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给孩子高考前鼓励的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这次会议。现在高三年级全体同学已经进入高考最后冲刺阶段,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把家长请来一起讨论孩子的考前教育、学习、生活等问题。为他们在今年高考中考出好成绩做最有效的努力。
现在我就高三(23)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向各位家长作一汇报,也有几点想法和大家交流,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家长批评指正。
(一)、以教师为主导,通过“三个加强”来全面落实和完成高考攻坚阶段的教学任务
一是加强班主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激发,自己做到以最高度的责任心、最饱满的热情、最集中的精力投身到班级管理之中,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细致解决具体问题。
二加强任课教师群体的优势与合力的形成,做到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和衷共济。只有这样,众人的合力才能形成,集体的力量才能体现,大家的努力才能转化为累累硕果。
三是加强各学科的作业及考练检查,全面督促学生投入学习。
(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三个树立”来全面迎接和驾驭备考阶段的学习挑战
一是树立纪律观念。越是临近高考,学生的思想越容易受到各种影响而出现波动,越容易出现集体观念淡薄和违纪等现象,所以更要加强纪律教育,严格管理,考前适当放松不等于放纵。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学生严格执行学校和年级组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达到纪律好、学风浓、班风正。
二是树立时间观念。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时间就是分数。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必要的体育锻炼时间的情况下,督促学生抓紧每一天每一时,甚至每一分每一秒。同时强调要紧紧抓住并充分利用在校的“有效时间”,注重时间的有效性,力争时时有收获,天天有进步。
三是树立竞争观念。近几年来尽管高校招生一再扩招,但是只要高校办学水平还不是百分之百相同,就一定存在着竞争。所以,在复习备考阶段,在对学生正确进行生理、心理指导的同时,应要求学生立足自我、超越自我,明确“竞争出成绩,竞争出人才”、“人生能有几回搏”的道理,明确“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要敢于吃大苦、攻难关,要力争上游,奋勇当先。这样才能全面促进整体高考水准的提高。
(三)、我们高三(23)班在两次市质量检测的成绩情况:
第一次市质量检测各科平均
项目分类语文数学外语综合平均
参考人数69.069.069.069.069.0
平均分99.4116.5107.8194.0129.5
最高分119.0148.0142.0264.0161.5
最低分76.051.049.0102.072.0
学科平均9897.6109.6171.8
第一次市质量检测班级平均
项目班级二十二一二二二三合计
考试人数65.065.066.069.01556.0
|平均分155.0128.0128.0130.0119.4
|最高分174.0166.0164.0162.0174.0
根据学校划定的分数线,高三(23)班在一本线(485)以上有49人;二本线(430)以上有65人;总分在500分以上44人。
第二次市质量检测各科平均
项目分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生物平均
总分7556.060834876.05428.06944.03484.08594.3
平均分109.58870.778.7100.650.5124.6
最高分127.0125100.0101.0136.071.0151.0
最低分94.02137.041.032.021.075.0
学科总平均112.383.561.667.3102.549.3
第二次市质量检测班级平均
项目班级十六二十二一二二二三合计
考试人数66.064.067.067.069.01541.0
|平均分126.0153.0126.0126.0125.0120.3
|最高分153.0172.0165.0161.0151.0172.0
根据学校划定的分数线,高三(23)班在一本线(480)以上有46人;二本线(430)以上有64人;总分在500分以上30人。
(四)、考前冲刺及高考中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随着高考日期的临近,大多数孩子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头痛、失眠等症状。这时候,家长不管暗地里是如何的心急如焚,表面上你都得扮演的轻松愉快。做为孩子的父母,在这一阶段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下面仅围绕学生心理素质谈谈我的想法:作为高三学生家长首先要了解高考不是单纯的知识的考试、能力的考试,是全方位的素质考验。知识、能力仅是考好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考试的成效还取决于第三因素——心理素质。每一位家第都要高度重视决胜高考的第三因素——心理素质。因为:
1.高考是难度的考试,是速度的考试,——紧张快速之中能否静心思考是心理的考试。
2.高考是考生向自己极限的一次冲击,——所以考生除了要具备一定的智力因素,还要具备非智力因素:心理、意志、品质、习惯、情操。达到知识、能力、心理的完美结合才能超越自己的极限。
3.高考是选拔考试,高考追求的是区分度,因此不是每一道题都是为每一个考生预备的。——所以考生遇到不会做的题要能坦然处之。
4.高考复习的过程,考试的过程实际上是考生知识的能量、心理的能量同时释放的过程。而心理能量释放的过程是知识能量释放过程的基础,催化剂。
心理素质主要包括:动机、抱负、品德、情操、情绪、兴趣、决心、意志、气魄、胆识等因素。其中情绪与意志在考试时起直接作用。有个考生说,当前面那道题“开窗”之后,自己心中一直不安,无心做后面的题目,明知道这样不行,但也无法控制自己,如果不是考试,这些题目我是应该会解的。这就是情绪失控的。有个考生说,我一看那道题,题目那么长,数据又那么复杂,平时又没见过,我肯定自己解不出,就干脆没有做,如果不是考试,我还是有能力把那道题看懂的,这就是意志不坚。不少考生高考考不好决非知识问题,也不是简单的能力问题,主要是心素质没有到位造成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家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尽量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
高考越近家长越小心,其实这也是一种心理压力。这种无形的压力使考生更担心自己考不好的后果了。家长“尽量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去年几位高考状元的父母首先强调的都是这一句话。一位文科状元的父亲说:“快高考了,孩子本身思想压力就不轻,做父母的应该淡化高考气氛,让孩子自己去复习。”一位理科状元的妈妈说:“高考之前家里和平时一样,没有紧张气氛。”她觉得家长关心得太多,会让孩子产生“我要考不好,对不起爹妈”的想法,增加孩子的思想负担,对考试不利。
其实,功夫在平时,孩子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时候没有必要打乱。就算家长平时没有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也不要在最后阶段突然过分关心孩子,这样做反而会打乱孩子的学习生活规律,给孩子造成压力。
当然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对那些至今仍不知努力学习的学生还是要增加一点压力。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是管出来的。在管理过程中地定要注意管理的方法。
(二)降低过高的期望,让考生心里有“底”
由于家长总爱拿自己当年的亲身经历和现在的成就教育学生,有的家长经常和考生算账,说自己培养子女如何辛苦,甚至自己节衣缩食为孩子花了多少钱等。使考生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考生是为家长“面子”去应试,是为满足家长“光宗耀祖”的虚荣心去应试,这是心理压力之源,家长一定要彻底丢掉“面子”,减轻考生压力。首先,家长要相信孩子有把握、有能力、有信心对付这场考试,相信学校为考试所作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不要去过多地渲染考前的紧张气氛,尽量让孩子保持平静的心情,稳定的状态。对孩子,家长应该有着正确的定位,不要去和别人攀比,只要孩子能够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就已经成功了,就值得庆贺、高兴。在现阶段,孩子已经有着沉重的心理压力了,千万不要反复叮咛、唠叨,相反应该找一些轻松的话题,让孩子看看新闻、散散步,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降低过高的期望,让考生心里有“底”。“万一”考不好,家长应作出安排,并告诉孩子,让他心里有“底”,这样,孩子心里也就踏实了。“考生就能以最佳状态在高考时发挥出最佳实力,达到预期目标。
四月:五要五不要
不要叨唠:整天把高考挂在嘴边,时时对孩子说,要抓紧时间复习,其实孩子的心理也非常紧张,越说孩子越紧张,越说孩子越烦躁。
不要许愿:一些家长总想用一些奖赏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考得好,我给你买个笔记本电脑”,“考上北大,我带你到国外去玩”,这些并不能起到什么实际的效果。
不要威胁:一些家长为了给孩子制造压力,就威胁孩子,“考砸了,我们就不管你了”,诸如此类,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孩子复习。
不要盲目给孩子买辅导材料:家长对学校复习的程序和内容并不了解,认为多复习辅导材料会有效果的,结果是冲淡了老师的复习计划,只能给孩子增加压力。不要盲目报辅导班,辅导班有时能起到一些作用,但盲目报辅导班的话,就会分散孩子的精力,没有把老师叮嘱的内容复习全面。
不要请假在家照顾孩子:这样的话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
要制造良好的家庭气氛:把4月份看做平常的日子,夫妻之间,与孩子之间的对话要和平常一样和-谐。
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多做积极的暗示,使孩子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高考。
要经常和老师交流:特别是模拟考试后,家长要和老师多交流,发现差距和不足后,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和老师共同把孩子的成绩提高上去。
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和睡眠:吃平常吃的,晚上复习不要熬夜。
要整理搜集填报志愿的信息,然后和孩子沟通。
五月:五要五不要
要情绪稳定:家长情绪稳定通过感染、暗示等心理机制,有助于考生情绪稳定。家长情绪不稳定,心情紧张,不利于考生良好的心态的建立。
要情绪愉快:家长对考生考试充满信心,情绪饱和,都会对考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强化考生的信心。
要告诉考生只要尽力就行,这有利于减轻考生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考生轻轻松松上考场,认认真真做答卷。
要搞好孩子的饮食卫生,考生吃平常的饭菜就可以了,不必再去加强营养,搞好孩子的饮食卫生,使考生体力充沛、精力充满参加高考。
要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对考生的考试用品,准考证等携带做必要的督促检查,对去考场的路线,赴考场时间做必要的提示。
不要给孩子定每门课考试分数指标。也不要经常问孩子的成绩,否则就会给孩子加压。
不要规定孩子考上什么大学。
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指导孩子报志愿,但是代替。否则易引起孩子敌对情绪,影响考试成绩,北京考生考后报志愿,但考前,家长不要和孩子谈志愿的事。
不要后悔。填报志愿家长后悔志愿过高或者过低,整天抱怨,会影响孩子复习和考试。
不要送孩子上考常送孩子上考场,不利于孩子考试信心的加强,反而增加了考试的压力。
各位家长,我能理解你们此刻的心情,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谁又没有龙困险滩虎落平阳的时候。希望家长不要提出苛刻和不合理的要求。父母是孩子最亲最爱的人,孩子需要父母的信任、鼓励、支持、理解,而不是考试失利时的横眉冷对,失败时的抱怨冷落。不要怀疑他们是否努力,不要总是喋喋不休的教导我们该如何如何学习,要想出头,惟有埋头这个道理他们早以烂记于心。也不要成天逼着学习,善于休息的人才善于工作。
现在都说高考的学生压力是最大的。随着6月9日上午11点,最后一堂考试结束的铃声响后,考生们终于挨过了“高考时间”。而从考试结束到发录取通知书的一段时间,正是“考后综合征”的高发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段时期的那些事。
考后不能过分“放纵”
“高考终于完了,上大学前我要好好玩一个假期。”明明是一名高三的学生,这是他一考完最想说的话。高考考完最后一科,他就开始筹划这个假期该如何痛痛快快地玩。考完后的当晚他先是与同学狂欢了一夜,接着又开始了新的“疯狂”:看电视、上网、睡懒觉、外出旅游等。
症状分析:考前高强度的复习,使学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负荷。考完后,许多学生看电影、打游戏、上网聊天……常常一玩就是一整夜,甚至晚上玩了白天继续,每天几乎没有几个小r的睡眠。一些考生甚至颠倒生物钟,养成白天睡觉、晚上玩乐的不良习惯。而家长也认为该让孩子好好放松一下,因此疏于对孩子管教。如果多年形成习惯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突然改变,使很多考生身体难以适应。易引起便秘、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维生素缺乏等病症。过度放纵后,因打乱生物钟而导致作息时间紊乱,就容易出现胃肠道反应和睡眠障碍等症状。这两种症状又会反过来引起个体的心理问题。
建议:在高考前,很多学生都有大强度的学习任务,加上心理压力大,睡眠会受到影响。从过度紧张转入过度放纵,这不但无益于休息和放松,而且对身体的健康也有害。所以“放松”要适度,要时刻准备好新旅途的开始。高考复习是脑力劳动,考后不妨干点体力劳动,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增加户内、户外运动,也能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让大脑协调发展,同时也为考生增加一些社会经验。
避免分数焦虑
高中女生莉莉,平时学习成绩很好。每次考试结束后她既盼望成绩早点出来,又担心自己没有发挥好,还喜欢与别人一争高下。高考结束后,她的“老毛病”就开始发作了,每天沉浸在担心害怕中,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整天昏昏沉沉,甚至还出现了胸闷和腹泻。父母不得已将她送到医院就诊,最后发展成了精神病,亲朋好友都为她感到惋惜。
症状分析:“分数分数,学生的命根”。每次考完后,学生都期待自己能考出好的成绩,也很期盼考试成绩的公布。小考如此,高考更是如此。高考后有很多考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这些症状一般会发生在成绩特别好或者中等偏下的学生人群里。由于考场发挥失常,怕被理想的大学拒之门外,觉得愧对父母,往往情绪低落、沮丧自责,整天在家胡思乱想,不愿与亲朋好友接触、也不愿出门。还有很多家长也会深感压力:紧张、指责、抱怨等,他们会把不良情绪传染给孩子。
这类考生的表现是心烦意乱、忐忑不安、胃肠不适、吃不好、睡不好、自怨自责等。有些还伴随出现强迫行为。而大部分考生都或多或少有点焦虑心理,焦虑的人考虑问题总是往坏处想,未经历过考验的考生更是如此。所以,当家长发现考生一旦有了焦虑,需要及时疏导,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建议:考生要理性面对现实。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高考已经结束,成绩的好坏是自己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临场发挥等因素的综合结果。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都要接受这一现实。其次,不要怕别人说闲话,要调整心态,学会主动和别人沟通,把自己负面的情绪表达出来,和父母、亲朋好友沟通。最后,在成绩没有出来之前,家长千万不要一味斥责埋怨孩子,应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安慰和鼓励。
另外,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分散一下注意力,让自己重新找到价值感。一定要摆正心态,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要实事求是,避免期望值过高,更不要抱侥幸心理。如果考生出现重度失眠和焦虑,又无法自我调节,就要及时看心理医生。
减少心理冲突
“记得当年高考考完后,我回家就连睡了三天三夜,醒了却不知道该干啥了,什么都不愿意做。总觉得高考完了,就可以放松了。结果一个暑假整天呆在家里,除了看电视就是睡觉,现在想想特别后悔。”一名大二学生说出了自己当年高考完后的真实感受。
症状分析:许多考生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会出现一段“真空”状态,尤其在等待分数或在填报完志愿后,对于考生或父母来讲,都可能会经历这种感觉。人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空虚迷茫期,尤其是对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讲,从某个程度上讲,高考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着考生的命运。对自己未来人生的不可预知性,以及未来就读学校与专业的不可预知性,都直接造成了考试的茫然性。
建议:这时父母的态度很关键,他们应少些埋怨,充分发挥“避风港”的作用,多与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运动、引导孩子交往,避免无事可做,给他们创造一个积极轻松的环境。
父母要结合自己的社会经验和阅历,在这时帮助孩子树立和回味远大的理想。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是我们人生奋斗的目标,指引着我们人生前进的方向。孩子一旦有了理想,生活就有了方向感,就不会无所事事,不会迷失自己。这样孩子经历了智力与心理的挑战,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好好总结和反思,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有利于考生今后的成长。
其实,高考的成功离不了两个要件:学习实力和应试心态。考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水平,是高考成功的基础,即高考成功的“硬件”。而考生的应试心态是高考成功的“软件”,起调节作用,既可以使考生发挥失常,也可以使考生正常发挥,还可以使考生发挥超常。两者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正如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在心理暖暖的,而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因此,做一个合格的高三家长要先从“心”开始:家长自己心态好,态度好,孩子心态自然就好。家长心态不好,即使孩子心态好,也可能把孩子的好心态变得不好。那么家长需要通过哪些方面调整自己的心态呢?
以平常心看待高考
高考是天下第一考,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因此家长认为关心孩子高考是天经地义的大事,但是随着高考的临近促使部分家长过分地关心孩子,造成孩子心理压力和应试状态不良,以致影响学习效率,影响高考成绩。其实家长过分关心孩子的情况处处可见,并不是个别家长的问题,带有相当的普遍性。产生这样的现象就是家长把高考看成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甚至不可逆转的决定孩子前途命运的考试,高考也就成为了家庭生活中压倒一切的大事。家长要把高考看成是孩子成长必经之路,是孩子心理素质提升、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的一个难得的机会,通过高三一年的应考准备,高考的检验,都是锻炼孩子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机会。如果能这样看待和处理,你就站得高,看得远,你就会心平气和地看待孩子的高考。
情绪稳定 避免过度焦虑
有的家长随着高考的临近,自己开始吃饭不香,睡觉不甜,甚至由于紧张、焦虑引起胸闷、心悸等症状。这种紧张焦虑的情绪不仅会传染孩子,增加孩子的考试焦虑,而且也伤害家长自己的身体。因此高考前如何消除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环境,是孩子保持最佳心理状态迎接高考,显得十分重要。
情绪管理的最高目标是让自己和孩子都心情愉悦面对高考。这首先要求家长和孩子都要换一个思路,不把高考当作一个战场,而是当作一次宝贵的人生体验去迎接、去珍惜。
克服盲目攀比心理
有些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讨论别人的孩子,像“人家某某的妈妈说某某通过自主招生院校的考试拿到加分,看来你是无法跟人家竞争了”或是“某某同学自上高三来成绩一直上扬,你跟人家学着点”,他们不视孩子间的客观差异,对孩子提出力所不及的要求,将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盲目攀比,并经常感到心理不平衡,时常为孩子的前途担忧。有此类心态的家长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排名十分敏感,这些往往是他们情绪波动的焦点。孩子虽然经过努力仍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不能使家长满意,孩子容易感觉到自己是失败者,久而久之导致自信心下降。很多考生产生考试焦虑情绪,就是因为不自信。因此,家长应该树立科学的理念,只要孩子考出自己平时的水平就是成功,如果这次考试比上一次有提高那就是在进步。
积极乐观 快乐应考
家长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彼此心态、情绪相互影响,所以我们家长要有意识地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影响孩子。比如:当孩子自卑、愁苦的时候,家长要用真诚积极的语言鼓励安慰孩子:“虽然你以前的基础不太好,但是妈妈已经看到你这阶段很努力地学习,确实掌握了很多以前遗留下来的知识点,不要急,妈妈相信你继续这样坚持下去,一定能赶上来的”;“你在爸爸心目中一直都是最棒的,爸爸一直很欣赏你解决困难的勇气,相信这次学习上的困难你一定会解决的,爸爸愿意帮助和支持你。”家长始终能给孩子鼓励和信任,这是给孩子巨大的精神支持,孩子能真心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产生强大的克服困难的心理动力和勇气。孩子在父母的理解和强大精神鼓舞下,能更快、更勇敢地克服困难,找回学习上的信心。
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行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家长尤其要注意以下言行:
1.唠叨:高三家长普遍存在对孩子唠叨的现象,母亲更为常见。有的家长整日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嘴边,提醒孩子要抓紧时间学习,时间长了,孩子心理就烦躁了,孩子本来心理压力就很大,家长再这样天天提醒,孩子回到家也得不到心理的放松,很容易厌烦和躲避家长,家长的话对孩子来说就没有了任何的教育效力。所以家长切忌唠叨,能少说的,少说,可说可不说的,不说,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语言环境。
2.过分关注: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由于对孩子的高考看的过重而对孩子表现出过分的关注。比如,每天家里的饭菜全部以孩子爱吃为标准来准备;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里其他人都不能看电视、不能打电话,说话轻声轻语,行动小心翼翼,生怕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还有的家长甚至停止工作,专门在家陪伴孩子。家长这样刻意营造的家庭环境,打破了家庭的正常生活,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感受到的是过分的安静,只能学习,不敢谈论和做一些学习以外的事情,感受不到轻松和快乐,只能感受到沉闷和压抑。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要适度,应保持正常的家庭生活,不必刻意制造一个特殊的备考环境,温馨和谐、正常化的家庭氛围才更有利于孩子积极认真地复习。
3.过分干涉:还有一部分家长,从孩子一上高三开始,就生怕孩子不抓紧时间学习,被其他事情干扰,精力分散,所以对孩子进行全面干涉。比如,规定孩子几点之前必须到家,不能和谁在一起玩,不能接电话、发短信,不能上网聊天等,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严格限制。这样孩子没有一点自由,只能听从家长的安排,容易引起孩子内心的不满和反抗,导致亲子关系紧张或发生冲突。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不应过分干涉,不要侵犯孩子的隐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这样家长和孩子才能和睦相处,从而增进亲子关系。
结语
家长帮助高三的孩子进行心理调整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考生在这个备考的关键时期,受自身的生理发展和成长经验所限,他们需要得到来自家长的心理帮助和支持,家长要在充分了解这个阶段孩子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创造性地采取对策帮助孩子调整好考前心理状态,同时,家长自身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所以家长也要重视自身的心理调节,尽量用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积极地影响孩子,为孩子的高考成功助力。
“爸爸妈妈在为你加油”
有一次,我去医院的其他科室会诊,碰巧见到一位护士大姐正在认真地用水彩笔往一张大纸上写着什么,我好奇地走过去,看到了这样几个色彩斑斓的大字“好好努力!!!爸爸妈妈在为你加油!!!”问了以后才知道,原来这位护士的孩子今年要参加高考了,这位母亲打算每天“创作”一张诸如这样的“作品”。贴在孩子的床头。用这种方式来鼓励女儿。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碰巧就是这位“幸运”的姑娘,还有不到100天就要走上高考的“战场”,每天“顶着星星走,迎着月亮回”,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在学校像陀螺一样被各科老师“鞭策”得团团转,回到家里还有这样一位母亲每天充满慈爱地往您的床头贴上一幅色彩斑斓的“字画”。请您告诉我,您心里的感觉是怎样的?是感受到了更多的力量?还是更多的压力和紧张?
莫要“火上浇油”
作为高考考生的家长,父母们往往都有一种共同的体会――打心眼儿里替孩子着急,不知道怎么帮孩子好。要是有可能的话,只怕父母都恨不得能替孩子去参加考试。就像上面我提到的这位母亲,她认为用这种办法可以帮助女儿考出好成绩。我们必须承认,这位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她这种做法与其说是激励孩子的斗志,还不如说是在制造紧张气氛。做父母的想要帮孩子,这一点大家都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各位家长朋友,您的努力真的帮了孩子的忙吗?
其实,孩子比您更着急,您就是不去督促,他们也已经够紧张的了。打个比方来说,高考前的学生就好像是一只机械手表,发条已经被学校、老师、课业以及“大战”前的这种紧张气氛上得满满的了。这个时候家长要是还觉得不够,还使劲儿继续上条,结果就是不但收不到理想效果,而且搞不好还有可能会把已经很紧张的发条拧断。
在临床咨询工作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家长,生怕孩子不用功,经常对孩子唠叨、说教,嘴巴运动的频率就像缝纫机一样,甚至到了心理门诊还在对孩子喋喋不休。殊不知,这样做非但不能收到想要的结果,往往还会适得其反。这是因为,人都有一种“超限逆反”心理,所谓“好曲子不唱三遍”,人都有个腻的时候,再好的道理也不能天天说起来没完。况且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反叛”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尤其不能使用空洞的道理去说教的。要是这个时候还是用过去教育小孩子的方法来对待他们,只怕搞不好会“火上浇油”。
从另一方面来讲,处在高考冲刺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的已经不是督促,而是更多的支持。比起一位喋喋不休的家长,一位安静的、对孩子表示接纳和理解的父母可能是考生们更需要的。
“我叫不紧张”
有的家长看到这里忍不住要说啦,我们可从来都没挤兑过孩子啊,无外乎就是告诉孩子不要把考试的结果看得太重,千万别紧张……
的确,每年的高考前,家长也好,老师也好,乃至于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都在声嘶力竭地反复向考生们强调“千万别紧张”,可是孩子们是不是听了这些话就真的不紧张了呢?真实情况是,有些同学非但没有“不紧张”,甚至反而更紧张了。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要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来考虑。
在以前关于睡眠的文章中,我讲到过大脑的最高级指挥官是警觉系统,所谓的紧张就是警觉系统这根“弦”绷起来了,而我们的想法,比如“别紧张”,是大脑皮层下的命令,大脑皮层是警觉系统的下级,下级怎么能命令上级呢?而且下级越是提意见。上面压制得就越厉害。结果就像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的那样,周围的人越是告诉自己别紧张,自己反而会越紧张。就像小品里演的,一个人要上台讲话,上台之前大家不断地提醒他“不紧张,不紧张,不紧张……”结果他上了台第一句话就是:“大家好!我叫不紧张!”
生理上是这样,那么心理上呢?人的心理有这样一个机制,叫做“感觉和注意的交互作用”。如果您有过军训的体验,会记得当笔直地站在队列里手不能乱动时,往往会觉得鼻子有点儿痒,但这时是不能伸手去挠的,接下来鼻子会越来越痒,而且越是注意鼻子,它就越痒。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感觉和注意的交互作用”。人一旦体验到一种不舒服的感觉,第一反应就是开始注意它,并且想要压制、消除它,这样做的结果是神经系统会更加敏感,于是就会感到更加不舒服,人就会花更大的精力去注意它,神经系统也就会愈加敏感,感觉就会更加强烈……就这样,这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就像一个黑洞一样不断吸引着人的注意力,并且使它自己――也就是感觉本身不断加强。
身体上面的感觉是这样,心理上的感觉亦然。注意力就是我们的精神能量,而且能量是有限的。本来一个人应该把注意力都放在应该做的事情上面,现在可好,身边总有一个人提醒您“别紧张,别紧张”,于是您的注意力就都用在努力压制自己紧张的感觉上面了,也就没有办法干“正事儿”了。
“帮到忙”与“帮倒忙”
心理调整篇
案例:李鸿平时学习成绩在班里是“头牌”,只是每到考试心里就发急,小考起小火,大考起大火,临到高考前,她还暗地给自己放松。高考第一天,总算坚持下来,没想到高考第二天早晨起床,全身发痒,越挠越痒,且红肿面积增大,最后“长”到全身,后两天的考试根本无法继续,不得已交了白卷。送至医院,医生诊出的诊方是:心理过度紧张,导致身体生理过敏。药方是休息一周,一周休息错过一年高考。
教育专家分析:一般说来,考前的知识储备和身心调适越充分,发生考场病态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只要全力以赴地准备考试,充分全面地复习,并能按自己的应考经验建立起便于提取的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同时保证良好的心态,就不会出现突然思维慌乱、记忆堵塞、书写痉挛和身体疲劳等考场病态症状。然而,由于高考的重要性,考生容易产生莫名的焦躁、沮丧、惆怅或孤独的感觉。专家提醒,要赢得高考的成功,实力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忽视心理的调节。保持良好的考试心态,是获取高分的重要保证之一。
一、建立自信,正确认识高考
临近高考,有的考生总认为自己好多东西都没做完,好多知识都没学好,总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越来越焦急不安。其实,高考就是做一些我们平时大多数见过的题目,考生要正确认识高考,卸下思想包袱,面对现实,因为考生的水平在这几天内不太可能获得更大的飞跃,你是如此,别人也是如此,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踏实地去努力。考生在考前一定要建立强烈的自信心,要认定“天生我才必有用”。考生不妨多鼓励自己,多看看自己的优势,考试前不妨听听音乐或者进行深呼吸,让自己心境平和安静,让头脑清醒。“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一点无论是高考,还是对以后的人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摒弃“杂”念,排除紧张情绪
越接近高考,有的考生越觉得紧张,生怕自己不能正常发挥,担心考不好丢面子,担心比不过别人,压力极大,甚至失眠或引起身体上的一些不良症状,这是考生在考前最容易出现的一种心理负担。其实,高考只是一次正常的考试而已,况且已经为高考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考试时只要认真答题,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行了。记住,学习不是为了负载压力学习,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学习。考生不妨按揉太阳穴、合谷穴等保健穴位,或进行冥想让身体放松,也不妨尝试与别人交谈,谈些与考试无关的话题,最好是一些既幽默又含蓄的笑话尽量使心情放松,排除干扰。
三、集中注意力,迅速进入状态
临近高考,有的考生认为自己为高考已作了充分的准备,离胜利仅一步之遥,所以便放松了自己,只等着高考的到来。“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唱口生”,过度放松反而不容易让心理重新适应考试的状态。注意力集中是考试成功的关键,适度的神经亢奋或紧张有助于活跃思维。为了能在考试中进入最佳状态,最后的几天考生不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做点难度适中的基础题或课本例题,保持一种备考的状态,让注意力高度集中,确保大脑思维的灵活和敏捷。
四、心态调节16字诀
心理专家为考生传授高考心态调节方法16字诀,即 “强化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
(一)“强化信心”――高考成功的灵魂
1、要有适当的目标,不要超过自己的实力,制定自己达不到的目标,心理上就会受到挫折。
2、不要攀比,个人情况不一样,只要考出平时的水平就是成功。
3、要积极暗示,心态不好的时候写一个纸条放在桌子上告诉自己:我能行、镇静、沉着,这些积极的词语会帮助你提高信心。
(二)“优化情绪”――以平常心对待高考。
1、高考就是平常的考试。有的考生把高考看成决定命运的一战,因而,就会极度紧张。
2、学会深呼吸,调整呼吸节奏来放松自己。
3、建议用自己右手大拇指按摩自己的内关穴,大体是戴表带后面扣眼的地方,顺时针按摩36次,很有效果。
(三)“进入状态”――发挥出最佳水平
1、不要自我加压,现在有不少考生除了做自己老师的卷子之外还做很多其他的试卷。现在只要回归基础、回归课本就足够了。
2、调节生物钟。高考是白天考试,现在不少同学是夜猫子,建议考生每天晚上11点半左右睡觉,这样白天精力才能充足。
3、体验各种考试的不同情景,体验考试的感受,高考时会顺利适应考场。
4、考前学校经常放假几天,有的考生这个时间只看书、只看笔记,不做卷子,结果高考找不到感觉。建议考生放假以后一定每天做卷子,做过的卷子,一做就有信心,达到练练手、热热身,找找感觉的目的。不要做新的难的卷子,避免影响自己的信心。
5、考前的晚上不要提前睡觉,宁肯一夜不睡觉,也不要吃安眠药。
(四)“充分发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1、战略上藐视试卷,战术上重视试卷,特别对简单的考题一定不要马虎。
2、合理的运用考试策略和技巧,争取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小贴士―临考前,调节紧张心理的方法
(1)运动转移法。在进入考场前20分种左右,考生如果心情非常紧张,可用体育活动加以调节。方法是:先做一些身体的准备活动,慢跑2~3分钟,然后,做1~2次百米跑。百米跑时要用最快速度,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不想其他任何事情。跑完之后休息一下,做做放松活动,深呼吸几次,然后进入考场。
若因条件所限,不能做百米跑,则跳绳几分钟也行,也要全力以赴、全神贯注。跳完之后做做放松活动和深呼吸,休息一下,然后进入考场。考试之前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地运动一下,可以有效地转移过强的焦虑兴奋中心。
(2)音乐放松法。考生若体质较差或不喜欢运动,在考前焦虑紧张心理比较严重时,可用音乐放松法。方法很简单:带一台录音机(袖珍型更佳),在考试开始前欣赏20~30分钟自己喜欢的音乐,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除了音乐,什么也不想。这种方法也是很有效的。
(3)呼吸调整法。在心理过分紧张时,也可以在考场附近较安静的地方放松坐着或站着,尽快入静,排除杂念。通过短暂的呼吸调整,可避免外界恶性刺激引起的不良反应,又能使体内植物神经系统的紊乱状态得到相应的调整。
应试技巧篇
案例:高强平时学习刻苦,考前放假几天玩的过于放松,走上考场时心情又过度紧张,已经熟记于心的知识也不能成功地提取出来。答题时间分配不均,在有些题目上浪费太多的时间,结果几道大题没有来得及做,高考成绩出来后和平时成绩对比相差甚远。
考场上注意掌握一些答题技巧,拿到该拿的分,减少不必要的失分,是应试过程中提高成绩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往往会决定考试的成败。考试技巧对于考生来讲是不可少的,考场上考生只有做到“情绪控制、神态控制、程序控制、时间控制、方法控制”,才能确保发挥出正常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
一、情绪控制
尊重监考老师,争取形成良好宽松的气氛,切忌把监考老师当成敌对面而敌视监考,这样的心理会损坏自己良好的心境。同时,作为“敌对面”的监考老师一旦发现来自某考生的敌视,可能也会对该考生产生敌视。这样的对立,受害者只能是考生自己。
二、神态控制
举止大方得体。切忌东张西望,搞小动作,以免引起监考老师的误会而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或者闭上眼睛,做几下深呼吸,缓解紧张的情绪,满怀信心地等待考卷的到来。
三、程序控制
试卷发下来以后,要趁答题之前的时间写好姓名、学校、县市、考号等密封线内的填写内容,以免因填写这些内容而占用了答题时间。同时,要翻看试卷,清楚试卷的大体内容,避免漏做题。在以往的高考中,就发生过许多考生考完后才发现有些题目漏做的遗憾事。
答卷过程可解析为三个步骤,答题、解难、检疑。
考试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对考试全过程进行必要的控制,才能使考试过程科学化,从而考出理想的成绩。
作简要的考试“答卷记录”是一种好办法。其方法是在答题时,把已答过的题目按“无疑”,“有疑”,“空作”三类分类,把“有疑”,“空作”的题号分别记录。“无疑”即该答案已确实无误了,这样的题在检查时可以“免检”,一方面可以防止本来作对了但又改错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时间。“有疑”即该题答案不确实,需要在“检疑”时加以详细的检查,以确定其答案。在答题过程中,有一些题一时还答不上来,如果固执做下去,一则浪费时间,二则往往会作错,这样的题可以先放下,在“考试记录”上简单地标明题号,然后,继续往下作。在做其他题目时,如果有什么启发,可以即时记在“考试记录”该题的题号后,“解题”过程中,在前面一系列思考的基础上再对“空作”的难题集中力量进行突破,这时解决难题比刚遇到难题时效果就要好得多。无疑的题不做记录。
第三个过程是“检疑”,即对有疑惑的答案进行核实反省再处理的过程。
这样三步骤三个层次有区别地对待,“性质”不同的题目就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答卷体系,使答卷过程得以科学化的控制。
四、时间控制
高考150分,120分钟的答题时间。(注意,语文考试的时间是150分钟)一分的考题有0.8分钟即48秒的答题时间。扣除检查试卷及涂答案卡的时间,高考每分的试题所占的时间大致在0.7分钟。(注意作文的时间应该保证在60分钟左右。)60分的题应该在42分钟左右答完。当然,时间的控制不一定要时时进行,做到大体掌握就可以了,不能“斤斤计较”,那样就会影响答题了。
答题时应将手表置于桌上,以便于时间控制。要注意把握答题速度,防止过快而产生的马虎和过慢而导致的时间不够,做不完。把握节奏,防止过快与过慢的弊病,不急不疲,在规定时间内答完题目即可。
答题时间的分布上还应注意难易调剂,即用于简单试题的时间可稍少一些,“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较繁偏难的试题。
五、方法控制
考试需要讲策略,临场需要靠技术。考生拿到试卷后,应迅速摸清“题情”。先从头到尾通览一遍,建议大家在10分钟内完成以下两件事:
第一,在“扫描”过程中,顺手解答那些一眼便知答案的小题。
第二,对于不能立即作答的题,可在“扫描”时分为A、B两类,A类指题型比较熟悉,估计上手较容易的题;B类指题型较陌生,自我感觉不好的题。
(一)做题遵循“四先四后”原则
1.先易后难。先做简单题(A类),再做复杂题(B类)。根据实际,跳过啃不动的题,从易至难。
2.先熟后生。在扫描中,既可能看到较多有利条件,也可能看到较多不利因素。先做那些题型结构和内容比较熟悉的题。
3.先高后低。指在难度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先做分值高的题,后做分值低的题,这样投入少,效益大,比较划算。
4.先同后异。即先将同分支(如数学中的代数、三角等)同类型的题目集中处理。这类题目知识、方法间沟通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
(二)把握一慢一快原则
审题要慢,做题要快。考生在审题时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等方面真正弄懂题意。凡是题目未明显写出的,一定是隐含地给予的。只有细致审题,才能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找到解题方法之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
(三)注意分段得分之法
因阅卷实行的是“分段评分”,所以,考生对会做的题目要力求不丢分,特别要解决好“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事实上对于考生,会做的题,阅卷教师更注意找毛病,分段扣一二分;相反,对考生未能正确作答的题,阅卷教师则更注意找其中的合理成份,分段给一些分。
(四)做对中低档题,冲刺高档题
答卷中,见到简单题,要细心,莫忘乎所以,谨防“大意失荆州”。面对偏难的题,要耐心,不能急。考试全程都要确定“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的必胜信念,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五)考场上的四项注意:
1.画图用铅笔。用钢笔画对也给分,但若画错就无法修改了。
2.及时涂机读卡。做完选择题要立即涂卡。免得最后一两道题做不出来,冥思苦想而忘记了时间,到考试结束时就来不及了。
3.不要误做“标记”。高考不许在试卷上做标记,否则取消该科考试成绩。不要用铅笔答题,否则按规定扣除该科分数的50%。
4.草稿纸的使用要得当。高考的草稿纸一般一科只发一张,演算时要合理布局,使用得当。
小贴士―考试五字要诀
1.头天要调整,晚上睡觉稳;
2.养精又蓄锐,早餐要丰盛;
3.愉快进考场,头脑要清醒;
4.自信别紧张,审题不上当;
5.细心去答卷,冷静去争分;
6.见难先放下,会题不丢分;
7.书写快而准,不做无用功;
8.回避丢分点,时间要抓紧;
9.考完不打听,准备下一门;
10.精神状态好,一定能考好。
饮食锻炼篇
案例:陈亮去年考英语时,因平时英语就不错,看到题目又很简单,于是就不紧不慢地做起来。“可题目还没做一半呢,肚子疼了起来,准是中午吃的东西太杂了。无奈,只好坚持着继续考试,但是天知道我的注意力是多么的不能集中。”陈亮说,饮食真的很重要,考试那两天最好不要吃很油腻的东西,与平时的食物结构保持一致就好。
专家提醒,考试在即,又逢烈日炎炎,天气高温,考生有些精疲力竭、心烦气躁、情绪不稳。也有的考生急火攻心,嘴上外起大泡,内生口腔溃疡。有的考生紧张过度,出现了胃肠紊乱,一时便秘,一时腹泻等等,考生要注意合理饮食,还要积极锻炼身体。
一、饮食攻略
(一)口腔溃疡应吃泡菜
维生素E抑制溃疡面再度发炎,锌和B族维生素(B1、B2、B12、叶酸)、维生素C能提高机体对溃疡面的修复能力,帮助溃疡面愈合。对于备受口腔溃疡“折磨”的考生,泡菜很可能就是他们的“救星”,使他们免受疼痛之苦,尤其是用卷心菜、绿椰菜、绿芥菜、菠菜等制成的泡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U,对于治疗口腔溃疡有奇效,是一吃就好的抗溃疡良剂。
所以,每餐要吃泡菜、拌贝尖儿。另外要尽量避免酸味强的食物(柚子、西红柿、猕猴桃、柠檬、山楂、草莓等),这些食物虽然含维生素C很多,但是,由于是“酸味”食物(不是酸性食物),吃得过多不但能加剧已经产生的溃疡,还可以刺激新的溃疡面的产生。
(二)患肠炎别忘喝酸奶
精神过度紧张,肠子也容易痉挛,很容易引起肠炎,一次次地跑卫生间,不仅影响学习,人也变得疲软、无力。这种情况下要多喝酸奶,酸奶含钙丰富,维生素B2也多,又含有活性嗜酸性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丰富的钙和维生素B能舒缓肠痉挛使其放松,活性嗜酸性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又能调节体内菌群,恢复肠内微生态的平衡,防止因有益菌不足和有害菌过多导致的肠炎。
对付肠炎的“绝招”:①焦米粥:将粳米在热锅上,炒成焦黄色,之后,再加水煮成“开花状”米粥即可,有收敛、止泻的作用,对肠炎的病人很有效。②炒面:将面粉炒成咖啡色,用水冲服,可作为晚间加餐,以补充热量,增加体力。③肉茸:将鸡胸肉或鱼中段肉,用刀背“剁”成茸状,作成肉茸粥或肉丸子都可,以补充蛋白质,增强免疫力。
(三)色氨酸、钙镁、B族维生素是天然安眠药
晚饭一定要早吃,最好安排在睡前5小时左右,而且要少吃、素吃,特别要少吃肥厚油腻的食物,切勿过饱。还要注意不吃产气的食物,某些考生体内因为缺乏一些酵素,摄入一些不合适的食物,在小肠中不被消化,到大肠中便被肠菌分解利用,然后产生大量的气体,从而产生腹胀感,将严重妨碍考生正常的睡眠。如玉米、面包、马铃薯、红薯、芋头、豆类、大白菜、洋葱、绿花椰菜、青椒、茄子、香蕉、柑橘类水果、柚子和添加山梨糖醇(甜味剂)的饮料以及甜点等。色氨酸、钙镁、B族维生素被称为天然的安眠药,色胺酸会借着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饮食组合,顺利地进入大脑中,给你一个安稳的睡眠。所以,睡前不妨吃点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蜂蜜全麦吐司或水果,它虽有像安眠药的效果,却没有安眠药的副作用,不会让人上瘾。
推荐“助眠”晚餐食谱:①小米粥、凉拌金针菇、归参山药牛腩、炒西芹百合;②酸枣仁粥、凉拌海蜇、桂圆童子鸡;③乌豆圆肉红枣粥、凉拌海带丝、香菇油菜、五彩虾仁;④夜宵:莲肉百合龙眼羹。
(四)菜肴清谈,别吃罐头食品可防痛经
女生考试这几天如果正赶上月经期,又有痛经的毛病,家长可以给孩子补充一些钙镁螯合剂及B族维生素。饮食中要大量摄取高钙镁的食物,菜肴要清淡少盐,并拒绝罐装食品、薯片、皮蛋、板鸭、动物内脏、贝类、红肠、火腿、豆腐脑、香干、豆干、橄榄、烤过的花生以及萝卜、茼蒿、大白菜、菠菜等含钠较高的蔬菜,以减少月经期水滞留现象。同时要保证排便通畅,痛经时常与便秘相共存。
(五)少吃米饭多吃发酵食物应对胃炎
中学生胃痛大多为浅表性胃炎,胃酸分泌过多,有反酸水的症状。主食要少吃米饭(可吃蒸嫩的软米饭),多吃发酵的面食;选择嫩而无筋的肉类,嫩而纤维低的蔬菜以及去皮、去籽、甜度低的水果;禁用浓肉汤及酸味食品(如西红柿、柠檬、山楂、草莓等),尤其是天气炎热,不可以喝酸梅汤、果珍等饮料,可多吃些牛乳、奶油、菜泥、熟透的肉、涂黄油的烤面包或带碱的馒头干以及一些发面食品,以中和胃酸。
(六)怕中暑多吃鸭肉多喝粥
每年的高考,家长都祈祷上苍能够下点雨,天气阴凉点,孩子们不至于在考试的时候发生中暑,影响孩子的一生。利用“热者寒之”的原则,多吃鸭、多吃菌(菌类素什锦)、瓜(橙汁瓜条、蓑衣黄瓜、酸辣瓜条、香瓜、哈密瓜、西瓜)、多喝粥(绿豆粥、莲子粥、金银花粥、薄荷粥、冬瓜粥、荸荠粥、鸭梨粥、山楂粥、莲藕粥等)、多喝茶(盐茶、茶、苦丁加滤茶、薄荷凉茶),多喝果汁(酸梅汁、杨梅汁、杨桃汁、西瓜汁、葡萄汁、菠萝汁、番茄汁)。适当吃点辣的刺激食欲,少肥厚、油腻、热性的食物。忌大喝冷饮,大吃冰激凌,它们只能降低身体局部温度,解一时“口热”,不能全身降温。而且,吃进体内后,在消化过程中,还要消耗体内原有的一部分水分,导致越喝越渴。家长给孩子备上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以应对考场中暑。
(七)吃些深海鱼等防止紧张烦躁和心慌
考试前,尤其要多补充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钙质的食物,对于镇定神经、缓解考前的疲劳感、紧张感觉很有效;或者在营养师的指导之下有意识地、连续地补充营养补充剂。考前可以多吃些深水鱼类、鸡肉、香蕉、葡萄柚、樱桃、菠菜、低脂牛奶或酸奶、全麦制品、南瓜、大蒜等令人精神放松,感到快乐的食物,可以纠正抑郁、烦恼、苦闷、紧张的情绪,提神醒脑,振奋精神,并且大大地提高自信心,对于有“考前综合征”的学生更为有效。如考试期间出现心慌,可吃块巧克力,喝些矿泉水并按合谷穴(虎口部位)5分钟。
(八)全营养早餐应对早晨没精神儿
上午是考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和作判断的重要阶段,非常需要大脑尽早地兴奋起来。可是此时体内的葡萄糖储备经过一夜的酣睡已所剩无几,体内营养成分早已消耗殆尽,激素分泌也已进入了低谷,所以,你总会有睡不醒、没精神儿的感觉。而早餐恰是启动大脑的“开关”,它犹如“雪中送炭”,及时地接通了大脑活动所需要的电流,能使大脑尽快地兴奋起来,使学生们快速地进入应考状态。
全营养早餐要以谷物等为主,肉类和蔬菜水果为辅,保证糖、蛋白质、维生素三营养素齐全。考生早餐喝粥也有讲究,要喝起兴奋作用的、类似于咖啡效果的玉米粥,而不要喝起催眠作用的小米粥。推荐理想早餐①胚芽面包片、方火腿、蓝莓果酱;②豆沙包、酱鸡肝;③杭州小笼包、五香茶鸡蛋、酸辣瓜条、馄饨。
考试当天的早餐应注意,不要吃以纯糖为主的食品(如包子、咸菜和粥或者仅是一杯果汁),这类食品虽然能快速提供给大脑能源,使血糖迅速上升,但是并不持久,身体仍然会因为血糖不足而容易疲乏,影响考试的临场发挥,所以,早餐一定要有蛋白质的食物才会更“禁饿”。
另外,不要吃含脂肪太多和太过油腻的食物,如煎鸡蛋、炸糕、油饼等,吃此类食品,人体会因摄入淀粉、糖分、脂肪和胆固醇过多,而过分延长消化时间,如脑内负责消化吸收的神经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必将造成大脑内语言、记忆、思维等智力活动的神经常处于“抑制”状态,造成脑部血流量减少,脑细胞缺氧,整个上午可能都会无法集中精神,大脑昏昏沉沉的,使思维迟钝,反应减慢,从而影响考生的临场发挥,影响考试成绩。
小贴士―考前饮食五忌二宜:
考前备战要“求全责备”,一些细节问题同样不能忽略,比如饮食。家长们往往容易走极端:生怕孩子吃不好,隔三差五大鱼大肉;只要是有营养的食物就往孩子嘴里塞……其实考前的饮食要讲究科学。在这里,我们为您提供考前饮食的“五忌二宜”,请作参考:
考前食谱忌大变
饮食不要因考期临近而刻意改变。在临考前及考试期间,饮食量都不要比平时增减太多。仅需在平时饮食基础上适度微调即可,千万要避免“大鱼大肉管饱”的错误做法。
饮食最忌减主食
要保证主食的摄入量。以前人们总是认为考前主食是配角,鱼类、肉类才是关键。其实这些食物只能补充蛋白质,大脑思维主要依靠的是葡萄糖,而主食才是葡萄糖的最主要来源。
忌食油腻忌偏食
考生切忌吃大量油腻的动物性食品。油炸食品易使人产生饱腹感,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建议多吃牛奶、鸡蛋等食物,也可以熬些绿豆粥、银耳莲子汤等,清淡滋补,容易消化。另外,当人体摄取食物酸碱平衡时,大脑才能处于最佳功能状态;当酸性或碱性过高时,大脑功能就会衰退。因此,考生应注意营养均衡,切不可偏食。
忌以饮料代水
考生考前应多喝水,每天要保证1500-2000ml的摄入量,切忌以饮料代替开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充足的水分可确保血液循环顺畅和大脑工作所需的氧得到及时供应。
一些含糖的饮料在吃饭前最好不要饮用,因为这些饮料易产生饱腹感,影响食量。考生考前可以喝一些茶及咖啡提神,但不能太浓,浓茶及浓咖啡都有兴奋的作用,会影响睡眠。
零食忌选坚果类
零食可以适当吃些,但要记住:油腻的食物及坚果类食物,如瓜子、花生等富含脂肪,不要多吃。甜食及奶油过多的食物也要少吃。不妨选择黄瓜、水果等,可以有效地控制食量。
宜多吃水果、蔬菜
水果蔬菜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缓解厌食及便秘的作用。考生应保证每天吃两个水果,500克左右。
二、积极锻炼身体
身体是高考取胜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试想一个体弱多病的学生,他的成绩会好吗?同学们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死读书而忽视锻炼身体。
体育锻炼至少有以下好处:
1、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2、能够调节人体紧张情绪,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从而使你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
3、使身心舒展,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以及消除读书带来的压力。
4、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保持竞技状态,有利于考试成绩的超水平发挥。
关键词:沟通;桥梁;评价;微笑教学;技巧;幽默;激情
沟通,已经成为21世纪的重要名词。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沟通都无处不在:人们在工作中,生活中,甚至在情感世界里,都充满了沟通。如果能好好地利用它,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中沟通的作用同样重要。沟通是传递者――过滤――接受者――反馈的环回过程。有一句话非常合适:在别人的反应里看到自己。因此师生沟通是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
老师作为搭建在家长和学生之间一座无形的桥梁,与学生沟通的方式、说话的口吻,甚至是一种眼神都有可能在学生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迹。正所谓,没有沟通就没有教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其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此过程中,老师要赢得学生的热爱与信任,必须想方设法与学生全方位的沟通。我常用以下方式与学生沟通。
1、书面形式的沟通。这里的书面形式,主要是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我每天叫学生练习英语书写和书面表达,定期进行检查。除了评个等级ABC外。我都会加上几个字甚至一句话。比如:“好小子!进步啦!”“嗯?怎么闹情绪了呢,不如前面的好啦!”“拿去书法比赛,保证拿第一!继续!”“good, better ,best!”等等加以提醒鼓励。有的学生还会回写“老师,我会努力的!”“对不起老师,这几天忙了点,下次注意!”等等。利用书面形式沟通师生之间感情,可以达到心与心交流,此举有利于缩短师生感情上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切的关心自己,是一座沟通师生心灵的良好桥梁。
2、课堂上的沟通。我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肢体语言或无声的沟通。我一贯的作风是微笑教学。不管我的心情如何,身体怎么样,在上课前一分钟,我都会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进了教室一直到下课我都是微笑着的。正如教师节时几个学生慰问我时说的:“老师,你一站在教室前面就有一种气场,你是笑着的,但我们都很怕你,感觉你能把这个教室镇住!”还有一个学生写道:“老师,感谢你的微笑,让我学会了要坚强面对生活……”课堂上,我微笑着盯住某个学生不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一个鼓励:“没关系,大胆说吧!”也可能是一个警示:“你走神啦,我看到了哦!”学生已经可以分辨出是哪种啦。所以我的课堂纪律是最好的,也没有人打瞌睡。此外,我还会经常一边讲解一边走到下面去,拍拍甲的肩膀,原来是他走神啦;轻轻扯一下乙的头发,是她在偷偷看日记……
第二是语言沟通。这是最普遍最常用的了。语言沟通要讲究艺术技巧。每个老师都在上课,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时间,可产生效果却不一样。这就是语言的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可你的传的方式合适吗?学生的惑解了吗?课堂不只是传授书本知识的去处,更是与学生交流的好时机。要让学生接受你信任你并打心里佩服你才行。一个教师,即使做不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最起码要让我们的语言生动有趣。一个说话没有标点、没有抑扬顿挫、不懂激情的老师,纵有再高深的知识,也很难让学生喜欢听你的课。所以要想做一名出色的老师,就要想法设法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生动幽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到健康饮食一单元里treat一词的用法的时候,讲到“请客”的用法,treat sb. to sth.(请某人吃…) 我举例说:Today it’s my treat and I treat you to a big meal .Now tell me what do you like but it be must healthy food !然后顺势介绍健康饮食。学生的兴趣马上上来了。
3、课间随意式沟通。一般我不会一下课马上就走,因为经常有学生问问题。我还会单独找一些课堂上出状况的学生问询一下。这个时候,我不是老师了,而是学生的朋友。和学生聊聊天,适当和学生开开玩笑,这样一方面可以调节气氛,融洽感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展示出老师平易近人的形象。这样就把课堂上没解决的问题给解决了,也了解不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等其他方面的情况。也有学生主动找我聊心里话的。比如早恋的事,我已经碰到几次了。说明学生信任我,所以我都会尽力在不伤害他们情感的基础上帮他们分析出主意。一个女孩子和网友见了几面,男孩子就不理她了,她很伤心。我就问她是否真的在乎男孩子,她说是。我跟她说这是非常正常的,人人都该有爱的权利,但还需要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资本!你现在要做的不是想办法找回他或忘记他,而应该是记住他的话“我要上重点大学”并以此为动力,你也上重点大学给他看看,同时加强自身气质的内外修养。这期间一定不主动和他联系,他主动了你也要以学习为由少说为宜,一直到高考发榜了拿你的通知书给他看。我问她能否做到,她爽快的说:“能!”到现在为止这个女孩子一直很活跃,成绩稳步提高。
4、利用课外活动进行沟通。以发展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为目的,展示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及劳动的热情,鼓励学生在英语口语,词汇记忆,写作,英文歌曲及情景剧等方面全面发展。鼓励同学们发扬个性,自我创新,互帮互助,共同奋进的精神。活动中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各展其能,使他们在参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感受合作成功的快乐。
一、基本情况
高二(7)班是个物理班,共55人,其中男生47人,女生8人。总体来说,本班有如下特点:1、思维活跃,基础较为扎实,成绩较好。2、班风纯正,团结、活泼、和谐、务实的班集体基本形成。3、有轻度的两极分化情况。4、随紧张的备考而引发的各种心理疾病常有表现,如烦躁、忧郁、失眠等。
二、几项重要任务
1、高考动员,激发同学们为理想、前途而拼搏的热情,主题是“争分抢秒,全力一赴,无悔高三”。
2、高考报名。注意提醒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报x科
3、组织学生作好体检工作。
4、动员学生作好“一模”的备考工作。“一模”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考志愿的填报,它实际上是对高考成绩的检测。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
5、作好“二模”的备考动员。
6、组织学生作好体检工作。
7、组织学生作好志愿的填报工作。填报志愿是一名科学,填报的好坏直接影响的高考录取。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考往年的录取情况,科学地、合理地填报志愿是重中之重。
8、组织学生参加高考。重点是“沉着、冷静、细心、守纪”。
三、具体的实施步骤
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结合本级、本班的具体实际,拟做如下安排。
周次主要工作
1开学典礼,高考报名
2强调班纪班风
3摸底考试
4摸底考试分析
8一模
9一模总结
10家长会
11二模、体检
12高考备考心理辅导
13二模总结
18德育考核及操行评定
19高考
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现对本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下:
一、把握班级情况
基本情况:我班底子薄,原先是大家都不愿意接任这个班的班主任,经过上学期的整顿,班风学风有很大好转,全班共有38人,有近6人无心向学,纪律散慢,上课经常睡觉、迟到也较为严重,有两个曾有过顶撞老师的行为,还有一些自理生活的能力较差。这些都给管理好这个班级带来了较大的阻力。
二、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建设。
本学期重新通过民主选举新班委和团支委人选,在入围学生中指定人选组成新班委、团支委,制定班级管理量化评估积分细则(奖惩条例),对班干部进行定期培训指导,充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但在物色确定的班干部中,部分工作态度不够认真,工作能力不突出,中途更换了两名班委。实行值日班委制度,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努力逐渐培养出一批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威信高的班干部,并进一步带动了班风学风的好转。实行安全、赌博一票否决制,严禁学生下沟河游泳和聚众赌博。这些制度的实施都收到较大的成效,班风、学风都有较大的转变。
三、抓典型,以点带面以点补面。
本班学生特点是两极分化:成绩两极化,思想也两极化,特别是双差生较多。所以要管理好这个班,首要的工作就是如何发挥优等生的榜样作用和教化差生,即抓好典型。对学生因材施教,分批集中进行指导教育,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双优生(成绩思想都好的)、中等生、成绩差的、双差生。对双优生还需多关心和鼓励,对双差生实行及时鼓励和严格要求、奖罚分明相结合。
四、质量检查成绩的正确归因及对策
1、压力过大,焦虑过高。因上学期大部学生成绩有较大的提高,考前担忧考不出以前的成绩,给自己过大压力,导致考试时焦虑过高,发挥不好。
2、学习兴趣和热情有所降低。平时自觉性不够强,课堂回答问题积极性不高,不善于思考。
3、准备不足,方法欠妥。一些学生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喜欢做难题、怪题,抓不准重点。
4、粗心大意,审题失误,答题技巧不妙。
5、过于自信,有骄傲的表现。
6、考试方式的改革,部分学生答题时间分配不得法。
根据上述的原因,主要采取如下一些对策:
1、改善学习行为习惯
a、科学调整各科学习时间。
b、改进学习方法,难题怪题少做或不做,要重视基础性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及时巩固和多次重复训练重点知识。
c、要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调节紧张的学习情绪,使自己过得既轻松又充实。
d、引导学生培养间接兴趣,对无兴趣的科目要采取“强化学习”的方法,有一种强迫自己成功的意识。
2、发挥自我暗示的积极作
用。
3、讲究“战略和战术”。
战略:以竞争的精神去拼搏,抛开保守思想的束缚。
战术:强科争优势,弱科保底线。(最低要求必须以比省平均分低5分为底线)
五、家长会形式的变革效果良好
本次家长会采取分批的形式进行,离校最近的学生家长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开,其它分为双差生、退步大的学生、尖子生分别进行召开,到会的科任主要是语数英和x科的老师。在召开家长之前首先把学生名单发到科任老师手中,科任老师又先找这些学生深入一层谈心进一步了解学生。开家长会时,到会的家长和科任都有说不完的话。这种对话式的家长会,比以前只是老师在上面说,家长在下面听老模式效果好多,以前家长听完老师的说话之后想个别了解情况就没有时间了,现在这种谈话式的家长会能及时回答家长的问题,深得家长的好评,收到良好的反应。
“儿子,时间是有成本的。”
2008年7月的一个星期天,叶琛准备到广东省珠海市开会,临行前,妻子方美媛说儿子叶儒臻最近痴迷魔方,彻夜不睡,成绩也大幅度下滑。
听到妻子这样说,叶琛气不打一处来,临近高考,儿子却如此不务正业!他狠狠批评了儿子。不料,叶儒臻很固执:“爸,现在是什么社会了,你还搞‘一言堂’?”
叶琛与儿子争论了半天,却丝毫没有说服他的迹象,最后只得心事重重地离开家。一位合作伙伴了解到情况后,批评他:“完全顺从家长的小孩,往往是没有个性与思想的工具。你是企业高管,应该清楚不要强迫员工,而是应该把目标分解,并激发他们的动力。”
一席话,顿时让叶琛豁然开朗。按照经济学的原理,任何营销的亏损,都有其根源所在。所以,第一步,他应该确定儿子“不务正业”的根源在哪里。回家后,叶琛与儿子推心置腹地谈了一次。原来,叶儒臻有一位同学喜欢玩魔术,最基础的魔方游戏――三阶被他玩得炉火纯青。受其影响,叶儒臻渐渐对魔方也有了兴趣。
找到根源之后,叶琛说:“儿子,你想过没有,如果你这样一直玩下去的话,就等于堵住了大学的校门。”叶儒臻有些犹豫:“为什么一定要上大学呢?韩寒、丁俊晖都没有上过大学。”叶琛笑了:“你说的这些都是特例。就说我们房地产业,每年招聘都要求本科甚至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如果没上大学,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之后,叶儒臻玩魔方不再像从前那样痴迷。叶琛接着实施第二步――即实施经济学里的成本理论。他告诉儿子:“时间是有成本的。买任何一件商品都要计算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比如买一件价值100元的商品用了1小时的车程,那么它的总成本就是100元加1小时。”
从那以后,叶儒臻开始认真地安排时间,他从不搞题海战术:每天早上6时起床,背诵各科的关键知识点,晚上11时准时睡觉。渐渐的,叶儒臻在学业上越来越游刃有余。
“读大学意味着积累人脉。”
在经济学中,最著名的理论是“分工及专业化”,就是说谁在某件事情上有绝对的优势,就应该让他来做这件事。于是,叶琛与妻子进行了分工:身为医生的妻子比较感性,因此负责儿子的情感教育;叶琛果敢干脆,所以负责儿子性格和意志方面的培养,并适时带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两个月后,叶琛的初中同学举行聚会,叶琛决定带儿子去。这次聚会上,给叶儒臻印象最深是一位从英国回来的CEO,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神情举止透露着特有的潇洒和刚毅。
回到家后,叶儒臻好奇地问道:“爸,那位从英国回来的叔叔当年班上也很出色吧?”叶琛摇摇头:“不,当年他普通。只是从高中开始他专心学习,后来又去英国剑桥大学深造,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看到叶儒臻若有所思的样子,叶琛将话锋一转:“这就是教育对人的影响。我本科学的是社会经济,后来考取了同专业的研究生,同学遍布国内经济界,大都是CEO或CFO,甚至上市公司总裁。这些教育背景和人脉资源,都是通往成功之路不可或缺的宝藏。”
从那以后,叶儒臻全力投入到高考的备战之中。高考过后,他成绩很好。填报高考志愿时,叶琛想让儿子学习经济学或建筑学,子承父业,叶儒臻却一百个不愿意。
这时,方美媛笑着打圆场:“老叶,你不必急着说服儿子,想想经济学里是怎么讲的。”叶琛心中一动,是啊,市场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可以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和效率最大化。按照这种理论,叶琛决定给儿子充分的自由和空间。
叶儒臻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生物专业,这是因为他曾获得生物竞赛国家二等奖,而那些没有插图、全是艰深理论的枯燥竞赛书,他完全当作一部部小说来看,仅动物学就看了三遍!
2011年9月,表现优异的叶儒臻被华南农业大学生物系录取。此后的两年间,他的专业成绩一直在全院期末评定中名列前茅。
“这就是‘好商品’的价值!”
正当叶琛夫妻为儿子欣喜时,2012年下半年,叶儒臻受到校园一个“魔方”社团的影响,玩魔方的兴趣重新被点燃。就在妻子认为叶琛会如高考前一样,大力地进行阻拦时,叶琛却对叶儒臻重拾这一爱好表示了肯定!
面对妻子的迷惑不解,叶琛解释道:“经济学家认为,为了一件‘好商品’而放弃其他好商品所付出的代价,就是这件‘好商品’的价值。两年前,儿子的‘好商品’就是高考的录取通知书。为了这一目的,他当然要舍掉其他的东西,而今他已经很出色地实现了这一目标,玩魔方当然可以。因为这对他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都非常有益!”
得知父亲对自己大力支持,叶儒臻玩魔方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他疯狂地背公式、练手法,一个好端端的魔方,被他每天上千次拧转,不到两个月就散架了。
中考便是行途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很多孩子来说,将决定下一段人生行程的方向。中考成绩,无异于一张重要的入场卷,失之或许和一段精彩插肩而过,得之未必意味着人生全程的精彩。
如果把这个阶段放在整个人生旅途来看,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规划这段行程的速度、节奏。只要奔跑,只要向前,只要稳健,一切都会不可估量。
如果将之看着一次比赛,老师就是孩子的教练员、家长就是孩子的陪练员。如何在这场比赛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家长作为孩子的陪练员,在中考复习冲刺阶段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一、 精神支持
中考无疑是一次挑战,需要不断地超越自我。我们要不断地告诉孩子热情勇敢地迎接这个挑战,享受这个过程。
法国有一位哲学家叫萨特,他认为普通的、平凡的人都有可能选择“自己成为自己的英雄”。三国时期的刘劭说过:“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告诉我们的孩子,朝“英雄”的角度旋转,让我们走进它、唤醒它、强化它、鼓励它、体验它、升华它,享受它,进而将它形成我们的习惯,让它成为我们基本的、高贵的品质――不仅仅是表现――而是品德,品质!”。
我经常会对孩子说,问问你眼前的小草吧,它为什么要从峭壁钻出来;你问问你面前的大树吧,它为什么要长大,为什么要发芽?种子萌发的力量那么大,大树不断地向高处伸展,这就是生命的力量。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地挑战,才会成长,生命才有意义。
父母不能太短视,有的孩子的目标就是淮高中,或者就是某一个大学,等到这一切实现了,她的视野就没有其他的东西了。
面对困难,面对挑战,我们要和孩子一样,不放弃、坚持、拼搏,享受这个过程。我们要不断给孩子力量,鼓舞他们,做自己的英雄,敢于承担责任,竭尽全力,坚持不懈。
二、 物质支持
1. 简约生活
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简约、更纯粹!
一间房子,两桌书桌,一张简易书架,两张床,一个临时衣橱。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但是一定要有书、有报纸。
简约可以使人活得更真、更纯粹、更清净。简约不等于简单和枯燥,这种有设计感的简约生活不是单调的重复,它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交流,倾听,碰撞。
正是中考这阶段简约的生活让我重新审视“所谓奢华的生活”,我想,真正的奢华在一个人的内心。
2. 合理饮食
15岁的孩子正处生长高峰期,每天需要摄入适当的蛋白质、各种微量元素。复习期间要合理饮食,保证每天必须的水果、碳水化合物、动植物蛋白、脂肪。饭菜尽量清淡些。尽可能为孩子准备一些坚果类健脑食品。中考冲刺阶段,更要注意冷暖,春季注意家庭卫生,通风要好,保证孩子身体健康。
女孩子经期要注意合理的饮食,忌一些生冷的食品,保持良好的情绪。
3. 和谐氛围
一个和谐默契宽松的家庭环境,可以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保持宁静从容的心态。这个相当重要!这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幸福感。
4. 适度关注
不要过度担心孩子的承重能力。我相信:“如果孩子没有对一件事情长期持久的投入和倾注,心灵的疆域就不能得以拓展,也不能发生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
通过中考的磨砺,在一种较高强度的投入状态中,孩子的知识体系会得到比较好的全面梳理,知识结构更趋于一种平衡,如果把握得好,将会有一次融会贯通的学习体验,更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面对压力、困难,意志品质将得到挑战和磨练。中考这段时光,还是学校、老师、家长、孩子共同度过的特殊时期,是高考前的一次演练,是人生路上的重要演习,这是一次整个团队的集体挑战,对孩子来说,能够获得更复杂的人生体悟,学会感恩,学会分享,懂得生命里最重要的感情并珍惜之!
所以,面对中考的孩子,不用对他们过分特殊化,应像平常一样地工作、生活、学习。当然,在关键时候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如:如何排时间,如何面对每次考试;但要相信孩子,给与他们更多的空间、更多的鼓励、认同和支持。
5. 父亲教育
中国是一个父亲教育非常缺失的国度,进入中学以后,父亲应该更多地参与孩子的教育,我个人认为父亲不能以工作太忙为借口放弃对孩子的关注。父亲的思维方式和母亲差别很大,这个时候父亲对待问题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对孩子影响非常重要。在这方面,父亲如果做得好,每天陪孩子嬉闹、交流,对孩子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我每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看孩子的父亲和孩子嬉闹,这也是一种天伦吧。
6. 适度休息
良好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是精力充沛的重要保证。比较好的休息,才能让孩子保持敏锐、高效的状态。即便是冲刺阶段,我也会要求孩子每天保证8小时的睡眠。
家里可以没有电视,可以没有网络,不能没有书,没有报纸。适当的阅读不但没有影响孩子的成长,在我看来,阅读是一种休息,一种比较好的积累,一种休整。初三以来,孩子阅读的经典名著超过15本,我们还订阅了《南方周末》、《中国电视报》《报刊文摘》《疯狂英语》等报刊杂志,她可以随意地阅读。我相信这对丰富她的生活和提升文学素养都是很重要的。即便是中考冲刺阶段,我们也会一如既往地保持阅读这个习惯。
7. 体育锻炼
除了学校安排的体育活动,每天,孩子的父亲会陪孩子打30分钟的羽毛球,周日下午锻炼2个小时以上。周末带孩子到户外走走,亲近自然。这些会让孩子始终保持比较好的状态。我经常对孩子说清华大学体育场墙上的一句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三、 行动支持
1. 规划好时间
女儿有一个比较好的习惯,从小学一年级起专门有了记录作业的本本。记录每天的功课,自己完成的作业。做完的作业她会习惯性地用有色笔画一下。
我认为冲刺阶段也应该有一个总体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天计划。这些计划不一定要写出来,但一定要有数,它可以保证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让每天的生活有序。
2. 总复习策略
复习要跟紧老师的步伐,不断提醒孩子关注基础,查找漏洞,关注教师交代的重难点,第一轮复习阶段尽可能做一些典型题练练手。
老师们都有精心的准备,能针对孩子学习情况给予比较好的建议和指导,所以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复习进度,及时与任课老师沟通以便获得及时的指导,适时调整复习策略。
即将进入冲刺阶段,有一些家长还在为孩子找家教,我个人认为很浪费时间。指导孩子查找漏洞,学会整理问题,集中向任课老师请教效果更好。第一轮复习期间,我根据孩子解决数学难题能力较弱的问题,积极和老师沟通,数学每周让孩子训练3道经典题,都是各省市中考试题的最后一题,比较难,通过训练,孩子面对难题的信心有很大提高,解题能力也得到提高,效果比较显著。
当然,自主补充的习题并不是越多越好,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自主针对性地补差。第一轮复习最重要的事情紧跟老师,把基础做牢。
冲刺阶段的训练,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有针对性地做一些限时的训练。(这太重要了!!!比如限定时间做英语阅读理解,限定时间做一道数学题,这些强化训练可以规范孩子的解题习惯,查找漏洞,提升孩子应试能力。)当然,无论什么时候,书本仍然是最重要的,不能丢的。
3. 天复习策略
每天要求孩子高效地完成学案,尽可能提高正确率。孩子一般最迟晚上9点可以完成作业,要提醒孩子做到当日复习当日清。如果有自主的时间,每天每门课建议孩子安排适当的时间复习,学习的时候建议各学科交叉学习,可以减少疲劳。
4. 应对考试
冲刺阶段的考试会更密集一些,月考也好,模拟考试也好,结束以后,要帮助孩子分析试卷,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善?
考试分数要看,但对自己孩子的定位要准确、务实,切不可估计太高。第一名只有一个,第一可以成为灯塔,一种概念,但绝不是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尺。想想看,对我们这些成人,中学、大学的分数意味着什么呢?关乎个人福祉的一定不是当年的分数。
我经常对孩子说,考前心要重,考后心要放。考后要关注孩子的反思和总结,争取考好考差都有收获。
考试时候的指导也有必要,告诉孩子考试过程中,不要考完一门就和别的孩子对答案,这样会很影响情绪。前一门考完就别想它了,朝前看。
5. 安全度过高原期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复习挺卖力,丝毫不曾比以前偷懒、但是月考成绩就是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
这说明孩子正在经历一个特殊时期――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停滞不前期,心理学称之为 “高原现象”。
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遇到这种现象积极帮助孩子调整状态,共同克服这种“高原现象”,安全度过高原期。
6. 冲刺节奏调整
冲刺阶段的学习,和长跑是一个道理,可能要慢慢提速,可能的话,稍稍提高训练量。如果没有力气冲刺,保持原来节奏和速度也行。
7. 做个垃圾桶
孩子的压力从何而来?终究是成人传递给他们的,父母的情绪会象家里的背景墙、背景音乐影响着全家人。多换位思考,就可以多理解孩子一分。同时,父母要学会做垃圾桶,孩子复习过程中会有一些消极情绪发泄,我们要学会倾听。不能大惊小怪或责怪,做好疏导、安抚工作。争取将消极的“垃圾”接受并消化。
总之,在冲刺的过程中,有成功也会失败,如果我们能更科学、更智慧、更理性些,一定会少许多遗憾。
路要孩子自己走,没有人可以取代他们,陪练并不是“陪读”,更不是书僮。陪练可以在前面科学地指引方向,也可以在后面智慧地默默支持。
当我们从孩子解决完难题痛苦的甜蜜中、从每次成功和失败的考试中抬起头,我们会发现,这个过程是多么重要,我们就是这样在不断超越中行进,过去的每个日子将成为一道又一道风景留在孩子和我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