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低碳经济的意义范文

低碳经济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经济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低碳经济的意义

第1篇:低碳经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艺术设计;发展

在经历了全球性的次贷经济危机、气候环境恶化等状况之后,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界正在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反思:如何通过建筑、景观、家具以及装饰品等载体,运用简练的设计语言,尽可能做到节约节能、减少碳排放,并在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做到对环境友好?这正是与时下备受关注的资源环境的“低碳”不谋而合。

1 相关概念

1.1 低碳设计

所谓“低碳设计”就是以设计为起点,降低建筑、环境等各个领域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从而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是所有节能、所有的设计都与碳相关,我们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于城市和建筑,如在建筑生产过程中占10%到15%,在建筑中使用的灯光和电器占40%到50%。因此,讨论的“低碳设计”是新型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建设中所要面对的议题,在气候变化这个主旋律下,“低碳设计”就会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这是设计师们对世界的关爱,更是创新概念下的社会责任感。

1.2 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EnvironmentART):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其中,包括了环境与设施、空间与装饰、造型与构造、材料与色彩、采光与布光等。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作要素主要包括空间、造型、艺术、技术、材料、环境与文化等。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为:满足机能、创造效益和表现有利的艺术形式[1]。因此,环境艺术在整体社会环境发展的客观需求下,显出了它深刻而丰富的当代文化语义和社会内涵[2]。

2 “低碳”与环境艺术设计

设计起源于生活,也主导着人们的生活。只是当某类设计成为一种主流审美取向时,这种设计就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形态,从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艺术设计更是如此,它不仅促进了生态、功能、精神环境的提升,同时,还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经济、文化与科技水平。

2.1 低碳材料的创新,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基础

低碳建材(LowCarbonMaterials),意指能够在确保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不可再生自然原材料的使用量,制造过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使用寿命长,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并可以回收再生产的新型建筑材料。低碳材料在环境艺术设计使用全过程实现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和面向未来的材料。低碳建材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材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利推动一系列技术创新,推动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其次,有利于推进新型建材发展。低碳经济以能源的变革为中心,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十分广泛。我们国家近几年内针对建材行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制定并出台多项调控政策,激励建材行业向低碳经济发展,实现有效控制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力推进新型建材、新型房屋和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利用。

2.2 低碳设计教育的提升,是环境艺术设计变革的动力

(1)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低碳设计理念。低碳设计教育在强化教师具有低碳意识、低碳设计理念和低碳生活价值观基础上,还要求通过教学,促进学生形成较为全面、深刻、动态的低碳认知,树立低碳设计、生活理念。因此,要重视绿色消费意识、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念、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伦理观、爱护环境意识等培养,为学生创造一种减少碳排放的良好氛围。(2)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实施低碳设计教育。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主席格雷・汉姆认为,低碳教育在每个学生的课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并积极参与低碳生活实践。因此,我们要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将低碳的设计方法、低碳理念的培养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和设施有效结合、充分利用,在激发学生对低碳知识的兴趣的同时,引导其综合利用已有知识能动地探究设计的发展,强化对低碳设计与生活实际的领略与体验,掌握低碳设计知识和实用技能,形成与环境和谐互动、友好相处的文明设计习惯。

2.3 低碳设计理念的实践,是环境艺术设计升华的阶梯

实践经验告诉人们:采用最少的资源可以制造出尽可能多的产品,控制成本和减少浪费,使环境空间在外观物质形态与内涵精神意蕴的和谐统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感性特征与理性规范的和谐统一;材质工艺与工匠经营的和谐统一[3]是对大众和环境都友好的方式。因此,在实践中以下的因素将成为制约低碳环境设计成败的关键:(1)对环境影响的评估贯穿始终。在开发、规划环境空间要素的艺术设计中,首先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以提供优质优价的规划设计与施工组织方案。只要有可能,重复利用大量的材料,如硬纸板、纸张、塑料、木料、金属和玻璃。因此,从最初的设计阶段,直至整个环境设计作品的施工周期,设计师、技术研发、现场施工技术和施工人员都会从环境安全、质量和环境影响各方面考虑。(2)有效地利用低碳技术。努力用最少的资源制造出尽可能高效的环境艺术空间,而同时不会对空间、环境的功能或艺术性产生负面影响。如建筑中的低碳生态水泥(主要是通过一些城市废弃物焚烧制成,可以彻底处理好城市垃圾),水资源的循环系统、照明的太阳能技术、室内的低碳地板、水能、风能等无污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节能绿化景观的规划等,通过有效的组合利用,达到经济、适度的开发原则,实现维护城市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增强环境的自净能力,控制资源浪费,与环境共生的目标,并且对实现环境零污染,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3)规范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低碳标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等)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等)。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对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方式而不是杀鸡取卵的方式[4]。据了解,低碳社区、零碳建筑、低碳全装修在中国已经全面铺开,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更应联合起来倡导并从法律、规范的角度推动低碳变革,要不断完善低碳设计、施工和管理标准,不断推进低碳技术创新,形成一套成熟的环境设计标准化系统,并不断应用于实践,是实现低碳生活与低碳经济共同和谐发展的必经之路。

3 结语

节约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是21世纪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新风向。低碳的环境艺术设计新模式的思考,是在环境伦理本土化所对应的中国传统生态道德观启示下,对现代设计、适度设计、绿色设计及中国传统综合研究的产物。因此,要实现环境艺术设计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大踏步的前进,一方面,要加大对低碳材料、低碳技术研究的投入与支持;一方面要抓住教育培养设计师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等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最后,还要将我们对未来低碳的空间构想,运用科学、高效、合理的原则构建与生活中,用实践检验低碳理念、低碳环境设计、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辛艺峰.建筑室内环境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李砚祖.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界[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

第2篇:低碳经济的意义范文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英国率先提出并发展低碳经济,取得良好效果。在英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其独特的低碳经济模式,我国作为碳排放量大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借鉴英国的低碳经济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低碳经济模式,逐步走向低碳发展。在本文中,重点分析了英国低碳经济模式引入中国的意义。

关键词:

英国;低碳经济模式;意义

在人们寻求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概念由英国政府正式提出,并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广泛关注。英国作为最早开始建设低碳经济的国家,现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低碳经济模式。与英国相比,我国的低碳经济起步比较晚,且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应将英国的低碳经济模式引入,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低碳经济模式,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英国低碳经济模式概述

(一)确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2003年,英国政府颁发了能源白皮书,在白皮书中,正式提出了低碳经济的理念,同时,在英国的能源政策中,战略性目标为实现低碳经济。在白皮书中,英国政府将气候变化威胁和能源安全挑战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机遇,并在低碳经济的指导下,确定新的能源政策目标。能源政策目标中明确的规定,以现有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为标准,在2050年以前减少60%左右,同时,在2020年以前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保障可靠的能源供应,提升英国能源市场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后,在英国政府颁布的多项法律中,将低碳经济作为全局性的重大战略,在国家层面中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英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法律的作用,发展低碳经济也是如此。英国开始实施低碳经济之后,就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其中,最为著名的为2008年颁布的《气候变化法案》,在这部法律的保障之下,英国的低碳经济得到科学的发展,促使英国的经济逐渐向着狄然经济转型。

(三)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确定战略及目标、完善法律保障之后,英国政府所制定的政策措施是非常具体的。在这些政策措施中,主要的包含财政支持、税收调节、融资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低碳技术创新,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支持与技术支持,同时,也实现了能源结构的优化。除了上述主要措施之外,低碳社区建设也是英国实施低碳经济中的重要举措,从而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低碳意识,进而约束自身的行为,开展低碳生活。

(四)注重统筹协调、指导服务及监督管理除了上面三个方面之外,行政推动也是英国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主要部分,针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英国建立了比较多的相关部门,如能源和气候变化部、气候变化委员会等,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行政动力支持。

二、中国引入英国低碳经济模式的意义

(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经济发展的背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增、能源越来越少的问题非常突出。现如今,这些存在的问题已经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2015年10月,我党召开十八届五种全会,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由此看来,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而低碳经济的开战吧恰好与这一主题相适应,因此,我国应大力开展低碳经济。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必然选择,在借鉴英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促使我国更加科学的发展低碳经济,从而有效地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友好共处,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产业结构及能源利用结构我国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分享经济”,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和商业形态,其所共享的是经济本身的互联网基音及经济信息与资源,由此,来促使我国传统企业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4》中对德国、欧盟等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经验进行了介绍。英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将能源优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与低碳经济相连接,这给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启示作用。当前,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并且二氧化碳排放量非常大,这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制约低碳经济的进行,对此,我国在开展低碳经济时,同样应该将低碳经济的发展与能源调整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联系在一起,由此一来,可促使我国能源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化,同时,还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三)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节能减排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首先要实现的,促进能源利用结构的优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此目标之后在进行循环经济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倡我国实行对外经济,促使本国的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中,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尤其是英国的低碳经济,更是取得了良好的成功,对此,我国应该引入英国低碳经济模式,加强我国与英国乃至其他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将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及管理方法引入国内,进而促使我国低碳经济的研究与发展进步[4]。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是应对气候变暖问题,更是在履行大国责任,在英国低碳经济模式的指导下,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将会变得更加科学,从而实现减少环境污染,缓解能源危机的目的。

三、结束语

英国的低碳经济起步比较早,现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的低碳经济起步比较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思想及发展路径还不成熟,对此,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将英国的成功经验引入我国,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科学的发展低碳经济,进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环境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目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剑波.英国“低碳国家转型”国策的法制化特征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01:106-111

[2]刘胜.低碳经济政策体系:英国的经验与启示[J].社会科学研究,2013,06:32-37

[3]彭博.英国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3,44:70-76

第3篇:低碳经济的意义范文

内容摘要:文章首先梳理了目前存在的低碳经济定义,找到各种定义的共同点,给出低碳经济的定义,从五个方面对低碳经济的内涵进行了说明,整理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定义,分析了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异同。

关键词:低碳经济 定义 内涵

低碳经济的定义与内涵

(一)低碳经济的定义

《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国外一些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核心是低温室气体排放,或低化石能源的经济,低碳经济是能够满足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我国学者庄贵阳(2005)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付允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鲍健强(2008)等指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刘细良(2009)强调低碳经济是人类对经济增长与福利改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一种理性权衡;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一种理性认知;是一种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可持续经济;是工业文明之后的生态文明;是信息革命之后的新能源革命。金乐琴(2009)等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一致,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有密切联系。

尽管学者们对低碳经济定义的表述方法不尽相同,但各个定义所包含的基本思想是相同的。笔者认为低碳经济定义可概括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二)低碳经济的内涵

1.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也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化石燃料燃烧时会释放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地表将变热,由此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2.低碳经济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低碳经济的目的是实现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经济革命。发展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现代经济进行一场深刻的能源经济革命。这场能源经济革命的基本目标是努力推进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由以高碳能源为基础的不可持续发展,向以低碳与无碳能源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二是由高碳型黑色能源消费结构,向低碳与无碳型绿色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

4.低碳经济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控制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主要途径有四条: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发展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目前,这四条途径都存在着明显的技术瓶颈。因此,发展低碳经济首先必须在技术上实现突破和创新。没有技术创新,低碳经济不过是人类的一个“美好幻想”。

5.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工业社会发展初期,使用的能源全部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高碳能源,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可称为高碳经济。随着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不断认识,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不断反思,人类逐渐认识到要摒弃18世纪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找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建立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与高碳经济的比较见表1。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辨析

(一)相关概念的涵义

1.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目前没有公认、确切的定义。通过搜集、比较各种定义,笔者认为,循环经济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一般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作为操作准则,简称为“3R”原则。减量化原则,即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在经济活动的源头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再利用原则,即尽可能多次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循环原则,即废品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特征。

2.绿色经济。绿色经济目前也没有公认、确切的定义。通过搜集、比较各种定义,笔者认为绿色经济是指那些同时产生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人类活动。从这个定义上引申,绿色经济有两种涵义。

第一种涵义是指经济要环保,即要求经济活动不损害环境或有利于保护环境。例如,钢铁、造纸等行业,用落后的方式生产是高排放的,因而不是绿色经济;而用清洁技术生产,就属于绿色经济。第二种涵义是指从环保要经济,即从环境保护活动中获取经济效益。也就是说,环境保护可以成为经济利润的一个来源。例如,新能源开发、绿色食品研发等活动,可以带来新的利润。

以上两种涵义分别强调了绿色和经济两个方面,它们的共同点是同时追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生态经济。关于生态经济目前存在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二是生态经济强调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就如生态系统一样是密闭循环的,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以及能量守恒。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但从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来看,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各国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仅是一种趋势。

(二)低碳经济等概念的异同

1.低碳经济等概念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产生的根源相同。现代工业社会既是一个技术发达、经济腾飞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时代。现代工业发展引发出严重的环境危机,不可再生资源的匮乏和枯竭、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和短缺、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态环境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酷事实,迫使人类不得不反思和重新审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始关注环境,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都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

理论基础相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并不单纯地属于经济学范畴,而是经济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交叉边缘性概念,具有综合性特征。外部不经济理论、生态大系统理论、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等概念重要的理论基础。

技术手段相同。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实现的技术手段包括宏观技术手段和微观技术手段。宏观技术手段是构建生态产业园区。生态产业园区是一定地理区域内的多种产业,按照物质循环、生物和产业共生原理组织起来,构成产业链和产业网,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微观技术手段是采用环境无害化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的特征是污染排放量少,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更多地回收废物和产品,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的废弃物。

最终目标相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追求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低碳经济等概念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研究的视角不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要求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主要目的是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循环经济关注的是提高生产、流通、消费领域所有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所有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其中包括碳排放量的最小化;绿色经济强调关爱生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经济注重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和地球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

可操作性不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可操作性存在很大差别。低碳经济的涵义最为具体―降低碳排放量,最具有操作性;循环经济提出了“3R”原则,因此也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的涵义较为宽泛,没有说明如何实现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仅根据涵义不能确定如何实现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

所属的层次不同。根据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各自研究的视角和可操作性,可以将这四个概念进行如下结构性定位:绿色经济最不具体,研究的范围最大,为最高层次的概念,包含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次之,包含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并列并有一定的交叉,为低层次的概念(见图1)。

涉及的研究领域不完全相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涉及的研究领域不完全相同。低碳经济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减碳、碳交易市场、碳税、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政策等。循环经济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工业循环经济、服务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区等。绿色经济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绿色GDP、绿色产业、绿色贸易壁垒、绿色金融、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等。生态经济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经济区、城市生态经济、农村生态经济等。可以看出低碳经济研究的领域与其他三个概念研究的领域差别较大。

参考文献:

1.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08(3)

2.曹海霞,张复明.低碳经济国内外研究进展[J].生产力研究,2010(3)

3.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

4.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5.刘细良.低碳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N].光明日报,2009(4)

第4篇:低碳经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煤炭企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2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及环境污染问题开始成为各界关心的重要问题。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的共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要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将碳减排、非化石能源比重纳入约束性指标,这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在强调低碳经济的社会环境下,煤炭企业如何在有效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让 “高碳”行业走低碳发展道路,是当前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对未来煤炭企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低碳经济对煤炭行业产生的影响

(一)带来新的压力与挑战

1.非石化能源对煤炭资源的冲击加大

全社会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意味着石化类燃料使用比重的降低。目前,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耗比重的70%左右,而据统计,2005年我国在煤炭利用过程中排出的二氧化碳占全社会二氧化碳排出量的82.4%。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65%左右。减少碳排放量,煤炭市场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更清洁、更经济的煤炭利用技术出现,煤炭的市场份额减少将很难避免。

2.对煤炭行业技术创新提出新要求

煤炭行业经历了计划经济、市场化初期连续数十年的低效益发展,行业的经济基础普遍薄弱,由于资金紧缺、经济状况差,导致整个行业对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吸收严重落后于其它工业部门,自主创新能力极为薄弱,完全无力进行低碳科技的开发和引进;在创新技术的研究方向上,也主要以开采技术创新为主,在煤炭清洁利用以及高效转化的技术创新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这些已经成为煤炭企业走“低碳”发展道路的最大制约。

3.低碳经济给煤炭企业节能减排带来巨大压力

煤炭企业由于所在领域的产业特点以及长期以来的粗放管理,成为高耗能行业的代表之一。近年来各煤炭企业已经通过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管理机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加快落后设备和落后产能的淘汰,节能减排工作正在沿着规范化、制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但与低碳发展的目标相比较,煤炭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管理组织、技术开发、设备更新、结果考核等方面仍有很大不足,大多数煤炭企业离低碳化的目标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4.低碳经济给煤炭产业、煤炭产品结构带来新的挑战

整体上看我国煤炭企业产品结构仍不合理,原煤、高硫、高灰煤炭所占比例仍然较高。以原煤为主的产品结构,导致煤炭整体运输成本增加,煤炭中的矸石、灰分、硫分等污染物大量扩散且难以治理,无法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此外近年来很多煤炭企业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投资新建电力、铝冶炼、建材、化工等行业项目,许多项目规模小,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单位能耗高,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与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存在相当差距,亟待调整。

(二)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仍将以其资源的可靠性、价格的低廉性、燃烧的可持续性发挥其基础能源的作用。低碳经济势必会促进煤炭产业实施大集团、大基地、大整合战略,将有效促进煤矿优胜劣汰,实现煤炭产业新型工业化、现代化,进一步增强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煤炭企业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主体的煤炭供应体系。此外按照低碳经济要求煤炭企业延伸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潜能十分巨大,目前各地煤炭企业为了改变其产品单一的局面,现已开始着力调整企业的产业结构,投巨资在煤化工、煤电铝等方面进行发展。

二、当前煤炭企业在低碳经济环境中的发展现状

作为一个煤富贫油少气的国家,我国的煤炭的比重占70%以上,这就使国有煤矿企业在我国低碳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的弊端在低碳经济建设中也越发的显现出来。

(一)我国是一个煤炭大国,煤炭中含有较高的炭含量,因此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数量也相对较高,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很严重,造成如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空气污染等诸多后果,对人类生存和自然界的平衡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现状决定了国有煤炭企业是最大的产能企业,煤炭企业存在着碳排放物的严重超标、能源消耗过大、能源浪费、能源消费不合理等诸多情况,这些种种都是与低碳经济的内在发展要求是相冲突的。

(三)国有煤炭企业现有的生产方式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这种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对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是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经济社会相背道而驰的。

(四)目前我国在低碳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还存在着严重的落后性,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和其他国家有很大差距,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制约着煤炭行业的发展。

三、煤炭企业实现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

煤炭企业实现低碳发展就是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并举,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企业的综合效益。按照煤炭产业系统要素在生产流程中的关联,煤炭企业可以在煤炭开采、煤炭加工以及煤炭综合利用三个关键环节实现企业的低碳目标。

(一)低碳化开采

低碳开采是煤炭产业低碳化生产的起点,就是在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兼顾保护环境,减轻对地表的扰动和水土破坏、减少废弃物排放。在开采过程中推广应用回收率较高的现代化设备,积极探索保水开采技术、煤与瓦斯共采技术、采矿与生态恢复一体化技术等,努力向集约生产、节约能源、绿色环保的方向转变。

(二)低碳化加工

在原煤开采的基础上,进行煤炭资源的深加工和就地转化,达到清洁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的目的。加大洁净煤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大力发展煤炭洗煤、型煤、动力配煤和水煤浆技术,提高煤炭洗选加工能力,增加精煤产量;大力发展煤炭液化、煤炭气化、瓦斯站项目,以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严格限制原煤直接进入终端消费,减少污染排放。

(三)低碳化综合利用

依据循环经济要求,拓展煤炭产业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在煤炭采掘和洗选环节产生的煤矸石、煤泥和洗矸等污染物和浪费现象,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利用低碳技术,通过物质的闭路循环流动,实现物料投入的减量化,中间产物和副产物的再利用以及废弃物的资源化,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回收率,挖掘煤炭资源中的“附加值”,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统一。

四、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在全社会倡导低碳发展的大环境下,煤炭企业应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推进煤炭工业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道路,从而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循环经济的构建与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资源的充分利用、节能减排的实施,始终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撑。因此煤炭企业应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特别是将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等作为技术创新和改造的重点;要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和造就一批科技攻关人才对煤炭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取得突破并迅速实现产业化,把煤炭的潜在价值更加充分地挖掘出来。

二是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要着力推进煤炭工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建设,以规模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降低生产过程能耗;以大基地和大集团的发展方式,提高煤炭资源集约开发效益,加大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投入,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矿区。

三是要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在搞好煤炭基础产业的同时,把产业链从煤炭生产、转化深加工延伸到“三废”(废渣、废水、废气)的回收处理和再生,从而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与此同时,在完善产业链的过程中积极开发生产低碳产品,努力实现洁净生产,确保在开发资源的同时不破坏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格局。

四是要构建低碳发展的企业文化。按照低碳经济的要求,将低碳发展理念植入企业文化。增强低碳理念对职工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促使企业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以及员工的生活方式朝着低碳化转变,推动企业从节电、节水、节油、节气,这些点滴做起,向简便、节约、低成本的管理方式转变;低碳文化是无形的力量,通过广泛宣传、强力渗透,必将成为推动煤炭企业低碳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张玉卓.从高碳能源到低碳能源——煤炭清洁转化的前景[J].中国能源,2008(04).

[2]杨瑞红.我国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J].煤炭经济研究,2011,31(09).

第5篇:低碳经济的意义范文

摘要:倡导绿色消费方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选择。低碳经济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的事,也是每一个人的事。充分加大各种舆论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本文重点谈谈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倡导低碳生活、提高公民节能环保意识的必要性;提高公民节能环保意识之对策研究。

关键词: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意识;对策

随着全球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的共同选择。低碳经济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的事,也是每一个人的事。不断提高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使之在日常行为中注意减少CO2 的排放,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提高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一是要加大节能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二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三是要充分发挥社团在公民节能环保意识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1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1.1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形成背景。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低碳经济的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20 世纪90 年代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但是低碳经济作为单独概念并见诸政府文件是在2003 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1.2 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的依托。有关专家指出,低碳经济主要是两种: 一种是低碳生产,一种是低碳消费。这不仅意味着低碳经济要在生产方面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由此可见,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当代环境资源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类日常活动的正当结果,这已经基本成为了人类的共识。

2 倡导低碳生活、提高公民节能环保意识的必要性

公民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增加公众参与度,实现共同低碳当前,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我们倡导低碳生活、建低碳型社会,这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而在这些环节中,人作为主体在其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公众是否积极参与节能环保行动以及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如何,将最终决定着低碳经济推行的实际效果,从而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节能环保是典型的社会公共事务,我们每个人理应承担起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积极参与到节能环保的各项工作中去。这是我们作为社会成员所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有效推行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的必要条件。

3 提高公民节能环保意识之对策研究

3.1 加大节能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但是,当前社会公众对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重要性的认识仍不足,对能源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较弱,公民节能习惯还未养成。所以,必须通过广泛地宣传教育培养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培养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自觉实践低碳生产和生活。

充分发挥各种舆论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在国外,许多城市、企业十分重视媒体对节能的宣传教育。加拿大渥太华就专门办了一份报纸吝啬家日报,专登宣传小气有理、为人们节约过日子提供具体办法的文章,提倡吝啬不是没有面子的事,而是一种创造。报纸很受读者欢迎,发行量不断刷新。

因此,我们要借鉴国外的优秀做法,利用各种舆论媒体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一方面,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措施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使社会公众了解中国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及面临的问题、节能环保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尽量拉近节能环保与民众的距离。另一方面,要加大普及节能知识的力度,充分利用特殊时日开展活动。

3.2 转变思想观念,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倡导绿色简约的生活方式推进低碳经济。从目前来看,中国公众的低碳意识还比较薄弱,良好的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还没有养成。据科学家测算,一个人的日常起居每年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总量,足足可以充满三个热气球。可见,公众生活方式健康、环保与否对于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是多么重要。

3.3 哥本哈根大会直接向我们提出了未来现代而文明的生活方式转型的责任,让这场运动从自己家中发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2008 年6 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公开报告对个人的低碳生活方式提出了具体意见,这对我们形成绿色简约的生活方式有着指导意义。

3.4 倡导绿色消费方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众所周知,二战以后,消费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流行,这对中国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消费主义是一种超过正常需要的浪费式、资源透支型的消费,反映到社会生活中,则表现为大量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消费主义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浪费,造成了自然力的严重不和谐。因此,转变消费主义的思想观念,倡导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我们要优化消费结构,提倡 5S 消费原则。和谐的消费观念是生态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优化消费结构是为了将人类的消费行为控制在大自然可承载的能力之内,实现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6篇:低碳经济的意义范文

    一、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形成

    1.国际贸易新壁垒的解释。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贸易壁垒阻碍和制约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贸易壁垒主要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国际贸易新壁垒,它主要是针对传统的贸易壁垒而言,与传统的贸易壁垒相比,新贸易壁垒所包含的壁垒类型更多,不仅是指技术方面,还包括环境、社会等多个方面。随着环保、节能减排意识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普及,当低碳经济成为主流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得到国际广泛认可时,位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国际贸易规则必然会有所调整,而在这调整过程中,新的贸易壁垒的产生概率将大大增大,进一步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形成原因。在最近几年中,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中还出现了新的壁垒形式,即碳足迹、碳关税。碳足迹和碳关税等新贸易壁垒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全球低碳经济的倡导和发展。

    碳足迹,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它标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 “碳足迹”越大,碳耗用量就越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越多。

    碳关税,是指主权国家或地区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别关税。目前主要是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征收的一种进口关税。碳关税的提出,与不容乐观的国际气候变化形势密不可分。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为了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在商品贸易格局中,高能耗、高污染逐渐被低能耗、新能源产品淘汰;低碳技术、低碳制度、低碳标准应运而生,并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到国际贸易中,推动国际生产力发展。对于达不到低碳标准的商品进口时则征收碳关税。

    然而,从全球范围来看,低碳经济尽管为各经济体带来了发展的巨大机遇,但其对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形成和推动,也尤其明显。英国是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美国和日本在低碳经济中也是投入巨大资金,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希望通过本次变革获得该领域的发言权。目前,由于低碳经济发展时间不长,低碳经济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低碳经济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各国均希望自身模式能成为全球模式,经济角力从而演变为政治博弈。另外,各个国家的低碳标准因各国生产技术的不同而存在不同水平的差异。低碳制度、低碳标准的不同导致国际贸易商品在世界范围内交易时,引发各国在贸易领域的争端和冲突,阻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引入了碳税排放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制度等控制碳排放,这种单边主义的国际贸易壁垒行为极易造成贸易摩擦和贸易战,引起国家间的经济甚至政治问题。

    此外,碳关税容易变相成为各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不利于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的有机融合。从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来看,碳足迹也将是长期存在,且可能引发技术革命和营销革新的非关税壁垒。

    二、我国对国际贸易低碳壁垒的应对策略分析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得知低碳经济背景下所形成的国际贸易新壁垒主要是碳足迹和碳关税,也就是低碳壁垒。就我国而言,我国想要获得更多的对外贸易机会,以及更好的国际贸易发展,就必须排除万难,努力克服低碳壁垒对贸易行为制约,领导低碳经济。下面针对我国国情,提出四点当前可采取的国际贸易低碳壁垒应对策略。

    1.优化产业结构,开发新能源。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更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世界第一大国,不管是在国际上树立负责任大国的正面形象,还是在国内完成降耗减排的重要历史使命,均具有极大意义。当前,节能减排降耗的同时实现经济快速平稳增长已经进入全国“十二五”规划,其分解出的具体定量指标也进入各省“十二五”规划,成为指导我国及各省未来五年发展的关键目标。我们应借此政策优势和历史机遇,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和优化,把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并加强对新能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

    2.制定相应的开发。我国应在国家层面对于碳足迹核查、权威认证机构的设置、咨询服务行业的建设与发展、碳标签的核证与颁发等进行相关指导,通过建立国家标准实施约束,并通过建立碳标签计算机构、结果核证机构和颁发机构来执行。

    3.提倡全民低碳消费。树立低碳意识、提倡低碳消费。要营造社会参与低碳发展的政策氛围,加大了低碳消费理念的推广和宣传力度。培训企业进行有效的能源消耗管理,培训企业进行有效的排污控制管理,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并结合政策激励,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大家的低碳意识,逐步形成低碳消费理念和低碳行为的共识。截至目前,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低碳生活社区,提倡建设低碳建筑,将低碳消费观念贯彻并落实到了实际生活与实践活动中。

    4.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自力更生。政府转变职能,通过财政政策投资建设设备,投资研究和开发有效的技术,帮助企业充分降低生产、运输、存储、消费等各个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企业自身也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熟悉低碳标准,通过对能源、原材料和制造工艺的选择,减少产品的碳排放;实行“走出去”战略,到外国直接投资,产品就地销售,回避碳关税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提倡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各种国际贸易新壁垒层出不穷,碳关税和碳足迹为低碳经济下主要的国际贸易新壁垒。为了缓解低碳经济所带来的贸易压力,减少贸易冲突,我国必须纵观全局,提早做好应对准备,并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国际贸易新壁垒带来的贸易压力,切实避免由低碳经济带来的贸易风险,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积极发展,并对世界公平贸易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第7篇:低碳经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规则;影响;中国;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分析

(一)在多哈回合谈判方面的影响

根据相关研究来看,低碳经济的推广和发展,给多哈回合谈判带来了一定阻碍和一些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情况下,低碳经济中的生产要素有竞争条件、需求条件和生产要素条件等很多种,因此,多哈回合谈判需要严格低碳经济的要求执行,并合理调整相关战略与决策,才能更好的适应全球气候不断变化的现状。与此同时,将谈判重点放在气候友好型产品的生产、使用等问题上,才能真正达到降低世界各国环境污染程度的目的。所以,在低碳经济下,各种低碳产品、服务等的发展空间变得更加广泛,并且,多哈回合谈判中涉及有低碳产品的各种规则和机制,对于消除上述类型产品之间的贸易壁垒有着重要影响,是贸易自由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在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方面的影响

目前,低碳经济给双边贸易、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等都带来了一定影响,在农业、非农业等方面的谈判进程比较慢的情况下,部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在进一步推动其发展进程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以推动区域性双边贸易更快发展。在低于经济下,气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欧盟和韩国在2010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实现了国际气候基本框架的合理规划。根据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低碳经济产生的影响有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目标、目标难度等多个方面,必须寻找更快速的发展道路,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区域合作国在多边谈判中的影响力,从而达到提高低碳产品进出口量、改善服务环境等目的。

(三)在国际自愿性贸易规则方面的影响

目前,温室气体的核算采用的标准很多都与官方机构没有关系,其中,WBCSD、WRI联合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在很多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在实践过程中,上述体系涉及的要素有很多,如企业价值链上下游的排放、间接排放等,需要全面分析所有环节,并对上级供应商提出低排放量要求,才能真正达到减少环节污染的目的。根据上述相关体系的应用情况来看, ISO14065、ISO14001、ISO14064、ISO50001等标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二、低碳经济下中国在国际贸易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一)积极参与制定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规则

在正常开展多哈回合谈判的情况下,如果多个国家无法在谈判内容中相关议题上达成一致共识,则有可能给整个国际贸易格局、体系等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中国必须积极响应低碳经济发展方针,并参与各种环境产品、低碳产品等的开发,才能真正保证多哈回合谈判的科学性。与此同时,高度重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发展需求等,与我国基本国情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例如:综合分析我国当前现有的贸易产品、服务清单等,充分发挥我国绿色产品的竞争优势,并在我国自由贸易产品中添加环境清单中的相关环境产品,有利于更多环境产品流入我国市场。

(二)对区域贸易协定中的相关规则给予高度重视

通常情况下,多哈回合谈判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谈判进程比较慢,因此,中国需要对区域贸易协定中的相关规则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制定区域贸易协定,才能在准确追踪TPP、TPP谈判中环境方面的问题,才能更好的保证我国未来环境发展相关条款、方向等的合理性、可行性,对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将低碳经济、环境保护等方面内容添加到区域协定中,对于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有着重要影响,是达到区域贸易协定中合作国双方共赢这个目的的重要保障。

(三)主动参与制定低碳领域相关标准

在实践过程中,中国要主动参与制定低碳领域相关标准,才能更好的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如能源标准、新能源、碳足迹等方面的相关国际标准,是满足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基础。因此,注重标准人才的正确培养,加大培养力度,提升我国各种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对于促进我国进出口竞争力快速提高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低碳经济专业人才、技术等比较稀缺的情况下,中国在国际贸易发展这个问题上,需要不断提高标准化人才的培养要求,才能更好的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由此可见,外部专家必须积极参与制定各种国际标准,注重出国审批流程、国际经费的使用限制等的开放程度,对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三、结束语

总之,在世界各国相互往来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模式,给国际贸易规则带来了很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采取上述几种科学、可行的对策,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Z坤.论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127.

第8篇:低碳经济的意义范文

【摘要】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对外贸易迎来了挑战,需要通过改变对外贸易的发展路径来进行调整。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在低碳经济条件下的发展现状,然后细致讨论了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路径的转变策略。旨在为对外贸易经营发展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低碳经济;对外贸易;发展路径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已经积极应对全球变暖等多重命题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整改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一带一路经济战略下,我国对外贸易本来处于一个发展的大好时候,但是低碳经济条件下,又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在面对机遇的时候也迎来了挑战。总体来说,对我国对外贸易企业进行改革,不仅能够实现我国贸易经营低碳环保,还能够随着一带一路在世界各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有利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中长足稳定地发展。

一、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一)出口贸易稳定发展

从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良好态势,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也随之增加。2010―2014年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共增长7648.8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速为9.76%。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下,导致了2010年世界经济贸易疲软,但是由于我国政府积极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所以我国对外贸易在2010年依然处于增长形势。随后的几年里,我国的贸易增长额度较为平稳,并且具有一定的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能力。

(二)出口商品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在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贸易结构主要是指各种商品的组成情况。一般来说,出口商品贸易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资源密集型和工业制成品以及服务贸易。通常情况下,在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出口商品的结构上有显著的不同,但是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前者主要出口工业成品或者资源密集型产品,后者主要出口低技术产品和低成本的产品,基本上后者出口的都是初级产品。通过出口商品贸易结构优化,我国有效应对了低碳经济条件下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冲击,同时完善了我国低碳企业生产的方式。

(三)出口贸易市场多元化

我国对外经贸的成熟发展推进了我国出口贸易市场多元化的发展步伐,为我国的对外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和良好的政策,这就使得我国出口贸易市场呈现出了显著的多元化的特点。随着我国对外经贸的发展和完善,各种贸易条件也在不断优化和明确,这就使得更多的国内企业将销售目标锁定在国外,扩大了对外经贸的企业规模。

二、低碳经济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路径转变策略

(一)积极参与国际相关规则的制定,推动低碳技术合作

在低碳经济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联合国的关于低碳的规定制定中,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实,制定出合理的规则,从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低碳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不断深入以及各国履行减排义务,有关低碳产品、低碳技术认定等诸如此类的国际规则、标准等将逐步成熟,并将对各国产生重要影响。

(二)调整外贸出口产品结构,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低碳经济确实对我国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威胁,但是低碳经济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国要从自己企业出发,改变出口产品结构,从而应对低碳经济带来的挑战。通过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来缓冲低碳经济带来的冲击,与此同时也要通过技术改革来提升我国出口工业成品的能力,从而将非低碳产品出口为主转变成为出口低碳商品为主。在改变出口产品结构之前,首先要改变企业经营形式,即企业要对自己的生产经营进行升级调整。通过升级来适应低碳条件下的生产需要。所以,低碳经济发展需要与企业转型紧密联系在一起,大体上说,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通过科技创新来改变企业生产,从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量,做到生产上低碳。第二,通过税收方式来促进企业向着低碳经济转变。从中、长期来看,推进低碳经济,我国必须要改变自身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提升产业在研发设计、销售及品牌环节的实力,推进加工贸易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既是我国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获取产业竞争力的要求,也是使我国实现低碳经济下的外贸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优化外资引进结构,严防高碳产业进入

引入外资是我国国际发展的需要,也是优化自身企业结构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人才流动和解决就业的需要。在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要将外资的生产经营模式提到桌面上,在引进外资企业之前,要对其低碳经济生产理念和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能力进行综合考评,从而确保在我国全力践行低碳经济的进程中,不再有非低碳经济企业在中国大地运行。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国内的自由资金已经非常充裕,因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们在引进外资时,应严格限制高碳排放项目的进入,以避免成为发达国家高碳排放产业转移的“避难所”。

(四)培育碳交易市场,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竞争

低碳经济条件下,除了在自己生产上践行低碳之外,还有积极参与世界碳交易市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也能够为发展中国家做出榜样,提供实现由非低碳型经济向着低碳型经济发展的经验。我国在清洁生产机制方面做得非常好,这就提高了我国产品低碳经济的生产形象。我国积极参与到国际碳交易市场中去,可以通过竞争来促进创新和发展,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清洁生产。创新是我国各个行业发展的主题,积极参与国际低碳经济的各项活动中,能够更好更多的了解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并且在互动中酝酿更好的低碳环保的生产策略。我国不是减排义务国,但已是CDM最大供给国。

(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和互联网来开展对外贸易

一带一路经济战略下,国家为企业在海外贸易上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这免去了企业自己寻找海外销售路径的难关。对此,企业要积极把握住国家的良好政策和世贸机会,从而让自己的企业能够长足稳定于国际市场之上。由于我国企业在低碳环保方面做的还有一定差距,依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我国企业要通过其他方面的优势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当下全球一体化,同一类商品在市场上竞争非常激烈,通过降低价格的方式能够赢得胜利,但是同时也削弱了自己在市场上的经济效益。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阶段,对于弘扬民族文化的产品国家会给予极大的支持。因此,企业要以一带一路契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元素,来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从而稳固自己在对外贸易上的地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对外贸易只有进行改革,才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才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通过参与制定国际相关规则,能够更好地了解低碳经济的经营方式和方法,同时也能够树立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低碳经营产品的权威性。通过调整外贸出口产品结构,能够促进产业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优化和整改,从而强化我国企业在低碳经济条件下的抵御市场变革风险的能力。通过优化外资企业结构,能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非低碳产业扼杀在摇篮当中,从而提升我国低碳企业的数量。通过培育碳交易市场,并且积极参与国际碳交易竞争,能够有效地改善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有助于我国低碳型企业的发展。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运用普遍联系的原理来整改低碳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发展路径,迎接低碳经济带来的挑战,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经济政策,让企业在改革大潮中脱胎换骨,更加强大。

参考文献:

[1]李慢.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J].时代金融,2015(21)

[2]程敏.低碳经济与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方向[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03)

第9篇:低碳经济的意义范文

内容摘要: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必然趋势,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回避。本文从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特征出发,分析了我国“高碳经济”的传统外贸发展模式在低碳经济背景之下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应以低碳经济理念构筑绿色贸易体系,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 对外贸易 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一)内涵

2003年,英国在其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的概念。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为减缓气候变化,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通过能源革命建立起来的一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随后,各国学者围绕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从技术可行性、实现可能性等方面分别进行阐释。Johnston(2005)分析了英国大量减少住房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可行性,认为利用现有技术到本世纪中叶能够实现1990年基础上减排80%的目标。Shimada(2007)构建了一种描述城市尺度低碳经济长期发展情景的方法,并应用到日本滋贺地区。学者们的研究角度虽各不相同,但都在结论中表达出低碳经济的基本内涵,即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低碳或无碳开发,推动区域清洁发展,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特征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区别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传统高碳经济,表现为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含碳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技术创新是直接手段;开发利用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有效途径;围绕低碳技术创新和发展新型清洁能源进行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外贸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能源环境瓶颈日益严重

随着我国外贸的快速增长,我国已逐步成为“世界工厂”,为国际市场提供物美价廉消费品的同时,也在承受着高能耗和高污染。高能耗主要表现在能源消费总量高,而能源利用率较低。根据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2008年的《中国能源报告》,我国能源消费量30年间上升了291%,占全球消费总量的10.8%,成为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是,我国1吨煤产生的效率仅相当于美国的28.6%。能耗的持续增加使得出口产品成本也会上涨,一方面将弱化我国产品的成本优势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对国际能源资源市场的依赖,进口资源依存度增高而抗风险能力减弱。

高能耗往往伴随着高污染。高耗低效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巨额贸易顺差的背后是庞大的资源环境逆差。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造成的CO2逆差约为1.2亿吨,占我国当年工业排放量的约23%;SO2逆差约为550万吨,占我国当年SO2工业排放总量的近39%;水资源逆差约为615亿吨,占我国当年工农业耗水总量的近12%。然而,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人均2000美元至4000美元的工业化中期,经济高速增长至少还要持续20-30年,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处于上升状态,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都处于上升状态,与节能减排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能源与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二)贸易结构不合理

贸易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强度大的商品出口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强度小的商品出口少。譬如,矿物燃料、化学产品、原料制成品和高耗能金属制品及一般低端机械设备等产品占出口的比重较高。2002年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的能源强度年均增长8%,强度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产业链低端商品出口多,产业链高端商品出口少。我国出口商品多为低端加工产业链中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初级加工产品、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而我国进口商品多为高端加工产业链中的计算机、电子仪器等资本和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产品。

传统产业出口多,高新产业出口少。我国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纺织、轻工、采掘、钢铁、煤炭、石化、冶金、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这些传统产业相对于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新兴高技术产业,呈现出能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低、排放总量大、结构性污染突出等特点。

货物贸易出口多,服务贸易出口少。在我国的外贸结构中,货物贸易所占比重较大,而服务贸易所占比重较小。2009年上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服务贸易出口大幅下降,导致服务贸易逆差显著增加,逆差额为167.4亿美元,同比增长4.3倍。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不利于我国外贸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且限制了货物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三)出口商品环境效率低下

我国出口总量大约以每年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这种高速增长大大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据专家初步估算,在“十五”期间,若忽略生产结构与出口结构的差异性,出口总量增速对SO2排放的贡献占20%左右,而出口结构变化的贡献为5.5%,但生产效率提高贡献了-5%。目前,我国贸易的绝大多数出口商品的污染强度均高于发达国家,出口商品的环境效率低下。而且,我国出口商品的平均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强度普遍大于进口商品的相应指标。据测算,我国每年出口的高能耗商品的能源消耗占国内能耗总量的1/5,依赖传统能源生产出口商品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将越来越严重,并且与“十二五”期间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目标相悖。

(四)绿色贸易壁垒增多

面对复杂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我国对外贸易的外延式增长将日益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制约,同时贸易摩擦不断。当前,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们大多是“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的成员国,其环境限制十分严苛。譬如,2007年8月欧盟推出《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指令》,要求我国出口的用能产品须提供包括原材料和能耗等指标的“生态学档案”。 2008 年第一批实施细则涉及办公设备、冰箱、空调、机电和音像五类产品,2009年扩大到家庭照明、电视机、锅炉、热水器、洗衣机、家用冰箱和电扇等产品。随着绿色壁垒的增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新一轮贸易竞争中,更是以“低碳”为名行新贸易保护之实。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该法案设置了未来几十年内美国减少碳排放的框架目标,并提出了具体的减排方案。而且还规定,从2020年起美国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未实施碳减排限额的国家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旨在利用“碳关税”增加我国出口商品成本,打压我国低端出口产业,削弱我国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以低碳经济理念促进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

根据联合国的定义,贸易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对外贸易总量的持续增长和对外贸易结构和质量的提升,还是贸易与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我国“高碳经济”的传统外贸模式严重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必须以低碳经济理念构筑绿色贸易体系,形成贸易、资源、环境、社会的共赢局面。

(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打破能源环境瓶颈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仅仅关注外贸总量的增速和增长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变化,最终应由单一出口创汇拉动经济增长向提升国家整体经济竞争力和确保宏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

针对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能源环境约束,一方面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则是积极开发新能源和替代品。根据国家的22项工业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各地应利用专项资金,加大终端耗能设备的研发力度,严格要求企业从改进整个生产链开始,最大限度地使用节能材料,优化生产流程。同时,按照国家出台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可再生能源法》,地方和企业应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废弃物能等非化石能源,从而打破能源环境瓶颈。

(二)优化贸易结构,发展服务贸易

优化贸易结构是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针对外贸结构的不合理之处,我国必须建立起有利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合理进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环境效率。一是利用高新技术和低碳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品,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的产业和产品,减少污染程度较高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二是坚决禁止从国外进口有害的生活垃圾和有毒废弃物,但鼓励进口有利于改善生态与环境的产品,尤其应该引导外商在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等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领域中进行直接投资和技术合作。

我国优化贸易结构还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特别是优先发展生产业。生产业与制造业联系紧密,加快发展生产业,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可以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质量,进而带动货物贸易的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出口商品科技含量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我国应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高效的新兴产业,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进而创造出中高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根据产业结构现状,我国主要应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型的制造环节向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延伸,例如,上游技术与资本密集环节、下游信息与服务密集环节等。围绕低碳技术创新,进行自主研发和设计,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从而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历史转变。

(四)完善环境政策措施,积极参与国际碳交易

完善环境政策措施是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我国应该遵循WTO规则及入世承诺,综合运用环境管理政策手段来优化贸易结构、调控贸易总量、提高贸易环境效率,促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从政策内容的分类看,主要包括产品出口的资源环境关税、进出口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市场准入与准出的环境要求,投资的资源环境导向等手段;从政策实施的层面看,主要包括产品、企业、行业三个层面;从政策执行的方式看,依据环境影响程度,应采取禁止、限制、允许、鼓励等形式。

国际经验表明,国际分工带来的结构性污染也需要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来解决。在我国完善自身环境政策措施之时,还应积极开展国际环境合作,参与国际碳交易。通过碳交易,既有利于地方和企业获取国际交易信息,申请到更多的CDM合作项目,吸收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又能够使企业因碳排放权的买卖而获利,从而增强节能减排的主动性,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Johnston, D, Lowe, R, Bell, M. An Exploration of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Achieving CO2 Emission Reductions in Excess of 60% Within the UK Housing Stock by the Year 2050[J]. Energy Policy, 2005(33)

2.Koji Shimada, Yoshitaka Tanaka, Kei Gomi, Yuzuru Matsuoka. Developing a Long-term Local Society Design Methodology Towards a Low-carbon Economy: An Application to Shiga Prefecture in Japan[J]. Energy Policy, 20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