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核心素养培养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
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文化基础一方面包括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知识和人文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包括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过程中形成的理性思维、批判精神和探索能力。自主发展则强调的是个人在自身发展与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价值,即学生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应该在保证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探索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从而逐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社会参与则是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人作为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在实践中必须要协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而作为学生而言,学校是其主要面临的社会环境,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应该自觉遵守基本的道德准则和学校、班级管理的行为规范,已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不仅需要理想、信念、道德的支撑,更需要具体的发展要求进行指导。对于小学生而言,一些过于抽象的思想理念显然已经超出了其理解范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将纷繁复杂的教学标准进行概括总结,并整合为核心素养,这样学校、教师、学生就可以在教育教学中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入手,优化教学设计,并利用现实生活与学习中的常见事例进行扩展与延伸,将核心需要的培养渗透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预习任务的安排,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制定人性化的班级条例,落实柔性管理措施,增进学生与教师、与班集体的情感,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热情。
在小学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一方面为教育教学指明了方面,即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核心素养对各个学科提出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改革,并通过知识的讲解,能力的提升以及情感的融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保证核心素养培养与各学科教育之间的契合;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对于公民价值观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渗透和有效的落实,而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初期,利用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目前在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侧重班级治理而忽视班级管理
目前小学班主任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班级治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主体的颠倒,例如在班级治理中,许多班主任喜欢“独揽大权”,事必躬亲,包办了班级管理中的大小事宜,而学生在管理中只能以客体的身份被动地接受班主任的安排,全然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力;缺乏教学沟通,如班主任将班级管理与各学科教学之间割裂开来,既不能为学生和科任教师之间搭建沟通桥梁,也缺乏与科任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换,从而导致了班级管理由于缺乏沟通和互动而变得僵化、低效。
2.重视共性发展而忽视个性培养
在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一些班主任过分强调班级整体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以及其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价值,例如在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中,班主任通常只会为整个班级制定一个较高层面的奋斗目标,而对于学生个体的具体奋斗方向缺乏必要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常常在大目标的要求下产生目标缺失,迷失方向的心理障碍;再如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也更加倾向于强调学困生向优等生学习,而忽视了对“差生”的个人潜能的挖掘,进而影响了整个班级氛围的建设。
3.采取一元评价而忽视多元融合
目前在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班主任的教学管理评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评价内容的单一,如许多班主任仍然以语文、数学、英语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核心素养是否提升的主要标准,而忽视对学生体育、思想品德、科学、社会实践等教学内容的评价;②评价主体的单一,如多数班主任在评价中都以自我为中心,利用单一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评析,而忽视了学生、家长、任课教师以及社会对学生核心素质培养效果的评价。
四、提高小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有效策略
1.奠定班级管理基础,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素养
学生既是班级管理的内容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因此,在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加强对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培养,利用完善系统的班级管理制度,奠定班级管理基础,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自我管理素养。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民主选举活动,鼓励学生毛遂自荐,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同时利用意见薄,引导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为班级管理建言献策;此外,班主任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如自主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明确学习任务和核心素质培养目标,以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在自我管理中来。通过这样的教学管理,班主任不仅可以在“放权”中减轻工作压力,还可以在班级内营造自育自学的良好氛围,从而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发现自身的优缺点,进而不断完善自我。
2.创建优良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班主任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时,应该重视对班风、学风的营造,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加强与各科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然后利用班会、班级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以学习为重”的思想理念,并将这种理念渗透在班级文化中来;此外班主任还应该注重对班级学习目标的调整,不仅要为班级设计一个整体学习目标,还应该鼓励个人为自己设计一个短期目标,并让学生将班级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以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进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效性。
3.优化教学管理评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班主任应该积极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个性发展的班级评价体系,从而激励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以及敢于实践的探索精神。班主任在优化班级管理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教学管理指标的多元化,即在核心素养评价中,班主任不仅要考查学生语、数、外的学习情况,还应该重点考查学生品形、能力、情感、价值观、法律意识、心理素质、身体健康等素养,从引导学生对核心素养形成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还应该确保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在评价中应该通过与各科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综合表现,与家长进行沟通,挖掘家庭教育中的教学管理资源,与学生进行沟通,以提高其自我评价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时展的新形势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创新与改革,而要想培养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就必须要从基础教育做起,为小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加强教学管理,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而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以及小W教学管理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P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084-02
1 前言
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大家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学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教育部出台很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在这些政策中指出,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核心素质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我国教育关注的问题,也是全球教育比较关注的问题。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及特质
核心素养更多是从“素养”衍生出来,素养更多是应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能力,涵盖很多方面的知识,不仅仅包含一些文化常识,还包括一些技能、情感方面的知识。核心素养可以说是素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1]。一般认为核心素养一方面包含个人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包括人与社会的发展。核心素养一般具有多方面的特质,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多元化、复杂性以及长期发展等。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培养人的知识素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对人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持续到人成长的整个阶段,不仅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还能够促进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3 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培养相结合
学生在课程学习时培养的学科素养是与课程学习相结合的,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学校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时要做到能够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质量结合起来[2]。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转换,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何能够更好地将学科素养转换成核心素养是其关键的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要合理规划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与学科素养的培养。
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一方面要对核心素养的特质进行详细了解;另一方面要能够考虑学生本身身心素质的发展情况,要能够体现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并能够在培养学生素养的过程中体现出其学科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更好地转化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 小学数学本身就是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一门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所教授的内容来灵活地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其中情境创设以及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
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就是给学生创设类似生活的一些情境,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比较熟悉这样的环境,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表现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伙伴,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中既可以采用个人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小组的形式。通过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较好的效果。如学生在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教育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分数的意义。此外,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很多知识的学习适合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开展,最为明显的就是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在讲解这样的知识问题时可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如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应用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坐公交车的经历进行着手:同学们在坐公交车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公交车有时开得比较快,但是有时开得比较慢,有时会发现后面的公交车会超过你坐的公交车。当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后面的公交车要想超过前面的车,需要具有什么样的条件呢?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两辆公交车的速度是相同的,那么有可能出现超车的现象吗?那如果两辆车的速度不同,又有一定的距离,那么这两辆车何时能够出现超车现象呢?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引入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更快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以及统计等知识,能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解读,对教学内容中的每句话、每一个例题进行深刻的分析,能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衔接[4]。挖掘到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要能够挖掘到知识层面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学习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其面积,能够应用知识点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这个知识点中涉及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符号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来理解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在教育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这些学科素养,以便更好地转化为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要想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此要提升教自身的素质。教师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成为比较关键的问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研究,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对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能够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最为重要的是能够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能够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的布置上要具有发展的观点,尽可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此外,要将学生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注重课程之间的整合 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统一课程的教授,未必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统一课程向学生课程之间的转化。教师在统一课程教育教学时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够适当地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课程进行补充,使得数学课程的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是多个课程学习进行融合的结果。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数学的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各个课程之间的融合,利用各个课程之间的重组、开发等整合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重点培养学生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感为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小学数学的教学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坚持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坚持,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6]。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在每一节课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不仅仅在形式上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要从小学数学的本质思想出发,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着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学习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六一,刘晓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论分析[J].今日教育,2016(3):23-25.
[2]赖允珏.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6(5):42-45.
[3]刘明扬.谈谈小学数学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20):168-169.
[4]李星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45-48.
[5]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9):3-5.
[6]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42-45.
关键词:化学计量;物质的量;高中化学;微观;宏观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4-005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4.017
一、 研究背景
1. 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物质的量这一核心概念是沟通微观粒子数和宏观物理量之间的桥梁,通过这一“桥梁”可以把宏观的物理量如: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微观的微粒数联系起来(见图1),同时物质的量这一概念的形成可以使学生从定性的认识物质的组成上升到定量的计量化学反应,从而把化学反应和化学实验变得可以操控,把化学问题变成更实际的问题(见图2)。
2. 学生认知情况分析
学生普遍反映物质的量一节比较难学,然而“难”究竟“难在哪里?”。只有找准问题所在,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设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C合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困难:
第一:初中物质微粒性知识太薄弱。据了解,很多学校初三的化学课是考什么就学什么,对于中考比较少考查的内容根本都不讲,造成高一一部分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都不甚了解,所以这部分高一学生在计算微粒数的时候感觉无从下手。比如:不少的学生对1mol H2O中为什么有2mol H、1mol O这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其根源就是物质的微粒构成种类和数目方面存在障碍。
第二:学生从定性认识到定量的计算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初中比较浅显地介绍了物质的微粒构成,要求的微粒观是比较低层次的定性了解,对“量”的计算不做要求,因此从定性的认识到定量的计算需要在“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也就是物质的量的概念教学中得到突破。
第三:学生在“宏观”和“微观”转变方面存在困难。物质的量概念很陌生,虽然和其他物理量有相似之处,和宏观的“集合体”的概念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如果不进行相应的教学情景设计和教学思路的引导,学生很难把相似的概念进行对比和联系,在计算时,由于对陌生概念的不理解往往“去蒙”或逢计算就出错。
第四:教学方式带来核心概念理解上的困难。传统的对“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这一节课教师偏重讲、练结合,学生往往学了很久对这节课还不甚了解,因为对核心概念物质的量为什么要引入,以及在化学实验中到底有什么作用,还是一知半解,给以后的学习也带来了很多障碍,让学生觉得化学很难学。
二、研究案例的过程
1. 提出问题
如何在“物质的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节中对微粒观的基本思想进行渗透。从近几年中国知网搜到的文章来看,国内研究者对于微粒观的形成普遍开始重视。但有一些侧重理论研究,对课堂中的实施不够具体。如李晓娇在微粒观在中学阶段的要求和在中学化学课堂中实施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黄琼对比了基于微粒观形成的教学设计在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版本的教材实施中效果的对比。其他的一些研究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 “物质的量”这一核心概念进行突破。第一、选择多样化的宏观教具,创设问题情境,侧重学生从宏观理解微观的物质;第二、针对“物质的量”这一核心概念的研究大多是教师主导下完成的,学生被老师设置的问题牵着走;第三、老师用自己的教学技巧和语言促进学生对“微观的量”到“宏观的量”的联系理解,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形成知识的乐趣。
2. 教学前预设
第一次教学设计基于化学基本概念――微粒观的形成,从概念的引入到活动的设计都进行了精心设计从而突出概念教学的特征,学生的练习和教师的讲授相结合。用课前测试调查了解学生对微粒观的掌握情况――用故事和生活实例引入统计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用物质的量统计微粒数时的换算(NA、N、n三者的转变关系)体会物质的量的作用。―― 引入M,n、M、m三者的关系进行计算。――得出物质的量在化学计量中的应用的方便。
3. 第一次授课时学生研学问题的解决
教学设计以学生微粒观形成为主导,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过程,设计了一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大大提高,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和热烈。课后,我对学生关于“物质的量”核心概念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访谈,发现学生掌握情况相比之前的教学没有特别明显的突破。课堂上学生听课都很投入,也很“忙”没有提出太多问题,但上完课后对微粒、数量、微观宏观转变依然觉得落实不够到位,“物质的量”这一核心概念大多是教师主导下完成的,课堂上学生是被老师设置的问题牵着走,被动的走完了整个过程,至于为什么引入这个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在化学实验中有什么作用,是否带来化学实验的方便?从微观量到宏观量如何转变?等问题学生依然一知半解,只是机械记住了几个公式和物理量的转变关系。缺乏思考物质的量这个核心概念在建立宏观和微观联系中的作用。
4. 二次授课中,研学问题的解决
分析学生的微观与宏观转变的思维障碍点。
学生普遍反映物质的量一节比较难学,然而“难”究竟“难在哪里?”只有找准问题所在,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设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思维障碍一:物质的微粒构成种类和数目方面存在障碍。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都不甚了解,所以在计算微粒数的时候感觉无从下手,连微粒都不知道是什么,也就谈不上对微粒“量”的把握。比如:不少的学生对1mol H2O中为什么有2mol H、1mol O这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教学环节一:
【交流评价】分析学生对“物质微粒组成和量”的掌握情况
【课前预习】调查问卷,点评特征卷
一、①气体、H2O的微粒构成
②金属、C等单质的微粒构成
③可溶性的酸、碱、盐溶质在水中的微粒存在
思维障碍二:学生在“宏观”和“微观”转变方面存在困难。物质的量概念很陌生,和宏观的“集合体”的概念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如果不进行相应的教学情景设计和教学思路的引导,学生很难把相似的概念进行对比和联系。
对核心概念的作用一知半解。物质的量为什么要引入,在化学实验上到底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永远做不到真正掌握这个概念。
如何能有效地实现“微观的量”到“宏观的量”的顺利转化,并有效地落实到具体教学的实施中,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
教学环节二:体会化学实验中微观粒子数“量”的需求和微观粒子数目不可测之间的矛盾
1滴水中的水分子由100个人平均每秒数3个需要大概160多亿年才数的完。数量极其庞大的微观粒子如何统计?
【思考交流】如果你是超市采购员,你如何统计大批量的苹果?
教学环节三:体会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在统计微观粒子数量时带来的方便
【课内探究】
1、以总个数计量微观粒子方便吗?以“摩尔”为单位计量微观粒子方便吗?
2、1摩尔H2O分子是 H2O分子,含有 个H原子,含有 个O原子。
教学环节四:从实际出发,理解物质的量核心概念在沟通微观和宏观的作用
【思考交流】1mol的微观粒子是6.02×1023个是怎样规定的?如果某反应需要1mol的C做反应物,实验室如何获取1molC?
【引导】1mol12C质量为12g,这一数目我们可以顺利地在实验中用天平“称量”出C的原子数。拓展开来,如果我们知道某物质1mol微观粒子的质量也就能在实验室用天平“称出”其微观粒子数。
【思考交流】
1.写出摩尔质量的意义、单位、计算公式。
2.摩尔质量的数值有什么特点。
3.请你用计算公式表示如何用物质的质量去计算物质的微观粒子数。
思维障碍三:学生不了解为什么引入“物质的量”这个概念,对于其在化学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不甚明了。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到底表示什么,怎么把用物质的量把宏观可测与微观化学反应之间的矛盾化解和融合,是学生需要解决的更高层次的问题。
教学环节五:体会核心概念――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意义
【思考与交流】试用物质的量、微观粒子数、质量等物理量说明反应:H2+CuO[=][][=][]Cu+H2O 在反应物和生成物“量”方面表示的意义。
教学环节六:应用训练提升,进一步理解物质的量在微观宏观之间转化的重要意义
【思考与交流】
计算下列结果并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
1)某反应需要3.01×1022个C参加反应,实验室需要称量的C为多少克?
2)49g硫酸溶于水中得到溶液中的H+物质的量和个数,SO42-的物质的量和个数为多少?
二、案例研究的评价和分析
教学设计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课堂活动,促进学生核心概念的构建,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转化。
第一,以生为本,从课前调查,到目标制订,再到教学设计和课后调查反思,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第二,创设有利于学生了解“微观”世界的教学情境。从熟悉的宏观物体的统计方法出发,类比迁移物质微观上微粒量的统计,更加有利于学生从微观到宏观的过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三,设计课堂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自主获得知识的乐趣,从而从微观上接受和理解“物质的量”在化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动力。
第四,围绕核心概念“物质的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反复体会物质的量的引入对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方便。体会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的浓度在化学实验中沟通微观和宏观的重要作用。
三、收获和反思
本节课后,在后续的作业中反映出来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一,本节课是基于核心概念物质的量的建立,让学生对物质的微粒构成,以及微粒的数量有了更深的认识,比如:哪些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哪些物质是由原子组成,哪些物质在水溶液中是离子。
第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辨析都掌握得很好。从作业和后续的学生访谈中反映出来,学生的概念辨析题都做的不错,基本都能做对,说明这节课的实施还是有成功的地方,对物质的量这个核心概念在沟通微观和宏观的作用,物质的量如何把微粒数换算成宏观可测的质量等问题都能有比较深的体会和准确的认识。
第三,有些学生对于物质的化学式以及方程式中“量”的含义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认识,比如:有学生认为H2O是H2和O组成,认为只是两种物质的拼凑,对化学反应的本质――原子重新拆分和组合没有形成概念。
第四,学生对于物质的量的相关概念与符号表达比较陌生,符号与物理量对号入座还不熟练,导致计算中还是会出现问题。
高中化学微观到宏观转变,不是靠一节两节课来形成的,需要长期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理解和利用化学这个工具去认识和改造社会、生活、科技、环境中的问题,从而让化学成为有用的学科。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磊等.在课程中如何进行基于核心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J].化学教育,2005(1):173
[3] 谢鸿雁.微粒作用观下的化学课堂教学[J].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2):62-63
[4] 张劲辉.高一化学教学中微粒观的培养构想[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10):42-44
[5] 黄琼. 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物质微粒观的培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教师信息素养;混合培训模式;跟进式支持;区域培训共同体
一、当前我国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负担较重。参加培训的教师既要应付工作又要应付学习,负担十分沉重。特别是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经费紧缺、交通不便、工学矛盾突出,教师在工作之余参加集中培训存在较大的困难。
(二)培训中难以提供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机会。当前的很多培训通常都是压缩饼干式的,学习内容太多,培训时间太短,学习者难以消化吸收所学知识,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三)教学实践中难以得到持续的交流。大多数教师接受培训后回到学校,没有一个积极主动的信息素养研究氛围,遇到问题无法得到及时交流解决,渐渐失去了开发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缺乏跟进式的支持。当前,我国的教师培训项目主要是让教师理解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介绍相关的教学资源等。这种培训,缺乏跟进式的支持,培训结束后,教师的学习活动也就结束了。
因此寻求一种高效、实用的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模式,成为许多地区师资培训关注的焦点。
二、混合培训模式概述
(一)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由各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并委托地区高校展开实施。在集中培训中,着力探索和构建学员主体参与培训模式,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力,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训要更贴近教师课堂教学,接近教师教学实践,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在教师培训方法上,采取多种形式,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培训内容上,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可按层次分别制订与之相适应的培训计划,以适应不同水平的教师。
(二)区域培训共同体
建立区域培训共同体,为参训教师的分散研修提供同伴协助和观摩示范的实践环境。在基于小范围地理区域的学习共同体中,学员彼此之间可以很容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自然而然地形成学习共同体。在这一团体中,大家在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交流心得、困惑、存在的问题;分享各种教学资源,教学经验,教育研究成果,协作完成各种任务;定期开展热点专题研讨,培训教师引导区域骨干教师学员自学指定的文献资料,介绍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力求在实践中持续提升参训学员信息素养水平,使他们自觉地把集中培训接受的思想理念转化为自己日常的教学行为,从而带动区域性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发展与提升。
(三)跟进式网络支持
跟进式网络支持平台是维系培训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交流互动、共享经验、协作研究的桥梁。首先,网络支持平台既是学习的工具也是实验的对象,经过集中培训的引导和训练后,学员们学会了利用不同的信息资源,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获取信息。基于网络的远程培训体系的应用使得学员在接受培训学习的同
时,通过使用各种信息技术,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信息技术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信息素养;其次,网络支持平台充分体现了培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学习作用,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学员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需求对培训教师提出各种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培训教师会采纳这些意见,将这些需求添加到教学内容中,对教学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以期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同时,学员的学习体现了个性化,学员们可以根据自己学科的特色,选择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和资源,也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安排,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混合培训模式图如图所示:
三、混合培训模式中教与学策略的设计
(一)发挥学员的培训主体地位,尊重教师的互动意愿
参训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应当是培训活动的参与者,但从培训内容到培训形式,他们的主体性常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了。有益的、高效的培训,既要基于促进教学的目的,又要充分了解参训学员目前工作的难点和未来工作的需求,要从教师自身发展出发,体现教师个性化和专业化的需要,进而来确定针对性强的课程内容、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从内容到形式,尊重基层教师的主体性,体现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只有当参训学员成为培训自觉、主动的参与者时,培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活动。
(二)引导教师在行动中反思
现代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不是仅仅听课听会的,而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反思的结果。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一定的认知知识为基础,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认知监控,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过程。
(三)开展基于典型案例的学习
教师培训中运用的典型案例教学法,是指培训教师根据培训目标和任务,运用精选的课程教学案例,使参训学员进入特定的教学事件和情境之中,通过组织参训学员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作出判断和选择,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着眼点不仅在于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获得蕴藏其中的已形成的教育原理、教学原则和方法等知识,还在于参训学员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是有着真实背景的知识。
(四)围绕专题进行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
教师培训应充分挖掘和激发学员群体的潜力和积极性,倡导学员主体参与,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培训是通过引导参加培训的教师自由民主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产生有意义的研究主题,通过讨论促进学员对真实的问题情境进行思考,产生能引起参训学员兴趣的项目,使解决问题的需要成为学习的内在动机。在交流探讨确定研究专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帮助学员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的专题相关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和探讨,引导学员以所学的理论作为观察思考问题的新视角,激发他们思维的碰撞和重组,以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形成新的观念。
(五)在课题研究中培养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
教师整体要发展,就必须要有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并且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优秀教师群体,通过理念、策略和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使教师既得到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能在理论的高度进行思考,提高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参训教师大都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因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经验总结能力,缺乏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能力,所以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传播,甚至埋没在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因此,对其进行教育科研方法和能力的培训,对于促使其由经验型、知识型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混合培训模式的支持条件
(一)建构基于网络的信息素养发展支持平台,为教师信息素养持续性提高保驾护航
1.远程培训子系统: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此系统学员可以完成选课、自学、课件下载、视频点播、提交作业等功能;教师可以完成题库维护、辅导答疑、课件维护、发通知、布置作业、成绩等功能。
2.网络资源子系统:网络教育资源系统由公共资源数据库、个人资源库和资源查询系统三个部分构成。公共资源数据库内的资源由系统统一管理,供教师和学员使用,教师和学员无权直接将资源上传至该库,同时为了满足个人使用资源的灵活性,教师拥有属于个人的个人资源库,由教师自主管理。
3.管理服务子系统:通过此系统管理员可以完成对用户注册信息、学员学籍、虚拟课堂课程等的维护、增加、删除、修改等功能。系统功能结构如图所示:
(二)创建区域性的信息素养培训基地
1.培训基地的资源准备。区域信息素养发展基地的建设必须有大量资源的支持。
首先,区域基地内的参训教师必须能获得大量与具体任务相关的资源的支持,所以培训基地的资源建设应该多渠道展开。设计具体任务时,要围绕教师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从期刊、教育网站、校园网、教学光盘、电子期刊等多种媒介中挑选相关的资源,还要根据教师的具体需要设计与开发资源,将这些支持具体任务解决的资源打包,发放给区域基地内的骨干教师。
其次,构建学科教学资源库。一方面通过购买与合作可以获得部分优质的教学素材资源;另一方面,要倡导学科教师在教学案例上相互研讨,尤其是同科同课教师的思维碰撞,能擦亮教师成长的灵感火花。通过基层学校推荐和专业人员审核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合本地区教学实践的学科教学部分案例资源。
再次,建立学科优秀专家工作站。集中同一学科的优秀教师,参与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研讨和交流,以学科的核心骨干成员为主要工作站站长。学科教研员、名师、专家教师轮岗组织、指导学科教师的学术研究、研讨活动。针对各校递交的学科焦点问题,定期进行交流、研讨。对于区域性的典型问题,组织专家教师进行公开示范、互动培训。
2.区域性教师培训基地运作的基本原则。区域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服务时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行政支持、经费保证。基地是开展继续教育最基本的保障。各区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工作,经费投入要有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教师进修院校和其他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教师进修院校和其他教师培训机构要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努力办出特色和水平。
(2)促进小范围资源整合,实现和谐的合作关系。积极促进教师进修学校与电教、教研、教科研等相关部门的资源整合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合力;要以了解中小学,研究中小学,服务中小学为宗旨,促进区域内中小学校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要密切结合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研究探索促进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的有效机制,努力构建新型的现代教师培训机构。
(3)健全制度,引导骨干教师合理流动。骨干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熟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规律,善于开展和组织教师进行有关继续教育教学活动,能够参与和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同时,骨干教师的管理纳入区域中小学教师管理体系,加强骨干教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促进教师在基础教育系统内合理流动。
(4)加强中心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中心学校是区域基地的核心,各项硬件建设要突出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特点,重点加强适用于各学科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的多媒体教室、微格实验室、教育心理实验室、图书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等设施设备的建设,要建设能与所在区域内其他中小学高速联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其标准应在当地达到领先水平。
(5)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功能策略。组织专家和学科骨干教师,成立教师指导顾问团或专家团,到区内各级学校进行讲座和指导。解决工学矛盾的问题,使更多的中小学教师有机会接受培训;同时,广泛聘请有关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社会各行业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和顾问,参与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周迪,迟志敏.教师继续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07,(5)91-92.
[2]李娟. 论网络教师研究共同体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 2006,( 8)44-47.
[3]韩江萍.校本教研制度:现状与趋势[J].教育研究, 2007,(7)89-93.
[4]冯伯虎,李艺.课例反思研究:信息技术教师行动研究的新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 2006,(9)58-61.
[5]夏正江. 论案例研究在教育中的可能方式[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7,(8)5-11.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整合
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89-02
一、对于整合研究理论依据的分析
(一)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该研究的理论基础
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是我国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时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两个概念,因此,我们在对这两者的整合进行研究之前必须先明确他们的基本定义及其相互关系。针对过度悲观及消极的心理状态,研究上面仍然存在诊断不确定等缺陷,因此,西方的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以心理健康完全状态为核心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将主导心理健康积极指标的主观幸福感及主导心理健康消极指标的心理疾病共同列入了心理健康的评价指标中,因此,弥补了之前在心理疾病方面的单方面视角。但是对个体的完全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只适用于普通的心理健康诊断,很难从根本上对人类的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对近年来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了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直接存在的相互关系。如果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成一套模型,该模型由心理素质及心理状态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内在机制,另外一个是外在行为。对于个体心理健康来说,后者是由前者决定的。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交互作用的理论基础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繁杂的教育体系,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互相影响。所以我们基于海量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交互作用理论。青少年在心理上面的变化是非常快速且毫无预兆的,社会现实的变化也是在不断进行的,两者同时出现并交融在一起,这是当代青少年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的最本质原因。因此,在对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应该抓住他们在主观及客观方面产生变化的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并采取强化内部心理素质和外部良好行为的战略,通过主观及客观相互作用的视角去实现两者之间的整合研究。除此之外,还应从现实社会环境适应与当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出发,精确把握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频率及发生特征,并对青少年的适应与发展、平衡与冲突等行为进行交互性研究,从多个层面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我们基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何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有效地进行整合,将两者之间的关系本质处理好。
二、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结构组成及测量评价方式
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测量与评价,在国内外均已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手段,而心理素质则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概念,其测量评价方式还未形成标准体系,目前仍然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有关心理素质的基本定义,我们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并充分结合近年来相关实践经验,拟定出了以下定义:心理素质是建立在生理条件的基础之上的,并将外界环境所给予的刺激转化为稳定的、隐性的内在心理品质,并具有衍生及发展等功能。简单地说,心理素质就是人类内在一种保持稳定性质的心理品质,它的形成是一个由外在刺激转化为内在品质的稳定过程,并通过人类的日常行为习惯所体现出来。心理素质由认知品质、个性品质、适应能力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认知品质指的是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体现的心理品质;个性品质指的是青少年各种心理特征的结合,由动力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等部分构成;适应能力指的是青少年对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的适应情况。我们根据所总结的青少年心理素质结构,编制了一份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测量评价表,这份表格很好地满足了本次研究的目的,可以在各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中展开评价。
三、当代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整合研究的主题之一便是探讨当代青少年群体主要面临的心理问题,它是合理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窗口。经过笔者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出了以下主要问题。
(一)心理压力问题
青少年群体中最常见的问题便是心理压力,且心理压力的来
通常是来自于学业及交际方面。笔者使用综合取向,并针对青少年群体中所存在的各种压力源,编写了一份详细的青少年压力应对措施问卷调查表,通过这种方式收集了一些青少年在面对压力时主要采取的措施,除此之外,还分析了压力源与应对措施直接形成的关系,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压力应对模式。
(二)学习适应问题
除了心理压力问题之外,学习适应问题也是青少年群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生活在班级群体之中,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与其他学生之间产生无形的比较,这种心理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压力,不能适应。笔者通过多方面调查总结出了青少年在学习适应性方面的结构框架及主要构成因素,并得出了几种最常见的青少年适应性问题类型、考试心理问题等等,并探讨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其中,人际关系问题的主要来源是来自于同伴之间的竞争、异性之间的交往、亲子之间的沟通,等等,在这些过程中稍有不当就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笔者根据青少年在日常交往中所交往频繁的人群,例如同学、异性、父母等等,分析了在这些不同的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研究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四)情绪情感问题
笔者通过对青少年一些常见的情绪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出了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其中,应围绕从生理唤醒的恐惧、对心理活动的恐惧、对他人评价的恐惧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探讨主要覆盖青少年焦虑及敏感等情绪的发展特点极其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对青少年产生抑郁症状的原因及抑郁特点等方面因素进行了探索,分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五)恋爱心理问题
恋爱心理方面所产生的变化是代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笔者对大学生婚恋观念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构建,并编制了相应的问卷调查表对青少年进行测试,通过调查去探索青少年对于婚恋观的态度及发展特征,并从恋爱心理与压力来源等角度进行结合,编制了一套测试青少年恋爱心理问题的测试表格,探索了当代我国青少年对于恋爱压力的处理方式及调节策略。
(六)职业健康心理问题
笔者针对我国青少年在职业心理健康方面较为薄弱的现状,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青少年的职业心理素质进行深入探索,并建立了一套本土化的青少年职业成熟程度的结构模式,开发了相应的测量与评价工具,由此来分析我国青少年在职业心理方面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特点,同时研究影响青少年职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及作用原理。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具体整合方法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整合研究是为了适应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诞生的一种新型探索内容,目前为止并没有现成的研究方式及研究标准。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进行。
(一)坚持以“人在环境”这一理念进行研究
“人在环境”这一理念是在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行反思的过程中而提出的,它的主要理论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人的高级心理和社会化关系角度来看,人所具有的任何一种高级心理活动都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思维、人格、情绪等等,因此想要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方式,必须结合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共同研究,从环境的角度对青少年的心理变化进行全面分析,有效促进个体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二是人类是生理及心理等多种因素的结合体,生理因素和非生理因素是互相影响的,除了先天性遗传缺陷之外,任何心理问题都是由外部环境所影响的,例如人际关系、就职压力、学业压力、经济条件,等等。因此,在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研究时,必须要将心理问题及非心理问题进行共同研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心理健康的目的。
(二)遵循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研究
遵循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研究,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的基础理论及方式,对目前青少年群体中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决,这种研究是具有选择性的。因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所采取方法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摒弃该范围内以往研究中所发现的单因素研究多、理性辨别多、经验总结多、自变
量和因变量的管控不严谨、单个问题研究时间过多、与当代背景相结合研究较少等问题。应正确使用现代化心理科学研究的有效方式,以此保证研究的科学合理性。其次,在研究过程中应结合当代青少年在心理发展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从社会环境等大背景方面切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及整合,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整合方法。
(三)使用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方式
对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方面的整合性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对其进行研究时不仅仅会牵涉到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科学方式,还会涉及一些其他的学科,例如,生命科学、行为科学等等。为了实现研究目的,并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在研究过程中应将这些学科进行综合。例如,在理论探讨过程中,不仅仅使用了文献分析及理论构建等科学研究方式,在对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问题的整合培养研究过程中也使用了调查、咨询、测量、分析等多方科学探索方式。在实际研究中,除了使用以上研究方式,还应加入模式构建、文献分析、过程控制等特殊研究方法。通过多数实践证明,利用多种学科进行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可以有效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还能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大均,王金良,郭成.关于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7(2).
[2]张大均.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
关键词: 合作能力 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含有多重素养的综合性课程,不仅具有知识性特征,还兼有启蒙性和思维性,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有显著价值。然而,这样一门课程却由于中考压力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知识过度细化和僵化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强化化学核心素养培养成为一大改革趋势,化学核心素养中包含多种内容,而合作能力就是其中一个组成。团结合作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学习活动中,即使是在未来走向工作岗位以后,这一能力依然十分重要。因此,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教学中将合作能力培养贯彻其中。为了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我们需要关注哪些问题呢?
一、注意合作观念的渗透
观念对具体的行为具有重要的能动性,要想培养学生合作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合作观念,要让他们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呢?一方面,可以通过化学发展史中各种因合作而取得成功的故事阐述合作的意义,另一方面,用活生生的现实教育法让他们体验到合作在学习中的作用。在初中阶段,化学学科中的探究性实验的比例越来越高,很多探究实验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例如,讲“燃烧的条件”这个知识点时,笔者就让学生做“水生火”的实验,这个实验需要学生之间合作完成,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笔者让一些学生准备热水,一些学生准备白磷,再让一些学生负责具体操作,如通氧气,然后安排一些学生负责做记录,等等。在实验开展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并且发挥了一定作用,实验的完成使他们明白,一个实验活动的完成是合作的结果。这种现实教育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直观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逐渐树立起合作意识。
二、合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以小组形式开展的学习活动对合作能力培养作用最为直接,开展小组合作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合理建组。如何建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组建学习小组并非我们想象得那般将班级学生按人数分成几个小组即可,需要更为科学的方法作为指导,首先要考虑课题的特点,根据课题大小和难度,将学生分成不同人数的小组。其次,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例如,在一个小组实验中,实验目标的实现需要很多步骤才能完成,包括观察纪录实验现象、实施具体操作、实验报告撰写,等等,为了顺利完成这些工作,我们常常采取优势互补的方式将拥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分配到同一个小组中,这些能力各异的学生在同一个小组中才能通过相互合作以更高质量和效率实现活动目标。
第二,明确任务分工。在小组活动中,每个成员的参与度很重要。活动中常常看到部分学生“假参与”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前期在工作分配的时候没能做到任务明确分工。虽然我们分组的时候会尽量考虑到成员能力的差异性和均衡性,但要想实现能力的绝对平均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样就会造成在一个学习小组中总有一些学生比较活跃,而另外一些学生相对比较被动。在这样的客观实际下,如果不能在活动开始前就做好任务分工,活动中很容易出现任务被少数学生包揽,而其余学生“搭便车”、“假参与”的现象。这样的小组活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因此,明确任务、理清分工十分必要。
第三,确定恰当的合作课题。化学学习中,并非所有课题都适用合作学习模式,有些课题具有合作探究价值,而有些则不具备,因此,选择合作课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认真把握和筛选,注意选择一些难度适宜、内容恰当的课题作为合作探究目标,有了合理的目标,才能为接下来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恰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以合作学习为特征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常常会被忽略,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应该让位,尽量少干预,这样的观念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在不同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同等重要,只是他们发挥作用的具体方式不一样而已。就拿合作学习来说,在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时,很多时候,都需要教师从旁指导,如果缺乏教师的恰当引导,学习活动可能偏离目标,误入歧途,如果有教师在旁恰当引导,则可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例如,讲“制取氧气”这节内容时,笔者采用的就是合作探究方式。由于本节内容的重点就是氧气的制取方式及具体实验操作方式,为了让学生明确重点,在合作探究和具体实验操作中心中有数,在实验开始前,笔者就给学生提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制取氧气的仪器是怎样装配的?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检测实验装置的密闭性?如何向试管中加入固体药品?塞在试管口的棉花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试管口为什么需要向下倾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好处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的引导会让合作变得更加顺利。
现如今,分工越来越细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分工越细,就表明需要合作的领域越广泛,可以说,合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化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质了。在化学学习中,这一能力被纳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范畴,表明化学学科在对待合作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决心,因此,化学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科发展趋势,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合作能力培养渗透进教学活动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聂敏.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的几点看法[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22).
[2]徐德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学习,2012(03).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 知识基础研究
一.引言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印发,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的新任务,明确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这为以后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当下,核心素养引发了新一股研究热潮,不过,有关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涵、培养途径、评价体系等,学界仍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认识。
“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来服务,都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①而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对学生学习成长很重要的基础学科,所以,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进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研究都是很重要的。本文基于国内外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大背景下,着重探讨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基础研究,以期为以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可参考依据。
二.关于核心素养理论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比较丰富,理论框架也比较成熟,我国有不少研究者都介绍了国外有关核心素养的重要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核心素养模拟建构的启示。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先前所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改变五大核心素养,后又把核心素养划分为身体健康、社会和情感、文化和艺术、语言和交流、学习方法和认知、算和数学、科学和技术七个指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SeCo)项目,认为:“核心素养是指覆盖多个生活领域的,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重要素养”。它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总体参照框很具有代表性,是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参考依据。在这项目中,她们提出了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三个一级素养,以及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等九个二级素养。欧盟则进一步提出母语交往、外语交往、数学素养和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会学习、主动创新意识、文化意识和表达等终身学素养体系。其后,有许多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参照以上三项核心素养体系,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适合的属于自己的核心素养框架。这些都为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比如,美国于2002年制订,2007年更新的《“21世纪素养”框架》,确立了三项技能领域,分别是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每项技能领域下包含若干要素要求。
国内一些学者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也对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提出了自己见解。比如:成尚荣教授认为核心素养就是基础性素养,“核心”即基础,是起着奠基作用的品格和能力,决定着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且他还强调了核心素养是发展的概念,既可以表述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还可以表述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褚宏启则具体描绘了21世纪核心素养所应包含的三大类素养,分别是学习与创新素养、数字化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辛涛、姜宇、刘霞则提出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在核心素养的遴选时遵守素养可教可学、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积极意义、面向未来且注重本国文化这三个原则”②。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处于刚起步阶段,关于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多借鉴国外成熟研究成果的基,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背景,提出自己观点,虽然表述不同,但可以达成共识的是“核心素养主要是个体适应社会需要、获得全面发展、提高生存能力的必备素养,是满足终身学习的基本能条件,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保障。”③
三.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都告诉我们,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进行各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很重要,尤其在我国,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不过,具体到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相较于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研究来说,是比较少的,在我国,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则更为单一,偏重理科。自《意见》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的也有不多学者对语文核心素养展开了论述,主要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侧重于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和定义的探讨;二是结合教学,分析如何在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1.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
姜树华从语文能力的角度出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思维力、阅读力、表达力,三者之间,思维力又是核心。顾之川从宏观角度把语文核心素养分为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三大领域,具体来说,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审美、人文素养等知识,二是具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能力,三是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四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孙双金认为核心素养一定是最基础、最主要、最本质的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可以提炼为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其中人文修养的内涵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底蕴三个维度;语言能力包含说写表达的维度和听读吸收的维度,孙双金老师的分类主要依据传统的语文能力分类方法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目标的规定。也有不少学者从2011版课程标准所颁布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应该是出于基础和主体地位的知识与能力。
2.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研究;另一种是基于某种教学形式的语文核心素养研究。关于第一个方面有林嵘春、刘仁增认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这四大要素,并且基于此着重分析了应该构建怎样的语文教学能力素养。秦艳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出了语文助学课堂的教学主张,并分析通过三种学习方式与四种教学策略来构建语文助学课堂。还有张伟从现代小说观和语文核心素养分析了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内容选择。王超群、韦冬余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分析了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这些研究多是依据学科特点从而提出语文核心养的内涵,基于此分析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语文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意义,但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较少结合实践深入展开。另一方面,丁文静、韦冬余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接受语文教育,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语文学科的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基础教育课程的共同核心素养,逐步形成能促进个人终身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通过梳理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肖芸从综合性学习的角度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研究从教学实践出发,为我们如何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了经验,但是只从单一的教学形式出发,难以全面把握语文核心素养。
结合语文核心素养开展语文教学顺应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潮流,为教育改革确立新方向;同时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只浅略探讨了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基础,以期为以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可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
3.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
4.褚宏启,张咏梅,田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9).
5.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6(6).
6.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7).
7.辛涛,姜宇,王烨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8.刘义民.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4).
9.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
10.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J].中国教育报,2015(4).
11.张贤志.核心素养研究综述[J]. 教育视界,2015(9).
12.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
1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14.姜树华.对语文核心素养认识有三[J].七彩语文,2016(4).
15.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 中学语文教学,2016(3).
16.孙双金.试谈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七彩语文,2016(5).
17.王超群,韦冬余.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的分析[J].教育探索,2016(3).
18.林嵘春,刘增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能力素养建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12).
19.秦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助学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15(11).
20.肖芸.基于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四川教育,2016(2).
21.丁文静,韦冬余.试论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特征及培养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J].教学研究,2016(6).
22.张伟.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内容选择――从现代小说观和语文核心素养看小说教什么[J].语文建设,2016(1).
注 释
①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②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2014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作为着力推进课程改革的首要措施。《意见》还提出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步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从过去的重视学科内容、教学过程,转向重视教育结果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科核心能力的塑造上。
一、核心素养的确定
近年来,世界各国开始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构建相应的核心素养模型。所谓的素养是基于社会变迁及未来生活需要所做的评估,带有理想色彩,但基本能力比以往教育目标较为具体。亦须在各学习领域中转化为具体能力指标。具体而言,“素养”是个体基于生活环境的需求,激发其内部情境的社会心智运作(包括认知、技能、情意等行动)的先决条件,以获得知识、能力与态度。由此可见,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技能或态度,它既重视知识、也强调能力以及态度甚至更高层面的价值观。根据《意见》,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我们提出了物理课程核心素养的十二个关键词 :认识与理解、分析与综合、实验操作、数理应用、观察与探索、质疑与批判、创新与拓展、寻美求真、学术能力、自主发展、合作与交流、社会责任。
二、实施方案
为了对物理课程核心素养进行有效落实,我们以课程为载体,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创新素养、审美素养、品德素养等。
1.常规教学课程
(1)概念教学课
在概念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引入概念的必要性和目的性,明确概念的意义,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会运用概念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在学习物理概念时,还应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比如观察实验、理想化、数学方法。在概念教学中,应让学生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体验探索规律的艰辛和喜悦,磨练意志,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形成为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的责任意识。概念教学课上主要培养学生“认识与理解”、“观察与探索”、“数理应用”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2)规律教学课
在规律教学中,应注重规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每一个物理规律的发现都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应尊重史实,渗透人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物理学的美是理性美,将物理规律教学与美感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获得怡情益智的效果。规律教学课上主要培养学生“观察与探索”、“数理应用”、“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3)实验教学课
在实验教学中,对于学生,它显示了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能力的特点。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的活动场所。实验教学课主要培养学生“观察与探索”、“实验操作”、“分析与综合”等方面
的核心素养。
(4)习题教学课
学生做物理习题是学好物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要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的意识,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发展好奇心,要与现代科学技术同步,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创造能力。习题教学课主要培养学生“数理应用”、“质疑与
批判”、“创新与拓展”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2.校本拓展课程
(1)竞赛拓展课
竞赛拓展课程主要针对逻辑分析能力强,数学功底扎实,对物理学感兴趣,有志向以后从事物理学研究的同学。竞赛拓展课程将主要对常规课程所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加深,对热、光学、振动与波等内容进行补充。竞赛拓展课注重将核心素养中的“认识与理解”、“分析与综合”、“数理应用”落到实处。
(2)课题研究课
课题研究课程主要从物理学史研究和科普研究两个方面开始。物理学史是一部人类的进步史,许多物理学家的治学态度、研究方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物理学史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人文思想。科普知识包含着物理学的前沿和发展方向,学生通过对科普内容进行研究和探索,不仅有利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在课题研究课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将研究的成果形成论文进行展示。课题研究课注重将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合作与交流”、“学术能力”落到实处。
(3)实验拓展课
物理教材和参考资料上有大量的拓展性实验,学生在实验室对这些实验进行设计、操作和实施,也可以将常规课堂中的物理实验进行重新设计、改进,并形成论文,进行展示。实验拓展课注重将核心素养中的“实验操作”、“创新与拓展”等落到实处。
(4)制作发明课
将物理概念规律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通过查阅资料,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让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发明,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物理学科的喜爱,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制作发明课注重将核心素养中的“创新与拓展”、“自主发展”等落到实处。
结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文是对物理课程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到课堂中进行了初探。下一步我们准备以具体课例的形式,来展示如何实现对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三视角;一条主线
【中图分类号】 G45 【文献标识码】 A
2016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迅速成为了基础教育领域的关注热点。本文在加深学习的基础上,提出开展核心素养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路。
一、从三个视角全面认识核心素养
1.学习目标定位的历史变迁。自二战后,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从“知识取向”到“能力取向”再到“知识”“能力”“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过程,当下就是“知识”“能力”“价值观”要求都很高的时代,因此出现了“21世纪核心素养”概念。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习做事、学会共处、学会成为你自己。这虽未冠名“核心素养”,但却是实质的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问题。
2.当代国际社会和学者的探索研究。当前有三个方面 :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2-2014年先后发表了3个核心素养主旨报告。特别是在2013年提出七个领域的学习,根据不同的学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建构了一套从幼儿园到中学的学习指标体系。这实际上就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2014年该组织再次突出可迁移技能,如批判思维、问题解决和冲突解决的能力等。
(2)经合组织(OECD)核心素养研究。1997年,OECD提出,21世纪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反思精神。十余年后的 2012年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学生必须掌握四个方面十大核心技能,其中,掌握无定式的复杂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最为重要。
(3)学者专家研究。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哈佛大学赖莫斯教授提出,21世纪核心技能包括三大部分:自我技能、人际技能和认知技能。其中自我技能包括开放灵活、好奇心、积极主动、坚持不懈、自我效能等;人际技能包括共情、沟通、团队合作、信任、协商、解决冲突、服务导向、人际互动和领导力等;认知技能包括知识、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分析、逻辑推理、解释、决策、执行功能和创造力等。
3.核心素养研究形成的结论。有两个共同点,第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发展原动力,是“21世纪核心素养”的核心。第二,强调真实情景和非常规复杂思维的重要性。应对未来社会需调度多学科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
二、在实践中如何实施核心素养培养
作为一种教育目标,核心素养培养在不同层次上有不同的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可以归结为一条主线,就是“为创新而教、为自我技能而教、为人际技能而教和为认知技能而教”。这条主线包含以下核心素养培养实施措施:
1.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手段。首先赋予学生真正平等的地位。因为只有平等,学生才敢于突破教师的权威。第二,改变教书定位,教书育人,从教会知识转变到教会判断选择和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三,改变课堂角色。做学生自主学习的构想者、实施者、引导者和保证人。最后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发展学生人际技能。
2.解放学生个性,形成强大自我,为此改革教育教学。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六大解放"的主张。一是解放儿童的头脑,即更新学生的观念;二是解放儿童的双手,即动手能力和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三是解放儿童的嘴,即提问和质疑;四是解放儿童的空间,即不局限在课堂中;五是解放儿童的时间,即减负。从无效苦役转向有充裕的时间思考,进而形成创造力;六是解放儿童的眼睛,即教师直观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陶先生70年前的呐喊,对今天核心素养培养仍然有巨大价值。
3.修正传统的课程设计不足,突出发展学生认知技能。为培养学生独立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需要转变注重学科知识体系而不注重“真实情景和非常规复杂思维”、不注重“多学科的知识综合化”的课程设计状况,给与必要的修正,不断地加强课程的生活化改造。当前由于体系性的实践环节缺失,知识跨学科、跨界能力薄弱,难于有效开展实践与应用课程教学。要积极探索突破。
4.改革评价系统,形成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应以学生创新能力形成、自我技能提升、人际技能发展和认知技能进步,作为评价标准,使学生在注重知识技能之外更注重创新和综合素质。
5.核心素养养成为习惯。素养是教化的结果,是自身努力、环境影响的结果,由训练和实践完全可以得。核心素养培养也不例外。我认为,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好习惯包括如下几点:第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构建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的习惯。第二、养成数学精神和严谨的实证意识,有量化、逻辑化、递归化和结构化的数学思维习惯。第三、有积极劳动和广泛参与社会实践的习惯,以及好奇、想象和合作的习惯。第四、有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有自主、乐学、自信和勇毅探究的习惯。第五、有敢于质疑,善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并做出独立判断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张靖.从叶圣陶先生有关理论看良好习惯的养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
[2]滕B. 论21世纪核心素养外国人怎么说 [N].中国教育报,2016(03)04.
[3] 英克尔斯著,曹中德译. 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4] 彭小虎. 论创新教育的三个层次 [J]. 教育科学,2001 (2).
[5]马文利.浅谈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3).
彭倩:女湖北省孝感市实验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