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骨科病人护理要点范文

骨科病人护理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骨科病人护理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骨科病人护理要点

第1篇:骨科病人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骨科病人; 卧床; 便秘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339-01

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病因较为复杂,骨科卧床患者由于创伤打击大,卧床时间长,伤口疼痛等原因,导致生活方式和排便方式的改变,多数患者会出现便秘,长期便秘不仅让人很难受,生活质量下降,更是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便秘会诱发痔疮、肛裂,损害肝功能,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这些危害都是极为可怕的。笔者在骨科长期工作中探索骨科卧床便秘患者的护理方法,收到良好成效。

1 骨折卧床患者发生便秘原因

骨折病人多属意外伤害,发病突然和对预后担心,使病人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变化。损伤疼痛、情绪紧张等应激反应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出现胃肠蠕动减弱。

骨折病人卧床时间较长,尤其是脊椎骨折、骨盆骨折病人,胃肠蠕动减慢,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及水分较少,肠内容物不足以刺激正常蠕动。

骨折后的老年人较易发生便秘。老年人牙齿多不健全,喜吃低渣精细饮食,因而缺少纤维素对肠壁的刺激,使结肠运转粪便的时间延长;加之老年人肠肌收缩力普遍下降,提肛肌和括约肌松弛无力,造成粪便嵌塞在直肠窝内而成便秘。

排便习惯及姿势的改变:正常人多采用蹲姿,利用重力和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骨盆骨折及脊柱骨折的病人,因病情的需要,不能适应在床上平卧使用便盆排便,以致便秘。

环境的改变:有的病人在感觉到有便意的时候,因害怕大便的臭气会弥漫于整个病房,引起他人满,强将大便忍了回去。时间长了,大便的水份会被大肠重吸收,从而变得干燥,继而引发排便困难。

2 护理方法

2.1 加强健康教育,注意观察卧床病人有无腹胀,肠鸣音是否正常。肠蠕动减弱者要暂禁饮食。指导患者每天早上起来可空腹喝温水冲的一勺蜂蜜加一勺陈醋水、蜂蜜对肠道有作用,陈醋帮助消化,有利于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全天都应多饮凉开水以助润肠通便。饮食应该增加含植物纤维素较多的粗质蔬菜和水果,如大蕉、火龙果、芹菜、地瓜等。禁止食用酒、浓茶、咖啡、辣椒、咖喱等刺激性食品。

2.2 适当运动:病情允许,鼓励患者利用床上吊环锻炼身体;教会其做提肛收腹运动;顺肠蠕动方向行腹部环形按摩;做腹部热敷(注意防止烫伤)以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要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不管当时有无便意,能不能排出大便),有便意时不要忍,马上给予便盆大便,这样有利于形成正常排便的条件反射。

2.3 单侧下肢骨折的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使用坐便器在床旁大便,期间注意避免患肢负重。

2.4 保持心情舒畅,尽情开怀地大笑,大笑时,震动肚皮,有利于防止一、二天内的便秘。这对肠子有按摩作用,能帮助消化,且能缓解压力与紧张;为消除顾虑,在排便时,为患者提供隐蔽的环境,如拉上屏风,防止干扰,及时的通风换气。

2.5 对于3天未排便的病人,护士可戴上手套,在食指处涂上石蜡油,插入病人,转动2周,从而刺激肛管,引起排便;或服用一些缓泻药物,我科临床常用的有果导片、麻仁软胶囊、乳果糖、开塞露等。超过5天无大便者,可给予液体石蜡油+甘露醇灌肠,方法是用注射器吸取20%甘露醇50ml、消毒液体石蜡油50ml,作为灌肠液,连接一次性吸痰管做肛管,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或仰卧位,用石蜡油吸痰管,插入15~20cm,缓慢灌入灌肠液,嘱其20~30分钟后排便。此方法既能软化大便,促进肠蠕动,引起排便,且一次性吸痰管较为细软,减轻插管时引起的不适,方法更为简单、安全。

3 小结

通过对骨科卧床病人中的便秘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和治疗,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骨科长期卧床病人引发的便秘,不仅给病人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对疾病康复产生负面的影响。在护理病人过程中,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全过程地认识问题,不断更新知识,从而提高我们自身的护理认识、护理技能,提高了患者对我们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朱亚芳,陈淑娟,何岩. 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护理[J]. 中国医药导报,2008(17)

第2篇:骨科病人护理要点范文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新特点。方法:总结分析淮北矿工总医院280例骨科老年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经验。结果: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提高280例老年骨科患者护理质量优良,除2例由于原发病加重,自动放弃治疗外,278例均治愈、好转出院。结论:通过细致现察老年骨科患者的病情变化,掌握患者的不同特点,及早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护理质量,可以减少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骨科,老年患者护理研究

老年人是健康最脆弱的群体, 我国人口已步进入老龄化,老年人因骨关节病、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生理功能衰退、反应迟钝等,易受到外伤,发生各种类型骨折。骨科老年患者大多需长期卧床,护理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所以如何做好对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尽快恢复其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这是我们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选择安徽淮北矿工总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以来,280例老年骨科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手术质量及护理质量,减少了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以达到尽早康复之目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安徽淮北矿工总医院骨科住院手术患者280例,男160例,女120例;年龄65―85岁,根据病种分类;上肢骨折,72例,下肢骨折120例,腰椎骨折、椎间盘脱出60例,肋骨、锁骨骨折28例;病人中长期卧床占32%,有58%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慢支炎、肺气肿、糖尿病等。

2 护理要点

病情观察、正确执行医嘱、指导适量运动、饮食护理等是贯穿骨科老年住院患者始终的,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了,才能为患者减轻病痛,进而才能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尊重。

2.1 患者一般在手术后24h内伤口疼痛最剧烈,凡是增加切口张力的任何动作,如翻身、咳嗽都会使疼痛加剧。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给病人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使之容易接受。必要时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病人体质及身体状况,使用适当的镇痛剂,并密切观察用药后情况;观察患肢皮肤血液循环、温度、感觉、肢体肿胀、运动情况,对石膏固定或绷带过紧包扎,要立即检查松解,必要时将患肢抬高15―30度。放置负压引流管的病人,要观察引流量、颜色、伤口流血情况,术后第一天伤口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2.2 加强对病情和药物作用的观察。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发展及变化过程。对治疗中的患者,要掌握此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以便观察治疗效果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骨科老年住院患者,通常病情变化不确定、身体素质差或病程长,易致并发症。因此针对病情发展向患者及时交待、强调危害性或意外情况非常重要。

2.3 正确执行医嘱。强化查对意识,层层把关,保证安全。按医嘱执行是护士的职责,对医嘱质疑和把关是护士的义务和人道本职。由于工作繁忙、重复性强等特点,而导致思维的晕轮效应及定势作用,医生不易发现自己的缺陷或失误,尤其是关键字、用药量.遇有质疑护士须经医生核实后执行,避免盲目执行医嘱。遇特殊、贵重药换批号,若与医嘱剂量不符,及时通知医生,供调整用量之参考,为一些患者保证用量节约开支。口头医嘱除急救、手术时外不予执行。执行时须复述强化或反问一遍以提醒查对、避免口误。

2.4 预防并发症

2.4.1 预防并发症,老年人循环系统已经在逐渐衰退,如心、脑血管硬化,心肌收缩相对减弱,心血管不能适应正常时的应激状态。加上创伤疼痛的刺激、精神紧张,有潜在发病的可能,导致并发症出现。所以入院就应引起重视,除进行各种检查外,应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神志等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4.2 预防伤口感染: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易发生伤口等继发性感染,甚至造成严重的呼吸衰竭。术后鼓励病人咳嗽、咳痰,术后12h在协助卧床病人翻身时,拍击背部使痰咳出,若痰液黏稠可给予雾化吸入。

2.4.3 泌尿系感染,老年男性患者因前列腺肥大,卧床等易发生尿潴留,发现有尿潲留症状后应先安定病人情绪,采取手挤压下腹或下腹部热敷按摩、止痛剂解除切口疼痛等措施,对时间过长或以上措施无效者,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导尿,常规放置导尿管1-2d,留置时间不可过长,否则易致尿路感染,还应嘱病人多饮水,维持充分的尿量,保持会清洁,也可以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2.4.4 褥疮的预防:老年人血液循环功能衰退,防治卧床老人的褥疮,是老人皮肤护理的重点。褥疮是骨突起部位的软组织与床之间的持续受压,致组织缺血缺氧、营养障碍而发生溃疡或坏死。因此,要给予气垫、水垫等,骶尾部骨突处加垫气圈,不能自行翻身的每隔2h协助翻身,并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2.5 心理护理:由于老年人各自的家庭环境、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心理变化也不相同。所以要掌据老年骨科患者心理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护理。首先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积极与患者沟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加强与老年病患者的病情、心理沟通,使患者处于良好、乐观、放松的心理状态。再次,要加强与老年患者之间的心理沟通,产生心理共鸣,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轻松配合治疗,以促进老人早日康复。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l5.o软件,所有数据以(X土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4 结果

通过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280例老年人骨科病人护理质量优良,没有并发症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除2例由于原发病加重,自动放弃治疗外,278例均治愈、好转出院。

5 体会

通过对本组老年骨科患者护理的总结,使我们认识到老年骨科患者的康复是一个较长时期过程,掌握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重点加强基础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干预护理、预防并发症,是促进骨折患者早日康复、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第3篇:骨科病人护理要点范文

【摘要】目的:评价无痛病房在骨科术后功能锻炼中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3月至9月收住于新余市人民医院骨一科手术病人共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探讨。结果:术后3天及7天两组病人在视觉模拟量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以疼痛评估及镇痛与对照组仅予以一般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病人在疼痛视觉、量表评分存在统计差异。结论:无痛病房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使患者更加配合功能康复锻炼,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无痛病房 骨科 术后 功能锻炼 作用

疼痛是骨科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剧烈和长期的疼痛会影响到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患者由于疼痛不愿主动功能锻炼,影响术后恢复,增加住院天数,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已成为临床医护人员日常观察的常规项目[1]。我科提出无痛病房概念,从传统护理方式上进行改革,于2011年3月至9月开展新型护理,注重患者无痛为主,使患者能主动配合功能锻炼,保持心理放松。我们将新型护理的结果与传统护理方式进行了分析对比。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今年3月份开展无痛病房以来,从我科收治并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抽取因各种原因没有进行无痛护理的病人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62岁,病人种类如下:全髋置换术,胫腓骨骨折术,肱骨骨折术,腰椎骨折术,所有手术均为择期手术。并以1:1配对方式选取同类骨折及手术并采用无痛护理的病人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9岁。

2. 护理要点

2.1 病人准备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及伤口疼痛情况,运用心理学知识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向病人提供有关手术后的信息及护理上的支持[2]协助病人摆好及管道,指导镇痛泵的使用。

2.2 术后一般护理

患者术后去枕平卧,禁食禁饮6小时,将患肢置功能位,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与切口渗血情况,按“疼痛评估记录表”询问患者伤口疼痛情况,给予评分及评级。

2.3 不同分组护理方式

观察组20例,手术前后按照指定的方案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家属协助并监督患者,对照组20例,仅按术后常规指导功能锻炼。

2.4 观察组功能锻炼方案

2.4.1 术前指导

入院后向患者解释病情并提供心理支持,解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慌、焦虑,进行术前宣教,向其解释术后功能锻炼与手术同等重要,术前进行一些肢体的摆放,鼓励病人多做深呼吸。

2.4.2 术后功能锻炼的训练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通过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促进伤口愈合,有利于静脉回流,消除肿胀。患者术后返回病房,询问伤口疼痛情况,即刻进行疼痛评估,6小时候后再评估一次。对于评估分值≦3分的患者,可指导患肢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运动;对于评估分值≧5分的患者,护士遵医嘱给予镇痛处理后,每4小时评估一次,直至≤3分,循序渐进的进行功能锻炼。

2.4.3 对照组功能锻炼法

按照术后6小时麻醉消失即可指导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运动,而不向患者评估患肢疼痛情况以及制定术后“疼痛评估记录表”

3. 结果

第4篇:骨科病人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压疮护理压力高危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24-01

压疮是指由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和浸渍所引起的缺血坏死性皮肤损害,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对患者必须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和降低压疮的发生。

1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本院骨科收治病人中压疮高危人群为58例。其中男28例,女30例,年龄48岁到76岁,经过我们的预防干预,只发生1例Ⅰ度压疮,在全科护士的精心护理下及时得到缓解。

2压疮好发的部位及高危人群

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密切关系。

2.1疼痛患者为避免疼痛而减少肢体活动。

2.2昏迷、瘫痪患者自主活动丧失,长期卧床,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2.3肥胖者身体过重使承重部位的压力增大。或者是身体瘦弱、营养不良者受压处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

2.4大小便失禁,皮肤经常受到潮湿、污物的刺激。

2.5老年人肢体活动减少,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

2.6石膏固定或行牵引固定的患者翻身和活动受限。

2.7水肿患者水肿降低了皮肤的抵抗力,并增加了承重部位的压力。

3骨科患者压疮易发部位

骨科病人因牵引固定或疾病原因65%~75%需要长期卧床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原因如下。

3.1骶尾部压疮。列骨科压疮首位。骨科病人多需卧硬板床休息,如脊髓损伤,胸腰椎骨折,下肢牵引固定及手术后病人。骶尾部成为病员身体主要支撑点。

3.1.1骶尾部的生理结构是导致压疮发生的直接原因。骶尾部无肌肉附着,缺乏脂肪保护,紧贴床铺,另一方面,骶尾部属视野不易察觉处,如果不能做到及时翻身抬臀减压,极易发生压疮。

3.1.2病员自身条件导致压疮的客观原因。患者高龄,瘦弱,肥胖,营养不良等都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

3.2臀部压疮。骨科下肢骨折病人牵引的使用比较常见,因此患侧的活动受到限制,患侧的臀部发生压疮的概率比较大。

3.3足跟压疮。多由牵引石膏固定所致,体质瘦弱,营养不良,合并糖尿病等患者是易发人群。

4护理

压疮一旦产生,护理起来非常的麻烦,病人也非常的痛苦,所以我们要防患于未然,时刻警惕着压疮的出现。

4.1加强相应护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4.1.1护理评估,积极评估病人的危险因素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4.1.2建立床头翻身记录卡,制订统一表格,每次翻身后及时在相应的表格里标记,并详细记录受压部位皮肤情况。

4.2加强基础护理,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

4.2.1加强卫生护理,保持床整,清洁,干燥,保持病员皮肤清洁。

4.2.2夏季,应保持病房适宜的温度,避免患者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

4.2.3使用便盆时,避免生拉硬拽,指导病人正确抬臀,必要时在便盆边缘垫布垫,以免擦伤皮肤。

4.2.4对行牵引固定患者,及时调整牵引,保持正确有效,可协助与指导患者穿衣裤,避免皮肤牵引带或固定带与皮肤直接接触,或在易卡压处放置海绵垫,减轻局部组织受到的压力。

4.3科学使用预防压疮的用具。

4.3.1电动充气式气垫床接通电源后,垫内气体的流动可降低皮肤与床垫的剪切力并能起到全身按摩的作用。

4.3.2用R型垫翻身的病人取侧卧位时,将R型垫置于背部,成30°斜侧,左右两侧,交替进行。

4.4其他护理措施。

4.4.1对病人护理、指导不充分也是压疮的易发因素。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压疮的临床表现以及护理的要点,使之重视和参与压疮早期的各项护理,积极配合治疗。

4.4.2饮食营养不良是导致发生压疮的内因之一,也是直接影响压疮愈合的因素,良好的膳食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条件。及时补充机体能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损伤的恢复及预防压疮的发生。

4.4.3间歇性解除压力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对能自行翻身的病人,2h协助翻身一次。在搬动病人时注意身体各部分的位置,避免拖、拉、扯、拽病人,将病人侧倾30°并用R型垫支撑的。每次翻身后用50%酒精,用手掌大、小鱼际肌处紧贴皮肤、压力均匀地按向心方向按摩受压部位,每次按摩3~5min。

4.5根据压疮分期,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4.5.1瘀血红润期护理原则是去除危险因素,避免压疮继续发展。增加翻身次数,避免局部过度受压,改善血液循环,可采用湿热敷、红外线照射等方法。

4.5.2炎性浸润期护理原则是保护皮肤、预防感染。对未破的小水泡要减少摩擦,防止破裂,促进水泡自行吸收;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后,消毒局部皮肤,再用无菌敷料包扎。

4.5.3浅度溃疡期护理原则是清洁创面,促进愈合。可用鹅颈灯照射疮面,照射后以外科无菌换药法处理疮面。还可采用新鲜鸡蛋内膜、纤维蛋白膜、骨胶原膜等贴于疮面治疗。

压疮重在预防,通过对家属讲解压疮的发生、发展及预防和护理知识,使他们也学会和掌握预防压疮的技能,积极参与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同时,加强管理提高全体护理人员对压疮的充分认识和重视,着重提高护士的判断力、观察力、理解力及工作技能,熟悉压疮的好发部位,评估高危人群,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预防压疮的发生,做好病人的皮肤护理。

参考文献

第5篇:骨科病人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股骨;骨折;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129-02

股骨骨折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常因外伤、疾病导致剧烈疼痛及功能障碍,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映。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骨科共实施股骨手术患者57例,经精心护理及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术后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性33例,女性24例,年龄17-61岁。致伤原因均为外伤而致。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45例。受伤距手术时间1-12d。57例X线均示对位、对线满意,无成角畸形,未发生骨筋膜间综合症及并发症,住院10-60天,所有病例痊愈出院。

2护理干预

2.1心理护理:股骨骨折病人多由于突然创伤所致,多有焦虑恐惧、紧张不安、渴望得到紧急救治,因此护理人员的首要任务是增加病人的安全感,给予病人安慰、解释和鼓励,说明病情和治疗康复计划,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确保病人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及时解除患者不适,为其提供生活方面的周到服务。心理因素的积极与否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骨折的愈合[1]。

2.2饮食护理:股骨骨折的患者,由于骨折术后卧床休息时间长,食欲不好,因此在饮食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提供高钙食品、高蛋白、高维生素,还应该色、香、味俱全,以促进病人的食欲。严禁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可增加鸡蛋、牛奶、骨头汤、鱼、豆制品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股骨骨折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为防止便秘,可增加纤维素高的食物有利于排便。

2.3护理:患者术毕回病房,将患者轻放于硬板床上,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根据术中麻醉方式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肢保持功能位置,垫高15-30cm,以利淋巴、静脉回流,预防患肢肿胀[2]。

2.4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术后并发症:手术本身可引起创面浅表感染、深部感染、神经损伤等,故术后护理应密切观察患肢末端血运、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运动及疼痛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2.5生活护理:生活上保持全身清洁及床铺整洁并注意患肢保暖。因为清洁可淡化病人角色,还可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清洁安静,温度适宜。保持口腔清洁,增进食欲。

2.6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达到预期效果。并且强调功能锻炼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增加活动量、活动时间、活动范围。股骨骨折术后6h在病人可耐受的情况下进行患肢踝关节的屈伸和屈趾活动,上肢做屈伸外展、深呼吸运动;术后第一天教会患者股四头肌舒缩活动;术后第二周可在床上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主动屈伸锻炼,动作要轻柔,不可用力过猛过快,幅度要由小到大[3],2-3次/d,5min/次。晚期功能锻炼,应在骨痂形成,解除石膏、夹板或牵引后配合中药熏、洗、理疗进行锻炼,不能做剧烈的活动,防止再次骨折。告知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诊1次,根据骨痂愈合情况指导患者下地行走,负重应根据骨折愈合的进展情况逐步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只有在临床和X线都证实骨折愈合时才能完全负重[4]。

2.7出院指导:告之患者出院后在实施自我锻炼时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并鼓励患者树立独立生活能力的信心,坚持锻炼。互相留下联系方式,给予准确指导,及时反馈做出处理。

3小结

股骨骨折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术后正确有效的护理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愈合,早期积极适时指导,功能锻炼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主动细致的护理、科学的康复护理过程,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王兆兰,韦翠平,李玉梅,等. 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9) :864

[2]黄爱英,杨方明,卢银侃.髓内扩张自销钉治疗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J]. 南方护理学报,2004,11(7) :50

第6篇:骨科病人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护理;改进;骨科病房;应用

随着现在医疗水平提高,传统医学模式已被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取代[1],加上人们对医疗护理要求不断提高,护理作为辅助治疗,对患者有效愈后有着重要意义。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更科学、有效、专业化的护理改进,本着“安全、质量、管理”原则,突出“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2],消除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感,增加患者满意度。本文研究针对骨科病房进行护理改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择2013.2-2015.2骨科病房收治96例患者,骨科间护理人员14名护理人员,骨科病房开放床位40张,护士13名,护士长1名,其中护士平均年龄(26.7±2.9)岁,护士5名。在2013.2-2014.2期间,我院未进行护理持续改进,2014.3开始进行护理持续改进。纳入标准:1.2013.2-2015.2护理人员14名。2.护师4名,主管护师4名。工龄5-13年,平均工龄(9.2±1.2)年。3.排除慢性病、二次住院患者,经X线检查确诊为骨折患者。4.按随机数字表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均48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0例,平均年龄(47.3±1.9)岁,护理组中男25例,女23例,平均年龄(44.8±2.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行责任制护理[3],选择科室护士长或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为组长,制定护理目标并实施。为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康复训练等。

1.2.2 护理组 ①加强护理人员管理,根据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专业水平、学历等,建立护理责任制度,病情落实分层管理,护士长--专科护士-护理组长-责任护士[4]。护理组长负责护理小组护理质量,对护理技术、工作量、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建议做好记录,及时反馈。护士长监督责任制护理工作进展,对护理小组制定护理目的、治疗方法,进行不定期检查,如责任制护士汇报患者疾病类型、主要诊断、治疗要点等。②提高科室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定期对护士进行质量管理考核,护士长拟定护理操作实训,每月2-4次。利用晨会提问、学术论文、护理查房等方法提高护士对专科护理的认识,要求每位护理工作者具有高度责任心、丰富临床经验、熟练的技能操作。③每月护士长对护士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反应工作量、患者满意度。

1.3 疗效评价标准

通过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率对比。满意,10分;一般,9-4分;不满意,0-3[5]。共发放调查表96份,有效回收96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护理组患者总满意率达95.8%优于对照组满意度7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n=48,例)

3. 讨论

近年来,新制定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影响着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主”到现在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护理质量不断改进和完善,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满意的治疗环境的同时,对患者生理、心理等全方面进行交流,提高患者治愈率、满意度。护理持续改进是根据原先护理管理模式基础上更细致化的一种质量管理,由于骨科病人病种复杂,高水平护理管理对患者病情有重要影响。护理持续改进提高骨科护理整体水平,从根本改变护理管理,更有效、科学化、标准化实施护理工作[6],等级化护理体系,更注重于患者感受、护理治疗的质量、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实施绩效考核,有效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成正相关,可能影响患者预后情况。护理工作持续改进在骨科中的应用本文实验结果:通过优质护理调查表结果所示,护理组患者总满意率达95.8%优于对照组满意度72.9%,P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模式的更新,护理质量不断的创新,科学的护理管理,使日常护理更有效、规范,患者满意度高,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陈湘玉,谢玮伟,等.精细化管理保障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9):615-616.

[2]边亚滨,王永平,徐海红等.护理质量管理简报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21):30-31.

[3]王晓凤,侯铭,张秀敏等.临床护士对伤口及压疮的认知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0,25(4):63-64.

[4]边亚滨,王永平,徐海红等.护理质量管理简报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21):30-31.

第7篇:骨科病人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颈外静脉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静脉输液及静脉给药是医院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及时、准确地为病人建立静脉通路是护理人员重要技术操作之一。特别在抢救失血性休克、复合伤患者需建立2组甚至3组静脉通路。因此我科对各种创伤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四肢骨折、复合伤及末梢血管不充盈等患者。采取了颈外静脉置管,为抢救危重病人赢得了时间、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又减轻了医务人员的重复劳动。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从2001~2003年共进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350例,其中男185例,女165例。年龄在3~75岁,留置时间为2~10天。

1.2 操作方法 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套管针,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18g、20g、22g型号的套管针,准备好所输的药液,连接一次性输液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用排气后的输血器连接加药用12#针头)排尽空气备用。并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5ml备用。

患者取仰卧位,头后仰15°,也可在肩下垫枕,左、右两侧颈外静脉均可,以右侧为好,头转向置管对侧,使颈部伸直,充分暴露颈外静脉。常规消毒穿刺部位,操作者取出套管针旋转松动针芯并取下护针帽,助手压迫锁骨中点上1.5~2cm,以尽量使颈外静脉充盈。在其上1/2~2/3处15°角进针直刺血管,针帽见回血再进针1~2mm或感觉已穿到血管未见回血应连接装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回抽见回血后即将针芯退出少许,将套管全部推入血管内后退出针芯,连接肝素帽及输液器,待点滴通畅后套管针用3l静脉导管输液贴固定,输液针软管固定于耳后。

2 结果

350例穿刺,左侧123例,右侧207例,双侧20例。失败20例,脱落10例。可疑感染5例。

3 讨论

颈外静脉属于浅静脉,该静脉离心脏近(尤其是右侧),管腔粗,加上血流量大,位置表浅,易充盈辨认,可用胸锁乳突肌作穿刺定位。王惠仙 [1] 对颈外静脉与四肢静脉留置套管针进行了观察对比,证实了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具有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低,穿刺成功率高,方便病人起床活动等优点。又因创伤骨科往往合并失血性休克需快速输液输血,血压的监测阻断上肢置管后的血流,上肢骨折减少穿刺部位,骨科患者经常利用上肢功能锻炼易造成套管内回血等原因,所以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特别适合我科各种创伤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四肢骨折,复合伤及末梢血管不充盈的患者。操作前要做好心理护理,有些患者在未接受穿刺留置前认为颈部穿刺输液有危险并影响颈部活动。护理人员应说明留置的各种益处,并请穿刺置管的患者献身说教,使患者乐于接受,并能很好配合。但笔者从临床护理中发现颈外静脉置管适用于颈项较长的患者,如果患者过于肥胖,颈项较短,应采用其他部位置管。 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选择充盈的血管,患者一定要摆好,让患者仰卧,最好肩下垫薄枕,使头后仰(主要使颈部伸直,能充分暴露静脉)。进针时头部限制摆动,进针速度宜慢并且直接刺入血管,使外套管全部进入血管。注意观察回血,因颈外静脉管径粗,静脉压低,笔者发现有50%以上的见不到回血。所以也可在穿刺前就将套管针与注射器连接,穿刺时感觉已进入血管即回抽见回血后,将外套管送入静脉内,同时拔出针芯,切勿将针芯重新插入以防止损伤导管。这样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本组失败病例中大多数为见不到回血回针引起的。对烦躁不安的患者适当约束双手防止自行拔除导管。

穿刺后的要点:应每天观察进针处周围有无红肿及有无液体从进针处渗出,每日用碘伏消毒针眼处。床头适当抬高,保持局部干燥。常规消毒肝素帽,针头连接处用无菌纱布包裹,输液结束拔除头皮针后也应用无菌纱布包裹肝素帽。输液期间要经常巡视,及时更换输液瓶,防止回血阻塞导管和空气栓塞,输液速度根据用药、病情调整。每日输液结束用10ml生理盐水边推注边退针的方法封管。边推注封管液边退针较推注完再拔针堵管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下降17%)。推注封管液时速度宜慢,快速推注封管较缓慢推注,浅静脉炎和肿胀的发生率显著增高 [2] 。次日连接输液时,若液体滴入不畅,切勿用力挤压输液管,否则,可将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中而发生栓塞。应先调整颈部位置,检查套管针有无脱出,然后用5ml注射器抽取0.1%肝素生理盐水液2ml连接输液针头回抽凝血块,通畅后再换接输液管输液。

参考文献

1 王惠仙,胡丽菊,王茵茵,等.颈外静脉与四肢静脉留置套管针的对比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12-413.

第8篇:骨科病人护理要点范文

1 带教方法

1.1 明确新环境的新要求,端正实习态度。为了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本科制定了对见习护士具体见习要求。见习护士到了科室,便集中学习制定的要求,使见习护士及时纠正认为实习期间较在学校自由的错误意识,认识到学习任务的艰巨性,及时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在骨科见习的确切目的、具体内容和学习方向。

1.2 分阶段施教。在骨科见习时间为八周,并将见习时间安排各占三分之一,分为初期、中期、后期。

1.2.1 在初期,由于对环境及人都觉得陌生,面对一个个颅骨牵引、皮肤牵引、石膏固定、支具外固定、以及创伤性骨折伴大出血等患者,既有神秘感而又胆怯,表现为束手无策。此期,我们要求见习护士熟悉环境,如骨科牵引床、床位配置、库房各种物品的放置、处置室抢救室的各项要求等, 另外还要对骨科常用的专科仪器如骨伤治疗仪、下肢关节器、气压循环仪进行示范和演练,还要求严格掌握基础操作基本功。

1.2.1.1 带领见习护士复习常用的基础操作理论,如:正确洗手、无菌技术原则、口腔护理、导尿术、吸痰、膀胱冲洗法,静脉、肌肉、皮下注射等,讲解常用破伤风等药物皮试液的配制方法,并将方法一一列出。要求每人都备有笔记本,将讲课内容记牢、背熟。

1.2.1.2 进行每一项基础操作,边示范边理论讲解,然后再放手不放眼地让见习护士操作。每项操作过后,及时提问所操作项目的理论,对不规范的动作及时纠正。这样,见习护士能在操作中加强理论,又能在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完成操作,进步很快。

1.2.1.3 要求见习护士多花时间到科室多看、多问、多练。进行每项操作都要贯穿着三查七对的程序。每项操作要勤过问、勤跟踪,防止差错发生。

1.2.2 在中期,见习护士基础操作比较熟练。此期教会见习护士接待新病人、填写护理记录单、过医嘱、书写交班记录。传授一些骨科临床知识,如:颈、胸、腰椎骨折患者轴线翻身的注意事项,骨折术后患者的观察要点,四肢骨折复位术后末梢血循环的观察和护理,负压引流瓶的制作和更换,骨髓腔和关节腔冲洗液的出入平衡的观察和护理,颈椎骨折高位截瘫患者密切观察呼吸情况的道理,骨盆骨折观察尿液性质的道理,术前准备包括训练在床上排便、肌肉舒缩锻炼、呼吸运动等内容,术后护理包括保持肢体正确的功能位置、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防治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预防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卧床并发症等基本知识,使见习护士基本掌握骨科的一些专科知识。

1.2.3 在后期,见习护士对骨科护理工作内容较熟悉,基本熟悉或掌握了一些骨科知识,工作较前主动、灵活。此期,经常行总结式的理论讲解,促使他们胜任骨科护理工作。如:开放性骨折伴休克患者,护士采取的抢救步骤,培养快速、敏捷的动作。20%甘露醇用于骨科的范畴、使用的原理和注意事项。逐渐增加见习护士的临床知识面。同时,此期见习护士最易骄傲自满,应加强纪律、品德教育, 带教老师做到放手不放眼,工作上杜绝凭印象做事,防止差错发生。此外,对见习护士进行出科前考试。

1.3 护理术语的传授语言要规范、准确、富有科学 我们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和进行临床经验总结,传授语言富有科学性和专业性。操作名称用书面语。如:“静脉滴注”不能讲“打吊针”。每项护理工作让见习护士懂得,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不断充实理论知识。

2 体 会

2.1 分期施教,使我们能在某阶段全力以赴教某些内容,收效快,见习护士循序渐进地接受内容,进步快。

第9篇:骨科病人护理要点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2008年6月-2009年6月,本组压疮高危患者96例,男64例,女32例。年龄9-81岁。其中截瘫15例,Braden表评分6-9分;不全瘫18例,Braden表评分7-9分;老年患者29例,Braden表评分10-12分;重度贫血4例,Braden表评分11-12分;全身多处骨折、石膏固定、限制翻身30例,Braden表评分10-12分,院外带来压疮4例,2-3期。

    1.2方法:

    1.2.1评估内容。①全身情况:意识状态,大小便控制,合并症;营养状况:饮食习惯,体质指数;实验室检查: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糖等。②患者有无原发病,原发病名称及病情。③肌力、肌张力情况,皮肤感觉、质量等。④心理、经济状况:对疾病、压疮的认识,配合信心,经济状况,可作为选用材料的参考。⑤压疮状况:了解部位、大小、深度,有无窦道、创面色、气味、渗出量及性质、有无肉芽组织及生长情况,创面有无感染等。

    1.2.2评估方法。应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Braden表)评分,10-12分为高度危险,9分以下极度危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防治计划,对极高危和院前压疮的患者应立即报告,并填写压疮护理表格。

    2.措施

    2.1压疮高、中、危患者的预防措施。

    2.1.1建立翻身卡:根据病情1次/1-2h,避免拖、拉、推等动作。患者侧卧位,背部与床铺的高度以30度为宜[2]。半卧位床头抬高小于30度,时间30min/次,脊柱骨折应禁用半卧位,康复期在颈托与腰围的固定下使用此方法。

    2.1.2防止受压:应用气垫床、海绵垫、或冰晶凉爽垫减压,脊柱骨折不稳定不使用气垫床,酌情使用预防压疮的保护贴,不使用气圈、垫圈。制动患者使用减压贴,腰部、臀等部位垫软枕,有条件的使用悬浮床,定时按摩受压部位,禁止在皮肤受压发红的部位按摩。

    2.1.3全身营养支持:给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高锌饮食。对能进食的病人,鼓励其进食,对不能进食的病人,给予鼻饲,必要时静脉输入新鲜血浆、白蛋白、氨基酸,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2.1.4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无皱折、无渣屑。

    2.2创面处理。①红色伤口(健康血流的肉芽组织伤口):处理的原则是保护伤口及其周围组织,保持伤口局部湿润清洁,创面可外敷利福平粉末或康复新换药,并用红外线烤灯照射,2-3次/d,30min/次。②黄色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和消炎,清除脓性分泌物和控制局部感染。清创后,康复新换药红外线烤灯照射,2-3次/d,30min/次。③黑色伤口(缺乏血液供应而坏死并有干硬痂的伤口):清创后尽早清除坏死组织,康复新换药红外线烤灯照射。④混合性伤口(红色和黑色或黄色和黑色混合性伤口):清除黑色坏死组织去除黄色分沁物,控制局部感染,保护红色肉芽组织;清创后康复新换药红外线烤灯照射。⑤对大面积、深达骨质、保守治疗不佳的可应用外科手术修复缩短压疮的病程,减轻痛苦,提高治愈率。必要时给予暴露疗法。

    2.3健康教育。要求患者、家属或照顾者共同参与。①压疮相关知识的教育;②全身营养的重要性及营养计划的执行;③皮肤清洁干燥的重要性及皮肤护理的要点;④卧位放置及翻身技巧、减压垫的作用;⑤药物、烤灯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等。

    3.效果

    我科96例压疮高危患者,发生2例I度及浅II度压疮,给予相应的措施积极处理,1周后完全治愈;院外带来的压疮4例,经过上述治疗措施,得到治愈;同比我科以住的压疮发生率显着下降、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也明显提高。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