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范文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

第1篇: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范文

关键词:农村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认识;开展

达•芬奇说过:“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想要在直观教学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加强学生对地理方法的熟练运用,最为便捷也最为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地理实验教学。它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在英国《国家地理课程》、美国《生活化的地理学:国家地理课程标准1994》以及印度、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地理教学大纲中均体现了地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1956年《中国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明确要求“在初中一年级中必须用地球仪做实验”到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积极开展地理观测、考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地理观察、调查、观测等活动进行探究式的学习,从中不难发现我国对地理实验教学的接纳和推广。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将地理实验教学纳入到日常的地理课堂教学中。

一、地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1)激发兴趣,奠定基础。

“孩子求学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这是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的观点。激发和培养初中生的地理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而地理实验收到的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其他教学方法无法快速达到的。因为地理实验真实、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各种有趣的地理实验让他们兴趣盎然。尤其当下的学生厌学情绪浓重,除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外,几十年不变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导致其厌学的重要因素。地理实验能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其积极性,增强其学习内驱力,为整个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稳固的基础,也让地理教学和学习进入到良性循环中。

(2)转变方式,提高能力。

有一句古老的教育谚语“:告诉我,我忘了;演示给我看,我记住了;让我参与,我理解了。”可见,在过去单纯靠语言、文字、图片、模型等手段对地理现象讲解的教学方式,虽能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快速积累知识和经验,但是遗忘率极高。而且学生的主动探究、动手能力的培养形同虚设。这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地理实验教学强调参与度,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分析、研究过程中改变被动的接受方式,进而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得出结论。地理实验又能培养学生组织、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能力,让学生在真实客观的学习环境中,从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认知、构建认知,为以后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解放天性,促进发展。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年曾指出:“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到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初中生好动、好奇、喜欢探索、兴趣广泛的心理特点,要求地理教师除了在课堂小天地中系统地、稳定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外,更要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地理实验中去“做”“观察”“思考”“探究”“总结”,培养和发展兴趣、爱好,形成自己独特的技能和特长,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初中地理实验类型多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总会在适宜自己的实验中,让自己的起点得到相应的提升。

二、地理实验教学的开展

(1)加强学习,提升素养。

地理教师实验教学素养的高低、实验能力的强弱,是决定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可是长期以来,地理学科被视为边缘学科,导致地理实验一直被忽视,因而地理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很薄弱。尤其在农村初中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因为地理学科常被作为临退休教师的“福利课”,正常的课堂教学都无法保证,更别提实验教学的开展。地理教师自身都没有相应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又如何引导学生实验?又何谈地理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所以,地理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训练,探究和完善实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自己的实验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提升自己操作、指导能力,主动实验,让地理实验成为常规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如订阅专业的地理书刊,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加强与本校、本县同组教师以及各级教研员的联系,相互交流,平时多钻研教材、教法、学生,做新时代的研究型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素养。

(2)科学组织,主动参与。

地理实验教学不是教师的单人脱口秀,而是要通过教师创设趣味性、民主性、目标性、实践性强的实验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全身心地沉浸在实验活动中,强化合作意识,提高操作、观察、创新等能力。由于地理学科严密,逻辑性较强,学生一直把它当作包袱,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缺乏主动独立的学习习惯。为了扭转这种不良局面,我在实际教学中将学生按照规模、人员构成、学习能力高低、性格、各自长处等因素进行分组,促成组内成员间的协作和配合默契度,进而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3)明确目标,培养能力。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参与度不高或只充当看客,原因有学生轻视该学科、无好的学习习惯、不知如何观察、逆转和跳跃性思维太差、教师实验过程不清晰、器材不适合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调整了实验教学的思路:课前认真备课,精心准备实验器材,设计实验问题,安排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比如,讲解地球自转,之前我只是用地球仪边转动边讲解地球自转的方、产生的现象,然后让学生做相关的练习,结果出错率高,学生认为太抽象、难度大,学不会。后来,我用一根细钢丝穿透乒乓球当作地球仪,把乒乓球的一半涂成黑色,有钢丝的两端贴上彩带。并且明确提出以下问题:转动过程中,乒乓球的黑白两部分如何变化?两端的彩色纸条又如何转动?这种“有意识的注意”让学生观察目的明确,不再做一个匆匆过客。实施实验教学是一个长期艰辛的过程,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逐步引导学生,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思考习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来。

(4)走进生活,开发资源。

农村初中的教学和实验条件虽有较大改善,可是与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比起来相差甚远。为了解决农村初中地理实验器材匮乏的问题,地理教师要认真思考,从生活中开发所需的教学资源,恰当地运用到实验教学中。教学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滔滔黄河”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引起的水土流失这一过程,我准备了一块木板(一半木板用泥沙覆盖,另一半用挖来的草皮覆盖),一个喷壶,一个透明塑料水盆(中间用厚纸板隔开)。实验开始:喷水壶向木板喷水,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以下问题:1)喷水过程中,木板上的草皮和泥沙两部分有何变化?2)水盆里厚纸板两边的沉淀物一样吗?3)以上实验过程说明了什么?整个实验过程所用到的材料都是农村中随处可见的也是学生熟知的,它对实验探究内容的学习作用是直观的、一目了然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了乐趣,培养了探索、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亲身实践,加强理解。

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操作,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地理时,新奇感和好奇心很强烈,若没有及时满足,他们对地理的兴趣就会逐渐消退。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动手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发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地形”知识中涉及到山地不同部位的判别,由于农村学生抽象、立体思维欠缺,再加上该知识点较难理解,因而很多学生开始放弃地理的学习。于是,我就告诉学生用水将泥巴和好,做成山谷、山脊、盆地、山顶、鞍部的模型,然后晒干。学生完成之后,我再让学生展示并讲解山地模型具有的特点。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相互学习和切磋,并且会再次弄懂、理解知识,使印象深刻,不易遗忘,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地理实验让每个学生动手学习、主动体验、探究的学习机会平等,而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协作性,不断提高创新思维和能力。所以,初中地理教师要掌握地理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技能,通过实验教学打开地理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顾娟.地理实验教学设计初探[J].中小学试验与装备,2006(06).

[2]范敏.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实验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史利杰.中学地理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第2篇: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实验;地位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有物理理论知识的得出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是进行物理教学的基础。另外,物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生活中的很多自然现象都能够用物理知识来进行解释,利用物理实验来模拟生活中的现象对我们理解生活中的现象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就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进行探讨。

一、物理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中的不足有一定弥补作用

对于这一方面,以物理教学中的速度一节有关内容为例来进行分析。在对这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在教师讲解之后,学生只要稍微有一些数学基础就能够理解速度计算与相关换算方式。但是在速度比较上,不能单纯依靠教师讲解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比较速度的方法,但是对于这种比较方法的合理性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要对此方法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只能依靠实验方法来进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教学分成三个部分来进行设计:第一部分,引出本节课所要进行研究的对象;第二部分,讲解课堂理论知识;第三部分,利用实验来进行论证。在实验中所要用到的工具包括以下几种:长木板(带有刻度)、秒表、小车、挡板。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多次实验将小车由长木板的顶端到其中点处以及小车由木板顶端到达底端所需要的时间与路程测出来,根据所得数据将它们的速度求出,并且还要求出速度平均值,然后再将后半段路程的速度求出。学生将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以及后半段速度进行对比,能够对速度概念以及比较速度方法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并且也能够利用这一方法将比较速度方法的合理性论证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对物理知识从各个方面达到一个统一的认识,包括理性与感性的相互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相互统一。

从以上阐述中可以得出:物理实验教学对物理实验中的不足能够进行弥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将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深刻地掌握物理知识。

二、物理实验能够使物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增强师生互动

对于初中物理来说,主要的研究内容就是光学、热学、力学以及电学。而这些知识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抽象的,他们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学生很难在大脑中想象,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若教师仅仅是进行理论教学,就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不但使课堂变得沉闷,并且也会使学生丧失对知识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引入实验教学,首先来演示实验,使学生能够看到奇妙的实验现象,激发其学习兴趣,学生也就会对其所看到的现象进行思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能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说,在学气压的有关问题时,教师可以做实验:在杯子中装满水,将一纸片放在杯口,然后将杯子倒置,发现水不会流出,纸片不会掉下。当学生看到这样一个实验现象时,自然就有兴趣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然后教师再将大气压力这一知识点向学生讲解,从而使学生能够对大气压力的产生以及作用等知识有一个很好的理解。

三、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增强其综合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做实验,并且还要让其根据实验现象将有关的实验原理总结出来。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合理引导以及演示。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对实验的观察目的十分明确。其次,对于实验中所用到实验器材及功能要对学生详细讲解,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并且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最后,教师要根据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果来向学生讲授实验原理,使学生对其真正理解。从该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其物理水平。

在现代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将会对初中物理教学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其对物理教学质量以及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物理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第3篇: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体验式教学;应用;探究

体验式学习是初中地理教学中最具效率的一种学习方式,其中,体验式学习的体验式指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是一种人类的心理感觉。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体验式学习的使用,不仅可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展现,并且能够利用实践以及反思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一、体验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类型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划分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主要包括的体验式学习方法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情景体验法、社会实践体验法以及动手操作体验法[1]。

首先,情景体验教学法是初中地理教学中惯用的体验式学习方法,是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基础上,将自身的体验融入其中的一种方式。其中,主要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学生角色的扮演,在根据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对地理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学习环境之中,体会地理课程的魅力。另一个方面是对多媒体的利用。众所周知,地理学习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性,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人文地理、社会环境、自然景观等,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视频与图画,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轻松学习。

其次,社会实践体验法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增强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考与认识,从而引发学习的反思,这种方式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其中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需要开展实地考察法,对某一个地区的自然风光、生活方式、工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解,这种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另一个方面则是社会调查访谈,利用调查问卷、调查访问的方式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能力,这种方式不仅是地理教学的目标,也是提高学生体验式学习成果的关键。

最后,动手操作体验法能够让学生在“做”中不断学习,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作为初中地理体验学生中的主要途径,动手操作体验法不仅可以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学生的内容以及对象不能太过于复杂,需要遵循初中生的心理要求,并且要保证整个操作过程要与地理知识紧密结合[2]。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体验式学习法的主要要点

(一)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验式学习环境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从根本上决定了地理成绩以及对问题探究的能力。现如今,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的学习环境逐渐的开放,学习环境更加民主,这种情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且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对地理知识充分理解,将地理学习放在主体地位,这样一来,便可以提高地理学习成绩,实现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二)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体验式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整个体验式活动有所了解,并且能够使老师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指导,能够积极开展各种交流体验活动,实现对学生的自我教育,保持教师与学生在地理学习与教学中的统一性。其中,地理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引者,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信息,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的方法,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的有效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并且对相应的内容进行记载,最后做出总结,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认识。在开展校外地理活动的时候,要将安全防范措施做好,让学生不仅可以大胆的进行探索,并且也要让学生能够在探索与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

一般而言,初中地理教师在选择体验式学习的内容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教材内容,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此外,地理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选择的对体验学习的内容进行选择,将具有影响力的地理人物、地理事件以及地理现象作为主要内容,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充分了解整个地理的发展过程。对于地理概念以及地理内涵,体育教师可以选择过于抽象的内容作为学习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结语: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体验式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与认识。其中,根据上文得知,体验式学习方法分为三种类型,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地理老师,需要选择切实可行的方式加以探索,实现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训。

参考文献:

第4篇: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 师生互动 有效性

一、初中地理教学师生互相影响因素

1.教师因素

打破传统的教学价值观的束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互动的有效性。性格外向,热情大方,朝气蓬勃的年轻教师更容易与学生展开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碰撞出火花;相反,性格内向古板的教师与学生会产生隔阂,难以与学生开展合作对话。教学方法独特,风趣幽默,形式灵活多变,使学生耳目一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提高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1]

2.学生因素

成绩优秀的学生更愿意与教师互动交流,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迫切需要老师的帮助,会主动与老师交流,解疑答惑。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发现不了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要与老师交流的要求。当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时,他们就会自觉主动的获取这方面的知识,自觉研究地理事物和现象,分析地理问题。产生与同学,与老师交流看法的需要,就会自觉主动和老师同学交流互动。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受多个方面影响,有班级内的人际关系,课堂内外的氛围,另外,学校评价制度,学校管理模式等也影响了教师教学方式的选择,影响师生互动的频率和效果。

二、提高地理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策略

1.优化课堂互动环境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从环境入手,创设浓厚的文化氛围 有利于开展有效师生互动,提高班级竞争力和培养学生协作和创新精神。古人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不言而喻。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设计教室的布局和装扮。和谐、尊重是塑造文化氛围之本。 新课改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要环节,教师更多的扮演帮助的角色,要多多激发学生自主能动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能够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塑造同情失败,鼓励创新,倡导合作的学习文化氛围,使合作交流成为班级的时尚要素。[2]

2.优化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师生是平等的,不存在阶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理解和尊重,给予对方发言的权力,平等对待。例如,当学生犯了错误,不可以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当着众位老师的面大声训斥,有过激的伤害语言,也不能在班级同着全体学生批评某位同学。传统的找家长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刚不能当着家长的面对学生进行各种批评,说的学生身无长处。要针对学生的问题动之情晓之以理耐心说教,也可以运用身边的典型案例来启发诱导让他能够自己反省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努力改之。

关心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给予充分的关怀,当学生因为考试不理想而变得情绪低落,沮丧时,教师要主动走进学生,帮助他们分析问题,鼓励他们树立昂扬的斗志,走出失败的阴影,要让学正确看待考试成绩,需要刻意在意的是在试卷中显现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分数仅仅是一种有待成长的参考。当学生身体和心理出现问题时教师要主动帮助他克服困难,疏导心理问题,对学生的不幸要给与同情与照顾。当老师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全身心的关爱学生,帮助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定可以建立和确定。

帮助学生。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上的困难等会困扰学生的成长。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主动的帮助他,让他看到教师对他的关心,体会到教师对他的爱,让学生知道教师是他们的真心朋友,坚强后盾,这样学生勇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3]

3.优化教学设计

中学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幽默、诙谐的漫画,在教学中我们利用漫画来导入新课妙趣横生,生动活波,不仅能够使学生更有兴趣去学习、去了解,也能同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想象能力,从而使得教学质量和效率都有大幅度提高。例如,在地理知识环境保护的一栏中,教师首先出示“钓鱼者的困惑”漫画,其大意是:在一条被工厂排放的废水污染的小河边,一位钓鱼者钓到的不是一条大鱼,而是一条没有肉的鱼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启迪学生思考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从而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关键也要抓住环境保护的环节。[4]

古诗词中关于环境的描写很多,或明快,或忧伤,环境的描写是与当时作者的人生得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气候的变化天气的凌暖经常触及作者笔端。

例如在引入唐朝杜牧的诗《清明》。

设置问题:1.请问清明节是什么时候?(4月4日或5日左右)2.4、5月份我国雨带停留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形成的?(4、5份雨带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冷暖气流在华南相遇形成锋面雨)。

4.建立3WI思维线索构建知识系统

对地理知识系统的构建,通常是建立思维线索,运用联系的观点对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全面深入分析, 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他们内部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牢固的知识系统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一般要建立3WI思维线索,形成知识系统。所谓3WI思维线索就是对某一区域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分析时,思考是什么?(what?),在哪里(where?),他是怎样形成的?(why?),有哪些影响(influence)。例如:请你运用以上方法分析“我国西北荒漠化”。建立3WI思维线索。1、什么是荒漠化?2、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3、分析荒漠化的成因?(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4、荒漠化对我国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用联系的理论来分析问题,要结合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存在,注重联系的重要性,不放过任何细小的细节

结语

提高地理教学师生互动有效性,要用理论唤醒人,打破僵化,突破创新。教师在理论上有认识,心理上有准备,形式上有创新,这样我们才能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特色的有效的师生互动之路。要取得理想的成绩唯有踏实认真,不蛮干,不能只靠一腔热血去干事。要摆脱空想,遐想。要冷静分析问题,学会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工作细致,务实敬业,循序渐进,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5]

参考文献

[1] 崔立武.如何让试卷评讲课更有效[J].中学教学参考,2013(13)

[2] 李笑妍.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技巧[J].考试周刊,2012(15)

[3] 魏丹丹.新课程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第5篇: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 以图导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124-02

一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提出

1.“以图导学”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初中地理教材和初中地理图册拥有大量的地图以及剖面图、景观图、示意图、遥感图、统计图等图像,这些图像组成了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图像系统”。这是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是地理学科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大的优势。地理图像承载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学科的“第二种语言”,地理图像能够形象、直观地表现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表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动态过程,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态特征、数量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也可以表现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是地理知识的综合体。显然,地理图像起着文字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学习地理知识与探究地理问题的最重要工具之一。

实验心理学家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心理实验证实,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83%来源于视觉,11%来源于听觉,3.5%来源于嗅觉,1.5%来源于触觉,1%来源于味觉。因而可以说,人类所获取的外界信息,绝大多数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而地理图像信息的获取必须通过视觉刺激来实现,这就为“以图导学”模式提供了充分的心理学依据。

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是遵循人类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初中地理教材和教学内容特点,以图像为导线,把学生导入课堂,引出教学内容;以图像为载体,呈现地理知识;以图像为工具,解释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该模式也契合了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即: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地理课堂教学中提倡多使用地图以及剖面图、景观图、示意图、遥感图等图像,采用一些能激发学生思索、富于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导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因此,实施“以图导学”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有利于打好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能力,开发学生智力。体现了地理学科利用地理图像,培养学生从中提取各种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地理探究与创新能力,对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和地理教育有积极意义。

2.实施“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初中地理教材、初中地理图册和地理填充图册为“以图导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基础性的图像材料。另外,地理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制挂图和利用课堂上的板图、板画等进一步丰富图像材料,所以即使在教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也能采用“以图导学”模式教学。而城市里的学校教学条件普遍较好,很多学校教室里都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图导学”模式实施的空间更广阔、内容更丰富。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更多教学上有用的图像,也可以利用软件制作教学上需要的各种图像。所以,初中地理课堂实施“以图导学”模式是可行的,可以在大多数学校推广实施。

二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运用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可分为以下三个环节进行:

1.以图创境

初中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以各种精美的图像,特别是景观图片来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课堂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日本》一课时,给学生展示富士山、温泉、火山喷发、樱花、茶道、和服、建筑、相扑、地震引发的海啸等景观图片,这些图片是日本自然和人文的真实写照,它们深深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震撼着学生的心灵,继而激发学生探究日本的热情。

2.以图探究

以图探究是一节课中的“重头戏”,是最关键的一环。这个环节的教学分三个步骤:(1)提出问题。在创设情境的背景下,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选用合适的地理图像,设计一些不同程度的探究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图、分析图。(2)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问题。对于难度较小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答;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鼓励学生相互探讨,并多留时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3)总结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指图作纠正、补充、归纳和总结。下面以《日本》为例:

例1:读日本地形图、亚洲地理分区图、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探究日本的地理位置。

读日本地形图,用笔描出日本的45°N和北回归线,可以看出日本领土位于五带中的______。

读亚洲地理分区图和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说出日本在我国的______(方位);日本位于亚洲的______部,在______洋的西北部,被称为东亚岛国;日本西隔______海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相望。

例2:读日本地形图,思考日本的平原多还是山地多?平原分布在什么地方?能否在图上找出日本最大的平原?如果不乘船,只坐车,能否跑遍日本四个大岛?

例3:读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图,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讨论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火山有什么利弊?

以图探究这个环节可充分调动学生通过动脑、动眼、动口、动手来探究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的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与学和谐统一。

3.以图巩固

课堂的最后环节就是以描图、填图、绘图、读图分析、读图归纳、读图判断等练习形式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这不仅可以检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在填图、绘图、读图练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做到眼、手、脑并用,有利于加深其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和随图应变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地图的认识,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地图意识的目的。学生课堂练习的结果应及时予以展示和评价,通过师生间的及时反馈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三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运用成效及反思

笔者把所教的6个班级分成两部分,3个班级采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作为实验班,总人数有148人,另外3个班级按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对照班,总人数有149人,下面以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来说明“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带来的成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成绩中,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相差不大;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成绩中,实验班比对照班的平均分高出2.1分、及格率高出4.3个百分点、优秀率高出5.7个百分点;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成绩中,实验班比对照班的平均分高出4.5分、及格率高出7.6个百分点、优秀率高出9.8个百分点;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成绩中,实验班比对照班的平均分高出7.8分、及格率高出15.6个百分点、优秀率高出17.2个百分点。事实胜于雄辩,在实施“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让我备感欣慰的是实验班学生出现的变化,他们的成绩不仅明显优于对照班学生的成绩,而且他们的地理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运用地理图像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具体表现在课堂试验班学生能够非常积极地阅读分析地理图像,利用地理图像进行交流探讨,分析问题,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他们学习地理的信心更足,热情更高,其中有些对地理完全不感兴趣的学生也渐渐开始喜欢学习地理,学生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实验研究表明,“以图导学”是一种能有效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地理学习意识和地理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成绩和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切合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值得总结推广。

当然,在“以图导学”模式实践的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一些不足,如实验数据不够充分,对学生的观察调查不够全面,因而对实验的结果会产生一些偏差。另外,在教学导入中,教师如何“导”得精彩、适时、适度;在提出问题时,如何提出有探究价值、有趣味性、启发性并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在读图、分析图时如何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研讨探究问题时,如何组织学生进行高效的交流等问题,仍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探讨研究,使“以图导学”模式不断地得到完善,使其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刘晓艳.“以图导学”的地理教学模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第6篇: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范文

摘要:地理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实用性,这决定了地理教学要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实践活动教学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动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更好地发展实践活动教学,本文主要研究了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等问题。

关键词:实践活动教学;初中地理;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69-02

虽然教育改革已经开始实行,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消失,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在课堂中大部分老师老师依然按照课本内容教授,没有实践活动。针对目前的状况,加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很有必要。实践活动教学也是提高学生思维创新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途径。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

在实践活动教学时,要融合学生日常所见的有关地理知识,如地理现象、一些景观。对于所需时间比较长的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可以划分为多节课时间进行。比如在讲授地区降雨量变化时,在安排实践活动教学内容时,引导学生注意本地的降雨量和时间,从中总结规律。

通过与实际相结合,让实践活动教学去解决地理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和自主探究能力。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根据当地的地理特色,选择相关联的地理知识进行实践活动教学,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1.设计目的

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包含多个方面内容,如设立情景、提出问题、思考分析问题,对问题的深入研究等,过程很复杂。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散思维、培养兴趣,同时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化,教学课堂更加活跃。

2.设计原则

第一,要把整体思路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整体思路就是在贯穿在实践活动教学中的设计要旨深刻,思维宽阔,有充足的想象空间。具体实践就是实践过程简单明了,便于学生完成。强调立意深远,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勇于突破和创新。

观察活动、操作和语言表达活动这三方便是促进学生智力形成的主要因素。其中,观察活动和操作活动是智力技能的奠基石,更高一层次的发展是语言表达能力,开始由外部发展转向内部发展。智力技能是分阶段形成的。每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中的整体思路有着指引方向的作用,确保智力技能向正确方向发展。具体实践是实施活动教学的基础,促进学生智力逐步发展。此设计原则能发挥最大作用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比如,在学习长江的开发时,可设计三峡工程探讨活动,就其中的利弊问题进行辩论,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各小组成员自主探索,积极讨论。教师可适时点拨,指导和协调学生。由这种实践活动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三峡工程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第二,要把多角度和小难度相融合。问题的设计是多角度的,还可以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活动问题的设计可以有一定的难度梯度。设计的每步活动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如学生年龄段问题,个体差异。所以要注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协调,合作与分工。如制作一份不同地域国家经济水平的手抄报,可指导学生从工业、服务业、农业等行业分析比较。不同学生负责不同板块进行搜集资料,还可以选取某个特定地区国家作详细讨论,加深对区域地理知识的了解。多角度和小难度的设计原则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能够很好地见到成效。

三、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方案

对于地理实践活动,要与课本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活动形式。如游戏类、讨论类、搜索类、辩论探讨、海报形式等不同的活动类型。这也需要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去安排不同形式的教学。这种教学在讲授知识的基础上,也使得学生全面发展,促进课堂的积极性,落实了实践活动教学。

不同的活动类型表现形式不同。讨论活动是以小组教学,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为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把地理知识融合在交流问题中,同时要注意讨论的时间,适时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作用。动手活动是以发展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为目的的活动。在制作中发挥创造能力。动手内容有地理教学模型、制作图表,绘制地区图形等。

游戏类活动主要为竞赛方面,旨在提高学生反应能力,对知识的熟记能力,以及准确度。这种游戏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在赛前制定好游戏规则,结束时做出评价,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在开展此类实践教学活动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跃气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实践活动把地理知识融入到学习中。

合作和交流是这些活动进行的基础。学生之间、老师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能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能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

四、小结

通过对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研究,将地理课程改革的目标贯彻其中,增加了教学的探究性内容,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寻求真理,在探讨中学习知识。除了达到新课标的教学标准,实践活动教学融合了地理学科的实用性特色,做到了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金绮安.让地理课堂生动起来的活动教学模式浅析[J].速读(中旬),2015,(6):185-185.

第7篇: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范文

【关键词】教学 地理 信息技术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初中地理学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许多困难:如地理教材中地图多,文字少,教学板书、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这不仅需要耗费很多的课堂时间,而且有些内容在有限的黑板上也难以充分展示出来;课堂上的教学挂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它往往又是信息容量大、要素繁多、不分主次,而且能见度低,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发展;地理教学名词概念多,原理、规律也不少,往往需要借用挂图来帮助学习理解、类比归纳,实现图文转换,一般情况下45分钟内不易完成任务;地理教学在中学阶段授课时间少,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必然使部分学生产生偏科的现象,有的甚至干脆放弃,给教师正常的授课带来很大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尝试。

结合多年的地理教学经验,我发现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媒体的综合处理能力的优势,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于教学中,以更丰富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它突破了师生之间仅凭语言、概念、挂图传递信息的局限性,“媒传”较之于教师单纯的“口传”,其优越性不仅在于它的信息传递效率高、形象直观,激发兴趣,便于视听和接受。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使学生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寻求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谈谈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学科的整合应用。

一、 收集资料要做到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有机结合

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自然地、流畅地融入到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平时花费大量的时间收集地理资料、地理信息和地理课件,形成自己的地理资料库,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丰厚的物质基础。比如注意搜集地图、图片。地图和图片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而搜集和整理地图、图片是信息化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注意搜集课本上没有的,但是对今后的教学有帮助的地图和图片,如地理景观图片:天空、宇宙、气候、地形、河流、森林、海洋、沙漠、冰川、矿藏、能源、工业、农业、城市、环境、各国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房屋建筑等图片;灾害图片:地震、泥石流、火山爆发、风灾、雪灾、水灾、环境污染等图片。注意反映自然界的美丽、壮观,人类的伟大以及环境被破坏等实际景象。

二、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借助地图、挂图和其它教具教学,但一些挂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且其内容又是静态的、无声的,给学生的印象依然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恰恰弥补了地图教学的不足之处,加大了课堂密度,又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信息技术的运用能突破地理规律、抽象地理概念等教学难点。一般说来,地理规律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很大,单凭文字的描述或挂图,学生理解是非常困难的。而对于一些抽象的地理概念,我们能做一些简单的演示原理的动画,也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的理解。

三、化静为动,形象直观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教具主要是挂图并结合课本插图,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在课堂上较为被动,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模拟,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操作、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例如:在《地球的运动》这一课,运用信息技术把“地球自转”、“地球公转”都变成动画显示,学生看后一目了然,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公转示意图在脑海中印象深刻,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在地理课件里,在动画显示过程中适当配上声音或音乐,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整合研究性学习。

把信息技术渗透到研究性学习中去。利用信息技术把研究性题目展示在学生面前,提供查询资料的网址,学生通过网站了解地理学科某些方面发展的现状以及目前一些地理学科前沿性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并通过科学家的思路锻炼自己研究性的思维。另外,教师可以通过网上进行指导和交流,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课题研究。

五、人机交互,及时反馈

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题组训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点几位学生(或自愿)到黑板上演板,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另一片天地。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直接用鼠标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直至出现正确结果,万一三次尝试失败,则显示正确答案。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

第8篇: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范文

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和原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形成学生良好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的实验方法的重要手段。科学规范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愿望,把物理课堂变成学习、求知和实践和学生勇于探索的乐园。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 地位与方法 提高学生能力

我们知道,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物理问题的根本方法是进行观察和实验,学生的物理知识多数是运用实验手段使某些物理现象再现。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经过思维加工,形成物理概念,这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事实表明,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理解和掌握物规律和原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形成学生良好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的实验方法的重要手段。科学规范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愿望,把物理课堂变成学习、求知和实践的乐园。

实践证明,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它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同时,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能力.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所决定的。

二、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1.物理实验本身就是物理学的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

物理学的任何一部分内容的结构及其发展都可以分解为三种因素:实验,物理思想和数学.可见,实验内容本身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应该学的重要内容。

2.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是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离开了实验的物理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即使照本宣读,在黑板上做实验,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且会把本来生动的,丰富的物理知识变成一堆枯燥难懂的材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保证,从教师的演示,示范和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中,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可以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实验素质

三、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

1.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具体目的,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制造,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某些现象反复再现以便让人们反复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方法的优点是能将复杂的条件进行简化和纯化,借助仪器设备,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的非本质因素,创造一个恰当的实验环境,使需要认识的某种性质或关系以比较纯粹的形态表现出来,以便人们能比较容易比较精确地发现规律。

2.实验是教师教物理,学生学物理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使学生知道科学家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四、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载体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可以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及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

五、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物理教学中能起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易于激起学生兴趣对于中学生,物理实验有很强的吸引力,极易唤起他们的直接兴趣.

(二)创设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成绩,关键是学习兴趣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和实验,一个人只要有了兴趣,他就会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三)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实验能够创造最确实,最少受干扰,并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物理环境.它创造了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蕴藏着极其活泼的因素。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有人认为,素质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知识因素和智能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实验除了对知识的掌握,智能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之外,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有显著的作用.实验不

六、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待加强与改革

1、教师必须提高对实验教学的认识。

当前,一些初中物理教师的不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培养,对实验教学认识不足,认为实验教学一是麻烦,演示实验从准备器到课前试做,一遍一遍地去精心设计,细心查找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生怕课堂实验失败。可有时总会出现问题,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过程,出力不讨好。但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科学的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爱好,引导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激发他们树立科学信念和立志于科学的信心,我们一定要改变不正确的实验教学观念,改善实验条件,改革实验教学。

2、实验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去体验。

第9篇: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范文

关键词:学习;地理教学;运用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240-01其实在我们国家对于初中地理的体验式学习法仍然只是停留在一个探索的阶段,不过现在已经有大量的实践证明了体验式学习法对于初中生学习地理还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而且效果非常显著。但是,我们必须将体验式学习这一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利用体验式学习法更好地进行初中地理的教学。

1.试述探究式学习

在我国的教育课程改革之后,逐渐的出现了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被称为探究式学习。可能听到这个名词大家都还很陌生,但是早已经有好多工作者对探究式学习进行了一些深刻的研究以及探讨,其实在初中的学习中地理不单单只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学科,而且还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地理这一科目特别适合探究式学习的开展,而且地理也适合在探究式学习当中发展。所以探究式学习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参与是势在必行的。我简单的对下面的问题为大家展开一些研究。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下何为探究式学习,其实所谓的探究式学习就是说在一些特定的科学中的领域或者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来选择,并且确定主题,在这样的前提下创建一个与学术研究情景差不多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初中生们可以通过一些事情独立的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勇于分析,不断地调查研究,收集有用的处理信息来解决当下新出现的问题,伴随着解决的问题逐渐的增多,也就让初中生们对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也在不断地提高。其实说白了,探究式学习,就是现在一种新的学习的趋势,他的好处是非常多的,不仅仅为我国的初中的地理教学事业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更是为初中生们学习地理,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毕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一些事物,要远远比只听老师讲述所学得的,更加的具体,让孩子们记忆地理知识就能更加地牢固,只有是自己探究出来的才会是最难忘的,更进一步说探究式学习,让地理成为了孩子们自主意愿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地理这一学科的认识就不止只是一些课本上比较死板的知识,通过探究式学习,初中生们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就仿佛是在书本上跳跃的精灵,完全的活灵活现,它可以带给初中生们最深刻也就是最难忘的体验,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探究式教学,他与体验式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一点是体验式学习法非常符合初中地理的知识教学特点。体验式学习法在初中地理当中的具体实施,尤其是对于开展了综合实践的初中物理,可以更好地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更好地结合起来,对探究地理深化事实的原因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对于地理学中应用领域的扩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例如我们如果学习关于天气的课文时,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对于天气符号的了解,以及天气气候的差别等相关知识,并且积极的让初中生们轮流做学校内部的天气情况广播员,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锻炼学生们的口才,以及思维能力。带给初中生们最具有挑战性的体验,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关于一些地理方面的知识,以及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所以我说体验式教学非常符合初中地理的知识教学特点。第二点是体验式学习法,充分符合了初中生们的的一些心理特点。初中生,正是在青春期的年纪,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对未知事物的求知的欲望,这时的它们感觉总是有用不完的经历,喜欢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并且很自愿的乐意参加各种各样的新鲜的活动,从而进行一些不同的体验。在初中地理的体验式学习中,学生们就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然后她们可以把大自然作为新的学习的课堂,在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时,慢慢地发现问题,并且认真的思考,就好像是在旅游的途中遇到了一些难忘的风景,然后慢慢琢磨,探讨,很容易就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这种全新的体验式学习法,远远的超过了,我们以前的所谓的死记硬背可以达到的效果,这样让初中生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总结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体验试学习法其实就是一种对于学习初中地理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而且非常有必要。在我们的体验式学习法的体验中基本都是通过正确地认识我们身边周围的一些事物,以及一些人们的实际感受,来反映我们的体验式学习法的效果。体验式学习法实际是一种以学习地理的一些人为中心,并且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一些实践的行为以及活动来获得一些特有的技能,以及学习方法。在初中地理实行体验式教学更能有利快捷地实现一些我们所期望的教学目标。众所周知,体验式学习法作为新兴的一种学习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自己独立的模式,他会设定一些场景增强实践的真实性,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以及同学们之间的交流,还有大家独立的思考,等等。来达到预期的教学预想。体验式学习法是一种针对初中物理的方法,他对初中生学习物理有很深的影响,但是体验式学习法要想更好地为我们服务,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的推广,持续不断的完善与自我完善,才可以达到预想的一些效果。参考文献:

[1]李秀琼. 浅谈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集美区后溪中学.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