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第1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反馈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0012-03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是指由社会、资源、经济和环境四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开放的、动态的和循环的复杂巨系统,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实现子系统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建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反馈机制的内涵

1.1 反馈机制概念的界定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反馈机制是指通过信息在复杂系统内反馈对象间的传递,在系统内部的正负调节机制的作用下,促使复杂系统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应有的反应。

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需要启动正反馈机制来突破原有的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转换社会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观,改进政府的管理体制,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使新建系统逐渐偏离原有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发展轨道,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系统内的要素众多,要素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既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存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是存在这种非线性关系,在复杂系统的反馈中才能通过影响主要因素,牵一发而动全身,实现复杂系统的规划目标。

1.2 反馈机制的对象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中信息的反馈方式主要有:企业企业、企业公众、企业政府、公众政府、政府政府、公众公众六种方式。

企业企业 企业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和利用情况是以信息为载体在企业间进行多向传递,包括产品能耗、废弃物的组成和流向、资源的兼容性和再生性等能源环境信息,还包括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市场信息、政策法规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等经济和政策信息。

企业公众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和参与能力的不断增强,公众会采取各种手段获取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的信息,并将自己的意见通过媒体传递给企业,促使企业公开能源利用和环境信息,改进环境行为。

企业政府 政府因此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将相关信息传递给政府各部门,作为政府进行控制的依据。企业要保证上报给政府的信息及时、真实、可靠,有利于政府发出科学、合理的控制指令。

公众政府 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座谈会、信件、上访、诉讼等渠道,信息被传递给政府有关部门,就能使政府全面了解情况,集思广益,减少低碳经济中的决策失误。

政府政府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发改委、财政、环保、科技、气象、外事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的参与。各部门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平台,实现信息传递的畅通和高效,是提高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前提。

公众公众 由于人类具有社会性,离不开社会而独立生存,社会行为在公众之间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公众之间信息沟通的渠道越来越宽,沟通成本越来越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公众社会意识整体的提升。

2 反馈机制模型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反馈机制模型,如下图所示。在该模型中,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战略指导下,形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目标体系。作为复杂系统中重要的相关利益主体,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间不断进行沟通和反馈,这属于主体间的反馈机制。主体间的行为作用于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导致子系统产生变化。由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子系统的变化不断作用于其他子系统,这种相互作用导致信息在系统之间的多向反馈,这属于子系统间的反馈机制。同时,系统间的运转状况传递到行为主体并引导他们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并将行为信息反馈至各子系统,这属于利益主体与子系统间的反馈机制。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期末,通过评价体制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价分析,形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质量评判。将评判结果反馈至战略规划制定部门,并与战略规划目标进行比较。若质量评判没有完成目标,则产生“负偏差”;若评判结果超额完成规划目标,则产生“正偏差”;若评判结果正好实现规划目标,则产生“零偏差”,这些偏差成为政府管理部门采取控制措施的依据。除了运行质量信息反馈到规划环节外,这些信息还直接反馈至可持续发展系统内部,直接用于影响系统内的各因素。

3 反馈机制的信息平台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信息指已经被加工为特定形式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数据,这些数据对复杂系统内利益相关主体的行为和决策都具有现实和潜在的价值。从反馈机制模型图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外圈大的循环还是复杂系统内部主体间、子系统间的各层循环,无时无刻不存在着信息的流动。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信息平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构建公用信息平台、政府信息平台、企业信息平台和社会公众信息平台。公用信息平台是复杂系统内行为主体都能利用的平台,为各行为主体提供信息查询和后台支持,并为其他信息平台提供信息支持。政府信息平台包括政府各部门间的信息平台、政府与企业、公众交流的信息反馈平台。该信息平台为政府职能部门间相互沟通提供便利,也能保证职能部门及时对公众、企业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政府信息平台包括信息、信息处理和信息存储三大系统组成。企业信息平台主要用于企业公开或获取生产经营、资源和生态环境等信息,通过该平台使企业能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及时获取公众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反馈结果传递给其他信息平台。社会公众信息平台包括公众间信息交流平台和公众与政府和企业信息交流平台。公众间信息交流平台能形成公众的归属感和群体意识,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主体力量的形成和壮大。公众与政府和企业信息交流平台,则要求通过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传统媒介构建起的平台应能实现公众与政府和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这种沟通方式。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四个信息平台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嵌入、相互补充的,其他平台围绕公用信息平台而建,同时为公用平台提供信息支撑。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低碳经济复杂系统的信息平台也属于复杂系统的范畴。

4 有效的区域经济可持续系统反馈机制的构建

4.1 强化反馈控制的意识

区域经济可持续系统反馈机制的决策主体必须培养和强化反馈意识,对反馈的理论和方法有正确、充分地认识。只有在头脑中拥有反馈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自觉主动地对区域经济进行控制。政府职能部门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锻炼反馈意识,培养对信息的敏感度,将反馈控制的应用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良好的意识是信息搜集、筛选和处理的关键,也是保障反馈控制机制顺利运行的关键。

4.2 严格实施控制机制

在区域经济可持续系统中,反馈的后续环节就是控制。进行控制实质上就是行为主体通过检查和监督区域经济的运行情况、实际成效是否与目标计划相符合,及时发现偏差,纠正偏差,保证目标、计划的实施。

确定控制标准(目标)是控制的起点。控制标准是复杂系统规划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衡量成效(评价)是控制的另一重要环节。通过把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标准进行比较,对其作出客观评价,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合理构建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纠正偏差,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转。纠正偏差的前提是要对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查明偏差原因的基础上,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地控制。通过这样一个不间断的循环控制过程,才会使偏差不断减少,使资源和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形成以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发展目标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4.3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可以促进反馈机制的顺利运转和升级。完善的环境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4.3.1 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是通过人―机(计算机等)结合收集信息,并根据系统的输出进行评价、预测和控制,最后再通过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实现管理的计算机模拟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主要包括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的实施与评价这四个主要的步骤。

4.3.2 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将决策支持系统引入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决策支持系统运用管理方面的软件,将数据进行加工,查找数据间的关系,通过计算进行决策的模拟。决策支持系统具有一定推理判断能力,对信息进行快速加工和响应,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4.3.3 信息统计系统

区域经济信息统计系统则要求对数据进行搜集、加工,建立一定的数据体系,这是进行后续评价的基础。构建统计系统所需的数据包括区域的有关环境质量数据、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区域经济的相关数据、有关该地区人口的相关指标等。统计系统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需要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建立不同的指标体系。

5 结 论

本文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为基础,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中的反馈机制,并构建了该机制的运行模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开放的、动态的和循环的复杂系统,通过系统的运转,促进整个社会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通过信息在复杂系统内反馈对象间的传递,在系统内部的正负调节机制的作用下,促使复杂系统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应有的反应。

参考文献:

[1]江红莉,何建敏.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J].软科学,2010,24(3):63-68.

[2]李秋玲.浅谈我国资源型区域经济的转型问题[J].现代营销,2013(1):66-67.

[3]张晓军.区域REE系统的构建及其综合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2):83-85.

[4]王炳,李睿.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之辩[J].生态经济,2012(18):87-90.

第2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区差异

近年来,受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影响,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并且相关研究表明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协调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地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地区发展过程中要明确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推动二者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简述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联性

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二者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高等教育发展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并在发展方向上受经济发展导向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教育规模与质量起到决定作用。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优良的教学资源,在根本上决定了教育体制的水平与层次。同时也为高等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产生重要影响,推动了教育水平的良性发展;第二,高等教育推动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的责任与使命,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劳动力的道德水平和专业技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除此之外,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区域经济新增长点,拉动了区域内部消费水平。

二、推动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共同提升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通常情况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高度一致性,既二者之间的发展水平呈正比关系,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其高等教育水平也呈现落后状态,这样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会产生相应的制约,因此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协调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推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在经济落后地区,可通过科普宣传等活动转变当地人对教育的态度,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观念上的支持,并加大投入力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满足当地对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并且在制度上保证高等教育的层级水平,增加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培养力度,增强高等院校人才输出的质量与水平,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除此之外,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特色,开设特色教育模式,将地区特色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彰显地方教育优势。

(二)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在区域发展的实际中,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的现象较为突出,其中如果前者盲目扩大规模,呈现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的发展态势,造成地区人才外流现象日趋严重化,形成前者优于后者的状态,这样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利。因此必须针对这一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协调两者的发展关系。例如在高等院校规模扩大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经济发展现有水平和前景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加强对民办院校的扶持力度,增强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在高校内部实施人才预留制度,并为优秀人才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避免其外流造成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匮乏的现象。

(三)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导向作用

除了上述情况外,由于高等教育布局或人员招生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要落后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同样出现相应的不协调现象,导致地方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针对这一想象,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使其与经济发展相匹配,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与技术支持。例如在发展中制定合理的协调方案,利用经济发展的优势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支持人才培养战略。同时对高等教育结构及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以本土经济发展方向为依托,保证为地方企业输送优质对口人才。除此之外,也可与其他地区高校进行合作,在借鉴相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与发展空间,从而提升本地区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协调程度在地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地区差异的实际情况,在对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推动高等教育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荣,李凤,刘文娟,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研究[J].当代经济,2016(12):81-82.

[2]刘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四川陕西两省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6,16(1):1-4.

第3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区域循环经济水权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多,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合作增强了区域间的整体经济实力,使不同地区能够得到共同发展。但这种增长方式仍然是以粗放型方式为主,是以无计划的利用环境资源而换来的。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继续飞速发展,其与自然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会日益尖锐。一方面,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另一方面,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后,经济赖以飞速发展的基础减弱,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要平衡两者,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在环境资源中,水资源是各行各业生产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自然环境生存并自我修复的关键要素。因此,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就应首先面对我国现有的水资源特点,利用建设有效的水权制度使水资源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同志曾经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这句话表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从理论层面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区域经济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上的经济形式。即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循环经济理论原理为指导,以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经济模式。区域循环经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首先区域本身就既可以表示一个企业或一个工业园区,也可以表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可以是在其区域内部的企业、工业园区等单元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和更大深度上实发展的循环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的组成单元,只有区域循环经济很好的建立并发展起来,才能带动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优化,真正建立起节约型社会,实现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

从实践角度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最终目标是使区域内的经济、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达到共同的和谐发展,其实质是在充分贯彻实施循环经济的“4R”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重组化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种生产原材料和生产废弃物相互之间的交换建立起来生态产业链。

区域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

1.由点及面的发展模式。一个区域内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不同,发展程度有差异,因此不能全面铺开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根据区位优势理论和自然资源的实际禀赋,选择区域内的重点地区;接着选取该地区内的核心企业,利用循环经济原理对该企业进行试点,从而带动整个地区,进而整个区域发展循环经济。

2.与区域资源紧密结合。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离不开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充分的了解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有助于建立合理高效的产业群,大大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3.生态化产业链。在实现循环经济的区域内,各产业的原材料和废弃物均会被其他产业利用。一个产业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产业的原料得以再次进入生产循环,使整个区域的资源投入减量化,并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环境压力。

可以说区域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消除了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冲突。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作为建设区域生态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程,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富裕、文明、健康的生活,这与我们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是一致的,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的决心。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重点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不仅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同时环境资源本身的一些特点也会成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瓶颈。

二、水权制度的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水资源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构建和管理是实现区域循环经济,进而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水资源管理手段的一种,水权制度的建设是为了维护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最终目的是通过水权的合理有效配置,平衡人类用水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有序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世界各主要国家对水权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为我国的水权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澳大利亚的水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水权指水资源的使用权。澳大利亚建立了水权分配制度,并培育水市场,鼓励通过市场合理配置水资源。其最早的水权是实行河岸权制度,即与河道毗连的土地所有者拥有用水权,并可继承。20世纪初,联邦政府又通过立法明确了水资源是公共资源,归州政府所有,由州政府调整和分配水权。澳大利亚的水权交易从1983年开始,到目前为止交易额越来越大,有关的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水市场已基本形成。这一水权管理制度的实际实施促进了节约用水,同时也促使水资源按市场规律自行合理配置,提高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效益。

美国的水权制度以层层详细的法律形式体现,且因州而异,如在水资源丰富的东部采用的是河岸权,在干旱的西部采用的是优先专用权。法律中包括地表水权、地下水权、州际间的水权配置等多个方面,具体又分为滨岸使用权、优先专用权、公共水权等各层次。而美国联邦政府对水资源管理的介入不以水资源分配为目的,其主要是针对水质保护。

在加拿大必须持有用水许可证或根据水法获得批准才有权使用地表水。用水许可证是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审批的有效法律文件,规定了水权的条件和期限,其中包括取水地点、优先日期、最大引用量、用水时间等详细规定。而通过水法获得的批准是由水资源管理部门发行的时间短于一年的用水证明。[4]

南非是一个缺水国家,降水分部不均,用水压力大。1997年的《供水法》确定了水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资源,交由政府相应的权力来确定水资源的获取人和获取量。该法提倡梯级收费,想要使用更多水资源的用户需交纳更多的水费,既等同于对超额用水的罚款。印度、墨西哥、菲律宾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尝试通过建立水市场进行水权转让。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分布不均,以东南部水量最为充沛,西北部多为缺水地区。随着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此外我国国情复杂,各流域水资源丰贫不均,各区域发展程度不同,个别地区对水资源的归属问题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致使水资源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制约了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更不用说建设区域循环经济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了。

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管理,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利用水权能够很好的解决水资源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水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缓解或解决不同地区争水吃的现象,促进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和水资源分布情况,我国应当建立适应自己的水权制度。目前关于水权制度的概念和建立方式尚未完全形成定论,我国在这个领域内尚处于探索阶段。而水权制度可从不同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1.水权制度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我国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别很大,其中水资源的丰缺度是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一般沿海或沿江城市和地区较为富裕,经济发展较快,而西北部缺水地区则相对发展速度较慢。因此我国陆续的进行了多个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就是要把水源充沛地区的水资源引入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当地的自然环境得到改善,进一步达到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正是基于此目的,使受水区的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满足。

在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的水资源配置中,应当引入水权的概念。因为是跨流域调水工程,所以水资源的配置就会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区和城市,那么这些地区和城市就会面临如何分配新增调水的问题,将水权概念引入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引入方法可以将水权作为某种因子加入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中,建立基于水权因子的优化配置模型,从而算出受水地区或城市的分配水量。

2.水权制度对水资源的保护

在我国,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属于人们。而这种使用权不是无限制的,一旦水权问题得到明确,一定地区的人口,其可支配的水资源是定量的,有限的,因而在开发和使用时就不得不考虑投入产出效益,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上游地区不能因为取水便利而无节制用水,下游地区也不会因为取水机会差而失去生活、生产的基本用水条件,同样会以水权限度内的水资源来安排和发挥出最佳综合效益。从经济学的原理来看,水权确定之前,使用水资源不具有排他性,而水权一旦界定明确,使用水资源就具有排他性,这对用水者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合理的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使水权得到合理的分配,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节约了用水,保护了水资源环境。

3.通过水权转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权制度的建立必定会赋予水资源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水资源的使用者来说,水资源的使用权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因此更多的用水者不会只将水资源当成一般的自然资源对待,而会更多的考虑其内部的经济价值。建立水交易市场正是顺应水资源经济价值的结果。水市场建立后,更多地区或城市对水资源的使用会更加有效率,因为对水资源的使用率和利用率越高,就会节约越多的水资源。而这些多余的水资源不会像之前被浪费掉,而是将其拿到水交易市场,将这部分水转让给缺水的地区或城市,或者是用水效益更高的地区。这样以来可以间接的起到避免用水浪费、节约用水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水资源的交易对初始水资源配置结果进行修正,使水资源整体配置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得到极大有效的利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对水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使水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和接近实际要求,从而提高了用水效率,节约了水资源。在使各个地区、城市的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保障的同时,保护了自然环境,同时提供给自然界自我更新所需要的生态用水。使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再因为争用水资源而互相制约,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金铎王树恩: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推进经济集约型增长[J].天津大学学报,2006,(7)

[2]江西省水利厅赴澳大利亚培训团: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及水权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江西水利经济,2008,(3)

[3]沙景华王倩宜张亚男等:国外水权及水资源管理制度模式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1)

第4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教学内容与标准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专题教学思维入手,让学生在综合性思维中得到锻炼,才能很好地面对以后的考试。由于高中地理分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知识板块。因此,专题教学要按照“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有机地联系高中甚至初中的地理知识与基本能力,这就是地理学科的专题综合性特点。

在鲁教版高中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根据教学知识相似性,有必要把这六大知识点分为以下三大类:“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单独归为自然灾害与治理类;“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可以归为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归为区域经济发展类。通过以上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新整合,专题教学知识点因而也需要结合相关试题重新整合,其整合步骤与具体复习策略分述如下:

1.自然灾害与治理类。自然灾害与治理类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对荒漠化具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描述荒漠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说明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在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方面熟记荒漠化的形成原理和荒漠化的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学会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个区域所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常常与森林、草场、水资源等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卷第30题是有关环境保护考题,我国沙尘暴天气影响我国西北甚至华北地区,属于自然灾害与治理类专题知识点的考查内容。

因此,学生首先要知道荒漠化的基本特征,知道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懂得治理荒漠化的措施等等内容。比如设法恢复地表植被,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然后在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时,要指出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我们更重视人为原因。不同的区域原因不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也因地而异。

2.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对河流湿地概念及流域空间分布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够描述河流湿地、河流流域作用,举例说明河流湿地资源、河流流域治理问题,通过其成因、发展变化规律,分析流域湿地开发的条件,识记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等。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考卷第23~24道题,有关云南昆明滇池周边水域的调水工程就属于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专题知识点的考查。

因此,学生要根据区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分布和成因进行综合学习,以提高各种地理技能,增强区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同时,还要运用有关方法获取地理信息,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学会解释、分析、解决具体地理问题。在以某河流为例说明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时,要适当了解其他河流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情况,以作比较,这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关于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问题,并确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观念。

3.区域经济发展类。区域经济发展类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对区域的农业资源或者区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予以探讨,进而推到区域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问题。因此,学生要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或者分析传统工业区的繁荣与衰落的原因;要学会从文字和地理图表中提取相关地理信息,根据区域发展中存在的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还要联系所学地理基本原理,用于分析、解决其他区域的同类农业与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考卷第21~22道题,就是有关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的题目,与第29道题有关的北美五大湖地区就属于区域经济发展类专题知识点的考查。

第5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GPI;PCII;经济发展;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一、引言

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自然资源有着较大的需求,由于其开发的速度过快,利用的效率偏低,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该问题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因此,要有效处理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二者间的关系。对于二者间关系的协调与处理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提出了环境经济指标,分别为GPI指标和PCII指标,旨在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二者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二、相关概念

1.环境经济指标

该指标的评价对象为某一环境经济系统,运用定量或者定性方法对评价对象的综合情况与发展进程等进行考量,从而体现环境保护和经济活动二者间的作用与关系。

2.区域经济发展

它主要是指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们,其实际福利的增长,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与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具备的内容包括经济总量的增多,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质量的改进。

3.环境污染治理

环境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中排出的废气、废水与废弃物等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它对于人与环境等均有着较大的影响,主要的污染包括土壤污染、水源污染与大气污染等。为了实现对污染的治理,要对其进行投资,环境保护投资指标直接体现着国家或者地区对于环境保护的力度。

三、基于GPI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研究

1.GPI的概况

GPI指标主要体现着经济增长和环境发展二者间的协调情况,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对于污染物排放的数量。该指标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二者间的关系实现客观的、全面的、定量的研究,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提供可靠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各区域的政府将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对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与合理的配置,在控制环境污染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与协调发展。

2.GPI在经济发展与污染物排放关系的应用研究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其经济增长是最为重要的,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于资源的使用与污染物的排放,直接影响着环境,目前,环境污染直接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要注重对环境污染的处理,并根据二者之间的关系,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各个地区要计算GPI,以此为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评价与分析,GPI的增减与区域的GDP有着紧密的联系,GDP越高,GPI越低;GDP越低,GPI越高。在此基础上,可知,环境污染主要源于人类的活动,即: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同时,它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该问题有效处理的保障为经济的协调、健康与良性发展。

3.基于GPI的措施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了科学的、量化的与客观的GPI指标,并且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要求政府重视该指标,将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进行有效的联系,积极利用GPI指标,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进行协调与统一,并且要坚持可持续的、协调的发展观,运用环保理念指导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四、基于PCII在工业污染物与治理投资的研究

1.PCII的概况

在区域经济发展之中工业化是其发展最为显著的特征,对于工业污染的研究,要制定科学的指标,即:PCII,这一指标能够对工业与环境二者的协调发展进行客观的评价,因此,该指标也能够体现国家或者地区对于环境污染治理的能力。

2.PCII在工业污染物与治理投资关系的应用研究

工业污染物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废水、废气与废弃物,因此,PCII指标体现着对工业废水、废气与废弃物的治理投入力度及投入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工业污染物的治理进行指导。

3.基于PICC的措施

在污染物排放中工业占有较大的比重,根据PICC指标对工业污染物的治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导了政府的管理与工业的发展,为了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治理,要不断加大治理的投入力度,同时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工业污染物进行防治。

在治理投资方面,要保证投资具有稳定性与可靠性,通过资金的投入,才能够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在此投入中要积极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同时,要保证治理投资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可以通过环保投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对于工业污染物来说,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与工业特点等,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使其具有针对性与高效性。

五、总结

综上所述,GPI与CPII指标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要对两个指标进行全面的运用,并根据指标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此基础上,区域的经济才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区域的环境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理。

参考文献:

[1]杨梦瑶.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评价与应用[D].长安大学,2014.

第6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评价;自然环境

在环境保护防治的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今时今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围绕着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环境政策评价、战略环境评价、区域环境评价等方面展开工作。在环境问题复杂化的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价也需要进一步地深化和完善,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现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对此,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向进行思考。

1.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1环境影响评价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EIA),从狭义上说,其是指特定的建设项目,在开工之前,对选址、设计、施工等层面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制定防治方案及措施,维持生态的平衡状态;从广义上讲,其是指在某项重大活动的开展之前,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手段,预测该活动对于环境层面的不利影响。总体上说,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定中的建设项目、开发计划、国家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识别、预测、评估,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尽可能地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鼓励人们考虑环境因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从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上看,若想实现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基本上适用于所有可能会对环境带来明显影响的项目或者活动,并能够针对所有可能做出识别、评估;二是在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方案、技术等进行对比,方可实施;三是对于生成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便于专家及时了解可能影响的特征及其重要性;四是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五是及时得出结论,为决策提供信息。另外,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还需要将其延伸至所评价的对象,在之后一段时间内的检测和信息反馈。由于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具有循环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生成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便于专家和非专家都能够了解到影响的特征及相关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决策。

1.3环境影响评价功能

首先,确保项目活动选址和布局的科学性。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其是将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整体作为出发点,在整体上对选址和布局进行考察,依据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影响,制定最合理的实施方案,确保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其次,为环境保护提供指导作用。在项目建设和开发的过程中,必然会消耗一定的资源,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将污染因素控制到最小。再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导向。通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以对区域内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全面了解该区域的资源、环境、社会的承受力,从而为区域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最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从环境影响评价的学科性质上看,其涉及到了自然科学的领域,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这对于相关科学技术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环境影响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1可持续发展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影响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指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来实现。从二者之间的关系来看,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依据,将可持续性作为识别、评价人类活动的影响标准。

2.2环境影响评价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

在如今,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的主要发展目标,这就需要所有的社会活动的开展,都围绕着可持续发展进行,必须在项目决策的之前,做好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并制定合理科学的实施方案。

2.3二者结合有助于改善现阶段的环境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和可持续发展都关乎着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改善环境问题的良策,同时这也是对人们的一种警示。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有助于实现现阶段环境问题的改善,推动社会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3.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方向

3.1环境影响经济评价

环境影响经济评价,其是指对环境影响进行价值估量,对环境费用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实现经济体系与环境体系的连接,同时这也是环境经济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将环境影响评价纳入项目经济分析,不仅可以拓展环境科学的范围,引导人们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看到环境问题,增强对环境问题的新认知,还可以对为项目活动的选址、布局提供基础,制定适宜的规划,缓解环境问题。在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视角下,借助环境影响经济评价,可以实现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

3.2环境政策评价

环境政策评价(简称PA),即政策评估,其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借助特定的手段,对各种环境政策进行衡量、分析、比较、评估,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如下图所示:借助政策评价的目的,就是将环境问题纳入政策制度中,对各种政策的选择进行分析,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建立起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决策机制。借助环境政策评价的预测结果,可以对政策进行合理的更改和完善,提升政策方案实施的价值和环保价值。

3.3战略环境评价

战略环境评价,简称SEA,其是指EIA在政策、计划、规划等方面的应用。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之下,通过对一项具体的战略项目进行分析,评价战略方案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利用综合性、系统性的评价过程,获得分析结果。最终依据分析结果,协调战略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避免战略方案失效,对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3.4区域环境评价区域环境评价,简称REA,其是通过对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并将其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筛选出来,依据问题存在的特点和影响,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另外,还需要研究区域的环境容量,以及承载能力,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之间的关系,将环境污染问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

4.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向思考

4.1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在环境影响评价诞生之初,人们将环境问题的焦点,放在项目层次上,再加上方式技术的限制,导致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用于建筑工程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愈加复杂化,环境影响评价暴露出来的弊端越来越多。首先,没有明确的要求,只能够针对项目建议做出反应;其次,针对多个项目,并没有对其累积影响进行考虑;再次,缺少替代方案;第四,开发者的主观意志影响过大;第五,评估和管理缺乏有效性;最后,针对区域项目,缺乏指导技术原则。

4.2环境影响评价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如今的环境保护工作中,预防原则作为重要的内容,必须得到有效地落实,才能够增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性,随着《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国内的环境保护工作,逐渐地从事后治理转变为事前预防,“先污染后治理”这种模式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才能够在大规模范围内,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所以,为了环境影响评价更好地实施,所以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其次,解决途径的制度化。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科学领域中的焦点问题,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为环境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而若想有效地解决严峻的环境问题,必须采取制度化的解决措施。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依据国家可持续发展观的需求,结合本地的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实践经验,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国情,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优化,为具体工作的落实提供保障。再次,拓展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在环境问题的预防和治理过程中,需要在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纳入社会影响评价、经济影响评价等内容,并将其整合成一个综合性的影响评价,建立起政策分析机制,以便今后能够及时地对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进行调整和管理,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扩大环境影响评价对象范围。从本质上看,建筑项目处于整个决策链的最末端,所以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采用环境影响评价,仅仅是修补性的作用,并不能影响最初的决策布局,在这整个决策链的顶端,包括战略、政策、规划等内容,对于环境的影响,具有宏观性、累积性、长期潜伏性等特点,对于经济的发展态势具有主导性的作用,直接影响最终的生态格局。所以,仅仅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不够的,还需要扩大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5.结语

第7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景观生态;区域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伴随而来的是人类生存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近年来企业的“三废”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和水污染,土地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资源的严重退化和荒废,且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传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充分将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人地关系和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规划在某种程度上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国外,可持续发展已逐步成为各国土地利用规划的主题,土地利用规划越来越多地关注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重视农业用地的保护[1]。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的学科,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它把人类活动、居住和其他服务设施结合起来,综合地予以考虑,将景观生态理念的实现融入到城乡的规划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区域经济、城乡建设统筹安排、科学规划,使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从而达到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污染、保护生态等目标[2]。

二、研究对象与内容

1.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欧洲,它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其研究领域可概括为4个基本方面:①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②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③景观动态,即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④景观规划与管理,即根据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及其相互制约和影响机制,制定景观恢复、保护、建设和管理的计划和规划,确定相应的目标、措施和对策[3]。

2.景观生态理念强调人与整个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维护人类与地球生态系统的和谐关系。景观生态规划模式强调景观空间格局(pattern)对过程(process)的控制和影响,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与安全,以现代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和依据,通过一系列景观生态设计措施营建生态功能、美学功能和游憩功能的良好景观格局,提高自然环境质量,在保持物种多样性的同时,满足人类休闲游乐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

三、景观生态理念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运用景观生态思想,通过分析土地生态环境现状,通过对土地利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按照保护优先、兼顾治理的要求,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对策措施,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及可持续利用土地为原则和目标,对土地进行科学合理安排,不仅将保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土地需求,还保证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土地可持续供给、有效保护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

四、规划中需刻意注重的有关问题

1.规划要有整体观念

在区域范围内,各地区间在资源共享、市场互通、设施互联、环境共保等方面的相互关联密切,因此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必须从全局出发,土地利用规划应考虑的是最大层面上的整体协调发展,必须全盘考虑如何提高区域土地资源的总体效益而非部分土地资源的价值增值,通过规划有意识的人为控制和引导,按照一定的时序安排调整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力求构建区域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最佳形态。比如“大泉州”的概念,即:构建以中心城市(市区)为核心,以石狮、晋江、南安市区、惠安县城等为次中心城市,以国道、省道、快速干道为交通纽带,联系连绵分布的众多卫星城镇,形成各个层次紧密互动的城市密集群,迅速扩大泉州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化体系。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以整体规划为基础,要做到区域内产业链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内部利益协调均衡,生态环境治理协同高效。

2.规划要有延续长效性

土地利用规划中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就是既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节约用地,满足城镇经济增长对土地的需要,又要提高公共设施、绿地等用地水平,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比如,把泉州市定位于建成环泉州湾的海湾型山水园林城市,可因地制宜、因土制宜、因时制宜、因需制宜,在开发利用中求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建立生态功能良好的景观格局,增强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达到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保护江河湖海生态环境,确保土地、各种山脉、植被、岸滩、海岛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同时强调对历史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区域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精华,以古为鉴,将它们变成发展的动力,这是保护的根本所在。最终目的是为了城市的历史文脉的延续,促进文化、教育和科研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各地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从精神上给予人民以归属感和认同感。

3.规划要注重协调与融洽

在城镇,要突出人与环境和谐的主题,努力营造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相互依存的社区居住环境,完善卫生、医疗保健等设计,以实现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的效果。比如,在构建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同时,要在规划中要整合对古城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以充分发挥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闽南文化的历史、人文价值。加强维持区域水系流域的生态平衡规划,并规划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保持生物多样性及山地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制定加强对水土流失治理、植被恢复、生态修复等的生态规划措施。

五、结语

作为规划的编制者,要高瞻远瞩,不能因为发展而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而是要优化生存空间,使社会、经济、环境都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景观生态的理念,切实转变土地利用和经济增长方式,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因此,在新一轮的规划修编中,设计一基于当地情况的、融入景观生态理念具有可持续性的土地规划方案无疑是实现整个区域发展目标的关键措施之一。它不仅能推进区域经济、生态的健康发展,也为构建区域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空间发展条件。

参考文献:

第8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从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论述了中国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 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思路。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三)大力发展 农业 ,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 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进程中,必须研究农业的可持续问题,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 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是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自然资源。二是把现代科学成果与现代化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性循环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 环境 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三是加强 林业 资源保护,建设绿色文明,大力提高森林率。四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抓好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要突出区域特色,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既能形成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也能从总体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放眼国际 市场 ,努力扩大内需

当前, 国际经济 形势风云突变,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已成为各国之间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每个企业都把兼并、重组行为作为增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为传统产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每个企业面对新形势,必须积极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上档次和效益,力争在国际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开创“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思路。努力激活民间 投资 需求。明确民间投资方向,政府应运用各种经济政策等来加以引导,使这些“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到 中国经济 的发展。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持久性拉动力量,是经济启动后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我们应分析当前消费需求的结构与特点,理清思路,大力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与升级,以确保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发展道路

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通过体制改革、科技进步和加强 管理 ,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和 管理体制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在整个经济领域中大力推广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源与节流并重, 预防 与治理结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大力促进和逐步建立节地节水型生态农业体系、节能节才型 工业 生产体系及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消费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人力 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

(六)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国土资源,加强综合治理,实现永续利用。重点推进水、土地、矿产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施海洋开发,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同时加强近岸海域水质保护。研究预防、控制和治理赤潮,抓好海洋环境综合治理和管理。深化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推进国土资源市场体系建设,整顿矿业秩序,使之产权清晰、规则完善、调控有力、运行规范、依法维护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利用国外资源与维护中国资源安全的关系,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七)要以关停和淘汰、压缩促进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推动污染防治

巩固和提高工业排放污染物达标成果,淘汰关停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严重污染环境、达不到经济规模的水泥、火电、化工、造纸和电解铝,要坚决按期关停淘汰;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转向大型工业企业生产低污染配套服务,并向城镇适度集中,实行污染集中控制。

(八)继续推进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要把清洁生产作为提高工业生产环境质量的关键措施。污染的“末端管理”是被动的管理模式。而清洁生产则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

第9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潜力河南省

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指标体系,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某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小进行定量测算与等级划分,进而对所评价区域的发展潜力予以全面综合分析.通过采用熵值赋权法的多因子综合评价分析法,对河南省区域发展潜力进行评价,旨在于探讨揭示河南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差异规律,为河南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发展潜力定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要使区域发展潜力评价结果具体化和定量化并且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区域发展状况,就必须遵循一定原则来构建指标体系.

科学性原则.只有科学的指标体系才能进行科学的评价,也才能科学的反映区域发展状况.

规范性原则.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由多项指标构成的体系,由于这些指标的性质和特点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类和规范化处理.

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必须根据区域发展内涵的要求来设置,根据具体的生态安全内容来确定相应的指标体系,在进行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时具有可行性.

层次性原则.根据评价需要将指标体系分解为若干层次结构,使指标体系合理、清晰.

动态性和稳定性原则.指标对时间、空间或系统结构的变化应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同时又保持指标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

完备性和独立性原则.能全面反映城市发展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状况,各指标间相互独立或相关性小,避免包容和重叠,力求简而精.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建立.在一般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条件差异,建立能够实事求是、全面、科学的反映经济发展潜力水平的指标体系,将区域发展潜力评价因素归并为目标层(A)、准则层(B)、指标层(C).其中,目标层(A)即为各地市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的综合指标,用来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准则层(B)是各地市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的分项指标,是对目标层的细化和说明.指标层(C)是各地市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分项指标细化,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的详细表述.

根据河南省的具体发展水平特点及现实因素,参照2006~2008年《河南省统计年鉴》等资料的有关数据,选择1个目标层,对应6个准则层,再对应43个指标层,构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1个目标层(A)为河南省区域发展潜力综合评价(A1);6个准则层(B)分别为: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B1),科技创新能力(B2),社会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B3),区位与基础设施(B4),信息化水平与对外开放度(B5),资源禀赋与环境支撑能力(B6).

43个指标层分别为: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百元投资利税率;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的R&D人员,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三类科技成果的产出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技术市场成交金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城镇化率,抚养系数,万人拥有医生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客运周转率,货运周转率,高速公路密度,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排水管网密度;千人拥有互联网用户的个数,百人拥有电话数,人均电信业务总量,人均实际利用外资,人均旅游外汇收入,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人均耕地面积,城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工业及城镇生活废水中的COD去除率,工业及城镇生活废气中的SO2去除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熵值赋权法及其权重系数的确定.熵值赋权法是一种根据来源于客观环境的原始信息,通过分析各指标之间的联系程度及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来决定指标权重的客观赋权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由于文中指标体系的各指标间性质不同,单位不同,而且数量级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所有原始变量均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消除原始变量量纲影响.无量纲化处理后,用熵值法赋予各指标权重,最后得出区域发展潜力指数(DPI).计算过程如下:

对于第i个被评价对象的第j项指标的指标值:Xij(i=1,2,…,m).如果对确定的j,相应的Xij(i=1,2,…,n)之间的差异越大,则说明该项指标的相对作用就越大,即所提供的信息量也就越大,其熵值也就越小,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为第i个被评价对象的第j项指标的特这比重.然后,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rj=1-Ij(j=1,2,…,m).

差异系数是反映综合指标作用大小的一个量,其值越大,指标的作用就越大,反之亦然.最后,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系数:

式中:Yij-第i个城市的第j项因子分值:α(j),Xj当第j项因子指标与城市竞争力正相关时,α(j)=1且Xj=Xmin;当第j项因子指标与城市竞争力负相关时,α(j)=-1且Xj=Xmin;Xij第i个城市第j项指标值;Xmax各城市Xij指标的最大值;Xmin各城市Xij指标的最小值.

二、因素因子分值的计算.采用加权平均数法,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某一因素分值按照下式计算:.式中:Fik第i个城市第k个因素分值;Wkj第j项因子对应上层第k个因素的权重值;Yij第i个分等对象第j项因子的分值;n第k个因素包含的因子个数.城市发展潜力综合分值按照下式计算:

即为DPI区域发展潜力指数.式中:Si第i个城市竞争力的综合分值;Wk第k个因素的权重值;Fik第i个城市第k个因素分值;因素个数.

河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

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数(DPI)的计算.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将权重系数Wj代入模型即可得出河南省地市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数(DPI).

发展潜力评价分析.从计算结果可以直观的反映出,郑州作为省会城市,洛阳作为河南省第二大城市,同样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其发展潜力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2216、0.0889远高于其他各地市成为经济增长极和副增长极,从而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着其他地区的发展.从地域空间上来看,全省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数(DPI)空间分布呈现由省会郑州向想其他地区呈阶梯状下降的趋势.

可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是影响发展潜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处于较弱和弱发展潜力的区域多属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域中的黄淮地区、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及中原城市群中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地区.距离省会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较远,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河南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淘汰高耗能、高耗材、效益低下、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技术和工艺,发展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开发和引入清洁生产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废物回收利用技术和资源的开发技术与替代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提升河南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