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

第1篇: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云中寺排土场的特点及受纳岩土后的特征分析,论述了该排土场泥石流的形成机理,明确提出了根治该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建议,以期实现该排土场治理后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位一体的最佳目的。

露天矿山排土场的技术管理工作是矿山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旦发生失误,将会造成人为的地质灾害。龙门山石灰石矿建矿初期的主要排土场之一——云中寺排土场,由于建矿初期岩土分开排弃困难,且运距远,加之管理不善,导致未能按设计受纳岩石,形成了岩土混排。此后,曾受暴雨袭击而发生大面积滑坡,并在排土场下部沟内产生泥石流,冲垮了石灰石矿细碎车间5#皮带廊,毁损下方村庄道路及部分民房,造成了很大损失。虽然多次斥巨资进行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但时至今日,该排土场泥石地质灾害的威胁依然存在,因此分析该排土场泥石流形成机理,有效地对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1 云中寺排土场特点及现状

1.1 云中寺排土场特点

云中寺排土场位于采场南部偏东处,原始地形最高处标高870m,最低处710m,面积168 280m2,自然坡度28°左右,地形陡峻。区内出露岩性为奥陶系第六段灰岩,局部地段为陡崖,无草丛灌木。排土场下方300m内无村庄和工业设施。排土场沟谷坡度陡,地形高差大,面积较大。区内多条沟谷,容易形成汇水。一旦形成岩土混排,尤其是卵圆形岩石与粘土混排,则会形成泥石流的隐患,而300m外的村庄、铁路和工业设施就会变为泥石流的袭击目标。

1.2 云中寺排土场现状

云中寺排土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造成了泥石流形成的充足物质来源,埋下了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隐患。在1989年该排土场停止使用至今,形成的高台阶排土场呈现五大特点。

(1)台阶高度大,坡顶到坡底垂直间距达190m左右。

(2)坡堆的坡面与地形坡面同向,且均呈高角度,坡面已达60°,局部达80°。

(3)坡堆里外物质组份基本相同,卵圆形岩石、粘土均匀相混。

(4)坡堆的物质孔隙度大,雨水易渗漏,容易到达基岩(排土前的原岩)上,滞流累积。

(5)无雨时节,土岩相粘固结,形成凸坡面,相对稳定,坡堆面上无杂草、灌木生长。

2 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及其地质灾害的治理

2.1 云中寺排土场泥石流的形成机理

云中寺排土场属高台阶排土场,一般条件下很难实现自然安息状态。一般自下而上1/3H处(H为排土场台阶高度)之下部,由于后续排弃岩土中大块岩石的滚动产生的夯实作用,使得呈现安息状态。安息角约在35°~40°,上部因粘性作用,呈现凸形坡面,一段时期后固结并暂时稳定。在雨季,云中寺排土场多次接纳雨水,由于岩土间孔隙度大,由小到中雨的雨水很快从坡堆面上渗透,充沛的雨量,使得渗透到原始基岩,岩土混合物安全被雨水所浸透。

在雨水渗透岩土混合物时,岩土混合物中的粘土由于吸水性强,逐渐地吸水膨胀、软化,而粘土与卵圆形岩石之间的固结性能也因水而失去,相应的凸形坡堆的重量也因纳水而自重加大,坡堆间岩土相对挤压变形(泥石流的重力成因作用),凸形坡堆的稳定性减小。当雨水完全浸透到基岩上且滞流累积时,邻近基岩的圆卵形岩石因与粘土失去固结性能而发生失稳,在基岩斜坡面上向下滚行。粘土失去粘性,显现滑腻特征,反而起了卵圆形岩石的作用。细流静态水作用后的凸形坡面在人们不易觉察下,已开始向坡底蠕动,恰在这时,更大的暴雨袭来,不仅该区多条沟谷的汇水冲击,而且坡堆顶部采场运矿公路的多方汇水也朝云中寺排土场奔来,霎时间,大量的雨水相聚,硕大的洪水(泥石流的动力成因作用)及重力作用对泥石流的产生形成了巨大的推动力,因而倾刻间,云中寺排土场泥石流形成,造成灾害性的后果。

2.2 云中寺排土场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治理

根据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形成泥石流的三大物质——洪水、(卵圆形)岩石、黄土(粘土),三者可谓缺一不可。因此,要进行泥石流的灾害治理,也要围绕这些方面进行设计、规划。

(1)杜绝水系来源。在排土场的顶部,修渠筑坝,将运矿公路的多方汇水引至无岩土混合物的非排土场沟内流走;在排土场的两侧多条沟谷汇水的支系修渠引水,使得雨水不论细流静水,还是大水洪流,都能顺渠归流到无岩土混合物的非排土场沟内流走,而不致浸透渗漏于排土场内的岩土混合物里。

(2)挖渠引流。在排土场两翼近岩土混合物处,不能引水归流至其它非岩土混合物的沟内,要挖渠引流,顺岩土混合物与水系沟谷的原岩相接处,引流至下方适当地方,再引出该排土场。

(3)筑坝拦截,阻石分水,使岩土与水分开。修筑透水坝,将岩石固体与泥水液体分离,使(卵圆形)岩石阻挡不动,泥水透坝而流走,这些岩石就会逐渐形成稳定的坝底,护坝阻石,使后来的(卵圆形)岩土停止前行,从而阻断泥石流的产生。

(4)修建安全平台。将高台阶坡堆进行人工修理,建成梯状台阶,每个台阶高度留置10m左右,台阶平面宽度50m左右,这样形成安全平台,消除了凸形坡面和大于自然安息角的不稳定坡堆,阻止了泥石流的产生。

第2篇: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

关键词:矿山 地质环境 恢复治理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b)-0147-01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市场经济下的矿山开采不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的结合,造成了一系列因肆意开采、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开发技术落后等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仅会引发接连的矿业地质灾害,给广大人民生活带来影响,还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1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1 引发塌陷危险

矿山开发活动还可以引发地质灾害,使地面遭受塌陷危险。首先,地面塌陷对道路和铁路的具有较大破坏作用。其次,地面塌陷对桥涵的影响和破坏。随着采煤的塌陷,受到影响的桥梁或涵洞由于下沉的速度较慢和随沉随治理的观念盛行没有得到及时重视,将随着井田的进一步开发呈现大面积积水甚至全部变成水域的现象。再次,地面塌陷对河流堤坝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最后,地面塌陷对村庄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1.2 引发地质灾害

在矿山资源开发时,能诱发很多地质灾害,对人民的生命、生产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矿山开发,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现象。矿业开采,特别是露天矿业开采,加上自然环境的影响容易形成滑坡等地质灾害。矿山开采使得坡体原有平衡被打破,导致山体倾斜,岩土变形,直接诱发崩塌和滑坡;矿山开采中的矿渣随意堆放,不及时处理,给山体造成了超负荷,导致滑坡现象;矿业开采中的残渣遇雨水等暴风雨天气,形成泥石流。

1.3 地貌景观影响

主要表现在植被稀少,石漠化严重,水土流失等。石漠化在喀斯特脆弱地貌环境下,因为人类的不合理开采矿业或过分强调经济活动等造成的土层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的岩石景观。此种情况也在露天开采中容易出现,由随意堆放的矿渣等构成,破坏了生态环境。

1.4 土地资源影响

矿业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主要体现在土地占用和地面塌陷上。土地占用主要是工业场地和矸石堆放占地。此外,随着矿业开发活动的加剧,对矿区土地资源的影响程度将持续,受影响和破坏的土地范围增大,矿业开采中的有毒有害成分渗入土地资源中,对植物和环境造成了危害和污染。

1.5 水体环境影响

矿业开采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水源。由于矿业开采中的不妥善处理残渣和污水废水,造成污水经雨水冲洗后流放到周围的农田、土地中,再进一步污染农作物,影响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此外,有些矿业开采中直接排出废水污水,渗入地表,直接污染了地下水源和土地质量。含水层造成影响。此外,矿业开采中对矿井的不合理开采容易影响到含水层水质水位等,对于浅部含水层及民用井、煤系地层及上下覆含水层、地下水水位及水质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6 大气环境污染

采石场中,尘土飞扬,乱堆乱放的废石废渣经狂风一吹,漫天飞舞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

1.7 噪音污染

矿业开采中,机器声巨大,振动分贝较高,形成了噪音污染,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2 如何恢复治理矿山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矿山开采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也带来了不少环境问题。矿山环境的恶化是每一个矿业工作者和公民关心的问题。当前的重要任务是恢复治理矿山环境,并在以后进行矿山开采时,注意保护环境,合理开采,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1 应根据情况,合理分区

矿业工作者应根据矿产资源开发计划,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性以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对矿山环境合理分区,方便对症下药。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土地治理再利用为中心的原则。其次,要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对评估区地质环境总体影响程度作出综合结论,明确分清区内相似、区间相异情况,进行环境分区。再次,根据各个分区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例如:根据各片区的特点分成矿区南、北、中等区,在此基础上,进行对其进行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划分,明确各片区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分析其地质环境现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2 针对症状,改善矿区环境

针对不同分区的环境恶化形式和地理环境特征,采取不同的改善矿区环境方式。

(1)改善矿区生活质量,防止地质灾害发生。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石头、泥土、灰尘等容易造成地质灾害,给矿区人员或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对于地质灾害容易发生的地区,有效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2)充分发挥覆土和矸石作用,增加耕地面积和减少危害。矿山开采后,容易形成大面积的塌陷现象,造成耕地面积减少,还对矿区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针对此现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覆土重新回填进坑洼处,不仅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还合理解决了覆土的安置情况。对采矿后产生的矸石等固体废物进行综合治理,防止其造成的地质灾害影响,又避免了浪费资源现象的发生。(3)及时修复因地面塌陷造成的交通道路、坝体沉陷、渗漏现象。矿山开采后,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坝体沉陷,地下水层渗漏等现象,对矿山周围的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4)充分利用已有矿井排水处理工程,发挥矿井排水、选矿排水等的有效作用。利用排水处理工程进行妥善排水,并对生活废水集中处理,保证矿区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不受污染,也是保护矿区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5)绿化环境,保护植被。矿山的开采不仅产生了较多的废石废渣,造成了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现象,不仅危害人类自身,还破坏了植被,破坏了生态环境。为此,矿山工作者应该注意绿化环境,加强植被修复和保护,使得矿区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功成于千秋万代。

2.3 治理与恢复并行,有效保护矿区环境

我们除了对矿区环境进行治理,还要对环境矿区环境进行保护和监督,促使矿业开采继续为经济发展服务,且不至于危害生态环境。

采取监测措施,加强环境监督功能,防止边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合理处理废石废渣合理,选择好堆放位置,使它不危害含水层和发生地质灾害。保护植被,加强植树造林工程,减少恶劣环境造成的地质灾害对人们造成的危害。全面建立并不断完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系统。例如,建立塌陷区地面变形观测等,完善矿区地质灾害监测网络、信息系统和预警体系。

参考文献

第3篇: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

【关键词】 五谷山 地质灾害 治理工程 可行性研究

0 引言

陵川县五谷山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位于陵川县县城城西,危岩体崩塌严重威胁着附近陵川县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服务中心和陵川县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110名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西背磺场三级公路道路通行及行人车辆的安全,崩塌一旦发生,还将严重威胁西背台区部分村镇居民的生活用电,危害严重,其后果不堪设想,影响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

1 工程地质条件

1.1 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貌分区属褶皱断块侵蚀中山区,调查区山顶呈圆形,地形东南高西北低。

1.2 地层岩性

据现场调查,项目区及其附近分布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上更新统(Q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1.3 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项目区地处华北古板块内部,属典型的板块构造。根据《山西省区域地质》按断块构造学说的划分方案,陵川县位于华北断块中的吕梁~太行断块太行山块隆西翼南段。

项目区位于陵川县县城,区域地震活动较为频繁,震级较小,最大震级为3.5级。根据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年),陵川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

1.4 水文地质条件

项目区位于三姑泉域,区内第四系地层中,砂质黄土土质疏松、孔隙发育,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较强,含水性差,当降雨强度较大时,石炭系灰岩孔隙中会赋存少量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当降雨停止时,又会通过地表蒸发和地下渗流很快疏干。边坡稳定性受地下水影响小,当降雨强度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时,地表水径流、入渗径流及表层孔隙水对边坡岩体软弱岩石影响较大,容易发生崩塌地质灾害。

2 地质灾害概况

2.1 地质灾害现状

根据调查,项目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危岩、崩塌,时有碎石崩落。项目区表层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软岩风化强烈,使岩层碎裂呈大小不同块体,甚至呈松散结构。部分坡脚堆积崩积物质,崩塌体块石呈棱角状,一般块径小于0.2m,少部分0.3~0.5m。崩塌体顶部岩体受节理裂隙、岩体结构、风化卸荷、降雨等因素的影响,已处于临界不稳定状态或潜在不稳定状态,局部地段偶见零星掉块现象,在暴雨、爆破震动等因素的作用下,极易发生块体垮塌现象。

2.2 地质灾害规模及发育特征

由于项目区内崩塌物大部分为岩体、少部分风化岩屑、土体,单体小于10000m3,根据崩塌规模等级表,项目区内崩塌灾害等级为小型岩质崩塌。

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强烈,将岩石切割为0.1~10m3不等片状、菱状、块状的岩块,且岩块间孔隙裂隙较大,造成边坡岩体不稳定,并且作用方向向坡面临空侧,使得坡面岩体处于应力不利的条件下,遇到不利因素,有可能诱发崩塌地质灾害。

2.3 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项目区内岩石节理发育密度较大,发育密集的节理裂隙将岩体切割为大小不一的不规则形,在降雨作用下易于脱离母体发生崩塌。崩塌危岩带发育的地形陡坡大于80°以上,较大的地形坡度为危岩体变形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岩体一侧临空,卸荷作用在岩体上产生上宽下窄的楔形疲劳拉张裂隙,随着时间效应的作用,裂隙不断增大、加深,当岩体自身倾倒作用力大于抗拉强度时,岩体出现拉裂进而崩落。降雨作用是危岩体失稳崩落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其破坏表现为降低节理面的抗剪强度、裂隙水对岩块的静水压力、裂隙水的排泄对岩块产生的动水压力。陡峻的地形、节理裂隙发育、软硬岩互层的岩体结构是危岩、崩塌形成的内在因素,卸荷风化作用、降雨、冻融、地震都是崩塌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

3 边坡崩塌稳定性评估

项目区斜坡岩体中有倾向坡外、倾角小于坡角的结构面存在;斜坡后缘已产生拉裂隙;顺坡向卸荷裂隙发育,坡度80~95°;主应力方向与坡向存在夹角,且主应力方向指向临空侧;根据地貌、地质特征分析,因此,认为五谷山边坡为可能失稳的边坡,存在崩塌地质灾害隐患,在目前自然条件下,处于缓慢变形阶段,稳定性差。如遇到连续降雨或强降雨过程,地震等不利因素,诱发边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由于陵川县城近年来雨量较大,最大日降雨量达到198.2mm,随着雨季的到来,边坡随时都有发生崩塌的可能。由于危岩体距离地面约10m高,因此其崩落时的影响范围可能达到20~30m范围。

4 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方案

4.1 工程布置原则

防治工程以保护道路交通行人及车辆免遭崩塌危害为目的,采取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设计。防治工程的设计、施工应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相适应,与地方规划、环境保护等相结合。防治工程的施工应对环境影响小,不会引发其它新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为原则。防治工程的设计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条件,遵循方便实用、就近取材的原则,使工程达到安全、经济、美观和适用。

4.2 工程总体任务

项目区内以危岩崩塌地质灾害治理为重点。主要采取拦挡工程和坡面加固防护工程相结合的措施。

4.3 工程措施布置

拟采用削方除险+挡土墙+SNS柔性防护技术。具体工作及工作量如下:

削方除险工程。项目区内分布有一处土体崩滑和一处危岩体、崩塌体,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崩塌,土体处已发生宽大裂缝,危岩体向外突出,虽不明显,但坡角大于90度,属不稳定岩体,故两处均处于不稳定状态,需对边坡上部进行削坡,下部进行堆坡压实,以确保整治后边坡的稳定和便于边坡绿化。

坡面防护。在危岩体清除后,为了稳固坡面松散物源,在坡面上采取锚杆+柔性网边坡防护。本工程采用主动防护系统,运用SNS柔性网覆盖、包裹在危岩体清除后的坡面上,以防止坡面碎石坍塌、坠落,不仅对崩塌体起加固作用,而且可将落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崩塌体起到加固围护作用,并对坡体坡面进行加固处理。

挡土墙工程。对坡角修筑浆砌石挡土墙,总长度约250m,宽1m,高2.5m,基础埋深1.5m。

坡面复绿。对挡土墙后坡面进行植草复绿,加强水土保持。草种的选择宜满足主根不发达、侧根发达的要求,还应具有抗旱、抗寒、抗贫瘠性的特性并优先选择本地物种。

截排水沟工程。根据现场踏勘和工程治理要求,需坡顶设截水沟,在坡脚设排水沟。排水沟和截水沟采用的浆砌片石、块石的强度等级为Mu20,采用M5砂浆砌筑,表面用M7.5砂浆(厚度为30mm)抹平收光。

5 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5.1 投资概算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及定额,项目概算金额409.14万元,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申请市级财政补助资金300万元,县乡配套资金109.14万元。

5.2 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完成后,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使当地群众能够安居乐业,促进安定团结、社会稳定,同时改善当地地质环境,进一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工作环境。

通过上述分析,开展五谷山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将会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通过五谷山地质灾害隐患治理项目的实施有效防止和控制水土流失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促进人文与自然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2004年6月,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山西省陵川县地质矿产局提交.《山西省陵川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2]2012年12月陵川县国土资源测绘中心编制.《陵川县五谷山地质灾害项目区地形图》.

第4篇: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

Abstract: "Once machine opens, wealth will come; cannon sounds, gold piles up," this is a folk of mining. Encouraged by this folk, people have cruelly stripped the mountains' clothes and "belly cut open", which rocked the mountain in the sun relentless in the seventies and eighties of last century. At that time, using these words to describe the disordered environment of exploitation of mines is very appropriat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ine waste, presents the problems of mine, the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methods of the mining geology, and future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he protection of mining geology.

关键词:残忍;无情;无序开采;废旧矿山;有效改造;地质保护;策略

Key words: cruel;ruthlessness;disorderly exploitation;mine waste;effective transformation;geological conservation;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D1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297-02

1废旧矿上的现状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矿产资源开采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为社会提供必需的资源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也会不同程度地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较严重。矿产资源开发破坏污染土地总面积32万公顷,被破坏土地的恢复率仅为2.84%。主要城市近600个采石场造成主要城市及周边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大气污染。三峡库区部分小煤矿、建材矿山开采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较多的次生地质灾害。

2废旧矿山地质存在的问题

矿山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薄弱,商业性勘查处于起步阶段,早期的调查成果尚需修测、修编及更新。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工作成果精度低、参数少。三峡库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工作严重滞后,商业性勘查刚起,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矛盾突出,缺乏足够的后备资源基地,地勘资金严重不足,地勘队伍人才难以稳定。矿产资源管理较薄弱,矿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滞后,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矿产资源资产化、信息化管理尚未起步;矿业法规、政策、规划、标准不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执法力度较弱,一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监督管理以罚代法现象较为普遍。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程度低,矿山开采中,采主弃副、采富弃贫、采易弃难、乱采滥挖现象较普遍。特别是众多的乡镇集体和个体矿山,开采方法原始,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生产安全条件差,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低。

多数矿山未考虑共、伴生矿产的回收,矿产资源浪费和破坏严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大多数矿山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许多矿产的采、选、冶生产能力失衡,产业链较短,产品结构单一。矿山主要集中在城乡及其周边地区,东部和边远地区的矿山建设明显滞后。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许多矿山企业重开发、轻生态环境保护。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和土地复垦率低,由矿山开发活动触发、诱发、扩大的次生地质灾害较为严重,局部地区水源、大气、土地受到严重污染。

3改造矿山地质的有效方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加强并超前进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提高资源的可供性;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开采,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耗竭速度。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含量,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建立多元、安全、稳定的矿产品供给体系;实现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与商业性勘查分制运行,基础性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一批新的成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开发优势矿产,提高矿产利用效率,实现矿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进一步控制矿山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的监测预防,加大库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促进矿产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矿产资源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建立以矿业权为核心的矿业生产要素市场;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对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执法监察力度。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控资源利用总量。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严格矿山闭坑工作的审查与管理,矿山闭坑应向市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含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闭坑报告。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实施后,经市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合格,方可退还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履约金和土地复垦保证金。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以景观生态学思想和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改变单纯的废弃矿山土地复垦的观点,采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生态农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重点闭坑矿山受破坏土地的复垦与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对现有生产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进行专项规划。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制和责任过错追究机制。对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诱发次生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严重的现有生产矿山,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达标的,予以限产或关闭。切实做到强化管理,定期监督检查,严格执法,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不欠新帐。鼓励采用先进的采、选、冶工艺,开发低废、无污染的矿山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矿山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各级地方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监督矿山企业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

在可能诱发次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建立监测网点,有效地预防次生地质灾害。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标准,矿山“三废”必须达标排放。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类型矿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重建示范工程,进行矿山土地整治与复垦、“三废”的综合处理与利用。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履约金制度与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根据“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原则,鼓励矿山企业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对利用先进技术复垦、开发废弃矿坑和塌陷地的,可优先享受复垦土地的使用权,并依法享受开发荒地后一定时期内的免税;执行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及恢复治理工作做得好的矿山企业减收矿产资源税、优惠贷款、提高矿产资源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利润留成率等优惠政策。

4保护矿山地质的策略

鼓励社会和企业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商业性勘查;鼓励在经济欠发达且具资源潜力的地区开展矿产资源勘查;鼓励矿山企业在矿区周边和深部开展矿产资源勘查;禁止在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重要风景名胜区、重要地质遗迹和文物保护区等区域内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完善矿山“三率”考核体系,加大矿山“三率”监管力度。制止采富弃贫、采厚弃薄、采易弃难、乱采滥挖等破坏矿产资源的开采行为,采用合理的矿山开采系统、先进采矿方法、回采工艺以及先进的选冶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回收率。

参考文献:

第5篇: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

[关键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公平;效率;邀请招标

[作者简介]卢以品,三峡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湖北宜昌443002

[中图分类号]P694;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0-0010-03

三峡库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灾害不仅严重威胁着库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安全和发展。因此,国家高度重视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结合该工程的进程规划分三期用10年时间对库区地质灾害投入100多亿元进行系统的防治。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资金来源于三峡工程专项资金,属于国家投资建设的项目,根据招投标法应采取招投标形式进行工程建设。

一、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招投标之价值目标

1、公平

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公平、公开、公正也是我国招投标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因此,公平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招投标所要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对于招投标来说,公平是指竞争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监管公平等。其中,机会公平是根本,机会公平才能产生结果的公平。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由国家出资建设,招标单位是代表国家进行招标、评标、定标活动的,选择合适的承包单位就是招投标的目的。一方面,地质灾害是区域性的,代表国家进行招标的招标单位是地区性的;另一方面,参加投标的主体将来自全国各地,这很容易滋生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因此,要坚持公平价值目标,给予所有参与投标的单位以公平的竞争机会,抑制有的地方政府为本地区的经济利益授意招标单位排斥外地投标单位到本地投标,或者给本地投标单位以优惠等不公平行为。此外,各级监管机构要大公无私地制定招投标游戏规则,并带头执行这些游戏规则。招标人、招标机构和投标人都应在游戏规则内从事公平的竞争活动,公平对待每一方,这样才能最终保障库区地质灾害治理目标的实现。

2、效率

招投标行为本身是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的。据有关统计,我国实施招投标制度以来,工程项目的节资率平均在3%左右,工期还可缩短10%,大大提高了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使工程造价、建设周期趋于合理,同时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由国家投资大规模、系统地治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在我国是首例,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国家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问题。按的经济决定论,经济的效率价值同样决定了法律的效率价值,法律正是一种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效益的制度。虽然我国招投标法没有明确效率原则,但效率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招投标中必须考虑的价值目标之一。

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效率具体体现为:(1)实际效果的优化。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严重,治理资金的需求是相当大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不会直接创造财富,不能以现在的投资换取将来直接的经济回报,这就要求我们以最少的付出换取最大的回报,也就是资金的使用量尽量最小,但前提是能够达到稳定地质体的作用,这就需要降低工程费用。通过招投标可以让众多的投标人进行竞争,使招标人能在满足项目基本要求的情况下,以最低或较低的价格获得最优的工程项目和服务,从而能够合理地使用投资、节约资金,维护国家的利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2)社会代价的减少。主要是指我们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产出时要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源和无形的时间、人力、知识等。地质灾害有渐进性的特点,早发现一天,治理的难度就小一些;早一天完成工程,稳固地质体的目标就能尽快达到,从而避免一场灾难的发生。因此,三峡防灾工程要求用最短的时间选出合适的施工单位,为防治地质灾害争取时间,实现防治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用招投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是在践行招投标法。招投标法以其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而著称,透明化的程序使最优秀的施工单位脱颖而出,平等竞争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发挥,以较低的成本、较快的进度获得高质量的招标标的,这既符合效率价值,又满足公平的目标,达到二者的共赢是人们努力追求的。没有公平,就不会有可持续的效率;没有效率,任何公平都会失去应有的意义。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由国家出资建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节省成本是我们进行政府采购的宗旨。工程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决定了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去,减少招投标的时间消耗就为工程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对时间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程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特性要求我们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这对经济效率提出了高要求。工程的作用不仅关系到三峡蓄水顺利实现,保证工程效用的发挥,而且对三峡库区环境有很大的改善作用,这又对生态效率提出了要求。综上,在三峡防灾工程招投标中,当公平与效率价值发生冲突时,要把效率作为首要的价值目标,也就是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二、公开招标与邀请招标之比较

根据招投标法,招标方式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但二者在实现公平和效率价值上有所差异:

1、公开招标

公开招标是最具竞争性的招标方式。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为一切有能力的承包商提供一个平等的竞争机会,招标人也有最大容量的选择范围,可以在为数众多的投标人之间择优选择一个报价合理、工期较短、信誉良好的承包商。它是程度最完整、最规范、最典型的招标方式。它形式严密,步骤完整,运作环环入扣。因此,公开招标被视为最公平的招标方式。但同时,公开招标的招标成本高、效率偏低。招标人方面,需要支付招标文件编制、招标、评标场所、评标专家报酬等费用;投标人方面,需要支付报名、差旅、投标文件编制等费用。在公开招标情形下,投标人少则一二十家,多则上百家,每个投标人都付出了较大的投标成本,而最终中标的只有一家,因此,实践中经常出现招标投标费用总和大于招标节省的投资额的情形。这无疑是对社会财富的浪费,可以说,参与投标的企业越多,社会财富浪费的可能就越多。而且,公开招标的程序复杂,所需要的时间多,造成了招投标的低效率。

2、邀请招标

邀请招标,也称选择性招标,是指由招标人向三家以上具备承接招标项目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潜在投标人发送投标邀请书,邀请其参与投标的一种招标形式。邀请招标的优点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1)招标人可以直接选择确定资质等级高、

技术力量雄厚、各方面信誉好的投标人参与竞标,如果操作得当,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有限的竞争可能比公开招标的竞争更为激烈。(2)由于被邀请参加投标的竞争者有限,不仅可以节约招标费用,还可以提高每个投标者的中标机会。(3)技术要求复杂或有特殊专业要求的项目发包,只有少数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采用邀请招标,可以缩短招标时间,提前带来效益。但邀请招标也存在着不足,由于邀请招标参加人数相对较少,易于人为控制,其竞争范围没有公开招标大,竞争程度也明显不如公开招标强,有可能产生暗箱操作的情况,对公平价值提出挑战。

因此,理论上说,公开招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公平竞争,杜绝腐败,但其低效率让人对这种招标方式褒贬不一。纵观国际市场,近10年来,国际上225家大承包公司每年的成交额约占世界总发包额的40%,而他们90%的合同是通过议标获得。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合同条件常设委员会认为,国际竞争性招标浪费时间和资金,效率低下,导致很多承包商白白浪费钱财和人力。相比之下,选择性招标,即国际有限招标则在各方面都能产生最高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英联邦地区所实行的主要招标方式是国际有限招标。

根据我国国情,为保证公平实施强制公开招标等制度是必要的,但招投标的效率更不容小视,否则也不会有公平可言。当招标的费用大于招标所能节省的费用时,招标便显得没有效率。若此时还要强制招标,虚假招标也就有了内在动因。同时,很多项目都要赶市场机会、政策机会等,漫长的审批和招投标过程常常难以契合这种机会。一些发包人和特定承包商之间有一些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不见得就一定会对工程产生负面影响,这时的强制公开招标难免要在发包人心中产生抵触情绪,明招暗定也就不难理解了。而邀请招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很灵活,所需要花费的招标成本相对较低,对招投标双方来说是双赢的方式。因此,应适当扩大邀请招标的范围。对于采购标的较小的项目,或者由于专业性较强而有资格承接的潜在投标人较少的项目,或者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项目等,最好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

三、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招投标模式之选择

如前所述,公开招标公平但效率欠佳,而邀请招标虽然公平竞争性略差,却更有效率,因此,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目标,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招投标宜多采取邀请招标的形式。理由如下:

1、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主要表现在其生成环境条件的复杂性,崩塌滑坡的岩土体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及其极具个性化的特征,动力影响因素众多且具动态特征,变形破坏机理及变形破坏过程十分复杂、多变等诸多方面。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及影响因素的动态作用,使其变形破坏难以寻求确定性规律而往往出现混沌特征,为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其发展方向不具确定性,某些随机性小的变化却可引起整个系统的巨大突变。复杂性决定了地质灾害系统的不确定性,这给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能够满足防灾工程要求的单位数量有限,邀请招标可以直接从符合条件的优秀单位中作出选择,保证工程尽快投入建设,实现招投标的经济效益。

2、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要求的时间紧、任务重,早立项、早施工,早一天进行防治,就可能防止一场灾难的发生;早一天治理,就可能避免更严重的损失,正是工程的这一特殊性对时间要求的紧迫性而使得公开招标在效率方面显得略逊于邀请招标,邀请招标满足了这一时间要求,实现招投标的时间效益。

3、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现状和趋势让我们看到了库区防灾工程任务的艰巨性。工程所需资金的数额是巨大的,而资金的来源只有从国家的三峡工程建设资金中提取,资金上的短缺是困难之一,因此,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减少工程成本,以最少的资金投入,换取最大的防治效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邀请招标不管是在节省时间方面,还是在节约资金方面,都比公开招标有优势。进行防灾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在保证工程效用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建设任务,以最少的资金投入保证工程质量。邀请招标在节省资金和保证招标公平、公正性两方面做到了更好。

总之,三峡防灾工程的特点要求我们应该采取邀请招标的方式,这既没有违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又能实现效率,实现业主和投标人双方的共赢。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相比公开招标,邀请招标付出的法律成本和监督成本更高。针对邀请招标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可以相应地采取一些措施予以规范和完善。一要扩大邀标对象的普及面,可以建立相应的信息库,扩大信息库容量,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实行信息库资源共享。二是要保障充分的信息公布,以提高邀请招标的公开性,这是实现邀请招标公平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三要加强资格预审,结合信誉、供货质量、售后服务、不良记录等考核内容,有选择性地选取邀标对象。四要规范操作行为。此外,还可以借鉴国际惯例,适当使用议标等方式。

[参考文献]

[1]朱忠荣,等,价值工程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运用[J],矿业工程,2005,(3)。

[2]李建民,浅谈邀请招标[J],山西建筑,2008,(1),[3]刘芳,等,浅谈水利工程中的邀请招标[J],工程招标投标,2007年,(8)。

第6篇: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

关键词: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安康市

安康市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优势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处北纬31°42′27″ ~ 33°50′26″,东经108°01′13″ ~ 110°12′02″之间。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土地总面积为23536.31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45%,居全省各市(区)第四位。区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1.1土地资源。安康市境内大地构造位置属于秦岭地槽褶皱系南部和扬子准地台北部汉南古陆的东北缘,自然成土条件多样,土壤类型复杂,有潮土、水稻土、黄棕壤、紫色土、棕壤、暗棕壤和山地草甸土等。

1.2 水资源。安康市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汉江干流自石泉县西部入境,由中部斜穿过境,于白河县东北部出境,由西向东横贯全市,是陕西省河流密度较大的地区之一,区内河网密度1.43km/km2,呈“叶脉状”排列。安康市地下水资源丰富,2009年地下水资源总量17.54亿立方米,可开采量2.05亿立方米。主要集中在石泉―安康等几个山间盆地,秦巴山区均为裂隙水,而转补于地表水。全市水体多属重碳酸型,弱矿化水质,PH值约7.7 ~ 8.2,基本无污染,适宜生活饮用和工农业生产。

1.3 气候资源。安康市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由于秦岭巴山天然屏障作用,形成特殊的气候区:区内地势高低差异悬殊,垂直地带性气候具有亚热带向山地暖温带和山地温带过渡性的气候特性。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冬季温和,春季升温快且波动大,秋季降温急骤,夏季炎热。雨热同步,四季分明。安康市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雨涝、暴雨、冰雹及春季冷潮,夏季伏旱、旱涝交替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

1.4生物资源。安康市因处于北亚热带气候区,并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在山地地形的影响下,形成了特殊的北亚热带生物气候带,区内生物既有独特的地方种,又有亚热带和暖温带生物,生物区系类群复杂,种类繁多,南北生物荟萃。有野生植物3300余种,栽培作物60多种,被誉为“天然植物基因库”。

2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不利因素

2.1、城市中心性明显增强,小城镇发展势头强劲

2.1.1 城市用地结构不尽合理,城市职能不尽完善,城区建设用地结构中,居住用地人均约为45平方米,所占比重较大,工业用地人均仅7平方米,低于国家标准,且布局零散。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较小,要构建宜居的生活环境,建设山水园林、绿色生态城市,需提高城市人均绿地指标,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2.1.2村庄分布区域差异较大。安康市地貌呈现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点,山地和丘陵约占市域总面积的97.93%,川道平坝仅占2.07%。城乡建设用地多沿河谷布局,呈点轴状分布,由于地处秦巴山区,可供选择进行城乡建设的用地空间非常有限,很难形成人口、资源的聚集地。

2.2资源开发制约因素多,开发利用率较低

2.2.1交通不便,限制矿产资源的开发,山高人稀,交通十分不便,交通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且建设难度较大。因此,虽然安康发现的矿点很多,但由于交通“瓶颈”的制约,导致除旬阳外其他九县(区)地质工作程度均较低,许多矿山仅有矿种无储量报告,极大的限制了矿产资源的开发。

2.2.2 开发利用方式粗放,易形成地质灾害隐患。全市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矿山总体上呈多、小、散的特点,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低,工艺水平落后,管理水平不高,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目前全市瓦板石的成品率达不到10%,社会效益较低,并且产生大量弃渣,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2.3.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安康市是地质灾害高发区,仅2000年、2003年、2005年、2007年这几年间均发生过大面积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地质灾害的频发成为影响安康市经济发展的第一大隐患,而安康市水利发展中存在水资源调控能力低、防洪减灾体系不健全、水土流失严重、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管理观念及手段落后等问题,而堤防工程防洪标准普遍偏低,除安康市城区部分河段防洪标准达到100年外,其它县城防洪标准为5 ~ 20年不等,乡镇大部分堤防防洪标准不到10年,有的不到5年甚至无堤防。

3.1、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合理配置和利用矿产资源

针对安康市不断发展的现状,安康市适时的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不断为调节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的矛盾、促进用地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实现非农建设的占补平衡,科学合理布局交通、电力、能源、环保、工矿、城乡建设用地,划定各类土地用途区与建设用地管制区。加强矿业秩序整顿,合理制定矿业规划,保障矿业可持续发展。

3.2、治理水土流失,促进绿色生态建设。安康地处生态脆弱的秦巴山区,长期以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对土地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土地垦殖过度,林木毁坏严重,地质灾害发生率逐年上升。因此在近十几年以来,坚持以“经营绿色、建设绿色安康”为发展战略,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一・五”期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24.5平方公里,仅2009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1157平方公里,其一年治理面积就达到“十一・五”期间治理总面积的30.25%,占全省当年水土流失治理总面积的16.90%,治理效果显著。治理水土流失对减少河流泥沙,减轻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3.3、建设基本农田,提高土地质量。建设基本农田可以提高土地的质量,实现稳产高产的目的,同时也为提高土地的集约化水平奠定了基础。

第7篇: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

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

2、项目概况。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1、发展规划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2、产业政策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3、行业准入分析。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1、资源开发方案。资源开发类项目,包括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应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可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2、资源利用方案。包括项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资源品种、数量及来源情况;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矿、伴生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对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程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是否会对地表(下)水等其它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3、资源节约措施。阐述项目方案中作为原材料的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及水资源节约的主要措施方案。对拟建项目的资源消耗指标进行分析,阐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论证是否符合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相关要求。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阐述拟建项目所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阐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分析拟建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计算各类能耗指标,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是否符合能耗准入标准的要求。

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阐述拟建项目为了优化用能结构、满足相关技术政策和设计标准而采用的主要节能降耗措施,对节能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1、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包括项目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占用耕地情况等内容。分析项目选址是否会造成相关不利影响,如是否压覆矿床和文物,是否有利于防洪和排涝,是否影响通航及军事设施等。

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占地规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集约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耕地占用补充方案是否可行等。

3、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对拟建项目的征地拆迁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依法提出拆迁补偿的原则、范围和方式,制定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并对是否符合保障移民合法权益、满足移民生存及发展需要等要求进行分析论证。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l、环境和生态现状。包括项目场址的自然环境条件、现有污染物情况、生态环境条件和环境容量状况等。

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包括排放污染物类型、排放量情况分析,水土流失预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对流域和区域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按照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政策法规要求,对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提出治理措施,对治理方案的可行性、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4、地质灾害影响分析。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的项目和易诱发地质灾害的项目,要阐述项目建设所在地的地质灾害情况,分析拟建项目诱发地质灾害的风险,提出防御的对策和措施。

5、特殊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对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和自然景观等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

第七章 经济影响分析

1、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通过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评价拟建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2、行业影响分析。阐述行业现状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分析拟建项目对所在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对是否可能导致垄断等进行论证。

3、区域经济影响分析。对于区域经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空间布局、当地财政收支、社会收入分配、市场竞争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

4、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投资规模巨大、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进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应分析拟建项目对经济安全的影响,提出维护经济安全的措施。

第八章 社会影响分析

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阐述拟建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活动对项目所在地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

2、社会适应性分析。分析拟建项目能否为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评价该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性。

第8篇: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

0 引 言

黄石地处鄂东南部的长江南岸,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咸宁―大冶褶断带中,褶皱与断裂构造发育,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结构分布广。特殊的地理地质背景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基础条件。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在自然地质和城市建设、土地矿产资源开发、交通建设等人为工程活动双重影响下,产生了大量的地质灾害,图 1所示是2014年黄石市地质灾害点分布图。由图可见,黄石市地质灾害环境呈现分布广泛、类型复杂、致灾率大、突发性强、隐患多等特点。

《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要求“加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短期预报、快速响应”,《湖北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建设“覆盖重点地区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黄石市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也针对黄石市“矿山环境和地质灾害问题突出,环境治理压力大”的现状,明确指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面对地质环境问题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这一严峻形势,加强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实现黄石市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科学化与现代化,已成为黄石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图1 黄石市地质灾害点分布图(2014年)

1 现状和问题

1.1 业务和现状

黄石市地质环境工作包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四个方面[1],主要由黄石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进行业务管理,湖北省黄石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提供地质环境管理技术支撑。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地质环境信息化系统建设严重滞后,地质环境信息管理、预警预报和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尚未完全开展。不过经前期“金土工程”建设,“一张图”管地、“一张图”管矿、国土资源综合监管系统已初步建成,信息化建设基础良好,大部分已实现省、市、县三级专线联网,全市已建立了市县两级视频会商系统,各区县地环管理部门已采购基础性软硬件和安全管理设备,都已建立了相对完备的信息化机房。数据资源方面,已经建成全市水文、地质环境、地灾调查与区划、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等数据库。动态监测方面,已建300多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覆盖主城区的10余个地下水监测点,以及大冶铁矿、金山店铁矿、铜绿山等十几处矿山企业监测点。

1.2 现有问题分析

经过对黄石市地质环境信息化现状开展深入研究后,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数据量大且标准不一,数字化质量不高。由于缺乏符合黄石本地实际的各类技术和操作标准,数据采集、汇交、检验的标准并未完全一致,使得在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数据既无法保证质量,又不能保证异构数据的有效兼容,严重影响到地质环境相关业务的进展和综合分析等工作的进行。

(2)数据分散,共享性不高。黄石市已建省市县三级联通模式,但地质环境数据尚未纳入到统一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体系中,缺乏统一有效的数据管理、共享服务机制,制约了地质环境相关业务工作的发展。

(3)信息管理和应用系统建设发展滞后,综合分析和应急指挥能力较弱。黄石市尚未建立地质环境信息管理和业务应用系统,难以满足政府部门的辅助宏观决策需求,也难以满足专业人员的综合分析需求。

(4)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落后、监测设备稀缺,地质环境监测系统不完善。地灾监测主要依靠群测群防,群测群防点虽达356个,但无长期专业监测,且耗费人力,漏报率高。仅有的少数专业监测点也存在监测周期短、可延续性不足等问题,工程验收后监测工作即停止,监测效果差。地下水监测点则仅余7个,数量少、获取数据周期长、覆盖面低、可用性不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多为中央拨款专项监测,但因资金、管理、体制、技术等多种原因,整体上处于停滞或者进展缓慢状态。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尝试就黄石市本级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数据标准化、业务系统应用扩展、监测系统完善等内容进行探索,搭建黄石市地质环境信息化总体建设框架,对数据获取的感知层、数据应用的业务层、地环管理的用户层等多项内容开展具体研究。

2 信息化总体框架的设计

依托地质环境信息化基础设施与网络环境,以管理制度、标准规范与人才队伍为保障,将地质环境数据纳入到黄石市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基于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平台、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应急技术支持平台、地质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围绕黄石市基本地质灾害监测与信息管理、地下水监测与信息管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与恢复治理、地灾预警预报与应急响应四大业务,建设统一的地质环境“一张图”信息服务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地质环境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与现有相关系统的衔接和继承,为政府单位、技术专家和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应用和信息服务,全面提升面向领导决策、政府管理、地环调查、公众服务的地质环境信息服务能力[2]。

系统总体框架涵盖基础层、数据层、平台层、业务层、应用层、用户层六大模块,架构图如图2所示。其中,基础层以计算机硬件和网络支撑环境为主,依托传感器、视频等监测设备,结合移动通讯网络、单兵设备、大屏显示设备、GPS等设备,是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系统、数据管理体系、地质环境信息服务体系、应用体系的基础,如图3所示。基础层依赖地质环境网络,进行网络系统整合是实现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地质环境信息交换、地质灾害远程会商及应急指挥的基础。纵向连接省市县三级,横向连接市政府其他部门和相关单位。地质环境信息网络体系的建立与整合,就是要保证监测、调查数据的快速、有效传输,保证数据信息的汇集、综合处理和分析应用[3]。移动数据采集系统、自动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单兵设备使用3G、4G、WCDMA、GSM等格式的移动通讯网络、无线网络、卫星线路进行信息实时传输,各部门间则通过国土资源专网进行通讯。

图 2 黄石市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

数据层主要包含各类地质环境数据,主要分为基础地理、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等方面的数据。地质监测数据的获取是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地下水环境恶化、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实现对黄石全市范围地质环境的有效监控和管理,有效遏制地质环境恶化,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建设事业支撑一条线”[4]。针对黄石地区地质环境问题严重、点多面广的特点,对规模大、稳定性差、危险性大、经济影响大的区域进行重点监测,对其它的进行一般监测,同时开展覆盖全市范围的地下水监测,建成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具体技术路线如图4所示。

图 4 黄石市地质环境信息化技术路线图

目前,黄石市地质环境信息化工作的具体方法如下:

(1) 在对各监测点进行地形地质图测绘的基础上,开展地质环境专项调查,同时充分收集以往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2) 在环境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各类地质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形成机制,并结合收集的资料和勘查工作成果,确定监测的范围及对象,制定针对性强、经济、合理、有效的监测措施。

(3) 在监测点布置后,要及时采集数据,保证监测资料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对采集后的资料及时分析,并向相关部门进行通报监测成果,将异常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及财产安全。

(4) 加强预警监测工程竣工后的后期管理和保护工作,加强宣传监测设施的重要性和监测的意义,防止人为对治理工程的破坏。

(5) 加强预警监测设备的维护工作,对出现问题的监测设施及时维护,杜绝因维护不及时造成监测资料的中断。

目前黄石地区地质灾害点共356个,其中省级监测点2个、市级监测点19个、县(区)级监测点89个,其它监测点246个。经过实际调研分析,拟对2个省级监测点和16个市级监测点建立专业监测网络,对其它监测点本着节约原则,继续进行群测群防。地下水监测则以完善为主,增加地下水监测孔。拟设计增加监测孔35个(其中城区8个、大冶市15个、阳新县12个),初步实现地下水监测网络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处理的监测体系。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则由相关管理部门督促矿山企业负责实施。对于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矿山以及责任主体灭失的矿山,则由地方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监测。矿山监测点的建设需要请有资质的单位根据矿山实际情况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设计,方案经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市、县监测机构审查后方可进行监测点建设和实际监测工作。

平台层为各个业务系统提供完整的用户管理、数据接口、服务配置、请求服务管理、应急方案管理、信息共享管理等平台功能。

业务层则根据黄石市当前具体的地质环境管理业务进行定制。

应用层是在平台层的基础上,围绕具体的业务而进行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应用系统开发。

用户层主要包括政府部门、技术专家、社会公众三大类,是地质环境信息化成果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政府机构一般通过政务专网提供服务,技术专家则依靠VPN或者政务专网提供服务,社会公众主要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

标准规范体系是信息化过程中保障和促进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网络互通互连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防护体系是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保证。组织体制、管理体制、人才队伍是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第9篇: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由于极大的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极容易导致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损害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公路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的产生不仅有地质等方面的自然因素影响,更是缘于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巨大破坏。这要求我们在公路工程施工时,必须针对施工地段的具体自然生态状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过大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地质灾害的产生。

一、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地质灾害的产因和危害

(一)公路工程施工中主要的地质灾害

1.滑坡

(1)滑坡的危害

滑坡容易导致公路被损坏,河道、农田和水库被堵塞、覆盖、淤积等危害。

(2)地质因素

滑坡是多是在斜坡下面岩石坚硬而上面覆着松散的堆积层等类似情况下产生的,常见于比较高、陡、岩石松散的山坡和被水侵蚀严重的陡坎。

(3)人为因素

公路工程施工中在斜坡顶部堆积各种材料和废物或挖开坡脚以及不当的排水方法和爆破施工方法都容易引发滑坡。

(4)形成时间

形成滑坡的时间多是大量降水或冰雪大量融化时,导致滑坡层吸收水分加大负载受重力影响而下滑。另外突发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也极容易导致滑坡的产生。

2.泥石流

(1)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含有大量的石块和泥沙等物质,可以摧毁路基等公路设施并对村庄、城镇造成巨大的破坏。

(2)地质因素

泥石流的形成多在只有一面出口的瓢状地形,由于其他三面环山,地表多是风化岩石,比较容易汇集泥石流所需的固体物质杂屑和水源。

(3)人为因素

公路工程施工中没有合理的布置修路废弃的土石方等,都可能提供了泥石流产生所需要的条件。

(4)产生时间

泥石流产生的动力来源于大量水源,同滑坡类似。当有暴雨或大量冰雪融水时容易产生泥石流。

3.崩塌

(1)崩塌的危害

崩塌有山崩、落石以及塌陷等类型,容易对崩塌附近人们的生命财产形成巨大危害。

(2)地质因素

崩塌的形成多需要有相当的高差和坡度,根据不同土壤、岩层等地质情况的不同,具体形成崩塌所需的高差和坡度也有差异,地震等地层运动强烈的地区多容易产生崩塌。

(3)人为因素

公路工程施工中大量从坡脚取土、大爆破施工等能够加大坡度、高差的行为都会减弱山坡原有的支撑稳定性诱发崩塌。

(4)发生时间

崩塌也受雨水和冰雪融水的影响,大量水分渗入岩土层增加了负荷,极易导致崩塌。

(二)其他地质灾害

1.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的产生因素主要是基于粘性土的特点,由于地面不实容易出现地面沉降对公路设施造成破坏。

2.采空塌陷

采空塌陷多是由于煤矿开采导致的地面坍塌,由于煤层开采沉陷产生地表的变形导致公路工程施工中出现地表倾斜、排水不畅、路面和桩基变形破裂等情况。

3.地裂缝

地裂缝的产生受地质情况影响,多由地震和煤层塌陷等影响。

4.砂土液化

砂土因为受压力的影响而持续产生变形,一般产生于粉土含量高的地区,砂土液化会导致路面和路基受损等危害。

二、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认真的考察和监测,在确保施工不受已有地质灾害影响的前提下,避免施工工作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大破坏,不人为的制造地质灾害。

1.滑坡的防治措施

防治滑坡主要有排水减载等方法,在已发生或可能发生滑坡的区域建立排水沟避免水源渗入坡体岩土,对坡面进行保护,通过取土来减小坡顶负载,消除坡体积水,用钻孔引出地下水等方式疏干地下水源,并通过支档抗滑、种植树木等方式稳定坡体岩土层。

2.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泥石流的防治主要采用槽、坝和堤等排导工程,在泥石流形成区用V型固床槽稳固沟床和山体,减少产生泥石流的堆积物,在泥石流沉积区用导流堤和排洪道引导泥石流的流向;另外还可通过拦石坝在泥石流的中游流通区对泥石流中的泥沙进行拦蓄,提高河床来对泥石流进行削弱,并可用多级透水性拦渣坝减少石块的危害;最后对泥石流可能发生的区域通过种植各种树木等生态环保措施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护滩护岸,从根本上消除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3.崩塌的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中需要定期监测崩塌易发的地区,避免由于开挖和爆破施工造成崩塌,在危险地带设立安全警告标志,清理可能崩塌滚落的石头等堆积物,对可能崩塌的区域设置浆砌片石挡墙等防护墙或钢丝网,并针对边坡的情况采用刷坡或建梯台分级刷坡的措施。

4.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地面沉降的治理一是要清除地表的浮土和腐殖土等松散土层,压实地基,保证路基下土层的压实度满足施工要求;二是控制碎石和砂砾等杂图的人工填筑,保证路基用合乎要求的填料;三是施工中拆迁的建筑基础也要挖除,不能挖除的也要保证其高度在路槽底1.5m以下。

5.采空塌陷的防治

采空塌陷的防治主要是在公路工程施工时采取对路基加宽加高,对桥墩加大,对采动裂缝进行灌浆处理等措施。

6.地裂缝的防治

公路工程施工最好避开地裂缝区域,不能避让的情况下一是要保证路段与断层平行分布;二是切断路段与地裂缝关联,挖堑壕与地裂缝相连来控制地裂缝发育;三是对于非构造地裂缝根据其具体成因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如煤矿开采引发的地裂缝需要及时回填来控制地裂缝的发育。

7.砂土液化的防治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要注意通过垫土筑堤并采取碎石桩等方式提高砂土抗液化能力。

三、防治地质灾害的建议

地质灾害不仅对公路工程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且由于其成灾的缓变性还将对公路造成持续的影响,,需要公路工程施工中防治相结合,进行规划治理。对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建议如下:

1.注重地质勘察,做好工程规划

公路工程施工前要进行细致、全面的地质勘察工作,根据施工区域的具体地质情况敲定工程规划,兼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环保工作与工程施工同时进行

公路环保工作包括设立各种防护林带等针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绿化防护工程,确保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同时完成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从根本上防治地质灾害。

3.建立公路地质灾害的预测和保障体系

通过高科技技术手段健立健全防治公路地质灾害的相关体系,提高公路系统预测、防护和控制地质灾害的能力。

4.提高公路工程施工人员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和工作能力

通过地质灾害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来提高相关人员对地质灾害的重视,提高其防范地质灾害工作的能力。建立责任制度并完善奖惩制度来保障公路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执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