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

语文的教学过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的教学过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的教学过程

第1篇: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实践;两个优化;三个转变;新观念

一、语文教学要重视生活实践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而如果学生如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就会腹中空空,脑中空洞,无写作之本。陆游说:“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诗外的功夫就是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和认识。因此,我们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进而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如指导写秋景的文章,有的老师带领学生走出了校园,置身于自然,学生心情荡漾,在秋景中漫步,畅游。他们仰望蓝天下自由飞翔的小鸟;扫视辽阔大地上的金黄稻穗、爆裂的豆角;倾听潺潺水流轻柔的流淌声、收割机的轰鸣声;再俯视脚下那飘落的、静静沉睡的片片黄叶,饶有兴致地拾起,玩弄,细赏-----,秋天的景,秋天的人,在学生心灵深处放飞,这些将化为语言文字,学生也会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了,还会尽情的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得一次口语交际课,语文老师跟孩子们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校外去玩一玩。”学生们一齐欢呼起来。于是,排好队走出了教室,一边走老师指着校园的树说:“这些树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现在有什么变化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老师,我看见树上长出了嫩嫩的小芽。”“我看见树枝上长出了几片尖尖的绿叶。”“我看见……。”接着来来到田野里,有的孩子就嚷起来了,“快来看,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了!”“老师,那一片金黄金黄的油菜花真美呀!”有些女同学张开双臂自我陶醉地仰望着天空自由地旋转着,时而大声地叫着“燕子、燕子飞来了!”时而跑着追逐花蝴蝶,这一堂课老师没有组织回教室,而是就地坐了下来,开始回到这节课的主题《找春天》。出乎意料之外,大家都争着抢着说,连平时最不喜欢说的孩子此时也说话了。从这个活动课中可以看出,口语交际的内容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在这种真实具体的情境里,学生不但乐于表达,勇于表达,而且句句是发自内心的感受,有益于加快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二、语文教学要做好两个优化

1.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这两个过程的不同特征,我们应分别遵循“好生吃得好——中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和“差生做得了——中生做得好——好生做得巧”的分层次教学原则。应坚决摒弃“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情景,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学全过程。

2.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在应试教育中,对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于是考试成了老师的指挥棒,分数成了学生的存在价值。这样,人为地加大了师生的双方心理负担,严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彻底摒弃惟分论、惟升学率论,由看谁的课讲得好,到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由看谁对问题分析上得透,到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的过程。

三、语文教学教要体现艺术个性化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

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要有生动、精彩描写的另一面。入胜的细节描绘与非凡的思想境界相辅,将学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从而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从而创造课堂气氛“其乐融融”。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教学上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个性化的教师成功之路,在于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教学氛围关键所在。师爱和师生平等是个性化教育所要求的。因此,高品位的个性化教学,一是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没有平等,就没有尊重,更无从谈起发展师生关系。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以及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表率的人格品位;二是开展合作学习。方法可采取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甚至课堂演讲、辩论等形式展开师生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合作学习是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全体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即导学、导问、导思、导法、导行,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做一个导演。学生必须进行大量语言实践,这是老师的讲授哪怕是精讲所代替不了的,老师要为学生的这种实践多创造契机、提高效率。

四、语文教学要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教学使命的变革。

语文教学有的教师还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

2.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

第2篇: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

只有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不考虑指导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迁移性复习巩固,课堂教学过程则大体呈现为:导入――导学――小结三个环节,笔者现就其中的“导学”环节,陈述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引领质读,巧点反思

语文课堂要讲究“读”与“悟”结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层层推进,“读”的训练更受重视。新课程提出课堂之中学生应力求自己感悟与自主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读,都应有教师的组织和指导,让学生明确读的目的与方式。

初读,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为课堂进一步展开作铺垫。读什么,为什么读,采取何种方式读,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学设计者的意图应该明朗。课堂伊始,教师比较适宜组织学生轻声读课文,语速快慢视教学对象与教学现有基础而定。

假如教师有意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则可以设计速读系列,形成速读训练目标链,分阶段逐步提高学生的速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对特定内容进行品读,读的方式不拘形式:可轻声吟读,可大声朗读,可集体读,可分组分角色读。教师应引领学生在读中涵泳文本,直至产生自己的想法,形成见解,这便是质读。要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教师就有义务对质读进行合理指导,通常是运用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探究阅读。

质读是有效激发学生思考和认识课文的手段。学与教的新理论认为:缺少必要的读,学生对课文就没有感性与理性的认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指明了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而人文性则重在揭示学生“为什么而学”及“将会怎样去学”。这四个过程是完整的学习过程必要的构成,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去读与感悟,课堂就会失控,学习就会失去目标。因此,教学中必须有教师的引导点拨。关键时刻,教师轻轻一点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发他们对整篇文章的深入思考。“质读”是探究的前提,“巧点”则是激励学生深入反思,对文本进一步涵咏的有力武器。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方法指导,应视教学目标、原有基础、学生特点而定。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读法指导还是问题设计,相机诱导都非常重要。

教师要学会与文本、与学生进行高效的对话,注意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反应;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策略。在教学《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二学期)时,我从“朱自清的眼里春天有哪些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的?”这一问题切入,引导学生“初读感悟――再读体会――探究文本――把握文旨”,用问题统领课堂经纬,又用质读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课本上的文字便对他们产生了磁性。在引领学生理解课文生动体现春天的特点时,我随文字表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表,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填写,以此来思辨并认识课文,取得不凡的效果。

二、分组合作,共同学习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课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合作学习。但是,合作的形式必须由教学者结合班情与学情精心设计。为解决哪一个问题而组织合作学习(通常是讨论交流),采用哪一种方式展开讨论,包括对学习结果的预测,都应当纳入教学者过程设计的范畴。如教师平时没有进行有效的训练,课堂讨论反而显得乱糟糟,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分组合作学习能促使学习气氛得到有效调节,根本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探究,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得到启发,集思广益,更快速地理解课文,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而非形式主义的表面热闹。笔者认为:教学者的设计必须是有目的的、有序列的、科学的,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首先,教师应全面理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内涵,不可在公开课时搞形式主义。其次,平时要做好小组成员合理的搭配、分工工作,尤其是让学生产生合作中团体间的荣誉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组织小组讨论问题时辅以竞赛形式,这样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探索性、发现性学习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可以用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来进行,对有些内容来说,主动接受学习也是必要的。教师要精心设计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内容,让每人都有事可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真正有所发展,树立主人翁意识。最后,教师在学生交流时,要积极地跑动,努力地听取,随时了解学情,便于作出相应的指导或评价。

笔者认为对于分组合作的形式,也可以放开。我们不妨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说话对象交流,不全然锁定在几个人之间的合作交流。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小范围跑动,寻找说伴,这样既不会影响课堂秩序,又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如我在执教《向生命鞠躬》时,站在“爱护生命”与“体验精神不屈”两个角度,要求学生就文中父亲刺蚂蚱、蚂蚱抗争、拼命逃脱这一情节是否合理,站在不同角度审思。我先分两大组就情节是否合理――让正、反方展开辩论,再把争议问题融入小小组讨论:之后又把重要意见浮到班级层面,师生一起共同探究,整个一堂课围绕着关键问题展开讨论。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寻机设问,“挑起课堂层次冲突”,让学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此激活教材,又引发学生对文本之外问题的热情探究。

三、找准突破口,明晰流程

文章有作者的思路,我们谓之课文的线索;教学过程也应有执教者的思路,我们称之为教学流程。高质量的课都有一根清晰的线索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这根线索要清晰明朗,便于学生感知并能引发思考。

明晰教学流程,找准突破口是关键。例如课文《周庄水韵》(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如何正确制定且实现目标呢,我选准了突破口,紧紧抓住水韵这根贯串全文的线索,要求学生概括出所写的主要内容并讲出联系这些内容的过渡段、句,领会作者围绕水韵所展开的丰富想象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何理解周庄水韵的特点。学生反映说,阅读《周庄水韵》觉得很散乱,但抓住线索,按着作者的思路再读,就觉得水韵像根红线珍珠一样,闪射出思想的光芒,在老师的指点下,学生能读出文章的中心,体味文章的特点,这收获是可喜的。这正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延伸感悟的契机。找准并抓住这样一个突破口,整堂课的流程自然就清晰了。

第3篇: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研究

自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育界相关人士从各个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归纳出了各种教学改革措施。针对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材料进行了多方位的深挖和研究,为新课程标准下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方式。本人认为重视单方面的教学措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整体上对教学工作进行把握,这就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的深挖和研究,这与新课程标准中重视“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相一致。

初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其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递“真、善、美”,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因此,如何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新课标教学,是我们应当探讨的重点。文章从备课、课堂教学、课堂活动、课后反思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备课

教学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为教,一为学,因此教学的备课阶段也应该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准备。这里的“教”主要针对教师,“学”主要针对学生。

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备课活动主要是教师将课本上的固有内容,依次拷贝到教案中,然后用特定的几种讲授方式将其串联起来,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将过多的注意力倾注在了方式的选择或者创新上,而忽视了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其主要作用在于“导”,而要将“导”的工作做好,首先对将要“导”的对象有一个较深刻的了解,也就是要对课本的文章的内容、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撰写该文章时的具体情况有所研究,做足以上功课,才能说是做到了与文章和作者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大量的阅读和查阅相关的文献,并与其进行心灵的沟通,从根本上对文章进行感知、赏析、重解、评价,最终形成独到的见解,并将这些都反映到教案上,因此教案的设计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另外教师的课前准备,还应包括对教学起辅助作用的资料的查阅、对与语文教学相关联的百科知识的储备、对多媒体或其教学用具、教学手段的熟练等。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爱好兴趣、性格特点、思维逻辑、思想层次、各方面能力等等,因人而异,此所谓学情复杂,通过教学欲使每一个学生均有收获和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就必须对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的相关情况了如指掌,课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提前有预测,对学生课前的预习有系统的布置,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让学生打有准备之仗。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和学生一起预习,了解学生所想、所需,这样的预设,才能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有效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这一环节锻炼了教师本人,促进了教师的个人成长,同时把学习前移,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

我们常说向 45 分钟要效益,可见课堂教学过程是多么的重要。这一环节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活动的主要过程。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主动学会其中知识,从而能独立阅读和分析文章。可以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加上课前预习,此时可由学生归纳自己的所得,有不准确的,可留待后面集体讨论,之后由学生再次通过反复朗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透视其后面隐藏的内涵。放手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梳理出自己的问题,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大胆让学生自己得出阅读理解的结论,这时教师不能靠边站,要深入学生中间,或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师生互融。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时,要时刻关注学生处理信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捕捉指导和点拨的最佳时机,使指导和点拨恰到好处。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快速的思维,课堂教学是一种高强度、创造性的工作过程 , 教师要在创设问题情景上多下功夫,吸引和感染学生。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获得应是学生自身动脑、动动的结果。除了课前的预习准备,课上的活动尤为重要。语文课堂上的学生活动可有多种形式,如朗读、讨论、质疑、提供相关资料等,关键在于活动有序。有的语文教师担心权力交给学生,课堂将会失控,或者学生任意发挥,导致时间延长,预定的教学任务难以顺利完成等等。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不是绝对自由的,也不是随意的,学生活动质量的好与坏,取决于教师的安排与调控。教师可在课前按男女生比例、学生成绩优劣分成6—8人小组(前、后、左、右桌,便于课上交流),小组成员在粗读、精读课文时会发现不少问题,容易的问题小组内自行解决,有难度的问题小组内讨论,再解决不了的,求助于全班同学或老师。学生讨论针对性要强,讨论要到位,教师要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形成习惯。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坦诚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能虚心地辩证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能不断地体验成功,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能力逐渐得以培养。

四、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后反思

第4篇: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

中学语文在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具有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学会利用语文课既学到文化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要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利用中学语文课程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怀,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培养文学素养、语言素养和思想文化道德素养。其中,思想文化道德素养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很多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具有十分强烈的思想性、政治色彩和教育意义。

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怀,就要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教学形象、生动、感性的特点,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利用文学作品陶冶他们的情操,这些都是其他课程所没有的优势。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与爱国主义精神有关的,比如《最后一课》中主人公悲痛、浓郁的爱国之情。老师在讲这些课文的时候,可以结合教材中一些其他的内容如古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留取丹心照汗青”所表达的高尚的爱国情操及近代《冯宛贞》带领民众反抗外来侵略者,保卫祖国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陶冶他们的情操。

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是赞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自己的信仰和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革命精神。比如,课文《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为了使更多的战士在艰苦的环境下生存下去,用自己的生命珍藏了七根火材。老师在讲这类课文的时候,要多向学生介绍当时的一些时代背景,让学生对主人公当时作出的巨大牺牲有更深刻的认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陶冶情操。

中学语文学习更多的是让学生体会人学,体会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老师在教授中学语文的时候,不仅要讲授教材中的知识,还要联系作品向学生讲述作者的生平事迹,为学生树立精神的榜样。比如,在讲《背影》的时候,一定会讲到作者朱自清,就可以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事迹讲给学生听,告诉他们其中所包含的爱国之情和民族气节,把作家高尚的情操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

二、利用中学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

青少年要全面发展,除了要思想健康、有文化知识之外,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心理因素,例如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在中学课程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非常优美的文学作品,这就为开展审美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体会课文的一些语言感受作者描绘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分辨美丑、善恶、是非,从而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欣赏能力和辨别能力。在对文学作品的剖析和讲述中,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使学生在思想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老师要在课堂中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就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除了要通过传统的表情范读、有感情地朗读、生动描述之外还要借助一些其他的形式,比如,把课文改编成剧本让学生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作品或者利用多媒体教学把作者描述的场景更好地展示给学生。在多样的教学形式下,老师才能更好地展开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自古以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种美不仅是外在形式上的视觉美,还包括内在的精神美。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美是不断探求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重视引导他们寻求精神之美。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文章都是与精神美有关的,比如,描述一个车夫负责、公正无私的精神的《一件小事》;《散步》中主人公爱护家人,对于家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文中表达的主人公的精神形象进行审美,在收获美的体验的同时陶冶情操。

另外,老师还可让学生对教材中的美进行二次塑造,在说出自己心中的美的过程中达到陶冶情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的时候,学生会被作者创造的世外桃源的景象深深吸引。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描述桃花源中其他的一些风景,或者发生在那里的一些事情,让学生在创造中提升审美情趣。

三、利用中学语文课程的课外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实施自己的想法,陶冶学生的情操。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告诉人们,不管做什么事情,实践是达到目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同样,也要通过语文课程陶冶学生的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实践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同样《大纲》十分明确地提出,要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语文教学课外活动。

因此,老师陶冶学生的情操除了借助常规的语文课堂之外,还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一些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斗争,同样是陶冶学生情操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当然,这个过程需要老师细心观察,发现情况适时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组织课外活动,要做到“寓教于乐”,使每个学生都在实践的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老师可以根据课文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比如,在学到《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回家对身边的老人进行采访,了解战争年代的生存环境,并且进行汇总,让学生对当时的艰苦条件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加深对人物的了解,更突出主人公朴实、无私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老师可以利用节日,让学生以自己的力量办一场独特的晚会,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设计、遇到问题自己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自身利益与集体发生冲突、不能够很好地与他人合作的问题,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经过老师的有效指导学生会逐渐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形成良好的性格,陶冶自己的情操。

除此之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写,老师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教材的有关内容,定期组织学生外出游玩。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有一定道理的,优美壮丽的景色,与众不同的风土人情,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同样对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有重要的作用。

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必须达到的教学目的,其中中学语文课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关于如何利用利用语文课程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处于不断探索的一个阶段,但是它无疑对老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改进教学模式,更好地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第5篇: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小学语文语言文字的训练,能够认识到目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从把握阅读教学环节和过程、加强对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实具体教学目标、教师注意提问和评价等方面来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关键词】

阅读教学过程 小学语言文字 问题 措施

一、前 言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语言文字的训练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和理解语言文字,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根基,语文语言文字训练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培养的基础。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对语言魅力的认知和重视,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二、目前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训练中的问题

首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对阅读内容的学习,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不够重视,没有看到语文阅读和语言文字训练的关系,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核心【1】。在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和熏陶都是通过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作为前提来进行的。但是之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对阅读内容的训练,注重情感的熏陶,一些基础的语言文字训练却跟不上步伐,语言训练的题目过少。

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没有利用好阅读的优势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只是重视课本内容,即使在阅读教学中,也仅限于阅读内容,没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出更多的指导。教师忽视了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语言的学习,这都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再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阅读内容分析过于琐碎和零散,小学生无法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的看法。过于琐碎的语言分析也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教师把时间过多地浪费在琐碎语言材料学习上,占据了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也会降低其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以及阅读都丧失兴趣。

最后,教师不能将写作和阅读结合起来,对学生创作个性的培养没有重视,对作文的训练不重视,缺乏指导。或者有的教师认为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分开的,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教学过程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

三、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小学语言文字训练

1.把握阅读教学环节和过程

语文教师应该把阅读、思考、练习、写作等作为阅读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是基础,学生思考是关键【2】。多样环节的结合是学生在阅读氛围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基础,并且教师要注重把学生作为各个教学环节的主体,做好主导,引导学生进入阅读,在思考、写作以及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步骤:教师要先带领学生扫清阅读的障碍,障碍主要包括生字词、阅读的知识和背景等,重点要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然后教师要让学生初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结构。再次,教师要重视重点片段的精读,要侧重学生的语言训练,让学生能够勤加背诵,积累语言。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练习,能够做到迁移学习,学会运用语言。

2.加强对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实具体教学目标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要落实到具体。首先,要在每节课之前明确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明确对学生情感教育以及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目标之外,还要明确语言文字的目标。例如,训练学生读,一定要给学生留出一定时间,进而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另外,落实到写,学生语句连贯是必须的要求,不能在写作时定一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空而且大的目标,要落实到具体步骤中。最后,教学目标还要包括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学生课外语言文字的训练要包括,阅读的指导、书面的练习以及写作等。教师要明确任务,不能布置“让学生自己去随便阅读”的任务,要让学生能够从具体目标和任务中落实对语言文字的训练。

3.教师注意提问和评价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提问以及评价。由于阅读课程中任务比较多,侧重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要注重在提问启发中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导向性、启发性以及示范性。在一节课中教师不应该提问过多,以免难以把握课堂节奏,要让学生有质疑的精神。再者,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阅读、练习等有适当及时的评价,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并要说出评价的原因,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检查和相互检查,对教师评价及时反馈。最后,不能一节课全部由教师自己讲解,还要给学生自学的时间,自学主要是指学生预习、回答问题前的思考、讨论、查阅资料以及复习的时间。这是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做到巡视指导。

四、结 语

语言文字的学习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对待对学生语言文字技能和知识的培养,做到课外和课内两方面双管齐下,教学目标还要有长期性和具体性,让学生能够通过一次次的阅读课做到逐步的积累,最后实现跨越。

【参考文献】

第6篇: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B-0058-01在语文教学中, 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 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在人的认知过程中, 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个体内外信息的处理,但对认知过程会有动力作用、定向和影响作用、维持和调节作用。可以说没有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就难以发挥最佳效果,两者是互相影响, 共同发挥作用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记忆、注意、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作用的同时, 还要不断激发非智力因素,以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一、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一是重视非智力因素可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使语文教学回归本位。“课标”提到: “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第一次作为语文课程基本特点被提出。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过多重视阅读、识字这些语文工具性属性, 而语文教学中丰富的人文性被忽略了。人文性的提出, 还原了语文作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学科的本来面目。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非智力因素的重视, 正是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人体验, 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我阅读、自我品味与自我评析, 也让语文回归了人文性的本位。二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我们知道语文的学习实际上是知识积累、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习成为内在需要。为此,我们引导他们品味美文佳句,带领他们感受书中美景,体味语文的情感。通过古人圣贤的著作、传记、言论,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这些非智力因素反作用到学习过程中,促进学习。所以说,非智力因素的激发, 会促进智力因素的调动,使个体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对待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如何在语文课中培养非智力因素

(一)多手段陶冶学生情感

美好的情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以朗读激感、讲读启感、写作抒感,从而培养学生美好情感。

1.朗读激感。充分利用诗歌这种有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教师的范读,再现作品的艺术境界,使学生经过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余光中的《乡愁》等诗歌教学中,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人那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和思念祖国的思想情感。2.讲读启感。总是伴随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才会产生深刻情感。在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的《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等文章的教学前,通过布置观察作业,增强他们对所学课文内容和背景的了解和认识,蓄积学生的情感。讲读时,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景物、人物等的分析,启发学生的情感,在情感中求知、学知,陶冶情操。3.写作抒感。注重通过日记和作文的教学,使学生抒发美好的情感。经常通过日常写作练习,突出家庭亲情、师生友情、同学友情这些永恒的写作主题,强化学生健康的情感意识,从而感受亲情、认识友情,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二)训练意志, 养成习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并不是智力方面有不足, 而是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没有坚强的学习意志。因此,强化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贯穿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始终。一方面,要与严格的常规训练相结合,要求仔仔细细读课文,认认真真写作业,规规矩矩做练习,在点点滴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磨练坚强意志。另一方面,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罗森塔尔效应”,抓住时机表扬、鼓励学生,使学生的行为及时得到强化,努力做得更好。

(三)塑造积极健康的教育教学环境

每一个学生都处在一定的教育环境当中,班级、学校的氛围会对学生自律性、责任心等非智力因素产生重要影响,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忍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生活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要建立积极健康教育教学环境,首先要创设成功体验教育情境。利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时机,根据学生特点创设教育情景,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喜悦;二是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互助小组。根据学生各方面特征组成学习互助小组,在小组中营造团结友爱、严谨治学、奋发进取的氛围,使每个个体都能在小组中感受荣耀、受到良好风气的熏陶。利用同伴的影响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激发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非智力因素是保障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加强诱导,施教得法,将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有机融合,促进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第7篇: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语感 培养方法

一、前言

语感是通过长期的语言学习所形成的一种对语言独有的敏锐感受力,有着良好的语感就能快速地抓住语言的表达含义,同时很快地提炼出其言外之意,且对于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好处。语感需要对文字产生一种灵性的感觉,是结合自身的悟性以及生活实践,日积月累所产生的文学素养。因此语感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不断的语言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

二、培养语感的意义

语感是通过不断阅读与吸收所形成的一种对语言所特有的感觉,是一种日积月累的学习的体现。叶圣陶指出:“生活是语言学习的最好环境,对生活的热情是语感培养的最好方式。”吕叔湘也同样指出:“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感的培养是学生文字各方面能力的体现。”

第一,语感的养成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初中语文教学的新课标指出:“(要)通过不断提升的阅读能力,实现更好的生活体验,形成丰富的认识,产生良好的语感。”可见,初中教学中的语感是初中语文学习的一项突破口与关键所在,既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又能增加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第二,语感是对于文字的直接感觉,可以有效地发展感性思维。有着较强的语感,可以快速地提炼出语文阅读中的一些信息与趣味性。语感的养成可以使人毫无约束地畅游文字的世界,通过语言的运用表现出心底的细腻感觉,构建自身的语言世界,表现一种个性化的心里思维。初中语文教材中都是经过优选的国内外名篇,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促进语感产生的良好的语言材料,同时也是老师教学使用的好素材。

三、语感的培养方法

第一,朗读能力的训练。朗读绝非简单地读出文章中的文字,而是通过将语言文字的意味加以提炼之后,通过语音的方式表达出的对文章的一种感觉。这种方式可以非常快速地接触到文章作者的感情,实现对于文章的深入了解。因此,进行文章的朗读时,不仅要求声音洪亮,更重要的在于将文章的感情在朗读过程中自然地流露,使得读者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实现一种统一,实现文章的美好意境湿润到读者的内心深处。这种方式的朗读才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读者的语感以及语言的审美能力,同时加深了他们对于文字的一种灵性感觉,提高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第二,名篇背诵,积淀语感。初中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这些文章不仅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同时作者的感情表达细腻。名篇的背诵,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文章本身含义的理解,同时可以有效积淀语言基础,从而提升语感。

名篇的背诵方式有多种,尤其应重视的是“感知与背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文章的背诵时,应先仔细地进行品读,再进行回忆与尝试,之后再反复,直至文章能全部记住为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有一段描写的是作者的童年乐事,学生进行有感情的理解与背诵,可以不断将其童年的乐趣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体会出作者的乐趣。

第三,教学内容的渗透,加强语感的领悟。语感建立的基础为语言的环境之下、语言的内容之中,因此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课堂的语文教学内容也同样重要。

首先,语言的意境以及语言所表达出的内涵离不开其所描写中的环境因素。如《我的老师》中有一句描写:“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狡猾本身的含义为狡诈多变,是一种贬义,但是结合此处的语言环境,我们可以知道,此处的狡猾一词属于贬义褒用,为乖巧、机警的含义。

其次,品位文章本身,培养学生对于文字本身的一种细腻与丰富的感觉。《背影》一文中,父亲买橘子的过程被细细地描绘出来,所体现出的是父亲对于儿子深沉的爱意。父亲微胖的体型加上一些滑稽的动作,却让读者感觉不出丝毫的做作,更多的在于其细腻的语句体现了父子情深。

第四,抄写仿写中实现积累。语感的培养中,不仅仅要重视教与学,同时也要注重写。培养语感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抄写与仿写,将一些优秀篇章进行抄写,将一些精彩的语句加以改写用在自己的文章之中,如此可以快速地积累学生的语言素质,实现对于语言的灵活运用。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语感本身是为语言表达能力服务的,有了良好的语感,才能实现对于文章准确的表达。因此,进行仿写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抓住文章本身的含义,同时可以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卢玟燕 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能力培养途径初探[J].中学教育论坛。

[2]渠冉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8,(7)。

第8篇: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

关键词:以生为本;多媒体;小组合作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基本能力巧设教学环节,选择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占据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以生为本,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一、以生为本,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就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要把握每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想办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人尽其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确保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拥有最大限度的快乐和热情。如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开学初如果发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欠佳,就可以在每一节语文课之前组织口头作文,既可以让学生在口头作文里为学生推荐新书阅读,还可以朗读一下自己写的作文,或者和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在这样长期的训练下,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以及作文能力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二、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让学生和文本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本浅显易懂,而有些文本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大,因此学生很难通过字面意思了解文本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情境,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况在课堂上延伸拓展,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链接的阅读与写作,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三、小组合作,能力提高最大化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语文的学习,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能够主动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跟同学交流的过程中逐步认清自己的语文能力,并能够根据与其他同学的互动取长补短,积极进取,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促进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力提高的最大化,让每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小组活动中能够快乐学习,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胡广宝.课堂质量关键是学生参与的质量[J].学周刊,2011(26).

第9篇: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

【关键词】初中 语文 教学 心理素质 培养构建

一、提升学生自信,强化心理素质

自信心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心理素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并塑造学生的自信心是完善心理素质的关键。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表扬并鼓励学生,肯定学生每一个细微的进步,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有时候教师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会影响并推动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在学习《范进中举》一文的时候,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引导学生们总结胡屠户嫌贫爱富的性格特点的时候,班级里一位平时不经常发言的同学突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作为父亲的胡屠户为女儿着想,敦促女婿进步的本意是好的。在这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之后,我在第一时间肯定了他的想法,同时号召班上同学学习他这种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看法的态度。从此这位同学越来越爱上语文课,课堂上主动发言,课下经常钻研,语文成绩突飞猛进,我知道,正是自己小小的鼓励给了学生莫大的自信。

二、强化学生竞争能力,构建良好心理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提升其学习能力实际运用的重要方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在社会环境整体呈现竞争氛围的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自尊心,上进心以及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在教学中融合此方面的素质培养,在进行议论文教学之后,我会组织同学们开展辩论赛,针对同一话题,将学生分成观点对立的正反两方。由学生自行搜集材料,寻求论点,说明事理。在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正反双方针锋相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增加情感沟通,健全学生心理素质

教育要求语文教学过程重要是要融合情感沟通,初中语文教师的情感投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引导学生沿袭教师的思想学习知识,塑造品德,锻炼修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尤其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特别强调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情感理解。在讲述《背影》一文的时候,我先讲自己离家上学时背井离乡,父母相送的场景,诚恳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父母的“背影”或形象,然后择取其中比较感人的瞬间描述下来,一堂课下来,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感恩的心理,以及对父母爱护之情的理解,同时深层次的体会了文章的思想。

在激发学生情感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可以采用饱含情感的朗读刺激学生情感,体会文章的语言文字和中心思想,感受作者的细腻情感;可以通过情感饱满的写作抒发自身的情感,可以组织学生写日记,作文,随笔记述自己身边的情感迸发的时刻,将充沛的情感融合到作品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加强意志教育,提升心理素质

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强烈的自我约束的意志,才能够获得最终的成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随时会遇到一些难点,意志薄弱的学生会知难而退,而意志力强的学生就会迎难而上,攀登学习的高峰。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选取教材中的中外名人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优秀人物的意志品质,以磨炼自身的意志。比如在学习课文《岳阳楼记》一文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明确关怀天下的博襟之后让学生看到文章作者范仲淹在不得意时候积极进取的品质,学习其在逆境中不抛弃,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优秀品质。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多读课外读物,在古今名人身上汲取优秀的品质特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意志品质;教师要加强自身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意志力的锻炼训练,可以组织学生讲述一些具有优秀的意志能力的楷模的故事,每次课前都组织学生进行有关意志品质认识的演讲,另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加强自身意志品质的实际锻炼活动。

虽然不同的学生的意志力水平是不尽相同的,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格发育培养的关键时期,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分析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面对每一位学生。要有针对性和特殊性的实施教育,依照不同学生的意志品质特点,开展适合其个性发展的课堂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结论

心理素质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构建培养心理素质的方法也有很多。本文所提到的浅显的见解是通过多年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些个人的看法。主要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期待广大同仁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求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锻炼培养并塑造学生心理素质的能力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和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叶一舵.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J]. 中国教育学刊,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