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的学科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学生素养
在现代社会,人们日益离不开数学,因此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适应生活、工作的必要条件。作为高中教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高中数学是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在高中数学新课标之后,高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变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数学素养的内涵
数学素养是数学科学所固有的内蕴特性,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严格的数学学习活动获得的、融于身心中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是一种心理品质。高中数学新课标中将数学素养定义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素养,高中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提升这种文化素养。新课标中数学素养主要包含了数学信念、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双基、数学文化、数学能力、数学意识等多个因素,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
二、新课标对数学素养的要求
数学素养反映了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和内涵,虽然我国高中新课标没有对数学素养提出明确的要求,但是分析我国高中数学新课标会发现,新课标中对教学目的的要求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
1.获得数学知识,掌握基本的技能
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是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数学素养的载体。如果抛离了数学基本知识和数学技能,那么数学素养就无从谈起。因此,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之后,就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学,才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思想的认知,才能在实践中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理解数学就要领会数学概念的内涵,了解数学公理、定理的本质和背景,通过进行数学探究、发现学习、再创造等过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断深化数学的理解。
2.提高数学能力,培养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是高中数学中最为基本的部分,也是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前提条件,是数学素养发展的基础条件。提高数学能力就是要求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等于数学相关的能力,教师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大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
数学意识是学生在数学学习和进行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学生在数学能力提高的前提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高中数学新课标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要发展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用其来判断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和实践。
3.树立良好的数学信念,体会数学文化
数学信念对于数学素养的提升就有推动和促进的作用。数学信念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很大的决定性作用。新课标中要求: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数学信念就是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问题。数学教育教学活动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良好态度,需要学生具有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客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高中数学新课标建议可以从教材的编写,案例的引入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信念。
数学文化是数学素养的基本内容之一,特别是在新课标之后,数学文化成为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对高中数学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数学学习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小结:自从高中数学新课标之后,数学素养成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成为衡量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标准之一。学生通过高中数学的学习,逐渐掌握基本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知识,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前提条件。教师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传授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之外,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信念和数学意识,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处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体会数学文化,逐渐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才能实现新课标对于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促进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活动效率提升。
高中数学新课标对学生在数学上的表现提出了一个整体性的要求,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数学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而对教师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MA”课题组“.发展学生数学思想,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教学实验研究报告. 课程?教材?教法,1997(8):35~39.
[3] 王子兴.论数学素养.数学通报,2002(1).
在小学诸多学科中,最具理性的学科就是数学。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俱备怎样的素养,让学生喜爱这门学科是值得认真思考的教学课题。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就这一问题阐述点滴体会。
1.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学生喜爱数学学科
1.1无限爱心唤醒学生。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崇高而神圣。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与孩子们相处时,需要用爱心承担起这份崇高与神圣,要将全部爱心倾注学生,满腔热情对待学生,爱护关心学生,信任尊重学生。特别是针对学习成绩较差、出现问题较多的学生更要给予更多的爱心。教师要经常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 赞许,找机会与学生展开情感交流活动,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要让学生体验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从而喜爱小学数学教师,进而喜爱小学数学这门学科。
1.2满腔热情感染学生。教师的热情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保持满腔热情,从而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目以传情,情以感人"。通过目光这一无声语言来传递爱的信息,表达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比如对于课堂上胆小不敢发言的学生,可以用温柔的目光表示激励,对于回答问题出现错误的学生,可以用善意的目光表示提醒,对于回答问题犹豫不决的学生,可以用自信的目光 认可鼓励,对于回答问题正确、平时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用赞许的目光表扬称赞等等。此外,在与学生相处时,教师要尊重、爱护和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做知心朋友,要让学生获得上进心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3高尚人格吸引学生。教师为人师表的意义重大,小学生心里教师就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因此教师的人格势必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养成产生 重大影响。教师的品格修养、仪表风度、知识才华都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知识信息的普及,学生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但要仪容整齐、端庄大方,更要拥有健康的品质、丰富的知识、开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态等等,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增强个人魅力,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 识,与学生交流思想,吸引学生学好知识。
2.打造快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交流学习
2.1微笑态度融入课堂。教师这一职业要求其 必须学会微笑。教师一旦步入教室走上讲台,就如同演员走向摄影棚一样,需要立即进入角色。绝不能把个人不良的思想情绪带给学生,因其个人情绪而影响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修养,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始终面带微笑,仪表大方,态度和蔼,如此才能营造课堂愉快详和的氛 围,才能给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2.2轻松愉悦活跃课堂。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常开展轻松和谐的师生双 边活动,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展示真实的自我。针对教师的课堂提问,学生可以私下讨论,也可以高声辩论,然后踊跃发言,对于学生独具个性的发言,教师要及时给予回应,表达赞许之情,对于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通过语言和表情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树立信心,充分表达思想,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 学效果。
2.3表扬鼓励充满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经常表扬鼓励学生,让每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练习时,学困生如果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奖励一面"小红旗",给予鼓励表扬。W生获得表扬鼓励,自然就会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
3.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3.1新课导入引发兴趣。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新课导入时,应该创造各种条件,使每名学生都能充分表现自我,从而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由此也可发现学生学习中现存的一些问题,并针对疑难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2课程讲授保持兴趣。小学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认真动脑思考,这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学生的自身努力,更要学生对学习感兴 趣。要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运用教具、学具和电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还应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使学生感受成功,保持学习兴趣。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带来数学学习方式,数学教学方法和学习内容的呈现发生变化等众多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围绕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加以阐述。21世纪以前,我国数学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即,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为主,教学中注重“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课程改革以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学生的情感态度。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课堂由于多年处在“应试”的状态中,教师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的强化却往往忽略了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掌握了很多知识却不知道如何运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的机械等问题一直存在。
作为教师,课程改革最直接的执行者,怎么样更好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改善这些状况,关键还在于提高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学科基本素养指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表现。那么,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指必要的数学知识,数学的思维方式,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科学的认知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以下笔者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基本理念的角度出发,概述数学教师要具备的学科素养。
一、更新教育观念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相应变革。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长期以来,教师被定为于知识的传授者、学习结果的评判者。在新的数学课程改革中,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和“教会学生知识”转向“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由此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师生观和评价观。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体现的是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为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在教学中培养他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在探索和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数学经验。在操作和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数学,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学的本质在于沟通,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注重学生对基础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教师的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知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组织教学,学生学习的效果以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评价标准。
二、专业知识发展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忠于教材,大多数教师照本宣科。而新课改下的教材观则认为,教材只是一个工具,是一种材料和资源,教师应重新审视教材的用法,大可不必过分的强调教材的权威性。教师不必要完完全全地忠实于教材,而可以通过个人知识和经验对教材的理解应用于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创造的,既是对现有教材的沿用,也是教师对教材的重构,即处理、加工、改变,就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性的更换或增减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内容,建筑在其良好的学科知识,对课程目标、理念正确的理解以及对教材正确的解读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如此,则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掌握数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并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作为支撑。
三、教育教学能力
数学教学技能是指顺利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的行为活动方式,既有活动技能,也有心智技能。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数学教育教学基本功,其中包括组织教学的能力、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数学教师要具备有制定教学计划、选择和组合教学材料、设计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各类活动、班级管理技能、与学生进行有效交往、使用教学设备等基本技能。?课堂管理能力是各个学科,各个时期的教学都要求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尝试和探究,却又切忌放任自流,造成混论的局面,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因势利导地管理课堂。其次,《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善于激励学生投入到探索性的现实的数学活动中。
四、科研和终身学习能力
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在终身学习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情况下,教师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工作中,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是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作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和研究者,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通过参与课程开发,获得专业成长的机会。现代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师应注重教学与科研并重。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数学建模;科学研究素养;数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O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210303
引导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是当今高等教育公认的改革和发展方向之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发展导向。提倡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就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科研问题,使其在本科阶段就感受到前沿科学研究的氛围。
作为大学生竞赛之一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经走过了它的第20个春秋,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20年来,数学建模竞赛坚持“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宗旨,按照“扩大受益面,保证公平性,推动教育改革”的工作思路,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品牌竞赛项目[1]。本文笔者拟在十余年参与指导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就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谈几点感想。
一、大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内涵
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老先生曾向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指的就是培养学生具备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的能力,最终目的达到能培养进行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人才。
根据相关学者关于科学研究素养的评述[2],同时结合自身从事科研的经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即科学研究素养,至少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资料检索的能力;第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另外,从事科学研究,还需要具有坚持的毅力、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等不可缺少的精神气质。
二、数学建模培训形成科学研究素
养的初步基础
大学数学学习主要是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现代数学基础,缺少直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途径。而数学建模正是架设实际问题与数学之间的桥梁,是数学走向应用的必经之路。它不同于传统的求解数学题,而是针对实际问题展开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机编程计算,回答问题;对参与的学生在数学知识、计算机编程等方面要求甚高,一般都需要经过培训才能参与数学建模竞赛。
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包括学习常见的应用数学方法和实际案例应用分析,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各高校在数学建模培训方面开设的课程不尽相同,但都包括如下几个专题模型:优化模型、统计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离散模型(层次分析法、图论等)、随机模型、其它模型(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等)[3]。
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学生学习常见的应用数学方法,进行相关问题的案例分析,形成对于实际问题初步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储备,完成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的第一步。
三、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全面提升科
学研究素养 数学建模竞赛本身就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举办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数学建模竞赛以下几方面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
(一)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来自于生产实际,每一道题都紧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来自于生产实际,由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生活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简化加工而成,非常具有实用性和挑战性,而且事先没有设定标准答案,留有充分余地供参赛者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2010年的“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输油管的布置”;2009年的“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分析”、“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2008年的“数码相机定位”、“地面搜索、――每一道题都紧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既具有时代意义,又是对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一次正面考察,更是一次难得的提升机会。
(二)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
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在确定选题以后,就需要完成相关文献检索、问题分析、模型建立与求解、结果检验、论文撰写等工作,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从事科学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需要解决问题的难度符合从事科学研究的要求
一般的数学建模题目,不同于大学基础数学中的计算或者证明一道数学题,只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加上一定的推理就能完成。很多问题都是实际问题,而实际问题都是很复杂的。并且,从求解方法上来看,常规方法、经验模型往往都不能很好的解决回答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缘于经验模型,但高于经验模型”,所以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四)数学建模竞赛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意志的锻炼正是科学研究所需要考验的
数学建模竞赛的3天时间比一般考试时间都长,而且工作任务重,需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最大可能的完成问题的解答。因此,对于学生个人的意志,特别是毅力的考察极为重要,只有坚持到最后的同学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这一点,跟从事科学研究也是所必须的。
四、吸收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相关科
研项目检验和完善科学研究素养 数学建模竞赛只是大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驿站,不是终点。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在个人建模、编程及论文写作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能力提高。进一步引导参加过竞赛的学生通过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或者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应用数学建摸的方法从事科研项目研究,实现对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检验和完善[5]。
以我校为例,我校在地学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对于参加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不少老师积极主动的吸引其中优秀学生加入科研项目,完成地学数据相关的数学建模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我校2005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谢滨同学跟随指导老师进行地球物理反演相关科学研究,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地球物理学进展》上发表了题为“利用加速差分进化算法反演非均匀介质电磁成像”(2010,V25(6))的论文。另外还有学生从事三维地质建模中的模型和算法研究、遥感图像的解译等科学研究,都受到了指导教师的好评。
吸收本科生直接参与科研项目,运用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培养起来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完善其科学研究素养,这样的体验和经历对本科学生来讲是非常难得的锻炼和成长机会。
图1 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作用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应用的重要桥梁,是数学走向应用的必经之路。学生通过参加数学建模培训具备了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模拟从事科学研究,参加数学建模相关科研项目检查和完善其科学研究素养。由此可见,数学建模竞赛促进了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为后续真正从事科学研究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大良.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周年庆典暨2011年颁奖仪式上的致辞[EB/OL].http:///,2011-12-22
[2]姚本先.论大学生科学研究活动[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85-86.
[3]王茂芝,徐文皙,郭科.数学建模培训课程体系设计探讨[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1):79-81.
关键词:数学课堂;灵动自由;提升素养
课堂是数学学习的主阵地,数学学习的成效来源于课堂。在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要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只有从课堂中进行创新与改革,让数学课堂彰显灵动,才能促学生成才。
一、灵动的数学课堂要有轻松的氛围
数学课堂在多年传统的浸染之下,愈发凸显出严肃、枯燥、单调的面孔,给学生塑造了一种不易亲近、不苟言笑的不良印象,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和热情,甚至在心理上排斥数学学习。要打破这种僵化的数学课堂模式,就需要在课堂中呈现出轻松活泼的一面,让学生从心理上悦纳数学课程学习。
如教学“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内容时,教师采用轻松谈话的方式导入:
师:小朋友们都喜欢做什么运动呢?生:我喜欢跑步。生:我喜欢跳绳。生:我喜欢踢毽子。师:小朋友们的爱好真多,这里有个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运动,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这幅图(图略),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有很多小女孩在踢毽子。生:我看到了旁边还站着一位老师在记录。生:我还看到了旁边还有一位老师在看着表。师:小朋友们看得真仔细,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你能根据这张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图上有几名老师,有几名同学?生:图上有几名男同学,有几名女同学?生: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几人?生:老师比学生少几个人?
在这样的环节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观察结果,让学生轻松言说,乐于表达。正是这样放松而充满趣味的对话,让课堂沉浸在一片和谐与惬意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了有效启迪,学生的思考和表达也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与提升。
二、灵动的数学课堂离不开自主操作
数学学科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和操作性。离开了动手操作和亲身实践,数学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而数学知识的本质也是来源于实践,同时这些概念和定理的推导过程也离不开操作实践。数学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练习、充足的操作时间,能够让学生从核心价值出发接近数学知识的本质意义,这样让学生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无形之中提升了他们的数学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思考、去观察、去讨论。因为学生是课堂中的学习主体,数学学习的过程不是围绕着教师的讲,而是体现着学生的学。
三、灵动的数学课堂要还原生活
生活是数学之源。一切数学知识的来源和归宿都是回归到生活现实。当下小学生所接触的数学知识都是以生活化的情境为依托,将一切知识都融合在了生活现象之中。在这样的教材内容的编排之下,教师要善于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将学数学与用数学紧密结合。
如教学“周长与面积”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总结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创设生活运用问题:“李大伯家开办了一个养鸭场,他要用36米长的纤维网在屋前围成一个鸭场,怎么围,面积才能最大呢?”在这样的问题之下,学生个个开动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
生:我想到了围成一个边长为9米的正方形鸭场,面积是81平方米。生:我认为可以靠着屋子的一面墙围成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鸭场,面积就有144平方米。生:我还想到了可以将靠近墙的两边围成9米长,和墙平行的一边围成18米长,这样它的面积就有162平方米。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同学们觉得他们说的哪种办法最好呢?
这样的现实问题在学生的生活之中处处可见,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增加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四、灵动的数学课堂要提升素养
数学素养不是显性的表象存在,而是内化为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的数学实践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最为显著的落脚点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现象、提炼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借助生活现象来发现数学的存在,激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
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创设生活情境:“暑假里,小军和妈妈去了美丽的桂林旅游,他和妈妈在桂林拍下了很多美丽的风景照片,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些图片有什么特征?”
教师出示漓江边的美景图片,山水相连,山倒映在水中。学生观察后,纷纷举手,这些图片里好像都有两座山、两棵树。师相机介绍:“同学们感觉这里的风景美吗?这正是轴对称带来的美!假如这里没有这样的风景,大家看了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教师随机出示遮住了水中倒影的图片,学生立刻感觉到图片好像不自然了。在这样的对比与欣赏中,学生感受到数学真是无处不在。
四大模块中的“问题解决”元素
在课程目标模块中,从《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在“问题解决”上要达到的总目标可以发现:《课程俗肌氛攵浴拔侍饨饩觥钡哪勘晟柚闷向于“发现、提出问题”“应用、实践”“合作”及反思。围绕着问题解决总体目标,《课程标准》纵向上分别列出各学段学生经过学习后应达到的问题解决方面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内容是相互联系且随着三个学段上升而螺旋上升的。例如:针对“发现问题”,第一学段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背景是“从日常生活中”,问题难度是“简单”;第二学段发现问题的前提变成“(自己)尝试”,背景和问题难度依然分别是“从日常生活中”与“简单”;到了第三学段,发现问题的前提是“(自己)初步学会”,背景变成更复杂的“具体的情境”,难度也增加成“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额外还提出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要求。
在内容标准模块中,《课程标准》从横向上把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以及“综合与实践”四大板块。观察具体的内容设置可以发现:“问题解决”元素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板块中,主要表现为运用该板块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比如“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而只有在“综合与实践”中,才有一套完整的从“经历实践”到“发现、提出问题”,再到“提出设计思路”“制订简单方案”“分析解决问题”,最后“评价反思”的问题解决流程。
在实施建议模块中,《课程标准》给出了课程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其中,在“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的教学建议中,《课程标准》强调“综合与实践”模块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学习,区别于其他模块对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也区别于教师的直接讲授,而是创造情景,让教师通过问题驱动学生全程参与和实践。在这段描述中,可以明显看出“问题解决”的元素。对评价建议环节,《课程标准》给出了问题解决的评价参考建议:“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特别要重视在平时教学和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并以第二学段某问题为例,给教师评价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供示范。
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启示
尽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问题解决”提出一系列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建议及评价建议,但是当老师希望通过《课程标准》的指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容易会出现一种疑惑:“问题解决”重视的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成功解决数学问题),还是问题解决的方法、过程及体会呢?从以上文本分析可以看出,《课程标准》针对“问题解决”元素的描述基本上偏向于问题解决的结果,这容易导致老师在教学过程把“问题解决”当成“知识技能”来教,把“问题解决”的考核与“知识技能”的考核相混淆,即只要学生能够利用所学解决具体问题,就当作学生拥有了问题解决能力。这偏离了《课程标准》设立“问题解决”目标的初衷,也与当前出台的中国核心素养框架有所偏离。
相比于《课程标准》对“问题解决”偏向“结果导向”的描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更偏向于“过程导向”,这都体现在后者对“问题解决”的重点表现描述上:“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而且,从《课程标准》设立的“问题解决”的总体目标可以发现,尽管提到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订方案”,但是却没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所提到的“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从中可以看到一些泰勒模式的影子,重视“情感态度”的阐述和培养,注重结果导向而缺少对过程体会的重视。
由此可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出台,可以指导和改善原有《课程标准》的不足。通过核心素养强调的“过程导向”,可以引导和修正《课程标准》对“问题解决”目标、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中偏向“结果导向”的不足;同时,也需要增加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方面的描述与建议。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从数学学科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祖希.我国数学核心素养研究进展――从数学素养到数学核心词再到数学核心素养[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7):35-4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初中数学学科素养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这门学科后特有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问题;能够运用学过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对所学的学科知识,能全面、系统地认识、理解;不断掌握学习本学科的特殊方法,能在学习中作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能够树立正确的学科素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科素养可分为四个素养:基础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基础素养,指本学科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人文素养,主要是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科学素养是指过程和方法等。信息素养,主要是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信息素养,狭义的理解是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搜集和处理课堂信息的能力,广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听、读、累、辨等过程搜集生处理课堂信息的能力。各门学科的学科素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就能够得以提高。
在我从事初中思想数学工作的十九个年头里,我发现学生能学会基础知识,但是在运用基础知识去答题时学生就不会运用了。这个问题引起我很大很大的困惑,那么如何让学生运用学科素养去答题呢?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呢?我做了以下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重视学生数学学科基础知识,有助于基础素养的形成
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运用专业的数学知识答题来表达,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强调学生能准确地、全面地把握基础知识和概念,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老师要多给学生这样的机会。比如我在讲《三角形全等》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去看书,先对书本上的知识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在习本上书写过程,最后同组的同学交流书写步骤是否完整,小组派代表到板前板演,让其他学生来挑错。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又强化了数学学科的基础素养。这样久而久之,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就扎实了,思维也就活跃了。
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三维目标的达成,课堂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通常所说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不仅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本身,还要让学生弄清楚知识是怎么形成的。我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做到了深入浅出,坚持三个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同时也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才容易懂、容易掌握和运用。三维目标中知识是基础,方法和情感是知识的提高和升华。为了让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我在教学过程别强调学生要养成看书的习惯,重视看书,这样学生有了过滤基础知识的时间,把基础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且能学会潜移默化地迁移。
二、立足于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素养
三维目标中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人文素养。因此,教学过程中我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是可变的、暂时的,但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旦产生,是持久的、稳定的,它一经形成,就伴随着学生的一生。比如:我在讲《一次函数的应用》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先给自己设定一个计划,假如父母给学生留200元钱买本子,在本子够用的前提下,你如何买本子,且剩钱最多。这个函数是个减函数在课堂上我鼓励每一个学生去发言、回答问题,用知识作为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去激发学生的情趣,激发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数学这门学科虽然是自然科学,但它很贴近生活,经常需要学生去联系身边的事例。作为数学老师,我也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对国家大事、社会热点等问题关注。例如我们如何节约电源、生产原料。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资源是有限的,我们有责任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人类的未来的生活。定期我让学生搜集书籍去找有关气候的变化的数据,用这些数据来制作统计图,找出其中的规律,让数学知识为人们服务,让孩子们体会数学价值,数学并不是公式和很难的习题,它也是有温度和感情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联系了教材知识,又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热情。
三、延伸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在老师的辅助下,由学生策划、执行及自我评估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研究一个专题,运用已拥有的知识和技巧来重新组合,让他们重新构建知识,继而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为了解决问题,他们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就是让学生亲历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
我在讲《条形统计图》时,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调查自己家里的收入状况和理财方式,以及给自己的家庭设计一份合理的消费计划。学生在课上进行展示和汇报,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他们不仅学会了本课的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理消费观念,节俭的意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是能够解决生活中问题,它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四、注重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学生;道德素养;培养方式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奉行的宗旨,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民素质水平能够间接的反映出国家的综合实力,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1]。因而,为了实现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完成优质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学科可以被视为一个极为有效的渠道,其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观念、树立竞争精神、健全合作意识,本文对在信息技术教学进程中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方式进行探究。
一、启用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有效的应用理论知识是“活”学知识的过程,同时也协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教科书上的内容有些是极为深刻的,如果教师紧靠传统教学方法,要求学习对其死记硬背,是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而且很可能挫伤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这对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上起到了负面的作用[2]。而教师有效的启用实践教学模式,这是协助学生内化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将研究性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以及技能竞技方法导入进实践教学环节中,从而确保其顺利开展与有效运行。
例如在《学习简单使用照相机》的实践课堂中,教师首先以及“组间同质、组内有别”的原则,将全班同学等分为4组,为每组同学提供一台数码相机,鼓励学生查阅课本内容以及相关资料,对照相机的结构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深刻的记忆各按钮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布置了“我的学校我的同学”这一课题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照相机对景物、人物拍摄的目标。在信息技术实践教学中,教师发现那些性格缄默的学生在同组成员的带动下积极的参与互动与拍摄方案探究的环节中,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规范了EF镜头与EF-S镜头安装流程,并切实的做好用屈光度调节旋钮进行调整的准备工作。在本节信息技术实践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培养了学生面对困难永不言弃的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渗透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情谊,使他们更具有包容心。
二、开展信息技术交流活动,使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完善品质
自我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认知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学生心智被有效强化的体现形式,此外自我教育也是自我约束管理目标实现的基础,能够达到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主”、“自律”精神的教学目标,这是学生良好道德素养形成,以及脚踏实地做事的基础性要求。在信息化时代中,教师若要想借助信息技术学科去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培养道德素养的目标,仅仅凭借一味的说教是很难起效的,而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知识交流活动是极为必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的分享成功的学习经验,剖析失败的原因,树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与态度的信念,可见自我教育起到了可观的成效,而教师也顺利的实现了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开展以“Excel表格制作心得”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很多学生表示Excel在一款应用频率极高的办公软件,掌握正确的制作方法是当今时代每一个应试者必备的计算机基础性操作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学生主动说出自己在调整单元格高度、宽度以及斜线位置方面操作不熟练,此时设计出的表头缺乏美观性,这名同学表示以后会强加练习,不断请假教师与同学,尽快掌握高效率操作方法这些优良的态度。那么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交流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并能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不断进取、谦虚好问的学习品质,自我教育的成效远远优于他人教育的效果。也就是说信息技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协助教师提升了道德素养教学工作质量,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三、将学生试讲融入进教学课程体系中,完善他们的道德素养
为了有效的将学生试讲导入教学体系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因为一个案例相当于对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其间可能存在一个或者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列举出各个问题的解决措施。将学生试讲有效的导入进信息技术教W体系中,也可是看做是师生角色互换的形式,这样增强学生对信息文化知识热情度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此时也有利于实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这一教学目标。
之所以认为试讲环节能够达到培养学生道德素养这一目标,主要是因为案例是客观存在的,能够培养学生务实精神,同时也有效激发他们从多个维度思考解决问题有效策略的精神。如果教师也借助案例教学方法达到培养学生道德素养这一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的解析前提,在此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这一原则,设计与其相匹配的案例,从而使学生在试讲的进程中实现吸收新理念,学会一些突况基础性解决技巧的目标。并且在试讲的过程中,强化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了个性化发展的综合目标。当然,对于座位上“听案例”的同学而言,他们能够以理性的态度对案例的性质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是他们良好人生观、价值观被培养的有效方式,当然在此过程中他们也完成对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内化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按照某一思维方式,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提出合理性、主观性见解。由此可见,试讲环节合理的融入进培养学生道德素养过程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结束语
总之,在信息化时代中培养学生道德素养是极为必要的,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任重道远的。因此教师要有刻苦专研的精神,不断地尝试应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积极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整合在一起,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自主精神、协作精神、专研精神等道德素养,为其日后生活事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谢铁昌(1980-)男,广西灵山人,民族:汉,职称:中学二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下的美术教育探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培养方式
对于学习活动来说,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有着特别的意义。顾名思义,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兴趣、性格、爱好以及习惯等因素,对于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息息相关,两者密不可分,非智力因素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智力因素也可以加强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优化非智力因素非常重要,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提高学习效率有着显著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所有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对于课堂教学的展开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正确理清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以下教学案例:教师在进行几何图形的讲解时,用三角形、圆形和梯形等图形组合成一个复杂的图形,让学生在图形中寻找三角形、圆形以及梯形等几何图形的数量。然后,教师再进行几何知识的讲解将会事半功倍。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还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刻苦努力的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的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另一方面教师对于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刻苦努力的习惯,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教学实践证明,大量差生之所以成绩落后,大部分是因为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自制力差。因此,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刻苦努力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伟人的事迹,如霍金、爱迪生,鼓励学生学习他们刻苦努力的学习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锻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举办一些必要的集体劳动,锻炼学生,磨炼学生。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刻苦努力的习惯是必不可少的。
三、将课堂融入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小学阶段,教师对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自身的言行,要用自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去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实现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小学教育来说,整个小学阶段是小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初阶段,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将正确的价值取向传达给学生,向学生弘扬社会上一些积极向上的事迹和人物。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状况,在生活中关心学生,当学生有困难时帮助学生,向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从而实现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升。
四、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科学教学
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记忆,还有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科学教学,可以节省教学时间,避免在教学中走弯路,提高教学效率。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非智力因素,还有助于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和成长。
五、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磨炼学生的意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丽任、王静波.非智力因素在小学教学中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4(01):114-115
[2]李志兰.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教师,2012(03):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