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165-01
一、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以道德教育作为教育内容及培养目标的基础
孔子把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德放在首位。孔子为达到这个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把道德规范(礼)、道德熏陶(乐)作为教育的首要内容来强调,其次才是射、御――军事技能,书、数――科学文化教育;同时,孔子也很重视学生自觉地修养德行。他在这方面提出许多主张,如立志、克己、内省、力行、中庸等。立志对道德修养非常重要;克己内省指时时反省自我,然后加以克制;力行则要求不论对自身还是对他人都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要身体力行付诸行动;中庸则指掌握事物的分寸,使人际关系和谐。这一系列的主张都体现了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把如何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作为教育的根本。
(二)教学方法的先进性
1.学、思、行结合。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论语》中提到“思”有25处,可见孔子对思的重视。孔子在学习中让学生思考,不单单是坐在那里苦思冥想,还要“扣其两端”,逆向思维,思要有灵活性,而学、思最终的目的是行,即付诸实践。这种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因其先进性贯穿了整个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
2.启发诱导。孔子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法的创始人,他早于苏格拉底几十年提出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有问题时,孔子是先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由此可见,孔子在当时就注意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然而现在我们却更多地注重以教师为主体的启与发,却往往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思考、发现、探索的过程。
3.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因材施教的第一人。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作出了四种不同回答。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心中有数,他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对相同的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是在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做到了教育的以人为本。
(三)教师修养的典范性
孔子提出了许多教师修养的准则,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等。孔子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热爱和从事教育工作。他曾率领弟子周游列国,与学生共患难,师生结成了亲密的关系。他对学生真诚相待,把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他在教学中提倡师生“教学相长”,他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勤勉教育学生,因此获得了万世师表的称誉。
二、孔子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21世纪教育的主题是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即以育人为本的全面的、和谐发展的、创新的教育。面对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回顾孔子的教育思想,发现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若能把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部分与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相结合,则会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素质教育首先要求学生学会做人
教育不能只注意传授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培养他们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心,这是德育的目标。没有良好的品德修养为基础,掌握的知识越多,危害也就越大。而孔子以德育为基础的教育,正是要教会学生做人。他的“六艺”教育,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为目标的教育,都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提倡以育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孔子的因材施教就是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施教,不仅各因其材,而且各尽其材。孔门弟子之中文臣武将皆备,教师学者济济,生动地表明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成功。
(三)素质教育提倡和谐发展的教育
孔子的“六艺”教育涵盖了德、智、体、美四方面和谐发展的内涵;他的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他注重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观。这些都恰恰表明孔子已经在实践了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
孔子的教育理论中所提出的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师修养及学生自身修养的原则在今天看来仍有其先进性、科学性与合理性,我们应该积极汲取其中的精华,使之成为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创新教育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一、启发式教育
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博深的学问,就必须自觉地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的著名论断。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孔子的启发式教育精髓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有目的的引导和及时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方法,对我们是很有启示的,我们的教师认为课堂上不讲似乎对不起学生,不讲就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不讲就是没有水平。于是一讲到底,满堂“灌”,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主导”变成了“主宰”,教师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这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
二、因材施教
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树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八佾》)。主张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但孔子确实有着“因材施教”的思想,他的教育实践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十分熟悉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正是由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目的。
三、倡导乐学
孔子倡导乐学。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那么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的呢?
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学。这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从不摆教师的架子,总是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而且也能放下架子向他的学生学习。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教学气氛轻松愉悦。今天,我们更应该像孔子那样,对学生讲平等,讲民主,讲感情。
一、爱心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首先应学会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和谐的朋友式关系。所谓育心必须交友,必须师生共同参与,既有教师的无话不谈、知而必言,又有学生无拘无束地谈印象、谈感受、谈疑惑和问题。教师以爱心对待学生,当学生受到感悟时,必然以自觉的学习态度来回报教师。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所以说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唤醒爱心,只有爱心才能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感情当然不能代表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然而,有时候师生之间相互的感情并不一定有着明显的直接的“教育功利”目的。如果师生间建立起了感情的良性循环――教师经常想:“这么好的学生,我怎么能不想方设法地把他们教好呢?”学生经常想:“这么好的老师,我怎么能不好好听从他的教育呢?”――那么,我们的教育必定会出现成功的曙光!
二、快乐教育是达成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快乐是一种最佳心理状态,是个体愉快的心理体验。人有快乐都本能地希望与他人共享。快乐的人具有自信感、自如感,对人对事有较强的容纳和接受倾向,容易合群,容易使人产生亲切感。翻开《论语》,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鲜活跳动的孔子论快乐教育话语。颜回是孔子最欣赏和器重的学生。孔子称赞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在学习中颜回始终处于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尽管非常贫困,但其对老师传授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能力却是超群的,出类拔萃的,完全沉醉于孔子的快乐教育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所谓“好之者”可以理解为喜欢学习善于学习的人,“乐之者”可以理解为懂得快乐的人。喜欢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其学习效果固然好,但快乐学习的人,其学习效果则会更好。这是多么深刻的真知灼见啊!快乐学习对广大求知者又是多么重要啊!又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那些聪明充满仁爱的人,总是能从大自然中找到快乐,体验高雅的生活情趣,懂得拥有快乐,让身心处于积极状态。人要生存总离不开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有志向有理想有追求的读书人,他们的精神生活,精神品质总处于积极快乐的状态,以至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乐”。大教育家孔子的《汉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生动地表现了孔子师生之间那种融洽的学习气氛,以及学生各自不同的志向、个性、尤其是淡泊宁静的情志,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从孔子师生愉快的对话交谈之中,学生老师的心思志向、各自不同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主张得以展现,其中的教与学、取与舍,明确清晰。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场面和谐,其乐融融,让人羡慕。孔子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志向,看似很随意,而在更深层面上反映的是:孔子的快乐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人生的快乐与幸福,期望整个社会所有人的快乐与幸福。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也主张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了解游戏娱乐的价值,不赞成对学生体罚。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人文主义思想家蒙恬在他的《论对孩子的教育》一文中说,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先生却手执柳条鞭,板着可怕的面孔,强迫他们埋头读书,这是怎样的做法呀?我要让教室里充满快乐,洋溢着花神和美惠女神的欢乐。教室是他们收获的地方,也应该是他们玩乐的地方。
三、教师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由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学历、知识水平和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且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容易接受教师语言态度、行为习惯的影响。教师健康的人格特征突出表现在如何对待教育工作,怎样对待所教的学生。其中,教师性格特点对学生的影响不能忽视。如果教师经常为不良的情绪所困扰,就会把烦恼、怨愤迁移到学生身上。如长期患病、婚姻失败、人际关系不和等,都可能使教师上课无精打采,一旦工作不如意时,就大动肝火。所以,高“情商”的教师首先应善于控制与疏导自己的情绪,不在不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生气、发怒。马卡连柯以自身的体会为教师树立了榜样,他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怨的神情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示出来。”
教师不仅是社会文化价值与道德准则的传递者,同时还是代表和具有这些价值和准则的人。教师对本职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对学生起着仿效作用。教师工作一向复杂而繁重,如果仅仅从经济报酬上看是体现不出它的劳动价值。教师劳动价值充分体现在其具有的社会性。一名教师,不论他的性格如何,是否适合做教师,但他心里自然明白自己在怎样教育学生,能教到什么程度。教师有普通人所有的一切需要,包括物质生活需要。但教师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教师拥有更多的是无形的责任。那种将教师作为不得已而从之的职业想法,不喜欢教学,随意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学生或将商品意识纳入教育行为,不专心教学,热衷于有偿家教等,都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
总之,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在日趋紧张、竞争激烈的环境里,人们的生存压力也更大。教师在社会转型时期,也会为多元道德价值观所困,也必然会承受职业所带来的各种压力。而只有心理健康、人格健全、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学生,才能以不断的创新精神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赖力行.中国古代文论史.岳麓书社,2000.11,第1版:21.
但是。在实践上,推进素质教育的道路是很曲折的。从总体上看。课堂教学还是少有生命活力,素质教育的成就还不够明显,课程改革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性的必然选择。
李岚清同志在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涉及的问题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我们既要有全面系统的政策导向,又要紧紧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他提出的要突出抓好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给了我们德育工作者很深的启示。
启示一:转变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学观念中引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所以,确立新的教学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学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学的独立性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可见,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因而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其次,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再次。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要让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当然,这也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启示二:改革教学方法
单一、刻板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课长期以来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手段,所以改革教学方法就成了当务之急。 好的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课实现素质教育的媒介。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应该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新型学习方式,而有效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关键还在于我们教师的合理引导。首先,“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不能变。“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人的思想是最复杂、最多变的,而思想政治课又正是一门塑造人格、净化思想的学科,所以无论用什么方式,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都是应该贯穿始终的;其次,除了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外,教师更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把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情境教育、体验教育引入到我们的政治课教学中;再次,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采用的教学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了,把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此外,演讲式、社会实践式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
启示三:调整教学内容
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应该让学生学些什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呢?可能有人会说:政治课本上有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呗!说这话其实是不清楚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规律。因为既然是讲思想政治,就应该让学生受到全面系统的思想品质的教化和政治知识的培训,同时还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切合国家的政治社会现实,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但问题在于这两者恰恰具有多变性的特点,因而教材内容就显得相对滞后了。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时代要求经常性地系统调整教学内容,比如将诚信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等时代性较强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政治知识,真正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而新课程教材所呈现的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即“从儿童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自然,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加强了与学生生活和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学生能力的提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适当调整教学次序,以求最佳教学效果。
启示四:改革考试评价制度
说起考试,一般人就想到“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低能”等弊端。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把考试当作目的的是“应试教育”,我们应该摈弃;把考试当作手段的是素质教育。我们应该提倡。我们都知道孔子的三千弟子是“七十二贤”。那么,这个“贤”是不是通过考分得出的结论呢?当然不是。孔子的评价方法是“察其言,观其行”,也就是说,他注重的是一个人的行为。我们思想政治课的考试制度怎样改才能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使思想政治课所教内容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和理论修养呢?我校推行的德育学分考核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即理论考试和德育学分各占一定的比例,,德育学分的结算主要是参考其日常行为规范,由教师评定、家长评定、小组评定、学生互评相结合,这样对学生能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约束作用,既体现了我校“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理念,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启示五:建设商业素质的教师队伍
思想政治课要实现素质教育,还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政治教师。
首先,政治教师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己身正,不令而从;己身不正,虽令不从。”如今的师德建设已是一个焦点话题,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向学生索要物品或体罚学生的教师,在课堂上大谈奉献、大谈道德时。学生会奉之如圭臬。而政治教师做的正好是人的思想工作,就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关键词: 文化素质 专业教育 全面发展 优化融通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历来十分重视的问题。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体心理素质是根本。高校要把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作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如何提升素质教育,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思想,强化全球视角,实现文化素质与专业教育的融通。
一、文化素质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地位
《大学》指出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路,以“修身”为起点,《论语・为政》篇也记载了孔子“君子不器”的观点,孔子认为,君子之道无所不施,周济天下,君子应当以修道为先,而不应该成为某个方面的专门人才。孔子所谓“道”,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谓的人文素质。孔子的话在今天的意思,就是文化素质教育比专业知识、技能更为重要。文化素质在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大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造人和技能造人,更要成就精神造人和心灵造人。大学要培养学生研究事务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要培养富有创新力的人。现代教育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新世纪培养一流人才,必须树立现代大学的理念,在大学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培养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
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文化结构和层次,即大学生应该具有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是文化修养和品位,其核心是“为人之道”。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通过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加强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与格调。学生个体知识结构的变化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主体的意识和个人情感,对于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而言,构成这种意识与情感的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知识结构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还包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二、正确处理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专业课教学是文化渗透的重要来源,随着高校学分制的实施与不断完善,纯粹的文化素质教育时间愈来愈短,要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发挥专业课与公共课的载体和渗透作用,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各科文化知识、专业知识都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使命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然而在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存在着两种不容忽视的倾向:一是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矛盾的观点;二是将文化素质教育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的做法。
第一种观点的持有者认为,现在学生负担普遍较重,专业学习尚且安排不过来,哪还有时间和精力顾及文化素质教育。这种观点显而易见是片面的。诚然,专业教育是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但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人,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实践证明:狭窄的专业视野,不仅有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而且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由于人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由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链条,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打断的链条”[2]。
第二种观点把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这种做法同样是不全面的。首先,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虽然往往要以加强他们的人文知识教育为基础,但二者之间绝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其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累加。在知识更新迅猛,学生负担普遍过重的今天,那种仅靠增设若干社科类课程或讲座,而不是从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育人环境上实施全方位素质教育,充其量也就是扩大学生的一点知识面而已,而不可能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最后,有些方式的文化素质教育,如“人文知识讲座”等也不应成为人文知识的简单拼凑,而应立足于学生所修专业,根据学科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使文化素质教育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力,进而迸发出创造的火花。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大力提倡“放弃简单拼凑,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创新激情,全面提升素质”的原则。
三、优化专业结构,全员参与,促进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加强大学生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因此,深化教学改革,淡化传统学科观念,促进人文与自然科学的优化融通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打破同门类学科之间的界限,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
高校的学科和专业是通过专业课程的不同设置来体现的。不管是自然学科,还是人文科学类的专业,都不能局限于原有的专业课程,一定要拆掉“围墙”,打破同门类学科之间的限制,尽可能优化相应学科、专业之间的内涵。在进行高校课程设置改革中,要充分体现学科交叉融合,有利于学生获取复合型知识,成就复合型人才。当然,仅仅通过某一门或某几门人文类的教学来提升学生文化素质是不切实际的,而必须通过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或课程体系来实现。各高校可以根据各自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与社会趋向,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并据此建立严格的课程准入体制,精简或压缩课程体系,保证主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同时使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3]。
2.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注意专业教育与全员育人的结合。
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不是某一类人或某一个部门的事情。杨叔子院士说过,专业素质教育是教人求是求真;文化素质教育是教人求善求美,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应该贯穿在每一个学科的专业教育中[4]。高校的教师乃至管理人员,都有育人的职责。除了进行制度改革、管理服务外,全校上下还应转变观念,树立“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意识,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提高其文化修养。在课堂教学、日常工作、平时交流中使学生加深对文化的理解,把“有声”教育和“无声”教育结合起来。倡导少灌输、少强制、少说教,注重多启发、多疏通、多诱导。力戒将“灌输”直接变成具体的教学方法,力戒将文化素质教育演变为另一种专业知识的传授,努力实现文化素质教育方式的现代化、创新化、新型化,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加强素质教育的渗透作用,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被动接收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主动掌握知识。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围绕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两条主线,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实施“自主选修和学术讲座制度”:学生可以自主制定学业计划、选择修读时间和方式,鼓励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开展专题研究;把学术讲座纳入正式课程体系,计入学业总学分。设立“创新学分”,对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开展课外科学研究、参加校园文体竞赛活动等,给予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一定学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4.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注意校园文化与养成教育的结合。[5]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作为一个文化组织,通过校园师生的参与,建立健全校园文化组织,运用现有的文化设施开展丰富多彩、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形成特定的校园文化环境,倡导一定的文化观念,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营造特有的校园精神和校园风气。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也是大学生养成文化意识、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文化素质的养成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味的形成具有极大的熏陶感染作用。校园文化活动不应是面面俱到、“肤浅”的活动,避免学生在活动过后只来得及了解活动的形式或只感受到活动的“热闹”,却来不及思考、吸收,得不到后续的补充和提高,否则不利于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高校可以邀请各类大师举办“文化素质讲坛”、提倡经典教育,引导大学生接触并深思中西方伟大经典著作的深邃智慧[6]等。通过这些平台,学生可以得到持续、生动、深刻、覆盖面广的文化熏陶,享受到一份丰富的“文化大餐”。
四、结语
文化素质教育融于专业教育的优化通融,是21世纪高校发展和素质教育创新的内在要求,高校应该制定和规划出相应的文化素质教育计划、实施方案,结合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计划、分步骤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全面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果.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7,(5):148-150.
[2]张维贵.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渝州大学学报,2002,(6):111-115.
[3]孙晓峰.论高校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J].中国高教研究,2007,(12):60-62.
[4]陈曙雯.浅议理工科院校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J].气象教育与科技,2007,(01).
关键词:少儿舞蹈;素质;教育;重要性
一、舞蹈就是美育
中国的美育理论,早在西周就已形成。“乐论”可以说就是最早的美育概念。“乐教是儒家美育的基本形态。当然,乐教并不是音乐教育的简单指称,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音乐、诗歌、舞蹈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艺术也包含着。”中国现代引进西方美学第一人王国维和中国当代第一代教育家二位先生的美育观自然受到了席勒的影响。但他们显然也受到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影响。如王国维在《孔子之美育主义》一文中,就根据孔子的“兴于诗”“立于乐”认为孔子的美育观是“始于美育”而“终于美育”。我们还可以看到,先生在当时风靡文坛的有关“艺术的起源”的研究中,对舞蹈艺术的先知先觉。他在《艺术的起源》一文中直接讨论了舞蹈的美育意义:“舞蹈的快乐,是用一种运动发表他的情感的冲刺。要内部冲刺得非常,外部还要拘束就觉得不快。所以不能不为感情的运动。但是这种运动,过度放任,很容易疲乏,由变为不了。所以不能不有一种规则。初民的舞蹈,无论活动到何等激烈,总是按着节奏,这是很合于美感上的条件的。”舞蹈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动作、表情、姿态,这些行为可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所以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对于美的追求,是少儿乐于接受的。所以舞蹈可以用具体的形式让少儿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美,通过不同的舞蹈类型,孩子还能接受到一些少数民族的传说,这些传说一方面可以让少儿增长知识,还能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进而陶冶情操。不同区域的美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少儿还能进一步的增强动态美感。所以,面对全面素质教育的今天,舞蹈更能发挥独特的作用,舞蹈更能增强孩子对美的感受和对美的认识。
二、舞蹈可以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素质教育舞蹈三大理念:1.教育对象:全体学生优点:教育观的转变,素质教育舞蹈队当代每个学生都是有益的。作为一门面向全体同学的课程,“面向全体同学就不是一句空话,它必须贯彻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时时处处不能离开全体学生这一轨道。2.教育内容:以素质培育为主优点:素质教育舞蹈拥有人文性、愉悦性、整合性、创造性。3.教育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优点: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的高涨。“素质教育舞蹈课”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教育内容乃“醉翁之意不在舞”,教育目的是“让人成为人”。少儿在通过对舞蹈动作的简单记忆和模仿,可以加深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而舞蹈最具独特的地方是需要少儿通过不断的想象才能得到更多的表达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少儿需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想象力,不断进行思考,才能对舞蹈有更多的感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让少儿释放天性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可以更好地开发他们的创造力。舞蹈是一种需要不断创造的艺术表演,它可以更好的培养孩子的思维模式和观察能力,可以提高孩子的感知、幻想、想象能力,从而促使有少儿的全方面发展。
三、舞蹈可以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
孔子的“六艺”,其教育思想是一致而统一的,六艺的本质在于德教。彰明考道,论常大道。西周的“六舞”,是歌功颂德,观其舞,便知其德,以舞咏德。《乐记.乐施》曰:“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敦,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德舞相融,古人早就是这样认识的。所以《礼乐.乐记》说:“乐者,德之华也。”朱熹说:“有德者,英华发外。”德于内,而乐则形于外,内外想通,互为表里。道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认知,对于少儿来说,道德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在少儿舞蹈中可以添加进教育性的故事内容,让少儿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感受更多的美好事物,学会了关心,可以主动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引导他们对家长、同学和社会都有一个美好的感情。孩子在学习舞蹈过程中,要克服排练的辛苦,培养了更多的艰苦意识同时还磨练了他们的毅力,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不仅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观念,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会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四、总结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素质教育舞蹈独特的魅力,围绕“观察模仿、即兴表演、交流合作、创造求新、综合融化”五项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最为突出的亮点与创新点,极富原创精神,是对舞蹈教育本质的诠释和彰显。在中外教育史上,虽然很少有教育家使用综合课程这样的概念,但他们的教育思想却闪烁着综合性特征的光芒,那就是对每个学生的整体人格的关心和关怀。它不仅适应孩子的天性,更容易被少年所接受,无形中就树立少儿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由于舞蹈的表达方式大多数都是通过肢体表达,所以需要少年有一个好的身体状态,那么在训练中就会涉及一些体能锻炼,少儿的身体状况自然会变的更好。而想要将舞蹈表达的更加灵性,就学要少年不断的加入自己的思维和想法,不断的进行创新,这种创新模式又很好的开发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可见,普及素质教育舞蹈的重要性。
作者:邓倩如 单位:贵州省歌舞剧院
参考文献:
[1]郭沫若.郭沫若文集[M].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全集第七卷[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关键词:古代文学; 儒家思想;素质教育启示
作为人类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完整的素质教育的观念体系,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与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丰富的儒家文化,既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也规定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的根本点是树立和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弘扬平等自由和谐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于中国主流社会来讲,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理想中的儒家精神思想。
一、儒家思想与素质教育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儒家以修身为本、以仁道为重心的人文理想是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历史和传统纽带,“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崇德修身”、“建功立业”“整体为止”、“仁爱和谐”。儒学中善的观念是以仁、义、礼、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为基础的,它以君臣、父子、夫妻的伦理关系为出发点,以“仁”为灵魂,以“礼”为框架。“仁”的基本精神以孔子的说法可以概括为“爱人”和“忠恕”, 而“爱人”和“忠恕”的根本途径是“克己复礼”,可以说“克己”与“修身”是孔子道德修养论的一大特色,他提倡通过个体以仁为目标的道德修养来调整整个社会关系。
(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中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当前的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质教育,即弘扬人文精神的教育。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三)儒家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
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是素质教育应贯穿于专业和课程教学始终。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以学生的实际和学习需求把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熏陶和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理念。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教化色彩,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传统思想对古代文学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是大多数古代作家的共同人生目标;把文学作为道德教化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思想,“文以载道”是我国文学的基本精神。众多古代文学优秀作品具有极为丰富而深邃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学所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生活画卷,它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我们祖先的生活面貌,更真切地记录了他们心灵。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利用文学作品本身的教化作用,全面深入梳理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阐释其思想意义或价值,明其所载之“道”,阐释作品包蕴的真善美的光辉,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能更深一层体会我国文学的基本精神。
二、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儒家思想
在中国古代文学价值理念大厦的构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参阅文化历史不难发现,灿若星辰的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大批优秀的作家群体、文学作品以及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批评、文学理念本身就映射着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优秀成分,并将这种精神以文学文本的形式进行凝聚、传承、强化和进一步升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理想之塔的构成博大而深邃,精美而瑰丽,千百年来扩散着无尽的阅读、评鉴、感悟的品格张力,不同的文学家、批评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常有精辟概括之词,不尽一致,各领。中国古代文学中映现出来的儒家理想价值体系,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主流因素。
(一)诗歌
诗歌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的社会功能与人文价值,已被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化所认同。诗歌所蕴含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对人的生命价值、社会责任的实现与追求。
(二)散文
蕴含儒家思想的散文始终存在,作品反映的基本思想人生态度是积极用世,它的许多经世致用的优质是超越时空的,是中华民族文学永远的精神营养,在《论语》、《孟子》到《荀子》这些儒家哲理散文中,随处可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社稷的存亡、天下的安危,社会人生和伦理道德成了儒家散文最关注的主题。
(三)小说
不仅诗歌、散文蕴含儒家思想,极具教化作用,小说也具有这样的功能,其作者也总是明确地以自觉推行教化为目地。中国传统小说弥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处处显露着对人生存价值的思考和评判。
三、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
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全经济球化时代对人整体性综合素质的看重,要求大学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和谐与法治并重、培育理想的人格和人性,而儒家人文思想的人本主义价值和当代大学教育的努力目标不谋而合。因此,提高大学生素质,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丰富素质教育内容,继承和发扬传统儒家人文思想价值体系,营造良好的弘扬儒家理想价值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再造和弘扬有着重要的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对生命价值精义的阐发,已深深渗透与中华民族的观念、习俗和思维方式之中,是民族传统拥有更多光华,使后人成长拥有更多钙质,为我们国人贮藏着取之不尽的营养。
参考文献:
[1] 徐放.杜甫诗今译[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5.10.
一、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
( 一) 育人为本的教育价值理念建设被忽视和虚化
目前,很多学校领导者很少思考学校的教育价值理念问题,不知道育人为本教育价值理念的真正含义。而更多在意的是一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学校升学率和学校各种竞赛获奖等方面的问题; 学校对师生有关育人为本教育价值理念的教育很少,很多学校的校训只是张贴在办公室内,导致教师对校训的内涵不理解,学生与家长也不理解。这种状况,导致教育价值理念只能留存在文件上、管理者的头脑里,并没有深入到广大师生的内心,成为真正的教育信念。
( 二) 多元化的教育下,教育价值理念与各主体相矛盾
1. 国家对现阶段学校教育要求是: 研究每一个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方法去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质、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其目的是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2. 从家长角度看,最希望的是学校能够提高学生将来升学方面的竞争力,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成绩。
3. 从学生的立场来看,除了对知识的渴望外,就是对丰富多彩和富有意义的学校的向往,对学习过程的成功体验、受表扬的快乐及友谊需求等。
4. 从教师角度看,现在每年都举行多次竞赛,没有学生优异的成绩,自己的晋级、评优就会没有希望。在这些多元的教育下,学校要形成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难度。
二、坚持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教育意义
( 一) 育人为本是践行素质教育的基础
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前提,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 依据人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主张开发人的个性。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好的服务于素质教育。首先,育人为本要人性化,把每一位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其次,必须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再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民主、平等的善待学生。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要研究每一位学生、要相信每一位学生、要发展每一位学生。最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包括学校精神文化、知识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合法利益和合理要求,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其发展等各方面的需求,充分体现出理解人、尊重人、服务人等人文关怀,实现其引导、激励陶冶和塑造人的目的。学校领导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不能把学校当成是帮助学生升学的组织,凡是对能提高学生成绩的工作就去做,而对不利于提高学生成绩的事情就不做。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素质教育下健康成长。
( 二)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教育育人为本,如果不是真正探求它的深刻内涵,将会成为一个模糊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或成为一句响亮但无用的口号。对育人为本中的人正确的把握,是树立正确教育观的前提。
( 三) 育人为本是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明确化的前提要求
关键词: 孔子 教育思想 现代高校教学管理 启迪
一、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国内外有着崇高的地位和广泛深远的影响[1]。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集结。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系,探求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当代教育理论之间的渊源流变,是对儒家传统教育科学理论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从教育的视角来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能领悟到孔子智慧的价值,以及孔子尊重个体、弘扬主体,最大限度地从根本上实现个体社会价值的深刻意义。
二、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被打乱。孔子在极大的忧虑中深思着造成这种动乱的社会根源,提出由仁的伦理道德概括出仁的政治,强调只有拯救民心,才能拯救国家,认为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就需要提高个体的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以达“仁”的境界。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人“求仁”,即追求自身道德的终极完善。主张通过学习来认识生命的意义,端正人生的态度,成就伟大的人格[2]。
孔子教学方法是: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知行统一、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孔子还提出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张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当有人向孔子提问题时,他并不马上将答案告诉提问者,而是从问者的疑难处出发,从正反两面弄清问题的性质与内容,然后使提问者通过积极的独立思考得出合理的答案。他注重的是切磋讨论、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子贡请教孔子说:“《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通过互相启发来增进学识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反过来,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以强烈的求知进学精神启迪学生。
对于施教对象,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孔子很注意对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主张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重视诱导式启发教育,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不到苦苦思索而不解时,不去启发,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不去开导,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就不再教诲他了。孔子还注重教学的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孔子的教育观体现着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及重视学习者主体性参与的教育思想,体现着对个体的关注与尊重,强化了个体的自我主体精神和价值意识,增强了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自我人生实现的期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可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社会和个体人生都具有无限的启迪价值和意义,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及教学思路的开拓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与启示作用。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1.以人为本,突出道德教育的根本作用。
如今,我们实施的素质教育,强调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及审美素质的有机统一,而这些素质中,“德”是第一位的,这与孔子教育思想中对“德”的重视是一脉相承的。尽管孔子教育思想中所强调的道德是为维护封建主义的政治统治,但是他所提倡的发扬明德、革新民心、达到道德完善的境地,在今天看来,无疑值得借鉴。当前,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应当强调:一是社会价值标准,即合作、正直、和蔼、尊重人类尊严等;二是个人价值标准,即诚实、守纪、宽容、上进等;三是有关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标准,即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和平的公民责任等;四是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即实事求是、辨别真伪、慎于判断、追求真理等。在教育管理中要使学生构建这种新型的道德价值观,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孔子教育思想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培养人才必须符合社会需求。
人才,是世间诸多资源中最宝贵的第一资源,它事关国家兴衰、事业成败、社会进步、人心向背。孔子认为人才对社会的兴衰具有重要作用。他认为一个国家人才兴盛就会大治,一个国家的兴衰不取决于国君,而取决于人才。因此,孔子十分重视培养人才和发掘人才,在说到尧用贤臣五人,实现了天下大治;武王有能臣十个,创下了周朝八百年基业时,孔子感慨道:“才难,不其然乎?”孔子一生所追求的人才标准是什么呢?孔子的人才标准根据社会需要而定,子路问孔子怎样才是十全十美的人才?孔子说智慧像臧武仲,清心寡欲像孟公绰,勇敢像卞庄子,多才多艺像冉求,再用礼乐来成就文采,就可以说是十全十美的人才了。孔子又说现在十全十美的人才哪里一定要这样,看见利益便想起该不该得,遇到危险便肯付出生命,经过长久穷困的日子都不忘记平日的诺言,可以说是十全十美的人才了。这两个十全十美的人才标准,前一个是理想化的,后一个是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这正体现出孔子培养人才必须符合社会需求并为社会服务的宗旨。
孔子主张“非才不用,唯才是举”,只要是人才不论出身贵贱都要任用。孔子把人才分为一般性人才、贤才、十全十美的人才、圣人四种类型。将人才分类,是因为社会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而不是需要单一的人才。只有培养了各种类型的人才,才能为社会所用,社会才能发展。孔子对于人才的态度是:善用人,他赞美“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的与人合作共事的君子,肯定善改错“我非生而知之者”的做法,认为人才不培养就没有发展,人才不使用就没有价值。
3.学思结合,学行结合。
孔丘认为,学习固然重要,思考也是不可缺少的。他在阐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意思是,只记诵一些死的知识,而不通过思考加以消化,就茫然无所得;相反,只凭主观思索,而不通过学习获得新知识,也要陷入空想的危险。他还进一步指出,学与思虽然是不可分割的,但学是思的基础,思不能离开学,学不能离行,学行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相互讨论,大胆得出有独创性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现能力、探索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发散性、广阔性、变通性潜力得到有效的开发,从而为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奠定基础。搭建实践平台,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将教学的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品学兼优、适应社会的合格建设人才。
4.注意内省和改过。
孔子提倡内省、自讼和自觉改正错误。例如,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又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就是自觉地检查省察自己对人、对朋友是否忠实、守信。今天高校里的莘莘学子,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超强,凡事“我”字当头,较少顾及别人的感受如何,更是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要从严省察自己,吸取经验教训,可以避免重犯错误。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他一生对人性、人生本质的深切认识和体验,是对崇高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伟大人格的向往,其自身的历炼总结,使其教育思想人格理想能够引发历代学者深切的共鸣,其政治理想与教育思想施之于社会改造的理念给我们留下了有益的启示[3]。当然,孔子教育思想中也存在一些糟粕。例如君臣父子的封建等级观念,轻视劳动人民、歧视女性等的思想,都已被现代文明所摒弃。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探索提高现代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的新方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陈汉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2).
[2]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