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突出,国际先进钢铁国家为了更好的应对环境和气候的挑战,在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均取得了很多的成功经验。河北省钢铁行业在不断的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学习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使得自身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不断提升,实现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际先进钢铁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新特点
(一)充分利用能源,积极开发突破性节能技术
由于发达国家长期致力于开发和采用节能技术,能效水平较高,进一步降低能耗的潜力有限,因此先进钢铁国家纷纷致力于突破性节能技术的研发。ESTEP(欧洲钢铁技术平台)于2004年专门设立了欧洲超低二氧化碳排放项目(ULCOS),该项目计划持续的时间为15—20年,目标是至少实现一项碳排放量减半的突破性炼钢技术。环境和谐型炼铁工艺技术(COURSE50)是日本钢铁业为实现温室气体大幅减排而正在进行的突破性技术研发项目。该项目是通过减少高炉CO2排放以及分离、回收高炉煤气中CO2,将CO2排放量减少约30%的技术,预计2030年前后确立该技术,2050年前后应用和普及。韩国浦项钢铁公司全氢高炉炼铁技术是将碳排放降至最低程度的长期技术,这一技术路线设定的可行期限是2050年,目前,浦项钢铁公司正致力于二氧化碳捕获与分离技术(CCS) ,到2030年有10%的减排任务将依靠CCS技术完成,该技术与FINEX 工艺相结合,还可以获得45%的CO2减排目标。美国钢铁协会目前正致力三项降低钢铁工业CO2排放的技术研发项目,一是用氢闪速熔炼生产生铁,通过氢作燃料替代炼铁生产过程中所用的煤和焦炭,目前该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二是熔融氧化物电解工艺炼铁,该项技术不产生二氧化碳。三是新型悬浮炼铁技术、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研究。
(二)保持高水平的环保投入强度
目前国际先进钢铁国家纷纷投入巨额经费进行节能减排研发工作。欧盟2007—2013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低碳发电以及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的预算为23.5亿欧元;欧洲钢铁技术平台(ESTEP)设立的欧洲超低二氧化碳排放项目(ULCOS)第一研发阶段(2004—2009)总投资7500万欧元,第二研发阶段(2009—2015年)中的TRGBF中试和示范阶段项目总预算达到5—5.5亿欧元。美国是世界上低碳经济研发投入最多的国家,在2010年年度预算中,仅对清洁燃煤技术的研究就提供了150亿美元;美国钢铁行业估计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约为钢铁行业总投资的15%左右。日本2008年—2012年投入300亿美元来推进“环境能源革新技术开发计划”,日本钢铁业为实现温室气体大幅减排而正在进行的环境和谐型炼铁工艺技术(COURSE50)项目2008—2012年投资100亿日元,2013—2017年投资预算150亿日元。韩国浦项钢铁公司2000—2010年投资14000亿韩元安装了能源回收设备,用于提高能源效率;为了实现2020年每吨钢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10年降低9%这一目标,浦项钢铁公司预计到2020年还将投资15000亿韩元,截止到2020年,浦项集团在新绿色增长方面将合计投资55000亿韩元。
(三)重视环保型高附加值新产品研发
世界先进钢铁企业在研发突破性低碳技术的同时,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也非常重视高附加值环保型产品的开发。例如减轻汽车重量是提高燃油效率及减排CO2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通常汽车总重量减轻10%将会使 CO2排放量减少5%—8%。日本钢铁业致力于开发汽车轻量化的高强度钢板,日本通过向汽车、造船、电力等行业提供高张力钢板取得的CO2减排效果达到了每年650万吨CO2。美国钢铁公司与卡特彼勒技术公司共同开发汽车用轻型高强度钢,卡特彼勒技术公司拥有TEMPER TOUGHTM特殊合金钢的专利技术,该合金钢能在保证车身强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车身重量,以降低汽车的废气排放。韩国浦项钢铁公司优先发展超轻型高强度汽车用钢、高级别电工钢等高附加值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比例高达60%以上。同时浦项钢铁公司2011年新开发出LED电视机用散热钢板、铋基易切削钢、高光泽度紫外线涂层钢板等33种高附加值产品,特别是世界顶级产品种类由99种增加到124种,销售比例达到17.8%。
(四)开发利用新能源
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各个先进钢铁国家减少钢铁行业碳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很多国家都在致力于氢能产业的发展,日本COURSE50项目中就包括将氢用于铁矿石还原的反应控制技术。韩国浦项钢铁公司也致力于重点开发能大量使用高纯度氢气作为还原剂的全氢高炉炼铁技术,而在获取氢气方面,浦项钢铁公司与韩国核能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温度达到950℃以上的超高温氢气发生核反应堆。美国纽柯钢铁公司于2011年参与美国天然气开发项目,以获得稳定的低成本天然气供应,此外纽柯还参与了 Encana石油与天然气公司的长期投资计划,双方签署了20年的长期供给合同,保证天然气的长期稳定供应。与此同时,各个发达先进钢铁国家还致力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日本新日铁从焦炉煤气中提取氢供应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为社会节油减排做贡献,日本JFE还应用污泥硝化产生的沼气发电;浦项钢铁公司高度重视合成天然气、智能核反应堆、风力发电、氢燃料电池和智能电网等新能源技术开发,共设立氢燃料电池等9项绿色新能源研发项目和智能电网等29项未来成长事业研发项目。
二、河北省钢铁行业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一)钢铁企业多而散的局面致使产业集中度不高,能源损失严重
河北省作为钢铁大省,已经连续多年钢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来自河北省工信厅的数据显示,2013年河北省全省粗钢产量18849.6万吨、钢材产量22861.6万吨、分别占全国产量的24.2%和21.4%,粗钢产量和钢材产量都位居全国第一位。目前河北省具有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数量有150家,企业众多致使能源损失严重。河北省民营钢铁企业目前占据三分之二,且多数为中小企业,在官方统计的数据里,唐山市只有40多家钢铁企业,但是实际上唐山丰润区就有200多家钢铁小企业。虽然河北省多年来一直强调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减少企业数量,但是从河北省官方的数据中,我们也能发现河北省钢铁企业数量不断增长的现象,数字显示省内涉钢企业已达到700多家。
实际上近年来河北省为了解决钢铁产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一直在谋求通过联合重组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提升企业竞争力。2005年以来河北省钢铁企业先后经历了四次重组,出现了河北钢铁“国有资产整体划拨”模式、渤海钢铁“联合入股”模式、长城钢铁“集体加入”模式、新武安钢铁“资源纽带”模式以及最近的渐进式股权融合模式,但最终这些集团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重组,目前仍处于生产、财务、人员等各要素分而治之的状态。其中2010年年底河北钢铁集团以“渐进式股权融合”模式先后整合重组了12家民营钢铁企业,但是这一模式在后续实施过程中也偏离了最初的构想,2014年以来河北钢铁集团与这12家民营钢铁企业解除了此前签署的联合重组协议,这一模式也宣告失败。致使目前河北省钢铁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大量中小钢铁企业无序经营,能源损失严重。
(二)低碳工艺技术创新力不足,节能减排技术不到位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钢铁行业低碳技术明显落后,尤其是作为高比重煤炭消费的河北省在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我国企业所采用的技术大多依赖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发的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0%,而最后与产业结合的只有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的水平。同时,现阶段我国钢铁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仅占企业销售收入的0.8%左右,而工业发达国家则达到5%左右。早在2004年日本钢铁企业在炼铁工艺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量为966.78吨,而我国河北省钢铁产业炼铁工艺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2年前三季度就已经达到1049.44吨,高于日本钢铁产业炼铁工艺2004年碳排放7.87个百分点,可见研发资金的缺乏造成钢铁行业整体研发能力缺乏,低碳工艺技术创新力明显不足,致使河北省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明显落后。
与此同时河北省节能减排技术不到位,造成煤气回收以及二次能量回收率很低。我国转炉煤气回收平均值为54立方米每吨钢,而国外工业发达国家是在100立方米每吨钢。日本的新日铁已经回收的二次能源在可回收部分中占92%,中国宝钢也回收二次能源中的68%,而河北省大多数钢铁企业的二次能源的回收量在50%以下,甚至一部分中小企业的二次能源回收只是刚刚起步。
(三)传统能源利用效率低,新能源研发动力不足
中国钢铁工业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70%左右,全流程钢铁企业消耗的煤炭更是占到其一次能源的95%以上。目前钢铁生产主要分为以矿石为主要原料的高炉转炉长流程和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电炉短流程两种方式,其中高炉生产流程能耗是电炉生产流程的2倍以上,CO2排放是电炉生产流程的3.8倍。而我国目前处于废钢短缺时期,致使我国钢铁生产以长流程为主,导致我国铁钢比2008年高达0.94,而美国钢铁企业的铁钢比已经小于0.4,德国为0.65左右,日本为0.73左右。同时我国电价较高,这些因素导致我国电炉钢比明显偏低,2008年世界电炉钢比为32%,美国为58.1%,中国仅为12.37%。
作为中国钢铁第一大省的河北省钢铁工业同样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钢铁生产以长流程为主,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能效水平的先天不足。河北省的煤炭利用率仅有2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低于世界先进水平15个百分点,因此,河北省钢铁行业发展中传统能源利用效率低,“高碳”特征非常明显。另一方面,河北省虽然拥有丰富的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但是由于新能源产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本身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河北省新能源企业除保定天威、英利集团、秦皇岛哈电等企业规模较大外,其余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这些企业资金明显不足,高端技术人才和具有专门从业经验的技术人才尤为匮乏,致使新能源的研发动力不足,严重制约了新能源的产品研发、产能扩大和技术升级以及推广应用。
(四)工业技术装备落后,环保治理设施缺乏
由于钢铁企业减排CO2前期需要投入大,成本高,这显然带来了企业的短期行为。河北省存在大量中小民营钢铁企业,这一现象就更为突出。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河北省主要钢铁企业有烧结机165台,平均单台烧结面积109平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这些企业中,仅有53家钢企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烟气脱硫装置,2013年3月,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对河北省钢铁企业进行了联合调查,发现唐山、邯郸、秦皇岛、邢台近年内建成或在建的钢铁项目有34个,均无任何环保手续。此次督查共发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90平方米以下烧结机49台,400立方米以下高炉 44座,有60%的运行企业存在环保问题,其中70%属除尘设施运行不正常,八成以上企业的生产废水仅通过简单沉淀过滤后即用于冲渣和熄焦,使污染物由液态转化成气态排放。
2012年,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仅盈利15.81亿元,销售利润率为0.04%,河北省钢铁行业盈利153.52亿元,销售利润率为1.34%,而这中间有141.83亿元是由民营钢铁企业创造的。数据显示民营钢铁企业吨钢成本较重点钢企低近千元,其中环保投入少是民营钢铁企业成本低的重要原因,在目前盈利的一些小企业中,大多环保投入低甚至是零投入,一个小钢厂不启用环保设备,每年可省下上千万元的成本,这就导致河北省钢铁落后产能由于环保投入少,成本低,反而利润高,也造成了在河北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河北钢铁民企产量却在不断创新高。
三、促进河北省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产业集中度,削减过剩产能,避免能源浪费
河北省近几年提交了多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河北钢铁产业多种整合重组模式多遭失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河北省钢铁产能已从2005年的1亿多吨上升到2013年的3.14亿吨,这说明通过行政审批手段严格控制钢铁产能收效甚微。最近一次《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中,在缩减规模总量和企业数量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到2015年炼钢产能总量调整到2.2亿吨,有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数量由目前的150家压缩到50家左右,到2020年减少到30家左右。目前,河北省钢铁行业集中度低,存在大量过剩产能,落后产能规模较大,大多数企业污染防治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对于河北省钢铁行业来说,严格的环保标准是淘汰钢铁落后产能的有效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依据能源消耗、环保标准两个方面限制钢铁产能,同时与“税价机制”相结合,使得那些不符合环保标准的钢铁企业无利可图,难以生存,最终自动退出市场,进而达到提高产业集中度,削减过剩产能的目的。
(二)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
技术进步是实现节能降耗的关键,研究分析显示,技术进步对节能的贡献率达到40%~60%,世界先进钢铁国家非常注重低碳技术的研发。虽然河北省钢铁行业也意识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如河北省科技厅与河北钢铁集团联合设立“河北省钢铁产业技术升级专项资金”,每年投入6000万元,十二五期间总计投入3亿元资金,主要用于高附加值产品研发与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同时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河北钢铁集团2011年技术开发费投入34.86亿元,比上年增加20.27亿元,技术投入比率达到1.39%,比上年增加0.75个百分点。但是相比于工业发达国家钢铁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已经占企业销售收入的5%左右的水平,我们的研发投入明显不足。目前要想改变河北省钢铁行业这种产量巨大、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也大的局面,必须结合省内钢铁行业的具体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环保技术,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掌握核心的钢铁节能减排技术。
(三)积极开发清洁环保的新能源,降低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
目前,以消费煤炭等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费,开发清洁环保的新能源已经势在必行。河北省拥有丰富的新能源,其中河北省风能资源储量在7400万千瓦左右,分布在张家口、承德和太行山、燕山山区以及唐山、秦皇岛、沧州沿海地区。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每年光照3000-4000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且拥有良好的电网构架,截至2011年底,全省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8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5万千瓦。目前河北省已形成光电、风电、节电、储电、输变电等比较完备的新能源产业体系,保定的“中国电谷”已经成为世界级新能源设备制造业聚集区,可以说河北省在新能源发展方面具有的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由于国内新能源应用成本高,河北省新能源产品90%出口到国外,因此目前的关键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掌握核心技术,降低应用成本,提高新能源转换率,推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平价上网,促进新能源的广泛使用,进而降低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
(四)提高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淘汰落后产能
工艺技术装备是钢铁产品提升竞争力,节能降耗的重要基础。有资料显示, 炼铁高炉炉体容量越大,单位炼铁成本越低。1000立方米高炉相比400立方米吨钢综合煤耗降低80%,吨铁焦耗降低60%。因此,淘汰落后产能是节能减排的有力措施。虽然2008年以来,河北省共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892万吨,占全国淘汰落后产能的41.8%;淘汰落后炼钢产能3496万吨,占全国淘汰落后产能的44.8%。但是由于河北省民营钢铁企业占到三分之二,企业规模小,环保投入小,运行机制比较灵活,众多民营钢铁企业借助低成本优势不断增产,其投资也在大幅增长,所以造成了河北省钢铁产能越减越多的局面。目前河北省已经提出到2017年压减6000万吨钢铁、其中民营钢企聚集的唐山、邯郸、石家庄这几个钢铁重镇分别将压减粗钢产能4000万吨、1204万吨和482万吨,而且2014年确定了压减1500万吨钢铁产能的目标任务。但是截至2013年年底,河北省钢铁企业每年新增钢铁产能3000万吨,是政府计划2017年以前平均每年淘汰落后产能1500万吨的两倍。这说明应该进一步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步伐,切实做好落后产能的退出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京萍.发达国家钢铁工业低碳技术研发方向[J]. 冶金信息导刊,2012.(06):6-7.
[2]饶蕾, 曹双双. 欧盟钢铁业节能减排措施对我国的启示[J]. 理论与改革,2013(5):107.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但是这会无形中加大企业的发展压力,迫使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力遵循国家制定的节能减排发展原则,努力学习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和环境保护相平衡。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环境成本会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并逐步得到了发展。
一、相关理论
低碳经济是一种集产出、销售、耗用以及回收利用于一体的经济形态,其实质是通过技术创新以及制度改革来发展新型经济体系,从而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缓解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长,已达到在治理环境的同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经济体系。企业环境成本,是指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中,企业为了治理自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和保护环境所产生的成本。企业产生环境成本的原因诸多,例如,因为生产破坏环境所交的罚款、用于改进企业技术和设备所产生的费、环保义务宣传费等各种费用,另一方面,还有一些非现金的成本产生,其主要体现在企业因为不遵守发展原则,破坏环境,损毁了企业形象,因而产生了相应的费用;企业会计核算和计量的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够很好地发挥相应的作用,带来了一定的发展局限和损失。企业环境成本的产生必定会增加企业的总发展成本,然而企业环境成本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企业必须紧跟时展步伐,虽然短期内会导致企业费用增加,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会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成本会计分析
(一)低碳经济与企业成本
低碳经济引领发展的潮流,企业要想得到好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这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新局面,只有这样才会使自己的企业利于不败之地,但由此所付出的精力和辛苦是可想而知的。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会增加生产费用。技术的创新和新型机器设备的使用可以很大的降低碳排放量,低碳经济因此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包括很多方面,时间、技术、人力、尤其是资金,对中小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会花费很大一笔资金,而这些资金对它们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会因此导致企业发展成本增加,资金无法得到周转,使企业面临很大问题。但是如果以长远的眼光看的话,前期的资金投入却能使企业得到更大的回报,由此看来,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是必要的。因此,政府可以将更多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低碳经济,这样中小企业就不会因为成本太高而得不到发展。
(二)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
成本会计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是一种新兴会计核算,在我国发展时间短,因此尚未得到普及,理论和发展也只是处于基础时期,现在我国发展企业环境成本会计遇见的最大问题就是不能全面的投身于实践,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本来自身的会计核算系统就不够完善,资金也相当匮乏,因此很难快速进行会计核算和研究改革。除此之外,大部分企业因为私利不想承担起发展低碳经济的责任,只想着自身企业的利益,不去在乎或者逃避自身企业的发展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所以,部分企业对此都袖手旁观,事不关己的态度。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企业现在对环境成本的增加不仅有利于减少对未来投资,而且会增加企业效益。同样,环境成本会计的发展同样会反过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使低碳经济的计量有了根本的会计保证,低碳经济又会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人民群众会对其进行更多的监督,政府会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因此,为了满足利益相关者对环境成本会计的需求,顺应时展的趋势和要求,企业要在社会中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在遵守政府规定的环境成本会计核算规则的前提下,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现状,不断对其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推进我国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低碳经济,发展新型企业
要想大力宣传低碳经济,政府需要采取组织活动、制定有关制度、进行研讨会议等措施,这样才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低碳经济,加深对其认识。由于宣传力度不到位和民众学习意识不高,低碳经济至今鲜为人知;大部分企业虽然得到了低碳经济的号召,但由于技术和资金等问题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加强低碳经济的宣传,不仅能提高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对平时有损环境的行为有所控制,而且能提升从业人员的低碳环保意识。此外,应该以企业主体为中心,逐渐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以此来明确企业应该承担的相关责任,确保企业既能实现自我价值,又能主动承担相关社会职责。由于国家和人民对环境问题愈加重视,这就要求企业要努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技术进行创新,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大步向前,大力发展低耗能产业,淘汰传统三高的产业,或者在传统工业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这不仅可以保留一部分原来企业,还可以降低改革成本。同时也要求国家鼓励企业发展低碳产业,对落后产业进行整顿和废除,控制煤炭、钢铁等行业的发展。
(二)完善相应的制度法规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从而产生了较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些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地球的主人,我们不能任由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差,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所以我国应该对此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这种情况进行控制。也只有这样,我国环境成本会计发展才会得到相应的保障。至今,我国已经连续出台制订了系列法律规定,既有关于环境保护的,也有关于环境成本会计的,这些制度明确严肃的对其违法行为制定了相关处罚措施,表明了对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树立了这些法律规定的权威,保障了其顺利实施。随着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的发展,制度法规也应该随其发展而完善,不断进行改革,适当的加大违法惩罚力度,这样才能促进利益相关者不断发展低碳经济,以免除制度法律的处罚,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了碳排放量,从根本上保护了环境,充分的调动了企业和民众参与低碳经济发展的热情。企业自身的意识是主观的,其实企业发展好坏起主要作用的是企业自身的努力和自我发展意识,制度再严格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好的企业懂得抓住时展潮流,顺势而为,在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要想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更加关注低碳经济,通过多种途径研究低碳经济,全面透彻的对其进行了解,研究怎样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寻找新的办法,引进新的先进技术,对企业制度进行改革,积极投身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行列中,这样才能使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
(三)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完善奖惩制度
制度是实行的保障,因此为了使企业环境成本会计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政府必须要严格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对其进行监督,要明确监督对象和惩罚措施,加大监督保障力度。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要紧紧依靠民众的监督及参与,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做好相应的宣传和指导工作,积极组织有关的活动来对当前的环境问题和如何增加环境保护意识作出分析指导,以此来逐渐提高民众参与的热情,使其积极投身于监督的行列中,除此之外的另一监督渠道就是网上监督,各个企业要将自身的情况做到公开透明,方便民众进行网上查看和监督,这样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不仅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不断提高自我意识,而且要积极接受社会各界以及各种途径的检查和督导。除此之外,政府需制定合适的奖罚制度,明确奖罚范围和奖罚数目,并将其制度的实施落实到实处,做到奖罚有度,这样才能打击有关企业的嚣张气焰,使其行为有些收敛,同时又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情绪,提高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情,从而全面促进环境成本会计在我国的进步发展,真是一举两得。
四、结论与展望
低碳经济背景下产生的环境成本会计,已经在我国发展近二十年,已有一套完整全面的理论基础,并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发生改变和完善,然而在实践方面却没有充足的经验,环境对企业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企业应大胆的尝试从环境成本会计理念走向实践,给自己的企业创造出最有利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李阳艳.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15).
[2]昌莉荣.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
[3]武丽华.低碳经济下企业环境会计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4(05).
[4]徐凯,卿玲丽.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环境会计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财会学习,2015(18).
关键词:低碳经济;新农村;建设
低碳经济能够在不影响当前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下,运用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有效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速度,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温室气体以及各类污染物之排放,从而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现代新型农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任务之一,也是充分提升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有效缩小城乡差距的具有根本性的措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在低碳经济愈来愈受到关注的新趋势下,怎样进一步地进行积极响应,让新农村建设的各个面貌均实现向低碳化的转变,这已经成为了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之中,要从低碳经济背景来考虑,全面彻底地转变目前的农业生产发展形式,切实降低农业生产当中的碳排放量,从而尽量降低能源的消耗,致力于发展具有清洁、低排放以及循环利用等特点的现代低碳农业,从而走出新农村建设的新路。
1 新农村低碳经济的基本含义
低碳经济主要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引领,运用技术、制度、产业转型等各种不同方式,尽量控制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所产生的消耗,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之形态。新农村低碳经济则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大力指导之下,在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不断加快农民群众生活低碳化的进程,通过农业、林业、牧业以及渔业等产业的低碳化发展,持续降低农村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状况改善的双赢目标,而且还能促进全社会低碳经济的新发展。
2 低碳经济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1)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低碳经济在世界气候变化的新形势下产生,要求人类的能源消费、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方式以及产业结构等实施变革,从而适应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变化,而且还能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2)促进社会公平。打造低碳型新农村,事关人类发展以及社会公平。如果还要对已经相当有限的非再生能源实施过度开发,就会侵犯到后代子孙的切身利益。所以,一旦不实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对于高消耗与高污染不进行控制,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甚至会导致能源的枯竭。(3)能够统筹城乡的同步协调发展。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性的方法,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积极发展低碳型新农村,十分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全面处理统筹城乡之间的发展,关停并转那些耗能比较大、污染极高的具有落后产能的中小型企业,并且不再同意设立不利于建设低碳型新农村,从城市转移而来的高排放与高污染工业企业,从而更加科学地安排农村地区的建设项目,全面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低碳型农村的发展进程,从而有效改变我国当前所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4)能够加快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的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人们能够真正地过低碳生活,实施低碳消费。要帮助农村居民提升对于低碳生活之认识,进而转变以往农村地区那些不够文明、不讲求节约的不良生活方式甚至消费的陋习,加快我国农村切实形成文明生活与消费、节约用水及用电、爱护与保护环境,从而创建出文明农村与低碳农村,展现出新农村文明之发展。
3 低碳经济背景下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健全新农村低碳经济制度建设
低碳经济作为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一定要强化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建设,从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体制与机制上的全面保障。笔者建议对新农村低碳经济项目的开发施行免税收以及信贷优惠等政策,从而指导农村地区各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的结构。同时,还要不断加快对于新农村环境的保护以及低碳产业化发展等各相关领域的立法等工作,对于不利于我国新农村低碳经济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要视情况分别实施清理、复核或者修订。要健全完善能更好地反映出市场供求、资源稀缺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的产生机制和消耗资源环境的生态补偿体系。唯有在制度上对新农村的低碳经济进行全面保障,这样一来才能具有不断发展之动力、和各类突发事件加以抗衡的力量,才能让低碳经济沿着正确的趋向加以发展。
(2)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以提升新农村低碳经济水平
因为低碳经济完全代表了今后实体经济之发展趋向,低碳技术的需求量相当大,而且盈利能力相当可观,这是新投资机会以及投资的新增长点,一部分企业也会增加该部分投资,从而努力追求能够得到比较高的投资上的经济回报。政府部门也应当积极加大低碳技术的开发以及运用上的投入。因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时间的系统性工程,企业与政府在此方面的投入也具备了持续性。这一可以长期坚持下去的,规模相当大的投入,能够运用乘数效应真正发展为切实带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在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企业与政府的投资放大效应变得更加显著,所以,对于经济所具有的拉动力也变革更加明确。为了更好地应对低碳经济之需求,从而实现政府所提出的节能、减排等相应的目标。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切实实现新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乘数效应,新农村建设中的各行各业均一定要全面淘汰那些过于落后的设备以及技术,积极运用切实符合低碳型经济需求的新型设备以及技术,这就需要农村地区的广大企业一定要不断加大在设备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对于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经济落后的农村来说,经济发展绝大多数均是依靠政府加以帮扶的。当然,新农村低碳经济的极大发展,一样需要依赖于政府的积极支持。这就应当切实提升政府在农村地区低碳经济发展当中的作用,并且全面加大财政经费方面的投入,从而促进农村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
(3)积极倡导新农村低碳生活方式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以及村容整洁,这是低碳经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目标,为此,不但用发展比较的低碳农业的之产。如此同期,还应积极倡导低碳化的生活形式,所以,十分有必要再从农村生活上来解决低碳经济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要努力实现农村低碳生活中的低污染。低污染是低碳生活方式中的最为鲜明的特点,一定要通过多种形式以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从而能够达到当地环境所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全面改变不顾及到当地的能源消耗,不估计到当地的生态成本,不顾及到公共利益的那种自私、自利的生活方式。为此,应当积极推广节能型的居住房屋,更好地运用保温、隔热、环保、节能型材料,提升房屋的采光比例,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以及沼气等设施。同时,要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较好的节约型生活习惯,注重于节约,积极推广垃圾减量化以及无害化处理手段,真正让低碳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让低碳能够承载我国新农村更加美好的明天。二是要努力实现农村低碳生活中的低物质。应用运用再利用机制,从而让废弃物能够变废为宝,合理降低各类物质之输入。比如,可以将沼气建设和厨房、厕所改造相互结合起来,运用生活垃圾以及牲畜粪便等来发酵与生产出沼气,运用沼渣来为农作物进行施肥,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变废为宝,而且还能有效降低当地的碳排放,还能节约当地农民群众的开支,可以说是一举而多得,能够引领农民群体过上现代低碳化生活,切实解决当前我国农村所存在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问题,从而让低碳生活真正成为推动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巨大动力。
(4)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所谓可持续农业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可持续方式来合理地运用资源,从而避免对于资源以及环境产生负面效应,进而形成一种能更加有效地维持土地、水、动植物遗传基因等资源,不会导致当地环境退化,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能够被社会广泛认可与接受的一种现代农业技术。也就是说,可持续农业技术应当表现出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以及社会适宜性等特点。一是要积极发挥基因工程、新型耕作以及资源再生技术等在农业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可以把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领域之中,从而生产出生物肥料、生物农药以及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产品,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地区蛋白质资源的匮乏状况。要运用遗传育种、克隆等新技术,积极培育农作物、畜禽、水产等新品种。要运用生物固氮技术,从而让农作物能够直接运用空气当中的氮来降低农田中氮肥的使用量。要运用计算机以及卫星定位等技术来积极发展精细农业。要运用我国极为丰富的地热资源来创设出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农作物能够实现早熟与早产。同时,还应当积极鼓励在生产生活当中运用节电、节油类农业机械以及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等。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通过准确认识新农村建设在低碳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探究我国新农村低碳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是要努力改进自己的生活情境,这是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大保障。有鉴于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开展新农村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以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具备了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新荣.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学解析[J].生态经济,2009(2).
[2]姚洋.低碳农村之路:城市化与新农村社会文化运动[J].绿叶,2009(11).
[3]雷雯.低碳经济:农村发展的新视角[J].乡镇论坛,2010(5).
[4]吕植.低碳中国的希望在农村[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6).
一、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影响的理论分析及作用机理
(一)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影响的理论分析 反倾销会计发展受制于客观经济环境,同时对经济环境有反制作用。低碳经济模式下,反倾销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计信息使用者还是企业均具有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高新技术,开发新型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等方式由传统的高碳经济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模式转变的动机,以期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放松对环境的保护,注重低碳会计相关问题会计信息的举证。会计环境的变化影响会计信息的需求,影响会计的处理程序与方法,乃至影响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意愿及信息质量等。会计环境变化对反倾销会计的新要求,将客观促进反倾销会计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二)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影响的作用机理 由于低碳经济是供给型经济,其发展路径具有明显的制度依赖。即约束社会经济发展的低碳化制度框架的确立将促使经济的低碳转型。而会计准则作为制度层面的规范,可以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依赖,即低碳经济理念可以通过会计准则予以践行。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将低碳经济理念融入其中,利用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这一特性,通过会计准则的执行对反倾销会计活动进行规范。此外,为了保证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以及达到其预期的经济后果,还必需构建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种依赖制度。应该注意的是,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的作用是基于相互作用基础上的循环作用。利用会计准则对低碳经济理念进行践行,可以推进企业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对反倾销会计具有反作用,将促进反倾销会计的发展;而反倾销会计的发展有助于低碳经济理念的践行,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的影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的影响现状 目前,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予以践行的,在现行会计准则中融入了低碳经济理念。在反倾销应对中,针对低碳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会计举证时,主要是从体现低碳经济理念的会计准则的五个主要方面着手:(1)会计目标的定位。会计目标采用了受托责任观,且将受托责任的范围扩展至整个社会层面,企业需对整个社会履行环保责任。(2)会计要素确认条件。在资产确认时,兼顾考虑了经济资源创造价值的非直接性。即允许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是却有助于企业从相关资产获得经济利益或者减少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的经济资源确认为资产。比如,允许不直接带来经济利益的环保设备确认为企业的固定资产。(3)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企业需在附注中披露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对社区的贡献、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信息。(4)固定资产预计处置费用。企业应将为承担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发生的支出确认为预计处置费用,同时增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5)企业承担矿区废弃处置义务。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将企业承担矿区的废弃处置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并相应增加井及相关设施的账面价值。不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在废弃时发生的拆卸、搬移、场地清理等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存在的问题 包括:(1)未充分意识到通过利用会计准则践行低碳经济理念应对反倾销的有效性。目前,无论是会计准则制定者还是执行者均未充分认识到通过利用会计准则践行低碳理念以应对反倾销的有效性,未在反倾销会计中充分体现这种理念,因而未能通过使用这种方式来增强企业进行会计举证及应对反倾销的能力。(2)低碳经济理念在反倾销会计中的涉入范围较小。目前,低碳经济理念只是在会计准则的某些方面进行了体现,而且是一种附带产物。即为了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必要性而进行的会计准则的某些相关规定,附带体现了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经济理念只是较浅程度的涉入到反倾销会计系统,尚不全面和深入,未使得低碳经济理念在反倾销会计系统里面得以充分践行,未能通过更好的践行低碳经济理念而增强企业应对反倾销的能力。(3)低碳经济背景下基于反倾销应对的内部控制制度构建不完善。低碳经济理念的有效践行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基于反倾销应对的内部控制制度构建尚不完善,并没有围绕低碳经济发展的特殊需要专设一些基于反倾销应对的内部控制制度,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应对反倾销能力的提升。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理论结构与实务问题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理论结构 包括:(1)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会计目标。发展低碳经济,与其相关的碳排放、交易及鉴证等的会计问题势必需要纳入到会计核算范围。经济发展模式、会计核算范围的变化,势必会对反倾销会计的目标造成影响。目前,现行反倾销会计目标同时体现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种观点,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更应注重“受托责任观”,受托者不仅需对资源或资产的所有者履行受托责任,还需要履行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因此,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除了需实现传统的目标外,还需增加一具体目标。即提供与低碳会计问题相关的会计信息,反映受托者低碳责任履行情况,以满足反倾销应对时会计举证的需要。(2)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会计假设。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对反倾销会计假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主体和货币计量这两个假设上。一是会计主体假设。由于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催生一些新的会计问题,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在确定会计主体时,也应将新生的低碳会计问题纳入其核算范围,而且还应当考虑本会计主体与其他会计主体之间相联系的低碳会计事项。二是货币计量假设。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需将低碳经济相关的会计事项纳入其核算范围,作为进行会计举证的信息来源。然而由于碳排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低碳经济相关的会计问题的计量可能需要较高的人力成本和技术成本,其计量结果的可靠性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做到可靠地计量低碳经济相关的会计事项将是反倾销会计面临的一大难题。(3)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反倾销会计除了具有传统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之外,还具有合法性和预警性两大特殊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变化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需要修正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由于低碳经济具有的公共物品特性,使得该经济模式发展需要法律规制,将低碳经济关系上升为法律关系进行调整。因此,在低碳经济模式下,提供反倾销会计相关信息时也应处于低碳相关的法律框架的约束之中。除了提供反倾销预警信息外,还需要提供关于低碳环保等方面的预警信息。在日常提供反倾销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应适时提供特定主体碳排放情况、产品碳含量情况、环境法规执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能源消耗情况等相关的指标数据,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从而从防范碳壁垒的角度规避反倾销。二是新增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专门性。利用碳壁垒发起反倾销是利用反倾销进行贸易保护的手段之一,反倾销会计中提供低碳会计相关的会计信息,是具有特定目的的专门性信息,主要是用于进行反倾销应对的会计举证。在提供碳会计信息时,要统筹考虑特定主体内外部所有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围绕反倾销会计的目标,提供专门性的会计信息。(4)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会计职能。反倾销会计的目的是为反倾销诉讼提供会计支持。传统的反倾销会计的职能是会计调查、会计监测、会计规避、会计提起及诉讼协助等。即从会计方面为反倾销诉讼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提供胜诉的会计环境。而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还具有从低碳会计信息角度进行会计监测、会计规避的功能。因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会计职能并未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只是会计监测职能、会计规避职能的作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牵涉到了低碳经济层面。(5)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财务报告。传统的反倾销会计主要披露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外国产品在进口国倾销情况、正常价值的确定方法、倾销幅度的估算、损害与倾销的因果关系等方面的信息。而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由于低碳会计问题也是反倾销会计的核算内容之一,也需要对低碳会计问题的相关信息进行披露。基于应对反倾销的目的,需要披露的低碳会计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低碳会计核算信息的披露。即通过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形成的关于低碳经济会计问题的财务信息。比如环保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价值;含碳产品的价值;含碳产品的销售收入;含碳原材料的采购成本;环保设备的维护费用;环保研发支出等。二是关于低碳会计监督信息的披露。即可以通过会计监督方法进行监督的信息的披露。比如碳排放情况、存货的含碳比、环保法规执行情况、企业环境质量情况、企业对环保做出的环保承诺、低碳绩效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披露。三是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进出口企业可以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基于服务于反倾销应对的目的,对一些相关的、真实的内容进行披露。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实务问题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关于反倾销会计的一些会计实务问题也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工作的好坏对反倾销应对起着重要作用,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是确定产品倾销与否的最根本标准,也是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中的最关键环节。传统的反倾销会计主要从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协调方面来进行基于反倾销应对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而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由于环境会计是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会计手段,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企业产品成本核算范围已成为一种必需。事实上,我国频频遭受反倾销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涉案产品未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产品成本核算范围。由于涉案产品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未考虑环境成本,没有将污水处理费、环境污染治理费、环保设备支出等记入相关的产品成本中去,这样就造成了出口产品成本较低,出口价格也较低,进而增加了被发起反倾销的可能性。因此,科学的量化环境污染成本,合理的分配至出口产品成本中去是低碳经济背景下进行反倾销应对的重要会计工作。(2)固定资产业务核算。固定资产折旧一直是国外对我国发起反倾销时所提的缘由之一。现行准则规定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弃置费用的金额较大时,应当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原价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这一规定不仅践行了低碳经济理念,而且有利于正确确定固定资产的成本,避免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偏低,从而保证避免我国产品成本偏低,增强了我国产品成本资料的举证价值。但是,在确定预计处置费用,需要用到现值计量属性,而现值计量属性的缺陷是主观性强,会影响计量结果的可靠性,而计量结果的不可靠性则会影响到固定资产的成本,并最终影响到企业产品成本的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计量结果的不可靠性也可能成为国外发起反倾销的借口。因此,企业必须尽可能可靠的计量固定资产的预计处置费用,在践行低碳经济理念的前提下,更好的增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资料的举证价值。(3)职工薪酬业务核算。我国现行《职工薪酬》准则的国际等效趋同对反倾销应对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在此只从低碳经济背景角度分析职工薪酬业务对反倾销会计相关实务问题的影响。原会计准则将研发人员的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即研发人员的薪酬状况会影响到企业的当期利润,基于目标利润目的的考虑,可能会制约企业的研发投入。而现行《职工薪酬》准则允许研发人员职工薪酬在符合相应条件下可予以资本化,该规定可有效解决研发人员薪酬与企业利润目标之间的矛盾,调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积极性。由于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手段,研发支出的可予以资本化为企业引进和激励技术创新人才减少财务障碍,这将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若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因此,职工薪酬通过计入无形资产成本、无形资产再通过摊销计入产品成本,职工薪酬从该角度对产品成本的核算造成了影响。对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职工薪酬的正确确认和计量,会使产品成本相关财务资料更具可比性,成本数据举证价值得到提高。但是,职工薪酬是否计入无形资产成本需要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主观性极强。若不能对此进行准确计量,可能会影响到产品成本核算资料的正确性,影响到产品成本核算资料的举证价值。(4)低碳会计问题核算。为了有效的应对反倾销,增加反倾销会计举证能力以及会计证据的可信度及说服力,还需要对一些纳入反倾销会计的低碳会计问题进行核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对碳素燃料消耗量、碳排放量的反映。可以设置“碳消耗——燃料、动力”、“碳排放”等账户来加以核算;对于半成品、产成品,在进行价值货币计量的同时,做好碳含量的反映。这样既可以及时反映特定主体的碳消耗、碳排放等情况,又可以据此及时的判断其低碳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及时的采取措施予以规避防范。二是设置备查账簿。通过备查账簿把一些无法在分类账中记录,但可用于反倾销应对的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会计信息进行登记,以备查用。比如对原材料的碳含量、低碳资金投入量、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的预算等信息进行登记。三是在财务报表中列报低碳会计信息。比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分别列示含碳存货和未含碳存货,分别列示环保设备和非环保设备的账面价值;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碳消耗费用、环保维护费用等,在附注中披露各个减碳项目的投入支出、各种产品的含碳比等信息。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
(一)低碳理念培养制度 准则制定方和企业均应当树立低碳理念。准则制定方应认识到通过会计准则践行低碳经济理念的重要性,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增强低碳经济理念在会计系统中的涉入度,为更好的在反倾销会计中践行低碳理念做好制度准备。企业管理当局应注重低碳经济理念的推广,培养员工主动践行低碳经济理念的意识,注重技术创新,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对内部单位和个人低碳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考核和激励。我国不少高能耗、高污染、高碳排放的行业,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代价取得了低成本优势,但却成为国外发起反倾销的攻击对象。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实际上起到了一种倒逼的作用,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反倾销应对问题,企业必须践行低碳理念,转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这样才能通过低碳经济的发展推动反倾销会计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利用会计应对反倾销。
(二)低碳预警管理制度 企业应搭建预警信息平台,对自身环境法规执行情况、碳排放情况、环境损害程度进行全方位的、连续性的监测,以便及时了解企业低碳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尤其是对出口产品,还应该关注其碳含量、该产品对环境成本分担情况、生产该出口产品的固定资产预计费用的预计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企业应对相关岗位进行分工,可通过生产、销售、财务以及专门的分析人员对信息进行监测,并对监测到的这些信息进行适时分析,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以便及时作出处理。在我国对该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之前,做好事先的规避工作。
(三)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控制制度 企业应对整个生命周期链条上的碳排放量进行控制。从最初的产品开发,到产品生产、销售、客户使用直至报废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都应该注重碳排放量的控制。而且,除了注意产品的直接碳排放量,还应该考虑该产品的间接碳排放量,比如包括使用该产品需增加的配套设备、零部件等在其他企业生产时的能耗、污染物排放量及碳量,使用该产品在运输等新增加环节中的能耗、碳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等方面。通过对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进行控制,才能提供更详细、更完整的涉案产品的成本核算信息、成本构成信息,增强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举证能力。
(四)低碳评价制度 通过设计企业低碳责任履行情况的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指标,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对低碳经济理念践行、反倾销会计执行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反倾销会计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局限性及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保证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有效执行,实现企业有效应对反倾销的目标。企业可采用低碳评价指标包括:低碳资金投入率(年度企业低碳资金投入/企业资金年度总投入)、碳消耗费用利润率(息税前利润/年度碳消耗费用)、低碳资金周转率(营业收入/低碳资金的平均余额)、低碳项目净现值、低碳项目内部收益率等。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1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会计视角下河南省进出口企业的反倾销应对研究》(编号2011-ZX-039)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陶艳娟:《浅论反倾销会计的理论结构》,《商业会计》2004年第2期。
一、低碳经济概述
伴随着全球人口与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在为人类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环境安全问题。全球气候的不断升温、能源资源的日渐枯竭,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逐渐恶化已经是人类自工业革命时代以来对于环境影响的不争事实,也正是基于环境的日益恶化导致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愈发警醒。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环境“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这一概念最初是由英国政府于所作的《能源白皮书》所提出,自其首次被提及以来这一区别于传统高耗能、高增长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重点突出了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其需要能够构建起新型的产业与能源结构,主要是通过以最低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来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产出。因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存在有密切的相关性,并将严重影响到人类的能源与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其必将会导致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出现重大的转变,因此,甚至也有人将低碳经济称之为“工业4.0”。
虽然低碳经济这一概念距离其首次被提及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然而在此过程当中,人们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依然保持观望的态势。这主要是由于在人类以往的工业革命时代,化石燃料满足了人类主要的能源需求,并且在目前的经济与技术发展情况下,化石能源的市场竞争能力依然还是要优于其他的能源类型,因此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代价过于高昂。但是伴随着化石能源稀缺性的限制,国际油价必将持续走高,同时应对气候恶化的观念与呼声日益强烈,特别是伴随着近些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情况的逐渐增多,导致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发达国家设定了能源减排的责任目标并基于此进行了积极的政策调整,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经逐步达成了全球性的共同认知。目前,已经有大量国家将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其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转型的重要构成内容,此外还有部分国家将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开发工作作为了新的发力点,积极的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并借此来实现对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日益成为了目前世界主流的经济发展方式,并且其在未来的世界经济当中必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同时发展为一类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1.非政府组织制定温室气体核算标准的影响
伴随着人类社会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温室气体”效应也日益严重,并且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可以经常看到。而要想改善这一情况,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即为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如何确定温室气体到底排放了多少,便需要明确其具体的核算标准。对于温室气体的排放,虽然目前在国际上存在多项标准内,并且存在有明显的差异性,然而当前被人们所广泛接受与认可的即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以及“国际资源研究所”提出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目前这一核算标准已对国际贸易规则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大量的企业均将其视作为自身企业的碳排放标准。此体系是目前所有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当中最为全面的,其重点囊括了目前大部分相关的温室气体计算与测量标准,具备有一整套系统化、整体性的碳排放核算流程,能够给予企业提供以明确的对比参考,从而促使企业能够明确的了解到应当如何做好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倡导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必定需要能够避免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首先便需要明确相关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因而,目前由相关非政府组织所制定出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2.企业实施低碳供应链对于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实施便是为了促使实现低碳化的经济发展,进而所采取一种经济发展策略,其主要是针对企业的日常贸易活动,简而言之:企业是低碳化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目标与对象,以及对低碳规则进行制定的主要参与者。只有切实的依据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需求,从企业长远发展的层面来思考经济发展模式,不单单需要注重眼前的发展利益,更应当遵从政府的号召,将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经济的前提要素,大力推行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方式,并注重供应链的发展,方能够让有经济业务往来合作的双方实现共赢。自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被提出之后,许多规模较大的企业基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都是带着积极的心态去实施的,因为其明白低碳化发展模式的价值所在,且表明自身低碳经济的发展态度,并基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选取相适应的经济策略来制定出相关的发展战略。企业最终将会于自身的供应层面来着手考虑,并通过整体的上、中、下游产业链来实施相应的低碳化发展策略,尽可能的降低对于能源资源的过度损耗、降低温室气体的额排放,并最大程度避免对于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企业要想实施以低碳化的供应链发展模式,就必须要能够将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政策予以彻底的落实,积极响应低碳化经济发展模式的号召,促使低碳化的经济发展理念能够深入于企业的全体成员心中。因此,企业实施低碳供应链对于国际贸易规则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3.能源与气候变化标准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实施以能源与气候变化的标准化制定过程当中,对于国际贸易的规则也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在低碳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当今社会,国际标准化标志作为一项制定国际标准的机构组织,其能够通过对于能源以及相关气候变化指标等标准的制定,并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尤其是在能源与气候变化这两方面。因此,我们目前也可观察到: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出的能源以及气候变化标准,其对于国际贸易规则所产生的影响重大而深远。虽然这一组织机构并非由政府官方所构成,然而其在国际上的信誉度却并未因此有所下降,甚至比一些国家政府的信誉度更为人们所接受。因而,大量的企业均是基于对于自身情况的分析,并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出的标准为指导依据,来明确应当遵循哪些标准并予以落实执行。也正是基于具备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于能源与气候变化指标等相关标准内容的制定,使得大量的企业能够得到有效的参考依据,并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指导理念之下,促使企业的低碳经济政策能够得以更为良好的落实。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出的能源以及气候变化标准对于国际贸易规则所产生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
三、中国的应对策略
1.加强对私营标准与低碳规则的重视
尽管目前国际上大部分的低碳经济标准均非官方所制定,不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然而也正是由于其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重视与遵从,其本质上也就具备了强有力的约束效果,在国际贸易供应链管理当中只有加强对于相关规则的重视,并合理化的予以应用,方可确保其有助于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并且在对内方面政府也应当积极的鼓励私有企业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以促使低碳标准规则能够得以更为广泛的推广。
2.重视区域贸易协定的规则
在当今时代,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迫使大量的区域贸易协定也不得不将气候、能源等问题纳入到协定内容当中,因此世界各国对这一方面的内容也越来越重视。重视区域贸易协定当中的规则制定,不论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思考,还是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角度来说,都必将会牵涉到相关的低碳准则。而我国最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我国签订了大量的区域性贸易协定,例如中国与东盟自贸区、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等区域性贸易协定的签订,势必会导致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开展更为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并促使在贸易资源的共同分享,以及谋求共同发展方面做出重大的贡献。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相关规则标准制定与完善也必须要能够紧跟上。在目前的国际经济发展大背景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要想能够取得一席之地,谋求长远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区域贸易协定规则,加强同相关合作国家的全方位合作。
3.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尽管在低碳经济的相关标准内容制定过程当中,许多标准并非由政府官方所制定,然而其所产生出的影响力价值却一点也不输于官方标准,在逐步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相关的低碳经济标准已经逐步的取代了政府标准,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接受与推崇。也正是基于这一现状情况,我国便需要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相关低碳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当中,在同各个国家的协商过程当中,基于对本国国情的考虑,并立足于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促使所制定出的国际低碳经济标准能够更加符合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从而避免对于我国的经济贸易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在国际贸易当中所涉及到的行业领域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十分众多,而且不同国家间的沟通与交流往往还存在有一定的障碍性,因此必然就会导致在关税、币种换算等方面产生诸多的分歧。因而,在进行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之时,对于政府部门而言还应当积极的开展好外交工作,尽可能的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促进整体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1.低碳经济与艺术设计相关概念
1.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根据可持续性发展理念指导,利用各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众多方式,来最大限度的降低煤炭、石油等高能耗高碳能源的消耗,从而使得温室气体能够降低排放量,从而达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生态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一方面给予环境保护降低能耗的同时,另一方面也是调整国民经济发展,提高能源的相关利用,发展各类相关新兴产业。
1.2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就是把艺术的各种形态美感充分和日常生活设计紧密结合起来,使其能够充分体现出美感的同时也还具有相应的实用性。而艺术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相应的产物,通过结合物质与精神相应功能,来给人们提供相应的服务,也是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必然产物。
2.低碳经济在艺术设计中的必要性
工业化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剧增,人类从当下满足生活需求的同时转变为获取相应的经济利润,推进低碳经济艺术设计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使得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索取也变本加厉,导致各类能源消耗严重,而在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不经过任何处理随意丢弃,导致超过自然界承载能力和净化能力难以控制,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以前的旧时代,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意识还十分薄弱,缺乏低碳经济理念的认知。而进行的艺术设计只是为了改变相应的生活居住结构,来满足日常人们居住需求。导致在进行材料选定是,为了让自己所居住场所更加豪华高端,对各种新材料以及高科技产物的大量使用,而忽视了环保问题,而有的新材料生产厂家为了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将没有达到相应标准的材料投入生产使用中,而这种材料所产生的有害生产气体对人体有着极大的危害。人们为了满足当时需求,对于自然资源大量耗损,使得后代人的生活模式和能源使用受到的相应的制约,缺乏低碳经济的艺术设计理念指导,往往都会造成相应的负面结果,这样反而会制约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和可持续性发展。
3.低碳经济在艺术设计中理念的应用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使得社会进步的同时带动各行各业的进步,给人们生活生产方式带来极大的转变。促进低碳经济理念在艺术中得到广泛使用,在转变人们相应理念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低碳生产技术提供,降低对于低碳材料成本的使用,将节能环保材料带入进人们的生活中,是的装饰设计的可行性有着极大的提高。为了更好的降低生态压力,降低能耗,低碳经济理念已经成为社会关注与发展的重点。低碳经济理念在促进社会与自然之间共同发展的重点同时,也促进社会日常生产生活中各种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在进行设计时,设计者在考虑美观的同时也需要对实用性进行考量,使得所使用的材料更加符合相关规定。绿色环保的低碳材料,所采用的是天然物质,所产生的污染小,携带的不良物质也少,在缓解缓解污染同时,也降低了生态污染问题。
4.结束语
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面对各种高消耗、高污染的现实状况,作为耗能大户的各类建筑物的建筑施工企业,只有掌握了先进的低碳化、节能化的施工技术,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由此可见,就低碳背景下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做出以下几点探讨。
1 、低碳经济环境下改进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虽然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种类繁多,但人口基数大,使得我国已成为最大的能耗大国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人口云集于城市,使得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被不断的升级利用,城市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在增加了不少的建筑面积。我国当前正以年均20亿m2的速度递增,并呈高发态势,而这些建筑中95%的建筑都是高能耗建筑,如此发展下去,只会更快的降低人均能源占有量,将与世界用能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基于这一现状,在“十一五”期间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对能源的节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建筑施工企业,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同时,也迎来了“十二五”的大好发展机遇。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能源被大量不合理的使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温室效应等不良后果。在这种不良趋势下,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随之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ic )也得到了各个国家的广泛认同。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近20多年来,国际上对低碳经济的综合评价研究主要针对CO2 减排技术开发出大量的减排评价模型,用来研究在全球、区域、国家范围内对经济领域或者部门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己成为当前的社会热点。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业也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着因不合理的使用能源资源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从减少环境污染和降低能源消耗的角度出发改进建筑技术己经成为当今的热门课题。建筑节能不仅仅是关注建筑投入使用后的节能,而且还从一长远考虑,关注节能技术的使用和节能材料的选择。总的来说,建筑节能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深入研究,协调工作。要达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要从多方面入手,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改进建筑施工技术。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着力改进建筑施工技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实现建筑智能化、低碳化。那么建筑节能就必须从建筑施工到使用投入采取一系列的节能环保措施,除选取节能的建筑材料之外,还应配合先进的节能施工技术,但这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从多方面加强建筑节能措施的应用,在改进施工技术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2、关于低碳背景下建筑施工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智能化、低碳化的建筑必须采取低碳施工技术。所谓低碳化的施工技术,就是改进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施工技术,从而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环境的污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实现智能化、低碳化的建筑。基于此,笔者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一)建筑施工管理绿色化
为确保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关键就在于管理,而为实现建筑施工低碳化,同样需要对建筑施工进行管理。因而必须转变管理理念,采取绿色化的施工管理方式,确保管理过程中的组织纪律的明确性,从根本上保障施工全程低碳化,进而尽可能的降低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二)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的改进
传统的施工技术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这些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过程中设备的噪音、产生的粉尘和光污染等,且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大都很细,极易被人体吸入,而由于建筑施工周期一般较长,这样就给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产生这些粉尘的原因主要是来与材料堆放不规范、机械作业以及道路扬尘而引起的,因而为降低施工过程中粉尘的产生,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的改进。对于高空粉尘作业,应选用取湿法作业,并加强相对应的保护措施,通过覆盖和屏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队环境带来的粉尘污染。通过对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在减少机械设备的碳排放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给环境带来的噪音污染。
(三)加强建筑原材料的节能改造
当前,有关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还有待完善,又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很多施工企业在建筑原材料选材方面的还缺乏规范化的标准,加之原材料生产企业生产的原材料质量良莠不齐,使得原材料的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60%以上甚至更多。使用大量的建筑原材料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也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而加强建筑原材料的节能改造是低碳背景下建筑施工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原材料进行节能改造,实现建筑原材料的循环利用,从而降低建筑原材料的消耗,进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建筑垃圾的产生。此外,传统的建筑施工需要大量的模板,势必会拖延工期,因而应在控制模板质量的前提下,采取租赁的方式缩短工期,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四)加强建筑施工用地的保护和利用
虽然施工阶段的阶段节地工作没有设计阶段重要,但还是应加强施工阶段的节地工作。注重施工道路和临时设施的设置,合理规划和布局临时性的设施,结合实际需要就占地面积进行合理控制,以达到高效利用土地的目的,从而将建筑空间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
(五)加大地下设施与文物以及资源的保护力度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应在施工之前对地下设施、资源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从而确保建筑施工现场四周的建筑物、管道、管线能安全运行, 尽可能的保留施工现场周围的文化遗产,在施工时如果发现大量文物,应马上停止施工,并上报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
(六)节水与水污染控制技术
建筑施工用水的比重很大,因此,在施工现场一要保护地下水环境,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二要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七)高效保温墙体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采用蒸压粉煤灰添加气混凝土来砌块作为建筑物的护墙,这是一种利用火力发电厂排放的粉煤灰作为主要原料,经过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对于建筑物的保温节能具有很好的效果,它的利用不仅减少了建筑资源的浪费,有效地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而且有利于环保,是一种很好的绿色建材产品。
(八) 地源热泵技术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节能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能耗,具有一定的环保功能,而且对于环境的影响较小,便于日常的维护工作,其原理是利用地表层中储存的能量来对温度进行调节,由于室外气温变化很大,但地表以下的地温却相对稳定,一般来说地温全年相对恒定,夏季的时候建筑物内多余的热量会不断地排出,并为大地所吸收,从而使建筑物内的温度保持一定。
(九)太阳能建筑技术
太阳能的使用对于建筑物来说,具有使用无污染、安装方便、安全可靠、不消耗燃料、不受环境限制、维修维护简单等特点,它是最适于建筑物节能环保的一项应用技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中的太阳能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
结语:总之,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就目前而言,当前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难以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为切实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应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注重施工技术的改进,切实降低建筑能耗和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实现建筑的智能化、低碳化。
参考文献
[1]曹小琳,胡剑龙.低碳经济模式下的建筑低碳转型研究[J].基建管理优化, 2010,(03)
[2]董占宝.低碳经济下的建筑施工[J].现代经济信息,2010,(20)
现阶段,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极快,而工业化速度也逐渐提高。在碳排放总量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温室效应现象更为严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频繁出现恶劣天气,而高碳排放量也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运动。通过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分析,以保证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在工业化时展过程中,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随之提高,使得全球变暖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目前阶段,生产、流通及消费等领域都处于高碳经济的状态,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基于此,将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当作重要依据,在低碳经济的环境中全面发展节能减排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
一、节能减排概述
狭义的节能减排具体指的就是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而有效地减少废弃物与环境有害物[1]。这种狭义的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有害物排放量。为此,应对产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新相关技术,这些都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内容,同样也是国家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二、低碳经济阐释
当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多,但是,能源发展会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也同样成为社会关注重点。多维的低碳经济,所指的就是在不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影响的基础上,经济创新制度和技术,以实现产业的转型,最终积极开发新能源,有效地降低发展能耗,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性发展,形成全新的经济发展格局。目前阶段,将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当作出发点,完全摒弃先污染后治理以及先粗放后集约的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秉承节能减排的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当作重要指标,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相互结合,对经济结构予以合理性地调配,以实现资源使用率的提升,全面建设生态文明。
三、节能减排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一)重视节能减排目标考核
对于节能减排工作而言,最关键的就是节能减排目标的考核问题,目前已经进入到实施阶段。对国内各个地区及单位GDP能耗、工业增加用水量及污染排放指标进行及时并公报,积极组织相应的部门严格考核企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情况[2]。最终,公告真实的目标考核结果,针对考核效果理想的企业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而没有按时完成考核的企业则应当进行严格地惩罚。
(二)积极推广并创新相关技术
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相关,而节能减排的贯彻与落实也同样与科技水平创新相关。所以,应当在节能技术与新能源开发技术方面加大研究的力度,确保能够实现高碳能源的高效运用,并在能源及环境领域中构建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在各领域企业中推广使用先进的技术,并及时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以实现节能公司对节能科技的充分利用。
(三)不断完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
现阶段,节能减排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当中的核心人物,所以,同样需要重视与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其中,应当结合当前节能减排工作实际开展情况来制定法律法规与政策,并且积极扩大其涵盖范围,对法律组织框架予以有效地完善,以保证所制定的法律法规与目前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相适应,更好地实现目标。另外,应当积极完善并修订既有法律法规,特别是《石油法》、《天然气法》以及《节约能源法》等等[3]。
(四)重视节能减排监管工作的开展
因为我国国土资源丰富,所以,在地域方面存在特殊性与差异性,很多政策措施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都存在不均衡的状况,有的合理,有的却始终无法贯彻落实。为此,政府在政策制定以及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制定方面,应当针对上传下达增加监管的力度,并且积极贯彻落实新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国已经积极采取了改善措施,并且针对各省市各地区的节能减排工作制定了相应的考核规定,并且及时公布考核的结果。针对节能减排效果不理想的企业应当提供举报渠道,并通过社会监管的方式,提高政府在节能减排监管方面的工作效率。
(五)构建节能减排市场机制
全面研究并推广使用节能减排全新技术,全面优化生产方式。另外,应当积极推动资源性产品,重视市场化的定价工作,并对资源的稀缺状况及环境成本等内容予以熟练掌握,对供给关系进行全面且深入地分析,并积极采用可行性的环境污染治理方式,进而降低能耗对于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4]。
(六)增强群众低碳意识
政府社团需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与渠道,大力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其中,针对各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宣传,并且使群众能够参与到节能减排运动当中。而在宣传的过程中,应当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予以合理运用,积极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完善与更新,将经济发展当作基础,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统一。同时,在该发展模式的背景下,使得节能减排工作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同样也被当作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企业应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在技术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深入研究并开发新能源,在企业经济发展中贯彻并落实节能减排政策,以更好地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文章基于节能减排,研究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希望通过上述措施,全面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以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作者:李玉佳 单位:哈尔滨市节能中心
参考文献
[1]陈跃,王文涛,范英等.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4):124-130.
[2]程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2):94-98,112.
摘要:作为耗用煤炭最多行业之一的钢铁企业,为了其未来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改变原来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向低碳发展模式,只有这样,钢铁企业才能长期存续、长期发展。目前,全球都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资源枯竭、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特别是我国现在资源已经进入了约束期,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
虽然国家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我们以前从未考虑过的后果,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资源枯竭以及环境质量下降等,过去这些问题都出现在发达国家中,但是,近年来这些问题已经波及到了我国,并正威胁着我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到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发展,工业化进程得以不断深入,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这种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能源高投入,特别是煤炭高投入基础上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
企业为了寻求自身的高速发展,无限制地投入化石能源,这种企业典型的例子就是钢铁企业。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依靠化石资源的高投入,而化石能源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种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会对地球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产生很大影响,进而使得地球上的平均气温升高,有关研究指出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比原来升高2.4度左右,这将对地球上的生物产生严重影响。例如,两级冰川融化使得海平面上升,进而导致很多陆地将会被淹没,干旱、洪涝灾害等极端气候问题频繁出现等。
同时,由于对化石能源利用光的不充分,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被排放到自然界中,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大量研究证明,这种污染已经威胁到了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在过去的几年中,各种罕见的流行疾病频繁袭击着人类,如非典、猪流感等,通过对这些疾病的分析,说明是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才导致了这么多流行疾病的产生和传播。面对这些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实行节能减排已是刻不容缓。
能源长期的高投入同时还产生了资源枯竭问题,现实情况告诉我们,化石能源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上亿甚至更长时间的沉淀才可以做到。但是,自从我们人类学会了使用这些能源开始,就一直在源源不断地消耗着这些很难再生的资源,人们也为了各自的利益,无限制地开发使用这些资源,逐渐导致了今天必须面对的能源枯竭问题。
上述的这些问题并不是单独产生的,而是一步步发生的。无疑,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会加大对化石能源的投入,但却没有考虑由此而产生的一连串反应,首先是化石能源的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向空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的势必将产生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同时燃烧后的化石能源会变成废弃物,被排放到自然界中,长此以往,就产生了今天环境质量恶化的问题,由于企业都有逐利的特性,因此会投入更多的能源,以寻求更大的物质利益,使上述问题更加突出。这样下去,企业发展必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中。
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资源约束期,钢铁企业的发展开始面临如何解决能源问题以保证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我们已经证实了这种依靠化石能源的高投入来寻求发展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上述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类社会开始经历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巨大变革,开始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开始要求企业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并将其作为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气候之间关系的一条基本途径。
什么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尽量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以使严重的温室效应得到有效控制,并达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重目的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状态。
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需要快速发展,但按照我们过去那种消耗能源的速度来寻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行不通了,因为我们国家本来就是一个能源储备量不多的国家,人均能源拥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51%,本来能源储备量就少,再加上我们以前的大量开采使用,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了。我国的能源分布状况决定了我国钢铁企业必须以煤碳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虽然我国的资源含量中,煤炭还是相对较多的一种,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开采,已经很难维持以往钢铁企业对煤炭的需求量了。所以,钢铁企业为了自身以后的长期发展,必须进行一次低碳革命,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我国能源枯竭的问题,更重要是为了实现自身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低碳经济下,钢铁企业会加快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技术的研究以及加快开发新的清洁能源的研究,只有这样,钢铁企业才能从以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采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也是由我国的基本状况决定的。由于过去长期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得我国近年来的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很多极端天气出现在我国,还有生态环境恶化、粮食生产安全危险增加、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受到威胁等。在出现这些问题的背景下,我国也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毫无疑问,作为耗用煤炭最大的钢铁企业也必须要转变它的发展方式,以缓解这些由于煤炭使用过多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所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就是用最少的能源投入换取最大的物质产出,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单位产出量的煤炭资源使用量,而且可以循环利用那些废热和一些废弃物。这样做既可以减少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又可以降低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避免产生更严重的环境污染,还可以达到节约使用资源的目的;另一方面,还要开发新的清洁能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虽然我们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但这些地球上的化石能源总有用尽的一天,到时候钢铁企业也就可以不用太担心它的长期发展问题,因为有新的更清洁的能源可以替代那些化石能源,这将直接缓解我国现在能源枯竭问题。
低碳经济将成为我国钢铁企业未来长期的一种发展方式,会大大推动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并将带动社会的发展,因为低碳经济要求企业时刻要有创新的意识。要创新就需要有新的研发团队,研发出的新方案要有人去实施,可以增加就业,使社会更加安定,并且可以激发更多人的创新热情,最后直接增加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缓解经济危机对企业的不良影响,在这种机制下,低碳经济的选择将成为钢铁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低碳经济选择与践行科学发展[J].中外能源,2009(1).
2、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8(5).
3、鲍健强.用循环经济理念重构传统经济流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4).
4、刘细良.低碳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J].新华文摘,2009(1).
5、谢军安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