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范文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1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范文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把素质教育简单化、片面化、功利化,急躁冒进,突击补课,将素质教育仅仅理解为开设选修课、开展课外活动、发展特长,这是极其狭隘的和不全面的。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中至今也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学科教育体系、评价体系,这两方面的原因使素质教育没有很好地在高等教育中得到贯彻和实施及进一步深入发展。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解的错位导致素质教育华而不实。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一个逐步明确的过程,它和其他的教育理念一样,必然要经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自觉到自发的过程,可以说,素质教育是在克服应试教育倾向的实践中自然产生的,是在教育改革深化过程中,在政策研究与实践的相互影响下,不断探索而形成的,所以素质教育经历了一个由素质教育地位和重要性研究,到素质教育自身理论探讨的过程,包括探讨素质教育自身的涵义、特性和内容。素质研究则经历了一个由平面罗列诸要素到注重层次结构研究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因为对素质概念的模糊直接导致我们在素质的实施中五花八门,而且形成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双轨并行的现状,素质教育变成了伪饰教育诸种弊端的耀眼光环,这在高校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一切教育举措仿佛只要同素质教育挂上钩,就会变得理直气壮、光彩无比,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众语喧哗中,素质教育成了烫手的热山芋,同时又变成了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上任意涂抹的脏兮兮的画布,这种混乱的景象,无意中使素质教育有其名而无其实,留于表象,忽其本质。注重形式,疏于内容。素质教育并没有扎扎实实地得到贯彻执行和推进,比如对素质的含义、特征、内容及其层次结构,素质与知识能力个性等关系,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等关系都缺乏专门化、系统化的研究,更缺乏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实践。

(二)内涵把握的错位导致眼高手低的素质教育。当前对素质教育内涵把握的错位,特别是忽视素质教育的基础,造成了眼高手低的局面。人为地把素质教育凌驾于一切教育之上,把素质教育悬置化、目标理想化。实际上,素质教育的构成要着眼于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也就是说,素质教育的构成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能力的技能,培育良好人格,发挥青少年潜能,从而提高全体公民发展的基本质量,以满足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以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素质教育需要从人的发展和完善着眼,教育教学本身就是提升人的精神素质、智能素质、文化素质、情意素质、身体素质、个性素质。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素质教育的悬空性使我们人为地割裂开了教育的完整性。人类的受教育过程,其本质就是提升素质的过程。我们目前的素质教育既不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一种教育类型,又不是凭空冒出的教育霸主,而是一种纠正补缺的教育呼唤,也就是提升素质教育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的需要,使素质教育回到它正常的位置上来。

(三)社会转型期内的教育骑墙主义。目前素质教育因上述两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教育教学中的骑墙主义之风的盛行,即人们所描绘的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一方面是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一直没有得到完全的渗透,出现了外皮是素质教育,内核却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应试教育的局面,导致我们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素质教育一直如影随形地紧跟着我们,但依然感觉到遥不可及。另一方面,身处中国教育转型期,对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存有疑虑,这也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障碍,甚至对应试教育的提法从思想感情上难以接受,认为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有否定一切的味道。课程体系、教育结构的不完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突破的难题,再加上不健全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也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这在高校教育中表现得尤其突出,素质教育的长期性与高等教育的阶段性,素质教育的模糊性与高等教育的特色性都形成了尖锐的对立,都导致一种外圆内方的教育状态,即认为素质教育必要而不充分,素质教育只是一个美好的目标,是一个隐性的目标,教育的时效性必须立竿见影,需要速效而成,这也是目前高等教育中骑墙主义的根本原因。

影响当前素质教育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当前影响素质教育的因素很多,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素质教育的研究,要么把素质教育与审美教育画等号,要么偏执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校园文化的拓展与延伸;或者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或者错误地理解为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为应试教育镶嵌的美丽花边儿,干脆认为素质教育是一个外延不周密、内涵驳杂的伪命题,根本不值得深入研究的虚命题。目前存在的这些肤浅化和片面化的认知,导致我们对素质教育的研究还存在诸多值得探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摩擦力。社会摩擦力指的是社会观念对素质教育的滞阻。比如社会时尚风潮等都对素质教育产生了各方面的影响,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形成了标榜个性的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错综复杂,对于素质教育也是众说纷纭,对于素质的价值判断也会因人而异。浮躁的社会往往对素质教育形成多方面粗浅的解构。每个人站在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立场上,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解构,大致分为知识论、能力论、思想精神论等多个方面,于是社会风尚为素质教育贴满了各种各样的标签,各种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商业行为甚嚣尘上。“国学班”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钢琴班”、“绘画班”、“书法班”、“口才班”、“奥数班”等五花八门的培训机构都是在鼓吹提升学生各方面的文化素质,这就形成了素质教育的二律背反现象,本来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素质教育,结果被人为地拆解为“增负”的素质教育,美好的初衷变成无奈的结果。社会摩擦力对素质教育解构的一个表现就是社会审美时尚,它滞阻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表象化、时尚化、粗浅化是其主要特征,比如各种速效的培训、讲座,“理财培训”、“健康讲座”、“家长学校”、“礼仪培训”等都在素质教育的包装下成为人们热捧的对象,成为人们提升自身素质的文化快餐。素质成了可以包装一切商品行为的画纸,成为可以制造文化噱头的标签,丰富的素质教育在社会摩擦力的滞阻下,变成了社会审美时尚的助推力。素质教育被强行拉入到了一切商品运作的模式中去,成为商品运作中一个烫金的符号。面对社会摩擦力对素质教育无限粗浅的解构,我们应该在内涵的挖掘上为素质教育正本清源,加大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在知识论、能力论的基础上为素质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素质论的核心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个人实践模式,所有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商品运作都是对素质教育的粗暴践踏和表象解构。建构社会素质教育研究体系,自觉地抵制社会摩擦力对素质教育的商业化解构,沉下心来,冷静地分析,沉着地应对,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切实制定宏观、中观、微观三位一体化的素质教育网络体系。

(二)学校的引领力。素质教育,学校是引领者,她直接决定着素质教育贯彻的结果,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走向。目前各个层面的学校,因为所担负的教育任务不同,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把握和理解千差万别。中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在素质教育层面就存在定位点的不同、方法途径的不同、内涵理解的不同、绩效评价机制的不同。大学教育又与幼儿教育和中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着观点的分歧、方法的不同,在大学教育内部,也会因为办学类型的不同存在着仁智互见的差别。但是现在我们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并没有从教育的类型、层面来进行条分缕析的解读,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施,素质教育还是一笔糊涂账,还是一个散兵游勇式的泛概念,这就直接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因此从学校引导力层面看,加强对素质教育的层面、类型的研究,就成为素质教育贯彻落实的当务之急。认真地研究学校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素质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紧密地结合起来,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内涵丰富的素质教育拓展大纲,把素质教育的内涵细化,深入地贯彻落实到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实践活动中去。

第2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范文

一、从“素质教育”的视角,看小学语文教学

对“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简言之,是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人的素质结构是开放的,有序的、分层次的身心系统。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提法,可以整理成如下的图示:基础层“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其根本属性是“培养人”。“素质教育”就是面向21世纪对基础教育的需求,针对中小学中一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它明确了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学校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手段,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毋庸置疑,作为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应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这种认识,基于“语文学科的功能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既包含发展语言这一基本功能和任务,又包含再现知识、认识世界、形成学习方法的功能和任务,也还包含着提高思想、陶冶情感的功能和任务”

不难看出,组成语文学科功能的各要素与人的素质结构各层次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通过个性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比较稳定素养的过程中,语文的学习必然会施以重大的影响。此外,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素质的特点之一。素质是社会文化通过个体有意识地反复交错进行的“内化”和“外化”,逐渐积淀而成的身心发展的品质,而这种“内化”与“外化”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况且,小学阶段是整个学龄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期。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应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具有其它学科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建国之后,特别是党的以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教学改革不断深化。1993年秋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已明确地将本学科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教材的科学化、多样化进程,不断加速;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理论,在充分进行实验研究、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中,有所发展。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一些观点已成为小语界同仁的共识,并在逾来逾大的范围内转化为教学活动。一是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功能和任务的综合性,增强了整体意识;二是明确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增强了训练意识,提高了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的自觉性;三是明确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与教育中的“客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既要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又要不失时机地予以引导、教授;四是更自觉地从教育心理学的高度,探索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了语言与思维发展的辩证统一,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五是明确了语感教学为基础,以语言规律为指导,加强了语言训练的科学性;六是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进行了“愉快教学”的尝试;七是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目标教学”的研究;八是教法、学法、考法的综合改革……篇幅所限,仅举如许,但足以说明小学语文教学。是始终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改革进取的。这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主流。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区域性的教育体制正在完善之中;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适应教育飞速发展;教学研究的成果,不能更大范围地转化为教学效益等原因,造成一部分学校,乃至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素质教育”的提出,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有利于区域性教育体制的完美,有利于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些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第3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有效途径;教育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42-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中对于人才的需求是极其迫切的,只有具备技能和道德的双重优势,才能成为迎合市场和被市场接纳的新型人才。在这一过程中,职业素质的高低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

在完善的高职素质教育体系下,进行积极有效的职业素质教育灌输,也是提高其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从高职院校职业素质的教育内涵来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职业素质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作为职业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内容也是关键任务,职业道德教育是构成职业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内涵。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在社会竞争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且妥善处理好与同事、上级甚至是整个团队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也是职业素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力求让学生在良好的知识熏陶下养成爱岗敬业、勤业求真的素养,这也正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良好转型。

(二)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心理承受能力指导

处于社会竞争当中,不免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影响,这就要求学生在就业和执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良好、有效的抗压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岗位工作,这也正是良好职业素养和完善人格的一种塑造过程。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对学生进行定期的、科学的、有效的心理承受能力指导与实践是极为必要的。

(三)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知识与技能的有效途径。高校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帮助学生优化今后职业生涯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当中,学生必须有足够健全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完善的社会实践能力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在这过程中,创新能力的有无也是至关重要的。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更加高效高质地完成自身的岗位工作,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收获了经济效益。

(四)职业素质教育中的社会责任感建立

在学生职业生涯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不仅与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有关,更与学校时期所进行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教育有着紧密联系。社会责任感是基于职业道德而发展起来的个人素养问题,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的执业过程中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形成积极的岗位工作意识。

二、提高职业素质教育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灌输时,应始终坚持与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相联系,力求所教育的内容能够为学生毕业之后的顺利就业或是所服务的岗位提供一定的支撑或是帮助,并且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职业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开设是极其重要且有必要的。同时,积极有效地提高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性也是高校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关键问题。

首先,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灌输和道德修养提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只有在学生全面素质整体提高的同时才能对于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设置的规划时,必须从职业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水平,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学科修养,根据具体的课程大纲要求,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优化人才培养的方案,体现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

其次,积极扩大和丰富学生的发展空间,追求学生的个性独立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特征,对于岗位知识的理解显然也是不尽相同的。学校可以在进行选修课的过程中,加大职业教学内容相关课程的开设,这样不仅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还能帮助学生寻求自身感兴趣的职业话题,从而扩大自身的知识面。此外,对于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应积极联系社会中相关的企业,帮助学生进行实地的培训与工作体验,让学生了解到岗位工作的真正内涵,增加岗位服务的意识。实践教学的意义也是极其重大的,将真实的岗位实践应用到实际课堂教学当中,对于学生也是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这对教师的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积极建立学生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和及时的从业登记也是帮助学校进行更好的职业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参考。谋求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当前高职院校必须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作为学校本身而言,应积极确立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之上完善职业能力与职业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与高职院校自身的学校性质和培养目标也是紧密联系的。可见,高职院校中大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必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4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 构建

一、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应实现职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要义的关联

人文素质教育内涵,目前在高教界有多种诠释,尚无定论。概括起来,其要义是:一是人文素质教育由人文精神培植、人文能力培养、人文知识传授三个部分组成,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精神培植、能力培养为指向。人文精神,指的是包括了人类文明精华,融合了人类在漫长历史发展中演化出来的精神体系,包括理性精神、价值观、行为指导方式、思维方式、历史感、责任感、自我认识等多样化呈现形式。人文能力,指一个人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方面关系的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体验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审美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适应性工作能力等多种能力。人文知识,指一个人在培植人文精神培养人文能力过程中所应具备的知识认知和基础。人文知识非常宽泛,其中包括文、史、哲、艺等人文学科知识。二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精神培植及自身实践等途径,使其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影响其一生。总之,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要义就是提升人的精神、健全人的素质、优化人的品质、强化人的能力,指向与职业教育宗旨一样,仍然是“合格的公民”“高素质劳动者”“全面发展的个人”。可见,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有共同的指向,只是侧重点不同。

在职业教育界定内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两者是密切关联融为一体的,不是平行发展或双向发展,是同体发展。这就是说,职业教育是应被人文素质教育渗透的、体现出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要义的、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对应,人文素质教育也同样应被职业教育所渗透,是符合职业教育要求、体现出职业教育特征的人文素质教育。这样的渗透,作用于教育,对加速人才培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效力、促进人的发展,体现出教育的质的飞跃。这样的渗透,作用于受教育者,体现出的结果,我们可以用业界常讲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即会做人又会做事”作出诠释:做人,承载人文精神,一生有所追求,以职业能力和人文能力证实自身价值,以高尚人格魅力获得社会承认;做事,崇尚科学,富于创新,以技能之长“立业”,以人文品质“乐业”,以综合素质适应职业拓展,以人文精神指引事业成功。至此,我们要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应体现出这样的渗透,为实现这样的结果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开拓。

二、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与实践

高职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正确认识在高职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从职业教育宗旨与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要义及其关联中认识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以及对职业教育的巨大推动作用,并以此指导课程建设。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与职业教育整合,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推动,相得益彰。整合后的教育,其效果是同样的,因此课程也应当同此整合。课程设置,必须从高职实际出发,包括职业教育实际、专业实际、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做到依据明确、方向明确、目标明确,从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出发构建课程体系,在有限的时空实现既定的目标。

(一)建立“体现综合能力的主体性素质就业”为目标实现尺度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内涵非常丰富的指向,这里的就业并非简单的“技能就业”“生存就业”,这里的“能力”并非简单的“岗位能力”,其内涵所指是体现综合能力的主体性素质就业,实际上就是职业教育宗旨与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要义整合后的共同体现,是企业、社会对人才的共同要求,亦是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要求。于企业,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职业道德、劳动技能、工作能力、组织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创造力、团队精神等方面在人才身上的集合;于社会,是理想信念、思想认识、公民意识、道德品质、法制意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在人才身上的集合;于人才,是生存、实践、学习、发展,是适应性就业,是拓展性“乐业”,是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于一体的体现。因此,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应以“体现综合能力的主体性素质就业”为目标实现尺度,构建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人文精神培植、人文能力培养、人文知识传授,应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综合考虑企业、社会、学生的共同诉求,有所侧重,体现职业教育宗旨,丰富人文素质教育内涵。

(二)板块课程体系构想及其构建中的基本要求。

高职的学制一般是三年(也有两年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之比为4:6,随着工学结合理念和项目式教学、一体化教学、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推广,用于实践教学的学时呈逐渐上升趋势,在课堂教学中可用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课时是非常有限的,而人文素质教育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课程众多,在有限的三年(或者两年)时间里,如何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这是课程体系构建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兼顾学习、教育、时空三方面,否则课程将形同虚设,无实质意义。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是一部知识整合的著作,其中涵盖哲学、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生物等学科的知识。恩格斯为我们如何整合课程、撰写教科书、构建课程体系提供了一条思路。按照“整合职业教育宗旨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我们提出了“板块课程体系构想及其构建中的基本要求”,内容如下。

1.板块课程体系构想。(1)以“人文精神结合职业精神的培养”为一个课程板块,以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精神与职业精神概论》作为课程核心支撑。《人文精神与职业精神概论》课程内容主线为职业生涯的人文精神指引,以人文精神培植为基础为主导,贯穿人文精神与职业精神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以“人文能力结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一个课程板块,以《人文能力与职业能力培养基础》作为课程核心支撑。课程内容主线为人文能力对职业能力的基础性和主导性,体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人文知识结合职业知识认知”的教育为一个课程板块,以《人文知识与职业知识基础》作为课程核心支撑。课程内容主线是“体现综合能力的主体性素质就业”所要求具备的基础知识。(2)围绕核心课程,建立由数门与之关联的课程形成的支持课程群,如《人文艺术与修养》《创业方法与创新精神》《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等。核心课程所涉及教材由学校层面组织、规划、设计、整合、编写。支持课群所涉及教材,由学校围绕核心课程,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方向、目标、任务,并进行质和量的界定,然后由任课教师自行设计、整合、编写,体现科学性和灵活性。核心课程及其教材应是相对稳定的。支持课群及其教材应是可变的,以供学生选用,应该适当“供大于求”,根据选用情况设教学班。由此形成三个板块课程体系。三个板块课程体系按课程规律紧密联系,共同以“体现综合能力的主体性素质就业”为目标实现尺度,内在地、有机地形素质教育总体课程体系。

2.构建的基本要求。(1)课程应坚持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实效性原则进行有目标的整合,做到少而精,以适用够用为限。(2)课程内容应以方法论为指导,重在精神熏陶,突出能力培养,体现职业要求,既要注重逻辑连贯性,又要注重针对性;既要注重知识涵盖性,又要注重精良性;重心突出,既要易于教师教学,又要易于学生自学,以自学体教材为主体教材。(3)课程建设突出主体性教育理念,调动教师积极性,支持教师自编特色教材;广泛吸纳学生意见,反映学生要求,注重开发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和教材。

(三)实施多渠道、重实效、全方位、全程性的课程形式。

第5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学生发展理论;高校;素质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03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及十报告都对推进高校素质教育以及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的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分析学生发展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为基础,探讨高校如何基于学生发展理论开展素质教育。

一、学生发展理论研究

学生发展理论是指以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为基础,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大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性格特点,根据大学生成长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的教育理念。学生发展理论来源于美国,美国学界对学生发展理论的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积淀。美国的学生发展理论包含社会心理、个体与环境、认知和价值观、整合型理论四个基本类型,以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的理论为基础解释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以期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和综合培养。近年来,美国理论学界针对学生发展理论的研究重点也有一定的转移,从研究某个学生发展的某一特定方面逐步转移到研究学生群体的总体发展上。学生发展理论指导了美国的大学教育的理念和具体实践,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发展、生涯规划、宿舍管理等方面提供了管理理念。国内对学生发展理论的研究,目前主要成果集中在美国学生发展理论的介绍和分析,将美中学生发展理论对比,以及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将该理论本土化,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及以学生发展理论研究教学、研究系统、考核教师和辅导员,以及以该理论为标准考核高校相关具体工作等方面。近年来,根据我国教育的发展基本情况,学生发展理论有着很多本土化的软着陆,学生发展理论的强调大学期间的学生发展具有的不平衡性、发展的阶段性、个别差异等特征,包含认知结构发展、社会心理发展、职业发展三大理论。研究学生发展理论有助于学生工作从业者把握学生特点和发展规律,针对学生所面临的成长与发展的问题更好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工作的专业化。

二、学生发展理论是素质教育的内涵

1985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的决定》,该决定首次将提高全民素质定义为素质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是《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素质教育回应了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以期促进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近年来针对素质教育的讨论更趋理性化,口号性的、形式上的讨论和实践减少,多偏向于以学生发展为导向来解读素质教育内涵,指导素质教育开展。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该研究成果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指导原则,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做出了界定:“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官方层面,首次将学生发展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对学校的教育提出指导意见。学生发展理论要求高等院校教育理念和措施应遵循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反映大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发展理论认为,教育工作要把握学生智力和道德发展的规律,将每个大学生都视为完整的人,尊重每个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根本目标,使大学生在社会定位、智力进步、身体健康、情感成熟、职业规划和精神追求等方面得以提高和完善。虽然学生发展理论没有直接提出素质教育的直接概念,但是学生发展理论的强调大学期间的学生发展具有的不平衡性、发展的阶段性、个别差异等特征,正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学生发展理论解释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涵盖社会学、心理学等的科学内容,这些均与素质教育的内涵、要求不谋而合。因此,学生发展理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三、以学生发展理论为指导开展素质教育的措施

学生发展理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新局势新情况下开展素质教育的理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发展理论为指导开展素质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意识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新要求。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下称“建工学院”)在落实以学生发展理论为指导开展素质教育工作上开展大量研究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措施包括:

1.以学生发展理论为指导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教育工作者在意识层面上革新教育理念。首先,加强理论研究,掌握学生发展的规律。针对学生发展理论的研究就是对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的一个借鉴和本土化的过程。不仅要研究学生发展理论,也要研究和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生涯发展等学科门类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加强理论研究,有助于教育者和管理者提高理论素养,更好地掌握教育规律,也是素质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建工学院注重对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教育,依托工会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交流活动,对教育工作者的自行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给予相应的支持。其次,淞⒁匝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工作者转换教育培养观念,回应学生发展诉求,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教育的目标,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取代以维稳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在教学之外,首先追求的是减少安全事故,无事故就是有成效。这种教育理念是管理为主,解决的往往是表面的问题,起不到根本上教育引导学生成才的目的。而学生发展理论回应了素质教育的根本诉求,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而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教育效果。建工学院在校师生有4000余人,是传统意义上的大院,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学院摒弃了以维稳为本的学生发展观,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追求,开展学生自治,真正关心学生需求,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2.以学生发展理论为指导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教育工作者在实践层面上革新教育方法。首先,做好大学生发展问题的全面评估。通过各种渠道,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地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发展规律。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新媒体、新观念层出不穷,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价值观都有着新的特点。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必须全面准确掌握大学生的发展规律。因此,加强针对大学生发展规律的调查和研究,是把握学生发展规律、掌握学生性格特征的前提,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前提基础和应有之意。建工学院依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每学年都会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情况摸底,根据结果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辅助措施。不定期根据年级特征设置调查问卷,作为重要参考开展学生教育。此外,通过不定期对学生进行访谈,落实教育实效。其次,要全面落实因材施教。学生教育管理部门,要形成合力,从管理制度上到具体工作的开展,都要根据目标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建立健全学生培养教育各部门的协调机制,以学生发展理念为指导,各部门通力配合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上,综合考虑学生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实行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具体工作开展上,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理念、知识和技能,有技巧、有方法地开展大学生教育。建工学院以学生发展理念为指导,建立了教学、科研、学科部、行政、学生工作部门通力配合的协同机制,各部门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以解决学生的发展问题为共同目标,共同致力于学生成长成才。

学生发展理念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重要指导理念。开展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实现人才强国目标的重要指导方略。以学生发展理念指导素质教育开展,是时代的要求,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和期望,也是我国由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的突破口和落脚点,更是教育工作者培育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美]克里斯丁・仁.学生发展理论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用――美国学生发展理论简介[J].李康,译.高等教育研究,2008,(03).

第6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范文

信息素质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概念。这一概念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提出来的。最早将信息素质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其后又解释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信息素质是人类在长期的信息活动中,尤其是近几十年的信息化过程中,由各种基本素质发展并优化出来的一种新品质;是在信息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中获得的稳定的,能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和人们获取、评价、使用和创造信息的智力性技能。美国国家信息论坛在1990年年度报告中对信息素质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他们认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是指能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承认准确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决策的基础,能在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系统阐述问题;具有识别潜在信息的能力;能制定成功的检索策略;能利用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或其他技术检索信息源;具有评价信息的能力;能对信息进行组织并运用到实际中;具有将新信息结合到已有知识体系中的能力;能采用创造性的思维,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尽管目前对信息素质的定义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对信息素质的内涵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认为信息素质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其中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意识是前提、信息能力是保证、信息道德是准则。

二、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

1.充分的理论研究确定了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对信息素质内涵所达成的共识,我国高校在信息素质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进展较大。据统计,近几年来国内刊物上发表的关于信息素质及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的文章有300余篇,并且还有相关的专著和译著出版,研究的内容广泛涉及到信息素质的概念、性质、特点,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意义、实施的措施和途径以及评价标准等多个方面。许多图书馆专业杂志也开辟了专题论坛。2002年1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在黑龙江大学组织召开了“全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来自教育部相关机构和高校教学管理机构以及图书馆的180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并出版了会议论文集《21世纪创新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经过数年来的理论研究,关于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已达成了共识:所谓信息素质,是指有关个人能意识到信息需要并有效地定位、获取、评价和利用所需信息的一系列能力的总和。信息素质教育主要应该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知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四个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层面:(1)信息能力教育。信息理论、方法与技术技能教育,培养面对和应付信息化社会的能力。(2)信息意识教育。包括信息主体意识、信息传播知识、信息保密意识、信息守法意识、信息更新意识。核心是倡导与培养信息活动中信息行为的自主性、独立性及其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3)信息观念教育。核心是信息价值观教育,对信息来源、价值的认识、信息认识与信息态度。(4)信息道德教育。核心是培养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树立信息道德规范。

2.单一的教学方式、陈旧的教材、落后的师资制约了信息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在我国,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一方面正逢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是以开设文献检索课的形式开展。而文检课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虽然教育部高教司曾在1984年和1986年两次以文件形式强调和指导文献课教学。1996年成立了文献课教学指导小组。最近几年,教育部大力提倡包括信息素质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但是,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文检课的地位。许多高校开设了多年的文献检索课名存实亡,有的则根本没有纳入教学计划。而且,在原有的文献课的《教学基本要求》([92]44号文件)中,涉及计算机检索技术的才一条,而且只要求“初步掌握计算机检索的方法。包括选择数据库、制订检索策略、分析检索结果”。在当今高新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信息领域的环境下,这要求显然偏低,与对当代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培养的要求相差甚远。在教材方面,20年来,我国出版的文献检索课教材虽然多达600余种,但内容陈旧、缺乏“纲领”性,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些学校至今没有专职文献检索课教师。大多高校图书馆对文献检索课教师既不关心,也不培训、进修,人员流失严重。有相当一部分文检课教师对计算机检索知识并不非常了解,大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检索结果与检索策略能够进行评述的更少。师资队伍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已远远不能适应21世纪对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要求。

3.权威部门与教育机构对信息素质教育缺乏统一规划,没有适用的评估标准。信息素质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未起成为美国大学图书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2000年1月,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通过了《高等教育中信息素质能力标准》,包括5项标准和22项操作说明,对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质作了详细的说明,并作为评估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一个指南。信息素质教育在美国的顺利开展,主要得益于权威机构和相关的协会组织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出面牵头,负责相关事宜。这很容易使信息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开展陷于一种无序的低水平的状态。要保证信息素质教育在较高的水平上进行,必须有相关的评估标准和准则。虽然有不少学者就这一方面作过相关研讨,但目前还没有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素质评估标准。这从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信息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4.当代大学生信息意识淡薄。2003年,我馆曾就馆藏文献利用情况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中从未翻阅过百科全书、科学年鉴和本专业核心期刊的人大有人在。他们的科研意识淡薄,信息意识薄弱。没有认识和理解信息的价值和作用。另一方面,虽然有部分学生有科研的要求,但对如何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缺乏认识,对图书馆计算机检索功能不甚熟悉,更谈不上对信息检索技能的深入掌握。

5.信息资源开发手段落后。高校图书馆蕴藏着丰富的科技信息,不管是从信息的拥有量,还是信息的载体类型以及收藏质量等方面堪称一流。但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加工、服务手段仍以手工为主,90%以上的信息资源尚未电子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极大的局限。

6.信息资源的开发人员素质偏低。信息资源的开发人员信息素质低,缺乏竞争意识,服务方式被动、服务面窄。计算机知识水平低,即使有些馆使用了计算机,引进了先进的管理软件,但由于开发人员自动化水平的限制,影响了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影响了学生信息能力的提高。

三、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应对措施

1.争取相关部门的重视,制定统一标准。通过努力,争取高教司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并联合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部门进行统一规划,制定出适合于我国高校实情的信息素质教育实施准则和方案,为高校推行信息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促使信息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实施。作为实施信息素质教育主干机构的图书馆,要争取学校主管领导的支持,注意加强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院系教学机构的横向联系与协作,制定完整的信息素质教育机制和教育评价体系,把信息素质教育贯穿并融入学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学的良好局面。

第7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 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内涵;关系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施教”,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令人叹为观止,值得系统研究,深入体会,并使其服务于当下教育。

一、孔子教育思想中的素质教育内涵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和方法曾为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产生过重要影响。他办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私学,由于他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步地形成了一些重要的教学思想和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特别是他对教学或学习过程的各个因素,如,“学”、“思”、“行”等都有自己的见解,其中也不乏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的理念

素质教育,主要指后天素质的培养,是指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出发,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不能仅依赖学校教育,它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素质。孔子不能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毕竟这是新时代的产物,但孔子的教育模式渗透很多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素质”的教育。当然古今的素养标准不同,培养方向、教育的内容自然不同。

总之,孔子的“六艺”与“六书”教育,是从发展和完善个人的出发与社会发展的考虑的,这些教育内容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更注重礼乐教育;既有自然科学知识,又有社会科学知识。这说明孔子的教育理念中,已认识到了学生德、智、体、美等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孔子是当之无愧的素质教育的先驱。

2、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实这一教学要求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已有体验。在孔子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别强调“多闻”、“多见”,“多闻”是指间接从别人或前人得来的经验;“多见”是指自己直接从事物中得来的经验,孔子重视“多闻”、“多见”的思想,并把它作为求得知识的源泉和教学过程的最初环节。

(2)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看,孔子关于“学”、“思”、“行”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如,在处理教学或学习过程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即学与思、知与行、教与学的关系,孔子就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他认为学习和思考二者不能偏废,应该很好地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但在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上,孔子是更多地强调“学”是比较根本的,“思”必须以“博学”为基础。他说:“吾常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当代素质教育的关系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教育思想不仅为中华文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世界文明的构建也产生了深深的影响。而且他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1、孔子十分重视言行一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句话说明他以实际行为表现作为衡量学生的一把尺子。在“言”与“行”二者的关系上,孔子把“行”看得比“言”更为重要,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要求言与行的结合一致构成了孔子及其弟子在教学经验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另一个特点,这一特点与素质教育中提倡的言行一致的育人要求是完全吻合的。

2、在教学的关系上,孔子提出了极为深刻的见解,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认为作为一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应该是“学而不厌”,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诲人不倦”。孔子认识到作为老师只有孜孜不卷的刻苦学习,使自己有更深厚的学问修养,才能教好学生,同时,在教育方面,老师也必须持有认真的态度,不辞劳苦地做出辛勤的劳动,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可见“学不厌”与“诲不倦”是密切联系着的。孔子就是本着这种精神,“以发奋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态度来从事教与学的。他的这一敬业精神及态度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教育与发展,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这种精神将得到尽一步的弘扬。

综上所述,孔子不但建立了系统的教育理论。更重要的是他有着大量的教育实践和成果,这些成果正是其素质教育思想的结晶。其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对中国现代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这些原则和方法与当前“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要求有很多相通之处,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和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理应得到科学的继承并加以创新利用。

参考文献:

[1]杨国欣.孔子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6,(8).

[2]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3]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4]程泽峰.论孔子教育思想在语文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第8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范文

一、人的素质与语文素质的关系

人的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是人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固的性质。我们对这种“稳固的性质”的判断,以适应环境和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主要标志,是对人的适应环境、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潜在能力作用的量度。人的素质结构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素质教育,中心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语文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最基本的要素。从基础教育角度来看,语文素质决定了人才的素质品格。因为语文学科既是基础工具学科,又是陶冶思想感情的学科,同时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语文素质是人的文化素养的主要标志,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是最先形成素质核心的部分。

语文素质往往是一个人成才的主要制约因素。人才素质和语文素质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两者的基本点是一致的,基本点是人的素质。两者大部分是呈重合状态的,且两者的目标、任务相呼应。人才素质目标烛照着语文素质目标,规定着语文素质教育的方向。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和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是圆点接近、半径几乎相等的两个圆。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对人的教育塑造,坚持语文素质教育目标和人才素质目标相统一,把教学生学语文和指导学生做人结合起来。

二、人的素质与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纲要”中指出的素质教育目标,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发掘潜能,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与应试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应试教育只强调适应学科要求,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模式,是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高分低能”弊病的一种概括。而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界凝聚力强、覆盖面大的一面旗帜,是教育整体改革的必然归宿。

所谓语文素质,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情趣、语文交际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交际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识。具体地说,语文素质有五个方面:1.语文基础素质――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2.语文智能素质,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3.语文技能素质――听、说、读、写能力;4.语文道德素质;5.语文审美能力。语文素质教育不只是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及听、说、读、写、书(写字)的能力训练。知识和技能只是素质的外在形式,素质教育有更丰富的内涵,是深层的教育,是根本,是一种综合效应,综合整体水平。

三、语文教学评价与语文素质评价

教师教学工作评论和学生语文素质评价是一种新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成绩考查方法,它对教育效用予以价值上的判断,是指导教学和推动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在语文教学评价时:

1.明确评论的原则。(1)指导性原则。教学评价要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确定标准和实施方法。(2)全面性原则。要坚持评价教学的全过程和教学效果。(3)可行性原则。确定教学整体优势内容和标准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4)可比性原则。评出高低优劣,要坚持在可比条件下予以评价。

2.了解评论的功能。(1)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效果(运用日常考查和期末考试);(2)用以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反馈信息;(3)促进学生学习;(4)研究语文教学。

第9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内涵;途径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促进了人才的素质结构的转型,即:由全面型转向精细型,由操作型转向智能型,由一成不变型转向具有较强应变型[1]。为了跟上时代的脉博,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更应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因此,树立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竞争力的教育理念,构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职院校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意义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它还强调:“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为指导,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这些方针政策为我国职业素质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提倡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吉飞在《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有效途径探讨》中说:职业素质是劳动者成功就业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要努力搭建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体系,拓宽高效的职业素质教育路径,这是职业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2]。周光宇在《浅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施》中讲:要加强及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生产、管理第一线输送合格的技能人才[3]。郭惠玲在《高职院校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探讨》中阐述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是职业素质的培养,开展途径应从以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创新精神、人文素质等方面进行[4]。何其荣、周巍在《高技能人才职业素质的内涵及其在实践教学中的养成》中论述了学生职业素质在实习教学中的培养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5]。熊睿、刘英超在《英国职业教育及启示》中探讨了加强职业教育的途径,如: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成立“培训和企业协会”,将企业融入教育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性方面的学习,并积极投入到广泛的课外活动中磨炼能力[6]。芮小兰在《澳大利亚双元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对我国的启示》中论述了澳大利亚的双元体系,它的核心是指学生在校学习与在企业、公司培训同步进行。以企业培训为主,以职校教育为辅,职校教育是为了增加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7]。

纵观海内外,职业素质教育早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职业素质教育,为企业输送具有高水平职业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职业素质的内涵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人员在一定的生理、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社会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炼三位一体锤炼而成的能力,它是一个人非技能性的潜在的能力的体现[4]。职业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就业起点平台的高低,对学生一生的职业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包括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两项内容。基本素质具有共性,即全体“社会人”所共有的,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它是职业素质的前提。而职业素质具有个性,即各个行业“职业人”所特有的,是从事行业岗位所具备的素质[8],其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自我完善意识;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对专业及专业群知识的学习;职业精神,培养学生敬业、勤业、创业、立业的精神,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审美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提高人文素质。

三、职业素质的养成路径

1.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

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首要方面。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点决定的,是现代社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德育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

2.以专业理论教学为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中应以传授先进的科技理论知识为基础,突出高新技术(即理论技术)课程的构建,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学生掌握理论技术所必需的专业理论基础及相应的应用能力。并按照知识经济时代不断调整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所要求的新知识、高技能来调整教育内容,调整专业结构、专业方向和专业设置,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

3.以专业实践教学为手段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从总体上讲是培养技术型、操作型,具有大专或大专以上文化层次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各行各业的熟练劳动者和社会需要的各类可上可下、可跨行业、应用型的职业技术人才,即“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于实现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效结合,它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必须注重实践教育。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把满足岗位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除了培养学生敬业乐业、刻苦耐劳、执著追求、恪守信用、讲究效率和效益、公正公平、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崇尚卓越等职业精神外,还需培养学生具备不同职业、不同岗位要求的特殊素质和能力。在教学中,要按照职业岗位对应用能力的需要组织教学实践,加强学生的职业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

4.以创业教育为途径

创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心理素质、适应能力、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就业竞争力,提高创业创新能力。因此,要科学把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坚持以就业教育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职业精神为核心,以专业教育为依托,以创业实践活动和创业项目为载体,以创业能力提高为关键的创业教育理念。切实把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5.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活动之中,达到“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效果。通过讨论、专题报告、讲演、简报、板报、广播、电视、网络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职业素质教育氛围。通过定期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科技节,开展“名人名家讲座”,评选各种“校园明星”,组织大专辩论会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促进人文素质的发展。特别是要通过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网络等载体,营造浓厚的校园企业文化氛围,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所在行业中的知名企业,把握行业发展动态,明确自己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热爱本行业和未来的就业岗位的信心。鼓励在校生利用寒暑假勤工助学,早日接触社会,感受企业文化,锻炼社会交际和沟通能力,培养与企业的感情,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所在行业中的知名企业,感受企业文化,把握行业发展动态,明确自己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热爱本行业和未来的就业岗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6.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

职业素质是产学的一个无缝接口,社会和企业就是职业素质的起点与终点,因此,必须打破现有格局,建立一支“校企复合型”的教师队伍。即,学校不仅要在校教师注重职业素质教育,发挥好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还要求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积极主动引入学校以外的人才作为“候补”教师,如企业老总、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门经理等,为学生不断输入新的职业素质理念。创建具有浓郁职业素质的校园文化,让学校文化与商贸类企业文化相互渗透,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7.以双证制为特色

将职业素质作为一门必修课贯彻到正常教学之中,分专业群组建相应的实践项目和为学生服务的“职业中心”。“职业中心”要为学生提供专业最新的导向,专业就业的机会,专业深造的机会及专业不同层次考证的信息。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应出色地完成相关专业职业素质的学习,即改革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由一张毕业证改为“双证”,即再加一张职业素质认证[6],督促并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自我修炼。另外,要发挥好教师、学生以及环境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中的不同作用。一是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授业中要处处体现高水平的职业素质,真正达到身教胜于言教的目的。二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每个大学生在职业素质教育过程中都要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学生不仅要具有“社会人”的共性,更要具有“职业人”的个性;不仅要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也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和创新的精神,还要培养学生的情商。高职院校应积极推广与实践职业素质教育的思想内涵,拓宽并创新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身心愉悦,精神充实,职业素质得到升华。三是要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引入企业文化与企业实现无缝接轨,丰富校园文化,提升人文素质,培养学生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爱林.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基本途径[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2):17-19.

[2] 吉飞.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有效途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3:43-44.

[3] 周光宇.浅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6):9-10,59.

[4] 郭惠玲.高职院校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探讨[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3):50-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