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协同发展范文

经济协同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协同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协同发展

第1篇:经济协同发展范文

序参量选取协同学理论是194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Haken)创立的,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协同学理论的核心思想即开放系统通过内部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自发地形成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而决定系统的最终结构和有序程度的变量称为序参量,它是描述系统的宏观行为并表征系统的有序化程度的参数变量[10]。重庆保税港区港口物流系统的运作涉及到运输、仓储、配送、港口装卸、包装加工、商检、海关监管、信息交换等供应链服务的各个环节,国内目前尚未形成科学统一的统计体系。从港口物流的功能出发,本文选取港口集装箱吞吐量(φs1)和货物吞吐量作为重庆保税港区港口物流系统的序参量指标,他们不仅反映了港口规模状况和经营状况,而且可以衡量港口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此外,基于重庆保税港区独特的空港+水港模式,将货物吞吐量序参量细分为空港货物吞吐量(φs2)和水港货物吞吐量(φs3)两个指标。至于区域经济系统,本文选取地区生产总值(φe1)、工业生产总值(φe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φe3)、进出口总额(φe4)和固定资产投资(φe5)等具有权威性且得到专家广泛认可的序参量指标。由式(3)可知,U∈(0,1),且U越大,复合系统的协同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模型同时考虑了两个子系统的有序发展程度,当一个子系统有序度提高幅度较大,另一个子系统有序度涨幅不大甚至降低时,整个系统的协同状态较低或者根本不协同。从而可以从整体上定量分析复合系统的协同水平和变化趋势。

二、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及重庆保税港区年度统计资料,见表1、表2。表中的上、下限指标值分别取2008—2013年各项指标的相应数值。为了弱化数据计量单位不同对分析结果造成的影响,首先利用SPSS19.0软件对各评价指标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处理的矩阵表达结果如下。

(二)子系统评价指标的赋权在计算各子系统的有序度之前,需要合理赋予各序参量指标不同的权重。本文采用常用的客观赋权法、CRITIC法来确定各序参量指标的权重,CRITIC法的基本原理为。如图1所示,重庆保税港区港口物流—区域经济系统整体处于协同状态(C>0),但复合系统协同度不高,系统协同度平均值不到0.2,系统协同度最大值为0.26219,最小值为0.0527,波动较为平稳。此外,区域经济系统有序度大于重庆保税港区港口物流系统有序度,说明重庆保税港区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强,系统有序化发展程度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结论

第2篇:经济协同发展范文

关键词:流通业;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机制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5)03-0091-06

一、文献综述

协同是指系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个体相互作用和有机整合的过程。国内外对流通业与相关产业协同的研究主要侧重研究了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在流通业与制造业协同的内涵方面,邹筱 等(2012)认为需要一种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来促进流通业专业化的服务与制造业的物流需求之间的融合[1]。陆剑宝和梁琦(2012)认为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存在着三种协同关系,分别为基于产业集群的生产业协同、基于价值链的生产业协同以及基于制造业的生产业协同[2]。在流通业对制造业促进作用方面,Gielens et al(2001)提出诸如品牌运营、市场销售等重要流通环节对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会起到重要作用[3]。在流通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机理方面,(Harrington,1995;吕政,2006;庄尚文 等,2008;吴群,2008;高峰 等,2012)、(Hutton,2004;陈宪 等,2004;黄福华 等,2009;Cohen,2013;韦琦,2011)、(Czarnitzki et al,2000;Hauknes et al,2008;陆小成,2009)分别从获取外部规模经济、分工深化的需要、实现互动创新三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在实证研究方面,国内学者(王珍珍 等,2010;刘丹,2012;黄宽,2012;赵霞,2012;孙鹏 等,2012;雷勋平,2012;施国洪 等,2010;韩丹丹,2011;王军 等,2012)主要采用了灰色关联、投入产出、协调成熟度与DEA 这四个模型对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协同性进行了测度与评价,主要结论是两者发展不够协调。在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的研究方面,李丽(2014)研究了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演进的过程,定量分析了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所处的阶段,指出目前我国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4]。至于流通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赵萍(2007)认为流通业产业与区域经济有较强的关联性,流通产业集群通过集聚产生扩散效应,进而对区域经济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5]。流通业集群形成的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形成巨大的辐射作用,使得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不断增强。国内外关于流通业的研究成果很丰富,但就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研究较少,因此,文章首先论述二者协同发展的机理,然后构建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

二、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效应分析

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对双方经济功能的发挥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正相关协同效应、交叉协同效应和多层级协同效应。

(一)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正相关协同效应

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流通业承接着生产和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流通业规模及效率提高,国民经济效益和经济运转效率将会明显改善。流通业的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一致,甚至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则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瓶颈。反过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流通业的成长起到了强大的带动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变化,流通业将逐渐具备相对独立性,并逐步成熟。因此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具有正相关的协同效应。

一方面,流通业通过连接生产和消费对国民经济中的企业生产和各个行业的发展发挥着引领市场、决定生产、促进消费的作用。具体来看,流通业通过发挥其规模优势以及采用先进的流通模式等手段降低产品价格和经济运行成本;通过商品流通交换和为其他产业提供服务把各个不同产业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增强了各个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最终提高优势产品、企业、产业的竞争力,进而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对流通业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有利于促进流通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流通模式的不断创新。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越强对流通业正向辐射效应越强大,具体表现在政府及社会加大对流通业的投资力度,流通业的基础设施会更加完善,从而流通业获得较快发展。

(二)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内部交叉协同效应

流通业和国民经济内部存在着交叉的影响过程:首先,流通业发展对经济发展贡献较高,流通业产值增长越高,GDP的增长速度就越快。其次,流通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中的就业状况可以产生明显的影响。流通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人力资本要求相对较低等特点决定了流通业在经济发展中成为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最主要行业之一,在就业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最后,从流通业与其他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可知,流通业是前向部门,流通业提供的大多数产品属于生产服务型资料,而各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有效消费这些生产服务型资料来实现的。

(三)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内部多层次协同效应

由于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主体层次性,流通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协同作用依次存在于企业、产业层级上。在企业层次上,流通业整体发展是各类流通企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最终亦来源于这些企业产生的贡献。在产业层次上,各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主导产业集群的构成会导致对流通业产生不同的需求,从而影响流通业内部构成以及流通业规模的变化。同样,不同区域流通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也会影响到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形成,进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流通业内部构成特征在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多层次协同效应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一方面,流通业的内部结构是生产力分布特征的表现[6]。因为具有流通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不仅是生产性要素,也是具有内在价值追求的资本性要素。人才的分布在流通业的不同内部结构中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流通业的内部结构是资源的蓄水池,流通业的不同结构特征导致了不同区域内资源的分布状况差异,资源的积蓄作为经济运行高效率的重要标志,促进了资源集聚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三、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

(一)框架构建

流通业与国民经济是一个具有多样性的复杂的综合系统,根据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效应,并结合二者的发展现状,本文构建了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如图1所示。

(二)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

1. 市场调节机制。流通过程诸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复杂多变的市场关系,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可以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具体包括:(1)价格作用机制。价格机制的运行贯穿流通的整个过程,是市场流通的重要调节机制。具体表现在:首先通过运用价格机制,协调市场供求,合理调节流通中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供求稳定,促使价格与价值的统一,进而实现商品的充分流通,最终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其次,价格机制调节能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和流通中商品的合理比例分配。参与交换的当事人的收入和支出,受流通过程的价格波动信号的影响,生产者会根据成本和利润的变动来重新组合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相对价格的变动促使社会劳动转变为社会紧缺产品,起到调节社会劳动分配的目的,形成流通中商品构成的合理比例结构。最后,调节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购买力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在货币收入一定的条件下,价格水平升降影响消费者购买力进而影响消费水平。当价格水平一定时,相对价格的变化会改变消费构成。(2)利率机制。通过竞争过程中利率的变动,引导资金的流向,加大对流通业的投资,推动流通业的发展。(3)劳动力价格机制。劳动力价格上涨,流通企业成本上升,会阻碍流通企业的发展,劳动力价格下降,流通企业难以留住人才,同样会影响流通企业的发展。

2. 行政计划机制。我国市场秩序不健全,市场在调节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政府在推动流通业发展和提升竞争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行政计划机制包括:(1)制定发展规划机制。政府根据地区的比较优势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利用获取信息便利的优势,制定流通业发展规划,并为促进流通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2)保护与激励企业创新机制。当今时代,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政府需要通过有效的调控机制,保护与激励企业的创新积极性。鼓励各类流通企业不断创新流通方式,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从事网上交易。开展电话、网络和电视购物等交易方式,不断创新网络销售的新模式。(3)引导中介机构发展机制。即政府通过为中介机构创造公平的竞争和发展环境,引导流通业内部中介机构的规范发展,在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使其真正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增强中介机构在流通业发展中的作用,在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同时,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传统商贸流通业,促进商贸流通业的改革和发展。(4)建设跨区域创新体系机制。政府通过跨区域科技合作及创新体系的建设推动本区域流通业融入到更宽更大的区域和全球的产业价值链中,实现流通业与全球市场、全球价值链结合。

3. 市场竞争机制。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是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和谐发展的动力,流通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匹配,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流通业的助推和带动。市场竞争促使流通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不仅能促进流通企业的发展,同时防止竞争对手的模仿。流通业通过两种方式优化要素资源的配置:(1)外部机制――通过包销、兼并收购、参股与控股、、连锁经营等多种要素资源的配置方式进行优化。(2)内部机制――通过要素资源的整合、业务重组、优胜劣汰等多种方式进行优化。

4. 财政金融扶持机制。建立财政金融的扶持机制,刺激流通企业增加研发支出,提高流通业竞争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二者协同发展。(1)财政支持机制。首先,通过减免税收、加速折旧的方式对投资流通o予补偿,带动对流通业的投资;其次,通过财政补助、补贴等方式来鼓励投资;最后,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实现产业倾斜。(2)金融支持机制。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首先,政府对流通业的投资提供低息贷款,并且出面对贷款实行担保。其次,商业银行针对流通企业实行有别于其他行业企业的授信标准,缩短审批流程。再次,银行可对流通业相关企业贷款实行风险补偿机制及贴息,提高风险容忍度。最后,银行创新贷款形式。基于流通行业企业现金流、物流的特点,开发诸如合约、保单和票据贴现等新型抵押产品。

5. 合作机制。(1)信息沟通机制。在协同治理过程中,沟通障碍极易引起冲突,而政府可以通过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借助电子政务的优势,建立双向沟通机制,改善协同成员之间的沟通。很多地方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比较落后,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非常严重,给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无形中设置了障碍。例如很多的物流企业通常在运输、保管和仓储的普通物流服务领域开展低价格竞争,但在专业化的服务领域却很难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二者协同急需相应的平台和桥梁。构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施信息更新责任制,不断加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促进各类信息资源的充分交换与共享。(2)跨区域协调机制,不同区域之间的有效合作,需要有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以及合理的协调机制。成立职能化的流通业组织协调机构,主要负责统筹规划、指导实施和信息沟通服务等工作,建立有效的流通组织协调机制,推动和引导区域流通业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益全面合作。

6. 文化机制。(1)营造文化氛围机制。加强宣传,改变流通业主体的思想意识观念,做到诚信、守约、合作等,使流通业主体专注于核心业务,从而提高竞争力。对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比较好的区域,通过总结经验,逐步推广,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消除两者协同发展的障碍,为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流通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利环境。规范流通业的市场竞争秩序,稳定业内企业规模和管理水平,继续推进企业的信用评级机制,有效防范合同违约、恶意竞争、偷逃税费、债务拖欠等商业欺诈行为。(2)协同治理理念机制。区域政府逐渐转变为以流通业为导向,积极回应流通业发展需求的新型政府,不再是凌驾于流通业之上的机构。具体的可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保障流通主体基本需求;二是努力提高对流通主体的服务水平;三是加强与流通主体的沟通,提高他们的满意度。(3)制度体系机制。在我国目前法制环境下,各种非政府组织缺乏规范的运作进而影响着协同合作。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来明确其职责权限、规范运作规则,达到增强非政府组织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的目的,最终为创建新型的社会管理和调控体系创造法制基础,更为流通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7. 集约机制。通过集约机制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流通效率。集约机制包括:(1)物流资源的整合机制。通过对物流资源的合理组织、整合、优化配置和集成,把原来小规模的分散独立的物流资源重新分工和配合,形成物流联盟,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资源的浪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的竞争力。物流资源的整合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与功能等资源的整合,进而提供更加专业化的物流服务。(2)信息集约机制。信息化时代,信息不仅决定了流通业的发展方向,而且也决定着现代流通业的运作方式。在流通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电子商务,流通业主体可充分利用Internet的巨大优势建立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开展客户响应模式,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实现信息集约化,加快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

8. 创新机制。(1)流通主体创新机制。①加快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即对原有国有独资企业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引入其他投资者,特别是战略投资者,一方面形成新的利益主体,另一方面充实流通企业资本金和流通资金,在新的竞争中获得资本动力[7]。②加快企业流程再造,重新设计流通企业的作业流程,使流通企业的成本、质量、服务和运转效率等各项指标得以明显改善。(2)流通方式创新机制。即建立现代物流配送系统。通过电脑管理、电视调度和卫星定位等现代物流跟踪系统,实现全天候物流配送。(3)流通空间创新机制。即区域流通与全球性流通紧密结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活动都必须参与国际流通。大多数流通企业都是全球流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要使整个流通链条能够畅通运转,提高流通的整体运转效率,链条上的各个流通企业必须在各方面遵守共同的约定和规则。

四、促进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政府在协调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其他任何市场主体无法替代的重要角色。首先,政府通过政策制定引领着流通业的发展方向。例如政府通过政策性财政金融机制来鼓励和引导流通业的发展方向,同时还可以通过舆论宣传工具,形成良好的协同发展理念。其次,政府能保证各项机制的顺利实施。政府通过制定协同发展规划,并借助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确保各项机制的实施。第三,政府要为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协同发展的文化环境,消除协同发展障碍,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创造有利环境。构建协同发展的制度体系,增强非政府组织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为流通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四,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传播协同发展成功案例,交流总结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成功经验。

但是只靠政府的作用远不足以实现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政策的相互配合,以及区域政府之间建立跨区域协调机构和协调机制,最终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有效合作。

(二)完善基础服务体系,优化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硬环境

打造更高水平的便民商业体系。在各个社区商业的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通过传统和现代商业服务模式的结合,把零售、餐饮等各种便民服务结合起来,并把商业和民政等多种社区服务功能结合在一起,不断加快“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这样一种新的便民商业服务网络建设起来,鼓励多形式发展居民服务业。

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做到农产品零售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农产品物流配送渠道全面畅通,有效衔接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建成以批发市场为核心、以零售网络为保障、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支撑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积极推广农产品展销中心、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农校对接等衔接方式。

(三)优化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软环境

软环境是相对于硬环境的概念,是指除去物质条件外的制度、政策、法律、文化等条件的总称。

政策环境。政策支持是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础。各地区相关部门应该立足于本地区流通业和该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切实需要,针对该区域经济和流通业的特点,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流通基本法的立法进程,做到有法可依,严格执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内需求从中长期来看具有很大潜力,应加快流通业的发展,助推国内消费,国务院应尽快出台各种法律法规,诸如针对批发市场、商业网点、网络销售、典当等出台相应的管理条例,以及针对大型商业设施(批发、零售)审批和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法治商。为规范交易行为,应尽快出台公平交易和市场竞争法,为流通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和市场竞争环境。

市场环境。具备健康的市场环境,市场才可能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依靠市场来解决资金流、劳动力、商品流运动的方向,减少了资源配置中的无序甚至是不合理情况。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建立综合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的搜集、公布和分享平台,实现食品安全全程追溯。通过实行联合监管,加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检测力度;严厉查处操控价格、垄断等破坏市场竞争的行为,严厉惩戒违法经营主体。在流通领域通过搭建失信企业数据库,加强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协同监管,进一步深化诚信体系建设。

(四)加大对流通业的投资,激发全社会发展流通业的活力

政府在不断加大对流通企业投资的同时,放宽流通企业的准入条件和领域,引入社会资本,拓宽投融资的渠道,不断带动整个社会发展流通产业的积极性,不断巩固流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成为整个社会愿意投资并能够产生高投资回报的产业。努力解决融资困难,不断引导创新发展,支持银行、保险、担保、典当、小贷公司、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融资机构开发出符合流通行业特点的融资产品,加强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增值服务。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发展针对流通企业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商圈及供应链融资等业务,加大对流通企业的支持力度。

针对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政府需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电子商务业务、物流配送业务、商品批发零售业、生活服务业等与流通业相关业务的发展,在遵循非均衡原则的同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品牌建设、政银企合作。

(五)走国际化路线,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快流通业国际化步伐

流通业应当定位于国际化、现代化、低碳化的流通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较强的国际化优势、坚实的经济基础等条件,抓住目前流通业日益国际化的机遇,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从而提升流通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增强国际流通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枢纽作用为目的,吸引知名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国际采购分拨配送中心,支持跨国企业将研发和经营总部设立在我国,鼓励将诸如采购中心、分配中心、投资中心、运营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落户中国。积极落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政策,“零距离”对接国际市场,拓展海外营销渠道。鼓励外贸企业逐步将出口贸易链延伸至国外批零终端,同时延伸进口贸易链至国外上游生产供应商。继续完善口岸通关环境,进一步提升国际流通便利化水平。

参考文献:

[1]丁云,张昕.财税政策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21-26.

[2]荆林波,王雪峰.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2,(2):15-20.

[3]韩丹丹.我国批发零售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1.

[4]李丽.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演进分析[J].财贸经济,2014,(1):105-114.

[5]马强文.中国流通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2.

[6]孙金秀,林晓炜.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研究进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4-58.

[7]孙鹏,罗新星.区域现代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协同度评价――基于湖南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12,30(7):112-116.

[8]杨莉莉.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

[9]张祖妮.服务业集聚与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10]赵霞.我国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产业关联分析与动态比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11):5-14.

[11]王晓东,谢莉娟.论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基于中部地区流通业对就业吸纳的贡献分析[J].财贸经济,2010,(2):98-103.

[12]王军,曹丽新.基于DEA分析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协调度提升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前沿,2012,(22):90-92.

[13]张志刚.加强流通经济理论建设――在2012中国商业经济国际论坛上的发言[J].商业研究,2013,(1):1-3.

[14]Martin P,Ottaviano,G. I. P. Growth and agglomeration[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01,(4):947-968.

第3篇:经济协同发展范文

[关键词] 经济区协同发展对策建议

经济区是指一个国家按一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内在联系、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生产力布局和社会分工关系而划分出的经济区域。由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经济区协同发展不力是各个经济区普遍面临的问题。本论文从宏观角度分析经济区协同发展不的表现、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促进经济区协同发展有所裨益。

一、经济区协同发展不力的主要表现

1.地区本位下的市场分割

目前,市场分割的主要特征是保护和垄断:(1)限制要素的自由流动;(2)积极争夺企业(包括)外资进入,限制企业流出;(3)鼓励产品流出,限制产品进入,限制竞争,特别是保护本地区的落后企业和产品,以及保护本地区的假冒伪劣产品。

2.经济区内部之间缺乏分工与合作,产业“同构化”与低水平重复现象突出

地方政府在为了追求各自的利益而形成的竞争中,利用在产业政策制定层面、招商引资、利用外资的直接干预能力谋求各自地区利益最大化,其结果是各自为战,产业结构同构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培育和发展,并进而影响到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的发挥。

3.区域合作机制欠缺,协调力度不够

目前各经济区基本都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协商机制,如建立区域协调组织,举办经济协调会、经济论坛,政府间签署协议等,但这些机制大都是临时性的,随意性比较大,未能上升到制度层面,并且由于各地区之间是平等的行政主体,区域合作只能通过反复的磋商、相互让步才能实现,协调成本高、周期长,很难形成长期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区域合作基本处于务虚、无序的自然状态。

二、经济区协同发展不力的主要原因

1.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整合加大了经济区协调难度

行政区划使经济区的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遭到削弱,如果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重合,经济区的协调就是行政区内部的协调,相对容易;如果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重合,经济区的协调就转变为行政区的对外协调,从而使协调难度加大。

2.经济体制转型促成地方政府“厂商”行为的发生

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实施财税体制改革,财政分权制度与现行的行政区划制度相结合,使地方政府及其所管辖地区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地方政府实际上成为地方利益集团的总代表。此时的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是财政收入最大化,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地方政府保护并发展本地区微观主体的经济福利。

3.压力型政府绩效评估下的政府官员的“经济人”本性

在以崇拜经济GDP增长的评价体系中,一些地方政府主要官员在任期内实施的某些制度创新,其目的主要是实现垄断租金最大化(主要表现为职位的升迁、权力的稳定性、对资源的支配力及灰色收入等)。因而,政府官员的“经济人”本性,在约束相对缺失的情况下,必然会向有利于自己或本集团利益的方向倾斜。

4.在计划与市场二元混合时期,地方政府仍有利用行政力量支配资源的能力

中国正处于计划与市场二元混合的时期,虽然建立市场体制、分权体制的长远目标是明确的,但在具体的运行机制中,行政力量依然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其虽不直接介入企业的投资与运作,但可以用土地、税收政策、环境许可等地方公共资源变相地作为投入,行政区内的公共资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依托基础和可支配的资本,由此导致了各种非规范竞争和区域整体边际收益下降。

三、促进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1.进行必要的行政区划调整,使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尽量整合

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使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尽量整合,协调由外向内,无疑能大大降低协调的难度。但是行政区划调整牵扯面广,需力求稳妥,切忌行政区划调整的随意性、盲目性。另外,经济区协同发展不力问题,有些确实是行政区划造成的,但有些则不然,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行政区划问题解决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区协同发展问题的解决。

2.改变惟GDP论的政绩导向,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

这个科学体系应该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如何平衡“硬指标”与“软指标”的关系。过去对政府官员政绩的评价,重经济发展类的“硬指标”,轻社会发展类的“软指标”,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二是如何平衡“行政区经济”发展情况与“经济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关系。必须既要考核“行政区经济”的发展情况,又要考核对“经济区经济”的贡献情况,这样才比较全面。

3.科学规划经济区内产业结构,突出各自特色,优势互补

科学的区域经济规划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推进区域内产业的集中度,即区域内的专业化生产,突出特色;二是推进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前后一体化,在整个经济区范围内形成合理的产业链;三是经济区内各行政单元在产业布局上要有进有退,进入在经济区内具有较大优势的产业,退出在经济区内没有优势的产业,从而避免短期行为和重复建设。

4.切实转变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的经济职能,为经济区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4篇:经济协同发展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长三角区域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采取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法,对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提出了促进长三角区域物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区域物流 边际分析 弹性分析 区域经济 长三角 协同发展

指标选取与基础数据

指标的选取以统计年鉴中“货运量”指标作为衡量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见表1),基于货运量HYL与区域经济总量GDP之间的时间序列关系建立回归模型,并对其回归结果进行检验和说明,来说明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长三角货运量的时间序列分析

对长三角区域16城市1990~2006年的货运量进行统计描述,可看出货运量随时间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假设货运量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a+bt,用最小二乘法求得:a=69271、b=9009.1。因此,有y=69721+9009.1t。做显著性为95%的假设检验,可得到图1、表2、表3和表4(df:自由度,SS:平方和,MS:均方,F:F统计量,t Stat:t统计,P-value:P值,以下含义相同)。图1是长三角16城市1990~2006年货运量的散点图和趋势线。

从表2回归结果来看,拟合系数(R Square)为0.9431,拟合程度较高,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差较小。从方差分析表(表3)来看,查表得F的临界值F0.05(1,15)为4.54,而检验值为248.655,远大于F临界值,且P值也小于临界值,说明建立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是显著的,回归方程的关系是成立的。从回归系数t值和相应P值看(见表4),P值均小于临界值,通过t检验,说明回归系数是显著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斜率为9009.1,其意义表明长三角货运量平均每年将增长9009.1万吨。随着经济的增长、商贸的繁荣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长三角区域的货运量还会持续增加。

长三角货运量与GDP之间的logistic相关模型分析

通过分析货运量与GDP的相关系数,来判定两者的相关程度,并通过建立货运量与GDP的相关模型,来度量区域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图2反映的是长三角16城市1990~2006年货运量与GDP的散点图,其中横坐标即自变量是货运量,纵坐标即因变量是GDP。

从图2中可看出,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这种增长是非线性的,呈现出S型曲线,可以初步确定两者基本符合描述经济增长趋势的逻辑(logistic)模型,即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式中:y为GDP,x为货运量,K、a、b为未知常数,K>0、a>0、0

Logistic曲线增长的特点与统计描述的关系图比较吻合。为方便使用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对函数关系式作如下变换:,两边取对数得:,设,,,则上式转换为:。

这样可以用线性模型得最小二乘法来估计模型中的参数和。

对于K值的确定,根据logistic的理论方程,当0

图3显示GDP随时间基本呈指数增长趋势。y=abx,式中,y代表国内生产总值,可得回归方程为y=2651.9*1.1781x,此时,a=2651.9、b=1.1781。表5、表6和表7为95%的置信度检验结果。

从表5回归结果来看,拟合系数(R Square)为0.9614,拟合程度较高。从方差分析表6来看,查表得F的临界值F0.05(1,15)为4.54,而检验值为179.619,远大于F临界值,且P值也小于临界值,说明建立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是显著的,回归方程的关系是成立的。从回归系数(表7)的t值和相应的P值看,P值均小于临界值,通过t检验,说明回归系数是显著的。GDP指数回归方程为y = 2651.9*1.1781x,其意义表明长三角GDP平均增长率为17.81%,但是从拟合图中可以看出,从2002年,拟合的曲线开始明显高于实际的GDP曲线,因此需要对GDP的增长率做一个适当的调整,根据实际GDP的增长率,把预测的GDP的增长率下调2.3个百分点,调整为15.51%。根据这个回归模型,长三角16城市2015年(t=26)GDP的预测值约为112633.2亿元,GDP的“饱和值”可以取更大一下的120000,所以可以取k=1/120000。

通过对模型中的、分别进行参数估计,得可以到:=-6.584、=-0.0000194。对此回归模型作置信为95%的假设检验,表8、表9和表10为95%的置信度检验结果。

从表8回归结果来看,拟合系数(R Square)为0.925,拟合程度较高。从方差分析表9来看,查表得F的临界值F0.05(1,11)为4.54,而检验值为184.375,远大于F临界值,且P值也小于临界值,说明建立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是显著的,回归方程的关系是成立的。从回归系数(表10)的t值和相应的P值看,P值均小于临界值,通过t检验,说明回归系数是显著的。由此可得: a=ea'=0.001382、b=eb'=0.99998。

所以,假定的logistics模型表达式为:,从经济意义方面来检验参数检验的结果,其中k=1/120000>0,a=0.001382>0,0

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与GDP增长关系的边际作用分析

根据上面的logistics模型,可以得到长三角区域物流业对GDP的边际作用为:

由于0

将长三角16城市2006年货运量的统计数据代入上式,可以得到=0.5965,即货运量每增长1万吨,GDP就相应增长0.5965亿元。尽管从上式可以看出>0,但由于:

令上式等于0,得到x=255548.62万吨。当x0,当x>255548.62时,

这说明货运量对GDP的贡献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当货运量小于255548.62万吨时,物流业每增长一个单位引致的GDP增长额会随着物流规模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当货运量大于255548.62万吨时,物流业每增长一个单位引致的GDP的增长额会随着物流规模的增加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在货运量等于255548.62万吨时,物流业每增长一个单位所引致的GDP增长额达到最大值,当货运量继续增长时,它对GDP的边际作用就开始下降。2006年长三角16城市的货运量为247866万吨,它对GDP的边际作用还没有达到最大值,所以适度的扩大长三角区域物流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加强长三角区域物流的协调,提高区域物流之间的协同程度,对区域经济增长还将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

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与GDP增长关系的弹性分析

本文中的弹性是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率与货运量变化率的比值。因此,长三角区域16城市区域物流业对GDP的弹性系数为:

上式中表示物流业增长1%带来的GDP的变化率。式中:a>0,00,所以弹性系数ξ>0,也就是说国内生产总值与区域物流业呈同向的变化趋势。物流业增长时,国内生产总值也增长,反之亦然。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可得到ξ2006=2.6687,表明当货运量为247866万吨时,货运量再继续增长1%,GDP则会增长2.668741%。从这个绝对数字来看,长三角货运量对GDP增长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下面来求弹性系数的拐点:

令等于0,并作简化整理,可以得到。

用数值分析中的Newton法求解这个方程,其基本思想是将非线性方程f(x)=0逐步归结为某种线性方程来求解。

设已知方程g(x)=0有近似根xk(假定g'(xk)≠0),将函数g(x)在点xk展开,有:g(xk)≈g(xk)+g'(xk)(x-xk)

于是方程g(x)=0可近似地表达为:y=g(xk)+g'(xk)(x-xk)=0

上式是一个线性方程,记其根为xk+1,则xk+1的计算公式为:

(k=0,1,2,3……)

方程g(x)=0的根x*可解释为曲线y=g(x)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如图4所示)。

设xk是根x*的某个近似值,过曲线y=g(x)上横坐标为xk的点引切线,并将该切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xk+1作为x的新近似值。注意到切线方程为y=g(xk)+g'(xk)(x-xk)=0,这样求得的值xk+1必满足g(xk)+g'(xk)(x-xk)=0,从而得到牛顿公式的计算结果。

根据牛顿法,,,,由于a>0,0

选择xk=200000,则有:

用牛顿法求解该方程可得,的解为近似值为200500。此时,,达到最大值,也即当货运量为200500万吨时,物流业的规模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最大可增长3.009312个百分点(见表11)。

当货运量小于200500万吨时,>0,弹性系数随着x的增加而增加,即货运量每增长1%而带来的GDP的增长率达到最大为3.009312%;当货运量继续增长超过200500万吨时,

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ξ2006=2.668741,表明当货运量为247866万吨时,货运量再继续增长1%,GDP则会增长2.668741%。此时货运量已经超过200500万吨,所以ξ小于最大值3.009312。

结论

区域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很大,但是从弹性分析中的拐点分析来看,单位物流规模的增长对于GDP的增长已经处于下降阶段。这也就说明长三角区域物流业单纯依赖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已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GDP增长的推动作用,区域物流业的发展需要转向加强物流管理、实施物流设施现代化的集约型发展模式。同时,应注意区域内部不同行政区域主体间的协调,提高区域物流协同系统的协同度和有序度,从而提升区域物流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君.区域物流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2)

第5篇:经济协同发展范文

关键词:复杂系统;区域经济差异;协同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3-0126-04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明显,2009年我国GDP总量与1978年相比平均增加了71.14倍,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的广东和浙江的GDP分别增加了192倍和174倍,远远高于西部各省的发展速度(金相郁、武鹏,2010)。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较大的客观现实,“十二五”规划要求消除区域间的市场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引导区域产业转移,进一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东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而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区域之间的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顺畅,通过各地区(经济活动主体)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协调使区域经济构成了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为此,本文根据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开放性、非线性、反馈性和涌现性特征,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思路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及深层次原因,并提出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复杂适应性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是集成了生产制造、市场需求、金融服务、交通物流体系构建等各类经济活动,涉及到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企业区位选择、产业转移等多层次的区域之间与区域内部各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动态变化的复杂性网络体系。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区域经济行为主体必须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学习能力,而区域经济行为主体在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进行不断的学习和适应性变化,进一步使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复杂适应性特征。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是在由众多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经济行为主体构成的网络体系中进行的。区域经济行为主体分布在不同的产业与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独立进行行为决策。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又存在着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互动作用与业务联系,一定区域范围内各行为主体之间具有典型的网络结构分布特征。区域内部的各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中介组织、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彼此交错,存在多种网络互动关系结构,形成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复杂性特征。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是在一个开放性系统中进行的。区域经济发展总是在开放性的环境中进行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持续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客观要求。外部环境的改变将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中的运行机制、要素构成、规则标准发生不确定性和非线性改变,进一步使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复杂性程度增加。

第三,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典型的动态适应性过程。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体系而言,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行为规则和资源优势都在持续进行着动态变化,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一些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随之发生持续变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呈现出时空构成上的多阶段、多层次的动态结构特征和自适应性特征。为了有效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区域经济行为主体必须根据环境变化的要求提升学习能力进行自适应,通过优化运行机制、结构体系以充分利用资源,不断提升应对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整体优化。

第四,区域经济行为主体及区域之间的动态协同特征。区域与区域之间或者区域内部各经济部门之间存在着决策行为的自治性特征,有各自的运行机制、规则标准和发展模式。在复杂适应性系统条件下,区域之间或者区域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既竞争有合作的关系,为了有效应对全球化竞争和信息时代的环境变化,各方将基于一定的契约关系构建一种合作性协同发展的超边界组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打破行政界限,消除区域市场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区际产业转移,从而提高区域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产生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空间结构的多层次性及其行为主体充满着复杂性决定了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可能性和对其进行理论研究的复杂性。

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理分析

协同是指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彼此协作、相互作用和有机地整合的状态,强调在差异基础上实现各要素(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坚持差异与协同的辩证统一,最终实现整体协同效应。协同发展要求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有统一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有高度的协调性和整合度,在相互平等和开放的条件下,共同对外开放,在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和功能有机整合中实现整体发展。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是区域经济组织在结构形态、发展模式呈现出来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自组织特征和行为机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程度不仅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系统的构成要素的个体特征,更取决于区域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联状态与机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系统自组织的产物和效应,是通过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中众多经济行为主体自下而上产生的相互协调与相互作用提升复杂适应性系统整体功能的体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自组织特征,区域及区域经济组织在开放环境条件下具有耗散结构组织特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过程可以纳入自组织和协同理论的研究范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本质是资源、要素与产业的协同,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讲,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管理。协调各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要素与产业的流动。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使其协同运转,从而产生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将区域各经济部门的所有经济行为主体视为复杂系统的要素,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系统的自组织运转或者外部调控产生的涨落机制作用,使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协调,实现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资源、要素与产业的合理分配与优化整合,其目的是为了有效优化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体系的整体功能,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局部最优与整体最优的最佳结合。有效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既能够帮助区域各经济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实现预期经济发展目标,也有助于增强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层面,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需要从整体和全局出发,通过组织和调控,把区域之

间或者区域内部各经济部门的相互关联而又相对分离的资源、要素、产业及经济行为主体整合为一个系统。并对其进行战略优化布局,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简单相加之和的系统优化效果。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层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及市场竞争要求推动区域资源、要素和产业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发挥区域各经济部门、经济行为主体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实现区域资源优势与产业结构的最佳结合。在运行机制上需要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宏观调控机制来增强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实现战略目标。

三、我国区域经济难以协同发展的原因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使地区利益协调困难、基础建设重复布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缺乏统一的区域市场体系导致商品和生产要素区域之间难以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区域比较优势难以体现、区域经济未能有效实现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效应等。区域之间恶性竞争与重复建设,产业结构雷同程度过高,缺少特色经济,有研究表明,我国中部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似度高达93.15%,中西部之间工业结构相似度达到97.19%(马广琳、刘俊昌,2005)。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本身是建立在自组织系统、开放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等基础之上的,需要国家对各区域的协调管理和区域内各级政府机关及产业部门的协作配合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对各区域子系统的协同管理的难度系数很大。即使建立了完善的区域经济协同机制,在全国大系统中进行运作也可能存在滞后效应,这就导致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效果很难在短期体现出来。推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的运行效果评价也困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短期内难以实现协同发展,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于梯度因素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大,区域协作困难。我国幅员辽阔,区域之间在资源禀赋、地理位置、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大,经济发展梯度层次多,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特征还存在交叉分布,各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和观念差异显著导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较为困难。由于缺少合理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各区域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等在工业结构中没有体现出来,其促进作用就更不用提了。再加上根深蒂固的保守文化思想和落后的发展理念的存在,与现代开放性市场经济发展理念要求不适应,导致区域经济交流与协调的障碍较大。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加大了各区域经济发展协同的难度。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效应,也叫区位粘性、区域经济发展的锁定效应,如果在某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初始选择了特定的发展路径,在以后较长的经济发展进程中,由于当时的多种因素和行为方式适应了这种发展路径,短时期难以改变,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被锁定。由于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或者锁定效应的存在,除非有强大的外生冲击,单靠这一区域系统的内生力量是很难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状态的。也就是说,当某区域经济发展处于路径依赖的稳定均衡状态时,短期的政策变动或修补是不可能改变这种状态的,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协力实施力度很大且持续的经济政策才能奏效。

三是不合理的政府干预加大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难度。不合理的政府干预破坏了市场机制所倡导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优势和比较优势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打破了基于上述原理而形成的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导致区域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降低和区域整体经济效益的下降。由于各区域之间是平等的经济发展和行政主体,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在中央政府科学合理的指导下,各区域之间反复磋商、相互让步才能实现。在强制性且不合理的政府干预下,很难形成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最终导致区域之间处于无序的自然状态。

四是新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经济难以实现协同发展的原因分析。新经济地理学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垄断竞争框架,提出了相互密切联系的“市场接近效应”、“生活成本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三种力量的产业聚集力的存在决定了可流动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和强度,可流动生产要素的持续流入能够持续强化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形成具有区位优势的强势地区的循环累积过程。循环累积效应的存在使初始资源禀赋对称区域之间开始分化最终形成核心区和边缘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等。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引起的各种生产要素聚集或分散,进而产业集聚的变化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五是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的市场分割是区域经济难以协同发展的根本性体制原因。我国的中国行政区划、财税体制和政府考核机制的结合决定了各区域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体,地方政府追求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这就导致了地方保护主义泛滥和市场分割现象趋于更加严重。市场分割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积极追求GDP政绩过程中,忽视市场规律,采取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保护本地弱势产业阻止外地商品进入,阻碍了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使本地工业化发展处于低水平状态。

四、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要求在中央政府指导下加强各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具有一定意义的自组织内部各系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整体推进,是在协调各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实现各区域功能整合发展的过程。

第一,建立和完善超越地方利益的区域协调机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一种多赢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协同发展机制和制度框架。实施跨区域协调操作。在目前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严重的情况下,特别需要建立一个超越地方利益、有调控能力的协调机构和组织运行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对各区域经济发展方向、规模与结构等进行科学引导和有效约束;推进各区域协调互动,建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信息沟通平台和高效的物流网络系统;打破市场分割,建立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大市场,实现在各区域之间资源流动与优化配置。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要素流动方面模糊各区域的行政区划界限,培育密切的区域空间协同关系,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推动各区域走协同发展的道路,发挥全国经济的整体优势最大化。

第二,建立跨行政区的点轴开发与增长网络体系。在进行跨区域协同和合作过程中,要结合点轴开发理论,注重充分发挥城镇特别是中心城市、空港等具有较强的跨区域带动辐射能力的经济增长“点”,健全交通运输体系,健全由铁路、公路、航空运输、江海航运干线等“轴”连接起来的经济协同发展的“点轴体系”。积极对“点轴体系”进行科学开发一方面是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点轴体系”的跨区域联动机制有助于冲破区域合作中的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主义“行政藩篱”的特殊作用,建立具有实质意义的跨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

第三,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全国整体区域协同发展。针对各区域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子系统,必须构建有效的不同层级有效衔接的区域经济分工体系和相互促进与带动机制,各区域子系统扮演好基于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的区域经济发展角色和作用,通过城乡统筹机制和跨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机制,为各区域子系统构成的整体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提供有效的序参量,进而为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大系统和各子系统之间高效协同发展做出贡献。在推进中心城市或增长极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要积极防范回流效应导致的中心城市在近期可能不利于邻区发展。在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要注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积极建设中小城镇,发挥市县对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而在防止回流效应的基础上发挥中心城市对相邻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充分发挥本地市场效应在实现产业集聚的同时区域之间收入差距不会扩大的特征,积极实施“跨区域城乡统筹”战略。

第四,通过“政策梯度”,推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可流动生产要素从落后地区不断流向发达地区、持续强化聚集力较大区域的区位优势的循环累积因果聚集机制是导致区域发展难以协同发展的核心因素。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就必须打破这种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循环累积因果聚集机制。有效构建合理的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政策梯度”,在落后地区实施与发达地区不同的政策,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选项。这些政策包括差别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和金融政策等(安虎森、李锦,2010)。构建“政策梯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政策引导,实现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和商品在区域之间合理流动,特别是有效实现区域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最终实现代表区域协同发展最重要的形式的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

第五,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科学合理的要素投入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吸引来自发达地区和跨国公司的资本、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对于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特别重要。由于我国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的长期累积效应,尽管在小尺度中出现了劳动力和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缩小情况,但在中长尺度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呈现出扩大趋势,因此。各区域在制定招商引资政策和措施时要注意保持人才引进、资本投资的长效机制。在积极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应积极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实现良性互动,通过建立完善的区域产业转移机制。促进东中西之间的要素流动和产业协调发展,带动相关经济区域共同成长,缩短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积极承接符合本地要求的产业的转移,也是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能够有效的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五、结语

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从某一个方面着手是难以达到目标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是区域之间竞争与合作的过程。区域之间的竞争激发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动力,提高了产业的发展活力和效率;区域间的合作有助于推动要素流动和区域产业转移,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协同效应,提升国家经济系统整体的发展效率和水平。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显著,迫切需要推进区域合作,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应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向中、西部地区的传统产业转移。并且要在转移过程中,帮助中、西部地区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中部地区需要积极探索对内搞活、开发本土市场的内生型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环境,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接纳能力。西部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有选择、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充分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提升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当然,对建立在竞争与合作基础上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参考文献:

[1]Haken H.Information and Self-Organizafion:AMacroscopic Approach to Complex Systens[J]Journalof Management,1988,(11)

[2]金相郁,武鹏2010,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趋势及其特征――基于GDP修正后的数据[J],南开经济研究,2010,(1)

[3]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及其理论依据与实施途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4)

[4]谢志忠,赵莹,刘海明,黄初升,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5]安虎森,李锦,适度的“政策梯度”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项[J],学术月刊,2010,(1)

[6]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

[7]冷志明,中国省区交界地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05,(4)

[8]柯善咨,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回流与市场区效应[J],经济研究,2009,(8)

[9]范剑勇,谢强强,地区间产业分布的本地市场效应及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J]经济研究,2010,(4)

[10]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5)

[11]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J],经济研究,2006,(7)

[12]杜传忠,曹艳乔,李大为,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快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思路及对策[J]东岳论丛,2010,(5)

第6篇:经济协同发展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作者简介:张晓刚(1979-)男,河北廊坊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2013年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PHR(IHLB)的分课题“北京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成果之一,主持人:王海平。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2-0019-03

一、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关系

职业教育是所有教育类型中与区域经济发展最紧密、服务最贴切的教育,两者之间表现为一种协同关系。

(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和质量;区域经济发展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工作岗位,提升了职业教育招生的吸引力。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服务、信息资源和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理论上来说,区域经济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基本一致。

(二)区域人才需求与职业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水平又影响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定位。

(三)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是职业教育依托产业办学的基础,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是应对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的积极反应。反过来,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类型、比例、招生人数也会影响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与质量。

二、北京区域经济特征及发展布局

(一)北京的区域经济特征

北京作为综合性产业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在全国前列。“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2010年经济总量达到14113.6亿元,人均GDP 78,50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07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262元。北京的经济表现为中央经济、总部经济、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等特征。中央经济在北京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资产总额占全市的83.4%,对整个经济的贡献占到37.7%。北京正在成为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初步形成了CBD、金融街、中关村、丰台总部基地等几大特色总部聚集区。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了“ 三、二、一” 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5.1%,以金融、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北京的主导产业。北京的知识经济发展迅速,高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21.6亿元,《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显示,北京的知识经济竞争力在国内排名第一。

(二)北京的经济发展布局

北京所处的环渤海经济圈是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国家“十二五”规划又正式把首都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北京“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构建“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创新和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将集中力量打造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加快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基本形成国家创新中心的新格局,使之成为世界城市先行实践区。“十二五”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中心区、金融街、奥林匹克中心区、临空经济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比重力争达到50%。同时,北京还将积极推动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等高端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

三、北京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一)培养适应首都经济建设需求的高端技能人才

北京“十二五”将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方向,为适应经济结构优化的需求,满足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高端化要求,需要大量的高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北京明确提出了“培养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战略,掌握高端技术和具有更高学历水平“高端人才”成为技能人才的关键词。

(二)根据产业结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类型

2010年,北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6.0%、19.6%、74.4%。目前,北京中等职业院校一、二、三产业专业在校生人数比例分别为3.6%、41.3%和55.1%。高等职业院校一、二、三产业专业在校生人数比例分别为0.6%、32.3%和67.1%。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比例存在一定差距,不能满足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需求。需要按照“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促进职业人才与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三)拓展职业教育服务功能

北京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要求正在日益提高。随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和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兴起,下岗职工再就业,在岗人员再教育,新农村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的培养等,都要求职业院校面向企业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培训。也要求职业院校更多元化地参与区域经济活动,为其提供经济信息资源服务、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服务,以及人才流通等服务。

(四)需要具有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

北京作为全国经济领先的地区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流的中心,迫切要求有一批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世界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高等职业院校。随着人民群众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具有较高办学水平和学历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是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重要要求。此外,构建学习型社会和提高终身学习的理念也需要有一批高水平的职业院校作为支撑。

四、促进北京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策和建议

(一)立足区域经济,明确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

1.北京的职业院校所处区域的经济特征和对技能人才需求情况在“十二五”规划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都已明确定位,职业院校要立足区域,主动与所处区域相融合,找准目标,确定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走融合发展道路。例如位于通州的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就要把服务CBD中心商务区作为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位于房山的农业职业学院,应着力于为西部次区域高新技术研发与服务旅游休闲生态友好型产业。

2.北京首批两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在融合区域经济中走在了前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确定了“立足开发区,面向首都经济,服务京津冀,走出环渤海,实现学校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办学定位。通过“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推动学校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育人机制的改革和社会服务机制的转换提升,面向北京南部新区、首都经济圈和环渤海地区,提供人才培养、技术支持、信息平台、社会培训等服务。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中关村石景山园和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和实现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的定位,通过改革办学机制和育人机制,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努力成为石景山区及北京西部地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技术服务应用推广平台,区域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1.不断优化并丰富第一产业人才。目前北京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6.0%,而中职院校涉农专业在校生比例为3.6%,高职仅为0.6%,需要进一步提高涉农专业的学生比例。未来北京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因此,专业类型要按照现代都市农业的要求进行优化升级,不断增加现代都市农业的专业,例如,会展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等,学校专业建设也要跟上产业升级的步伐。

2.进一步优化提高第二产专业人才结构。北京职业院校第二产业的专业学生人数比例还偏高,特别是中职院校第二产业的学生比例还高达41.3%,中低端制造业学生比例偏大,这与北京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趋势相违背。因此,第二产业专业要根据需要及时升级,减少中低端制造专业人才,提高高端技制造专业人才,减少传统制造业专业数,增加高端制造业专业数。重点培养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医药等产业的高端技能人才。

3.提高第三产业人才比例,重点培养生产业人才。2010年,北京第三产业的GDP为 10600.8 亿元,其中生产业为6705.1亿元。“十二五”期间,第三产业的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将促进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业加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由服务业主导向生产业主导升级。当前生产专业中高职在校生比例偏低,专业覆盖面还不够全面。特别是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流通服务专业的学生数相对较少,人才需求还有一定的缺口。因此要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专业学生比例,特别加大生产专业人才的培养。

4.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人才。“十一五”期间,北京新兴产业飞速发展,累计接近北京生产总值的50%,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其中,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的经济贡献量都取得了迅速提升。与之相比,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和专业设置都与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不协调。因此,培养新兴产业职业人才是未来的重要方向。要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航空航天等产业需求,从专业开发、专业设置,以及招生人数上做相应的调整。

(三)增强能力,丰富内涵,建设国际一流的职业院校

1.优化结构,加强培养与引进,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优势培养一批有一定社会知名度、教科研方面有所长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技能方面有所长的能工巧匠和技能大师。积极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建立科学、系统的教师能力培养评测体系。不断增加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建立面向企业与学校的兼职教师流动站及兼职教师津贴制度,吸引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等高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2.加强实践教学,更加突出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优势。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调配、实践教学环节管理为建设主线,构建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运行机制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基地建设重心要向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和提高校外实训基地质量上转移。

3.加强课程建设,成立政府、企业、行业和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课程改革委员会。由政府主导,企业和行业发挥指导作用,职业学院具体实施。定期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和调整,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评议、筛选和增减。遵循市场规律,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使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科研活动与地方产业发展、企业需求相结合。

4.提升学校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企业培训需求,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充分利用师资、实验设备,帮助企业进行产品设计、技术革新、工艺改造,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与区域政府及企业建立“共建、共管、共用、共享”的运行机制,合作建设资讯中心、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和人才调剂中心,为企业及社区提供信息咨询、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服务。

(四)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1.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我国,职教集团已有10年的发展历程,截至2010年,正常运行的职业教育集团有50多家,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延伸至全国各地。2009年,教育部提出了《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将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但在北京,职业教育集团无论从数量还是形式上都与北京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2009年,北京成立了首家职教集团——北京交通职教集团,北京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开始起步。北京市教委表示,未来将围绕首都重点发展的行业和领域,积极推进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工作。

2.结合区域经济,组建具有北京特色的职教集团。一方面,北京的职业教育集团应该是以具有区域优势和影响力高职院校为龙头和核心,政府主导扶持,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辐射相关中、高职院校的多元型职教集团。充分发挥集团作用,积极开展学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校企共同培育“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共同管理教学,共同培养学生等。积极拓展办学空间,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和成人继续教育并举,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资源整合、融通、共享。另一方面,集团的组建要以特色专业群为基础。根据专业群的类别,以行业为指导,积极吸收企业参与,实现师资和专业的优势互补,组织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实习实训、质量考核标准等有关人才培养事项进行研讨和交流,使各方合作更有针对性地为企业、社会量身定做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树超.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第7篇:经济协同发展范文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一、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提供物质基础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启动与实施,新疆经济发展的目标更为明确、动力更足。强劲的经济发展在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腾飞不可缺少的动力源泉,经济向教育倾斜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随着国家财政对新疆区域倾斜,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的大量恢复重建,生源增长,新疆高等教育出现了快速反弹增长现象[1]。为了保持住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培养立足本土的高级人才成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迫切需要。高等教育这种教育形式直接关联到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加强了经济和教育之间的联系,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扩大,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高等教育为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人才保障

基于我国教育系统的整体架构,高等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经济社会要全面协调健康地发展,就必须统筹兼顾,大力发展特色高等教育。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囿于滞后的经济文化背景下,民族高等教育不仅承担着满足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还担负着促进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使命。换言之,其根本就在于人才的培养。对于经济水平相对滞后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其特色生产与生活方式是教育生长发展的命脉,也就需要大量具有地方性知识的人才来带动其发展,这就需要大力发展以培养人才为主的高等教育。

(三)高等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确保民族地区实现稳定

民族地区地处边疆,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没有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就谈不上整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民族地区要实现稳定,就必须有较为全面、行之有效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特别是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中,青年群体尤其是高校学生的民族地区政治认同感趋于弱化,使其自身的政治离心力凸显出来,形成了背离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的思想意识与实践活动,成为严重影响民族地区稳定与社会和谐的不安定因素。究其原因在于少数民族高校学生囿于社会结构和利益诉求的时代变动,心智模式与行为方式会发生一定改变。高校作为新疆民族地区集体主义文化传统的传播载体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中心,必然要迎接挑战。由此,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与长期以来在民族地区中形成的较为成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一道,成为社会稳定的“一体两翼”,而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倾向也就更为集中体现出来,这也便于求得民族问题的解决、实现民族地区稳定。

二、经济视域下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地区高校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从客观上说,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和社会捐资助学等。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支出是当地教育类支出中所占比例最小的,相比中东部较为发达的地区来说,这一比例的不均衡,加剧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同时,公共财政对于弱势群体,尤其是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教育经费补偿、补助力度和倾斜度不够,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二)民族地区高校面临生源危机

第一,囿于历史地理原因,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相比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较为缓慢。尤其是较为偏远的地区,人们对科技知识的应用和传播意识非常淡薄。第二,民众信息渠道比较狭窄,对于国家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根本不了解,往往把高等学校与技工学校混为一谈,认为学校只是教授某一项技能。对高等教育存在很深的偏见,没有正确认识到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基于上述原因造成了很多高校没有生源或者生源质量相对较低,民族地区的高等学校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继而造成高等学校招生困难,难以完成招生计划。与此同时,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相比有较大优势,中等教育投资少、见效快,与高等教育陷入了抢夺生源的恶性竞争之中,根本无心加强自身的专业建设和专业吸引力。各种虚假宣传、随意承诺,甚至通过蒙骗的方式来获取生源,这种在利益驱使下的生源竞争使得整个高等教育呈恶性发展趋势,[2]学生和家长越来越不相信高等学校,这种不信任感使很多家长对高等教育的偏见更深,不愿意让子女到高等学校读书,这无疑也是导致高等教育生源流失的一大原因。

(三)民族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的不匹配

一方面,经济发展要求大量实用专业人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岗位需求在一定意义上与其他地区有所差别。在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下,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与科技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因此对劳动者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调整的影响,加速了劳动力跨行业流动。同时大量的新兴产业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像民族生态旅游、民族手工艺、民族生态农业、民族医药、民族食品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掌握民族特色技术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这也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没有不断更新。为了降低成本维持生计,高校专业设置更新速度较慢,无法满足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三、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优化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文化融合共生

一方面,教育是一项社会收益、市场收益的准公共产品。因此,从公共经济学角度,教育的成本既需要政府的投入,又需要市场的承担。应当通过政策积极引导,充分发挥经济的杠杆调控作用,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的支持。自人类文化诞生,教育也随之应运而生,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使人类文明得以不断传承,可以说,没有教育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没有文化的教育也是缺少内涵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自古以来就形成了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是多层次、多类型的,是独特不可替代的,这些文化必须和当地教育相互结合才能实现教育传承文化的目的,所以要想达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同高等教育的共生发展,必须保持两者之间相互尊重,有效融合。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只有不断汲取当地民族文化的养分才能不断发展,而民族文化也能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另一方面,从人才需求、专业定位等方面来看,高等教育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国家对西部大开发高度重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正朝着现代化、产业化、城镇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形势下,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展开探究,意义深远而重大。一是帮助学生走向社会,并适应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变化所带来的不同需求,成为高等教育最终要实现的目的。所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对“生产经营型”人才和多层次的技术人才要格外重视。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与相关企业签订合理的生源培养计划,将企业培养与技术院校培养同步进行,未来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直接进入培养企业。三是旅游业近年来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获得了快速发展,这势必会扩大对旅游服务人才的需求,要求相关从业工作者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需要加快经营决策与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了能够与旅游业现实发展更好地适应,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必须重视高水平的管理与营销队伍的建设,确保这支队伍的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精通管理。

(二)加大高等教育经济经营机制的整体优化

1.完善政策支持或政府购买服务

一是政府应该加强管理的创新力度,不断简政放权,改善相关领域的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层次。具体来说,就是要不断转变政府职能中与教育提升相关的职能,完善公共服务的基本部署,通过购买更多的社会化的服务,提升教育服务的社会化水平,加大政府对受教育者接受更好的教育服务的可操作性。二是不断更新教育领域政府购买服务的水平和层次、方式与方法。三是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社会力量,提升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立足实际,在政策引导、经费供给、工作机制等领域积极探索经验和做法。

2.强化企业追加公共服务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力量,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就业所在,企业追加公共服务,可以在高等教育的许多方面发挥可贵的正面作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技能教育发展需要企业起到推动作用。一方面,要求企业在用人的同时支付一定的公共服务经费,或者加入办学的行列,解决企业高等教育需求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企业改善高等教育的水、电、气、交通、周边环境等,使高等教育在企业追加的公共服务体系中,优化资源配置与组合,实现崛起,更好地发展,避免陷入“收入水平跟不上人力资源投入不足谋生能力差收入水平更低”的恶性怪圈。

3.鼓励并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民族高等教育应该大力吸引整个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关注,从政策与体制上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在发展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第一,加大高等教育社会资源投入的比例,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在先进的高等教育院校创办方面崭露头角,可以从各个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例如在税收、土地规划等方面均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以土地规划部门为例,可以依据公益性用地标准展开规划,要是优质民办高等教育学校属于首次举办的,能够享有免费期、免税等优厚待遇,这样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不充足的问题就会得到实质性的改善。第二,必须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打破高等教育办学的区域理念,及时掌握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教育需求和动态,这样也有利于中央到地方、流出地到流入地政府的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第三,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适当引导社会资源如企业、集体资产等加入学前资源的办学行列,鼓励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需求较多的地区的大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投入资源办学,缓解流入地高等教育资源的压力。

(三)完善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1.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发展优势产业

要科学配备师资力量、充分分析当地优势产业,不断实现教学与经济相互适应、协调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一个立体文化生态区,是一个天然的民族博物馆。由于纬度差异悬殊导致区内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客观上自然条件的差异为不同的生产活动奠定了基础。为此,第一,要增加受过正规训练的专业管理人员数量,提供系统的旅游业知识,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完善营销技巧、营销能力,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第二,要努力开发少数民族地方特色产品,充分发掘并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突出特色专业设置

首先,要以西部大开发相关要求为依据,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实用型人才培养。其次,以国家对企业进行相关专业的短期培训。再次,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越来越快,民族地区的对外贸易在民族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可有针对性地开设国际贸易、商贸外语等专业。最后,要打破仅仅以产业为立足点的局限,应当主动兴办特色专业,从而对产业发展产生更好的带动作用,对当地实现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总之,一定要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专业发展产业,提升教学基地产业化程度,选择产业项目,保证优势能够充分发挥。

3.面向劳动力市场需求,不断丰富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第一,教材建设与课程设置改革刻不容缓。一是要建立与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相适应的地方课程,加入适合于社区文化发展的乡土教材,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谋生本领,获得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专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二是要在课程设置中重视文化知识的提高,重视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管理知识与科学技术,让学生掌握实用性比较突出的传统技能。[3]三是围绕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产业,结合国家开展一系列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探索以专业发展为纽带,以校企合作为重点,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的,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第二,教学内容应当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要增加一些关于养殖、种植、管理等知识,同时还需涉及相关法律、法规常识。第三,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存在重书本、轻实践的现象,学生操作能力较差,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增长需求难以适应。教学内容方面要大力调整,在技能培养方面加大力度,加强理论同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突出高等教育的“高等化”特征。第四,要调整高等教育面向劳动力市场。波动性、竞争性成为劳动力市场的明显特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一定要立足于劳动力市场当前的实际情况,在方向上及时调整、强化,以就业市场的现实需求为依据,敏捷有效地做出反应,充分体现出高等教育的灵活性。

作者:李玉华 单位:中南大学

参考文献:

[1]赵兴民.西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区域适应性过程中的挑战与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1,(3):45.

第8篇:经济协同发展范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育;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一、高职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必然性

高职英语教育是面向区域经济、面向区域主导产业、面向大众的高等教育形式,是英语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区域经济发展又对高职英语教育有促进作用,高职英语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也有助推作用,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对区域经济和高职英语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高职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为区域经济服务是其重要职能。高职英语教育的目标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英语应用型人才。高职英语教育以区域经济服务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效利用各种区域资源,采取“职业素养+英语语言技能+专业技能+实践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英语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 推动区域经济和谐发展展。

因此,高职英语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是必然的。高职英语教育应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坚持语言必须为经济服务的理念,高职英语教育应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输送应用型人才,高职英语教育才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实现两者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为了高职英语教育带来的优势

(一)区域经济发展为高职英语教育提供了经费支持。目前,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地方财政拨款。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政收入就越高,对教育的投入就会加大。

(二)区域经济发展为高职英语教育扩大了生源市场。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经费也在不断加大。很多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职业教育。另外有很多人有出国留学、出境务工的打算,他们从而产生再教育和再培训的要求,这样就为高职英语教育提供了生源市场。

(三)区域经济发展为高职英语教育拓宽了就业市场。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一些老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逐渐被新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代替,从而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区域对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客观上增加了企业对高职英语应用能力强的毕业生的需求,从而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扩大了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进而扩大了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和办学规模。因此,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从而带动高职英语教育的发展。

三、高职英语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当中所起到的作用

高职教育能够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来满足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的正常运行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作为支柱,区域经济的实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所以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高职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高职毕业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高职英语教育提供了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合格英语应用型人才,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区域经济融入世界的平台,推动进出口贸易。打造外向型经济体系,承接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这些涉外经济活动离不开外语尤其是世界性语言――英语的介入,这就决定了高职英语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英语的学习,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还要学习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习俗、礼仪等,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在同一经济活动中能够合作协调发展,提高贸易成功率和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外向型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有利于吸引外资,促进经济模式的转变。加强本地区高职英语教育才能培养高素质英语应用型人才,才能增强本区域的投资吸引力。优秀的英语应用型人才,可有效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亦可提升本地区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对外商贸合作和经济交流,带动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有助于衡阳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即粗放型、劳力密集型到高技术含量型的转变。

(三)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繁荣本地文化。对于有着优质旅游资源的地区,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对海外推介,吸引海外游客。语言的交流和丰富的优秀的外语人才存储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游客,极大地推动了衡阳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利用高职英语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的措施

(一)确定正确而合理的教学方向。高职英语教育必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一致,教学重点要放在读、写、听、说、译这几方面。其目的是强调应用性,让学生能真正的将英语应用起来,而非应付考试。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的国际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为很多的外籍人士来到我国工作、投资、考察等,因此需要学生具备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教师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开口说英语,从而培养他们的口头交际能力。同时也要通过课外活动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使他们能具备和外籍人士交流的基本能力。考试英语的时候,可以采取考察综合能力的方式,而非卷面考试。

(二)加强每一个阶段的英语教学的衔接。英语教学脱节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很多学生都认为大学英语教材和中学不能衔接。另外,因为英语等级考试在大二的时候就已经完成,所以很多学校在大三和大四便取消了英语课。这使得学生在工作后,将英语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应该加强每一个阶段的英语教学的衔接,在中学已经学过的英语知识,大学内可以删掉,重新设置新的课堂内容。只有使大学英语课堂内容和中学有所连接,才能够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使他们以后能真正的使用英语知识。

(三)对教师队伍进行建设。首先要对教师进行考核,教师必须拥有读、写、译、听等多方面的能力,这是基本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禁忌、习俗等,因为这些知识对于学生以后和外籍人士的交流显得非常重要。

(四)对教材进行改革。很多教材的编写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对教材进行改革,使教材尽量避免往应试教育的方向发展。可以在教材中增加活动和实践的内容,促使学生开口说英语。也可以在教材中加入适宜的图片、多媒体资料等,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如果学校具备一定的条件,还可以编写一些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教材,使学校的课程形成动态平衡,为学生和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结:可见,只有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高职英语教育的发展相协调时,高职英语教育才能体现其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能、其自身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发展区域经济,一方面必然要求本地区的高职英语教育为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高职英语教育也要求地方为其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第9篇:经济协同发展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城市 就业体系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难,是目前各国面临的重要难题,随着经济危机的扩大,城市就业更加困难并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最近,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80万人,比去年增长50万人;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然而,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再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叠加,必然使我国这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面临举世罕见的就业问题。笔者针对这些状况,选取廊坊市多所高校和用人单位作为调查对象,围绕就如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就业服务体系提出科学的建议。

一、城市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在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就业的需要,问题主要表现在:(1)公共就业服务总体投入明显不足且城乡差异明显,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在基础建设、覆盖范围、服务内容和水平等方面还相对落后。(2)就业政策不够完善;保障制度仍未建立;服务水平不高、效率低;服务的普遍及社会化程度仍不够等。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系统、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

2.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最新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低技能的劳动者已占据全国总就业人员的半壁江山,初、中级技术人员占20.7%,高级技师只占5.3%,而处于决策管理层的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仅仅占16.2%。这说明我国劳动者结构矛盾严重突出。同时,该矛盾还突出表现在行业与地域之间就业状况不均衡,如传统企业创造就业岗位较多,而新型服务业如电讯服务、体育、科技、金融等行业创造就业岗位相对较少,能源行业如地热、燃气、稀有金属创造的就业岗位就少之甚少;东部发达地区与大中城市失业再就业难度相对较小,而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资源枯竭地区的失业再就业的难度较大。最后,随着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增快,导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与总量性矛盾共存。

二、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

1.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的就业容量受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及劳动力供给等因素的制约。经济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为社会提供的80万-100万个就业岗位。因此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最直接的因素。近年来,受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形势普遍下滑,这对毕业生的就业必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我国加人世贸组织,意味着中国经济更为直接的受国际经济冲击和影响。因此,全球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高校就业。

2.我国产业结构仍不合理

自199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改革结构性矛盾突出,加上全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推动,我国加强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巩固发展第一产业、稳步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但从各方面来看,离实际目标大相径庭。第一产业层次仍较低,农民的人均收入远远低于现代工薪阶层,再加上医疗卫生、教育等环境与城镇相差甚远,这些问题导致农村人口逐渐的向城市涌动,农业发展举步维艰。第二产业由于结构性的供过于求、环境和资源依赖型企业所占比例过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较少、部分地区过度依赖外向型经济等问题的存在,致使就业岗位不增反减。第三产业虽是吸纳劳动力的主阵地,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吸纳高端人才的能力有限,不足以解决我国现有就业问题。解决就业压力的根本在于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这一点是解决整个社会就业难的核心问题。

3.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缺失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在失业率上升阶段,政府主要任务是两个,即发展经济和促进就业。我国政府虽然制定了一些鼓励自主就业与创业的政策,但是执行政策的机制不够健全。如今解决就业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政府缺乏调控,而且良性的市场选择机制尚未建立。目前,负责就业工作的主要有人才市场、学校推荐,至于哪个城市、哪些企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需求多少、及薪资待遇如何等问题则很难确定;人才市场负责提供“双选”平台,然而招聘会很难对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产生相应的约束力。因此,解决就业问题政府责无旁贷。

4.用人单位存在误区

用人单位选择求职者应选择最适合的而不是最好的,但现实中很多用人单位选人时存在误区。第一,用人单位只使用求职者而不对其投资。相比较而言,很多西方企业则承担了求职者上岗前的培训工作。第二,过分注重文凭。在许多用人单位看来,学历越高越优秀。很多求职者与应聘职位专业不对口,造成受聘者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第三,过于强调工作经验。对于刚刚踏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工作经验不足十分普遍,但很多企业把其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标准,不想通过必要的岗前培训,急于通过招聘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导致一般大学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第五,严重的性别歧视。很多用人单位过于在意女性求职者婚姻、生育保险费和女性劳动保护费用等,不愿承担该有的社会责任。

5.高校教育体制弊端突出

我国目前总量及结构问题双凸出。结构问题主要反映在高校教育体制弊端上。目前我国高校存在扩招、教育投资过少等问题,高校的教育模式滞后,不能够依照社会需要去调整课程的种类和规划。大学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诟病;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企业岗位需求还没有完全对接;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不够到位;高校封闭式的运营模式,缺乏自我完善和改进机能;高等教育的专业及学科设置,很难填补市场的需要,特别是一些民办类院校,经费缺乏、师资力量不足等现象严重,不顾自身硬件设施是否允许,开设了很多“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导致专业失衡。还有很多高校只重视外延发展,想方设法扩建校园,扩大招生规模,严重的忽视了教学质量。

6.求职者自身存在问题

在中国,很多求职者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首先,不诚信就业。很多求职者认为如果在应聘时有一定的文凭、证书在握,就能够为求职带来好处,这种不正确的就业观致使他们通过造假等渠道来骗取招聘单位的信任,其实这种行为严重损害求职者形象。其次,求职者自我定位也存在问题。他们忽视自身素质,都找求待遇好、收入高的城市与单位就业。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现象普遍存在。第三,求职者没有找到良好的途径。很多求职者盲目的参加各种各样招聘会,或者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这么做法很大程度上不能够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第四,就业群体整体素质下降。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分数不断降低,导致大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

三、完善城市就业体系

1.构建“大就业”教育体系

(1)加强专业素质教育

专业素质是大学生的修身之本。所以高校要紧抓学生专业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团队意识的高端人才,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求职群体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是课堂教育的补充。作为求职群体,要想成为优秀人才,就要认清自己的社会位置,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进而发现自身业务上的不足,激发学习斗志,为扮演新的社会角色做好准备。

(3)加强就业教育培养

在社会就业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必须更新就业理念。从整体上来看,高校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就业、回报社会。所以做到高校“大就业”,必须加强就业观念培养,提高在校生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等。同时,做好“大就业”工作,还必须迎合市场需求,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模式,形成一个招生、培养、就业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的良好局面。

2.构建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体系平台

构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平台体系应做到:1.高校应积极引导,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如开创业教育工作,激发大学生创业斗志;积极组织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等各类比赛,使大学生树立竞争及团队意识,积极树立与社会相适应的观念。2.政府应继续大力扶持,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创业资源。近几年,我国政府部门已经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如贷款优惠、税收优惠、运营优惠等政策。与此同时,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档案保存方面和社会保障办理方面也得到相应的优惠。

3.加强区域人才市场的建设

(1)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人才市场体系形成的助推器

人才市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任何区域人才市场的运行状况和繁荣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人才结构的不断优化,是人才市场的诞生的培土,而人才市场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

(2)进一步加快环首都经济圈人才市场体系建设

就经济建设来讲,高科技人才、专业人才等各方面人才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快慢,从一定层面上说取决于人才资源能否得到合理开发与有效配置。经济建设需要人才,社会发展也需要人才,那么人才从哪里来呢?因此,归根究底在于健全的人才市场体系。加快环首都经济圈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应做到:①不断创新和完善圈内各城市人才市场运行机制。通过改革与创新,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合理开发、配置和使用的市场供求机制,促进用人单位和人才两个主体进入市场。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才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北京人才市场的带动作用,促进圈内的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吸引、聚集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圈内城市工作。②加强人才市场法制化和信息网络化建设步伐。要做到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首先应当建立行业标准,规范服务项目和收费制度;还要建立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等人才安全体系,切实保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快人才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加快网上人才市场建设,由圈内各市筹集资金,并积极争取省政府支持,搭建圈内人才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组建“城市圈人才公共信息网”,下大力气逐步开展网上大型人才交流会,通过规模效应加快网上人才市场建设。我们还要竭尽所能、最大限度地占有人才及招聘信息,在此基础上,研究不断扩大网上人才市场的覆盖面、网上人才信息的有效性,真正做到信息共享、利益共享。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

[2]黄敬宝.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2008.1

[3]蒋爱丽.伴随你成长—大学生就业咨询实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0

[4]肖建中.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6

[5]杨文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及策略探析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9/02

[6]年大琦.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研究邢台学院学报,2009.23

[7]钟丽香.金融危机下加强高校职业之道工作的对策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