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范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第1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范文

话语研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补充与深化,也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视点内的创新,有助于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下的症结。近年来,部分学者以新媒体技术带来的社会语境变革为背景,使用多学科交叉思维,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范式转换机制。

一、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新媒体传播研究。国外在新媒体传播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者从技术角度分析新媒体发展的轨迹和规律。如尼葛洛庞蒂在其《数字化生存》中对互联网时代媒体所扮演的角色与功能的转变有着独特的见解,莱?舍基认为“自媒体”时代用一种新的关系模式改变了原先的组织形态,人与人之间建立了一种“湿关系链”。二是探讨社会、经济领域所受到的各类影响,研究者试图利用传播学知识、文化研究等来得出新研究范式和结论。目前传播学界有社会科学研究、批判研究与诠释式研究三种主流研究范式。三是新媒体语境下新的传播实践活动,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罗杰?费德勒的《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体》等。近几年,国内对新媒体传播的研究则更多地聚焦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媒体发展、传统媒体转型、社会性传播、传播制度等主题。

(2)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近年来,国内不少的专家学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开始思考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育人工作,近十年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学者们普遍认为,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空间、新载体、新形式和新手段。同时,新媒体是把“双刃剑”,传播的多元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征容易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二是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学者们大致从建设网络思想政治队伍、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构建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强化网络道德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二、新媒体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

(1)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近年来,学者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涵、话语创新路径以及与学科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包括:一是话语内涵研究。学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意义、手段、特征等层面定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但目前未统一界定。如邱仁富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功能角度予以界定,强调其话语环境、话语规律与话语目的;郭毅然则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话语表达方式角度予以界定,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控制式、劝导式和对话式三种形式,并逐渐从控制式和劝导式转向对话式。二是话语体系与创新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传统话语体系缺乏层次性、生动性、批判性,如李宪伦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话语体系,邵献平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实现“生活关怀、理论魅力、平等沟通、情感共鸣和实效”五个方面的转向。

(2)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新媒体的“超时空、交互性、对话式”等传播特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话语关系及话语理念提供新情境。目前,关于新媒体话语的研究还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话语传播范式研究,殷俊等学者阐述了新媒体话语的生成方式、特征及在新媒体事件中的叙事方式等。二是话语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话语权方面的研究。如蒋建国、魏建国等学者分别从舆论话语权、意识形态话语权等话语权研究。三是话语角色研究,李凌燕集中论述了新媒体的话语角色与话语传播价值。近年来,部分学者开始重视并涉及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教育话语研究。但目前关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相关论文仅10篇左右,且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与话语体系等方面进行策略性研究。如李炳昌认为,新媒体环境赋予大学生新的话语权和自主学习权,以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尹夏燕阐述了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德育工作中话语权的突出问题,提出建立并完善多渠道的话语表达机制。

第2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范文

【关键词】情景逼迫;柔性的暴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失语现象;社会学分析

【作者简介】董金权,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术骨干;鲍昊矗安徽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硕士研究生,安徽芜湖241000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4)01-0112-05

一、引言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广泛关注。现有的大量文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话语冲突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强烈地诟病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话语霸权的现象,并指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官方权势话语、教育者个性话语、专家理性话语和受教育话语四个方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并非仅是受教育者一方的失语。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双重失语。深被诟病的“教育者话语霸权”其实并非是教育者自身的话语霸权。从本质上说,教育者是作为权势话语和理性话语的依从者执行着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支配团体(主要是权势机构和专家)的“协商的共识”的话语操控,教育者是作为“雇工”和“传声筒”的角色附炎于教育科层管理体系的控制和专家的概念术语之中,放弃了自身的教育体悟和个性思想的生动表达,从而表象的“话语霸权”遮蔽了实质上的“话语沦丧”。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为复杂的远超出我们观察到的喧闹表象的话语冲突现象,并试图揭示这些话语冲突现象背后的生成机制,从而能更为全面和深刻地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种话语冲突的本质因素,更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冲突问题的解决。

从社会学的角度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话语表达作为一种社会行动,受制于局部情景中各因素所确定的“客观结构”的规约。正如社学家家、常人方法学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齐默尔曼所言,“社会行动的客观结构是情景确定的”。情景中的各因素构成了决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何种方式言说以及如何言说的客观结构。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情景所构成的客观结构,对言说者形成一种“情景逼迫”,生产着一种“柔性的暴力”。布迪厄认为,“现代社会除了监狱、军队这些硬性暴力,更仰赖于文化的符号权力这种软性暴力来维护统治和支配的合法性”。这种“柔性的暴力”即布迪厄所说的“文化的符号权力”,它不同于武力以及肉体的鞭打等硬性的暴力给人以肉体上的疼痛。它要征服的是人的心理。这种暴力本质上是一种符号的暴力,它是在人们没有察觉的情形下得以实施的。它的隐蔽性的暴力性特征可以将个人慢慢“吞并”。从而取得更为持久的征服性效果。“在某种条件下,在付出了某些代价后。符号暴力可以发挥与政治暴力、警察暴力同样的作用,而且还更加有效。”在这种更能令人屈服的软性暴力的威胁之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外在性的内在化”采取适合自身的技术策略。当一种放弃自身话语权以图构建有利于自身的环境的技术策略被选取时,这种隐藏于客观结构中的“柔性的暴力”就被明显地暴露出来,同时,一种控制性关系也被建构。正如福柯所言,一种技术策略建构一种角色之间的关系。从这种由情景中各因素生产的“柔性的暴力”的迫使下而建构出来的控制性角色关系的角度审视,我们会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种话语冲突现象的本质因素。

二、教育者的情景逼迫与个性话语的丧失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处于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之中,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目的性和政治目的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它是教育者按照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将国家的意识形态、主流社会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政治准则等传授给大学生,使其内化为内心的理想和信念并外化为一种稳定的行为的一种实践性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国家在思想教育领域的代言人。这种身份的规定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按照国家的意图做“规定的动作”,说一套规定好的话语。这种规定的强制性通过教育行政科层体系的设置和教育法律与制度安排渗透到学校组织之中。在意识形态的强势语境中,教育者难以把握意识形态与自身个性之间的“话语边界”,若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擅自发出自己的个性话语,将面临着“节外生枝”的“话语风险”。尤其是面对大学生这个活跃的群体以及在当前网络舆论无孔不入的现实情形,这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国家权势话语的力量。

因而,“国家的在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面临的重要情景之一,成为一种逼迫的力量,生产一种“柔性的暴力”。在这种情景逼迫之下,思想政治教育者难以嵌入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原本丰富生动的素材的主动理解、评价和阐释,遗忘了自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者、实践者、生活者、体验者以及创造者的角色身份,采取放弃自身建立在对生活的思考、对素材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悟之上的生动的个性话语策略,以规避各种“话语风险”,完全依附于权势话语。“以‘客体’的身份进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成为权势话语的传声筒,从而权势话语对教育者话语的控制性关系得以建构。在这种话语冲突之下,教育者欲言又止,欲说不能,成为一种只有随声应和,没有理解、质疑、批判、讨论的“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语),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成为一种单面化的教育,因而也难以取得理想的实效。

由于知识的占有量以及个人智慧、能力与机遇的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里被分化出一批权威的专家,他们控制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话语资源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手段、方法的解释和说明权。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开发方面,绝大多数普通的一线教师也仅仅只是课程教学的实施者、执行者角色,他们被排除在课程内容讨论、设计、决策、开发以及评价等诸多环节之外,自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体会等均不能进入到课程“议程”设置之中。“专家的在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又一重要情景之一。各类专家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本素材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渗透到学校内部,并控制着教师的言说。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对这种情景的体悟最为深刻。“专家的在场”情景逼迫也是借助国家的力量通过学校这个正式组织的规约得以实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必须在“专家”设计好的规定性动作中开展。为了应对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考核和评比,学校对于教材的征订、使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制订都有严格的规定,并制订了教学过程监控体系(比如在教室里安装摄像头、在班级设置教学信息员填写每节课教师的上课内容、安排督导组跟踪听课等)、教学质量考核体系、考试体系等来框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每句言说都有可能被记录在案并被传播,稍有不慎就会成为“把柄”。这种情景逼迫生产着“柔性的暴力”,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了规避话语风险,沿用教学模式上的普适主义,采取一种放弃自身个性话语权的技术策略,成为专家理性话语的盲目依从者,专家理性话语与教育者个性话语的控制性关系也就被建构出来。在这种话语冲突之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课教师,在难以把握理性话语与个性话语之间的边界的情况下,为逃离不必要的风险,在教学中采取放弃个性话语的策略,不能在教学实践中将自身对意识形态、价值观、道德、理想、信仰等方面的理性文本内容转化为现实日常生活中生动活泼、充满感染力的个性话语;不能在教学理性文本与大学生日常的感性生活之间通过自身的个性话语的表达建立起对话的桥梁。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就沦为一种符号化的教育,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将经专家框限、选择、界定、解释和规范好的课程里的理性知识话语符号记诵下来,在考试中加以一一重现,然后将重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为衡量大学生品德好坏的唯一标尺。这种符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当然难以取得社会所期望的成效。

三、受教育者的情景逼迫与应然话语的丧失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既是话语的失却者,又是话语的霸权者。他们在丧失了自身个性话语的同时,却以一个代言者的身份,依靠文化、知识、制度的力量以客体的“他者”形象行使着话语的霸权。与此相对应,则是受教育者的失语状态。受教育者的失语也是情景逼迫生产的“柔性的暴力”作用下采取的策略选择。

文化上的专断是受教育者面临的情景逼迫之一。布迪厄指出:“所有的教育行动客观上都是一种符号暴力,是由一种专断权力所强加的一种文化专断。”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逐渐沉积成为一种专断的力量。这种文化上的专断是一种非常隐蔽的“藏而不露”的力量,它使师生的关系特征顺其自然地表现为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使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言听计从成为教育者的“天经地义”和学生的“心甘情愿”。正如有学者指出,“文化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有效而隐蔽地将支配与被支配的权力关系,转换为社会成员心甘情愿接受的自然现状”。这种文化专断成为受教育者的情景逼迫,生产一种“柔性的暴力”。不管文化专断带来的情景逼迫及其生产的暴力性质多么隐蔽,以致于被人们不假思索地接受,它的暴力性质都不会消除。因为对教育者话语的质疑、批判稍有不慎就可能被这种专断的文化贴上不尊重教师的坏学生甚至“造反者”的标签。在这种“柔性的暴力”的威胁下,受教育者“欲说还‘羞”’。因而放弃自身的应然话语以得到文化上的肯认和避免遭到文化“制裁”成为受教育的技术策略,并形塑着受教育者的“惯习”,从而一种稳定的、持久的控制性关系也就被建构出来。在这种关系之下,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沦为泯灭个性以及思考、质疑、批判、创造能力的强制性单向灌输行为。

“规制”是受教育者面临的另一个重要情景因素。作为正式组织的大学,在教育教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天衣无缝的规制系统。福柯将学校比作监狱,认为学校是一个规训的场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规制通过显性的文本制度以及隐性的资源控制得以实现。文本明确规定了受教育者的话语权限,比如学校各类文本规范中习惯于强调“必须要……”、“不得以任何理由……”等等,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受教育者不能例行规范的言语说明权、解释权。受教育者只能姑妄听之,否则就要接受制度的惩戒。规制还通过资源的控制来实现。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里直接的教育方式是沿着行政体系和教学体系两条线路来进行。行政体系,即从学校党委到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再到二级学院(系)的分管领导再到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教学体系,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两个体系中,教育者都通过对资源的控制实现对大学生的规制。而这些规制都一致地要求大学生做一个妥协与顺从的言听计从者,否则就会无缘获取其中的资源或受到规则的惩戒。比如,对行政体系的对话与质疑可能会导致教育者的不满而与某些荣誉失之交臂,成为教育者的“弃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一句让老师不满意的质疑甚至是对老师提问的不合时宜的应答,除了可能会招致批评、嘲笑、戏弄甚至恐吓之外,还有最有效的、让学生最害怕的“高招”就是考试“挂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些显性的和隐性的规制体系成为大学生的情景逼迫,生产一种“柔性的暴力”,形塑大学生“识时务”的“俊杰”思维,使其采取放弃自身的应然话语的技术策略,从而一种控制性关系被建构出来。在这种关系之下,“欲说不能”的大学生只能附炎于教育者的话语操控之中,难以表达自身丰富的体悟,思想政治教育也无法触及到大学生的心灵深处,当然也无法取得实效。

受教育者面临的再一个重要情景因素就是“压力源”。压力源包括学习、就业以及情感与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大学生的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面临就业的巨大压力,在校大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科目的学习以及各类考级、考证等方面。另外,由于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也面临许多情感方面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构成大学生的情景逼迫,生产一种“柔性的暴力”,对大学生形成无形的威胁,时刻笼罩在大学生的周围,纠缠着大学生的心灵。由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远离了大学生的一生活逻辑,对大学生的学习、就业、情感与人际关系等日常生活无法作出有效的回应,没有多大指导价值。在各种压力的逼迫之下,大学生对不能指导、帮助自己解决专业学习、就业、情感与人际关系等方面压力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不起兴趣,自然而然地也就没有了话语参与意识,采取了放弃自身应然话语的技术策略。从而一种控制性关系就被建构出来。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班会上、报告会上,教育者在前台口若悬河之时,台下的学生却在默背英语词汇或在看专业课以及考级之类的书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上,要么也是如此,要么就是接受在教学程序操作上的普适主义模式,以及教学管理上的“以效率为取向、以控制为中心、以分数为目的”的“泰罗主义”,诚惶诚恐地记录着老师在黑板上留下的课件和板书,然后去背诵,以求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或许这样才能对自己的学习和就业有所帮助。在这样一种情形之下,大学生的话语不仅是失声的,而且是麻木的。“无意言说”的大学生从未曾质疑过也没有任何兴趣去质疑教育者的任何言说;他们也根本没想过自己还应当说些什么,还能说些什么;他们根本不在乎教育者说了什么,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认真听过教育者的话语,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显然都是徒劳的。

四、柔性暴力的消解与话语权的回归

从上分析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结论: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重失语状态。受教育者的失语特征表现较为显露,因而更容易被发现和认定;而教育者的失语却被遮蔽在表象的“话语霸权”的外衣之下,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特征。其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失语,是因为情景逼迫所生产的“柔性的暴力”作用之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采取的有利于自身的技术策略,这种策略建构了一种控制性关系,维持和再生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重失语状态,所以,要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的回归,除了在情景因素所留下的空隙里,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话语参与意识,维护自身话语权之外,更重要的则是必须修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临的情景因素,消解由此生产的“柔性的暴力”,解构控制性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话语权回归。

第3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范文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传统意义上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但是近年来随着网络空间的拓展、学生群体的参与、多元文化的冲击、网络用语的涌现,使得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在高校思政课改革教育的迫切形势下,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新传统的话语体系,形成有效的话语权利对增强思政课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环境下对有效话语权的认识

人们通常认为话语权就是说话的权利,但是法国后现代思想家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就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目的。话语是权力,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以权力。”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利用手中的信息渠道去控制舆论统治社会,这种话语权就是权力的象征权威的代表,而在今天的民主社会每个公民都有自我表达的权利,影响舆论的导向。因此话语权应该不仅包括权力和权利,而且还要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得社会上其他公民信服,这才是有效的话语权。在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堂上面,教育者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受教育对象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把主流的意识形态和要求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信仰和优良品格,这样一来话语就成为课堂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树立教师权威的同时必须获得学生的认同。但是随着网络信息革命席卷全球,新的交流工具——网络语言出现了,虚拟的网络空间、开放的网络环境、新潮的表达方式使得公众尤其是大学生们在网络中找到了自由发表言论的公共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者们的权力和威信受到了挑战,大学生们也在寻求一种价值认同和话语权力,需要改变师生双方的关系同时保证正确有效的话语权。

二、网络话语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冲击

当前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们发现,教师的权威地位正在下降,与学生的生活世界也在脱节,尤其是语言的沟通越来越困难,间接导致思政课教育效果直线下滑,不能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大学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产生的困难已经表现在课堂上面,老师们仍然在延续传道授业解惑,可是很少有同学认真听讲,甚至听课的同学当中也有一部分产生不同的观点,这背后隐含着教育者权威地位的下降,双方之间生活环境的代沟,以及教育技术重要性的降低。这一切的变化和网络社会的到来不无联系,这种新环境新语言让思政课题传统话语的严肃性、规范性受到了猛烈冲击。网络社会的开放性、虚拟性、多元性等特点,构成了今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环境的新特点。

首先,网络话语的创造性对传统话语方式的颠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开展的,这也决定了教学语言模式的严肃正统和规范有序,但是网络文化正在逐渐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包括话语体系,因此使得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题语言乏味,缺乏趣味性难以钩起学生听课的欲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在互联网时代之前的信息内容较为正统,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结构具有时代性和稳定性,而现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大学生的创造力也越来越强,这就需要我们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一起分享网络生活,融入网络文化让自己的话语更具有时尚性、创造性,让大家处在相同的环境更容易引起心灵的共鸣。

其次,网络话语的丰富性推动了教育环境的重构。在过去信息程度不高技术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将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传道给学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下的教育者们可以自由选择思想资源,而学生也因为资讯渠道有限和信息不对称被动接受理论,思想教育工作者们可以对信息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整理,确保正确科学的理论宣传,巩固主流文化的绝对统治地位。然而,在信息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大学生在网络中可以共享各种知识资源,牢牢的把握最新资讯站在时代的前沿,教育者们的信息获取优势丧失了。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对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状况了解甚少,很可能面临与学生兴趣、思想脱节的尴尬局面,出现双方沟通不畅的困境。单一的信息来源转变为多样的渠道获取,同时年轻的大学生对各种信息接受力强,对比教育者们的知识结构老化,从而使我们的教育环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中,网络已经成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工具,为我们重构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再次,网络话语的民主性改变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育者占据主体地位拥有支配权,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通过单向灌输的方式来改变对方,这样教育者就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网络出现后学生的信息量丰富了,他们也拥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特色的话语体系。在现实空间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并不平等,教师角色往往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可是在虚拟空间主客体关系就趋于模糊,只有虚拟的网络空间和名字代号,这种主导作用逐渐弱化而趋于平等,受教育者能够及时大量接受获取网络资源,教育者们很难对教育活动进行管理,所以双方的关系呈现高度的不确定性。作为教师也要及时调整角色,让课堂的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情绪发挥主观能动性,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网络话语与思政话语的调和创新

首先,共享网络生活同化网络话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出现矛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网络传播的影响,网络文化已经浸透到大学生生活当中,甚至是一句日常用语。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指出:“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们要深入学生群体,就必须与时俱进尽快与现代信息结合,让自己成为一个网络人,建立与网络个人生活的广泛联系,才能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当前的校园网络媒介很多,除了传统的校园网站还有微博、QQ空间、即时聊天工具等更加个性化、私密化的网络工具,也更容易影响学生的判断力和校园舆论。面对网络环境的越来越强影响力,教师们也要充分利用公共网络媒体紧密结合现实教学,创新建设具有吸引力、高质量的思政教育博客、空间、网站等平台,才能把握思政教育的主动权。

其次,改变教育理念开放平等对话。传统的师生观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而现代教育特别提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度、创造力。学生应该拥有质疑老师的权力,参与课题讨论的热情,发表独创观点的勇气,所以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更能让学生投入到课题教学当中,最终达到以理服人,这也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教育主体话语权的真正尊重。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理解和尊重当前话语权转变的现实, 在权威多元化的时代中重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促进良好的沟通,搭建对等的交流平台,让学生也能够发现学习的乐趣找到自我价值。

最后,增强教师魅力,提高管理水平。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是赢得学生喜爱的关键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能讲自身知识清晰的传授给学生为其所用,而且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技能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使学生产生亲近感、认同感。面对网络话语,教育工作者们应该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相互结合,合理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加强网络话语的正面影响,从而促进大学生的网络言行更加健康更加文明。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树立服务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心理需求,强化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效应,走进大学生的心灵世界,通过网络对话交流让自己成为大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只有温馨的人文关怀才能赢得学生的支持和尊重,达到真正的话语权的权威性效果。

参 考 文 献

[1]Stuart Hall.Representations: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77:44

[2]邓景,唐韬.网络时代思政教育话语体系转换[J].社会科学家.2012(4)

第4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范文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j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New Media

LIANG Qingting[1], CHEN Wei[2]

([1] School of Marxism,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000;

[2] PLA Corps of Engineering, Xuzhou, Jiangsu 221000)

Abstract The main bod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ourse is the person who has the active function in th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vides a new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new media context and discourse practice between the subject of dis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a hitherto unknown change, the main performance is: the virtual relationship: with presentation and interactive masks; Equality: keyboard dialogue and the anti; ethnic relations: light polymerization and discrete mouse; dynamic relationship: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and game interface.

Key words context of new medi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ourse subject

主?wsubject源自希腊文subjectum,意为“在底下的东西”。唯物史观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从而能够辩证的唯物的揭示主体的本质,实现了对传统主体概念的扬弃。马克思认为,主体既不是黑格尔的“自我意识”,也不是费尔巴哈的抽象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现实的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联系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的人,人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主体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行话语实践的具有能动作用的人,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出者,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收者。在传统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之间更多的表现为施――受的单向关系,即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常常作为一个目标而存在。而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之间的话语实践提供了全新语境与技术支撑,使其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

1 虚拟关系:带着面具的呈现与互动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彼此的身份是真实的,其交往也是现实的。在新媒体语境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的身份被符号化,他们精心选择昵称、个性签名、网络代码来显示身份、申明主张或高扬个性,利用新媒体的匿名特征,精心经营着自己在虚拟世界中的个人形象或刻意隐藏起个人的真实面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媒体语境中的话语主体虽然带有其真实世界的人格特质,但是,与现实生活中人们只能有一个真实姓名、一个基本社会身份不同,线上生活允许甚至需要一个网络参与者拥有不同的ID、不同的身份信息、不同的性格描述、不同的价值取向,以此在不同的网络社区或虚拟族群中游走,根据不同的交往关系,带着不同的社交面具,自由地变换角色,任性地呈现自我。由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之间的虚拟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份的虚拟,二是关系的虚拟。身份的虚拟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在隐匿了部分或全部现实世界的身份信息的同时,可以按照自我的意图进行网络呈现。这就使荣格所说的“人格面具”在新媒体语境中得以普遍化,这种“人格面具”可能是现实自我的投射,也可能是现实自我的摒弃。关系的虚拟是就两个方面而言的,一方面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身份的虚拟使其现实的自我不再是社会交往的唯一核心,现实的人际线索被隐藏,因此导致交往关系的虚拟。另一方面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之间的线上交往打破了现实交往的桎梏,突破了空间、时间、种族、民族、性别、性格、年龄、学历、阶级、阶层等诸多因素的束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可以依据自己的现实需要自由建立社交网络,开辟出更为广阔的虚拟社会交往场域,个体与真实世界的联系被淡化甚至被忽略,实现了交往关系的虚拟性。

2 平等关系:敲着键盘的对话与对抗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塑造与被塑造、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者凭借自身特殊的政治权力、特定的信息来源、先在的知识储备得以获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支配权,试图把社会上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文化传统、价值取向灌输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对之了解、理解、?J同。但是在新媒体语境中,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分权与对受教育者的话语赋权,使传统意义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颠覆性转变,教育者不能再完全地统治与支配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拥有与教育者同等的话语权,大家彼此通过点击鼠标或敲击键盘来畅所欲言,或对话交流,或对抗交锋,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之间的相对平等关系。“平等是人在实践领域中对自身的意识,也就是意识到别人是和自己平等的人,人把别人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平等是法国的用语,它表明人的本质的统一、人的类意识和类行为、人和人的实际的同一 ,也就是说,它表明人对人的社会的关系或人的关系。”这种平等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话语身份的平等,二是话语权利的平等。前者是指在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隐匿了各自的真实身份,以符号的形式呈现在网络中,教育者不再唯我独尊,不再是权威的象征,受教育者也不再唯唯诺诺,不再是沙发上的土豆,双方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立场的、独立自主的生命个体,在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过程中突破了“主动―被动”关系的束缚,实现了“主动―能动”关系的逆袭。后者是指在新媒体的技术特质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都被赋予相对平等的言说的权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平等相处与平等交流的氛围中,阐发各自的观点、申明各自的主张,把各自的理性与感性、思想与行动、经验与教训等展现出来,在对话或对抗的过程中实现思想的包容、相通与共鸣,意义的创造、分享与增值。

3 族群关系:点着鼠标的聚合与离散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多为师生关系、干群关系、党群关系。新媒体传播场域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往往以“群”的方式聚合。“群”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新媒体用户对特定信息和特定话题的交流与共享需求,借助于新媒体技术,“群”族成员可以在群内、交换和获取信息,倾诉、倾听和共鸣情感,“群”内的信息仅限于“群”内共享,吸引着具有共同诉求的用户。“群”成员既是“群”的创建者也是其维护者和使用者,其组织关系甚至可以发展到现实社会中。“一方面,互联网的个性化、多元化特征使得网民的个性需求得以彰显,从而在面目模糊的庞大社会大众总体中,分化出越来越多清晰的、有个性特征的小组群,加剧着社会的‘碎片化’;另一方面,互联网又打破了现实社会交往的时空阻隔和社会障碍,促进了各种‘趣缘’群体和‘亚文化’族群的繁荣,以一种新的逻辑发挥着社会聚会功能。”群成员的聚合与离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个人的需要与诉求。一般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的群族关系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师生关系群族。师生关系群族是学校传统教育方式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与拓展,是现实教育过程中师生交往关系模式在网络世界的具体映射。但新媒体话语场域中学生拥有比现实世界更多的话语机会与话语权利,话语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更加凸显。二是熟人关系群族。熟人关系群族是现实世界各种社会关系如亲属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合作关系等在网络上的延伸。新媒体话语场域中的熟人之间互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而且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实现瞬间转换。三是诉求关系群族。群族成员或因为对某一议题的关注、或因为对某一事件的参与、或因为对某一利益的诉求而聚合或离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在信息的共享与传递、观点的表达与交锋中实现话语角色关系的转换。

4 动态关系:隔着界面的合作与博弈

第5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范文

关键词:网络话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187-03

基于对网络话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分析,科学设计“网络话语对大学生(教育工作者)思想行为影响”的问卷调查表,然后结合当下网络话语机遇与挑战,得出网络话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链接与融合的具体对策。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方法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人类自从有了语言,就有了话语权的概念,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话语权的机会。网络的出现以及传播技术不断的创新使话语权的门槛不断降低。同时语言与网络组成一种新的事物――网络话语。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伴随着新媒介在网络上的不断出现,信息传播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使得原本在信息传播中处于被动地位的普通民众也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并且“微博”的横空出世更是把信息传播带入到“碎片化”的时代。在这个网络话语流行的大背景下,网络话语影响大学生生活的同时,对其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深远影响。网络语言的特点对传统语言和教育模式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我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网络话语和传统思政话语的区别以及联系,来推出适应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模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二)研究现状

其一,网络语言相关的理论研究。国外网络语言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内容广泛。由于技术性因素的制约,我国学者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

1.研究内容:术语概念的转变(由“网络语言”到“网络流行语”)、研究内容的逐步多元化(内涵与性质、类型与特点、生成与引导、流变规律与发展趋势等)。

2.研究视角从语言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学的视角展开。

3.研究方法多为理论取向的定性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

4.研究态势多样化。肯定论主张加以推广和应用;否定论宣扬要加以限制和规范;合理论认为存在即合理;发展论则宣扬适者生存。

其二,网络流行语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该应用研究则刚刚起步。目前仅看到王海滨等作者的论文,他们认为,网络流行语有助于促进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转换。

其三,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研究。张瑜、李朗(2006)两位学者从话语差异的视角分析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有效性面临危机。他们认为思政教育者掌握这一新的沟通媒介,进行正确的引导。

综上分析可见,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外好的研究成果,从而将国内现有粗放式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深化。对于刚刚起步的网络话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则应进行着重研究。

(三)研究方法

其一,文献分析法:了解和梳理研究现状。

其二,调查分析法:获取一手资料。

其三,比较分析法:究其两套话语的差异所在。

其四,案例分析法:分析说明网络话语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冲击与挑战。

(四)研究意义

而从理论上讲,该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两套话语的联系与差异,从而揭示差异生成的原因、特点和规律,以便于更好地了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新特点,来解决网络话语给传统思政教育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并抓住这次机遇推出新的思政教育模式。

从实践上讲,该研究有助于缩小师生双方的话语差异;而将网络流行语适时、适度地引入思政课堂,一方面将理论实践化,另一方面提升思政课教育中学生的话语权;最后,新的思政教育模式也有助于网络话语的健康发展,思政教育者也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促其健康成长。

二、网络话语与思政话语的基本特征

(一)网络话语及其基本特征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语言形式,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它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

网络话语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从网络话语的本身来说:词汇丰富且具拼贴、戏仿性,它超越常规的语法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由主体的隐蔽性而带来的粗俗化的特点。第二,网络话语更替很快,它的生命周期并不长,但它胜在,网络话语的产生源源不断,它可以说是一种“快餐文化”,看到的多,实质内容却少。第三,网络话语的使用人群主要是青少年,他们更容易接受并适应网络话语快节奏的更替。网络话语的使用的年轻化也是其更替速度虽快但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基于网络话语的这些特点,下面来看看大学生是怎样看待它的。在湖北省抽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网络话语对大学生(教育工作者)思想行为影响》的问卷调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该调查中性别比例基本持平,年龄层次主要覆盖于18―22岁。网络话语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影响。被调查大学生中一半以上认为网络话语是能有效与日常话语结合,并且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有25%左右的人认为网络话语只会风行一时;仅有2.08%的人认为网络话语会替代传统语言,可见这种言论在大学生心中的认可度并不高;更有12.5%的人远离网络话语,对其一知半解,说明网络话语的推广力度也比较有限。

(二)思政话语及其基本特征 相对于网络话语的特征,思政话语的特征可概括如下。第一,就思政本身来说,思政话语叙事宏大,内容富含哲理,更具专业性风格――严谨但因此也更显呆板,有些观念甚至有些陈旧。第二,就话语更替上来说,思政话语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不容易出现更替,因为思政话语有些是客观真理,有的受价值观的影响,这也决定了改变也极其缓慢。第三,就话语使用者来说,一般都是施教者在使用思政话语。在话语权上,他们更显话语权的霸权,也就是说,话语权大部分掌握在思政教育者身上,而受教者很少能掌握话语权。

思政话语的这些特点对思政教育也有着影响:在对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思政教育内容鲜活度不够,非常容易“炒冷饭”,总是使用传统套路,同时表述较为陈旧。思政话语使学生感觉空泛、乏味,很难产生学习兴趣,而且话语权的不平等也会给同学带来一定的抵触情绪。

(三)网络话语与思政话语的差异性分析

其一,在语言的严谨度上,思政话语是高于平时的生活而总结出大义和大理,因此传统的思政话语是要求具有严谨性的,而网络话语却截然相反,它来源于生活,贴近于生活,体现的就是随意性。

其二,话语权方面的差异,思政话语更显话语“霸权”这权力通常掌握在施教者的手中,而网络话语权却更为平等。

最后,从当代大学生接触到这两种话语的来源来看,大学接触到思政话语主要来源学校施教的传播,而网络话语,大学生可以从各个方面接触到,如生活、互联网等。

三、大学生青睐网络话语的主要成因

(一)网络话语的传播方式

网络话语更是语言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发展的新形态,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接触网络话语的途径越来越多。可以说大学生“暴露”在网络话语的环境下,更为习惯使用网络话语。

(二)网络话语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期待

1.满足大学生迎新猎奇的心理喜好。网络话语的各种组合形式颠覆了传统词汇,并在网上被赋予新含义,亦或赋予暗讽、自嘲等风味,这些都比原来更加简单易用,并具诙谐新颖之效。其别样“新”意散发独特吸引力。

2.满足当代大学生彰显个性、颠覆传统的心理需求。当代大学生有着年轻人特有的激情,喜欢创新,追求特立独行,张扬个性,想要颠覆传统。使用网络用语或创造新的网络用语以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的同时享受到一种创造的乐趣和一种打破传统语言规范的。

3.自身具有娱乐减压作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需要寻求一种可以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方式。而网络话语的简约诙谐也提供了这一娱乐效果。大学生参与网络言语交际很多时候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身心的放松,获得快乐。

4.网络有助于大学生宣泄情绪。在网络平台上,大学生拥有较在现实生活中相对自由的话语权,他们能更自由地用网络话语抒发自己对时事的看法、喜好,甚至不满。这种低门槛使网络给了每个人释放自我情绪的空间。大学生对由网络衍生而发展的网络话语更是爱屋及乌。

(三)网络话语反映了大学生的生存状态

1.网络话语使人际交往变得更轻松、更愉快。网络话语的形式简约而不简单,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打破固定词义用法限制。使用者在交流时不需要在意词义用法对错,只需表达自己就行,这种相处方式简单轻松,令人愉快。

2.网上学习,提供更多接触网络的渠道。不仅仅是人际交往,学习娱乐和更多的教学内容都要借助网络来完成,这使当代大学热衷于“宅”在网上。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已经被网络话语包围。

四、网络话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影响

(一)机遇

网络话语渗透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并用其展示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人际交往方式,由此我们可以在思政教育话语中找到落脚点,将两者紧密结合,使网络话语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产生有利的影响。

调查显示网络话语的应用使课堂气氛活跃并且能拉近师生距离,让师生更容易交流,同时网络话语能使老师授课内容贴近实际,将理论实践化,弥补了传统思政话语的空泛、叙事宏大的缺点从而利于理解,利于思政教育的进行和传播。因此将网络话语带进思政教育的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思政教育不应该是墨守成规,顺应时代潮流是语言或教育发展的必然。

思政教育工作者中64.58%的人在工作中偶尔使用网络话语,27.08%的人几乎不用,8.33%的人使用较多。这说明72.91%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了解并且愿意用网络话语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只不过在使用频率上有差别。这反映了对于网络话语的引进还处于尝试的阶段和观望阶段。

许多教育工作者正在尝试,探讨如何做到在引起学生兴奋的同时,也让他们听进去,获得实质的知识。无论是网络话语在大学生与思政教育工作者之间形成的桥梁作用,或是在课堂中引入网络话语所带来的趣味性与加强思政课程的易接受性等,其作用都是利大于弊的。这就是网络话语带给传统思政教育的大机遇。

(二)挑战

面对将网络话语引入思政教育中带来的各种优势的同时,少部分学生与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表示对网络话语“侵袭”思政话语的担忧。思政话语是需要一定的严谨性的,若引入网络话语导致其过度随意化,从而逐步丧失严谨性,这无疑也是一场“灾难”。

再者,在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自身话语权的加强,也带来一些问题:第一,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大学生更看重自己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第二,网络使大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化形式,难免会弱化主流文化。这些都是网络带来的一些弊端。因此,如何克服这些弊端对施教者亦是一种挑战。

最后,虽说网络话语能够起到弥补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语言的抽象性和枯燥性的作用,但是叙事方式的不同成为当前网络话语与思政话语融合困难的一大挑战。随意对正式、描述内容的点与面等,要在这些看似极端对立的两者中找到结合点并不易。

? ? ? ?五、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对策(网络话语与思政话语的融合与对接)

网络话语的应用已经如同呼吸一样自然。较之于传统式一板一眼的思政教育,网络话语具有以下优势。第一,网络话语更新速度快。因为网络话语很多都是伴随着社会热点问题而出现,快速地更新不断注入新鲜的消息,让我们了解更多社会新闻,拓宽视野并对这些现象进行反思。第二,网络话语流行度大,传播速度快。调查中发现,网络话语在大学生当中使用率占到半数以上,而传统媒体报刊电视对于网络话语的使用率也是极高的,网络话语亲和力强。第三,网络话语趣味横生,根据调查,使用网络话语的思政教师会给学生带来明显的好感,这无疑拉近了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者的距离。第四,网络话语形式多样,内容通俗易懂。网络话语的通俗简明对于大学生可算是黑夜中的一丝曙光。加上多样有趣的形式刺激着学生的神经,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视觉冲击。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鸿沟也随之产生,面对网络话语相对思想政治话语的优势我们提出它们有效融合的四个对策。

一是转变教育理念,与大学生平等对话。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用的人际会话和组织传播中的单向话语控制已趋式微,意识形态、等级结构、等级观念在青年学生心目中渐渐淡化,教育者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与学生平等交流和沟通。

二是加强理论研究,与大学生同行。主要是探寻网络话语的流变规律,善于捕捉网络话语的先进成分,透过网络话语了解大学生的思想诉求,实现网络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对接。

三是进入网络生活,与大学生“共境”。网络生活已是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网络话语已成为他们的一种日常语言,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融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与学生“互粉”,成为“圈内好友”,为他们释疑解惑、定向导航。如现在微信微博的流行,教师同学在课余时间可以互相搜索与关注,及时了解现今大学生生活的同时,也注重思考其网络话语使用情况。

四是掌握网络话语,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网络话语是网络文化的典型表现,成为大学生之间新的沟通媒介。思想教育工作者要顺势而为,努力克服代际差异,主动接受、学习、运用网络语言,实现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如湖北一些高校的相关思政课教育工作者会创建交流群等,教师引导同学们在群内发表对的认识,其中必定会有许多大学生较常使用网络话语,教师在接收同学们的语言特点时也会思考让思政话语与网络话语有效融合,同时会在恰当的时候给同学们一些建议或者意见,引导学生们进行深入的思考,让同学们加深对的理解,形成有效沟通交流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王炎龙.网络语言的传播与控制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4]曹文泽.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N].光明日报,2013-05-20.

[5]张瑜,李朗.消除话语差异: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紧迫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6).

[6]王海滨.网络流行语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之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2(10).

[7]邓景,唐韬.网络时代思政教育话语体系转换――以网络用语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2(4).

[8]陈宁、周翔,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塑[J].思想政治教育,2012(2).

[9]王仕勇.近十年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2(10).

[10]郭晓舟.从网络流行语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6).

[11]赵彬.网络流行语对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党史博采,2012(6).

[12]李宇杰,高雅.从网络流行语看当代青年的价值观[J].社会科学家,2012(6).

[13]王影.当代大学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冲突与调适[J].教育探索,2012(2).

第6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范文

 

随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我国的社会主义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无论是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相互影响日益密切,因此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信仰等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外界各种人所的所产生的影响。针对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将其提高到一定的位置,对该项工作进行改革创新,以不断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我国高校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实践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首先,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是很多的,基本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科学的体系;其次,课程设置经过多次调整也开始逐渐趋于优化,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进,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再次,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大力支持的格局基本形成。

 

当然,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发展使得世界经济变化巨大,自然也给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整个教育队伍知识结构相对比较老化,在专业性方面还比较欠缺,从教学过程来分析,虽然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正在不断完善与更新,但是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冲击,无论是教育观念、方式,亦或是手段等都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够高涨;教学以及评价方式还相对单一。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

 

首先,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逐年增长,正因为经济措施的得力证明了理论具有巨大的活力,并且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以及感染力,这对于就爱拟定当代研究生的理想信念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全球经济一体化也使各国的国门打开,给我们来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提供了便利条件。西方国家在教育形式上更加灵活、途径上也更加广阔,灌输、强制的痕迹美誉,对于教育内容在渗透性上更为重视,及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的。

 

再次,全球经济一体化也给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在当今网络时代里,网络的高度发达使得知识的更新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各种新的教学手段更是层出不穷,而这些都可以让教育变得更加生动。这样一来,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更高了,使得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必须要掌握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以及各项研究成果,这就需要教师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社会这种迅速的发展。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首先,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之下来进行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表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时代背景方面,亦或是在内外部环境方面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使得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人们的交往也更为便捷。毋庸置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也开放了,文化、信息等环境也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也要发生根本的变化。当然,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在整体还是在文化方面都具有迥然的差异,中国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接受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也会受到其一定的冲击,因而该项工作具有极大的挑战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引整个社会群体发展的根本,同时也是我们有效地来防止西方一些错误思想以及价值的武器,因此比如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并且要在实践中践行,从而促进研究生知行统一。

 

其次,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给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不断发展,加之高校校园网建设地不断进步,无论是给教育者还是学习者都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教育和学习条件,每个人在学习方式上也不断变化,这就是新的基于与挑战。在网络世界中,人们的身份是虚拟的,不但不知道对方的工作、年龄,甚至连性别都无从辨认。而在网络交流中,特别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网络生活容易导致研究生群体将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淡化,长此以往会使其更加依赖网络而逃避现实。

 

再次,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于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无论是在内容方面还是在方法上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无论是处在哪一个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来反映具体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时才会被整个社会所认可和接受,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符合时代的发展,并且要不断进行创新。研究生群体在知识的结构上是在不断提高的,思想教育自然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

 

(一)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家庭以及社会的任务,因此要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完善育人机制,三方密切配合,各自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那么对于高校而言,也要形成一个联动的整体,各部门密切配合,心理咨询、校内外活动都积极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好务,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

 

(二)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之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充分挖掘我国的教育资源,还应该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作为教师,必须要通过自己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作为一名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对思想,必须要根据时代背景的变化来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以人文本的思想,并且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充分尊重所有的学生,师生关系平等、和谐。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学习者的学习不再仅仅拘泥于课本上,他们的知识得到了极大的拓宽,尤其是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如果教师还在墨守成规,依然以传统讲授的方式来进行授课,那么学生自然是不感兴趣的。所以,作为教师要通过这些手段和方法,使得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鲜活,让学生的精神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激发他们的兴趣。

 

(三)更新高校教育方式方法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必须要准确把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进行整体规划,形成一定的科学体系。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地不断加快,使得跟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全新的挑战在做难免。作为年轻一代,他们年富力强,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极强,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够及时接受新事物,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断更新教育方式以及方法,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被社会淘汰。除了课堂授课之外,教师要组织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网上论坛,就学习内容展开激烈地辩论;积极倡导广大学生来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生动鲜活的多媒体技术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加强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注意对该群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冲击,部分研究生的功利性比较严重,往往注重眼前利益,强调个人所得,而缺乏集体意识,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极大地危害。所以只有见他们的个人利益和国家以及集体的利益进行紧密结合,才能够最终实现我的梦中国梦。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了解他们的需求,从他们的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用“中国梦”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他们,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来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让研究生们能够切实将个人理想与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紧密结合,这样一来,他们的人生才会活得更加精彩。

 

结语

 

全球经济一体化既给高校研究生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必须要清醒而坚定地认清自己肩上的责任,认真分析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同心协力客服我们目前所遇到的教育困境,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以及创新,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使我国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能够在目前这样的新形势之下通过全体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有全新的突破,培养出更加合格的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

第7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范文

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随着社会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微小说等一系列微事物的兴起引领了“微时代”的到来,“微时代”的产物已经渗透到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微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与挑战。

一、“微时代”的主要特征

1.指尖传播突破空间限制。目前,基本上每个大学生都拥有一个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账号。大学生可以将随手拍下的照片配上简短的文字等上传网络,分享见闻。指尖一点,整个世界尽收眼下。

2.信息传播具有高度的交互性。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出现,使信息传播拥有强大的交互性,微博的“关注”功能和微信的朋友圈“转发”功能,极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参与度。

3.信息传播碎片化。进入“微时代”,信息获取渠道繁多,传播快速便捷。面对这样一个海量信息的世界,传播内容的“迷你化”导致大多数人在零散的时间里只对“快餐式”文化、“碎片化”知识有渴求,没有更多的精力进行深度学习。

二、“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

“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现了变化。

一是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产生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由传统的课堂校园空间模式转向了全方位突破的发展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再像以前一样,在固定的环境学习固定的传播内容。“微时代”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转发、评论,接受教育。高校之间的朋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隐性失陪”,越来越多的“低头族”使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学生的世界限制在眼前几寸大小的屏幕,他们忙着各类点赞、刷屏、求关注,却忽略了与身边人的沟通,同学之间虽处一室却常无交流。

二是校园舆情监控难度加大。“微时代”多种传播方式的出现,使学校舆情监控工作难度大大增加,给校园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微时代”信息传播的自由性赋予学生高度的话语权,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行走的自媒体。高校学生的舆论信息无法保证真实性,没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多数没有得到证实的信息一经就在“朋友圈”不断复制粘贴得到大肆传播,这很容易将一些虚假新闻带入校园,造成学生群体的盲目跟从。如果高校教育信息与微博中的信息不对称,甚至截然相反,就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混乱乃至背叛。

三、“微时代”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面对“微时代”的激流,教育工作者不能后退,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

1.加强“微时代”高校微网络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如建立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微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内容和形式是否能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优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建设微网络过程中一是增强真实性,抓住学生生活中的热点,以生为本。目前,各地高校已建立起代表本校特色的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号,为学生提供了诉求的平台,并通过这些平台有正确导向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二要增强互动性,要特别注重师生互动平台的建设,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看法,使师生能在平等的环境下交流探讨。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起利用微媒体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的意识。“微时代”已经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今天,你微信了吗?”甚至一度成为大学生流行语。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微媒体,加强正向的舆论宣传力度,一是通过微信、微博等微媒体传播榜样精神,宣传先进事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二是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积极了解学生需求,从中找出教育工作的突破口,顺应时展潮流,转变“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刻板印象。

3.要加强高校微网络队伍建设,为长效持久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这支微网络队伍能准确抓住“微时代”的特点,熟悉“微时代”下的各种微事物,具备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能力,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可以对校园微网络进行监督把关。

此外,注重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鼓励学生骨干利用微媒体对朋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利用微信,以浅显俏皮的语言发送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等。

参考文献:

[1]杨立淮,徐百成.“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J].青年教育,2011(3).

第8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范文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232-03

一、理论的现实需要

纵观古今中外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的是“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模式,即是“主—客”两级框架,是“自我”或单一主体性。在“主—客”框架中,主体具有自主性、主观性和自为性,特别强调主体自我思维、自我意识、自我创造;而客体则被看成是用来满足主体价值需要的价值对象,是服从主体的无意识、被改造、被意象化的世界,衬托主体而存在,主体对其进行改造,控制和驾驭,忽视受客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致使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差、效应低、效益差,长期处于一种低效运转状态。久而久之,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处于无位(不受重视)、无力(软弱无力)、无用(缺乏实际效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三无”状态[1]。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第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缺乏平等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模式单一,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教育者以自我为标尺来打量他人和周围的世界,忽视与受教育者的共同经验和可交流性,教育过程变成简单的我(教育者)讲你(受教育者)听,我(教育者)问你(受教育者)答的状态,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地位,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两者之间的不平等性使学生应有的丰富学习能力异化为机械的规范教育。

第二,教育内容僵化。“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活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是从学生出发,而是从教育内容出发,教育内容的是目的,学生则成了掌握教育内容的工具或容器。”[2]预先设定的教学内容往往与社会脱节,缺乏人文关怀,很难引发受教育者的共鸣,缺乏说服力,甚至引发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抗拒教育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回避一些有争议性的、人性敏感的话题,害怕学生的讨论会偏离主流价值观念,奔向人性解放的另类道路。“以人为本”要求把这个颠倒的手段与目的再颠倒过来,把学生当作主体和目的,作为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单纯的“瓶罐”。

第三,教育手段滞后。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依靠教育者的单方面灌输,将既定的教学内容以肯定的语气和态度,不容置疑地要求受教育者全盘接受。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网络遵循信息分享的规则,在这个背景下,如果还是抱残守缺,知足常乐于“听、说、读、写”的传统教育手段,回避开放性课堂的构建,局限受教育者的思维开拓环境,滞后的灌溉手段必将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理论的思想渊源

主体间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指主体间或主观间所形成或建立的性质,可以译为主体(观)际性、主体间本位、(交)互主体性、主观间性等。主体间性范畴正式成为哲学话语,肇始于德国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他在《笛卡儿的沉思》中首次提出“主体间性”一词,他认为主体性意味着自我,而主体间性意味着自我共同体(我们),因此主体性原则带有个体主义,自私自利的倾向,而主体间性原则包含着集体主义、互助互利之意。海德格尔从本体论角度将主体间性看成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共在,是自我与他人生存上的联系,是我与他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同。伽达默尔从解释学的角度认为主体间性是对解读活动中读者与作者之间交互作用的认同,是主体间的“视域交融”。马丁·布伯通过“对话”强调主体间性的“我—他”关系是非本质关系,而应是“我—你”的本质关系。哈贝马斯则从交往行为理论的理论论述主体性,认为主体间性是人与人在语言交往中形成的精神沟通、道德同情、主体的相互“理解”与“共识”,这些理论都丰富和发展了主体间性理论。

三、理论的核心内容

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的。张耀灿等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界定:“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一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个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源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一客体’的关系,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3]也就是说,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主体间性思维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从占有式教育走向交往式教育,从对象化活动到往来型活动,从个人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它把思想政治教育重新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教育主体之间相互理解,达成共识,主体之间是整体性和和谐型的存在。

具体而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交互性

哈贝马斯认为人类的存在并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人为基础,而是以双向的交往作为起点的。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互性,是通过主体交往行为的方式而达到双方在情感、观点、思想、意见、理想、知识方面的互相启发、互相理解、互相肯定和互相认同。这种全方位的交往使得双方互相倾听对方、理解对方,在动态构建对方的关系中不断重构自己已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相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统一,前者从后者那里学会和掌握教学方式,确认教学目的与途径的同时,“通过对话,教师的学生及学生的教师等字眼不复存在。新的术语随之出现:教师学生及学生教师。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4]可见,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交往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把对方看成客体,来取得其他主体对自己的认同和理解,也不可能直接改造其他主体。主体把自己的思想、观点,通过语言等中介,投射到对方身上,并在对方的自我构建中内化为其心智结构的组成部分。

2.尊重双方的话语权

福柯指出:“权力是通过对话来行使的,对话的结构可以为组织的下级或边缘人员提供发言的机会。”[5]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参与提供和创造了条件,使他们共同参与到对话与交往中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双方达成共识。在对话和交往中,“师生双方在倾听和言说,即在语言的交流中,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接纳对方,同时又把自己投向对方,获得理解和沟通”[6]。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平等的“人—人”的“我—你”关系,实现了师生共享话语权的回归,形成了对话话语系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都意识到自己和他人都是平等的交往主体,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话语霸权”。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单一、静态、平面的教育,而是多样、动态、立体的话语表达,丰富了教育内容,活化了教育主体。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人与人的交往式双方(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你我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7]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敞开心扉进行真诚的交流,彻底改变了教育者居于“权威者”的位置,拥有权力的“说者”,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成了教育者“独白”或“自言自语”,教育者话语处于绝对彰显、凌驾一切,而受教育者处于“失语”的独断论教育状态。

3.达成共识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教育,它的目的是要培养和引导受教育者主体形成正确的思想行为,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间的交流和沟通达成共识,以谋求受教育者价值多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默契与和谐,同样,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还谋求基于这个默契基础上对个体思想政治行为的差异性的宽容和尊重。共识不是各个主体认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在经过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双方的话语权的前提下,对问题一致的理解。“任何理解都以共识为背景,理解所唤起的是共识的缺陷。理解所要批判、要超越的是共识的规范结构,理解所向往的是建立新的共识以取代旧的共识。”[8]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追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精神和实践世界的共识,不是一方的见解压倒另一方的见解,而是双方的理解达到视界融合的境界。不仅能彼此了解,在了解对方中了解自己,而且在接纳和学习对方中提升和优化自己。教育主体之间不断的彼此契合,“两者其中一个的思想点燃了另一个的思想,而借着这一种交互作用,他们两者乃得以于语言之介质中缔造出意义上的‘共同世界’。”[9]

四、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及规律的历史性把握

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中,不仅容纳了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理论和学说,还孕育着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胚芽,并深远地指引着契合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体现人本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体说来,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及规律的历史性把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确立了“双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因素,两者的关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核心的关系。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他们都有主体性,这种“双主体”思想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克服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一元主导论弊端的“强心剂”。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对立统一关系的原则,所以,这种“双主体”又是存在差别的双主体。不同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两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地位、作用的区别,交互性和尊重话语权的特点又展现了两者的统一性。“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10]受教育者有充分表达自己意见、愿望的机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不同观点、意见可以在讨论和交流中相互吸纳、互为补充,达成共识,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体现是“双主体”的重要内涵。

2.肯定了现实生活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1]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是回归生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体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生活世界”一词最初由胡塞尔提出,是针对:“科学世界”而言的。在此基础上,哈贝马斯对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社会结构分为两个层面,即“生活世界”和“系统”,“生活世界”是人们始终置身于其中的境域,“系统”是与“生活世界”相对应的概念,如,社会的政治、经济系统。个人的生活世界由三个要素组成:文化、社会和个性。文化指可以随时动用的知识储备,社会指合法的秩序。个性指获得言语和行动的资格和能力。现代社会深受科学世界的宰割和技术理性的支配,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生活的底蕴。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倡的话语权与交互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天上”回到“地上”,从“空洞”走向“丰满”。

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不仅思想政治教育知识通过在与“双主体”的合作的有目的的活动中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只有借助于“双主体”的生活实践获得。因为,唯有参与共同活动,才能有公共之了解,才能培养真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品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合理地组织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使教育者增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的体会与了解,以此完善教学手法,不断发展受教育者的自我学习能力,尤其是受教育者在实际环境中学习判断、思考并做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在不断实践的生活世界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得到全面的显现。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85.

[2]刘金,叶绍灿.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江淮论坛,2006,(3).

[3]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6.

[4][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0.

[5][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68.

[6]金生■.教育与理解——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2.

[7][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

[8]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545.

[9][德]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M].关子尹,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84.

第9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范文

摘要:高校教职工的主体普遍接受过良好系统的教育,从事独立的精神性创造性劳动,他们对“人师之师”的素质和能力非常挑剔,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取得实效、难以找到抓手的主因。从事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有整体上的“精心布局、苦心经营”,却不能有具体操作上的“直接介入、刻意为之”,不能急功近利。本文借助近代物理学中场理论,结合高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与高校组织的特点,分析了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的构成、特征、作用途径与作用方式。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场/构成/特征/作用方式

作为现代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场”是由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最早提出,并成为后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基础。1865年,麦克斯韦首创电磁场理论,他发现运动电荷能产生磁场,磁场的变化也能产生电场,因而将电场和磁场组合成电磁场。在麦克斯韦看来,“电磁场应当看成一个基本的物理实在,是所有那些数不清的应力和张力的总和”[1]。20世纪初,爱因斯坦将“场”的概念引入牛顿的引力理论,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及有关引力相互作用的引力场理论,并由电磁场理论而产生了统一场理论构设。差不多同一时期,哥本哈根学派的玻尔等著名物理学家创立了量子力学。20世纪40年代,在弗里曼·戴森,理查德·费曼等的推动下,量子力学介入场论,使场论量子化,形成量子场论。

在高校教职工周围也存在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非实物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其思想行为或多或少地受这个“场”的影响,同时也反作用于这个“场”。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了解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的构成、特征及作用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地对“场”的活性元素加以强化,使身处其中的教职工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来自于“场”的各种教育元素的“辐射”影响,主动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看法,这样既可以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生、冷、硬”的尴尬境地,也可以弥合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说教痕迹。

一、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场的构成及其特征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场”,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内部需要与外部环境之间,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所在组织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应力和张力的总和。这种相互作用及其连续性如果处于良性的、健康的状态,就会汇成一种无形的穿透力和征服力,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产生难以抗拒、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场”貌似无形,却是一个连续、复杂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征服力,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是一个复合的系统,主要由“心理情感场”、“文化信息场”、“环境——制度场”等子场组成。

1.心理——情感场

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内容或者说被关注的客体与教职工的主观精神世界有着某个契合点,客体或教育内容就会表现出一种“召唤性的吸引力”,并与主体的投射力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全新的“心理场”。在“心理场”的形成过程中,这种“召唤性的吸引力”又会在教职工心中激感能量,造成情感触动或情感性心理张力,驱使着新产生的“心理场”不断地运动,而运动的方向是由主体情感的指向性所决定的。如果依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心理——情感场”就好比是一个中转站,外在世界的信息刺激输入,主体情感的输出反应,都要通过这个中介。“心理——情感场”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多层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高校教职工是最通情达理的,也是最有个性主张的。他们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表面层次的,也有内在层次的。不同类群的教职工从总体上也呈现出不同的需求,专业教师的认知起点、文化层次、利益诉求和价值目标就不同于后勤系统的职工,管理人员和学术人员之间也天然地存在着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有效地激活“心理——情感场”,既要用管理的手段解决表面层次的需求,又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用高度契合的精神方式解决内在层次的精神需求,既要设置工具性的最低目标,又要设置终极性的理想目标。

(2)易敏感。高校教职工的主体普遍接受过良好系统的教育,从事独立的精神性、创造性劳动,大多有良好的工作业绩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他们十分自尊又格外自强,特别注重个体在组织或专业圈子的地位与影响,也注重自律内省和自身形象的维护。因此,他们对“人师之师”的素质和能力非常挑剔,对以个体形式出现的直接介入式的“施教”要求苛刻。这种自尊自强心理同时还使高校教职工的主体性凸现更为明显,在自己与他人之间,他们更信任与关注自己,更习惯于自身的精神世界遨游。在同事关系处理上,较少受物化因素的制约与影响。[2]“心理—情感场”敏感挑剔的特性,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时候采用隐性教育的方式,尽量把自身的思想观点转化为组织权力、组织意志和舆论氛围,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教职工的需求意向相吻合。

(3)持续性。当形成“心理——情感场”的所有事物和对象由于种种原因而消失的时候,“心理——情感场”本身并不会马上消失,仍然会对原本处于场中的事物产生一段时间的持续作用,类似于运动物体的惯性。一般而言,要形成新的“心理——情感场”,依赖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外部信息或环境刺激,二是主体的投入包括主体的修养、情境、介入或接受的主动性等。其中,主体的心理定势对主体的投入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我国2000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高校之间打破了原有的条块分割,合并组建了一批新的高校。但合并以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原有的“心理——情感场”并没马上消失,继续对教职工的言行产生影响,导致“磨合期”延长,这也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规避的现实。

(4)联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心理、情感状态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激荡,从而产生心理、情感的连锁反应。高校教师之间,思想、情感上具有较多的共性,很容易产生心理波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利用这种积极的心理波动,创造条件,合理引导,使教职工在互激状态下身心受到巨大的震动,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职工的积极性,培养积极的情感。

2.信息——文化场

文化和信息从静态角度来说,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显性“产品”,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产品”,但从动态角度来认识,则是一种“力”,即“文化力”和“信息流”。这两种“力”相互交织,综合形成一种既有纵向历史延续又有横向现实联系,既有整体性、综合性又有引导性、渗透性的“信息——文化场”,就高校教职工而言,“信息——文化场”有以下三个特征:

(1)传递性。文化是人的心灵所依附的精神家园,是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信息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信息的选择影响着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在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和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里,信息的传递更新速度以及文化的交融、思潮的交锋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也使传递性成为“信息——文化场”的首要特征。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意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蝴蝶效应”:一个坏的微小的内控机制或矛盾,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学校的声誉;一个好的典型,如果加以及时的宣传,也会产生正向的轰动效应,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纵深发展。也就是说,初始输出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地放大,会对其未来输出状态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信息传递和文化交流的时间,但高校组织的松散性特征却拉长了传递的链条,为“蝴蝶效应”的形成创造

了条件。

(2)叠加性。“虚拟世界”的介入,使“信息——文化场”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往往相互重叠,共同作用于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虚拟世界”的基本特征是话语权的无国界、无时空、无限制,虚拟世界中拥有话语权的教职工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能如愿以偿地保留这份话语权,相反,虚拟世界中不一定拥有话语权的教工尤其是管理者,在现实生活中却拥有这份话语权。在虚拟世界里,教职工往往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和思想。“信息——文化场”的叠加性特征要求我们在既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合力”,又要尊重信息源和文化的多元化,把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个民主诱导、信息辐射、双向互动的吸引教育对象的过程,反对把教育对象当成被动的客体而单纯地“灌输”,真正实现主导和主体的密切结合。在具体操作中,既要精心设定主导的信息源,建设好主流文化,坚守主阵地,打好主动战,又要注重艺术,尊重教育对象关于信息和文化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吸收的规律,创造一些有利的客观条件培养教职员工接受动机,启发教职工产生自觉的接受需要,并善于抓住接受动机转移的时机,采集、加工、传播有吸引力的信息,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和感召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水平。

(3)不对称性。高校功能的拓展使高校组织与所在社会的界限开始变得很不明确,不仅组织成员多样,结构更加复杂,而且组织活动也变得异彩纷呈。20世纪60年代,克拉克·克尔提出了“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概念,并且把大学形容为“一座充满无穷变化的城市”。[3]在这个“城市”里,由于不同系统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垂直分化程度较低,权力关系模糊,教职员工的工作模式和价值观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知识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大学组织不仅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而且专业教师、教辅人员、管理人员与后勤保障系统人员之间对校园文化的认同难以均衡。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面对成员间或成员与组织之间出现的矛盾与隔阂,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没必要看得过于严重。要认识到这些矛盾大多是认识的差异、信息的不对称或历史的原因所造成的。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以最大努力使所在单位的各项工作处于信息公开状态,对教职工所取得的成绩要及时作出相应的客观的宣传或表扬,从而引起成员对所在单位领导与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信赖,得到教职工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监督、理解和支持。

3.环境——制度场

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环境因素是促成人思想行为发生变化的重要条件。人必须接受为自己准备好的环境,并受其影响和制约。制度是一种规范,是各种办事规程和行为规则的集合,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提供秩序框架。任何一项社会制度都是某种价值观念的体现,反过来,任何一种价值理念必然体现在相应的制度上。

20世纪50年代中期,同志就曾指出,“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不行,还要解决制度问题。人是生活在制度中的,同样是那些人,施行这种制度,人们就不积极,敲锣打鼓,积极性也提不起来,施行另外一种制度,人们就积极了。”他又说:“思想问题常常是在一定情况和制度下产生的,制度搞对头了,思想问题也容易解决。”[4]“环境——制度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弥漫性。环境的影响是立体的、弥漫式的,其中既有与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规范相一致的正向的影响因子,也有与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规范相悖的负向的影响因子,这种“吸引力”或“拉力”从本质上来说就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场力。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是某一个因素就能决定的,有赖于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同时,某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用时间越长,教育效果也会累加,形成平时我们所说的“泡菜效应”。

(2)暗示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制度场”中,教职工首先受工作生活环境及未来发展预期的影响,其次受积淀在民众心理深处的思想文化传统和新闻媒体传播的熏陶和影响,再次受制度和周围人们特别是同类人群的行为环境的影响。不仅同类人群的行为环境和规章制度会给教职工思想带来较强的暗示性,而且学校整体形象也会给教职工思想带来较强的暗示性。一般而言,教职工都希望自己所在的高校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美誉度,这样会产生自豪感、安全感、认同感和满足感,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顺利进行。反之,就会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导致人心涣散,校园凝聚力不强,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开展。这种暗示性特征的影响因子包括领导班子形象、领导者领导方式、奖惩制度和方式,校风校训与大学精神、学校或所在学科的地位与影响等。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种暗示性特征提醒我们要注意保持制度的公正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制度的公正性比合理性更重要,即某个制度尽管不尽合理,但只要对每位教职工一视同仁,往往不会产生大的矛盾。“不患寡而患不公”是高校教职工的一种普遍心态,如果外部环境客观公正,即便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或败下阵来,他们通常会心悦诚服,制度的严肃性是制度环境优化的保障。特别是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不严肃就意味着制度成了一纸空文,产生不了约束力,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良好的管理就是教育的前提,管理本身也是最好的教育载体。一所高校如果管理混乱,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无从开展;制度的连续性是制度环境优化的基础。制度本身就意味着一种预期,制度的完善是在保持连续性基础上的一种完善。所谓“治大国如同烹小鲜”,今年实行一种制度,明年又是另一种制度,只会导致广大教职工无所适从。通过制度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些方面可以“目中无人”,没必要时时处处围着教职工个体的情感“兜圈子”,可以用群体的“粗”来解决个体的“细”,确保“公共牧场的规范与利益[5]。

(3)可塑性。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中进行的,生活在环境优雅、设备完善、人文底蕴深厚、校风教风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净化教职工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根据教职工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需求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切实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环境的导向、监督和约束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可以说,社会大环境我们只能客观面对,尽可能地排除其自发的、消极的影响,但校园小环境则完全可以遵循一定的规律、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合理有效的途径进行优化或挖掘,充分发挥其“染缸”的功能。

二、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的作用方式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是一个整体动力系统,从作用方式看,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1.空间上的全方位

在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里,各子场的相互作用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原动力,各个核心子场都可能决定一个宏观的结构及相对应的微观状态,整体的场效应就来自各子场耦合后所体现的综合效应,各子场及其构成要素都是平等的参与和协作。由此而产生的组织形式不是集中控制的多层指令系统,而是分散控制的多层参与系统。同时,各子场所产生的合力不是单个分力的线性相加,而是各个分力的矢量和。也就是说,这种力是通过立体的方式向包围着的对象发射能量,若各种力作用方向相同,合力才大。

2.时间上的全过程

时间上的全过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在一个特定思想政治教育场中,受教育对象“场”中持续时间越长,人们所产生的与这个场一致的倾向性就越明显。这一点在社会生活中也得到证实。如南方人独有的细腻与大西北人的粗旷就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6]。二是指“场”对教育的影响是无时不在、连绵不断的。由于场可叠加的特性,各子场就能同时起作用,也正是在时间的整合下,“场”才会形成一种特有的整体效应。三是指作用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具有长期性与反复性,“场”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经常处于一种不断产生,不断解决,螺旋上升,动态平衡的状态,不可能在较短时间里使作用对象发生质的飞跃,而必须通过长时间量的积累和巩固。同志就曾指出:“不要在几个小时内使人接受一大堆材料,一大堆观点,而这些材料和观点又是人们平素不太接触的。一年要找几次机会,让那些平素不太接触本行业务的人们,接触本行业务,给以适合需要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不要在一个早上突如其来把完成品摆在别人面前。要下些毛毛雨,不要在几个小时内下几百公里的倾盆大雨。强迫受训的制度必须尽可能废除”。[7]

3.途径上的全隐蔽

在思想政治教育场中,会发出一种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可以感知的“信息波”或“暗能量”,这种“信息波”或“暗能量”往往携带着某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认知标准,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教职工的内心深处。而教职工受到这种“信息波”或“暗能量”的辐射后,尽管自己处于一种“不设防”的状态,也会自发地根据需要做出选择。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场对人思想政治品质的影响不是靠强制手段来实现的,主要靠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渗透。

三、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的主要功能

在思想政治教育场中,高校教职工或多或少地受这种“场”的影响。这种“外加场”可以不受“人工雕琢”而处于自发的状态,也可在人的精心安排和设计下使本身的强度越来越大,从而能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高效应地影响处于其中的教育对象。

1.约束功能

由于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场的影响,教职工个体将受到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或精神动力,组织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以及传统文化、行为准则等因素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共鸣和强烈的心理暗示,继而产生行为的自我控制与自我约束,使行为取向与大众趋于一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认同”或“顺从”。如果教职工个体行为背离了公认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持有的共同价值观所带来的舆论压力就会发生一种纠偏和矫正功能,从而产生导向作用。

2.凝聚功能

群体凝聚力的本质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的大小及成员间相互吸引、相互依存及共同参与群体目标的程度,缩短心理距离是提高凝聚力的关键。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场有很强的辐射功能,教职工积极合作、协调一致的行为状态将明显增强,消极反抗的行为状态将显著减少,学校所倡导的主流政治意识、价值观念就会象磁铁一样紧紧地把教职工团结起来,使心理距离大为缩短,从而产生巨大的凝聚力。

3.激励功能

激励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需要、动机和目标是激励过程的核心要素。高校一旦形成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就会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相应地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营造一个相对自由、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创建一个规范有序、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这种环境和氛围不仅可以对新成员进行有效的同化与改造,促进他们向组织发展目标靠拢,而且可以职员工的思想认识,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启发他们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帮助他们解决人生的困惑和矛盾,使他们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阳光的心态面对社会现实参与公平竞争,满足自我实现和价值认同的精神需求,从而产生激励功能。

【参考文献】

[1]赵仲牧:《物理场论对哲学思考的提示》,思想战线,2000年第5期,第1、3页。

[2]周瑞法:《契合生命本体需求: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追求》,“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12期,第7页。

[3]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2月。

[4]姜正国:《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第6期,第69页。

[5]周瑞法:《契合生命本体需求: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追求》,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12期,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