、公路等交通体系相协调,以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做到规划建设协调、运行运作协调、关联产业协调。多种形式的交通网络实现互通互补,丰富并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降低单一进出机场通道受阻后的不利影响。
1.规划建设上相互沟通配合并不断完善
(1)加强沟通协作,促进交通体系规划布局合理协调。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组建交通运输部,由其统筹规划铁路、民航、公路、水路等发展,实现统筹规划决策,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科学协调发展。同样,地方也应当在现有的体系下建立起相应的联席会商、联合办公等协调机制。通过加强交通运输各行业间沟通协商,提升行业和体系间协作能力。在行业内广泛征求意见,搜集信息,综合多方因素,做到科学合理规划。在行业之间,规划设计则要综合考虑相关配套设施,积极与关联交通体系协调配合,做到协同决策规划。增强服务意识,适度增加评估考核机制,以降低公众出行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为目标,切合实际做好规划设计。
(2)优化交通网络,增加进出机场通道。合理适度优化路网结构与交通格局,促进机场场内道路布局与所在区域交通规划相配套。加强机场与腹地之间的衔接,促进机场内交通体系与公共交通体系协调。结合实际借助现有交通设施,通过建设机场联络线等方式与现有的高速、国省干道连接,借势发力形成多层次、多方向的进出机场通道,用较小的投入获得良好的效应。打破体系壁垒,增强跨交通行业协调协作能力,顺畅衔接不同体系的交通网络,做到机场内外交通联网互通。
(3)统筹设计建设,促进多种交通方式并举。大型机场的运量达到一定规模后,仅凭道路交通无法满足机场客流地面运送的需求。解决地面交通系统问题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条件采用不同的交通转运方式和不同的车站设置方案,因势利导促进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方式融会贯通。新建机场或机场设施要综合考虑,牵头做好配套的交通体系设计,协调建设同步实现功能。高效整合机场陆侧交通,多种交通方式结合形成综合交通枢纽,多元化的交通方式联通实现枢纽内零换乘。交通方式之间通过优势和资源互补,提升抗击风险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保障交通体系安全。
2.在机场陆侧交通运行上,做到各交通体系相互配合、相互衔接
(1)大力发展并完善公共交通,培养公众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习惯。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费用低、占地少、污染少、舒适性好、准时可靠等优点,是城市与机场间理想的交通方式。倡导公交优先,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人性化设计公交场站和线路,设施内注意细节,设施间解决交通换乘与组织等问题,提高服务水准,以人为本做到一体化换乘。广泛公共交通信息,为乘客提供便利,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培育公共交通使用群体。
(2)加快乘客信息系统建设,正确引导交通流。机场客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瞬时性和不均衡性以及日客流延续时间长等特点,需要机场陆侧交通系统安全快捷地集散旅客。将机场与轨道交通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完善静态交通导向标识,建立一体化信息共享平台。具体分析并准确预测机场客流的流量和特征,准确动态人流信息,及时疏导人流、车流。综合考察机场周边交通的路网结构与人流高峰等特点,适时适度调整交通运行,错开人流高峰,高效利用路网,避免叠加效应加剧路网负荷。
(3)加强机场交通与公共交通等交通体系间的协调。多元化的陆侧交通由于隶属关系不同、运行机构不同等因素,运行过程中协调不顺畅的现象比较普遍。机场大巴由机场公司运行,线路和停靠站点均较少。候车设施单独设立,建设不完善,维护不及时。公交公司运行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相对完善,但城市公交进入机场后普遍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不能到达候机楼导致旅客要步行一段路程。在设施和运行上有待突破体制分割,做到网络兼容、衔接紧密、运行协同。
同样,在现有机场高速等快速通道的基础上,促进机场内生产运行道路与市政道路联网运行,分流车辆避免客货车争道,提高高速通行速率与路网客货集散效率,缩短生产运行车辆绕行高速的路程并节约其高速通行费用。
3.产业上加强合作,促进临空配套产业聚集
(1)突破行业分割,高效运行机场。机场是交通运输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目前国内机场总量偏少,从业者数量少。民航行业门槛高导致外界对民航的不了解、不理解,往往是外行筹建运行机场。机场建设之初地方政府和公众普遍关心通航航点和航班架次等数值。机场正常运行后发现配套滞后,产业脱节,机场运行困难。跨越民航运输的行业门槛后,发现后续配套的门槛仍然存在。机场的健康运行并发挥其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需要众多相关产业的支撑。
(2)加强产业配套协作,促进临空产业聚集。结合中央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文件要求,不同交通方式之间实现协调运作,配套设施共享,关联产业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选择性招商引资,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形成上下游产业链一条龙,加强配套服务,促进机场周边区域临空产业发展。围绕航空构建多个产业密集群,促进统一的密切合作的经济关联体形成。完善的交通体系服务产业发展,关联产业的发展需求呼唤交通互联互通。
(3)积极探索实践,发挥多级临空效应。机场建设并投入运行,与生俱来带的是原生效益和次生效应。在机场产生原生效应(新建以及扩建机场服务设施所带来的短期性、直接性的经济效应)以及次数效应(机场运行所带来的长期性经济效应)的基础上,机场毗邻区以及周边区域应当积极发掘其衍生效应(被机场所吸引到附近建厂的产业),并着力提升机场带来的永久性效应(航空服务促进地区经济更长期和更大的发展,包括其带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集聚经济以及为新经济活动提供重要的知识库等)。
长期以来,机场陆侧交通处于机场交通与城市交通两个重要的交通系统之间的次要位置而被忽略。随着城市和机场间的交通流增大,其重要性日益显现。机场陆侧交通是机场服务区域发展与城市提升基础设施的桥梁,通过调整优化机场陆侧交通,增强互联互通,化解突出矛盾,突破机场陆侧交通瓶颈,促进航空运行顺畅和区域发展协调。
参考文献
[1]宋伟,杨卡.民用航空机场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2006,26(6):649~657.
[关键词] 区域 经济 社会 发展 城市群 中部崛起
科学发展观是总书记站在时代的高度上在揭示过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总结以往历史经验教训,规划未来科学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所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它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强调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湖北这样一个地处内陆、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中部省份来说,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湖北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肩负着促进中部快速崛起的重大历史使命,在新时期、新阶段,保持湖北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湖北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湖北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对于湖北省各地区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湖北区域发展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来,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特别是去年以来,以武汉为中心、周边城市共同组成的大武汉城市圈申请成为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准后,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不仅大大加速了武汉城市圈内区域一体化进程,极大地促进了圈内各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且对于湖北加快经济建设、实现早日崛起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据有关部门统计,武汉城市圈占全省总面积的31.1%,圈内人口占湖北总人数的51.6%,城市圈2007年实现的GDP超过了全省的60%,其中仅武汉一地GDP就达到了3142亿元,约占湖北的35%,而到2008年,武汉的GDP更是突破4000亿元大关,一年之内GDP增长1000亿,成绩喜人。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在武汉城市圈加快发展、加速腾飞的同时,鄂中、鄂西等城市由于历史、地理、政策等原因,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城市发展远远落后,可以想象,随着城市圈内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将继续加速鄂东地区单极经济快速发展,鄂中、鄂西大片地区可能被单极强势经济吸纳、抢夺而不断被弱化、边缘化,形势严峻。
湖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极大地制约了湖北区域一体化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造成了严重的区际贸易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更为重要的是,它可能影响到湖北加快经济发展、早日实现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目标,因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2003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城镇建设工作的决定》,首次提出,将宜昌和襄樊确定为我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并提出了发展策略:宜昌和襄樊要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周边城镇相对密集、人口与产业较为集中的优势,优化和整合资源,做好大都市区发展规划,实现区域内城镇合理分工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强有力的群体效应,更好地发挥其对省域西北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与武汉一起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带动全省城镇整体发展。宜昌襄樊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确立改变了湖北以往“一特五大”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一主两副”的经济发展格局,从战略布局上极大缓解了湖北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随着武汉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在圈内资源整合速度不断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愈加明显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好好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宜昌襄樊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作用,让他们能够真正肩负起带动和辐射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职责,进行跨行政区域的资源整合和辐射带动,以防止广大鄂中、鄂西南、鄂西北等城市在鄂东城市群快速发展的同时被迅速边缘化,事实上,某些城市经济虽有些发展,但边缘化趋势也已经凸显。
二、对于解决湖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政策建议
城市群战略是现代社会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效途径。对于现阶段,湖北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同样具有现实的意义。城市群组合一般具有三个基本条件:即地理空间形态紧密、交通发达、经济联系密切,我们认为,湖北可以依此建立另两个城市群,即以宜昌为中心、兼顾荆州、荆门和恩施的荆宜荆都市圈和以襄樊为中心、兼顾随州、十堰和神农架襄随城市圈,这样的城市圈构想不仅涵盖了省内所有的二级城市,防止了鄂西部分城市的边缘化趋势,更重要的是,它将有效的整合省内各种资源,消除地区贸易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地区的优势产业重组和结构升级,最终形成三个城市圈之间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1.荆宜荆城市圈:在地理位置上,除恩施以外,其余三地同处长江、汉江流域,域内形态多样,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油生产基地。交通方面有汉宜高速、长荆铁路、荆沙铁路和正在修建的沪蓉高速和汉宜铁路,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立体域内交通网,未来几年中,随着交通网的不断完善,圈内各城市均可覆盖在一小时交通网络内,恩施到宜昌也只需两小时,符合城市群引力半径,同时,各地之间的产业互补性也非常明显,宜昌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机械电子为特色,荆门以石油化工、医药为特色,荆州以机电、纺织、水产品加工业为特色,恩施则以烟草、旅游为特色,这些产业完全可以重新调配布局,实行资源优化配置,另外,由于地理位置比较接近,这几个城市之间有相似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底蕴,而在观念上、文化上和风俗上的趋同性也可以让各城市之间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大市场。就目前而言,都市圈内各城市之间的区域合作可以从阻力最小且各地均能获利的旅游业下手,积极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湖北省今年提出要建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点打造这一片旅游产业,四地可以此为契机,把三峡――三国文化统一规划,打包推出,鄂西南各市均能从中获利,如果多方共同努力,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形成一个有巨大影响的的旅游目的地,使鄂西南丰富的旅游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益。随着圈内优势资源的重新整合,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将使四地之间的合作充满着巨大的潜力。
2.襄随城市圈:对于襄樊、随州、十堰和神龙架而言,建立襄随城市圈,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同样具有现实的意义,四地同处鄂西北地区,地理位置相邻,除神龙架以外,襄樊距十堰和随州的距离均在200公里以内,虽然与宜昌等圈内城市间距相比偏远,但四地之间的交通非常发达,域内有襄渝铁路、汉丹铁路、襄荆高速、襄十高速、孝襄高速,以及正在规划的十宜铁路 ,这些立体交通网将四地串联在一起,方便了各地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在产业结构上,除了神龙架重点打造旅游而以外,其他三市均有一个相似点,即重点发展汽车工业,在省委省政府2005年制定的《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襄樊建成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支持十堰建成全国重要的商用汽车生产基地,支持随州加快发展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和高新技术产业,三地之间可重点打造汽车工业,实行资源的优势重组、产业分工和结构升级,对于三地而言,发展汽车工业,共同打造鄂西北的新车城,前景广阔。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襄随城市圈属鄂西北地区,与河南陕西两省邻近,特别是十堰、襄樊和随州分别与河南的南阳、驻马店和信阳毗邻,区位地理优势让这种省际贸易和边际贸易具备了可能性,事实上,各地之间的交往由来已久,襄随城市圈的建立可以摆脱过去那种分兵作战、力量过于分散的弱点,真正走向一条互利双赢之路。
另外,倡导建立荆宜荆都市圈和襄随城市圈,也是基于宜昌和襄樊虽是省域副中心,但其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对鄂中、鄂西地区缺乏辐射能力的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笔者认为,城市的首位度优势能够有效的整合圈内资源,协调相互关系,避免贸易摩擦和恶性竞争、强化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与辐射能力,只有建成城市圈,形成城市圈中的首位城市,宜昌和襄樊的省域副中心地位才能真正确立,才能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对于保持湖北经济社会较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湖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湖北构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紧迫需要,我们相信,荆宜荆都市圈和襄随城市圈的建立必将对缓解湖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最终实现湖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体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能力显著提高,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难题。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逐渐增加,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吸引外来资本进驻,民间资本活跃,以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为主的产业结构能够有效的拉大区域经济增长。相反,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仍然以国有资本为主,对基础建设投资的依赖性较强,缺乏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服务业、制造业发展缓慢,迫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可见,我国东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总量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一方面,地方政府采用引资目标责任制的手段,地方部门迫于考核指标的压力,在招商引资上容易引发短期化的行为,不利于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倾斜,使地区对中央政策的依赖性较强,缺乏市场眼光和观念,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此外,区域发展的另一重要问题就是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趋同缺乏区域特色。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不利于形成区域竞争力。地方保护主义等区域割据现象严重,不利于各地区、行业、企业间开展合作,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1.区域体育产业展失衡。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体育产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还比较严重,区域差距较大。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导致了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体育产业发展的失衡,也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现状,体育产业发展“东强西弱”的发展格局明显。从产业结构上看,经济发达的区域主要以体育服务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主要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主。根据我国“十一五”体育产业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省份的体育产业总值差距较大,在云南省、四川省、安徽省、辽宁省、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等七省市中,体育产业总产值最高的浙江省为252.37亿元,而最低的四川省体育产业总值仅为6.74亿元,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另一方面,在同一行政区内,不同区域的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以珠三角区域为例,作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较快的区域,其中广州、深圳等地的体育产业发展速度也远远高于粤西、粤北等地区。可见,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体育产业总产值更高。2.部分区域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从整体上看,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失调严重,相关产业占主导地位,主体产业所占比例比较低。根据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体育用品等相关产业占比79%,体育服务业等主体产业产比仅为18%。而美国的主体产业占比高达57%,相关产业仅为30%。可见,调整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从区域体育产业结构上看,城市聚集度较高的区域体育赛事、体育演艺、体育健身等服务性体育产业发展较快。具有一定的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但是还有一部分区域,体育产业结构单一,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大众体育消费需求。目前,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主的地区,如浙江省和以体育服务业和体育用品销售业为主的地区,如北京市,在产业结构上都有明显的优势,符合区域发展情况,充分利用了体育产业资源,发挥优势资源推动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而一部分地区,如安徽省、四川省等,对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较低,除了基本的体育健身娱乐业外,其他体育产业发展较慢,体育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3.区域体育产业政策差异较大。随着各地政府对体育产业发展重视程度的提高,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本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同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同,影响了不同区域的体育产业发展速度。例如,重庆市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对2009—2015年从事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场所暂不征收营业税。福建省政府提出大力发展体育用品产业,提高体育用品竞争力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和目标。还有一些地区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向体育产业投资。但同时,还有一些地区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健身娱乐场所的水电收费和房产税都比其他行业高,过高的运营成本使很多体育健身娱乐企业压力较大,严重制约了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4.部分区域体育产业定位不明确。明确区域体育产业定位,制定科学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能够为地区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体现了地区政府发展体育产业的决心,能够坚定民间投资者的信心。随着我国体育产业总体水平的提高,一些地区按照规划目标,实现了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大了体育规模,实现了体育产值的大幅度提高。其中,比较典型的如云南省的“区域极化与扩散的非均衡”发展模式,东北区域的冰雪体育旅游产业,江浙区域的体育用品产业等。但是还有部分区域,对体育产业定位不明确,缺乏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忽视了区域内体育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能力等客观因素,片面地照搬其他区域的发展模式,不利于体育产业的发展。例如,在体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区域,不适合全面发展的规划目标,全面发展的结果就是导致全面落后。可见,体育产业发展的定位和规划应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适合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创新思维,拓宽眼界,实现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
三、区域经济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
体育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体育产业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体育消费、体育项目建设、体育赛事举办等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体育产业的发展协调带动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2014年10月,国务院正式出台文件,将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体现了政府发展体育产业的决心和意志,真正将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经济贡献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2年,全球主要国家体育产业占GDP比重平均为2%,韩国为3%,美国为2.6%,日本为2.2%,我国仅有0.6%,远远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体育本体产业发展缓慢,因此,大力发展体育竞技、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彩票、体育营销、体育场馆运营、体育健身等主体体育产业,是未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体育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因此,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区域政策,加强中央政策扶持力度。同时,整合区域资源,推动城市间、地区间合作互动,建立区域产业优势,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突出区域特色,推进东西部之间的经济技术协作,全面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和政策环境。
四、发展体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现阶段,由于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各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发展区域体育产业应注重打造优势体育产业,根据当地的体育资源和特色,扬长避短,结合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经济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发挥“增长极”效应,发展龙头产业带动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利用产业间的相互需求建立产业集群,建设体育产业基地。重视市场消费需求,引导体育市场化。培养大众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鼓励全民健身,积极引导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和习惯。探索和培育潜在的优势体育产业,积极寻找机会打造新的优势体育产业,同时关注弱势体育产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构建区域体育的多层次产业结构,明确体育产业的定位,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通过区域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的发展。
五、结语
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严重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失衡、部分区域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体育产业政策差异较大、部分区域体育产业定位不明确等几个方面。因此,正确认识区域经济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不同区域的客观情况,对区域经济和体育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和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
作者:张宪民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艳,刘金生.我国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与培育发展研究[C]//体育社会学与社会变革中的挑战———2014年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暨中国体育社会科学年会论文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