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层人员管理技巧范文

基层人员管理技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层人员管理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层人员管理技巧

第1篇:基层人员管理技巧范文

关键词:沟通人员工  管理对策    研究。

部队管理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日趋多元化,看待问题的角度更是千差万别。要提高部队人员管理效益,管理者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方法。部队管理者只有通过广泛的沟通对管理对象的思想、心理、情绪全面了解,对思想变化进行综合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和特点,采取不同形式的管理教育方法,管理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沟通的含义。

所谓沟通,是指人们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方式传递并理解信息、知识的过程,是人们了解他人思想、情感、见解和价值观的一种双向的途径。沟通过程就是信息交流的全过程,是指信息发送者将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编码后,通过信息通信渠道传递给信息接收者,信息接收者将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处理并反馈给信息发送者的过程。沟通过程模型如下图所示,它包括信息发送者、信息、编码、通道、接收者、解码、反馈等七个要素。

二、沟通在基层人员管理中的重要性。

沟通在基层人员管理叶】举足轻重,正如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所言:“未来的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在人员管理过程中,只有充分重视管理内、外部环境信息的交流,全面掌握环境及人员思想动态,才能为人员管理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提高管理效益。

(一)有效沟通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益。

沟通是部队管理者进行计划、决策的前提和依据 部队管理者面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计划、决策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管理者的正确判断。而决策判断是否正确,关键在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而信息需要沟通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传递的信息全面、关键、及时,做出的决策和计划就能切合实际,符合客观规律,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如果部队管理者与官兵沟通不够,掌握的信息不全甚至不准确,就不能保证在管理中做出正确判断,制定出正确计划,即使是制定出计划来,这种计划也是不符合实际,将影响到管理效益。

(二)有效沟通有助于化解管理矛盾。

部队官兵关系是否融洽,管理矛盾能否得到有效化解,主要由官兵之间沟通的水平、渠道和方法来决定。通过有效的沟通能增进官兵间相互了解。沟通不仅能传递出有关知识的信息,还能传递思想和情感的信息,促进官兵之间情感的交融,使心情舒畅,减少人际关系矛盾和冲突。特别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的优化更离不开沟通,没有官兵之间的有效沟通,就可能在管理过程中产生误会、隔阂、矛盾和纠纷,从而影响到部队正常工作的开展。

(三)有效沟通有助于激励官兵斗志。

沟通具有心理保健作用并且能够实现组织内部激励。部队管理者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不仅能满足官兵了解和情感的需要,而且官兵也会因情绪得到表达而感到心情舒畅,从而增进心理健康,激发官兵的战斗力。此外,有效沟通还可以调动官兵的参与积极性,提高部队整体凝聚力。部队管理者面对性格各异的管理对象,要保证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协调一致的开展,没有互相之间及时的信息沟通是不可能的。

三、实施有效沟通应重点把握的环节。

有效沟通应该是及时的、准确的、经济的和完整的。沟通的过程,不仅包括发送与接受,还包括其他为改善沟通所采用的方法。目前,基层在实施人员管理中,管理者对沟通的认识不够,管理工作中沟通作用发挥的不好。要提高部队官兵沟通的有效性,必须重点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一)注重双向沟通。

与双向沟通相对的是单向沟通,单向沟通是指领导者向下传达命令,下属只是象征性的反馈意见,这样的沟通不仅无助干决策层的监督和管理,也会挫伤官兵的工作积极性及集体归属感。部分基层管理者所采用的命令式管理是一种典型的单向沟通,管理者无法即时了解下属是否正确地理解沟通信息,下属执行命令中所遇到的困难也无法及时反馈。双方沟通就能避免这些弊端,可以通过反馈了解沟通的正确程度,改进沟通状况。所以,必须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双向沟通将更有利于促进部队的紧密协同,激励官兵参与管理的热情,给官兵提供更多的话语权。在双向沟通中,特别要注意上下级之间的双向沟通。处于上级地位的人,要有意识的平易近人,提高对方的形象,创造一种和谐随便点的气氛,使下级大胆直言。如果上级随便干扰人、指责人、批评人、讥笑人,就会使双向沟通不能畅通。管理者要建立双向沟通,首先对下级的意见要真诚的欢迎和关切,给人以充分讲话的机会,多倾听,少评价,以利于提高人员沟通的有效性。

(二)把握沟通时机。

基层部队人员组成复杂,官兵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学历和社会经历,这就可能使他们对相同的内容产生不同理解。而部队管理者往往注意不到这种差别,从而形成了沟通的障碍。不同性质的沟通需要有不同的沟通环境和方式,部队管理者要依据不同的沟通对象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沟通时间、地点及方法,以企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一切都要随着时间、条件和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不能机械地拘泥于某种固定模型。如对政策法规及上级命令、指示的传达,要选择庄重严肃的场合下进行;对人员思想情况的了解,要选择轻松的、非正式场合,且要在人员无其他公差任务的情况下进行;对人员思想转化,要在相对私密的场合,且人员思想波动不大的情况下进行;与性格外向、开朗的人员沟通要多听少说,与性格内向、文弱的人员沟通要主动询问等。

沟通时机不当,会影响沟通效果,有时甚至会引起信息接收者的逆反心理,激发管理矛盾。

(三)学会积极倾听。

倾听是沟通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管理者要在沟通中获得最有效的信息,首先必须学会真心倾听。当官兵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时,管理者应当认真地倾听 同时,管理者要把自己置于下属的角色上,懂得换位思考,以便于正确理解他们的意图。再者,倾听的时候应当客观地听取下属的意见而不应中途插话或立即做出判断。当下属意见比较尖锐,影响到管理者情绪时,应该尽量保持理性和克制,如果情绪失控,则应当暂停进一步沟通,直至恢复平静。此外,在倾听他人的发言时,要注意通过非语言信号来表示你对对方的关注。比如,赞许性的点头,恰当的面部表情,积极的目光配合等;同时要避免一些影响对方发言的小动作,如不停地看手表、翻阅文件、拿着笔乱画乱写等;另外还要时刻注意与他人交谈的细节,看得懂非语言信息,尽可能了解对方使用它的用义,注意“察言观色”,听得出对方语言中隐含的意思和“弦外音”,充分利用它来提高沟通效率。

(四)完善沟通系统。

当前部队人员管理中存在的沟通问题并非全是管理者的个人问题,也有沟通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管理层过多,组织架构比较复杂,信息的传递需要通过许多中间环节,才能到达终点,这往往会导致信息的丢失、变质。因此,部队管理者在与官兵进行沟通时,应当尽量减少沟通层级。越是高层的管理者越要经常与官兵直接沟通。应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改善沟通结构,合理选择恰当的沟通渠道,制定相 参考文献:

关的工作流程和信息传递程序,以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为各级管理者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另外,要加强横向和斜向的沟通。可开通单位局域网和部门信箱,通过网络将信息公开化,快速宣传政策,倾听官兵心声,解决官兵疑难,使信息传递速度最大化,矛盾解决到最小化,减少地位差别引起的信息沟通不畅。同时,管理者还要为官兵之间的相互沟通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兴趣小组、互助小组等非正式组织的作用,通过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建立官兵之间互相交流、自由表达思想和意见的通道,激发智慧,释放能量。培养集体荣誉感,鼓励官兵为部队发展进言献策,提升官兵主人翁意识和管理者的科学决策能力。

[1】《管理沟通理论与实务》,侯志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魅力来自沟通》,许爱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浅谈基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沟通》,马忻殷国强,《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5期。

第2篇:基层人员管理技巧范文

1、了解当地医疗市场的状况和媒体的一般特点;

调研内容包括:市场的饱和度、市场的疲劳度、竞争对手的实力和当地可利用的广告媒体种类,以及每种广告资源的特点、行情、价位和各种剩余医疗广告资源等。

2、了解竞争对手的操作模式

调研内容包括:竞争对手的广告投放力度,媒体组合营销的全面性和市场终端营销的薄弱环节

3、了解竞争对手目前营业状况;

调研内容包括:门诊挂号量、门诊治疗量、门诊输液量等各组参数来判断竞争对手所处的市场环境,为下一步制定和调整媒体企划战略方案提供参考数据。

二:企划定位

1、市场定位

对当地医疗市场的饱和度、媒体的疲劳度、媒体的可信度、医疗广告的敏感度、患者对民营医院的信任度等进行定位衡量,评估该地区医疗市场是否适合投资。

2、广告投资力度定位

根据市场定位和企业级别定位,确定启动该地区医疗市场每月所需要的广告资金和投资力度。

3、文案写作和广告后期制作定位

根据企业定位,确定文案写作的方向(包括:形象广告台词、医院实力广告台词、技术广告台词、医疗促销广告台词、医疗保障广告台词和各种综合化广告台词等)和各种媒体广告后期制作档次与质量。

4、媒体组合营销定位

1)各种媒体“多元化投放”的侧重点定位;

2)各种媒体“立体化投放”的侧重点定位;

3)各种媒体“时段组合”定位;

管理方面:

一、了解新医疗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

1、下属医院管理文化;包括:下属医院的组织结构框架、企业诊疗框架、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医疗工作制度和各部门主管的领导艺术等。

2、下属医院品牌文化;包括:市场调研、企划定位、固定品牌推广模式和市场终端销营的操作方式等。

3、下属医院经营文化;包括:经营的主导思想、预期达到的标准、开展经营工作的方法、步骤以及相关技巧。

4、下属医院财务管理文化;包括:财务集团公司垂直管理与下属医院综合管理的一般特点。

5、下属医院后勤保障文化;包括:后勤医疗保障物质的采购、储存、陪送和监管等机制,以及员工生活保障的基本模式等。

二、根据公司企业文化,拟订下属医院的结构框架:

1:拟订下属医院组织结构一般框架;

1)医院分成:决策层、执行层、基层等三个等级。

2)根据医院投资规模,科学整合:企划、经营、医务、后勤、财务、人力资源等执行层各个部门。

3)按企业战略规划和医疗工作制度,科学成立基层各部门。

2:拟订下属医院的企业诊疗框架;(通过定位来完成)

1)医院的级别定位

根据投资资金、医院占地面积、医院的装修程度等,对所经营的

医院按:星级医院、常规医院和社区医院(门诊)等进行科学定位。

2)诊疗布局定位

对医院内部的导诊台、挂号室、收费室、药房、诊室、检验部门、治疗部门、手术室、住院部、输液室、候诊室等各部门按医院的级别定位进行合理的布局。

3)诊疗人群定位

根据医院的级别定位,对社会不同消费层次的人群和相对特殊的社会群体进行合理的诊疗定位。

4)诊疗项目定位

根据医院级别和诊疗人群定位,科学引进不同档次的诊疗设备、药品品种、科学制定高端治疗方案3、对医院和拟订各种收费项目。

5)诊疗价格定位

根据诊疗人群定位,对诊疗不同级别的社会群体,制定不同档次的治疗方案和价格体系,并对门诊平均处方量进行正确引导。

6)医疗服务定位

根据医院级别和诊疗人群定位,对不同档次的社会群体制定不同质量的医疗服务体系。

所有岗位的人员进行战略性配备

1)下属医院设立总经理负责制;

2)对整合后的职能部门分别设立主管和配备专业人员。

3)根据医院企业定位对基层人员进行合理配备。

同主题文章推荐 >>>

第3篇:基层人员管理技巧范文

一、应势而生

所谓监管官制度是指以基层分局巡查监管人员为责任主体、以管辖片区为责任范围、以网格巡查为基本方式、以分类监管为主要手段,集各项工商监管职能于一身,融监管、执法、服务、维权于一体,通过明确界定基层监管官的岗位职责、监管权限、等级分类和责任追究,进一步强化基层监管官的地位作用,充分调动基层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初步建立起可比较、可量化、可评估、可优化的基层效能监管机制。通州工商局对新形势下的效能监管作出以上定位,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实施监管官制度的必要性

监管的现实状况是起因。一是监管理念不清晰。长期以来,基层分局有相当一部分人员一直存有以收费促监管的思维定式,对配合监管的给予收费优惠。对不服从监管的则足额收取,把收费作为树立威信、迫使监管对象服从监管的主要手段。“两费”停征后,大家普遍感到失去了制约监管对象的重要砝码,对监管到位、提升效能底气不足,缺乏信心,致使监管走过场、流于形式。二是监管方法不科学。传统的监管体制按内勤综合组、巡查监管组、执法办案中队三大块来设置,每个基层分局巡查监管组一般安排有5―6人,在开展巡查监管工作中,出现了“一人查、二人看、三人转”的现象,可谓是声势大,但效能低。三是监管责任不明确。在三块制监管模式中,组或中队的负责人一般由分局班子成员或业务骨干担任,岗位职责、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奖惩激励等方面只落实到相应的组或中队,而对个体岗位职责、个体工作目标缺少统一规定,致使工作责任落在组长或少数业务骨干身上,其他人跟着跑的现象比较普遍,出现了基层监管“能者多劳、不能不劳”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监管效能的提升。四是监管目标不具体。缺少相应的监管执法工作手册,再加上监管技能有待提高,使得不少分局工商干部对监管工作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才算达标等问题一直很模糊,整天围着“专项整治、综合治理、突击行动”满街跑、到处转,做着填写表格、请监管对象签名等低层面监管工作,看似忙忙碌碌。但实际效果不大。

服务发展的多元化是动力。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工商部门服务发展呈现出多元化态势,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积极培育市场体系、促进经济繁荣,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把握市场主体准入、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都与工商服务监管工作息息相关,工商部门服务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催生着监管制度的改革,以利于工商干部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服务发展大局。

注册官制度的启示。在当前提倡“大监管”的趋势下,作为工商主要职能之一的登记许可,一直以来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扮演着“总把关”、“总扎口”的角色。这不仅为卫生、环保等相关前置职能部门“做了嫁衣”,也为工商监管在第一时间内过滤掉了相当部分的“有瑕”市场主体,加大了监管的隐患风险。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力度加大,行政许可仅仅是市场主体准人和退出的一个服务平台,而不是进入市场的一个隐形门槛,在上海、广州、北京、深圳等地区试行了注册官制度,实行直接登记制,经营范围等方面的审核逐渐淡化,这使得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就更为凸显,监管任务的繁重性就更为必然,监管官制度的推行也就更为紧迫。

停收“两费”工商转型是契机。2008年9月,全国范围内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对于工商部门来讲,可以说是一次历史变革。长期以来,征收两费是工商管理履职工作的轴。“两费”的戛然停收,一方面改变了基层的工作模式,将工作主题倾向监管,另一方面又暂时改变了基层收费人员的工作方法。但无论从开辟转型新局面还是从引导个体确定工作新目标的角度讲,新的监管官制度的提出无疑是场“及时雨”。通州工商局正是抓住了工商转型的契机,率先迈出了探索基层监管官制度的第一步。

(二)实施监管官制度的可行性

通州工商局在试行监管官制度之前,除了研究问题、分析形势,还在技术层面上下足了功夫,从组织基础、心理需求、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可行性评估。

监管官制度是在经济户口监管员责任制的模式上演变而来的。2006年,通州工商局居安思危,审时度势,对基层监管模式创新做出了积极探索,在全局实施了经济户口监管员责任制,按照监管网格化的原则,将分局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监管网格,经济户口监管员在指定网格内对各类市场主体实施监督管理。这一监管模式的落实,将“责任田”包干到人,深化了基层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从两年来的运行效果看,监管员责任制大大增强了基层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了基层人员降低履职风险的能力。然而,在经济户口监管员责任制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发现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监管官制度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升级而成的,它进一步明确了各级监管官的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和责任考核及相关待遇。

监管官制度契合了基层人员对新的监管方法的心理需求。“两费”停收后,基层的监管工作出现阶段性踯躅,一方面是因为原有收费型人员茫然无从,失去了工作方向;另一方面茫然无从的工作状态又给基层监管带来无序的恶性循环。心理学认为,人在外部环境发生大的变化时,往往出现焦虑、不适的行为表现,在无法改变外部环境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自身的心理调适来减小危害。对于基层监管人员而言,监管官制度在关键时刻给他们指明方向、明确目标,这无疑是“心理重建”的妙处。

监管官制度具有操作性强的优势。在经济户口监管员责任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监管官制度,除了具备与生俱来的网格组织基础,它的优越性更多的体现在具有明确的岗位职责、统一的执行标准、具体的考评措施。通州工商局在试行监管官制度的过程中,制定了《基层监管官管理办法》和《基层监管官等级认定办法》。鉴于队伍素质和监管水平的实际状况,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反复征求意见,又制订了《过渡期监管官评定办法》和《关于推进基层监管官制度实施意见》,分别从监管区域配置、等级划分标准、监管职责、监管责任等多方面明确了具体的实施杠杆。并专设了监管官评审委员会,从组织领导层面给监管官制度公开、公平、公正地推行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二、大胆试行

监管官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注重挖掘人的潜力,强调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工作热情、挖掘工作潜能,以实现高效能监管目标。

(一)建立网格责任区。实行全面监管

明确监管官的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和责任考核。一是辖区分格。在经济户口监管员责任制网格划分基础上,基层分局根据市场主体的数量与分布,将辖区网格划分作了进一步调整,使之更具科学性。二是人员到格。基层分局具备监管官资格的所有工商干部(除主管分局长和1~2名内勤外),通过竞岗或分局班子成员集体讨论决定,按照“一人一格”的原则,落实到一个责任网格,负责各自网格内所有经济户口的综合巡查监管,使监管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监管官,有效实现了监管区域网格化、监管对象精确化、监管任务明晰化。三是相互协作。相邻两个网格监管官互为AB岗,组成协作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必须两人以上实施的行政行为,强化相互监督,确保依法监管。

(二)划分监管官等级,实行定岗定责

围绕办案能力、理论调研和组织协调水平,将监管官分为监管员、一级监管官、二级监管官和三级监管官四个级别,明确不同级别监管官的申报条件、监管权限和享受待遇,初步建立起监管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是定级从严。监管官等级评定,严格按照本人申报、业务考试、实绩考核、民主测评、集体评审和网上公示的程序,公开、公平、公正进行。今年2月28日,通州工商局11个基层分局的140名一线工商干部,在通州高级中学进行了监管官等级业务考试。随后局监管官级别评审委员会深入一线干部责任网格,实地检查履职到位情况。按照监管官等级评定方法,最终评定了三级监管官12名、二级监管官27名、一级监管官47名、监管员46名。二是管理从紧。基层监管官实行年度验审制度。对已取得监管官资格的,每年必须参加年审,年审未达到要求或无故不参加年审的实行降级处理,使得监管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营造学习有动力、履职有压力、工作有活力的创优创新氛围。三是待遇从优。不同级别监管官享有不同的监管权限和相关待遇,力求监管官“责、权、利”的统一。明确监管官是责任网格内各类市场主体的第一监管责任人,肩负着市场主体日常监管、处理消费申诉等12项工作职责,对责任网格内的市场主体监管承担直接责任,工作目标与工作责任紧密挂钩,促使监管官在网格内履职到位,真正起到了传递工作压力、激发人员活力、提升争先动力的作用。

(三)实施全过程控制,实行规范推进

为进一步提高监管官日常监管行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通州工商局集中各业务条线骨干,共同编写了《基层监管官监管标准手册》。手册根据《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经济户口管理办法》有关基层监管的规定和赋予基层分局的职能,结合监管官在监管过程中面临的具体业务,分别制订了4大类基层监管作业指导书和13项工作流程说明书,在基层监管官的日常监管中推广使用。通过作业指导书,明确每一类监管业务的工作内容、操作规程以及效果等,使各类业务工作始终在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状态中运行;通过工作流程说明书。明确每一项监管业务的程序、时间及要求,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基层分局内部管理工作流程,逐步理顺各工作环节之间的衔接关系,把影响监管效能的每个工作环节纳入标准和细节控制。通过推广使用“两书”,加强基层监管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逐步建立基层监管过程控制体系,确保监管官履职过程科学、规范、高效、有序。

(四)设置责任考核点,实行奖先惩后

基层监管官实行“一书、一卡、一簿”工作制度。“一书”即《岗位目标责任书》,明确监管官的工作任务与责任。增强监管官的上进心和责任感;“一卡”即“监管官联络卡”,公示监管官的基本情况,强化社会公众对监管官的监督;“一簿”即《监管官工作记载簿》,实时记载监管官的日常监管情况,达到监管留痕的目的。监管官未按规定的工作程序履职,造成工作重大失误。或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评为不称职等次的,或因违法违纪行为受到处分的,都将取消监管官资格。不同级别的监管官享有津贴、疗养和优先参加干部竞聘等相应的级别待遇。

三、初步成效

监管官制度,是在对现有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理念引入行政工作,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从全新的角度促进了监管效能的提升。

(一)监管意识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表现在一线干部变“督促监管”为“主动监管”,变“消极监管”为“积极监管”,变“盲目监管”为“有序监管”。仅从执法办案情况看,一是参与办案率明显提高。以前,通州工商局案件查办工作集中在30%的一线干部身上,而2008年以后查办的582起一般程序案件,有90%的外勤监管员参与了案件的查办。二是网格发案率明显提高。守土有责意识,使一线干部争做监管工作有心人,基层同志的发案主动性与发案能力不断增强。全局共有112个监管网格,2008年网格发案率达100%。三是大案查办率明显提高。以往大要案件的查办都集中在局经检大队,现在罚没款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件,有60%是基层分局查办的。随着一线监管干部监管意识的强化。网格化监管力度的加大,使履职风险点能够随时发现,相继解决了销售油漆、代充液化气等重热点行业监管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的实现了履职风险防控。

(二)监管资源由分散向整合转变

监管官制度的推行,初步化解了长期存在的机关基层两张皮、条线之间常扯皮的矛盾,有效地将企业、外资、个私、市场、合同、商标、广告、食品安全、取缔无照和消费维权等与市场主体监管相关的各项监管职能都融入到责任区,落实到责任网格,联系到每个监管官,使基层监管官逐步树立起“大监管”的理念,促进了基层监管职能的有效整合,纠正了基层分局工作机关化的现象。同时,机关各职能条线配合大监管主线,谋划和开展相关职能工作,从而实现了各职能条线工作的整体推进,纠正了机关职能条线工作的多头化。初步实现了专管员向监管官的转变、条线监管向“大监管”的转变、粗放型监管向精细化监管的转变,将国家工商总局提出的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四个统一”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三)监管方式由传统向创新转变

一是执法办案行为进一步规范。通州工商局为加大执法规范化建设力度,组织业务骨干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撰写了近20万字的《执法办案工作规范》,并由中国工商出版社出版发行。为加强执法办案全程控制,制定了《分级办案管理办法》《执法办

案工作档案及质量考评办法》《案件流程实时跟踪制度》,并相继被国家工商总局政务信息刊载录用。二是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通州工商局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为契机,从自身职能出发。牵头组织开展了校园食品放心工程。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对学校食品安全实行长效监管,此举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三是农资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净化。在开展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基础上,引导农资龙头企业建立党支部,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不断强化农资企业经营自律意识,并引导农资经营网点建立服务承诺、先行赔偿、索证索票等制度,使农民的消费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四)监管技能学习由督促向主动转变

监管官制度的推行,客观上对干部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学习不行,不学习就难以开展工作已在每位工商干部脑海中形成共识。目前,全系统学习氛围浓郁,在积极参加集体培训的同时,认真开展自学,并踊跃参加工商学会组织的各类调研活动,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履职工作中的难题,催生了一批“一专多能”型干部,呈现出朝着会监管、会办案、会服务、会协调、会维权、会电脑目标不断迈进的喜人景象,实现了过去要我学向现在我要学的实质性转变。

四、难点聚焦

由于推行基层监管官制度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用,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在推行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了一些工作难题,主要表现在:

(一)与原有监管理念的冲突

试行监管官制度,是在新的形势下转变工商监管职能的积极思考和探索。这个过程中,必然存在人员工作理念、工作方式、业务技能等方面的不适应。要实现这些转变,必须改变这种不适应,否则在工作任务紧迫、履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基层分局有可能继续沿用已经驾轻就熟的原有监管方法。

(二)与现行工资制度的冲突

监管官制度的重要特点就是凸显激励机制,该局在试行中也尽最大可能丰富激励的手段,比如对监管官实行等级管理、资格年审、岗位津(补)贴挂钩、优先晋升、定期疗养等。然而,等级的划分应当有与之匹配的更为直接的、更为切身的利益驱动,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而现行《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实行阳光工资后,对监管官的奖励又缺少相应的经费保障。推行监管官制度势必与现行工资及经费体制相冲突的困惑。

(三)与现有人员素质的冲突

监管官制度强调的是“大监管”的理念,而要实现“大监管”的目标,就要实现监管人员由“单面手”向“多面手”的转变,必须符合“会监管、会办案、会服务、会维权、会协调、会电脑”的标准和要求。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基层分局普遍存在人员老化、学历偏低的现象,就通州工商局而言,基层分局在职干部平均年龄44周岁。其中,50周岁以上人员占30%,40-49周岁人员占49%。35周岁以下人员仅占17%。另外,多年来由于两费征收,造就了基层一大批收费“能手”,对其他业务,特别是对执法办案这类专业性、技巧性很强的业务比较生疏,要实现“大监管”、提升监管效能仍需要一个过程。

五、前景看好

影响监管效能的提升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基层监管官制度就是紧贴基层监管实际,伴随化解这些不利因素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监管官制度在实现职能转型、提升监管效能中必将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一)实施监管官制度。责任意识必将推进监管效能有新提升

人员到格后,“守土有责”所体现的责任意识将大为增强,事后监管、消极监管、低效能监管等不良现象将得以根本扭转,由此给监管工作带来全新的变化。一是台账资料更齐全。监管官将从有利于监管工作出发,根据责任网格地理特征、重热点行业分布等分门别类制定相应台账资料,做到底数清。二是市场主体更熟知。由于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直接落实到每一个责任网格、每一位监管官,致使监管官必定加大责任网格巡查监管力度,对监管对象姓名、经营场所具置、从事什么经营活动均会有一定的熟知度,做到状态明。三是经营状况更明晰。通过巡查监管力度的加大,对监管对象可能出现的违规经营行为监管官必定会心中有数,并作为重点监控对象,更加注重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旦出现违法经营行为,将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查处,使违法经营行为造成的社会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做到定位准。

(二)实施监管官制度,激励机制必将推进监管效能有新提升

监管官制度实行等级制。不同级别的监管官享受相应的监管权限和待遇,并打破监管官级别评定终身制,使争先创优更实在、更具体。一是工作潜能不断得到激发。工作处在“大合唱”时,“多干多出错、少干少出错、不干不出错”往往自觉不自觉成为一线监管干部的行为取向,而处在“独唱”工作状态下,这种不良思维已没有了生存空间,人都有一颗上进心,不甘落后将促使一线监管干部积极进取。永创佳绩。二是工作要求标准更高。监管官制度的推行,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必将成为监管官的共识,尤其是相邻网格的监管工作走在了前列,无形中使其他监管官产生了压力,有利于形成优者更优、后者奋进的良好局面。三是期盼晋升高级别监管官愿望更为强烈。级别评定相对较低的监管官,将通过努力工作,积极向高级别监管官申报条件靠拢,级别评定较高的监管官也不是高枕无忧,工作中稍有松懈,就有可能进入低级别监管官行列,有利于“尽责、规范、创优”的目标实现。

第4篇:基层人员管理技巧范文

一、沟通的含义。

所谓沟通,是指人们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方式传递并理解信息、知识的过程,是人们了解他人思想、情感、见解和价值观的一种双向的途径。沟通过程就是信息交流的全过程,是指信息发送者将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编码后,通过信息通信渠道传递给信息接收者,信息接收者将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处理并反馈给信息发送者的过程。沟通过程模型如下图所示,它包括信息发送者、信息、编码、通道、接收者、解码、反馈等七个要素。

二、沟通在基层人员管理中的重要性。

沟通在基层人员管理叶】举足轻重,正如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所言:“未来的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在人员管理过程中,只有充分重视管理内、外部环境信息的交流,全面掌握环境及人员思想动态,才能为人员管理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提高管理效益。

(一)有效沟通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益。

沟通是部队管理者进行计划、决策的前提和依据 部队管理者面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计划、决策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管理者的正确判断。而决策判断是否正确,关键在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而信息需要沟通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传递的信息全面、关键、及时,做出的决策和计划就能切合实际,符合客观规律,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如果部队管理者与官兵沟通不够,掌握的信息不全甚至不准确,就不能保证在管理中做出正确判断,制定出正确计划,即使是制定出计划来,这种计划也是不符合实际,将影响到管理效益。

(二)有效沟通有助于化解管理矛盾。

部队官兵关系是否融洽,管理矛盾能否得到有效化解,主要由官兵之间沟通的水平、渠道和方法来决定。通过有效的沟通能增进官兵间相互了解。沟通不仅能传递出有关知识的信息,还能传递思想和情感的信息,促进官兵之间情感的交融,使心情舒畅,减少人际关系矛盾和冲突。特别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的优化更离不开沟通,没有官兵之间的有效沟通,就可能在管理过程中产生误会、隔阂、矛盾和纠纷,从而影响到部队正常工作的开展。

(三)有效沟通有助于激励官兵斗志。

沟通具有心理保健作用并且能够实现组织内部激励。部队管理者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不仅能满足官兵了解和情感的需要,而且官兵也会因情绪得到表达而感到心情舒畅,从而增进心理健康,激发官兵的战斗力。此外,有效沟通还可以调动官兵的参与积极性,提高部队整体凝聚力。部队管理者面对性格各异的管理对象,要保证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协调一致的开展,没有互相之间及时的信息沟通是不可能的。

三、实施有效沟通应重点把握的环节。

有效沟通应该是及时的、准确的、经济的和完整的。沟通的过程,不仅包括发送与接受,还包括其他为改善沟通所采用的方法。目前,基层在实施人员管理中,管理者对沟通的认识不够,管理工作中沟通作用发挥的不好。要提高部队官兵沟通的有效性,必须重点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一)注重双向沟通。

与双向沟通相对的是单向沟通,单向沟通是指领导者向下传达命令,下属只是象征性的反馈意见,这样的沟通不仅无助干决策层的监督和管理,也会挫伤官兵的工作积极性及集体归属感。部分基层管理者所采用的命令式管理是一种典型的单向沟通,管理者无法即时了解下属是否正确地理解沟通信息,下属执行命令中所遇到的困难也无法及时反馈。双方沟通就能避免这些弊端,可以通过反馈了解沟通的正确程度,改进沟通状况。所以,必须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双向沟通将更有利于促进部队的紧密协同,激励官兵参与管理的热情,给官兵提供更多的话语权。在双向沟通中,特别要注意上下级之间的双向沟通。处于上级地位的人,要有意识的平易近人,提高对方的形象,创造一种和谐随便点的气氛,使下级大胆直言。如果上级随便干扰人、指责人、批评人、讥笑人,就会使双向沟通不能畅通。管理者要建立双向沟通,首先对下级的意见要真诚的欢迎和关切,给人以充分讲话的机会,多倾听,少评价,以利于提高人员沟通的有效性。

(二)把握沟通时机。

基层部队人员组成复杂,官兵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学历和社会经历,这就可能使他们对相同的内容产生不同理解。而部队管理者往往注意不到这种差别,从而形成了沟通的障碍。不同性质的沟通需要有不同的沟通环境和方式,部队管理者要依据不同的沟通对象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沟通时间、地点及方法,以企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一切都要随着时间、条件和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不能机械地拘泥于某种固定模型。如对政策法规及上级命令、指示的传达,要选择庄重严肃的场合下进行;对人员思想情况的了解,要选择轻松的、非正式场合,且要在人员无其他公差任务的情况下进行;对人员思想转化,要在相对私密的场合,且人员思想波动不大的情况下进行;与性格外向、开朗的人员沟通要多听少说,与性格内向、文弱的人员沟通要主动询问等。

沟通时机不当,会影响沟通效果,有时甚至会引起信息接收者的逆反心理,激发管理矛盾。

(三)学会积极倾听。

倾听是沟通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管理者要在沟通中获得最有效的信息,首先必须学会真心倾听。当官兵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时,管理者应当认真地倾听 同时,管理者要把自己置于下属的角色上,懂得换位思考,以便于正确理解他们的意图。再者,倾听的时候应当客观地听取下属的意见而不应中途插话或立即做出判断。当下属意见比较尖锐,影响到管理者情绪时,应该尽量保持理性和克制,如果情绪失控,则应当暂停进一步沟通,直至恢复平静。此外,在倾听他人的发言时,要注意通过非语言信号来表示你对对方的关注。比如,赞许性的点头,恰当的面部表情,积极的目光配合等;同时要避免一些影响对方发言的小动作,如不停地看手表、翻阅文件、拿着笔乱画乱写等;另外还要时刻注意与他人交谈的细节,看得懂非语言信息,尽可能了解对方使用它的用义,注意“察言观色”,听得出对方语言中隐含的意思和“弦外音”,充分利用它来提高沟通效率。

(四)完善沟通系统。

当前部队人员管理中存在的沟通问题并非全是管理者的个人问题,也有沟通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管理层过多,组织架构比较复杂,信息的传递需要通过许多中间环节,才能到达终点,这往往会导致信息的丢失、变质。因此,部队管理者在与官兵进行沟通时,应当尽量减少沟通层级。越是高层的管理者越要经常与官兵直接沟通。应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改善沟通结构,合理选择恰当的沟通渠道,制定相 参考文献:

关的工作流程和信息传递程序,以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为各级管理者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另外,要加强横向和斜向的沟通。可开通单位局域网和部门信箱,通过网络将信息公开化,快速宣传政策,倾听官兵心声,解决官兵疑难,使信息传递速度最大化,矛盾解决到最

小化,减少地位差别引起的信息沟通不畅。同时,管理者还要为官兵之间的相互沟通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兴趣小组、互助小组等非正式组织的作用,通过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建立官兵之间互相交流、自由表达思想和意见的通道,激发智慧,释放能量。培养集体荣誉感,鼓励官兵为部队发展进言献策,提升官兵主人翁意识和管理者的科学决策能力。

[1】《管理沟通理论与实务》,侯志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魅力来自沟通》,许爱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浅谈基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沟通》,马忻殷国强,《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5期。

第5篇:基层人员管理技巧范文

今年9月初以来,我参加了单位举办的管理人员培训班学习,聆听了单位领导的亲自授课,观看了曾仕强和余世维教授的讲课电教片,受到了一次愉快而深刻的思想、管理知识教育,进一步启迪了思维,开扩了视野,细细品来,感受很多,结合本人工作情况主要感想是:

(一)要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由于所学内容涉及管理思想、管理观点和管理新理论,古今中外,历史与现实,内容很丰富。在参加学习的时间内虽然有了大致的了解,但远远不够,还需要“学而时习之”,要把理念同社会实际环境、企业和个人工作相结合起来,认真加以实践,学以致用,促进单位各项工作的发展和创新和个人管理才能的提升,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二)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合理定位,做好自己的事情。通过学习,我感到曾教授对中国文化研究多年,他的管理方法是中国式的管理,讲解透析有其特有的文化背景和过人之处,他把企业组织行为当作“天、人、地”;把企业比作人一样的系统,把经理层或领导层比作“头”,把中层管理比作“身体”,把基层人员比作“肢体”。强调每一个企业,每个人都要合理“定位”,要认识自己所处地位,干好自己应干好的工作,发挥好自己的“专长”,就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不然就是越俎代庖,费力不讨好。并着重论述了高层管理和基层管理干部各自的作用和工作方法、行为模式,剖析精到,入木三分,让人悟出许多在中国现实社会环境中处理关系人际关系的微妙技巧,比如:许多场合下交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暗示;对不同身份的人用换位思考来处理沟通等等。通过学习余仕维教授讲解的管理方法,认为要进一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大胆负起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责任,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团队作用,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三)吸收借鉴和比较国内外管理优劣,为我所用。曾教授的中国式管理与余教介绍的老外管理各有所长,各有千秋。我感到管理是否有效,不是它的观点多么新,方法多么精,归根到底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在实践中有用,好用,才能成功。认为要搞好本单位各项管理工作,还是要注重细节管理,脚踏实地工作。在今天,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一个要求精细化的管理和生活时代已经到来,每个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每个企业把自己的产品不断做精作强,占居市场的独一位置,就是成功。要在管理中积极推行“严、细、实、恒”的管理风格,把细和实提到了重要的层次上,以追求工作的零缺陷、高灵敏度为目标,把管理问题控制解决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使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逐步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消除了企业管理的所有死角,降低成本材料的消耗,使管理达到了及时、全面、有效的状况,企业的发展就会不断强大。

第6篇:基层人员管理技巧范文

关键词:新疆兵团;监狱系统;会计电算化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130-02

全国监狱管理体制正逐步向“监企分开”的模式运行,监狱生产将面向市场。监狱的会计核算模式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已远不能适应监狱新形式发展的需要。会计电算化是监狱财会工作的发展趋势。会计电算化不仅能使广大监狱系统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减轻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会计信息搜集、整理、反馈的灵敏度和正确度,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领导决策水平提供有效的途径,最终为提高监狱的经济效益服务。兵团监狱系统在全国监狱系统中有其管理体制、地理条件、从事农业生产等的特殊性,其会计电算化也有着其特殊性。本文在对兵团监狱系统会计电算化现状分析和影响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加快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应对措施。

一、兵团监狱系统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会计业务的电算化处理已在会计工作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会计电算化是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会计电算化包括会计核算电算化、会计管理电算化、会计决策电算化。其中会计核算电算化是基础,在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管理电算化,最终达到决策电算化。会计核算电算化要求会计业务流程必须是简洁、规范、实用。科学的会计业务流程是保证财务管理到位的基础,也是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实施会计电算化后,能够避开人为因素的影响,使会计核算的数据尽可能的准确、及时,从而真正实现会计反映和监督的职能。

兵团监狱系统会计电算化发展起步于1993年。根据司法部的要求,兵团监狱系统财务上使用的是北京用友公司的软件。此软件是经国家财政部批准的,但价格比较昂贵,因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推广起来十分困难。1994年,兵团监狱财务系统配备了一批“386系列”美国产“康拜”微机,安装DOS版“用友软件”,因资金原因,只配备到师监狱管理局。

2005年,随着计算机软、硬件价格的大幅下降及兵团监狱系统“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要求,经兵团各级监狱管理机构的共同努力,由财政经费补助配置的各个类型的微机有860台左右,基本配置到兵团各个监狱及部分监区。基层监区做为报账单位,是最小的核算单位。基层监区占有量已经达到80%,2007年,“用友财务软件”经兵团监狱局计财处的大力推广,举办了十几期培训班,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目前,达到初级会计电算化水平的业务人员达到90%,能够熟练地使用“用友软件”的总账及工资模块。奠定了兵团监狱系统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基础。

二、影响新疆兵团监狱系统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因素

兵团监狱管理局是新疆兵团的一个局级单位,与全国其他监狱管理局不同的是,它与兵团司法局是平级单位。兵团监狱成立之初,以“依托团场办监狱”的管理办法运行,经费是由司法部直接划拔。财务会计管理系统分为“行政、企业”两套账。管理由兵团监狱管理局对师监狱管理局,由师监狱管理局对监狱。实际实行的是三级预算管理,以后随着财务体制的改革,现由中央计划单列的兵团经费保障。监狱生产对于兵团监狱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保障。兵团监狱生产95%以农业生产为主,因监狱系统的主业为监管改造罪犯,监狱生产是其经费保障的一个重要部分。监狱行政预算管理要做到收支平衡,监狱生产必须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以下因素对兵团监狱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1.监狱领导观念问题。一些监狱电算化仅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没有深刻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提高监狱管理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监狱的决策和管理服务。部分监狱领导没有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监狱运作效率的愿望,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

2.会计业务流程复杂。全国监狱系统从事的行业分类较广,兵团监狱系统以从事农业为主,兵团监狱管理的主业是监管改造罪犯,但兵团监狱系统与全国其他省市的监狱系统相比,监狱生产在整个经济运行中占有很大比重,监狱的发展要依靠监狱生产来支撑。兵团监狱系统会计业务流程的设计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行政类会计业务流程与企业类会计业务流程必须很好地相结合,否则不能保证其科学性。

3.监狱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电子化和具体核算标准问题。在以往手工会计下,企业的经济活动都记录在纸张上,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纸张上的数据是会计人员所熟悉的会计证据原件,这些纸张原件上的数据如果被修改,一定会留下痕迹,使会计人员容易辨别出修改的线索。但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中,原来纸张上的会计原始凭证的数据被直接记录在磁盘上,由于会计软件的缺限,而造成电子数据的修改不会留下痕迹,这样就辨别不出业务记录的“原件”,会计原始凭证电子化也就出现了问题,会计无纸化就很难实现。

4.复合人才问题。兵团监狱系统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很精通,但精通计算机知识的人员却不多,大部分是“半路出家”的电算化会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极其有限,无法将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造成了会计人员知识的不全面、不系统。相反,一些计算机专业人员对会计知识又比较贫乏,对运行会计软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和处理。虽然有不少部门组织各种培训,但由于培训时间、单位日常事务及个人精力等因素的制约,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人才总体素质仍然不高。

5.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兵团监狱点多线长,许多数据定为秘密、机密、绝密。如何确保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会计数据输入正确、处理及时和存储可靠,防止有意或无意造成的会计数据破坏或失密,就成了监狱系统会计电算化安全性的核心问题。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会计数据的物理载体,电子会计数据的处理和存储高度集中于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它所受到的危害除了不可控制的自然灾害、电源不稳定等偶发事故、计算机系统的设备故障、系统软件或应用程序中的错误、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或使用不当,还存在着内部控制以及计算机病毒问题。

三、新疆兵团监狱系统会计电算化应采取的措施

兵团监狱系统通过十几年的努力,会计电算化工作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应以此为契机,加大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力度。

1.不断提高监狱领导在运用会计电算化方面的认识,特别是加强基层领导在会计电算化方面的运用意识。兵团大部分监狱、监区在相对偏远地区,生活相对封闭,科学技术运用的意识相对落后。在基层,由于主业是监管改造罪犯,各级领导的工作中心和主要精力基本集中、消耗在狱政业务管理方面。领导经常感觉到对罪犯管理的警力不足,财务会计等人员经常被当作杂务人员使用。据调查了解,监区会计人员用于非业务的工作时间已超过正常处理业务的时间。由于长期封闭,监区会计核算的业务处理方式停留在手工阶段,会计人员接受培训和新技术运用的意识不强,为领导提供有关生产经营、财务管理方面的数据和办法没有创新,影响基层领导对财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监区在成本核算、地块效益、水肥利用、监区日常管理中只凭借经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耗。基础财务人员在业务处理中不能及时提供有效的基准数据,给领导决策带来一定程度的失误。传统会计记账因为大量的手工计算,每科目、每一核算阶段出成果的过程大概在5个工作日,而会计电算化运用后,基本在第2个工作日就能有较高质量的核算结果,并且便于查找、分析,找到最佳的决策方案。例如,存货的计算是做好成本核算的关键,用传统方式计算非常麻烦,基层经常用估计数据,给生产经营工作带来了较大损失。会计电算化运用后,只要财务人员记录详实,许多工作可由计算机完成,并且数据真实可靠,可减少许多浪费现象。

2.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理顺兵团监狱系统的管理体制,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行政类账务处理经过几十年的操作,基本形成了一套好的管理办法。企业类账务处理应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剔除一些陈旧的惯例,采用与《会计法》要求的科学、实用的账务处理规则,严格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重要指标的核算管理。

3.加强基层人员财务软件应用的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基层财务人员“用友软件”的应用培训,对基层财务人员分阶段培训,前期以实用操作为主,理论培训为辅助,后期逐步提高理论创新,加强应用技巧的训练。在培训中,注重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循序渐进引入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通过会计电算化实际运用,进一步规范会计的日常业务,理顺管理的程序,使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4.加大会计电算化硬件的投入力度。兵团监狱系统会计电算化的重点是基层,大量数据的来源是基层,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兵团监狱系统应编制其发展规划,进行分步骤有计划的投入。

兵团监狱生产主要以农业为基础,每个监狱内部又有各项产业。因此,兵团监狱系统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应以监狱局域网络为目标,有针对性的连接兵团其他有关部门网络,真正实现产、供、销的有效链接,为司法部“监企分开”的目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闫桂卿.浅析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6).

第7篇:基层人员管理技巧范文

分析影响当下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原因,除了上述提及到的几点之外,还应该分析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方式。水利工程的施工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施工方案,其二是施工工艺。在施工方案方面,笔者建议在以后具体的施工工程过程中,水利施工都应该在具体科学的事先安排好的施工方案中进行,以保证水利施工质量的高水准。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的制定应该结合具体的施工地点,结合具体的环境因素,综合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后要发挥的功能,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其次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施工技巧性的运用。根据待建的水利工程设施,结合具体的水利工程地处的环境,发挥施工人员优秀的建设技巧与施工技能,不断地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2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2.1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制定监督细则

笔者建议要想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而质量,就必须根据具体的工程规定与要求,制定科学的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以及料物计划等。在制定科学监理规则的过程中,需要对已经掌握的各工序,各个部分以及工程的各个阶段,都要提供依据的质量标准,对监理人员依据的质量评定,质量验收等等都要做出详细而系统的规定。使得施工企业以及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样去做以及怎么样评价。

2.2严把工程质量关

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三控制法,这三种控制分别为事先,事中以及事后控制。事先的质量控制就是要在开工之前,对相关的施工企业提交技术方案与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等,以便于审核。尤其是对各个企业投入的技术人员的数量以及素质都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在水利施工过程中用到的原材料、设备以及成品与半成品等等都要进行严格控制。其次,事中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对于施工工序的控制要严格按照“二级三检报验制”进行,这是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之一;三,事后控制,就是对于已经完成的单元工程与分部工程的质量,要仔细考核,仔细观察与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3加强培训,提升质量意识

加强员工的质量教育,这不仅仅是面对管理者而言的,更是面对众多的员工,基层人员而说的。因此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平的好坏,不是那一个人的事情,是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的事。所以说需要加强员工的质量教育,提升质量意识,将质量观念带到每一位施工人员的脑海中。具体的措施是,企业可以加强对全体员工质量意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其次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以及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质量管理决不能因小而不为,这样的后果不是节省资金,反而浪费更多的财务物力与人力。

3结束语

第8篇:基层人员管理技巧范文

作者:翁燕斌 单位:南平市邮政局

魔鬼训练业绩显赫

初涉保险市场,要想尽快成为 “行家里手”,有没有捷径?南平局认真研究各个保险公司的基本法规,通过 “拿来主义”博取 “百家之长”,参照保险公司的管理模式、团队组建、职场建设、人员培训、业绩考核等方面的经验,组建了邮政保险专职营销队伍,并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将险种培训、应试培训、展业培训三者有机结合,使客户经理保险业务水平向深层次和高标准挺进,有针对性地对保险业务的重点、难点进行培训。为了少走弯路,该局借助保险公司的培训力量,以网点为单位进行业务竞赛、专业培训和经验交流。各县 (市)局与当地保险公司密切配合,一季度以 “产说、特训营模式”对网点人员进行销售信心和销售技能培训,提升网点人员整体销售能力;二季度以 “千人轮训行事历”展开有效培训,专业保险人员的言传身教使窗口人员办理保险业务的技能迅速提高,熟练掌握各种谈话技巧,发展业务得心应手,能够准确分析各种潜在用户的特点,从而降低了 “低产能、低出单网点”的占比,有效提高了网点业务的发展能力。为全面提高客户经理队伍的素质,增强战斗力,该局还借助省公司的师资力量,相继举办了新招客户经理新人班7期,参与培训人数超过200人次;10位客户经理主管均参加省公司举办的 《客户经理主管培训班》、《批零兼营、项目带动、精准营销研讨培训班》等3期。借助培训、例会、日常管理、项目带动,客户经理的专业营销能力全面提升。自培训以来,保险频频刷新历史纪录。一季度同比增幅达182%,单日销量首创769万元。其中 “唱响山歌超越自我保险大会战”计划8天完成确保目标2600万元,力争目标3000万元,最终取得了4151万元的优异战果,一季度即完成跨年度计划的29%,超出跨年度序时计划9个百分点。浦城、光泽分别提前3个半月和3个月完成确保档计划指标,政和、浦城、光泽、建瓯、建阳、武夷山6个县市局完成确保档计划指标,其中政和、浦城、光泽3个县市局分别以102%、101%、101%率先完成跨年度贡献档计划指标。截至2011年8月31日,保险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52%,达到52.8%,比2010年同期提升11.66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稳居第一,超过第二位建行33.95个百分点。

精英队伍百炼成钢

保险市场是一座神秘的宝库,但只要找到 “敲门砖”,就会有不尽财源滚滚而来。为规范客户经理队伍的建设,使客户经理队伍管理专业化运作,该局加强客户经理的日常管理、会议管理、活动管理、日志管理和品质管理等工作,由各局保险部负责每月考核,填写 《福建邮政金融保险专业客户经理基础管理工作考评表》,考评结果作为升、降级考核和绩效发放的依据之一,客户经理及客户经理主管均填写工作日志,由市局保险部负责检查落实。为使保险客户经理在网点发挥更大作用,使他们融入到网点业务发展中,该局为他们统一制作制服、胸卡,印制名片,明确客户经理的工作定位,使客户经理成为局所主任的营销助手。同时,该局根据保险队伍从业人员的工作性质,对其进行差别培训,对新招的非全日制客户经理,在强调外拓的基础上,安排驻点服务时间,在做好阵地营销的基础上,再组织开展能够充分利用邮政综合客户资源的项目外拓工作。为充分调动员工发展保险业务的积极性,该局严格执行 “谁发展,谁受益”的标准,按月兑现奖励,极大调动和激发了基层人员发展保险业务的积极性。在网点理财沙龙的基础上,以 “三八”节、 “五一”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各种节日为依托,举办各类联谊活动,以及日常烟叶款、满期给付、保险进社区、土地补偿款、茶农特色资金、莲子资金项目、竹荪资金项目、葡萄款等特色资金,集中精确营销,举办各种形式的理财沙龙、茶话会、座谈会、产说会等,有效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树立了良好的邮政口碑,同时也发展了新客户。此外,还开展了 “保险项目评优立标杆”活动,要求每位客户经理每月开一场理财沙龙,使项目带动模式常态发展。从2011年4月份省公司提倡 “项目带动•精准营销”起至8月底,南平局共举办理财沙龙103场次,共收保费1254万、工资70户、网银新增19户、基金定投15户。其中上报省公司评优项目10场,如建阳中山网点 “VIP客户联谊会”实收保费42.1万;武夷山母亲节 “家庭理财、养老的保证”实收保费106.01万,兴田网点 “保险让您无后顾之忧”实收保费93万;顺昌局笋干资金项目精准营销活动 “感恩签谢会”实收保费93.84万……优质保险营销案例对发展保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9篇:基层人员管理技巧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最重要的施工中技术管理工作,就是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在江西省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实际建设中,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生产组织制度,并采取一系列的行之有效措施,用强有力制度来约束人。在施工过程中,狠抓落实,用一些特别具有教育意义的教训来说明安全生产与每个职工的密切相关,使广大的施工人员增强执行规程制度的自觉性。对各种大小事故进行认真地开展调查,并加以分析,及时地写出报告、事故通报。以安全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以事故教训来教育人,以奖优罚劣来激励人。在工作人员中形成“抓安全就是抓生产的综合性治理”,使所有的工作人员安全警钟长鸣。在平时工作时,加强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水利水电施工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主要体表现在几个方面:工程量大,工期较长,耗资大:水利水电工程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谷地区,远离后方基地,建筑材料的采购运输,机械设备的进出场,运输量特别大成本耗资巨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经常是在河流上进行,受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施工导流、围堰填筑和基坑排水是施工进度的控制因素;需要修建临时,导流工程,要妥善解决施工期通航供水等问题;专业工种多,技术复杂,须应用系统工程学原理,因时因地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达到缩短工期、均衡施工的目的;施工工厂和临时设施多,规模大投资大。

水利水电建设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当中,我们针对一些较为典型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发现90%左右的事故发生都与人为因素有着不大不小的关系。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事故当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就成为了主要原因之一。

2.没能够合理的选拔项目管理部人员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之中,项目经理处于最为核心的位置,许多重大的决策、指向都需要项目经理来决定。因此,对于水利水电建设的管理水平来说,施工项目中项目经理能力的高低会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企业在施工之前没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许多企业在选择项目经理的时候没能够严格按照要求招聘专业能力强、素质高的项目经理,往往都是一些公司领导的熟人、亲戚等来担当,从而导致了真正具备高素质、高能力的人员失去了工作的信心。

3.施工企业管理制度落后

虽然施工企业积极的推行新的工程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各个层次之间没能够分清楚关系,建设人员缺乏必要的服务意识,也就使得他们只会千方百计从项目中捞取好处,而对应做的事漠不关心,从而导致了管理制度应当具有的监督作用。

4.外界环境条件恶劣

由于笔者所在的标段位于江西省鄱阳湖区,但是受到了天气因素的影响,从而对施工进度、质量与安全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施工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加强施工企业管理措施

在投资小,工程内容多,相互干拢大施工天象不好情况下,进行科学管理,空间,时间合理安排,工程按期完成。康山3标2011年10月18开工,2012年5月17日按合同工期完成工程。康山3标总投资为2,100万,主要建设内容为:加高培厚圩堤土方27万方,改造水闸一座,砼护坡17,000方,块石护坡32,000方。工程建设内容少,工程量大,任务重,时间紧,投资大情况下,进行科学安排管理,施工人员多,机械设备多,空间,时间合理安排,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前提下,管好进度,使工程按合同完成。

1.强化水利水电施工质量

对于水利施工的质量管理来说,主要牵涉到了设计、建设、监理与施工四个方面。建设单位的主要职责是协调其它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和管理的责任和权利。而施工当中的其他部门需要积极的配合,从而争取将标段创出优质水利工程,确保施工建设质量。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制定施工技术规程,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各个方面都要根据国家有关施工规范,结合本工程特点和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针对本工程的施工技术规程。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程执行。而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当中,应当将质量控制摆放在施工的首位。从而落实施工全面的质量管理。而作为施工单位,也应当从思想上重视质量,将高质量的观念深入心底。

2.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作为施工企业也需要重视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在施工单位中要建立出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将安全施工管理制度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在施工过程当中需要人员熟悉、掌握安全技巧。在具体施工的时候,要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更不能被别人伤害到,如此操作才能够从安全管理的本质上来说做到防范为主。

3.对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对于水利水电施工的来说,笔者所在的标段位于江西省鄱阳湖区标段来说,在确保了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合理增加施工人员。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标段增加部分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项经验的人员,能够对施工的基层人员进行更多的操作指点,避免了以往基层员工凭借个人经验随意施工的行为出现,从而有效的避免重复施工、返工的现象出现;其二,添设必要的机械设备。适当的投入大型的机械设备,能够缓解部分人员施工,不仅能够减少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够加快施工速度;其三,有效的规避恶劣天气。在天气条件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多施工,而遇到无法正常施工的恶劣天气,严厉禁止冒险施工的行为出现;其四,考虑到工程的投资较大,需要科学的制定施工进度方案,对于进度方案的计划于编制,都需要针对标段的实际情况进行,不能够凭借以往的经验草率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