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管理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班级管理;特点;现状;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08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9.051
信息技术作为一项高级的现代化技术,将其应用于初中班级管理中,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工作水平,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最主要的是使整个班级的管理逐渐走向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能够最大限度地赢得学生的支持与配合,教师应该深入思考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 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特点与现状
班级管理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工作,需要管理者投入足够的耐心、细心,具有一定的耐力和意志力,更要掌握技巧与方法,最终实现高效管理、健康运营的目标。从目前来看,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主要管理问题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一) 任务多且繁重
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涉及多个方面,例如,学生的学习管理、生活管理、组织协调管理等,这些繁琐、细致的工作需要班级管理者独自一人完成,事无巨细、要顾及各个方面,沉重的工作压力与繁琐的工作任务往往令班主任无所适从,导致班级管理工作效率低下,问题频发。
(二) 管理信息技术水平低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多种通讯科技的发展,各种科技、设备等被普及到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为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成本。然而,目前班级管理工作依然缺少信息化的普及,信息技术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无疑使得班级管理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可能导致班级管理的混乱,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水平。
(三) 管理效率低下
正是因为班级管理是一项任务繁重、涉及多方面的工作,而且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相对较低,都使得班级管理工作效率较低,在没有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持与辅助下的班级管理,多数依赖于班主任一个人,个人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都为班级管理带来了难度与挑战。
二、 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班级的高效管理
(一)创建班群,集中管理
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支持并带动班级的高效管理。所谓创建班群,就是依托于信息软件平台,例如,微信、QQ等统一创建一个群,整个班级学生和班主任都加入这一群,利用此群来将全体学生联系起来,在群内集中消息、统一信息等,让每一名学生都能随时随地关注班主任以及学校发放、公布的消息和信息,使得每一名学生都及时获得通知、得到消息,以此来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实现班级的高效化管理。最主要的是信息技术也适合现代学生的管理,因为现代学生更加适应于现代技术,学生对于多种聊天工具、网聊工具等有着特殊的兴趣,这种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班级管理能够赢得广大学生的支持与配合。
(二)开设意见箱,鼓励发表意见
班级管理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任何一项管理都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协作配合,这就涉及双方的交流。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对管理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班主任需要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呼声,需要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这样才能对自身的管理模式、处世态度以及管理方法等作出科学的评价与审视,从而不断地改进与优化自身的管理,积极听取学生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管理水平。
对此,有必要依托于网络信息系统这一平台,创建一个意见箱,为全班学生提供一个通畅的意见发表空间,鼓励班级内学生根据班级近期的管理情况、近期的事件等来表明自己的想法、说出自身的意见、表达呼声,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反馈来反思自身的工作,进而改进自身的管理,意见箱中可以设置留言模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匿名留言来回复学生,以此来实现师生之间的深入、细致交流,达到预期的管理工作效果。
(三)电子阅读,丰富生活
随着信息通讯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也在逐渐地使用智能通讯设备,利用智能机器进行网络阅读也正在成为现代中学生追求的焦点,然而,电子阅读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健康的阅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受到洗礼,思想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启迪。
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电子阅读这一形式,依托于电子阅读平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通过电子阅读网页来阅读一些美文,或者与语文科目、英语科目等相关的文章与文字,定期为学生布置电子阅读任务,让学生善于利用零碎的时间去阅读,并在阅读后写下感想,通^这种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生活。这种电子阅读教育模式一方面迎合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管理的工作效率,学生能够更好地配合阅读,从而更加积极地配合管理,有效地丰富了生活,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学生在阅读过后,同样以电子文档的形式来编写一个阅读感受,说出自身想法,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电子文字传达情感的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直接或间接地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同时,教师要不断关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的最新发展情况,要不断地跟随形势变化,善于全面地利用信息技术,将其多重优势运用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为学生创造一个规范有序的班级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最终打造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一、当前高职高专图书馆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需要融合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规范,将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储存、整合、分类、标注等步骤,最终实现书籍、文献等资料的数字化,而信息化管理的先期基础便是充足的资源储备量和完善的信息技术与器材。虽然高职院校图书馆对于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但在其建设过程中对于存在的难点与问题需对症下药。
(一)图书、设备等方面资金投入的不足
由于高职院校每年学校建设经费有限,所以对于图书馆的建设投入力度较低。随着近年来图书价格的上涨以及器材价格昂贵等问题都将对图书馆的资料补充和信息化建设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积累少、经费紧、技术落后造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先天积累”不足,而起步晚、投入低则成为其“后天营养”的不足。
(二)图书内容构成的比例分配不均
许多高职院校是通过中等专业学校升格或几所专科学校合并而成,这些院校的图书馆藏书大多专业单一、内容良莠不齐,很多图书都是几十年前的报纸期刊,内容已经严重落后于现实发展。这是由于高等院校的办学模式、目标、程度和办学历史等长期建设不足所遗留下来的问题。而且其图书馆藏书量也远远落后于国内院校图书馆藏书量平均值。
(三)校园信息网的局限
虽然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已经呈现了普遍化态势,但是单个院校的数据库都彼此独立存在,数据标注、存储等工作的标准各异,数据库存在着巨大的互通限制。而检索系统差异、网络稳定性差、数据库资源质量不平衡都是校园信息网的局限和不足。各个图书馆之间兼容性差也导致了数据库数据重复建设、遗漏缺失多的问题。
二、对于加强高职高专图书信息化管理的对策探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地位与作用都要不断的提升、扩充。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作用要明确,要寻求多种途径加快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化的建设进程。
(一)加强成本的合理化、科学化分配与使用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资金的需求上需要学校和社会的支持,高职院校应该保证图书馆建设资金到位,并尽力增加投入,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未来建设规划中并将之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图书馆自身要制定符合自身基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规划,将院校资金与社会捐赠进行合理分配,平衡文献资源的扩充与开展信息化建设所需投入之间的比例分配。
专业资料内容的限制与学科的单一,都是图书馆进行书籍采买时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对采集的资料进行深度筛选,要按照资料的时效性、专业性与实用性进行综合排序,进而将资料数字化工作的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对于年代久远、专业落后的内容进行淘汰或延后采集,将真正是学生、老师关心的、需要的资料进行优先处理、整合。
(二)针对学生实际课业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与完善
图书馆建设究其根源是服务于师生,加强文献资源的专业性和全面性有助于师生专业学习的顺利开展和研究的深入。根据校园检索系统对于师生所需资源的反馈,需求与图书馆已有资源进行比对,统计缺失的资料类型,在之后的采集中重点选取、优先采集。
同时也可以不定时对于学生、老师进行需求调查,采取网络填表或图书馆网站留言形式,对师生的需求进行深度掌握。制定资料扩充、更新期限,每次资料更新后在校园网上进行书目、刊目内容目录公示,开辟一个信息更新及时的校园网络平台。将需求反馈切实反应到图书馆后续建设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需求的学科数据资源。
(三)加强同其他省级、国家级高校、科研院校的联系和联网构建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究其根源,是数据库的建设。信息资源的管理系统是整个数据库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而稳定、全面的校园网则是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推广普及的最好平台。
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完善本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和扩充藏书量、数据库资源的同时,更要加强校与校之间的数据共享。高职院校可以与其他高校、科学院建立合作关系,使数据库能够互通共享,如此既减少了资源的重复浪费,更能够开拓数据库容量,减轻高职院校的财政压力。
【关键词】仓储管理实务 微课程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056-02
随着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的流行,掀起了“微”时代的潮流,MOOC、微课也接踵而来,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教育的“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而开启教育“微”时代的,正是“微课”。近年来,国内微课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迅速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这也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关注,中职教育一线教师应该主动思考和研究如何借力微课,创新教学手段,适应中职学生碎片化学习的需求。本文中讨论的微课是时长在 5-10 分钟以内,集中说明一个教学中的某知识点、某专题、某实验、某实践活动的、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微视频。
一、中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体系不完善
中职仓储管理实务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操作性较强,涉及仓储的知识面广,课程开设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符合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提高的课程体系,而且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的师资力量比较单薄,很多教师都不是科班出身,这门课程的大部分教师是从相关的管理类、经济类、计算机类专业转型而来的,他们对课程知识一知半解,课堂教学水平不高,教学重难点不突出,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效果差,从而制约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
(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虽然中职学生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但是仓储管理实务作为一门考试课,并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一是很多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教师布置的课堂活动往往缺乏情景导入,没有趣味性,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二是仓储管理实务作为一门专业课,理论知识点多,合适的案例相对较少,课堂枯燥无味,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主动性缺乏,整体表现出对该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三)教学方式比较陈旧
中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方式比较陈旧,基本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上,虽然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结合实例,但是学生很难去把握案例与脑海中的仓储概念到底有多大关系,也很难记住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强调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的技能水平欠缺,形成“在校学习两年,不如短期培训半个月”的怪现象,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微课在中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仓储管理实务一直是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重点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良好的教学效果源于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仓储管理实务微课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能够大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微课往往是教师针对教学中的某一重点或难点知识教学环节进行的视频教学设计,它对中职仓储管理实务知识与实践教学起到强化的作用,教学目标更明确,主题更鲜明,重点更突出,大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解决中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2.能整合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教学资源。微课通过制作出生动有趣的教学视频,视频中大量使用了图片,音乐,故事等生动化素材,能有效刺激学生右脑;同时让学习视觉化,趣味十足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制订属于自己的W习计划,想什么时候学习,就什么时候学习,只有 5 分钟,若干个“微时间”组合成“1+1>2”的效应,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环节,学生可以反复观摩学习,从而强化学习效果。
三、开发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中职仓储管理实务微课程
(一)确定中职仓储管理实务教学知识点
确定教学知识点是微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规避重复和无序开发课程,组织物流管理专业骨干教师按照微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分配好仓储管理实务的教学单元,例如把货物的出入库流程作为一个教学单位,把适合录制成 5-10 分钟微视频的知识点或技能点选取出来,如货架的类型、堆码的方式、入库流程、出库流程等都可以分别作为一个重要知识点,且 5-10 分钟能讲授完。把这些知识点按授课的前后顺序进行排序,制订微课程的授课计划。
本文选取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中的一个知识点(入库流程)为案例,展开仓储管理实务微课教学。
(二)为教学知识点设计教学环节及制作PPT课件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环节。本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为掌握货物的入库流程,教学任务主要为一批即将要入库的货物办理入库手续,重难点在于如何进行验货和安排库位。教学过程包括任务、活动、评价、主题等环节,提出货物入库的教学任务(1 分钟),教师模拟操作货物入库活动(5 分钟),对本次操作活动评价(2 分钟),提出本次课学习的内容为入库流程(2 分钟)。
2.制作 PPT 课件
根据教学设计,制作教学知识点的 PPT 课件,为后续工作做准备。入库流程的内容抽象,用计算机图形处理、 Flash、PPT 等软件技术,将入库的内容与过程转换为图形、图像,例如将收货员收货、卸货,验收员验货,上架员进行货物上架的详细过程通过图片展示出来,然后在图片中添加相应的介绍,为每张图片添加动画,就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录制中职仓储管理实务微视频
录制每次课的视频是微课程中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依据微课程的授课计划、每个教学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教学知识点的 PPT 课件、教学素材、练习测试等教学资源,将这些教学资源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方式共同组建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例如收集好入库流程的教学设计、PPT 课件、仓库设备、任务单等资源,借助手机、照相机、手持 DV、录像机、录屏等技术进行录制,将录制好入库流程的视频,通过剪辑、整合、修饰、包装等环节,最后形成完整的微视频。
(四)中职仓储管理实务微视频投入教学中
将微视频、PPT 课件、教学素材等各种资源进行整理,并投放到教学中使用。例如讲到入库流程知识点时,首先,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实训任务,对本节课的验货、安排库位的关键点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在课前自己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有选择地重复观看下载到手机或平板电脑中的入库流程的微课视频,学生有不懂的地方通过问题提出来,教师进行解答总结。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有了更大的自和拥有感,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时间效率和认知效率。
(五)建设中职仓储管理实务微课平台
技能的学习是通过不断地实践应用巩固起来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新的技能;课后,学生依据微课资源不断实践训练,达到强化技能的目的。而微课资源共享、建设和运用的载体和基础是微课平台,通过开发微博、微信、QQ 等信息化方式来建设中职仓储管理实务微课平台。例如建一个仓储管理实务课程学习的微信群,微信群的成员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和老师,把入库流程、出库流程等知识点的视频、PPT 课件、动画、任务资料等资源放到微信群,供学生复习或预习使用。学生也可以在微信群里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六)交流应用中职仓储管理实务微课程资源
微课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应用。学期即将结束时,组织师生开展基于“微课程”的教学研讨会等活动,向物流管理专业的师生推荐和展示仓储管理实务微视频、PPT 课件等资源,组织师生对微课资源进行点评、打分,例如观看堆码方式、入库流程、出库流程等微视频,每位师生都对这些视频进行点评、打分,对评价高、打分高的视频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在广大师生群中进行展示和共享交流,从而推进中职仓储管理实务微课程的网上教研新模式的生成。
中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加强教学探究,微课在中职仓储管理实务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创新模式,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找出更好的微课程服务于仓储管理实务教学,从而能够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2]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3]黄 烨.“微时代”下的“微课”浅析[J].经济管理,2013(5)
[4]程 岚,肖贵桥,王 英,朱 莉.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物联网所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扩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息管理专业”)在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利用等层面的知识内容,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體系必须做出相应的系统化调整。文献[1]讨论物联网知识内容融入信息管理专业的可能性,论证信息管理专业融入物联网知识体系以培养物联网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可行性,提出在信息管理专业以智慧物流等应用为突破口开设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办学思路,但对信息管理专业开设物联网学科方向所需覆盖的知识内容及由此而导出的课程群语焉不详,并没有进行详尽的描述与探讨。为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物联网知识体系和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知识体系的脉络,确定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规划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
1 “物”信息纳入管理对信息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影响
信息管理专业是管理信息化、系统化环境下催生的管理学、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和传授“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系统,以进行信息管理”。在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中,信息技术是基础,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利用是信息管理专业研究和传授的知识核心;在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类课程是“把信息科学应用于管理科学”的桥梁,是“管理信息化、系统化”的关键。当前,信息管理专业的信息技术类课程以计算机软硬件课程为主,主要涵盖计算机学科基础课程群和信息系统开发课程群。
随着物联网所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感知扩展到“物”端,“物”的信息开始纳入管理,而且所感知的“物”不再局限于该类“物品”某个批次的整体信息,还可以具体化到某一实际的“个体物品”上,也就是说,所感知到的信息粒度变细。相应的,要识别的管理信息粒度变细,信息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大数据时代应运而来,另外,信息传输也不再完全依托有线传输,无线传输使信息感知的物理空间范围扩大,即时通信使得信息感知的时间间隔缩小到时刻点,而信息存储和处理也不再是单一模式,有分布式信息存储和分布式信息处理。这样一来,可管理的信息变多,物与物、人与物以及人与人互联成网,信息感知、传输和处理的实时性加强,信息利用的数据范围扩充到“大数据”空间,信息管理的模式发生新的变化,管理的模式也随之变化,管理将变得更加敏捷化、智能化、柔性化、一体化和社会化,管理过程和管理环节势必做出适应性调整和改造。把细粒度的“物”信息纳入管理触发一系列新的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而且,这些新技术所涵盖的知识内容并不是以点状离散分布于信息管理专业已有知识体系中,而是全方位涌现在信息管理专业已有知识体系的各个层面,呈现系统化的特点。无论在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利用等信息处理层面,还是在管理层面,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内容都发生较大范围的扩容。这样一来,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就需要在信息处理的各个层面进行系统化调整,并需要根据知识内容之间的紧密程度和衔接关系,进行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也就是基于此,才提出在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办学思路[1]。
2 物联网学科方向课程群建设思路和建设原则
新知识集合的系统化切入不能是简单的“打补丁”,更不能“喧宾夺主”,而且,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也不能完全照搬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的课程体系。为此,在解读物联网学科方向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厘清物联网学科方向课程群的建设思路和建设原则。
2.1 建设思路
课程群的建设涉及知识空间的组织,也涉及知识内容讲授的时间安排。
首先,解读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明确物联网学科方向毕业生未来所需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初步确定知识体系的知识范围和重点。
其次,以智慧物流等应用领域为突破口,以智慧物流等应用领域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需求为导向,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给出的物联网三层架构,识别并收集智慧物流等应用需要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知识体系之外的物联网新技术的知识内容,以确定物联网学科方向知识内容的空间范围。
为了让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内容与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的知识体系相契合,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出发,以信息处理的各个阶段为框架,对收集到的物联网知识内容在“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等5个阶段上进行再组织:划分“物”信息在这五个阶段所涉及的物联网新技术,通过知识领域分析其中存在的知识单元以及各知识单元中存在的知识点,最后按照“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三层结构构建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
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制定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试行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2-3],辅助参考文献[4]罗列的二十余所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在基础知识、核心知识和应用知识三个层次上,梳理信息管理专业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并依托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框架,通过嫁接和自我凝结,构建信息管理专业物联网方向的课程群。
最后,分析不同知识单元、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在兼顾信息管理专业已有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时间安排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物联网方向课程群各个教学环节的学时数和建议修读学期,以规划课程群的时间安排。
2.2 建设原则
(1)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知识内容的空间范围和重点,也决定不同知识内容的授课学时。“构建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规划学科方向的课程群”首先需要解读该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
(2)识别学科方向上的知识内容需要有一个提纲挈领的突破口,以突破口对知识内容的需求及紧密程度为依据,将识别出的知识内容引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则需要依据现有知识体系的脉络进行系统融合。
(3)课程是知识单元的聚合,课程体系是对知识体系中知识内容的粗粒度覆盖。识别知识内容,梳理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才能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知识体系可以由不同的课程体系覆盖,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和课程体系。
(4)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改革要注重基础,要构建相对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以及基础课程群。
(5)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既要推陈出新,也不能“忘本”,不能丢掉专业固有的知识内容和特色。
(6)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改革既要变革知识点的结构等空间因素,也要调整知识点传授和课程讲授的时间(学时)安排。
(7)专业尤其是应用型本科专业,在进行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变革时,还要同时调整课程内外的实验、实践和实习环节。
(8)承认不断改进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必要性。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发展,社会人才需求在变化,应用型专业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更应该与时俱进。
3 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
根据上文论述,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已经基本覆盖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所以,笔者把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限定在物联网的核心知识领域进行探讨。
3.1 培养目标的解读
培养目标描述毕业生未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解读培养目标可以初步确定知识体系的知识范围和重点。
物联网产业已经形成从上游“产品制造”、中游“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到下游的“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5]。笔者认为,信息管理专业物联网学科方向所培养毕业生可能的工作环境在物联网产业链的中下游,即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为物联网產业链中下游培养既懂管理理论又懂新一代信息技术,并且能应用物联网知识在智慧物流等物联网应用领域进行信息管理的集成应用型人才。具体而言,信息管理专业物联网方向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现代管理学基础知识、信息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以及物联网基础知识,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具备物联网信息系统集成、开发、应用与维护等职业能力,能在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物联网应用领域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集成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撇除信息管理专业与物联网知识体系共有、重叠的基础知识,通过解读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可以初步确定,需进一步引入物联网核心知识在物联网技术方面的集成与应用。在知识传授时,尤其是在学时总数受限的情况下,不要在原理上“劳师动众”,而要在集成、应用上“浓墨重彩”。这意味着,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需要基于物联网工程等物联网专业的知识体系,在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个级别,进行知识内容的“缩放”:缩小那些原理类知识的范围,缩减它们的授课时间;增大那些集成和应用知识的范围,加长它们的授课时间。
3.2 按照信息处理脉络梳理物联网核心知识领域
依据“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等五个阶段所构成的信息处理脉络,把物联网体系结构识别、收集到的物联网技术知识进行再组织,围绕技术的应用与集成,确定物联网学科方向的核心知识领域,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并未罗列信息管理专业中已有的、与物联网工程专业重叠的且没有变化的知识领域,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另外,“AR物联网技术体系”描述“物”信息处理各阶段的技术框架,把它归属到“物”信息利用阶段。
3.3 知识体系
参考物联网工程专业试行的知识体系[2]31-42,82-114以及物联网知识体系[4]22-56,针对表1中梳理的知识领域,围绕集成和应用,确定知识领域内知识内容的最小闭包,并按照“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三层结构,细分知识领域中涉及的知识内容:把一个知识领域细分为多个知识单元,再把一个知识单元细分为若干个知识点。细分后物联网方向的知识内容见表2。
在表2中,不同于物联网工程专业试行的知识体系以及物联网知识体系,笔者缩减信息采集、传输和存储部分的知识内容,把标识与感知、物联网通信以及物联网控制等知识领域的知识内容浓缩在“AR物联网技术体系”知识领域中;放大信息加工和利用上的知识细节,把物联网处理层的“MW中间件技术”“CC云计算与服务计算”“DM物联网数据挖掘”“ID智能决策”以及应用层的“IL智慧物流”等知识领域单独列出进行知识强化。
4 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
根据信息管理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脉络,参考物联网工程专业试行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王志良罗列的二十余所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依据知识单元、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通过嫁接和自我凝结,笔者确定覆盖知识内容的物联网课程及其授课时间和修读学期,得到物联网知识体系的一个课程覆盖——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见表3。
在表3中,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和专业实践三个层次共12门课程组成,其中,物联网数据挖掘并不单独成一门课程,其知识内容将嫁接到信息管理专业已有的数据挖掘课程中。
实践环节,除了在相关课程安排有课程内的实验箱实验和上机实验外,还安排物联网应用综合实训和物联网系统开发课程设计两个综合实践环节:前者,主要在认知层面上进行物联网新技术实践(如RFID认知训练、传感器认知训练、无线传感网认知训练等)和物联网应用系统(如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监控系统、基于云计算的应用处理中心等)认知训练;后者,则是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施课程的课程设计,让学生进行物联网系统(尤其是软件部分)开发的综合设计。
在时间维度上,表3罗列每一门课程的总学时、授课学时和实验/上机学时,而且还对每一门课程所含的知识单元需要的授课学时和实验/上机学时进行细化。根据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以信息管理专业现有课程的修读学期为主线,确定物联网学科方向12门课程的修读学期。
在课程群实施初期,笔者把物联网工程概论作为唯一的一门必修课程加入到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其他课程打包成选修课程群供学生整体选修,既保证信息管理专业的所有学生都能学习到物联网所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也能淡化物联网学科方向对现有课程体系的冲击。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验证后,笔者将逐步进行知识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与配置优化,进行更细粒度的知识内容黏合,缩减一些原有课程体系中陈旧或重复的课程及课程内容,加大物联网课程的必修范围,争取早日把物联网学科方向固化在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中。
5 结 语
受物联网技术所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冲击,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面临新一轮的调整。笔者以智慧物流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为“领”,以信息处理过程为脉络,梳理物联网知识内容;并以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为骨架,调配知识内容的组织结构,规划物联网课程群,从而为信息管理专业开辟物联网学科方向充实血肉,重塑身型。笔者提出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强在信息管理专业开辟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可操作性,有助于其他高校的信息管理专业根据所处的区域环境和学科基础开辟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联网学科方向,有助于其他专业根据自身特色构建新的课程群,还为其他专业开辟新的学科方向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办学思路。
下一步,笔者将进入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实操和验证阶段,在信息管理专业真正“开出” 新的物联网课程群,检验物联网课程群的可行性和完整性,调整、完善知识内容及其组织形式,以期早日在信息管理专业固化物联网学科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健.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可行性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6(1): 26-29.
[2] 教育部高等學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31-48, 82-114, 124-134.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试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60-89.
[4] 王志良, 闫纪铮. 普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规划[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22-56, 73-238.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医药院校 课程体系 专业建设
一、引言
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和林业信息系统等5个专业整合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称信管专业)。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科研单位、金融系统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各领域各行业对信息系统管理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整合并设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顺应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培养适合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宽领域、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多年来,各类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但作为来源较为复杂的一个新兴专业,由于其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不同类型的院校对信管专业的内涵、培养目标和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等问题的认识各有不同,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下面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对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二、医学院校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意义及特点
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医药学基础知识、信息管理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医学信息管理、医药信息处理与医疗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思想和方法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许多医学类院校为此也相继开设了医学类或医药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我院于2004年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其设置的主干学科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学,主要课程有医学概论、计算机原理、管理学基础、管理系统工程、信息管理概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医学信息学、信息经济学、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内蒙古医学院将本专业定为管理学类别,采取四年制学制,学生毕业时获得管理学学士。
内蒙古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是掌握信息管理专业必需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扎实的技术基础理论及必要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技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思维能力、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分析研究和开发能力。对本专业的培养计划和目标是采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既具有现代信息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求实和创新精神的信息管理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去向为:在卫生行政部门、大型医院从事信息管理工作;在高等院校、研究部门从事教学、研究以及信息管理咨询工作。在IT行业从事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和信息系统集成工作等。
内蒙古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定向是十分明确的,代表了大多数已开设此专业的医学院校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从意义上讲,医学院校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当前现代医学和医院管理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大中型医院已相继实施了医院信息系统(HIS)的使用,在临床医学方面和医院现代化信息管理方面正在逐步实现医疗信息化。因此,培养既懂医学基础知识、又掌握现代管理学知识同时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型交叉学科人才,对建设具有高科技、高标准的大中型医院及更先进的医疗信息管理机制,能够更好地为广大民众及患者服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开设医学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应突出体现医学、医学信息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多门学科交叉的特点,既有与其他高等院校本专业的课程相近内容,同时又要有区别的课程内容,主要区别在医学院校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医药学基础知识,管理学知识方面要侧重于医学信息管理、医药信息处理,而在计算机科学方面更注重与医学有关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如医疗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和应用、计算机对医学影像的处理、医学资源数据库的开发与管理等,这样设置课程可以让学生就业时能够在医疗卫生领域学以致用,较快地适应现代医学信息发展趋势,或在IT行业从事医学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和信息系统集成工作,为学生就业方向的选择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三、目前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经过几年的学科建设,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专业办学管理经验,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逐渐显露出当前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某些课程设置的不够合理、核心课程比重不足、课程名称与实际教学内容不符等。这些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时就业方向的选择以及继续深造学业时究竟考取哪一类学科研究生的抉择等方面。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课程体系结构存在问题
课程体系结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生就业方向的抉择。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范围的理解存在差异,或者受学校师资力量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在该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结构上的不合理。例如,很多医学院校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只是把基础医学课程、计算机技术课程以及管理专业课程进行简单结合,形成三种学科的简单叠加方式,并没有做到有效地融合,而且没有体现出该专业的医学领域方面应用特色。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和调研,发现这种专业课程简单组合的课程体系导致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内容方面形成博而不精,广而不深的现象,因而直接影响到学生择业取向,同时也给学生选择考取哪一类研究生带来了难度,有些高等院校在医学、管理类研究生招收方面甚至不愿招收信管专业的学生,原因是认为此专业的学生这两种学科的学习内容都不够全面,即深度不够,不如单科学生基础扎实全面。
2.课程名称和内容设置存在名不符实的现象或者缺乏前瞻性
以我校为例,信管专业中有一门专业课程叫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本应是计算机学科两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但由于学时设置及其他原因,这门课程实际讲授的是Visual 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明显与该课程的名称存在较大差距;还有多媒体技术这门课程避开原理直接讲授Authorware应用软件,主要原因是学生很难听懂原理,这样就把计算机的几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都改为注重应用的课程,明显降低了信管专业学生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学习深度,对学生将来如果从事医院系统开发与维护的技术工作带来了不利因素。另外,课程设置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课程名称应便于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更新,而目前信管专业的有些课程名称过于具体、缺乏弹性,难于适应当前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能及时将教学内容调整更新,导致学生在上学期间所学内容还未应用于工作中就已经过时甚至被淘汰,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3.必修、选修课程比例存在问题,培养实践能力环节较弱
必修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课程,是培养该专业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知识点,而选修课则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及有意识侧重研究学科某方面的课程。由于该专业跨度几个学科,学习负担较重,因而医学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必修课比例重,选修课比例轻,而且在选修课中,专业限选课较多,公共选修课较少,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学生的个性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制约了学生的专业发展。同时,理论课程安排过多,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缺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在就业时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适应和胜任工作需要。
四、对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我们应当意识到,医学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既不同于计算机专业,也与其他管理专业有所不同,它并不是计算机与管理专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医学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上,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高效信息处理的学科,它是多种学科有效结合的交叉学科,培养的人才是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人才,主要在医疗卫生领域进行医学信息处理与医学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工作,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建设一种突出表现医学类应用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涉及了多种学科,而在学生四年的本科培养时间里要把几种学科的本科主要课程全部修完是不大可能的。因此,在信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该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能够学以致用,毕业后工作时能较快适应相关工作,满足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此外,还应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信管专业的必修课比例,多开设一些专业选修课程,以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学生就业或进一步深造时能明确工作或研究的方向。要重视实践教学,坚持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医药企业实践、社会调研、认证实务、专家讲座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体现个性,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设立顺应了当前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国外在较早时期就已经注重此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并做过很细致深入的研究。在国内虽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起步较晚,但各类高等院校都积极响应,先后设立该专业,并已培养出多批相关人才走向社会,很好地推动了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而医学类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对医学领域医疗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人才需求还会不断增长,因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目前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相信经过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努力完善专业课程结构的建设,就会逐步解决相关问题,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得更具特色,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高级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叶明全,吴少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医学信息学杂志[J].2007,(5).
[3]张英.医药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法制与社会[J].2008,(7).
【关键词】建筑市场;高职建筑;专业人才
一、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民生工程的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未来建筑业将会走向相对平缓的发展态势。未来几年我国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中国建筑市场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从消费结构上看,建筑业是最急需发展的产业;从城市化进程来看,社会对住宅的需求量很大,建筑业的市场空间相当大。
建筑行业的发展与改革,需要大量服务于一线生产领域的高技能人才的支撑。而建筑行业的高职毕业生将会成为行业改革浪潮中最坚实的后备力量。
二、对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成果
针对我院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建筑业及相关行业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从事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电算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建筑图形图像处理、建筑企业网站建设与网络管理等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需求,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依据这一培养目标,调研组针对企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走访企业20余家,发放调研表100多份,通过整理得出下列结论:
(一)建筑私需要大量踏实肯干、服务于一线有技术、有能力、有思想的人才。用人单位不在乎学生学历的高低,看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的职业素质,用人比例相对国企而言每年人数大幅度增加,而进入私企的门槛相对国企而言要低很多。学生进入私企后发展的空间相对国企更大一些,晋升的机会更多一些,学生自身的价值和社会价值更得以实现。从图表1可以看出私企和国企晋升年限的差异。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多的灌输学生的就业理念,改变学生重国企而轻私企的固有就业模式。
图表1
(二)针对企业对相关岗位的需求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企业对施工技术员、造价员、档案员、质检员等人员的需求呈一定的上升趋势。尤其是毕业三年以后的学生尤其受企业的青睐。
(三)企业对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相关岗位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1)应掌握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基础知识,具有完成工程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能力;(2)应掌握建筑工程定额及建筑工程造价基础知识,具有编制建筑工程造价文件能力;掌握预算软件基础知识,具有借助于软件完成工程造价计算及招投标文件编制能力;(3)应掌握工程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具有从事小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4)掌握建筑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处理简单质量问题的能力;(5)应掌握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基础知识,具有编制招、投标文件及合同管理的能力,能较好的处理合同纠纷;(6)应掌握建筑工程图识读及相关施工技术知识,具有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7)掌握建筑CAD基础知识,具有借助于计算机绘制建筑图的能力;(8)能够运用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解决工程实际遇到的争议、纠纷等;(9)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10)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11)具有对新的技能与知识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12)具有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信息咨询服务等工作能力。
针对企业对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相关岗位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通过专业人才需求分析,结合建筑信息管理专业的特点我们确定了以下7个职业目标岗位,其中前6个为核心岗位。(1)建筑工程资料员:应用资料管理软件等工具进行工程项目资料、图纸等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2)建筑工程电算化造价员:应用造价电算化软件编制与审核建筑工程造价及招投标文件。(3)建筑施工员、技术员:应用施工技术知识在施工现场具体解决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的关系。(4)建筑质检员、合同员:应用建筑知识进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5)电脑图像设计处理人员:应用电脑进行建筑效果图设计、处理、制作。(6)网页设计制作管理人员:根据需求提出设计方案,进行网站框架设计、美工、脚本设计、动态页面设计、数据库管理等;还包括:网站空间、域名的申请;网站维护、更新件。(7)电脑文员:应用常用软件进行现代办公处理与信息管理。
三、相关岗位毕业生调研的成果
通过问卷调研、电话访谈等方式对200多名毕业生进行了调研,通过对毕业学生的调研及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可以找到教学中的不足,提升学校的教学理念,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整改,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可以很好地找到教学和学生实际就业所需知识的衔接点,为今后教学的提升和完善提供可靠的依据。
毕业生对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查(如图表2所示),毕业生通过实际工作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课程进行对比,可以很清楚的谈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差距。很多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就业意识差,忽略了专业课程的重要性,甚至学生间流传着学习的东西以后工作都没用的错误意识。还有毕业生提出学校应加大专业课程在教学中的比例,让专业课程和就业知识更加接轨,加大实训课程的力度,加快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改变传统式的教学模式等。
结合企业和毕业生的反馈意见,依据职业能力分析结果将建筑信息化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分解为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能力、建筑工程造价电算化能力、建筑图形图像处理能力、网页制作与网站管理能力等职业能力,并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能力进阶规律设计课程体系。
图表2
【关键词】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就业问题
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教育部1998 年进行专业调整时, 由原来的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五个专业合并而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是由管理学基础理论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具有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双重属性, 由于数学定量方法和信息技术的融合, 它又体现了应用学科的某些特征。本专业具有综合性、边缘性以及实践性三个特点, 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 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几个典型的就业岗位
2.1、ERP 实施顾问
ERP 实施顾问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资源状况, 分析企业建立ERP 系统的可行性, 科学制定ERP 项目的战略目标, 分析企业管理现状与所实施的ERP 系统的差距, 拟定企业流程重组和管理改进方案。实施顾问要求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熟悉一些类似Oracle、SQLserver等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2.2、软件开发、测试工程师
软件开发工程师主要帮助企业和组织开发管理应用软件, 需具备使用一种以上的编程工具进行编程的能力; 软件测试工程师负责软件质量的把关工作,要求熟悉测试理论、流程, 至少熟练使用一种自动化测试工具或一种测试管理工具。
2.3、系统维护工程师
系统维护工程师主要从事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存储系统、系统监控平台等的规划、建设、维护与优化; 负责IT 应用和服务管理, 如邮件系统、办公平台、桌面系统等的规划、管理和优化。
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学习与实践现状
在信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结合我校信管专业的办学特点,对这些模式和课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3.1课程比较杂但都不深入
信管专业要求培养的是具备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专业课程分布比较广泛,跨度了管理学、经济类、计算机的一些相关课程,而学校对这些课程的要求并不高,只是让我们学习有个初步了解,使得我们信管专业学生对各个行业知识都不能够深入了解,从而不能单从某一个方向去发展。
3.2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环节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对经济和管理类的实践极少,而现在信管专业学生出去就业,缺乏的正是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这使得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与管理类学生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劣势,在经济方面又不如经济类学生,使得信管专业学生毕业后在就业上存在很大的劣势。
3.3在正规的进入社会工作前没有对应的实习机会或者岗前培训。
大多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在学校都没有得到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学校不会安排去企业实习.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本专业的实习机会,现在的企业基本上都不提供岗前培训,学生自己在外面培训机构费用昂贵,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或者不愿意支付这部分费用,这就使得各门基础知识薄弱并且实践能力差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而也就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4. 面对工作这样严峻的挑战我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如何应对
4.1、努力将学校要求的课程学扎实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要求的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必须要求能掌握更多更广泛的知识,学校开设的课程也都比较杂,比较广泛,学生必须努力将各门的知识加以吸收,才能为将来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4.2、平时在学校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管理沟通的能力
信管专业培养的是集管理、经济、计算机于一体的复合型信息人才,其中经济与计算机板块都能够通过学习来增加知识提高能力,而管理沟通则是一个只能通过实践锻炼才能获得这方面能力的,我们学生只有在学校里面通过参加各种组织、社团加以锻炼,才能对我们的管理沟通能力有很大提高,才能为将来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4.3、认真对待学校开设的实践和选修课程
学校课堂上学习的大多是一些理论知识,只是通过理论并不能达到实践,而学校开设的一些专业课上机和实践,还有一些专业选修课,提供的都是比较接近实践的知识,通过上机,我们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以上机的方式加以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掌握实践的能力,通过实践学习,是我们具备初步的工作实践的能力。
4.4、找实习机会或者进行岗前培训
从实际就业情况来看,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聘工作岗位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管理技能不如管理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技能学生不如计算机专业的,这就使得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但待遇低, 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应该归于学生的实际开发能力并没有在校园里得到锻炼,因而现在的信管专业大学生应该努力在在校期间找到实习机会,或者自己在学习之余去学校外面进行岗前培训,使自己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总结: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复合型专业,使得信管专业的学生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青睐和认可。然而能进行信息化管理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信息化人才目前相当缺乏, 社会对信管方面的人才的需求仍然供不应求。因此面对信管学生这样的就业境况,加强信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郭瑞鹏,段刚龙.信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新西部62010
[2]黄淑伟,刘会燕.以就业能力为需求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再认识.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9
[关键词] 多学科融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改革;专业培养
[基金项目] 本文为甘肃政法学院2012年度教改项目《基于多学科融合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ZJG2012-B34。
【中图分类号】 G2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5-064-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1998年国家教育部把原来的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等专业合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3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信管专业,该专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由于不同高校信管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下文同)的学科背景不尽相同,使得该专业涉及的领域较为宽泛。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对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如有人将信管专业理解为计算机软件专业,也有人把信管专业理解为管理专业。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信管专业的核心内容虽然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但是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并非只是多个学科课程的简单堆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建立一个大的信息系统是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复杂、难度大,这就对信管专业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普遍认为,作为信管专业,教学计划中应该涵盖以下专业知识:
1.基础层次:由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类知识、管理基础知识、信息管理基础知识以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组成,主要由一些基础课程所提供。
2.专业基础层次:由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综合管理知识、系统工程知识以及信息管理知识组成,涵盖的课程包括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生产运作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信息资源管理等等。
3.专业层次:包括信息分析类知识、信息系统开发类知识、系统建模知识、系统集成知识、信息系统管理知识等.涵盖的课程包括数据挖掘、管理系统模拟、管理系统工程、IT项目管理等等。
4.应用层次:包括决策支持类知识、管理创新知识以及电子商务应用知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实现管理创新.因此应用层知识是较高层次的知识,涵盖的课程包括知识管理、供应链管理、管理决策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概论等等。
对于经过专业培养的信管毕业生,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管理能力:主要指该专业人才在实际上作中的经济管理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作为决策层中的参谋,必须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作支撑,才能为具体政策提出科学的、合理化的建议和见解。
2.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是该专业人才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该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方面,除计算机的应用、软件的设计、系统的分析、设计与维护,还有信息资源的管理、组织分析能力。
3.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专业人才所具有的信息搜集、处理、传播和使用以及信息的筛选、数据的加工等能力。包括信息调研与分析能力、信息组织与检索能力、信息的集成与构建能力等。
信管专业或学科的最终目的是如何更好地把系统科学与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实践中,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而这依赖于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管理科学内容的有机融合。目前我校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更像是一种多学科课程的拼盘式组合,各门课程之间缺少联系和融合。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是信管专业的核心能力之一,尽管信管专业也开设了大量计算机课程,但相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来说,信管专业学生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能力的优势并没有体现出来。这说明信管专业还没有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培养目标。
在我校的信管专业教学中,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的教学都是以课程为单位独立进行的。由于每门课程有着大量的内容,且教学时间比较短,教师只能给学生讲解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没有时间作深入的探索;再者很多学生从功利、择业的角度看待知识的学习,认为“ 能过关就行”、“学这个对找工作没什么用”。这样教学的直接后果就是孤立、割裂地看待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到不同课程都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设计的方法,忽略了学科知识层次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另外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经常直到学期末也不明白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更为严重的是,教学与实际应用存在一定距离,削弱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尽管信管学生学了很多技术类课程,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使得学生无法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所学信息技术,限制了学生能力的提高。依照信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更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是信管专业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而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在教学中体现多学科融合是一个很好的探索方向。
所谓多学科融合是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基础上,不同学科领域、门类和分支学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发生交叉、渗透,即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不同于原学科的新兴学科的过程。多学科融合具有以下特性:
1.多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性
一个学科往往与多个学科发生联系。在学科门类逐渐增多、学科覆盖面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日益增强。其结果是在原有学科中形成新的生长点和新的方向,并且产生新的边缘性、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多科性特征进一步增强。跨学科性是多学科融合的突出特点,主要指多学科涉及学科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是前后相继的关系,而是横跨多门学科、在多门学科之间的科学研究。多学科由于研究对象的跨越性,致使其内容和规律往往是融合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内容和规律。这是多学科的高度综合、协同、交融而组合成的学科的显著特点。
2.多学科融合的创造性
学科的交叉增强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形成一种转化过程。这种转化过程是知识在学科交叉中不断从隐性到显性的过程,是新知识创造的过程。交叉学科研究问题的综合性,使从事不同的交叉学科的研究者也将由一个领域转向另―个领域,由一个问题转向另一个问题的研究。由于领域不同、问题不同,研究者的思维、方法都需要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使知识信息处于不断吸收应用、更新之中。
3.多学科融合的互补、实用性
多学科融合使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信息、工艺和方法均作用同一目标,而且参与科研的研究者在进行较长期的合作研究中将形成一致的目标。与此同时,兴趣相投、合作意识和群体性,也将促进交叉学科群体的互补性。交叉学科是多学科的融合和创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交叉学科涉及多学科、多技术、多方法的应用与创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在实用中它将促进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创造性,直接提升教学效果。
4.学术团队成员的互补性
传统的资源分配形式导致人员局限在各院系甚至某研究所或某课题组的小范围内。各学科和各院系人员之间存在学科和行政的双重壁垒,资源共享局面难以形成。实现多学科融合,组建跨学科学术团队,成为各学科间信息交换的载体,各带头学科的学术负责人,肩负着牵动一片的职责,在学科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团队运作的理念在于培育共同的信念与协作精神。实践证明,团队运作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聪明才智,发挥不同学科的优势,产生1+1>2的智慧增值效应。
5.研究内容的前瞻性
多学科融合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与综合。各个门类的学科单元独立自由地存在着,在社会出现需求时就进入一定的有序状态,构成一个结构清晰的学科群。它对来自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自身发展产生的科学技术需求,有很敏感的反应,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往往以重大的社会问题或是教学、研究项目为对象开展研究,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具体来说,应用多学科融合理论,构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教学模式,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与时俱进的专业教师梯队,提高师资水平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从科研方面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紧跟信息时展步伐的专业,专业科研梯队是学科的前沿队伍,应及时了解科研动态,紧跟国际上课程内容和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充分吸收国外优秀教材和案例的优点,优化课程体系,增强实践环节。从教学方面来讲,专业教师梯队可吸收不同学科和研究背景的教师,加强教师之间的科研和教学合作,让不同课程的代课老师熟悉其它课程的教学设置和大致流程,让教学和科研都不再孤立的进行。可以通过开设讲座、集中学习、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深造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造就一群年轻有为的学术梯队和教学梯队。
2.完备的计算机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知识模块缺一不可。从培养技术能力角度出发,要加强计算机课程设置,尤其是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等方面的计算机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一种系统开发工具,并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能力。从培养管理能力角度出发,要充分让学生认识到管理类知识在技术开发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从培养信息能力角度出发,要在各门课程的实践当中加强对学生信息检索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以上除了完善教学计划,合理开设课程之外,还需要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加强随课实验的课程设计,实行导师负责制,利用学生愿意动手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系统设计内容交由学生班长或者学习委员甚至比较积极的学生作为开发组长,以项目为基础,带动全体同学的参与积极性,注重意识,放眼全局,增强学生对专业体系结构的理解和实际动手能力。
3.丰富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打破单一的教师课堂唱独角戏的教学方式,把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现代IT技术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寓教于乐的多媒体课件和双语教学,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项目教学、研究性教学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运用上述几种方法,譬如在上管理信息系统这堂课时,教师举出一个关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维护过程的案例,首先对案例作一些启发式的引导提问分析;然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分析、评价系统的优点和不足,并尽可能地提出一些优化方案,形成文字;最后教师作总结性指导,使学生的系统分析水平上一个实质性的台阶。用这种方式进行课堂授课,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重要的是学生会在这门课程中用到其他课程的知识,既增强了学生对专业课程体系的认识,又加强了学生对系统分析设计的实践能力。
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本学科的认识,启发对自身的培养,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邀请其他课程任课教师、资深教授、企业著名CIO开展学术讲座,进行学术交流。
4.高效的毕业实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经过6个学期专业教学的培养,信管专业学生的技术水平已有了相当深厚的理论基础,也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在第七个学期的毕业实习阶段,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一步增强综合专业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融入社会、与人沟通的能力。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去,从企业的基础部门开始做起,熟悉实习单位的业务流程、运作模式及公司文化,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把在学校教学中所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运用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
5.完善的毕业设计,综合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毕业设计是对一个学生完成四年本科学业后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坚持上述多学科融合培养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已重点培养,毕业设计的内容在各门课的课程设计或学期项目中已基本成型,为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通过写作表达能力的提高,学生可以很轻松地作出一个高质量的毕业设计,不用占用毕业找工作的时间,避免二者的冲突。这样,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毕业设计的高效完成,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进一步加强,更有利于学生在社会需求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抓住就业机会。
本文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多学科融合思想的教学形式,虽然从理论角度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也举例说明了这一教学思路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实际开展有一定难度,笔者并没有采集到实际数据,使得本文略显不足。希望通过实践的摸索与检验,在未来对这一教学形式作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探索这一教学思路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高教出版社,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标和专业简介[M].北京:高教出版社,1998.
[3]陈安华,胡燕平,颜建辉,黄良沛.构建多学科融合学术环境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2,(4).
[4]师薇,吕永林.地方本科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现代情报,2011,(11).
[5]张丽平,程远征,秦骁强,高志芹,王守训.多学科融合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0,(8).
[6]龙朝阳,靳晓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9).
[7]郑荣,靖继鹏,周志强.基于多学科融合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06,(1).
[8]王三强,李金山.数学教育多学科融合的思考――陈建功教育思想对当代数学教育的启迪[J].学理论,2011,(36).
[9]龙朝阳,成博.从社会需求看专业建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6).
[10]李文新,梅宏,陈徐宗.北京大学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体系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8,(4).
【关键词】档案信息;应用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7-0100-1.5
为了增强数据存储能力,方便科研人员查阅、借阅有关地质和科研成果资料,我单位引进了侏罗纪公司研发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为管理人员提供了掌握地质及勘探开发成果情况的浏览平台,使大批量的资料信息一次入库成为现实,对科学决策和快速指挥,解决科研和生产上的问题,降低档案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在30万份资料中找到自己需要的1份资料,以前需1个多小时才能找到,而今自己用鼠标点击几下就可轻松完成;之前必须到库房现场的借阅工作现在转变为在办公室的一台电脑前操作几步即可完成。
一、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概述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等,对地质成果数据勘探开发科研报告进行全面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产生有利于科研开发的资料档案信息,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人机系统。
二、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现状
在网络建设和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档案资料电子文档保存作为工作的重点,收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单机数据光盘,并对电子档案进行处理转输上传服务器,实现网络应用的目的,其基本功能如下:1.网上应用板块:在研究院主页信息管理栏“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登陆,可查询研究院已归档资料目录;在线填写档案资料借阅申请;下载档案资料专用浏览器在线阅读;实现了在线查询、借阅和浏览的功能,达到资源共享。2.数据管理板块:对各类档案进行著录、转输、形成电子归档章和电子卷脊,打印之后贴在档案上即可。同时还可以对所著资料目录进行维护,提高资料录入的适时性、准确性。3.数据上传板块:在著录完成的第一时间将电子数据上传,使数据可以及时存入服务器,既避免了单机数据存储过多、电子光盘损坏等现象的发生,又方便了科研人员及时查阅资料的需求。4.借阅办理板块:在线办理借阅审批手续,查看登记的在借用户、待借用户和催还用户的信息,及时了解资料借阅和出库情况。5.查询统计板块:可以进行档案库统计、借阅库统计、销毁库统计的工作,具体细化为工作量、馆藏量、借阅量、归还量及销毁记录的统计功能。6.系统管理板块:包括档案管理系统维护、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数据访问规则管理、主题词管理、模版库管理。各板块的应用使资料保密安全工作有了保障。
三、档案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我单位的档案管理系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现有应用系统进行分析。
档案管理软件缺乏通用性。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管理软件系统,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的进程,不能实现数据有效共享,从而重复归档,浪费人力物力;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电子档案的准确性、可靠性有多少?不确定;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待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单位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电子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个专业系统,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这也制约了档案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著录标准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统计报表功能还不能完全满足档案工作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实现档案信息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人,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熟悉档案和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了。
四、解决档案管理的对策方法
制订统一的地质成果、科研成果等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切实有效地维护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保证电子档案内容齐全、数据结构一致,确保电子档案得到科学保管和高效利用。要保证电子档案的顺利采集、整理和保管,还必须制定电子档案整理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文件处置表等规范;档案部门必须制订归档原数据、移交原数据、日志文件数据、内容留痕数据、留真信息数据、存储和利用格式等多项细致的标准。这些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必须体现技术的前瞻性、包容性和可操作性,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充分考虑档案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确立有效的电子档案管理运行机制,必须实现档案管理的流程再造,形成新的档案信息管理运行机制。在新机制中,电子档案的管理不仅仅是档案资料部门的事情,更需要整个企业明确相关责任者的职责。
建设电子档案中心。电子档案中心是科研和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科研信息资源管理的共享性、基础性工程,是在档案电子化发展的成熟阶段,建立电子档案成果共享体系的法定载体,是数字档案馆的初级阶段与核心主体,是在信息时代对传统纸质载体档案馆功能的继承、发展和延伸。有利于各部门资源共享,有利于规避数字档案散失和损毁的风险,有利于以较小成本维护科研成果信息资源的安全。对未来的总体设想:电子档案中心是以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为处理核心,利用数字化手段,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的超大规模、分布式数字信息系统和数据仓库,是当前数字档案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数字信息基础工程。宜采用核心层、中间层和基础层三层伞形分布式结构,通过联合检索的分布式索引技术,各层电子档案数据库互为组成,实现了电子档案信息总量的增值。必须强调的是电子档案中心的关注点在永久保存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为解决网络、平台等重复建设问题,利用数据管理中心构建的数据交换平台,在线收集和移交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档案,作为流转后在归档范围内电子档案的着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