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汽车维修专业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

第1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汽车检测与维修;培养模式

一、汽车科技发展概况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也随之增加。根据2014年底的统计数据,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4亿辆,而2003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仅有2400万辆,2014年汽车保有量数据较十年期提高了29.9%。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的新技术、新科技也日新月异,比如:奥迪最新开发的GFRP玻璃纤维复合材质悬架弹簧,复合材质悬架弹簧的操控反应有所提升,且比传统弹簧轻40%;绿色新能源汽车以及零尾气排放等环保技术;路虎捷豹受到赛车启发,设计虚拟风挡玻璃系统,带来全新的驾驶体验和辅助功能,让行车更安全、便捷,无人驾驶概念机的研发。目前汽车行业新技术众多,本文不一一列举。新科技、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汽车的维修及售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高职类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符合科技发展的合格汽修工作人员,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汽车维修业现状及从业人员概况

随着汽车的逐步大众化,也为汽车维修行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面对庞大的维修市场,许多汽车企业逐渐抢占国内市场,例如博士公司在我国建立了500多家汽车维修厂,德国等汽车用品制造商也逐步加大国内汽车维修店的数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类汽车维修企业约50万家,相应从业人员约300万左右,但是当前的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汽车保有量的需求,这使得汽车维修人员成为近些年的紧缺型人才。汽车逐步向智能化、人性化、高效化发展,也迫使相应维修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技能。而我国汽车维修人员的现状,远不能适应现代汽车发展的需求,首先长期从事汽车维修行业的人员普遍文化基础薄弱,技术素养偏低,其次传统汽修行业普遍待遇偏低,工作环境较差,直接影响维修人员的进一步学习。调查显示,我国汽修工作人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38.5%,高中阶段学历占51.5%,目前达到技师的比例仅占8%,这就造成了从事汽修工作的人员严重紧缺的局面。

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本人实际教学经验及对学生的实际调查,并结合我国高职类汽修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析,总结该专业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选取方面,首先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高效的接收:其次有些专业教材内容陈旧,未能及时更新汽车行业的新技术、新科技,新工艺,直接导致了人才的培养与现代化汽车的发展完全不适应。

2、教学过程中,首先大多数专业教师过于注重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往往一门专业课程仅设置―周实训课,甚至没有实训课,这样脱离了实际的操作能力的教学,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其次,受制于高职类院校本身客观条件的约束,部分院校不能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而采用传统的黑板教学,陈旧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接收更加困难。最后,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教师的缺乏师,也是制约本专业发展的―个重要因素。

3、实训教学过程中,校内实训工厂设备陈旧是我国大部分高职类院校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实训过程拆装陈旧的发动机,不仅不能适应目前汽车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且学生的技能

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国内部分高职类院校采用校内实训工厂和校外企业联合实训的培养方式,校外企业部分设备虽然先进,但是其实训场地有限,学生不能同时参加实训,从而学生实训技能的锻炼也参差不齐。

四、现代化汽修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1、高等教育与新科学技术相并存。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高等教育作为新技术研发的重要载体,而高职教育又使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两者不能脱离,应该相互补充,共同发展,达到双赢的目标。国内很多高等院校对汽车发展的新技术又独到的研究,比如,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致力于研究汽车整车集成开发技术、洁净能源汽车、燃料电池轿车虚拟匹配开发技术;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主要从事汽车成套制造技术与装备、节能环保汽车设计方法技术研究、高效节能环保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等等。目前研究或者实施的新技术,对汽车业的制造和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穿插介绍相关新技术,适当引入,以保证学生能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可将目前行业先进科学技术整合,并积极与相应高等院校合作,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可以尝试选修课线上教学的方法,将汽车行业的新技术、新发展及时有效的传达给学生,使其准确掌握行业动向。

2、引进企业的先进维修技术进课堂

引进一些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汽车企业,比如“奇瑞”、“江淮”等自主品牌,让学生及时了解研发的新技术、新动态使非常有必要的,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能够深入到企业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学习,或者聘请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走进课堂”进行指导,以便达到拓展学生视野的目的。同时,院校应该积极与维修设备厂相互配合,完成教师培训或者聘维修厂技术人员进行讲解先进汽车维修仪器的操作方法,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拓展了维修厂的市场。

第2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汽车产业现代化对汽车维修行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掌握机电一体化维修技能的汽车修理人员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技工学校汽修专业应制定合理而科学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优化课程设置,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出适合维修技术发展的人才。

目前,在汽车修理行业中,为了找到合适的高级技工,不少汽车修理厂之间不得不互相“挖墙角”,一再提高工资、福利等待遇。除此之外,由于现代汽车工业和营销理念的发展,整个汽车市场已着力于开发售后服务这一新的利润增长点,每年有大量的新增岗位从中诞生。

现在,国家已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列人紧缺人才培养计划,进行重点扶持,我校也已将汽车专业作为核心专业,列为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努力打造使之成为我校的品牌专业。新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正在不断改革。同时积极投巨资建立汽车教学大楼及添置实习设施。相信通过不断的汽车专业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必将大大地促进汽车专业建设,到时,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师资队伍得以锤炼,整体素质得以提升。也将更好的服务于我市的汽车行业的发展。

目前许多职业类学校、教育专家都已意识到专业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随着工业化、市场化的进程的加快,以“能力本位”课程论为主导,建立针对性与适应性相结合,课程结构模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的课程模式,并制定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是培养技能型人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的一个保证。

一、汽车产业现代化对汽车维修行业的要求

随着当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90年代以来,以电子装置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汽车产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于一体的高科技载体。诸如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自动变速器、ABS(制动防抱死系统),SRS(安全气囊),AC(空调)、电控悬架以及驾驶员交通信息系统等“机电一体化’,的汽车总体构建中,电子装置的比例越来越大,汽车由以机械装置为主向机电结合的科技型产品转变。这就决定了汽车维修人员在掌握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的同时,还必须尽快掌握现代电子维修技术。

1.现代化汽车产业对汽车维修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

随着现代化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汽车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修理人员以机械装置为主的汽车维修方式已经不适应维修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现代汽车的要求。据劳动部门从200()年7月1日起实施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中指出,对维修类职工的技能要求在加工、安装、操作、维修、检测等五类职工中是最高的;而在维修类中又以对汽车维修类人员的技能要求为最高。这是因为要从事对现代汽车的维修,除了掌握机械类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懂得信息传感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使用新设备的操作技能所以说,当代对汽车维修人员的要求是尽快使自己成为知识型的技能型人才。

2.汽车维修手段的现代化

尽管我国当前汽车维修业的技术水平依然滞后于新款车型的技术开发,也总将随着汽车现代化的日新月异而快步迈进高科技领域。面对着众多的现代化汽车,我们对汽车的维修观念也必须随之而更新,要从凭经验、感观为主的传统维修方式转变为“检查靠资料,拆装靠设备,检测靠仪器”的现代汽车维修方式。以对汽车的检测为例,在轿车中,大多数都装备了电控单元,它除了控制汽车的运行状态外,还具有判断、记录汽车故障的功能,诊断设备通过接口与汽车电控单元相连,读取故障代码,向汽车维修人员提供故障的症结所在。近来,汽车远程诊断技术的推开又势必推动我国的汽车维修技术、维修方式迈上又一个新的台阶。

3.汽车维修方式的科学化

当代的汽车维修方式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具有着两大特点:

其一、是从在汽车出现了故障后再去修理,向“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方向转变。也就是说,当汽车运行一定路程或时间后,就要进行强制维护,视检测情况做适度维修,从而确保了汽车的良好运行状态,降低了故障率。可以说,这种汽车维修理念上的更新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是难以估计的。

其二、是以汽车维修从“修旧式”向“换件式”转变。以往的汽车修理主要是对受损部件的修复,但任何维修后的部件在性能上是要打折扣的,如果采用“换件式”的维修方式,用新部件换下受损部件,从而既保证了汽车维修的质量,又缩短了维修的时间。这就意味着提高了汽车的营运效益。这种汽车维修方式的转变,势必大大提高了对汽车修理工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而电脑调漆技术的应用则使原来的汽车维修漆工失去了用武之地,从而要求对汽车维修的工种结构加以调整,实现工种结构上的升级和优化。 二、现代汽车产业对技工学校汽修专业的要求

现代汽车的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汽车维修人员只有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础知识,熟悉现代汽车的结构、传感技术、计算机应用、液压控制和自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对现代汽车的故障进行检测和维修。那么,怎样才能使当前技工学校汽修专业的学生能够适应现代汽车维修业的要求呢?

1.制定合理而科学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优化课程设置

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以机电一休化为特征的汽车产业的需要,着重于应用型技术课程的开设。如电子技术原理、控制技术原理、计算机应用原理、接口技术、汽车电器设备和汽车诊断检测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必须与当代汽车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要紧密联系实际,要以当今具有代表性的轿车作为典型,及时补充更新教材,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汽车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

要培养出合格的汽车维修人员就必须用新的教材来代替陈旧的教材,课程的设置也应做相应的重组。教学的实践使我们感受到,传统的《汽车修理》课是对以机械装置为主体的汽车进行故障的判断和对受损部件进行修复,显然这样的课程内容是不适应对现代汽车维修的需要。如果能够以电子技术为基本内容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来替代内容陈旧的的《汽车修理》课程,学生就可以系统的学习现代汽车的检测手段和维修方式,掌握先进的汽车维修技能。

2.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以体现技能为主,必须积极推进教学思想的更新,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结合汽车维修业的特点,应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实物教学手段,构建“理实‘一体”课堂,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表面式”教学方式,使学员动脑动手,理论实践融会贯通,知识和技能同步养成。同时,要注重加强学员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很快适应市场需求,抓住机遇,主动创业。

3.加强学校同汽车维修企业的联合,抓好实习基地的建设

第3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汽车应用与维修技术;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维护市场也随之扩大需求,对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增加,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对汽修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社会需要大量拥有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的汽修行业高技能人才。在这种形势下,社会对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和师傅的联合传授、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以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进行、强化实践教学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职教模式中的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是一种递进关系。目前,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已经成为职教领域广泛探索采用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面向工作岗位的技能型培训,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部分由业内专家、能手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手把手教学,根据企业生产过程的现场要求和规范来指导学生操作。学生在学校学习完全真实的工作流程,工作中怎么做课堂上就怎么讲,培训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学习时间就是工作时间,按企业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亲身体验到企业的标准化流程、经营理念和企业的文化[1]。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

三、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做法

1.优选合作企业,推进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是学院的一个重点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班级众多,此专业的学生对汽车维修都有很浓厚的兴趣。学院建有较完备的汽车类实习实训中心,可以提供汽车保养、整车拆装、钣金涂装、大梁校正、汽车美容等全系列的汽车维修实训内容。汽车应用系从40多家校企合作单位中优选出实力强、资源丰富,并热衷于职业教育的一批企业重点发展,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邀请企业专家到学院授课,共同开发专业课程。除了共同进行学徒制招生,开设冠名班,学院还邀请企业技师为每个学生配培训师傅,实践教学环节完全由企业技师进行手把手教学。

2.依据企业岗位需求,重构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在传统学科体系的约束下,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仍然以知识的系统性作为教学内容主线,导致无法将现今企业岗位的技术需求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中去。而课程的教学内容如果完全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进行选择,又会造成学生缺乏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要实现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模式必须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专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确定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形成独具专业特色的学生培养体系[2]。

3.教师深入企业,校企专家合作制定实训任务书

组织本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多次调研,通过安排教师到企业一线实习锻炼,以及与技术骨干人员面对面交流,充分了解岗位需求及对应的职业能力,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标准来设置课程,建成适合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每年安排部分教师进入企业岗位实践3个月,不仅能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积累企业实践经验,同时为可专业建设提供改革思路,为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实践水平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襄阳汽车职业学院学院在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出了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训任务书》的学习,本专业学生已经按照实训任务书项目步骤开展实践学,完成整本《现代学徒制实训任务书》的学习可以获得两个学分。

4.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引岗入校

2015年,襄阳汽车职业学院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与东风日产襄阳工厂合建东风日产总装、钣喷、焊接实训室,完全按照企业培训员工场地的要求进行建设,按照企业工序要求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在校内就可完成企业上岗前的培训任务。

2016年,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积极引入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以及车仆(深圳)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进校园共建实训基地,已经合作建成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培训中心、汽车美容实训中心等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

四、对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一些建议

1.政府需要给予支持

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职业院校方面做出努力,还需要政府在制度层面上给予企业更大的支持,避免出现职业院校一头热的现象,要让企业、高职院校、学生、行业机构都参与进来[3]。参与实行现代学徒制的企业、高职院校、学生、行业机构都应给予相应的激励 ;对于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企业、行业、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申报审查的方式给予定期奖励或税收减免;对于学生应予以学分的奖励和职业证书的奖励。

2.要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加大推行力度

探索现代学徒制不仅需要借鉴国外的很多成功案例,更需要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的学徒制经验,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制定总体原则和操作规范外,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归纳和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特色的做法。

3.制定新的管理模式

现代学徒制一个师傅所带的徒弟有限,学生在校内上课地点比较分散,到企业工作后工作地点也会比较分散,指导教师在企业实现随时管理的难度较大,校内学生管理需要根据现代学徒制制定新的管理模式。此外,企业工作环境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学生在学徒过程中的操作安全及保障都需要在学生管理方面采取新的措施。

因此,现代学徒制的推行亟须国家出台政策进行推动与规范。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系统规划现代学徒制工作,全面促进职业教育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新常态。同时,需要对学生管理及企业实习方面的管理办法采取新的管理措施,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操作安全。

参考文献:

[1]张 颖.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5(10).

第4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

一、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体化教学的特点

一体化教学就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而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其内涵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重新整合教学资源。

第一,―体化教师,即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习指导课教师构成一体。开展―体化教学的主要条件是教师,一体化教学需要“双师型”教师。严重缺少“双师型”教师是目前职业教育开展―体化教学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职业院校应采用多种培训形式培养“双师型”教师。组织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锻炼是培养“双师型”教师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通过到企业学习锻炼,能够最大限度地使教师接触到生产―线,掌握直接的生产技能。学校应当为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搭建良好的平台,提供必要的激励措施政策支持。

第二,一体化教材,即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构成一体。职业院校所使用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等只适用于分段式教学,而一体化教学要求采用模块化教学,现行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等不适应一体化教学。笔者学校根据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要求,决定从根本上改变理论与实习脱节的现状,没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就自己制定、编写。学校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技能人才培养定位,编写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一体化教学教材,编写以技能为中心、以解决实际任务为目标的校本教材。

第三,一体化教室,即理论教室和实习车间构成一体。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在同时、同地完成多种教学任务,要具备与专业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场地。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时间、空间的统一性,这就要求实习车间要有足够的教学工位与必备的硬件设施,例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等。课堂直接安排在实习车间,从设备环境上为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基本满足了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二、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体化教学的方法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教学方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工作任务,再为每个工作任务设置若干个教学情境,按照教学大纲设定的教学目标,由教师自行制定教学方案,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是任务导向,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即按照信息、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五个行动序列进行任务导向教学,使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学习专业知识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而且形成一定的方法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2015级汽修2班实施的一体化教学课题《汽车电控发动机喷油器不喷油故障检修》的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提出任务。由教师讲解工作任务,组织学生按照工作任务的要求收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材料信息。收集材料的方法包括查阅图书、浏览网页或者实物对比等,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任务。

第二,自主学习。教师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分组,各组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讨论,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最终制定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案完成任务。

第三,任务实施。在一体化教学活动中,学生根据选定的故障诊断方案实施维修工作,通过实际维修工作,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维修工作经验。各组学生按照自己制订的方案实施工作任务。教师重点强调安全规范操作,巡视学生的实习操作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自我检查。各组成员之间开展自评与互评,找出自身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第五,工作评价。根据各组任务实施的完成结果,各小组总结自己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措施,各小组之间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教师对各小组的优缺点给予点评,并对任务实施进行总体评价,将任务工作页、教学评价表等资料汇总保存。

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方法能力,能^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同和好评。

三、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笔者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率先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逐步使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得到了改进与完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编写校本教材

笔者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原本使用的教材注重理论性,忽视了学生的操作能力,面对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不能完全适用。学校决定组织专业课教师自行编写适合一体化教学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出发点,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在编写《汽车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校本教材时,编写组根据教学大纲及到维修企业了解的实际情况,将汽车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分解为几十个一体化教学任务。把教学任务分配给专业课教师,每个教学任务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编写要求,并同时编写一体化教学任务工作页及教学任务评价表。编写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2.改进教学方法

笔者学校在推进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后,定期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与交流,并利用寒暑假开展“百名教师进企业”活动。目的是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让专业课教师更深入接触一线生产,更好地以学生为本,引入一体化教学模式。例如,在汽车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一体化教学中,经常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每组学生了解具体任务,根据任务要求分组查找资料、制订实施方案,最后在实训车间实施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通过共同探究和学生自主学习达到完成一体化教学任务的目的。

3.开展教学评价

中职教师习惯完成一个大的章节的专业知识讲解才测验一次,或等到期中、期末才考试,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并且忽视学习过程,教学效果不理想。采用一体化教学后,教师充分运用了学生自评和互评,并通过学生互相监督课堂表现、操作技能表现,结合任务完成的情况给予学生综合性评价。开展教学评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教师的课堂管理压力。

4.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第5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汽修专业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的结合体。它是通过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经过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的一种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它吸收了传统学徒制度“边看、边干、边学”的现场学习优势和学校教育制度“系统、高效”的人才培养优势。2014年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家层面开始实施。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汽车维修技能人才需求急剧膨胀,汽修人才一度成为紧缺人才,如何加快培养高质量的汽修人才成为职业院校和用工企业的重要课题。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为主的技工院校,早在2006年,学校在汽车维修专业中就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和探索,并卓有成效。

一、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

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构建了以“校内技能递进培养、校外顶岗轮动提升”为内涵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遴选优质企业(如丰田、北京现代、上海通用等汽车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成立现代学徒制班,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校企共同筛选学生

根据学校实际及合作企业的意愿,确定招生规模,采取发动宣传自愿报名学校审核企业复试的流程,进行双向选择,挑选符合条件的学生进入现代学徒制班。为确保各方权利和义务,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学校与企业每年签订合作办班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学生与企业签订学徒实训协议,明确学生与企业间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明确了学生享受企业给予相关待遇的条款,确保学生在企业中享有一定待遇,维护学生利益。通过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实现“招生”与“招工”的统一。

2.优化课程体系

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内容是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构建适合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本着“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的设计思路,学校对传统课程进行重组和调整,构建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开发核心课程。在新车型上市和新技术推出时,根据行业技术发展要求及时修订补充教学内容,做到课程体系持续不断优化。

3.优化教学过程

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合作企业派一线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讲授企业文化或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合作企业,感受企业文化。校内专业课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学校选派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老师、经企业培训合格的老师或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学任务。校外实习阶段实施轮岗实训,根据企业实际,学生与企业师傅一对一结对,完成汽车维修业务中的业务接待、汽车保养、汽车大修等岗位轮动实习。企业师傅全程指导并负责实习过程管理和成绩考核,实现校企共同育人。

4.校企共建师资队伍

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专门在专业教师队伍中选拔一批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操作技能强的教师作为现代学徒制班级任课教师,同时聘请行业专家和合作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院兼职教师或学生下企业时的指导师傅。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或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双师互补,适应学生不同要求,保证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高。

5.重置评价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能力为核心、企校共同参与的学生多元评价模式,围绕企业用人标准,针对不同课程建立相应评价标准,形成评价方式与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比如在汽车维修实习过程,确定维护、拆装、诊断等三个层面的实践技能考核内容,每个类别的实践技能均设置在某个具体的维修情境中展开,按照工艺流程,采用“自评、互评、师评”三位一体的方式全面检验学习效果。

自评:一个模块学习结束,采取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方式,由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效果。互评:把学生分成每组5~6人一小组,组内每次由两名学生实际操作,另外两名学生做好记录,进行考核,依次轮流,从应知应会两个方面检测该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形成对照,取长补短。师评:由学校的任课教师和企业的师傅进行,不仅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考核,还要对学生的出勤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评价,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6.校企共建实训教学中心

在与各企业合作过程中,学校在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分别获得了丰田公司、北京现代公司、上海通用公司价值500多万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料的赞助。在此基础之上,学校又投入500多万元分别采购了丰田、北京现代、上海通用公司旗下品牌的车辆、仪器、工具等,按照4S店的标准分别建成了丰田T-TEP实训教学中心、北京现代实训教学中心、上海通用ASEP实训教学中心,同时将企业管理模式及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在校内形成了具有真实生产环境及企业文化氛围的汽车专业实训教学中心,满足学生在不同岗位专业技能训练要求,为校企合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保障。

二、推行现代学徒制取得初步成效

1.提高了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学校对现代学徒制班级学生“出师”有严格的规定,学生毕业时要同时取得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企业技术等级认证证书。多元评价环境下,学生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岗位实践也使自己充分认识到工作岗位对自身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和目前存在的差距,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2.促进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校教学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实施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工作的指导能力。学校每年组织专业教师下企业,深入生产一线,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掌握专业技能,获取企业最新维修技术与资料,定期参加企业培训,将企业先进理念和高端技能引进学校,促进了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3.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工学交替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把学校教学实践环节与企业岗位实践有效结合,把学校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标准有效结合,把校内实践与企业实习交替进行相结合,实现了学习与工作的交替、学校与企业环境的交替、学生与学徒角色的交替,使学生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岗位锻炼全线融通,学生真正做到了“学中有工、工中有学”,学生毕业即可上岗,大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赢”

通过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学生接受企业全程参与的培养,对于企业一线真实环境更加熟悉,上岗工作时上手快,成为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就业率和薪水较高。企业不需要额外培训就能达到用工要求,与直接招聘社会人员相比,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经济回报。此举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赢”局面。

三、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启示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汽车维修专业通过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明显提升,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为今后深化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以下几点启示。

1.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是现代学徒制成功实施的基础

“剃头挑子一头热”是当前校企合作的普遍问题。在现有配套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与丰田、北京现代、上海通用等汽车销售公司合作是该校现代学徒制实施成功的关键。上述企业具有社会责任感,没有将学生作为解决廉价劳动力的一个途径,同时企业具有品牌优势和国际知名度,这样就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行业认同感和对今后工作的信心,同时也能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是现代学徒制取得成功的基础。

2.企业全过程参与是现代学徒制成功实施的关键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是企校深度融合,共同育人的全过程。从招生招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敲定、教学内容的设计、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的选配、教学的开展及对学生的评价等诸多方面,企业全过程参与,确保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需求并得到企业的认可,是现代学徒制取得成功的关键。

3.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是现代学徒制成功实施的保障

由于学校、学生和企业对合作培养人才的需求及认识上差异,必然会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各种问题。如果不解决好三方间的矛盾,最终就会产生合作的障碍,导致合作失败。学校在组建现代学徒制班之初就成立了现代学徒制工作小组,建立了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现代学徒制运行管理机制,明确校企双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为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关晶.西方学徒制的历史演变及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1).

[2]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

第6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职汽修 课题式 五步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219-02

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效果差,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失去信心。本文针对以上现象,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出发,强调在理论教学中应打破常规教学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以课题为中心"的五步式新型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显著。

一、设疑预习

"学起于思,思起于源"。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创设问题情境,用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设疑预习是在上一课题结束后,让学生利用自习或课余时间将下一课题超前完成学习。因职教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所以教师要围绕课题主要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巧妙设置疑问,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不愿学习为主动学习。如在《汽车底盘间隙的调整》课题教学前,笔者给学生提出这样一系列问题:底盘间隙的的测量问题,间隙的调整方法,如何进行错误间隙的处置?学生接触到这些问题,就会积极的学习课题内容,寻求答案。但设置的问题难易程度要适度,太浅了无需动脑,太深了,无从下手,达不到应有的目的。为保证预习效果,教师还要根据课题的教学目标和侧重点,精心拟定预习提纲,让学生按照提纲的路子进行预习。通过设疑预习,使学生逐句阅读理解课题内容,因疑导思,大胆思考,从而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

二、参观释疑

课时开始时,教师先不急于讲授理论知识,而是组织学生到实习车间或是工厂去参观,让学生带着预习时的提纲及疑问亲眼观察实物。参观过程中教师要告诉学生主要看什么东西,注意什么问题等;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对照实物解释有关疑难问题,考察学生对课题知识的理解情况,从中了解学生对课题的预习情况。通过参观,学生接触到了真实具体的实物,增加了感性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演示精讲

演示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具或教学仪器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利用实物和各种挂图、多媒体等向学生提供感性资料,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以获得知识的行为方式。演示精讲是指学生参观后回到课堂,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师要充分利用挂图、模型、实物等直观教具及电教手段来系统详细地讲授课题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教师还要把参观中了解和收集的学生疑问及预习中设置的疑问归纳到一起,在精讲过程中重点点拨;给学生逐个解疑。如:汽车底盘间隙的调整是本课题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利用模具,边演示,边讲解,使学生直接观察到底盘间隙的调整。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加深印象,这样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理清了思路,有助于加深理解。

四、学生实训

演示精讲阶段完成后,将学生实践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训室(或修理车间),进入学生的实训阶段。

首先教师和学生要变换角色,课堂由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以学生"做"为主。

其次把实践课程分为几大模块,每一个模块又分成几个项目实施,每一个项目又可划分成几个小任务,这些项目或小任务分别由几个或几组学生去完成。学生按照已经确定好的工作步骤和程序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观察及经验分析难点,在个别演示讲解后,学生再继续做,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或答疑解惑者,可以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对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在学生实训课程结束前教师要留一些支配时间,要求学生对所实践项目(或任务)内容展开讨论,充分发表个人见解,指出实训过程中的错误,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这样既活跃了实践课堂气氛,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还要适时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奇思妙想,大胆求异创新。通过讨论创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认识自已在实践操作过程的要领错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技能比赛

为了及时总结检查实践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达标情况,课题实践实训结束后要进行技能比赛。比赛题目根据课题教学目标拟定,要求有典型性,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遗留问题,最后交代正确答案。

六、归纳总结

比赛结束后首先让学生对课题内容和比赛中的问题进行解惑惊醒回顾、写出实践小结,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最后由教师对整体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归纳总结。通过总结,不仅使学生巩固知识,而且还可以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使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出来。

以上是我在汽修专业教学中总结出的方法,专业课教学面临的困难还很多需要大家一起努力解决。随着时展,科技的进步,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一定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我们要扎扎实实搞好教学工作,使专业课教学真正走上正规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评论[J].电化教育研究,1998,(2)

[2]章伟民.教学设计基础[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3]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7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体系;工作过程

一、现阶段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现状

近几年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就汽车维修这块服务业来讲这类技能型人才是供不应求。目前的职业教育存在与市场脱轨问题,不能满足汽车服务业的岗位需求。而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适应岗位要求的实用型人才。目前我市各个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三段式教学,即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模式适合高等院校学生和有极大学习热情的学生,但不适应“中职”学生的教学。受客观因素限制,传统教学方法的课程设置在“教”和“学”两方面都存在问题,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1.中职学校教学基本上都采用模仿性的操作和简单的机械操作,无法使学生学会触类旁通的分析故障的形成和系统性技能。虽然各个学校进行了教学改革采用实车、直观教学法,但中职学生大多文化基础差,缺乏空间想象力。

2.理论教学安排跨度大。专业技术理论课往往在教学时间安排上跨度大,一般来讲,一个理论专业课安排达多个学期,整体认识不清楚、理解不透彻,学习难以深入。

3.传统教学的市场导向性不明确,学生在学校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毕业后干什么,无具体计划,发展方向不明确。

4.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容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利于造就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习的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

5.教学设备落后和不足、教学环境不利于教学和实训,带来了教学的不协调,比如:东边学习再到西边去练习,两头跑带来管理与教学的不便。

二、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程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汽车相关工作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汽车维修;另一类是汽车服务。这两类工作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因此,在培养汽修专业人才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关键能力。那么我的课程设计就得考虑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让我们的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形知识的生成与构建。这种课程模式要求,在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的情况下,引领学生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种一体化的教改理念,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改革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环境改革

建立一个符合汽车维修实际情景的教学场所,改变传统的实训场室。由于我们中职学生大部分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较弱。基于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我们建立一个汽车维修实际情景教室,在这个教室里需要仿效企业配备汽车维修工位(必须配备)、仓库保管室、资料室等,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规程、工作安全与健康环保制度等管理性文件。同时,还应该配备适用于教学的总成台架、示教板等教辅设备和摄像头、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在工位布置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方便性,并尽可能做到规范标准。这样的汽车维修情景一体化教室既不是简单地将理论课室和实操课室安排在同一个场所,也不是直接将企业的生产车间照搬至学校,是综合考虑了模拟实际的汽车维修工作环境,又考虑到学习与工作的环境差异性。

2.教学材料改革

这里的教学材料改革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教材改革,是编写“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材料,这类学材它应包括教材、学习辅导材料、参考资料、习题集、音频资料等。教师能否按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编排教学材料,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作过程中的教学材料应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的特征,将传统的学科知识按照工作过程的行动知识体系进行编排,在编排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渗透其中,避免编写出的教学材料只是工作过程的顺序而已。

3.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是“先理论传授再进行实践”或者“先实践再开展知识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生成。因此,唯有找到一些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改变这样的局面,行动导向法是目前被广泛认同和推广的教学模式,它要求“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这种教学模式更重视学习的外在结果,强调道德行为和态度的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在困难条件下和实践中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这与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的要求是一·致的。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先从传统实验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实验导向性学习入手,逐步引导学生进入项目导向性学习,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学习,教会学生掌握独立制定计划、实施计划以及评估学习效果和构建理论与技能的方法,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

4.师资队伍建设

以上的改革其实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我们的改革除了对教学环境、教法学法有了更高要求外,对专业课教师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的教师能即能讲理论又能实际操作,成为理实一体化教师。当然,拿一个汽车讲师证书,再考一个汽车维修技师证所谓“双师型教师”(双证型教师)对于许多汽车专业教师来说并不困难,但要成为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际生产经验、熟悉企业生产情况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汽车专业教师并不多。更甚者现在很大部分中职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又到学校,眼高手低的现象非常严重,教师如果动手能力不强、经验和技术不达标,这些问题都对于构建汽车维修情景一体化教室成为一种阻力。要解决这个理实一体化教师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通过制定一些硬性规定。这种模式下,理论教师、实操教师都在同一个教学场所组织教学,所有的教学文件是他们共同商讨制定的,他们根据各自的特长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担任不同的教学角色,而不是理论课教师是主讲老师、制定所有教学文件,实操课教师主要承担实训课辅助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2003年。

第8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U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015-02

为使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谋求教育资源与社会目标协调发展,高职教育提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1]。现行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是最有效的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2]。国内高职院校通过吸取国外成熟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践情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订单式模式[3]、工学交替模式[4]等,但是这些模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高职院校周边环境及自身条件各异,在实施条件、管理模式等方面要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本文在分析现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周边环境及自身条件,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开展“2121”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国内高职院校在吸收国外成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5],英国的“三明治”[6]等)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7,8,9],如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的“订单”培养、金华职院的“五位一体”模式等;行业举办、企业为主、工学结合、国家试验区的“天津模式”;集团效应、品牌效应、全国领先的“河南现象”;千名教师进企业、千名技师进学校、探索中国化“双元制”道路的“沈阳经验”;集团化发展、“订单式”培养、深层次合作的“青岛典型”。在该过程中高职院校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订单式”培养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所接受的知识结构狭窄且单一;

(2)某些专业学生企业分散度大,教师难以深入指导与评价,质量难以保证;

(3)学校课程内容选择、课程设置,势必因适应特定企业的需求而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课程知识针对性过强,发展性和科学性减弱。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以培养具有汽车检测、运行、维修与技术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具有极强的校企合作的实际需求,因此以上问题在本专业中突出存在。

2、“212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 周边环境及条件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绍兴市职业培训联盟和绍兴市汽车工程学会的理事长单位,拥有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学校2公里范围以内有如洪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中升东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10多家与汽车有关的企业。学校周边丰富的企业资源,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校借助于绍兴市职业培训联盟和绍兴市汽车工程学会等平台,与汽车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签订相应的合作协议,如图1所示。

2.2 “212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2121”人才培养模式将3学年6个学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其内涵:第一阶段(第一个“2”)指第1、2学期的基础任务式教学,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基本知识;第二个阶段(第一个“1”)指第3学期指派学生到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或周边企业开展的实践性教学,训练学生汽车检测与维修的基本操作,增强动手能力;第三个阶段(第二个“2”)指第4、5学期的专业针对性教学,掌握专业核心技能知识;第四个阶段(第二个“1”)指第6学期的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实际技能能力与职业员工素质,如图2所示。学生通过“学校-公共实训基地或合作企业-学校-合作企业-其他同类企业”的反复交错学习,对企业深入了解,而企业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考核,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真正为企业所用。

“212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专业课程知识,保持学习热情;该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依托学校教学资源及企业生产实际环境,学生在生产实际环境与课堂环境中互动,最大限度地拓展知识来源,摆脱单一知识结构。学生实习场所都处于学校周边,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统一管理,加强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为培育“双师型”教师提供良好平台。企业和学生通过该培养方式相互间加强了解,为学生毕业时是否选择企业,企业是否留用学生提供参考,保证了校企双方的利益。

3、“21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要求

3.1 理论性教学培养阶段的实施要求

学校在实行“2121”的人才模式时,要求企业相关人员必须参与到教学计划的制订和课程的考核之中,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在第一阶段(第1-2学期)的校内培养中,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应该重点突出学生基础素质培养,为学生第二阶段(第3学期)的实践性教学夯实基础。第三阶段(第4-5学期)的校内培养,应该重点突出针对性专业知识教学,在第二阶段实习的基础上,加强职业素养培养,加深及巩固专业知识。专任教师要求为“双师型”教师,既能够对学生进行理论授课,同时能够进入车间和企业技术骨干一起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

3.2 实践性教学培养阶段的实施要求

实践性教学培养需完成2阶段的“学用一体”实习(第3学期的实践性教学,第6学期的企业顶岗实习)。学校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管理实习学生,实习内容由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校外培养阶段学生既要各项学习任务,又要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历练岗位技能,熟悉企业运行,培养职业素养。

4、“212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效果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自2013年开始试行“2121”人才培养模式,截至2015年共有120余名学生参与了该人才培养模式。与往届学生相比,学生对本专业就业企业类型、岗位工种、劳动强度及发展前景有更明确认识。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学生无岗实习等问题,但是实施“2121”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方面优势:第一,学生紧密对接企业,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明确个人前景;第二,学校加深对企业实际需求了解,为实训基地建设积累经验、明确方向,促进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最终促进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提升;第三,企业更容易发掘“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可以通过奖励、奖学金等方式吸引学生毕业后到企业任职。

5、结论

(1)本文在分析国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身实际,提出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开展“2121”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了“2121”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与实施要求,实践表明促进学校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企业发掘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于剑锋.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4,16:215.

[2] 桑娟萍,柴长宏,李彦林.高职院校“校企共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3,31(4):43-46.

[3] 王娟,韩小峰.对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1,29:48-52.

[4] 李和平,张广红.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7):21-24.

[5] 亓俊国,庞学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内涵的多维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11):23-26.

[6] 刘娟,张炼.英国三明治教育发展历程及其政策举措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2,(1):35-39.

[7] 张桓.“天津模式”下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87.

[8] 黄湖滨.“五位一体”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现行教育教学体系模式的对接融合[J].教研理论,2012,(15):9-13.

[9] 葛锦林.对我国推行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若干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6(1):30-32.

基金项目

绍兴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重点项目,浙江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项目编号:FG2014114 ),2014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R443004)。

作者简介

第9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汽车检测与维修;任务驱动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和重要基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培养了大批各类专门应用型人才。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人才和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特色和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必然发展的趋势。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推行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创新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当然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索和探讨。

一、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的现状

当前,在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而且突出的问题,就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脱节。大部分学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都是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然后进入车间进行实训,这就使得在知识与技能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步调不能达到一致。在理论课的课堂上,通常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形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少主动性,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了。实训课的教学模式也不过如此,教师先示范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做法再重复一遍。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能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这种类似于“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育的发展,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里主动参与学习,应是当前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是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并完成一个完整系统的项目形式,让学生学会到使用项目制的工作方式,了解项目的整个操作过程,包括制定项目的工作计划、如期完成计划任务、收集资料、信息存档、分析报告等,整个过程模拟将来的工作模式和环境,让学生们认识到如何系统地去完成一个项目,进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启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同时也让学生们从项目式教学中学会如何进行团队合作,控制工作进度,阶段性地完成里程碑进而完成整个项目的运作。

2.“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一般是教师根据项目的实施过程和实验实训室设备,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学生进入实训室前,结合项目实际,有选择、有目的地给学生讲授有关的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简单、较明确地掌握项目生产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工艺知识。比如:“汽车轮胎动平衡”“汽车点火波形分析”“电控发动机故障检测”等实践项目。因为是在生动活泼的现场进行教学,它的活动丰富,比其他教学有较多的灵活性,它所特有的效果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有的。

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实践性教学:一是具体零部件或总成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总成的介绍和分析,了解总成的功能、结构工艺和大致的原理,通过具体的汽车部件进行教学,让学生认识和熟悉当前最常见的专业设备。在“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项目中,即通过拆、装丰田威驰汽车的5A发动机或8A发动机来掌握发动机的结构、部件和拆装工艺等,同时学会各类专用工具的使用。二是案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案例是选择汽车在日常的使用条件下出现的某一个真实的故障实例,选择的案例应当是常见的、典型的。通过案例教学,教给学生查找和分析故障、判断故障程度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基本途径与基本方法。

“项目教学法”通常按照确定任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和检查评估4个步骤进行的,下面以汽车电控发动机空调系统检修为例说明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见表1)。

3.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施项目选择的依据

我们在选择实施项目时,应当综合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要根据实施项目教学的目的、内容、条件等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深思慎取,科学选择,做到事半功倍。

(1)依据职业教育教学目标选择项目。教学目标不同,所选择和采用的项目也不同,所以实施项目教学的选用是有条件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多种方法交叉、交替使用。总之,应当根据目标取向认真筛选,选择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的项目应用于实践性教学中。汽车各独立部分结构都可以成为教学的项目,如汽车底盘、发动机、变速器、ABS系统、汽车空调等。

(2)依据学校教学和实验实训室的物质条件选择实施项目。项目教学要根据学校与企业的具体的实际条件,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实际情况、硬件设施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如与企业建立了紧密关系的学校,可选择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理论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设在车间,教学与实践两位一体,做到边学边做。

(3)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选择实施项目。采用什么样项目进行项目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来确定。不同专业、不同学科或相同学科的不同内容,根据习得的技能不同,要做出不同的选择。比如项目教学法不能套用所有专业和所有的内容,不是所有专业和内容都好用。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和不同内容要求选择适合要求的教学实施项目。

(4)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选择实践项目。同一行业的从业人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行业对同一专业又会有不同的要求。合理的实施项目来自于对行业的了解,所以制订和选择实施项目的模式和计划的唯一依据就是社会、行业调查。因为只有合适的教学实施项目才能使学生获得符合现行行业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例如:随着国家对于节能减排汽车的大力发展,在选择教学实施项目时,我们为学生补充了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项目。

三、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思考

1.实施项目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必经之路

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即培养生产建设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实施项目教学能够锻炼学生多方位的思考能力,使之能够处理工作现场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施项目教学是职业教育与人才市场接轨的有效途径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受企业欢迎的,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应用能力的,有理想、懂技术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项目教学正是按照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在生产现场(模拟生产现场)进行,可使得学生在没有走出校门之前就接触企业、认识企业、了解企业。获得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和经历,取得就业双向选择时的优势。所以说实施项目教学也是与人才市场接轨的培养方法。

3.实施项目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有效手段

实施项目教学的特点是在生产现场(模拟生产现场)进行,对培养学生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确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相处,确立正确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加强劳动观念和效率观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就是财富,技能就是财富,效率就是财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使我们的学生成为职场竞争中的优胜者。

“项目教学法”将“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成“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以职业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将有力推动“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教学过程与教育工作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9,8:9~12

[2]蒋红枫.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2:68~69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刘映凯.谈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规划与实施[J].辽宁高职学报,2009,9: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