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骨折手术后的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4(a)-0162-02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糖尿病发展中还会造成众多并发症,如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损害等。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疏松,骨质软化,在外力作用下非常容易诱发骨折[1]。有学者[2]指出糖尿病为骨折手术的危险因素之一,高水平血糖浓度下会影响伤口愈合、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发生感染,影响骨折疗效。因此该文拟收集2013年2月―2017年1月该院糖尿病老年患者,分析围手术合理的护理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2月―2017年1月该院糖尿病老年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糖尿病骨折综合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平均年龄(73.4±6.7)岁、男24例,女26例,对照组平均年龄(74.1±7.2)岁、男25例、女25例,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①有明确外伤史,糖尿病病史大于6个月。②无糖尿病并发症。③恶性肿瘤或精神病患者及有相关症状者。
1.3 糖尿病骨折综合护理
1.3.1 心理护理 ①骨折发生,患者多伴有焦虑、紧张情绪。护士要了解患者思想,交流对骨折发生的看法、围手术期糖尿病的用药方案、预后的康复方法。让患者了解骨折医生的技术特点,病情可能的发展方向,交流中做到全面彻底。②护士在护理活动中,语言要避免戳中患者痛处,做到尊重患者,?M自己最大能力帮助患者生活上的困难之处。③家属的探望、心理鼓励是患者顺利进行康复起到重要保障。④给患者安排单人间,要保证患者夜晚有充足休息。
1.3.2 药物护理 糖尿病骨折患者入院后血糖波动剧烈,对于血糖控制不佳者,及时采取胰岛素注射治疗,同时告知患者注意胰岛素的使用方法、注射部位及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对于口服药物者,要告诉患者规律用药,避免遗漏服用。
1.3.3 术前常规护理 糖尿病患者术前需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备皮,糖尿病老年患者外周神经末梢反应迟钝,皮肤松弛、干燥,备皮时要动作轻柔,避免划伤皮肤。同时对潜在感染病灶、皮损处加强护理,预防术后感染。
1.3.4 饮食护理 骨折术后对身体消耗巨大,选择科学合理的饮食对促进患者康复尤为重要。但是糖尿病患者饮食中有一定忌口,限制糖的摄入量,饮食中要注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每日主食选择大米、小米、玉米、燕麦等。蔬菜选择西红柿、菜花、黄瓜、菠菜等。水果选择番茄、火龙果、苹果、猕猴桃、草莓、苦瓜,起到类似胰岛素作用[3]。
1.3.5 术后并发症预防 测定血糖、尿糖、酮体等,防止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等并发症的发生。每4~6 h检测血糖1次。
1.3.6 术后康复护理 高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对于上肢骨折者,可以鼓励患者进行慢跑、广场舞等活动,对于下肢骨折者,鼓励患者床上进行上肢功能锻炼,加强心肺功能,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30~45 min。②指导患者早期床上运动,方法为双下肢踝关节主动背伸、跖屈、内外翻运动。护士帮助患者进行下肢肌肉轻柔按摩。③手术后下肢肿胀时,护士要仔细观察夹板、石膏是否过紧。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④患者康复到一定程度,可以在护士帮助下行患肢离地训练,逐步过渡到进行扶床行走训练,进行不负重的练习,在转移为行负重练习、半蹲起练习等。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两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步态训练时间、首次负重时间。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7.02±0.57)、(7.06±0.59)mmo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5.64±0.43)、(6.18±0.48)mmo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步态训练时间、首次负重时间
两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步态训练时间、首次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该次研究中对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护理方案从术前心理、药物出发,通过安抚患者紧张情绪,了解糖尿病围手术用药特点,使得患者术前血糖得到平稳控制[4]。同研究证实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5.64±0.43)、(6.18±0.48)mmo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合护理中在术后研究组给予饮食、康复等护理措施。通过饮食和恰当的康复锻炼可以防止关节僵硬,促进伤肢的功能锻炼。同时康复护理中通过增加肌肉收缩强度,加大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强康复的信心[5]。通过研究发现两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步态训练时间、首次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男44例,女18例,年龄4~13岁,平均7.6岁。左侧36例,右侧26例。类型:伸直型48例,屈曲型14例;其中开放骨折7例。致伤原因:跌伤49例,交通伤9例,其他伤4例。合并:桡神经损伤3例,正中神经损伤3例,尺神经损伤1例;桡动脉搏动减弱8例。外伤至手术时间2 h~4 d。
1.2 治疗方法 肘后直切口,起点为尺骨鹰嘴,长6~8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纵形劈开肱三头肌腱膜及肌束,切开骨膜及关节囊,暴露并清理骨折端。直视下将骨折端解剖复位,用1.6~2.0 mm克氏针自肱骨内、外髁进针将骨折端交叉固定,见肘关节活动度正常,骨折端无移位,检查提携角正常或稍大于正常后剪除多余克氏针,针尾折弯后留于皮外。冲洗切口,逐层缝合并放置引流片,无菌纱布包扎,石膏托固定肘关节功能位。
1.3 治疗结果 术后7~9 d拆线,无一例切口感染。术后3周拆除石膏托,4~5周拔除克氏针。术后3个月骨折均愈合,肘关节活动范围正常,合并神经损伤者,神经功能均恢复。采用Shannon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2],62例中肘关节功能优51例, 良10例, 可1例, 优良率为98.4%。经随访1~9年,无一例发生肘内翻畸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儿童的天性以玩耍为主,病房布置要温馨,暖色调,墙壁上可张贴动漫图画,房间内可摆放积木,玩具,公仔供儿童玩耍。这样可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减少患儿的恐惧感,减轻肢体的疼痛感。在和患儿交流时,语言要通俗易懂, 态度要和蔼可亲,治疗上也容易取得患儿的配合。现在的儿童多为独生子女,患儿骨折后,家长极易产生焦虑、紧张心理。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阐明手术治疗的优缺点,打消家长的顾虑心情,使其给患儿以积极的心理支持,也可起到良好的心理传递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2 术前准备 由于患儿多采用静脉全麻,因此,应认真执行术前8 h禁食、4 h禁饮。肌内注射术前药物阿托品及鲁米那时应严格把关,根据患儿体重情况,计算药物使用剂量,如医嘱超出使用剂量时应及时通知医生更改。由于患儿对疼痛耐受能力较差,患肢局部备皮放在麻醉达成后、手术开始之前这段时间进行。
2.3 术后一般护理 全麻术后常规去枕平卧6~8 h,臂丛麻醉后6 h,同时给予中流量吸氧以及心电监护。全麻苏醒前患儿易发生躁动,有可能导致坠床等意外伤害及各种导管被拔除、创口敷料脱落,甚至创口裂开。因此,需要预防性地给予床档保护,必要时用约束带并专人看护。
2.4 克氏针尾端的护理 由于克氏针头部无螺纹,缺乏把持力,加上其尾端需要折弯,换药时极易拔出。因此,在给患儿更换敷料时应了解克氏针尾端的位置,防止去除旧的敷料时将克氏针带出。同时,在换药时还应该检查针眼处皮肤有无红肿、组织液渗出或痂下积脓,使用碘伏消毒针道周围,预防针道感染,直至4~5周后拔除克氏针。
2.5 石膏固定的护理 术后患肢采用石膏后托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保持骨折端的稳定,以利于骨折的愈合。第二是固定肘关节,减轻切口的疼痛。术后应暴露并抬高患肢,每2 h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一次,包括患肢肿胀程度、 肢端皮肤颜色、 皮肤温度、 桡动脉搏动的强弱及患儿感觉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石膏的松紧度并报告医生,防止石膏过紧造成肢体内压力增高,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
3 功能锻炼
复位、固定、功能锻炼是骨折的治疗原则。功能锻炼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患儿的肢体功能。术后及时向患儿及其家属讲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争取他们的主动配合。功能锻炼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术后麻醉清醒后,即鼓励患儿立即行患肢手指抓握拳及腕关节伸曲、旋转的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 以患者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减轻局部水肿,同时制动的关节,要做肌肉等长收缩运动,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萎缩, 软组织粘连[3]。第二阶段:3周以后, 患儿切口完全愈合,肢体疼痛基本消失,石膏托已经拆除。 此期患者功能锻炼要加大力度, 注意不可过度,要循序渐进。鼓励患儿自己锻炼的同时,也要教会家长帮助患儿锻炼的基本方法:即一手抓住患肢上臂,一手握住患肢腕部进行肘关节伸屈、旋转锻炼,幅度以患儿稍感疼痛为止。4~5周拔除克氏针后,进一步加大锻炼幅度,并参加日常活动,剧烈活动除外。
4 出院指导
术后1周患儿即拆线出院。应向家属讲明骨折愈合的过程以及所需时间;告诉其石膏托、克氏针护理的要点,以及拆除石膏托及拔出克氏针的时间;向患儿及家长讲解出院后进行患肢功能锻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叮嘱患儿出院后按时回医院门诊拍片复查, 讲解复查的重要性及延期导致严重后果的可能性,并叮嘱家长发现患儿有异常况要及时来电咨询或回院复诊。
参 考 文 献
[1] Mireille G, Olivier VN, Cyrille G, et al. Trentment of Supracondylar Humeral Fractures in Children UsingExternal Fixation. Orthopedics, 2004,27(11):1146.
[关键词] 糖尿病;老年;骨折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b)-0150-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nursing observation on senil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before and after the fracture operation thus providing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futur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86 cases of senile diabetes fracture patie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from March 2012 to March 2015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y comparison(P
[Key words] Diabetes; Senile; Fracture operation; Nursing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近年来的数量有所提升,患者出现骨折以后,需通过手术做出合理治疗。考虑到老年患者的年龄因素和糖尿病因素影响,需要在术前术后开展合理干预[1]。文章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手术前后的护理观察展开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选年份为2012年3月―2015年3月,患者总计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该组患者总计43例,男33例,女1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5.8±2.5)岁。对照组:该组患者总计43例,男30例,女1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6.8±2.9)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具体如下:首先,术前护理。按照要求对患者术前饮食实施控制,有效计算出患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摄入量[2]。同时,术前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稳定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应激改变。术前开展血糖监测,当患者血糖表现稳定后,方可开展手术治疗[3]。其次,术后护理。按照要求对患者进行术后病情检测,包括患者的血糖、尿糖、酮体、钾钠离子值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4]。术后要积极预防患者切口感染。要对患者脉搏、体温做出检测,观察切口处是否存在感染;观察患者是否表现出异常情况。术后要对患者褥疮积极预防处理,按时对患者实施翻身干预、按摩干预等,要叮嘱患者对患者剪指甲,减少对皮肤抓破的现象[5]。
1.3 观察指标
该次研究中,针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做出对比。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在该次研究中,应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M行χ2检验,P
2 Y果
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并发症率为6.9%;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4%,并发症率为16.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本身是一种慢性病,患者发病后表现为终身性的特点,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病后,自身生理机能下降严重,免疫力低下,因此需要特别的照顾。现下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发生率不断提升,手术治疗过程中又存在诸多注意事项。因此,有必要对患者积极开展术前、术后护理,将患者的骨折更好康复,减少糖尿病影响。从临床上分析,术前、术后护理过程中,都必须对患者的血糖情况、尿糖情况充分的关注。术前方面需加强各项准备工作,要保证患者各项指标完全稳定,减少突发因素的影响;术后方面则需加强安全保护,特别是患者的切口保护、并发症控制等,都要积极的从患者个体情况出发[6]。另外,术前、术后护理过程中,患者的饮食需要保证丰富,加强营养摄入,减少糖尿病指标提升;骨折手术位置需按时记录情况,要求患者及时反馈自身感受。
综上所述,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骨折手术,有效开展术前护理、术后护理,能够将患者骨折手术疗效提升,加强护患关系和谐,减少各类不良因素作用。建议在今后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妍.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手术前后的护理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3(12):262.
[2] 鲁凤英,孙金风. 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的手术护理体会[J]. 当代医学,2014,16(7):96-97.
[3] 胡文芹.100例老年糖尿病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5,8(7):156-157.
[4] 梁丽柳. 4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观察及护理干预[J]. 吉林医学,2011,5(6):1010-1011.
[5] 谭玲玲,韩艳萍. 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 临床误诊误治,2011,7(8):101-103.
【关键词】髋臼后壁骨折;髋关节脱位;围手术期;护理
Perioperative nursing to the patients with acetabular posterior wall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of the hip joint
DONG Xiaomin.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Chenxinghai hospital of Zhongshan,Guangdong 52841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to the patients with acetabular posterior wall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of the hip joint.Methods The complete information of nursing of 28 cases withacetabular posterior wall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of the hip joint in Chenxinghai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rom june 2004 to December 2008.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cured and hadn`t any complication.Conclusion The proper perioperative nursing to the patients with acetabular posterior wall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of the hip joint could decreased complication,accelerated rehabilitation after operation and improved the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Key words】Acetabular posterior wall fracture;Dislocation of the hip joint;Perioperative period,Nursing
由于经济和交通的不断发展,从而导致高能量损伤的病例不断增加。髋臼后壁骨折致髋关节脱位,是髋关节遭受高能量损伤所致的关节内骨折,多数伤情复杂,护理困难。为了探讨髋臼后壁骨折并髋关节脱位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现对本院2004年6月至2008年12月有完整资料记录的28例髋臼后壁骨折并髋关节脱位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22~48岁。受伤原因:车祸伤22例;高处坠落伤4例;重物砸伤2例。伤后5~7 d手术治疗23例;合并严重复合伤: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肺损伤2例,脾脏破裂3例。
1.2 手术时机、方法伤后至手术的时间 无复合伤的病例5~7 d,复合伤的病例14~21 d(在分别接受胸外、普外治疗2~3周后,转骨科行骨折手术治疗)。手术均采用Kocherlangenback入路,内固定方法:髋臼重建钢板8例;加压螺钉内固定4例;二者同时应用16例。
2 结果
本组28例患者手术切口全部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和深部感染发生,未发现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痊愈出院,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8个月,疗效满意。
3 护理干预
3.1 术前护理
3.1.1 牵引护理 患者入院后全部给予关节脱位急诊手法复位,然后均行股骨髁上骨牵引,牵引重量5~10 kg。牵引同时保持伤肢正确的功能位置,伤肢应稍外展15°~20°,中立位,不随意增减牵引的重量。观察牵引装置是否持续有效,牵引针眼每天用75%乙醇消毒2次,以防感染。
3.1.2 心理护理 髋臼骨折多因意外事故所致,严重的创伤使患者遭受巨大的身心痛苦,并为手术的成败及愈后担心,本组大多有焦虑、恐惧的情绪表现。笔者安慰患者,耐心解释有关的疾病知识,说明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和一般过程,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协助患者床上进食、大小便,及时更换,促进患者舒适,解除后顾之忧,使患者在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3.2 术后护理
3.2.1 生命体征的监测 骨盆骨折由于手术具有范围广,损伤大,时间长,出血多等特点,术中及术后均要输血,术后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与主管医师随时交流情况,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及术后有否并发症的发生.持续观察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监护。同时严密观察尿量、尿色及性状,保持尿量不少于20 ml/h,防止由于大量失血而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复查血常规及肾功能。
3.2.2 切口引流管的护理 手术均采用Kocherlangenback入路,髋后外侧切口入路,术口一般较长,需要密切观察切口渗血及负压引流情况,术后置负压引流24~72 h,观察液体引流量及颜色,随时注意引流管固定情况,防止受压扭曲及脱落。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堵塞。术后第1天切口周围经常有较多渗血,需要及时换药,保持切口干燥,术后引流量少于50 ml/d,可拨除引流管,本组病例均在术后3 d拨除。
3.2.3 正确及有效牵引 本组患者术后平均行皮肤牵引2~3周。以减轻疼痛及活动下肢时股骨头对髋臼的接触和挤压。观察肢端皮温、颜色和足背伸活动,骨突出处垫以棉垫,防止牵引带下滑卡压膝部、踝部,影响患肢血液循环。定时检查牵引带的松紧、位置,受压皮肤有无红肿、水疱。但由于术后切口疼痛以及患者对骨折内固定是否会再移位的顾虑,多数患者不愿意翻身、更换,易引起压疮,护理上应保持床辅清洁,干净,护理人员要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知识,协助患者翻身,1次/2 h。并经常检查受压部位。指导有关皮牵引的知识,注意观察皮肤有无潮红、破溃及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及感觉情况。
3.2.4 饮食指导 手术因多选择用全麻或硬外加腰麻,术后患者往往有胃肠功能的紊乱。主要表现为胃胀,便秘等。术后6 h开始进食少量无渣流质,并逐渐增加进食量。鼓励患者多进食富含高纤维食物,防便秘。鼓励床上活动,刺激肠蠕动,必要时应用开塞露肛塞或肥皂水灌肠通便。
3.2.5 预防并发症 为预防肺部感染,需要鼓励患者扩胸,深呼吸,咳嗽以锻炼肺功能,并保持口腔卫生,室内要通风,温度适宜,督促患者多饮水,保持会清洁干燥,以防泌尿系感染。术后第3天可开始夹尿管训练膀胱功能,并逐渐过度至自主排尿。
3.2.6 功能锻炼及康复护理髋部手术长时间不运动会产生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静脉栓塞、褥疮等并发症。术后予丁字鞋制动,24 h后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踝关节跖屈背伸锻炼,以促进患肢血运循环,减轻肌肉萎缩,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1]。术后第2天开始训练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2~3次/d,10~15 min/次,术后第3天可开始用CPM行关节功能锻练,活动膝关节和髋关节,2次/d,1 h/次,逐渐增加膝关节的屈曲度,术后1周做抬臀训练,2~3次/d,5~10 min/次,术后4周可开始逐步坐起,屈髋,8周后能够坐直,屈髋90°,术后1~12周可扶拐下地活动,但患肢不负重,重点是屈髋练习,以主动活动为重,被动活动为辅。12周后待骨折愈合逐渐负重活动。嘱患者定期复查,每月照片1次,了解骨折愈合情况,观察患肢髋关节、膝关节活动度。
4 讨论
髋臼后壁骨折致髋关节脱位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其特点:患者伤情复杂、出血量多、护理难度大、机体恢复慢、患者情绪不稳定[2]。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心理素质,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高质量执行操作常规、有效的护理干预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创伤骨科患者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尽早地、最大范围地恢复功能,所以,尽早地、科学地、积极地功能锻练是治疗[3]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 陆宏艳,彭珍荣.经扩展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术后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增刊,2008,24(7):83.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 重庆市 400080
【摘 要】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下肢骨折疾病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疾病患者8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 例。采用常规骨折术后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骨折手术治疗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症状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下肢骨折手术后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下肢骨折疾病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下肢骨折;手术;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指的是在静脉内有血凝块形成,进而导致阻塞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如果治疗不当病情进一步发展会继发出现肺栓塞或深静脉功能不全等症状,病情程度严重的患者可对生命造成威胁[1]。本次研究对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疾病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 年6 月-2014 年6 月在我院就诊的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疾病患者8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 例。对照组患者下肢骨折发病时间1-19 小时,平均发病时间(4.8±1.1)小时;患者年龄23-76 岁,平均年龄(47.9±1.5)岁;男性患者25 例,女性患者17 例;观察组患者下肢骨折发病时间1-18 小时,平均发病时间(4.6±1.2)小时;患者年龄21-77 岁,平均年龄(47.8±1.4)岁;男性患者26 例,女性患者16 例。两组上述三项自然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采用常规骨折术后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主要措施包括:
(1)术前:讲解术后可能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使患者了解饮食及戒烟等注意事项,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适当的轻微运动,避免出现便秘。
(2)术中:配合医师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避免岁血管造成损伤,并使静脉穿刺水平提高,避免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高渗溶液在同一部位静脉进行反复穿刺操作,特别是大隐静脉以使静脉血管内膜的损伤程度降低。
(3)术后:对患者双下肢颜色、皮温、肿胀及疼痛程度、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周径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应该及时上报相关医师实施对症处理,指导患者在术后服用高维生素低脂饮食,嘱患者将患肢抬高,每天对腓肠肌进行一定的按摩处理,时间控制在30min 左右,以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显著改善。术后6-8小时,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患肢的被动或(和)主动功能锻炼。有效适时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早日康复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
1.3 观察指标
选择在骨折手术治疗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症状的人数、对下肢骨折手术后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等作为观察指标。
1.4 满意度评价方法
在骨折手术治疗方案实施结束后,采用不记名打分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治疗期间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分为100 分。得分不足60 分为不满意,得分不足80 分在60 分以上为基本满意,得分80 分以上为满意[3]。
1.5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处理,当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的形式表示,并实施t 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X2 检验。
2 结果
2.1 骨折手术治疗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症状的人数
对照组患者中有18 例在骨折手术治疗后出现深静脉血栓,观察组患者中有2 例在骨折手术治疗后出现深静脉血栓。该项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对下肢骨折手术后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对照组患者中有13 例对下肢骨折手术后护理服务感到满意,21 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满意度81.0%;观察组患者中有27 例对下肢骨折手术后护理服务感到满意,14 例基本满意,1 例不满意,满意度97.6%。该项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在下肢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对患肢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能够保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有效的处理;通过对下肢静脉进行针对性的保护,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在术后对患者的静脉内膜造成损伤。术后应该定时帮助患者更换,在早期阶段实施患肢主动肌肉关节活动、被动肌肉按摩和关节伸屈活动等,可对局部血液循环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使静脉回流得到显著改善,防止由于长期卧床接受治疗而导致出现的血流速度缓慢。科学全面的出院指导不仅仅可以使患者对疾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显著增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同时还可以使护患之间的沟通加强,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4]。
参考文献
[1] 张世琴. 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0,24(17):102-103.
[2] 彭志英. 下肢骨折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 护理研究,2010,20(17):104-105.
【关键词】护理干预;四肢骨折;应用效果;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131-02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车辆的不断增多,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不断的增加,我国临床上骨折的发生率也逐年的增加。其中,四肢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一般是由于突发的创伤所导致,临床上处理这类骨折的主要手段是进行骨折部分的复位固定以及功能的锻炼[1]。为了探究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本研究中选取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四肢骨折的患者110例,进行了强化的个性化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将研究结果进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四肢骨折的患者220例,其中男性患者123例,女性患者97例,年龄在12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40.2±4.7)岁。骨折后入院的时间为1-85h,平均时间为16.8h。按照骨折的部位分,上肢骨折的有130例,下肢骨折的有9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进行夹板固定的有35例,进行石膏外固定的有79例,进行骨牵引的有40例,进行内固定术的有66例。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基本的病情等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等基础护理。
1.2.2 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1.2.2.1 骨折创伤的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接诊后马上进行伤口的止血包扎,并对伤肢进行简单的固定。搬运患者时,注意对伤肢的保护,防止对伤肢的二次伤害,此外,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早建立静脉通路,并给予吸氧。
1.2.2.2 心理护理 受伤后的患者往往伴有恐惧心理,怕创伤带来的疼痛以及担心预后等,护士要根据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正确的疏导,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做好安抚工作,使患者能够正确的对待疾病,积极地配合治疗,主动锻炼患肢。
1.2.2.3 健康宣教[2]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宣教计划,让患者了解自身的治疗方案以及康复计划,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2.2.4 术后护理 患者手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应用合适的止痛方案,且将患者放于高位,促进静脉血的回流等。
1.2.2.5 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功能的锻炼。手术后第1天由护士协助进行骨折处上下关节的伸展以及等长收缩的锻炼。手术后2周,在增加肌肉的锻炼度的基础上加上骨折近端关节的主动锻炼,手术后4周,增加锻炼的时间、范围和强度。手术后的7周,逐步进行日常生活负重等锻炼。
1.3 效果评价指标[3] 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优:患者X线检查骨折部位完全愈合,肢体功能完全恢复;良:患者X线检查骨折基本愈合,患肢功能基本恢复,关节活动情况基本良好;差:经过治疗护理后,患者X线检查骨折未愈合,肢体活动功能明显受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 18.0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
2.2 两组研究对象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
3 讨论
临床上四肢骨折较为常见,骨折的治疗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自理能力。骨折的治疗离不开完善的护理,然而,在临床的治疗中,往往只关注手术的进行而忽视了后期的护理以及对功能的锻炼等,导致患者的恢复情况不佳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一些研究报道[4]中指出,四肢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部分。高质量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鼓励进行早期的肢体功能锻炼能够有利于肿胀的消退、减轻关节僵硬的情况。
本研究表明,对四肢骨折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协助指导患者进行早期肢体功能的锻炼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早期回归社会,是值得推荐的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罗敏生,郑木平,谭伟. 四肢骨折后功能锻炼及护理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13,3(19):135-137.
[2]张雪梅. 68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 吉林医学,2013,34(4):759-760.
[3]胡军,王雅琴,敬琳,等.循证护理在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352-353.
关键词:护理干预;膝关节手术;功能恢复
膝关节具有比较复杂的解剖结构,如果膝关节发生损伤,会使患者的行动产生障碍。目前,膝关节比较常见的手术方法是关节镜下微创手术,该方法手术后具有比较少的并发症,对患者损伤比较小,但是该手术治疗后的护理十分重要[1]。我院选取了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膝关节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在临床应用的对比,护理干预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治疗的120例膝关节手术患者,其中男性65例,女性55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43.8±4.8)岁。随机把他们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44.2±4.6)岁;实验组6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2.9±5.8)岁。两组患者进行便、尿、血等常规检查,均正常,肝肾功能均正常。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锻炼方法和目的告知。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3],具体的方法为:实验组对护理人员实行功能性锻炼的培训,护理人员应该对功能性锻炼的方法进行熟练掌握,给患者制定功能性锻炼的详细计划,并制作出时间表,护理人员对患者功能性训练按时辅助进行,确保患者可以保质保量完成。个性化功能训练计划,内容主要包括:锻炼患者下肢肌肉包括N肌和股四头肌的功能锻炼,1次/4 h,锻炼20 min/次,患者在手术24 h之后开始锻炼;患者可以使用持续被动活动来进行膝关节活动锻炼,进行2次/d,锻炼30 min/次,患者手术后48 h开始进行;患者进行髌骨推移锻炼,每8 h进行1次,锻炼5 min/次,手术后72 h开始锻炼[4]。
1.3观测的指标 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调查患者手术后疼痛情况和患者的疗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处理,并且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用%表示,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的对比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疗效对比,见表1。
2.1疼痛情况调查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情况,见表2。
3讨论
患者膝关节发生损伤后,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下肢力量得到恢复,可以使骨折得到稳固,有助于关节软组织的保护。但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和手术后的恢复十分重要[5]。本院为了提高膝关节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对我院膝关节手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措施是对患者进行功能性的训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以我院进行膝关节手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手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手术后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对患者下肢肌肉锻炼,可以促进患者腿部血液的循环,使肿胀得到减轻,防止患者肌肉发生萎缩;通过对患者进行膝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可以促进关节软组织的代谢和营养,使韧带损伤得到尽快恢复;患者进行髌骨推移训练可以防止患者髌上囊粘[6]。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使患者主动、被动进行功能锻炼,从而使患者膝关节力量和活动度得到恢复,是膝关节功能保护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以缓解膝关节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疗效,使患者可以尽快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满意程度,使医院医疗形象得到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韩京媛.持续性护理干预对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02):131-132.
[2]李燕华.护理干预对膝关节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8(12):46-47.
[3]高小萍.分析护理干预对促进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4,13(14):56-57.
[4]蒙文艳.护理干预对促进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3,13(04):131-132.
关键词:可吸收螺钉髌骨骨折手术室护理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84-02
髌骨是承载膝关节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可以维持膝关节的稳定与运动。对髌骨骨折患者如果不能给予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膝关节运动障碍,甚至股四头肌的萎缩,严重者还会出现终身残疾等情况[1]。而髌骨骨折患者多为意外事件,患者多采用急诊手术和急诊治疗,需要手术室护士给予密切的手术室护理配合[2]。我院将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患者30例给予细节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09年9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15岁,平均年龄为(46.35±6.02)岁;横行骨折27例,粉碎性骨折3例;左侧骨折19例,右侧骨折11例。患者受伤原因为:运动伤4例,交通伤22例,其他4例。实验组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最大为77岁,最小为17岁,平均年龄为(47.87±6.15)岁;横行骨折26例,粉碎性骨折4例;左侧骨折20例,右侧骨折10例。患者受伤原因为:运动伤5例,交通伤20例,其他5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受伤原因、骨折部位及骨折类型等差异均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护士在手术前对患者病情了解,并与医生沟通,在手术中积极准备各种物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配合手术顺利进行。
实验组患者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主要改进措施为:①术前访视:在手术前加强术前访视。护士不但要对患者病例进行了解,其次还要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手术室护士走入病房,面对面地与患者交流。首先向患者做好自我介绍,讲解本次访视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患者,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同时邀请患者家属参与其中[3]。耐心地讲解可吸收螺钉对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和优势,并讲解手术中治疗中的无痛,告知其会有丰富经验的医生和护士进行操作,建立其手术的信心。随后讲解手术的主要过程,消除患者由于无知带来的恐惧情绪。②术前充分的器械准备: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与医生沟通,以了解手术的大致时间,分析所用的仪器。同时根据手术方案对器械进行检查,保证器械能够正常地运转。且在手术前要摆放在医生习惯的位置。由于手术在止血带下进行,对手术时间要求较为严格,因此护士要充分地熟记手术的物品与器械的位置,以避免由于器械原因而延长手术时间[3]。③Time Out:在手术开始前,护士、医生与麻醉师进行Time Out,即时间停一停。护士、医生与麻醉师再次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核对,包括患者的姓名、手术部位、手术标示、手术方案、麻醉方式、皮肤准备情况、过敏史。在得到三方确认并一致后再进行手术。④加强无菌操作:手术室无菌操作是保证手术的关键,且如果患者术中受到感染,会导致手术失败,出现严重的后果。我院护士为了更严格地执行操作。监督手术中人员的无菌操作实施情况,限制参观人员在2人内,并减少人员的流动[4]。⑤术后回访:为保证手术护理的完整性,在手术后1d为患者进行手术后的随访,强调手术已经成功,并询问患者对手术的感受,询问其意见。随后要叮嘱患者在手术后要积极进行康复锻炼,配合手术后病房护士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更好地康复。
1.3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以上内容由两名护士进行统计和录入。同时在回访过程中,由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包括“满意”“不满意”两项。
1.4数据处理。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处理,检验水准α为0.05,以95%为可信区间,计算结果中P
其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方法为t检验;患者满意度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X2检验。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患者出血量较少,其输血量少,与对照组患者的各个指标比较,P
3讨论
可吸收螺钉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其具有组织相容性,在骨折手术后使用可以保持较好的强度,且愈合过程中的固定物质逐渐被吸收,手术操作较为简单,可以有效地避免2次手术的创伤[5]。
我院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对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采用了细节护理干预措施。其中手术前的访视和手术后的回访,可以确保手术护理的完整性[6],并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且重视术后的康复,同时还能充分地了解各项需要,积极给予满足[7]。其次,手术中的器械准备,可以缩短器械对手术过程产生的影响,缩短时间;手术中Time Out的使用,则能够有效地避免各种风险发生,且能避免由于各项内容不符而影响手术进展。
从本次使用结果看,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缩短、患者出血量少,输血量少,与对照组比较,P
综上所述,可吸收螺钉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细节手术室护理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值得应用。参考文献
[1]卢霞,马丁.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手术配合[J].中外医疗,2010,29(25):51
[2]孙继玲,耿洁.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配合[J].职业与健康,2006,22(5):391-391
[3]徐雯莉,谷迪丹,王健等.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腕舟骨骨折的手术配合[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83-84
[4]马文龙,陈丽.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配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7):808
[5]马梅.可吸收螺钉在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及手术配合[J].全科护理,2011,09(1):53-54
关键词:骨科术后卧床患者;前瞻性护理;便秘
临床上对于便秘的解释是一种容易受到个体差异影响,使得排便次数较前明显减少,通常情况下,一周仅有两次排便,伴有腹痛腹胀以及食欲欠佳等情况[1]。对于骨科术后患者而言,尤其是一些脊柱方面的患者,常会由于活动受限而引发便秘[2]。本次研究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01月被诊断为骨科疾病进行手术后卧床的患者100例。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01月被诊断为骨科疾病进行手术后卧床的患者100例,并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使用护理干预的护理组50例和使用传统护理方法的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有男患24例,女患26例,年龄在19~69岁,平均(51±3)岁,有4例胫腓骨骨折、6例股骨粗隆骨折、8例股骨颈骨折、9例髋臼胃折、7例腰椎骨折、6例股骨干骨折、4髌骨骨折、3例踝部骨折、2例跟骨骨折、1例其它部位损伤。对照组有男患25例,女患25例,年龄在22~71岁,平均(52±1)岁,有6例胫腓骨骨折、4例股骨粗隆骨折、9例股骨颈骨折、8例髋臼胃折、6例腰椎骨折、7例股骨干骨折、3髌骨骨折、2例踝部骨折、3例跟骨骨折、2例其它部位损伤。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程度方面的自然情况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包括每日对患者排便情况进行询问,出现便秘者给予2支20ml的开塞露灌肠,9g麻仁丸2次/d口服或100mg酚酞片2次/d口服。若以上办法均无效,给予灌肠通便处理。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办法。具体包括:①心理干预。多数骨科患者受伤原因都是突发性、破坏性伤,因此会产生恐惧和焦虑心理,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胃肠功能下降,从而降低排便功能。加上卧床患者活动度小,不能自行解决生理问题,为减少家人的麻烦,会在一定程度上忍便,使得粪便干结,更加不易排除体外。针对这一现象,需要护理人员先嘱咐家属不显露不耐烦表情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开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进行术后的康复训练,有效降低便秘情况的发生[3]。②饮食干预。患者卧床期间,胃肠蠕动能力会变差,需要提供患者高营养、高膳食的物质,帮助患者胃肠进行蠕动,并尽量降低食物过腻过干导致排便干结。督促患者每日至少饮用1.5L纯净水,帮助身体基本的代谢。③腹部按摩干预。肠道正常运行为顺时针方向,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告诉家属帮助患者多按照顺时针的顺序对患者的腹部进行轻柔按摩,提升肠道的蠕动速度,从而有效排除粪便。④健康宣传干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普及教育,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便秘症的产生和治疗办法,提供有效的预防与解决措施。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告诉患者和家属一些床上锻炼方法,如主动的松紧训练,帮助患者提升排便的能力。当患者由于伤口处产生较大的疼痛感时,需要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根据医嘱给予对应的止痛药物[4]。
1.3护理满意度 对患者进行回访,填写调查问卷,分为100分。60分以下不满意,61~80分较满意,81以上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数。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方面的分析,t检验作为计量资料检验方法,计数资料使用率(%)来表示,组间检验使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便秘情况 护理组患者便秘数8例16%(8/50)。对照组患者便秘数16例32%(16/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2.2护理满意度 护理组患者48例满意96%(48/50),2例较满意4%(2/50),0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100%(50/50)。对照组患者41例满意82%(41/50),5例较满意10%(5/50),4例不满意8%(4/50)。护理满意度92%(46/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3讨论
对于骨科患者而言,术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骨骼愈合的恢复,因为长期卧床,导致活动度低,再加上食用过油腻等辛辣刺激的饮食,心理因素,饮水量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容易使得患者出现便秘的症状。本次研究对于护理组患者采用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和健康宣传干预办法,能够较好的帮助患者拥有乐观积极心态面对术后的康复锻炼,保证患者肠道蠕动,降低便秘的发生率。本次研究护理组患者便秘数8例16%(8/50)。对照组患者便秘数16例32%(16/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综上所述,对于骨科疾病进行手术后卧床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秀珍,钟翠娟.优质化护理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22):96-97.
[2]严璐.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06):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