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

病人护理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病人护理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病人护理心得体会

第1篇: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白血病;心理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302-01

1 忧郁、孤独心里

白血病系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人们对此病十分恐惧,对治疗和预后甚为忧虑。对焦虑恐惧、悲观失望、怀疑和自我封闭者,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就医环境,并对主管医生和护士进行介绍,护士可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 满足其心理需求,取得患者的信任; 可以通过有针对性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信心;可以向患者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案是针对病情需要制定的,使患者对医疗方案放心,并利用典型病例的成功之路启发、引导,以消除顾虑,克服患者角色形为缺如或强化现象,减轻恐癌心理负担;还要强调现在所用治疗方案的必要性,使患者有信心坚持治疗。

2 亲情娱乐,朋友关爱

白血病患者的情绪异常对预后影响很大。不良的情绪往往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有些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心理特征也往往发生变化,患者开始产生一种自卑孤独心理和愤懑情绪。他们一旦进入患者角色,立即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都与周围的人们划了一条鸿沟,自我价值感突然落失,感到自己成了人们望而却步的人,成了惹人讨厌的人,因而感到自卑。那种兴高采烈、生机勃勃的形象不见了,代之以情感脆弱、被动依赖、敏感多疑,自我中心等表现。对这些患者,应掌握其产生的根源及表现形式,及时争取家属、亲友、同事等社会系统的默契配合,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心理护理应当与生理护理结合进行,做到身心积极效应互相促进。 同时此类患者大都空闲时间多,就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可循序渐进诱导,开展适当形式的娱乐活动,如欣赏音乐、绘画、看电视、听广播等,活跃病房生活,使之注意力情感转移,以杜绝其寻求不良的寄托心理。

3 悲观、失望、真正、、甚至想自杀的心理

由于患者自身疾病复杂多变,随时有可能出现出血、感染、甚至昏迷再次住院,加上亲友关心体贴不够或同室病友病情恶化,使患者丧失坚持治疗的信心,产生绝望甚至想自杀的心理。护士应仔细观察病人的神志意识,认真耐心地倾听并仔细分析患者叙说自己的病情的目的,谨慎地从爱护患者的角度出发,予以安慰,主动关心患者的生活,鼓励患者多进食,必要时给患者换一个病室,避免病人目睹病友的痛苦经历,稳定情绪,同时以同病室恢复期病人为例,耐心讲解白血病的相关知识,让病人知道白血病是可以控制的,但要积极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并用文雅失望举止,端庄的态度,稳重准确、娴熟操作给予各种治疗和护理,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念。

4 消极、自卑心理

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患者的身心遭受严重摧残,对生活失去信心。常表现出严重的忧郁、甚至绝交、拒绝治疗。护士应很有礼貌的用亲切的口语,尊敬的称谓患者交谈,了解原因,尽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用自己的行动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能 相互信任相信治疗、相信自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积极配合治疗。

5 积极暗示,减少刺激

根据病人的性格、文化程度、个人背景、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对病人抱有同情心,使病人从沉重的精神压力中解脱。病人需经常抽血及做骨髓穿刺检查,应热情、耐心地进行解释,事先说明其目的、必要性以及操作过程。操作时体贴关怀病人,尽量减轻其不适。介绍经过化疗而缓解的典型病例,鼓励病人正视疾病,以积极态度坚持完成化疗,并介绍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化疗时的注意事项,注意口腔清洁,多漱口。鼓励病人家属参与护理过程,使病人感到自己处于一个关心、同情、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中,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若做骨髓移植的病人解释骨髓移植的必要性、可行性、要求、操作方法和应配合事项,及向其讲解同种病例移植成功的例子,以增强其信心,消除其顾虑和心理排斥情绪,使其顺利地配合医护工作。

总之对于白血病患者,应向其多讲解一些医学知识、保健常识,不断鼓励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信念的力量很重要,在白血病漫长治疗旅途上,除了外界必要的支持和鼓励外,在每一个重要时刻,白血病患者自己给自己一些奖励、自己给自己一些掌声,也是很有必要、很有意议的。

参考文献

第2篇: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妇产科比较严重的合并症。在孕妇妊娠期间其体内会发生很多变化。这样就加重了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在一般状况下心脏能够承受。但孕妇本身就患有心脏病会使患者的心脏功能进一步下降。从而有可能危害到母子的生命?在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6O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对其进行相关治疗和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60例。年龄2038(25.110.5)岁。在所有患者中先天性心脏病者34例。风湿性心脏病者7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原发性心肌炎4例,其他类型心脏病l0例。

    患者孕周1l0次/min、呼吸>20次/min,伴夜间胸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或出现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监测胎动、胎心、宫缩等。孕28w后每周体重增加不超过0.5kg.医护人员需要严密的观察胎心音的具体情况,同时需要指导孕妇进行自我监测。如果发现有任何异常情况需及时向医生报告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脉搏等指标。时刻做好记录医护人员还应当对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宫缩以及胎心的情况做严密的观察。如果出现宫缩、见红或胎膜早破的现象。应及时做好终止妊娠的准备在分娩时需有专人陪护,在一旁鼓励和安慰。尽量使孕妇镇静。.同时需要医护人员随时观察患者是否有心衰的表现。并且准备好急救药品和仪器在产后需要对产妇加强监测。并且留置导尿管。记录出入量产妇在出院前需受到育儿方法的相关指导。并且需要定期来院复诊对于产妇的饮食方面也应当做相应的注意。医护人员需要与其家属做好沟通。让患者多休息。多注意饮食上的营养搭配。减少过量脂肪和盐分的摄入。要适量的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以及铁和锌的摄入。应多食人容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和水果。避免便秘导致心脏负担的增加2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治愈。其中50例经剖宫产终止妊娠。10例经阴道自然分娩。患者及新生儿均康复出院。60例新生儿中有43例为足月儿,体重为2500~2800g,均健康。

    3讨论有研究表明。孕妇的死亡原因主要之一是妊娠合并心脏病。母体在围产期时自身会出现生理和解剖的一系列变化。特别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其在孕妇妊娠32w之后到达最高峰。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心脏负担患者在这段时期子宫会增大。同时大血管扭曲。心脏的后负荷增加之后就会出现心力衰竭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在妊娠前后如果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后就会危及母子的生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所以我们需要注意患者的早期监测、治疗和护理。此病还可能导致婴儿出现先天性心脏病。

    即怀孕初期的2~3个月之间。因为心脏以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从而导致局部解剖结构出现异常。或者是婴儿出生后不能闭合自动关闭的通道此病除了个别小室间隔缺损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临床上的主要症状为心功能不全、紫绀以及发育不良等。医护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为医生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对于妊娠合并,脏病的护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耐心向患者讲解手术的过程以及具体方法。耐心倾听患者的疑惑。向患者以及家属讲述妊娠心脏病的相关知识。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律的相关变化。从而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发展。

第3篇: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慢性肺心源心脏病;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收冶肺心病患者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均符合肺心病的诊断标准, 50~60岁30例,60—80岁16例,病情好转出院者46例,无死亡病例。

2护理

2.1.护理要点:解除气道阻塞,合理用氧、减轻呼吸困难;遵医嘱及时合理用药;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给以心理支持,做好生活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落实健康宣教。

2.2护理措施:

(1)解除气道阻塞,改善肺泡通气,及时清除痰液,神志清醒病人应鼓励咳嗽,痰稠不易咳出时,可有效湿化分泌物充分引流,危重体弱病人,定时更换,叩击背部使痰易于咳出。对神志不清者,可进行机械吸痰,需注意无菌操作,抽吸压力要适当,动作轻柔。

(2)合理用氧、减轻呼吸困难:根据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程度不同,合理用氧,一般给予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如病情需要提高氧浓度,应辅以呼吸兴奋剂刺激通气或使用呼吸机改善通气。吸氧后如呼吸困难缓解、呼吸频率减慢、节律正常、血压上升,心率减慢,心律正常,紫绀减轻、皮肤转暖、神经转清、尿量增加等,表示氧疗有效,若呼吸过缓,意识障碍加深,必考虑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必要时采取增加通气量措施。

(3)药物护理 为患者讲解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并慢性肺心病的发生、发展,使患者对治疗及用药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为患者制定合理用药方案,严格掌握服药时间,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预防并发症。

(4) 心理护理 患者的情绪对心、肺影响很大,当患者情绪激动时,胸闷、气喘均有加重,我们通过倾听患者诉说、说服、移情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生活护理 46例患者年龄较大,身患疾病多,根据肺部疾病的特点,患者入院后,力求为患者创造舒适和谐的休养治疗环境,病室保持安静、卫生及方便。嘱病人随气温变化及时增添衣服,避免着凉,按时作息,使患者生活有规律、和谐的生活。使患者心情愉快,有助疾病康复。

(6)建立好的护患关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的康复影响很大,我们做到充分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经历、家庭状况,症状特点等,多接触患者,对患者充满爱心。通过与患者积极的接触,我们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随时、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达到最佳休养治疗效果。

(7)健康宣教

1).指导病人缩唇呼吸,改善通气。

2).预防呼吸道感染,根据季节及时更换衣服。

3).戒烟,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4).饮食采取少食多餐,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5).坚持适当的室外活动,也可采取人工被动免疫。

3小结

综上所述,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人临床疗效,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 娟 肺心病人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4(29),8

第4篇: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截瘫;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44-02

截瘫患者多见于车祸、高处坠落、砸伤及运动性损伤等,可造成患者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失去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和家庭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生活负担[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科共收治截瘫病人20例。其中男19例,女1例,年龄最大49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35岁。重物砸伤3例,坠落伤5例,车祸3例,塌方伤9例。

1.2心理分析 20例截瘫病人心理障碍错综复杂,在病人中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归纳起来有5种类型。(1)恐惧焦虑心理:因个人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意外事故,突然创伤,使患者精神突然受到刺激,表现为愤怒、绝望、焦虑、恐惧、不知所措、心理失去平衡,此类病人16例,占80%。(2)理想心理:拒绝承认现实。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病人和家属充满着幻想,病人会认为在康复期会治愈出院参加工作。此类病人8例,占40%。(3) 抑郁悲观失望心理:经过一段时间住院治疗,双下肢仍麻木,功能几乎丧失。生活不能自理,顾虑重重,情绪低落。反应迟钝,消极沮丧,甚至不配合治疗,此类病人有3例,占15%。其中有2例不想存活。(4)默认、迫切心理:多数病人能承认疾病的预后,积极配合治疗,经常反复询问自已的病,迫切知道检查治疗的结果。期待治愈,此类病人15例,占75%。(5)依赖期心理:病人的自理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支持。这是个较漫长的时期,有相当错综复杂的心理反应。有焦虑痛苦、失眠、抑郁、自我形象紊乱等。此类病人18例,占90%。

1.3心理护理措施 (1)消除恐惧紧张愤怒的心理给病人一定的时间,发泄心中的不满,逐渐消除不良情绪,护士以亲切的语言同病人交谈,使病人感到真诚、温暖、可信,在适当的时候如开科室评价会,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取得家属和单位的支持,共同协助医护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让病人面对现实,鼓起生活的勇气,坚持康复训练,达到重返社会的目的。(2)宣教有关疾病知识,讲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给病人讲解有关心理卫生知识,指出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讲解情绪的特性,情绪变化在体内的反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才能增强食欲和睡眠,有利于疾病的恢复。(3)心理护理运用于康复训练协助作好病人的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定时翻身,可促进血液循坏防止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与结石等并发症。责任护士给病人按摩下肢,活动膝踝关节避免足下垂。指导病人和家属掌握有关训练方法和技能,帮助改变异常心理和行为。(4)抓住重点对心理障碍严重的病人,护理工作应有所侧重,有2例不想存活下去的病人,拒绝治疗和护理,根据其心理状况,医护人员关心其病情,耐心讲解、劝慰、多方面关怀,请一些恢复较好的病友言谈互教,取得家属和单位的共同支持,让病人面对现实,鼓起生活的勇气,坚持康复训练,早日重返社会[2]。

2结果

经过上述的心理护理,20例截瘫病人的心理障碍中有16例病人较入院时负担明显减轻,占80%,16例恐惧焦虑型病人中有14例心理状态改善,食欲增加,夜间可入睡。8例默认抑郁型经心理护理后能控制自已,情绪性格转为愉快开朗。2例不想存活病人,经心理护理后,主动配合医疗护理。

3讨论

心理护理应适用于病人的心理特征,此类病人住院时间长。他们相对与社会交往减少,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心理障碍,只有针对性作好各种心理疏导,才可免发出现人格障碍。为回归社会做好心理准备,对于截瘫病人心理护理更不可忽视,这是康复所必需。

参考文献

第5篇: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13-01

血液净化技术虽然延长了尿毒症患者的生命,但由于其病程长、并发症多,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且受经济条件、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困扰,在治疗中会出现各种心理反应。

1 常见的心理反应

1.1 早期否认心理 当患者从保守治疗转入血液透析治疗时,不能进入角色,不相信自己以往健壮的身体要靠“机器”来维持生命,由于透析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如失衡综合征等,致使患者对血液透析有抵触心理,症状稍有缓解就自作主张减少透析次数,甚至拒绝,致使氮质血症加重,导致并发症如心力衰竭等人为的加重病情。

1.2 中期焦虑心理 其主要特征是恐惧、担心、暴躁、易激惹,出现失眠、头痛,食欲不振,血压升高,影响透析效果。

1.3 晚期绝望心理 由于长期透析而疾病不能根治,加上并发症多,影响透析效果,而家人的关心日渐减少,使患者认为自己是“废人”,因而表现冷漠、自暴自弃,甚至产生绝望的轻生念头,在治疗上不配合,有时会把怒气发泄在医护人员身上,暴饮暴食,使透析期间体重大大增加。

2 护理对策

2.1 知识宣教 造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各种心理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相关知识匮乏,即使是长期血液透析的病人在认识上仍存在误区,因此相关知识的宣教显得尤为重要。当然针对不同阶段的病人,我们宣教的内容也是有所不同。比如对透析一个月以内的病人,要让他们明白此时肾功能损害的不可逆性,一旦进入尿毒症期,就只能依赖透析来维持生命,或通过移植重新获得一个有功能的肾脏,使病人放弃幻想,不要去做有害无利的尝试。继而告诉他们血液透析的原理及必要性,以及如何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维持性血透将要面临的各种问题,包括瘘管的保护、饮食的宜忌、体重的控制等,这样病人对怎样配合治疗就能做到心里有底,就能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对透析时间较长的病人,宣教知识应更深入,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一些并发症的原因,如何正确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降血压药物、维生素,注意食物中钾、磷、蛋白质等成分的含量等,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治疗中。

2.2 尊重病人 接受维持性血透治疗的病人,大多不再工作,有些在生活上还需要家人的帮助,而长期的治疗又造成他们敏感多疑的性格,总觉得别人会把他们当做废人,会嫌弃讨厌他们。因此护理人员理解尊重病人,与其建立平等、信任的人际关系。在平时要注意言行的得体,把握好分寸。既要多关心多体贴病人,又要维护他们的独立人格。多给一些赞扬,不要责怪批评病人,即使病人哪些方面做到而不够好,如未能很好控制体重等,也要合理的解释,善意的劝导,使病人自觉领会其中的利害关系,主动改变不良习惯。

2.3 社会支持 家庭是病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良好的家庭氛围对透析病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保护作用。所以要与病人家属经常联系,加强沟通,让家属了解家庭支持对病人的重要性,同时关心体会家属的难处,使家属能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面对病人。

总之,一个完整的个体包括心身两部分,两者相互影响。每一个丧失健康的病人在疾病缠身时,总会伴随着精神心理上的重负,而这些精神心理问题又会对其疾病的转归产生很大的影响。研究病人的心理特点,才能实施最佳的护理。恰当的护理可以使护患关系融洽,使病人身体和心理处于积极状态,焕发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然病人的心理问题不会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因此对病人的护理过程也应是动态的。

参考文献

第6篇: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患者均是我院2004-2007年手术患者中的一小部分,经筛选有较为明显心理特征的病例,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5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64岁,平均年龄40.8岁。病例中骑马摔伤骨折者43例,其它原因骨折者17例。上述患者均需手术治疗,才能逐渐康康复。

2 心理分析

由于所护理的患者因家庭状况,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及个人心理素质的不同,对手术治疗的心理状态有所不同,归纳分析如下几种:

2.1 恐惧心理,所有患者对自己本身所伤的部位和受伤的程度了解不够、认识不足、怀疑手术是否成功或怀疑医生的能力和护理中的隐私等产生惧怕心理,还有术中疼痛等原因,如术中复位产生的剧痛、麻醉镇痛不会产生的剧痛等等,这样内心产生一种术前恐惧和术后剧痛等恐惧感。

2.2 怀疑心理,有意回避自己的疼痛或伤情,总感觉无大事,对医生的诊断及医术持怀疑态度。

2.3 焦虑心理,由于是骨伤,往往都需要手术来解决,动一下就产生剧痛,再者手术费用都较高,患者会感到无法承受。所以产生忧心重重,焦虑不安的情绪。

2.4 矛盾心理,有的骨伤一次手术得不到治愈,需要几次手术才能解决,而且愈合时间长,产生担心治疗不彻底,留下后遗症,心理状态较为矛盾,情绪较为低落等等原因。

3 心理护理

3.1 术前的心理护理

3.1.1 实施手术前首先要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疑虑心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做好术前耐心说服各基本手术常识的讲解,让患者了解手术的过程和手术的必要性,促其配合好手术。如果患者对手术认识不足,对手术的成功和后期康复会产生疑虑,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术前应积极向患者进行系统指导,使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安全性及医护人员对手术提前进行准备,并告诉患者该手术成功率的把握性,治愈后不会产生不良后果,增强患者对手术的自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消除顾虑,配合手术的成功实施。

3.1.2 在进行护理中加强与病人的情感交流,减轻病人的焦虑及孤独的心理。患者初到病房面对的环境比较陌生,远离亲人的精心呵护,极易引起精神紧张和孤独感,对手术产生焦虑及恐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就应加强与病人的情感联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在做各项护理工作时,耐心细致,态度和蔼,多做解释,以深入浅出地介绍手术过程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及处理方法,并向患者讲解病区及病房的有关注意事项,使患者减轻思想顾虑,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3.1.3 向患者解释术前准备的意义,使患者顺利度过术前等候的矛盾心理时期及行术前的各项化验指标的必要性,使患者排除恐惧不安的心理,消除对手术的惧怕,使其欣然接受。

3.1.4 稳定患者的思想情绪,保证手术正常实施,应嘱患者注意术前的休息,可让患者口服镇静药,保证充足睡眼,这样更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总之,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对整个手术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人性化服务的具体体现,是手术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样可帮助病人建立有利的治疗和康复的良好心理状态,以达到手术前心理护理的目的。也可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康复十分有利。

4 体会

手术前患者都有一种恐惧、怀疑、焦虑、矛盾的心理过程,也是患者的共同心理现象。这对术前、术中、术后的康复十分有利,也非常重要,特别是老年患者,进入老年期后由于组织器官退行性变化和生活、工作、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的变化等引起了生理的功能减退,开始表现出独有的心理特点。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配合医生努力做好手术患者的思想工作,加强同患者的情感交流,满足患者对手术疑虑的心理要求,增加患者接受手术的信心和决心。这样做有利于克服患者不安焦虑的心理过程,也为患者早日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紫瀛主编《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第7篇: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手术 心理 护理 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266-02

1 心理护理体会

1.1 对心理护理实施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一个人从正常生活和社会环境中来到医院住院,看到医院各种各样的病人后,疾病就开始不断的捆扰患者的身心,由于生活节律被打乱,再加上手术病人一般对人体生理、解剖、麻醉、手术方法及手术后处理缺乏了解,就产生捆惧感,病人在术前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害怕和担心。怕的是疼痛,担心的是否会出现意外。手术病人入院后,就盼着早日手术,而一旦安排了手术日,就会恐惶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心理波动很大。 针对病人术前的心理特点,应请主刀医生在术前一日看望病人,同病人沟通,尽量解除病人的紧张不安心理,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向病人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手术的安全性作出肯定,使病人获得安全感,让病人知道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

精神和心理压力主要是对手术、麻醉等相关知识缺乏或有更深了解所引起的焦虑、恐惧等,这种情绪变化不仅仅直接影响麻醉和手术的实施,还影响术后的治疗效果。护士是在手术前后直接看护病人各种变化的,因此,在与病人接触的过程中进行恰当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与病人的交谈中,要进一步掌握病人的职业、文化、婚姻家庭等状况,要实施的手术仔细解释,耐心说明,使病人对手术的顺利实施及对病人术后恢复报科学的态度,设法帮他们减轻心理负担,让他们有充分的心理和精神准备,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手术。

1.2 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手术前的恐惧、焦虑会影响到麻醉和手术效果,硬膜外物扩散不全,全麻诱导期不平稳,术中出血量大,术后刀口愈合慢等一系列并发症。

病人进入手术室的陈设、布置,无形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为了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增强手术的信心,护士应认真负责,严格自行查对制度,对病人态度从容,热情诚恳,动作轻巧、热情、尽可能准确地解释病人的各种疑问,给予病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讲明手术的意义,让患者认同手术的必要性。

一般病人躺到手术台上就容易产生孤立无援的心理,这时护理人员因该诚恳地给患者进行解释,抚慰,讲明手术前实施的各种护理操作,如:静脉穿刺、导尿、上约束带,放置电刀铅板等,让病人心里有数,将实行何种麻醉,手术中因该怎样配合,让患者感到充分的手术准备,从而减轻和消除孤立无援的心情,形成安全感,对医务人员有了亲切和信任感,就会对整个手术过程有了信任。

1.3 手术进行中的心理护理:

由于不同的麻醉、手术类型、年龄、性别、因而手术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也各不相同,手术过程中要注意清醒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安慰病人,观察其面部表情及其发出的声响,并高诉病人手术中如:电动吸引器、电刀、监护仪及手术器械发出的等不要害怕,手术过程中,般动物品要轻稳,避免碰撞声,以免发出刺耳的声音使病人心惊胆颤,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言谈要严谨,详细分析手术中各种情况,并加以解释,作出相应的的措施,如腹部手术探察腹腔脏器出现牵拉不适引起恶心、呕吐时鼓励病人做张口平稳深呼吸,稳定情绪,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如病人出汗口干时及时给予擦汗,生理盐水湿润口唇,按病人所需给予帮助,使患者感到似亲人在身边,从而满足他们的心理要求。

护理人员还可以将手术进程告诉病人,从而减轻术中病人的焦虑、紧张感,取得病人的配合和谅解。

1.4 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最急于知道是,手术是否成功?怎样迅速康复?为此应对清醒的病人说明,由于患者的积极配合,手术取得成功,同时给予患者及家属适当指导注意保护手术伤口,保持引流管道畅通,术后的卧位及禁食的时间,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预祝早日康复等。

术后的访视也是很重要的环节, 进一步沟通护患的情感,保持患者良好的心境以利患者早日康复。

2 小结

患者良好的心理是康复的一半,通过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探讨,观察病人的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变化,不断探索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去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以期达到病人早日康复的目的,为我们护理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8篇: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

1 临床资料

自2005年1月~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肝功能损害的合并丙型肝炎的孕妇共34例,年龄24~36岁,平均29岁,孕周为16~32周。通过心理护理,均取得较好疗效。

2 心理护理

2.1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前提 通过细致观察患者的表情、言语、行为以及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症状、职业、文化程度、兴趣等,通过病历了解患者治疗情况,以便采用不同方法接触患者,了解其心理活动。此外还可向家属了解患者提出哪些问题及要求,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语言行为和表现等。护理人员把看到的、听到的、观察到的,能反映患者精神状态的情况加以分析、判断、推理,从而准确地掌握患者的真实思想。

2.2妊娠合并丙肝孕妇的心理状态分析 妊娠合并丙型肝炎患者一般消化道症状比较明显,并可引起早产、死胎、畸胎、宫内垂直传播及新生儿肝炎,产后大出血也较常见,重症肝炎发生率高,病死率也较正常妊娠高[2],因此患者大都有一定心理压力,她们的心理状态主要有如下几种:

2.2.1焦虑及恐惧的心理 孕妇感染丙型肝炎以后,不仅自己病情易反复发作,而且在宫内和生产时都可能使胎儿也受感染,加上妊娠后孕妇的肝炎症状可加重,肝功能受损也可加重,这些都会使孕妇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她们担心胎儿发育不良、畸形或感染丙肝病毒,怕使用药物治疗对影响胎儿,又怕长期住院治疗加重家庭经济负担,这种焦虑及恐惧的心理能引起孕妇生理、情感、社会和精神方面的影响。

2.2.2悲观、失望的心理 妊娠合并丙型肝炎病情易反复且较重,甚至可发展为重型症肝炎,治疗疗效也欠佳,对她们来说妊娠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没有常人即将为人母的喜悦,患者常认为无药可救,自暴自弃,不愿配合治疗,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表现出悲观的态度。

2.2.3自卑孤独的心理 丙型肝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需要严密消毒和隔离。妊娠对夫妻生活的影响无法回避,无形中又拉开了孕妇与家人的距离。在妊娠这段特殊时期,孕妇心理表现很矛盾,既需要家人更多的关怀照顾,又怕家人被传染,患者还害怕丈夫及家人嫌弃自己,担心生下不健康的孩子会给家庭带来不幸,从而产生自卑和孤独的心理。

3 心理护理要点

3.1尊重孕妇,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对入院患者应热情接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与传染病有关制度,给患者充分的同情与关心。尊重孕妇人格,为患者保密,取得患者的信任,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打下基础。

3.2进行有效沟通,加强卫生宣教 每个妊娠合并丙型肝炎的孕妇都渴望一个倾诉对象,从中得到理解与安慰,而护士便是她们最好的倾诉对象,护士应理解孕妇表现出的种种不良情绪,要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焦虑和担心,耐心倾听她们的主诉,并利用语言技巧及利用已获得良好妊娠结局的同类孕妇进行现身说法,并向她们宣教,向其说明不良的心理状态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及胎儿生长发育,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对肝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并且医生会根据她们的具体情况合理用药,有不少丙肝患者怀孕并顺利分娩出健康的宝宝。向她们宣传阻断母婴传播的种种措施,如:正确的消毒隔离措施,采用人工喂养等均可减少丙肝病毒对胎儿的传染,从而减轻和缓解恐惧和自卑的心理,使她们对妊娠分娩充满信心。

3.3教会患者应用心理防卫机制的方法 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别人的同情和帮助是需要的,但真正走出困境的关键要靠自己,妊娠合并丙肝孕妇所承受的身心痛苦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所以,我们应教会患者心理防卫机制方法以缓解她们的心理压力。

3.4积极调动孕妇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在妊娠这段特殊的时期,孕妇一般都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心,尤其是家人的关心,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还应充分调动孕妇的社会支持系统的积极作用,允许住院期间有一名陪护,并与之处理好关系。护患关系、陪患关系、陪护关系之间融洽的沟通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关键。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使孕妇对护理人员感到可亲可信可敬,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很好地配合治疗。

妊娠合并丙肝是一种身心疾病,既有心理效应致病情加重,同时心理因素又影响孕妇的治疗效果。因而深入的分析孕妇心理状态,并采取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不但可以加深护患感情,而且会增强孕妇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治疗收到良好效果,明显提高良好妊娠的成功率。

参 考 文 献

第9篇: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新入院精神病人;护理;住院;依从性

精神病人存在着思维、情感、行为等障碍,不能正确的认识主客观世界,其自身缺乏对病态的认识和判断,拒绝接受自己有病的说法,不肯就医,因此大多数病人为被动就医、哄骗就医或强迫就医。特别是新入院病人不会主动配合治疗,极易发生拒绝服药、拒食、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外走、不知料理个人卫生、睡眠障碍等护理问题。我们把入院不足20 天的病人视为新入院病人,它是一个特殊时期,做好这个时期的护理对病人疾病的转归、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

1熟悉病情,做好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很重要的工作,沟通是心理护理的门户,不能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心理护理就无从谈起。所以要求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行为及非语言行为,采用科学启发解释、教育或暗示,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从而改善心境使病人从不安、烦闷、消极、抑郁等情绪中摆脱出来,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尽快摆脱疾病的痛苦,走上健康之路。新入院病人的心理护理的重点是让病人感到安全,取得病人的信任,从而安心住院,配合治疗。精神病人的各种异常活动,往往给家人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也不会引起别人的同情和理解,甚至遭到亲人的指责误解与打骂,这样更加重了病人的不安全感,给病人留下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在工作中要尊重病人的人格,要同情、理解、相信病人,爱护病人,护理人员不诋毁、取笑病人,对病人出现的离奇古怪的言语要耐心倾听、幼稚怪异的行为要注意观察,既不要与病人辩论或强行纠正、制止,也不要表示认同支持病人,但要保证病人的安全。因为每个患者的症状都各不相同,心理状态也各有不同,要因人而异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通过心理护理稳定病人的情绪,改变病人的异常行为,帮助病人建立起良好的治疗性关系或治疗性人际关系。

2护理人员及时、正确的执行医嘱,确保病人的药物治疗

精神病人在疾病初期,各种治疗中药物治疗是根本。要认真核对医嘱,准确投药。发药前要督促病人入厕,料理好大小便,服药后30 分内不准入厕。发药时要精力集中,熟悉病人姓名、面貌,两人认准病人,两人核对后将药亲自交给病人,看到病人将药服下,检查口腔确认有无将药物藏于上腭、舌下、齿龈与唇颊之间等处,保证服药到胃。服药后30 分钟内不离视线看护,防止病人将药物呕出。对拒绝服药的病人,如果经督促、劝解,病人仍旧拒绝服药,则应报告医生更换给药途径。鼻饲给药、肌注抗精神病药物,注意操作前后要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

3病人的生活护理

由于精神病人受症状支配,生活不能自理。生活护理是基础护理的重点和难点,精神病人因其思维活动异常,大部分病人日常生活自理障碍,如饮食、睡眠、大小便、个人卫生等,都依赖护士的帮助、督促和指导。尤其新入院的病人,有时对周围一切持怀疑态度,怀疑饭菜里有毒而拒食,怀疑周围人要谋杀自己而不敢与周围人交往,夜间不敢入睡甚至彻夜不眠。有的病人生活懒散,不讲卫生不洗脸,有的病人大小便不知上厕所。因此精神科护士不仅要有雄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颗慈母的心,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去帮助病人洗脸梳头、修剪指甲、换洗衣服等。护士还要给拒食的病人劝食、喂食。有时要向母亲一样牵着病人的手,把病人送入厕所,而且还要在门口守候。这是满足病人心理需求的重要护理手段。通过以上的护理增强了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拉近了护、患距离,提高了住院依从性,有利于各项诊疗护理措施的实施。

4病人饮食护理

根据病情需要护理人员要按时按量为病人提供适宜饮食,保证病人营养物质和水分的摄入。在进餐时应细心观察病人进餐情况。有的病人受症状支配而影响进食。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认为饭里有毒拒绝进食,要集体进餐,打饭流程病人亲自监督,或与他人的饭对调,或者工作人员先品尝;对称自己有罪不进食,工作人员把饭菜拌在一起或饭后必须协助清洗餐具等;把食物看成其他不能吃的东西而不进食,给病人更换其他食物,同时向病人解释并给予安慰;受药物副作用影响出现吞咽困难而影响进食,要给予流食,劝病人缓慢进食;暴饮暴食不知饥饱的病人,要适当限制入量。对意志倒错,吃赃物、异食癖的病人,护理人员要及时清除病区的生活垃圾和严密看护病人,保证病人每餐吃饱。对进食不好的病人给予保护性约束后鼻饲流食、静脉输液等,以保证营养素的摄入。

5病人的安全护理

新入院病人的安全护理重点是防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外走等问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熟悉病人病史、病情及症状,坚守岗位,新入院病人安置在重点病室,保证病室环境安全,管理好床单位,对病人24 小时不离视线看护。对发生突然冲动的病人,攻击性较强,不能放任不管,要机智大胆,果断地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伤人或自伤;对症状活跃有可能发生意外的病人,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对住院态度转变快又主动与护理人员搭讪,询问工作人员作息时间,主动要求协助工作人员管理的病人,要提高警惕,防止伺机外走;对主动与同病室的病人交谈,窃窃私语的病人,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采取有力措施;对上厕所或反复上厕所的病人要专人陪护。

6病人睡眠的护理

良好的睡眠可促进病情的恢复,严重的失眠可使病人焦虑、烦躁、苦恼、并易发生意外。新入院病人往往存在着睡眠障碍,护理人员要根据睡眠障碍的原因及心理进行护理。首先要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入睡环境,睡前用温水泡脚,督促他们养成按时就寝的习惯。防止病人蒙头睡觉,要善于发现伪装入睡的病人,如果病人因精神分裂症症状而出现睡眠障碍,可报告医生增加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如果病人由于紧张、焦虑、恐惧情绪导致失眠,则应加强心理护理。精神科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掌握新入院精神病人的病情,做好新入院精神病人的护理工作,提高病人住院的依从性,使病人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