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圣贤教育范文

圣贤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圣贤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圣贤教育

第1篇:圣贤教育范文

【关键词】道德底线;道德人格;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一、道德底线剖析

1.什么是道德底线?所谓道德底线,是对人的道德水平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低得不能再低的一种伦理标准,也是人在最艰难的困境中抵制诱惑和克服欲望所要坚持的最后价值信念。换句话说,道德底线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积累和形成的共同道德理念。

道德底线也是一个人“心理”承受范围的底线,触犯这条底线就是所谓的不道德。徘徊于这条社会公认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底线或长期探底,就有可能穿透防线受到强制性约束。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的道德底线就是法律。法律是道德的特别行为规范,凡是超出法律范围的行为规范,不是底线,而是犯罪。

2.道德底线的确定。进行道德底线教育,第一位的工作,就是对道德底线的确定。确定道德底线,既要考虑道德底线确定得是否合理,还要适时对已确定的道德底线进行重新认识和调整,力争所确定的道德底线科学并与时俱进。

高等院校在开展学生服务意识教育时,应该明确自我服务是道德底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上线;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应该明确爱家人是道德底线,爱国家是上线;在开展精神文明教育时,应该明确不伤害别人是道德底线,助人为乐是上线;在开展安全教育时,应该明确珍惜个人生命是道德底线,维护国家财产是上线。总之,道德底线的确定既要科学,又要具体。

3.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底线。大学生是一个知识群体,其道德底线本应高于一般社会成员。但是,他们中的众多人正徘徊于道德底线。因此,我们不能把他们的道德底线定的太高。做一个有良心的人是对当代大学生起码的思想和行为要求。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对大学生最低限度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切入,当代大学生“做人”的道德底线是“不当坏人不做恶事”;学会生存的道德底线是“悦纳自己”,珍惜生命;校园生活的底线是:言语不说谎,行为不出格,考试不作弊,协议不违约,贷款不失信等等。这样的道德底线对大学生具有普适性。

二、大学生道德底线的提升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看一个社会的成熟,不是视其有多少伟大者,而是要观察这个社会占多数普通人的品德达到何种程度。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要求有更多的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青年,因此,逐步提高道德底线标准,鼓励大学生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使他们在自觉自愿地坚守道德底线的基础上具有道德追求,是我们进行道德底线教育的崭新任务。

1.提高人格意识。人格是一个人心理活动各方面特点的总和,尤其是情感活动和行为活动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在当代大学生中适度开展理想人格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格意识,使他们的人格意识渐渐与社会期待相统一,是道德教育所希望达到的结果。过去的人格教育由于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有效功能,追求过高的理想人格,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大公无私”的精神境界,大多数学生根本无法达到。过高的境界脱离了一般学生的实际,使道德教育形式化,也使理想人格教育走进了误区。

以提高大学生生活的自信心和生存意义为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理想人格教育是可行的。其教育策略是,首先是让学生心里明白,年轻是资本,活着就是本钱。其次是教育学生,要想改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就得不断完善自我。三是启发同学们明白:“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在具体的理想人格教育活动中,对学生劳动观点的培养,极为重要。作为教育者要启发学生懂得,埋怨无济于事,劳动创造一切。不劳动将无法生存或无法快乐地生存,人可以通过自已的学习和劳动,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作为教育者还要引领学生重新评价和认识职业的价值。但凡劳动者,必然从事一定的职业,职业是一个人生存的社会基础。生存的职业底线,对商人来说,就是不能总赔本;对农民来说,不能不会种田而没饭吃;对当教师来说,不能教错知识而耽误学生。学生在校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为了获得生存能力。学校应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促进学生学会生存,使学生明白完善的道德人格就是具备掌控有科学的生成法则。将来走向社会,才有能力在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有所贡献。通过人格教育,把学生的人格意识提升到,人不可以仅仅为自己而活着,必须要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精神和行为。只有这样,人才活得充实和潇洒。

2.完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道德情感是从社会形成的道德出发,用道德原则的观点感知各种现实的观点时,人所体验的所有情感。”可见,道德情感是人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共鸣。它们可能表现为肯定性的情绪反应,如:道德自豪感、尊严感,利他行为后的愉悦感,也可以表现为否定性的,但同样是积极的情绪反应,如:羞愧感、内疚感等。

第2篇:圣贤教育范文

1为什么要搞三生教育

1.1机械-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

当今时代是一个机械-技术时代,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机械-技术时代,一方面是,机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生活;另一方面是,机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带来了一个日益功能化、齐一化、制度化、物化、商品化、量化、图像化的人类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人类往往欣慰于机械-技术所带来的进步,而忽视、甚至无视它给人类所带来的灾难。诸种灾难中,最严重的不是地球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地球资源的枯竭和生存环境的崩溃不会给人类带来致命的威胁,人类可以通过利用和改造手中的技术手段转向开采地外太空能源和移民其他星球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而是它所塑造的人类观念,终将导致人性的失灵。人类灵性的丧失,将导致人类人性的退化、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衰竭,人类将不能够再以一个人类的身份感受这个世界,而重新沦为野兽或半人半机械的新型兽类。到那时,不等地球资源完全枯竭和生物圈生态系统完全崩塌,人类就已经死亡,还奢谈什么开采地外太空、星球移民、文明、文化和人类未来呢。那么,这样一个机械-技术世界,即日益功能化、齐一化、制度化、物化、商品化、量化、图像化的人类世界,会给人类处境和人类观念,尤其是人类观念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变化呢?齐一化、制度化的世界,实现的是对人性的普遍规约,对个体的驯化、奴化。它把一切规约(纪律、习俗等)之外的东西,视为另类驱逐、监禁或消除,强求一种集体性、社会性的认同和整齐划一。单个人要想在这样的世界生活、存在下去,就必须自愿被驯化、被规整,学会服从,确切地说是成为制度的奴隶和守纪律的好公民。这最终将导致一个个性备受压抑,社会生活日趋平面化,人类心灵渐趋萎缩的世界。世界的功能化、商品化、量化,就是用经济学的原则和数学的量化标准,来看待世界和人类自身。一个物、甚至一个人,有没有价值,就看它能不能实现自身的功能,能不能被物化为商品,依据市场的价格交换机制被出售和购买。如果不能,它就是无用的东西,毫无价值。如此,金钱和数字成了衡量一切价值的标准。人的精神、情感理应被忽略,如果它们不能够拿到市场上出卖和销售。这是对人性的最大侮辱和践踏。如果人人都用这样一种标准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对立物(人和世界),那必将带来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人与自我、他人关系的紧张。这最终导致的是对自然的肆无忌惮的进攻、对自我和他人生命的无视和肆意屠杀,即生态环境的恶化、崩溃和人类自身的毁灭。随着电视和广告的发明,人类愈来愈生活在一个图像的世界。图像加深了这个世界的冷漠。我们由开始对世界遥远角落的事情漠不关心演变成对自己身边的事情也持守同样冷漠的态度。图像,尤其是电视上滚动播出的图像也让这个世界日益变得无序,不符合常理。图像把成人的秘密暴露给儿童,瓦解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之间的隔阂,让童年消逝。图像的泛滥,也让人们日益厌倦深刻,停留在表象的非思状态,造成思想的懒惰、贫乏、萎缩〔2〕。

1.2中国学校里专门性、高密集性三生教育课程的缺失

在亟需“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来救治人类心灵和人类未来的机械-技术时代,中国学校里关于专门性的三生教育课程就极度缺失,更何况高密集性的对学生开展三生教育。是什么造成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①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教育已经分散在诸多学科(诸如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地理课、自然课、生物课等等)的教学中,没有必要单独独立出来作为一门课程集中讲授。②一个人该如何生存、生活,是他自己的事情,难道他自己还不知道。因此没有必要开展三生教育课程。③生命和生活理应是多姿多彩的,一个人该如何活,选择何种方式活,是这个人的自由。如果进行垄断性教育,岂不是对他人自由权利的侵犯和伤害,故所谓的三生教育是错误的。针对“①”,笔者认为,虽然在诸多学科中对三生教育的某些方面,都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涉猎,但仍需进行集中和专门性学习。原因:第一,分散在诸学科的部分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容易被忽略或强调得不够;第二,缺乏系统性的教学,容易给学生支离破碎的感觉,不利于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第三,作为一门课程集中和专门性讲述三生教育,能够突出关于生命、生存、生活三方面教学的立体性、整体感,昭明国家、社会、学校对国人生命、生存、生活的重视,克服第一、第二中提到的缺点以及其它缺陷。针对“②”,笔者认为,一个人该如何生活和生存,确实首先是他自己的事情,但这既不意味着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即使他知道也不见得就正确,也不意味着进行专门性的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教育没有必要,恰恰与之相反,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进行专门性的三生教育。因为人毕竟是有诸多缺陷的动物,他会昧于自身的无知或幼稚,做出一些不利于自己与他人生命、生活的举动,从而危害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幸福,譬如自杀和杀人。为了实现他的更好的生活和生存,他需要别人的建议和指导。别人的建议和指导,也不是对他生活的干涉、自由的侵犯,而是帮助他形成有利于他自己的生活准则和习惯,以确保他更加健康的生存。“③”的观点是对三生教育的歪曲。三生教育不是垄断性教育,它不但不是对自由的侵害,反而是对自由的守护。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权利。自由是有条件的,其充要条件是:(A)做的是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B)以他人的自由为界限。一个人只有在这两个条件下活动,他的自由才是自由。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如何活的选择超越了他自身能力之外或者侵犯了他人的自由,或者超越了自由的这两个条件,我们能允许他的种种自由吗?我们能说他自由了吗?三生教育就是要教导人们自由的实现离不开对自我的清醒认识、对他(它)者生命自由的尊重,而这其实就是在守护自由。如此,怎能说三生教育是垄断性教育,并因为此等无稽的理由而拒绝它呢。由以上可以看出,我们搞三生教育是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在机械-技术时代,我们亟需三生教育来救治人类心灵和人类自身;另一方面是,中国学校里没有专门的课程来讲授这样一门学问。

2三生教育要面向生活世界

三生教育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有它的生活世界的基础,并为生活世界所要求,是面向生活世界的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现今的世界,是异化的机械-技术世界。异化的世界遗失了生活世界的本根,造成了人类社会的日益萎缩和人类心灵的枯竭。这是生活世界所不能应允的,生活世界要求在人类世界开展三生教育,以救助生活世界和人类自身。只有找对了三生教育的生活世界基础这个大本大源,三生教育才不至于流离失所,纠缠于细枝末节,成为一个什么都可以塞进去的口袋。什么是生活世界?生活世界首先是一个非课题性世界。人类不能把它当作一个课题来研究。课题研究实现的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是性知识。这种是性知识,把生活世界看作是一个能够把握在人类头脑中的知识体系,用语词来代替事物,用语句来代替事实,遵循是性的逻辑体系,而不去过问世界的真实,并用逻辑化的知识和知识物化出来的技术产物来考问、进攻、吞噬世界,使人类迷失在人类语言的逻辑和逻辑的物质化产物———技术中,而遗忘了事物,遗忘了存在。其次,生活世界是一个存在的世界。存在的世界,有它的肉身,世界有世界之肉。但这种存在之肉,会因为我们对世界的知性把握,被人类的理性吞噬。理性是形式,它仅知道规约这个世界,把世界整齐划一,但遗忘了存在物种的各异色彩;它仅仅知道,作为我思主体的人的思维的存在,看不到肉身和自然,感受不到人类的眼睛、鼻子、手脚所看、嗅、触摸到的这个(人类和自然)世界的难以言辞的奇异;它仅仅知道借助于技术产品去开发、挖掘、掠夺、剥削、敲诈、绑架自然,却不会尊重自然物种的生命存在。再次,生活世界是文化世界。文化就意味着生活世界不仅仅是科学和科学文化世界,它还允许宗教的存在,艺术和诗歌、戏剧、雕塑、绘画的存在。在这样的世界,我们不能像今天这样一味地独尊科学技术,要知道它也只是作为文化世界的生活世界的一个部类,仍需要与其他文化的和谐互动、和谐共存、和谐共生。最后,生活世界是人际交往世界。我们是生活在人群中的,而不是生活在孤岛的鲁滨逊。我们需要交往才能够生存,而且是平等的交往。不平等的交往,只会带来野兽出没的丛林。交往讲究的是对话的艺术,是对生命的敬畏感,而不是战争的艺术。交往是生存的条件,没有交往,没有商品的交换、情感的交流、婚姻和家庭的组织、政治国家的建构,就不会有人类的繁衍和今天所获得的文明成就〔3-4〕。

根据以上对生活世界的词义解析,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今天的世界是多么地偏离了生活世界的要求。生活世界要求实行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教育。三生教育是对异化的人类世界的救治,是面向生活世界进行的对生活世界本根的重植,而这种教育却在中国的学校里长久没有人提及。赫尔德林说“:哪里孕育着危险,哪里生成着拯救。”在今天的机械-技术时代,生活世界面临着它的危险,但这种危险中也孕育着人类觉醒的可能。世界越是异化,个人越能够品尝到那种难以忍受的异乡感,对家乡的思念也就越浓烈。只要铁皮屋里有一个人洞察到生活世界的这种要求,勇敢呐喊,并用自己的喊声惊醒昏睡的同类,人类就一定能够得救。这种呼声已经发出,一个省的智力已经开始行动。三生教育的行动是面向生活世界开展的,目的是救助这个苦难的地球和行将枯萎的人类心灵。

3面向生活世界的三生教育如何开展

今天的学校课堂幸运地有了三生教育,人类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这种在中国的学校教育中作为专项课程长久缺失的教育,应该如何开展的问题日益提上日程,摆在了我们的眼前。我们该如何面向生活世界开展三生教育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第一,应该明确三生教育是面向生活世界开展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培养机械心灵的,而是培养有质感和艺术感的生命的,即恢复人类的性灵的。我们知道生活世界不是科学技术的异化世界。异化世界的人类是被工具理性、科技理性规约的单面度的人,失去了自身的丰富性和存在的质感的人类。因此三生教育不可能面向它展开。面向它,只能培养出机械心灵。拥有机械心灵的人类,在心灵内部,开不出人性之花。

第二,要把三生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行专项性的高密集的讲授,纳入到学校的课程规划之内,并给出一定的学分,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让学生学习。

第三,课堂讲授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真正把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运用统一起来。譬如,进行野外生存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野外生存技巧;参观地震博物馆,学习地震防震科普知识,并进行模拟地震生存和救生演练等等。

第四,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针对某项问题,制定合宜的调查问卷,定期调研,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的认知变化,从而更好地调整三生教育的教学。带领学生实地考察,能够让学生获得直观的知识和第一手材料,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感知。譬如,实地考察监狱、某片生态保护区或去法庭旁听等等,这些都比单纯的课堂讲解和观看视频影像效果更好。

第3篇:圣贤教育范文

学生评教要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做出事实与价值判断,它不同于上级评价或同行评价,其意义也不同于其他评价方式。首先,学生评价充分发挥了学生教消费主体的作用,体现了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生命线的价值观,并直接影响学校职能的转变、教学质量的自我监控。其次,学生评教在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成人院校,更具有不同于传统校园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教师与学生在时空上的相对分离,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丁广富,2002)传统面授教育能在课堂上及时产生教学反馈,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反映调整教学安排,而远程教育更多的是学生借助网络等各种教学资源进行自学,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了解相对滞后。因此,适时、全面的教学评价能为远程开放教育教师提供重要的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果,并能促进教师自身发展,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依据,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始陆续建立网上评估系统取代传统的评教方式。由于计算机网络评教系统所具备的信息客观性、评价完整性、反馈及时性,使得学生能够准确评价所有课程的教师教学情况,减小了传统评教行为出错的可能性,通过学生评教的及时反馈将传统的评教由“结果评价”转为“过程评价”,使得教师在获得评教信息后适当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进行调整,极大地发挥了评教对教学的调节功能。同时,网上评估实现了“无纸化评教”,各职能部门无须在学期末工作量很大的情况下,还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和精力到各个课堂去开展评教工作,节约了大量的物力和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网上评估系统是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避免传统评教方式弊端的有效方法。本文所探讨的即是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在网上对教师的评价。

二、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网上评教的研究现状

众多研究都证明学生网上评教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我们在阅读参考大量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目前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网上评教工作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出其中有待完善和补充之处,以为后期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目前在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多是对普通高校学生评教的研究,远程教育背景下

的研究略显不足根据作者在万方数据库中搜索出关于“学生评教”的近30篇文献中,仅有4篇直接探讨远程开放教育或网络教育下学生评教的相关问题,其余文章基本都是针对普通高校面授课学生评教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由此可见,成人院校(主要以远程开放教育形式为主)的学生评教工作关注度不高,研究亟待完善,更不用说建立网上教评系统这更进一步的研究了。这也为我们的课题奠定了必要性基础。

(二)未突出网络教育特点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根据作者对相关文献进行调研的结果来看,远程开放教育或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涉及到其中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则起步更晚。目前对评教体系的讨论较多,已有一些初步研究成果。如中央电大和地方电大制定的相关评估政策和标准(详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项目总结性评估指标与标准》,任颖的《网络教学质量评教指标探析》(2006)、《中外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比较》(2005),张京彬等人的《网络教学的非量化评教》(2000)等[2]。但目前对评教标准的研究还比较零散,没有形成比较权威的结论。分析当前已有的关于评教体系和指标的研究发现,基本都是从远程开放教育过程中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学习辅导等各个环节进行评教,但具体到每个指标,却未充分体现出远程教育“教学分离”的特点和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如动作的主语都是教师,指标的表述多采用抽象的方式,而不是学生能清楚理解、可以量化的语言。

(三)现有研究理论探讨较多,缺少实践论证

从现有文献分析来看,学生评教的体系指标的建立已有初步研究成果(如上点所述),但在实际应用中,由此进行的评教效果如何、采用的指标是否可行、学生反馈的信息又如何反过来指导教师教学的研究还比较少。也就是说目前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操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至于开发出一个具有远程开放教育特色的学生网上评教系统,将其与教学平台进行系统对接,切入网上教学的各个环节过程中,实现过程评教辅助教学的目的,则更是下一步的研究。

三、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评教的构建策略

(一)符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特征

远程教育教与学时空分离的本质,决定了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与传统教育的教学过程不同。在远程教育中必须重新建构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之间的联系[4]。要实现教与学的重新整合,充分体现以媒体为中介的双向交互性。具体而言,即要使学生与媒体的直接交互进行个别化交互学习;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交互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交互。

(二)体现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理论

评价体系的构建以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在行为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要针对学生个别化学习的基本技能训练等学习内容,设计小步骤的课程导学计划,同时注重积极反馈评价和即时强化[3]。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对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发送引导,以及帮助学生与教学资源的相互作用,都应体现在评价体系中。

(三)强调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远程开放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成人学生,成人学生的社会经验比在校大学生更丰富,但其学习时间、精力和学习能力往往不如在校大学生,而终身学习能力是在当今学习型社会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因此,在设计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时,不宜过分注重对教学内容宣讲的评价,而应加大对教师学习方法的引导、创新意识的培养、问题探讨的反馈与交流、学生个体的关注等方面的评价。(四)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观学生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要以学生能够接收的方式表述出来,也就是说,评价指标的设计应该是学生能够直接感知和理解的。尽量避免使用“教学方法是否先进”、“是否使用启发式教学”等笼统抽象的术语,而应将指标的内涵进行明确阐释,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问,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表达对教师的看法和意见,得到具有真实性、正对性和指向性的评价结果,为日后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具体明确的指导。

四、结束语

第4篇:圣贤教育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感; 语感培养; 心理特征; 培养途径

语感,简言之,即语言感受力。具体而言,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1 语感的心理特征

1.1 直觉性。这是语感的最基本特征。所谓直觉是“对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顿悟或理解”。所以,语感的直觉性实际上是指对言语的顿悟。如有些人能“一听就懂”、“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这其实就是语感直觉性的表现。这种潜意识的思维,没有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没有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往往凭“感悟”。

1.2 整体性。因为语感是主体直接作用于语用层面的言语同化,已经舍弃了对语言、词义、词汇、语法等具体语素的条分缕析,所以,它对言语对象是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整体把握。如夏尊先生说:“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这里的感受和意味,都不是具体事物的形状和色彩,而是对意境和意义的整体把握。可见,语感是在瞬间内对言语全方位、多层面的整体把握。

1.3 联想性。语言描述的景象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没有想象和联想,也就没有语感。语感的联想是瞬间完成的,侧重在语义的领悟,实现意象,引起情趣上的效应,把握所传达的复杂感情,接近言语的旨趣。如当人们读到《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诗句时,就会借助想象和联想展示景象,仿佛看到了大雪纷飞的冬夜,勇士们与敌人拼死战斗的情状,又仿佛听到了震耳发愦的嘶杀声,这是怎样一幅铁马金戈的战斗画图啊!这一感受是基于生活经验吸收言语符号,通过联想、想象产生的,正因为有了丰富活跃的想象与联想的参与,语感就越显具体、生动、真切。“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意味着联想中孕育着创造性。

1.4 情感性。语感本身具有情感性。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所产生,并对行为动作进行制约的一种内心体验。语感不仅仅是为判断语文知识正误而服务的,更重要的是会使主体的情感体验产生感应相融;反之,则使主体的情感体验变得扭曲失衡,无法共鸣。

分析语感的性质和特性使我们发现:语感是一种高层次的语言能力,并非神秘莫测的“魔力”。语感对语言感性认识的内容带有规律,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语感能力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

2 培养语感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多处提及“语感”:“培养语感”(见第一部分前言“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形成良好的语感”(见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见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三、教学建议”);“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见第三部分实施建议“四、评价建议”)。可见新课标对语感培养的重视。“语感”逐渐成为语文教学新观念的标志性的概念。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来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来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然而,生活中有的人说起话来别人不便于听,写的文章别人不便于看,根本无法或是不能很好地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 “要了解语言文字,通常的办法是翻查字典辞典。这是不错的”,然而“字典辞典的解释无非是取比照的或说明的办法,究竟不会和原文字原辞十分贴合”。如前面提到的夏尊先生的“落叶”、“新绿”在字典上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它们的语感解释的。

为此,叶圣陶强调指出,“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还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字,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

由此可见,语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都有重要的作用,对语文教学而言,抓住了语感培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语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 培养语感的途径

3.1 生活体验,引发语感: 叶圣陶认为,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训练学生语感,应引导他们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不是单从语言文字去研究,而是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去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如“动物”的词义,在词典中的解释是“生物中的一类,这些生物总以有机物为食物,有神经、有感觉、能运动”。而对于一个生物学家和一个小学生,他们对“动物”的感受就会不尽相同。对于小学生,一见到“动物”这个词,便能迅速地与猫、狗、老虎等活生生的实物联系起来,这就是语感。心理学研究表明,生活经验越多,语感就越深切。因此,要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这样即使课文中的人或事,离自己的生活较远,学生也可以借助生活经历中类似的感情经验去感受,语感也能被诱发出来。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设想人物的语言,让作品的人物形象完全站立起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老师可以提出“焦急”、“耐心”这两个词语,首先让学生展开联想,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如到火车站接亲人,你提早等候在车站,可是未到时间或火车晚点了,这时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坚持等候,没有回家,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由此点拨引导,学生即能顿悟到此处的“焦急”是表现出了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这就准确地反映了老奶奶对热爱和怀念的感情。

3.2 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朗读是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极佳途径,朗读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教学过程中,朗读训练常被忽视。即使被作为一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多数也是为读而读,乍听起来,读得整齐,细听之下,并未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朗读时,若能有感情地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听这样的朗读才是一种美的享受。

具体方法有:

(1)示范美读:重在以情感人,读出情趣。叶老认为“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他又特别指出,教师在范读的时候,要“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像《春》、《观潮》等课文,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或由老师范读,或播放配乐诗朗诵代替教师范读,来引导学生进入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

(2)理解朗读:重在体会。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对象的内容。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的朗读,借助丰富的想象,学生能体会到这样的一种境界:故人远去,斯人独自伫立着凝望天际的长江水,以表达对友人离去的深深眷恋。事实证明,学生认真参与,积极投入朗读了,教师在紧要处稍加点拨,学生往往体会得很快,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指导诵读:诵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目到、心到,调动全身心多种感官功能,这样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就会准确、细腻、真切,从而获得审美感受。教师在诵读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投入诵读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于是,课堂真正变成了学堂,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地学习,自读自悟。教师不再是讲师,而成了教练、导演,他们引导学生学习,随时给学生指点,却又决不越俎代庖。语文学习是重过程而不重结论的,要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捕鱼”能力。

3.3 励联想,诱发语感:

对小学生来讲,语感主要应该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而其中形象感又是基础。形象再现即脑海中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画面。心游万仞的联想与想象,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家乡的秋白梨》里将初夏梨树上青青的果实比作“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又将它拟人化,是“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这样传神的描绘就是借助于由想象与联想引发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弥补这个缺点。”因此,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的蕴意和情感。有位老师上杜甫的《绝句》时,在带领学生初读课文,释词译句后,是这样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

①结合诗中词语,说说这首诗表现的季节和地点。

②在诗人描绘的画面中,有哪些景物?说说他们的色彩若拍成电影,哪些景物是静的,哪些景物是动的?用自己的话把动态景物描绘一下。

③“千秋”、“万里”把我们引到画面之外,使你想到了什么?

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入情入境,浮想联翩,眼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行白鹭在一碧如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凭窗远眺西山雪岭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门外停泊着远航东吴的船只。在此基础上,学生感受到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喜悦心情。这样,学生会在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物的真切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想情操的陶冶。语言的形象化,既减轻了学生感知课文的难度,又达到了在轻松愉快之中培养语感能力的目的。

3.4 说读写,养成习惯:

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必将终生受益。作为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谈不上自觉地学习,也就不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因此,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大支柱,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如叶圣陶所说“读就是用眼睛听,写就是用笔来说。反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听说读写的训练都很重要”,“必须养成习惯才行”。有了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必将推进语感能力的培养,反过来,语感对听读、说写基本语言运用能力起监督和指导作用,经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就会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无论要养成什么习惯,我认为必须要有恒心。叶圣陶指出,“锻炼语言习惯要有恒心,随时随地当一件事做,正像矫正坐立的姿势一样,要随时随地坐得正立得正才可以养成坐得正的习惯。”因此,我们对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要有严格的要求。读,在前面我已经讲了很多,这里我着重讲讲听、说和写。

学生总是喜欢听故事的,我就抓住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听说的训练,每每讲完一则故事,我就要求学生复述故事,在复述的过程中我要学生说完整的话,也许因为故事有情节,比较容易记,所以学生往往都能把故事讲清楚。但光靠讲故事还是不够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个项目叫“听说训练”,虽然里面的文章都比较短小,但故事性不强,相对难记。如果你随意听过去,到头来脑子里只能是一片空白。因此在做这类训练是需要讲求一定的方法。比如记文章中的关键词;记文章的主要内容……当然,要求不能一下子和盘托出,提要求也得讲究艺术,遵循从易到难的梯度原则。第一遍听时你可以让学生自测一下能记住多少;第二遍听时要求学生记住关键词;第三遍听时就要求学生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留意别人怎样表达意思,怎样把长长的语言顺次地说下去。这样一步步下来,短文的内容学生已掌握了七八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把听到的东西讲出来,当然学生讲的每一句话都要求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有了这样的训练,学生在做“把下面的词语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一句通顺的话”这类习题时,仅凭感觉命中率就可以达到90%以上。我想这是语感在起作用了。

至于写,要养成“想清楚再写的习惯”,而且写完了要念几遍,动手改一改。写作,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用文字表现出来。有的学生语感强,那么他们笔下的人、事、物就会鲜明、具体。在习作中培养语感,我认为看图作文是基础。怎样用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生活呢?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抓事物的特征。当然谴词造句、锤炼语言和谋篇布局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勤写来达到。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写周记,要他们写下身边的人、事、物或记下自己的所闻、所想。想象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在写作指导中,我会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少给一些限制,运用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他们想象、创作兴趣。如看到树,学生产生这里的树真多的念头,自然会想到树多的表现:有高的、低的、大的、小的、粗的、细的……我就顺势引导学生想树叶形状有:长的、短的、宽的、窄的、圆的、扁的。再想其色彩,有深绿、浅绿、翠绿、绿油油、亮闪闪。再想象到花,红的、紫的、白的、黄的,五颜六色。再从果实上想:青色、黄色、紫色……大小、形状……这样一想,可写的就多了。学生的思维活跃、兴奋起来,就会有话可写,既培养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语感是学习语文的必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培养语感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事,它需要按一定的方法不断地积累,学习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不可能发生质的变化的。

参考文献

第5篇:圣贤教育范文

关键词: 声乐 钢琴艺术指导 《孔空声乐练习曲》

声乐作为一门音乐艺术学科,其教学具有严格的系统性。人声作为世界上唯一有思想的“乐器”,其基本功和基本素质的形成是非常重要和复杂的环节。因此,优秀的练声教材就显得必不可少。声乐艺术发展以来,系统专业的声乐教材类型有许多。但是作为各种声部的练习教材而被广泛运用的教材数量却是有限的。《孔空声乐练习曲》就是在声乐基础学习过程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本教材,也是声乐钢琴伴奏在声乐技术教学过程中艺术指导性发挥的典范之作。

《孔空声乐练习曲》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嗓音条件、不同的学习程度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除了在基础声乐技能培训方面具有多样性与完整性的优点外,最突出的特点是在钢琴伴奏的写作与配合方面。很少有这样专业的在声乐教学初期就以钢琴伴奏结合进行训练的教材范例。也正是这个非常重要却往往被忽略的独特的训练方式,赋予这本教材许多其它声乐练习曲所没有的研究意义与训练价值。它的主要表现如下。

一、教材的普遍适用性

《孔空声乐练习曲》根据演唱者的程度及不同声部,由浅入深地练习音阶、音程、连音、花腔及声音的强弱控制等声音技巧,很好地贯彻了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声乐教学原则,适合所有声部歌唱学习者的初期训练。以《孔空声乐练习曲50首――高音用》为例,全书音域适中,基本在小字组的C音至小字一组的G音的范围内。对于高声部而言,这个音域属于中声区和过度音区,是接触较多的音域。声乐的训练往往从这里开始,这一音域歌唱技能的培养也就成为首先要解决和掌握的问题。只有在中声区的训练中打下扎实的基础,建立良好的中声区,才有可能完成下一步难度较高的学习。

二、学习兴趣的培养

同钢琴学习初期所用的基本教材《车尔尼练习曲》一样,《孔空声乐练习曲》的作者孔空,作为一名教授钢琴、声乐、音乐理论和作曲的著名音乐教师,同时还是一名深受欢迎的浪漫曲、咏叹调和短小二重奏的作曲家。因此,在《孔空声乐练习曲》中,尽管作品的音域有限,但作曲家却采用了极其丰富的创作技法,使每一首作品都具有不同的风格和训练侧重点。这些作品不但富有旋律感,而且配有流畅、丰富的钢琴伴奏,而且伴奏形式多样,节奏变化丰富,强弱处理细腻,作品风格迥异。这可以让学习者在进行视唱练习的同时,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旋律风格与变化。这样丰富多样的练习曲教材,让学生更有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地进行声乐学习初期的技术训练。

三、综合性训练

《孔空声乐练习曲》作为一本声乐练习曲教材,除了强调在歌唱的呼吸、喉咙打开、共鸣等一系列声乐技术学习上的训练外,在钢琴伴奏的配合下,还可以使学习者接触到更多的音乐学习内容。

1.节奏的训练。《孔空声乐练习曲》包含了许多种节奏音型,例如:一字多音、装饰音、连续的切分音、附点节奏、三连音等。《孔空》中每一首作品的训练目的都不相同,或侧重于附点练习,或侧重于三连音的练习……,还有的是将它们综合于一体。《孔空》中出现的各种节奏音型就是构成声乐作品基本框架的材料,因此准确而熟练地掌握这些节奏音型,可以保证学习者解决在今后演唱作品时可能出现的节奏困难。

2.咬字的训练。美声唱法的产生与意大利语的语言特点有很大关系,意大利语中的大多数单词是少辅音与多元音的结合,而且意大利语字节简单,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它的发音位置正是歌唱要求的自然位置。因此,学习美声唱法往往从练习演唱元音开始。意大利语的主要元音有a、e、i、o、u,科学的发声训练就从练习这五个元音开始,只有学好如何演唱元音,才有可能准确地唱好歌词。汉字是声母与韵母的结合,歌唱时强调“收韵”,即强调韵母。汉字中韵母的发音与意大利语元音的发音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如an、ang、ong等韵母是由元音a、o过渡到前鼻音或后鼻音。《孔空》中所有的曲目尽管没有歌词,只用唱名、元音或韵母演唱,但这并没有降低歌唱难度,相反,《孔空》为训练学习者准确地发音、科学地发声创造了条件。使用固定唱名法进行练习可以逐步掌握元音的准确唱法,因为唱名中的Do、Re、Mi、Fa、Sol、La、Si七个音的韵母与意大利语五个元音的发音一致,其发声要领、要求也一致。因为唱名的音节比大多数单词的音节都少,所以用唱名进行训练更有助于元音的练习和掌握元音连接的歌唱方法。

3.读谱能力的训练。在《孔空》中,有限音符得到了充分地利用,让学习者进行反复练习,获得最全面的读谱训练,提高读谱速度,从而熟练地掌握每一个音符的发声技术,做到准确到位,建立听觉和内心的音准概念。《孔空》用唱名来演唱,与视唱课的要求相似,但又有别于视唱,它除了训练学生准确地唱出音程关系外,更注重运用科学的发声体现音色和旋律的变化。

4.与钢琴配合及复调感的培养。在声乐学习的初期,与钢琴伴奏的配合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尤其是在练声的过程中。而《孔空声乐练习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非常重视钢琴伴奏的写作与运用。声乐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它由多种音乐和文化素材组成,其中伴奏与歌唱的关系最密切。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伴奏与歌唱的作用往往同等重要。学习如何伴奏,如何合好伴奏对声乐学习者而言十分重要,因为歌唱与伴奏的合作是决定歌唱好坏的重要因素。《孔空》的钢琴伴奏部分创作出色,五十首作品的伴奏各不相同、各具特色。有的是伴奏旋律与歌唱旋律一致,有的伴奏是采用分解和弦,有的伴奏全部运用三连音,还有的伴奏与歌唱形成复调形式……,可以说在学习《孔空》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接触到大多数的伴奏手法。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他们将来学习难度较高的声乐作品,如歌剧咏叹调、重唱等十分有益。

5.音乐表现力、歌唱情感的培养。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要加强学习者的音乐表现力,培养歌唱的情感,形成准确的分句和旋律连贯的良好歌唱习惯。在学习《孔空》时,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详细的音乐表情记号和术语,这是学习者容易疏忽的方面。这些符号之所以被称为“表情记号”,是因为它们的存在使音乐有了抑扬顿挫的韵律美,有了流动感和美的感染力。所有的音乐都由乐句组成,无论是器乐演奏还是歌唱都要表现出乐句之间的呼吸。歌唱的呼吸尤为重要,因为歌唱者在歌唱时需要进行生理呼吸。只有歌唱者进行正确的呼吸,才能获得充足的气息,实现歌唱的完整和连贯。在多数乐谱中都没有作曲者详细标明的换气符号,而《孔空》的每首作品都详细标明了换气符号。这给学习者提供了帮助,这些规范的标记使歌唱者不会因为错误地呼吸而破坏乐句的完整,也避免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状况,从而实现音乐的流动感,培养学习者的音乐感受力,这样才有可能表现出真正意义上的“乐感”。真正的乐感一定是建立在尊重作品的基础之上,以准确表达作品内涵为准则,《孔空》为实现这一目标创造了条件。

《孔空》为声乐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它是声乐基础学习的重要步骤和重要环节。学习者在声乐教师的指导下科学地进行基础训练,在艺术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从思想上重视音乐情感及表现力,避免了盲目地追求进度和难度,不顾客观条件的训练而伤害学习者的生理发声系统,从而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所以,《孔空声乐练习曲》是一套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制的有价值的学习材料,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重在基础。学习者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玉健.声乐学习的重要步骤[J].音乐与表演,2003.2.

[2]王健.钢琴的声乐伴奏艺术[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5,(三).

第6篇:圣贤教育范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作为当代青年中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群体,大学生们承担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当代大学生关心国际时事不仅有利于了解国际形势,而且有利于提高自身明辨是非能力。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国际时事关注度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们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普遍较高,但是经过对比发现,对国内时事的关注度高于国际时事。本文从高校教育入手,探讨目前大学生时政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可能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高校教育;大学生;时政教育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互联网作为新兴领域异军突起,不仅发展迅速,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成为了可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与各国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日前,本课题组成员对河南省一些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问卷360份,回收合格调查问卷353份,合格率98%。通过对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大学生对时政新闻关注均比较关注,但是关注较多的是国内热点,对国际时事的关注度不足,忽略了两者的相互联系。

一、时政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重要责任。而在当前国际大环境背景下,重视时政教育也是必然趋势。尽管在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对高校时政教育做出明文规定,但是实际情况仍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时间缺乏。高校时政教育开展的时间主要是专门的时政教育课和在思想政治课上贯穿其中。而在实际情况中,专门开展时政课堂的高校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减少了时政教育的时间。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课上贯穿时政热点,这完全取决于老师的授课方式,更具有随机性,无法保证充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时政教育。

第二,方法简单。高校进行时政教育主要依托的载体是课堂,主要的呈现者是教师。而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多采用的是讲授方式为主,造成时政教育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关注。相反的,学生通过社团、辩论赛、时政论坛等形式能很好地锻炼自己,提升对时政的理解与应用。

第三,内容缺陷。时政教育课程并未有规定统一的教材,因此高校在开展时政教育时授课内容便没有保障。而且时政课主要是针对国内外时事热点的分析,如果教师在平时生活中不注重关注新闻热点事件,那么在课堂上就只有枯燥的理论知识,不能保证有效的穿插时政课。

第四,深度不足。任何课程的主体都是学生,都要体现创新精神,时政课也不例外。有些教师在教课时,忽视教学方法的深度,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不能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深入思考,这样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主体的创新性。而作为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动机不足。“大学生作为时政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否具备强烈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时政教育的有效性。”①有些大学生,生活中比较自我,反映在学习中就是上课积极主动性不强,缺乏学习的动机与兴趣。这既有历史原因,比如一直流传的“莫谈国事”,也有现实原因,比如就业、学业等。

二、发挥时政教育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时政教育具有时效性高、政策性强的特点,是一门综合性要求高、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②虽然目前各大高校已经意识到时政教育的重要性,也开设相关课程,但是其有效性还没有发挥到最大。针对上述时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发挥其有效性,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以课堂为主,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学生大部分知识的获得是通过课堂的学习,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意义重大。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时政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小组讨论、情境分析等方式,既避免了授课方式的单一刻板,有很好的将学生纳入课堂中来,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二,以课外为辅,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除了必须的课堂学习以外,高校还应注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有的学生不主动在课上学习,但是积极参与课外的一些时政论坛等活动。社团与课堂相比,具有灵活性、自发性、主动性的特点,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很好的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时政教学内容,与相应的社团一起完成课堂任务。教师课前指导,社团成员课中参与讲授,引导社团学生与课堂上的学生互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以充分发挥社团的力量,组织各种类型的时政论坛,政策宣讲会、时政演讲等活动,真正调动大家参与其中。

第三,以自我为主,增强自身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③除了高校加强教师对队伍建设外,学生自身应提高对时政的关注度,积极投身到政治生活中来。还可以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等方式,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第7篇:圣贤教育范文

 

1.空洞的制度管理,缺乏有效的教育

 

由于高校一直以来都以强制性的方针政策及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监督管理学生,以达到统一管理的目的。但是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学生缺乏的是主动自我管理,从而形成消极态度,更培养不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不仅难以把行为规定内化为他们对自身的要求,而且容易引发各种矛盾,从而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

 

2.管理意识加强,服务流于形式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因此身兼双职的学生管理工作,即管理与服务学生,一直都难以平衡两者的关系。因为在日常的工作行为中,只是更加强化了管理,而为学生做好服务往往流于形式,对学生学习、生活、感情、就业等方面缺乏真正的帮助和引导。

 

3.管理的手段单一

 

对于违规违纪和成绩落后的学生,辅导员往往是站在学校的立场进行说教式的批评教育,采用取消评奖评优等处罚式的手段。这种处理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常以不配合或沉默的方式来抵触这样的管理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而在激励方式方面,过于集中在评优资格和德育加分上,无法达到教育管理的真正目的。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方式的创新

 

(一)推行导师制管理模式,营造高校全员育人氛围

 

可在校级层面成立导师制工作指导委员会,协调指导各学院导师制工作,而各学院可在学生工作组机构下增设导师制工作小组,动员本系有资历的专业教师、鼓励具有博士学历的青年教师参与到导师制工作当中,充分利用年长教师的工作经验和年轻教师的工作热情帮助和引导本科生顺利完成学业。

 

导师可以按1∶10的比例兼职指导本科生,导师也可根据工作需求,增设所带的高年级研究生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共同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当中。

 

由于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更多的是将工作重心放在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中,导师可将重心放在学习方法的掌握、课程设计、学科竞赛和专业论文的指导之中,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动向,根据学生意见及时调整授课方式和课程进度,并将掌握到的学生状况定期反馈给辅导员,让学生、教师等参与到高校教育管理中,通过沟通、协调、参与决策等方式,建立一种“学校管理———多方参与”的新教育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充分营造师生互动、研本互动、教学互动的全员育人氛围。

 

(二)设立家长委员会制度,形成家校共管格局

 

设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学院牵线搭桥,设立本地家长委员会和外地家长委员会,鼓励不同年级、不同职业的家长参与进来,对学生的课余安排和学习生活共同监管。对于外地家长委员会,定期通过网络会议集中交流,明确各自在学生管理中的职责和分工,对于本地家长委员会,定期邀请家长来校与学院领导、辅导员共同座谈、研讨学生引导方法,遇到高校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共同商讨、交换意见。家长真正参与到高校发展和学生管理当中,建言献策、增进交流、改进教育管理方式、明确共同责任,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本校学生推荐就业单位。

 

(三)推进宿舍管理创新,实行公寓化管理

 

宿舍不仅是学生课堂的延续,也是学生生活和休息的场所、娱乐的天地,更是信息获取的窗口和思想交流的渠道。一般来说,同一个专业班级的学生宿舍较为集中,这就为以宿舍为基础的管理提供了便捷。可以精简传统的学生会组织,并将其职能界定在应对学校各级部门布置的任务上。同时,成立以公寓为阵地的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将其职能界定在学院内部日常事务的管理上,通过挑选学院中成绩优异又有一定办事能力和热情的学生担任委员会常任委员,以公寓中各宿舍舍长为流动委员,设立《公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通过征求公寓全体成员意见制定《学生公寓自治管理条例》,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

 

(四)促进德育方式多样化,寓教育于实践

 

在德育工作中,做为高校层面,应当在课堂教育之外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在多家合作企业设立多样化的德育教育基地,分批次分季度带领学生参观不同类型的企业,感受多元企业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认知度和责任感。定期邀请企业成功人士来校开办讲座,进行励志教育。

 

利用签约企业在高校设立专项奖助金的颁奖仪式上对贫困生和获奖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高校还可在兄弟院校之间开展长期性的交流合作,每月互派学生交流走访教育基地,实现资源共享,教育共进。

 

可设立表彰专栏,每月收集本院学生所做的好人好事,按贡献值大小划分等级,利用张贴红榜、综测分奖励等形式予以公开表彰;在暑期社会实践以及课程实习中,领队老师可通过设立团队任务,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体会到团体协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高校职能部门老师还可推荐相关学生团体与省市红十字会、消费者协会等社会公益组织对接,让学生走进社区切实为人民服务,把书本上条框式的德育教育带到生活之中,把德育工作孕育在社会实践之中,使学生在实践之中受到德育熏陶。

 

(五)善于发现优点,开展赏识型教育

 

对于犯错误、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辅导员可以尝试开展赏识教育,以共同探索问题为目标,将批评转化为表扬。辅导员在谈话前充分发现学生的优点,如学生工作上的突出者、同学心目中的能手、进步幅度大的学生、自强不息的学生等,在谈话时首先对其优点加以评价和赞扬,通过表扬缓解学生对老师的抵触心理,然后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事件,让学生回想当时的动机、真实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做法,待学生认识到错误后进一步表达对学生能改正错误的信任,以及能发扬自身优点的期待,最后,在相互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订立个性化的目标管理方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批评为赏识,以情动人,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成功的信念,从而使学生进入“初步成功———获得初步成功的体验———自信心增强———产生较强的成就动机———获得较大的成功———获得较深刻的成功体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的良性循环。

 

对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高校应当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拓展育人工作思路,创新教育管理方法,不断提升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第8篇:圣贤教育范文

【关键词】特长生;必要性;必要环境;解决问题

1.特长生教育的必要性

1.1 当代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必然产物。人际社会、生活方式、流行元素、媒体舆论、互联网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高中生的个性多元化,而且这一趋势有增无减。同时诱导、促使了学生的特长在不断的形成和发展。教育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特长生的发展。

1.2 高中教育成果多元化的需要。360行,行行出状元,人才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学校这一载体,在学校各种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学生的发展结果不尽相同,在靠纯文化课升入高中的同时,有一部分特长生也通过自己的特别优势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一个理想。我们很有必要通过这一部分人才,进一步完善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宣传我们的教育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是让各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特点成才的教育。

1.3 现实的高考业绩考核制度的迫切需要。高考业绩的考核制度的不断变化和完善,使得我们必须重视特长生的发展。对特长生因势利导很容易使得他们取得 “耀眼”的成绩,比起靠纯文化课考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成功会来的更快、更容易一些,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校高考重本率,意义重大,而且这样的学生只会越来越多,潜力无限。对学校进一步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

2.特长生发展的必要环境

2.1 必须建立独具特色的文化课培养体制。

2.1.1 文化课教师的配备;不必需要业务优秀的老师,而需要这样的老师:性格和学生较接近、有一点特长(如能唱、能跳、会演奏乐器、时尚元素浓等)、易与学生沟通、喜欢与这些学生在一起等,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尽大可能的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这些学生活泼、好动、重义气等个性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这样的老师,喜欢老师就会喜欢他的课。

2.1.2 对于特长生文化课的教学计划和考核等方面要有切合实际的制度和措施。在平时的教学中,进度、难度、测验、考试等诸多环节都需要从大队伍中解放出来,我们要因材施教,坚决不能让乌龟和兔子赛跑。对于文化课我们是否可以:一周一个周考(文六科)、及时掌握相关数据,周期性把握学生的发展变化。为进一步有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2 有一定的专业课培训的“条件”。

2.2.1 对于专业课老师;应制定一套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有一定的基础,而又有相当部分的是“半路出家”,两类学生区别太大,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对于特长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应该是精细化的而不是粗放式的。要通过各种制度措施落实细节,抓实、抓细过程才能有理想结果。

2.2.2 硬件设备的配备。音乐舞蹈的实践性是很强的,光学理论那是不行的,必须有相当量的练习和实践,才能弄懂。“孤独铸就英雄”所以人才往往是自己苦练出来的!理论加实践才能打造真正有效的特长生教育。

2.2.3 建立专业课教学制度;专业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与文化课的学习有很大区别,比如上课时间是否可以为1小时(是否前40分钟学、后20分钟练)?必要时文化课是否可以给专业课开绿灯!让其加班加点!专业课是否也应有定期的考核(比如一月一考),统筹与文化课的考核!以便做好调研和学生阶段评估。

2.3 建立特长生成长的动态观测制度,用数字量化,根据数据的变化(结合不能量化的信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调整和合理的目标定位(重本、二本、三本),目前试制定了一个,有待进一步完善。

3.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1 秋季开学时,对文化课老师是否再做一些调整,做精细化的因材施教。

3.2 应适度增加专业课学生的学习时间。据调查我们的专业课学生底子几乎都是零,现在每天学生就一节课的时间,而且老师很多时候是把学生按性别分开教,这样学习时间就20分钟,是否可以把早自习时间拿出来让他们该练嗓门的练嗓门,该练功的就练功。

3.3 给学生搭建走出去的平台,联谊学校让他们换个新环境调整一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举行友谊比赛等可以让他们心中理想之火越烧越旺、增长见识、提高技艺。还可以参加演出,检验学生的水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荣誉感。

3.4 周期性的聘请专家来我校指点迷津(比如一月一次)。也许就一会儿的交谈、也许就一会儿的技能展示、也许就一会儿的指点等都会让我们的学生受到相当大的激励与鼓舞,会为特长生的学习发展注入相当大的活力,增加学生的见识、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同时对他们文化课的学习也会增加内在的动力。

3.5 学校的现状是有很多的学生文化课很差,他们往往失去前进的方向,往往“无事”生非,也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难度。这些学生中其实大多数都有一些“歪门邪道”,尽量多组织各种与特长有关的、能现学生一技之长的活动、比赛等(歌手争霸、挑战麦克风、跳起来----舞动青春、乐器---笑傲江湖等),让这些人也有体现自我价值和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其对自己有一个客观重新的认识、重拾信心,而不是早早就混日子。通过这样的无形的渗透往往会促进一部分学生萌发走特长的想法,加上正确的舆论和指导就会壮大我们的特长生队伍。为特长生的教育发展提供充盈的储备。

4.学校、年级随时在各方面为特长生教育开绿灯

以上几点是本人几年来在特长生教育中的亲历与观察,对其现状的总结、分析,并试图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看法。总之,搞特色教育不仅对普高生存与发展拓宽了道路,而且也符合国家对全民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搞好特长教育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业。

参考文献

[1] 陈锡德:《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新探》

[2] 金建斌:《转变观念,促进说话能力的发展》

第9篇:圣贤教育范文

在教育以人为本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热爱生命、关爱生命,呵护每个生命健康成长是我们的职责。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书育人是改造人的活动,是把一个个无知的人改造成为科学文明的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在进行建树生命、完善生命的工程。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此,我们的工作的态度就应上升到对生命负责的高度,珍视生命、热爱生命,把责任和爱融合起来,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自己的事业和学生。

我们面对的学生,从个性方面看,有的天真活泼、积极主动、热情大方,有的内敛沉默、不苟言笑;从品质方面看,有的遵守纪律,有的调皮捣蛋,有的热爱学习富有竞争意识,有的厌学随意,得过且过……老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老师劳动性质的特殊性和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我们不仅要对学生有清楚的认识,而且对自己的职业性质也要有正确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才能育人不怠。老师的劳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知识、技能、体能的综合运用,是在爱心和责任心这种内驱力作用下的创造性劳动。用爱心和责任心对待教书育人的工作,热爱教育、奉献自己,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具备的从业思想,也是我们每一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教师要修身养性、热情从教。修身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保持与时俱进的健旺状态,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与新时期党和人民的需要相一致。教师的工作就是要用渊博的学识、积极的精神、高尚的情操去影响、感化、改变学生,使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生命来到世间不容易,老师要明白自己面对的是富有情感的生命,不能把他们等同物件。因此,老师要满怀热情,用自己的生命去引渡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对于差生,我们更应该多关心、多帮助,立足他的实际,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甚至冷嘲热讽,驱逐学生。我们要尽可能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优生多学,差生少学,各得其所,全面发展,共同提高。同时,我们对学生要高度负责,只有高度负责,才能减少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教师既要对学生的学习负责,还要对学生的生命健康负责。青春对学生只有一次,短暂而珍贵。教师的责任感应该提高到生命意识的高度,关爱生命,热爱学生,这样我们才对得起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第二,教师要正其心,尽职尽责,高度负责。教师不仅要修其身,还要正其心,诚其意,树立无功、无名、无己的思想。只有修其身,才能正起身;只有正起身,才能诚其意。这样才能热爱教育、忠诚教育。步入空门就要看破红尘,身为人师就要淡泊名利。既然选择了教书,就不要心猿意马,魂游旷野;就应该回归自我,顺其自然,着眼当前,立足实际,快乐生活,热情从教。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学生,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当今社会还存在责任缺失的现象,这是“心不正、意不诚”的表现。有的人把教书当做无奈地选择,只想领工资,不想干工作,盼着当领导,不想当教师。向学生发怨气,给领导出难题。工作随心所欲、敷衍塞责,萎靡不振、消极倦怠。教书育人无成绩,麻将桌上找成就,蹲着茅厕不拉屎,当起和尚不撞钟。这种工作的态度,就是扼杀生灵,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是在玩命――玩学生的命。像这样的工作态度,学生的健康何在?发展何在呢?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使命,要认真负责、脚踏实地地教好书、育好人,热爱学生,奉献教育。

第三,我们要热情服务,甘为人师。教书育人具有周期长见效慢、任务重效率低的特点,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是极其辛苦的工作。每一位老师要有耐心、恒心和信心,热诚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职业,用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如饥似渴的孩子,热情地抚慰每一个幼稚的心灵,让他们在爱的阳光雨露下快乐健康的成长。付出了不要在乎回报,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不过请你相信,你的付出不会白费,收获一定是丰硕的。一个幸福的微笑,一声谢谢,一句问候……都将会使你一生倍感欣慰。“俯首甘为孺子牛”是我们老师的精神写照。作为老师要站在对生命负责的高度,立身教育,不要被滚滚红尘淹没。要心无旁骛,做到师者无己、无功、无名,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尽自己的贡献!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