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学科特性范文

地理学科特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学科特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学科特性

第1篇:地理学科特性范文

关键词:学群群建设;特色学科;跨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051-02

21世纪高等院校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学科人才的竞争,学科是院校建设的基础。在当前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相互渗透的形势下,组建学科群成为优化学科结构,提升学科优势,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1]。加强学科群建设,通过跨学科平台开展多学科研究,不仅有利于高校学科结构优化、科研实力提高,更为关键的是,这种跨学科的学科体系为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以及生态环境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科群建设是新形势下对高校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高等院校建设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很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

然而地方院校相比部属大学,在经费投入、人才引进、科研实力和各种内外环境等方面都受到更大的制约,在学科基础、资源禀赋、管理机制等方面都存在薄弱环节,在招生就业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竞争力不足。在此背景下,地方院校要立足本校办学特色,围绕特色专业构建特色学科群,形成多学科的研究团队和国家工程中心,提升科研实力;同时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并注重其他学科的协同发展,以特色学科带动其他学科专业的发展;立足培养“通才”而非“专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就业水平。因此地方院校在学科群建设上面临更大的压力、困难与挑战,迫切希望探索有途径来促进学科发展。

一、学科群内涵和组织形式

学科群绝非简单的学科组合,从其产生的基础和过程上看,学科群是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的产物。在学科群内涵和特点研究方面,徐东(2004)从各学科专业要素角度将学科群分为数理学科群、物理学科群、生理学科群、心理学科群和事理学科群[2];杨兴龙等从目的论角度认为学科群的出现是在新形势下,通过学科互动、技术与手段联合攻关解决单一学科难以攻克的课题;邱澄(2009)认为学科群是相关知识的集合[3]。赵纯善等(1997)总结出高校学科群建设五个方面的特点,他认为学科群可以由国家重大项目驱动几个相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也可由重点学科牵头并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抑或是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具有高水平的学术团队;具有一批正在形成的跨系、跨学科的大型研究中心[4]。梁传杰等(2006)将学科群组织形式分为四种并:学院实体型、新组实体型、学术团体型和科研凝聚型[5];赵文华等(1998)按不同的集合方式把学科群划分为:分支学科群(线性学科群)、由相邻或相近学科互动产生的相关学科群,以及跨越学科鸿沟的交叉学科群[6]。总之,学科群指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学科群并不是简单的学科的组合,而是学术上相互渗透,技术上互补增强的多个学科结合而成的学科群体[7]。

二、学科群建设对地方院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科群的建设打破了传统单一学科的单兵作战、单科突进的特点,注重对学科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趋势和必然途径。学科群建设对高等院校学科结构优化、人才培养、资源共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地方院校更应该立足自身特色专业,积极探索学科群建设途径,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1.学科群建设有利于地方院校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前,一些地方大学由于学科建设水平不高,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窄、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创新思维能力较差等问题。而学科群的构建,使得多学科交叉融合,教育资源优化组合,同时通过多学科交叉和科研课题的开展,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优越平台和开辟有效途径,这些科研课题与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结合密切,有效拓宽专业口径,提高学生就业择业机会。同时在学科建设中,通过各相关学科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可以接触多学科知识,拓宽知识面,在实践中获得多方面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在学科交叉渗透中得到启迪,培养创新思维。

2.学科群建设有利于学科结构优化和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开展学科群建设是提高学科水平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因此在当前的大科学大数据时代,应将理科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应用在工科的实践操作中,将二者交叉融合发挥彼此优势,进而构建理工科特色学科群。这有利于学科结构的优化,使学科间彼此渗透融合,这对于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地方院校,应该依托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带动边缘学科的发展,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

同时学科群建设,有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学科群往往形成研究团队,使孤军奋战的学者合作,形成科研凝聚力和合力,发挥团队攻关优势,为大型课题攻关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

3.学科群建设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学科群的重组,还有利于财力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合理配置,减少实验室和教研室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通过学科群构建、设置专业基础课和全校性开放实验室,使师资、仪器设备、科研场地、科技资料做到资源共享,避免了重复投资和闲置浪费,充分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互补,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和专业资源能够产生强大的合力,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地方院校特色学科群建设的对策

学科群建设是关系高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学科群建设可以形成各高校的特色和优势,有利于院校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立足各高校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如下措施,从学科群建设出发,全面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1.确定学科群的主攻方向和合理组织形式。由于地方院校人力、物力、财力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决定了地方院校不可能在任何学科都达到高水平,因此学科群建设要有明确的目标。地方院校要充分考虑自身优势,要从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入手,打造学科群;在突出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同时,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全面提升学科水平。因此要进行合理规划,找出适合自身学科群建设的组织形式。高校在设立学科群的主攻方向时,要结合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所确立的重点领域,在完成国家和区域重大任务的过程中,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十二五规划中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整体推进方案的实施,明确要充分发挥内河航运的能力,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因此交通运输和水利工程等学科就可以将此作为主攻方向,进行学科群构建。

2.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提供学科发展平台。学科群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学科组成的有机整体。学科群的发展最主要的载体就是学术团队,具体来说,构建学科群的学术团队重在营造跨学科的知识转换氛围,鼓励以团队方式来进行联合申报课题,协同开展研究攻关,共享创新知识和成果。学科群的发展要紧跟学术前沿,跟随新兴学科发展脚步,这就需要学术团队不断地加强对内和对外的交流与合作,扩大学术团队的开放度,首先,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吸纳先进知识信息,提升学科群创新能力,加强学科群的核心竞争力。其次,通过完善制度、沟通交流和人性化关怀等手段加强团队的合作精神,形成宽容、开放的学术氛围,提高学术团队内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把全体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学校的发展上,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内涵发展的过程中凝聚核心竞争力。

具体构建方式,可以通过学术带头人牵头多学科专家教授成立国家工程中心、研究所等科研实体,也可依托国家大型科研课题的攻关,集合不同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形成无形的学术团队。

3.科学管理,建立以学科群为核心的高校管理体制。为适应学科群建设要求,首先,地方高校要打破现有院系管理模式,形成以学科群带头人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其次,学科群的组织者应该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比方说科研经费分配管理、薪酬绩效评估、科研教学管理等等来调配各种关系,来最终达到学科群内各学科间既有激烈竞争又有协同合作。再次,学科群内引进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在学科群建设过程中,学校相当于建设委托人,学科群的带头人相当于建设人,高校委托的委员会则以学科群监理人的身份对学科群建设实施监督和评价。以敦促学科群的建设最终能达到既定的规划目标,取得学科群建设的最大化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德平.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3):67-69.

[2]徐东.论学科向学科群演化的必然规律[J].现代大学教育,2004,(6):12-13.

[3]邱澄.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构筑优势学科群[M].中国教育报,2009-10-04(10-13).

[4]赵纯善,冯冠平,邓春.浅谈高校学科群建设[M].研究与发展管理,1997,(9):15.

[5]梁传杰,胡江华.论学科群的组织形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6,(2):83-84.

第2篇:地理学科特性范文

【关键词】地理思维;学科特性;地域性;思维转化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地理学的显著特征是:第一、地理学具有地域性。地域性是特征是地理学科的核心内涵之一,也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本质特性。第二、综合性。从学习范围上讲,地理学的分为非常广,不但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而且包括大气、岩石、地形、水体、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也涉及工业、农业、交通、商业、旅游等经济活动,还包括人口、聚落、社会、文化、宗教等等,可见地理是涉及多要素、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系统。第三、实践性和应用性。地理学科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发生并发展的,对地理环境的正确认识,来自于实践、验证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得以应用。可见,地理这一学科是一门非常全面的学科涵盖内容多,涉及面广。

对许多刚进入高中学生来说,地理很难,甚至有些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没主动学习过地理这一学科,导致这些学生对地理缺乏兴趣爱好,逃避地理学习。也就没有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最终导致地理成绩差,学生厌学,没有积极性等。

地理之难,许多同学会一致推举人教版高一地理的必修上册和区域地理分析这部分。为什么许多同学会学不好这部分的内容呢?经过多年的地理教学和对高三学生地理学习的研究,本人以为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在地理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造成了这些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地理学不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这样表述地理学科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1]。这两种特性决定了对高中地理思维需要转化,对地理问题的认识需要全方位考虑,但长期以来,许多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仅仅把地理局限于文科,再加上初中教育对地理知识形成的不全面,造成长期以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依赖死记硬背,依赖于对地理结论的掌握,忽视对地理原理的探究,忽视了地图在地理学习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从而造成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束手无策。

二、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综合分析鉴别能力差

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但是不少学生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导致学生容易在地理学习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分析一些特殊现象如青藏地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的现象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思维。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三、思维的逻辑性不强,易受思维定势束缚

在地理学习中,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具备了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但由于思维过程条理不清,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如对热力环流,有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由冷热不均引起的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而导致对高低气压的产生原因分辨不清,从而产生大气垂直运动是由低压流向高压的错误结论。又比如在一幅经纬网的地图上,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使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地球自转方向和判断某地点准确的经纬度。那么我们要如何来处理这个问题呢?如何能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呢?我认为,既然地理这门学科来源于生活实际,那么我们就要用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四、运用生活实际 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针对学生出现的地理思维缺陷,特别对高三学生而言,由于直接面临高考,而许多高考题目都是全新的,没有良好的地理思维有时候是很难正确解决这些题目。本人经过长期的尝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地理教学,特别是运用生活实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的帮助更大。

1.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

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得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头脑中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

2.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打基础

进入高三复习,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内容,对这么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来思考,然后实施教学。

3.运用生活实际,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

地理学习的成败在于地理思维能力的养成的好坏。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学生原有的地理水平和生活实际,不仅可以有利于降低许多地理问题的难度,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而且还可以避免许多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误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对高三学生来说,可以降低他们对地理恐惧的心理,增强学生学好地理的自信心,从而更有利于高三整个阶段地理复习的开展。

参考文献:

第3篇:地理学科特性范文

关键词:微课;高中地理;实践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15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099

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难点就是地理事物的运行规律和地理方位的相关特点。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粉笔教学的方式,在黑板上进行相关的地理图示和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然而,由于地理事物的规律相对复杂、晦涩,因此成为高中学生最头疼的一门学科。通过微课教学,能够有效协助教师通过视频和动态图画进行地理知识教学,能够在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充分帮助学生理解地理规律和零散的知识点,有效提高了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针对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策略和意见,希望能够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进步。

一、地理微课的教学特点

进行微课教学,就要积极了解微课的相关特性和优势,从而才能更好使用微课为高中地理进行课程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教学逐渐获得了更好的发展,从视频设计、动态演示以及相关的音像结合等,给微课教学带了巨大的发展优势。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一)地理微课教学的趣味性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微课教学中运用十分广泛,并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地理微课教学过程中,由于地理课程的学科特性影响,微课教学能够同时通过使用文字、动画、影视、PPT等进行相关的地理规律和事物特性展示,能够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晦涩、复杂的地理知识。与此同时,通过微课的演示功能能够将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进行具体化的教学,有效传授给学生,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地理课程中有关水循环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能够用动态图画演示的过程将水循环的过程通过微课进行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地理教师能够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在学习到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地理微课教学的生活性

学习地理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去。学以致用是地理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课本是地理学习的基础性材料,在课本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要加强地理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将平时在课本上学习的地理知识充分的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生活质量。例如,在地理教学必修一中讲到“河流地貌的发展”章节时,教师要积极联系家乡十年和二十年的道路建设、城区分布以及河道变化,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加以分析,将家乡的实际问题与课本理论相互印证,让学生在感受河流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改变我们生活的环境。

(三)地理微课教学的综合性

地理学科教学存在独特的教学学科特点,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课程的重要基本学科特点,因此学好地理教学就要结合这两个特性将理论问题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高中地理课程设计范围广、学科知识相对宽泛和复杂。所以,地理教师在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根据课程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的制作微课,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应用学科有机的联系起来,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和意义,在微课中尽可能多的体现地理知识重点,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考点,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地理知识。

二、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一)生动有趣,有助于地理学习中积极学习兴趣的培养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课程而言,微课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思维发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成为微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习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和引导,能够为学生提供中促进学习效率的动力,因而,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趣味性为主的原则,积极选取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图片和词语,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素养和微课优势。

(二)短小精炼,有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

与初中地理课程相比,高中地理课程知识容量较大,知识体系复杂,每一堂课都会存在很多难点和重点,这样的课程特点给学生的课堂学习带来很大的负担。高中地理微课教学具有短小精炼的教学特点,将不同的知识体系和知识重点进行合理的浓缩,从而有利于学生在课后快速性的复习和重点突破,提高学习效率。正常的微课教学时间为6-10分钟左右,很少存在微课时间超过10分钟。在10分钟之内的微课教学过程中,能够对课程中重点和难点进行合理的讲解和分析,突出学习重点,提高内容的精炼性。

(三)资源多彩,有助于呈现多元化资源融合

微课教学主要依靠“微视频”进行相关的课程设计,并在整合“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等内容进行课程活动的基础上,采取教师合理分析的方法,因此能够营造一个与具体实际活动紧密结合、合理分析的“课程教学资源模式”,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微课中版图、PPT、白板、视频等都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给学生呈现一个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素质教学的发展。

三、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微课教学模式,能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结合实际案例,对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导入预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课程分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部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进行预习,通过微视频以及课程的相互结合,对课本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了解,从而对整体知识框架有一个具体的把握。例如,在学习“地壳运动”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学生要对相关的褶皱、断层等概念进行了解,在把握概念的基础上,对形成过程进行自我分析,为课程学习做好准备。

(二)延伸扩展,帮助不同程度学生需求

对于高中地理而言,由于其特殊性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于地理的掌握程度相对存在差别,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进行地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微课教学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均衡的设计,通过恰当的问题设计、知识点回顾以及课程复习、预习等帮助不同的学生进行地理学习,促进整个教学的共同进步。

(三)课后知识巩固

在教学之后,学生需要在课下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弥补课堂中学习时的不足,而且能够进一步消化知识,巩固记忆,从而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地理知识比较杂乱,学习起来比较费力,而通过微课的使用,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或者图片将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进行复习与巩固,加深对已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并总结之前的内容,进行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对于不太熟悉的知识,进行再次的深入学习与总结,进一步进行掌握,把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加深理解。通过这样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并形成更为牢固的认识。这样的过程能提高教学的质量,提高有效性。

总而言之,微课教学虽然只是一种正在趋于成熟的辅教学手段,但是其根本特点对于课程教学具有很大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高中地理学科而言,通过微课的特点合理的设计地理教学课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地理教学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2] 王晶.研析新课改下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的实践与研究[J].文教资料,2014(7):181-182.

第4篇:地理学科特性范文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比较;方法论

自克鲁格曼(Krugman,1991 a)将空间概念引入迪克希特一斯蒂格利茨(Dixit et al,1977)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完成了新经济地理学(NewEconomic Geography)的开山之作,提出“核心一边缘”(core-periphery)模型以来,关于空间的经济研究得以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并随着藤田等(Fujita et al.,1999)、鲍德温等(Baldwin et al.,2003)对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新经济地理学终于建立了自己的研究范式,并导致学科的快速发展。

但是,围绕新经济地理学的一系列争论和讨论却始终未曾停止过,这些争论包括: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以及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分野、空间区位问题为何一直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等(顾朝林等,2002;朱华友等,2003;刘安国等,2005)。本文主要围绕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交流、传播、研究和应用。

一、从经济地理学到新经济地理学:兼与地理学科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学术界亦称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ics)或地理经济学(Geographical Economics),就其学科的本质特征而言,它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尽管对于“空间”这一研究对象,经济学有着与地理学同样的目标和学术兴趣,但是它们在学术规范、学科范式、理论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却远远大于共同点。为此,有必要探讨这两个学科对同一对象——“空间”进行研究时的差别。

经济学虽然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但它本身仍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社会经济中消费者、厂商、市场以及政府等主体的经济行为,仅仅由于其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范式较为接近于自然科学,使它看上去更像一门“科学”。经济学建立了一套本学科的学术规范:需求、供给、价格、市场均衡等,围绕这些概念,经济学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

而地理学则是另外一门几乎完全不同的学科,它是一个将“地理”因素作为特定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尽管地理学也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作为研究对象,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在地理学科中是被当作“自然现象”来加以处理和研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理学研究的经济行为与地貌、海洋等自然现象并无不同之处。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实证主义的,但在传统的经济地理学领域,这种实证主义更准确地说是经验主义的,它主要依赖观察到的经济行为的地理现象加以研究和分析,研究方法则直接来源于空间科学和区域地理学。

当经济学关注空间现象时,它与地理学的差别更为明显。经济学研究空间现象,更多关注的是与空间现象相联系的消费者、厂商等市场主体的行为在空间上的表现。尽管早期的古典区位理论更多从市场主体的外生因素(变量)分析空间经济现象,而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则从市场主体的内生因素(变量)来分析空间经济现象,并为此建立了严谨而复杂的数学模型来加以表述,以便这些研究成果更加符合经济学的理论规范。

至此,有必要探讨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名称。前已述及,新经济地理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科,也有的学者主张称之为“地理经济学”,正如布鲁克曼等(Brakman et al.,2001)所说,“我们宁愿选择地理经济学这个术语而不选择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原因,是该学科力图把更多的地理因素引入经济学,而不是把更多的经济因素引入地理学。”“我们不使用新经济地理学这个术语,不仅是因为‘新’这个标签经过一段时间就会不可避免地过时,而且还因为这个术语本身有其固有的缺陷——此术语暗示该理论是由经济地理学而来。但这不是事实,实际上,地理经济学牢固地根植于国际经济学、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无疑这一评说是中肯的,但地理经济学这一名称仍然存在缺陷。因为经济学视野中的“地理”因素与地理学中的地理因素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在经济学中,地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空间,而且是没有区域特征的空间,用于经济分析中,仅仅是一个没有任何内容和特征的位置(区位)而已。因此,经济学更感兴趣的是中性的空间,当空间不具备中性特征时,还必须煞费苦心地加以技术处理,如布雷克曼等假设的“等距圆”、藤田等提出的“跑道经济”等,以便空间更好地作为一个纯粹的因素进入理论模型。而地理学视野中的地理因素则更多等同于“区域”的概念,这是整个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地理学区别于相关学科的标志性特征。因此,地理学中的地理因素,或者说是区域因素,总是被关注的核心,而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地形、地貌、交通、生产、城市、人口等,这些内容总是被当作预先给定的外生条件而存在,地理学研究这些内容的分布规律,揭示这些分布规律背后的机制。

因此,我们说,尽管新经济地理学这一术语最为人们所熟知,但它却是最不能反映学科特征的一个术语。因为,它听起来更像地理学而不是经济学。如果考虑到地理学大家庭中还有一个与之完全不同的、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甚至经济地理学在70年代经历过一次革命,同样诞生了极具地理学科特色的“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就更加容易引起学科术语上的混乱了。而对于地理经济学这一术语,虽然比起新经济地理学具有明显的优点,但同样存在不足。因为其中的“地理”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地理学中的内容丰富的、外生给定的“区域”。因此,关于新经济地理学这一学科的较为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在本学科同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空间经济学”,正像藤田等表述的那样。作为别称,新经济地理学无疑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因为由克鲁格曼最早提出,从而被人们广为知晓,但笔者认为,这一术语在使用时,最好标明“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

二、从区位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兼与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作为经济学关于空间、区位等长期研究的成果,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从发展历史看,经济学长期以来也有着关注空间区位的传统,从经济学的先驱到近代经济学的大师,无不对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区位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区域、空间、区位等概念却一直被排斥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之外,只有德国的经济学研究一直坚持不懈地探讨区位的经济含义,长期从事这一主题研究的先驱包括了杜能(Thunen,1 826)、韦伯(We

转贴于 ber,1909)、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33)、廖什(Losch,1940),以及德国传统区位理论在全球广为传播后,一批欧美经济学家为此也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其中贡献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区域经济学大师艾萨德(Isard,1956)。

所有这些理论构成了经济学中称之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在经济学教科书中经常被称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的古典理论和新古典理论,显然他们是建立在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之内、受到古典经济学理论假设的约束、使用了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学科范式和分析工具。这些学科范式包含了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等。而这些假设条件和新古典分析框架形成的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理论模型不可避免地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外生模型,即通过预先给定的外部条件来研究区位和空间现象,在这些给定外生变量的条件下,研究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和决策。这一理论传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虽然期间众多才华横溢的学者,诸如艾萨德(Isard,1956)、阿朗索(Alonso,1964)、米尔斯(Mills,1967)、亨德森(Henderson,1974)等为此做出了不懈地努力,但这一学科的学术水准一直未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在经济学大家庭中的边缘地位也未能得到彻底改变。

改变这一状况的是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革命:在产业组织研究领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消费决策和厂商定价提出完整的分析工具,由迪克西特和斯蒂格里兹提出的不完全竞争模型清楚而简洁地表达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模型。该模型的优点是容易应用,以至于将该模型用于分析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产生了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作为与贸易理论关联的空间和区位理论,应用该模型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产生的“核心一边缘”模型以及由此扩展的城市经济模型、国际生产模型、经济增长模型以及政策研究等,构成了空间经济学完整、规范的标准体系,从而建立起空间经济学的学科范式。此后,围绕这些模型和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细化成为空间经济学乃至整个经济学界相当活跃的学术活动。

与传统的新古典区位理论相比,空间经济学注入了现代经济学的活力,具备了现代经济学的特点和条件: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等,形成的理论模型也具有内生特性,即不完全依赖外生变量的给定,通过内生经济变量的变化,有效解释空间经济现象的演变,这是空间经济学与传统新古典区位理论的最大区别,也是关于空间、区位的经济学研究最新的理论进步。

三、从边缘学科到主流经济学:兼论经济学方法论

从古典区位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无疑是一次理论上的飞跃,同时也使得关于区域、空间、区位的经济分析从此步入主流经济学的圣地,并且成为当代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异常活跃的领域。但围绕古典区位理论长期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止,以至于众多学者感到疑惑的是,区位作为现实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为什么经济学却长期视而不见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疑惑可以从经济学方法论中找到答案。前已述及,经济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科学,更准确地说,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一门学科。因此,凡是能用“经济人”的行为来解释的经济现象,对于经济学来说就是合适的研究对象,除此之外,经济学不感兴趣。从这个逻辑出发,区位经济现象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用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经济学语言来描述和分析的。

早期古典区位理论发展时期,当外生变量给定的条件下,研究特定区域的区位选择问题,这只是一个应用决策问题。因为缺少必要的分析工具,根据消费和生产的决策行为,无法给出区位选择的圆满解释。因此,经济学拒绝将区位分析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也就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当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收益递增的市场均衡和决策获得了新的分析工具,并且能有效地用于分析空间经济现象,从而构筑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用内生变量解释空间集聚或扩散,或更准确地说解释消费者和厂商的决策行为时,空间经济学才取得了登入主流经济学殿堂的通行证。因此,我们可以更一般地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受到分析工具的约束。没有理想的分析工具,即使是极具重要意义的经济现象,经济学也会拒绝其进入自身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而宁愿将其交给应用学科去研究,这也是经济学作为一个成熟理论学科的必然选择。

第5篇:地理学科特性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分析

地理是一门让学生认识世界的学科。通过地理学习,学生对生活的地球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但是由于地理学科知识庞杂,有很多需要学生亲自到所在地才能够深入了解,因此单纯的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难以有深刻的体会。由于地理在初中阶段并不是主要学科,教师与学生都不甚在意,这就导致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比较差,这对未来综合人才的培养非常不利。

一、初中地理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可行性

第一,探究式教学方式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中学生稚气未脱,对任何事情都充满着热情,思维比较活跃,并且已经由感性思维逐步上升到理性思维。初中学生最为显著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奇心强、喜欢问问题、喜欢活动,争强好胜等。探究式教学方式与初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性相符合,这种教学方式既需要动脑、也需要动手、动口,要求学生自己通过自身努力,搜集信息解决问题,将教师与学生有机结合起来,真正的实现教、学统一。第二,探究式教学方式符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学科既具有区域性的特征,也具备综合性的特征,同时与社会、自然科学都有一定的联系。针对地理学科特征开展探究式教学,可以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学生既会感到有趣,也会感到非常实用。地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到基本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探究式教学更符合地理课堂教学。第三,新课程标准为初中地理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提供理论依据。新课标倡导地理学习要注重体验,而探究是获得体验的最佳方式。传统课程教学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而这些知识点通常都是以结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所以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记录下来即可。新课程标准大大缩减了结论式知识点,添加了很多探究式知识点,这样教师与学生就可以拥有更大的空间去学习探究。新课程标准对地理学科的要求,实际上与探究式教学法的本质相同,所以教师可以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来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开展地理教学工作。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分析

1.利用情境、引起学生探究兴趣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与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地理学科的学习更是如此。地理教师在讲解知识点完全可以以社会文化背景为基础设置情境,由此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唤醒学生脑中的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以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为例,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伟大的词人苏轼曾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诗句,历史上还有这样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熟知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语句,同学们,你们能发现这些语句有什么共同点?”教师通过列举这些词句,让学生思考,学生不难发现这些词句都是写河水东流这一特点,此时教师就可以直接提问:为什么我国河水东流呢?这样就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借此机会拿出中国地形图开始讲解中国地形。

2.利用影视资料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以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为例,初中学生生活经验有限,生长的空间环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这一章节内容时会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各种不同气候的特点,可以通过播放影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气候环境下,植物生长的情况,而后再由这些植物生长情况来推导出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3.借助地图引导探究

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因为地理事物是用各种地图符号体现出来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把各种地图符号形象化。同时,通过观察和分析还要注意把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联系起来,找出其间的相互关系,探究其内在地理规律。借助地图引导探究,使学生的形象思维更加开阔。以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亚洲与欧洲》为例,教师在讲解“亚洲地形概况”时,引到学生看“亚洲地形图”,逐次提问。第一个问题:亚洲中部涂棕色和白色地区的海拔是多少?这里分布有什么高原?第二个问题:从地图的中间向四周的海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地形从中间到四周又有什么不同?第三个问题:从中间向四周地图上颜色有怎样的变化?通过上述问题的引导,学生会比较容易的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地图上找出规律,得出亚洲地势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并推理出这种地势对河流的流向产生影响,从而使“亚洲的大河多是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百川到海)。这种形象思维具有不受已形成的地理概念、规律与理论约束的特点,还能够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三、结语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知识点,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感知到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善于探究与观察,定会发现地理学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莉.新课改形势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初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7(08).

[2]关克勇.地理课堂教学的“情”与“趣”[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10).

[3]欧阳井国.探究式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Z1).

第6篇:地理学科特性范文

关键词:地理;学科特点;多媒体技术;优势

地理学科知识跨度大,空间性、综合性强,每章节都有不同的授课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必须以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方法去捕捉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地理思维和运用能力。而在当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将地理教学全新提升,帮助学生得到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地理学科应用的优势。

一、地理课的学科特点

(一)地理学科具有整体性。地理学科所研究的对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其中一种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整个地理景观的变化,而任何一个要素和部分的发展变化也要受到整体的制约。

(二)地理学科具有空间性。地理研究的对象具有一定的空间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是学习地理极重要的方面。学习一个区域,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的空间位置,包括经纬网位置、海陆位置等等信息;其次弄清地区内部地理事物如地形、河流、湖泊、气温、降水、植被等的空间分布及其原因,以及经济资源、工业部门、主要农林牧产品、交通运输线的空间分布规律及配置原因。如气候知识,在初中只要求掌握主要气候的主要的分布区域,而高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图表等相关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气候类型、形成原因、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适时对学生加以正确地引导,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协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否则学生会渐渐感觉学习吃力,特别是刚进入高中不久的学生,他们对于地理的学习,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如果能及时进行适当的诱导和点拨,他们将很快适应高中知识的学习,并可能会受益终身。

(三)地理学科具有动态性。现存的地理事物是由过去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组成的。学习地理就要求我们从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把地理事物同它所处的时空位置及其它事物联系起来思考。这也是地理学科独特的地理思维培养的方向。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性特点。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图文声像并茂,并能够突出要点,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二)多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特点。学生有更多的学习参与机会,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学习更为主动,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三)多媒体技术具有可重复性。这种可重复性特点,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通过多媒体技术对真实情景展现,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

(四)多媒体技术还具有针对性。多媒体技术让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信息容量越来越大

早期的地理CAI课件在媒体选择上一般都比较单一,仅为一些文字和图片,有人称其为“电子幻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是真正的地理CAI课件,与传统的地理幻灯片没有本质区别。这种课件的信息容量很小。近年来,地理CAI课件所使用的媒体越来越多,如: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等,信息容量越来越大。多种媒体的应用,使地理CAI课件能够给学生带来大量信息,能够让学生看到许多地理课堂和生活中难以看到的地理现象和景观,可以清楚地了解那些速度很快或极慢的地理变化过程。现在很多地理CAI课件还与Internet建立链接,使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意调用网络资源,极大地扩展了地理课件信息容量。地理课件信息容量的扩展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加直观;使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有趣,更有选择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网络课件迅速发展

随着校园网的建立和完善以及Internet的逐步普及,使网络教学成为可能。网络课件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悄悄发展起来的。地理网络课件的广泛使用,将使地理多媒体教学从多媒体教室走向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课件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学生可以通过键盘和鼠标随意获取网络相关资源,自由参加提问和讨论。学生也不再是简单的听和看,而是更多的参与,并且学生的学习将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随着地理新教材的使用以及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等是摆在地理教师面前的新课题。地理CAI课件的开发也要适应这种新的要求。以往的课件多是课堂演示性课件,操作课件的主体是教师。而网络课件的操作主体将逐步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也就是学生来控制鼠标和键盘,主动的从课件中获取地理信息。网络课件往往与英特网上的相关地理资源网站建立链接,其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泛、包含的信息量庞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时间自由地选择信息,并可以利用网络课件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学科小论文,参与网络讨论交流等等。网络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对硬件设备和开发人员的素质都有较高要求,因此网络课件现在只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试用。同时网络课件又有其显而易见的优越性,它的发展将会很快。如2002年9月底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中,网络课件的比重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大,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网络课件,并得到了评委和专家的肯定。

第7篇:地理学科特性范文

思考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反复求证时,我们有过茫然和无助,2013年徐州市推出了新的课改模式――“学进去,讲出来”(简称“学讲计划”),与此同时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中也隆重推出了“微课”这一新型的数字化教学形式,很快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和喜爱。我校地理学科首当其冲,率先垂范,两学期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那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微课,增强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地理微课的特点

地理微课有着一般微课的特点,如时间短、内容少、资源容量较小、交互性强、使用方便等,除了这些“微”特性之外,地理微课还有它特有的一些性质,这些特性无一不显示着它独特的魅力。

1.生活化。充分领悟新的课程理念,将学科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现象与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现状以便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设计与制作《交通与信息发展带来的变化》这一章节的微课时,我分别搜集了本市10年前和现在交通运输的图片与文字资料,并用PPT展示出来,通过对比,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变化。

2.趣味化。地理微课是一种多媒体运用方式,大量的地理信息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展示,还有动画及音(视)频播放等方式,多角度刺激学生的神经,既增强学科知识的趣味性,又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3.综合化。在地理微课制作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科特性(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做到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明确主题内容,把握切合点,全面挖掘教材中的知识信息,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地理微课的应用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微课,不仅增强地理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地理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1.引导预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地理学科中有很多散乱的知识点,教学中不可忽视对这些基础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讲方式下的微课教学倡导的是先学后教,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内容,观看微视频,结合下发的导学案,前后衔接,梳理知识点。

如制作《水循环》微课时,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水循环?有哪些类型?哪些环节?学生光看书本也许会有一个大概的、模糊的认识,终究无法形成系统记忆。考虑到水循环的诸多环节(如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微课中以PPT的形式首先呈现一幅有山有水的图片,以唐代诗人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为切入点,提出问题:作为地表径流的黄河水到底能不能回来?从而引入水循环。在一幅图片上先后动态展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的不同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从而掌握水循环的概念。

2.释疑解难,形象描述复杂的地理现象。许多章节中的重难点讲起来很枯燥,一节课下来,学生也是模棱两可,不知其所以然,如何生动形象地描述复杂的地理现象,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接受,是地理专业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结合动画制作的微课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锋面系统》教学中冷、暖锋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是重难点,为了能够形象描述这一自然现象,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我选用了动画,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从动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冷气团插入到暖气团的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同样暖锋的形成也是如此。看着徐徐移动的冷、暖气团,学生很容易在脑中形成深刻的记忆,帮助他们在图例中快速判断和识别。

3.拓展延伸,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地理学习需求。高二地理选科后,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微课的应用在不同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不同基础、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既做到查缺补漏,又强化基础知识,增强学习效果。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总有部分学生很快完成学习任务,为了照顾其他同学,保持一致学习进度,老师通常不做另外安排,以致剩余时间不能被有效利用。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章节知识的特点,制作一些微课以备“不时之需”,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可通过观看微视频预习下一章节内容,也可以通过观看微视频了解章节知识中拓展延伸的部分。

4.总结提炼,再现章节知识解决地理问题。传统教学中,总结提炼通常都是老师完成的,而在我们推行的“学讲计划”中,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借助微课随时再现的功能,发现更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尤其在复习课中,效果更明显。

如在学期末复习区时计算题时,学生显然对学过的知识有所遗忘,光记得计算公式,对于解题思路和步骤却不甚清晰。我让学生重复观看微课,通过知识点的再现,结合实际问题提炼解题步骤:求时区差、求区时、计算结果。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弄明白求时区差时,两地分别在0时区的同侧或两侧,时区数是相加还是相减?求区时的时候,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或西边,分别用加号还是用减号?学生在复习海量知识的同时,借助于微课寓教于乐,不知不觉中梳理和掌握地理知识结构。

三、地理微课带来的影响

第8篇:地理学科特性范文

一、美国高中地理教材实验的设置与分析

1.地理实验的设置

在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科学发现者·地理》中,仅地理实验就分为迷你实验、地学实验、探索实验,技能实验四大板块。其中,地学实验又包含4种亚类:地学实验、网络实验、地学制图实验和设计实验。如表1所示。

在美国高中核心理科教材《地球科学》中,每个章节都配有“实验室或家庭实验室”板块,并且在每一章节开头,都有一个导航实验。其中,“实验室或家庭实验室”这一板块设置,主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对相关内容的探究。导航实验的设置主要让学生把握本章节的学习方向。

2.地理实验的分析

类型多样,作用鲜明。在《科学发现者·地理》一书中,共有实验124个,分为四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现实意义,均是通过实验形式引导学生对地理事象进行探究,激发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地理事物及其地理现象和原理的理解。并且,每种地理实验在教科书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如每章都设有一个探索实验,实验的具体内容用以介绍本章概要,易激发学生对本章地理学习内容的兴趣,从而为接下来的全面学习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从美国高中地理教科书实验设置可以看出,编者很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地理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开展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这种设置方式更容易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建立对地理内容学习的网络体系。

体现关怀,注重科学。美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很多实验都包含安全警示这一项,如在“制作晶体模型”实验中,就直接提示,明矾溶液能引起皮肤过敏,第一次倒入培养皿时会很热,如果溅到皮肤,要立刻用冷水清洗;实验的过程中要一直戴安全手套和系围裙。类似的安全警示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整套教材散发着浓厚的人文气息。

美国高中地理教材一直倡导一种理念: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与实验。所以实验设置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求实的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探究能力。如在地学实验中,主要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步骤、实验分析和结论与应用四个环节。其中实验准备这个环节又包含问题、实验器材、目标、数据记录表以及安全警示五项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目标这一项中,明确指出了具体的学习程度,如确定、描述、推断以及应用等行为动词。这就有利于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掌握学习内容。

贴近生活,高于生活。美国中学核心理科教材《地球科学·人类的生存环境》一书中,“评估防晒霜效果”、“穿什么”、“拥挤的世界”等实验,以及在美国中学主流理科教材《科学发现者·地理》一书中,“自流井是如何工作的”、“查明污染物的来源”等实验都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这类实验设计不仅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而且可培养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美国高中地理教材地理实验的设置与数学、生物、物理、化学、语文、历史以及信息技术等科目密切相关,很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综合性这一特性。如在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科学发现者·地理》一书中所设计的技能实验部分,就是以数学为基础,对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同时,也可涉猎其它科目,这种设计方式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加综合的学科知识,同时培养完整而联系的思维方式。

二、我国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实验的设置与分析

我国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一共三本:必修地理1(偏重自然地理知识)、必修地理2(偏重人文地理知识)、必修地理3(偏重区域可持续知识)。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教版地理实验设置共涉及模拟热力环流小实验、制作三圈环流模型观察实验、模拟山前洪积扇形成小实验,主要特点如下。

数量偏少。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内容标准必修课程“活动建议”板块明确提出地理操作实验的活动只有一个: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地理观察实验有两个:天象观察、地质地貌等野外观察。地理教材是以课标为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地理实验的数量直接影响教材中实验的设定。

科学性不足。实验设置不能满足学生操作能力要求,实验过于简单,不能很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教材中地理实验的设计,在实验步骤上不很完备。地理实验设置忽视地理图表的应用,不利于学生图像运用技能的培养。

内容简单。人教版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材料和实验步骤。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过程探究地理原理及规律等,但并未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应用,使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充分。如模拟山前洪积扇形成的小实验,实验还可以进一步延伸。

三、美国高中地理教材实验设置的启示

1.适当增加实验数量,丰富实验类型

实验数量上,应实现实验的适量化。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增加4~8个实验(如表2)。

2.体现地理学科特性,凸显人文关怀

实现实验的科学化设计上应着重考虑三方面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是否紧扣课标内容标准、是否有利于地理实验综合效果实现。首先,实验设置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要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学生之间的协作或者教师的启发引导便可以得出结论。其次,注意课标中的内容标准:学习的内容是理性还是感性,对学习内容所用的行为动词如何要求。最后,还要考虑地理实验综合效果。地理实验设置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9篇:地理学科特性范文

【关键词】人文地理教学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63-02

在高等师范学校地理科学专业中,“人文地理学”是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主干课程,是本科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空间组织和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研究领域包括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广义的人文地理学还包括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涉及人口问题、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人类活动行为等重大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地矛盾愈加突出,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知识在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方面,地位日益凸显。

“人文地理学”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和实践应用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我们在传统的“人文地理”教学的基础上,融入专题讨论课和实践活动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人文地理教学设计

突破传统的人文地理教学模式,设计了三大板块。除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讲授外,特别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课和实践活动课。

1.课题讲授

采用启发式教学,主要讲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2.课堂讨论

包括两部分内容:①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在各分支教学中的应用;②运用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人文地理现象。

3.实践活动

通过调研的方式,包括观察、考察、问卷调查等,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将学科知识用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人文地理”讨论课的设计

1.专题讨论――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在各分支教学中的应用

人文地理学[1]前三个章节主要讲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且贯穿于后面的各分支章节,具有以线带面的知识结构体系特点。各分支内容讲授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分支章节:人口、农业、工业、聚落、语言、宗教、旅游、政治、人类行为。每个小组运用已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参考相关文献,通过组内讨论,分析各人文地理现象的起源与分布(文化区)、迁移与传播(文化扩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景观表现(文化景观)等。

讲授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提问质疑的角色,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人文地理学知识体系的认识也得以升华,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宗教地理学这一分支章节时,根据知识的前后联系,教师列出如下讨论提纲(表1),采用启发提问式教学,既打破了为讲宗教而讲宗教的课堂枯燥乏味的尴尬,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2.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人文地理现象。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人文地理学尤其如此,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地理学在解决人地矛盾中的作用日益彰显。例如目前人类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人口众多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甚至全球政局变动等,人文地理学都将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人文地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挖掘与社会经济、日常生活等密切相关的人文地理现象,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课堂讨论,并予以点评。达到学以致用、巩固所学知识、开拓思路的教学目的。

该类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地理知识,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难易适中,同时讨论过程中,教师应予以适当提示。由于这类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运用、整合人文地理概念和理论的重要途径。表2列出了部分讨论主题。

三、人文地理实践教学活动设计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实践教学是观察、认识、研究人文地理事象的重要手段,是人文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深化地理知识、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具体模式有观察、考察、社会调查等。高师人文地理实践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确定合适的实践调研课题

确定研究课题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首先,课题的难易程度应在学生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既要达到深化课堂内容的目的,又能保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顺利完成。其次,选题要密切联系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应用性是学科发展的动力和灵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把钥匙。因此选题应侧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问题。再次,选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教师根据当前热点问题、教材内容及以往经验提供若干可供选择的实践调研课题,此外还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并帮助学生进行可行性论证,集思广益,扩大学生选题范围,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2.做好实践调研前的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做的是否充分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一般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思想动员、收集相关资料、编写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指导书等环节。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过程,其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积极、严谨的学习态度,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保证实践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实践教学前还应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对目的地的自然、人文、社会地理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编写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指导书等提供背景资料。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指导书应包括实践教学任务、路线、范围、实施方案等内容,以便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调研资料的后期整理

通过对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并初步具备一定的地理科研能力。调研资料后期整理三部曲:建立数据库、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空间表达、撰写调研报告。针对研究目的和方法选择合适的软件如EXCEL、SPSS、ARCGIS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空间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制图,并将数字语言转化成文字语言,进一步归纳人文事象的时空变化规律,撰写调研报告。

4.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及时评价实践教学效果,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实践教学效果评定应包括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实践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为此构建了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体系包括三大板块:一是专家点评,即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同学针对调研内容、方法、结论等现场演讲,由3~5名教师组成专家团进行点评;二是选出优秀调研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补充、修改,撰写成科研论文,在相关杂志发表;三是依据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等因素综合评定每位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此外,应及时了解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例如,结合经济地理部分的学习内容,确定了“三峡广场与解放碑商圈商业业态结构比较分析──以零售业业态为例”的调研课题。根据调研内容和目的,确定以走访式调研方法为主,通过对两个地区商业空间分布和发展态势,确定调研范围和路线,实地调研、资料分析和撰写报告采取小组分工与协作的组织方式。

通过调研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三峡广场与解放碑商圈商业业态行业结构趋同度高;②解放碑商圈商业业态层次结构高于三峡广场商圈;③级差等级地租对两商圈商业业态空间分布产生显著影响,从商圈核心向出现:百货商店、专卖店――超市、专卖店、小型商店――便利店、一价店、仓储超市的业态变化特征;④三峡广场应根据级差等级地租进行商业业态空间结构调整;⑤解放碑商圈有条件发展为大型购物中心。以上结论对两大商圈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人文地理学讨论课和实践活动课是对传统人文地理教学的重要补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整个过程锻炼了学生查阅资料、独立钻研、语言表达、科学研究、团结协作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赵 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毛蒋兴、徐文丽、黄鹄等.研究性学习在人文地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3):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