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其他学 科的学习,因而搞好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龙头产业”。
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学还存在许多难尽人意之处。有些初中毕业生,学了八九年的语文,竟 写不出一笔规范的汉字,做不出几篇像样的作文,说起话来也言不由衷,辞难达意。正如当代语文教育家张 志公先生所言:“无论在教师方面,还是学生方面,花在语文课上的时间精力与它的效果是不相称的,其结 果就是达不到学以致用。”应试教育使本该与生活十分贴近的语文教学退缩到几本教科书上,从而失去了应 有的生命力。
因此,中学语文数学必须从应试教育的怪圈里解放出来,必须注重和突出素质教育。下面笔者就如何实 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更新观念,继承创新。
要顺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就现有中学语文教师来说,无论年长 的还是年轻的,在校期间接受的是应试教育,走出校门所实践的还是应试教育,在教师整个受教育以及从事 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一些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很大。虽然近些年来一些旧的教育思想受到了 现代教育理论的批评,也受到当今教育改革大潮的冲击,但它们仍死死地困扰着许多教师,不仅禁锢了教师 的思维方式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而且还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利于学生发展的错 误做法。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教育思想,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被许多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加以强化,使得学生校内外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得围绕习题训练;以考试成 绩作为主要标准的做法,更是把学生牢牢地捆在这个中心轴上转,使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受不正确的人 才观的影响,有些教师唯升学是才,唯高分是才,对少数尖子生偏爱有加,冷落了绝大多数普通生;不少教 师仍抱着中国传统教育的“苦读观”不放,将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操作和苦读作为达到教学目标的唯一方法 ,却不思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使学生“巧学”“乐学”。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一种 更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 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工作等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和个性特长得到全面 协调的发展。对于广大语文教师来说,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不仅仅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的变革 ,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彻底转变,这是一个扬弃过程,是对应试教育合理成分的继承和不合理成分的革除 。只有教师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语文教学改革才能得以深化,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施到位。从这个意 义上讲,更新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二、研究学生,把握规律。
众所周知,做任何工作都必须遵循规律。语文教学自然也不能例外,它包括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教学内 容和方法的选择,教学环境的优化等;同时,教学规律是根据学生发展规律概括出来的,包括对学生各个发 展阶段身心一般特点的认识和各类学生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过程等情况的掌握。因此,深入认识和研究学生, 有助于我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笔者认为,研究学生首先必须从实际出发,承认学生的差异,由此出发建立我们的人才观、育才观、量 才观,这是差异教育理论的核心。其次是从整体入手研究学生的素质结构,对每一个学生有个全面的而不是 片面的认识,从分析整体素质结构的“内差异”入手,认识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寻找“突破口”,采用“扬 长避短”的方法,去促进学生转化。此外,还必须看重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扬,重视学生 的内因作用,这是促进各类学生发展的依据。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各类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 的。我们对各类学生都要历史的和现实的、学校的和家庭的、生理的和心理的多方面进行调查、观察、综合 分析,力求寻找主要原因,进行有效教育,以促进各类学生的良好发展。
三、因材施教,科学评价。
在更新观念、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还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课堂是实施素 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我们应大力推广以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为突破口的教学改革。教学中提高单位时间的信息 量,提倡教学媒体的多元化,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训练式为开发式,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教师 应努力做到在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施加不同的影响,并针对学生间的差异开展多侧面、多层次的引导,以发 展不同类型学生丰富的个性,满足不同类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如,进行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分层 次教学。其特点是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能力,将一班学生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层次,然 后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和考核,因材施教,分层达标,全面提 高学生的素质。
与此相联系,对学生的评价也要以素质为标准,要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的内容要全面。 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更要注重能力的考查。要以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知识点为依据,不任意拔高要求 。要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确定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分数比例。其次,评价的方法要多样化。实施四个结合 ,即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口试和笔试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全面考核和抽样考核相结合。此 外,评价的过程要民主化。在评价中,不仅要注意结果的评价,更要注意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的评价。
四、加强修养,提高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 综合教育 知识体系 研究
一、当前理工院校综合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不容乐观。一些学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政治和国家大事漠视,社会责任感缺乏、集体意识淡薄、劳动观念不强、文明素养较差,知行不统一、诚信意识淡化、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较强,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信仰宗教问题方面,大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有上升趋势,调查显示:大一学生为0.58%,大三学生为14.44%。大学生考试不诚信现象也非常严重,考试作弊或有过弊想法的占55.85%。
2、综合素质测评不全面,考核工作流于形式。目前,大学生素质测评在各高校的称谓虽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以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颁发的《中国普通高校学校德育大纲》、《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作为学生素质测评指标的设计依据,把学生的素质划分为德、智、体等三个主要方面,并分别赋予权重,加以累计,并通过对学生得分分值的排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由于评价体系产生于过去的应试教育,容易导致学生注重智育评价,而忽视了对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没有体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的思想,在一程度上影响到第一课堂的教育效果。
3、德育教学模式、方式单一。一直以来,许多高校不重视德育工作或者是师资力量投入不足,加上学生对德育课程缺乏兴趣,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使得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方法单一。调查发现,40.82%的学生希望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38.78%的学生希望演讲、辩论、看电教片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因此,德育教学模式和方式改革迫在眉睫。
4、教育资源零乱,教育目标不够明确。高校除第一课堂之外,可利用的资源很多,如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日常管理教育、课外科技文化学术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
虽然开展的工作和活动很多,但是没有形成合力,也没有形成明晰的教育目标,教育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综合所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从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综合转变入手,提出培养原则和途径,其中开展综合教育不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二、关于综合教育概念的界定
综合教育,特指在校四年除教学活动之外的教育活动(主要是指第二课堂的教育),与第一课堂相辅相承,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和中心,促进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涉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人文社科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身体心理素质教育等多个方面,它是非智力因素培养、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人才培养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时代对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的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起到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协调发展的作用。
三、构建科学有效的综合教育知识体系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综合教育包含了德育的主要部分。因此,综合教育比专业素质教育在深层上更能反映人才的质量,所以要予以重视。综合教育知识体系主要由四个教育模式,即思想教育、创新教育、文体活动、社会实践,24门课程组成[ 14门必修课程(核心课程),11门选修课程]组成。要求学生在四年内分阶段修满53学分。
1、思想教育,要求学生修满16个学分,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日常思想教育、品行鉴定、操行表现,毕业教育,商务礼仪等。
(1)入学教育与军训。军训是一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途径,通过军训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掌握一定的军事技能,磨炼意志品质,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人民的好思想、好作风、好传统,同时与入学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校规、校纪、安全、专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并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每年新生入学后即参加军事训练和入学教育,时间为2周,2学分。入学教育主要内容为家长座谈会、开学典礼、校园参观、专业介绍、校史介绍、校纪校规学习等;军训主要内容为:部队常识、军事理论、队列、拳术、阅兵等。
(2)日常思想教育及品行鉴定。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遵纪守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修养。主要内容包括:形势与政策教育,采取集中报告的形式,由社科系教师担任报告员;报告、讲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热点、焦点问题;组织班级学生参加升国旗活动,增加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党团班级活动,主要包括: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与教育,团校团课教育,主题团日活动、团支部风景线活动、团内民主评议、评优表彰、主题班会等;大力加强大学生党员"三个代表"实践团建设,使其成为大学生党员自主开展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优秀团体。
(3)诚信教育。诚信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诚信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诚信品质。本活动项目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安排,以助学贷款、缴纳学费、考风学风建设等工作为契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蕴教育,并建立学生个人诚信档案,组建学生诚信考核体系,并逐步与社会接轨,为用人单位提供依据,努力促进 “人人知诚信、处处讲诚信”的感恩、和谐的学校氛围的形成,着力增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4)毕业教育。主要安排在第八学期。以第一课堂《就业指导课》为依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择业教育、文明离校教育、毕业生评教、毕业典礼、优秀毕业生评比表彰等,以“毕业生文明离校月”等活动为载体,帮助毕业生正确理解国家现行毕业生就业方针和政策,帮助暂时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办理好户口、档案存放手续,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专业前景,客观分析就业形势,正确处理就业与深造、职业与事业的关系,培养大学生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意识。
2、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指个人提出新理论、新概念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就表现形式来说,创新能力就是发明和发现,就是人类创造性的操作化。大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能的,只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本项目要求学生修满12学分,首先通过课堂主渠道 “创新学”的讲授,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创新理论、意识和观念;其次由学生处和校团委开展系列活动,包括科技竞赛、学术讲座、、科技学术报告等,科技学术报告(讲座),旨在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素质,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同时建立制度保障,规定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该科目学分不得少于6学分,提前一年毕业者可减免2学分。
3、文体活动,要求学生修10学分,包括文艺活动、美育活动和体育达标。通过学生文化艺术节、寝室文化、社团文化、卡拉OK、舞蹈、话剧、百科知识、书画等活动活跃和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人格境界,陶冶情操,增进友谊,拓展素质。通过早锻炼、体育课、群众性健身活动、课外自由活动、球类运动和体育比赛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身心素质。一年级学生可采取集中做广播体操的方式进行,二、三、四年级则主要采用跑步打卡的方式。
4、社会实践,要求学生修满12学分,包括寒暑假社会实践、社会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勤工助学、党团活动。通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使学生在深入社会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了解国情,学习革命传统,接受实践锻炼,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身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劳动观念、群众观念,走与工农相结合的成长道路,可以将自己所学到的书本知识和社会的实践情况结合起来。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自身的全面素质,同时,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能够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办一些实事,并为社会作一些贡献,又使自身在奉献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锻炼。
眼下,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我们在全新的理念中和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实施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抓住新课程改革契机,切中创新教育的要点,我们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可发展,个个有创新,而且要懂得人才要靠人才培养,素质只得需素质培养的哲理。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得充满创新的活力和创新气氛。
一、创设创新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打造创新学习平台是我们实施创新教学的首要任务,创设创新学习情景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制约着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主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才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那么教师就要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应独出心裁,更应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产生质疑,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质疑”、“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和问题的提出,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设计,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认识了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改变被动状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大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全面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我们认识到,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同时也证实学生不完全是个接受器或知识容纳器。我们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也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二、注重开放性教学 提高创新能力培养
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社区教育在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提高社区居民思想文化素质、促进社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委员会认为:“成人教育对于今天世界上许多成人来说,是代替他们失去的基础教育;对于那些需要应付环境新要求的人们来说,是延长他们现有的教育;对于那些已经受到高级训练的人们来说,是给他们提供了进一步的教育。”成人教育应奉行终身教育思想,促使人们走向成熟,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质量,追求美好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而担负成人教育使命的成人教育中心校,就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适应群众终身教育需求,创造条件开展各类培训,服务地方经济,提升成人教育的活力和魅力。
目前,社区教育的发展总体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区域之间的社区教育发展还不平衡,农村乡镇社区教育比较薄弱,这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要广泛开展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村居、学习型家庭等的创建工作,面向各类成人举办各类学历、非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实施“教育富民工程”、“两后双百工程”、“现代农民教育工程”、“新市民培训工程”等,在终身教育的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以农村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基础,构建农村终身教育的网络体系
当前农民的终身教育问题虽然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但要真正落到实处,还存在许多障碍:一是受广大居民自身主观意识的限制。终身教育、社区教育要以人为本,除了政府部门的积极倡导,成人教育中心校和社区教育工作者及有识之士的努力外,还需要乡镇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由于农村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初始进程中,村居一线的干部和广大公民还普遍存在对终身教育、社区教育认识不到位的现象,乡镇内的各类组织对终身教育、社区教育支持度还不够,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不够高。二是受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制度的限制。乡镇农村人们的思想观念滞后于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往往人治的成分大于法治,制度的不完善使终身教育、社区教育难以开展。三是受管理体制的限制。涉及社区教育的部门较多,每个部门都从自身的角度来认识和开展工作,政出多门,比较混乱。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觉得应以农村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基础,构建农村终身教育的网络体系。加快推进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向社区教育中心转型。成人教育中心校要深入村居、田头,广泛宣传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内涵,积极营造“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氛围。沉入基层,贴近农民,调查研究,了解当地农民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以及本地条件适合做什么。通过宣传发动和调查研究,配合有关部门定期开展各类培训,使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成为农村乡镇终身教育、社区教育的主阵地。
二、以专业教师为骨干,构建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农村成人教育的根本之所在,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不可能开展各类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已成为制约农民教育的关键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师资水平偏低,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相当一部分学校无专职教师,大部分教师是从中小学校调进,他们年龄偏高,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又微乎其微,这些教师对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知之甚少,无力去指导和培训农民,更谈不上为农民终身教育服务了。要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吸引人才入手,引进新毕业的各类专业毕业生到成人校,并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晋级等方面与中小学教师实行同等待遇,使这些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从而改变现有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教师队伍不合理的状况。另外,农村终身教育的教师队伍只靠专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选拔和配备一支学科齐全、专业技能过硬、数量足够的兼职教师队伍是改善农民终身教育现状,提升农村各类教育培训质量的当务之急。成人校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依靠远程教育的优势,借助国内外名师的力量开展农民终身教育。
三、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核心,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农村成人教育培训活动
【关键词】:知行合一;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模式;问题研究
一、陶行知“知行合一”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构建主义认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生行为决策机制和认识架构的优化,当学生的主体认识模式能够与自身的行为意识相匹配时,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就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来看,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依然有着现实意义。知行合一既可以看做是学习者应该达到的学习标准,也可以看做是教育者应该做到的教育标准。它不仅强调言行一致,行为认知与理论素养要相互统一,更深刻指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要紧密联系,用知识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收获正确的理论认识。如果单纯从教育学角度来看,“知行合一”强调的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的行为主体是老师,老师应有的职能是教授学生做人,向学生传递知识,解答学生的学习疑惑。那么在“知行合一”的教育标准下,老师所要发挥的职能便是“教学合一”。这就要求老师要将不同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要将二者融汇一体,要突出教育的引导性和教学方法的指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能够让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迎合学生的预期发展期望,关注学生的个体认知模式,根据学生行为决策机制的不同来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二、“知行合一”的价值认知意义
“知行合一”价值理念作为一种源于生命个体价值、意识习惯、认知模式而形成的思维引导方法,对帮助个体形成正确的三观意识有着重要影响,决定着个体的意志和心理水平。因此老师要以加强学生的素质引导,通过强化学生的行为认知架构在内部建立以学生个体意志培养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构建主义认为,学生个体意志的培养是促进个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成型的根本动力。而意识形态的成型往往与思想教育有关,所谓“思想意识决定态度命运就是如此”。思想意识作为一种主观意愿、主观判断标准很难形成统一性的认识,只有才采用“知行合一”引导方法对学生个体意识进行强化,健全其价值认知架构,才能促进学生转变思维态势。
三、“知行合一”教学理念下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外部培养途径
1.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做到“知行合一”
在知行合一教学理念框架下,学生的课堂学习不仅能促进其形成个体认识逻辑,能够学会交流和沟通,更能促进其形成感官思维,能够在生活和生活中形情感和人文意识。小学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强其学习,提升其认知意识一直都是困扰教育者的难题。伴随着素质教学理念的提出,将“知行合一教学思想”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取得良好成效。这就要求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突出课堂教学的引导性,能够立足实践统一言行,通过强化自身管理让自己做到“知行合一”,给学生树立榜样1。同时“知行合一”就是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要相互统一,要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促进学生主体认知结构完善的基础上结合多种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组织架构,以此来突出课堂教学的人文精神和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形成完善的学习认知模式。
2.建立素质教育引导机制
在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就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状态、价值差异建立素质教育引导机制。素质引导是现代个体教育实施的最佳途径,基于个体学习路径的选择进行思想引导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优化其思想架构有著积极意义。在素质教育时代中,基础教育体制就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思想引导作为学生素质优化的最佳途。学校管理层要充分重视先进思想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健全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素质教育引导机制来深化学生的素质建设2。
3.坚持思想创新创新教学模式
在小学生教育中坚持“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促进小学生形成核心素养还要坚持思想创新,以创新性的方法和理念为引导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改革已成为了热门话题,无论是政治体制、经济体系、教育体制、文化体系都需要以改革为导向,调节内部不适应的生产力关系来优化发展效率。学校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也是如此。在思想创新和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领导层要坚持思想创新的观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整体素质、表现能力改革自己内部的组织架构,一方面要调整管理体制与素质教育机制之间的不协调部分,优化二者在行为模式上的结构组成3。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层要以提升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为根本,改革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和教育方式,要将二者的精粹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打造新的教育管理模式用于学生的日常管理,以此来优化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引导各个部分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塑造学校内部良好的人文氛围。
四、“知行合一”教学理念下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培养途径
1.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促进小学生“知行合一”,形成核心素养,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完善的价值认知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展开学习,老师不能再居于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否则会影响学生想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扩展,长此以往,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分析相应的问题,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能提高集体合作的学习效率。
2.以创新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促进小学生形成核心素养,还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小学生其年龄偏小,思想比较活跃,他们对教材、对人、对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是正常的,应予以保护,不能扼杀学生的思想创新意识,更不能要求他们循规蹈矩,迷信权威,迷信老师,让学生一点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也没有。这就要求老师要注重自己的思想创新,要尊重学生思想的权利,要给予学生想象的权利和空间,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思想创新,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让他们的心灵获得释放,让他们能够与老师做朋友,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
综上所述,在“知行合一”教学理念影响下,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就要结合学生认知思维的不同,优化外部环境,通过建立素质教育引导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来塑造校园人文氛围,进而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创新为导向,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长林,孙海生,陈国华.核心素养的结构和社会文化性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6(05).
[2]蔡清田.“国民核心素养”转化成为领域/科目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6(05).
关键词高校教师 素质 创新教育
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有力地推动着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发展。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建设者的历史重任。在“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历史新时期,需要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高等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
1 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的创新素质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担负着推进信息化建设,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新型人才的关键,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师资的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对高等学校创新型教师具备素质提出以下要求:
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献身教育的历史使命感。教育事业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事业,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培养具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但要有创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忠诚祖国教育事业观念,是高校教师兢业工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自觉培养创新精神的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
其次,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和能够创新。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要求。高校教师只有具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在自己所从事教学活动中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才能求新、求异、求好,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高校教师要养成多种思维方法,不使自己的思维定势在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思维的单一模式。如果教师思维模式僵化、单一,缺乏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探索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再次,要创造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高校教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包括开拓新知、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教育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并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特点,教育过程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高等学校教师应在掌握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文化知识基础上,结合国家建设发展和教学实践,创造新的理论。在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教学情景的应变与调控能力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有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
2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原则
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为目的,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教育体系,是高等学校教育转型和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要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和开展创新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其要意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提倡和激励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及时肯定学生的求异思维,改变习惯于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的维持性学习模式为创新性学习模式,使学生以主人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二是 “在创新中求统一”。高等学校的教育对象都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应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专业,把教和学的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统一起来。重点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科学认识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三是师生平等。高等学校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善于在这种氛围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使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地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并有效促进其创新思维才能的发展。四是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制定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构建自主、开放、探讨的学习方式,交给他们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给予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不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五是鼓励质疑。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与学生探讨和争论问题的勇气,鼓励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生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创新的基础。“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3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实现路径
首先,要按照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着眼提高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质量的观念。只有结合社会需求,科学确定新的教育质量观念,才会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才会真正认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就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大失误。
其次,注重拓宽知识面和培养创新能力。一是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拓宽知识面之间,注重拓宽知识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求建设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而且应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大拓宽学生知识层面的力度,使其形成灵活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整合的能力,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之间,注重培养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应改变人才培养的导向,变革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既从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教育质量,也要特别注意从能力和素质的角度衡量教育质量。破除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倾向;培养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提问,能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使教育培训不再是机械训练和应付考试的枯燥过程。
第三,营造平等、民主的良好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方式,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其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要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努力去发现新的理论;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突破现成的结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法,营造民主平等的良好教学氛围,开设内容广泛的讲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善于与学生展开争论,为学生创造良好地学习研究条件。允许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自由选择课程,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批判态度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被充分开发出来,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春玉.创新教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2.
关键词:心理素质 人际关系 职业适应
教师是特殊的职业群体,肩负着为国家的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方面始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不断的发展,知识不断的更新,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有了更大的提高,不在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将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现在的学生知识面不断的扩展,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压力在逐渐的增大。因此,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角色,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本文就从教师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等方面谈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从事各项工作,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的榜样,所以教师要具备一定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教师职业的发展。
1.学会自我认知,提高心理素质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除了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外,更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对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适应当前素质教育需要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会自我肯定,战胜自我,增强信心,学会自我调节;其次要提高自我认识,能正确认识自己,成功把握自己,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克服心理偏差,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因此,我们教师有要以师爱为核心,爱事业、爱学科、爱学生;有高尚的审美情操,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有浓厚的职业,兴趣求精、求广、求新;有因材施教的教育能力;有富有创造性的人格特征。
2.保持教师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保持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发挥角色作用、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这不仅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还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突出教师的个人魅力,增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教学成绩,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教师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新知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开发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善于与学生沟通,这既能了解别人又能进一步了解自己,容纳别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会更好地加强人际间的关系。
二、教师的职业压力及解决办法
在我国现代的教育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微妙的角色。从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来看,教师充当着知识的传播者,纪律维护者和家长人等。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望是知识的传授者,要求教师专业知识博大精深,无所不知;教师是纪律的维护者,希望教师严明公正,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纪律和品德教育,达到教书育人;教师是家长的人,要求教师工作耐心细致,对学生关心体贴和爱护。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放弃“完美主义”的心态,积极面对工作,调整挫折、确立切合实际的工作目标,了解心理学知识,学会自我调节压力,懂得寻求社会的支持以避免心理失衡,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工作潜能,提高工作效率,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三、加强教师角色责任,提高教师职业适应能力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对教师职业很高的评价,但由于受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变革,使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态度。教师的劳动带有强烈的示范性,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用自己的思想、常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劳动对象。
1.转变教育理念,用现代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
学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首先要求教师有创新教育的能力,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及方式,改进教学方法,熟练掌握、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努力钻研教法,探究学法,以自身的高素质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充分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努力,兼顾全体,使每个学生在不同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
2.1在教学方面,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特征,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学生良好的习惯、品德、情操、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形成,有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将会在学生心灵上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正如加里宁所指出的那样:“要知道,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的不仅是所教的某些知识,而且有他的行为、生活方式以及日常现象的态度。”所以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效果,是巨大而持久的。
2.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学习成绩的高低来衡量学生,这偏离了现代的素质教育方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学校受到老师表扬和同学的羡慕,得到家长的肯定,但忽略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挫折。在现在的社会里,学习优秀的孩子为了在老师、家长和同学心目中保持较高的地位,各方面对自己要求苛刻,从而压抑了自己的心理需要和个性发展,心理很脆弱,一旦遭遇到挫折后,承受能力极差,就出现了像现在社会中的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而成绩差的或表现不好的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指责。所以,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正确引导,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特长方面发挥较好的成绩,要时常发现和表扬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现在的学生从物质生活上来说,无疑是幸福的,但精神上却并不轻松。虽然现在由于改革开放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应试教育,过重的课业负担状况有所改善,学生出路也比过去多了,但是,生活,学习,成长中的困扰,仍会给学生带来许多压力。世俗流行的狭窄的竞争攀比,快节奏的生活,繁重单调的课业负担,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还有来自成人的焦虑情绪,无不给现代孩子带来精神的困扰和心理上的不平衡。
在大部分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今天,许多孩子都变得敏感,脆弱,心理素质欠隹。如某报纸曾报道的一案例:某所中学有一个班发生失窃现象,班主任找班中一位同学了解情况,事后这位学生越想越怕,以为班主任是怀疑他偷窃,结果不敢见家长,不敢返学校,独自一人出走了。这样脆弱的孩子,经受不住小小的一点压力,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将很难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1989年,在我国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几位有名中外专家提出衡量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结构的7条标准:(1)积极进取,有强烈的开拓精神。(2)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人类的责任感。(3)在急剧的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4)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5)学会学习,适应科学技术领域的综合化。(6)有多种个性和特长。(7)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这7条标准中绝大部分属于心理素质的范畴。这表明,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二十一世纪需要生理、心理和人格都 健全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看,未来的竞争也是心理素质的竞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潜能的发挥是受心理状况决定的,要做合格的人才,必须注意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保持。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和行为效果。
国际卫生组织把"健康"概括为:身体无缺点和疾病,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有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针对中学生的具体实际,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不仅能客观地对待现实,而且能正确地评估自己;乐于与人交往,有稳定的乐观的情绪,即使遇到挫折,也能自我调适、乐于学习,并且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争取获得最大成绩。概而言之,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当能保持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基于以上认识和时代特征的把握,我们归纳出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所特有的五大主要特点:第一,健全的人格;第二,敢于正视现实;第三,恰当的自我观念;第四,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五,热爱学习生活。这些构成了评价一个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主要标准。
例如,小郑原是一所普通中学的尖子生,一直担任班长工作,初一下学期随父亲工作调动,小郑转学到一所重点中学,由于两校的教学水平的差异和课程进度的不同,转学后小郑第一次考试成绩排在班第55名,在班干部的改选中也落选了,一向活泼开朗的小郑沉静下来,这时,班主任和家长及时与小郑谈心,与他一起分析成绩落后等原因,小郑听完老师和家长的话后,充满信心地表示,自己的能力绝不是目前这个水平,请老师和家长放心,他一定能迎头赶上。从此,他早上5点多钟起床坚持读英语,课堂上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课后常常能见到他勤奋好学的身影。到初二下学期中段考,他已从55名升为班的18名。并重新被同学们选为班干部。而且他表示:还会继续努力,争取进入班前十名。
评析:小郑的成功,除了是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外,主要还是小郑本身具有远大的理想,信念坚定,自尊自重,不怕挫折和困难。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占30%,而非智力因素占70%。人所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支配下完成的,心理素质好,可以充分发挥出人本身具有的巨大潜能;反之就有可能使潜能受到压抑。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个性是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几种状态表现
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意识到,当前中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主要有列几种:
⒈压抑心理
超负荷的学习担子,使有些人精神紧张,寡言少语,忧心忡忡。个案:学生A学习成绩很好,平时测验、考试总排在班第三至四名,但她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于是整天埋头学习,在一次考试中取得班第一。在获得老师表扬的同时,也受到一些同学的闲言闲语,说她这次成绩是偶然的,她听了这些话后总是担心下次被别人超过,不能保持第一,满脑子是问号:"有人超过自己怎么办?"。由于过分担心,晚上十二点多钟也不愿睡觉,第二天上课却无精打彩,这是由于不能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正常竞争,压力过大而产生了严重的紧张情绪,焦虑过度,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⒉自卑心理
个案:学生B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和与别人沟通,成绩在班中处于中等水平。有一次考试,她有两个科目分数偏低,总成绩达不到预想的水平,家长焦急之中说她脑子比别人笨,于是在她思想上萌发了低人一等的感觉,怕同学取笑、怕老师责骂,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常常处于忧郁、悲观、沮丧的心境之中不能自拔。
⒊失落心理
个案:学生C由于从小在家庭中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思想上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平时自我要求非常高,一直是班中的尖子。她给自己定出几个要求:每次考试都必须在班前十名。初二学年由于主、客观一些原因,她的考试成绩下降到班的中等水平。随着原有地位的丧失,她自我失落感油然而生,出现心理不平衡,怀疑自己是否"优秀",变得苦恼,消沉,颓丧,不与班中学习好的同学交往,反而主动去靠近成绩和纪律差的同学,似乎从哪里才能寻找到精神安慰,失去了奋进的内动力。
4.单恋心理
个案:学生D在小学时担任班长,曾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升上初中后,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变化,情感也随着变化,男与女 意识的增强, 令她暗暗地喜欢上班中的一位男同学,形成单相思。由于情有独钟,神情恍惚,不可自拔,酿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的后果,令家长和老师都大吃一惊。
5.嫉妒心理
个案:学生E生长在知识分子的家庭,父亲对他要求非常严格,但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和生性好动、好玩的性格特点,小E总是不能长时间静下来坚持学习,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在班中下水平。而与小E原来水平相差不远的小华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成绩逐步进步。面对着老师对小华的赞扬和父亲对自己的责骂,小E的心理发生了明显的扭曲,他开始想方设法攻击小华,挑拔小华与同学的关系。过份的嫉妒心使他性格变得古怪起来,神经过敏,总怀疑别人与他过不去。
6.孤独心理
个案:学生F的父母都是单位的领导干部,经常加班,出差和应酬,极少留在家中,对小F关心只停留在日常的衣食和金钱的满足,一家三口一个星期难得有1-2次同台吃饭,家中根本无人关心她的喜与忧,F放学回家望着摆设先进而冷清清的家,孤独空虚的感觉就会从心底升起,她在写给同学的信中说:"……我经常独自一个人在麦当劳呆坐一个多小时也不愿回家,有时回到家中心情就极其恶劣,或者是放声大哭,或者是发脾气摔东西……"。
7.从众心理
个案:小G是班的学习委员,学习刻苦,工作负责,倍受班主任的钟爱,由于小G工作认真,难免在班上得罪了一些同学和引起一些同学的嫉妒,这些同学在班上有意与她作对,对她采取冷嘲热讽的态度,小G被这些同学的行为吓怕了,她变得懒散起来,不但在处理班日常工作时对违纪同学网开一面,甚至有意与这些同学玩在一起、违反纪律。老师批评时,她觉得这样才能被那部份同学接纳。
8.逆反心理
个案:小H的母亲家教很严,对小H返放学时间都作了规定,但小H性格外向,喜欢玩和交朋友,放学后经常留在学校与同学闲谈或相约去逛街,把母亲的规定忘记得一干二净,当然,她母亲对她的行为非常恼火,每次迟回家都是一番责骂,对此,小H极为反感,从无意识的行为变为有意识的反抗。有一晚十时多,她母亲打电话向班主任投诉小H仍末回家,班主任向小H了解情况,原来她放学后故意从另一方向绕一个大弯慢慢走回家,目的就是要气一气她妈妈。
9.脆弱心理
个案:小J就读小学时是学校文娱队的积极分子,经常参加校内、外的表演,加上学习成绩不错,所以她是在老师的赞扬、重视和家长的宠爱中完成小学学习,小学毕业考上重点中学后,来自各校的尖子生云集一起,小J显不出小学时的优势了,初一、初二的学习成绩都只是在班的中等水平,一旦失去了以前的优越感,小J就缺乏心理适应能力了。老师善意的批评,小J看作是有意与她过不去,家长正常的要求,小J以为是父母亲不再爱她,她变得多愁善感,心事重重,常常为一些小事就把自己关在房中哭泣,班中的同学戏称她为"林黛玉"。
以上的事例,说明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障碍现象表现得很突出。
四.进行心理辅导的途径和方法。
中学生心理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⒈是家庭教育不当,宽严失度所至;
⒉是基于生理特点;
⒊是受社会环境影响;
⒋是学校教育重智轻德、没有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是出现问题后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过后也不了了之。
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与调适,需要从良好的社会环境中,从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中去获得,不能偏废,这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结合一些教育科研成果和亲身体验,我认为以下思想与实践方法可供参考:
⒈必须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
处在各种不健康心态下的中学生会产生烦躁、苦闷、伤心、愤恨等心理反应,情绪波动大,或悲观失望、或嫉妒,对自己健康成长形成威胁、并对学校以至社会秩序的稳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作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作为"望生成才"的教育工作者,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上,肩挑重担,任重而道远。
⒉建立新型的"母子","父子"关系。
父母不能把子女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采取"高压政策",致使子女不堪重负,产生怨恨或反抗心理。而应该建立新型的"母子"、"父子"关系,尊重自己的子女,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子女。有人提出:新型的"母子"、"父子"关系就是"朋友式"关系。像朋友般互相尊重,互相关心,敞开心扉,作心灵的沟通。
⒊少一些物质满足,多一点精神关怀
目前中国家庭结构大多数是"四二一",即四位老人,二位父母亲,一个孩子,孩子自然成为家庭中的核心,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家庭教育已被电视、电脑、卡拉OK所代替,父母不是忙于应酬、赚钱,就是各追各的电视剧,各唱各的卡拉OK,很难再见到父母和孩子在一起谈家事、国事、天下事,父母亲给予孩子主要是金钱、物质上的满足,而很少给予精神上的关怀,互不沟通,往往滋生疑虑心理和对抗情绪,因此父母不妨带孩子去参观一些科技成果展览或到大自然去开拓孩子的视野,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乡下参加劳动,让其体味到辛勤的劳作的艰辛,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去欣赏一部好的电视或一场音乐会,使其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感染。
⒋不妨体验一点痛苦,承受一点挫折。就是在精神上给孩子注射一些"痛苦"疫苗,让他从小就有一些痛苦的体验,从而增强抗痛苦的能力。如不要满足孩子的一切物欲,不该买的东西坚决不买,让他懂得,有些东西不属于他;孩子碰了桌子时,不要埋怨桌子,让他知道这是他自己不小心的缘故。
⒌开展青春期教育。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随着生理发育成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异性的好奇和对爱情的探求,他们生活经验不足,感情易冲动,自制力缺乏,极易陷入早恋的泥潭,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早恋的危害性,顺利渡过青春期,学校可定期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其中包括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观看青春期知识录像带,设计,发放,分析调查问卷等。
⒍培养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精神,促进学生自我肯定。一个对自身价值持积极肯定态度的学生 ,必然是"志存高远",以欢快,充实,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去从事生活,对待人生。为此,应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三自"精神,可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创造活动,志趣活动以及有助于个人特长发挥的活动,激励,扶植和推动学生去获取成功,使他们从小就充满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欲。有了"三自"精神作基础,他们人格中自卑,懦弱,甘居落后,不敢进取等许多消极特征就能逐步得到克服和消除。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 化学史 化学史教育功能
2016年9月13日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核心素养分解为包含科学精神在内的六大素养,并将科学精神的内涵解构为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三个基本要点。
1核心素养视阈下科学精神的内涵
要为科学精神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和对科学下定义一样,是不切实际的。在不同的领域,学者们对科学精神内涵都有各自研究。陈伟山基于“互联网+”教育将科学精神的内涵概括为:追求实证性、具有理性和创新性;胡佳飞等在研究翻转课堂实践中将科学精神定义为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另外,还有学者结合化学史等探讨科学精神的内涵。总结发现,科学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且不同学者科学精神内涵的理解大体一致。其核心要点包括:求真、创新精神、批判、探索、和理性精神。
时至今日,学者们对科学精神的讨论仍未停歇。随着当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又赋予了科学精神一些更加具体的内涵。新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三个基本要点,并对每一要点的具体内容作了阐述。
科学精神是核心素养中六大素养之一,因此,在新时期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而化学史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学者们长期以来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2 化学史的科学精神教育功能
2.1利用化学史提高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首先要做到尊重事实和证据,具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往往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和态度,如思考问题时主观臆断,实验中马马虎虎、观察不仔细,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缺乏实证意识等。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化学史,让学生学习科学家崇尚科学、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品质。化学史上被称为“第三位小数上的胜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研究氮气时发现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离出的氮气质量不同,他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没有放过这千分之一的微小差别,更不认为这是实验本身的“误差”加以“修正”,他尊重实验结果的细微不同,并与拉姆塞合作,共同研究这个问题,最终通过大量实验于1894年发现了新元素氩。
2.2利用化学史树立学生批判质疑的态度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教学的任务并不是让学生简单接受所提供的每个知识,而是在于使他们形成有批判精神,能够检验真理的科学创造能力。化学史对于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果拉瓦锡没有质疑“燃素说”,燃烧现象的本质就不可能被揭开。为了理清燃烧过程,拉瓦锡没有轻信波义耳和斯塔尔这些极有声望的前辈的结论,亲自做了大量精密实验,从而发现金属燃烧后增加的重量完全来自于空气中的氧,而与所谓的“燃素”无关,进而了燃素说。事实上,早在拉瓦锡之前,普利斯特里和舍勒都独立地发现了氧,然而他们都是“燃素说”的忠实信徒,没有对“燃素说”提出质疑,使得真理从鼻尖溜走。通过这一生动的化学史案例,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迷信权威往往会成为人类进步的桎梏,而且能提高自身批判质疑意识,使他们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3利用化学史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整个化学发展史是一部化学先驱们不断探索、创造和发明的历史,科学探索和创新推动了化学知识进步完善的进程。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某个化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轨迹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沿着轨迹去思考,提高自主探究能力,体会探索的乐趣。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要具备勇于探究的精神,首先应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科学家之所以能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离不开他们好奇心和想象力。如在苯的结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凯库勒执迷的研究它的情景:一天夜晚,凯库勒在书房打瞌睡,眼前出现旋转的碳原子。碳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然,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他像触电般猛的醒来,接着整理苯环结构的假说,成功的提出了重要的结构学说。凯库勒从梦中得到启发,因而提出苯的环状结构的假说绝非偶然,这其实是他长期探索和丰富的想象力的结果,启示学生们大胆想象、勇于探索。
应指出,教师在对化学史素材的选择上,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中呈现的有限的史料,而应依托相应知识点充分挖掘相关素材,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化学史对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极大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蔡铁权.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地位及养成[J].全球教育展望,2016,(04):79-93.
[2] 陈伟山.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科学精神培养[J].高教学刊,2016,(09):265-266.
[3] 胡佳飞,王伟,潘孟春,于洋.科学精神培育与翻转课堂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39):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