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范文

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第1篇: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科目;特点;教学;策略

一、把握科目人文性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一直以来,语文科目以培养学生基础知识、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为宗旨,教材设计也都体现了语文的人文色彩。比如教材饱含民族文化,洋溢着中华文化的气息。或展现灿烂文明,或回首历史事件;或讴歌志士仁人,或颂扬民族精神;或宣传传统美德,或渗透伦理亲情。教材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提供了优良凭借。例如《我不能失信》、《孔子拜师》、《开天地》等课文都蕴含着一定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注重对于学生这方面思想的教育,以便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文化归属感与思想文化感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行教材的文化构成比较合理,中国的、外国的,民族的、世界的,传统的、现代的,科学的、人文的,学校生活及社会生活的等等,视野广阔,文化的覆盖面比较大。并且注意尊重多样文化,有一定的包容性。有利于学生丰富文化积累,全面提高文化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根据不同内容的知识结构适当的选取教学模式,以便能够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多样化的语文课堂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语文科目的文化特质来感染学生。

语文教材富含人文情怀,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比如为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材继续精心编排“习惯篇”;为使学生喜欢语文,热爱读书,教材选编了大量为儿童喜爱的作品;还有专门的名人轶事、自然风光等内容,能够很好的拓展学生的见识、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认知。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了这些内容,认识到教材编者的意图,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二、注重科目基础性

小学时期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打好基础,只有做好了基础知识教育,才能够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做好铺垫。现行的语文教材删繁就简,轻装上阵,头绪比较简单,表现方式也比较质朴;教材突显基础目标,着重安排那些对学生发展特别是终身发展有用的内容,强调把书读好,把字写好,把话说白,把文章写顺,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重基础是教材内容的基本体现,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意从传统语文教育经验中汲取营养。在教学中倡导多读、多写、多背,强调积累和感悟,注重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识字教学提出“识写分流,多识少写”;写字教学提出“描仿人体”;阅读教学提出“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习作教学提出“读写结合,模仿起步”。鼓励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把自己培养成“读书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从基本的拼音、识字到组词、造句,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做好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运用,例如在学习完“逐”字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组词,比如逐渐、追逐、笑逐颜开、随波逐流等等,还可以用这些词进行造句,让学生对于字词有一个立体化的认知,提升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深度。

三、强调科目综合性

很多老师都说语文是一项“杂科”。既有基础的语文知识,也有数学故事、思想教育、历史知识、地理风貌、生物内容,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有涉及,俗话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对于语文综合性做好的总结。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好教材内容的安排,讲求整合与综合,比如要把字、词、句、篇的内容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的要求整合起来,把语文与其他领域的学习联系起来,把课内课外有意识地沟通起来。使教材便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便于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以点带面的进行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

另外对于教材的练习设计(课后练习与单元练习)也要注重综合。课后练习不仅具有复习巩固的功能,更有拓展的功能和促进学生思考、探究和创新的功能。许多练习不局限于一字一词,也不探究微言大义,更没有用似是而非的东西去为难学生,但却富有启发性、挑战性和综合性,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和兴趣,让学生有多方面的收获。比如在教学《火烧云》这节课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根据自己的见闻来讲述自己眼中的云彩的样式,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地理方面的知识来给学生讲述为什么会出现火烧云的现象,以及火烧云对于次日天气的预报作用等等……让学生通过一节课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第2篇: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范文

【关键词】视角 角度 概念 区别 教材处理

视角这一概念作为一个科技名词,对其的定义是,视线与显示器等的垂直方向所成的角度,观察物体时,从物体两端(上、下或左、右)引出的光线在人眼光心处所成的夹角。物体的尺寸越小,离观察者越远,则视角越小。而作为一文学概念又是这样解释的:视角即叙事观点,又称视点,是和小说的叙述者关系极为密切的一个重要的写作技巧,是由亨利·詹姆斯在1907年至1909年间写的小说的分析性的序言里作为小说批评的一个概念提出的。所谓叙述观点是指叙述小说作品的角度,即作家以什么身份充当作品的叙述者。角度是一个数学名词。它有两层意思。第一、表示角的大小的量。通常用度或弧度来表示。如茅盾《蚀·动摇》三:“陆三爹的头从右侧慢慢向左转,待到和左肩头成了三十度左右的角度时,停了一二秒钟,又慢慢向右移回来。”曲波《林海雪原》八:“就在这要飞身荡涧的一刹那,一阵担忧,袭击着他的心……因此他再测了一下距离和角度。”第二、比喻看事情的出发点。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二章:“他开始搜索他们认识以来记忆中的每一件事情,从新的角度上来思索它的含义。”由这两个概念来看,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就像数学中的集合概念一样,有其子集,也有其交集。

在高中语文必修一表达交流“记叙要选好角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语:这里所说的角度,又称视角。就是记叙者(文章作者)站在什么位置来记叙对象。笔者认为这段话在表述上有混淆概念之嫌。具体而言:

第一,视角指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记叙的。而“角度”指的是作者选择和处理写作素材的着眼点,就记叙文而言其目的是要更好地表现人物的特点和突显事件的启发意义。采用第几人称属于写作“视角”的范畴。即便把“角度”宽而泛之,人称的选择也只是“角度”的子集而不是全部。如梁实秋的《我的国文老师》中有这样的一段: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很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画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镜框,这两块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这段文字,选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我”和“我们”的角度记叙描写老师的外型特点,从不同侧面“绰号”“长相”“眼镜”等活画出了一个个性鲜明的教师形象,表现“使我受益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这一中心。

第二,尽管教材也明确“在记叙人物时,由于对象不同,表达的重点不同,所选取的角度也不同”,但所有的示例及练习题均是写人的,给学生的错觉是只有写人的文章才有“角度的选择”问题。如教材这样写道“下面两段文字都是歌颂老师的,但记叙的视角不同,请品味不同视角的作用和效果。”举的例子是魏巍的《我的老师》,用的是第一人称,是作者向读者讲述自己的学生时代和老师的故事。修详明的《小站歌声》,用的是第三人称的限制视角,是一个旁观者的视角。这样,学生就会将视角错误的理解为人称,即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其实每个人称里面又有不同的角度。如第一人称有作者、讲故事的旁观者、作品里的任何一个人、作品中的多个人物等不同的角度。记叙类文章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纪实类的、虚构类的,前者如记叙类散文,后者如小说,不管哪一类,写作的时候都要考虑如何“选择记叙的角度”。

第三,视角的选择更多地体现了写作技巧方面的要求,但绝不能忽略内容表达与情感抒发方面的制约;而切入点的确定即角度则是更多地体现了观察、思考方面的深度与敏锐度,其中也有技巧方面的影子。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两个概念,“视角”只是文章的形式,而“角度”才是文章所要写的内容。

第3篇: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 思考

当今社会,影视、网络、手机、游戏风靡一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思潮等伴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已使校园不再成为一片净土。有资料调查显示,中学生中,对网络一见钟情者占90%,60%学生有过上网经历,钟情于网络游戏和聊天的又占上网的80%,真正是上网查资料、看信息的只有不到20%。曾经沉寂一时的“读书无用论”又再度充斥社会。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思想让学生一走出校门就遭遇反击和侵蚀。另外,像我们这些农村中学,还面临着家长外出务工,孩子留守在家的家教盲区困境。因此,当前中学生群体中出现了道德素质低下的现象,有些学生甚至口是心非,习惯不良,唯我独尊等。即使学校和老师孤军奋战,纵然精疲力竭,也是回天无力。

面对这样的困境,尤其是在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背景下,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我们应该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将德育融入教学活动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特别是语文老师,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让“空白”丰富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这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在新课改下把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呢?下面我谈一下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的45分钟,培养学生为其终身发展所具备的能力,同时,要抓住适宜的时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相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1、结合时代背景的介绍有机渗透德育。有些课文所叙写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太久远,学生对文章所塑造形象、所寄寓的思想感情理解不深,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背景资料的介绍(也可要求学生自行查阅有关资料),有了这些材料的铺垫,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会更深透。

以前学习柯岩的抒情诗《,你在哪里》,让学生听录音朗读,当听到亿万人民在寻找总理时的声声呼唤“周――总――理”时,有的同学竟嗤嗤地笑了,听着这么深情的朗诵,他们竟会觉得好笑!这是因为他们对的丰功伟绩、高尚人格了解不够,对亿万人民无限热爱与怀念总理的感情体会不深。针对这种情况,以后在学习这首诗时,笔者注重交代背景,向学生介绍总理的光辉一生,向学生介绍总理逝世后,亿万人民自发悼念总理,十里长安演奏家总理,悲痛的哭声响彻云霄的感人场面,介绍在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天安门广场花圈如海,哀歌如潮的震撼人心的情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的光辉形象,体会到在人民心目中的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这样,学生就进入诗歌所设的特定情景之中。爱总理、怀念总理的感情就油然而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读诗文,学生似乎与作者在一起,到处寻找着。从高山、大海到森林、边疆;从五洲四海到祖国的心脏,急切地寻找,觉悟地呼唤:“,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山谷回音,大地轰鸣,松涛阵阵,海浪声声……同学们的心啊,随着诗句激荡。一个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伟人形象就这样耸立在学生的心目之中了。

2、结合课文内容渗透德育。

语言是课文内容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文”与“道”是相互交织、有机统一的。“道”,即文章所蕴含的思想道德因素,文章“道”是通过语文文字表现出来的。比如写人的文章,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塑造人物的形象,寄寓作者的褒贬;写物的文章、叙事的文章的旨意也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文”与“道”有机统一的关系,决定了语文课不能也不应该上成一般的政治课,不能单纯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只能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缘文释道,因道释文。教师要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德育因素,在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能力的过程中,相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如朱自清的纪实散文《背影》,许多年来被选作语文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它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在于它布满亲子之爱,这是个永恒的主题,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然是经久不衰的。同时,这篇散文构思的角度不同一般,语言文字平实,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深的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抓住肥胖的父亲步履艰难地爬铁路为儿子买橘子这一细节,来分析父亲的形象。年迈的父亲执意要为年轻的儿子买橘子,因为他想到长途旅途中儿子会口渴,而他亲自买橘子是在尽做父亲的责任。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此时的父亲走路已步履蹒跚。从月台下去,“要慢慢地探身下去”,已是不易,而要爬上月台,则更是困难,“攀”、“缩”、“倾”等一系列的细节描写,细腻而简练,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已溶入这几个传神的动作之中,而儿子望着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泪很快流了下来”。父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以及儿子对父爱的感悟、感动深深地打动了同学们,这慈父孝子之间的相爱相怜是足以催人泪下的。学习《背影》,要让学生从文中的“父亲”想到自己的父母,让学生回忆这十几年来父母对儿女所作的点点滴滴,说说父母对儿子深如江海的养育之恩,谈谈作为儿女应当怎样做,才能抚慰父母、回报父母。让学生回家后做一件孝敬父母的事,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何把这一传统发扬光大,当然离不开教师的“育人”,但假如只是空洞的说教,没有结合课文所蕴含的道德价值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那么德育就会流于形式,空泛、枯燥,收不到实效。

二、课外阅读-----德育渗透的“有力后盾”

大学扩招后,学生的升学压力是减少了一些,但要考上重点大学还不是件轻易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还是承受着学生的压力,分数还是压在学生头上的一座大山,有的家长甚至有的老师认为读课外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让学生读课外书,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明智。我们知道,书籍是人类聪明的结晶,学生广泛地吸取课外书籍的丰富营养,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但书籍也有良莠不齐,而且学生的精力与时间也有限,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比如针对学生意志薄弱,经受不住困难挫折考验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奥斯特勒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从中学习主人公不屈服于命运,以顽强的毅力迎战困难的精神;针对学生革命理想淡化的特点,指导学生阅读小说《红岩》、《林海雪原》,学习革命先辈为正义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事实上,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不仅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反而会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熏陶。

三、语文活动――德育渗透的“强化剂”

比如确立一个德育主题,要求学生收集伟人的故事及各行各业中先进人物的事迹,并举行讲故事比赛。这样,在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教育,也还可以利用节日、纪念日等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如端午节可以让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重阳节可以让学生懂得尊老爱幼;父亲节、母亲节可以让学生帮父母做一次饭、洗一次衣服,对父母表达祝福感谢。总之,首先的培养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不是一次教育就可以奏效的,需要教师的持之以恒和学生的自觉行为。

让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成为德育渗透的一支有力的强化剂!

第4篇: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多样性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在各个环节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正逐渐形成,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的共识,素质教育成为一种必然。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语文教学已很难承担素质教育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同时,高考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也从各方面对新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语文教学在观念内容、方式上的变革势在必行。

一、教学观念的变革:课堂教学应当社会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主要目标。尽管以前各种版本的《 语文教学大纲》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也作出了相应要求,但课堂教学的程式化和应试教育的长期存在使上述要求仅仅成了语文教学的“副产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审美功能。当然,这与传统语文教学缺乏实现这些目标的可操作性平台不无关系,但不能否认,以应试为中心,以课堂单纯传授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作为语文教学终极价值的观念在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脑中已根深蒂固。具体表现为:

1、只看到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的特点,没有注意到它同时也是一门人文学科,因此,简单地把语文理解成一种纯知识性、技巧性的学科,相应的,在教学中把语文技艺分解成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等等,而把语文固有的文化内涵弃置一边。

2、热衷于短期效应,忽略语文对心灵启蒙和审美意识启蒙的影响力;急功近利,重视记忆性和固定格式的知识,一切为高考服务,将素质教育弃置一边。很显然,陈旧的语文教学观念会使教者与学者的视野越来越狭窄,思维方式越来越模式化,缺少创新,缺少变革;这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教育是格格不入的。

因此,我认为,现代教育应以面向社会为基本出发点,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它既重视智力的发展于能力的培养,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把自我学习、关心社会、关注环境作为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

二、教学内容的变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应当服从并服务于人文性

素质教育的提出意味着语文教学应当朝着培养健全的人格这一方向去努力,否则,整个的语文教学活动就缺乏真正有价值的终极目标,而只会在低层次的平面上运转却无法向更深层次拓展。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学可以放弃性。相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使它成为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进行素质教育的手段或途径。如果我们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放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只注重人文性,最终结果可能是人文性也得不到有效体现。正确的做法只能是:工具性应服从并服务于人文性这一最终目标。

在当代,交往与合作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要有效地进行社会交往,必须以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为基础,建立起和谐协调,能团结合作的人际关系。为此,使学生拥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语文中的语言因素恰恰在这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里的语言包括了书面语言,但它更多的应该是指实用性的交际语言。所以,语文教学的内容,应当从以往只重视对字、词、句、文进行分析研究的领域向外拓展,加强语文的实用性研究,现语文的交际功能,值得注意的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在编写过程中,对这一点给予了充分重视。它明确将教学内容分为两大板块:一为阅读、一为写作、口语交际。这样,语言作为日常交际手段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就能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可教学生进行即席发言、演讲、交谈、采访、讨论、表演(对白)教学的内容拓展了,形式也不拘一格了,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兴趣就能提高,语文的交际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5篇: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范文

策略一:为课堂评价制造空间

1.巧借适度拓展

语文学习信息是灵活的、丰富的,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采用“调、联、扩、删”等方法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材与学生经验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和融合,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活”的教学内容成为发展的载体。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课堂教学的信息,如上网、看电视、读报刊等等。有了课前的积累,才会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厚”。

2.留下弹性空间

多元性的课堂评价拒绝“唯一标准”,提倡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拒绝“唯一答案”,期待思想的丰富多彩。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的主体,它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个性化的创造潜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3.撷取身边小事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会有很多多元的感受和独特经验,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应该珍视的。但是,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多元的理解,并不是说有错不敢改,有偏不能纠。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不能将哈姆雷特解读成李尔王,也不能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解读成薛宝钗。更何况,初中生阅历浅,对事物的看法不全面、不成熟,难免出现是非不分,以偏概全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珍视学生多元感悟和独特体验外,还要注意教材内容的价值取向,要巧妙引导,委婉纠正,让课堂成为学生高尚的精神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策略二、善于捕捉生成信息

1.挖掘感悟资源。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课堂上,学生常常会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他们的思维有时比教师更宽阔,学生往往不顺着教师的思路走,旁逸斜出,甚至出现和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迥然不同的想法。教师课前未重视的,也许恰恰就是学生最有感触的,是不可多得的课堂教学资源。

一位教师在教学《游园不值》时,有学生质疑:“当时正是春暖花开的日子,我觉得‘万枝红杏出墙来’更能体现满园的春色!”教师听了,将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抛给了学生:“是啊,可是诗人为什么这么写呢?”学生细细咀嚼,然后踊跃发言:“园子的墙那么高,不可能所有的红杏都伸出来。”有的说:“一枝红杏开放了,想必千枝万枝也已经开放了。”有的说:“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让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他从一枝红杏联想到了春天争奇斗妍、百花盛开的美景。”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课堂上这意外的声音为学生打开了一个思考、发现、质疑的空间!有了这样一个空间,课堂才变得生机勃勃。学生们的讨论,源于文本,又跳出了文本,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已经达到了深层的境界。教师虽没有按照固有的模式去安排学生的学习,却取得了比原有预设更好的实效。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认同或标新立异,教师和学生一起读书、思考、辩论、探究,于是,有了各抒己见,有了讨论辨析,有了发现质疑……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2.善待错误资源。阅读过程是一个充满了“误解”的过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会对文本、对作者产生误解,也常常会对教师产生误解。往往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在消除误解的过程中不断深沉。而当误解难以消除的时候,教师科学合理而有针对性的评价常常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在有位教师在教学《斑羚飞渡》时学生说:“我觉得那只镰刀头羊最愚蠢,它完全可以不站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因为它是领头羊,它应该继续活下来带领那些得以生存的斑羚群。再说,它舍生救下那些斑羚后,那些得以继续生存的同伴也不会感激它。”

教师说:“当你遇到危险时,你的爸爸妈妈不来救你,你怎么想呢?”

学生甲回答:“爸爸妈妈真狠,平时都说爱我,关键时候不来管我了!”

有学生乙说:“我可是希望爸爸妈妈来帮我一把的,有他们在我身边,我才有战胜困难的信心。”

学生丙说:“我认为老斑羚舍身救小斑羚是爱自己种族的行为,只要能够保留住自己的种族,死了也值得!”

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移情体验,让学生置身其中,将心比心,从而感受到老斑羚这样做的勇气。在课堂上,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与作者出现暂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时候,教师要有“大语文”的视角,巧妙地开发生成性的资源,把课内发生的意外枝叶,通过富有诗意的评价语言,巧妙地嫁接到学生学习的主干上去,这样才能使课堂活跃而又不失秩序。

3.慧抓偶发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是装聋作哑,会挫伤学生对话的积极性。教师只能凭借自身的智慧与应变能力,巧妙引导,把学生“脱轨”的思维引导到有价值的发现上来。

如一位教师执教《口技》正讲到兴致处,有位学生突然模仿狗叫的声音,顿时全班哄堂大笑。这时教师并没有恼羞成怒,而是和颜悦色地说:“这位同学情不自禁地模仿了起来,看来是被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文中艺人高超的技艺所感染,我们再回到课本来,继续学习课文精彩的描写。”

第6篇: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范文

【论文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然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通常突出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地位多,实践教学的课时却相对很少。面对这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平衡的尴尬处境,应该针对高职院校在教育地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课程设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思考,加强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能力。开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更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将会为未来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一股新的气象。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学科,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是重点教育的对象,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注重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实践的训练。高职院校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甚至是承上启下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教育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不能只偏重于理论教学,更应该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实践教学教育进行思考,争取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发展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模式,适应现代社会严格的用人单位的选才要求,也为今后汉语言文学的全面长远发展提供更好地发展前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背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缺点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过多,相较而言,实践教育课程却非常少,导致多数人偏重于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

从而在面对社会用人单位时显得底气不足,被挑剔,甚至被淘汰。更何况,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故而,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思考力图革新,思考研究出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在充分学习理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开发实践教育教学的模式,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任

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承担着培育新型人才的重任,是中国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部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用人单位输送大量的人才,是中国教育之关键。因此,搞好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践教育能力是必不可缺的。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也越来越苛刻,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努力发展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方面人才,才能不被淘汰。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职业都对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要求我们在各种教育学习中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应对大数用人单位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适应社会需求做准备。

(二)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落伍

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跟随时代的脚步,已经与当下的社会发展相脱节,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现状。单单依靠传统留下来的东西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但无法促进先进社会的发展,甚至可能会阻碍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急需我们对存在着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力求创新,改变思想观念,转变模式,寻求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模式。

三、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技能

(一)摒弃传统观念,突出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主体是实践教学的中-心,主导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做好工作。教师在传授传统知识技术的基础上,必须搞好实践教学的引导工作,淘汰落后陈旧的传统观念,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充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的技术和教学方法,教授于学生科学而实用的学习途径和方法。而学生作为主体,更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传授方法,用于接收新的专业知识,善于创新,为开创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活动包括教育见习、试讲、实习,教学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需要所进行调查、训练。在课程的安排上,保证学生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称的比例达到1: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训练内容和时间。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读、说、写、用”四大板块的实践应用。同时应该强化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管理,规范实践教育教学方法,使其科学化、合理化。

四、实践教学的发展前景与作用

(一)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现将会为当下社会中更多人员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为更多用人单位输送综合型人才。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模式革新,也是人们对传统的对抗和对创新的研究与探讨,适应不断发展改变的经济社会。社会需要的不是传统老套,而是创新能力,能跟随社会时代的步伐,才不至于被淘汰。

(二)开创新的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行,将会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为研究探索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构筑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育教学提供好的一个平台。也为新模式的教育实践教学养成良好的风气,作为此类良好成果的实例。

总之,为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势在必行,对于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都是有利无害的。任何事情,只注重理论发展是不可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最好、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只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更好、更快、更平衡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英玲,关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法课教学的构想[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83、84。

[2]曹国辉,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08.8(6):23、24。

第7篇: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专业技能;课程设置;教学评价

长期以来,语文课在职校的同一年级,不论什么专业,都使用同一种语文课本,教师基本上用类似普高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和职教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事实上,职业学校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应该以学生的专业需求为本、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因此,我认为现今中职语文教学应以专业技能特点为教学本位,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

一、以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本位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双重职能就是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要为学生学习的专业课服务。

1.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以专业为本

中职学校是以培养学生熟练的专业技能为第一位的,培养目标是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其价值体现在“用”上,语文课的教学应能满足专业理论课的教学需要,使语文知识真正成为连接专业知识的纽带和桥梁。因此,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应“学做合一,知行合一”,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以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得以增强,体现出现代化和适应性。学生在系统地文化课学习的基础上,必须要向自己专业技能领域延伸和渗透。比如,国际贸易专业应增设企业文书、公务文书等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及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装潢专业应增加书法训练、诗词鉴赏训练的内容;物流管理专业需加入礼仪规范、接待、接听电话、主持、司仪等内容;机电类、电子类专业、汽修专业,则要加强科技说明文的教学,并要结合学生的专业,让他们分别写作“如何操作机床”“怎样修理电视机”“发动机的安装”等复杂说明文。总之,课程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满足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2.在教学评价机制上要体现以专业为本

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评价要以职业为本,重专业能力,重专业知识的运用,反对死记硬背。再试想,如果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没有一手好字,口语交际能力低下,不能写基本的商务文书或写出来的文书文句不通,难以明白,难道这不是语文教学的失败吗?所以,评价教学效果不能只看考试分数,而是要从阅读分析、听、说、读、写、专业运用能力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本位

目前,职校学生语文基础差,许多学生连最基本的字、词都不会写,书面表达低,语病连篇,缺乏审美意识、情感体验,厌学情绪明显。鉴于此,中职学校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本位和出发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教学目标的制订要以职校生的实际为本

职校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制订恰当的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难度过低,学生学习无压力,容易滋生懒惰情绪,不利于知识的掌握。难度过高,学生又因无法接受和掌握而产生畏难心理,同样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因而,采用“跳一跳,够得着”的方法,学生跳起摸高的位置就是我们教学难度的上限,以此激励学生在“跳”中获得提高。

2.突出过程评价,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为本

传统考核制度最大的缺陷就是只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却无法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建立一种合理的考核制度,突出过程评价,既能体现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又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让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主体精神。

三、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

目前,中职生最缺少的就是兴趣和自信,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让他们发现自我,正视自我,善待自我,已是当今中职教育教学的重大课题。

1.课堂教学设计要以利于学生个性特点为本

中职学生虽说考试成绩不一定好,但是,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发现,中职同样也能出人才。因此,在新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我们要充分体现既让学生共同发展,又让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发挥个性特长。简单来说,我们要让能“说”的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说”的机会;能“读”的学生,展示他“读”的风采;能“写”的学生,让他有驰骋文思的自由,让他们的能力在反复的锻炼中得到强化和提高。

2.教学评价要以体现个性差异为本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接受知识、获取知识的方式与快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只有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评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性格外向、学习积极性颇高的学生,可以给予“激励制订高目标”的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也给学生制订了更高的技能目标,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升华。而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可采用“缓和评价法”这种评价方式,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创业潜能。

第8篇: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现代陶艺;教学;k观念 ;课程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Reflection on Curriculum of Modern Ceramic Art in Chinese University

BAI Ya Li Ke

20世纪50年代开始,现代陶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以一种新的姿态展现于世人面前,而中国的现代陶艺则晚于欧美,起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90年代以来,现代陶艺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式纳入教学大纲,甚至有些大城市从小学幼儿园到高校都开设此课程,说明我国对现代陶艺教育十分重视,这些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然而所面临的问题还很多,高校现代陶艺课程教学是最典型的代表,其中存在着很多不利于我国现代陶艺发展的因素。

一、我国高校现代陶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我国高校现代陶艺课程教学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不足的地方也很多,虽然不是绝对但至少反应一些普遍现象,总结起来有以下4个方面。

1.缺乏系统的理论课教学

目前有许多高校缺少现、当代陶艺理论课程教学,同时也极少开设与陶瓷文化相关的美术史、艺术史、文化史等理论课程,视觉图像资料也极为匮乏。学生们得到的信息无非就是从代课老师的谈话和其他少量资料中获得。陶艺家陈光辉说:“我国陶艺专业基本没有当代艺术和当代陶艺课程的设置,比如在专业课上个人很少或几乎没有可选择的可能性,从艺术的角度我们有工艺美术史,但我们缺乏对当代艺术史的了解,而这在参与创作中是很重要的一环。”①其实,对于整个艺术门类而言,动手实践固然重要,但艺术创作更重要的是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思想来源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而这种丰富的想象力需要理论作为坚实后盾,才更有说服力,没有这些知识为后盾与支撑,学生如何创新出好的作品呢?更何从谈起更高的目标呢?

2.人才培养不合理

笔者这些年在很多开设陶艺课程的高校考察中发现一种普遍现象:老师按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设计风格来衡量学生作品的好坏,反对学生设计方面的逆反心理,我想老师这样过多参与和影响学生多样性的创作风格和独立思考能力是不利于学生以后发展的。陶艺家白明说:“在艺术院校我们可以见到许多这样的现象,听话的学生不仅能获得好成绩而且还能留校任教。有时一个专业中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情趣和知识结构竟与其师一脉相承,我不知道这种单一“体系”下的教师在倡导个性表现的艺术教育中能教出什么样的好学生来。”②

这些现象其实反映我国培养陶艺人才方面普遍存在着单一的“体系”,那就是我国陶艺课程设置过于单一,教育上过多压制学生的多种创作风格与大胆尝试实践精神,也缺乏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

3.实践课程教学不合理

近几年以来,在很多高校中有些教师(不仅仅是艺术领域方面)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参与项目与工程,这其实就是以动手实践课的名义来充当工人与老板的角色。很搞笑的是人们把这种现象误认为是学习与挣钱双重收获。表面上看好像学生与老师都得到了专业的洗礼和财力的补充。其实不然,就从现代陶艺这门专业来说,客商的订单往往是批量生产传统陶艺或商业陶瓷很少需求现代陶艺原创作,甚至有些商家要求复制古董、半临半创陶艺品,这种实践学习与现代陶艺毫无联系,更谈不上创作学习了。如果夸张一点的话,这种艺术应该称呼为“复制艺术”或“拷贝艺术”。每天一次次的反复加工使他们很乏味,为了挣点钱或为了老师服务,他们成了挣钱的工具,变成了真正的机器人(有些学生是不自愿的)。然而就因为这一点是现代陶艺教学最忌讳的一点,笔者认为这种实践课程教学不合理,它不仅直接束缚了学生的创作思维和自由发展空间,同时极度影响了教学质量。

4.教学上不强调观念与技术的关系

现代许多研究陶艺的艺人们面临着一个错误的观点,那就是――技术。因为陶瓷艺术在技术美方面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几千年以来陶瓷制造工艺所隐含的美感已成为我们历史传统中的骄傲,陶瓷的美用工艺技术来衡量这种传统文化很容易进入我们的思想和脑海中,从而渐渐形成了错误的观点,那就是单一的技术之美胜过于观念,使作品与工匠之间很难产生本质的区别。可惜目前还很多艺术高校把基本的配釉―炼泥―制造―装饰―施釉―烧制等技术环节放在重点位置来教学,从而占领了大量时间而忽略了思想观念的教育。很遗憾的是,这种现象不仅仅是高校范畴。在我国,目前为止官方的界定还是把现代陶艺划归工艺品之列,或是工艺美术范畴,长期以来倡导的是实用、美观、经济的产品化要求。陶艺审美的评判标准是严格、规矩、精美,这其实就是导致陶艺的审美以技术为美为标准,这一标准继续影响或伤害固化了人们的审美观念。

对于现代陶艺来说,观念与技术的关系。观念比技术更重要,技术知识只是保证其实施创作意图的一种手段而已,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所以说我们必须认清创作的真正意图。

二、如何解决高校现代陶艺课程教学问题

1.我国高校现代陶艺课程教学中应该增加关于陶艺有关的系统的理论课程,尤其是现代陶艺和当代艺术史的加强,同时鼓励学生多参加其他专业与人文学科来锻炼自我、提高文化修养,这样有助于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教学上理论与实践结合,值得注意的是在思想上全面的获得陶艺理论知识以外,还得掌握其他学科知识,鼓励学生选修例如:艺术、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民族风俗学、法学等人文学科的课程。人文学科的修养不仅培养一个人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还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这也是艺术专业必修的基础。这也正是艺术家与工匠之间的区别之一。因此,笔者认为,综合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在高校开设一系列系统的现代陶艺理论课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多方面知识的补充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再者还应加强师生之间的勾通、艺术交流和举办展览等各项陶艺活动来激发学生们的爱好和兴趣,这样才有助于解放创作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教师在教学中尊重现代艺术的发展大方向以及鼓励和接受新事物

在现实教学上一定要注意每位同学的特长和爱好,老师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让每位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思路任意创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多种创作风格的形成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他们个性上的发挥。除了自由发挥以外,平时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开拓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也很重要。在实际教学上多鼓励、尊重学生的创造性设计;在设计思想上让他们自由发挥;制作过程中大胆尝试,将平时人际交往中刻意压抑掩藏的个性在作品上加以展现和释放,把所有的情绪和个性在作品上体现。

3.教学机构和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监督管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质量

在高校现代美术教学上,我们虽然提倡包豪斯作坊式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但具体教学上要防止教师乱用实践课,需有关机构监督管理教师教学质量,同时一定要讲人文情感。教师的项目或工程在实践课程中最好不使用,限于时间或假期在课外时可运行。同时注意的是,带领老师一定要先说明此项目与工程的一切前因后果,让他们学生自愿报名,这样下来可避免老师背上骂名,学生也不勉强,才真正意义上的两全齐美。

4.观念与技术的关系是:观念第一,技术第二。观念通过技术来实现自我,技术为观念而服务。对技术的要求是:知道并够用就足矣。科技的发展不断代替人力,但很难代替人们的创作思维。所以不能以技术的高低来衡量艺术水平的高低,而是更多地深入人的精神、抚慰人的心灵为标准。技术知识只是保证实施创作意图的一种手段而已,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追求精神世界,所以说我们必须认清创作的真正意图。所以认清观念与技术的关系非常重要。

在高校现代陶艺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掌握基本的技术和操作过程。在观念上尊重老师和课堂纪律的前提下,鼓励同学思维上大胆开放、叛逆开拓、积极创新。这与吴冠中在美术教育方面所主张的“既要尊师重道,又要离经叛道”不谋而合。平时鼓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思维观念上交流、辩论、叛逆,通过这些教学手段让同学们摆脱传统陶艺教学的束缚,跳出传统技术之美的“误区”。现代陶艺教学上,教师应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学生有思维方式呈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其陶艺作品才会呈现有多样性和大胆创新的局面。笔者认为,对于高校陶艺课程来说,大胆叛逆的教育思想其实就是对思维的一种解放。

三、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现代陶艺课程教育中存在着有很多问题,虽然不是绝对但却是一种普遍现象。出现这些教学问题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原因是中国陶瓷艺术受过多传统观念的束缚,还没有完全脱离使用功能的思想观念。总而言之,对于高校现代陶艺课程教学来说,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才是最科学性、最合理的教学方针。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要求和爱好,实现达到设计思想与实践完全自由化是高校艺术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得以最大程度实现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相信在国家教育改革进度的加快和广大陶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肯定会探索出适应高校现代陶艺课程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子,改善目前的困境,培养出具备综合适应能力与创新性能力极强的陶艺人才。也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中国的陶瓷艺术将会再次成为国人的骄傲,并走向世界前列。

第9篇: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在我国《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讲授,还应该要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应该进行改革。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灌输式教学,语文教学课堂缺乏活力: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天真活泼,对周遭事物都十分好奇的阶段,在这个时候他们比较好动,并且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最佳阶段。但是在我国大多小学学校的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否有上课认真听讲,是否有真正学到知识,而过于压制小学生的天性,忽视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调查也不难发现,在这一时期,小学生的好奇心极其旺盛,他们经常会问各种各样在语文教师看来非常幼稚的问题,很多教师都因为觉得麻烦不愿意回答学生的问题,只是让小学生听话,认真听课,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课堂提问的兴趣,语文教堂气氛过于严肃沉重,缺乏活动。同时这种依托教材,灌输式的教授知识的方法,严重的压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小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学习。

1.2师生关系疏远,小学生畏惧提问:小学生离开家庭,迈入学校,教师在他们的眼里成为最被依赖的存在,他们不仅信赖教师,更畏惧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严厉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产生畏惧感,对于所学的知识即使带有疑问也不敢进行质疑。一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提出问题,遭受到语文教师的批评和其他同学的嘲笑。二是许多学生都会担心自己因为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而被其他人认为“不聪明”。在这种沉默的教学氛围下,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效果很差。

1.3小学语文题海战术,作业太多:小学语文的改革还应该培养孩子多读课外书,不应注重题海战术。只有多读,多看,孩子才见识多,多读书,应该学习美国小学语文的做法,建立阅读图书卡片,每天或每周布置阅读要求,让家长签字,督促孩子完成,每周阅读书目可老师提供,小学一二年孩子让家长每天检查完成,从启蒙教育开始让孩子们都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策略

2.1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小学生对于语文这门课程是否具备一定的兴趣。只有小学生喜欢语文这门课程,愿意参与到其中来,当他们对教材内容有想法或者有疑问时,才会想要进行提问,获得老师的答疑解惑。并且他们会自主进行课外阅读,为自己的语文学习进行文学知识积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这门课程的魅力,喜欢上语文,只有热爱,他们才会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当在语文学习中遇到难点问题时,他们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去解决,如通过网上教学资料查询与同学之间沟通和交流等。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布置下讨论的课题,让学生先在课下做好这篇文章的预习工作以及相关资料的查找。其次,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这篇课题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在一旁给予指导。最后教师选取一名小学生进行最终的发言总结。通过这种学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还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2.2语文教师进行课堂设计,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新课改环境下,教师讲授课程的方式也不再是单一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因此在教学前,语文教师应该做好课堂设计,在这一堂课中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合理规划课堂时间,如课堂讲授运用的时间长度、多媒体视频播放的时间长度、学生发表观点和想法的时间长度等。其次教师要设置相关环节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将角色扮演法或者情景教学法等。最后在下课之前,可以让学生进行发言总结或者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自己制作相关语文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PPT,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在这里我们仍旧以小学语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以课为例,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网上搜集有观的地震事件的资料,如图片和视频等,然后将其图片或者视频播放给同学们,让同学们体会地震带给人们的伤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将地震中那些感人至深的真事向同学们讲授,然后以此来引出本篇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让同学们在文章中体会爱和情的美好。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2.3语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创建平等友好师生关系: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又是刚刚离开家,步入校园,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的心理极其敏感和脆弱。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除了重视对语文知识的讲授,还应该更加关心和爱护学生,创建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必须要创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与学生构建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小学生不再惧怕老师,而是将教师当做可以信任的人,大胆的表达自己对于教材内容的质疑和想法。其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不懂就问,提高自己的成绩。最后教师对于学生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呵护,少一点批评,少一点指责,让学生从喜欢上语文教师开始,进而喜欢上小学语文这门科目。

参考文献

[1]马应昶.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J].新课程(小学),2012,0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