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地理教学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本节课在设计上突显“任务驱动式的合作探究”,通过设计不同的任务关卡,让学生真正的亲自动手,根据实验现象对实验数据分析,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并归纳,找出规律,从而自己得出结论,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适当、适时地给学生逻辑思维的点拨,体现新课程改革课堂特点。
关键词:任务驱动,摩擦力,影响因素,实验探究
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从过程中获取具体经验和方法训练。“任务驱动”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这样学生就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本节课以摩擦力第1课时教学设计为例,通过设计四个不同层次的任务关卡,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标准中对摩擦力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和弹簧测力计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能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摩擦的利、弊,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通过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培养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和团队意识
3、教材的重难点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难点是实验的操作(让弹簧测力计拉动物块匀速运动)及改进实验装置。
二、教法和学法
1、教法:教师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点拨、引导,发挥辅助和主导作用。
2、学法: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多角度、多层面的师生间、生生间信息交流,每个学生都发挥各自的优势,获得良好的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约3分钟)
1、开展游戏、激发兴趣
相互交错叠压在一起的两本书,让两名同学把它们分开,容易将他们分开吗?这是为什么?播放剪辑视频《快乐大本营》中“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两本书交错叠在一起荡秋千的环节。播放结束后,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分享。
设计意图:在学生错误的预判中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让他们的思维动起来、激发求知欲,积极参与思考讨论。
2、走进生活、问题导入
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1)春天雨水连绵,有些路面长藓苔,这样的路好走吗?(2)洗澡时用的搓澡巾,为什么它的表面非常粗糙?(3)用力推一个大木箱,为什么有时候会推不动?在加大力气后,当木箱动起来时,人有时候会向前跌倒?(4)现有钉鞋、跑鞋、平底鞋、棉鞋、溜冰鞋各一双.如果你要参加一百米的赛跑,你会选哪一双鞋呢?如果你要去溜冰你又会如何选择呢?为什么要作这种选择?学生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
设计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提出摩擦的问题,目的就是创设问题情境,触发学生对摩擦力的关注。
(二)新课学习
1、交流体验,生成问题(约5分钟)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不用力推,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通过亲身感受摩擦力,生成问题:
(1)什么是摩擦力?(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3)摩擦力的方向?(4)摩擦力的种类?(5)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6)不同摩擦力的特点是否一样?等等。针对学生生成的问题,按一定的顺序板书出来,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自己建构摩擦力相关的概念,定性了解静摩擦和滑动摩擦的异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物体在不同运动状态时的摩擦力情况,以及摩擦力的方向。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生成更多的问题,也更好为学生提供一个非常丰富的信息交流平台。
2、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约为20分钟)
我们要做摩擦力有关方面的探究,该如何进行呢?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闯关形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关卡一:(1)想研究摩擦力的特征,首先必须能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如何测量呢?
(2)猜测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那些因素有关系?生活中你有这方面的经验支持吗?
比如推动一张课桌比推动一张讲台容易,猜想摩擦力可能与有关;
在冰面上行走比在平时的路面上行走困难,猜想摩擦力可能与有关;
赛车的轮胎很宽,猜想摩擦力可能与 有关;
学生交流讨论测量摩擦力大小及探究摩擦力影响因素的方案,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实验,从数据中归纳总结出规律。
探究活动: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关卡二:[小组讨论]
如何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如何利用现有器材改变物体对接触面接触面压力的大小?
如何利用现有器材改变物体物体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
[设计]
研究一个物理量可能同时与几个因素有关时,应该采用 方法来研究。
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应控制 不变,利用 和 来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
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接触面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 不变,通过改变 来改变物体对接触面接触面压力的大小。
关卡三:[小组实验]
如图为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实验装置,图中表示用同一长方体木块做四次实验,其中甲和丙为同一水平木板表面,乙和丁为同一水平棉布表面。
在这个探究实验中,你觉得小明在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
关卡四:[小组总结]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速度的大小.在接触面不变的情况下,压力,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接触面越 ,摩擦力越大.在一定范围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
设计意图:设置不同问题,学生以闯关形式通过不同问题,增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体验探究过程,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解决问题难点。
3、交流展示、提升体验[
教师注意引领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补充完善规律,并辅之多媒体出示实验细节和结论(小组学生代表汇报研究成果,组间补充完善);让学生不断加大力气推自己的课桌,体验静摩擦到滑动摩擦的变化,感受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设计意图:在这让学生自己展示,目的是再次为学生们提供交流平台,在学生已有的能力基础上,提升体验,特别是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三)检测反馈、拓展延伸(约6分钟)
1.回顾刚上课时的游戏,解释游戏完成的原因。
2.回想该实验的操作过程,你认为该设计有什么不足?如何改进?(画出改进后的示意图)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不仅明确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而且还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完善学生新知建构。
(四)课堂小结(约2分钟)
(五)当堂检测(约4分钟)
练习: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放在水平木板上的一个物体,物体没有被拉动,此时物体与木板之间 (选填“有”“无”)摩擦;若物体被拉着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这个摩擦力叫做。
(六)课后作业
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分别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或减小它们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使课堂教学得以延续。拓展的问题来自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物理学习的重要性,物理问题源于生活,解决问题就是服务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教学反思
探究式课堂教学并非一帆风顺,课堂越开放,可能遇到的棘手问题就越多。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特别是及时分清突发问题对本课的教学价值,调整教学策略,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何变干扰为资源,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是物理教学的永恒课题。
参考文献:
李日兰,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02期
关键词:3S技术;乡土地理;应用;实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071105;41271197)
1引言
乡土地理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学地理教学目标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乡土地理形象、具体、生动,其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现代的地理信息技术及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目前,国内诸多学者对乡土地理及乡土地理教学的内涵、重要性及作用做了大量的研究总结[1-3],并从地理课程设置、地理教材编写、教学模式调整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4-5]。关于3S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很多学者从3S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地位、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解决途径[6-7]。在梳理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乡土地理教学中3S技术的应用及实现方法。
2 乡土地理及教学
“乡土”一词, 按《辞海》的解释,是指“家乡、故土”,亦泛指“地方”。乡土地理是区域地理研究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以地方的人地关系结构演变及其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研究地域人文脉络与地缘关系为一体的地理历史综合体[8]。对于中学地理教学而言,乡土地理主要是指本县(市)地理。乡土地理教学是用乡土地理知识培养教育中学生的教学活动,它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综合性学习的良好载体。
中学地理教学中重视乡土地理教学具有以下几点意义:(1)有助于学生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增强爱家、爱乡、爱国的情感;(2)乡土地理的学习基本实现了地理教材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能将书本上的知识进一步形象化和具体化地展现给学生,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如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通过乡土地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能力。
3 3S技术及其与乡土地理教学关系
3.1 3S技术简介
3S技术,即遥感( Remote Sensing,RS)、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 )的统称[9],三者紧密联系并构成现代地理技术的核心。在功能上三者各有侧重,RS与GPS侧重于获取地理数据,GIS侧重于分析地理数据。目前3S技术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等重大地理问题的重要技术和手段。因此,《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新的高中地理课程在必修、选修模块中必须介绍有关3S的知识。
3.2 3S技术与乡土地理教学的关系
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应用3S技术是适应教学方式变革的要求,是创新教学模式的需求,是与现代信息技术同步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字时代、网络时代乡土地理教学的特征之一。
乡土地理具有较强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等特点,在现有的条件下,只凭传统的教具和教学模式难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基于乡土地理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中的高端3S技术用于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推进3S技术与乡土地理教学的整合,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将3S技术引入乡土地理教学,其方法和内容都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和多样性,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整体优化,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自如、活泼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其次,3S技术可以灵活地实现地图操作,教师可根据乡土地理教学目标制作出需要的专题地图,满足课堂教学中的地图教学;另外,通过3S技术可以方便地获取与乡土地理有关地理信息,丰富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其能够高效、快捷的处理容量很大的地理空间数据,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分析数据,得到想要的数据结果,满足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要求。
4 3S技术的应用及实现方法
3S技术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等重大地理问题的重要技术和手段。当前国内外诸多环境、社会问题的解决均有利用3S技术,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相关部门使用RS获取区域地震前后遥感影像并进行对比,分析灾区受灾程度为救援提供详细参考;同时,在社会发展问题上3S技术也有用武之地,如当前诸多城市利用3S技术建立了城市管网系统。
3S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受到诸多关注,但效果不甚理想。3S技术复杂且需掌握相关的综合知识,加之中学地理教师对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不一,在教学中难以得到充分的运用。关于3S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已有诸多论述,但多数基于宏观叙述并无实际操作性可言,具体教学中,特别是乡土地理教学中3S技术的具体实现方式介绍者较少,基于此笔者尝试简单介绍3S技术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实现方法,以乡土地理教学中介绍乡土中的河流、湖泊为例,具体教学区域为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重点介绍了3S技术中的RS及GIS的应用及实现方法。
4.1 RS
使用具体的遥感软件处理遥感影像对于中学地理教师难度较大,这里主要建议使用Google earth获取相关遥感素材。Google earth是一款Goo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使用了公共领域的图片、受许可的航空照相图片、Keyhole间谍卫星的图片和很多其他卫星所拍摄的城镇照片。地理教师可使用该软件直接获取大量有关乡土地理的遥感影像,从中分析乡土地理中的地形、植被、河流、水文等地理要素。
首先,使用Google earth获取霍邱县区位图,如图1。对于Google earth的操作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剪切需要的区域即可。同样,截取霍邱县城西湖、城东湖遥感影像(图2)及临淮岗(图3)。此外,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一个问题:高清下的区域比较小,很难剪切出需要的整个区域,对此,可借用Photoshop中的合并工具,具体过程如下:分块逐个剪切各高清区域(相邻的两块间需重复一部分进行剪切),打开Photoshop软件,点击【文件】>【自动】>【合并】,选择“拼贴”,导入各块图片即可得到需要区域的清晰图片。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得到乡土地理教学需要的绝大部分素材,从而为教学提供帮助4.2 GPS
在乡土地理教学中,GPS的辅助不如GIS、RS广泛,在野外实地调查中运用也较少。GPS精于获取大量可靠的地理位置数据,能够提供可靠的空间位置信息,但这点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用处并不明显;但GPS支持下发展开来的地图导航可以为乡土地理教学提供帮助,如智能手机中的导航软件,在乡土地理实践教学时可为学生提供精确的地理位置服务。地理教师在乡土地理野外调查时可携带智能手机,使用相关导航软件获取需要的地理信息,为教学提供服务。(相关导航软件推荐:1、百度导航;2、高德地图;3、老虎地图…)
4.3 GIS
使用GIS软件针对乡土地理的教学内容绘制形式多样的专题地图,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加以运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在对霍邱县河流、湖泊进行教学时可绘制霍邱县水系简图(图4),这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绘得:(1)矢量化区域地图,在电子地图中提取专题地图需要的河流、湖泊要素,绘制成图;(2)直接配置出图,在已有该区域GIS数据的情况下,可直接配置出图。关于乡土地理教学需要的全国基础数据均可通过网上获取。此外,还可运用GIS的分析功能表现出乡土地理环境的变化。
在地理教学中应用GIS有一定难度,中学地理教师需对GIS软件操作熟练才能充分利用GIS提供的各种功能。GIS软件较多,国际上以ARCGIS最为通用、兼容性最好,还包括MapInfo、MapGIS、GeoStar、SuperMap,其中SuperMap国产化程度较高,较易掌握。对于GIS的学习与应用提供几点建议:(1)熟练掌握基本绘图及简单分析,GIS拥有强大的制图及分析功能,对地图的编辑、修改、输入、输出…仅是GIS软件最为基础的功能,其强大的分析功能并不需要地理老师全面掌握;(2)学习主流软件,GIS软件已实现普及,选择性较强,笔者推荐国际通用的GIS软件――ARCGIS,其已经更新至10.0以上并有汉化中文版,GIS相关数据均能实现兼容,且市面上可供学习教材最全;(3)选择合适的教材,使用不同的软件配套相关教材,对于GIS的理解才能比较系统,建议选择ARCGIS10.0以上版本。
河流、湖泊的遥感影像图片及相关专题地图,为教学的展开提供便利。在介绍霍邱县河流、湖泊时呈现形象的遥感影像资料,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家乡的河流与湖泊的位置、轮廓。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描述其所接触的河流及湖泊的实际情况或讲述相关的故事,教师汇总后便可介绍出带有乡土情怀的河流及湖泊,这里的乡土是学生亲身感受着的自然环境,因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5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新技术不断更新,地理学的发展充分吸收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GIS应运而生并成为学科发展的得力助手,推动着学科的不断发展。中学地理教师是地理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科发展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掌握及运用现代地理学基本技术,以促进教学的进步、学科的发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特别是乡土地理教学中)通过3S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还能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多方面了解地理学丰富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薛恒红.中学地理教学中应重视乡土地理教学[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286.
[2]赵兵.乡土地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35):83.
[3]于丽萍.乡土地理与地理教学[N].鸡西大学学报,2008,2(3):4-5.
[4]张兆颜.对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2(30):49.
[5]邱国锋,杨载田.对新时期乡土地理教学几个问题的探讨[N].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4):181-184.
[6]陈尔寿.加强乡土地理教学,为乡土建设服务[J].课程-教材-教法,1989(4):54-57.
[7]王涛玲,汤国安,杨秀萍.中学GIS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地理教学,2012(24):24-27.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回归生活;策略
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地理学科的这些特点就要求地理教学应该与区域特征结合,并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让教育回归生活的教学方式十分值得推崇,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课堂充满活力,进而拓展高中地理教学,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试举几点让地理教育回归生活的策略。
一、利用学生生活体验,激活生活场景
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出生,在地理环境中成长、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和地理环境打交道,例如:四季交替、天气变化等。将这些学生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地理问题带到课堂中来,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材料,把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带到生活中去,在课堂中激活日常生活的场景,就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对学生学习和提高教学效率都有极大的帮助。
二、利用谚语、歌曲、诗词等进行教学,帮助打开学生
思路
不少谚语、歌曲、诗词中都包含了很多地理知识,如:“过了冬,长一葱”“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升春又来”等。将学生耳熟能详的民谚俗语等带入课堂,在感受古人的聪慧和优美诗词的同时分析和理解地理知识,不仅能够帮助
学生掌握,还能打开学生把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思
路,转变学习模式。
三、引导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理论指导实践,学生学习理论的目的就是在以后的工
作生活中更好地处理问题和服务社会,因此,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教师的职责之一。引导学生将理论带入生活,解决好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后,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灵活使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生活化地理教学模式是依据地理的学科特点得
出的,是有效的教学策略,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从而更好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献军.新课标理念下对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8).
[2]蔡金花.新课程高中地理社会实践教学的初探[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9).
[关键词]地图;初中地理;实际应用
人们生活质量的不嗵嵘,促使人们意识到科教兴国的重要性,因此,逐渐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工作。例如:在初中学习中,地理教学具有规范化和抽象化的特点,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则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初中地理授课中,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利用地图展现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对知识点进行解读。
一、地图教学一思考能力培养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在地理学习中,基础性的知识点为对地图的认识,对此,教师可在授课过程中利用读图或画图的方式,利用直观性的角度,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全面理解,加之教师在授课时计划性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立体式地图结构,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通过循环性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视觉、感觉两个角度对知识点进行全面记忆。初中地理教学难点为:国内的气候条件变化以及相关特点,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浅析,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在此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仍停留在表层,难以完成教师的教学要求。所以,教师在授课中,可选用地图教学方式,通过地图的形象化表达,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印象。例如:由于我国纬度跨越范围较大、地形结构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且在部分地区中仅与海洋遥遥相望,这些因素的存在,形成我国气候条件多样性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向学生阐述我国气候分布类型,即由南至北分别为: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季风以及温带大陆气候五种(如图1所示),其次结合各个气候类型,讲解我国的气候条件。
二、地图教学――理解能力提升
初中作为学生学习的转折点,不仅需要对大量的知识点进行记忆,还需对其进行全面理解,特别是地理学科,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难度较高于其它同等类学科,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中,可采用读图、画图两种教学模式,加深学生的地理知识点的记忆。
1.读图教学模式
首先,我国的地形类型较为广泛,如高原和山地、平原与盆底等,如教师采用单一的教材解读方式,则会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难度,对此,教师应在教学备课阶段,对其相关图片或幻灯片进行搜索,与地图进行结合,通过对不同地区的颜色区分,例如:高原地区采用红色,结合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等实际图片,对其海拔、温度、气候条件以及地质结构进行详细讲解,选用典型人物,告知学生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以及衣着类型等;平原地区采用蓝色,以东北平原或华北平原为例;盆底地区采用黄色,利用四川盆底和塔里木盆底对其进行说明。这种地理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仅对各国的地形特征进行形象化地导读,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快速吸收与整理。
2.画图教学模式
初中地理教师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可在教学中利用地图绘制的方式,通过对知识点的讲解,再利用图形对其进行详细记录,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对地图中的知识点进行分析。例如:在温度带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气候特点和农作物等客观因素,对其界限与特征进行阐述,即中温带以东北、内蒙古以及新疆等地区为主,常见农作物为玉米和大豆等,属于一年一熟的气候条件;天山山脉、河套以及河西走廊等是中温带、暖温带的界限。
[关键词]学案教学法;区域地理;实用性
近二十年来,随着心理学对于人类认知和学习活动的研究逐渐深入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传统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不被认可,随之而起的是新兴的教学手段。自我区实施新课改以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让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而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自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一、学案教学法的特点
学案教学法遵循“先学后教”模式,需要教师提前设计学生学习的思路和过程,学生在课前必须通过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案内容,在掌握最基础知识的同时发现自己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学习。教师通过对学案的批阅把握学生的易错点,进而调整和修改课堂授课内容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这种教学法使学生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案教学更容易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更能有效应对注重学生能力的高考题目,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
二、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高考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重点考查学生定位能力,而定位能力的训练重点就在高二区域地理教学中。高二的区域地理教学是对初中地理知识的全面复习和巩固,同时也是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的案例式教学,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区域定位能力,又要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区域地理从世界地理讲到中国地理,知识点非常多、非常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而非地理琐碎知识的记忆。
三、传统课堂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会将区域地理如此大的知识量全部放在课堂当中讲授,这样势必要占用大量课时,然而学生学习效果并不明显。较容易的基础知识一遍遍重复,表面的“繁荣”极容易掩盖学生对于某个难点知识的困惑,在大量知识灌输中问题依旧存在而不能解决,学生难以获得学习M足感。而且区域地理特别容易上成“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的“八股课”,课堂缺乏有意义的思考,缺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种课堂培养出来的是记忆、做题的机器。这和当下的教育理念相去甚远。
四、
学案教学法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实用性
1.
顺应时代潮流
在“微课教学”“翻转课堂”“MOOC学习”日益普遍的今天,在硬件设备和学习软环境没有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学案教学是从传统课堂到“翻转课堂”过渡的最佳模式。学案不仅可以满足过渡阶段对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习惯养成的要求,而且能在软硬件条件达到“翻转课堂”要求后“摇身一变”成为微课视频学习后的学习任务单。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微课视频相结合,课前随机完成学案(学习任务单)并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展示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并解决问题。这就顺利实现了从传统课堂到“翻转课堂”的过渡,避免了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不适应和盲目,也避免了教师在教学模式突然过渡面前的突兀感。
2.
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学案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掌握区域地理最基础的定位、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居民和经济等相关知识,建立知识体系的同时按照学案中教师设置的思考问题进行探究,发现困惑和疑问。师生就可以在课堂当中集中力量解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定位能力和思维能力。这种模式让学生在课下有“章法”地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节省时间,体现了高效学习的特点。
3.
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
研究表明学生对于某学科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学生的“学习满足感”,教师传统的灌输式、强迫式教学都无法让学生产生学习满足感,但是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却可以极大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学案教学法中学生课前自学过程完全自由,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解决问题,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大大提高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区域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通过各种渠道掌握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世界各地地理现象,再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究,找到相关地理现象背后的地理知识,获得学习的满足感,进而将其转化为学习地理的信心和动力,形成良性循环,为将来的地理学习打好基础。
4.
打破了传统区域地理“八股课”式教法
传统课堂中区域地理“八股课”式的讲述方法让学生感到乏味。一味围绕着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区域地理学习模式显得机械而低效、死板且顽固。学案教学法让学生在课下学习基础知识,课堂上教师可以集中全部教学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通过进行知识拓展和问题引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定位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这种变化不仅适应高考地理考查学生的新要求,也符合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教育理念。
5.
便于复习,便于整理
传统地理课堂中学生记笔记的习惯虽然效果良好,但势必存在记不全的情况,且笔记的质量取决于学生的认真程度。然而课堂记笔记也会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特别是区域地理中许多简单又重复的位置、地形等知识点书写占用时间较多。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学生专注于笔记而忽略了对于问题本身的思考,导致笔记非常认真但知识点什么都不会的情况出现。学案教学法有效避免了这种现象出现,学案中知识框架很清楚,重点知识可以在学案中突出显示。学生的笔记可以直接写在学案上,而且记录的正是自己感到疑惑的部分,有利于学生加强记忆。学生只需要再准备一个学案夹对学案进行整理保存,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区域地理教学中引入学案教学法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节省课堂时间,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新课改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也顺应高考改革对于学生能力提升的要求,更是面向未来的教学模式,将在从传统课堂到翻转课堂的过渡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总之,学案教学法应用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参 考 文 献 ]
[1]单丽薇.“学案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8(4).
[2]王丽.学案导学教学法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9).
[3]刘红玲.学案导学教学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施途径[J].学园,2014(28).
[4]陈志荣,康莹.学案导学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与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2).
关键词:新课改 地理教学 突破
我国经历了多年的应试教育,深刻影响到了学生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我国的人才培养和社会主义的建设。随着国际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迫切需要大批高能力的人才,这就必须对教学进行改革。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对学生能力运用和生产实践方面关注不足。这显然不利于新时代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时代要求我们以新的社会价值观来衡量教育效益,就是要把地理应试教育机制转化为地理素质教育机制。
1 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传统的地理教学就是课堂教学,所有的教学任务全部是在教室里完成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因此必须将学生的学术课程学习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技能学习与个性发展融合起来。
1.1重视实践教学
以往的教学偏重于理论,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地理没有多大作用,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新的教学模式则强调地理学科的实践,应该变闭合式课堂教学为开放式课堂教学。具体的做法有:组织学生依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观察当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现象的变化及特征;开展地理要素单向调查;启发学生写地理调查报告和小论文;指导学生收集与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和新闻等,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技能实用性的范围,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参观访问
传统的教学是一种静态的教学,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兴趣小组活动;或开办地理小广播、小墙报;或师生一起制作、改进地理教具等。还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工农业生产布局等发展地方经济的小型辩论会,评价当地的环境质量,开展当地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这样放手让学生参与地理知识应用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技能,而且能有效地扩展地理教学手段。
2 重新界定课堂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多少学生就学多少,也就是所谓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把学生变成了机械式的被动接受者。这样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实现不了教学效果,所以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2.1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新课改之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要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让学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看、去说、去做、去想。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发挥点拨作用。把传授变为导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2实现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学也有师生互动,但是这种互动不过是简单的问答式,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原有水平上徘徊;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这样的教学效果根本不理想。
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我认为关键是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主动参与发言,特别是提出不同的见解。比如,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学生的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学生的交流的状态、思维状态如何,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可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2.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
地理教学涉及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和广阔的自然天地、人文景观,因此,地理教学有雄厚的直观性基础和趣味性的知识点。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广泛采用现有的地理标本、挂图、录像、幻灯、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或自行创新设计丰富多样、切实可行的地理新教具和新模型,使地理教学手段富于变化性。采用直观教学,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在积极、自觉、主动的良好状态。
3 将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相结合
多年以来,我国的地理教学呈现脱节现象,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客观上存在着许多重复和脱节现象。加之初中三年级不开设地理课,人为地造成地理教学内容在时间上的间断状况。这就容易造成初、高中地理教学上的脱节,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中地理素质教育与教学工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努力克服脱节式教学。
初高中地理知识内容有很大差别,但有许多知识上的连结点。如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区域地理特征等都是初高中地理共有的内容。利用这些知识连结点就可以将初高中地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研究目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世界地理部分认识区域的具体要求为: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以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基于Google Earth平台应用“3W1H”建构方法认识区域地理进行研究,充分发挥Google Earth平台及“3W1H”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认识区域地理的优势。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以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基于Google Earth平台应用“3W1H” 建构方法认识区域地理进行研究,一方面丰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其提供良好的实践论证;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在Google Earth平台运用“3W1H”法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及指导。同时,本研究也符合国家课改精神,有利于深化地理课程改革;有助于拓展地理教学理论和地理学习理论;改变教师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认识区域的能力,培养地理空间思维及发展地理创新的能力。
三、研究设计
1.创新点
一是以Google Earth平台为基础,结合多种多媒体构建基于Google Earth平台的“3W1H”认识区域地理方法,使其更好地服务并应用于区域地理教学,是目前区域地理教学中比较新颖和实用的课题。二是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根据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并对前人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在发展和继承基础上,结合案例教学,总结出中学区域地理教学“3W1H”法。
2.设计思路
(1)1“W”―Where。学生在认识区域时,首先要了解该区域的地理范围及海陆位置,即Where:在Google Earth平台上结合地图,在不同空间尺度上找出该区域的范围和位置,让学生明晰其地理位置。
例如,讲解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时,教师首先在Google Earth上利用添加路径的工具(如图1)描绘出“中东”在遥感影像中的位置,让学生对“中东”的范围和轮廓有初步了解(如图2);在Google Earth上利用添加照片工具(通过设置照相机位置,即经纬度和海拔高度,改变所加地图的位置,设置“视野”――“水平、垂直”度数改变图片大小,如图3)加入世界地图(如图4),让学生从空间尺度上了解“中东”在地球上的海陆位置。
(2)2“W”―What。当学生了解了区域的位置后,下一步就要学习这个区域里有什么,即第二个“W”―What:在Google Earth上,结合文字描述,利用视频、图片、动画等资源,让学生了解当地的自然、人文等要素。
在Google Earth上,通过“添加地标”将复制的视频html代码粘贴到说明栏内,完善名称、视频标题等(在样式、颜色中可以设置文字颜色和大小);视频的宽度和高度在视频html代码中进行调整(width=“视频宽度”height= “视频高度”)单位是像素(px),从而插入新闻视频(如图5),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激发学习兴趣,再插入“中东”地区行政区划图,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所包括的国家(如图6)。
(3)3“W”―Why。通过What环节的学习,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区域会有这些要素、事物,即第三个“W”―Why:在Google Earth上结合文字及其它媒体资源进一步分析该区域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此环节应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深入挖掘,而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如引导学生去学习掌握该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等。在Google Earth上,结合文字,利用遥感影像、图片等(方法与前两个环节相同)引导学生分析“中东”地区战乱的如下原因。
争地:“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中东地区位于亚洲的西南部和非洲的东北部,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地带,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又环绕波斯湾,被称为“一湾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境内还有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以及霍尔木兹海峡,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争油:“中东”地区是世界“油库”。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都是世界之首。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如图7),油田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且油质好,对石油的争夺也成为其常年战乱的原因之一。
争水:“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中东气候干燥,河流稀少,还有大面积沙漠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中东水资源日趋匮乏,水资源分配上的矛盾也成为中东战乱的原因之一(如图8)。
争信:“中东”地区是多种宗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都发源于此,民族文化差异大,宗教文化的巨大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4)1“H”―How。通过“3W”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一般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掌握,但是对地理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地理现象的学习,要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学会举一反三,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提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也面临着严峻问题,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必须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应用各种媒体资源,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让其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去思考所面对的问题,培养环境意识,改变环境习惯,用发展眼光看待问题,正确处理好人地关系,即对学生进行1“H”―How的引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6.
[2]胡文会.基于Google Earth的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5):60-61.
[3]张鹏.基于Google Earth的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兵团教育学院学报[J].2013(1):79-81.
关键词: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改革创新;对策探索
在高校的教学中,自然地理教学主要便是帮助高校学生了解基本的自然状况,并且去实地的接触大自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更多的便是通过讲解模式教学,很少的让学生真正的走到户外,自我感受户外的基本环境,进而教学效果较差。伴随着理念的进步,现代的教育理念进入大学教学中,促使自然地理教学做出改革,完成创新。
一、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概述
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现代的教学理念中,为了真正的保证教学效果,需要其具有良好的实践教学模式,而传统的教学中,此类实践教学模式较少,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自然地理教学的效果未能取得最为良好的教学效果【1】。因此,在现代中对大学自然地理教学采取改革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措施,通过有效的提升具体教学效果,使得其成为一种崭新的教学体系,保证高校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获得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并且有效的应对各种难题。笔者认为,自然地理的教学的创新更应该遵循体系的创新发展,通过有效的引导学生进入到实践中采取学习,才能真正的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并且伴随着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颁布,更是提升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任务,在当前的大环境中,需要学生了解并热爱自然。其对于我国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改革更是提出了时代要求,只有通过有效的建立对应教育肢体,使得学生更加熟悉并且亲近大自然,才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想,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二、大学自然地理教学创新探索
通常在现阶段的高校学习任务之中,主要便是通过自然地理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有效的认识自然地理现象,并且可以通过在学校的学习中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2】。不仅仅是单纯的解决问题,更加应该将现阶段的知识采取积极的总结,并且采取有效的创新措施,进而真正的帮助自然地理教学完成有效创新,笔者认为,创新并不是离经叛道,在创新中更应该注意以下内容:(1)重视应用。理论不仅仅是书面上的内容,更加应该有效的应用在实践中,在实践教学设计中,更应重视将一类问题设计到实践中,将一类典型问题作为重点问题,使得理念的研究更加贴合实践。(2)通过探索加强认知。在知识的认知过程中,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明确基本认识,更需要做到的是通过探索来提升学生认知的愿望和认识的内容,在针对教学探索创新时,更加需要做到贴近实际,所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3)创新同样要遵循可行性。前文曾经提到创新并不是离经叛道,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开放思路,使得整体教学模式完成有效转变,一方面需要整体设计富有新意,另外一方面同样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当高的可行性【3】。
三、大学自然地理教学创新探索对策
1.合理编制教材
在探讨创新措施中,首先便应该着手于现阶段大学自然地理教学的教材之中,现阶段大部分教材的实习指导内容比较局限,不能满足大多数高校的具体要求,因此在教科书编订中首先应该遵从高校实际情况,了解高校的基本状况,通过有效的应对情况使得大学生更加了解人与自然的交际关系等。
2.建立实习基地
自然地理教学更应该贴近自然,寻求地方政府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结合多地区的实际教学力量,建立对应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自身应该具有对应的综合性,使得其能为高校教学提供的内容更多且更加综合。实习基地一方面利于教育开展实践教学,对于高校而言还有另外一方面的作用。便是可以通过实际基地建立学生休闲场所,使得所有学生可以通过实际记得陶冶情操并且提升精神面貌。
3.改革实习模式
在创新探讨中,更应该明确传统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通过对问题的了解,基于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改革整体教学。在实习中,学生需要锻炼的更加是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的知识对应的也应该是综合知识,使得传统的点对点教学变成现代的面对面教学模式,通过有效的改革,真正的帮助实习模式得到最为有效的转变,成为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改革中的天然帮助力量。
4.体系变化
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应该明确认识学生建立空间辨别能力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的区域分析能力,并且能够帮助他们将自我学习的地理学知识成功的应用到实际应用中,此类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体系的创新。体系的创新才是教育制度创新的开端,通过有效的创新模式,才能真正的帮助我国的教学内容得到有效提升,并且有利于整体的进步。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实践教学的引入,建立对应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得创新的效果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更是有实地的帮助学生提升对应的相关能力,进而通过实际的提升,帮助该项教学理念和办学理念的成功进步。文中的分析仍然尚显浅薄,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高文莲.以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带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求知导刊,2015(10):64-65.
[2]翁翎燕.南京地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改革探索[J].高师理科学刊,2015(10):107-110.
1994年,我国政府依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制定的世界统一行动蓝图《21世纪议程》,率先制定并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对我国在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相关领域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作出了总体部署。
《中国21世纪议程》(以下简称“议程”)对我国经济、法治、教育、科技、人口、资源等众多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式。《议程》几乎每一章都要涉及地理学科各部门的知识信息。尤其在第九章中,《议程》把教育的重要性上升到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高度,还特别强调了中学地理课程要在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方面发挥作用。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强化环境意识和公众参与意识,使地理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居重要地位。
目前,从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严重的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被破坏等问题来看,人类对自身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认识仍很缺乏。长期以来,人类只顾为自身的生存和局部的、近期的利益而向环境索取,而导致环境的恶化。这是人类的环境意识淡薄的表现。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一个生产和消费数量庞大的国家,要使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走向协调、持久的发展道路,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首要的任务是对全体公民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让全体公民都能理解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自觉变革或支持变革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参与环境保护。全体公民环境意识的强化,将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走向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所在。
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它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全体学生——这支未来持续发展参与者大军进行环境意识教育。中学地理教育对促进公众有效参与可持续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中学地理学科相对于基础教育其他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它使学生具有21世纪建设人才参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环境意识、地理素养和地理能力。1992年8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呼吁各国重视地理教育,并对地理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策略等作出统一的、规范化要求,其意义就在于此。为此我们建议,中学地理教育应受到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的重视,使其在本世纪末到21世纪这一历史转折时期有效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为未来人才的素质建设作出贡献。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要把握住发展机遇,明确教学改革方向和任务,面向21世纪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需要,调整和改善地理教育的功能。
二、中学地理教育要适应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明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中学地理教育要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培养跨世纪的合格公民和建设人才,即培养《中国21世纪议程》的参与者。这就需要我们从适应参与《议程》诸项任务的角度,重新审视和修定地理学科的德育和智育目标。同时,还要依据《地理教育国际》对地理教育的统一要求,使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世界接轨。
1.德育目标
德育的任务在于发展与完善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目的是使人的个体发展与社会整体发展相适应,并最终促进社会发展。地理学科的德育目标要面向21世纪,就要使学生树立新观念、新道德、新价值、新态度和新行动,以此做为理解、支持、参与国家和地方可持续发展规划和行动的思想基础和自觉意识。这些新的德育内容主要有:
(1)树立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要使学生对周围环境质量及人地关系引起兴趣和关注,正确判断和评价人地关系现状和趋势,并能自觉调控自身行为使之适应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树立环境伦理道德观,学会识辨人类生产和消费方式中的美或丑的行为并自觉给以正确导向。以身作则,倡导绿色文明行为。
(2)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使学生懂得环境作为资源是有价值的。其价值的含义:一是指环境对人类这一主体在物质、精神、文化、情感、美学、经济诸方面的满足程度,另一方面是指为使环境价值得以保持和提高,必须对环境有一定的经济投入,使环境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另外,环境是具有所有权的。为此,应用法律、政策、经济手段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管理和制裁。
(3)树立新的经济发展观。要让学生懂得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认识经济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毁灭资源为代价。要在不降低环境质量、不破坏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不减少未来收入的基础上创造经济利益。落后国家和地区要摆脱贫困,应走发展清洁生产、生态经济的致富之路。
(4)树立新的全球观。要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要加强全球合作,建立一系列新的、公正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全球伙伴联系。要认识当代人对自身生产和消费的合理制约和正确导向是对后代人的一种负责和公平,以实现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
(5)增强自觉参与意识。要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社会的发展战略。它几乎涉及所有的学科领域和产业部门,必须依靠全体公民、社会团体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公众、团体参与的方式和程度将决定持续发展的进程。要使学生增加自觉参与的意识。
2.智育目标
按照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一般观点,智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人的一般认识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新的智育观认为:智育是培养个体后天的习得能力。认为智力是由结构化的陈述性知识,经练习达到熟练的技能和在遇到新问题时适当应用认知策略的能力三种成分构成的。在这里我们不去细究智育的概念,只想明确中学地理教育的智育目标面对21世纪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尤其要明确为使学生成人后有效参与《中国21世纪议程》,在智育方面有哪些重要任务。 智育的任务是由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能力三部分组成的。这三部分任务的完成过程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有穿插、有依赖,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统一的认识过程。
在学习地理知识方面,依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不增加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则,中学地理教育要求学生重点学习对德育和智育有价值的地理知识。如与人类活动联系密切的地球表层知识和《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重要的地理信息。这些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解决人地关系矛盾问题的能力和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强化环境意识。在地理技能训练方面,不仅要训练学生在课堂利用文字、数字、图表和地图等地理信息资料获得知识或表达知识的技能,还要训练学生直接从社会、自然的实践大课堂中获得地理知识信息并准确表述它们的能力。如测量、统计、调查、绘制等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地理技能。
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和把所学知识、技能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地理应用能力。这两种能力都是21世纪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一是学会学习,成人后继续完成终身教育;二是学会应用,就国家或地方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发表见解、提出方案,有效参与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
1.增加新的地理观念和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为适应参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在地理教学内容中增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地理观念以及新的生产观、消费观、发展观、价值观等的教育内容。这些新的地理观念和信息,可参考《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地理教育国际》以及我国政府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等文件。这些内容的增补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习惯。
2.减轻知识学习的负担,加强地理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观认为,能力培养是基础教育阶段第一位的任务。因为接受知识是一个终身过程。随着知识的高速增长,使学生具备各种学习过程所需要的能力,比获得知识更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中学地理教育也应把地理能力的培养视为中心任务。地理能力是顺利完成地理活动,即地理认识活动和地理实践活动所必需的能力总和。培养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地理能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地理自学能力,包括地理阅读、地理图解、地理信息分析、处理及地理思维能力等;二是地理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地理调查、地理评价、地理判断和地理预测等。能力培养与单纯传授知识不同,它必须在学习过程中经过有意识的训练,使地理技能和地理知识加以综合利用才能完成。所以为加强能力培养,需要在教学内容中做如下调整:
(1)适当压缩一般描述性知识,对必要的地理感性知识可用录像教材的形式表现,或编入补充教材等作为选学内容。必修内容要加强理性知识,表现形式要图文并茂,多运用数学、统计图表,使地理信息定量化、科学化。这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和智力开发。
(2)教学内容多引进国内外社会生产和区域发展建设的实例,供学生分析、评价和判断。同时扩大实用性强的地理知识的比例。强化学生的地理应用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应用能力。
(3)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对重要的地理原理和知识加强理解和运用。
3.系统地理要强化人地关系,突出学科的应用性特色。
系统地理的教学内容改革必须走出为学知识而学知识的误区,同时也要避免在知识上面面俱到。在人地关系的教育上应改变重说教、轻能力的现状。避免只是从消极方面对人类活动加以限制,而要从积极的角度指出人与自然持续发展的方向。
为此,系统地理的教学内容要体现两条原则:一是强化人地关系,使学生懂得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预测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以正确地调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消费的活动方式,二是突出地理应用的特色,使学生明确所学各类地理系统及要素性质,物能的流动和转化,演变和发展规律的意义,并掌握利用、改造和保护各类地理系统的基本方法及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方式和途径。例如,学习气温的水平分布,要使学生理解气温水平分布与人类生产方式的关系和农业布局的联系,知道主要农作物适宜分布的温度范围。再如学习地质构造,要使学生懂得不同的地质构造与矿产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人类工程建设的影响,明确在工程建设选址时应如何考虑地质构造等因素。又如,水电站的建设,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影响的重要方式。应使学生懂得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对生态平衡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应如何认识和评价等。
4.区域地理要突出区域发展条件、问题和区域发展方向、策略两个方面参与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地域为依托。区域地理研究的意义就是在具体的地域范围内,对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考虑,协调解决。区域地理的教育目的不能只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地理名词和地理分布,了解区域地理现状,而是要让学生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区域地理问题。所以区域地理教学内容能更深刻地揭示人地关系,为地理应用提供广阔的领域。为此,区域地理要摆脱那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单摆浮搁的结构,从区域条件、问题,区域发展方向、策略这一新的视角重建教学内容结构模式,培养学生成人后参加地区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工作方法和能力。
(三)构建新的地理教学模式、方法体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确定的情况下,教学模式、方法就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保证。
要完成地理教学目标所提出的新任务,不是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方法所能承担的。而是需要多种教学模式、方法所组成的结构体系共同完成。所以我们要探索多种地理教学模式、方法,使它们在实现地理教学新功能中各具优势,各尽其职。那么我们需要构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方法体系呢?
1.以培养学习能力为中心目标,探索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要培养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首先要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做起。完成地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往往需要某一种教学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的模式做主体并辅之以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目标不同,采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会不同。但不论哪种教学模式、方法,都要紧紧围绕一个共同任务来构建,这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充分地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所以,地理课堂教学能否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能否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参与的范围、质量如何,学习
能力训练的效果如何,都应成为评价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以引导地理课堂教学从知识型、应试型向能力型、素质型方向转变,这是培养跨世纪人才任务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2.以培养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创造地理活动课程新模式从《中国21世纪议程》对青少年参与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和要求看,地理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内、校内,而应走向社会,采取行动积极参与。所以地理活动课程应成为地理教学模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活动课程在地理教育中历来都有广阔的领域。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对青少年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新的地理活动课程应以参加地区环境保护和地区发展规划为主要内容。活动课程的模式可分两类:一类是校内活动模式,如举办环境知识竞赛;利用壁报、广播等信息渠道宣传环境知识和环保意义;举行家乡环境治理和建设发展问题的研讨会等。另一类是走出学校,组织以调查家乡环境问题和经济建设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在地方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组织学生代表参加地方有关持续发展方面的社会工作,如列席听会,发表见解;定期组织一些初级的环境保护工作,如环保宣传、绿化街区、清理城市“白色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