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1篇: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摘 要:近几年,微信软件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和工作平台,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的同时,自然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于是,微信也慢慢地出现于高中地理教学领域,在地理教学中崭露头角,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微信;高中地理;教学

微信具有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资源共享的功能,微信的使用主体是学生,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事实使得微信走入高中地理教学成为可能。而微信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势必会促进学科教育领域多方位的革新。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呈现以及教学互动等,还会丰富学生的学习环境及学习工具。鉴于此,笔者从四个方面探讨微信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利用微信平台建立学习资料库

现实的课堂学习受时间的限制,教师的教学任务不能圆满完成,学生也不可能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全部知识,所以就必须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进一步吸收、消化课堂上的知识点,才能更加丰富、夯实自己的知识面。教师利用微信平台建立班级微信群,设置学习资料库,学生共享资料并展开探究。也可以将课余作业发送给学生,学生直接在微信群里完成作业,教师及时批阅。新型的微信平台让高中地理教学突破教室以及学时的限制,将其延伸到课外。借助微信,可以进入群聊模式,师生建立微信群,相当于构建了全天候的在线课堂。学生在方便的时候,随时都可打开微信进行学习。学习不再囿于教室里,也不限于上课时间,学生宛如随时置身于一个开放的课堂中,打造以自我为中心的时空学习环境,将高中地理教学延伸到课外,促进高中地理的弹性教学。

二、利用微信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中有一个效应叫“曝光效应”,是指人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也就是说若某个事物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就能增加人们对该事物的喜欢程度,也叫作“熟悉定律”。按照此定律,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地理,熟悉地理,有助于增强其对地理的喜欢程度。

微信公众平台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每天可以向关注用户群发多媒体信息。因此,教师可结合教学进度,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编辑图文信息或视频信息,向学生推送地理新闻阅读、地理事件分析、地理话题讨论、地理美文欣赏、地理问题解答、地理试题选做等,将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知识与课堂知识整合,使地理每天都能出现在学生的视线里,让学生从多方面感知地理知识的实用,进而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

三、利用微信,促进师生、生生互动

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理解讲授内容,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何评价,有何疑问,很难及时收到反馈意见。而微信带来的互动式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可以双向交流、沟通、分享、讨论,在这样彼此平等的交流环境下,甚至是辩论的环境中,老师和学生可以达到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的目的,这也是使教学双方的主动性都能得到极大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首先,老师(学生)可以将精简的学习材料(文字、图片、动态图、视频)在微信平台上,继而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阅读之后,对于简单易懂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收藏”和“转发”的形式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对于理解困难和存在疑问的知识点则可以通过“评论”老师的朋友圈内容或给老师发“私信”的方式解答疑惑;其次,老师和学生也可以就某个地理问题、热点等自己感兴趣的地理内容发起群聊,并可邀请对地理感兴趣的其他同学参与讨论研究,方便快捷地聚集地理教学资源;再次,学生也可以通过“创建微群”把具有相同兴趣或者相近知识准备的同学聚拢在一起,让志趣相投的同学在相互尊重与互信的基础上,以微信的形式更加方便、集中地进行交流。

四、让微信互动课堂成为师生感情交流互动的新平台

第2篇: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一、地理案例教学中素材选定的要求及处理原则

1.案例教学设计的情境化。地理教学中教师经常会使用一些鲜活的案例,但这些实例往往不具备情境化,如在讲人文地理学“人口迁移”问题时,可以使用从我国浙江温州地区到巴黎打工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在巴黎逐渐形成了一个“温州城”的事例或者各国的“唐人街”。一般教师会把这个实例作为“举例”讲述给学生,而且不可能讲述得比较详细。如果把“温州城”事例加工成案例,使其成为一个有迁移背景、具体时间、地点及移民生存状况等的描述,就具有了“情境”。情境化是案例的突出特征。能更好的使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兴趣。

2.典型性和针对性地理案例是根据教学目标整合过的一类教学资源。专门为教学开发的案例都有明确的重点,有清晰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获得充足的教学案例,自己开发教学案例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即使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使用的也大多是一些未经加工的素材,如新闻报道。尽管这些素材也源于现实生活但它并不是专门为地理教学准备的。如果教师使用这些素材作案例,需要在选择时充分考虑素材的典型性和针对性,或者稍做加工,使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可以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

3.内容丰富、相对完整地理教学案例从一开始背景的交代到问题情境的描述是相对完整的,有比较丰富的信息使学生对一个点、一个具体区域、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能设身处地地把自己置于案例的特定情境中去思考、去决策。一个出色的案例提供的是一个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侧面分析解释的可能性,内容的丰富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

4.可读性强优秀的教学案例常能吸引学生阅读。案例的情节、所给的材料和叙述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案例的可读性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提,既然案例的使用者是学生,如果学生对阅读案例失去兴趣,案例就会失去意义,所以案例应有既能令人愉悦又能增加学生学习经验的价值。

二、地理案例教学的的形式

高中地理教学仍然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做基础,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比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明显提高。根据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而案例教学是培养高中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决策能力的途径之一。案例的使用有不同方法,这里讨论两种,一种是分析型,一种是决策型。

分析型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是:阅读案例一案例分析一内容扩展。下面是环境教育的一个案例(缩略):。

在北京市郊区的杨镇的有一片面积近3000亩的湿地。一家开发商看中该地区,准备在此开发建设“京东大芦荡休闲旅游度假村”。该消息传出后,当地村民十分高兴,并纷纷积极配合开发商的征地工作,并希望将来能到度假村工作。

但是,环保志愿者得知该消息后,却纷纷为这片湿地的命运担忧。当环保志愿者多次赴现场进行考察,四处奔走,先后在多家媒体发表文章,呼吁政府采取行动保护这片湿地。

最终,当地政府对该事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采纳了环保志愿者的建议。

呈现案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一事件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事件中不同的角色所持观点各不相同,所采取的行动亦各不相同。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持那样的观点,采取那样的行动,又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冲突呢?然后安排学生对环境事件中色的身份、行为、观点及行为后果进行行为价值分析,了解人的环境价值取向起着什么作用。最后安排学生分析其他社会现象中人的环境行为及价值观取向。 这段教学的基本结构如下:

内容目标:国民环境行为价值分析

案例:要湿地还是要度假村?

案例使用:分析案例中不同角色的行为反映出的环境价值观

结论:环境价值取向起着决定作用扩展:从环境价值观的角度分析并认识其他社会现象中人的环境行为。

分析型案例教学需要教师从案例中提取引导学生认识地理基本原理的问题,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一步步学习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判断方法。

决策型案例一般采用分段式学习方法:案例(部分)呈现一提出问题一学生思考、判断、决策一案例(部分)呈现一检验判断或决策。这种学习的特点是案例本身为学生留下疑问和讨论的空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判断和决策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是曾在教学中使用过的案例(缩略):

包头是最大的工业城市,位于内蒙古中部偏西的后套平原上,北依大青山,南临黄河。市区人口目前已超过100万。包头是“包克图”的转音,意为“有鹿的地方”。1750年仅有600户人家,1938年设市,1957年建设大型钢铁公司后,城市规模得到迅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对包头钢铁公司的选址问题进行了综合比较,提出了三个规划方案:

A一包钢在河西,新城在河东,新城近包钢,距旧城14―20公里;

B一包钢建在离旧城不远的台地上,周围发展为新城,远期可与旧城连成一片成为一个整体;

C一工业区、新城、旧城分散布局。

教师根据案例提出问题:根据工业区位原理,比较包钢选址三个方案各自的优势和问题,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最好?为什么?当学生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后,教师继续呈现案例的结果部分。

第3篇: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地理;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育者提供了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已逐渐成为高中地理教学手段之一。其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为地理教学提供了一种先进的、多功能的辅手段,同时信息技术也对拓展地理教学的意义、价值,促进地理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深刻变革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它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能大容量、高密度、多渠道地展示地理知识,提供最新的地理信息,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望解决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

一、利用信息技术拓展高中地理教学空间

信息技术的引入有利于拓展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时空,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地理课程的任务是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思维能力,既依赖于一定地理知识的掌握,又需要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赋予地理知识以认识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从而使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应用更为灵活,联系更为广泛,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地理思维能力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其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地理学科的特性来看,有许多内容非常吸引学生,适合以多种形式来表现并传递给学生。地理学科内容不但具有多样性,而且具有复杂性,“空间”更是重点中的重点。信息技术可以整合文字、声音、动画等,故将其引入认识地理及改善地理教学上是非常有效的,比如,运用信息技术来制作课件,利用图像、文字来表现一些地形、地貌等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在平日课堂中想象的内容模拟出来,使他们更加生动地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无论是区域地理,还是自然地理,都包括不同的素材内容,在当今时代都可以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出来,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提高了教学效率,并拓展了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时空。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时空的拓展主要表现之一在于互联网络的引入,为学生提供了混合学习空间。网络环境(尤其是网络教学平台和教育教学资源库)为混合式教与学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及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库开展混合式教与学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与学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建构性学习环境设计、课堂教学、在线教学和发展性教学评价,这四个环节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如将这四个环节合理地设计,定能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大大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百利而无一害。混合式教与学能够体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现代教育中,在线学习的方式很受欢迎,这些都源于其所具有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异时异地学习的特性,并且能够友好地互动交流等优点。但是在线学习也有它的缺陷,那就是没有教师的当面指导,缺乏教师的经验,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阻碍,致使他们的学习成果不太理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怎样才能既体现在线学习的优势,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点,又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Blending learning(混合式学习,或混合式教学)的出现就弥补了这个空白。所谓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Blending learning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这种改变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将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在线学习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并提供更多的资料加深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同时通过课堂教学来弥补学生因经验不足造成的困扰等问题。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使学习者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Blending Learning强调的是在恰当的时间应用合适的学习技术来达到最好的学习目标,这对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二、利用信息技术变革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方式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地理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同时认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但是,学校始终无法摆脱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长久以来,高中地理课一直都是教师将书中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填鸭式教学法”,教师处于主动状态,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接收到信息之后。通过反复的机械背诵和联系,保持一种长久记忆。就算是本应该很生动的地理实验课,也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这种做法与地理思维能力的提升是相违背的。

第4篇: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备课时,不能孤立地研究教材,同时还要研究学生。因“课”制宜,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法,再加上日常生活中的生动事例和相关图片等资料,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是“地理”。针对课文的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讲授课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热烈讨论、气氛紧张而活跃,此时的学生已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他们在探究中理解了环境人口容量的四个主要制约性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深刻认识到人口的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经济相适应、相协调、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后联系我们本地区的人口状况,指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应该向政府提出哪些合理建议,进一步将课本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本节自主探究、交流共享的学习,可提高学生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和思维方式等,为此教师要用公正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必要时可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把学生按照学习程度高低分成A、B、C、D四个级别,在课堂提问、布置作业、小组活动等方面分别作出相应设计和布置。以提问来讲,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对基础差的学生可提一些简单的、容易回答的问题,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对基础好的学生可提一些难度大点的问题,以提升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不断超越自我的信心以及获得成功后的自我满足感。针对不同的提问对象,提问不同类型的问题,不仅使所提的问题都能达到提问的目的,而且激发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这种因人而异的提问方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交流,而且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要力求人人参与,人人提高,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让每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有所收获。面对教育对象的千差万别,教育的条件的变化万千,教师更要适应时展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方法,力求在教学效果上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老师的激励,从而增强自信,超越自我。

三、情感沟通,加强师生交流

第5篇: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一、运用信息技术,从兴趣出发,借助范例,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

例如:在介绍《长江》一课的课前2分钟,可以播放长江的一段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当讲到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对人类有什么影响时,可以播放一些河流和湖泊图片,启发学生讨论。就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兼顾全面,因材施教。

如在讲授“长江水系为什么容易发生水灾”时,课件展示长江地区所处的干湿状况、支流、植被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等,站在学生的角度,利用课件精心设计和设置疑难问题,以便学生模仿学习和教会学生学问的技巧和方法。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学科,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教学中利用网络链接,能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时政热点、焦点问题,如、西部开发、WTO等,激发学生学问的欲望,引发他们提出问题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运用信息技术技术,可以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介绍我国长江中游和下游的洪水原因时,它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我们可以用信息技术展示出长江水系图,用闪烁的方法显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即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教师很容易给学生介绍清楚,在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主要洪水来自同一时期,河水猛涨,就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另外再插入一些近年来上中游山区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的影视片段去启发学生,它是使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另一主要原因。信息技术的运用,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学生也可以分析出为什么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是由于地面流水不能汇入河道,所以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就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既促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又能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五、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例如:在介绍京杭大运河时,用重新着色、闪亮来突出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县,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配以闪烁五大水系),这样就可以克服传统地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弊病。在介绍长江流域有哪些主要支流时,用闪烁来突出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洞庭湖、汉江、赣江和鄱阳湖的位置。介绍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也可以闪烁出宜昌和湖口所在的位置。这样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概念。

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充实地理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宝库,它为地理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网上某些社会新闻,是我们地理教师向学生及时传授地理研究新成果、地理新现象以及地理新闻的重要来源,同时更是学生自学地理知识的最好素材;各种各样的科技论文和详实具体的数据、图像,是提供给我们的最好的借鉴材料;世界各大网站的地理资料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试题、课件等等,更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良好资源。

七、地理课堂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

第6篇: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空间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187-02

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但长期以来,高校中普遍流行的教学方法就是课堂讲授法,该方法虽然能使学生系统全面地获取知识,但因其过分强调预设,形成了以教案为中心的封闭性教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难以落实,因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课堂气氛沉闷。因此,如何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摆在大学教师面前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的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入门课程,该课程覆盖面广,涵盖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技术原理和应用方法等。其中基本概念是构成该学科的基础,包含专有部分和通用部分,各概念间难区分,总体说来晦涩难懂。技术原理是课程的主体,其数据结构、程序算法和实现均不直观,难于揣摩。应用方法涉及一系列的思维转换,无法身临其境,有空洞感。课程存在知识台阶,不能和已有知识无缝衔接,同时基础学科众多,其先修基础课程开设不全,教师需即时补充基础知识点。因此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由易到难、由虚到实、逐层递进的内在关系。

教师常采用铺垫、启发、引导、提问和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但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

我们曾对本校地理信息科学三个年级236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91%认为学习有难度(一般,较难),95%的认为内容抽象。多数认为现有的讲授方法难以保证持久的注意力和兴趣,有厌学情绪。

凡此种种,给课堂教学带来极大挑战。因此,如何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二、问题教学法的含义与特点

随着教学理论的研究和教法的探索,问题教学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有着悠久的渊源,历史上用提出问题的方式教导学生的孔子和苏格拉底,他们就采用问题教学法。它以提出问题为主线,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教材,探求问题,讨论问题,教师引导讲解,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可见,问题教学法具有“针对性、参与性、主动性”的特点[1],它既能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的都是定论知识的现象,又改变了传统的大学课堂中教师满堂灌的弊病。该方法通过讨论争辩、质疑探索,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也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它把学生的学习变为感受知识―理解知识―深入探究的活动,使学生实现了再发现和再创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同时,问题教学法对于教师来说能有助于教师化解理论讲授的枯燥性,降低教学的难度,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我们不难发现,采用问题教学法可以让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迎刃而解。

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的兴趣养成

1.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法实施过程可概括为三环六步模式。三环为:①自学,即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此法的首要环节。首先,学生可以根据对教材的预习,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教师将筛选、总结归纳出的典型性问题作为教学的依据,如教学中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关系与法则的理解等,即生成问题。②研学,即讨论问题。它是此法的核心,它主要展示学生研究问题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当学生的思维模糊不清时,教师必须提出需进一步澄清的问题。③固学,即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为目的,通过学生讨论引发的问题,教师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达到再增长。六步为具体化:①明确目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②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解决问题方案。③小组研讨。学生分小组讨论未解决的问题,教师通过巡视、质疑、提问、上堂板演等形式,发现学生共同性的疑难问题,对互助研讨加以引导。④质疑点拨。通过学生间和师生间的讨论、质疑、争论、辩解、分析、更正、补充等互动形式,形成班内全员参与、积极探究、氛围热烈的场面,把课堂教学推向,使学生再次享受获得知识的快乐。⑤总结归纳。师生梳理、总结。⑥检测达标。用检测题等方法进行测试,学生答,教师评,并展示交流,并为接续导出下堂课的新知做准备[2]。时间分配一般为35∶10,前35分钟解决学生已预习的问题,完成本节课教学内容,后10分钟,导出新问题,分发材料,指导预习,确保前后衔接。

2.教学设计。参照以上模式,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中,遵从三环六步,将理论教学从整体设计为课前、课中、课后三大过程。课前,教师编写教案,实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生预习上次课导出问题的基础知识,并回顾旧课的内容。课堂上,首先进行目标再现,由教师简述教学目标;接下来用提问、竞答等方式对预习情况进行调查,重点关注学生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与质疑;教师归纳汇总问题,即时设计解决方案;后续问题讨论,教师适当点拨,并适时精讲;最终在教师指导下,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明确重点难点与关键点。在每次课的最后10分钟,依照提供给学生的“导学案”及讲授提纲与知识要点,从常规概念,用普通思路导出问题,指定自学的教材内容,提出学习目标,留待下次课讨论学习。课后,教师对课堂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学生温习已学内容,预习教材,查询相关基础知识。

3.教学实例。在空间认知一课的教学中,于前一节课的末段,指定了自学的内容,设计出“现实世界到底有什么?基本空间对象有哪些?你找到的对象是连续,还是离散的?怎样表达它?”等带递进和层次的问题作为导学案,由学生课后自习。这样就将教学延伸到课外,缓解了课时紧张。

课中第一段,教师简述目标――现实世界的基本空间单元和表达方法,完成目标再现,提示地理语义是从空中看世界;后接层次问题的提问,学生分小组自由回答,教师适当启发,以掌握问题和质疑;接下来的讨论,因为学生对问题和基础知识比较陌生,依教材常能得出的仅是“世界由空间实体组成”这一结论,难以逃脱常规思维的束缚,难以建立起正确的认识观,需要加以及时引导、精讲,教师依“地物―离散的―呈点线面状;地理现象―连续分布―分割为形状大小相同的面元”进行了点拨,这时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接下来是分小组总结环节,指定较好的小组进行总结发言,可辅以幻灯片演示,最终让学生明确关键点(难点)――离散化,点状、线状和面状抽象是自然离散化,是仅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可称实体空间观;真实而连续的现实世界,需要另行离散化,划分空间面元就是要离散连续的空间对象,可称为连续空间观,最终总结出基本空间单元为点状、线状、面状和栅格4类,基本空间图元为点、线、面与像元。从而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认知观和空间表达方式,完成主体教学。

课中的第二段,教师导入下次课的问题。

下课后,师生进入课后阶段。

整个过程,根据教师的节奏,环环紧扣,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达到了对知识前所未有的深度学习,教学效果良好。同时,结合教改,将讨论、答问和总结,计入课堂考试成绩,完成课堂考试。

对于比较复杂的内容采用了打通两节课连上的形式,将一二段时间分配为80∶10。

四、结语

实践证明,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教学,保证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降低了理论的抽象性,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目标的达成度。实践中还发现鼓励同学大胆质疑与讨论,才是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第7篇: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地理教学

经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培育,普遍的中国初中生在识图和空间想象力方面能力较弱。而初中的地理教材中有很多难以用量尺在黑板上板画出来的内容,只能尽量地使用教材中的插图和借助课外的辅助资料,如地图册、地球仪。但这终究难以将立体的、动态的地图展现在同学面前,需要同学们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立体感知能力。长此以往,没有形象动态图的展示会大大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有了信息技术就不一样了,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将动态的地图形态,结合声像,可以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同学面前,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

一、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教师想要上好一节课,不只是将教案备好就可以了。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更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和所创设的情境相适应。

特别是在初中地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借助多媒体信息和网络技术,将静态的教案转变成动态的教案,将静态的知识点转变为动态的知识点,将黑板的板画转变成声像结合的多媒体动画展示在学生面前,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在地理教材中,教师有很多地形、地貌、地势、气候、地图、经纬度等难点知识要讲解。这些知识点光靠教材的描述和一些插图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是如果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当中,那教师教起来就更为直观、更为具体形象了。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书本上不好描述的知识用多媒体演示出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此外,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使用还可以突出学习的重点、难点,从而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例如,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势、地形这一章节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Flas,可以成功地化难为易。多媒体技术直观、立体地展现了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了这个知识难点,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更多教学的参考资料

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教学业务工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工作束缚在个人的教学活动中,缺乏合作与交流,更多的是每个老师都在重复简单的口与手的劳动。教师的参考资料仅限于教材、图书馆资料、前辈的经验和几本习题集。简单的重复工作和有限的参考资料都会导致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具体表现为授课形式单一、课程内容一成不变、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而有了信息技术就不一样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网络是一个很大的信息库,里面包罗万象,什么样的资源都有。无论是教学参考资料,还是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都有,还有优秀的教学课件和优秀的教学方案、习题等等。这样一来就给教师提供了很大便利,不仅节约了教师的时间,也提供了一个教师与其他优秀教师交流的平台,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学习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这样才能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满足新课改形势下学生新的需求。

四、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是不够的,还需要拓展。因为教材的内容是粗略的、大致的,而具体的知识点是需要教师进行详细讲解的,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依据。而有了信息技术这个资料库,教师可以搜索到更多的教学参考资料,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同时增长学生的见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教材中的地势变化、气流变化等内容转变为动态图或者用动画演示出来。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的变化,观察到它的变化过程,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营造一种求知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课堂上的应用,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总结和改善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工具,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教师在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时,只能将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不能代替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依然必不可少。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好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尺度,敢于实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教学 网络 教学内容 视野

一、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知识

高中地理重难点知识主要集中在那些空间动态的原理性的内容:如大气的运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地球的运动、水的循环和物质循环等。这些内容用传统板书和语言形式,很难有效地表达。我们可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在教学中适当插入可控制的动画视频,以适时插入的方式来揭示重难点知识,能帮学生有效地突破重难点知识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在多媒体课件上插入各种原理示意图;通过视频来讲解显示碰撞式运动的特点,用卡通图片来描述大气的运动循环;通过这些多媒体技术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全部精力集中于学习中,一次性就能带动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在问题迎刃而解的基础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45分钟课堂效率自然就会更理想。如我们在讲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一节时,可以用三维动画再现地球运动的场景;用几何图片简单明了地再现黄赤交角及“地轴倾斜”的空间意义;用太阳光束投向地球的角度变化(动画模拟图可清晰的显示出来)充分揭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立体空间观念,还可以形象生动地显示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动态特点,及在宇宙中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形态,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都很难达到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习知识的欲望。例如:讲到中东问题,如果仅仅只有文字来讲述,新闻联播式地播放,学生只会厌倦这种教学,老师也苦于知识体系的欠缺,对此也只能束手无策。针对这种情况,我通过网络采集网上信息,收集资料,制作了一个关于中东地区的课件,里面通过影视资料详细介绍了中东问题的由来,从而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并进一步引发了学生寻找中东的位置、资源等的兴趣。这样的举动不仅唤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

2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直观的教学来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学生思维被激发,让学生在提升能力的同时又能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例如:学习地球的公转、自转、月相的成因,水循环等等,仅仅依靠理论的强灌,学生无法打开思维的大门。因此,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把难以理解的地理规律的形成过程,缺乏感性认识的地理现象,难以理清的地理事物之间复杂的联系和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利用图片、动画、声音等多种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同时引发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激发思维活力。

3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我们熟悉的地理课堂就是以老师为中心,一节课下来老师声音飞遍整个校园,教学的过程只体现了“教”,而没有体现出“学”。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氛围完全被激活,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教师则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三、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第9篇: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其好奇心十分重要。应用信息技术巧妙地创设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学习地震的有关知识时,播放一个或几个惊心动魄的地震影像资料,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互联系的教学情景,不仅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助于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图、文、声、像巧妙结合

由于地理事象的广泛性、复杂性、综合性,学生难以进行广泛的观察和深入的体验。而信息技术不受时间与空间、宏观与微观的限制,可以无限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思维,通过图像、音响、色彩、动画将地理教学涉及的地理事物、形象、情景、过程、分布、联系等直接展现于课堂中,使学生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地感知和认知地理事象。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隐为显、化模糊为清晰、动静互化、快慢互化,便于突出地理教学重点,突破地理教学难点,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使具体事物抽象化、概念化,从而缩短认知过程,提高学习兴趣,为师生的教与学活动提供极大的便利。

三、应注意的问题

避免“满堂灌”,避免整节课都进行课件的演示,避免使学生成为机器的奴隶,只顾观看而无暇思考和练习。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绝非替代教学。教师在备课和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应选择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把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通过信息技术表现出来,同时确定最佳作用时间,让现代化的机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注意适用性。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且制作一个较好的课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故只有那些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抽象难懂的关键性知识的教学,才值得花时间和精力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即主动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这将成为学生在未来社会终身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