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营销知识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营销管理;渠道;发展趋势
Abstract: Marketing management is a process; the marketing management process is to analyze the market opportunity, research and selection of target market, marketing strategy, marketing tactics and plan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of marketing. The author carries on the elaboration to the decision-making and management of marketing channels,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marketing channels; management;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F279.23
一、营销渠道的决策与管理
许多小型公司的发展常因不能建立起有效的渠道机构而受到阻碍。而一个企业一旦拥有四通八达的营销网络,就等于有了决胜市场的控制权。
1、市场因素对营销渠道的影响
市场因素对分销渠道的设计有重要影响。企业在选择销售渠道时,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潜在顾客在何处?顾客的数目、地理分布、收入、购买习惯以及对不同销售方法的反应如何?他们的信息要求如何?他们对服务的偏好怎样?他们对价格有多敏感?
(1)市场容量。如果产品的市场容量较大,企业应利用中间商来扩大自己的市场销售,以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反之,如果产品的市场容量较小,企业可采取直接渠道销售。
市场范围。产品销售的市场地区范围较大,企业则应选择间接渠道经销。有些产品的销售市场比较集中,只在某一个或几个地区,则可以考虑采用短渠道或直接销售的方式,或者生产企业直接卖给零售商,如生产资料市场比较集中,适宜于集中销售。
(2)潜在顾客数量的多少。如果潜在顾客数量较少,企业可以选择直接销售渠道;反之,潜在顾客数量较多,企业则可考虑使用间接渠道销售。另外,生产商在推出新产品时,易采用短渠道策略,在潜在需求逐步变为现实需求时,市场容量变大其渠道也应向多层次发展。
(3)竞争性。市场中的竞争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争夺营销渠道。当竞争较为激烈时,企业在市场中建立分销渠道则需选择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渠道,这时应是越短越好,因为这样容易见成效。我们要考虑到顾客需求的稳定程度。需求较稳定的产品,企业可选择直接销售渠道;反之则选择间接销售渠道。
2、产品因素对营销渠道的影响
(1)产品的体积与重量。体积庞大和笨重的产品应尽可能缩短分销途径,以节省运输和保管方面的人力和物力,往往采用直销或商经营方式。例如,电冰箱、洗衣机等商品一般由制造厂直接向零售商销售。有时也可在零售商中选择一家代为分配。如机械设备,一般只经过一个环节,甚至取消中间环节,由生产者直接供应用户。
(2)产品的价格。单价高的产品,可采用直销方式,尽量减少多层次分配渠道。采用最短渠道的目的是降低中间费用,以增加价格上可能取得的优势。如果产品单价低,企业要保持一定盈利,必然要增加销量,这必须依靠批发商,增加产品的辐射面,所以要采取较长的、较宽的渠道,才能达到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产品的技术服务要求。如果产品的技术性较高,需要较强的技术服务,企业则应选择直接渠道销售,由可控的销售人员来完成销售更加有效。例如,计算机就是一种昂贵的、复杂的并需要根据顾客的需要来作解释和应用分析的产品。公司培养的销售人员或销售工程师可以很好地承担起为计算机购买者提供信息服务的任务。
3、走出营销渠道误区
需注意,营销渠道能为消费者创造效用,但顾客的偏好必须谨慎确定,因为对营销规划能否成功来说,产品附加效用创造得过多或过少有同样的危险。分析市场营销渠道时,另一种常见的错误是仅从组织(Institution)本身出发。许多人一谈到市场营销渠道马上就会想起批发商、商、零售商、经销商和各种各样的中间人。这样思考的危险是,这些中间商并不总是存在。研究市场营销渠道必须从市场这一端开始,分析为满足市场需求而必须履行的各种职能。
二、营销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
1、知识化趋势
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知识将成为最关键的生产要素,尽管这并非是排斥资本的重要性,但资本作为重要资源的地位将趋于下降。营销管理的知识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企业要想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地发展,就必须设法变成能使各阶层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中形成一种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尊重知识、运用知识的良好风气,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做到创造未来,把握未来。
2、数字化趋势
新经济形势下,数字信息将取代模拟信号,信息处于数字形式之中,许多不同形式的信息被合成、创造,并以光速压缩传送,这为营销形式的变革创造了空前的物质前提。而顺应营销形式的数字化走向,营销管理也必然广泛地采用数字化技术,才会更为科学有效。
3、个性化趋势
市场不断地细分化和个性化是未来市场发展总的趋势。菲利普·科特勒在其《想象未来的市场》中指出:未来“市场经营者将把注意力由集中于大的群体转移到寻找特殊的合适的目标。因为这些目标所在之处,必有着财富的存在。”个性化的营销最终是以产品满足单个消费者需求为归宿的,它已经不是消费量的满足而是质的差异的获得。因此,个性化的营销强化了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管理,营销管理的目标将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转向开拓业务、提高顾客忠诚度。
4、网络化趋势
网络是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一方面网络经济将迫使许多企业进行必要的改建和调整,另一方面,从产品的研发、设计规划、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等诸多环节,都将更多地采用数字网络。电子商务将彻底改变传统的、实体化的营销体制,在营销管理上,形成一种数字化网络与传统营销体系相结合的新的营销系统,使营销管理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延伸到各类客户,都将变得更为便捷、有效,且更为省时、省钱、省力。
5、非价格竞争趋势
在传统条件下,由于产品、服务各方面不存在大的差异,往往容易使企业陷入价格竞争。而新的经济条件下,产品和服务日趋专业化、个性化、差异性,因此企业竞争,将采用为顾客提供更具特色、更能适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形式展开。如何以产品的品种、质量、性能、专利、品牌、款式、特色、包装、保证、服务、形象、多种促销活动、潜在的利益等来吸引消费者,战胜竞争对手的非价格竞争将成为营销管理的新课题。
6、合作化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和信息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但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性、非排它性决定了企业之间在知识和信息的占有和使用上不仅存在竞争,还必然导致合作。共享知识、共用信息将创造出更多的知识,增强企业竞争力,而网络技术的应用又为共享知识提供了可能。在营销管理中,企业可根据自身战略目标和内部资源状况,在更为广泛的空间去寻找能为自己提供持续发展所需资源的企业,并在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的前提下,打破企业边界,构建虚拟组织,与各种企业开展灵活、多样、高效、机动的合作,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激发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电力市场营销 存在问题 因素 对策和措施
随着电力企业公司制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的不断推进和电力行政管理职能移交地方政府,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网配分开、配售分开等改革举措的逐步实施,电力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县级供电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和经济实体。打破垄断,百姓呼声日急,政府决心已定。供电企业必须顺应改革,建立和完善新的营销管理机制和市场营销体系,增强企业的应变力和竞争力,赢得市场,提高效益。
一、存在问题
纵观近几年电力市场逐步建立的过程,加上县级电力市场受国家政策(尤其是电价政策)、电网建设、政府因素以及计划经济时期思想的延续及地方工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县级电力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价格的不合理使得电力缺乏竞争力,造成客户流失。电力作为环保型能源,缺乏其他一次能源灵活的竞争手段。国家制定的过高电价,使客户选择了其他能源。
2.目前县电力网络难以满足客户对电能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客户对电能质量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但县级电力市场配电网络不够完善,电网网架薄弱,布局不合理,供电半径长,质量差。
3. 缺少自主的价格调整手段。国家对电价控制过死,造成县级电力企业无权对电价作相应的调整。供电企业无法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电价做适当的浮动和调节。
4 .生产企业的市场疲软与电力市场的恶性循环。一些企业尤其是生产企业开工不足,许多企业产品积压,影响到用电量的增长,也加剧了电费拖欠,而欠费停电措施则造成两败俱伤。
二、影响县级电力市场营销的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县级供电企业的市场意识不断增强,管理水平也逐步提高。但与正在发生变化的客观环境相比,与其他行业相比,目前许多县级供电企业在电力市场营销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思想观念滞后,市场意识淡薄,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多年的电力工业,供电基本上以行政区划为界,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只有一个供应商(供电局),客户不能自由选择供应商,供应商也不能跨越自己的供电范围供电。
2. 管理体制僵化,没有形成面向市场的营销体系。目前的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手段落后目前的供电技术手段、管理水平远不能满足商业化运营要求。无论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以及经济手段的运用,都难以适应电力市场的需要。
3.管理方法陈旧供电企业产供销一体化的格局导致了管理方法的陈旧,以产定销,有多大能力就供多少电,而不是以电力销售为基点,按照客户的需求来组织生产和供应。企业利润不能因销售收入的增长而增长。许多地方销售收入增长幅度较大,而利润增加却很少甚至减少。
三、开拓电力市场的对策和措施
电力市场营销是电力生产全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即销售环节,是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主渠道。因此,必须确立电力营销工作在企业运营中的中心地位,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引导客户消费为手段,以取得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为最终目的的指导思想,建立起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电力市场营销服务体系。
1.更新观念,积极培育市场竞争意识和市场营销意识。供电企业作为电力企业的最基层,应该刻不容缓地从发展靠国家、效益靠政策、管理靠行政手段的旧观念中摆脱出来,确立生产围绕营销转,营销围绕市场转,服务围绕客户转的全新观念,赢得客户信赖,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效益。
2.树立商品和效益观念。面对电费欠款,如何维护好自身利益,如何更快、更多地推销自己的商品――电力,应成为供电企业职工思考的热点。树立竞争观念。目前煤炭、燃气、燃油、太阳能制品等与电力之间的竞争已拉开序幕。电力企业只有依靠价格、质量、信誉和服务赢得市场。要牢固树立“顾客是上帝”的思想,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要采用快速化、保障化、简便化、多样化、情趣化的优质服务来赢得市场,向客户提供高效率、不间断、十分方便的服务,尽可能做到“只要您一个电话,其余的事情我们来做”。要不断创新和拓展为客户服务的功能,注重服务实效,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办事时间。
3.合理利用价格策略,扩大电力销售市场供电企业虽然无权进行电价调整,但可通过对不同用户电价的分析,对现供电营业辖区的供电情况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制定必要的内部经营策略,确保供电企业利益最大化。
4.实施用电促销策略。电力销售量由人们的用电需求决定,用电需求又取决于人们是否有用电的欲望,是否有购买的能力,也就是想不想买以及买不买得起的问题,另外还要解决能否买得到、向谁买的问题。电价决定了客户是否“买得起”的问题,两网改造的效果决定了客户是否“买得到”,促销的主要作用就是激发人们用电的欲望,在买得起买得到的基础上注重买方需要,要以实现客户过渡价值、满足客户精神需要为导向,在企业的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上投本钱下功夫,使客户在购买电力与享受服务时有所增值。同时,努力降低客户在电力消费时的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使客户在购买电力、享受服务时保持“简单”,愿意花钱买“简单”。要重点把诸如煤、油、液化气、管道煤气等一次能源供应商作为主要竞争对手,根据国家产业、环保政策,深入持久地宣传电与一次能源的比价效能,提高电力市场的占有率。
5.加快电网改造,强化电价管理。县级电网薄弱是影响电力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加大输配网投资,加快推进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进一步强化电价管理,坚决杜绝“人情电、权力电、关系电”,取消中间管理环节, 实现县乡一体化管理,建立统一有序的城乡市场营销管理秩序,积极开拓潜力巨大的广阔农村用电市场。
6.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管理体制和机制,目的是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和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营销管理系统。县级供电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系统的技术进步,尽快建立以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营销管理体系,形成管理、控制、查询、监督为一体的用电管理信息系统,抓紧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和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全力推广“一户一表”工程,大力推进智能表建设,完善自动化抄表系统,实现用电计量现代化;改革收费方式,逐步完善银行自动划拨,建立负荷监控系统、配电管理系统和用电查询系统,全面提高营销管理水平。
结语
总之在新形势下,市场竞争已经日趋激烈,电力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阻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应该以市场化为导向,坚持“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方针,积极传播“你用电,我用心”品牌口号,同时,加强对电力市场营销的管理,以此来强化企业的竞争力,让电力企业能够更加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伴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工具几乎遍布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各个通信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具体说来,当前通信市场竞争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由价格竞争向品牌竞争与服务竞争转变
目前通讯市场的竞争方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靠低价来吸引客户了,而是转向品牌与服务之间的竞争。就我国目前通讯市场各个运营商的竞争现状来看,各个运营商都在着力于企业品牌价值的打造以及产品服务质量的提高。
2.娱乐业务逐渐成为竞争重点
我国原来的通信市场运营商基本上提供的都是同质的服务,现在整个通信大市场被逐渐细分为多个版块。通信市场未来的竞争重点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多家通讯运营商大力发展娱乐业务,凭借丰富多彩的数据业务积极进行市场的开拓,由此可见,娱乐业务逐渐成为日后通信市场的竞争重点。
二、构建通信市场营销管理体系的几点对策措施
针对我国目前通信市场的竞争态势,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通信市场营销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1.树立基于客户需求导向的产品理念
为了满足市场消费者对通信产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通信企业应当高度树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理念,从而有效提高企业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提高产品质量。为了扩大本企业通信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通信运营商应当不断扩大网络信号的覆盖率,有效提升产品的通信质量,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从而有效提高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其次,不断研发新型增值业务,提高产品的娱乐服务功能。由于通信市场消费者对产品的功能需求不断提高,因此,通信运营商应当不断扩大企业产品的业务范围,从而满足企业现有客户以及潜在客户的新要求。
2.精心经营现有的产品分销网络
为了方便客户对本企业产品的消费,通信运营商应当下大力气悉心经营现有的产品分销网络,从而有效推动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具体说来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
一方面,提高企业分销网点的覆盖面积,合理设计分销网点布局,在尽可能填补市场空白区域的基础上,还应当适当控制企业分销网点的密度与数量,避免自身经营网点过多过密,而影响分销网点的销售热情;除此之外,还应当保证各个分销网点多种业务的均衡发展。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通信企业分销网络的设计应当将全部网点的业态状况全部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来统筹规划,尽量避免疏漏的产生,同时还应当对主要的销售渠道以及主要的经营网点有所侧重,使主要销售渠道与主要经营网点成为企业市场营销优先发展的重要基地。
另一方面,积极进行关系营销。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是在整个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市场营销,通信运营商应当将本企业的营销活动当做一项与社会各个领域进行互动的工作来进行,不断开拓企业市场营销的视野。通信企业除了要认真处理同分销商、各大卖场、售后服务网点等同企业销售直接相关的关系之外,还应当注重同质量技术监督局、各种新闻媒介以及消费者协会等多个部门与组织之间良好关系的促成。从而不断提高本企业产品的美誉度,在企业销售过程中发生问题时,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解决。
3.逐渐完善大客户直销渠道与服务
逐渐完善对大客户的直销渠道与服务,对于企业的整体销售业绩及经营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笔者认为,做好这一工作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实施:
一方面,必须明确大客户直销服务部门的主要服务对象。大客户直销服务部门的主要价销和服务对象可以锁定为以下及各类型:移动通信用户数量集中的企、事业单位以及ARPE值(每用户平均收入)高于300元的高端个人用户。所以,应当选取那些既具有较强谈判能力和广泛人脉关系,又具有较高电信和计算机方面经验的高水平人才选配到大客户管理部门,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和锻炼后,使其能够熟悉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所服务的客户的性质、状况和需求,并为其开展优良的服务。
另一方面,利用通信企业得天独厚的计算机网络和用户资料数据库的优势,建立一个完善的大客户数据库,开展“一对一”的营销服务,为大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一对一”营销服务指的是企业以客户份额为中心,通过与每个客户的互动对话,与大客户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从而使客户满意的过程。
4.有效整合多种营销手段
通过有效整合多种营销手段,综合协调地运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形象,传播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与消费者长期的密切的关系,可以更有效地达到营销目的。通信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具有市场范围较广、市场需求量较大、流通渠逍较长并且渠逍种类较多的特点,所以,在整合多种营销手段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时,要运用非人员推销的方式与消费者进行良好沟通,使其对本企业的通信产品产生需求。
由于通信产品具有较强的同质性特点,广告宣传主要是推介新开发的增值业务和其他新业务,树立品牌和产品形象,维系老客户,吸引新客户,使移动通信产品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而对于主流业务的促销,则应当以提高服务水平为主要沟通策略:首先,应当加强服务的情感性,企业的销售服务人员在提供顾客服务时,必须真正地付出自己的工作热情;其次,实行规范化服务,企业销售人员进行规范的服务有利于保证服务质量;最后,应当提高企业销售的服务效率,保证服务的及时性。
三、结语
通信运营商想要使自身的营销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功能与作用,使自身的营销工作真正做到定位准确、市场拓展,首先应当保证整个通信市场营销管理流程的合理运作,立足本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规范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市场不断开拓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岱婉.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利润博弈研究[J].高等数学研究,2010(1).
关键词:市场营销管理 决策服务支持系统 技术手段
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市场形势。市场营销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发现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市场营销管理系统的发展,提高市场营销管理的质量与效果,必须建立市场营销的决策支持系统,做好市场营销管理工作。
一、市场营销管理分析
市场营销作为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发现市场的产品运用状况和规律,发现顾客的购买需求,满足其对服务质量和产品的要求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同时,市场营销作为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沟通渠道与交流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对中间商、竞争者和整个的市场环境都能够有一定程度上的体现,促进企业了解目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与客户需求,做好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决策。
一个企业的市场营销系统能够反映出整个市场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反映出企业市场营销的市场环境,为市场营销决策提供依据,形成企业与市场、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协调一致,促进企业做好市场营销工作。
二、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概况
市场营销的决策支持系统源自于20世纪60年代的电子交易系统。随着电子交易系统的产生,企业产品的经营与管理都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实现,这大大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同时,这些企业认识到,这些交易信息能够为他们日后的市场营销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使他们日后的经营管理更有针对性。这些大量的交易信息能够反映出他们产品的市场销售状况,可以据此制定出下一步的市场营销计划,作出正确的市场营销决策。电子交易系统是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的雏形,尽管其难以使用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却开了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的先河,在市场营销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人们对信息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大量的数据信息需要经过专业的数据处理人员进行处理,并形成系统的市场营销书面报告,虽然电脑信息技术有所发展,但是数据处理系统也需要做进一步的改善。
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的市场营销决策系统被开发并投入使用,但是这些数据库处理系统并没有在数据的处理性上做到更好,使大量的信息不易被理解,虽然很多企业都建有自己的企业产品营销数据库,但是并不适合交互使用,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企业营销难度的增加,市场营销系统也必须与时俱进。当下,大量的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被研发出来并投入使用。例如具有较强的数据挖掘能力的MDSS,在市场营销的分析方面有很强的优越性,在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必须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得到充分的运用。另外,还必须加大对OLAP、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促进企业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企业只有逐步完善自身的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过利用各种有效信息来提高市场营销决策的质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
1.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是对市场营销的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与统计分析的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对相关数据作出综合的、全面的分析,经过分析为决策支持系统服务的分析型数据管理系统。
与传统的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不同的是,数据库是面对市场营销的需要,根据市场营销的主体进行设计与开发的,能够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合理、完整的处理,通过分析所得的各项数据及其相互联系,为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因此,数据库技术是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中的重要类型,能够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与统计分析,提高企业市场营销的管理水平。
2.OLAP技术。OLAP是一种信息共享与交流的软件,在交流信息与数据的时候对交流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整合,从多个维度、多个视角来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营销环境,及时帮助企业了解市场的变化。它是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动态的综合信息处理技术,具有更强的综合性与概括性。在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中,OLAP技术能够为他们提供市场营销数据的动态变化情况,从多个维度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和整理后的结果用多层视图的形式传达出来,符合人的思维方式,应该在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3.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也是为企业做好市场营销决策的重要手段。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数据信息中寻找出潜在的、具有决策指导意义的重要信息的过程,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对大量的信息做出综合的、归纳性的整理,对于潜在的、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帮助企业管理者改善市场营销策略,作出正确的市场营销决策。
四、结语
市场营销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要做好企业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来更好地为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服务。为此,必须认识到企业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进和利用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如数据库技术、OLAP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共同来为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市场营销;良性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的发展,在当今世界中,促使着企业的自身的竞争力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企业也通过不断创新进行改革,市场开始有了转变,从以商品为中心渐渐的转化为以顾客为中心。各个企业不仅仅的面临着日益多样化的客户需求量,而且现在社会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企业想要在这样激烈的环境下生存,就要有可靠的质量与可靠的用户,企业要时时发展,提升商品的品质,而且也要时时刻刻的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于企业,建立一个相互诚实、相互信任的客户关系,既可以建立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又能促进市场营销的实施,有利于市场的健康有效的发展。对于以前来说,客户关系管理很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也是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发展,造就了这个商业术语在中国的盛行。其实对于企业来说,最直接的经营手段就是要留住顾客。有人对客户管理作了一些定义,其中有人就解释为企业处理业务的一种态度,有人就认为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相互互动的过程,目的就是使企业与顾客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状态,从而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对于管理的核心就是将客户当做企业的资源,通过对客户的分析和培养来实现客户价值。
1客户关系管理机制探究
(1)客户价值因素客户价值有两个方面,其一就是企业为顾客创造的价值,又指客户对于自己所获得的利益与付出的感受。其二是客户为企业带来的利益,及企业的纯利益。这两个方面某种程度上是相反的意思,但也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都是为企业获得利益,同时也为顾客带来利益,这样才能保持客户与企业关系的持久性,为自己企业的发展带来空间。由此可以看出客户的价值是推动企业与客户关系管理的根本。(2)市场驱动因素市场的需求决定着企业的资源配置,而价格是调节市场的有效手段,随着社会的快速的发展,市场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同时,全球化的发展,产品特征和性能趋于相同,而且产品的替换也频繁,造成顾客对于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顾客为了能够更加舒心的购物,也需要与企业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不同于以前的那种传统的买与卖的关系,建立一种时常保持联系的主顾关系。企业也不能把顾客仅仅的当做利润的来源,而是要与客户之间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与顾客保持一种长期有效的关系。
2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作用
(1)客户关系管理的优势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客户,可以说顾客是企业的根本,所以在市场上,争夺了客户,即获得了生存的根本。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的激烈,每个企业都会尽企业最大的手段来占据市场,你可以想象的到,企业是越来越多,而市场才那么多,所以企业需要改善自己的经营的模式来争夺市场资源,市场产品的增多,客户可以选择的情况就很多,这一系列的变化都造成了企业在市场上的营销越来越难了,所以企业就需要通过对客户的管理来提高客户来到你的企业,购买你的产品,而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可以促进企业加大对市场的占有。[1]企业的营销手段非常重要,顾客关系管理可以使企业获得独特的资源优势,保证了企业能够更快的适应社会带来的挑战,有效的来占据市场。(2)客户关系管理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对于客户的基本信息,企业需要及时的获取,这样企业就要对客户进行管理,使企业与顾客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信誉关系,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和保持企业客户的联系。对于企业的来说,具有一种良好的客户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提高客户与企业之间关系的密切度,同时又能通过这种关系管理来不断拓展潜在客户的群体,这样与客户的交流,可以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对于客户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率,而且企业自己也需要经过创新来达到市场的需求,企业要以良好的状态来实现实可持续发展。
3客户管理面临的问题
(1)管理客户关系需要全面性我们要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对于客户关系的管理,企业不仅要形成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来管理,同时也要全面和系统的来管理客户,要注意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来进行运作。第一步企业需要第一时间的来收集客户的资料,这是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第二步要学会怎么与客户进行交流,要时时记住顾客是上帝,时时保持着对顾客的尊重。第三步要时刻了解到顾客对于产品的信息反馈,与顾客形成互动。最后,积极吸取客户的意见,能通过顾客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2)着重情感的管理企业对于客户关系的管理,企业不能依靠一些软件来达到目的,对于人来说,无论技术达到多么先进的程度,都无法取代人对于管理的重要作用,毕竟人是一种感性的动物。客户与企业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人对于人是有情感的,并且人喜欢追求那种情感的归属,而机器是冷漠的,它无法代替人,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沟通是获得良好关系的基础,这就要求企业人员在营销的过程中积极的与客户进行沟通,尽可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使得情感在人与人之间交流形成永恒的重心。[2]
4客户关系管理降低企业风险和提升效率
(1)客户关系就是指企业与客户之间保持在一种相互信任的状态。在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企业需要不断的发展一些对产品有兴趣的客户,这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也是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一个企业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要有一定的顾客基础,是公司得以生存的空间。企业要时刻维护自己与客户的关系,以便于一旦企业有了新产品的时候有一定的基础,这样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恒快的被客户所接受,同时也可以很快的在市场上得到反馈。这样企业就可以降低在市场经营过程中降低风险,并且通过对于市场的反馈,制定相应的有效的营销策略,更大的可能上实施顾客关系管理的计策。(2)客户关系管理能够提升公司的效率,企业通过对客户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市场份额的占据,从而提升企业的效益。企业需要知道客户关系的重要性,要学会对于信息反馈的分析,得到市场份额和价值,一些成功的企业,旗下肯定存在着忠实的粉丝,他们是你们公司坚强的后盾,所以企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维系这种关系,甚至要通过专门的人员来维护关系;同时企业需要对市场要进行时刻的监控,及时的对于市场份额的变更,做出相应的方法。[3]对于一些有特色、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他的特定的客户关系直接影响着产品对于整个市场的价值定位,所以对于这种产品,企业需要有特定的手段经过市场的反馈信息后做出有效的计策来解决,这样企业通过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持久的合作关系,从而提升企业的效益。(3)企业发展自己的客户不仅仅要关注现有的客户,也要充分发挥出潜在的客户价值,要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客户关系管理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又要注意培养客户。首先,企业要通过实践挑选出应该要发展的潜在的客户,并且使这些客户有能力发展成为那种长久的客户,企业应该派专业的人员对这些人员进行培养,使这些客户对公司的产品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让客户对企业有信心,企业可以通过这些顾客反馈的信息来制定营销活动,同时加强客户对商品了解,企业及时的能够得到信息的反馈,这样反过来又可以促进一些新的客户培养,这样提高了企业口碑同时又可以达到市场宣传的效果;[4]其次,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我国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企业在中国得以生存的根本之道,企业采取营销措施来达到效果,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客户关系对于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这样企业可以充分的得到潜在的客户,又可以健康的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4)企业维护客户关系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客户与企业是相互的关系,维护好客户关系是企业与消费者深层的交流,企业要客户为目标,通过客户制造出令客户满意的产品。
5客户关系管理使企业竞争力形成
在我国新的经济条件下,企业保证重视客户的关系管理与企业市场的营销关系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企业可以通过市场,来了解行业的现状,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在企业的心中有个底,同时,企业可以通过管理来降低企业的营销风险,并且这些管理的信息反馈来做出一些有效的方案来提升企业的效益与市场的占有额,通过企业的有效管理,培养潜在客户的价值,从而达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传统营销手段,其营销的手段是偏向于短时促销,主要的是进行商品的价格以及一些相关的优惠活动,它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营销手段虽然可以短时间可以看到效果,但最终存在长期的合作关系很少。[5]主要原因是在目前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营销已经不是过去的那种短时营销了,现在的营销手段已经从一种有形的转变成无形的资产,顾客不再仅仅因为价格实惠作为标准,从各个方面来判断,质量啊、口碑啊、可信度啊等方面可以看出,形成企业产品竞争力需要企业与顾客之间亲密的合作关系,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要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要建立与客户的合作关系。首先,对于企业来说,客户关系是企业进行推广产品时支撑产品市场份额的重要力量,是企业与同行之间进行商品竞争的有力支持;其次,企业管理好客户有利于企业与客户形成一种良好的关系,这样才能有利于产品在市场中优势地位形成;再次,企业对于客户关系有效管理,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有利于提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有利于整个企业各个部门的平衡发展。
6结语
企业与客户时刻联系有助于维护客户的忠诚度,进一步使企业形成一种具有优势的服务以及有特色的市场,使企业以客户关系为基础建立其维护的标准,这样企业可以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这样的客户能够使其企业制定合理的计策,企业可以扩大整个市场的地位,有利于巩固客户关系的长期稳定,有利于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形成,为企业以后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所以在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企业在维持现有客户的基础上,还要不断的扩充新的客户,促进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健康发展,为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广宇.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作用[J].中国商贸,2011,03:19-20.
[2]吕金刚.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作用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3:282.
[3]张腾飞.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意义[J].中国集体经济,2014,28:63-64.
[4]郭夫兵.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5:129,126.
关键词:财务管理;高职院校体育场;运营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高职院校体育场馆,是高校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业余经营性强,消费对象稳定性好,比较适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节奏。相较于其他社会类型的体育场馆而言,高职院校体育场馆拥有国家的政策支持,面对的高校学生都拥有专业的体育素养和训练技巧,教学基础设施的完善,使高校信息获取更便捷。但是,整体看,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设施水平仍然较低,设备配备率不高,运营管理较为滞后。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求的与时俱进,完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设施,革新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极为必要,提高综合开发管理水平,促进体育场馆管理运营的产业化,是今后高职院校场馆运营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
一、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范畴和模式
相较于社会性强的体育场馆,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的公益性更强,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教学、业余体育训练等。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主要涉及体育场馆的日常消耗、体育设施维护等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体育场馆开始采用体育部门管理模式、物业管理模式、租赁模式等,打破传统封闭的格局,逐步实现开放或开放状态,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缓解资金压力,促进运营管理多元化。
二、当前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1.运营管理体制存在疏漏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场地管理、器材保存、工作人员监管方面力度不足,管理不全面,缺少必要的规章制度和评估体制。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的特殊性,使得管理运营不能脱离计划经济模式,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经营。但是,高职院校面对的群体数量多,日常维护消耗大,管理力度不足,使体育场馆经济效益受损。
2.体育服务内容单一
高职院校体育场馆,隶属于高职院校的一部分,主要针对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老师,多提供免费的体育训练服务。对外,则以简单的租赁场地和短期的培训为主,服务内容比较单一,经济效益低。
3.体育场地利用率低
高职院校体育场地利用,多集中于周一到周五工作日期间,学生放假的时间,体育场馆属于半休息状态,体育教学设施得不到高效的利用,社会功能发挥不足,经济价值发挥不够,综合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待加强。
三、财务管理视角下提高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1.重视无形资产,打造体育场馆高价值
财务管理视角下,提高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要重视无形资产的力量,以看不见的附加力量打造超高价值的运营管理模式。高职院校体育场馆,拥有高素质体育人才积累,适宜开展多层次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够为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而且能够以无形资产的力量吸引社会投资,完善体育场馆的财务管理,促进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以无形资产为核心的运营模式,基于财务管理的理念,旨在提高体育场馆的品牌度和影响力,提高体育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打造价值更高、经济效益更好的运营模式。
2.重视多主题,准确定位体育场馆营销思路
财务管理视角下,提高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要遵循“多主体,多主题”的营销思路,以改变单调的体育场馆功能,丰富体育场馆建设,调动用户参与。重视特色营销,就要改变当前高职院校体育场馆比较封闭等现状,以创新性营销思路将高职院校体育场馆与娱乐、科技等因素的巧妙结合,凸显场馆特色,提高体育场馆的附加值和个性化,打造文明之下新的经济形态,实现规模化的产业经营,以系统化的管理方式节约成本,提高收益,推动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3.重视强强联合,促进体育场馆运营管理高效率
高职院校体育场馆,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视角下,提高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要加强体育场馆建设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互惠,以确保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与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相吻合。立足于经济角度,依托于财务管理相关措施,明确高职院校体育场馆建设个性化,针对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举办多种多样的体育类活动,并积极引起其他高校学生参与,以联盟的理念促进合作,以更高的服务质量、更快的运营效率强化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促进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商业化、产业化、社会化。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学改革的迅速普及,传统的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已经愈发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运营的主动性不足,运营效果差,因此,革新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从财务管理角度强化体育场馆的市场竞争力,将成为今后高职院校体育场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产业化、社会化,融合经济理念和财务管理方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华.基于SWOT下的震后重建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J].现代商业,2014(2).
[2]熊灿.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探究[J].商,2015(40).
刘新梅(1964),女,河北河间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管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设施产业规制效率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编号:70473071);西安交通大学“985工程”项目“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管理创新研究”(编号:07200701)。
摘 要:由于管制和市场都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属性,二者始终密切联系。政府管制会直接影响市场结构和绩效,也会通过不同市场主体的策略,以及产权等因素间接影响市场结构和绩效。
关键词:政府管制;市场结构;市场绩效
中国正处在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时期,转轨的目标可以概括为通过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促使整个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问题在于,不同的市场结构下,资源配置效率受政府管制的影响,而且对市场结构和绩效的理解首先涉及到管制内涵及其对市场结构和绩效的影响路径。针对市场结构的效率问题和管制政策的影响因素,理论界已有较多文献作了讨论,且对于人们深入地认识有效的市场结构是有益的,但在研究方法上,此类文献往往针对特殊产业背景进行实证分析,在研究内容上也过多地关注市场结构的均衡问题,这种研究取向必定会对现实的宏观调控和产业管制政策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市场结构和绩效的管制问题,解释管制对市场结构和绩效的影响机理,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政府管制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在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领域,对于政府管制都有不同的定义。在经济学中,比较流行的是Stigler的定义。Stigler(1971)认为:“管制是产业所需的并主要为其利益所设计和操作的法规。”在他看来,管制是国家强制权力的应用。而在法学中,Gellhorn和Pierce(1982)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他们认为:“政府产业管制仅仅是对众多私人经济力量的法律控制形式中的一种。”在政治学中,Meier(1985)将管制定义为“政府控制市民、公司或者准政府组织行为的任何企图”。史普博(1989)综合了上述观点,认为“管制是由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干预市场配置机制或者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性为”;而“管制过程是由被管制市场中的消费者和企业、消费者偏好和企业技术、可利用的战略以及规则组合来界定的一种博弈”。管制源自市场失灵、税收以及政府实现特定目标的要求(吉尔伯特,2004),制定和实施管制政策的过程就是各个利益相关主体之间讨价还价的过程。在这个公共选择过程中,改善行政程序和方法,提高管制的透明度,减少各方的利益冲突,降低交易成本,规避管制风险,可以提高管制绩效(维斯库斯 等,2004)。但是有效的管制必须依赖于合理的管治程序和限制管制者滥用行政权力的互补机制(Levy and Spiller,1994)。可见,管制既涉及政治、经济和法律法规,又涉及行政程序和市场配置。管制过程是管制者、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一种博弈过程。政府管制市场的目的就是要形成一种有效率的市场结构,从而弥补市场的不足,实现适度的规模和适度的垄断,提高效率,增加福利。
在各种学说中,市场结构的定义有所不同。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结构就是市场特征的划分体系,包括生产者的数目、产品的相似性、进入与退出的容易程度等;具体在产业经济学中,市场结构是指企业间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在数量、份额、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市场特征和组织形式,它具有进入壁垒、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等属性(Dinald and Derek,1991);但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从社会分工与专业化的角度看,“经济中的若干个人选择结构的组合就是市场结构,它依赖于交易效率和专业化的递增报酬的相对规模,市场可以分为完全自给自足、准自给自足和完全交换三种形式”( Borland and Yang,1992);而在社会学中,市场结构是一种特定的竞争与交换的互动关系,依赖于权力建构的竞争者之间的一个“社会关系网络”,既包括经济与非经济的制度,又包括市场制度和政府制度(斯威德尔伯格,2005)。当然,制度学派则强调了它的产权、治理结构和交易规则等制度性约束。奥地利学派强调市场的分工协作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比较上述定义,可以肯定它们的共同点在于,承认市场是一个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因素的综合概念。但其不同点在于,认为市场结构是一种竞争结构,一种分工结构,一种社会结构,至少可以对其从垄断竞争、分工协作和社会网络三个视角进行分类,这有利于研究不同的市场绩效。
从市场结构和政府管制的关系看,二者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从属性看,正是由于市场的多元化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属性,才使得市场受到了更多条件的约束,这也是市场失灵的主要根源。在斯密眼里,只有在政府维护有效的产权关系的基础上才会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这已经成为政府管制、市场和产权关系的最为经典的论断。正是在此基础上才要研究政府管制对于市场结构和绩效的影响。
二、政府管制对市场结构和绩效的影响
政府,作为一种与企业、市场并列的组织形式,必然会通过制度影响市场的结构。政府可以直接通过宏观改革改变产业结构,引导企业创新,调增企业的各项活动;还可以通过进入或者退出产业来影响产业竞争和所有制结构,从而导致一个产业中国有垄断大企业的数目下降,减少了市场集中度,降低了进入壁垒,提高了潜在的竞争水平。政府也可以间接通过管制活动来调节市场。史普博(1989)从管制的配置作用把管制分为直接干预市场机制的管制、通过影响消费决策从而影响市场均衡的管制,以及通过干预企业决策从而影响市场均衡的管制。可见,管制作用于市场,不仅改变供给决策、需求决策,而且改变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消费和分配,影响社会福利水平和市场均衡配置。因此,要研究管制对于市场结构和绩效的影响,既要考虑政府管制的设计、管制者和管制效果等管制本身的因素,还要考虑在政府管制下市场各个主体之间的策略,以及产权等其他间接性因素,这样才有可能归纳出各种因素对市场结构和绩效的作用路线。其理由是:首先,管制会因市场失灵、卖方垄断力量、外部性、信息成本、公共安全等等理由而普遍存在。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投资主体和管制主体,会直接进出某些领域,也会通过价格管制等决定市场份额、规模经济、竞争程度和交换秩序等等。其次,政府管制不仅直接影响了市场结构和绩效,而且会通过影响市场主体的互动关系来影响市场结构和绩效。在市场主体之间策略性互动的背景下,市场的内外部因素会产生相互作用。最后,由于在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于市场化改革持有不同的观点,除了坚持市场改革优先的论调外,还有产权改革优先的论调,因此必须要考察产权结构等要素。
根据市场结构与管制的不同角度上的内涵发展,并且为了部分地弥补现有机理研究的不足,可以建立这样一个系统模形,用以表示市场结构和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管制设计同时影响到市场的各个主体的行为, 各个主体的反应表现在效率变化上,同时彼此之间的竞争关系也可能发生变化,而所有权结构常常在竞争和效率的变迁中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最后都会集中作用于市场的进入退出的价格壁垒、市场份额的集中度和产品的差异程度上,这些变量最后会改变市场绩效。这是一种间接作用,还有一种直接作用,那就是消费者、生产者、管制者的互动关系直接改变了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和产品差异程度。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有待实证检验的框架(图1)。
政府管制对市场结构和绩效的直接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从政府制度安排的角度看,管制目标在技术上表现为管制者在信息约束下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换言之,管制的任务是把“弱势非效率”的市场转化为“强势有效率”的市场,实现有效竞争;政府反垄断政策应该促进经济效率,实现消费者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在利益集团主导下,管制设计则是化公为私、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机制,有助于“大公无私者劫贫济富”。政府对某个产业的管制,首先从被管制对象的利益出发,是为生产者的垄断行为所设置,管制调整进程往往为少数利益相关的企业所左右――政府管制成为产业进入的主要壁垒(斯蒂格勒,1989)。在多层委托关系中政府和管制者的社会关系,权力欲望和利益均衡等因素会发生综合作用。管制者既要保护消费者、投资者和生产者的利益,又要考虑到政治家的利益――多维的管制目标也会影响管制的过程以及管制的绩效(威尔曼,2001)。
其次,从管制者的角度看,作为一个“集体人”,在市场失灵领域必然需要政府管制。但是行政体制及其他制度障碍,可能导致政府之间以及政企之间发生过度竞争,出现非市场化的进入和退出(孙天琦,2001),从而导致政府管制失灵。而作为“理性人”,由于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等制约,处于委托―链条中的政治家与管制者,必然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出现“创租”和“抽租”的行为(McChesney,1978),也可能被利益集团“俘获”,从而并不能保证管制对于市场的有效性。此外,管制者常常通过进入威胁、行为限制、价格管制等手段维护垄断,这就使X-非效率在管制市场出现,它会抵消管制的配置效率,管制投入决策也往往会被“A-J”效应所扭曲,而有效的管制回报率导致相对的价格无效率(Devaney and Weber. 2000)。
最后,从被管制的企业看,企业用大量资源适应或者游说管制者,构成了大量的“管制的交易成本”,造成无谓的浪费;企业的管理目标以管制为导向――这种“管制的时滞”降低了公司的灵活性。反之,它们却可能保护生产者利益,使市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之,政府管制从制度设计、管制者的有限性及其行为扭曲、管制效果几个方面影响市场结构和绩效。
政府管制对市场结构和绩效的间接影响表现在信息不对称下的策略和产权结构两方面:
(1)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策略对市场结构和绩效的作用机理。在理性人的假设下,市场内外的各个主体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彼此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企业之间的策略。为了实现和保持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企业不得不通过内部学习提高内部效率,通过模仿市场实现外部学习,这把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拓展到市场的规模经济效益,实现了纵向一体化(斯蒂格勒,1989)。纵向一体化的企业行为可以节约交易成本,促进R&D,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避免多重定价;但是也设置了进入壁垒,驱逐竞争对手。同时,企业之间还可以借助排他性契约、市场势力或者信号威胁,实施纵向控制,提高实际或潜在竞争对手的成本,在不对称结构下,在位厂商的策略会扼制进入厂商,阻碍市场竞争,从而实现垄断地位。其次,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策略。在市场需求中占据绝对份额的消费者可以通过垂直一体化、垂直约束等途径进入上游企业,以用户身份操纵要素或者投入品市场,取消上游产业的供给竞争,排除竞争对手,达到“大用户垄断”市场的目的(卡尔顿、佩罗夫,1998)。在讨价还价中,消费者凭借抵制联盟,或者扩大搜寻,或者隐藏偏好来获得更多选择的主动权,从而影响着市场价格、企业的生产和效率。而反过来,在兼容性条件下,获得市场网络效应的企业,通过捆绑交易、知识专利保护、掠夺性定价等锁定消费者,尤其是企业凭借广告展示引导消费潮流,挖掘潜在需求,引出了更多的派生需求,这会推动企业的创新和短期的高额利润。再次,(企业或者消费者)利益集团与管制者之间的策略性活动。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产量决策等行为影响消费者,也通过利益集团的形式试图游说管制者,使其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政策。当然,集聚度高的产业凭借“卡特尔组织”自我保护垄断利益,而集聚度不高的产业只有通过政治活动来保护自己。相反,管制者在委托关系中可能通过立法程序的修定创租,或者通过立法威胁抽租,来对企业实施策略性活动(McChesney,1978)。而管制者与消费者通过最优税制设置和公民投票机制等途径实现策略性的互动活动。实际上,政府的税收规制不仅影响着企业和消费者享有的行为和策略,而且影响着三者之间的策略变化趋势。这样,策略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作用导致市场结构和绩效发生变化,使得市场主体的数量、竞争关系、进入退出等发生变化。上述研究比较全面地描述了各种策略形式及其效果,倾向于各个主体利益均衡的观点,而且需要一定的长期性契约保证。
(2)政府管制通过产权改革影响市场结构和绩效。在20世纪40年代末就有学者发现,垄断市场的效率要高于公私竞争的市场但是低于私人与私人竞争的市场,说明市场结构和绩效还与产权关系密切相关。维斯库斯 (2004)认为,在被管制市场上,影响了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管制政策对市场结构和绩效的直接影响、企业产权结构通过影响企业行为和竞争关系对市场结构和绩效的间接影响。受产业经济特征和企业技术进步的作用,产权结构通过影响产业政策和管制政策实现对市场结构和绩效的间接影响:首先通过产权改革引入竞争,实现激励性管制,刺激企业投资和创新等行为;其次通过产权明晰降低管制风险,避免管制失灵,影响管制政策和目标,进而影响市场结构和绩效;最后市场结构和绩效与产权结构二者共同改善被管制市场的绩效,纠正市场失灵的现象。中国的市场结构和绩效更多地依赖于产权结构的管制程度及其相对强度(刘小玄,2003),市场竞争强度与国有企业效率正相关,而与民营企业效率负相关,在产权结构优化的管制过程中,市场集中度与绩效正相关,市场份额与绩效负相关(胡一帆 等,2005)。
三、小结
在管制对市场结构和绩效的影响方面:管制设计既可能形成有效竞争,也可能形成进入或者退出的壁垒;管制者的有限理性等缺陷可能会导致创租、抽租、逆向选择、道德风险、X-非效率和“A-J”效应,也可能直接导致管制失灵;从被管制的效果看,管制的交易成本和时滞既可能造成浪费,又可能维持市场的稳定。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策略可能有模仿学习、一体化和信号威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策略可能表现为大用户垄断、消费抵制联盟、锁定消费者等。在管制者、消费者和企业同时出现时,情况就比较复杂,这里只是简单地提到了企业组织卡特尔或者游说管制者,消费者通过公共投票方式参与,而管制者通过最优税制实施管制。对于产权结构的管制也间接作用于市场机构,这在目前的中国市场化改革中非常重要。当然,本文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对于管制下的消费者行为的分析薄弱,在生产视角上过多地关注企业垄断竞争等行为和产权等正式制度,而忽视了其他行为的作用和非正式制度。
参考文献:
胡一帆,宋敏,张俊喜.2005.竞争、产权、公司治理三大理论的相对重要性及交互关系[J].经济研究(9). 卡尔顿,佩罗夫.1998.现代产业组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吉尔伯特.2004.产业监管的方式及其政治经济学[J].比较(13).
刘小玄.2003.中国转轨经济中的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产业绩效水平的决定因素[J].经济研究(1).
史普博.2003.管制与市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5-125.
孙天琦.2001.产业组织结构研究――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78-198.
斯蒂格勒.1989.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42-164.
斯威德尔伯格.2005.经济社会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维尔曼 等.2003.监管关系的演进:私有化行业中的监管制度与公司行为[J].比较(8).
维斯库斯 等.2004.反垄断与管制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66-98.
BORLAND J,YANG Xiaokai.1992.Specialization and a new approach to 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growth[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2(4):386-394.
DINALD A H, DEREK J M.1991.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M].[S. 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EVANEY M, WEBER W L. 2000.Productivity growth , market structure ,and technologi cal change : evidence from the rural banking sector[J]. Apllied Financial Economics,78 (10):587-595.
GELLHORME, Pierce R J Jr. 1982. Regulated industries[M]. St. Paul:West publishing Co:7-8.
LEVY B, SPILLER P T.1996.Regulations , institutions, and commitment[M].[S. 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CHESNEY F S.1978. Rent extraction and rent creation in the economic theory of regulation [J].Journal of Legal Studies,16(1):101-118.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为有力地保障我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将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形成工作常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特制订我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坚决措施,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坚决防止疫情传播及蔓延。
一、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统一领导
1、成立常见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组 长:孙广富
副组长:刘祥涛 王兴林 刘 莉
成 员:刘益民 郝新海 朱桂真 蒋兴超 刘云艳
陈 飞 胡三永 李 红
2、职 责:
(1)负责领导、协调、组织全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必要的预防经费和物资保障。
(2)负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开展、检查督促、资料收集与归档等工作。
二、遵循预防为主,狠抓措施落实
1、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好宣传专刊。
(2)利用健康教育课 ,开展好以预防常见传染病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
2、印发《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供全校教职工传阅学习,增强教职工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3、开展“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4、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食堂和小卖部管理,严格购物登记、试尝留样、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做好检查落实。
5、有计划地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6、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7、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摊点的整治,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
8、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9、做好预防常见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三、坚持晨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1、班主任要按照要求,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把预防常见传染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因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在校生病的学生要及时送医务室诊治,对需送县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对暂时无法通知家长的学生由班主任陪同前往),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2、医务室要坚持对饮食从业人员每日晨检,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停止上岗,并及时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3、教职工生病被诊断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时主动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4、医务室要坚持就诊登记制度,健全常见传染病监控信息表册,做到发现疫情能快速、准确的向学校领导组报告。
5、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小组。
四、应急处理预案
一旦学校发现传染性疾病后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1、我校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非典、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校隔离室休息,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立即通知传染病医院,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如果是本校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戴防护口罩、手套,由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立即转市传染病医院并通知其家属,家属不能到校的由工会组长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
3、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马上打“120”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4、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6、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
7、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镇小学中心校、县教育局和其他政府部门,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做到:①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市教育局的处理意见。如校领导已隔离,由中层干部等组成临时班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后,校领导班子开始工作。 ②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③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8、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
信念。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稳心颗粒;美托洛尔
临床中冠心病常伴随程度不同的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胸闷、头晕、气短、心悸、失眠、乏力等,严重时可能对心脏的血流动力造成影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本研究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应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共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9例,男女比例26:23,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56.47±2.34)岁;对照组49例,男女比例27:22,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55.28±3.06)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组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口服稳心颗粒(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26),9g/次,3次/d;配合口服美托洛尔(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珠海经济特区生物化学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57289),第1w剂量12.5g/次,2次/d,若1w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且未发生心跳过缓、血压异常等症状,在第2w将剂量增加至25g,2次/d,第3-4w继续加至50g,2次/d,疗程为4w。对照组予美托洛尔治疗,服用方式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交界性早搏等心脏早搏相关指标的水平。结合动态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观察疾病的总体治疗效果:24h内心电图检查显示心律失常或早搏数明显减少(>90%),同时临床症状基本消除为疾病明显改善;24h内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心律失常或早搏数降低幅度为50%-90%,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为疾病好转;心电图检查结果及临床症状均无好转迹象为症状无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2]。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 18.0软件包统计分析,一般资料应用标准差(x±s)完成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完成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完成检验,当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脏早搏相关指标水平对比
研究组心脏早搏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表1两组患者心脏早搏相关指标水平对比(x±s,次)
2.2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表2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对比[n(%)]
3.讨论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变窄或堵塞造成的心脏病,血管狭窄、堵塞会引起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引起心脏节律的紊乱。冠心病引起心律失常的机理是冠心病易造成心肌的细胞膜动作电位不稳,导致细胞的除极与复极过程缺乏匀称性,另外,冠心病造成的心肌缺血会造成复极弥散性的增加,引起触发活动,最终导致心律失常[3]。在临床针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中,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中即包括心律失常,造成治疗效果的降低,由此,临床医生开始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在治疗冠心病的同时保障心动的规律性。本研究对随机抽取的49例研究组患者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取得一定疗效。
观察两组患者心脏早搏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控制效果更好。稳心颗粒中的主要组方包括黄精、甘松、三七、琥珀等,黄精能够为冠状动脉降低灌注阻力,改善心肌的代谢情况与缺血区的血供状况,甘松具开郁理气功效,能够延长电位时间,减少心肌细胞自律性,降低折返激动,实现对心律的有效控制。美托洛尔为β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异位起搏点的跳动频率与窦性心律,实现延缓房室旁道兴奋传导的目的,并有效减少心肌细胞的氧气消耗量,缓解缺血及缺氧情况,二者联合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心脏早搏相关指标水平。
另观察两组患者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对比,可得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稳心颗粒中的党参能够诱导ADP,从而对血小板的凝聚产生抑制作用,降低血栓的形成率,三七同样具有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两种组方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黏度,提升心排血量,实现对血管的扩充与对心肌细胞耗氧量的降低。美托洛尔能够帮助提升心肌缺血区室颤阈值,改善该区的供血与供氧情况,实现心律失常的有效控制。为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医护人员还应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向其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保持治疗期间患者情绪的稳定性,同时增加患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患者出院后还可进行定期随访,调查了解疾病的复况,并及时予疾病防控指导,进一步保障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冠心病心律失常应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卢林帆.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