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低碳经济原则范文

低碳经济原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经济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低碳经济原则

第1篇:低碳经济原则范文

关键词:风景园林 碳低风景园林 功能特征 没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208-02

1 低碳风景园林设计的功能特点

1.1 降低风景园林建设中的能源消耗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社会经济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风景园林建设的高耗能问题非常的突出,主要体现在园林材料的生产、园林的施工以及后期的拆除和更新方面,为了降低能源的消耗,要在操作层面对其进行更好的实施。

风景园林景观的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在施工中,可以就近进行材料的选择,这样能够降低运输材料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这样也会降低总体能源中的消耗量。在风景园林景观建设中,可以利用低碳的材料代替以往的高碳材料,例如在以往的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使用钢材和水泥的情况,在新时期可以尽量避免使用这些材料。景观建设过程中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利用这些能源的可再生性们能够对传统能源进行替代,其中,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在各个地方应用的都比较好。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对园林的使用寿命进行更好地延长,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要避免使用高耗能的建筑,例如大面积的玻璃墙,虽然其在景观效果方面更好,但是,由于其耗能较高,在设计中可以对其进行替代。

1.2 提高风景园林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效率

现代风景园林建设中,对各种的树木进行了利用,也应用了很多的新材料,例如水泥和钢材,在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很多的景观都进行了拆除重建,在这个过程中,低碳景观园林建设提倡的是材料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对已用的材料也要进行重新的设计,这样能够实现风景园林景观材料的循环利用。在风景园林景观建设中,不论是施工前还是施工后,都要对能源的利用效率进行提高,同时,促进其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增强风景园林的碳汇功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绿色植物能够对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进行吸收,主要是因为植物的根际或土壤中能够进行碳汇,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成本较低的减碳方式。绿色植物每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非常明显,能够在提高城市绿化的同时,对城市环境进行改善。低碳风景园林景观的建设,对绿色植物的碳汇功能进行了利用,这样可以建设更多的生态景观,同时,要减少硬地广场的建设,对耗电量较大的人工瀑布和喷泉可以进行限制建设,保留一些城区中原有的山体和河湖,可以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

2 低碳风景园林设计的原则

和普通的园林不同,低碳风景园林景观的营造更加重视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问题,要利用景观对其排放量进行降低,同时,在施工设计中,也要减少使用高能耗的物质。对能源的使用效率进行提高,在低碳风景园林设计中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2.1 减少园林建设的碳足迹

碳足迹是指个人或者团体日常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一般情况下,其被用于衡量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在城市生活中,人们每天的活动都会留下相关的碳足迹,人们出行主要的工具就是车辆,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会消耗很多的能源,同时,也会排放很多的废气。城市住房的供暖方式以及每日所需的事物,都会产生很多的碳足迹。在网络上,已经可以利用一些专业的软件对个人的碳足迹进行测算,同时,也有很多的方式能够对碳足迹进行消除。在风景园林景观建设中,要对碳足迹进行充分的了解。

在风景园林项目中,每个要素中都含有相关的碳足迹,因此,项目在发展过程中要对碳排放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评估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同时,在项目建设完成以后也要进行跟踪测量,确保项目能够满足使用的需求,不会出现过量排放二氧化碳的情况。保证社会生态环境不会受到影响,符合低碳建设的要求。

2.2 选择碳友好的园林材料

为了能够对碳排放量进行最直接的影响,在园林材料选择方面,可以选择碳友好材料,在对材料进行选择时,主要的依据就是材料的碳成本。园林材料的生长、采掘以及运输过程中都会排放出二氧化碳,其中,碳友好材料是成本最低的材料。但即使材料是一样的,它们的碳成本也有可能不同――因为它们的碳足迹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美国水泥的碳足迹肯定与中国水泥不同。因此,园林材料的地方性也应该作为“碳友好”的选择条件之一。

2.3 控制园林施工中的碳排放

在园林工程施工的初始阶段中,消耗石化能源的机械被大量的使用,这很容易造成地面压实噪声、污染、严重的交通压力、额外的仓储空问等一系列问题。如果风景园林师尽量选择在有可能减少机械作业的场所建设园林景观,这些问题就会被有效控制,同时减少大型机械作业对于土壤和植物本身的危害,降低风景园林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2.4 降低园林维护的碳成本

园林维护所需的碳成本与风景园林师的设计手法、对材料的选择和对风景园林管理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园林项目在施工期间的碳成本通常是一坎性成本,而维护时期的碳成本则是持续的:它可以持续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是持续生长和变化的。但城市的园林空间(如城市公园、街头绿地等)为了满足特定的城市功能和美学要求。经常需要将它们保持在某种特定状态下,因此通常要运用灌溉、施肥、修剪等多种手段进行长期养护。由此会带来持续不断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风景园林师在设计之初更多地考虑景观生态学的原则。利用生态的、可持续的和自维持的(Self―support)方法及手段去适应生态系统的变化(如地质变化、气候变化等),就可能把风景园林长期维持所需的碳成本控材在相对低的标准之下。例如,设计师可以用草地来替换人工草坪、增加植物的多样性、立体绿化、多用乔木、选择适宜粗放管理的植物品种等。这样做既可以有效减少维护园林绿地所需的碳成本。同时又可以保持园林的开放性与可达性。

2.5 延长园林的“生命周期”

风景园林的“生命周期”,是指园林景观可以保持多长时间不被移除和更新。对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而言(甚至包括赢得奖项的设计项目),有时只有20~30年的使用寿命――尤其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近30年间.很多项目的生命周期甚至更短。典型的城市更新不但包括对原有场地、材料的大规模挖掘、移除,还要加上新的设计和建造。如此叠加带来的异常高的综合碳成本并未被人们所重视,因为人们可以找到很多理由进行城市更新:铺路的材料不耐久或很难清理、园林空间布局不合理、没有创造出安全的空间为社区提供服务等。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有些风景园林项目并没有符台社会的真正需求:它们或没有使人感到舒适、耐久、安全,或没有适宜地利用土地、形成持久的自然美感。

3 结语

风景园林设计人员在工作中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进行重视,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不能仅仅对景观的创造空间和形态进行重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人口出现了不断增加的情况,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其对很多的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创造生态良好以及低碳排放的园林景观更加能够适应时展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王启智.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3(3).

第2篇:低碳经济原则范文

关键词:低碳;风景园林;自然资源;持久发展;特点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逐渐加重,一种新的低碳环保理念应运而生。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发展以来,各行各业都在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工业污染产生废水、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不断破坏着自然环境,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在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碳经济的模式主要是减少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在保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低碳风景园林就是在满足人们生态景观需求的前提下,使绿色生态得到有效推广。

一、低碳风景园林的概念及意义

低碳园林景观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思想,在自然环境不断恶劣的背景下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低碳园林景观、“低碳技术”、“低碳社会”等都同属于低碳时代的基本理念。在社会经济大跨度发展时期,人们更加清楚地看到社会发展给环境带来的破坏。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自然资源匮乏等情况的加剧,人们逐渐重视起节能环保等相关理念。风景园林工程作为保证城市生活质量的基础设施,通过结合低碳节能理念能够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使用低碳理念对传统风景园林艺术进行改造,可以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低碳风景园林艺术的特点

现阶段,低碳风景园林的建设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还能够有效应对自然环境恶化和资源贫瘠等局面,上文也提到了这一作用。在人们逐渐重视低碳风景园林艺术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将其与传统的风景园林进行对比。也正是经过这种对比,才能使各界充分认识到低碳风景园林具有的明显优势,这也是其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城市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树木、钢材、水泥等人工材料。在城市频繁变化和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与城市面貌相匹配,传统风景园林景观必然会面临着拆除或重建的危机。而低碳风景园林所提倡的是低碳环保理念,要求对已经成型的建筑或使用过的材料进行重新的改造并加以创新,使风景园林建设材料能够做到循环再利用,这样便能够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二)减少能源消耗量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不管是城市内建筑还是风景园林建设,都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包括在工程实施、运行和后期维护等各个方面。低碳风景园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源消耗过量的情况,尽量选择就地取材,这样便可以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使用“低碳”材料代替“高碳”材料,降低园林景观建设中的碳成本;在风景园林建设中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技术的应用,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如:可以使用太阳能发电照明路灯;对风景园林进行合理设计,尽量延长园林景观的使用寿命;拒绝为了达到圆领景观效果而使用大面积玻璃墙等高耗能的材料,尽量减少空间浪费的情况。

(三)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在城市中大力建设风景园林工程不仅要美化环境、扩大城市绿色覆盖率,更重要的是保证城市生活质量。园林景观中的绿色植被能够经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众所周知,绿色植被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公顷针叶林一年内能够吸收300吨的二氧化碳。所以,在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扩大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加强吸收二氧化碳,提高城市居住的环境质量。

三、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准则

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是减少污染排放量,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营造低碳风景园林过程中,就需要始终围绕这一中心思想展开,科学合理地进行风景园林的设计和建设。在保证风景园林建设完成之后能有效吸收城市中二氧化碳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保证风景园林的实际效果,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基本要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应该保证以下几点要则:

(一)合理规划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方面,需要有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准确计算建设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风景园林规划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意见。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因素有很多,所以设计人员必须通过实际研究,制定合理方案,有效控制风景园林营造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满足园林建设的需要。

(二)选择优质节能材料

低碳风景园林不仅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要对材料选取方面进行足够的重视,即选择低碳环保的节能材料。若想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是低碳材料,需要计算出材料的碳成本,如果碳成本数值低,那么则符合低碳材料要求。需要加以注意的是,材料不等同于材质,所以在实际选材工作中,要从多方面因素考虑材料是否符合标准,包括材料的生产厂家、材料制作技术等等。

(三)减少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

在风景园林建设初期,通常会使用消耗大量能源的机械设备,对交通、造成和污染等方面都会造成很大的压力,而且还会增添额外的存储空间。所以,现代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将会改善施工过程中碳排放过量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大型设备对植被的破坏。

(四)延长低碳风景园林的使用期限

从城市发展角度来说,在城市低碳风景园林营造过程中,风景园林频繁更换、拆卸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因为城市格局在不断变化,风景园林景观也就需要不断改善,但是这种现象不可避免会造成资金、能源的极大浪费。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尽量采取措施,延长风景园林的使用期限,尽量降低对风景园林的资金投入。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城市规划特点及城市发展趋势,使风景园林的设计更具有灵活性,这样才能延长风景园林的使用期限。即便是要进行拆除和改造,也要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低碳风景园林建立在传统的园林建设方法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自然生态位主要格调,重视绿色植被的建设,贯彻“低碳经济”的所有理念,建设满足社会发展的风景园林景观,将低碳理念渗透到社会发展中。

结语:

工业社会日渐发展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渴望日渐迫切,因此,“低碳经济”是顺应时展而演变出来的理念。总而言之,在建设城市低碳风景园林过程中,不能只顾风景园林的艺术性,而是需要从实际出发,保证风景园林的实际作用,确保城市生活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减少对资源能源的破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未来营造城市风景园林的过程中,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为建设低碳节约社会贡献自身的力量,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杨一楠.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8).

[2]罗仕伦,张鹏.修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探讨[J].北京农业,2013(07).

[3]韩会军,候怀欣,李闪闪.低碳风景园林营造规则及其功能特点探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11).

[4]杜泽阳,章兰珍,金新明.浅论低碳风景园林的功能特点及营造准则[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9).

第3篇:低碳经济原则范文

[关键词]绿色低碳;住宅小区;建筑设计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3-0030-02

随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不断推广,人们对于自身的居住环境已逐渐从原来的物理空间需求转变为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为此,在绿色低碳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对于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规划必须有所转变。

1 绿色低碳背景下住宅小区的建设要求

绿色低碳背景下的住宅小区的建设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前提,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总体而言,绿色低碳背景下住宅小区的建设要求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1 要求进行整体绿化

绿色低碳背景下的住宅小区建设首先要体现在绿化方面,为此在进行设计规划时必须加强绿化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适当的植物,以利用植物本身的净化空气及调节湿度等功能改善小区的区域自然环境,同时还可借助再造水景及自然水网在小区内构造一个小范围的自然生态圈。

1.2 要求避免污染

避免污染主要是指建筑设计规划当中建筑材料的使用,为尽量减少建筑材料所产生的污染,在进行设计规划时,在建筑材料及装饰、装修材料等方面,应尽量选择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的材料,并且尽量选择一些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此外,针对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可能会产生的各种污染,如噪声污染、水污染、废弃垃圾污染、粉尘污染等,要预备好相应的避免措施及消除措施。如针对噪声污染可利用双层玻璃进行隔绝,针对污水可实施分级过滤等,以改善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

1.3 要求节约资源

节约资源包括水资源及各种能源资源。针对水资源可采取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同时还可建设相应的雨水收集设备,以保证居民的正常供水及用水质量。针对各种能源资源,如电能,可利用各种保温材料加强住宅的保温性能,提高住宅的隔热性能。另外要大力推广新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地热等。

1.4 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实现住宅小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的作用。因此,在对住宅小区进行设计规划时还需要将人类活动融入其中,结合小区环境,为人们营造一个各谐的生活环境及人文环境。

2 绿色低碳背景下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规划的原则

针对绿色低碳背景下住宅小区的建设要求,在对其进行设计规划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合理规划用地.避免盲目开发

在对住宅小区进行设计规划时首先须坚持“以人为本”,结合人们的居住需求及健康需求,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其次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并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再次,严格控制土地的容积率,针对土地有限地区可将停车场架空或设计地下停车场;最后,综合考虑土地及能源因素,可设计多层或高层公寓,以将景观优美的地域建设成公园或小广场等公共设施,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娱乐场所。

2.2 大力推广环保建材、装饰及装修材料的使用

建筑材料及装饰、装修材料是住宅实现绿色低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但要满足必要的防水、隔热、抗压等作用,而且还要能起到减少污染的作用,同时其本身也属于可回收或可循环使用行列。如已成熟并广泛使用的聚苯板、陶粒空心砖、水泥聚苯板等,其不但起隔热作用,且不会产生污染,同时其本身还可循环使用。

2.3 节约水资源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且分布不均的国家,有些地区水资源浪费现象随处可见,而有些地区却严重缺水。为实现绿色低碳,必须节约水资源。对于居民来说,水主要用于饮用和使用,其中饮用量所占比例约为5%,另外95%主要用于洗涤及排污。为此,可设计两套供水系统:上水系统和中水系统,其中上水系统主供饮用水,中水系统则主供使用水,并实现系统中水的循环使用,即将居民的洗衣服、洗菜等的水通过过滤、净化等操作再次输入居民的“使用水管”当中,以供其排污、冲厕、绿化等。此外还可通过安装节水马桶以实现洗涤水的二次利用。

2.4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及新能源

自然资源包括光能、风能、太阳能等,在进行建筑设计规划时,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建筑物的朝向及布局,以使建筑能最大化地获得采光及通风;适当设计全开式的客厅、厨房等,以充分利用光能,减少居民照明用电。此外,还应大力提倡新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可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或是供热系统。

2.5 加强低碳环保意识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加强低碳环保意识首先要加强建筑师及设计师的绿色低碳意识,以使其能树立正确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并以此理念来指导其设计及规划。其次要加强宣传教育的工作力度,提高人民公众的低碳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建设低碳环保住宅小区的重要性及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可发挥居民的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营造绿色低碳住宅小区的活动中来,以从根本上推动绿色低碳住宅小区的建设与发展。

3 结 语

相比于传统的住宅小区,绿色低碳背景下的住宅小区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建设必须以“绿色、低碳”为主题,在进行建筑的设计及规划时需要遵循“3R”原则,即重复使用、节约及循环使用。除此之外,还要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为绿色低碳住宅小区的营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从根源上推动绿色低碳背景下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规划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低碳经济原则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财务经济关系;探讨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1-0129-02

新时期,全球经济开始朝着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企业财务经济关系也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做法逐渐开始被淘汰,为了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创新管理方法,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企业财务经济关系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相关概念

低碳经济就是指企业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等手段,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减少对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环境保护逐渐上升到国家层面,不少国家已经实现了经济方式由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方向的过渡,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当前,我国正在经历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但是由于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中缺乏环保意识,导致很多企业在面临新形势下的经济改革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这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财务管理基础落后;财务经济关系存在短期性弊端;从事财务经济关系管理的人员素养较低。除此之外,企业财务运行状况不良同样使得低碳经济下财务经济关系的转变十分困难,很容易造成企业盈利的污染化。众所周知,企业的发展应该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管理者应该主动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并将自身责任向社会方向扩展。低碳经济下,企业要想实现更好发展必须改变自身的财务经济关系,从财务目标入手,引进先进的财务评价指标,构建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经济关系。

二、低碳经济对企业财务经济关系的影响

(一)低碳经济对企业财务经济关系的要求

首先,低碳经济要求企业管理者转变财务经济关系管理的理念和模式,低碳经济的出现,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要求人们从企业生产入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气候环境,但是如果企业管理者缺乏相应的责任意识,就会无动于衷,放任企业继续以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因此国家要想实现低碳发展,必须从转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出发,提高环境保护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奠定后续改革的基础。其次,还要改变财务经济关系管理方式,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财务管理手段更加高明,能够对各种财务指标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企业应当从自身内部开始进行财务经济关系结构的优化,使企业财务管理方式更加适用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最后,企业还要加快财务监管模式的转变。必须改变过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状态,将环境保护放到风险评价的指标当中,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监管,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保证监管部门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经济关系评价体系建立遵循的原则及思路

1.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经济关系评价体系建立应遵循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评价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经济关系,首先应当建立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的建立应当遵循的原则有:(1)完备性原则。要求评价体系所涵盖的内容全面,既包含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消耗,又包含与经济环境有关的收益和支出。(2)可行性原则。在选择评价系统内部使用的指标时,要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在保证设计过程简便的同时提高各个指标的可靠性和代表性。(3)可比性原则。评价体系得出的结果具有可比性,包括不同企业之间的对比以及同一企业不同月份、季度、年份之间的对比。(4)独立性原则。评价体系内部的各个指标之间要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因为一个指标的变化而影响整个评价体系的准确性。(5)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低碳经济下的很多指标不能用量化的指标进行描述,因此需要引入定性的指标进行反映,使评价体系的内容覆盖的范围尽可能全面。

2.企业财务经济关系评价体系建立遵循的思路

首先,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经济关系评价体系的内容应该更加丰富,综合考虑企业的现有资产现金流以及增长机会价值并考虑环境效益、环境成本。其次,考虑财务分析目标的多元化,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以及低碳能力,并据此分别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根据指标的类别对他们进行分类,包括经济性指标和生态性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引入,能够准确反映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收入和支出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这些指标进行经济评价,建立考核审查机制,对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能力进行系统性评价。

三、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经济关系的新内容

企业财务经济关系指的是国家或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资金收支、分配行为,它反映了财务管理中各个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企业的财务经济关系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当前,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企业的财务经济关系必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增加了不少新的约束性内容,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些新的内容包括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企业财务经济关系中的融资创新、财务决策创新、核算创新、财务核算及报表创新。

第5篇:低碳经济原则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全球碳排放激增,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引发台风、局地暴雨、高温热浪、低温冷害等极端气候现象频繁发生,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演变成为综合性的发展问题。为了应对气候变暖,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低碳含量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作为发展中的中国,构建一个多维度的低碳经济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来度量实现低碳经济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寻找存在的差距及对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特点规律: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的提法,最早见诸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目前,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还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人们对它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为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笔者认为,还得从中国实际出发,给出一个较切实可行的名词解释。

所谓“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国际社会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发展方式和经济形态,它是一种“四低三高”经济发展模式,即以低能源消费,低排放和低污染、低碳含量和高的碳生产力,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产、消费、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2、低碳经济的特点和规律

低碳经济不是“减排经济”、“零碳经济”,也不是”低效经济”、“低速经济”,更不是“道德经济”。发展低碳经济不等于摒弃传统行业和产业。从宏观角度分析,“低碳经济”存在一定的特点和规律,这些可为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有启发作用。

(1)碳排放与经济发展

专家研究发现,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而能源在其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对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使得所有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能源消费量剧增,同时还伴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上升。以发展中国家为例,1970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37倍,能源消费总量增长8.06倍,碳排放量增长7.50倍。

图1 1970-2007年期间中国的GDP、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量

数据来源:《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

通过考察2008年8月到2009年12月这一段时间内的国际能源价格、碳交易价格以及我国的总体经济情况,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三者之间的联系。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般来说,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消耗的上升,而能耗的上升又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反之亦然。同时,碳排放量的增加又会导致购买碳指标的需求上升,同时碳价也会上涨,减排成本增加。

图2 国际能源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网站,Bluenext交易所网站

图3 国际碳市场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网站,Bluenext交易所网站

图4 国家统计局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先行指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对于少数发达国家来说,由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人口密度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成功实现了本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碳排放这三者之间相关度的削弱。

(2)低碳经济和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

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其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我国目前正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时期,属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 “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

“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加上煤价低廉,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也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资料显示, 1993―2005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70%。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2005 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的64.4%。

发展低碳经济是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进程。为了度量我们在实现低碳经济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寻找存在的差距及对策,需要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多维度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 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构建

1、构建原则

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不是一些指标的简单堆积和随意组合,而是根据某些原则建立起来能客观评价与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程度的总体特征的指标集合。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即要遵循构建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又要根据影响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子来确定。具体构建原则:

①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符合低碳经济的客观规律和要求,既要从认识低碳经济的性质、特点出发,又能对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为科学发展决策提供客观依据。这是最基本的出发点。

②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用系统的观点对低碳产出、消费、资源、政策等指标的构成要素进行客观描述。确定各方面具体指标时,必须依据一定的逻辑规则,体现出合理的结构层次。要将各子系统有机结合,并在系统的不同层次上采用不同的指标 ,以有利于进行控制。

③全面性和主导性原则。一套指标体系不可能涵盖所有碳指标,但必须全面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高碳排放的主要问题。因此,选取指标时需选择那些有代表性、信息量大的指标。

④可测性和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要尽可能地量化,但任何事物都有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 ,对于一些在目前认识水平下难以量化且意义重大的指标 ,可以用定性指标来描述。定性指标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且这些指标的计算方法应当简单明确,计算所需数据应比较容易获得。

⑤ 时空耦合原则。评价体系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低碳经济形态是一个动态的时空耦合过程 ,指标体系既要反映经济发展的现状,又要反映其动态变化性;既要从时间序列又要从空间序列来评价和判定。

⑥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环(recycling)三种原则相结合,重点是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提高物质循环利用率、降低碳排放或零排放,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和指标内容

根据低碳经济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存在的差距及可以采取的政策手段,采取纵横向比较方法,即横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离低碳经济目标有多远,纵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可从低碳产出、消费、资源、政策四个维度来建立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①低碳产出指标:

碳生产力被认为是衡量低碳化的核心指标,并且,这一指标将能源消耗导致的碳排放与GDP产出直接联系在一起,能够直观地反映社会经济整体碳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能够衡量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某一特定时期的低碳技术的综合水平。

根据我国2005年相关数据,一次能源消费量为22亿吨标准煤,其中煤、油、气、水电的比重分别为68.7%、21.2%、2.8%、7.3%。估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1亿吨,其中约50%来自能源加工转换部门(主要是电力),约35%来自终端工业部门,约15%来自交通、农业、服务业与居民生活。还有数据表明,建筑业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27%--30%。因此在评价时还要选取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重点行业单位关键产品的单位能耗指标。

碳生产力:指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所产出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碳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单位能耗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水泥综合能耗、火电供电煤耗等。

低碳消费指标:

碳消费水平旨在从消费侧来衡量一国(或经济体)人均碳需求和碳排放水平。尽管消费模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均消费的碳排放”可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来界定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这一指标可以根据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即最终消费率)与单位经济总量的含碳强度(即单位GDP碳排放)等相关指标来推算。考虑到居民(包括政府和家庭部门)的最终消费支出中,既包括本国(本地)生产的产品与服务,也包括其他国家(地区)进口的产品与服务,这里以人均碳排放水平代替人均消费碳排放水平。

低碳资源指标:

碳资源禀赋及利用水平,主要关注一国(或经济体)的能源结构、零碳排放能源和代表碳汇水平的森林覆盖率情况,包含三个核心指标,即零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森林覆盖率和单位能源的CO2排放因子。其中,水力资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属于零碳排放的资源,以及对于全球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有积极贡献的森林覆盖率,是一国实现低碳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④低碳政策指标:

从经济学角度看低碳经济属正外部活动,需要国家从税收、技术、管理等政策方面来引导,从制度环境的配套与政策工具来推动。是否具有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是否建立碳排放统监测、统计和监管体系,公众的低碳经济意识如何,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情况,以及是否具有非商品能源的激励措施和力度等,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

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可归纳为下表:

4、 低碳经济的评价方法

① 统计指标的正向化和无量纲化处理

在建立的评价指标中,由于各指标的产生方法不同,量纲不同,不能进行简单的综合运算,需要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有些指标是正向指标,有些是逆向指标,同时各个指标之间的量纲不同,如果直接运用这些指标对低碳经济进行评价就存在不合理性,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指标进行正向化和无量纲化处理。

② 指标权数的确定

评价指标的权重是对各个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权重确定的科学合理与否对综合评价结果和评价工作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权数的确定过程是综合评价过程中的核心环节。由于各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不同,需要根据各指标对目标层的影响程度赋予其权重。通常可采用德尔斐法(Delphi),通过多方相关咨询专家意见,确定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

③ 指标值的综合合成方法

常用的有:线性加权综合法、非线形加权综合法、增益型线形加权综合法、理想点法等,笔者认为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即可。线性加权综合法(也叫“加法”合成法),指应用线性模型Y=∑wjxj来进行综合评价的。其中Y为系统的综合评价值(表示发展程度),wj为与指标xj相应的权重系数。

④ 结果判断

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碳排放资料的基础上,咨询专家,建立起低碳经济评价等级标准。根据指标值综合合成方法计算出Y值。再与评价等级标准相比较,判断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

结束语

作为一种新经济发展模式,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推动下低碳经济是一个逐渐优化的过程。目前进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如对低碳经济认识有待提高、相关统计资料和计量手段严重欠缺等,需要加强统计的方法和标准的统一,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完善碳排放量的统计、监测、考核,以便为国家为碳减排的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发挥正确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3

2、梁燕君. 浅析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 , 《论文天下》 2010-05

3、潘家华、庄贵阳等.构建低碳经济的衡量指标体系,《浙江日报》2010-06-04

4、北京工业循环经济服务平台. 低碳经济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ttp://省略/control/ 2010-01-11

5、毕军.发展低碳经济不只是减少碳排放news.nju.省略/show.php?id=10575 2009-12-17

6、陈乔第编辑.发展低碳经济须澄清十大误区《新华网》 2009-09-08

作者简介:

第6篇:低碳经济原则范文

内容摘要:文章提出了低碳物流系统设计的目标和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从低碳运输、低碳仓储、低碳包装和低碳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构建了低碳物流系统,并对低碳物流系统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低碳物流 低碳经济 物流系统

目前,关于低碳物流的内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低碳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利用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它包括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低碳化。从物流作业环节来看,包括低碳运输、低碳仓储、低碳装卸搬运等。从物流管理过程来看,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目标出发,改进物流体系,全局考虑供应链上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的低碳化。低碳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实现该目标的准则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

低碳物流系统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现行物流行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降低能耗、降低污染排放、降低碳排放为目标,实现物流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物流管理和服务过程的优化、协调,在同一建立基础上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统一建设和实现,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管理先进、技术高效的低碳物流系统,从而健康地完成物流发展目标,提升物流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服务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全面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物流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所以构建低碳物流体系的基本原则就是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即3R原则。由此,结合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低碳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有: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从整体出发来分析低碳物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对物流系统的整体性认识。低碳物流中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从而使整个系统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在设计低碳物流系统时,要对整个地区的经济结构、物流节点数量与分布,以及物质流、能量流及其输送系统等进行全面考虑。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就是要认识到低碳物流系统因为其行为主体、功能目标的层次不同而相应具备一定的层次性,对每一层次的建设都要有相应的内容。目标性原则:低碳物流系统的设计要以地区的性质、功能和总的建设目标为依据,同时要考虑到技术经济水平,全面分析经济效益。适宜性原则:低碳物流系统的设计要与地区的总体布局、经济发展及生产力布局相结合,适宜地方经济的发展。动态性原则:动态性即系统的过程性或历史性。由于系统的开放性使之能从外界吸收能量、信息、物质,成为动态的活结构,从而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并随时间的流动而变化。系统总是动态的,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低碳物流系统也是动态的,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低碳物流系统的构建

低碳物流系统主要由低碳包装系统、低碳运输系统、低碳流通加工系统、低碳仓储系统构成,具体如图1所示。

(一)低碳包装系统构建

包装的低碳化是物流系统低碳化的重要内容。低碳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主要指提高包装材料回收利用率,有效控制资源消耗,避免环境污染。具体就是以节约资源、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的的一切包装方式,包装产品从原材料选择、包装品制造、使用和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均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是一种无公害的包装,是物流系统低碳化的重要内容。按照包装的基本构成,低碳包装可进一步分解为包装材料的低碳化、包装方式的低碳化和包装作业过程的低碳化三个方面。低碳包装包括了资源再生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以节约资源为目标,重视资源的再生利用;另一方面,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准则,强调废弃物最少量化。按照包装产品生命周期的观点,低碳包装包括了低碳包装设计、包装生产过程的低碳化、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等。低碳包装系统的构成可用图2所示。

(二)低碳运输系统构建

低碳运输指的是以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排放为特征的运输,低碳运输是低碳物流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运输环节对环境影响的特点,低碳运输的原则就是要通过有效的物流系统规划和控制,在保证物流服务目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货车运输中的能量消耗和各种废物排放,降低运输车辆对道路的占用。围绕这一原则的低碳运输对运输线路进行合理布局与系统规划,改善交通运输状况,缩短并精简运输路线和环节,有效利用车辆,消除交错运输、迂回运输,减少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使用清洁燃料,选择低污染车辆(包括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交通工具),采用合理运输方式,不同运输方式对环境影响不同,尽量选择铁路、海运等环保运输,以及实行联合一贯制运输。合理规划物流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提倡共同配送、提高往返载货率;通过以上诸种运输策略,有效降低物流运输环节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减少企业经济成本和社会环境成本。低碳运输系统构成如图3所示。

(三)低碳流通加工系统构建

流通加工是指在流通过程中继续对流通中商品进行生产性加工,以使其成为更加适合消费者的需求的最终产品。由于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特性,所以其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低碳流通加工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原料、燃料或是再生型的或可循环使用的资源,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采用集中进行流通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利用率;采用合理的流通加工方式,减少边角余料,有助于节约资源,避免环境污染。低碳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措施:一是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低碳流通加工系统的构成如图4所示。

(四)低碳仓储系统构建

储存在物流系统中起着缓冲、调节和平衡的作用,是物流的一个中心环节。仓储过程本身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另外,仓库布局不合理也会导致运输次数的增加或运输的迂回。所谓低碳仓储,就是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减少运输里程、节约运输成本。此外,仓库建设前还应当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仓库建设和运营对所在地的环境影响。对于易燃、易爆商品仓库不应设置在居民区,有害物质仓库不应设置在重要水源地附近等。

实现低碳存储,就要根据物资的性能、特点、分门别类的采取不同的方法储存保管。各类储存设施的设计和建造必须达到不污染环境的要求,同时加强维护和保养,做好防潮、防腐、防水、防漏、防飞扬等工作。在物资保管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备的信息档案,即时准确的掌握产、需、供、耗、存等情况,对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要严格管理。以促进合理利用物资,降低物资耗费,减少物资浪费和流失。低碳仓储系统的构成如图5所示。

低碳物流系统特征分析

(一)低碳物流系统具有多目标性

低碳物流系统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运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理念,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使物流不对环境造成危害。低碳物流的多目标性体现在企业的物流活动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的节约,注重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消费者利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四个目标的统一。

(二)低碳物流系统具有双向性

低碳物流系统要求物流活动的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注重物流系统的全局利益而不是局部利益。由于早期人们对效益认识的局限性,使物流各职能相互各自为政,因而传统物流造成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局面。这是与低碳经济模式相抵触的,低碳物流系统有两种流向渠道构成:一种是物通过生产―流通―消费途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是物流流向的主渠道,称为正向低碳物流;另一种是合理处置物流衍生物所产生的物流流向渠道,如回收、分拣、净化、提纯、商业或维修退回、包装等再加工、再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等,故称为逆向低碳物流。

(三)低碳物流系统具有整体性

低碳物流系统展示了在低碳物流的实现过程中,从技术到一般服务层所应具备的完整的运作基础。传统的物流系统侧重于运输等具体的物流操作层面。而绿色物流系统则在其中强化了基础服务平台,同时又注重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变化使物流的实质并没有发生改变,但在物品流通传递过程的一些环节所依附的技术发生了变化,因此也相应地改变了物流的形式。

(四)低碳物流系统具有效益背反性

所谓效益背反是指一个部门的高成本会因另一个部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提高而相互抵消的这种相关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换言之,效益背反的原理体现的是一方利益的追求要以牺牲另一方的利益为代价的相互排斥的状态。比如,在低碳物流系统中,减少碳排放的选择降低了环境成本,但必然以低碳技术的投入增加作为代价的。

结论

低碳物流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系统的主体行为。从物流系统的目标看,低碳物流属于一种新的物流形式,新的内涵体现在从强调物流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转向强调物流及物流决策对企业和社会的全面影响,包括员工教育与培训、销售/服务、职业健康与安全、环境及生态问题等。政府、企业以及代表社会的广大公众构成了低碳物流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行为主体,他们是低碳物流战略实施和发展的推动力量。所以在低碳物流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旭.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10(7)

2.岳馨.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物流[J].中国商贸,2010(12)

第7篇:低碳经济原则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财务目标;财务评价指标体系;重构

本文为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10年度课题“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财务评价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中商学字[2010]第10号kj201014)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各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共识。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推动和努力,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理当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承担重要责任。低碳经济要求企业重新界定其财务目标,并根据财务目标的要求,重新设置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一、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目标的界定

企业财务目标是一个企业进行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评价的基本方向。财务目标的发展经历了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几个阶段。

1984年,Freeman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他认为,企业是相关利益者的集合体,它为了这一集合体各方的利益而进行经营运动,这一集合体的各方都被认为是企业利益的贡献者和分享者,剩余索取权和把持权不再唯一地属于出资者,企业不再只为出资者的利益而从事经营运动,企业必须考虑到经营运动对各个相关群体乃至全部社会的影响,因而,企业财务运动的目标就应为这些相关利益者服务。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开始兴起,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过程中,开始重视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对社会应尽的义务。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种强制性的责任。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既是GDP的主要创造者,也是生态危机的主要责任者。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来看,企业是生态和环境的主要破坏者和污染源。为了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其中,企业的生态责任就是其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企业生态责任主要是指企业除了谋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还负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义务。具体化到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有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高碳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将自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力所能及的程度。

企业要承担起生态责任,当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存在着两方面的影响。其一,更多的代价未必带来同等比例的经济收益,如何寻求企业盈利和社会责任的平衡,将是财务评价要考核的目标之一;其二,以一定的代价获取“低碳企业”的美誉,将获得社会公众的尊重和信任,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大有裨益。因此,如何通过财务评价指标落实企业低碳发展思路将是一个重要的考核目标。

二、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低碳经济条件下的财务评价指标设计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完备性原则。即要求指标体系的信息量做到既必要又充分,除了要分析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外,还要分析评价企业为取得经济效益所消耗的资源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可比性原则。指标的设计为了满足横向和纵向比较的需要,所有定量指标均采用相对量指标,以使不同企业之间、同一企业不同年度之间的财务数据具有可比性;第三,可行性原则。是指在选择指标时既要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要求,又要从实际出发,尽可能选择容易取得资料的数据;第四,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由于低碳问题的复杂性,反映企业碳排放和低碳业绩的指标,既要有定量指标,又要有定性指标;第五,结构层次性原则。即对指标体系中的各类指标按照其属性和评价内容加以归类,以使指标体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基于以上考虑,参照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本文设计了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低碳能力在内的五大类指标。(表1)在前四类指标中分别引入碳排放和低碳业绩的相关内容,在低碳能力指标中设计专属于评价企业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指标。

(一)盈利能力指标。从定量的角度来说,盈利能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利润相对于一定的资源投入或一定的收入而言,我们总是希望以更小的投入换取更多的利润,或者利润在收入当中占有更大的份额。定量的盈利能力指标就是基于这些考虑,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碳资产净利润率四个指标。这四个指标分别从所有者投入资本的盈利情况、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情况、利润与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碳资产投入的获利情况四个方面来考察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

碳资产净利润率指标中,碳资产是低碳存货(开展碳减排与碳治理需用到的特殊材料、对产品进行环保包装用到的特殊包装物、碳管理部门日常所耗用的材料等)、低碳设备(用于节能减排的设备)、低碳技术(研发减排封存技术投入及形成的技术资产)、碳排放权(碳排放权资产)、低碳耗费(企业因进行碳排放治理工作而发生的支出,这笔支出的受益期涉及到多个会计期间,需在多个会计期间进行摊销,是一种长期待摊费用)的总称。为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企业应当将碳资产进行单独计量,定期计算碳资产净利润率。该指标分子是净利润,分母是碳资产,反映了企业投入碳资产与最终净利润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同一企业不同年份该指标进行对比,便于衡量企业碳资产的使用效益。

(二)偿债能力指标。在将负债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的基础上,根据负债产生的原因,可以进一步界定碳负债。碳负债包括由于碳排放问题应交而未交的政府机构罚款、应交而未交的碳排放税、银行用于企业碳减排设备或技术投资的信贷支持、由于碳排放问题给企业带来的具有不确定性的预计债务等。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就是从短期偿债、长期偿债、偿还碳负债三个方面来考察企业偿还所负债务的能力,选取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资产碳负债率四个指标。其中,资产碳负债率衡量企业全部资产对碳债务的保障程度,该比率越小,保障程度越高。

(三)营运能力指标。常用营运能力指标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为了评价企业使用碳资产的效率与效益,在常用指标中加入了碳资产周转率。该指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碳资产周转的次数,指标越大,说明企业碳资产的使用越高效。需要注意的是,该指标大有可能是因为碳资产绝对数很小。特别是在低碳经济初期,随着政府财政金融政策、企业环保责任意识、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变化,企业的低碳投入会有一个逐步增加的过程,因此解读该项指标还需配合企业低碳投入的绝对数进行。

(四)发展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衡量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潜能。市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销售增长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所有者权益代表着所有者对企业的要求权,所有者权益积累是所有者利益的体现;总资产表明企业的规模,投入资产的增加能够推动销售收入的增长;碳资产体现企业的低碳投入和拥有的低碳资源,碳资产增长是企业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履行自身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选用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碳资产增长率四个指标来评价企业的发展能力。

(五)低碳能力指标。低碳经济的根本要求是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对一个企业而言,就是要在相同温室气体排放量和相同能耗情况下,增加收益和利润,或者换句话说,在相同收益和利润的情况下,减少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基于这一思路,将能耗量、温室气体排放量等环境要素与企业收入、利润等业绩要素挂钩,形成了评价企业低碳能力的两个重要指标,即单位收入能耗和单位利润碳排放。此外,企业的碳资产投入在资产总额中所占份额也是衡量企业低碳经营理念、履行低碳责任、走低碳发展之路的重要指标。

三、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评价指标应用对策

重构低碳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在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同时,综合考虑企业碳排放情况,从而使相关利益者能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促使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和决策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保证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实现。但我国目前处于低碳经济的起步阶段,在理论上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实践经验还不多,所以应用低碳经济条件下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一些客观条件的支持。

(一)建立低碳会计制度。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取数来源于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然而现行会计制度无法满足需要,因而迫切需要建立低碳会计制度。建立低碳会计制度,首先要建立在低碳经济理论指导下的企业碳资产、碳负债、碳所有者权益、碳收入、碳费用和碳利润的确认与计量原则,规范相应簿记方法;其次,要建立披露低碳会计信息的报告系统,规范各种低碳会计报表的格式、内容及填列方式,规定企业低碳会计报告的披露渠道。

(二)制定低碳会计法律。随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日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为了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提高企业的碳减排意识,实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监管部门要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制企业进行低碳信息披露,以避免企业在不公开的情况下继续进行不利于碳减排和高污染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提高企业低碳意识。各个会计主体应在努力提高碳减排意识和形成碳减排责任观念的基础上,改变将企业目标停留在眼前利润的陈旧经营观念,树立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提高低碳能力和实施碳减排工程会增加企业成本,也许会与企业的短期目标相矛盾,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其绝对有利于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应站在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到实施低碳会计的重要意义,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促进环境保护与经营效益的双赢。

重新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在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同时,综合考虑企业低碳投入、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促使企业管理层按照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低碳经济会引起企业会计计量、披露、报告、评价等一系列的变革,现有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这项任务长期而艰巨。

(作者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低碳经济与企业责任[N].人民网,2010.3.24.

[2]王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第8篇:低碳经济原则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低碳经济就是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建立一种全新的生产消费模式,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形成一种可持续的能源利用结构。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低碳经济产生的时间比较晚,最早出现在英国,自出现以来,就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影响。本世纪初期,英国认识到传统模式下的经济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能够有效保护现有的生态资源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情况下,低碳经济受到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一种特有形式,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城市生产、生活压力的增大,各种城市问题不断出现,对整个人类生活产生了消极影响。为了有效应对各种生活和生态问题,要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低碳经济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体系,在促进城市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低碳经济下的城市发展特点

1.循环经济。经济发展具有其特殊性,并且与时展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强调的是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改变传统的单一消耗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实现对废旧资源的重新利用。循环经济具有能源利用低,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特点,在经济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能够在社会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这样可以把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循环经济下各种资源都具有理论意义上的可再生性,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每种资源都具有其特殊性,并且随着经济活动的开展,人类可以不断提高现阶段的资源利用率,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就其本质而言,在生产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环境因素,尽可能的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而且还要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对原有的生产环境进行调整,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要减少甚至避免在各项经济活动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行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对未来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引作用。清洁生产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积极作用十分明显。

二.低碳经济下的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对一个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城市规划建设都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引。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可以使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降低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利因素。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市规划设计带来了新的契机,在具体设计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现有资源体系建立完善的城市发展环境,为人类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在规划设计中主要的原则有:

1.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每种资源都能够得到有效利用,而在原有的发展模式中,强调的是一种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很难进行衡量和治理。而循环经济要求,每种经济活动都要与整个生态、经济相互统一,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都要建立在全局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够有效协调各项资源,城市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可以有序开展,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整体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矛盾,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这种矛盾更为明显。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着土地资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扩散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不同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遵循低碳经济发展规律,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将各个环节纳入到发展中,这样才能降低资源消耗,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3.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循环经济要求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对现有生态环境破坏力度,创造更多的有利环境保护脆弱的生态体系。城市规划设计在循环经济指引下,可以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充分结合起来,降低人为造成的环境破坏,实现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城市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逐渐增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设计要适应时展步伐,不断调整现有的发展战略体系,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出现,为城市规划设计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在这一理念的有利支撑下,城市发展呈现出新的状态。现有城市规划设计中还存着一些问题,这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时极为不利的,循环经济提供的一些原则具有时代性和建设性,在具体规划设计中,要不断适应时展发展步伐,采用更多的先进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更好的城市规划设计,实现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张一翘.低碳经济与城市天然气销售[J]. 上海煤气,2010,03:28-31.

[2]余猛,吕斌.低碳经济与城市规划变革[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07:20-24.

[3]徐辰. 低碳经济与城市天然气的发展[J]. 煤气与热力,2010,06:41-43.

[4]潘彦昭. 低碳经济与绿色革命在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05:128-130.

[5]王萌杰. 浅谈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低碳经济[J]. 中国城市经济,2012,02:11-12.

[6]杨小京. 低碳经济与城市发展探究[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03:43-44.

第9篇:低碳经济原则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城市;规划设计

目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个部门的共同结论。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是比较新颖的城市规划理念,它是在低碳能源消耗﹑低碳技术设计以及低碳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的,它要求建立起与低碳经济发展相符合的生产方式和相关政策以及所处的市场机制,它以技术和制度创新为核心内容。城市规划本身就是一个复杂性的概念,它需要随着面对的环境的改变而进行适时必要的调整,低碳经济下的城市规划要以保护城市环境为主要环节,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共同发展的目的。

一﹑低碳经济下城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在进行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之前应该了解低碳经济下城市规划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不然城市规划就会与低碳发展的轨道相偏离。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大力进行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化的城市

城市的规划必须考虑对环境的保护,首先应针对生态城区的建设,这也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必然要求。具体举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在对城区的用地进行规划时,用先进的发展眼光调整和设定空间布局,有效并且合理的利用城市用地,以免产生大量的浪费;第二,合理利用当地的山﹑河﹑湖﹑海等自然资源,把城区的规划与大自然的环境相结合;第三,城区的发展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结合实际来进行规划,实事求是,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的保护,从而导致城区歪曲发展。

(二)打造人文生活,重视城市的文化建设

城市的建设必须要具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固守旧有的制度,更不能进行照搬照抄,这也是打造低碳城市需要遵守的重要原则。与此同时,我们还得重视对城区人文环境的建设,优良的人文环境可以为城区的建设提供条件,推动低碳城市的发展。

(三)建设现代化城市,树立优良城市形象

要想提高城市的竞争力进行城市形象的树立也是一项重要环节。所以,城市规划应该考虑自身形象的树立,依靠自身的优势,建设具有自身特色﹑多样化的城区。

二﹑低碳经济下低碳城市的规划设计策略

(一) 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目前,以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经在各国形成了共识,并且在发达的城市地区已广泛推行。在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应该以这些城市为引导,同时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进行有效的规划实施。其中,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逐渐展开。深入优化城市的投资环境,发展低碳经济策略,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外来公司在我国城市进行投资﹑生产,为我国城市的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二)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形成低碳产业链

城市的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的建设,工业发展体现了该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的工业化建设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的环境带来了不可小觑的破坏。因此,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形成低碳产业链对城市的低碳经济建设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这就要求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管理的创新,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做到低污染﹑零排放的效果,实现产业的多层次发展。同时城市应该考虑到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等,努力实现低碳城市的打造。

(三)加强城市绿化率,完善城市交通

城市在对自身进行规划中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形象,依靠自己的优势来建设有特色的城市。增加城市的绿化率,用树木花草来增添城市的魅力。以此增加居住环境对人们的吸引力,开发城市的旅游价值,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对城市的交通进行规划,对道路进行改造和拓宽,进行低碳交通网络的建设,减少因交通堵塞带来的高排放和能源浪费,规划合理的地下通道﹑过街天桥和自行车道网络。以便于居民选择低碳出行。低碳交通工具的使用,应用于推广电力和混合工具的使用,积极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

结束语: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规划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它融入了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结构和低碳产业结构,并且要求建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用的生产方式以及相关政策。目前城市能否在将来走在世界的最前端,能否顺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能否吸引人们的居住,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在低碳经济的条件上应对的调整。因此,很有必要在我国的一些城市采取该设计方案,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束缚,建设成为低碳城市,引导后进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朝林等.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3):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