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范文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第1篇: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当代社会机构;弱势群体;本质特征

在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在反思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进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其实就是公平公正的发展观,体现的是当代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公平以及当代和子孙之间的公平。如何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结构成了当今的热门话题,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的基本前提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当代弱势群体的本质特征,转型时期由于制度缺陷而产生的弱势群体占了当代弱势群体的主体。正因为如此,本文将从当代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其本质特征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试图达到认清楚当今社会结构的基本现状的目的。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弱势群体的界定经常会犯两大错误,首先是用财富多寡来解释强势弱势,实际上是将弱势和中低收入人群悄悄划上了等号,表面上似乎合理,因为当代的弱势群体缺失和贫困人群高度重叠,但这样的理解并没有揭示弱势群体的本质特征,同样由这种解释推演出来的解决弱势群体的措施就是增加弱势群体的财富,这显然是不全面的;其次是把强弱的相对性泛化,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词比如“有上就有下,有好即有坏”,同理有强也必有弱,在一个群体当中只要“我”比另外一部分人相对较弱,那么“我”就是弱势群体,对方就属于强势群体,也就有了社会上流行的“教授是弱势群体,演员是弱势群体,公务员也是弱势群体”这样的说法。这两大理解都只看到了表象,不符合弱势群体的本质特征。

弱势群体简单地定义为基本权利受到了损害的群体。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说过,“人的智力和体力不同,赡养的家庭人口多少不同,那么其富裕程度就会有差异。”即社会上存在财富不均等是正常的,只要是在权利均等的前提下形成的差异就是合理的财富差异。因此不主张最广大民众的基本权利而谈扶持社会弱势群体,不以基本权利的保全状况,而以财富来衡量强势弱势,对中国社会进步没有意义。

因此笔者从基本权利来界定弱势群体的概念,弱势群体就是基本权利受到很大程度损害,进而在社会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无法与其他人群进行正常的社会竞争,不得不退出主流社会,日益被边缘化的底层社会群体。

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从宏观的方面来看就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集会等的自由;自由;人身、社会经济权利和文化教育权利等内容。造成弱势最根本的一个原因之一就是受教育权这宪法赋予的人们的基本权利不公,城市人口中高学历人口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人口的比例,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成为中国最主要、最显著的教育差距。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从此数据可知,近年来中国的农村教育有全面恶化的危险,中国城乡之间教育上的差距正在越来越演化成教育的不公平。而教育的不公平更加强化了城乡的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子弟通过教育来改善自身境遇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目前的教育投入和教育结构,不仅没有成为弥合城乡差别的黏合剂,反而成了加剧城乡分化的筛选机器。

从以上的界定分析,如果给予弱势群体的仅仅是同情和怜悯,将起不到真正有效的作用。而正是因为忽略了对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的申张,所以才产生了种种以保护弱势群体为借口,行进一步损害弱势群体基本权利之实的怪诞现象。

二、当代中国弱势群体的本质特征

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往往是由于自身生理、经历、家庭背景、文化等特征形成的。而我们现在所分析的是“改革中的弱势群体”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弱势群体”的概念而言的。这个背景提醒我们注意到,目前中国弱势群体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即其同质性、群体性很强。他们的经历、特征都比较类似,也往往居住在一起,甚至还有原来的单位的联系,或者说是原来的同事关系的联系。这就使得他们具有很强的同质性、集中性和群体性。这些特征可能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方面,由于这样的一些特点,他们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要更强;另一方面来说,他们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也可能带来更多的社会动荡的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贫困定型化

无职化或低职化是造成贫困的直接原因,我们可以把社会资源分为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由于弱势群体基本权利受到很大程度的损害,因此无法有足够的资源来进行基本的社会交往,即就造成了弱势群体比较典型的职业低下的现状,甚至是没有职业。更严重的是在进入全球化经济体系中,作为劳动力供给方,弱势群体更不具备要价的权利。温铁军说:“这是‘race to bottom’(向下竞争或向谷底赛跑)。全球20%的发达国家掌握买方市场,卖方是占80%殳展中国家,由此产生过剩、低价劳动力过度竞争,产品和劳务的价格降到最低。”中国出口导向产业的工人大多数是农民工,在中国劳工更多地被融合进世界经济的同时,中国的劳动标准却在降低。“race to bottom”使得发展中国家以牺牲资源、环境和福利等来竞争。

贫富分化开始定型为社会结构。目前,社会上下流动的渠道被堵塞,人们改变其地位的机会相应减少。贫富差距定型为社会结构是重要的,若仅仅是贫富差距,靠调节贫富差距的政策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在贫富差距定型为社会结构的情况下,仅仅用政策来调节贫富差距就不够了,同时需要优化社会结构。

在社会定型化背景下,新的财富分配过程开始。近年来,一场空前规模的财富分配过程正在展开。当今社会财富分配的过程主要是按资本而不是按劳动分配的,在社会中还没有按劳动进行分配的机制。

(二)社会生态系统恶化

在目前的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中,人们生存的社会生态,特别是贫困群体生存的社去生态,不仅受到普遍的忽视,甚至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对城市发展追求美轮美奂的效果,将达不到规定营业面积的小饭馆、食摊一律取缔。这不仅对市民的生活非常不便,而且也使很多人失去谋生机会。而在这种追求之下,一切有碍观瞻的事物,如棚户区、城乡结合部等,都在改造清除之列。而事实上,这些地方可能恰恰是下层民众的安身立命之所。在西方发达国家,即使在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能力都远远高于中国

的情况下也不能将贫民窟全部改造。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城管与摊贩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城市管理与下层谋生机会的冲突。不幸的是,这种冲突并没有在有效的城市管理下得到缓解,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样的冲突因为涉及到生计,冲突本身就会带有一种更为暴烈的特征。

再分配和社会保障固然是缓解贫富差距的重要乎段,但要根本改变贫困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仅仅有再分配是不够的,需要通过切实的措施,改善其在市场中的机遇和地位。否则,其脆弱的生存状态就无法改变。底层生存生态的恶化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在社会中的资源越来越集中到上层,贫富分化也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如何防止底层生态的恶化,已经成为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优化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心态边缘化

在当今社会,弱势群体由于缺少基本的社会交往的资源和条件,进而丧失了在社会发展中的基本话语权。弱势群体因此遭遇不同形式的社会排斥,在社会发展的大小问题上缺乏甚至完全没有他们的声音,因而他们被不断地边缘化。

代表权力主体的政治精英、代表资本主体的经济精英和代表文化主体的知识精英,在共同“合法”地享受着社会主要经济成果的同时,初步形成了相互间身份转换机制。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形成了具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统治集团,实现了所谓的“精英联盟”。同时,广大工人和农民因为贫穷被排斥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之外,边缘化程度不断加强,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被大部分知识精英遗弃的工农处于无意识和无组织状况,其生存条件和正当利益得不到正常表达,出现了工农的“失语症”并表现为群体无组织的“散沙状”。

全球化加速了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过程,整个社会在重构,利益在重新分配,这一段时期是非常不均衡的。当然,全球化进程中,新兴的民营企业主以及外资企业中的白领阶层,无疑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然而,这些幸运者毕竟是少数。更加糟糕的是,全球市场的成功使人类发展的许多非市场活动边缘化、使人类幸福更为脆弱。

(四)行动民粹化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民粹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它的极端平民化倾向,即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以此来评判社会历史的发展。它反对精英主义,忽视或者极端否定政治精英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普通大众在特定的情况下通常会形成某种非理性的、情绪性的共识,盲目顺从这种非理性的大众意识,不仅可能有损其长远利益,而且可能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利用,使大众被这些政客所操纵”。

第2篇: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价值理念;本质特征;制度设计;发展趋势

1 专利制度的价值理念

专利制度以激励技术创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其价值理念。在这一价值理念的主导之下,专利制度通过赋予发明创造者以一定期限独占权的方式,使其可以独占实施、许可实施或者转让发明创造,以此获取个人利益。

历史上。专利制度首先就是作为对发明创造者的一种激励机制而产生并日臻发展和成熟。公元1236年,英王亨利三世通过颁布特许令状的方式,授予波尔多市一个市民对其制作色布技术为期15年的独占权利,以此成为专利制度的最初萌芽。之后,为鼓励更多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明,欧洲一些封建君主也纷纷进行效法。特许垄断权的授予,一方面满足了发明创造者的个人利益,另一方面也激励了技术创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封建君主之所以授予发明创造者特许垄断权,最初就是为了鼓励新发明。因此,专利制度以特许垄断权构筑的利益驱动机制作为经济发展的杠杆,在满足社会成员个人利益的同时,也使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所以,从其产生之日起,专利制度就担负着激励技术创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在这一历史使命的召唤之下,专利制度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予以协调和平衡,使发明创作者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都得到共同的增长和满足,专利制度就是在对各种利益和价值的考量和选择之中诞生的。

2 专利制度价值理念的哲学评判

专利制度的价值理念作为专利制度的最高价值目标,不仅决定了专利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具体的制度设计,而且决定着专利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

2.1 专利制度的本质特征

专利制度的本质特征主要就是法定垄断与技术公开。

法定垄断一专利制度对个人利益的满足,是通过授予发明创造者法定垄断权的方式实现的。这种法定垄断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只授予最先提出专利申请的发明创造者。即使他人独立作出同样的发明创造,无论完成的早晚,只要提出专利申请的日期晚,都不能获得这种法定垄断权。法定垄断权的授予,满足了发明创造者的个人利益激励了技术创新。

技术公开――法定垄断权可以激励技术创新。但为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其授予以技术公开为前提,即发明创造者在提出专利申请时,必须将发明创造予以公开,以此合理配置社会资源,避免浪费,同时也有利于技术革新。推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2.2 具体的制度设计

专利制度的具体制度构建包括主体制度、客体制度、取得制度、本体制度、限制制度、利用制度和救济制度等7项。专利制度的价值理念直接制约和决定了具体的制度设计:

2.2.1 专利权主体制度

只有建立完善的主体制度,合理确认专利权的最终归属,维护发明创造者的利益。激励其创新激情,才能最终促进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因此,适应现代技术条件下大型公司作为技术产业化市场主体的特点,专利法规定单位与自然人都可以成为专利权的主体,并特别强调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利益的保护,从而有利于单位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

2.2.2 专利权客体制度

为了激励技术创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专利制度必须对每一次技术创新成果都提供及时而完善的保护。因此,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引起专利制度的发展变化,进入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专利权的客体日益拓展:以植物新品种的专利保护为开端,各国先后将动物品种、微生物、基因乃至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都纳入到专利法的保护范围。

2.2.3 专利权取得制度

取得专利权是发明创造者享有法定垄断权、获取个人利益的前提。对此,除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单位以外,对于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和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专利法充分尊重发明创造者的个人意愿,规定专利申请权的归属首先由当事人以合同进行约定。同时,为使发明创造者的利益尽快便利实现,专利法还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进行转让。

2.2.4 专利权本体制度

专利权本体制度即专利权的内容,决定了发明创造者可以实现其个人利益的程度,专利法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使发明创造者可以独占发明创造,通过实施、许可实施或者转让其发明创造而获取个人利益。

2.2.5 专利权限制制度

权利不得滥用是法律的一项基本原则,为防止专利权人滥用其法定垄断权,专利法对其进行了必要的限制。专利权的限制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制度:强制许可、首次销售、先行实施、临时过境、科研使用、善意侵权,在中国还包括计划许可等等。所以,专利制度的核心。在于平衡、协调发明创造者与其他主体的利益冲突,维护发明创造者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

2.2.6 专利权利用制度

只有建立完善的专利权利用制度,技术创新成果才能最终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基于此,专利法对专利权的实施、许可实施、转让都作了详细的规定,而且特别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即使还未获得专利授权。发明创造人就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维护了发明创造者的个人利益。

2.2.7 专利权救济制度

“无救济则无权利”,专利权救济制度通过规定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以及对专利权人进行救济的有关措施以维护发明创造者的个人利益,使其保持技术创新激情,不断进行技术发明和革新。

2.3 专利制度的发展趋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创新成果,迫切需要知识产权制度的有力保护,而专利制度将发挥主导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专利制度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2.3.1 保护范围不断拓宽

高新技术成果的日新月异,需要专利制度的及时保护,从而导致专利制度的保护范围不断拓展。到当今社会,专利法的保护范围已经扩展到植物新品种、动物品种、微生物、基因乃至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等。

2.3.2 专利授权程序加快

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产业化周期的缩短,促使专利法专利授权步伐加快。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专利法的任务之一就是规范专利授权条件,简化专利授权程序,缩短专利授权周期,提高专利授权效率。

2.3.3 专利保护趋于国际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迫切需求法律制度的趋同,因此,统一专利申请、授权程序和专利保护标准就成为专利法的任务之一。

第3篇: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工商行政管理 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分类

工商行政管理30年的改革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形成的,对市场经济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和探讨自然也围绕着这一改革进程中价值观念的冲突而进行,并由此引发了从法律精神到管理原则等重大问题的讨论甚至是争论。正是在这场长期的理论争论中,承担市场监管职能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主体的认识在不断深入,推动着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应当看到,虽然市场主体的概念及内涵在不断地清晰和明确,但是,对市场主体的理论认识远没有结束。因此,明确这种认识的必要性,剖析传统分类的弊端,推动工商行政管理视角下市场主体再认识理论的发展,都成为工商行政管理实践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市场主体再认识的必要性

工商行政管理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是当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面临的重大任务。随着改革的深入,出现了许多从理论上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化的特点。但梳理这些理论问题时我们发现,解决问题的理论出发点却十分简单,那就是需要对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涉及的基本研究范畴――市场主体,进行理论界定和再认识。对市场主体进行再认识的必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理论需求。市场主体是市场环境中的活动者,是市场中的能动因素,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产业的壮大,都离不开市场主体功能的发挥。不能从理论上认识市场主体的核心特征,我们甚至不能理解市场经济内在的要求需要什么样的市场主体以及我们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市场主体这一工商行政管理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第二,是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需要。可以说,离开了市场主体本身,市场主体准入制度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就难以成立。因此,研究市场主体的概念,考察其发展过程,对市场主体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对市场主体基本特征予以描述,不单是基于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改革自身改革问题研究的起点。从多年来市场主体登记管理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中我们也能看到,对市场主体本质及特征的认识程度如何,对市场主体概念的认识是否存在偏差,都可能直接影响到登记注册及监督管理职能的发挥及基本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传统市场主体认识及分类的弊端

市场主体概念的界定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基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研究出发,传统上我们对市场主体的界定是狭义的概念。认为市场主体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及经营等活动的市场竞争主体,从范围上看,包括市场上一切从事经营活动各类市场主体。

传统市场主体的认识局限。我们对市场主体的理论认识是不断演进的过程。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生活中市场概念本身的弱化自然导致了市场主体概念的缺失,微观经济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被长期忽视所导致的。从市场主体的范畴来看,因为经济运行中最基本的“经济细胞”被界定为企业,因此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也仅有企业的概念,鲜有提及其他经济单位。即使对于企业范畴,也只简单的归类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这反映出在计划经济时代,市场主体的业态形式非常单一,企业只是政府作为全民财产所有者的附属物,并非独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

传统市场主体分类的弊端。我国企业的分类标准及其具体划分问题的讨论和演进,是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及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同步的。不同时期,不同的管理需要,产生了不同的企业类型的划分标准。其中对市场主体按照其所有制性质、行业性质为标准进行的分类曾在企业分类中占据较长时间且较为重要的地位。

强调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固然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但在市场主体分类中对所有制概念的强化导致的政策结果是:所有制结构中具有“公”之属性的市场主体更多的得到了政策扶持,而“非公”市场主体则在政策中受到排挤。从多年的政策结果分析,那种以突出公有为主的单一所有制结构及其政策构成,不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所固有的多层级、不平衡的特点,必定从经济上阻碍多种经济形式市场主体实现共同发展的愿望。由于这种分类本身是带着“有色眼镜”区分对待不同企业和市场主体,这就事实上使得有些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的开始就处在不利的地位而导致不公平竞争。可以说,这是市场主体所有制分类根本弊端所在。同时,实践还证明,按所有制性质对不同对市场主体进行分类的做法影响时间越长,弊端也越突出。

工商行政管理视角下市场主体再认识的核心问题

工商行政管理视角下的市场主体再认识是我们工作的基础。这种再认识涉及到一些核心问题,如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行特点探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我们职能发挥及作用对象的内在规律;市场主体本质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未来市场主体培育及登记过程中的重点;而对现代市场主体分类的明确则使我们未来的制度设计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

把握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行特点。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的特点表现为市场主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平等性和竞争性。作为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这些属性之间又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一个没有法律赋予的自的单位只能是某些组织的附属物,构不成市场主体,更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独立自主地运行,因而就不会具有独立性。而市场主体的独立性与平等性又相互关联且是正常市场交易的客观要求。可见,市场主体的独立性是其平等法律地位的基础,存在依附关系的市场主体间不可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从工商行政管理视角看,对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行特点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原因在于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市场主体、监督市场主体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重要功能,不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运行的特点,不清楚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过程中的运行特点反映着市场经济对于主体功能的内在要求,我们就不可能创建尊重和反映这种要求的一系列制度,我们的政策就有可能不利于市场主体在运行中坚持这些属性的要求,自然会直接影响到市场主体的运行效果。

对市场主体本质特征及界定的再认识。对市场主体的再认识离不开对市场主体基本特征的界定和描述。因为这种界定和描述不仅是理论概念上的探讨,更直接决定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未来市场主体登记范围、登记对象以及登记标准的把握,因而成为工商行政管理视角下市场主体再认识的核心问题。

目前对市场主体基本特征的研究应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强调市场主体在法律上具有民事主体资格及合法地位。随着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市场主体是否具有以及具有何种民事主体资格及法律地位的问题,不仅对市场主体自身,乃至对整个市场经济活动都发生着重大的影响作用。第二,把握市场主体的营利性本质特征。我们坚持营利性是进入市场的市场主体作为经营者的最本质的特征,意味着市场主体必须通过具体的业务活动获取利润,并将营利性作为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若离开了营利性,市场主体也就失去了作为经营者在市场中存在的资格。第三,强调市场主体资格及法律地位的国家认可。对市场主体进行登记注册和必要的审查,既可以加强国家对市场主体的宏观调控,保护市场经济中债权人的权益并实现市场秩序的稳定,也表明民事主体的资格需得到国家法律的认可或确认。

第4篇: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保险生态;理论演进;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7-0038-05

2007年“两会”,金融生态问题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总理在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化金融改革,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关键”。作为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保险业的发展无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保险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凸显。然而,相对于金融生态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来说,有关保险生态的探讨至今零星可数,成体系的理论追溯与范式构建更为罕见。与此同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中国保险业整体上的不成熟又不可避免的滋生了诸多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行业矛盾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险业经营、发展的效益和质量。而对于问题产生的根源,人们的认识和理解尚存在较大偏差,缺乏相对客观、量化的指导依据,亟待从理论和实证上对其展开切中要害、科学理性的探讨。从生态学的原理和角度认识保险业的本质特征与属性,有利于更加深入的理解保险业发展的自然规律。本文尝试对我国保险生态的理论根源和演进过程展开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探讨,并对我国保险生态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后续的应用分析和行业实践指导提供相对科学的理论支撑。

一、保险生态的理论渊源——生态经济学

应该说,保险生态的提出直接的来源是人们对于金融生态的探讨①,二者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概念,外文文献中并未有直接与之对应的词汇,然而,国外相关学科的发展的确为我国保险生态的研究提供了逻辑起点,并不断为其拓展和深化提供新的路径。与金融生态类似,保险生态的理论根源为生态经济学。

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E.Haeckle初次对生态学进行了定义,从此揭开了生态学发展的序幕,人类开始关注有机体与其非生物环境以及有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后,生态学基本原理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的内容。随着生态学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不断深入,今天,对生态系统的普遍理解是:生态系统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间借助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复合体。在此基础上,E.P.Odum(1958)等生态学家不断拓展生态学新的内涵,生态系统研究逐渐成为现代生态学主流。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学家们开始对人类经典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全面反思。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Kenneth Boulding发表了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重要论文,开创性的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Boulding认为,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是“增长型”的,而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是“稳定型”的,因此,在生态经济系统中,不断增长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止境性,与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对资源供给的局限性之间,就必然构成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围绕这个矛盾,就必然要推陈出新,走向更加理性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既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不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生态平衡模式,而是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学的出现超越了传统经济学独立考察经济系统内在规律的研究局限,通过生态学和经济学的有机结合,围绕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探索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运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寻求其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而从该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热点趋势来看,生态经济学的本质内涵和研究对象由最初的广泛意义上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关系”研究逐渐转向重点关注生态基础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生态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即认为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功能结构和演化过程与生态系统具有内在一致性,这一论断确立了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经济现象”[1]。由此可见,生态经济学为保险生态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保险系统提供了研究依据和研究基础,为世界经济“生态化”背景下探讨保险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

第5篇: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范文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需根据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来确定。而对现代社会本质特征的研究应符合教育问题研究的范式。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划分可以全面考察个人的存在形式,可以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突出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可以明确教育构成要素在现代社会的基本的相互作用的情况及与外界的关系状态,进而明确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教育影响社会的本质和发展。同时教育又被社会系统的本质特征所决定。当一种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来源并适用传统社会,可称之为传统教育;而当一种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适应现实社会。并表现出对未来社会的较大适应性,则称之为现代教育。对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划分是根源于社会特征本身的,研讨现代教育离不开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对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的建构必须建立在对现代社会本质特征研究基础上。

归纳各阶段的社会本质特征,而要以一种符合教育问题研究逻辑的方法分析社会各阶段本质。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研究构建社会的构成要素,进而归纳总结社会本质。关于社会构成要素有很多研究。实际上多种划分方式的共存是必然的,根据不同学科的研究要求,应该对社会构成要素做不同维度的划分。本文借鉴查尔斯-霍顿-库利在《社会过程》一书中对社会构成要素的划分方法。将社会构成要素分为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两部分。这种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划分可以全面考察个人的存在形式及与外界的关系状态,可以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因此可以明确教育、人、现代社会三者相互作用的情况。

库利认为,个人是一种个体的生活形式;制度或群体是非个体的生活形式。由于许多生活形式不以个人为特点,它们根本无法被那些只对个人感兴趣的人理解和发现,因此对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区分具有实际的意义。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体现为:非个体形式是由个体形式构成的,但非个体的形式的历史不能等同于特定个人的生活历史;无论何时只要两个个体形式联合起米,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非个体形式,但新的非个体形式不能等同于原有两个个体形式的简单相加;个体形式的发展往往是很难被自我觉察的,并且这种发展无时无刻的受到非个体形式的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形式,包括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都在探索着另外的生活形式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和促进因素,并做出最适宜的反应: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的发展既依赖于人们的远见卓识,也离不开无法预见的偶然性因素。

当然,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存在交叉重叠之处,因为二者都包含共同的生活。由于它们的组成要素是一样的,如果你从中抽走所有的个人,二者都将一无所剩,其他系统也会消失殆尽。

1、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

社会特定的生活形式主要有——个人、政党、国家、教义、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其中个体形式主要是个人,非个体形式主要包括政党、国家、教义、体制、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等。不同的社会都存在着个体形式和非个体的形式,不论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都存在这两种形式及两种形式的关系。但是在不同社会,它们的内容不同,本质内涵也不一致。以此来判断现代社会的特征,就可以在不同社会的共性基础上寻找到现代社会的个性特征,也可以预测出将来社会的基本走向。

农业社会是以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的增加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而工业社会则是以自然资源和资产的不断投入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现代社会则是以知识和信息的增长作为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的起始时期基本可以判断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即从全世界的整体趋势来看,社会发展的动力基本来源于知识的增长。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出被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冲突。被动的合作是由于社会生产的要求,要求个体之间的共同劳作,互为协助,来完成生产的需要,个体的力量往往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而生产的成果与个人利益的直接关系很少:潜在的利益冲突则是由于社会生产需要的资源是具有排它性的、消耗性和稀缺性,因此也在生产的成果的占有上往往体现为潜在的冲突。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主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主动的合作主要是因为社会生产中,生产的产品往往以知识的形态存在。共同合作能够创造出对个体有利的产品,知识也与有形物质资源不同,具有共享性,不具有排他性。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为个体形式受制于非个体形式,个体形式的力量被彰显的程度很小,非个体形式的发展状态往往是与人性的需要背道而驰的。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个体形式被最大程度的张扬,其作用和力量受到非个体形式的认同和肯定,而非个体形式也因个体形式的发展而有更良性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这些特征具体体现为:

个体与制度的关系。关系体现为民主与专制的不断制衡。而主体是强调民主。个体形式的发展要求必然强调民主平等的制度,以保证个体形式的最大程度的发展空间。

个体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得到快速的发展,更加依从于个体的智慧力量,而非个体的数量。

个体与文化的关系。个体充分占有文化资源,创建符合自己需要的世俗文化,也促进文化资源的最大程度的灵活、生动的发展。

因此,现代社会的特征可以被概括为:社会的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的关系是主动的寻求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为个体形式的作用被最大程度的突显。

2、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现代社会的特征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要求教育做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变革。在教育目的上,要求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既具有群性的适应性,同时又具有强烈个性的人:并且需要培养个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生存的能力。在教育内容上,以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适应性为主要目标,组织教育内容,要求与社会的真实发展状态密切相关,并给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在教育媒介上,在要求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加要求符合受教育者真实学习需求的有针对性地使用有效媒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在教育性关系的基础上则增加了社会关系的要素,关系趋于平等,要求增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合作,相互学习补充。

因此,现代教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从个体形式发展上看。教育的目的、内容、媒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提高个体形式的适应、合作、共享、自主发展的能力为终极目标。从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上看,教育的目的、内容、媒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符合个体形式的发展需要,实现受教育者作为个体形式对非个体形式的适应。并尽可能的凸现个体形式的作用和价值为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伊恩·罗伯逊,社会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04.

[2]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17-20、245.

第6篇: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范文

1.发展意义的本质

发展意义的本质动因伴随着工业时代或后工业时代的来临得到加强与实现。以英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萌芽,得益于工业革命,或欧洲国家的社会工业化。它不仅引发了远距离经济和技术交换,而且深刻改变了欧洲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政治体系、居住模式及环境。紧跟工业革命,人力资源生产体系在所有欧洲都经历了根本性重构。但欧洲的工业化过程并没有产生一个统一的职业教育模式。与此相反,它或多或少破坏了那个类似的、初级的、基于手工行业的职业培训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澳大利亚于20世纪70年现西方经济发展中潜伏的教育危机,随后坚持推行发展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使人口不足2000万的澳大利亚经济发展迅速,达到发达国家第13位的发展水平。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工业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特别是70年代后期,内地改革开放,给香港发展带来了更好的机遇,使香港经济进入了综合性的多元化并向全球化方向发展的新时期,为密切配合本土工业化的发展需要,香港开始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人力需求。日本职业教育的兴盛期在20世纪50、60年代,原因在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国内高消费,刺激了多种行业的发展,职业人才的需求大增。凡此种种,证言全球工业化发展需要是促进技能性人力资源增长的源头,具有意义的本质特征。

2.发展意义的变移

继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引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爱迪生发明的电灯使世界迎来了电气时代,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技术要求的升级颠覆了传统人才标准体系,直接诱发其意义本质的变移并向高级形态推衍。

香港经济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突飞猛进,工业化发展日益多元化。迫切要求在现有发展水平上再一次整合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使两者在共同发展目标中达到和谐,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范畴与加大投入力度,具体表现在扩大相关学院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新设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推行工业教育、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建立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等方面。澳大利亚随着工业化多元发展的需要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促使其年均经济增长率接近4%,远远超过经合组织成员国2%的年均增长率,澳大利亚企业的“效能水平(Efficiency levels)”在1997-2002年的5年间增长14%,成为世界重要的发达国家,教育也成为澳大利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三大创汇产业之一,它归功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的迅速发展。韩国经济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负增长,政府针对社会发展变革,改变了重化工主导型经济发展政策,提出“技术立国”的口号,制定了以高科技为先导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必然。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学徒制职业教育体系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产生变革,促使英国政府出台大量旨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法案,Ryan描述了改革动机与目标:英国的学徒制正处于急剧变化中。在经历了长期下滑后,一个重大的复兴计划,即现代学徒制在1994年出台了。凡此种种,证言全球工业化的第二次大发展需要是促进高级技能性人力资源增长的重要因素,具有意义本质的变移并向高级形态推衍的特征。

3.发展意义的超越

以蒸汽机动力为特征的产业革命造就了瓦特,以电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技术革命造就了爱迪生,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第三次技术革命造就了比尔・盖茨。信息化时代必然引起社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并直接孕育出与之相匹配的信息文化,而在这一时代进程的主体有责任、有能力影响、改变、发展时代进程中的规律性。

第7篇: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范文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这种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条件下的特征,与之相对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

一、新经济的特征

新经济是指以知识主体作为资本主要形态,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经济。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知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和全球化。

新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知识代替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所以,在新经济中,人们可以同时使用同一种知识,而且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这些知识,同时还能创造更多更重要的知识;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拥有某种技术,而不是传统经济条件下由资本规模和数量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在新经济运行中,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由于新经济条件下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企业的组织结构、供给网和发送途径,工作的性质与时间及场所,财务关系及指挥系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新经济具有以上特征,所以,新经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终身教育将是人类谋生的基本条件。新经济以知识作为资本的主要形态,所以要求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必须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其次,资源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由于知识可共同拥有的特性以及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各种有用资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

最后,社会变革的速度将会加快。网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的运转方式。互联网可能只要几年、十几年就可以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虽然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基本内容应该是一致的。

第一,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实现,都离不开人们之间的相互协作,都依赖于企业的发展。所以,没有人们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协作,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益发展,也就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二,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能力大小的不同。企业中每个人的能力大小不同,正因为人们之间存在能力上的差距,所以才有不同分工。在新经济条件下,这种能力大小导致分工不同直接表现在人们的收益上。

第三,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由人们能力导致收益差别的合理性。正因为企业中人们有很大的能力差异,所以人们在企业中的收益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获得资本收益,有人获得劳动收益。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持有企业股份,获得的就是资本收益;一般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获得工资,则是劳动收益。由此导致人们的收益差距很大,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是正常的。

第四,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分配中只强调效率,忽略“公平”。公平是社会的功能,例如社会依*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企业讲效率,社会讲公平,最后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结合。

以上四个方面为基本内容的企业文化,是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知识经济正在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在新的条件下,必须调整和建立新的企业文化以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

三、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的企业文化

第一,新经济条件的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近几年来,企业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这既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所以企业在兼并、联合的过程中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第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但是要注意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和团体的搭配问题,搭配的状况不同就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结果:个人及团体都不断学习并搭配良好,会对企业产生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从而推动企业的迅猛发展;个人和团体都不断学习但是若搭配不好,“个性”太强,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第三,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要与生态文化有机地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因为,第一,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二,现代消费群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潮”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第三,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人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第四,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中将更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者的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第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

第六,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将更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

第8篇: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广告 历史分期 广告主体结构 社会分工

广告作为商品经济条件下特定的产物,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别是从上世纪以来,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这和广告不无关系。如何让广告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对广告发展历史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广告的发展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也有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如何正确把握广告历史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广告历史分期的前提,便是我们如何选择研究广告历史的角度和标准。

一、对广告发展史进行历史时期划分的几种标准

广告活动是一种跨领域的社会现象,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许多重要的变化,都曾对广告的发展变化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对广告发展史进行历史时期划分时,一般采用这样几种划分标准。

(一)媒介标准:主要以传播媒介的发展变化为依据进行历史分期。

(二)作品标准:主要以广告作品形式的发展变化为依据进行历史分期。

(三)社会标准:主要以广告活动的社会分工为依据进行历史分期。

二、哪种标准更能够正确广告发展历史的本质规律

究竟采用哪种分期标准更合适广告发展史的历史分期,能够正确反映整个广告发展历史的本质规律?

首先,新型广告媒介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讲,确实能使广告发生一些变化,但不是每一次新型媒介出现都必然能引起广告的革命性变化。在印刷媒介形成之初,最早出现的印刷媒介——书籍,并未成为有影响的广告媒介;最早的电子媒介电报跟广告没有发生任何关系;电影的出现也没有对广告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而电视的出现,除了增加了一种新的广告作品类型外,对广告活动的本质特征并无明显的影响。这说明传播媒介的发展,对广告活动的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或者说广告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对媒介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因此,传播媒介的发展变化,并不能反映广告本身革命性、本质性的变化。

其次,广告作品形式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传播媒介的发展变化,因此广告作品形式发展变化的历史,其实也就是传播媒介发展变化的历史。另外,广告作品形式的发展有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历时性产生,共时性存在”。即新的广告作品形式的出现,并不排斥原有的广告作品形式,而是和原有的作品形式“共存共荣”。如电视广告作品形式的出现,并没能使报纸、杂志、广播广告作品形式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共同发展,所以广告作品形式的发展历史,也不能反映广告发展历史的革命性、本质性的变化。

再次,广告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性质变革的影响和制约。广告发展的历史,也一定程度上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同步,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或促进。广告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过程和规律,这些过程和规律,一方面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应当以广告本身的发展变化为主,对广告历史的发展进行讨论和研究。广告史的历史分期,也应当而且只能以广告活动本身的革命性、本质性的变化为依据来划分。只有这样,广告发展史才可以真正称得上是“广告的历史”,而不是“经济史中的广告”或“社会发展史中的广告”。

三、广告主体结构的变化

在广告发展进程中,真正引起广告发生本质性、革命性变化的基础和根本是广告主体结构的变化。每一次广告主体结构的变化,都会引起一次广告活动的社会分工,而这种社会分工,才是反映广告本质性、革命性的重要基础。因此,广告活动主体结构的变化才真正能反映出广告本质特征的变化。在广告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三次主体结构的变化,或者说经历了两次社会性分工。

一是广告从无到有的历史,这一时期是指活版印刷术发明以前的广告时期,其分期标志是约1040年我国的毕升明活版印刷术。时间跨度为自有人类商品交换活动开始至1040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早期的人类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以外,将剩余的物品用来和他人交换自己所需的其他物品,这样人类生活就出现了商品交换活动,作为信息传播方式的广告也就随之产生。这一时期最早出现的广告形式便是“实物陈列广告”。同时在交换过程中用叫卖的方式来吸引他人的注意,这样也就产生了“叫卖广告”。这两种广告形式的出现标志着广告的正式产生。

这一时期是广告的产生时期,广告处于萌芽状态,广告活动的方式十分的简单。从传播模式上看,基本属于“广告主中心制”的模式。广告主也是唯一的广告主体。广告作品形式主要为实物陈列、口头叫卖以及后来出现的“标志”广告和文字广告。广告媒介主要是人际传播媒介和中距传播媒介,传播的距离和范围十分有限。基于以上的特点,这一时期可以标为广告的形成期。

二是广告者产生的历史,这一时期是指以印刷媒介,特别是以报纸和印刷广告作品为主的广告时期。其分期标志是世界上第一台印刷机的发明到第一位职业广告经纪人的出现。时间跨度为1040年至1841年。约1040年,中国毕升发明了印刷术使印刷效率大大提高,人类开始有了大量复制传播,保存信息的能力。在这一时期印刷术的发明、发展是决定广告活动发展变化的重要方面。广告活动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报纸和杂志的出现和应用,广告信息的传播开始突破空间界限,实现了远距离,大范围的传播。

报纸的出现,也就意味着专门的大众传播媒介机构——报社的产生,对广告活动而言,报社的产生也就意味着专门的广告者的产生,标志着广告活动开始进入第一次社会分工。广告活动主体一分为二,即分为了广告主和广告者,这应是广告发展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与形成期相比,这一时期是广告突飞猛进的大发展时期。因此这一时期可称为广告第一次分工期或广告的发展期。

三是广告经营者出现的历史,指广告业产生以来的广告时期,这一时期可称为广告产业化时期,也可称为广告的第二次社会分工时期。其时间跨度是1841年至今。1841年美国人帕默成为第一位有史可查的专业广告经纪人。专业广告经纪人的出现是专业广告经营者产生的重要标志,也是以三大广告主体分工协作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广告活动模式基本确立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标志着广告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广告经纪人的出现,一方面是广告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要求。所以,这一广告主体的出现并不是广告发展历程中的普通现象,而是一个划时代的重要标志。随着广告的发展和广告活动的需要,广告经纪人脱离了媒介机构独立为广告主提供专业的服务并逐步形成一定的行业规模。这样以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者三大广告主体为主的现代广告主体结构正式形成。广告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开始步入了产业化经营阶段。具有现代广告经营意义的广告公司,首先出现于1880年的美国,其主要代表是1869年成立的埃尔父子广告公司。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广告活动趋于科学化,广告调研成了广告活动的内容之一。为了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广告学术的研究也开始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世界进入一个相对的和平环境,世界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国际贸易额大幅度提高,世界范围的国际市场逐步形成,大规模跨国公司随之出现,广告业也随之正飞速发展,进入现代化的阶段。这一时期电视作为新型的重要的广告作品类型在广告活动中成为一种真正有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广告活动的系统性、复杂性、覆盖范围的广泛性,促使广告经营和广告者的分工更加明确;随着对广告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市场营销、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使广告主对广告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也使人们对广告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通过对广告发展历史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通过对广告历史的全面、准确认识和深入了解,来发现和总结广告发展变化的规律。同时也对于形成完整的广告学体系和正确的广告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现代广告专业基础知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

第9篇: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范文

由于企业所处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不同,企业文化也不相同。即使同一企业,由于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企业文化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这种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条件下的特征,与之相对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

一、新经济的特征

新经济是指以知识主体作为资本主要形态,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经济。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知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和全球化。

新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知识代替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所以,在新经济中,人们可以同时使用同一种知识。而且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这些知识,同时还能创造更多更重要的知识;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拥有某种技术,而不是传统经济条件下由资本规模和数量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在新经济运行中,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由于新经济条件下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企业的组织结构、供给网和发送途径,工作的性质与时间与场所,财务关系及指挥系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新经济具有以上特征,所以,新经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终身教育将是人类谋生的基本条件。新经济以知识作为资本的主要形态,所以要求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必须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其次,资源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由于知识可共同拥有的特性以及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各种有用资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

最后,社会变革的速度将会加快。网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的运转方式。互联网可能只要几年、十几年就可以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虽然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基本内容应该是一致的。

第一,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实现,都离不开人们之间的相互协作,都依赖于企业的发展。所以,没有人们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协作。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益发展,也就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二,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能力大小的不同。企业中每个人的能力大小不同,正因为人们之间存在能力上的差距,所以才有不同分工。在新经济条件下,这种能力大小导致分工不同,直接表现在人们的收益上。

第三,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由人们能力导致收益差别的合理性。正因为企业中人们有很大的能力差异,所以人们在企业中的收益方式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获得资本收益,有人获得劳动收益。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持有企业股份,获得的就是资本收益;一般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获得工资,则是劳动收益。由此导致人们的收益差距很大,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这些为基本内容的企业文化,是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知识经济正在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在新的条件下,必须调整和建立新的企业文化以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

三、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的企业文化

第一,新经济条件的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近几年来,企业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这既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所以企业在兼并、联合的过程中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有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第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但是要注意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和团体的搭配问题,搭配的状况不同就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结果:个人及团体都不断学习并搭配良好,会对企业产生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从而推动企业的迅猛发展:个人和团体都不断学习但是若搭配不好,“个性”太强,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第三,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要与生态文化有机地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的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因为,第一,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二,现代消费群更青睐于绿色食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潮”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第三,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后不仅可以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第四,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中将更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者的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第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