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路工程交通疏导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发展基础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公路的建设在交通基础设施中占有重要地位,公路的兴建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在公路施工中,其重视公路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的研究,把握好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对保证公路的质量,乃至整个经济的高效健康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公路路基的施工技术
国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石质路基的施工主要在开挖程序完全确定之后,再根据岩石地质条件、开挖要求以及施工技术等综合条件予以考虑,并根据确定的方案对挖掘方案进行综合设计。例如,与钻爆开挖方式相类似的薄层开挖、分层开挖、光面开挖以及爆破等方式,在挖掘方案设计过程中都可以适当采用。爆破方式也可以根据石方的集中程度以及地质条件等相关因素予以合理选择,在对公路路基的综合情况判断之后再提出最佳的施工方案,这样对于提高工程施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控制过程中,还应该因地制宜。例如,在施工工期当中,若遇上雨期,施工过程中可以选择合适的施工路段进行施工,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施工进度不受影响。例如,在雨期到来之时可以选择在山岭、丘陵等多岩石路段进行施工。另外,对于施工结束的工程还要做好雨期防范工作,通过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同时,还应该提前做好各个施工路段的详细调查研究,制定完整的施工计划才能为后续施工进程的改变提供后备方案,最终才能提供更加全面周详的施工组织计划。
最后,在路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应该做好对应条件下地面临时的排水设施,保证施工工期得到长期稳定进行。另外,为了保护周围环境以及施工路基的安全,在排水渠道的设计过程中要确保雨水不流入农田、耕地,以免流入农田和耕地的雨水导致水渠的淤积、对路基的冲刷等。从而避免对地下水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不必要麻烦。因此,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在路基排水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对排水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从而起到更好的疏导、隔离作用。
路面的施工技术
公路使用过程中最容易经常受到各种破坏的施工路面。路面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之一。路面质量主要受选择适合铺设材料以及施工技术影响。目前,我国路面铺设主要是以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为主,两种路面的选用主要取决于路面实际情况。而路面施工技术分析从垫层、底基层、基层以及面层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垫层
垫层主要是应用适合的材料铺设在路基上部,避免路基受到影响。垫层施工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保证垫层施工质量。垫层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严格控制施工材料中沙的含量及颗粒的大小,因为含沙量以及颗粒的大小都会影响路面铺设密实度。垫层材料的铺设的密度要符合技术标准。
底基层
底基层施工过程中需要开展的施工技术分析是合理的分配底基层配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进行具体的施工作业过程按照施工技术要求将底基层的配料依照比例准确的配比,制成能够适合公路底基层铺设的材料,应用铺设方法进行具体的施工。
基层
基层的施工技术要求与底基层相似,同样是注意施工材料的配比。按照相关的施工要求,有效的配比基层应用材料。除此之外基层还需要优化的一个施工技术是对施工材料进行具体的筛分试验,保证从材料经过科学的比例搭配处理的。
面层
面层施工任务是铺设、沥青材料或水泥。在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施工技术要求是材料搅拌过程中的力度,搅拌力度过大将会导致材料内部粘结性降低,从而降低铺设的紧密度。因此,面层施工过程中控制搅和机中装置材料的量、温度等。
公路桥梁的施工技术
公路桥梁的施工是公路施工的关键部位,是公路跨越河流的必然选择,是公路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部位。桥梁要由路基经过河流再回到路基的过程,其中路基与桥梁的连接处,以及桥梁自身的施工,是桥梁施工的关键部位。对路基与桥梁的连接过渡部分的施工要重点确保其稳固性,这就需要对材料的选择和配比进行严格控制。对桥梁本身部分的施工要特别注意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当今桥梁建设跨度越来越多,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针对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桥梁施工技术,把握相关施工技术的技术特点和技术难点,对建造配件、生产工艺技术以及施工设备严把质量关,以确保桥梁主体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公路和桥梁过渡路段的路面路基施工技术
过渡路段的路面路基的施工工作通常都是很有难度的,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在桥头设置搭板,并且必须保证搭板不被破坏,否则不但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还会大大的增加施工的成本和难度。施工时,控制桥头跳车的主要方法是处理好桥背处的软土地基,通常采用减少附加应力法、高压喷射注浆法、超载预压法、深层搅拌法、换土法以及振动碎石桩法等,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选择合适的方法,减少沉降并提高整体的承载能力,从而防止错台现象的出现。另外,在过渡路段的施工中,还应重视排水工作,这也能防止错台现象的发生,并且对提高路面结构层的稳定以及地基的稳定性都是很有利的,所以应依据以往的降水资料以及台背的填料类型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排水方式和排水结构。
公路新旧结合部位的施工控制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之前已经完成投入使用的公路工程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交通运输的承载能力、交通状况的基本需求。因此,针对当前该类型的公路工程需要进行后续的改扩建,通常需要对既有路面进行单、双侧的加宽和优化处理。通常而言,主要的施工内容包括路基的施工、边坡护理、路面整治等。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原有的路堤、边坡中存在较多的因素,使得其不能满足后续的改扩建施工要求。因此,在公路新旧部位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实际情况引入采用适当的处理措施,使得改扩建过程中公路工程的压实程度等与新建路基性质基本一致,保证两个处理环节的厚度基本一致。这样才能导致公路的新旧结合部位呈现出良好的紧密结合性与平整性。通常,在改扩建过程中可以引入土工栅栏和土质台阶等路基施工处理方式。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则应该对新旧结合部位的同步性与线性结合性进行良好控制,使得其在改扩建施工之后形成良好的承载能力与通行效果,最终达到满足设计目标、延长公路服务年限的目的。
结束语
公路工程的施工中,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好坏的关键还是取决于人的,当然与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在施工中高度的重视对一线施工人员以及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熟练的掌握各分项工程以及各道工序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更要根据施工现场的自身特点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在施工中大力的推广和应用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技术,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公路行业的健康发展,从而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社会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敏芝.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交通标准化,2011年
夜间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G104 北平线是我省干线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速公路以及与相邻省市之间的联络线。随着道路服务年限的增长,部分路段路面相继出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病害,导致路面服务能力下降,急需进行路面养护维修,恢复路面使用质量,延长路面寿命。 本次养护中修工程路段范围 K1103+200~K1104+800、K1164+000~K1168+000、K1176+000~K1184+618,项目里程全长 14.218km。
二、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
(6)《交通工程设施试验检测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
2、编制目的
由于本标段施工工期紧、任务重,计划组织夜间施工。为加强夜间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保障施工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及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三、施工准备
1、各班组在夜间施工作业开始前清点本班组人员,并进行口头安全交底,下班时清点人数,保证本班组所有参加夜间施工人员全部到齐后,统一下班。
2、所有夜间施工人员穿反光背心,所有机械设备前后粘反光条。夜间施工用电,设专职电工且此证上岗。
3、夜间照明灯具不少于2套,灯具采用LED防水照明灯,照明灯具和器材绝缘良好,并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照明线路布线整齐,不得接触潮湿地面,不得接近热源和直接绑挂在金属构架上。
四、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加强夜间施工安全管理,对机架人员、拌合站操作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2、严禁作业期间嬉戏打闹影响工作注意力。
3、配合安全检查、对安全检查人员提出的安全要求必须坚决服从,认真执行。
4、施工期间管理
①对所有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从思想上重视夜间施工。
②对所有作业车辆进行调试,保障施工机具的正常运转。
③限制速度不能超过施工作业区的最大安全速度。
④制定紧急应变措施,包括紧急情况下的交通疏导措施等。
⑤拌合楼设备危险区域、发电机房,油库等安全重地划出安全区域界限,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关键词】环境保护 公路工程 体现 途径
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不同于一般的厂矿企业,具有范围广、时间长、因素多及难于弥补性和难于预测性等特点,因此,公路工程的环保工作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以工程前期、施工期和营运期等各个阶段为契入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公路工程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一、要将环境保护内容体现在公路工程设计全过程之中
1.珍惜自然环境,规划好公路用地范围,对于工程方案,除了要考虑自然地理、交通功能、工程技术标准外,还要结合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来综合考虑公路的用地,使路线规划有利于环保。
①保护土地、水体、空气和生物资源,珍惜现有资源价值。合理产生新的生产用地,保护和增强现有的土地利用。
②路线应与城镇规划相协调,促进城镇更新及改善环境。一方面尽量减少项目与城镇规划相干扰,又要有利于城镇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方便车辆进出城镇,尽量保持项目与城镇的合理间距――“靠而不近,离而不远”。
③避开环境敏感性区域。如学校、工厂、医院、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湿地和鸟类栖息地、精密仪器基地和军事设施等等。
2.设计要结合自然地形
①平面线形。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采用较低技术指标是使路线顺应地形的一个好办法,多采用各种类型的曲线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②纵面线形。合理设置纵坡和竖曲线使纵面线顺应地形成渐变、顺滑的纵坡线,避免大填大挖。深开挖路段要多考虑隧道方案,可避免山体开挖,保护森林植被和水土资源。许多山谷不仅是流水,而且是大气流通的通道,可考虑选择桥梁方案来代替高路堤,这样可避免阻碍大气流通,不会威胁到冷温植物的生长。
③边坡设计。在确保稳定的情况下,边坡的形状要尽可能与周围的景观协调,并用植物进行绿化(可结合各种土工防护结构和其它绿化基础工程综合实施)处理,坡脚、坡顶、坡面相交处等处的棱角要进行弧形整饰,可产生自然美又可防风蚀。
3.重视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
一是设计时注意填挖平衡,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借土弃土。二是做好边坡防护设计工作,应根据地质情况多采用种草植树的绿化护坡方法。三是做好沿线排水设计;四是合理取土、规范弃土、保护耕地,少占良田。应尽量在荒地或低产耕地集中取土,取土后对取土坑进行后期利用。弃方应集中堆弃,不占农田,堆弃后应上覆表土,播种绿化。
4.注意保持原有的灌溉系统和自然水网体系
①桥涵设计尽量避免影响河流水文、水流特征。
②避免改移或堵塞大型河沟。
③对小型排灌系统如遭破坏应予以恢复或加以调整,合理设置小桥涵位置,必要时对原有排灌体系进行优化合并或改移。
④做好项目自身的排水系统,增加必要设施以防止路基路面排水对农田水利的冲击。
5.合理设置临时施工用地
减少或避免占用农田,避免用地范围以外的耕地被机械碾压或堆放材料。临时用地在竣工后应及时复耕还田,恢复植被。
6.做好道路沿线景观设计工作
①公路选线、定线时,要尽量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对自然风景的破坏,避开受保护的景观空间。②重视路线空间造型设计,包括路线线形和其它景观因素(边坡、挡墙、收费站及服务区建筑等)的造型设计。③做好沿线绿化设计工作,利用绿化来补充和改善沿线景观,如边坡尽量采用种草植树的护坡方式。
7.做好道路降噪设计工作,可通过沿线种树绿化达到减噪目的,必要时设置隔音屏。
避免只考虑工程、专业本身的要求 ,应从全社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角度考虑。
二、要将环境保护内容体现在公路施工全过程之中,公路施工期间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施工的结束即可消失
1.减少水土流失
根据实际填挖土质合理设置边坡的坡度;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
2.减少噪音污染
禁止噪音超标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平时注意机械维修保养;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计划,尽量减少施工活动对沿线居民集中点的干扰。
3.防止大气污染
材料堆放应采取必要挡风措施,减少扬尘。组织好材料和土方运输,防止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材料运输宜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自卸车运输或采用覆盖措施。对施工场地、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防尘。
4.防止水质污染
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处理,严禁将其直接排入河道水流中;对路基清除淤泥表土应回收到路上处理或运到指定地点堆弃;弃石弃土应运到合理地点,不得任意堆放,更不能淤塞河道;对桥梁围堰施工,应注意围堰土在施工结束后的清除工作,避免阻塞河道;桥梁施工机械还应避免油污的污染。
三、要将环境保护内容体现在公路营运全过程之中营运期间对穿越村屯的路段应设置严禁鸣笛标志 ,学校附近尤其应注意噪声的影响
1.加强公路管养工作,对路面和边沟应定期清理。加强边沟、边坡、涵管、急流槽、导流坝和路田分界墙的养护维修工作。对沿线收费站和服务区的垃圾及污水要进行环保处理。
2.加强公路绿化及其养护工作,既创造良好的视觉景观,也可降噪防尘。按公路绿化、美化设计的要求完成各项绿化工作 ,科学合理地实施草、花、灌、乔木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绿化格局 ,以达到净化空气、降低噪声、保持水土的目的。
关键词: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 of various stages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eriod,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operation perio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to reduced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natural animal and plant, destruction and pollution damage is reduced to a minimum and recovery do a better job, so as to promote China's development of highwa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1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1、引言
公路工程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它对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伴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公路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也日益凸显。公路工程项目的修建改变了地形地貌和原有的自然景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严重地影响着沿线的自然环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不同于一般的厂矿企业,具有范围广、时间长、因素多及难于弥补性和难于预测性等特点,因此,公路工程施工的环保工作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以工程开工前、施工中和营运期等各个阶段为契入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护措施,使公路工程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2、公路工程对环境影响分析2.1、工程开工前期对环境的影响
工程开工前期工作主要包括项目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论证与评估、勘测设计等。长期以来,公路的规划、设计人员主要以满通功能要求、降低建设造价和维护费用、节约交通时间和运行费用、减少交通事故损失等为目标,进行路线方案论证及勘测设计,而对于公路的环保问题如何解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也要求对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但由于公路工程可能对沿线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景观资源等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大多没有量化的指标(难以用价值或价格来衡量),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从管理层到设计人员,往往忽视工程建设与使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公路规划与设计在环保方面的缺陷。尤其对于高等级公路,为了满足技术标准,这种忽略引起的后果更为严重。2.2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前期主要包括施工测量、清表、换填、取土、植被恢复等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期间拟建项目由于挖土填土、借土弃土、改移河道、清理表土、开采料场等活动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地形改变、沟谷大量消失,恶化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加速地表侵蚀,增大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改变自然流水形态,加剧水质恶化,从而直接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筑路材料的运输装卸、各种混合料拌合、借土开挖及弃土堆放、土石方调运等活动会造成短期内粉尘污染。另外,由于施工期增加大量机械作业的尾气排放,使空气质量恶化。
运输车辆的增加和调整运土石方的落土也会使相关公路交通条件的恶化,对原有交通秩序产生较大干扰。施工机械作业及运输车辆作业产生较大噪音,对沿线居民的正常作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当的临时施工用地安排(如施工驻地、预制加工场所、储料场和仓库等等)也会额外增加对自然环境的侵害。2.3项目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开始意味着项目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始发挥作用,同时也意味着对沿线环境产生长期负面影响的开始。随着交通量与日俱增,噪声和汽车尾气及粉尘污染逐渐加剧,噪音对沿线居民、学校和机关单位的学习、工作和休息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尾气、粉尘、油污对沿线居民生活、农田、土壤、水质等影响较明显,呈逐步加重的发展趋势。3、环境保护措施3.1工程前期环保措施
在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考虑好工程环保方案和措施至关重要,首先要提高项目规划决策人员、勘察设计人员的环保意识,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环保的政策法规,其次,在认真做好沿线自然环境资料收集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工程环境影响评估,做好环保设计工作。3.1.1珍惜自然环境,规划好公路用地范围
对于工程方案,除了要考虑自然地理、交通功能、工程技术标准外,还要结合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来综合考虑公路的用地,使路线规划有利于环保。①保护土地、水体、空气和生物资源,珍惜现有资源价值。合理产生新的生产用地,保护和增强现有的土地利用。
②路线应与城镇规划相协调,促进城镇更新及改善环境。一方面尽量减少项目与城镇规划相干扰,又要有利于城镇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方便车辆进出城镇,尽量保持项目与城镇的合理间距――“靠而不近,离而不远”。 ③避开环境敏感性区域。如学校、工厂、医院、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湿地和鸟类栖息地、精密仪器基地和军事设施等等。3.1.2设计要结合自然地形
①平面线形: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采用较低技术指标是使路线顺应地形的一个好办法,多采用各种类型的曲线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②纵面线形:合理设置纵坡和竖曲线使纵面线顺应地形成渐变、顺滑的纵坡线,避免大填大挖。深开挖路段要多考虑隧道方案,可避免山体开挖,保护森林植被和水土资源。许多山谷不仅是流水,而且是大气流通的通道,可考虑选择桥梁方案来代替高路堤,这样可避免阻碍大气流通,不会威胁到冷温植物的生长。3.1.3重视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
关键字:公路施工;污染;环保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公路工程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将对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也驶向了快速道。近年来,我国公路里程成井喷式增长,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亦越发突出。但随着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公路建设过程中给土壤、大气以及居民生活环境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必然会造成各种污染,然而,如何解决公路建设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如何按照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分析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手段和措施能够减少或者杜绝公路建设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则是我们当下要解决的问题。
一、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一)公路工程施工对空气的影响。施工期间空气污染途径主要是施工扬尘和沥青烟雾。在建筑材料的堆放点与搅拌站,建材的运输、装卸和拌合的过程中,有大量的粉尘散落在地面和空气中,由于起风引起扬尘,当风力较大时,扬尘污染会更加严重。特别是白灰和水泥,所造成的扬尘污染还会对附近的农作物的生长收获造成影响。下风向150m处TSP浓度可超二级标准15倍左右。车辆运输扬尘属粒径较小的降尘,能够起尘的粒径范围为10~20μm,未铺设道路的表面(裸土)粉尘粒径分布为:<5μm的占8%,5~30μm的占24%,>30μm的约占68%。沥青烟是由一百多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中大部分是多环芳烃,对动植物及人体危害很大。沥青烟尘落在植物叶片上,会堵塞叶片呼吸孔,使叶片变色、萎缩、甚至脱落。对人体则可造成急、慢性伤害,长期处于沥青烟环境中,会引起头晕、乏力、畏光、流泪等中毒症状,严重的可引发皮肤和呼吸道系统的癌症等,因此必须重视对沥青烟的防治。
(二)公路工程施工对土壤和地质的影响。公路在建设的过程中,对沿线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路基开挖或堆填,会改变局部地貌。在地质构造脆弱地带易引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在石灰岩地区易引起岩溶塌陷,在高寒山区易引起雪崩等灾害。开挖路基有时会影响河流的稳定性。例如大量弃土(石)倾入河谷、河道,使河床变窄,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道路建设占用大量土地,尤其是高速公路工程量大、施工期长,其施工场地、运输便道、生活设施等用地面积也很大,因此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明显,对城镇、乡村、农田及各种建筑设施也都产生一定影响。
(三)公路工程施工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用地公路建设必然会占有大量的土地,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尤其更多,特别在平原地区,有时还会占有大量的良田,我国人口繁多,耕地面积少,所以在公路建设中要尽量和避免占有农田耕地。 公路施工建设会造成大量的民房和企事业单位的拆迁,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给企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带来很大的干扰,也在经济上造成了严重损失。公路建设中有时要拆除电力、通信、供水、供暖等设施,会给居民生活和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工作造成影响;对水利设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妨碍农田灌溉,改变河流走向等;桥梁的桩基对水利也有不利影响,易造成水上交通事故,而且在公路施工期间,附近公路由于交通量增大,干扰了原有的正常交通秩序,造成交通事故率上升,路面造成破坏。
二、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措施
(一) 施工单位在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
1.树立环境意识。施工单位的领导应组织广大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学习环保知识和有关法规,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意识,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环保法规。
2. 审查环保设计。在施工前准备阶段,认真调查收集沿线相关资料,结合环保要求对设计单位的工程设计进行检查和现场核对,对不利于环保的设计提出修改意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充分考虑公路环保措施,严格控制公路占地面积和临时用地规模,减少对耕地和植被的破坏。(2)重视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3)注意保持原有的灌溉系统和自然水网体系。
3. 制定环保措施。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有效的环保措拖,施工时加强环保管理,可采取如下措施:(1)减少水土流失。根据实际填挖土质合理设置边坡的坡度;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 土坡坡面的冲蚀。(2)土石方位置。多余的土方尽量就地用来整理坡面。当不得不外运时,应该运至无自然保护价值的规定场所,弃土不得破坏或掩埋地表植物,弃土场应进行绿化设计以便及早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3)防施工噪声主要是科学安排施工,合理选择和调整施工时间和机械配置。(4)防大气污染。材料堆放应采取必要挡风措施,减少扬尘;组织好材料和土方运输,防止扬尘和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材料运输宜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自卸车运输或采取覆盖措施;对施工场地、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防尘。(5)防水质污染。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处理,严禁将其直接排入河道水流中;对路基清除淤泥表土应回收到路上处理或运到指定地点堆弃;弃石弃土应运到合理地点,不得任意堆放,更不能淤塞河道。
(二)建设单位在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1. 施工招标时对施工单位的环保措施进行审查。施工招标时应将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素质作为评标定标的条件之一,要求施工单位设立专兼职环保管理人员,拟订详细而切实可行的环保方案。
2. 施工招标时对施工单位的环保措施进行审查。施工招标时应将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素质作为评标定标的条件之一,要求施工单位设立专兼职环保管理人员,拟订详细而切实可行的环保方案。
3. 建设单位应主动与环保行政职能部相配合。建设单位应成立环境保护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施工单位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于不利于环保的措施和操作程序提出意见。
4. 充分利用工程支付的调节手段,将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在施工承包合同中应订立专门条款,加强工程支付管理,充分利用工程支付的调节作用,强化施工期间的环保工作。
5. 妥善进行环境补偿。在公路施工期间,建设单位要严格遵守《土地法》、《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对各种环境问题进行补偿,例如:使用地方公路及污染的补偿,施工噪声及震动补偿,农耕路、灌溉渠补偿,临时用地超期补偿、林地补偿等,以便能及时对损坏的道路进行修复,对损坏的建筑物进行加固,对占用的林地补偿同等数量的林地,等等。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进一步影响。
参考文献:
1 韦立林.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和措施[J].中南公路工程,2001.26[3]:38.
2 姚全留,殷广月.论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 7[3]:90~117.
3 戴明新.《交通工程环境监理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不同于一般的厂矿企业,具有范围广、时间长、因素多及难于弥补性和难于预测性等特点,因此,公路工程的环保工作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以工程前期、施工期和营运期等各个阶段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公路工程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二、公路工程对环境影响分析 (一)工程前期对环境的影响工程前期工作主要包括项目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论证与评估、勘测设计等。长期以来,公路的规划、设计人员主要以满通功能要求、降低建设造价和维护费用、节省交通时间和运行费用、减少交通事故损失等为目标,进行路线方案论证及勘测设计,而对于公路的环保问题如何解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也要求对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但由于公路工程可能对沿线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景观资源等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大多没有量化的指标(难以用价值或价格来衡量),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从管理层到设计人员,往往忽略工程建设与使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公路规划与设计在环保方面的“先天”缺陷。尤其对于高等级公路,为了满足技术标准,这种“忽略”引起的后果更甚。 公路规划与设计在环保方面的缺陷常常表现为:不合理占用价值较高的土地(如农业用地、森林用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用地等),使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破坏森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引起水质污染,影响沿线动植物生长;穿越风景名胜区且未很好地结合自然,破坏景区景观;穿越或靠近居民稠密区,造成大气、噪声污染,影响居民作息,危及居民身体健康;侵占有价值水体,改变天然水系的自然流态,造成局部区域水资源枯竭;深开挖和高填方路段单调的边坡设计及雷同的防护工程设施使原本生动的自然风光黯然失色;为节省造价、方便施工而依照标准图设计而成的桥涵缺乏艺术造型,从而失去一次景观再造的机会等等。 (二)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主要包括施工放样、场地清理、征地及拆迁安置、建立施工驻地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和正式组织施工两大活动。施工期间拟建项目由于挖土填土、借土弃土、改移河道、清理表土、开采料场等活动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地形改变、沟谷大量消失,恶化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加速地表侵蚀,增大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改变自然流水形态,加剧水质恶化,从而直接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筑路材料的运输装卸、各种混合料拌合、借土开挖及弃土堆放、土石方调运等活动会造成短期内粉尘污染。另外,由于施工期增加大量机械作业的尾气排放,使空气质量恶化。运输车辆的增加和调整运土石方的落土也会使相关公路交通条件的恶化,对原有交通秩序产生较大干扰。施工机械作业及运输车辆作业产生较大噪音,对沿线居民的正常作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当的临时施工用地安排(如施工驻地、预制加工场所、储料场和仓库等等)也会额外增加对自然环境的侵害。
(三)项目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营运期开始意味着项目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始发挥作用,同时也意味着对沿线环境产生长期负面影响的开始。随着交通量的与日俱增,噪声和汽车尾气及粉尘污染逐渐加剧,噪音对沿线居民、学校和机关单位的学习、工作和休息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尾气、粉尘、油污对沿线居民生活、农田、土壤、水质等影响较明显,呈逐步加重的发展趋势。项目使用者、收费站点收费人员、沿线服务区的工作人员和沿线管养人员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垃圾也造成一定的污染。
三、环境保护措施
(一)工程前期环保措施在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考虑好工程环保方案和措施至关重要,首先要提高项目规划决策人员、勘察设计人员的环保意识,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环保的政策法规,其次,在认真做好沿线自然环境资料收集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以科学态度进行工程环境影响评估,做好环保设计工作。
1珍惜自然环境,规划好公路用地范围对于工程方案,除了要考虑自然地理、交通功能、工程技术标准外,还要结合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来综合考虑公路的用地,使路线规划有利于环保。①保护土地、水体、空气和生物资源,珍惜现有资源价值。合理产生新的生产用地,保护和增强现有的土地利用。②路线应与城镇规划相协调,促进城镇更新及改善环境。一方面尽量减少项目与城镇规划相干扰,又要有利于城镇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方便车辆进出城镇,尽量保持项目与城镇的合理间距――“靠而不近,离而不远”。③避开环境敏感性区域。如学校、工厂、医院、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湿地和鸟类栖息地、精密仪器基地和军事设施等等。
2设计要结合自然地形①平面线形: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采用较低技术指标是使路线顺应地形的一个好办法,多采用各种类型的曲线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②纵面线形:合理设置纵坡和竖曲线使纵面线顺应地形成渐变、顺滑的纵坡线,避免大填大挖。深开挖路段要多考虑隧道方案,可避免山体开挖,保护森林植被和水土资源。许多山谷不仅是流水,而且是大气流通的通道,可考虑选择桥梁方案来代替高路堤,这样可避免阻碍大气流通,不会威胁到冷温植物的生长。③边坡设计:在确保稳定的情况下,边坡的形状要尽可能与周围的景观协调,并用植物进行绿化(可结合各种土工防护结构和其它绿化基础工程综合实施)处理,坡脚、坡顶、坡面相交处等处的棱角要进行弧形修饰,这样既可产生自然美又可防风蚀。
3重视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一是设计时注意填挖平衡,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借土弃土;二是做好边坡防护设计工作,应根据地质情况多采用种草植树的绿化护坡方法;三是做好沿线排水设计;四是合理取土、规范弃土、保护耕地,少占良田。应尽量在荒地或低产耕地集中取土,取土后对取土坑进行后期利用。弃方应集中堆弃,不占农田,堆弃后应上覆表土,播种绿化。
4注意保持原有的灌溉系统和自然水网体系①桥涵设计尽量避免影响河流水文、水流特征;②避免改移或堵塞大型河沟;③对小型排灌系统如遭破坏应予以恢复或加以调整,合理设置小桥涵位置,必要时对原有排灌体系进行优化合并或改移;④做好项目自身的排水系统,增加必要设施以防止路基路面排水对农田水利的冲击。
5合理设置临时施工用地减少或避免占用农田,避免用地范围以外的耕地被机械碾压或堆放材料。临时用地在竣工后应及时复耕还田,恢复植被。
6做好道路沿线景观设计工作①公路选线、定线时,要尽量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对自然风景的破坏,避开受保护的景观空间。②重视路线空间造型设计,包括路线线形(平面、纵面、平纵组合)和其它景观因素(边坡、挡墙、分隔带、护栏、路面标线、标志牌、广告牌、收费站及服务区建筑等)的造型设计。③做好沿线绿化设计工作,利用绿化来补充和改善沿线景观,如边坡尽量采用种草植树的护坡方式。
7做好道路降噪设计工作,可通过沿线种树绿化达到减噪目的,必要时设置隔音屏。
(二)施工阶段环保措施组织广大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学习环保知识和有关法规,提高环保意识。在施工准备工作阶段,认真调查收集沿线相关资料,制定详细有效的环保措施,施工时加强环保管理和监测。
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较之其他环节是最不易控制的,因此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几条环保措施:
1承包人在工程施工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及本规范第707节的有关规定, 承包人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以预防和消除因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工程范围以外的土地及植被应注意保护,并应保证业主避免由于污染而承担的索赔或罚款。
2承包人生产、生活设施应符合环保要求,并接受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3承包人应在施工期间加强环保意识、保持工地清洁、控制扬尘、杜绝漏洒材料。为此,承包人应使施工场地砂石化或保持经常洒水,使得施工场地旁的农田作物绿叶无扬尘污染。
4沥青混合料应集中场站搅拌,其设备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的一级标准的规定。搅拌场站必须设在离开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300M以外的下风向处,且不能采用开敞式或半封闭式沥青熬化作业。
5承包人应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将施工噪声控制到最低程度。当施工工地距 居民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承包人不得在夜间安排噪声很大(55DB以上)的机械施工。
6承包人应将施工及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至监理工程师及当地环保部门同意的指定地点弃置,应注意避免阻塞河流或泄洪系统和污染水源,并防止汛期淹没农田或村庄。如无法及时处理或运走,则必须设法防止散失。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处理,严禁将其直接排入河道水流中;对路基清除淤泥表土应回收到路上处理或运到指定地点堆弃;弃石弃土应运到合理地点,不得任意堆放,更不能淤塞河道;对桥梁围堰施工,应注意围堰土在施工结束后的清除工作。
7承包人应将施工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或废水,集中处理,经检验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规定,才能排放到河流或沟溪中。承包人不得将含有污染物质或可见悬浮物质的水,排入河流、水域、或灌溉系统中。承包人的排水不得增加河流或水域中的悬浮物, 或造成河道冲刷、水质污染。
8保护农田排灌系统。当路线经过农田灌溉区域时,承包人在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以保证不影响或中断农田的排灌作业。修建的临时设施应保证施工不影响当地农田的高峰排灌作业。在软土地区施工时,应注意路堤沉降对水源和排灌系统的影响。
9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扬尘、排污、噪声、材料漏失等对周围居民和环境造成的损失应自负后果。
10减少水土流失根据实际填挖土质合理设置边坡的坡度;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
11防止大气污染材料堆放应采取必要挡风措施,减少扬尘。组织好材料和土方运输,防止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材料运输宜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自卸车运输或采用覆盖措施。对施工场地、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防尘。
(三)营运期环保措施
1加强公路管养工作,对路面和边沟应定期清理。加强边沟、边坡、涵管、急流槽、导流坝和路田分界墙的养护维修工作。对沿线收费站和服务区的垃圾及污水要进行环保处理。
2加强公路绿化及其养护工作,既创造良好的视觉景观,也可降噪防尘。
3加强交通管理,控制不符合环保和技术规定的车辆上路行驶,路线靠近或穿越居民区应限制鸣笛,必要时还需设置隔音墙;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保持良好的交通运输服务状态。
公路建设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改变,不同地区有相应的对称性措施,所带来的这种改变也不尽相同,这种改变与大自然形成和谐的状态,就会保持生态环境的良好性能,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因此,加强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是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只有做到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促进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最终实现公路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满足人民便捷、安全出行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JTJ/T006-9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关键词】公路施工中;交通;控制;管理
在经济快速发展地推动下,农村公路工程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也越来越迫切。由于环境、条件存在特殊性,与其他公路护养工作相比,农村公路养护施工存在较大难度。在公路护养施工过程中,需保证道路行车的通畅性,在道路通车情况下实施养护施工作业,交通事故、交通堵塞的发生概率会大大增加[1]。因此,为了保证公路养护施工可顺利开展,同时又不会对交通畅通性造成太大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交通控制和管理。
1. 工程实例概述
本次养护的农村公路共有3条道路,所有公路的现状均为沥青路面,路面宽度在5-7m范围内,两侧土路肩、路基总宽分别为0.75m、6.5-8.5m。公路现状表现为已经经过多次修补及养护,目前,路面平整度差,病害较多,服务水平较低。公路周围存在较多村镇,交通流量相对较大。为了在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缓解其他道路压力、防止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养护施工中的交通控制和管理。
2. 农村公路养护施工中有效的交通控制及管理措施
在实施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充分结合整个路段、具体路段交通运行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制定出整体的交通控制方案,然后再制定出具体的控制方案。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多种不同的交通控制方法对交通进行有效控制,使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交通的通畅与安全。
2.1 整体交通控制方案
整体交通控制方案具体在表现如下3个方面:首先,全线正常交通控制。实施大修时,让公路上通行车辆按照原来的方向正常行驶,不实施交通分流。其次,全线封闭施工控制。在进行大范围养护的工作区域,实施禁止车辆通行的措施,并做好充分的提前分流工作。再次,部分路段封闭控制。在大范围养护工作区域的附近路段进行交通管制,其他路段维持正常交通运行。
2.2 具体的控制方案
具体的控制方案具体表现在如下:首先,单边封闭单边通车模式。该种控制模式应用的是单边封闭的交通控制模式,其组织方法为车辆借道逆行车道。因为农村公路通常交通量相对较少,因此可以选择该种控制模式。该种模式的组织管理也相对较为简单,易于实施。但是单边封闭路段不能过长,因此可能需要在夜间进行较多的施工。其次,单边部分车道封闭模式。该种模式应用的是部分车道封闭的交通控制模式,尤其适用于道路各出入口存在较小间隔,且附近无合适的分流道路的路段。应用该种模式时需要充分配合交通管制和分流措施。应用该种模式时需对作业区域的长度进行严格控制,且选择在交通量较小的时间段进行施工。
在农村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相应实现进行有效的交通控制还必须将上述控制方案与以下方案进行充分配合。首先,修建临时通行便道模式。在实施公路养护施工之前修建临时通行车道,并放置好相关交通安全标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路面硬化处理,保证道路的强度,保证交通安全。其次,车辆限速措施模式。在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通行车辆可按照原来的车道行驶,只对其行车速度进行限制,以保证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可顺利开展。
2.3 实施分流施工
目前,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农村交通网也已经较为发达。因此,在对公路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可知道行人或车辆先从其他路段通过。在实际养护过程中,可实施分流施工的方式促进交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可凭借报纸、电视、媒体等养护施工路段通告,让更多的人能够及时了解养护施工路段[2]。同时还需在分流路口处进行指示牌设置,设置反光标志指示牌,引导行人和车辆安全通行。此外,在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为2名以上的交通安全员。在施工期间,交通安全员需开展巡视工作,执行作业安全和交通疏导工作,保证养护施工过程中行人、车辆能够顺利通行。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需及时将存在于作业现场的砂石、泥土等进行彻底清理,防止扬尘、泥泞等现象出现,影响行车安全。
2.4 做好警示工作
保证公路行车畅通,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是做好农村公路养护施工交通控制工作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实施公路养护的过程中,首先要在思想上有新的认识,同时加强宣传工作。在实施养护施工之前,必须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交通控制措施。同时还需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危险、重点路段需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保证有安全事故发生时可及时 、有效地进行处理。此外,农村公路养护施工中,还必须做好警示牌设置工作,通过警示牌来指导行人、车辆通行。实施警示牌设置过程中,应该将其设置施工路段的前、后方,让行人和车辆能够得知路况,根据指示行走或行驶。警示牌均有其严格的设计规定,所以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开展警示牌设置工作,保证警示牌能够起到其相应的作用。
3. 结束语
农村公路养护为一项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因此在开展该项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养护施工进行科学管理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公路养护工作顺利,并保证养护施工具有较高效率和质量,保证公路寿命得到有效延长。
参考文献
[1] 赵玲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及养护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河南科技,2014,12(08):217-218.
关键字 : 安全组织管理;安全要求;安全技术管理;教育检查。
前言
施工现场,是企业安全系统管理的基础。公司级安全管理主要是抓好规划、指导、检查、决策等工作,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抓好组织实施,现场检查监督管理工作,以保证施工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系统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组织管理、设施安全要求,安全技术管理、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
一、 施工现场安全组织管理
1、 成立工程项目部,明确各成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公路工程一般具有工程量大,工期紧迫等特点,只有投入多个施工队伍,分段分部位进行施工,才能满足需求。为了统一协调整个工程的施工顺序,确保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有必要设立工程项目部。项目部设项目经理一人,分管质量安全的副经理一人,并分设工程技术负责人、质量安全负责人以及其他方面的负责人。项目经理对工程施工安全全面负责,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副经理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工程技术负责人负施工安全技术责任;质量安全负责人负施工安全管理直接责任。
2、 建立现场安全管理小组
现场安全管理小组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检查、督促各施工队伍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同时建立和健全工地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安全设施验收和事故报告等管理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小组应掌握各施工单位员工的情况,包括人数、素质、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以及各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架构。现场安全管理小组要根据工程施工情况,向各施工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监督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员工安全教育、安全学习的实施等等。
3、 各施工单位均应成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并确定安全责任人,负责本单位施工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并服从项目部安全管理小组的安全检查、监督。
4、 参加施工的各民工队伍均应确立安全责任人及兼职安全员,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工作,并服从上级安全管理机构的安全检查、监督。
二、 现场设施要符合安全要求
1、 平面布置
在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中,必须有详细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它包括:临时施工便道,临时施工用电线路布置,各种管道、仓库、加工车间(作业场所)、主要施工设备位置及现场办公室、生活设施、民工宿舍等都要符合安全要求;工地四周或作业场所应有围护设施,现场办公室门口应挂工程名称、施工单位铭牌。办公室内张贴施工现场平面图、施工概况表等;在适当的位置悬挂各类安全纪律、安全标志、警示牌和安全操作规定等。工地排水设施应全面规划,施工排水沟的截面及坡度应进行计算。其设置不得妨碍交通和工地周围环境。排水沟还应经常清理,保持畅顺。
2、交通改道和临时便道
公路工程大多是国道、乡道或高速公路,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进行全封闭施工,改建要维持原来的通行状况。为使交通顺畅和正常施工两不误,故需增设临时便道。这就要求开工前,应先将交通改道,临时便道采取何种措施等向当地交警部门提出申请,经当地交警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临时便道的施工。临时便道应尽量减少弯道和交叉点。若有频繁的交叉口,必须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设临时交通指挥员配合交警,指挥疏导车辆流通,确保交通畅顺。
3、现场材料机具堆放
按照连州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要求,公路工程施工器材(包括各类原材料、预制构件、施工设施)、机械设备,都应按平面布置图规定的地点分类堆放,做到整齐划一。各类材料的堆放不得超过规定的高度。施工过程应将剩余废料、现场拆下来的模块、支架顶棚、脚手架杆件、贝雷架构件等及时清理回收,并按指定区域堆叠好。
施工使用的油料、油漆、稀释剂应该存放在通风良好、严禁烟火的专用仓库。沥青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场所。仓库门口,应悬挂安全警示牌,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4、 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
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预留洞口的盖板、防护栏、挡板、安全网和各种安全保险装置都必须齐全有效。因施工确实需要移动时,必须经工地施工管理负责人同意,并需采取相应的临时安全措施才能移出,在完工后立即复原。必要时要做好登记工作。
施工现场除设置安全宣传牌外,危险部位必须悬挂醒目的安全标志牌,夜间有人经过的坑洞及有车辆经过的地方还应设置红灯示警。
三、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
1、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的资料应有如下内容:
1)、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或方案);
2)、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3)安全设施任务单(复杂或特殊要求的设施还应有设计图纸和计算书);
4)、安全设施验收书(或单);
5)、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安全交底书和安全操作规程;
6)、特种作业人员验证记录;
7)、安全教育、安全学习记录;
8)、安全检查,隐患登记台帐及隐患整改回执。;
2、 安全技术措施的组织实施和检查验收
1)、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及质量安全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向参加施工的工地负责人、施工员和其他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每个单项工程开工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必要时还应向工地负责人、施工员提出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具体内容和施工要求,以取得施工人员的理解,使安全技术措施得到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应有书面材料,双方进行签字并注明交底日期。
2)、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各种安全设施,如脚手架、支顶棚架、安全网的架设、施工用电线路、电气开关等的安装,洞口、临边的防护装置等都要列入任务单,布置落实、责任到人。完成后必须组织验收,合格才准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经常性的维修,确保安全有效。
3)、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的检查
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固然重要,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就更重要了。技术负责人、质量安全负责人、编制者和各级质安员要经常深入工地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违反安全技术措施的行为,随时注意发现和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的不足问题,使其更加完善、更加有效。各级安全部门要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为依据,以安全法规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为准则,经常性地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各项安全措施付诸实施。
3、 防火防爆
施工现场要明确划分用火作业区。如易燃材料堆放处、仓库;易燃废品收集点和生活区等。各区域之间的间距要符合防火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防火灭火设施和器材,如防火工具(消防桶、消防用梯、铁锹、安全钩等)、沙箱(池)、消防水池(缸)、消防栓和灭火器。
公路工程施工有时需要使用雷管、炸药来进行施工,各类气瓶的使用量也相当大,因此,要重视并做好防爆方面的工作:一是炸药以及引爆品的储存、保管、领用都必须按规定严格执行;二是各种气瓶的运输、存放和使用要符合安全要求。气瓶的存放地点应距离明火10米以外,防止暴晒;气瓶要有防震圈、瓶帽等保护装置,瓶阀嘴禁止沾染油脂。手或手套和工具有油脂时,不准开启瓶阀;三是对各种可燃性液体、油漆涂料等都必须熟悉其运输、保存、使用的要求,并根据其性能特点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在运输、保存、使用时都要做好安全交底工作。
四、 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
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中的两项基础工作,同时也是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1、 安全教育和安全学习、
新职工(包括新招收的工人、管理人员、实习生、民工及代培人员)都必须经过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才准上岗。新职工、民工大多在施工现场工作,所以必须抓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一般为项目部级和施工班级(公司级一般在新工人到工地之前由公司质安部组织教育)。
项目部级的教育内容主要有:现场安全生产纪律、施工(生产)安全规程,机电设备、高处、基坑、吊装等作业安全规定、注意事项,防尘、毒、爆、火等方面的安全防护本领,万一发生事故如何抢救伤员、排险、保护现场和及时进行事故报告等方面的知识。
班组安全教育由施工队长(施工员)负责或由施工队质安员及指定技术熟练、重视安全生产的老工人讲解,内容包括本工种岗位、机械设备操作规程等安全知识,班组安全制度、纪律教育等。
安全学习是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每周一小时的安全学习一般由施工队长或施工队质安员主持,内容主要包括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安全法制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形势及各类事故例案及应吸取的教训。
2、 安全检查
现场安全检查的目的,就是通过检查发现隐患和落实整改措施,克服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同时通过安全检查,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动态,为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加强安全管理提供信息和依据。安全检查要坚持经常化、制度化。现场安全检查一般分班组每日巡回检查和项目部组织的半月检查。
日常的巡检是在施工生产中经常的预防性检查。其目的是能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保证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由各级安全员现场巡回进行,各级管理人员在检查生产的同时也应检查安全工作。
【关键词】公路路基;病害;解决措施
前言
与前些年相比较,近年来,我国的路基承受的荷载正在逐年的增多。与此同时,自然因素也是会导致路基出现病害的一个原因。由于公路所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路基路面出现的病害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常出现的路基路面病害是路基的变形和路基边坡的崩塌。产生路基路面病害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可能会有当地土质的因素、可能是因为人为的破坏导致的、可能是由于公路的养护导致的。在对待路基的危害方面,如果想一次就彻底将病害解决是非常的不现实的,只有通过找到其发生的原因,做好事前的防范工作,将其发生危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才是最可取措施。
1 关于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病害类型
1.1 边坡滑塌
在公路工程中边坡滑塌一直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路基路面病害类型而存在着,其从规模和土质上进行区分可分为滑坡和塌方。滑坡主要是指路基一部分的边坡土体由于受重力作用的影响,沿着某处的滑动面往下滑,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良的地质条件遭到破坏。塌方是指在公路路基上的疏松土质边坡的下滑形成,主要原因是施工不当或者水损坏引起。通常来说,边坡滑塌主要发生在土质疏松和多雨水的地方,雨水的冲击力是导致土体下滑的重要原因,容易造成路基路面的破损。
1.2 路基变形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属于深填、高填以及半填半挖填方的通常在投入使用后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沉问题,这种情况主要是有两个原因造成。第一,施工中压实控制不合格或施工措施不当,另外,分层过厚、含水量等也是致使路基密实度不够的重要原因,因而容易造成路基路面的变形。第二,材料的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最佳含水量不准确、高塑性直属的粘性土的使用以及材料的压缩系数相对过大等等也是造成路基变形的关键因素。出现上述现象和问题,使得路面路基变形、开裂甚至下陷,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业的进步,对于公路工程的要求也更高,大型超重超载车辆的逐步增加也对公路等级及公路质量的需求更迫切。
1.3 路基沉陷
软土地基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特殊部分,软土地基上的路基沉陷现象更加频繁。首先软土的含水量更大,其抗碱的强度也相对比较弱,承载力不够,并且路基的底部容易遭到水的侵蚀从而形成巨大的空间,另外坡脚无法进行支撑行为,因而,在自重的作用下,路基路面则较容易出现塌陷或者沉降的问题。造成现象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都在其中。在工程施工当中,相关的人员没能从预防措施上考量施工可能出现的一些路面状况和问题,更没能完全做到对工程实际情况的考察,无法掌握软土地基的预压时间等施工工艺问题的特殊性,从而造成路基沉陷的问题,造成对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的损害。
1.4 路面平整性不够
沥青混合料在配比上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配比不合理,油石过大,则容易使得路面出现鼓包的现象,反之,油石过小则容易使得路面松散,不利于路面的施工质量的保证。除此之外,其他材料的运用的合理性的缺乏也一样会造成各种各样的路面问题。比如在混合料搅拌上若出现温度高、含水量过大或者搅拌不均匀等,都会使路面的平整性受到影响。
1.5 路面的早期破损
若出现施工不当的现象,那么公路工程在完工早期就比较容易发生路面破损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沥青混合料的铺摊碾压工作中对于施工质量的关注和重视不够,没能在温度等方面进行控制,导致了横向裂缝的出现。另外,缺乏全局思维,没能全面考虑施工的情况,尤其是面层的综合强度、耐久性以及安全性,容易对路面造成额外的损害。最后,对于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综合考虑也是重要部分,是避免一些意外发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2 关于公路工程中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措施
2.1 路基治理
在公路工程中路基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也是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因此,要做好路基的施工质量把关工作。第一,在施工中,要将路基压实工作做到位,必须符合施工和设计要求,在软土地基情况下,要达到路基压实的相关质量标准。第二,在路基填料这道工序上,要最大限度上使用可塑性高以及含水量符合要求和标准的土,不能在填料上偷工减料,使用淤泥、有机土或者带有生活垃圾的土,都会严重影响路基质量。第三,要维持路基的干燥、稳定以及坚固的良好状态,因此,要对路基工程的排水措施进行完善,控制水含量以维护路基的稳定性。排出的水要排到路基的范围之外,以防水的漫流和下渗,对路基造成影响。已经存在路基危害问题的公路工程,可采用开挖回填、充填以及桥跨和注浆等几种方法进行补救。
2.2 边坡防护与加固治理措施
对于路基的边坡防护与加固要符合相关的施工原则。其主要包括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两个方面。植物防护是指为了减缓水流的速度在路基边坡上种植植物,利用草或树的根系对边坡上表层土壤进行固结来减轻水流的冲刷作用,保护边坡土壤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加固。植物防护在调节土壤湿温和美化公路工程环境上都有其重要作用,最重要的是其固结和稳定边坡上具有关键性意义,并且相对于其他措施来说更加简单和经济。因此,通常情况下,边坡防护都首先考虑植物防护的措施,但植物防护也尤其限制性的条件,比如,土壤要适宜植物生长,公路边坡要相对平缓等。工程防护从类型上区分包括有护面墙防护、浆砌片石防护、干砌片石防护以及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防护等。其主要用于风化严重的且不适于植物生产无法用植物防护进行处理的岩石路基边坡或者碎石土的挖方边坡等等,即运用工程防护的相关措施进行边坡防护。
2.3 边坡变形与失稳治理措施
若边坡的破坏情况较为严重,出现了滑坡、塌方或者失稳等现象,则应该及时运用更具效果的相应固定措施进行处理,使得边坡的安全稳定性得以保障。在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时要注意根据不同的地质特点选取不同的适应于本工程的措施,适应性强、方便操作、成本相对较低以及工程的负面效应更小等因素成为考量标准。
2.4 岩溶地区路基治理措施
首先从地质上了解岩溶的相关规律,根据这种规律慎重的确定相关的智力方案。正常的情况下,对于一些局部的、严重的、大型的岩溶阶段,设计人员应该设法绕过;对于一些不是十分严重的小型岩溶地段,相关人员尽量选择最窄的、最容易采取维修措施的地段通过。此外,对于岩溶水,施工人员应该因地制宜,采取有利的方法,以疏导岩溶水为主。不宜堵塞。对于路基基地的岩溶洞和冒水洞,工作人员应该设计集水明沟和渗沟等方式,努力将水排出路基中。对于一些干溶洞,设计人员应该在洞内采取干砌石进行填充。当洞的深度较浅的时候,应该给予回填充实,当洞的面积较大时,应该使用构造物跨越。
3 总结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因此,在进行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具体路段进行治理,合理选择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保证行车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许维贞.黄土地区新建线路基床病害成因与整治[J]铁道建筑,2005.
[2]王磊.黄土地区公路排水系统病害防治[J].长安大学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