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

第1篇: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 资产管理 预算管理 结合机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的财政收入也迅速增长。事业单位的资产总量伴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及公共服务投入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同时,事业单位资产与预算面临着财政管理改革的各种挑战,如何增强财政当家理财的能力,是当前摆在事业单位眼前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工作。笔者认为,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对接是大势所趋,事业单位应当通过建立健全对接制度,建立资产动态管理的信息系统,规范资产预算编制的程序,完善监督制度等对策,真正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以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快建成节约型的政府。

一、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

虽然我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但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仍然是两套较为独立的系统在运行。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两张皮”的管理格局依然存在,重预算轻管理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资产配置管理各自为政、资产随意配置、盲目配置的现象依然存在,造成了资产闲置浪费、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甚至个别单位出现缺乏足够空间存放购置来的仪器设备;另一些事业单位资产严重不足,却无预算安排的渠道,苦乐不均,有失公平。

从实际工作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对接仍存在不少的障碍,对事业单位深化财政预算管理的改革以及资产管理的改革都造成了影响。具体的受制约原因包括:一是资产配置标准仍不健全,新增资产预算的审核依据仍缺失。二是在当前管理模式下,资产配置缺乏顶层设计,资产配置渠道过多,统筹协调难度大,导致出现资产配置失衡的现象。三是资产预算内容不够细化,约束力不强。四是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低,无法取得支撑资产预算编审所需的基础数据。

对于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结合的运行机制,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事业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应当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且理论与实践均证明在财政管理的构成当中,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关键性内容,资产管理是财政管理实物形态的表现,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价值形态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的资金来源是财政预算拨款,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配置的质量直接受制于财政预算的公平与客观性;反过来,财政预算支出资金结构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又依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因此,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不但是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要求,还是财政预算管理的必然要求。

二、完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机制的对策

(一)健全制度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1、健全资产配置管理制度

国家资产配置有相关规定,主要是从资产配置的工作原则与工作总体要求的角度做了要求,内容仍不够具体细致,且操作性不强。各事业单位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其作为参考标准,并结合资产配置的历史数据和现实需要,制定出符合实际、具体详细、适用于本单位的资产配置管理办法。切实将事业单位发展所需的资产类型与数量加以明确,做到资产配置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构建资产配置标准体系

在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的标准体系中主要的标准有:通用办公资产标准、房屋标准、用车标准等。事业单位应进一步完善配置和细化标准,分别针对办公用房、办公专车、办公基础设备等资产建立配置标准。例如,在办公用房上,规定不同级别单位职员的用房面积大小;公车的配置管理,应实行编制管理,严格控制公车的用车标准。

3、规范资产预算编制流程

建立健全资产预算管理制度,可以为管理工作奠定制度基础。事业单位应对资产配置的预算编制程序进行梳理,将其对接到部门预算的编制程序中,促进其规范化发展,使其流程变得更为流畅与紧凑。第一,事业单位应明确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内部资产管理与预算审核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与工作的流程。在编报资产配置的预算编制之前,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应先收集并分析资产管理部门的相关意见与建议,资产管理部门也应主动与财务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并需积极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形成合理、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以促进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事业单位应突出配置重点,逐步推进预算编制工作。事业单位中的资产种类与数量较多,且预算审核的范围也在不断增加新的资产配置内容,所以应突出配置重点,例如土地、房屋等重点资产的配置。资产配置预算属于新业务,在实际工作中需先进行试点工作,再总结经验,进行研究,逐步将其推进。

(二)建立动态监控系统,促进资产管理规范化

财政部2007年以资产清查数据为基础建立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笔者认为该系统虽然比之前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有了很大改进,但仍有应用开发的空间。在当今信息爆炸和信息飞速传递的时代,仅仅对账面上资产进行增减变动的管理已经不能满足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特别是不能满足资产基础数据为预算服务的要求。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仍然是单位资产存量的静态反映,未能很好的对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资产的使用性能、资产的使用率等数据进行反映,故而不能很好地依据其提出预算需求。

借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的历史契机,财政部应组织事业单位构建资产信息网络化动态监控系统,形成由实际使用人对资产状况实时更新的资产管理基础数据库(网上办公和云计算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需求),实现对资产的形成、使用与处置状况的全程动态反映。实际使用人要对资产负责,在资产管理动态监控系统中,实际使用人应负责及时反馈资产信息变动情况并提出资产更新或资产升级需求。资产管理的技术部门应对资产的实际运营情况做出鉴定并对实际使用人提出的购置申请进行审核,财务部门结合预算要求,对资产需求进行排序,按照资金控制数提出单位的资产需求计划并申报预算。

建立资产信息动态监控系统,首先使单位的资产状况得到了更好地反映;其次对于资产的购置、处置等授权审批制度进行了很好的梳理;再次可以获取准确、科学的关于预算与财务管理的资产信息,有利于提高经济分析的准确度,增强经济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大大提高管理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能力。

(三)完善监督机制,健全独立审计机制

事业单位应健全独立的审计机制与完善监督机制,应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内部审计、财务检查等功能,尤其要加强检查监督新增的资产配置预算范围。应严格按照资产配置管理制度中的规定审核新增的资产配置预算,经上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通过的方可进行购置,若未经批准则不能购置资产;在执行预算时,若有特殊要求,属于临时购置或是追加预算的,也必须遵守程序按规定进行报批,取得批准后才能购置资产;未经申报预算的新增资产购置,应不给予经费。出现违法购置资产行为的现象,应及时纠正,并需严肃处理,以防止超编、超标资产配置问题的出现。

三、结束语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是当前事业单位增强财政管理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适应当前经济政治改革不断深入的发展需要。两者相结合的机制,必须健全资产配置的体系,加强资产的管理;同时还需建立资产信息动态监控系统,促进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此外,还应完善监督体系,健全独立的审计机制,以防止发生超编、超标购置资产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曹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必由之路[J].财会研究,2009(09):8-10

[2]林翰文,林火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思考[J].求实,2010,39(05):33-34

第2篇: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规范

一、我国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

现行财务国库管理制度存在的一系列弊端,决定着我国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比如传统体制下的公共财政显露出诸多缺陷,即重复、分散设置账户,造成财政收支活动极其不透明;财政收支信息反馈较慢,事业单位编制预算、执行分析及实施宏观调控时缺少可靠的会计信息依据;财务收入执行时征管不严、退库不规范,资金流失现象严重;支出执行时资金分散拨付,大量财政资金滞留于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甚低,腐败行为容易诱发。改革国库管理制度,成为新形势下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及财政国库管理的必须之举。

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即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开始实施,其在内容上包括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收入收缴管理制度,即财政部门代表着政府开设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并将全部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进行收缴、支付及管理;其支付方式立足于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依托于健全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及银行之间实时清算系统,当所有的预算单位出现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的需求时,则经预算单位提出申请,并由国库集中支付机构予以审核后,通过单一账户体系把资金支付到收款人手中;其具体程序可概括为一套账户体系即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两种支付方式即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方式。自相关措施推行以来,我国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已经取得相当的成绩,尤其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面更加发挥出巨大的影响力。

二、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产生的主要影响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以来,财政资金拨付程序、支付方式、帐户设置等均发生明显变化,诸如必须严格区分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单独设账核算等措施,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愈加复杂化。

会计入账依据改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事业单位收入确认的依据变更为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所提供转账通知及其他原始凭证,支出确认的依据也随之变更为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或者行所提供转账通知及货物验收单等原始凭证;会计科目设置改变,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变化为“一个不变、一个增加、两个改变”,其中一个不变是指执行的会计制度仍然是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一个增加是指资产类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这一会计总账科目,两个改变则是指“银行存款”科目核算内容变更为预算单位自筹资金收入、以前年度结余以及各项往来款项,“资产负债表”汇总方式变更为将所属预算单位的数字相加,同时不把上级的“拨出经费”和下级的“拨入经费”做出相抵冲的处理。

此外,会计核算实务也发生改变,其分为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下的两种会计处理方式。财政直接支付即财改国库支付中心把财政资金直接支付到商品或劳务提供者手中,预算单位仅能办理转账业务、不能支取现金,此种支付方式下,预算单位必须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开出的《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原始凭证进行入账,比如处理财政直接支付的工资时,借:经费支出、事业支出,贷:拨人经费、财政补助收入;处理财政直接支付的购买材料及服务款项时,借:库存材料、材料、经费支出、事业支出,贷:拨入经费、财政补助收入;处理财政直接支付的购置固定资产的款项时,借:经费支出、事业支出,贷:拨入经费、财政补助收入,同时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财政授权支付即财政部门把财政资金支付权利授予预算单位手中,由其根据批复的预算及用款计划自行办理支付业务,此种支付方式下,预算单位可依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开出的《授权支付额度通知书》、《财政资金支付凭证》及原始凭证入账,比如收到“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后,可据通知书列出数额,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拨入经费、财政补助收入;购买物品、服务等支用额度时账务处理,借:经费支出、事业支出、库存材料、材料,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如果购入固定资产则同时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时账务处理,借:现金,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三、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规范途径

1.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存问题

我国推行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一些实际性问题,具体表现为:

会计入账依据出现问题,即票据供应渠道不统一、票据通用性不足,以及财政直接支付的资金,在国库收付中心支付资金后,由银行返回至预算单位《直接支付凭证》记账联,但因未能及时传递而造成预算单位记账时缺乏直接支付的凭证,加之有些单位会计凭证与会计档案管理要求不相符合,致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信息采集、会计凭证处理等出现凭证跳号。

会计核算实务也出现问题,由于预算单位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后的会计核算方法掌握程度不一,对预算单位“零余额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等会计科目未能充分理解,则极易造成核算方法上的错误;个别预算单位并未依照财政部下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内容设置相关会计科目并实施会计核算,导致财政改革陷入上下衔接不良、步调有异的局面,零余额账户管理、使用等均不够规范;现行国库结余资金处理手段与原有会计制度无法衔接。

账户设置不规范,主要包括预算单位保留账户的现象致使国库集中支付规范性不够,预算单位多头开设银行账户的存在造成资金管理混乱,专项资金重复开户的问题使得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分散,少数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导致资金监管失控。同时,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现行会计制度及财务管理相关规定之间衔接也存在难度,使会计核算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2.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下规范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有效途径

解决会计核算问题,事业单位应致力于四个方面的措施:

统一票据供应渠道,即在票据供应渠道这一源头上统一控制事业单位的收入,具体在于上级主管部门直接供应票据时须在财政部门备案,以确保财政部门能从源头上控制预算单位的收入,并使预算单位的收入全都上缴财政。

规范会计科目和核算方式,一则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设置,即设置一级科目、重要的二级科目及三级科目,同时依照本单位会计核算的具体需要,各事业单位还可在二级科目与三级科目的基础上自行设置其他必要的明细科目;二则设置具有行业特殊性的会计科目;三则制定相关规定,对各个会计科目的使用范围及具体账务处理加以规范。

清查整顿预算单位银行账户。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出发,对各个预算单位的银行账户进行全面清理整顿,针对现有账户开设实际情况以及预算收支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和建议,以严格规范事业单位的银行开户管理。作为现代国库制度的关键环节,账户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规范账户管理等系列工作将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3篇: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青岛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程(试行)》(青人社发〔2017〕3号)、《关于做好2018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青人社字〔2017〕65号)等文件要求以及省、市有关规定,2018年即墨区部分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48人(详见《2018年即墨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计划表》,以下简称《计划表》),现公告如下: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一)笔试

初级岗位参加全省统一笔试,根据专业不同分为综合、卫生和教育三大类,各类均考一科。综合类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包括法律法规、政治经济理论、时政方针、科技知识、省情省况等基础性知识和综合写作;卫生类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医药卫生专业基础知识两部分,分别占整个试题分数的30%和70%,医药卫生专业基础知识部分按医疗、药学、检验、中医、护理五类分别命题;教育类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教学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两部分,分别占整个试题分数的30%和70%。

笔试采取统一考试、统一标准、统一阅卷的方式进行,笔试地点在笔试准考证注明。

笔试时间:2018年3月18日

综合类:9:00-11:30

教育类、卫生类:14:00-16:30

第4篇: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1、地方事业单位考试主要内容为行测、申论和综合应用能力考试。综合管理类、社会科学专技类、自然科学专技类、中小学教师类和医疗卫生类五个类别笔试的公共科目均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

2、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时事、科技人文、行政管理、公文等。

3、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内容一般包括: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

4、地方事业单位考试内容特点:有省直统一考试的省份,各地考试内容与省直考试内容相近,无省直统一考试的省份一般公布一个考试大纲,基本就是本省事业单位的考试命题基准。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课程体系建设 财经类院校 高级应用型人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内容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目前,全国大约有8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该专业本科教育重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等各类组织中从事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在财经类院校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将经济学基础知识、管理学基础知识、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同时通过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具备本专业应有的各种基本能力,包括专业应用处理能力、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和组织能力、筹划能力、获取新知识和创新能力。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财经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确定自身专业培养的特色,走专业特色培养之路,而不是大众化的培养模式。

一、利用财经类院校的学科优势,确立专业培养特色

为确定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财经院校整体环境和整体优势。一般来讲,财经院校不同于综合性大学,专业设置、教师专业背景、科研背景、学术氛围主要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经济学和管理学是财经院校的优势。在这种环境和背景下,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该依托学校的整体优势,充分利用财经院校的学科优势,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色。

二是本院(系)教师的专业结构。本院(系)教师的专业背景、专业研究方向对专业特色也起到关键作用,即使财经院校的整体环境和优势能够得以体现,但若专业的院(系)师资不能得到反映,就会影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的发挥。

三是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要了解市场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专业化的劳动保障人才缺口较大。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大体分为三类:一是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这类学生往往需要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二是进入劳动和社会保障政府部门,成为各级政府公务员。三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从事具体业务工作。财经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应主要为政府人力资源、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人才,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员工福利管理的人才,为保险公司培养从事企业年金管理、人寿保险等商业性保险的人才。

基于此,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特色可以确定为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特色方向。该特色主要利用财经院校金融专业、会计专业和财政专业的优势,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会计、金融、财政等专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能掌握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专业人才。该特色的培养需要专业教师有雄厚的经济学功底,须有财政、投资、会计专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的支撑,毕业生能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从事社会保障资金的预算管理、资金的收支管理、基金的投资管理、资金的监督等工作。

二是企事业单位员工福利(人力资源管理)特色方向。该特色主要利用财经院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优势,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能掌握企事业单位员工福利管理的专业人才。该特色需要专业教师有雄厚的管理学功底,须有企业管理,特别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的支撑,毕业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员工福利的筹划和设计、员工社会保险的管理等工作。

三是社会保险特色方向。该特色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保险专业结合起来,利用财经院校保险专业的优势,适应社会保障主体多元化趋势的需要,特别是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商业保险管理和精算的专业人才。该特色需要专业教师有雄厚的保险学知识,特别是保险精算等专业知识,须有保险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的支撑,毕业生能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及保险公司从事与社会保险相关的商业补充保险管理和运营工作。

二、立足实践性、应用性的专业特点,培养应用型人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具有知识性、政策性、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能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具体工作。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独特作用,实践教学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活动中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因此,在专业建设上,要保证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根据专业方向,突出社会实践,强化实际操作技能,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各种基本能力,才能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才能够使我们的学生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这一思路将贯穿我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课程体系和结构、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都应体现出来。

三、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特色课程体系设置的目标

首先,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统一。在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平行的关系,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基础,只有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基础知识,才能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各种基本能力,才能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体现层次性、结构性和系统性,立足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使专业特色建立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基础之上。

其次,学以致用。夯实基础、精通专业、强化特色是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是课程体系设置的关键。整个特色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该围绕这个目标开展。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线,以特色专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因而专业课程的设置既要强调基础知识教育,又要重视专业知识理论的传授,更要突出专业特色课程的技能培养。

最后,专业相融合。所谓专业相融合,就是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该融合,吸收其他专业知识,扩充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特别是在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今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能够进入政府相关部门的比例很小,绝大部分毕业生将在企事业单位,包括保险公司从事员工福利、企业年金管理等工作,因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设置要适应这种社会需求,吸收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扩大学生就业面。

(二)特色课程体系的设置

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是“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根据这个原则,可以将课程体系设置为三个模块:

基础模块。基础模块是教学的基础,其中的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修的课程,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需要的一些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这些课程主要是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社会学概论、人口学原理、统计学、公共政策分析、金融学、经济应用数学等。

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专业主干课程模块是专业教学的基础,也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这些课程主要是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等。

专业特色方向模块。专业特色模块是各院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而选择开设的相关课程。

首先,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会计学、社会保险财务会计、证券投资理论、国际金融、资本市场与养老金、社会保障预算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毕业生可以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从事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工作,包括社会保障资金会计工作、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工作、社会保障资金预算管理工作、社会保障资金征缴工作等,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其次,员工福利管理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福利、薪酬管理、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毕业生可以到大型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员工福利的管理,特别是员工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

第6篇: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1.1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由于水文事业单位大部分国有资产都属于上级拨付,部分基层单位往往只重视购置经费的争取,却忽视了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合理配置。例如:未按要求设立资产台账,缺少健全的资产保管使用记录,不定期盘点等。某些单位未能考虑实际需要,过分追求物质的丰富,任意采购,提前报废一些仍能继续利用的资产,导致大量固定资产出现闲置现象或者购入的固定资产没有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1.2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衔接不畅

目前,在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方面虽有一套规章制度,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互相脱节,一些规定界定相对比较模糊,实际操作性差。有的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后,不履行财产登记和财务手续,资产长期处于账外,导致这些固定资产极易变成个人资产。

1.3固定资产前清后乱、账实不符

为摸清家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优化资产配置,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水文单位在几次资产专项清查中做了大量工作。但根据历次清查结果发现,有些单位固定资产的科目金额多年不变,年年结转,年年过数,形同虚设,存在“重购轻管”、“重钱轻物”、“前清后乱”的现象。

1.4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

部分单位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甚至对最基本的固定资产的完整概念、划分标准都不清楚,实物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会计核算不完整,登记领用手续不完善,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

2强化水文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措施

2.1更新国有资产管理理念

要注重资产管理的时代特点,切实转变观念:一是突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的新理念;二是各级水文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切合实际的资产购置、入库、使用、清查盘点、报损审批、处置审批等新制度;三是要充分利用会计软件信息平台促进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2.2加强财务管理人才培养

首先,要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计算机基础知识、财务会计知识、国有资产管理理论;其次,要根据水文事业单位日常工作,开展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课题研究;第三,要加强对现有岗位人员的从业能力培养,进行国有资产管理实训,组织向经验丰富的单位学习等;第四,要注重引进优秀人才,培养财务及国有资产管理的新生力量。

2.3构建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

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是水文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的前进方向。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为解决水文单位在现有监管机制下如何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基于网络和大型数据库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构建的模型、方法、技术,有利于避免人工填制报表存在的许多不规范情况;有利于报表的自动化汇总、统计,节省大量时间,且避免产生差错;有利于有效地实现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便于上级或主管部门迅速掌握资产增减变化以及为同级各单位之间交流提供通道。

2.4强化财产清查工作

组织财产清查工作可以掌握水文各单位的真实情况,必须常抓不懈:一是要制定详细有序的清查计划,完善财产管理各项制度,及时做好国有资产购置、清查等记录,避免前清后乱;二是要按计划、按步骤完成资产清理、资金核定、财务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认真编制详细报表,如实申报国有资产清查结果;三是要对现有资产彻底清查,摸清家底后,通过统一表式填报资产实况,建立数据库,保证固定资产账卡、账实相符。

2.5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完善资产管理监管机制

水文事业单位应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构建内部监督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财政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内部监督有效性;二是规范操作程序,明确统一流程;三是突出重点,狠抓水文单位建设项目审计,严格执行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有关规定,避免形成账外资产;四是积极开展财政监督检查,确保资金运行安全有效,建立“上下联动、处室互通”的工作机制,将日常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通过内部审计监督、日常监督及专项监督等相关措施,逐步建立全覆盖的国有资产运行监督机制。

3结语

第7篇: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

财务内部控制,顾名思义是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为确保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目标制定的一系列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相互协调的方法、措施和程序。《会计法》、《内部会计规范――基木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对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有计划、有组织组建的非营利、公益性质的单位,大部分资金来自于财政拨款,由于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特殊性,相对于企业而言,事业单位对成本收益和财务管理相对松散,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重视不足。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缺乏,思想重视不足

制度是执行的基础和准绳,有效的管理控制需要坚实的制度基础。虽然相关制度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做了阐述,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因领导重视不足,制度往往是挂在墙上,夹在文件盒里,应付检查而已,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领导的重视程度低,必然导致财务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二)会计人员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财务相关制度的执行,在财务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对财务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不论是正规教育还是继续教育,更多的还是强调财务具体操作的基础知识,财务内部控制只是被提及,导致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知识掌握的少,执行相对困难;2.事业单位由于历史、机制等原因,部分财务人员并非专业出身,理论知识缺乏,接受度低。部分有一定水平的财务人员,存在惰性心里,忽视对新知识的更新,风险防范意识较弱;3.有的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为谋取个人私利,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视而不见,从而出现贪污、挪用公款等现象。

(三)相关监督缺乏导致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

好制度的有效执行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监督的缺失为事业单位财务“随性而为”提供了土壤。由于财务人员专业素养、编制限制等客观原因,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规范、不相容岗位未分离等情况时有发生。如:原始凭证审核粗糙,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财务印鉴章全部由一人保管,出纳兼任会计稽核工作等。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从总的方面来说,事业单位业务流程要比企业简单一些,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特定问题,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的解决:

(一)加强思想意识,特别是单位负责人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事业单位负责人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的工作氛围,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财政部门可通过举办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法规及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培训班的办法,加强对事业单位单位负责人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财务负责人是单位财务状况的第一责任人,营造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

财务人员作为财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必须具较高的政治素养、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财政部门应利用各种机会,比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定期交流等,加强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队伍建设。会计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通过以上几种途径,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不断完善、更新、补充,进一步掌握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正确行使会计人员的职责权利。

(三)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监督是制度得以有效执行的“紧箍咒”,应该充分发挥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针对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早发现,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和指导意见。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应当开展定期审计、不定期检查等监督工作,并将检查结果纳入事业单位考核评价部分,这样可以不断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保证相关财务法律法规得以贯彻执行,控制和减少经济犯罪,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国家财产的安全。

三、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管理工具,事业单位也不例外。总的来说,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建立还比较落后,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相关问题研究上,可以在许多方面借鉴企业的先进经验,结合其自身的特殊性,探索更加适合自身的财务内部控制方式。

参考文献:

[1]赵华.事业单位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7(24).

[2]耿成兴.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特殊性分析[J].会计师,2013(3):49-50.

[3]肖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显成效[N].中国会计报,2012(12).

[4]王爱珍. 出纳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外资,2011(02).

第8篇: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169-0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及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也随之发生了相对较大的变化,一些新理念、新技术、新业务层出不穷,尤其是新会计准则的问世,对于推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的将这些新理念以及新方法应用到已有的财务管理体系之中,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预防相关问题的发生,而且还能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高效实施。

一、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涵义与关系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审计工作是一项独立性工作,其不仅可以对相关的组织活动进行控制和审查,而且还可以对其进行评价。内部控制与审计主要服务于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帮助事业单位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可以对事业单位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协调相关人员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了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也进行了相应的转变,即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是一项更加专业、更加系统化的工作,其可以对相关风险进行有效地管理、控制和治理,同时还可以对其进行有效地改善和评价,以实现最终的结果。因此,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已经成为事业单位获得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审计环境

任何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审计活动都离不开相关的环境因素,控制审计环境的好坏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业内部会计审计工作的执行程度以及事业单位最终目标的实现情况。不断加强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审计工作,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有效提升单位负责人的控制意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成败主要取决于相关人员的控制审计意识、行为和环境,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可以更好地促进工作的进行。事业单位为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应设置单独的机构,配备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人员,保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二)明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职责和目标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基本目标和本单位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其不仅可以很好地补充单位的总体目标,而且还能够对本单位的总体目标进行监督,以确保总体目标的顺利完成,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偏离总体目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仅要加强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工作,而且还要更好地将其付诸于实践,这时就需要相关的审计部门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审计。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要做到有法可依,这样可以使所有员工能够自觉遵守,从而达到控制与审计工作的基本目标。

(三)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系统的控制

为了确保事业单位内部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就需要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则和制度进行,明确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和会计报告的处理,以此来提高相关的基础性工作。内部财务的审计工作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不仅可以确保财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且还能及时查出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以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信息化水平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也逐渐引入了信息化技术。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借助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可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准确、高效地进行,而且还减少了纸张的计算工作,从而大大节省了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的成本。如今各个行业都引进了信息化建设,大大提升了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的效率,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实施绩效考评控制制度

为了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顺利完成,需要实施绩效考评控制制度,而且要求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绩效考评制度已经成为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的晋升、员工的薪酬、降级以及评优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已经成为确保事业单位内部相关制度发挥其功效的主要措施之一。

(六)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想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更好、更顺利地实施,控制审计人员就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财会知识、法律知识等,同时还要定期对这些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以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时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解决,以更好地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在相关教育和培训过程中,只进行基础知识的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实践培养,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相关的经验。采取一些激励措施以不断提高控制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就需要从管理层次、管理内容、管理方法上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以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一)对于会计基础工作岗位的设置不够合理

如果严格遵循已有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设置应该要做到不相容岗位进行单独设置,还要能够配备相应的会计基础工作专门人员。但是,这种规范化的规定却并没有能够在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中得以实现。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设置以及人员配备方面都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存在着相悖的情况,甚至有些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更是突破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而进行的违法设立,人员配置方面基本上是兼职情况或职责不够明确居多,也有些事业单位甚至配备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来从事会计基础工作,从而为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一旦发生问题,将不容易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二)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内部监督力度乏力

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应该在强有力的监督体制下进行,这样的会计基础工作才能够真正得以顺利开展起来。然而,我国现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却缺乏健全的监督环节与监督机制,这主要是由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还没有能够做到位,各种违规情况频繁发生,会计科目设置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从而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监督效果大打折扣。当然,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也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他们的会计专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方面都没有能够达到较高的标准,从而造成了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

二、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具体对策

由于上述的各种问题,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尽快加强自身内部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工作力度,解决这些严重威胁到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各种障碍,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来提高自己内部的会计基础工作水平,从而推动自身会计基础工作向着更为规范化、制度化与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具体对策如下。

(一)提高事业单位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会计基础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它往往由于自身的基础性特征而被作为铺垫来发挥出一定的经济管理职能。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尽快改变这种会计基础工作现状,就需要促使单位领导切实加强对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认识,这是因为单位的领导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对于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能够被重视以及被落实到位的问题的关键性作用。那么,这就需要事业单位的领导或负责人能够担负起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领导责任与义务,在单位内部大力宣传并普及相关的会计基础知识,督促各个相关部门做好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管理工作,从而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一个更为健全、完善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二)配备较高专业素质的会计基础工作人员

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要做到尽可能的规范化效果,就需要从会计工作岗位设置方面入手,尽可能的提高相关会计基础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应该来说,这是切实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特征的一个必要条件。会计人员是会计基础工作具体的实施者与执行者,他们的综合素养直接关系到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水平与质量。因此,事业单位应该科学设置会计工作岗位,要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要求以及原则来进行具体的设置,做到合理化且有效化,尽可能的避免会计工作岗位的重叠或废弃。那么,在会计专业人员配备方面,事业单位就应该加强财务人员的政治品质与职业道德,引导他们树立起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心,并不断强化对这些会计基础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培训工作,让他们通过多种渠道的培训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成为一个综合型的会计基础工作人员。

(三)强化对于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基础工作的监控

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的顺利开展,显然也离不开强有力的监控工作的配合。否则,失去了有效的内部监控的会计基础工作,将会有意无意的出现各种主观随意性的问题,从而使得会计基础工作无法真正做到按照一定的规范来运行下去,还会直接影响到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自己内部的控制制度与体系,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监控对象进行严格的把控,及时发现单位内部日常会计基础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与主要问题,从而切实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一般来说,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手段有两个方面,即对单位的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对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并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内部监督机制,实现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的自我监督。此外,事业单位还应该强化政府机关以及会计事务所的社会性监督,从而为事业单位提供更为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进行的把控。

三、结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