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

病人护理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病人护理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病人护理心得体会

第1篇: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白血病;心理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302-01

1 忧郁、孤独心里

白血病系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人们对此病十分恐惧,对治疗和预后甚为忧虑。对焦虑恐惧、悲观失望、怀疑和自我封闭者,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就医环境,并对主管医生和护士进行介绍,护士可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 满足其心理需求,取得患者的信任; 可以通过有针对性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信心;可以向患者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案是针对病情需要制定的,使患者对医疗方案放心,并利用典型病例的成功之路启发、引导,以消除顾虑,克服患者角色形为缺如或强化现象,减轻恐癌心理负担;还要强调现在所用治疗方案的必要性,使患者有信心坚持治疗。

2 亲情娱乐,朋友关爱

白血病患者的情绪异常对预后影响很大。不良的情绪往往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有些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心理特征也往往发生变化,患者开始产生一种自卑孤独心理和愤懑情绪。他们一旦进入患者角色,立即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都与周围的人们划了一条鸿沟,自我价值感突然落失,感到自己成了人们望而却步的人,成了惹人讨厌的人,因而感到自卑。那种兴高采烈、生机勃勃的形象不见了,代之以情感脆弱、被动依赖、敏感多疑,自我中心等表现。对这些患者,应掌握其产生的根源及表现形式,及时争取家属、亲友、同事等社会系统的默契配合,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心理护理应当与生理护理结合进行,做到身心积极效应互相促进。 同时此类患者大都空闲时间多,就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可循序渐进诱导,开展适当形式的娱乐活动,如欣赏音乐、绘画、看电视、听广播等,活跃病房生活,使之注意力情感转移,以杜绝其寻求不良的寄托心理。

3 悲观、失望、真正、、甚至想自杀的心理

由于患者自身疾病复杂多变,随时有可能出现出血、感染、甚至昏迷再次住院,加上亲友关心体贴不够或同室病友病情恶化,使患者丧失坚持治疗的信心,产生绝望甚至想自杀的心理。护士应仔细观察病人的神志意识,认真耐心地倾听并仔细分析患者叙说自己的病情的目的,谨慎地从爱护患者的角度出发,予以安慰,主动关心患者的生活,鼓励患者多进食,必要时给患者换一个病室,避免病人目睹病友的痛苦经历,稳定情绪,同时以同病室恢复期病人为例,耐心讲解白血病的相关知识,让病人知道白血病是可以控制的,但要积极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并用文雅失望举止,端庄的态度,稳重准确、娴熟操作给予各种治疗和护理,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念。

4 消极、自卑心理

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患者的身心遭受严重摧残,对生活失去信心。常表现出严重的忧郁、甚至绝交、拒绝治疗。护士应很有礼貌的用亲切的口语,尊敬的称谓患者交谈,了解原因,尽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用自己的行动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能 相互信任相信治疗、相信自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积极配合治疗。

5 积极暗示,减少刺激

根据病人的性格、文化程度、个人背景、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对病人抱有同情心,使病人从沉重的精神压力中解脱。病人需经常抽血及做骨髓穿刺检查,应热情、耐心地进行解释,事先说明其目的、必要性以及操作过程。操作时体贴关怀病人,尽量减轻其不适。介绍经过化疗而缓解的典型病例,鼓励病人正视疾病,以积极态度坚持完成化疗,并介绍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化疗时的注意事项,注意口腔清洁,多漱口。鼓励病人家属参与护理过程,使病人感到自己处于一个关心、同情、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中,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若做骨髓移植的病人解释骨髓移植的必要性、可行性、要求、操作方法和应配合事项,及向其讲解同种病例移植成功的例子,以增强其信心,消除其顾虑和心理排斥情绪,使其顺利地配合医护工作。

总之对于白血病患者,应向其多讲解一些医学知识、保健常识,不断鼓励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信念的力量很重要,在白血病漫长治疗旅途上,除了外界必要的支持和鼓励外,在每一个重要时刻,白血病患者自己给自己一些奖励、自己给自己一些掌声,也是很有必要、很有意议的。

参考文献

第2篇: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妇产科比较严重的合并症。在孕妇妊娠期间其体内会发生很多变化。这样就加重了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在一般状况下心脏能够承受。但孕妇本身就患有心脏病会使患者的心脏功能进一步下降。从而有可能危害到母子的生命?在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6O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对其进行相关治疗和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60例。年龄2038(25.110.5)岁。在所有患者中先天性心脏病者34例。风湿性心脏病者7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原发性心肌炎4例,其他类型心脏病l0例。

    患者孕周1l0次/min、呼吸>20次/min,伴夜间胸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或出现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监测胎动、胎心、宫缩等。孕28w后每周体重增加不超过0.5kg.医护人员需要严密的观察胎心音的具体情况,同时需要指导孕妇进行自我监测。如果发现有任何异常情况需及时向医生报告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脉搏等指标。时刻做好记录医护人员还应当对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宫缩以及胎心的情况做严密的观察。如果出现宫缩、见红或胎膜早破的现象。应及时做好终止妊娠的准备在分娩时需有专人陪护,在一旁鼓励和安慰。尽量使孕妇镇静。.同时需要医护人员随时观察患者是否有心衰的表现。并且准备好急救药品和仪器在产后需要对产妇加强监测。并且留置导尿管。记录出入量产妇在出院前需受到育儿方法的相关指导。并且需要定期来院复诊对于产妇的饮食方面也应当做相应的注意。医护人员需要与其家属做好沟通。让患者多休息。多注意饮食上的营养搭配。减少过量脂肪和盐分的摄入。要适量的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以及铁和锌的摄入。应多食人容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和水果。避免便秘导致心脏负担的增加2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治愈。其中50例经剖宫产终止妊娠。10例经阴道自然分娩。患者及新生儿均康复出院。60例新生儿中有43例为足月儿,体重为2500~2800g,均健康。

    3讨论有研究表明。孕妇的死亡原因主要之一是妊娠合并心脏病。母体在围产期时自身会出现生理和解剖的一系列变化。特别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其在孕妇妊娠32w之后到达最高峰。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心脏负担患者在这段时期子宫会增大。同时大血管扭曲。心脏的后负荷增加之后就会出现心力衰竭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在妊娠前后如果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后就会危及母子的生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所以我们需要注意患者的早期监测、治疗和护理。此病还可能导致婴儿出现先天性心脏病。

    即怀孕初期的2~3个月之间。因为心脏以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从而导致局部解剖结构出现异常。或者是婴儿出生后不能闭合自动关闭的通道此病除了个别小室间隔缺损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临床上的主要症状为心功能不全、紫绀以及发育不良等。医护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为医生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对于妊娠合并,脏病的护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耐心向患者讲解手术的过程以及具体方法。耐心倾听患者的疑惑。向患者以及家属讲述妊娠心脏病的相关知识。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律的相关变化。从而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发展。

第3篇: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慢性肺心源心脏病;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收冶肺心病患者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均符合肺心病的诊断标准, 50~60岁30例,60—80岁16例,病情好转出院者46例,无死亡病例。

2护理

2.1.护理要点:解除气道阻塞,合理用氧、减轻呼吸困难;遵医嘱及时合理用药;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给以心理支持,做好生活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落实健康宣教。

2.2护理措施:

(1)解除气道阻塞,改善肺泡通气,及时清除痰液,神志清醒病人应鼓励咳嗽,痰稠不易咳出时,可有效湿化分泌物充分引流,危重体弱病人,定时更换,叩击背部使痰易于咳出。对神志不清者,可进行机械吸痰,需注意无菌操作,抽吸压力要适当,动作轻柔。

(2)合理用氧、减轻呼吸困难:根据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程度不同,合理用氧,一般给予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如病情需要提高氧浓度,应辅以呼吸兴奋剂刺激通气或使用呼吸机改善通气。吸氧后如呼吸困难缓解、呼吸频率减慢、节律正常、血压上升,心率减慢,心律正常,紫绀减轻、皮肤转暖、神经转清、尿量增加等,表示氧疗有效,若呼吸过缓,意识障碍加深,必考虑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必要时采取增加通气量措施。

(3)药物护理 为患者讲解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并慢性肺心病的发生、发展,使患者对治疗及用药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为患者制定合理用药方案,严格掌握服药时间,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预防并发症。

(4) 心理护理 患者的情绪对心、肺影响很大,当患者情绪激动时,胸闷、气喘均有加重,我们通过倾听患者诉说、说服、移情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生活护理 46例患者年龄较大,身患疾病多,根据肺部疾病的特点,患者入院后,力求为患者创造舒适和谐的休养治疗环境,病室保持安静、卫生及方便。嘱病人随气温变化及时增添衣服,避免着凉,按时作息,使患者生活有规律、和谐的生活。使患者心情愉快,有助疾病康复。

(6)建立好的护患关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的康复影响很大,我们做到充分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经历、家庭状况,症状特点等,多接触患者,对患者充满爱心。通过与患者积极的接触,我们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随时、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达到最佳休养治疗效果。

(7)健康宣教

1).指导病人缩唇呼吸,改善通气。

2).预防呼吸道感染,根据季节及时更换衣服。

3).戒烟,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4).饮食采取少食多餐,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5).坚持适当的室外活动,也可采取人工被动免疫。

3小结

综上所述,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人临床疗效,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 娟 肺心病人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4(29),8

第4篇: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截瘫;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44-02

截瘫患者多见于车祸、高处坠落、砸伤及运动性损伤等,可造成患者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失去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和家庭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生活负担[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科共收治截瘫病人20例。其中男19例,女1例,年龄最大49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35岁。重物砸伤3例,坠落伤5例,车祸3例,塌方伤9例。

1.2心理分析 20例截瘫病人心理障碍错综复杂,在病人中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归纳起来有5种类型。(1)恐惧焦虑心理:因个人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意外事故,突然创伤,使患者精神突然受到刺激,表现为愤怒、绝望、焦虑、恐惧、不知所措、心理失去平衡,此类病人16例,占80%。(2)理想心理:拒绝承认现实。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病人和家属充满着幻想,病人会认为在康复期会治愈出院参加工作。此类病人8例,占40%。(3) 抑郁悲观失望心理:经过一段时间住院治疗,双下肢仍麻木,功能几乎丧失。生活不能自理,顾虑重重,情绪低落。反应迟钝,消极沮丧,甚至不配合治疗,此类病人有3例,占15%。其中有2例不想存活。(4)默认、迫切心理:多数病人能承认疾病的预后,积极配合治疗,经常反复询问自已的病,迫切知道检查治疗的结果。期待治愈,此类病人15例,占75%。(5)依赖期心理:病人的自理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支持。这是个较漫长的时期,有相当错综复杂的心理反应。有焦虑痛苦、失眠、抑郁、自我形象紊乱等。此类病人18例,占90%。

1.3心理护理措施 (1)消除恐惧紧张愤怒的心理给病人一定的时间,发泄心中的不满,逐渐消除不良情绪,护士以亲切的语言同病人交谈,使病人感到真诚、温暖、可信,在适当的时候如开科室评价会,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取得家属和单位的支持,共同协助医护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让病人面对现实,鼓起生活的勇气,坚持康复训练,达到重返社会的目的。(2)宣教有关疾病知识,讲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给病人讲解有关心理卫生知识,指出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讲解情绪的特性,情绪变化在体内的反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才能增强食欲和睡眠,有利于疾病的恢复。(3)心理护理运用于康复训练协助作好病人的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定时翻身,可促进血液循坏防止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与结石等并发症。责任护士给病人按摩下肢,活动膝踝关节避免足下垂。指导病人和家属掌握有关训练方法和技能,帮助改变异常心理和行为。(4)抓住重点对心理障碍严重的病人,护理工作应有所侧重,有2例不想存活下去的病人,拒绝治疗和护理,根据其心理状况,医护人员关心其病情,耐心讲解、劝慰、多方面关怀,请一些恢复较好的病友言谈互教,取得家属和单位的共同支持,让病人面对现实,鼓起生活的勇气,坚持康复训练,早日重返社会[2]。

2结果

经过上述的心理护理,20例截瘫病人的心理障碍中有16例病人较入院时负担明显减轻,占80%,16例恐惧焦虑型病人中有14例心理状态改善,食欲增加,夜间可入睡。8例默认抑郁型经心理护理后能控制自已,情绪性格转为愉快开朗。2例不想存活病人,经心理护理后,主动配合医疗护理。

3讨论

心理护理应适用于病人的心理特征,此类病人住院时间长。他们相对与社会交往减少,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心理障碍,只有针对性作好各种心理疏导,才可免发出现人格障碍。为回归社会做好心理准备,对于截瘫病人心理护理更不可忽视,这是康复所必需。

参考文献

第5篇: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13-01

血液净化技术虽然延长了尿毒症患者的生命,但由于其病程长、并发症多,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且受经济条件、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困扰,在治疗中会出现各种心理反应。

1 常见的心理反应

1.1 早期否认心理 当患者从保守治疗转入血液透析治疗时,不能进入角色,不相信自己以往健壮的身体要靠“机器”来维持生命,由于透析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如失衡综合征等,致使患者对血液透析有抵触心理,症状稍有缓解就自作主张减少透析次数,甚至拒绝,致使氮质血症加重,导致并发症如心力衰竭等人为的加重病情。

1.2 中期焦虑心理 其主要特征是恐惧、担心、暴躁、易激惹,出现失眠、头痛,食欲不振,血压升高,影响透析效果。

1.3 晚期绝望心理 由于长期透析而疾病不能根治,加上并发症多,影响透析效果,而家人的关心日渐减少,使患者认为自己是“废人”,因而表现冷漠、自暴自弃,甚至产生绝望的轻生念头,在治疗上不配合,有时会把怒气发泄在医护人员身上,暴饮暴食,使透析期间体重大大增加。

2 护理对策

2.1 知识宣教 造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各种心理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相关知识匮乏,即使是长期血液透析的病人在认识上仍存在误区,因此相关知识的宣教显得尤为重要。当然针对不同阶段的病人,我们宣教的内容也是有所不同。比如对透析一个月以内的病人,要让他们明白此时肾功能损害的不可逆性,一旦进入尿毒症期,就只能依赖透析来维持生命,或通过移植重新获得一个有功能的肾脏,使病人放弃幻想,不要去做有害无利的尝试。继而告诉他们血液透析的原理及必要性,以及如何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维持性血透将要面临的各种问题,包括瘘管的保护、饮食的宜忌、体重的控制等,这样病人对怎样配合治疗就能做到心里有底,就能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对透析时间较长的病人,宣教知识应更深入,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一些并发症的原因,如何正确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降血压药物、维生素,注意食物中钾、磷、蛋白质等成分的含量等,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治疗中。

2.2 尊重病人 接受维持性血透治疗的病人,大多不再工作,有些在生活上还需要家人的帮助,而长期的治疗又造成他们敏感多疑的性格,总觉得别人会把他们当做废人,会嫌弃讨厌他们。因此护理人员理解尊重病人,与其建立平等、信任的人际关系。在平时要注意言行的得体,把握好分寸。既要多关心多体贴病人,又要维护他们的独立人格。多给一些赞扬,不要责怪批评病人,即使病人哪些方面做到而不够好,如未能很好控制体重等,也要合理的解释,善意的劝导,使病人自觉领会其中的利害关系,主动改变不良习惯。

2.3 社会支持 家庭是病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良好的家庭氛围对透析病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保护作用。所以要与病人家属经常联系,加强沟通,让家属了解家庭支持对病人的重要性,同时关心体会家属的难处,使家属能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面对病人。

总之,一个完整的个体包括心身两部分,两者相互影响。每一个丧失健康的病人在疾病缠身时,总会伴随着精神心理上的重负,而这些精神心理问题又会对其疾病的转归产生很大的影响。研究病人的心理特点,才能实施最佳的护理。恰当的护理可以使护患关系融洽,使病人身体和心理处于积极状态,焕发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然病人的心理问题不会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因此对病人的护理过程也应是动态的。

参考文献

第6篇: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患者均是我院2004-2007年手术患者中的一小部分,经筛选有较为明显心理特征的病例,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5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64岁,平均年龄40.8岁。病例中骑马摔伤骨折者43例,其它原因骨折者17例。上述患者均需手术治疗,才能逐渐康康复。

2 心理分析

由于所护理的患者因家庭状况,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及个人心理素质的不同,对手术治疗的心理状态有所不同,归纳分析如下几种:

2.1 恐惧心理,所有患者对自己本身所伤的部位和受伤的程度了解不够、认识不足、怀疑手术是否成功或怀疑医生的能力和护理中的隐私等产生惧怕心理,还有术中疼痛等原因,如术中复位产生的剧痛、麻醉镇痛不会产生的剧痛等等,这样内心产生一种术前恐惧和术后剧痛等恐惧感。

2.2 怀疑心理,有意回避自己的疼痛或伤情,总感觉无大事,对医生的诊断及医术持怀疑态度。

2.3 焦虑心理,由于是骨伤,往往都需要手术来解决,动一下就产生剧痛,再者手术费用都较高,患者会感到无法承受。所以产生忧心重重,焦虑不安的情绪。

2.4 矛盾心理,有的骨伤一次手术得不到治愈,需要几次手术才能解决,而且愈合时间长,产生担心治疗不彻底,留下后遗症,心理状态较为矛盾,情绪较为低落等等原因。

3 心理护理

3.1 术前的心理护理

3.1.1 实施手术前首先要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疑虑心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做好术前耐心说服各基本手术常识的讲解,让患者了解手术的过程和手术的必要性,促其配合好手术。如果患者对手术认识不足,对手术的成功和后期康复会产生疑虑,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术前应积极向患者进行系统指导,使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安全性及医护人员对手术提前进行准备,并告诉患者该手术成功率的把握性,治愈后不会产生不良后果,增强患者对手术的自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消除顾虑,配合手术的成功实施。

3.1.2 在进行护理中加强与病人的情感交流,减轻病人的焦虑及孤独的心理。患者初到病房面对的环境比较陌生,远离亲人的精心呵护,极易引起精神紧张和孤独感,对手术产生焦虑及恐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就应加强与病人的情感联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在做各项护理工作时,耐心细致,态度和蔼,多做解释,以深入浅出地介绍手术过程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及处理方法,并向患者讲解病区及病房的有关注意事项,使患者减轻思想顾虑,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3.1.3 向患者解释术前准备的意义,使患者顺利度过术前等候的矛盾心理时期及行术前的各项化验指标的必要性,使患者排除恐惧不安的心理,消除对手术的惧怕,使其欣然接受。

3.1.4 稳定患者的思想情绪,保证手术正常实施,应嘱患者注意术前的休息,可让患者口服镇静药,保证充足睡眼,这样更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总之,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对整个手术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人性化服务的具体体现,是手术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样可帮助病人建立有利的治疗和康复的良好心理状态,以达到手术前心理护理的目的。也可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康复十分有利。

4 体会

手术前患者都有一种恐惧、怀疑、焦虑、矛盾的心理过程,也是患者的共同心理现象。这对术前、术中、术后的康复十分有利,也非常重要,特别是老年患者,进入老年期后由于组织器官退行性变化和生活、工作、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的变化等引起了生理的功能减退,开始表现出独有的心理特点。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配合医生努力做好手术患者的思想工作,加强同患者的情感交流,满足患者对手术疑虑的心理要求,增加患者接受手术的信心和决心。这样做有利于克服患者不安焦虑的心理过程,也为患者早日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紫瀛主编《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第7篇: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手术 心理 护理 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266-02

1 心理护理体会

1.1 对心理护理实施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一个人从正常生活和社会环境中来到医院住院,看到医院各种各样的病人后,疾病就开始不断的捆扰患者的身心,由于生活节律被打乱,再加上手术病人一般对人体生理、解剖、麻醉、手术方法及手术后处理缺乏了解,就产生捆惧感,病人在术前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害怕和担心。怕的是疼痛,担心的是否会出现意外。手术病人入院后,就盼着早日手术,而一旦安排了手术日,就会恐惶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心理波动很大。 针对病人术前的心理特点,应请主刀医生在术前一日看望病人,同病人沟通,尽量解除病人的紧张不安心理,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向病人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手术的安全性作出肯定,使病人获得安全感,让病人知道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

精神和心理压力主要是对手术、麻醉等相关知识缺乏或有更深了解所引起的焦虑、恐惧等,这种情绪变化不仅仅直接影响麻醉和手术的实施,还影响术后的治疗效果。护士是在手术前后直接看护病人各种变化的,因此,在与病人接触的过程中进行恰当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与病人的交谈中,要进一步掌握病人的职业、文化、婚姻家庭等状况,要实施的手术仔细解释,耐心说明,使病人对手术的顺利实施及对病人术后恢复报科学的态度,设法帮他们减轻心理负担,让他们有充分的心理和精神准备,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手术。

1.2 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手术前的恐惧、焦虑会影响到麻醉和手术效果,硬膜外物扩散不全,全麻诱导期不平稳,术中出血量大,术后刀口愈合慢等一系列并发症。

病人进入手术室的陈设、布置,无形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为了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增强手术的信心,护士应认真负责,严格自行查对制度,对病人态度从容,热情诚恳,动作轻巧、热情、尽可能准确地解释病人的各种疑问,给予病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讲明手术的意义,让患者认同手术的必要性。

一般病人躺到手术台上就容易产生孤立无援的心理,这时护理人员因该诚恳地给患者进行解释,抚慰,讲明手术前实施的各种护理操作,如:静脉穿刺、导尿、上约束带,放置电刀铅板等,让病人心里有数,将实行何种麻醉,手术中因该怎样配合,让患者感到充分的手术准备,从而减轻和消除孤立无援的心情,形成安全感,对医务人员有了亲切和信任感,就会对整个手术过程有了信任。

1.3 手术进行中的心理护理:

由于不同的麻醉、手术类型、年龄、性别、因而手术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也各不相同,手术过程中要注意清醒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安慰病人,观察其面部表情及其发出的声响,并高诉病人手术中如:电动吸引器、电刀、监护仪及手术器械发出的等不要害怕,手术过程中,般动物品要轻稳,避免碰撞声,以免发出刺耳的声音使病人心惊胆颤,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言谈要严谨,详细分析手术中各种情况,并加以解释,作出相应的的措施,如腹部手术探察腹腔脏器出现牵拉不适引起恶心、呕吐时鼓励病人做张口平稳深呼吸,稳定情绪,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如病人出汗口干时及时给予擦汗,生理盐水湿润口唇,按病人所需给予帮助,使患者感到似亲人在身边,从而满足他们的心理要求。

护理人员还可以将手术进程告诉病人,从而减轻术中病人的焦虑、紧张感,取得病人的配合和谅解。

1.4 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最急于知道是,手术是否成功?怎样迅速康复?为此应对清醒的病人说明,由于患者的积极配合,手术取得成功,同时给予患者及家属适当指导注意保护手术伤口,保持引流管道畅通,术后的卧位及禁食的时间,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预祝早日康复等。

术后的访视也是很重要的环节, 进一步沟通护患的情感,保持患者良好的心境以利患者早日康复。

2 小结

患者良好的心理是康复的一半,通过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探讨,观察病人的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变化,不断探索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去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以期达到病人早日康复的目的,为我们护理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8篇: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

1 临床资料

自2005年1月~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肝功能损害的合并丙型肝炎的孕妇共34例,年龄24~36岁,平均29岁,孕周为16~32周。通过心理护理,均取得较好疗效。

2 心理护理

2.1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前提 通过细致观察患者的表情、言语、行为以及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症状、职业、文化程度、兴趣等,通过病历了解患者治疗情况,以便采用不同方法接触患者,了解其心理活动。此外还可向家属了解患者提出哪些问题及要求,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语言行为和表现等。护理人员把看到的、听到的、观察到的,能反映患者精神状态的情况加以分析、判断、推理,从而准确地掌握患者的真实思想。

2.2妊娠合并丙肝孕妇的心理状态分析 妊娠合并丙型肝炎患者一般消化道症状比较明显,并可引起早产、死胎、畸胎、宫内垂直传播及新生儿肝炎,产后大出血也较常见,重症肝炎发生率高,病死率也较正常妊娠高[2],因此患者大都有一定心理压力,她们的心理状态主要有如下几种:

2.2.1焦虑及恐惧的心理 孕妇感染丙型肝炎以后,不仅自己病情易反复发作,而且在宫内和生产时都可能使胎儿也受感染,加上妊娠后孕妇的肝炎症状可加重,肝功能受损也可加重,这些都会使孕妇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她们担心胎儿发育不良、畸形或感染丙肝病毒,怕使用药物治疗对影响胎儿,又怕长期住院治疗加重家庭经济负担,这种焦虑及恐惧的心理能引起孕妇生理、情感、社会和精神方面的影响。

2.2.2悲观、失望的心理 妊娠合并丙型肝炎病情易反复且较重,甚至可发展为重型症肝炎,治疗疗效也欠佳,对她们来说妊娠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没有常人即将为人母的喜悦,患者常认为无药可救,自暴自弃,不愿配合治疗,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表现出悲观的态度。

2.2.3自卑孤独的心理 丙型肝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需要严密消毒和隔离。妊娠对夫妻生活的影响无法回避,无形中又拉开了孕妇与家人的距离。在妊娠这段特殊时期,孕妇心理表现很矛盾,既需要家人更多的关怀照顾,又怕家人被传染,患者还害怕丈夫及家人嫌弃自己,担心生下不健康的孩子会给家庭带来不幸,从而产生自卑和孤独的心理。

3 心理护理要点

3.1尊重孕妇,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对入院患者应热情接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与传染病有关制度,给患者充分的同情与关心。尊重孕妇人格,为患者保密,取得患者的信任,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打下基础。

3.2进行有效沟通,加强卫生宣教 每个妊娠合并丙型肝炎的孕妇都渴望一个倾诉对象,从中得到理解与安慰,而护士便是她们最好的倾诉对象,护士应理解孕妇表现出的种种不良情绪,要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焦虑和担心,耐心倾听她们的主诉,并利用语言技巧及利用已获得良好妊娠结局的同类孕妇进行现身说法,并向她们宣教,向其说明不良的心理状态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及胎儿生长发育,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对肝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并且医生会根据她们的具体情况合理用药,有不少丙肝患者怀孕并顺利分娩出健康的宝宝。向她们宣传阻断母婴传播的种种措施,如:正确的消毒隔离措施,采用人工喂养等均可减少丙肝病毒对胎儿的传染,从而减轻和缓解恐惧和自卑的心理,使她们对妊娠分娩充满信心。

3.3教会患者应用心理防卫机制的方法 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别人的同情和帮助是需要的,但真正走出困境的关键要靠自己,妊娠合并丙肝孕妇所承受的身心痛苦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所以,我们应教会患者心理防卫机制方法以缓解她们的心理压力。

3.4积极调动孕妇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在妊娠这段特殊的时期,孕妇一般都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心,尤其是家人的关心,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还应充分调动孕妇的社会支持系统的积极作用,允许住院期间有一名陪护,并与之处理好关系。护患关系、陪患关系、陪护关系之间融洽的沟通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关键。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使孕妇对护理人员感到可亲可信可敬,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很好地配合治疗。

妊娠合并丙肝是一种身心疾病,既有心理效应致病情加重,同时心理因素又影响孕妇的治疗效果。因而深入的分析孕妇心理状态,并采取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不但可以加深护患感情,而且会增强孕妇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治疗收到良好效果,明显提高良好妊娠的成功率。

参 考 文 献

第9篇: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

山西省肿瘤医院消化一病区 山西省太原市 030013

【摘 要】目的:正确有效地进行穿刺护理,为静脉化疗的癌症患者提供可靠的输液通路。方法:选择上肢静脉且避开关节处,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对癌症病人采用中心静脉置管(PICC)输液化疗。结果:本组癌症患者全部一次性穿刺成功。结论:癌症病人应用PICC 化疗输液,可减少穿刺次数,期间进行护理可提高化疗的安全可靠性,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 癌症;中心静脉置管术;护理

静脉化疗仍是癌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在日常营养、补液、监测和抢救中,中心静脉置管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应用相当普遍。它具有安全高效且快速减轻患者痛苦的特点。置管和护理是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控制,其直接关系到导管放置时间的长短和感染发生率的高低。所以准备化疗的患者可以减少频繁穿刺带来的痛苦的时间,要在早期就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后,可靠静脉通路的保证,既也利于临床的急救也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本文对应用PICC 输液化疗的病人,来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报告如下文:

1 资料

1.1 临床资料

我院对35 例晚期癌症患者(其中女13 例,男22 例,年龄49 岁-93 岁,平均年龄72 岁)予以中心静脉置管。置管后,发生感染1 例,堵管3 例。

1.2 操作用物选择

选用美国ARROWPICC 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留置针,导管有良好的耐压表现,因其采用了聚脲氨酯材料作为管身。选择一次性无菌手套和止血海绵以及4Fr 单腔导管。

1.3 穿刺置管措施1.3.1 静脉选择

选择上肢相对直而粗、有弹性且无静脉瓣,避开易于固定的静脉和关节部位。首选重要静脉,其次头静脉和肘正中静脉(注意乳癌患者不要在患侧肢体穿刺)。

1.3.2 穿刺前准备和置管

告知病人和家属,并签侵入性操作知情同意书。减少感染几率进行穿刺室紫外线消毒。患者外展穿刺侧肢体90°,姿势取仰卧位,打开第一层包,取纸尺,测量上臂周径,之后在包内手册上记录,对穿刺点距上腔静脉长度进行测量,并在手册上记录。取酒精小包,消毒皮肤从内向外,直径5-8 厘米,再包环形如前法消毒,消毒液用洗必泰,将第二层打开,铺洞巾并带无菌手套,助手同时抽配好的肝素钙液20 毫升,配肝素钙液与术者配合连接导管,看导管是否通畅同时使导管腔内充满肝素液,助手扎止血带在穿刺部位上方10 厘米处,使穿刺静脉充盈。操作者手持可撕裂鞘与皮肤角度为15° -30°,正面沿血管刺人血管直到见回血后,才降低穿刺角度,此时为了避免穿透血管,穿刺针芯停止向前移动且保留软针芯沿血管前行0.5 厘米,同时拇指压住穿刺鞘左手四指压住血管,操作者退出穿刺针芯且助手松止血带,右手用包内摄子,送导管至预定部位时持带导丝的导管沿软针芯,让病人将下颚贴在肩部并把头转向插管的上肢方向,导管尖端误入颈内静脉的可能性就可降低。到达合适的长度之前5cm 处停止插管,直到将鞘完全撕开并向外拔可撕裂鞘,把导管推送到预定位置处。送管要匀速缓慢,一般为40-50 厘米的送管长度,如果送管不畅可热敷穿刺侧肢体或者边送导管边推肝素液。再用连接的充满肝素的注射器回抽并退导丝,到可看见血液为止。压力膜固定针眼处且止血海绵压迫穿刺点,将延长管固定在前臂正中用蝶型护翼再换可来福接头,然后注明置管时间,在PICC 标签上置入长度和上臂周径。再拍胸部正位片,目的是保证管端人上腔静脉。

1.3.3 封管

正确的正压封管且护理得当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并延长留管时间。在生理盐水100 毫升内加2 支肝素钙,配制成肝素液100u / mL,抽取15mL 配制液用20mL 注射器并取下针头,将注射器接口端缓慢推注10mL 连接可来福接头端口,再剩5mL外拔时应采用一推一停的脉冲式技术,封管方法均匀缓慢,使其充满整个导管腔并达到正压封管的目的。冲管封管在输液前后都应操作。

2 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2.1 留置管周围皮肤的护理

消毒穿刺处皮肤选用安尔碘棉球,再按压穿刺处及缝线针孔处片刻,用安尔碘棉球以加强消毒效果。贴无菌敷贴要待2min—4min 皮肤干燥后操作。穿刺点敷料定时更换定期消毒。根据季节一般冬季每周2 次夏季隔日更换,予以调整。

2.2 导管的护理

2.2.1 导管的固定

将导管根部用胶布呈交叉式固定在敷贴上并且固定牢固,患者翻身时防止将导管脱出。再将连肝素帽处固定且导管末端连接处也要固定,防止导管打折扭曲。

2.2.2 冲洗及封管

每次输液前用0.9% 氯化钠注射液,10毫升输液完毕冲洗导管,推注后正压封管用封管液(0.9% 氯化钠100 毫升+ 肝素1毫升)10 毫升,最后,包裹固定用无菌纱布。

2.2.3 换管

导管被压血液回流阻塞时在严格消毒导管周围皮肤后通过原穿刺点,使用时间长或受药物刺激而致导管变细可以多次换管。

2.3 置管处发生感染时的护理

据研究细菌主要来自导管接口和皮肤等。同时如患者有恶性肿瘤或营养不良、免疫力降低等也易引起感染。置管处的感染重在预防,常规加药和输液或者换敷料时,严格无菌操作,封管液不超过24h 小时肝素帽每天消毒,积极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并预防及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炎症。一旦发生感染,炎症较轻时,可增加消毒次数,严重时,应拔管并剪取管端做细菌培养。全身抗感染治疗时更换部位局部换药,重新置管。

2.4 导管不全、完全堵塞时的护理

2.4.1 寻找堵管的原因

导管是否扭曲受压;封管液浓度太低;导管夹未打开或上次封管后发生堵管,原因是导管夹未关引起血液回流形成血栓;液体不滴时,注意除发生堵管外,还应有无液体压力不足或未插排气管等情况。

2.4.2 处理

找出病因并对因处理。当血栓形成,会造成堵管,这时立即用尿激酶泡管。方法如下:抽取10 毫升分4 次推入,含10万U 尿激酶冲管。先推入2-3 毫升再关闭导管夹,用0.9% 氯化钠快速冲管要等待15min-30min[ 因为尿激酶半衰期(T12)为10min-20min] 后,注意堵塞解除情况。如已解除找出堵管原因,则对因处理,如不能解除则需换管,重新置管并更换部位。

2.5 护理观察

注意保持置管期间穿刺部位清洁干燥,要及时更换3米透明贴膜不粘或污染情况,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液渗血或肿胀,以及局部炎症反应,穿刺侧手臂主要修养,不要过度活动或提重物。在早期中药黄柏黄芪磨成粉后用黄酒调匀,用外敷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当出现局部红肿热痛时,可用百多帮软膏和如意金黄散或者硫酸镁局部湿敷等活血化瘀的软膏,进行外涂或拔管处理。必须在每次输液时严格无菌操作,在输液完毕后,要妥善固定包扎。

3 讨论

近年来,PICC 静脉输液化疗是各医院推广使用的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护理操作技术,它要求护士必须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过硬的操作技术。

(1)由于晚期癌症患者多有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且体质较差。另外,由于长期输液,造成周围静脉条件差并给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困难。中心静脉置管可反复使用可以减少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护士的工作效率也能大大提高;另外,中心静脉置管对静脉炎可以减少发生率。因此,中心静脉置管已成为癌症患者治疗,以及营养给药的常用途径。

(2)作为一项重要的护理技术,中心静脉长期置管的护理需要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积极的探索与总结。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熟悉掌握置管的并发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认真护理加强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这样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才能做好。

参考文献

[1] 袁云, 王鸿彪, 郑友贞. 化疗期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早期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8):842-844.

[2] 赵小平, 谭耀坤.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时间与感染关系的研究[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24(6):85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