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治理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医院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中,必须要把握社会管理和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医院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主要管理的内容复杂,不仅包括医患纠纷处置和内部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而且医院内部的车辆管理、消防工作、治安安全、流动人口管理、医院危险品管理等等内容都是管理的要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认识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提高其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能力。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中的重要意义
(一)是时代和医院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建设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重点。因为实际社会中经常会发现在经济利益驱使下频繁发生的不正当工作态度,比如在医疗领域的拿红包、拿回扣等不良医疗行贿事件,这些问题都使得医疗机构的正常性能发生了转变。因此,开展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代下医疗机构发展的硬性需求,满足了新时代下对医疗机构社会管理的定义。因为医务工作者最基本的工作理念就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做好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实现其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更好的服务社会。
(二)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在医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医护人员是主要的开展对象,他们必须要日常的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注意其具体的作风建设,并积极与其他部门的医务人员进行思想感受的交流,及时调整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现阶段的医院工作环境中,有些医务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还不过关,更加关注自身的工作成就和薪酬,价值衡量和团队集体意识比较缺乏。这些问题就加剧了个人和团体之间的意见分歧,所以医院只的思想政治作风工作落实有开展的必要[1]。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医护人员就可以充分的认识到医疗事业中自身的重要性,并产生团队意识,通过不断调整改善医患关系,最终推动医院的综合治理发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策略
(一)转变干部的思想作风
在医院社会管理的综合治理中,要发挥良好的干部作风,并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注重干部的作风建设。因为目前医院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欺上瞒下”、慵政、懒政的现象,所以必须要转变干部的思想作风,避免这种善于钻空子的投机者一直在干部队伍中混迹。因此,在医院内部必须要定期进行干部的考核,综合测评备选干部的情况,保证测评效果的全方位,推动良好干部风气的塑造。而在进行考核时,传统的政绩测评、德行测评、知识储备测评等硬性资料是考核的一个内容,但是备选干部工作的服务对象、与社会公众的互动、民心向背等都要进行考察。同时也要将访谈、在线交流、微博留言等综合手段运用进来,让公众可以直接评议干部,这样在科学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中就可以提高调查结果的全面和客观性。随着医疗环境的变化,也要转变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注重对其服务水平和医疗技能的提高。
(二)树立治理意识
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必须要营造良好的医院环境思想,这是实现综合治理的目标,所以必须要在医院综合治理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因此,首先要做好综合治理工作人员的日常思想工作,虽然他们承担着医院的综合治理的职责,但是医院的安全保卫工作也是其工作内容,所以加强医院保卫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2]。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及时了解保卫人员的思想动态,还可以推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开展。其次,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样才能更好的落实医院综合治理的安全责任制度,因为其综合治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系数。通过对综合治理工作岗位制度进行明确,并及时签订安全责任书,可以保障综合治理人员的安全,解决其后顾之忧,比如医院可以为其购买意外保险、工伤保险等。
(三)营造医院文化素养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教育和灌输,所以医院必须要冶炼和熏陶自身的文化,推动具有浓厚政治素养的综合治理文化的构建。因此,必须要加快弘扬培育医院的精神,为其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不断丰富活跃职工的文化体育活动。因为医院文化体系的核心要素就是医院精神,它是对医院文化精华的一种集中,鲜明的体现了医院的价值观。而营造医院良好的文化氛围也有利于加快医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在新形势下开展医院综合治理工作,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堆同行的先进经验积极借鉴,对于大型医疗集团、著名医疗机构的综合治理方面的经验也要进行学习和汲取。
(四)重视医疗和行政安全
医疗安全和医院的行政安全在医院的综合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医院的医疗安全会对医院的声誉和生存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使得每位患者的切身利益都受到影响。因此,综合治理人员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医院可以为医护人员发放有关安全法律的小册子,对各类医疗安全的处理方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记载,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同时也要推动医疗纠纷防范机制的建立健全,提高医疗服务的有效性,这样因为医疗安全引发医患纠纷、医闹等事故,医护人员也可以及时进行沟通,这是医院进行社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五)建立健全综合治理制度
在医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中,也要不断完善其综合治理制度,保证医疗过程中的所有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因此,要推动医院领导责任制的建立健全,发挥领导自身的表率作用,以理服人。在对党政领导社区治安进行鉴定时,要通过层层鉴定综合治理责任的方式进行,及时明确各个部门和负责人的职责,着重体现治理工作的主要特点和内容。而且也要推动责任查究制度的建立,这样如果工作中发生了医患事故或其他事故,而主要原因是领导干部出现失职或严重缺乏责任心的情况,就要进行严重处罚,追究领导的实际职责。同时也要加强激励机制的建立,将治理工程水平和具体奖惩相挂钩,提高其治理效率,这也是医院各个部门治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在综合治理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个单位、领导或个人都有实干、成绩优秀的情况,就可以对这些优秀事迹进行宣传,同时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化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品德获得提升,对他们的思想品德发展和塑造起到帮助和影响,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所需要达到的目的,而且,学生的社会化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会对社会环境产生作用。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化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高校“思政课”教学社会化,就是突破原有教学理论化的既有模式,从社会实践基础入手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这种社会化模式的构建显然是基于传统模式存在的既有弊端而产生的教学变革,是顺应时展和社会思潮变动的需要,有其现实必要性。
2.1教学社会化模式契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要求
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教学活动,其在大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果在教学中单凭教师的理论说教,口号宣讲,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对其人生走向指引的教化需求。构建教学社会化模式,从现实社会的鲜活案例导入对人生哲理的理性思辨,将非常契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要求,必然会获得大学生的青睐。
2.2教学社会化模式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念变革
高校教学应该是以对学生进行启迪的地方,能够让他们和社会进行间接或直接的接触,感受社会,能够对社会、对未来有一个比较正确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认识。所以,传统教学的观念必须要进行改变,不以先进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教学理念是不会转变的。教学社会化模式恰恰顺应大学教学创新的时代需要,能很好地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变革。而且,由于根植社会实践之上,这种理念变革更能紧跟时展需要。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化模式构建的路径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社会化模式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他对学校创新教育提供了帮助,在构建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教师、社会、学校等多方要素进行构建融合,对教学社会化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还需要从教学理念上进行转变,具体内容有以下一些。
3.1整合社会化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社会化教学是让学生成为可以立足于社会的人,能够对社会有作用有影响的人,所以教学的内容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应该十分紧密。可是,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内容比较偏向于理论,内容枯燥乏味,不能够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更不要提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学生只会机械地背诵内容应付考试,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起到培养学生社会个性的目的,所以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用更多社会化的实例来进行兴趣的提升,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3.2改进教学方式,合理调用社会化教学资源
互联网在现在社会的应用广泛,对我们的社会和思想都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影响,在思想政治教学社会化模式构建中,可以使用这些先进技术来作为我们实现社会化构建的资源,提供丰富的社会信息,充实课堂。
3.3转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学形式简单,教师负责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收,学生缺乏主动性,单向的教学方式让思想政治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转变,提升学生的主动性,让教学效率发生质的改变。
3.4提升教师的水平,强化社会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社会适应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08-02
一、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内涵
社会适应性是“社会生活主体与他人、与社会、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接纳、共同作用的一种和谐状态与过程。这种适应既是一种现存的关系状态,又是一种能动的、变化的动态过程”[1]。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完成职业角色所必需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同时,比较缺乏对社会新角色的顺利转换及融入相应的全方位、系统化的培养和训练,导致大学生在面对陌生的生活学习环境、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对自我的角色定位和角色转换、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对急剧变迁的社会生活的时候显得无所适从、无能为力。
社会适应能力就是大学生对于变化的社会环境进行识别和反应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笔者认为,社会适应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刚刚离开父母、独自踏入大学之后的初期校园适应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大学生从校园到社会过渡期的校内角色转变适应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真正投入社会生活,完成从“校园人”到“社会人”转变的职场适应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大学生必须“完成从基本理念认知到实际生活观念准则形成、从基础知识训练到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转化,还要学会独立进行自身心理调整以及复杂人际关系的处理,并能从家庭、学校相对单纯的角色扮演过渡到胜任在社会系统中的自我定位与发展”[1]。
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统一
(一)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价值的应然表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为价值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教育在教育的理念、目标、价值追求等方面是一致的,都突出“以人为本”,旨在通过教育让受教育者在成长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意义。”[2]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然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引导价值。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出现的社会适应性危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细致分析、理性规划、主动应对、积极引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要始终贯彻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理念,以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切入点,从心理和行为两个层面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做事能力、调适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并提供条件保障。
(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有益拓展
一方面,体现在广度的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的政治意识,但其精神不是‘政治’二字能够完全覆盖的。”[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政理论课课程改革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已经从传统的政治价值延伸到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等方面,从国家管理的需要拓展到学生生活和发展的需要,从高高在上转变为生动鲜活接地气。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应从宏观入手、在微观落脚,其最终目标在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另一方面,体现在深度的拓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深度挖掘、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在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在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中均包含有大量与学生社会适应性教育直接相关的内容,这些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自然地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育途径
(一)深挖教材内容,实现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过程覆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缺乏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和亲和力,缺乏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结合大学生教育的三个阶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凸显社会适应性教育,在原有的教材体系中对教材内容与“社会适应”这一主题结合紧密的部分进行深度挖掘、充分映射和全面分析,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活的第一阶段即初期校园适应阶段,这一阶段重点在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角色转换。这一阶段大学新生首先体现在心理上不适应,表现在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不足、学习目标的缺失、优势地位的丧失以及理想和现实的落差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大学新生接触到的第一门思政课,包含了大量与学生适应性直接相关的内容,如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就是对刚踏入大学校园既新奇又迷茫的大学新生给出的最生动一课,内容涉及如何认识大学生活、如何肩负起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及自己成才目标的设定、如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等。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学生、学校实际,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了解学校及所学专业,这是大学新生对自我的初步认知过程,同时也是角色转换和角色定位的过程,是学生能否顺利适应大学生活的关键环节之一。其次是行为上不和谐。大学新生在行为上的不和谐表现为缺乏包容性、人际关系紧张、成人幼稚化、违背行为规范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通过精神管理来实现行为管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各章节内容中主要是通过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出发,让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继承优良传统,弘扬社会道德,恪守职业道德,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最终形成被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行为,实现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和谐状态。
第二个阶段是过渡期的校内角色转变适应阶段,重点在于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认知。大学生适应校园生活后开始有了对社会的初步接触和了解,行为规范也初步形成。在此阶段,学生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相关内容的学习,较为系统地构建社会认知知识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通过对国家历史与现在的了解,形成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对革命人物、革命事迹的了解树立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不怕困难、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勇气,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品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目前中国“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确立对国家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心理适应,尤其是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期要看清形势的主流,有接纳多元社会的心理承受力,在大是大非前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基本原理概论》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教会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及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个阶段是大学生的职场适应阶段,这一阶段重点在于职业认知和生涯规划。对于职场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不在于教会学生胜任工作的具体知识和技巧,而是告诉学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调查显示,“诚信品格、责任心、积极态度、吃苦耐劳的意志、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再学习的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均排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前。”[4]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就业力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二)强化社会实践,实现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环节覆盖”
社会实践是沟通学校和社会的重要桥梁,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巩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并真正取得实效,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社会环境的真实了解,降低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心理的冲击力;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提升学生的抗挫折力和情绪控制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部分。课内实践主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课堂辩论、主题演讲等形式,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和政治观。课外实践主要通过参观革命遗址、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创新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强化社会责任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要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功能和作用,必须重视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的作用。第一,学校层面。学校应进行总体规划和系统设计,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强化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同时提供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从而保障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能实现科学化、常态化、高效化运行。第二,教师层面。首先,教师应遵循梯度推进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课程特点和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储备与社会认知方面存在的差异情况,对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和内容进行综合设计。低年级学生实践目标主要体现在品格的形成和行为的养成,高年级学生实践目标重点体现在自我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其次,在整个实践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从主题的选取,到前期的准备,再到过程的开展,直到最后成果的总结与展示,教师都要全程关注、积极推动。最后,验收要严格具体,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使社会实践不流于形式。因此,要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把同学之间互相考核与教师考核相结合,把对实践团队的考核与对学生个人考核相结合,考核合格才能取得实践成绩,不合格者则继续完善,延迟取得成绩。第三,学生层面。社会实践环节是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完成的环节之一,但是很多学生对此项活动的认知度不高,重视不够,往往在完成社会实践的时候消极对待,不参与、搭便车、敷衍了事。因此,要加强社会实践的宣传和推动力度,充分发挥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让学生知晓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使其自觉感受到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纳。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教育是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准确把握并力求实现这种结合,无疑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野和实现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也应遵循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并在教学中寻求二者的有效结合点,真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用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萍.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适应性危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l).
[2] 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61.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0.038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case study of "advocating friendly" teaching design
SHENG Fang, LIU Jun
(College of Marxism,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Guangdong 512005)
Abstract Combin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explore the urgency and reality of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to optimiz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eaching,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and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eliminary discussion.
Keywords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ocialist core values; case teaching method
1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对社会全体成员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产生深层次的影响。2014年5月4日,到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同时,还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承担着塑造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任务。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价值观决定了国家的前进方向。所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成为当务之急。传统的价值观教育往往采取唯我独尊的姿态,单纯靠硬性灌输的方式告诉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枯燥的说教不入耳更不能入心。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比如如何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方法的吸引力、感染力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帮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科学地应用案例教学法,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2 案例教学法的内涵、特征
2.1 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教师根据对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理解,精选典型的教学案例,利用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讨论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上,案例教学法就是指教师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需要,通过案例选择、问题设置、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使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行为指南的一种教学方法。
2.2 案例教学法的特征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教学,第一个环节就是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案例,找到核心价值观教学的合适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案例的特征是:第一,具备案例教学的案例一般特征。一则好的案例,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特征:呈现一个真实的故事;包含于学科内容;提供分析的资讯;有冲突的元素;鼓励学生思考和建立自己的立场;包含许多待定的议题;有超过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或解决方案。第二,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性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案例的选择要把握三项原则:首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性原则。即案例的价值导向必须政治方向正确,要避免选择容易引发错误政治方向的案例。其次,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再次,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结合原则。指出:“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②
3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准备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主体,教师在课前要收集真实的生活情境资料,并将所收集资料形成教学案例。上课前教师将准备好的案例告知学生,让学生了解案例内容,并要求学生查找一些必要的资料,做好发言准备。
(2)讨论案例。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教师应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案例展开讨论,可以全班讨论,也可以小组讨论。
(3)总结案例。当学生案例讨论结束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讨论的结果给予必要的纠偏、点拨、总结,并作适当的拓展与延伸,从而使学生把讨论得出的结论和在此过程中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化,并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法――以“倡导友善”教学设计为例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其中,“友善”是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教学中如何通过案例教学法讲授“倡导友善”这部分内容,让同学们真正理解“友善”的内涵进而努力践行“友善”的基本要求呢?
我以“你把我养大,我陪你变老”为主题,以我母亲身患绝症后家庭的变故以及此时为人子女的我的复杂心理等为素材,设计了一系列带有冲突性的问题,如:儿女一生能与父母相处多久?父母一生为儿女付出了多少心血?儿女在父母有生之年能为父母做些什么?……案例真实可信,具有时代性、现实性和教育性。我通过设计生活故事和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感悟和发现:善待他人要从自己身边的人做起,我们身边最亲密的人莫过于父母,百善孝为先,我们应好好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一天……
4.1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第一,播放歌曲《时间都去哪了》。
《时间都去哪了》是201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歌手王铮亮演唱的一首歌。它唱红了无数观众的双眼,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伴随着这首熟悉的歌曲,同学们纷纷陷入了深思:时光无情,岁月无痕,带走了父母的青春,换来了子女的成长。父母恩,重于山,大于天,作为子女,我们一定要学会反哺,要及早行孝,不要徒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第二,播放视频《做一个怎样的子女》。
《做一个怎样的子女》是2015年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栏目播出的一个演讲视频。演讲者是80后北大女博士王帆。该演讲曾经感动了无数观众,并在电视、网络、微博及微信上广泛传播。王帆用“你把我养大,我陪你变老”的道理告诫人们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人们善待父母,不能仅仅是在父母老了、病了的时候,而应该是表现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之中。演讲充满了正能量,使全班同学受益匪浅。
4.2 案例呈现
案例一: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
据报道: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飞机上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记者问他:“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比尔・盖茨没有回答记者往往希望听到的“商机”二字。 他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我在课堂上讲述了这则报道,同学们听完之后感慨万千!
案例二:计算“与父母相处的时间”
网络上有一个计算题,题目是“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计算方法是:“与父母相处的时间”= 每年与父母相见的次数 祝ㄈ死嗥骄炅?2―父母现在的年龄)。
网络上一个大学生的计算结果着实令人汗颜。毕业之后这名大学生留在外地,每年只是春节回家一次,她在家的时间不超过5天。其中,有 3天她要出门与朋友聚会,另外,她还要吃饭、睡觉及上街购物,她真正陪她母亲的时间只有20小时左右。她母亲已经五十有五了,如果能健康活到85岁,那么,在她母亲余下30年的晚年生活里,该大学生能留在她母亲身边的时间不超过600小时,即25天,还不足一个月!本案例深深震撼了同学们的心灵,在同学们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4.3 课堂讨论:作为一名大学生,你怎样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同学们围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说,给父母一杯热茶、一个拥抱、一张笑脸、一个电话;有的同学说,要力所能及地替父母分担一些家庭的重担;有的同学说,在与父母意见不合的时候,尽量顺着父母,照顾父母的感受;有的同学说,要努力学习,自强自立,将来为父母创造更好的生活……
(1)教师总结: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③家庭也是人的品格形成的原点,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我们对待父母、家人要反哺,还要把这份反哺的习惯带到社会,惠及他人。(2)播放歌曲《世上最不能等的事》。最后,我在课堂上播放这首公益歌曲,旨在唤起大家尤其是在外游子对亲情的重视。(3)课后作业:阅读龙应台散文《目送》,并撰写读后感。
5 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案例教学法利用案例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并扮演主要角色。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有利于实现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标。 (下转第94页)(上接第79页)
(2)有效地促进学生深化对案例涉及的价值观问题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性很强,单纯的理论灌输往往难以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描述中总会出现两难的冲突情景,每一个问题都要求学生进行多维度思考,学生在不断对比、不断思辨中做出选择与判断。案例教学法能促进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真实情境的观察,自觉感悟到现象背后的本质,自觉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
(3)有利于学生接受在案例教学中感知的价值观并内化为行动指南。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的趣味性、可读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弥补一般理论讲授叙述枯燥、推论抽象的弱点。对于教师提出的若干问题,学生要积极思考并努力作答,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向实践转化,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地帮助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行动指南。
课题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形势下广东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状况的实证研究”(批准号GD15XM K1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本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理论上,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命题的基本问题进行哲学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正确处理基本问题与其他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构建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理论构架体系。
2.实践上,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路径选择问题,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当中的培育和践行,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3.学科建设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宣传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属于理论二级学科范畴,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路径,有助于丰富理论二级学科建设的内容,从而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二、国内外关于本问题研究的现状
本课题研究既需要梳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又要梳理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建设和意识形态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均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关于意识形态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研究
国外学者不仅始终关注意识形态问题,而且也十分关注意识形态的教育问题,主要集中于德育课程理论和德育课程实践的研究上。对如何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作了一些研究,并有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如杜威的《教育的道德原理》、查赞・巴里的《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等,基本观点认为,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是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灌输,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而党的十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二十四个字,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也随之繁荣起来。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教育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如韩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周中之和石中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等等。论文方面数以万计,如陈力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国外学术维度》、周中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韩振峰的《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途径》,等等。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质和内容、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经验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和方法等。
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理论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如周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个转向及实现》,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等,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方法、对策以及路径方面的研究。
(1)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关系研究
做这方面基本问题研究的成果还比较少,其中钊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研究》一文中做了初步的探讨,他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辩证统一的。[1]
(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难点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薛明珠、陈树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一文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难点进行了深入地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增加了融入的难度;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层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和梳理;教学方法陈旧、形式单一;教学效果评价困难。并提出了具体恶实施途径: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拓展第二课堂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行多元化评价方法。[2]
陈延斌、周 斌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思考》这篇文章中,分析了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信仰存在一定程度、范围的弱化;实用主义增强与理想信念弱化交织;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性的认识显现出两重性的倾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有待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与环节,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对于实现有效融入具有极大的意义。
(3)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施路径研究
胡绿叶、何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探索》一文中提出三条路径选择:以提升教师素质槠鸬悖展开理论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为主线,精选教学内;以大学生认知律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以校内外教学资液为载体,拓展教学途径。邵 银 、余 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分别从四门思政课特点出发,提出了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问题:“基础”课重在帮助大学生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结构,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资源;“原理”课教学重在帮助大学生理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南;“纲要”课教学侧重于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概论”课教学重在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属性,提高大学生对价值观的鉴别和选择能力。陈宗章在《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一文中设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现路径:规范化路径,即合理规范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计划大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依据,使之成为总体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要有制度化的考核评估机制;生活化路径,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体现生活内容,在生活叙事中展开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新常态;社会化路径,即搭建社会化的教学实践平台,展开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加强大学生面向社会的志愿者活动等。王占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一文中,提出以下几条途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内容体系,从根本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感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从手段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认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体系,从环境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接受。
三、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以上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基本范畴、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开展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支持。但是已有的研究尚存在不足:
1、鲜有对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及局限进行研究。
2、主要集中于“融入的路径和策略等方法论上”的研究,体现出一种急于求成的倾向,而对一些基本的理论维度和文化维度问题缺乏细致的思考和探索。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条件研究不足,对融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缺乏足够的重视。
4、技术性路径研究呈现出简单重复的研究状态,缺乏可操作性的创新。
5、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存在误区的思考。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企业社会责任;外部治理;内部治理
2008年曝光的三鹿奶粉事件再次引发了广大民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极大关注。针对社会责任问题,人们一般倾向于道德规范的反省,却很少从理性上去追究怎样提升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与我国经济转型期过分强调企业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绩效有一定关系,而社会各个层面,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容忍和无意识,则导致了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机制的薄弱。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与实现必须依赖于宏观治理机制的推动作用和微观治理机制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复杂适应系统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上述治理机制进行分析。
一、基于复杂适应系统与企业社会责任治理
(一)复杂适应系统概述
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tve System,以下简称CAS)理论是美国霍兰(John Holland)教授于1994年在圣塔菲(sFl)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时正式提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4个特性和3个机制。4个特性是: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3个机制是:标识、内部机制和积木块。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即CAS的复杂性起源于个体的适应性(李士勇,2006)。由此可见,复杂适应系统更加强调复杂性的一个侧面——适应性。所谓具有适应性,是指单个主体能够与环境及其它主体进行交流,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或“积累经验”,并根据经验改变其结构和行为方式。
CAS理论的提出对于人们认识、理解、控制和管理复杂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微观方面,CAS理论最基本的概念是具有适应能力的、主动的个体,简称主体。这种主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遵循一般的刺激——反应模型,表现在它能够根据行为的效果修改自己的行为规则,以便更好地在客观环境中生存。在宏观方面,由这样的主体组成的系统,将在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表现出宏观系统中的分化、涌现等种种复杂的演化过程。
(二)社会责任响应的复杂适应系统机制
按照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企业社会责任响应是由公司主体与其利益相关者(投资者、职工、消费者、供应商和债权人)构成的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同样存在标识机制、内部模型机制和积木机制。
标识机制:主体之间的聚集行为并非任意的,在聚集体形成过程中,始终有标识机制在起作用。
内部模型机制:内部模型是主体在适应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主体在接受外部刺激,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中能合理调整自身内部的结构。
积木机制:基于规则的主体不可能事先准备好一个规则,使它能够适应所遇到的每一种情况。主体通过组合已检验的规则来描述新的情况,那些用于可供组合的活动规则就是积木,使用积木生成内部模型,是复杂适应系统的一个普遍特征。
(三)社会责任响应的复杂适应系统学习行为
按照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个体主动与环境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个体根据一定的规则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这些规则以所谓“染色体”的方式存放在个体内部。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被选中并且被应用,这种选择既有确定性的方面(按一定的条件挑选),也有随机性的方面(按一定的概率选择)。刺激一反应模型是用来描述不同性能的适应性主体的统一方式,它说明了主体在不同时刻对环境的反应能力。
在企业社会责任响应的复杂适应系统中,要生成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学习行为,并递延遗传,需要两个方面的交互作用。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治理机制
按照CAS理论,企业社会责任外部治理的功能是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的刺激信号,并通过法律、行政和市场手段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遵从意识。其外部治理机制包括如下措施:
(一)立法明确企业社会责任
在我国200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公司法》中,虽然要求“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但如何承担、承担到何种程度却没有进一步说明。此外,我国的相关法律虽然都要求企业承担保护职工和消费者权益、控制污染排放、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经营等社会责任,但基本上也是原则上的规定,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第一次针对上市公司了《企业社会责任指南》,不过作为规章制度,其约束力和调整范围都比较有限,因此,在上述法律和规章的基础上,国务院应该以《企业社会责任条例》的行政法规形式,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则、范围、内容以及相关的报告、披露和评价等予以具体、详细的规定,便于企业和相关部门在实践中实施和执行。
(二)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认证
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了许多社会责任认证标准,其中社会责任国际(SAI)2001年版的SA8000标准影响较大。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建设滞后,已经给社会责任管理造成了障碍。虽然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这些认证体系对我国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由于国情、文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国外的标准尚不能完全照搬到我国。在参照国际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尽快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组织专门机构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工作,对通过认证的企业给予市场准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鼓励政府或民间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机构,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进行评估,定期以社会责任指数为代表的企业社会责任排行榜,举办“最具社会责任企业”评选等活动。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行动提供社会责任指南。
(三)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国际上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一种办法是在公司年报中载明企业社会责任业绩;另一种是定期独立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是采取自愿方式,在年度报告内以分散披露的方式处理社会责任信息。为更好地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一方面应该在法律法规中强制性要求企业定期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另一方面应该在披露形式上予以规范,逐步从年度报告内分散披露过渡到独立性报告形式,保证认证机构、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公众可以随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查、监督和评价。
摘要:近年来,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使得大学生表现出全新的特点,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应当重视这种现象。面对这种状况,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应不断创新机制,注重着力构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机制、构建大学生学用结合的机制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话语沟通机制,以满足新的形势发展需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利益诉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
0引言
近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发展较快,增加新内容、运用新方法、取得新实效。但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多种文化思潮的涌入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方式、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关注并探讨社会思潮的影响以及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里我们通过对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的分析来讨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可行性与具体措施。
1利益诉求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特点诠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出现了集体性的利益诉求现象。所谓集体性利益诉求主要是指社会中主要集体、群体同时出现了较大范围、较大规模的利益追求,这种利益追求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影响着个人的价值追求,从而改变着社会的引导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集体性利益诉求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普遍性的利益导向。当前社会中,存在着潜在的或明确的利益诉求导向。国家、各地区将经济建设与发展作为评价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准,潜在地影响着社会诸多利益群体,各社会群体将利益追求进一步明确与放大,从而产生了集体性利益诉求。第二,普遍性的利益评价。在社会评价领域中,集体性利益诉求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社会评价标准。马克思.韦伯所提倡“三位一体”的社会评价机制(名誉、权力、声望)逐渐被利益所替代,利益成了评价集体成就大小和个人能力强弱的标志。第三,普遍性利益追求。主要是指当前社会中各个群体以及个人出现了普遍性的利益追求现象。这种现象通过人们的思想指导着人们的行为,成为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人们以获得利益为动机和目的的行为持续增长,甚至被认为是提高安全感的必要条件。
集体性利益诉求现象破坏了原有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平衡,对社会的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难度。甚至传递和影响到了思想领域,对人们的实践起着指导作用。
利益诉求社会背景对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也在此列。利益诉求使得大学生思想表现出全新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思想前卫,喜好新生事物。当代大学生年龄在18 到22 岁,大多为“90后”, 他们处于青春焕发、朝气蓬勃的人生时期与阶段,有着对新事物较强的接受能力,喜欢追求新潮与时尚。与其出生与社会变革较快的环境相适应,他们普遍表现出思想前卫的特点,喜欢用前卫的思想来思考和看待问题。
第二,个性凸显,喜欢以利为准。当代大学生个性突出、性格张扬,对自己认定的事物充满自信,较少考虑他人及社会的评价。此外,基于对新事物强烈的接受能力,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及评价标准大都具有利益导向倾向,更倾向于以经济的标准来衡量人生的成就和未来的生活。
第三,追求实际,喜学实用课程。在学习方面,当代大学生也表现出追求实际的倾向。他们喜欢学习实用性的课程,尤其是对就业等具有实际用途的课程,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第四,反对说教,喜用新式话语。当代大学生在语言的接受与使用方面也表现出实用的特点。他们反对说教,喜欢运用新潮的语言来对自己的认知进行表达。
总的来说,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使得当代大学生表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特点,使得他们在看待社会时以利益和实际为标准。
2利益诉求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研判
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以及大学生表现出的新特点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话语等提出了挑战,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促使我们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考量研判。具体来讲,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表现为教学与实践有脱节之嫌、学用有脱节之势和话语有脱节之处。
2.1 教学与实践有脱节之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集中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稍显不足。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高高在上,失去时代性、亲合力、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说教。”[1]使得教学与实践具有脱节之处。这种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必然要求增加实践的机会,通过社会实践来深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具有的思想素质、法制观念和道德修养。总体来讲,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较少,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很难真正深入了解和理解社会现象与问题的原因所在。实践的缺乏导致了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另一方面,现实中遇到问题很少运用的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大量实践提炼出了许多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但在实际生活学习当中,大多数大学生缺乏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大多是在利益驱动下行事。从而消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实践的作用。导致了教学与实践的脱节。
2.2 学用有脱节之势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大都注重思想教育,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环节,从而使学用具有脱节之势。没有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第一,学习只是为了考试,为考而学。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致使大学生在学习时追求实际。对于许多科目的学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谈不上运用的问题。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就处于此列。从而造成了“为学而学”的现象,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用脱节。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书本内容在某些方面与社会现象有脱节之处,某些书本上的知识很难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原型。使得大学生根本不愿意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方法来分析现实。
2.3 话语有脱节之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使用相对于追求实际、追求新潮的大学生来说显得较为死板,忽视了大学生对新型语言的需求,从而造成了话语的脱节。第一,语言的运用说教语气过浓。语言的表述对人们有着较强的吸引作用,好的、符合时代气息的语言和语气对于大学生更是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的语言说教语气较浓,造成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产生偏差,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说教,没有实际用处。第二,语言表述缺乏新意。在语言表述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都缺乏新意,使得语言的表述过于死板,与“90”后喜好的语言有脱节之处,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缺乏吸引力的现实状况。
3利益诉求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明辨
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适时作出调整和改变以迎合和应对这种状况。具体来说,要构建构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机制,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用结合的机制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话语沟通机制。
3.1 构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机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度重视实践对人们行为指导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面对利益诉求的背景,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着力构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机制,切实增强实践教学的分量,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第一,加大投入,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大学生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能否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国家的发展现状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影响和制约国家未来发展的瓶颈。因此,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注重实践,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加大投入,使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实践的行列,为将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奠定基础。第二,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设置,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形成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的局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要增加实践教学的分量,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设置,保证实践的有效性和质量。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实践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不良的社会思潮与风气的影响。
3.2 构建大学生学用结合的机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面对利益诉求的背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构建学用结合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方法在实践中运用的力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第一、内容设置要加强与现实社会联系。指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的设置方面应更加关注现实,将现实社会中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设置到教学内容当中,并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融入现实的做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目的。第二、教学方法要注重联系实际。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改进教学方法,摒弃灌输,融入现实,增强联系实际方法的使用,增强理论教学的信度,通过培养兴趣、深入思考和解决办法的思路引导和增强大学生对理论的运用,做到学以致用,从而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用结合的局面。
3.3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话语沟通机制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和推广为了更好的交流。面对新的社会背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构建话语沟通机制,在语言的使用和表述方面要下功夫。
在语言沟通机制创新方面要尽量剔除说教话语。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运用说教性质较强的言语,尽量运用新式话语,以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总的来说,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不断影响着社会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有着深刻的影响,消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因此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的研究,更加充分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可靠接班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管理 功能
一、前言
社会管理包括硬管理与软控制两类,前者涵盖行政与法制管理,具有一定强制力,体现了制度化管控特征。而软管理则主体借助舆论导向、思想政治建设与道德教育等,令人们思维认识、思想品德良好提升,优化调控自身行为,进而实现良好的社会管理目标。软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映射了当下社会体现的政治要求,显现了其核心重要性。两类管理方式通过对比不难看出,硬管理体现了显著的规范性以及易操作性,效果显著,同时其呈现出覆盖范畴较低、严密性不强、适应性有限的弊端。为此我们不能仅仅通过行政手段实施单一性管理,也不能通过法律规定事无巨细的管控。应科学开展软管理控制,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优势,做好硬管理的有效补充。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社会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同行政管控不同,其社会管理功能核心在于以人为本,通过意识培养宣传、行政管理渗透,基于人们思想及行为的统一性,反映其显示活动特征,进而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规律,为其发挥社会管理能效营造良好保障。其根本目标在于借助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影响,令其成为社会范围内期望的各类政治、思想观念,良好道德规范,同时形成推进社会发展提升的行为动力。基于社会化发展进程的逐步深入,网络化及民主化模式成为当前社会与时俱进的显著标志,然而该过程的延伸同时存在我们不容小觑的负面影响。也就是社会发展形成了较显著的离心发展趋势,引发社会价值的不良分裂,对构建和谐社会极为不利。主体表现在社会各个阶层间存在显著的矛盾问题,一些社会成员呈现出较为贫乏的精神生活,令各类危及公众安全与利益的不良行为频繁发生。要想解决这一弊端问题,应全面开展法制化建设,不仅由制度层面加强管控,更应由理念层面入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激发法制管理功能,令社会环境更加和谐文明。目前,我国社会发展阶段中,较多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在于成员们思想意识的偏差错误所导致,为此,我们只有由根本层面入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方能解决社会成员思想问题、降低其不良情绪,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同行政管理的有效结合,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提升管控效益。
三、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管理功能,提升综合运行效率
(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体现节约能效
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样,社会成员则体现了更为明显的个体意识,其对物质的追求、体现的情感价值方向更为复杂,并呈现出一定差异性。这一现状,进一步提升了社会离散性以及成员合作实践产生的摩擦机率。为此,多样化的社会实践、丰富性的成员价值取向增加了社会管理难度。为此我们应找寻一种有效整合多元化思维价值观念的方式,真正杜绝差异化取向发展形成的不和谐影响。我们可通过扩充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利用其独特机制,将各类价值取向人员以及他们的不同目标需求,依据社会现实规则有效集成,进而找寻共同点。同时还应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展开价值理念教育培训,打造一致精神文化理念,进一步降低人际间的不良摩擦,抑制社会内耗活动行为的大面积发生。社会管理中,我们还应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节约功能,令其传输的良好价值观念被人们全面接受,进而降低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中花费的沟通成本,令信息传递更加快速顺利,各项决策管理更加简单清晰,进而全面提升制度运行管控整体效率。
(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柔性管理,有效补充刚性控制
为补充刚性控制不足,应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柔性管理,适应社会环境不断变化需求。令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递社会基本理念、根植科学信念于社会成员之中,培育其形成一致社会认同性,做好人们实践行动的有效引导,提升其对社会精神综合价值的良好认知水平,激发社会文化以及精神资本的统筹约束性。总之,应依据思想政治良好教育功能将社会体制与精神文化内化成人们的思想品德意识,令社会制度的推行真正获取人们的全面认可,进而有效杜绝制度虚设问题,避免引起社会生活杂乱无序以及权威失效的弊端现象。
(三)以人为本,科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是社会现代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以人为本,基于社会成员存在的不同个性差异,人本复杂性、思想发展多样性、发展提升根本需求,运用人本理论,遵循人本性工作原则,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优势功能,持续优化社会成员个体心智,令其精神境界全面升华,优化思想政治素质,并促进其向着契合社会发展的方向有效提升。
四、结语
总之,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软管理核心内涵,我们只有明晰其辅助社会管理综合优势,全面开展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节约管控投入、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优化实践效果,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儒家伦理思想;和谐;价值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伦理思想与文化传统。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和哲理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伦理思想文化。其中,追求和倡导“和谐”便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毋庸置疑,对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并且一直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来说,无论是从它所阐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抑或是从它所追求的个人内在修养,还是从它所倡导的人际交往伦理上来看,都无不渗透着“和谐”思想。因而,“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成为儒家伦理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这一伦理思想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伦理思想的这种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可以从4个方面来审视,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一、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和谐无疑是儒家伦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儒家伦理思想的智慧首先在于它把人看作是处于社会联系中的人,从人与人的不同中求同,从对立中求统一。
儒家“人和”思想由来已久,它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文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成己及人、宽和处世等贵和尚中的和谐友爱精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范畴,“‘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伦理学说的根本。在《论语》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个”。“仁”的本意就是指人与人之的相互关系,因而儒家的“仁学”就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学说。儒家把“仁”解释为“爱人”,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阐明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际和谐。对于以“仁”为核心处理人际关系,孔子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要求,即是说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更不能把不希望加之于自己的要求加之于别人;另一条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要求,即是说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要求发挥人的善性,要“善群”、“利群”、“乐群”,也就是要成己及人。从“忠恕之道”出发,儒家伦理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了需要协调的5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等,即所谓“五伦”,强调要以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伦理规范来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儒家正是以“忠恕”之道为途径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的。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更加重要,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境况。人际关系的冷漠、甚至某种程度的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交往生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而儒家强调“和”、“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己及人的思想,倡导仁爱、谅解和宽容,这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非常有益。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贵财富,这些思想并不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力和合理性,其内涵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新型人际关系有着一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