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县域社会治理概念范文

县域社会治理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县域社会治理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县域社会治理概念

第1篇:县域社会治理概念范文

生态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 文章作者:zhshxin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6日21:15 生态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 县(市)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其改革与发展进程如何,对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4年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成绩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加以重视,一个县域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即将来临。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县域经济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指的是以具有独立规划和财政职能的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优化配置资源,功能完备并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系统。中国作作为一个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一个重大关系:一方面

,没有高技术、大都市和大企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没有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就不可能解决好绝大多数人的就业和收入问题。 中国县域人口9.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这就是说,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可见,县域经济也就是地地道道的“民生经济”。另外,县域也是中国目前“三p”问题(pollution-污染、population-人口、poverty-贫困)的集中区域,是民生问题的集聚点。县域经济没有大发展,中国的“民生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县域经济是和中国绝大多数国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生问题”是县域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是发展的一个核心主题,而县域集中了中国主要的贫困人口。因此,消除贫困成为县域“民生问题”的基本主题。同时,县域经济是中国的“稳定经济”。目前中国有7亿多经济资源人口,其中3.6亿从事农业生产,1.8亿从事于农业相关产业。这就是说,县域经济发展将解决我国80%以上劳动力的就业和收入问题。我国目前的基础产业大部分是和县域相关的。而且县域也是目前我国弱势群体最大的聚居地,是二元结构矛盾的突出区域,也是各种社会危机的高发区。因此,稳定问题在传统中国的县域治理中一直没有被解决。我们目前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中国经济社会治理遗留下来的稳定问题,而县域“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稳定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生态经济是县域经济最根本的发展方向。目前,县域国土总面积89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93%。中国主要的山川、河流、湖泊、森林、草地、湿地等主体生态资源大都分布在县域。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从根本上维护中国的国土资源和生态基础,建立和维护城市及其城市经济发展的生态屏障。同时,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中国的生态问题将直接影响亚太地区的人居环境。因此说,中国的县域经济是最基本的生态经济,是未来中国及亚太地区清洁生产的环境基础。县域经济工业化必须强调适度工业化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去那种“村村办厂,户户冒烟”的分散污染的工业道路必须停止。如果山川、河流被污染了,那将是几代人的生存苦痛!因此,我们强调,县域招商引资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不能将中国的县域变为西方先进工业化国家转移污染的场所。同时,县域也应率先在全国实行“绿色gdp”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指标。 什么是生态经济?从目前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征服的力度来看,人们为了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对自然资源的享受程度、发现和利用新型原材料,企图改变物理环境;但是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人类对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生物成员的破坏性、甚至毁灭性影响,也越来越增加。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为生态经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所谓“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既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 生态经济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饮水困难。为此重点搞好三大工程:即防洪、除涝和灌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 (三)种植业生态工程。推广优化测土配方施肥,开辟有机肥源,合理施用化肥农药,运用多种生态模式,改善生态环境。主要是进行亩中低产田的改造和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 (四)禽畜牧业生态工程。 保护和开发海拔200米以下山场,发展畜牧业养殖,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全市畜牧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大力推广适度规模养殖和立体养殖,抓好饲料的综合利用开发,处理禽畜类便的有机污染,使其无害化和资源化。主要任务是建设三大养殖基地和两个厂,即水禽基地、瘦肉型猪基地、蛋鸡肉鸡生产基地和新蛋白源厂及有机生物肥料厂,实施立体生态养殖(内地种蔬菜,水上养鸭、水下养鱼虾);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搞好“三建一改”,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 (五)渔业生态工程。合理调整结构,抓主导产品。沿江、湖泊、池塘作为重点发展区。新增精养鱼塘和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发展水库河沟放养区;发展稻田流水养殖区。 (六)林业生态工程。襄樊地处北亚势带常绿落叶混交林地带,有木本植物117科272属1025种(含变种),其中原生分布归化种92科227属881种,引进树种25科45属114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二级保护树种蓖子三尖杉、香果、杜仲、银杏、胡桃、鹅掌揪、大果青 、巴东木莲、峨嵋含笑、枰锤树、山白树、水青树;*保护树种秦岭杉、华榛、领春木、多猥实、厚朴、桢楠、黄杉、青檀、白辛、银鹊树、紫斑牡丹。其他珍稀濒危树种有铁坚杉、巴山松、毛叶连香、川桂、牛鼻栓、棣棠、常山、飞龙掌血、双盾木、檫木、青钱柳、黄果冷杉、天师栗、铁杉、青夹叶、腊梅。调查登记古、大、奇树木58种1280株,初选8个树种的优良林分布28块、976公顷,初选优良单株10种41株。引进树种中引种驯化成功并用于成片造林的主要有湿地松、火炬松和63、69、72等品种的杨树。近年来又陆续发现稀有植物南方红豆杉、野生牡丹、古桩腊梅,引起国内外重视。我们要坚持造管并举的方针,狠抓造林绿化,确保造林质量,实行经济林与用材林及薪炭林相结合,多树种与多林种短期安排和长远规划相结合,提高生态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 (七)农村环境生态工程。主要是农村能源建设、庭院生态经济建设和改厕工程。襄樊市地理位置的优越,表现在既有充沛的降水,又有众多的河流和库塘,地表径流量和地下水蕴藏量都很可观。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中属长江水系的汉江、沮漳河两大河流流域面积为全市河流流域总面积的绝大部分。年均径流总量85亿多立方米,正常年过境水量约400亿立方米。全市最主要的河流汉江,自丹江口水库坝下陈家港流入襄樊境内,经老河口、谷城、襄阳和襄樊市区,南出宜城市岛口村入钟祥市,境内汉江全长216公里,有30条支流直接汇入汉江,流域面积1735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8%。汉江水系条件与欧洲著名的莱茵河相当。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845座,堰塘88461口。水能潜力巨大,适宜发展各类中小型水电站,实现“发电--灌溉--淡水养殖”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根据“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与“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推广省柴节煤灶,兴建大中型沼气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小型风力发电装置和微型水力发电装置,开辟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充分利用庭院的有限空间,发展立体种植和养殖,提高综合效益。办好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园。 (八)绿色、有机食品经济生态工程。襄樊市类型多样的地质地貌和生态环

境,使其生物资源绚丽多姿,并呈现出南北兼备的鲜明特色。就食用植物资源而言,既有亚热带型的油茶、木梓、茶叶、柑桔、等林木,又有暖温带果树,如板栗、枣、梨、苹果、桃等,还有大量的山林土特植物。拥有各类林特产品500种,常见的有300种以上,如山葡萄、猕猴桃黑白木耳、香菌等,以及稀有名贵中药天麻、黄连、当归、灵芝、党参、猴头等等。若就动物资源而言,境内动物也具有种类繁多、南北过渡性明显的特征,但更富于南方色彩。据调查统计,全市常见兽类有40多种,鸟类30多种,属于国家保护的兽类有8种,鸟类有5种。各种时令果蔬和大棚反季蔬菜。绿色和有机两大类食品的开发将遵循“先易后难、稳步发展、建立基地、开发市场”的原则,做好区域规划,确立开发品种。到2012年全市实现茶叶、蔬菜、水果、水产4大类及水稻油菜等18 个产品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6个产品国际有机食品组织认证。 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的基础。它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利循环、协调发展的关系,不仅实现农产品生产的优质、高效、低耗,而且吸收、消化和利用来自生活领域和其他产业的部分排放物,发挥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从襄樊的条件来看,有的地方可以建设大型生态农业园,但是广大农村由于人多地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建立中小型生态农业园比较可行。目前有五种生态农业园模式:一是以鱼塘为中心、周边种植花卉、蔬菜、水果的生态农业园;二是按科学方法进行动植物共育和混养的生态农业园;三是种养植和沼气池配套组合的生态农业园;四是以山林为基地、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园;五是江水、库水和河口养殖加工型生态农业园。建立生态农业园,可在加强技术和管理指导的条件下积极推广。 文章出处: 自己创作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第2篇:县域社会治理概念范文

(南京晓庄学院体育学院,江苏南京211171)

摘要:县域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区域,该区域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状况影响着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进程。提出了“兜底均衡”的理念,并依据该理念范式采用专家咨询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初步构建了苏北县域体育公共服务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7个二级指标,以及23个三级指标。探讨了县域体育公共服务的评估主体与方式,认为“第三方”是较为合理的县域体育公共服务评估主体。

关键词:兜底均衡;体育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县域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2-0005-0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TY02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SJD193),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TYB004)。

县域是城与乡并存,以农村为主的空间区域,县域承上启下,直接面对城乡居民,又是国家治理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国家各种各样政策的执行责任,因而地位关键。受城乡二元发展的历史因素影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自然落后于城市。尽管自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公共产品的投入,但长期以来将农民隔离在公共产品需求表达的大门之外,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自然也难以逃离自上而下强制供给的体制性藩篱。在这种态势下,县域里城市与农村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上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居民还难以公平地获得体育公共服务。如何破解县域城市与农村的这些差距,实现县域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成为现实难题。

党的十报告具体提出了到2020年要达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宏伟目标,这不仅对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兜底均衡”即为本文所提出的应对县域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差距性演进的一种理念,该理念从本质上讲就是保证体育公共服务最基本、最底端的均衡,从而实现县域城乡居民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相对公平。而围绕“兜底均衡”理念,构建县域体育公共服务的指标体系,一方面是对该理念的具体阐释,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该体系的构建则是有效监督与制约县域政府供给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1 “兜底均衡”理念下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基本理论

1.1“兜底均衡”的内涵解释

“兜底均衡”在社会学研究中较为常见,“兜底”中的“底”就是底线的意思,是指水平、程度、价值等的最低合格标准;均衡则是指以这样的标准创造的平等、公平、平衡样态。“兜底均衡”本质就是保证我国县域中城市与农村的社区、行政村的体育公共服务至少要具有最底端的配置标准。事实上,“兜底均衡”理念的出发点即为保证城市与农村平等地享有体育公共服务的权利,不至于出现“城市有”而“农村无”体育公共服务的现象,是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最基本、最基础的公平与正义。所以,秉承“兜底均衡”理念,就需要在构建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时,一定要把城乡居民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体育公共服务指标体现在标准体系中,剔除那些刻意“拔高”、不切实际、难以落实的体育公共服务指标,更不能对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指标有所“偏袒”,这样有可能会使政府在实践中以牺牲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为代价,更多地将体育资金投入到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

1.2“兜底均衡”理念下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构建的原则

1.2.1 科学性原则

在构建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体系时,需要科学地界定与分析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与范畴,需要遵循科学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步骤。由于本文旨在探讨“兜底均衡”的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所以遴选的指标主要是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从而体现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城乡体育发展差距。

1.2.2 普适与具体相结合原则

普适性主要体现在本文构建的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能够对我国不同县域均可以起到指导性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城乡居民所需求的体育公共服务指标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在构建了普适性的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之后,还结合具体区域的特点,构建具体区域性的体育公共服务指标体系。

1.2.3 城乡一致性原则

应该讲,当前党和国家制定的包括体育公共服务在内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针、政策,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也是城乡公民平等享有体育公共服务权利的保障。“兜底均衡”的理念决定了本文所构建的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必须遵循城市与农村相一致原则,也就是如果按照本文所设计的指标体系供给体育公共服务,县域城市与农村居民在获得数量、质量以及频次等方面是相同的。

1.2.4 可操作性原则

如果构建的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不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必然带来供给过程的“寻租”现象。基于此,本文在构建指标体系时主要筛选定量化指标,在方便县域政府供给体育公共服务时,也可起到监督与评价作用。

2 “兜底均衡”理念下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构建的步骤

2.1 以专家咨询方式获得普适性的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

首先,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方法,查阅了县域体育公共服务相关内容的书籍、论文、资料等,如周爱光教授的《从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审视政府的地位和作用》、易剑东教授的《中国体育公共服务研究》、陈家起教授的《苏南地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有益探索》、刘亮博士的《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等等,搜集了可能涉及到的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

其次,通过实地访谈与专家访谈的方式,对江苏宜兴、丰县、溧阳,山东东平、梁山、肥城等县域体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体育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专家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访谈,对前面所搜集的“兜底均衡”理念下的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进行论证,初步筛选了县域体育公共服务相关二级指标11个。

最后,运用特尔非法咨询了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等相关领域专家,经过两轮的咨询最终确定了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共计7个二级指标,删掉了体育场馆健身有偿类型、数量,体育竞赛表演服务类型、数量,体育户外运动场所类型、数量,体育健身讲座、咨询频率等4个二级指标。经过以上步骤构建的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内容如表1所示。

2.2 以问卷调查方式获得区域性的体育公共服务指标

基于我国县域所存在的地区差异性,本文通过专家咨询方式确定的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只具有参考性价值,还需要在这些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从另一个角度讲,正如前面所讲的,专家咨询方式所获得的指标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而通过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指标则是对不同县域城乡居民体育利益需求表达的一种回应。“合理性的获得需要得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的认可”,“那么这种合法性才是全面的合法性,才不会产生一定的存在危机。”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体系构建中的“顶层设计”与“基层表达”相结合才能使得指标体系更具有科学性与合法性。

限于笔者能力,本文只对苏北部分县域的城乡居民进行了区域性的实地调查。首先依据表1所形成的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将7个二级指标分别分化、细化,以问题形式体现在问卷中;其次是发放问卷,选取丰县、睢宁、东海、灌云四个县域,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296份,回收率92. 5%,有效率100%;再次,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按照所占百分率,选择城乡居民需求最高的体育公共服务指标内容、数量、形式等等,从而最终确定苏北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包含7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如表2所示。

3 县域体育公共服务的评估主体及评估方式

3.1 政府作为县域体育公共服务评估主体的局限性

作为县域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各级政府包括体育局、教育局以及建设局等行政部门是公共体育利益的天然维护者,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则承担着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具体事务,从而促进体育公共服务所承载的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由于县域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分化到最后可以具体为每个个体的人,因此人性在县域体育公共服务过程中便会发挥出相应的影响,并对服务的供给结果产生相应的作用。囿于人性的“经济人”假设,县域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行政机构或个人可能会在服务过程中追逐相应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以及其他利益,损害了公共体育利益的实现。例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其他方面的利益,私自挪用体育彩票公益金。“我国历来就有好大喜功的传统观念,报喜不报忧,想报多少就报多少,尤其是把群众体育发展的增长速度作为考核内容后,统计数据弄虚作假的风气呈蔓延之势。”所以,地方政府作为县域体育公共服务的评估主体有其现实的局限性,他们作为评估主体从理论上讲合理性程度并不高。

3.2 以“第三方”作为县域体育公共服务的评估主体

所谓“第三方”就是由社会机构、个人组成的介于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组织,第三方评估就是由该类组织对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状况进行的评价与考核。现在,第三方评估政府绩效的形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因为相对传统的政府考核方式,第三方评估的方式具有明显的客观、公正、公开的优势。如若科学、客观地评价县域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状况,第三方评估是最佳的评估主体选择。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体育正成为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民生的重要方面,也成为国家政策规划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体育。所以,首先应该建立“第三方”作为县域体育公共服务的评估主体的准入机制,由国家或省级政府制定第三方评估的准入政策机制,遴选高校专家、公民个体等作为第三方组织成员;其次需要建立县域体育公共服务第三方评估的权利保障机制,规定第三方的权利,从而有效规避政府对县域体育公共服务评估的干预。

3.3 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的主要评估方式

鉴于本文只是对“兜底均衡”理念下县域体育公共服务的指标体系进行初步探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还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并且本文并没有直接设计出不同指标的权重值,这是与不同地域所开展的运动项目相关,如南方多水、北方多雪,东部有海,西部有沙漠,在这些自然条件限制下,不同县域城乡居民所喜好的运动项目并不相同。所以,如果对某一县域的体育公共服务水平进行实际测评,还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要确定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的权重体系,即不同指标在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可采取层次分析法咨询相关专家等方法获得;其次是要明确该县域供给体育供给服务的真实情况,即不同指标的数量、质量以及组织情况、完成情况等;最后综合不同体育公共服务的指标权重以及实际完成状况,进行数理统计与计算,从而得出该县总体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5 结语

县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县域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健康态势是城市与农村的体育公共服务差距的不断缩小,到最终一致,而“兜底均衡”则是当前追寻这种态势的必要手段之一。当然,“兜底均衡”理念下的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指标并非是一厢情愿地由专家来确定,而是要结合不同地域城乡居民的体育利益需求表达。事实上,合乎老百姓最为需要的体育公共服务指标才是最为合理的,最为接地气的,也是最能使得政府供给的体育公共产品与服务发挥其应有价值的。否则,由政府自上而下的进行县域体育公共服务的安排必然会在实践中遭受“冷遇”,在浪费国家体育资源的同时,政府也丧失了公信力。无疑,当前县域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基本是由政府完成的,那么政府既然作为供给主体,如果还作为评估主体对自身进行评估,势必会对评估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带来影响,而寻求作为独立机构的“第三方”对县域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行评估,显然有助于规避供给与评估“同一体”的弊端,使得评估过程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胡庆山,王健.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价值审思与现实困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4):20-24.

[2]学习十精神——亢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EB/OL]. [2013-01-02]. http:// gmw. cn/xueshu/2013-01/0 2/content_6219955.htm.

[3]杨启亮,底线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解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3—7.

[4]刘红建,县域体育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探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 (1):39-41.

[5]胡庆山,论农村体育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2):16-23.

[6]刘红建,沈晓莲.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执行困境的制度归因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10-15.

[7]姜鲁先.对县级群众体育数据真实性的思考[J].内江科技,2011(11):173.

第3篇:县域社会治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领导者;系统思维;创新思维;作用分析

当今社会,生态化浪潮席卷全球。在工业领域,提倡实施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工业等;在农业领域,提倡发展有机农业、推广生态农业等;在消费领域,提倡推行生态产品、享用绿色食品等;在文化制度方面,提倡建设生态文化、制定生态制度等;在行政区域方面,提倡建设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镇,甚至生态村;此外,还有生态旅游、生态思维、生态办公、生态文明、生态社会等,琳琅满目,不胜枚举。其中,在工业领域,建设生态工业园成为传统工业生态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最佳经济发展模式。传统工业园把经济总量的增长放在首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的集约利用,走的是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生态工业园追求的是经济、环境、社会综合效益共同发展的目标,它将工业生产力要素进行重新组合,运用环境无害化技术实现园区内各种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物质的梯级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进而促使园区内环境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成为工业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当前,国内外大中城市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生态工业园。但在县域发展生态工业园,由于受到各种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制约,导致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也反映了有关领导者在思维方面的不足和缺陷。笔者基于领导者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视角探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问题,期望借助思维科学理论为解决园区建设问题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带来崭新的收获。

一、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工业生态化发展进程的推进,县域工业园正朝着生态工业园方向变革。建设县域生态工业园是扩大县域工业规模、提升工业水平、发展块状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大部分县域生态工业园正处于发展初期,在建设过程中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

1.基础设施问题。与城市级生态工业园相比,县域生态工业园往往土地规模偏小、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如在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物流等方面由于政府财力不足或相关单位支持力度不够而导致基础设施不能适应生态工业园发展。

2.产业结构问题。目前,大多数县域(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县份)生态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之间结构分散,关联度差,共生关系不明显,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链不长,以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导,缺乏大中型企业、国有企业、龙头企业,而且企业单一、资源利用单一,无“园区”的概念,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生产方式多以单线性开放式物质流动过程为主,这与生态工业的发展要求差距甚远。

3.招商融资问题。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核心工作是招商引资,但目前多数园区还未建立起一套系统化、制度化的长效招商引资机制,招商力度不大、措施不力,全方位的招商引资氛围尚未形成。例如在招商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招商的数量和引进的资金量,忽视产业链接,补链项目引进困难,影响园区可持续发展。此外,园区企业由于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品牌信用等因素制约,常常导致融资困难,大型企业、国外企业进入县域发展生态工业的情况也相当少见,这极大地减缓了县域生态工业园发展的速度。

4.人才技术问题。县域生态工业园区缺乏真正能够满足发展生态工业的相关技术,如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与再循环技术、重复利用与替代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等在县域生态工业园中几乎没有,整个技术支撑体系显得缺失和薄弱,其深度和广度远不能满足发展生态工业的要求。另外,由于相关领域的专家人才匮乏而形成的技术瓶颈,也使得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举步维艰。

5.政策体制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县级政府由于财力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在金融、税收、人才、知识产权、土地使用等生产管理要素方面供给不足,相关政府部门缺乏行政调控能力,与园区建设有关的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协调机制等尚未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和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发展进程。

上述突出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反映了主观认识上的不足。例如许多领导者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体制与机制的完善;重视招商引资而忽视后续服务的提供;重视人才的引进而忽视人才的培养;重视园区之间的竞争而又忽视了园区之间的合作等,这些都是片面思维的结果;又如不少领导者由于受到传统思维和思维定势的困扰,在制定园区规章制度时因循守旧,缺乏人性化,在对待关键人物和特殊事务时一味的强调按章办事,缺乏灵活性,在对待国内外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实践经验时,不加思索、生搬硬套、全盘吸收,结果陷入“外来经验,水土不服”的困境等,这些都是缺乏创新思维的表现。笔者认为:要想在发展县域生态工业园的过程中克服主观认识上的缺陷,最为关键的地方,就是要充分发挥领导者们自身的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领导者的系统思维在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从思维角度思考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问题,笔者认为领导者的系统思维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则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所谓系统思维,就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系统思维以系统论为基本思维模式,对事物作全面思考和系统研究,具有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显著特点。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发展过程中,领导者作为推动园区建设的关键力量,其系统思维的运用程度将给园区建设带来深远的影响。

首先,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涉及到工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耦合,需要协调工业的生态、经济和技术关系,只有从系统角度去思考、充分运用领导者的系统思维,才能促进工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人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合理运转和系统的稳定、有序、协调发展。

其次,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涉及到工业能源、资源的多层次物质循环、综合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的防治,既要考虑经济效益的提高,又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充分发挥领导者的系统思维能力,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人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才有可能实现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从管理层面来分析,涉及到人、财、物的管理,具体包括人才培养、技术引进、设施购置、招商引资、制度建设、投资融资、利润分配、风险管理、产品销售以及政策扶持等多方面的业务内容,并非单一组件的建设,必须运用领导者的系统思维方式,将这些具体的业务进行系统化、整体化梳理,统筹兼顾、多管齐下、优化组合,才能保证各方的经济利益得以顺利实现,特别是园区企业更加关心自身的投资收益,关注整个园区的硬件、软件以及园区内外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等所有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重大的或者致命的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企业的部分甚至全部的投入资产成为沉没成本。因此,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运用领导者的系统思维具有极大地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三、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在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创新思维是与常规思维相对应的一种思维,它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它意味着一个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站在与他人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而且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案。钱学森把创新思维理解为“人类智力的核心,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运用”。同时,创新思维也是人类社会取得繁荣进步的强有力的智力武器。笔者认为:民族的振兴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则在于领导。因为领导者的工作过程也是不断作出决策的过程,任何决策的制定都离不开创新思维的运用,所以领导者是否具有创新思维,是衡量领导者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

与常规思维相比,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由于自身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良现象,更加需要灵活运用有关领导者的创新思维,以实现园区的顺利建设。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在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可以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来诠释。在物质层面,领导者可以通过运用自身的创新思维,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集约利用、废物污染物排放、产品生产与环境保护、物质流与资金流、生态技术与循环技术等诸多方面实现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或保护。例如在园区内外环境的保护方面创造性地引入“生态补偿”的概念,可以实现污染的有效防治;又如采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重大项目资金倾斜园区捆绑使用等新措施,可以更好的促进园区发展等。在制度层面,通过发挥领导者创新思维的作用,可以在园区管理体制、规章制度、运行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路子、新措施、新办法。例如建立园区绿色核算制度、创新招商引资制度、创建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等。在精神层面,运用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可以建立起崭新的园区生态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等支撑体系。如营造生态文化舆论氛围、创新园区服务意识和理念、培育园区民众生态世界观、创建生态制度文化等。总而言之,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四、结语

当前,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中央政府的战略决策和当地政府的首要任务,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县域经济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园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工业化的基本思路。由于生态工业园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目标,因而发展县域“园区经济”应以生态工业园为标杆。为促进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健康良性发展,杜绝急功近利、粗放发展的落后思想和行为,作为领导者应灵活运用自身的系统思维与创新思维去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事物,以实现园区经济的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运.思维科学的应用和思维训练[J].淮南师专学报.2000(3)

[2]卢明森.钱学森与思维科学[J].中国工程科学.2002:4(2)

第4篇:县域社会治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循化县;县域;旅游品牌;塑造。

青海河湟地区县域旅游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6 年这一地区的循化县被评为县域旅游百强县,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和宽度不够以及品牌定位不准确等原因使这一地区很多的旅游品牌不为人知。因此,从循化县存在的问题来看,青海河湟地区的县域旅游必须要充分挖掘这一地区县域旅游资源的潜力,通过旅游品牌的塑造或重塑,推动当地县域旅游业的发展。

一、县域旅游与县域旅游品牌。

县域旅游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由各种旅游相关元素组成的区域旅游,即区域旅游在行政区划意义上的一种层次分级形式,具有地域范围较小的特点。

品牌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从一般意义来说,品牌是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是设计,或者是他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旅游品牌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其产品及服务形象的名称、标记或符号,或他们的相互组合,是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统一体,体现着旅游产品的个性及消费者对此的高度认同。旅游品牌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能够树立旅游目的地良好的整体形象,大大增加客源,有力地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竞争力。

县域旅游品牌是在县一级地域行政级别的旅游资源基础上,能够展现本地旅游整体形象进而促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产生向往,并能体现出当地独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结合体,是县域旅游提高旅游竞争力的核心。

二、循化县域旅游品牌的发展现状。

(一)循化县域旅游资源。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循化县地处青海省东部的黄河上游河谷地带,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8.4 度,有“青海小江南”之称。其境内有被誉为“青藏高原西双版纳”的孟达自然保护区;黄河峡谷丹霞风貌为主的青藏高原自然风光和以黄河漂流为主的旅游景点。

2.人文旅游资源。循化县有以十世班禅大师、喜饶嘉措大师故居,文都寺、旦麻古塔,骆驼泉、街子清真大寺等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宗教景观和独特的撒拉族民俗风情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循化县域旅游品牌发展现状。

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发展,目前循化县域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一是循化县域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近年来,在青海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带动下,循化县通过举办撒拉族文化旅游节、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各种活动,多渠道、全方位展示循化县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撒拉人家、孟达天池等景区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前来进行假日旅游、民俗旅游、乡村生态旅游的游客不断增多,循化县旅游收入也相应增加(表1)。二是循化县域旅游资源不断开发。近年来,循化县的撒拉人家、孟达自然保护区等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被评为4a 级景区,2010 年循化县荣获“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休闲胜地”的称号,成为循化县旅游的亮点;十世班禅故居、文都寺等资源也在进一步的规划和开发中。三是循化县域旅游行业管理不断规范。近几年,循化县把旅游市场管理和整顿作为改善旅游环境的一项突出工作来抓,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治理,重点加强对旅游市场、景区景点环境秩序、安全执法和旅游饭店、旅行社服务质量的行业管理,初步营造了健康、有序、规范的旅游秩序。

表1 循化县近年来游客人数及旅游收入情况。

 

三、循化县域旅游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开发粗放。

1.循化县文物资源丰富,但规模景区有限。

循化县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 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 处,文物遍及整个循化县境内。但文物旅游景区规模小,且分布比较分散,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

2.循化县自然景观多样,但开发档次较低。

作为循化县旅游业龙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达天池景区的开发仍较粗放,景区的自然景观成因及生物树种等深度内涵尚未深入挖掘,知识性、趣味性不够,使景区吸引力减弱,五山池、清水湾等自然景观未得到开发利用。

3.循化县民族历史文化及宗教文化深厚,但是挖掘整理开发不够。

由于受资金、经营理念、旅游开发管理人才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循化县诸如独一无二的撒拉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及藏族宗教文化等都未充分挖掘和利用。在经营管理方式上,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除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外,景点自身几乎没有能力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服务功能的完善,缺乏创新和活力。

总之,循化县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长期以来,旅游产品建设严重滞后,特别是缺乏主吸引物,旅游各要素配置不合理,旅游与文化结合度差,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弱。

(二)品牌营销意识薄弱。

首先,循化县虽然提出了树立高原生态旅游品牌、民族品牌、黄河品牌等口号,但是未真正树立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的观念,在宣传推广上没有把旅游业当作产业来进行培育,而是停留在旅游产品的推销观念阶段;其次,和经济发达县市相比较,循化县旅游宣传经费不足,致使宣传的目标群体只能以省内周边县市为主,客源也是以周边县市的短途游客为主,过夜游客比例很低,游客对当地旅游经济的拉动存在局限性,影响当地旅游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三)旅游品牌缺乏运作。

循化县旅游资源难以整合。撒拉人家、孟达天池自然保护区两大主要景区联动性不强,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未形成整体。虽然循化县在2010 年被授予“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休闲胜地”的称号,但“撒拉族绿色家园”的旅游形象至今未得到真正推广。循化县旅游客源市场比较单一,集中在西宁和周边州市及海东地区本身,对省内其他州市和邻近省区的吸引力较弱,较远省份的游客更少;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开拓尚处于起步阶段,海外游客人数十分有限,因此很难掌握游客对于旅游品牌的期望。当地群众对于旅游品牌认识模糊,难以形成人人塑造循化县旅游形象的局面。

四、循化县旅游品牌塑造的优势条件。

循化县旅游品牌的重塑拥有诸如生态优势、人文优势、后发优势等许多的优势条件。

(一)生态优势。

循化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黄河谷地,黄河流经90 多公里,县域面积2100km2,草场面积213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0.5%,海拔在1760 米到4635 米之间,平均海拔2300 米,年均气温10.0 摄氏度,气候温和、空气湿润,拥有一流的生态、空气和水质,积聚了旅游、林产、水力能源、特色农业等资源。水力资源蕴藏量达300 万千瓦时;盛产冬果梨、杏、葡萄、苹果、枣、核桃及线辣椒、花椒等水果和农作物。

(二)人文优势。

循化县是全国惟一的一个撒拉族自治县,县内居住着撒拉、藏、回、汉等多个民族,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丰厚。有神奇瑰丽的佛教、伊斯兰教圣地,有藏传佛教高僧大德喜饶嘉措大师和已故十世班禅大师           的故居,有独特迥异的民族风情和干鲜果、调料、香料和中藏药材等。

(三)后发优势。

循化县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受地理环境和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旅游资源尚未开发或只是初步开发,因此极具潜力;循化县交通便捷,距省会西宁140km,境内涉及平大公路、清孟公路、循同公路、贵循公路等四条干线公路,为循化县旅游发展提供了便捷通道。

五、创建县域旅游品牌的关键因素和措施。

(一)旅游产品建设。

旅游产品是创建县域旅游品牌的基本依据。从旅游目的的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在某种意义上,旅游品牌就是当地最具特色或优势的旅游产品,是旅游目的地提供给旅游者的特色旅游产品的组合,品牌的一半是文化,文化支撑着旅游品牌的丰富内涵,是旅游品牌的价值基础。循化县有与其他地方文化差异比较大的地方文化,这就为创建旅游品牌、走品牌化发展道路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础。在具体的旅游品牌开发和重塑过程中,循化县要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和生态及现代农业文化等资源,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把文化特色融入到旅游品牌的价值构成中,突显地方的文化特色,从而增加旅游品牌的地方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含量,提高旅游品牌的文化价值个性,增强旅游品牌的吸引力。因此,首先要进行市场需求调查,挖掘、整合当地的旅游资源,结合循化县地处黄河谷地的优越性生态环境、撒拉族民族文化、藏族民族文化与特色,通过增加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建设旅游产品。在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品建设的过程中,注意统筹规划,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当地居民、旅游企业、游客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旅游是关联度很强的产业,旅行社业、酒店业、餐饮业、交通业、娱乐业等都与旅游息息相关,因此,创建旅游企业的品牌,对于提升县域旅游地形象、促进县域旅游品牌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循化县旅游企业应该增强品牌意识,明确旅游品牌发展的思路,根据旅游业发展的态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开发具有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优质旅游产品,并不断地对旅游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二)旅游品牌营销。

县域旅游品牌的塑造和传播离不开有效的旅游营销。县域旅游品牌的宣传促销工作,首先要突出当地的资源特色和民俗风情,做好旅游总体形象策划与宣传;采用多种营销手段,如推出具有感染力的旅游形象广告语、印制和发表旅游文件资料、制作高质量的旅游光盘、争取重大会议和活动的主办权等。其次,要特别重视网络技术的应用,建立旅游信息系统,通过旅游网进行广告宣传、招商信息、发展旅游电子商店、开设旅游信息交流平台和旅游网络服务为主题的一系列旅游市场营销新理念;通过县域旅游网链接,统一品牌、价格、服务、承诺等,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连锁经营,形成完整的旅游电子商务体系。此外,政府要加大旅游投入,增强政府的宣传营销职能。

(三)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员。

旅游服务人员是县域旅游品牌的动态传播者,优质的服务是品牌成功的基础和保证。旅游服务人员的形象、气质、服务态度、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品牌的形象,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员能够给旅游者留下良好的印象,良好的服务能够加深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印象。同时,循化县在旅游企业品牌的建设中,政府和旅游企业要引导、教育当地居民友好地对待游客,组织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服务知识、服务礼仪和服务技巧培训,努力增强优质服务的理念,合理调整和改善导游人员在语种结构、地区分布、地接能力弱等方面的问题,提高旅游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意识,促进旅游行业良性竞争氛围的形成。

(四)良好的旅游环境。

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游客对县域旅游品牌的评价,良好的旅游环境是塑造县域旅游品牌的必备条件。政府承担交通、通讯、水电、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市容市貌整治的重任,制定本县域合理的旅游政策,规范旅游行业经营和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保护游客和旅游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当地旅游行业的诚信度和知名度;同时政府和旅游企业要引导和教育当地居民、游客、服务人员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当地的人文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从而为旅游品牌的塑造和建设提供良好的旅游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军。我国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7(7):182—184.

[2] 陈建成。县域旅游品牌的创新和发展[j].台湾农业探索,2009(6):48—51.

第5篇:县域社会治理概念范文

建立健全我国卫生评价制度

社会团体发展的前瞻与思考

加强智库研究建设新型智库

做好社会救助和慈善资源的对接

完善我国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议

“三社联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

用治理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几点建议

改进我国儿童安全保护工作的思路

徐州市街居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与对策

新常态下中国式邻避困境的解决思路

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

在完善制度中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民间公共资源的传统利用与乡村建设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基于近年来几起重特大事故灾难的分析

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全面提升领导力

英国开放公共服务改革及其启示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加强国家安全管理体制的系统性设计

运用协商民主创新社会治理的有益尝试

县域社会协同治理的“田东经验”分析

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的微信谣言治理

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重庆城乡社区服务差异分析及政策建议

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构建的几点建议

引导新文艺组织和文化群体参与社会建设

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脱钩改革方略及挑战

扎实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我国社会发展展望

从台湾社区发展看社区网络治理的前景与挑战

社会风险与基层社区治理:问题、理念与对策

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充分发挥关工委的独特作用

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改革与法治的关系

开启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新“黄金时代”

中国合和式风险治理的概念框架与主要设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社区建设与治理的思考

清前期山东“义集”的兴起与地方市场治理策略

人口老龄化再认识及对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建议

推进以社区治理为基础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探索实践

《国家安全法》颁行背景下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公共应急管理法治化

推进公共安全体系系统化常态化法治化社会化建设

深圳市基本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客家家训——客家人修身处世创业持家的座右铭

第6篇:县域社会治理概念范文

“要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发展保险业首次单独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是报告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这对实现又好又

快、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对全体中国保险家而言,意义深远。

未来十几年将是中国保险家的黄金时代。中国经济的腾飞是中国保险业走向辉煌的根基。2000年中国人均GDP为7078元(按当年汇率折算为856美元),按照报告“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3500美元左右――这正是中国社会中产阶层最为壮大的阶段,而中产阶层正是购买商业保险的“主力军”。

伴随着国家“创造条件”让更多人群拥有“财产性收入”,居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会成为一种趋势,除正常工资收入等劳动报酬以外,基金、股票、保险等有价证券会逐步成为居民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目的的重要类别。随着人均GDP的不断上升,也带来了对金融服务需求、保险需求的快速增长。保险的消费需求逐步升温,越来越多的的民众会变被动消费为主动消费。同时,我国城镇和农村出现的家庭小型化趋势,对中国家庭传统养老方式提出了挑战,取而代之的将是个人自我养老为主,即通过劳动者本人在具有劳动能力的阶段积累财富以应付退休后的个人消费。

所有这些,都为中国保险业、中国保险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诸多挑战也随之而来:民众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公司治理要求等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强化保障功能,扩大承保范围,重点提升保险业务的技术含量;如何开发好县域农村市场,提升县域市场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如何更好地沉淀好自身的“能量”,成为真正世界级的保险机构,服务全球客户……

所有这些机遇和挑战,都需要中国保险家准确把握、应对。

令人欣慰的是,时逢盛世,中国保险家们已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自2002年以来,中国保险业以年均17.3%的速度持续增长;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达5641亿元,在世界排名第九位,其中人保、人寿、平安3家保费达3410亿元,比2003年增长30.9%,企业不良资产率均在0.06%以下,偿付能力充足率均超过百分之百,中国人寿更达到350%;中国人寿的市值已跃居全球上市保险公司第一位,在2007年《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中,中国人寿排名192位,比2003年提高了98位……

第7篇:县域社会治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托克散墩村;乡村空间;重构;建设规划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托克散墩村空间现状特征

1.1区域位置

英巴格乡地处于田县政府东北部,距县城11.7公里(乡政府驻吐西汗塔合它村,距县城20公里)。南邻木尕拉镇,东与奥依托格拉克乡相连,西接劳改农场,北与达里雅博依乡毗邻。南北长82公里,东西宽53.5公里,面积4333.8平方公里,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平均海拔1361.5m。村庄区位:托克散墩村位于于田县的北侧、英巴格乡的东面,距英巴格乡政府2公里。

1.2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状况

托克散墩村耕地面积是1580亩,主要种植棉花、小麦。村民住宅沿路而建,呈现住宅包围农田的状态。托克散墩村以维吾尔族为主,2010年村庄总户数125户,总人口610人。全村总收入110万元,人均收入1810元。

托克散墩村是农业村,主要以从事小麦、核桃、红枣为主,种草养畜为副的种植业,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

2010年种植业情况

图1村庄土地利用现状图(作者自绘)

2村庄基本建设情况

2.1现状用地布局分析

该村现状村庄规模较大,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为了生活便利,就近耕作,都习惯把沿路作为建房选址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以道路为主线,呈“一”字式或“工”字式排布。居住用地包围农田,布局松散。不仅大煞风景,而且也使得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土地收益率受到制约。农房占地多,浪费大。

由于长期以来实行“一户一宅”的宅基地政策,一家一户的排式建房,其四类地(宅基地、林地、菜地、牲畜养殖地)户均面积1亩左右,使大量的土地不能得到很好的集约利用。

2.2建筑现状分析

建设用地内现有建筑以村民住宅为主,有少量的公共服务建筑。现状村民住宅建筑建设年代跨度较大,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建筑均为一层,建筑布局零乱,人畜共处现象普遍。自2005年来,在国家政府的帮助下,全村125户村民均已完成抗震安居房,建筑面积32-50m2不等,占全村总户数的96%。

总体来讲,新建住宅缺乏规划引导、控制,不能很好的体现维吾尔族建筑风格,旧建筑破乱不堪,较凌乱,宅前巷道不成系统,联系不便,并容易引发消防、卫生防疫问题。

2.3公共事业发展现状

2.3.1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⑴道路:该村主要是两横两纵的道路结构,主要道路是沥青路面,道路质量较好,能够满足消防要求,部分巷道和机耕道土路。托克散墩村现无客运站,农民出行方式主要依靠畜力车、摩托车或徒步至乡政府搭乘公交车或出租车。

⑵供水:英巴格乡联合水厂为托克散墩村供水,水源采用地下水,设计供水量851立方米,实现了全村自来水直接到户,使村民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供水量可以满足村民用水需求。

⑶供电:已完成农网改造,全村125户均通电。

⑷讯:英巴格乡上有移动、联通塔各一座,服务范围可覆盖该村。现状已接入通信线路,已有23户安装固定电话,现状75户使用卫星电视。

⑸排水:排水系统极为简陋,没有集中处理的相关设施,接近于自然排放,有些居民甚至还在用旱厕。

2.3.2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现状有村委会,没有卫生所、文化站,有一所小学,一所中学,两座清真寺。

2.4土地利用方面

2.4.1农村空心化与新房扩建占地相伴而生

迄今为止,随着农村人口非农化转移减少,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不减反增”的格局没有转变。农村空心化与新房扩建占地相伴而生,建新不拆旧、新房没有人住,造成了大量农村土地的浪费和耕地资源的严重破坏,成为新时期顺利实现乡村转型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

2.4.2村庄布局零乱,规模偏小

现状分析来看新疆大部分村庄布局呈现出村庄布点小、散、乱的特征。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新疆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形成了家庭为单位来进行农业生产的习惯,居民自然村的概念较为深入,于是形成了村民住宅零星分布的格局。

同时,地形地貌条件影响了自然村落的分布,大部分地区没有形成中心村,农户居住基本以组为单位,或沿河、或沿路“一”字型、“非”字型分布。一个行政村一般有五、六个组,十几个自然村的现象非常常见。

这种村落的分布使得在进行设施配套时会十分困难,村民的生活方便程度大打折扣,并加剧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农村用地功能分区的不明确,居住用地和耕种用地的混杂,减少着耕地半径的同时,也使得农业机械化过程举步维艰。

2.4.3人均建设用地严重超标,村庄配套较差,资源浪费

农村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等,其中宅基地还包括一些生产性用地。平均的村庄用地面积高达 604.5m2/人(如特克斯县苏阿苏村),相当于高出国家定额最高值(150 m2/人)的四倍。

2.4.4村庄忽视内部潜力挖掘,侧重外延扩张

长期以来的农村集体土地无偿使用,使村民不但想多占地,而且要占好地,于是居民点逐渐向村庄外发展,主要呈现出“线状”和“块状”两种扩张模式。“线性”扩张主要指农民沿着公路建新房,占据的另一种土地利用的新模式。

2.5生态方面

城镇倾向之下剥夺或忽视农民利益的情况依然存在,乡村转型发展进程中如何依托村庄综合整治优化乡村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的保民生战略体系亟待构建。水资源被污染,影响生态环境;排水设施普遍率低下,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较严重;急需加强水源保护和跨区域协作,以我区村庄供水现状和需求为依据统一全面规划;超前考虑,提高给水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普遍存在生活垃圾和农业垃圾混合焚烧、填埋的情况。对土地肥沃和大气带来污染。

3推进乡村空间重构的策略

乡村空间重构的途径和目的,亦即具体内涵包括如下三个方面:其一,产业发展集聚,即实现工业向城镇集中,农业向地方化、专业化转型;其二,农民集中居住,通过集中居住解决分散居住所带来的公共基础设施投入需求大、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并据此有效控制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保存乡村传统文化景观;其三,资源利用集约,通过产业发展集聚和农民集中居住,解决产业发展、生活居住中的资源低效利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乡村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发展是实现乡村空间重构的重要辅助。由此,在新时期推进我国乡村空间重构,应先科学编制规划、推进乡村社会重构,在此基础上着力实现乡村生产、居住、生态空间的重构,以及乡村产业经济体系的重构。

3.1科学编制规划

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空间重构规划是推进乡村空间重构的首要环节。应以创新发展理念、促进要素流动、优化城乡格局、保障科学发展为目标,把优化城乡土地配置、推进城乡空间重构、强化区域主导功能、整体提升土地价值,作为城乡转型发展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两型社会”战略的基本取向。

基于不同类型城镇、村庄、产业园区的抽样调研,借鉴及分析国内外类似地区发展经验,以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为根本目标,研究构建转型期县域空间格局优化方案,提出以有利于生产、生活、生态为准则,以产业培育、创新为引导,以生态环境控制为手段,以交通、水系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的县域新型城乡分工体系,为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乡村社会重构

乡村社会重构通过加快乡村社区转型,提高乡村社区组织化程度,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巨大提升。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乡村社会重构应着力从组织的角度开展,提高基层政府的组织、管理、服务水平,增强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政府应重视发挥组织、协调与引导的重要作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与发展的新生事物,包括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合作社、劳务合作社、富民合作社等诸多形态,应该有效整合运行机制不健全甚至不能惠及农民利益的一些经济组织。

不同合作组织具有各自的针对性,重点应围绕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等农村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通过创新不同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模式,引领农民广泛参与社会分工和产业协作。

3.3乡村空间重构

通过有效的规划调控,在优先推进城镇化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农村聚落,推进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非农产业适度集聚发展。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农村基础设施,切实提高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形成有利于城乡协调互动的空间结构。

图3乡村空间重构的概念模型(作者自绘)

整合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图3):其一,逐步推进小村或在远郊区的村庄向大村或道路沿线的中心村迁并;其二,逐步推进集镇周边的村庄向集镇迁并;其三,逐步推进县城周边的村庄向县城迁并。第一种可视为中心村引领型,后面两种可视为城镇化引领型。

当然,大型村落可通过内部集约化实现村域空间重构。通过实施农村居民点拆迁改造、合并,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向行政村集中,解决农村聚落分散化布局问题,达到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业的门槛人口规模。

此外,在前述生产和居住空间的重构过程中,还应注重乡村生态空间的重构:应基于农村生态系统的自身特点,严格控制农业生产化肥、农药施用量,逐步实现清洁化、绿色化、无公害生产;建立生态(沟、渠、河、塘、库等)拦截系统,吸纳净化面源污染物,结合强化污染物综合治理工程,确保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安全,即形成减源、截流、治理体系;遵循景观生态学原理,着力完善农村生态系统廊道,保护物种栖息环境,保持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5 结语

通过对该案例具体规划的分析, 发现乡村空间重构规划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处处可见; 如果进一步进行详细而具有针对性的分析规划, 将会给新农村建设带来许多便捷的收益, 为广大新农村的发展提供有效而科学的用地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小卉.当前我国乡村空间特征与重构要点[J]. 规划师,2007,23(8):79-82.

[2]刘晓 主编.新农村与城乡统筹发展[J].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12(理想空间;42).

[3]陈晓华,章莉莉. 欠发达地区乡村空间重构及规划策略——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J]. 池州学院学报. 2009(06)

第8篇:县域社会治理概念范文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与特征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它具有区域性和相对性。区域性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也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和要求,缩小公共服务差距。相对性是指在实际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种执政理念和政策取向,主要是尽量缩小差距或把差距控制在一定程度内,但不意味着非要达到数量指标的完全一致。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财政的关系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财政关系十分密切。从公共服务的性质看,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承担者,公共服务的目标和要求主要通过财政政策贯彻落实,财政政策影响公共服务趋向,财政保障能力决定公共服务的水平。因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了财政政策的“公共性”。从公共财政来看,其目标是满足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其基本方式是提供满足公众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问题分析:以湘南L县为例

湘南L县总面积1375.24平方公里,辖17个乡,5个镇,2009年总人口32.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21万人,农村人口21.96万人。

(一)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受县级可用财力制约,L县的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突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如在社保方面,该县基本上依赖上级财政投入。而应配套投入部分难以到位,使得供需矛盾突出。2009年该县特困应享受农村低保农民有22501万人,实际仅有14539名农民享受了低保,只占应保人口总数的36%。在环境保护方面,该县矿区污染严重加剧,虽然对于主要矿区环境治理已投入3000余万元,其后续工作仍需投入资金23亿多元。

(二)县域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财力保障

L县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县。长期以来,财政对矿产资源税费的依赖过重,除煤炭、小有色金属矿外,缺乏以重大产业项目为支撑的大宗稳定的后续财源。

这使得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002、2005、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占GDP得比重分别为6.6%、3.9%、3.4%,呈下降趋势。2008年比2002年下降了3点2个百分点。

(三)财政体制制约着县级财力增长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各省照搬中央做法,建立了地方财政体制。但是这一体制存在着在着事权、财权界定不清晰;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的问题。在事权、财权方面,由于县级部分财政收入被强行“体制上解”,一些支出往县级下移,形成了“财权上收、事权下放”的格局,县级财政困难重重。虽然2010年湖南推行了“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但这只是财政管理方式的变化,财权与事权不对称问题仍未改变。“省管县”后,原来由省、市、县三级配套变成省、县配套,加大了县级财政支出压力。如2009年该县新上项目43个,其中要求县级财政配套资金3325万元。在转移支付方面,长期以来,具有均等化功能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只占10%,但税收返还占50%以上,目前仍占42%,结构不合理。

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地方财政政策

(一)在财政投入方面,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在财政投入方面,除了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外,还需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积极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将财政投入由“养人办事”向“办事养人”转变。要采取规范化的财政贴息、适当补助、财政融资等手段,以地方财政为信用主体,积极争取国有银行信贷投入,采取“财政融资、统借统还、专户管理、融投分离、财银合作、互信共赢”的运作模式进行财政融资,多渠道带动和集聚社会资本,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积极发挥财政资金乘数效应,引导和带动外来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县级产业结构调整、公共服务建设项目。

(二)在财政支出方面,要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部门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结构布局,在财力的安排和使用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科学城乡规划,重点支持教育事业、公共卫生、城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三)要逐步完善地方政府财政体制

第一、规范政府间的事权、财权划分。这能提高地方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具体措施如下:1.县域内的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支出,由于很大的外部性,应由中央、省、县共同负担改为中央与省负担。2.农村公益事业支出,根据不同地区设定不同负担比列,由中央、省和县三级政府共同承担。3.要合理划分省以下各级政府的支出职责、调整部分主体税收下放县级的比例,增加县级财政收入。设立县级主体税源,确保县级财力有实质性的增加。4.要将政府间基本公共服务的事权、财权划分纳入法制化轨道。

第9篇:县域社会治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划;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3-0006-04

一、概念内涵研究

目前“主体功能区”这一名词虽已被普遍接受,但其内涵尚未得到清晰界定。对于其内涵,一些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魏后凯认为,主体功能区是为规范和优化空间开发秩序,按照一定指标划定的在全国或上级区域中承担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地域。冯德显、王振波等定义提法相对统一,认为主体功能区是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为依据,统筹考虑区域未来人口集聚流动、经济发展态势、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以及生态功能,从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角度,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与规划区域。马仁锋从对象属性、本质特征与过程属性等角度对主体功能区划进行了定义。在类型划分上,陆玉麒认为,空间发展类型区划分所面对的区域是一个兼具均质属性与功能属性、且功能属性更为突出的综合性区域。顾朝林认为主体功能区是一种“政策空间”,李宪坡认为是“地理空间+职能空间+政策空间”的复合体。以上关于主体功能区的定义虽有不同,但其共同点均认为,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服务于特定功能类型区因地制宜的发展和合理空间格局的构建,明确产业合理规模和布局,引导各种功能要素的合理流动,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总体来看,目前主体功能区划的概念和内涵还处于不断完善阶段,将会随着对区域发展理念认识的深化而逐渐明晰和统一。

二、理论基础研究

主体功能区划实质是区域空间规划,“点一轴系统”理论、全球化视角下的“城市区域”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是新时期下区域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也应该是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张明东认为,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理论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是主体功能区划的核心理论基础。樊杰提出,“空间结构的有序法则”、“因地制宜”的思想及其相关的理论方法构成主体功能区划科学基础。由于采用何种管治理论及方法直接影响主体功能区运行,因而地域空间管治理论也是其理论基础之一。从现有研究看,地域分异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包括空间有序性法则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作为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得到学者一致认可,地域分异理论有助于其区域类型辨别,生态经济理论引导其主体功能定位,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促进其空间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其发展战略。总体来说,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体系初步形成,而上述理论的进一步整合以及新理论的提出,不仅能指导地域主体功能区划实践工作的深入推进,也是今后地理区划的研究热点。

三、区划技术基础研究

(一)区划类别与单元

主体功能区有四大基本分类,但实践下来,普遍感到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如在西部地区区域之间的自然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相差很大,粗线条的划分可能不利于发展。为便于分类指导和管理,有学者提出到省级及以下层面可以突破四类主体功能区。从现有研究来看,大部分是四类主体功能区,突破四大基本分类的为数也不少,如熊丽君把上海市浦东北部区域划分为三大类、五亚类,米文宝将西北地区划分为六类,樊杰构建一级功能区与“反功能区”(即二级功能区)的两级功能区结构。

在区划单元上,张明东等认为在国家及大区域层面应以县级行政单元、省级层面以乡镇、市(县)域级以微观公里格网的GIS技术为空间发展类型基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功能区划分应以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和经济联系强度为基础进行界定,而不应当简单地以现有行政区划地区为单元进行划分。从实践上来看,最为微观的是基于公里格网的县域主体功能区类型划分。对省域级及以上区域进行划分多采用县级行政单元作为基本划分单元,也有学者尝试采用地级市作为基本划分单元。部分学者以省级行政区域为单元进行功能区划研究。不可否认,基本划分单元越小,划分会越精确,但数据的获取难度更大,工作量也剧增,在目前情况下很难实现。

(二)区划指标体系

在指标选取上,李宪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一“指标库”来规范指标选择,同时把指标分为必选、限选和可选三类以保证弹性。魏后凯认为不同主体功能区不应追求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叶玉瑶等建立了以“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开发潜力”为特征指标的指标体系,而石刚基于承载力的视角构建的指标体系体现了类似思想。有学者专门针对省域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马远还以新疆为例设计了边疆地区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

从国家的总体要求来看,主体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应当由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的发展潜力等类指标构成,这既是人文和自然类指标的复合、定性和定量指标的复合,又需注重可获得性和可应用性,这种多维、多指标项的主体功能区划对技术路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经典方法的挑战。从目前研究看,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争论焦点主要有三个:指标简单化和复杂化、代表性指标选取以及指标的区域性和可比性问题。指标体系的确立是主体功能区划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应尽快确定一套相对统一、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三)区划技术路线、路径与方法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