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范文

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

第1篇: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范文

关键词: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运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阶段各课程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面都进行着不断的创新和完善。致力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能力,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潜能以及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途径。在教学模式的开展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制订的小组合作目标和任务,展开协作、配合,通过自由交流、沟通,并对数学问题进行探讨,数学教师在学生分析、思考遇到瓶颈时适当地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在小学阶段知识接受方面的逻辑思维规律,即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量教学案例表明,在课堂教学中,长期坚持实践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习惯都非常有利。

例如,在“时、分、秒”一内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和个体组织策划能力为标准,将学生有机地分成5个小组,为各小组确定组长;随后,教师为学生制订小组学习任务:各小组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钟表”教具,学习有关钟表刻度表示方法,并对“时、分、秒”的转换关系进行归纳;各小组成员可以先观察“钟表”教具,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时刻,如12:00、3:30、6:45、9:00等,然后按照时刻拨动表盘指针,观察时针、分针、秒针的变化情况;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讨论,将各自的学习心得归纳出来;各小组代表发言,与其他小组共享学习成果;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时、分、秒知识点进行细化讲授,对表现良好的学习小组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

二、创设课堂情境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情境教学模式,是教师运用媒体教学设备,精心安排教学环节,并通过学习环境和氛围的情境化,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对问题的实质进行自主意识的思考和分析的教学过程。情境化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学生对陈旧教学模式厌倦、反感的心理感受和体验,把抽象、复杂的数学课堂讲授变成学生宽松、自由的学习天地。

例如,在“千克和克”一知识点的学习时,教师通过情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数学教师安排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学习,教师通过课前查找资料,找一些生活中购物并涉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小动画,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通过观看有趣的动画片联想到:生活中物品重量是如何进行具体地称量计算的呢?然后,教师提问学生观看完动画是否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阐述自己对生活中看到或接触到的斤、千克、克的认识;生活化的情境氛围,激发了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探究欲望,此时教师配合讲解,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思考中,对学生的探究方向和过程进行点拨和指导,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自主探究出知识的实质。这一高效、灵动的教学模式,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更是对学生探索性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发掘问题巧妙设置悬念,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数学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不但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开发和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还应将数学教材本身作为出发点,进行反复的研读和探究,结合教学实践情况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检验。教材是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结合学生掌握知识的客观规律制定的规范性学习文本,是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学习素材。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离不开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巧妙地设置问题悬念,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首先,数学教师在学生探索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原有知识的牢固掌握和内化,在探究新的问题时,合理运用定势思维方式来快速解决一些基础性问题;其次,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需要开发和创新意识作为前提条件,定势思维应作为解决基础问题的武器,但针对某一数学问题一题多解或另辟蹊径解答问题是对学生探索潜能的深度发掘。因此,数学教师应立足教材,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索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小学阶段,数学作为一门以逻辑性、抽象性为显著特点的必修课程,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的实践依然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地研究和探索。课堂教学目标不仅要求教授学生基本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和深度探究问题实质的能力,侧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谢茂龙.也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有效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14).

第2篇: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5―0078―01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少三多”教学模式受到大多数一线教师的关注和推崇。笔者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到的“一少三多”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少讲”,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做到“多说、多写、多做”。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说教、满堂灌” 的单一、落后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学生作为课堂教学和学习的主体,课堂内的一切活动都围绕学生的自觉、主动学习来展开,而教师仅仅是其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等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一少三多”的概述

2004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革命性地提出:要求全国教师教得少一点,以便使学生能够学得多一点。这便是“少教多学”、“一少三多”教学模式的渊源,其核心就是要求教师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操作者和主讲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和学生学习激情的激发者,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和学习的主人与主体,这能使学生充分张扬自我,给予他们更广阔的学习、想象和自由空间,这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灵魂。

二、“一少”

一少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少讲”。“少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到在少讲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语文学习水平就更难了。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少讲体现为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处于课堂学习的引领者、指导者的地位,通俗地说就是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导演”,学生在“导演”的指挥、引领下进行课堂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没事可干了,恰恰相反,教师要在课外搜集大量的教学材料,对所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对要学习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只有在对所有教学资源整合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步骤、精心设计问题,这样才能“导”出高效的课堂。

三、“三多”

三多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并做到“多说、多写、多做”,以达到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语文素养、完善自我的目的。

1.多说。多说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多读、多说、多练习口头表达。多读就是要求学生大声、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以及表演语文课文,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和课文的内涵;而多说就是要求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大量的口头表达练习,比如,口头小结、概括课文内容、讲出自己的读后感以及自己对作者的建议等等,以发展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

2.多写。多写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多写字词、成语,多写摘录笔记、读后感、日记、作文等,以达到练习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学生积累字词和写作素材的习惯。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写作水平。

3.多做。多做就是要求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手、动脑,做一些游戏或展示肢体语言,通过这些游戏或肢体语言把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课文内容形象地表达出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浅显易懂、通俗好记。例如,笔者在教《群鸟学艺》一课时,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划出后进行反复诵读,模仿它们的声音、语气、语调,猜想它们的神态,以悟出它们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和不同的学艺态度,然后让学生在熟悉、感悟的基础上,自编游戏,表演出课文。他们那形象逼真、丰富生动的“鸟语”、神态独特的表演,将鸟儿们不同的学艺想法体现得淋漓尽致,也体现了每个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同理解,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思想在游戏中得以升华。

第3篇: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范文

关键词:童话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66-01

童话教学是一种新型的小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有着重要的文学教育内容,可以通过童话去认识儿童,用童话来训练儿童语言文字的能力,童话教学模式在现今以及将来都有很大的价值性,给教学者、孩子、家长都带来了很多的益处。这种教学模式削减了文学性语文的枯燥乏味,使之更有趣味性,更适合孩子去学习。

1 童话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1.1 童话有助于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尤为的就是小朋友们的心理成长的建设,童话故事不仅可以帮助小朋友的心理建设,还能帮助小朋友理解知识点,促进学习的效率性,在整个童话模式的教育过程中,小朋友们也能愉快的学习,体会不同童话人物的人生、心理动态、情感变化。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帮助孩子们快乐成长。

1.2 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感

小学生的情感是在无形中变化的,他们也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情感的丰富程度也比较深。在小朋友欣赏一个童话故事视频时,欣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就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感,丰富了他们的眼界,这些体验的获得,对儿童来说是有个性的发展的,同时,儿童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会使得儿童的心灵更加的健康,认识到的东西更多,审美的视野更开阔。

1.3 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英语需要语感好,学语文同样需要语感的培养,语感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童话在我们小学语文中也同等重要,童话是一种文学形式,具有锻炼小朋友灵活力跟敏锐力的方式,在小朋友阅读童话故事,理解童话故事里的情节时,小朋友会跟着故事的情节走,也会产生很多的为什么,会联想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翁,体验到不同的人生,也会通过阅读而增加对词句的理解程度,以及一些重要的修辞手法。

1.4 童话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个人、一家公司、一个国家都不可缺少的东西,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没有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东西,小朋友的想象力特别丰富,如果加上好的引导,创造力也会由生为一种新的技能,但小朋友的人知力跟辨识力不够强,就意味着需要正确有效的教育手段去引导,而童话教学就很好得解决了这个问题,小朋友去理解童话、去想象童话,在很大程度上比大人更富有创造力。在儿童最富有想象力跟创造力的时候,让他们去接触更多的童话作品,从中去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跟想象力。

2 童话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酸的和甜的》。

故事是以一环节一环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大概的故事情节时: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对待“葡萄是酸味的”这个说法表示不太赞同,大家各执己见,通过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同学们,每个人在没有尝试之前都不能因为别人的说辞而完全相信,应该自己大胆的尝试,因为只有自己尝试后,才会知道到底是真的酸,还是假的酸,假的酸的话,又是不是别的什么味道呢?这些都要自己去试验、去感悟、去体会。

从案例一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老师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同学们去朗读、去理解、去表演,也适当的对童话本身元素的渗透,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创造力,也包括对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跟理解。

案例二: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第三课《小学语文特级教案与课时作业新设计》。

(1)匹诺曹后悔的原因是什么?

(匹诺曹在回家后,肚子有些饿,四周都没有东西吃)

(2)匹诺曹看到一个鸡蛋,想做煎蛋?

(但匹诺曹什么都不会,连煎蛋都煎不好)

(3)匹诺曹大哭,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4)匹诺曹决心改正自己身上的毛病,木匠杰佩托对他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案例二的设计体现了童话教学中的核心:点出了“知错能改”的意义,但从中也可以看出教学方法过于老套,没有什么灵活性,其他的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因为老师应该给孩子充分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让童话的韵味大大加强,让教学得到显著的效果。

案例三: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小蝌蚪找妈妈》。

教师让同学们先朗读文章,然后分小组,老师提出几个问题,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并得出结果,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随后,每个同学要说出自己脑海里的东西,同时,可以提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从案例三当中可以得到结论,要给予同学们充足的时间去消化、去思考,给他们充足的想象,并陪着他们一起去开发创造力,也要让孩子学会在童话想象中去总结,用完整的童话艺术标准加以衡量。

3 结语

我们平时说的文学教育,都过于强调文学知识的培养,强调对人类文学经典的学习,童话在小学生的小学阶段了对小学生文学能力的培养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童话作为儿童精神生命中的主要文学样式,它的魅力不仅在于丰富的教学意义还来自它独特的文学体材,通过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建设,运用夸张、修辞、充满幻想的写作手法跟写作技巧来编写适合小学生欣赏的童话故事,与此同时,教学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讨论,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让学生们心中的疑虑减少,让他们接触到很多正能量的东西,对此,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得小学语文更具有开放性,在广阔的空间里学童话、用童话,对儿童的心智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4篇: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范文

【关键词】师生互动;精讲;多练;高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校要坚持主人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创设“师生互动,精讲多练,当堂巩固”的有效教学模式,竭力打造高效课堂,从而为新课改下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营养和案例,向纵深推进课改和素质教育。下面就此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的运用展开探讨: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比较强,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人文性与生活性,这是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语文课不仅需要教师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第二,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较强,语文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多元化的发展,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需要学生把多种知识融会贯通。第三,高中语文教学具有总结性,与小学、初中语文教学相比,高中语文教学增加了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学生通过小学到初中所学的语文知识的积累,到高中对一些基础性的语文题目能够进行答题规律上的一些总结。

二、师生互动,活跃课堂

(一)以生为本,有的放矢

教师应明确一点,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生展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说明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通过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实现教学相长。传统的目标教学思维应转变为过程教学思维,以生为本,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例如多问“在这一课学到了什么”、“由此想到了什么”等问题。师生互动并非随意性、形式性的行为,而是讲求效果、有的放矢。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不厌其烦地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之类的问题,学生则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对”、“有”,这个一问一答的过程,根本没有产生思想或感情上的互动。只有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来设计教学,才能打造一个活跃高效的课堂。

(二)适时介入,制造契机

对于高效课堂教学来说,抓住师生互动的契机很重要,教师需要适时介入,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当人对事物“一知半解”时容易触发探究欲望。根据这一论断,我们不妨以新旧知识的碰撞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精讲为主,讲求实效

(一)提纲挈领,学会取舍

在课堂上精讲,不能浅尝辄止,而要讲清楚重点、难点、关键点,为学生多练创造时间和空间。同时,教师要学会取舍,不能长篇大论,要通过抓住要领,使学生融会贯通。比如:抓人物,分清主次,从主要人物入手,理解全文思想。

(二)凝练语言,画龙点睛

教师要做到精讲,就要凝练语言,一语道破,切忌口若悬河。这要求教师讲得精确、讲得精练、讲得精彩。教师在精讲课文时,要注意梳理不同的教学目标,按照教学目标有序地讲解,使学生容易理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比如,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要区分知识教学、能力训练、德育渗透和美育渗透几个目标,有序地进行精讲。在知识教学中,扼要讲解课文选材、布局、人物形象塑造及重点文言句词;在能力训练中,重点引导学生培养对史传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在德育渗透中,分析廉颇与蔺相如的人格特点,培养学生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美育渗透中,引导学生体会以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审美趣味。教师用准确的语言讲到点子上,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精讲,学生头脑中就形成对课文更全面、更准确的理解。

四、多练结合,当堂巩固

(一)多层次练,因材施教

既是多练,就要求学生人人参与,不论基础好坏,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由于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思维能力会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因此课堂练习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实施不同的训练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升。比如对于基础中下的学生,为他们安排基础性的练习,旨在增加其知识积累;对于基础中上的学生,为他们布置拓展性的练习,旨在提升其思维宽度。

(二)多角度练,深入感悟

从多角度出发设计思考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其深入思考,可以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感悟。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这种练习,答案是开放性的,无所谓对与错,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从思考中提升感悟。

五、高效课堂是乐于赞美的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但在教学中,由于缺少教师的表扬与鼓励,学生难以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也体会不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尊重、信任和期待,从而造成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缺失。只有学生建立了自信,拥有了快乐,才能使师生教学互动更为融洽,必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六、结束语

总之,应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敢于欢笑、勇于质疑,并乐于赞美学生之外,在课外也要多做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用爱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爱戴、信任自己。当我们从而实现成为学生心中的一分子时,他们就会爱屋及乌地对我们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就会更积极、更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邓涛.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让学生爱上课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5篇: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范文

事实证明,许多教师偏重于对“教”的钻研,而较少涉及“学”的探究。其实,当今教学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教育的本质与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与终身可持续发展。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少教多学”的有效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解读教材,追求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变“教师好教”为“学生好学”的课堂改进策略。本文将以江苏版《牛津小学英语》3A 第三单元中B部分单词和E部分童谣的教学为例,探讨“少教多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一、注重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片段1】将学生扮演的猴子Jackey带入课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问候语和Jackey进行交流。通过师生的对话以及教室布置的水果图片自然导入本课的主题Fruit。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新朋友Jackey的到来,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英语,知识储备还不多,却能把仅学了两单元的句子都用上了,产生了愉快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通过与Jackey的对话引出本单元的主题Fruit,几分钟的时间就带着学生进入了英语学习的状态。因此,笔者认为,好的导入能调动学生乐学、爱学的情绪,为学生的“多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在教学中要采用适合、新颖的导入方法,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预习反馈,调整教学思路

【片段2】导入课题Fruit后,T:Can you name some fruits in English? What are they?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作为英语基本学习习惯之一,预习是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的有效方法。我们所提倡的预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预习,如回家听录音、跟读、写出意思、家长签名等,这样的过程往往流于形式,忽略了个体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还是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讲课。

三年级的学生虽然是英语的初学者,但是有很多学生在幼儿园、家庭等课外活动中接触过,为了真正发挥“少教多学”的功效,笔者在课前布置学生用简笔画画出常见的水果,并圈出会用英文说出来的水果。课前意外地发现所有的学生都圈出了苹果、橘子和香蕉的图片,而其它的图片不一,这样真实的学情让笔者立刻调整了教学中的思路,虽然apple, orange, banana 是本课的新知,但是既然学生已知,重点就放在其他三种水果pear, peach, pineapple的教学上,在课堂的回答中,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发音,找出其问题所在,再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来组织核心的课堂教学。教师少教,学生才能多学,教师通过学生的预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中的重、难点,避免重复已知的内容,留下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三、注重知识生成,提高课堂实效

【片段3】

Task 1.看图连线,学习apple, orange, pear, pineapple的单复数。

Task 2.看颜色联想水果,复习水果单词。

Task 3.将水果放入big fruit或small fruit的盘子里,重点复习水果单词的复数,为童谣的学习做好准备。

Task 4. 练说童谣。

“少教多学”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着力从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本节课的重点是水果单词的复数,在教会学生banana和peach的复数后,学生通过图片、单词、发音的对比了解单、复数的变化,然后小组讨论其余四个水果单词的复数,最后向老师进行汇报。这样的学习过程符合小学英语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沟通、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课堂成为学生求知和展示的舞台。

童谣的理解和表达是本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笔者在设计教学时,注重知识的生成,展开了为完成任务4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事实证明,除个别的学生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有节奏地、愉快地说出童谣,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四、注重拓展教学,扩充语言知识

【片段4】T:Boys and girls, I like apples. What do you like? 说说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呢?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活用教材、超越教材”,学习语言,要使学生能够真正地进行口语交际,离不开“说”,要让英语逐渐成为学生的主要交际语言之一,得将所学知识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知识的拓展要基于掌握教材知识为根据进行,因此,笔者设计了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果的主题,复习了已学的水果单词的复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学生的回答过程中还拓展了其它水果的单词,如:grapes, lemons, strawberries, cherries等。这样的知识拓展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以兴趣为前提,学生主动要求“多学”,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更多的信息量,将知识向生活延伸。

五、注重课堂练习,检验教学效果

【片段5】T:Now listen and circle the pictures.圈出所听的图片,注意单、复数的变化。

课堂教学强调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少教”后,要检验一堂课是否有效需要设计一些适当的课堂练习,通过练习才能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教学调整,最后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三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学重视听说训练,因此,学生在进行一系列的说的活动后,笔者设计了听力练习:听录音,圈出所听到的水果图片。学生做完听力练习后,小组讨论答案,再向老师汇报小组中错误的图片,最后进行集体的点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练习,才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理解、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才能有利用学生同化新知识,更好地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第6篇: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一、引言

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纵观以往的语文阅读课堂,我们发现课堂氛围紧张乏味,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普遍低下。教育学家曾指出,语文教学除了要加强阅读教学,还要进一步增进学生对阅读、写作等方面的理解和融合。所以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

二、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具体说来,该教学模式具有这样几点明显的特征:1、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在翻转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变成了学生的引导者,而学生则由原来的被动观众变成了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2、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网络在线的一系列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安排学习进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3、家校合作加强。翻转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学习,而且要求学生在家中也要积极学习,这就需要家长的监督和配合,所以学校和家庭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三、课堂翻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体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语文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模式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通过对语文课堂的翻转,将学习任务通过相应的教育模式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和谐的教学环境,并借助多媒体促进学生消化知识,帮助学生解答疑惑。

(一)教师要精心准备课堂资源,扩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教师在制作视频、文档、ppt等课堂资源时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抓准阅读教学的关键,不要将整堂课安排的内容过多,这样不仅不能达不到教学目的,还浪费了课堂时间。所以在上每一堂阅读课之前,教师都应该好好规划这节课如何上,上什么,播放什么样的教学视频、文档才能够吸引学生的同时启发他们。例如,在制作《阅读技巧》的视频时用卡通人物或者小动物来说话,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来为学生讲解知识技巧,并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同时,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选取合适的阅读文本,让学生自主练习阅读,从小培养小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只有丰富且适合小学生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开发其思维潜力,扩展学生的视野。

(二)利用学生课余时间预习影视资料,节省课堂时间进行课堂互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基础性较强的课程,教师要整合教学资源,将碎片化的阅读时间利用起来,进一步清理教学之间的知识点和联系点。老师要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情绪状态、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课余时间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视频资料,在学生观看时进行适时的讲解,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学生们在欣赏完整的影视作品后对阅读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把节省出来的课堂时间用来进行课堂互动,让同学们积极发言,激发学生们对学习的热情,最大发挥影视资源的效益。

(三)采用小组合作,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

教师根据班级人数把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引入竞争机制,为学生创造性展示自我提供一个机会。在每次上课前把阅读的文章安排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做好课前预习,提前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旨。在课堂上根据文章内容给学生提出问题,小组可以进行讨论,选出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根据不同小组的表现进行评分,并给予分数最高的小组一定奖励。教师不能继续老套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们对研究阅读的热情,并允许课堂上学生对不理解的内容及时提出来,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四、结束语

时代在前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在变化,新的翻转课堂理念为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语文教学应该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W生不再是被动的听讲,而是学会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丹.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15.

[2]倪娜.翻转课堂在农村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扬州大学,2015.

[3]张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第7篇: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范文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初中数学课堂 教学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不是在现代才提出的,其研究由来已久。早在18世纪末期,英国就已经开始实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但在我国,由于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对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没有采纳和接受。直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国家开始重视教育,以求使教学水平和教育模式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提出了开展素质教育的口号。我国的初中教育为了响应这一口号,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引进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其教学活动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及特征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经被世界上很多国家引入到教学中。不同的地区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解角度和看法存在差异。国外的研究者表示,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完成的所有课堂教学活动统称为合作学习,是通过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一种方式。在国内对合作学习的定义是一种教学策略体系,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各小组之间通过交流合作达到共同学习的目标,并且在促进学习的过程中完成老师任务的一种共同学习的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的技术和策略。这种学习模式中的学习环境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1.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势的教学形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在小组中通过相互促进和学习以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完成学习任务。

2.合作学习是一种以教学动态因素的互助合作为动力资源的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就是一个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合作、互相帮助的教学活动,在合作学习中各成员的学习状态不是单调乏味的而是生动灵活的,更具有学习的趣味性和时效性。

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目标是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一起实现的,这种目标的实现让学生更有成就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帮助,使得实现目标的动力更强,有了共同的目标并且向前发展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导向。

4.合作学习是一种以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活动

在初中阶段,对学习成果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就是成绩,学生和老师都为了提高成绩这一目标不断地探索奋斗着。没有学习成绩作为奖励,学生的合作学习将没有动力。合作学习失去动力使得学生无法通过合作学习达到目标,因此合作学习是以成绩作为奖励依据的教学活动。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行在初中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行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对学生在多方面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不仅如此,这种模式的运用对学生在社会技能方面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影响,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在团队合作中善于与人沟通,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适用条件模糊不清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我国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来的全新的教学模式,由于响应国家在教育上的改革创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成为了课堂中的时尚。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老师为了响应这一时尚,在任何教学活动中都运用这种学习模式,但是对于初中学习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适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之前要考虑到在什么条件下适合运用这类模式,在何种条件下是需要中学生单独自己完成的。虽然新课标明确指出这类新型教学模式的先进性,但是并不代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要被全盘否定,新型的教学模式不是要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对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在何种条件下适用的条件概念不清楚是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的阻碍因素之一。

2.无效提问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最主要的学习形式就是小组成员的讨论与分析,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不断地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反复提问或者是提出质疑性问题会让学生在意识中产生这个结果错误的观念,这种观念的产生将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团队协作的积极性。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鼓励他们学习,激发他们进行团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开展,发挥最大作用。

三、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小组学习方法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不再仅仅满足于学习专业知识,而是更注重学生在社会中的实践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带动下增强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共处”的社会能力。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仅懂得了如何与人沟通,还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2.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由老师进行有效引导,老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老师首先应转变的传统教学观念,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未来初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并且能够正确运用这种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3.教师为小学合作学习提供评价标准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代表学生在其中所讨论出来的结果和效果都是一样的,教师应该对每个小组合作中的成果给出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根据这个既定的标准评判哪个小组的成果最优异,这种标准是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不断努力学习的动力因素。评价小组成绩是建立在小组成员的个人成绩基础之上,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展开的,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激励学生在小组中努力学习,充分发挥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而且是为了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质量,是对教师的监督和鼓励,使得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活动模式,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这种模式不仅是为了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团队协作学习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得到更多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我国初中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教师个人等方面的因素阻碍,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有时应用效果并不显著,应通过提高教师素质等手段逐渐改善这种情况,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教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大优势。

参考文献:

[1]李丛伟.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1.

第8篇: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范文

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普遍应用,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保障。近两年来,在国内,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充分认识到了翻转课堂在各学科教学中的高效性,所以开始在教学中尝试实施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等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学生在课前,通过看视频、听博客、阅读文章或调动自己原有知识储备去思考问题或者写一写小论文的话,那么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探究和讨论,长此下去,学生听、说、读、写等专业能力就会有大幅度提升,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 高等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文学类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大课堂容量,高等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文学类课堂教学的教师们会煞费苦心地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古诗词的背诵、现当代小说的阅读以及外国经典名著影片的赏析……然而,没有人监督,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加之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教师又无法在课堂上检查和反馈,所以教学效果特别差,学生专业能力也无从得到锻炼和提高。当教师真正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去解读文本的时候,学生一问三不知,所以根本无从参与讨论。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的文学类课堂教学现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结合教材适当地记一点笔记;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不去思考分析、不去讨论写作;考试的时候,背一背现成的人物形象特点和作家的艺术特色而已。这样的状况,不仅学生学习的内容有限,更谈不上专业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基于以上现状,我们学院在初等教育专业文学类课堂中展开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或者是“颠倒课堂”。既为颠倒,意思也就是教师与学生,课堂与课下合理互换。我们高校的文学类课堂一直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很少互动参与,然后学生课下在家完成作业;而翻转课堂却是学生在家在课下通过微视频、小讲座以及一些文字资料等进行自主学习,而课堂成了师生交流讨论互动的天地,从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目前,我们的学生大多住宿(个别学生走读,家里更是方便),都上晚自习,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班级,以及学生个人手中的笔记本、IPAID、手机等都能随时上网,这样方便的互联网以及信息化的手段,为学生课后的自学提供了保障。由于课下有了任务,学生有事情可做,所以晚自习的秩序井然,学生要么查找资料、要么热烈探讨;要么墨香四散,要么书声琅琅……同时,由于课下的精心准备,反馈在课堂上,便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 翻转课堂模式在文学类各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翻转课堂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古代文学,尤其是先秦文学距离学生太远,像《诗经》《楚辞》、诸子百家等内容,学生学起来困难,于是教师就在课前录制了重点学习篇目的音频,让学生下载,课下自由播放倾听,几次听下来,学生便自然把需要背诵的重点篇目——《关雎》、《蒹葭》《鹿鸣》《子衿》,甚至是《涉江》、《湘夫人》《山鬼》等稍长篇幅的难于理解甚至是拗口的篇目都背诵下来了,这样的效果让师生们都为之惊讶。为了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史,我们推荐学生阅读《中国通史》,为了解作家的生平经历,我们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推荐学生看《孔子》《屈原》《曹操》等影片,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历史上真实的孔子、曹操、屈原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们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与历史本来面目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不同,等等。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了作家作品,课堂上讨论积极热烈,主动去重读《三国演义》,这样的教学给学生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再有,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让他们去参与文学批评,去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目前,他们自发地背诵起《论语》来,这为学生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国学教育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翻转课堂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现当代距离我们的时间太短,很多作家作品是否优秀还有待时间的考证,尤其是对当代作家的评价,我们更应该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然而,我们的学生不喜欢伤痕文学、不理解反思文学,对于课堂教学有抵触情绪。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的老师利用翻转课堂,通过视频讲座,让学生去了解那一特定阶段的历史,从而让学生去感受那特定时期的作品的特定内涵,而后在课堂上,老师作为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让学生去表述自己的观点。再有,关于戏剧的学习,为了不再出现学生观看《雷雨》时笑场那痛心的一幕,我们在课前先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剧目简介,然后再观看话剧,最后还组织学生亲自上演话剧,这样,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作品学习中、主动背诵台词、请老师指导,这样的教学效果能不好吗?他们在反复的排练中,不仅深刻地挖掘了作品内容,更重要的是在表演中,去纠正自己的发音,锻炼自己的胆量,提高自我表现力。

(三)翻转课堂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外国文学的课时量在不断减少,因为学生不感兴趣,他们的英语水平又大多不能阅读原著,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落实教学内容,教师更有必要利用博客、录制音频等方法,在课下让学生去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从而体会作品的人文精神和特有的精神风貌,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外国文学教学中,我们主要安排学生观看外国文学中的经典影片,像《哈姆莱特》《简爱》《巴黎圣母院》等,并联合英语教师,让学生背诵原著中的精彩片段,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翻转课堂在儿童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现在,尽管儿童文学课已经成为师范类院校初等教育专业文学课中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课,但是跟以上三门文学课程比较,儿童文学课程似乎受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可在中小学,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现状,不熟悉一些儿童文学作品的话,不利于教师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外貌描写的语句极妙,可是,你拿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去当教学案例时,孩子们会觉得难,会觉得深,即使学生们能理解老师的用意,他们在写作文时,也绝写不出那样的外貌描写来。所以,你还不如结合学生的实际,来一段大家熟知的曹文轩《草房子》中,关于秃鹤的外貌描写,“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腊一般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他也会亮的。由于秃成这样,孩子们就会常常出神地去看,并会在心里生出要用手指头蘸一下唾沫去轻轻摩挲他一下的欲望。”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外貌描写要突出人物特点并且要注重细节,适当的时候加入一些修辞更能使人物活起来。所以,我们在课下经常给学生播放实习录制的真实视频、有课堂实录、班会及其各种活动实录,让学生去真正了解孩子、喜欢孩子。

从以上四门文学课的教学实际出发,我们可以看到文学类课堂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翻转课堂的运用,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更为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供了保障。

四 初等教育专业文学类课堂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的人才。现在的小学生不比从前,他们求知欲强、接受教育早、思维灵活、知识储备丰富。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有相当高水平的朗读、演讲、表演、分析、写作等专业能力以及组织活动、管理班级等综合能力。那么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这些能力又如何取得与提升呢?显然要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去落实。初等教育专业的文学类课程是专业课教学的主体,一旦翻转课堂在教学中得以广泛运用.那么学生的专业能力就会大幅度提升。例如,古代文学课,选择小学教材中的古诗作为材料,课下布置内容,让学生探讨“小学古诗意境的分析”,课上反馈讨论,总结小学古诗教学方法,这样,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得以加强,毕业后真正到小学去,拿下古诗教学这个内容就不在话下了。而且我们要求学生必须熟练背诵《小学必背古诗词70首》,在检查背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等教育专业特别开展了“戏剧节”活动,给学生以展示的平台。除此之外,我们要求学生必须积累儿童文学中的精彩片段以及一些生动的寓言、童话故事,同时配以相关的讲故事比赛和演讲比赛等。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又将高校的文学类课程教学与小学教学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教学有的放矢,落到了实处。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参与比赛中,展现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总之,高校的学生有充裕的时间,但不会合理利用,如果我们教师在专业课中都能有效地利用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并且学生得以重视的话,我们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有不同,学生的专业能力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姚红,崔霞.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1(1).

[2]刘红存,董伦红.基于翻转课堂的休闲体育课程教学模型构建与探索[J].常州大学学报,2014(6).

[3]张金雷,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第9篇: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范文

1故事主题教育模式概述

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故事主题教育模式应运而生。所谓的故事主题教育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故事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故事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并独立自主的构建知识框架。故事主题教育模式的开展,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一些原本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素质教育改革之下,教学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故事主题教育模式的出现,已经逐渐的引起了教育工作人员的强烈重视,也在英语学科、历史学科、语文学科等学科中进行了广泛的应用,教学效果显著。

故事主题教学模式在各个学科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中主要是针对小学阶段的英语学科展开了研究和分析。通过故事主题教育模式的开展,为小学生营造了一个很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也更加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交流过程中的语言技巧和情感,促进了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故事教育模式的开展,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风俗,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更加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通过故事教育模式,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让学生逐渐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故事主题教育模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2.1借助黑板,开展故事主题教育模式

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简单的点、面、线勾画出相应的故事情节,这是一种生动、简练的绘画形式。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深入,教师就可以利用黑板擦擦去一部分内容,如果故事情节需要,教师还可以增加一些内容,总之,所有的流程都是为了保证故事能够更加顺利的展开,通过这种方式也更加方便教师控制故事情节,随机的增设悬念,给学生预留出想象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有趣的互动,更能够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before”这一个单词时,由于这个词汇比较的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黑板绘画的方式来讲解,创设一个“猫和老鼠”的游戏。首先,教师需要在黑板上画一个房间,在这个房间中,有很多学生们比较熟悉的物品,包括bag、book、pencil-case、TV...等,然后在画出一只小猫在追逐老鼠的情形,这只老鼠十分的狡猾,在房间中四处躲藏,一会出现在书包的后面,一会出现在茶几的后面,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试着用“before”来描述老鼠的具置,有的同学说“The mouse is before the TV”然后教师可以随机的更换老鼠的位置让同学们继续进行描述,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被带动了起来,争先恐后的告诉老师老鼠的位置,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也更好的理解了“before”这个词汇。

2.2充分利用媒体资源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网络并不陌生,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故事主题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就可以充分的运用现代的先进技术。网络上资源十分的丰富,五花八门,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寻找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小故事,供课堂教学使用。网络不仅可以提供很多课本上需要掌握的知识,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故事资源,有效的实现了课外延伸。通过网络还能搜索到很多课堂教学需要用到的图片资源,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加工做成简单的课件,再开展英语教学。例如,在学习“color”一课的内容时,为了巩固学生们对于各种那个颜色的认识,就可以利用网络开展教学,寻找一些彩虹的图片,同时,还可以结合“animals”一课的学习内容,找到各种动物的图片,然后把彩虹和动物进行有效的结合,变成一个小故事,通过这个小故事的学习,让学生对于各种颜色都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复习了学生们之前学过的知识,一举两得。通过故事教学的方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的牢靠。

2.3控制与自由相结合

故事主体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很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还需要具有很好的课堂掌控能力,这种故事教学法的课堂氛围一般都比较活跃,一旦教师掌握不好课堂尺度,就会出现课堂失控的问题,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讨论当中,根本不会在意教师的讲话,这样的课堂氛围反而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要采取一种自由与控制相结合的故事教学法。

例如,教师可以以“我最喜?g的食物”为题目,设置一个小故事,学生们在听完故事之后,可以结合自己学过的词汇阐述自己的观点,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食物,有的同学说“bread”;还有的同学说“French fries”在原本的故事框架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教师一定要把故事的结构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为学生提供发挥空间的同时,还要控制好课堂的活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