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术患者护理问题范文

手术患者护理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患者护理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手术患者护理问题

第1篇:手术患者护理问题范文

我院近两年来共进行剖宫产手术3000多例,经给予心理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手术前后患者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1 术前的心理问题与护理

剖宫产患者由于她们个体的素质不同,对待手术的心理反应也不同。当产妇入院后听到要做剖宫产手术时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是焦虑与恐惧,表现有:①怕疼痛难忍;②怕花钱过多负担不起;③怕开腹丧失元气;④怕医生水平低,不认真;⑤怕留有后遗症;⑥怕婴儿有畸形;⑦怕腰椎麻醉致人瘫痪。于是患者总是希望有个认识的人,找技术又高、责任心又强的医生为她做手术,使其有一种安全感。故在术前访视中,要给产妇精神上以安慰。对高血压患者,要给予降压及镇静药物,以解除其不必要的顾虑与恐惧。

手术前,有针对性向产妇介绍医院有关的先进医疗设施和医务人员的高超技术,可以保证诊断的正确性;先进的麻醉器械、科学的麻醉技能完全避免手术时的疼痛;各种先进的急救措施和抢救手段,可使手术避免意外和后遗症的发生。这样做,能够解除手术患者的悲观、疑虑和恐惧。同时,让同病室手术后的产妇将其亲身经历对患友进行讲解和劝导,谈手术过程中的感受,谈手术前后的比较等,可使产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

2 术中的心理问题与护理

多数产妇在进入手术间时,她们的恐惧感会更为剧烈,血压升高,精神高度紧张,对各种刺激均十分敏感。所以对医护人员来说,一言一行都应特别慎重,对术中神志清醒的产妇,护理人员要随时进行必要的安慰和劝导,不可边手术边谈论一些与手术不相关的话题,因为这样会使产妇误认为医护人员对手术不够重视而失去安全感,对配合手术的进行不顺利。

第2篇:手术患者护理问题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宫颈癌行广切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保温组各40例,两组病例在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补液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80例广切手术患者一般资料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常规保温护理,内容包括:①手术间的室温控制在20℃-24℃,相对湿度40%-60%。②薄被保暖。③输液、输血、冲洗液均采用常温。保温组采用①患者入手术间后室温控制在24℃-26℃,手术开始后15分钟将室温下调至22℃-24℃,手术结束前15分钟将室温上调至24℃-26℃。②术中输血、输液使用国产康奈尔CBW686输血输液加温器加温,温度调至37℃-40℃。③采用美国Tyco. Healthcare Group Lp1-800NELL COR充气式保温毯替代薄被,手术开始后将覆盖在患者全身的保温毯移至患者双下肢,温度档设为36℃-40℃。④夜班护士根据次日手术于术晨将冲洗液放至国产北京中兴DFD-700电子恒温箱中加热,温度调至37℃-40℃。

1.3 评价标准 使用美国通用Dash 4000型病人监护仪测温探头测量患者的腋温变化,分别记录入手术间、麻醉开始时、手术开始时、术中每30分钟、手术结束时的腋温。

1.4 数据处理 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意义。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患者入手术间时、麻醉开始时的两个时间点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开始时、术中30分钟、手术结束时的8个时间点体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温组体温稳定,对照组体温降低。见表2。

3 讨论

广切手术发生低体温的原因多为全身麻醉,麻醉剂降低代谢率(20%-30%)及抑制体温的调节,使中心体温下降[2];手术切口大、出血多、脏器暴露时间长;术中大量输注冷液体和库血;而大量低温液体腹腔冲洗,会加剧体温降低,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为50%[3],进而延续患者术后全麻苏醒,增加畏寒、发冷的发生率。同时,体温过低血压会明显升高,物代谢减慢,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受限制,容易导致术后出血和切口感染等,从而延续机体的恢复[4]。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措施,从术中60分钟开始体温显著降低,至术中120分钟开始腋窝温度持续处于35℃左右的低温状态。保温组通过采取综合的保温干预后,手术过程中腋窝温度一直处于36℃以上相对稳定水平。由此可见,常规的保温措施不能有效地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但通过实施以下几方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术中低体温的发生。①室温的控制。手术室空调要使室内温度恒定在20℃-24℃,相对湿度40%-60%[5]。但北方地区春秋季时,室温较低,夜班护士术晨将室温控制在24℃-26℃,手术开始后15分钟将室温下调至22℃-24℃,以避免室温过高引起手术人员不适,手术结束前15分钟将室温上调至24℃-26℃,这样可降低皮肤的辐射和对流作用而导致的散热,从而预防体温下降。②薄被只使用于转送患者的过程中。患者入手术间后,由于周围环境低于患者的体温,通过传导作用使热量散失;进入患者体内后,引起血管收缩反应被抑制,外周血管扩张,热量从核心室向外周室重新分布[6]。薄被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因此,使用薄被不能预防术中患者核心体温的降低,保温效果不佳。③保温毯通过屏蔽辐射和对流两种机制加温,使温暖气流直接接触患者体表,在肌肤间形成特有的暖流层,为大面积体表提供有效的热传递,主动维持和升高体温。患者入手术间后将薄被改为保温毯,以确保患者始终处于温暖状态,并通过反向的辐射、对流,使热量从加温毯向与之接触的皮肤方向流动,从而有效地阻止了机体总热量的丢失。④使用加热的(37℃-40℃)液体、血制品、冲洗液。据报道,成人静脉输入1L与环境温度相同的液体,核心体温下降约0.25℃,通过输液输血加温器可是这种情况得到改善[7]。500ml库存血液5-10min输入人体,会使体温降低0.5℃-1.0℃[8],因此不能给手术患者输未加温的液体、血制品;大量的低温冲洗液腹腔冲洗可通过水的传导作用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降低。因此将液体加温至37℃-40℃,接近人体的核心体温,可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丢失。

通过研究总结,术中给予综合的保温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但仍有相关问题值得注意,如术中设备使用过多,造成护士工作量增加;术中反复大量的冲洗液冲洗后,患者覆盖的敷料被冲湿浸透,手术时间过长可导致机体热量的散失。因此,缩短手术时间仍是预防术中低体温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陈金仙,刘瑞莉,杨引,等.不同的保温措施对全麻下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7,28(4):633-635.

[2] 黄青青.围手术期危重患者低体温防治新概念[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3):191.

[3] 赵书娥,尹灵朔,赵莉.围手术期低体温及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9,18(2):12-13.

[4] 陈显玲,,施思.温生理盐水对腹腔镜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J].温州医学院报,2009,39(2):285-286.

[5] 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7-78

[6] 赵俊.新编麻醉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55-179.

第3篇:手术患者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腹部手术;体温变化;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36.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298-02

体温的恒定可以使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得到有效维持。在临床上将体温不足36摄氏度称为低体温状态。在对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由于麻醉条件、手术室的环境、器官的暴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都会使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术中处于低体温状态[1]。由于体温过低而导致的寒战现象会增加机体对氧气的消耗量, 使患者的凝血功能发生紊乱, 对免疫功能起到抑制的作用, 使心脑血管系统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使患者体温在术中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为了对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的体温变化进行观察并总结相应的护理体会,为今后对该类患者进行更有效的手术治疗,使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体温得到有效维持,尽量降低其术后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现象的可能,提供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这两年时间里,抽取84例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腹部手术的临床患者病例,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手术过程中采用保温措施和不采用保温措施,对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体温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这两年时间里,抽取84例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腹部手术的临床患者病例,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年龄在21至74岁之间,平均年龄45.2岁;其中包括38例男性患者和46例女性患者;患者的手术时间在1至5小时之间,平均手术用时2.7小时;两组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并在排除心脑血管合并症的可能后,有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1.2方法:

将抽样中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A组患者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将补液和冲洗液加温至37摄氏度,已达到保温的目的;B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采取保温措施。对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体温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现象进行比较分析。

1.3护理措施[3]:

A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采取加温补液的方法, 所有术中的补液和冲洗液都要加热至37摄氏度。B组:在常规常规护理基础上, 患者入室后采用普通棉被进行保暖, 术中补液系正常保存后常温下输注。

1.4指标观察:

记录患者在入室时、手术刚开始时、术中1小时、手术结束时的体温。

1.5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A组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体温变化幅度明显小于B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体温比较情况见表1。

3讨论

患者在术中过程中处于低体温状态是手术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对于老年患者、小儿患者及手术范围比较大、手术时间比较长、患有其他合并症的患者来说出现该现象的几率更大。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4]: (1) 手术室的温度过低。按照相关要求规定手术室的温度通常情况下要控制在21-23摄氏度之间。为了使消毒的效果得到增强, 通常要使手术室的空气对流增强, 接受手术的患者在这种低温环境下,很容易出现低体温现象。相关文献报道证实, 当手术室的温度在21摄氏度以下时, 患者机体通常会出现低体温现象。(2)麻醉作用的影响。物能够对患者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体温调节起到干扰的效果,降低机体的代谢率, 减少产热, 从而影响机体温度。(3) 输入液体的“冷稀释”作用的影响。大量输入低温度环境下的液体或血液, 会使患者机体的温度显著下降。低温液体在进入体内后会对机体的热量起到吸收的效果。因此,大量输入未加温的液体或血液是导致患者体温降低的最主要因素之一。(4)手术因素的影响。患者手术的时间过长, 腹腔及胸腔内容物的暴露时间过长, 暴露的面积过大, 反复使用低温液体冲洗体腔等, 都会将机体的热量带走, 导致出现低体温现象。

另据文献报道证实[5], 加温补液是在手术的过程中使患者的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防止手术患者处于低体温状态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除了对补液进行加温之外, 还应该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 努力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体温维持在正常的水平。此外, 目前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加强术中体温监测也应作为手术室护士一项常规的重要的工作内容, 应加强对患者术中体温的监测, 及早发现体温过低, 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减少术后并发症, 以利患者康复[6]。

综上所述,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体温会明显降低,对其采取相应措施使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的体温能够维持在正常水平,对于手术的成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健欣,胡小玲.术中加温输液对病人体温下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8,35(8):495-497.

[2]胡兴国.围手术期轻度低温[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学分册,2007,12(8):263-265.

[3]于文红.围术期患者低体温的护理措施[J].河北医药,2008,30(11):18-25.

[4]刘鹏.全麻下患者手术期体温变化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3-4.

[5]文素芳,林高翔.术中低体温的探讨及加温输液的临床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S2):285-287.

[6]李海燕,王振香.不同温度输液对妇科术中病人体温及热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06,35(8):459-461

第4篇:手术患者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低体温;护理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12月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每组均包含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40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1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10例。术前体温、心电图等未见异常,均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时间、输液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功能监护仪测温探头测鼻咽部温度,鼻咽部温度测量在人为降温时反应体温的变化较迅速,也比较方便。室温控制在24~26℃,相对湿度40%~60%,对照组患者按手术常规护理,静脉输注液体及冲洗液不加热,常温输注及冲洗。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采取以下措施:除手术部位暴露外,患者其他部位使用电热毯、棉被或棉袖套、棉裤腿保暖;皮肤消毒剂加温至40℃左右;术野用脑科手术贴膜保护,保证冲洗液全部收集在接水袋中,避免浸湿手术单;术中输注液体及冲洗液加温至37℃。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术前、术中、手术结束时的体温,患者体温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比较 与术前基础体温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体温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在术中体温下降明显(P

22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体温过低可对机体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①使麻醉恢复延迟。②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术中、术后失血量,从而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③使术中、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严重时引起室颤。④抑制机体免疫反应,使创口感染率增加。⑤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尤其在老年人更易发生[2]。

本组观察结果显示,患者围手术期的体温与入室时的基础体温相比,对照组体温降低,观察组体温相对稳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术中、术后体温下降原因及干预措施有:①患者紧张、焦虑、恐惧、孤独感等心理反应易引起患者防御寒冷的能力下降,导致浅低温[3]。因此加强手术前的心理疏导有助于预防低体温的发生。手术室护士术前一天应到病房访视手术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有针对性地制订术中护理方案。通过面对面交流,可消除患者对手术室和工作人员的陌生感,缓解焦虑情绪, 使其以最佳心态配合手术,减轻患者因为精神因素导致对冷刺激的阈值下降。②手术室内使用层流通风设备,可使对流散热由正常的12%上升到61%[4],增加了患者的体温丢失。皮肤消毒时,使用冷的消毒液,术野过久,所铺手术敷料单薄等也可致体温下降。因此,手术室室温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40%~60%,这样可以减少寒冷刺激和热量散失。手术开始后,除手术部位暴露外,患者其他部位均应用电热毯、棉被、棉裤腿等辅助措施保暖,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转换手术时要注意保暖,减少体表暴露时间和面积,增加患者的舒适感。③大量低温输注液体、冲洗液的使用造成热量散失、体温下降。输入加温液体可以防止冷液体的“稀释作用”引起体温降低和热量丢失,减少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率。部分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为清除碎石屑和切除的组织碎块,保持视野清晰,需要大量液体冲洗,且冲洗液温度越低,冲洗量越大,体温下降越多。将冲洗液加温至37℃,可减少体温过低发生[5]。④麻醉导致机体保护性防护机制减弱,手术中易导致体温偏低。硬膜外麻醉阻滞区血管扩张引起体温再分布,可使中心温度降低1~2℃。当中心温度下降幅度接近05℃时,则开始发生寒战,寒战时肌束颤动使患者产生不适和痛苦感觉,并增加焦虑程度,重症寒战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在麻醉前进行皮肤表面保温,术中持续监测温度变化,并经常观察其四肢末梢的温度情况,及时做好各项保暖工作。

总之,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体温安全、简便,容易实施,能有效防止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寒战的发生,对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和预后都有积极的意义。手术患者的体温维持受到了手术室护士的高度重视,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苏纯燕,刘琳,翟永华综合护理措施防治围手术期低温及寒战观察.山东医药,2009,49(2):25.

[2] 谢艳梅,石芳,曾小英腔镜手术对体温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2):11151116.

[3] 白晓霞,李福宣老年患者手术中保暖对切口愈合的影响.临床护理杂志,2008,7(4):1718.

第5篇:手术患者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心理问题;护理干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心血管介入治疗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在当今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因此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护理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1]。心血管介入治疗也因疗效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继而对于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护理人员在掌握护理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熟练掌握相应的医学知识及操作技术,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大多数心血管介入的患者在术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于安抚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是手术的关键,现将心血管介入患者的心理护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冠心病介入的患者60例进行分析,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48-88岁之间,平均年龄56岁。此组患者均能良好的语言沟通,并无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1.2方法此组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心理问题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以及患者心理最为担心的问题,调查内容有医护人员认真填写。并在术前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与术前调查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比较。

1.3结果由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是一种创伤性的手术方法,手术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风险以及术后会发生相应的并发症。由于患者及家属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缺乏了解,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特点,对于不同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现将术前为心理护理干预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问题发生率作为比较,见表1。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的患者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手术的成功与术后治愈。

2心理护理的干预方法

2.1入院评估对于入院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入院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工作单位、家庭情况、社会地位、文化程度以及等方面,通过语言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变化,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与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方法认知程度。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与交流,从中了解心理问题制定一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2]。

2.2疾病宣教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的讲解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相关基本知识,使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要注意些什么。讲解患者患有此类疾病采取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愈后的效果等,讲解介入手术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疗效好、恢复快的手术特点,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手术成功率高。减少患者对手术的风险以及愈后问题的担心。护理人员还要讲解手术的费用以及对于国家医保的患者采取部分费用由医保承担,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心理问题。告知患者愈后可以正常工作,不影响日常当中的各项基本生活[3]。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任以减轻心理负担。

2.3心理护理技巧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只要采取:倾听、安抚、解释以及建议的方式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语言得体,态度和蔼真诚耐心的关心患者,对于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要细心准确的给予解答[4]。在沟通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可以向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社会支持,增加患者的个人修养,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对于过于紧张和恐惧的患者可以给予各种松弛疗法如音乐疗法、谈心式方法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同时向家属讲明患者现在的心理变化特点,教会家属安慰和鼓励患者,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

2.4特殊的心理护理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支付手术费用的患者,往往会出现抑郁、焦虑的心理,加之对疾病的认知不全面,从而有放弃治疗的想法。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与安慰与支持,鼓励与疏通患者,为患者最大下限度的减轻经济费用,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住院期间感受到医院及社会的温暖,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保证稳定的情绪和心态迎接手术。

参考文献

[1]何宇.急诊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杂志,2011,32(8):753.

[2]孙小霞.冠心病系统护理干预对介入治疗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1):347.

第6篇:手术患者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普通外科;手术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心理状况;焦虑;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0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普通外科手术医学实验研究的对象为从我院选择2011年02月份至2012年02月份期间,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共计100例,根据其原始护理资料以及术前心态、满意度调查表作为分析研究的基本依据来源。利用护理记录回顾分析法和满意度调查法对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况、问题以及心理护理干预方式方法进行探讨。这100例外科手术患者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年龄在17岁至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3.31岁;患者的身体体重为48千克至85千克之间,平均身体体重为73±5.45千克。这100例患者中,文化层次,大学以上学历21例,高中、中专学历层次52例,高中及以下学历层次27例;职业方面:干部29例,工人38例,农民33例。

1.2 病症观察

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病症观察,其阑尾炎手术24例,烧伤方面手术13例,肝脏方面手术19例,胆囊方面手术32例,脾胃方面的手术12例。

1.3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实施

医护人员按照外科手术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手术类型、病症程度,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分别为:心理护理组:共计患者100例,术前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心理需求以及存在的不良反应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汇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在手术实施前加以实施。对照组:共计患者100例,在外科手术护理过程前未实施任何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实施方法为:

1.3.1 术前心理状态分析

医护人员对术前外科患者主要临床心理表现状态进行分析,一般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紧张、焦虑、忧郁

据统计患者得知需要进行手术后,百分之九十患者会感到紧张,心理有不安定感,感到焦虑,从而导致情绪低沉。

(2)恐慌

实施外科手术,由于直接可见性,所以部分面临大型手术的患者对手术的进行会感到非常害怕,产生恐慌感,首先考虑到手术的危险程度,其次是对手术的成功率,第三是对手术后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后果等等。

(3)担心

部分患者由于是农村人,昂贵的手术费用,使他们担心手术会给自己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另外由于属于农村人,害怕护理人员看不起,而担心治疗及护理效果。

1.3.2 术前不良心态反应

(1)患者由于心理紧张、焦虑造成其心率加快,呼吸困难,内分泌出现失调或者紊乱现象。

(2)由于过分恐慌、担心,造成患者植物神经出现功能性异常,出现失眠、食欲下降等。

(3)部分患者由于心态失衡而出现晕厥、胸闷气短等不良反应。

1.3.3 外科术前心理护理干预

(1)首先护理人员要认真学习心理学内容,掌握心理护理的思想和方法,能够及时处理由于手术导致患者出现的恐慌、焦虑、紧张、担心等心理问题。

(2)护理人员要做好术前知识宣讲护理工作,使患者能够及时了解手术的整个过程,对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掌握,能够使患者对手术的目的、危险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患者了解麻醉的过程以及方式方法,耐心、热情、和蔼的解答患者对手术所有疑问,解除患者的未知感。

(3)护理人员要每日定时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鼓励患者放平心态,敢于面对客观存在的病症,这样才能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

(4)对于部分癌症患者,护理人员要在术前,以安慰为主,说明手术对癌症治疗的好处和重要性,让患者乐意接受手术治疗。

(5)此外,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素养,对每一名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护理环境,从侧面降低患者的抵触心理。

通过手术术前护理过程,对两个实验组的患者进行了心态调查和满意度调查,对其结果进行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

ESS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2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两个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将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的调查结果进行相比分析,发现手术患者的各方面心理动态,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具体结果如下:心理护理组:患者100例,恐慌感6例,忧虑感11例,担心感12例,心理问题率29%;对照组:100例患者中,恐慌感18例,忧虑感24例,担心感31例,心理问题率73%。此外对患者进行了术前的满意度调查,其中心理护理组满意率达92%(92/100);对照组满意率达74%(74/100)。根据上述术前心理干预医学护理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在外科手术护理过程中,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总心理问题率下降达44%,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和认同手术的治疗过程,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从而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完成,因此希望在今后手术治疗过程前,加强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 彭南海,杜益平.围手术期护理现念、内涵和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11,18(1).

第7篇:手术患者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手术室整体护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8-0129-02

循证护理是建立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护理新观念,使临床护理可参考新的护理理念与护理模式,借由遵循证据而设计相应的护理计划,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1]。本研究以分析手术室综合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为目的,对手术室2012年1-6月进行的300台手术进行分组护理,以研究循证护理在手术室综合护理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6月手术室开展的300台手术,通过随机分组对300台手术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其中150台手术行常规护理,设为常规组,另外150台手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循证护理,设为观察组。

1.2 方法

根据临床实践,挖掘护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结构化,同时根据挖掘到的问题做相关的医学文献检索,寻找相关的病例,谨慎、系统评估文献中的病例,对最佳证据加以利用,以协助手术室临床护理,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以提高手术护理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在经过不同的手术室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相比护理前有明显的上升,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且差错发生率显著性降低,相比常规组的护理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循证护理对手术室综合护理的重要意义及其发展情况

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产生后出现的,属于循证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2]。近几年,临床护理的影响日益重要,然而护患纠纷、护患矛盾等问题也逐渐增多,结合护理实践所发现的操作问题以及理论问题,以探索性思维找出最合适的护理模式,并以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科学的最终护理方案,采取全面的护理质量优化程序,通过最低成本给予患者最优护理这一理念已成为现阶段优化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的最好对策[3]。

3.2 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3.2.1 成立循证护理专门小组 由巡回护理人员、器械护理人员以及护士长组成循证护理专门小组。一般情况下,手术室的循证护理专门小组包括有巡回护理人员3名、器械护理人员2名以及护士长1名,且循证护理专门小组的所有成员均需要进行相应的业务素质教育,此外还要进行循证护理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掌握循证护理的有效方法,其主要体现在对给予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等方面的护理,将患者在手术中产生的心理或生理不适列为循证护理问题。

3.2.2 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查阅 结合循证护理中的问题,从文献数据库内寻找相关的文献资料,以选取最合适的资料,对其真实性、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价。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以往临床护理的经验与培训掌握的护理对策,为患者设计合理的循证护理计划。

3.2.3 循证护理的实施 加强规范性护理操作,主动关心患者并发现护理问题,同时不断巩固自身护理知识以及业务水平,尊重患者与其家属的选择。此外,还需对医院或手术科室的经济效益进行考虑。加强对手术科室护理人员的能力教育,借助不同的方式,向护理人员普及与循证护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常组织循证护理的培训工作,使护理人员通过掌握寻找与利用证据的科学方法,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际临床护理中更好的应用临床证据,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

在手术室综合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评分与患者满意度,降低差错发生率,对优化手术室综合护理素质有明显效果。要促进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应首先建立循证护理的意识,将护理人员素质提高,此外,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教育,使护理人员学会科学思考、探索护理中的各类问题,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欣.浅谈循证护理在护理诊断实践中的意义[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9):947.

[2]姜宪辉,叶华,刘光颖,等.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临床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3):440-441.

第8篇:手术患者护理问题范文

1 术前访视

1.1 进行术前评估 了解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诊断、血型、各种生化检查、拟定手术名称、切口部位、麻醉方法、手术、既往史、过敏史、皮肤准备情况、机体有无障碍及对手术的认知情况。

在床边访问患者时,护士可判断患者身心方面的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指导。与患者沟通,首先自我介绍,表情要自然,语言要恰当,给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预后情况,简单经过,术中可能体验到的各种感觉与注意事项,如何更好地配合医生手术、术中的及有关麻醉知识。

1.2 提出护理问题 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提出护理问题。通过访视,发现患者术前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如焦虑、恐惧、抑郁、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等。

1.3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目前患者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例如,对焦虑的护理措施为:①告诉患者手术是在充分麻醉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的,大多数手术是比较安全的,预后是比较满意的;②简要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与设备以及医护人员的情况;③术前护士应随时出现在患者面前,询问患者的感觉,必要时握住患者的手,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感。

2 手术中的整体护理

将制定的护理计划贯穿于整个手术过程中,责任护士要注意手术进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护理计划恰当适时地实施护理措施,发现新的护理问题,及时判断并及时早处理,使手术顺利进行。同时,还要注意:①责任护士要热情友善地把患者接进手术室,并且用几分钟时间专门照顾患者,让其感到他是这里最重要的人,得到了护士的关爱,患者心理上得到了安慰;②手术室环境要整洁、明亮、安静,使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之后有一种安全和温暖的感觉。在患者听得见的地方,不允许喧笑、闲聊、开玩笑,不允许有摆弄器械的声响。最好不要让患者看见手术准备过程。

3 术后随访

患者离开手术室回病房的第二天,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评价,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倾听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需求,并作为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依据。当患者知道护士术后仍在关心其健康时,会感到很高兴,这种愉快的心情会促使其早日康复。

4 体会

4.1 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 以患者为中心,实施全方位的护理,使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明显增强,每位护士都能想方设法为患者解决问题。护士脸上热情友好的微笑,即使被口罩遮住一部分,也会让患者由衷地感激。

4.2 促进了护理学习的积极性 整体护理的开展,使护士感到自已知识广度和深度均不能满足患者需求,从而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

第9篇:手术患者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整体护理;应用;围手术期;效果分析

医院护理管理中实施整体护理是一种新的医学模式,预测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护理措施,收集各种有关资料,预防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手术成功率进一步提高,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对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2131例。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325例,女806例,年龄10~78岁,平均52.5岁。其中普外科手术492例,骨外科手术408例,妇产科手术376例,微创外科手术344例,耳鼻喉科手术136例,泌外科手术123例,胸外科手术165例,其他手术87例,实施整体护理后,患者均能主动配合手术,术后精神状态较好,无并发症发生,对手术效果满意2120例,满意率达98.48%。传统护理模式常规护理手术患者3258例,对手术满意2945例,满意率90.01%。

2 实施方法

护士长根据各临床科室的手术相对固定,可采取半年轮换一次,指定1~2名护师以上技术职称,责任心较强的护师担任责任护士,通过手术前期访视,手术中配合及手术后随访,对接受手术的患者实行整体护理。

2.1 术前访视 (1)责任护士应有计划地了解有关手术患者的病史和病房责任护士的整体护理计划。责任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后,与手术前参加科室的术前讨论,了解麻醉方法和手术途径,方式,特殊的要求及各种与手术有关的检查结果。术中手术患者的全身状况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2)手术前指导内容包括:①与患者会面,自我介绍,问候患者和说明前来访视的目的,鼓励和安慰患者,倾听并用和蔼可亲的语言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疑虑;②科学客观的解释患者病情,手术的必要性及预后情况;③简要介绍有关麻醉知识、,消除患者对麻醉的恐惧感;④介绍术殊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⑤与家属沟通,以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让患者感到他并不孤独;⑥常规手术可印一些相关手术的健康教育小册子。详细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及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经过及注意事项,让患者更好的了解自己将要施行的手术目的,护士应给予指导;⑦对某些精神特别紧张的患者应给予心理安慰,通过与患者谈心等以使患者心情放松或指导患者做放松疗法锻炼。

2.2 术前预测和制定手术中护理措施 根据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类型及患者本身的具体情况预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采取因人施护,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2.3 手术中整体护理 制定护理措施,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在术中责任护士要用熟练的操作技术及专业知识配合手术,根据护理计划实施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术中各种变化,及早发现问题,果断做出正确判断,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以手术顺利完成。

2.4 术后随访与总结 手术结束送患者返回病房,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术中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应注意事项,并和病房护士交接,交待术中护理措施实施情况。手术后第二天随访患者,查看患者有无出现麻醉及手术病发症,指导患者如何进行康复训练,根据患者对手术的感受,术中情况及对护理情况给予评价,手术医师对手术护士术中配合质量的评价,综合评估术中护理落实情况。根据围手术期护理计划落实情况和手术后随访两阶段护理工作和术后患者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由责任护士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护士长写出对护理质量的评语。

3 讨论

3.1 手术室施行整体护理的好处 ①手术科室患者在手术室停留的时间是访视,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及心理护理,使接受手术的患者感到被关心和被尊重感,在心理上获得一种满足和安全感,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从身心两方面取得了主动性,为手术做好了思想准备[1]。文献报道,术前接受教育程序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未接受教育者[2]。手术室施行整体护理,保证手术患者在护理上的完整和连续性,传统手术科室护士对患者护理的计划中,只有术前和术后两部分而术中全是空白,手术室责任护士将术中护理计划及实施情况,记录于表内,在术后随访中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以利于实施术后护理计划;②实施整体护理,密切了手术护士与患者及临床医务人员的关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而工作中相互联系,保证术中的默契配合,同时也便于护士长对的工作的检查和对每个护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及专业知识全面性的考核;③对某些特殊患者实施心理谈心,进行放松疗法训练等,让患者紧张心理得到有效的放松,患者在术中能够主动地配合手术,术后主动进行康复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围手术期的护理取得更好的效果[3]。

3.2 责任到人,而工作到患者在护理上的完整和连续性,传统手术可使手术室施行整体护理有待完善的问题:①新的医疗配合模式要求护理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专业知识扎实、业务技术熟练,更应有为患者服务的热情,因而要求手术室护士长和护士不断地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不断地总结积累工作经验,护士长更应身体力行,护士长应定期组织专题学习和有针对性的业务讨论,并经常在手术日晨交接时,对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等问题以及手术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必要地提问,手术室要有计划的选送护士,去外地医院学习深造,以便掌握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更好的配合手术开展做准备;②目前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的主要困难是护理人员不足,手术室工作量较大,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术前随访时、术后随访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主要工作,如术中使用的各类辅料的制作准备等,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没有更多的时间,让手术室护士走出手术室,走向病房更好的做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工作;③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过程还缺乏连续性,许多护理问题应与病房的护理接轨,因此,要加强健康教育,更好的使用整体护理程序,更加深入的开展整体护理打下坚实基础;④使用手术期整体护理更加完善患者更加满意。

参 考 文 献

[1]石学俭.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术前紧张的影响.中国理论学杂志,2005,5(10):19331955.

[2] 孙秀娟,徐光.视力障碍与眼科护理.中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4,1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