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的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以稳定价格为核心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带来新的挑战,即如何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如何防止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形势总体不错,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可以确保,但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角度考虑,从确保实现扩大内需战略目标的高度着眼,应该将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并适度回升作为重要任务。这就需要加强和改善农业宏观调控,统筹处理好农民收入的关系,通过保障农民的收益来实现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统筹处理好农产品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关系,重点是避免个别农产品的数量变动影响对农产品安全形势的判断和宏观经济的预期;统筹处理好长期政策与短期政策的关系,既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充分发挥临时收储和进出口调控等短期政策的效能。
2以调整结构、完善体制为根本方法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加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严重冲击,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稳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矛盾,有着深刻的体制和制度原因。区域之间产业布局不合理致使大量农民工在年复一年地流动,过于偏重外向型经济致使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城镇化过程中相关制度改革滞后暴露出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矛盾。今后一个时期,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有四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不会因国际金融危机而逆转,确保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应成为长期战略。二是为有效兑现“人口红利”,需要更快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缓解农民工结构性失业问题,将我国劳动力的短期优势变为长期优势。三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候鸟式”流动问题,需要统筹工农和城乡发展,加快制度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移,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南偏重投资和出口向投资,出口、消费并重转变,经济由区域非均衡发展尽快向均衡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一元结构转变。四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扩大农村内部就业。应在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下功夫,鼓励各地根据实际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尽可能追求产业或产品的差异化,以拓展不同的市场空间。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积极发展农村生产性和生活业,努力提升农村专业化分工水平,不断拓展农村就业的领域和空间。
3以强农惠农、改革创新为主要手段促进农民增收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农民增收困难,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农业增产不增收的局面有可能再现,而且增产后还有可能出现农产品“卖难”问题;二是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工工资收入有可能下降,并且很不稳定;三是有利于农民稳定增收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还不健全。根据中央文件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主题,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落实中央有关部署,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可重点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大“多予”的力度。适度提高粮食直补标准,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并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以综合性收入补贴的增加来直接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发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生产性专项补贴的引导作用,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覆盖范围,大力支持农业专业化、优质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有效利用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在“放活”上继续深化改革。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政策,按照“非禁即许”原则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拓展经营领域和范围。积极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鼓励农民开展多种要素、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4创新发展模式为抓手推动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为探索中国特色农村工业化道路作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在不同时期,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出现过阶段性变化。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采取“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工业化模式。在产业限制逐步放开后,乡镇企业又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拓宽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空间,但乡镇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的事实说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单一模式不利于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乡镇企业应实行多元发展模式,既发展外向型经济,又发展内向型经济,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广阔的农村市场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当前,促进乡镇企业发展,需要体现三点基本政策取向:一是坚持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原则。贴近农业,就是围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业,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贴近农村,就是围绕转移农民就业、合理配置农村资源要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性和生活业;贴近农民,就是形成以创业促就业、就业促增收、增收促创业的良性循环。二是在地域分布上重点鼓励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劳动力回流较多的省份发展乡镇企业,引导这些地方承接东部地区和城镇的产业转移,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三是推动产业集聚,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和城镇集中布局,使乡镇企业职工的职业转移与空间转移相结合,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
关键词:素质教育;知识经济;内在关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04-02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表明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从本质来讲,知识经济赋予知识以经济学含义、生产力含义、经济效益含义。这一方面要求对传统的经济学进行革命,使经济发展真正从资源依赖、劳动依赖、技术依赖转移到知识依赖、教育依赖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又对传统的知识观进行革命,使知识的生产、积累、使用都能直接面向经济发展的要求,直接能进入经济的运行过程,从而成为直接的财富源泉。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将起到关键的作用。教育既是知识生产、积累、使用的主要手段,也是经济发展转向知识领域的根本途径,更是知识向经济过程融合的桥梁和纽带。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经济也可以称为教育经济,即以教育的发展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的挑战,从根本意义上说也就是对教育的挑战。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首要的是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这是知识经济的内在逻辑和根本要求。
一、知识经济对教育改革的影响和要求
知识经济对教育产生影响,源于知识经济中知识观的变革以及知识经济对人们智力发展水平提出的普遍要求。这两个方面,既决定了知识经济对教育必然会产生影响,也限定了知识经济对教育影响的范围。
(一)知识经济中知识观的变革,客观上冲击了教育的基础
知识经济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知识经济的基本含义,导致了人们对知识、知识的作用、知识的来源等问题认识的改变,其实质是改变了传统的知识观,形成了一种新的知识观。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系统总结,是各种事实及其概括的体系;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力量;真正的知识是从实践中来,又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真理性是衡量知识价值的客观标准。
相关文献把知识分为两大类:包括事实和原理两方面内容的外显编码化知识;包括技艺和人才两方面内容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在人们在实际的使用中,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主要侧重于可操作性的知识及其原理。知识是人们为了经济目的而生产出来的,效用性是知识价值的根本标准。知识的作用或价值也正是通过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来实现的。其中,知识的生产与分配是基础,知识的使用是关键。
这样,知识经济中的知识观就实现了三个转变,从知识是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转变为知识是人们为了出售而生产出来的工艺集成的技术性知识及其原理;从知识是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力量转变为知识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获取高额经济利益的源泉;衡量知识价值的标准从真理性转变为效用性。教育总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中知识观的这种变革,客观上影响了教育的基础。因而,知识经济必然要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知识经济提高了人们对智力水平的需求,客观上影响了教育的目的
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都对人们的智力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所谓知识的生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出从来未有的新知识,这是知识生产的主要方面;二是重组已有的知识,使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结构,产生新的效用性。这二者都可以称为知识创新。这种创新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智力发展水平。离开了人们的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知识的生产就不能实现,知识经济也就失去了依托。
知识的分配和使用也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智力发展水平。知识的分配包括知识的生产者对知识的销售,但更主要地表现为知识的消费者对知识的购买。知识的使用则是消费者运用所购买的知识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以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在知识购买的过程中,要求消费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辨识能力,能够在各种知识产品中找出最有效用性和最有经济效益的产品来。在知识的使用中,则要求消费者具有学习的各种能力,这些能力越强,就越能更快更有效地学会、掌握新知识产品,从而更有效地使用新知识产品,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在知识经济中,更快更有效地使用新知识产品,也就等于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知识经济对人们智力发展水平提出的普通高要求,客观上影响了教育目的中人的身心素质的规定。因而,知识经济也必然要对教育产生影响。
二、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内在要求
应试教育曾经因适应于工业经济的内在要求而存在并产生过积极作用,但随着现代化进程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试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经济社会的发展内在地要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对应试教育的纠偏,不是对应试教育的简单否定,也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自我调整改良,而是依据经济社会的内在要求,在扬弃中继承,在发展中重建素质教育体系。
应试教育曾经应于工业经济社会的要求,并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因为工业经济社会性的发展通常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社会经济化;二是经济数量化;三是经济技术化。这种特点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则是:一是要求培养通用型、标准化人才;二是强调功利和速成,要求学生能较快地掌握某种知识、技能,并能尽快地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这些要求决定了教育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教育的简单划一性。即从上到下,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一张试卷考全国、一场考试定终身。二是教育内容的片面性。经济发展需要什么知识、技能就传授什么,导致专业越分越细,人才的知识结构也越来越窄。三是在注重教育的应性功利性,注重人才技能培养的同时,忽略人才的创造性和个性。这就使应试教育不仅成为一种必要,也成为一种可能,并使应试教育成了许多向工业化迈进的国家的共同现象。
教育的转轨不是对过去教育的简单否定,也不是对过去教育的简单修补,而是一个在扬弃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重建的积极创造的过程。重建成的基础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否则,就会脱离社会的发展,就会失去社会的支持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在推进教育改革的时候,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住经济社会对教育改革的要求。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对教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将承担新的使命,同时也就对教育的转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依据
(一)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21世纪初,我国要实现由小康向现代化的大跨越,这对教育、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社会化对人才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人才素质的综合化;二是要求人才的个性化并有创新的能力;三是要求人才的多样化。经济的变革必然体现为对教育的要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提出综合文化素质的要求
人类生活方式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包括人口革命的“人类生态革命”,强调将教育、培训和信息活动同环境、人口和发展问题结合起来。可见,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全民的教育程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要战略,不是单靠行政命令或经济行为就能实现的,它必须建立在教育和全民族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因此,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生产方式与生活的协调发展,就需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要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而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就只能是素质教育。
(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国民素质和教育的支撑
市场经济的一个潜在危机是国民素质不高,文化环境不够理想。表现为商业道德、商业伦理低下,信用低下以次充好,坑蒙拐骗,欠债不还等问题严重存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提高整个民族的价值道德伦理水准,要求整个社会具有良好的商业道德、商业信誉、商业伦理,并依靠这种上文化的发展来支撑下一步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把教育作为整个文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式,通过教育的行为、教育的功能,使儿童从一开始就能接受良好的人格教育、伦理教育、社会性人文道德教育,而这正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所以,素质教育不仅是教育内部的调整,也是市场经济对教育的一种迫切呼唤。
(四)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素质基础
知识经济最早是在1996年底提出来的。世界经合组织在公布有关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状况时发现,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其国民财富的增长中,新增加的国民财富已经有50%以上直接来自于知识的进步。据此,他们敏锐地发现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到来。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整个经济的基础不是技术化而是知识化;第二,经济开始柔性化,产业开始软性化;第三,经济要依靠文化来支撑;第四,经济的创意性。这四个方面的特征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强调教育综合和全面素质。即从强调专业到强调综合,从强调技术到强调知识,从学会应用到学会思维,从着重智商到着重情商。教育要能满足知识经济的要求,就必须致力于提高人的情商,提高人的创造性,不断丰富人的知识和发展人的个性而这些都是应试教育无法承担的任务。这需要用一种崭新的教育思维来推动教育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呼唤和挑战,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
推进素质教育,是关系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国家已将质量教育(qualit-oriendeducation)、全面质量教育(Wholequality-orientededucation)即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就是为了使自己能在21 世纪经济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这是一种竞争、一种挑战,我们不能再等待观望,不能再有丝毫的犹豫,应当坚定不移,立即行动,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查有梁.知识经济与人才开发[J].教育研究,1999,(4).
关键词 转轨变形 高素质 员工队伍
中图分类号:F717.6 文献标识码:A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随着欧债危机大面积爆发,以及美国、日本经济困局凸显,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2012年,面对经济困难形势,中央提出要抓住机遇,加快企业经济转轨变型。
一、员工素质的提升对企业发展转型的作用
如何快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轨变型,一方面需要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整,需要各企业发展思路的转变,同时不能忘记企业发展的基础,员工素质的提升更是极为关键,否则经济发展方式的转轨变型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曾经提出,在21世纪这个创新迭出的资讯时代,企业为了不被淘汰必须建设成为“学习型的组织”,企业员工也必须成为合格的学习型员工。虽然企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素质的竞争,但是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不仅需要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而且迫切需要大批受过良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较高知识水平、较高技术素质的一般人力资源就自然变成企业的第一资源,员工素质最终也必将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
员工常规的安全、技术、思想等多方面教育是培养实用人才的主要阵地,是优化队伍结构的基本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如今,国内外知名企业早已把优先投资发展员工教育作为发展决策的战略方向,如三菱、IBM、海尔等都把建立技术培训基地作为自己强大的发展后盾。很多发达国家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领悟到,企业教育培训的投入产出系数最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落实创建学习型企业,从加快职业教育和培训事业的发展入手,来提高员工队伍政治、技术的整体素质,构筑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以此提高职工参与企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在同等市场经济环境下,重视员工教育培训,漠视员工的教育培训,差别很大。因此说,企业员工教育和培训是企业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企业效益的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助推器,是企业在知识经济竞争中制胜的“法宝”。通过培训既可以防止工人技能的退化,又可以丰富工人的专业知识,增强业务能力,有利于使工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企业发展。同时,培训有助于企业形成一种积极的企业文化,从而有利于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进而促进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并且,培训有利于工人的技能储备,有利于“一专多能”人才的培养,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有利于企业长远目标的实现。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但是也应当看到,目前许多企业员工教育的发展与现代化企业的内在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以煤炭行业为例,依然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虽然培训纪律、培训内容有所改观,长期存在的培训“专业户”现象有所减少,但是仍然过于偏重理论法规、现场安全技术、规程标准等,符合现代化发展需要的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偏少,甚至出现空白,内容也过于陈旧,缺少指导性。
第二,部分管理层面员工、基础员工对于现代化培训在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思想认识,缺少学习的紧迫感、主动性。而且员工文化层次比例悬殊,从目不识丁到普通本科、研究生毕业皆有,造成会的不愿继续学,难得不想认真学,员工队伍自觉学习及接受培训的意愿不强。
第三,重生产轻培训观念依然占据上风,认为只要有产量、有进尺,技术工人参加培训属于可有可无的事情,参加培训班“专职学习员”现象有所抬头,对培训的管理考核还有待加强。
第四、培训格局上,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格局尚未形成,传统的老师讲、学员听,以单纯书面考试、上机考试为检验手段的方式有所落伍,从而抑制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生机和活力。
三、对策
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首先,在充分认识到培训重要性基础上,要实现各个专业技术部门之间联动,避免出现管培训的不懂技术、管技术的管不住培训现象,并逐步建立健全上岗培训、晋职培训、转岗培训、技能培训等制度,并使其规范化、制度化,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应建立起一套有关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紧密相连的,真正相互结合的用人制度,可以把职工培训列入职工晋级、升级、提干等奖惩程序,以调动工人主动接受培训的积极性。第三,杜绝培训凑人数现象,要在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技术工人培训需求情况与工人的文化水平、技术等级、年龄等相关因素,制定既能适应企业发展,又能满足个人需求的科学的、针对性强的培训计划,使其与企业发展目标相协调,从而引导广大职工自觉树立“终生教育”的新观念,增强学习的紧迫感、主动性;第四,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企业重组、改制的深入,对单一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少,而对复合型、多功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对新技术、新设备管理应用的人员需求增加,所以,员工教育必须由单一性、狭窄性、传统专业性转变为多样性广泛性、社会性。要特别注重对员工进行第二、三技能培训,以此培养一些“一专多能”的技术人才,尤其是针对部分文化水平较高,比较年轻、技术等级较高、上进心强、有抱负的人着重培养,以增强企业工作的灵活性;第五,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展培训的思路,推动学习型组织新格局的建设。要树立员工培训是一种资源开发和基础性建设,是投入少、见效快的有效形式,是最具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实效性投入观念,进一步提高认识,开阔视野,拓宽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思路。
第一,善用城市消费力。我们国家今天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平均起来还是农村居民的三倍。这是一种现存的市场购买力,不善用,可惜了。对城乡收入差别如果善加利用,发挥农村比较优势,也有可能增加农民收入,收窄城乡收入差别。
第二,善用城市智力。农村人但凡有个机会,一定到城里去上学,去开阔视野。但是城里生产的知识,完全可以、也一定要用到农村来。发展农村,可以也一定要借力来自城市的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想法。
第三,善用城市地力。农村要赚城市人的钱,要把农村基础设施修好,把房子修好,那可是很花钱的。利用城市地力建设农村,其本质就是城乡分享城市化的高地价。
乡村发展,要在城乡通开、城乡统筹的框架里打主意。借力城市、善用城市,看起来是建设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关键条件。(以下为周其仁演讲实录)
善用城市元素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关键。
今天来了很多村里的朋友,也来了很多长期做农村工作的朋友。我们有共同的关注,那就是如何把农村建设得更好一点。利用今天这个机会,我提一个问题,在农村发展、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把城市摆在一个什么位置?或者问,怎么把城市元素放到农村建设中来加以把握?
我提一个看法,供各位批评:越关心农村,越要注意研究城市、利用城市。为什么?因为城市是国民经济的引擎,是发动机,是带动农村建设的力量。按这个观点,建设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绝不是关起门来,孤立地靠农村资源来建设农村。要开门,借力城市、善用城市,在农村发展中力争把城市元素发挥到极至。
下面我举出一些自己的观察,看能不能支持刚才讲过的观点。这两天我在松阳县访问了几个村庄。这里有一副照片,大家看到了,已经是冬天,但不少柿子树上还挂着红红的柿子,煞是好看。为什么老乡不把这些柿子摘下来呢,可以卖钱的啊?但我们看到就是不摘。
请大家再看几张照片,拍得漂亮,可不是我拍的,因为松阳这两天下雨,雨蒙蒙的没机会拍这么好的照片,是松阳文联吕先生的作品。请大家看看这个意境有多好,真像一幅中国画:青山、古村、大树,加上不摘的柿子,青山、绿树、白墙、黑瓦之间点缀着红红的柿子。为什么柿子不摘呐?
当地朋友介绍开始是利用互联网卖火了一个题材――“柿子红了”。网上一举成名,秀出照片,结果招来不少游客,乡村旅游就起来了,搞起了民宿,这不摘的柿子有更佳难以拒绝的吸引力。其中一个300村民的小村----枫坪乡沿坑岭头村,还引得很多画院师生来此写生,据说去年这个村的旅游收入超百万人民币。原来,柿子不摘比摘下来卖更有价值。
这里就看出城市的重要。什么人看见不摘的柿子,就跑来旅游呢?都是城里人。那就值得研究,现在建设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当然首先改善我们村民自己的居住环境。但是,要论经济收入,非把城市元素引进来进来不可。这也是我今天这个题目的立论基础。越是讨论建设新农村、讨论建设美丽乡村,越不能就农村谈农村,越要重视城市元素,善用城市元素。
其实淘宝村也罢,农村电子商务也罢,早已有大量城市元素在我们的农村发展中充当了发动机,问题是能不能更自觉地理解我们已有的经验,更主动地这些经验提升出来变成战略与策略,变成更有意识的行动,争取在这方面求得更大突破。
限于时间,我讲三点,希望引起在座各位注意。
第一,善用城市消费力
我们国家今天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平均起来还是农村居民的三倍。这是一种现存的市场购买力,不善用,可惜了。当然农村产品卖给农村居民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不容易卖得起价。农村产品卖给城市居民,可以较大幅度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我相信这也是淘宝村的一条基本经验。
刚才讲的不摘柿子的故事,还有昨天我去松阳古市镇的那个淘宝村,一户农家养鳖,卖到天南海北,每年仅那种可以放在掌心的小鳖,他一户人家就销出了好几百万只。我问买去干什么用?说城里人放生用。完全卖到乡下,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市场。所以,对城乡收入差别如果善加利用,发挥农村比较优势,也有可能增加农民收入,收窄城乡收入差别。
第二,善用城市智力
我没有这个意思,说城里人比农村人聪明。农村很多孩子天资非常好,不过经验说,农村孩子要有机会进城,那一等一的智力才更有机会得到开发。智力不完全等同于聪明。需要聪明人碰在一起,互相打磨、碰撞,厉害的要见到更厉害的,你一句东、他一句西,切磋学问。没有集聚,没有氛围,智力就难以开发。
所以,教育、科研、学术、艺术都离不开积聚,不在大城市也在离大城市不远的小城市,这是智力生产需要的环境。农村人但凡有个机会,一定到城里去上学,去开阔视野。但是城里生产的知识,完全可以、也一定要用到农村来。阿里、淘宝等等,还不是城里人创出来的玩意?
但我们发展农村,可以也一定要借力来自城市的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想法。我最早接触到的淘宝村,就是听到沙集的故事,那里面三个创办人,是农村的孩子,但过去多年进城在电信业打工,见了世面,有了见识,带回家乡,创出了沙集淘宝村。所以别以为淘宝村只用村里的资源就够了,城乡不通开,哪来什么淘宝村。
第三,善用城市地力
农村要赚城市人的钱,要把农村基础设施修好,把房子修好,那可是很花钱的。钱从哪里来?财政是一头,但任何地方财政再强大,要建那么多新农村,还是力不从心。怎么办?请大家看,这是我在重庆边远农村拍来的照片,破房子不老少,所占土地面积可观,但光靠农村自己财力可建不了新的。
但他们发现重庆中心城区地价特高,于是发明了一个“地票”,就是农村把不再住人的破旧房子平一平、复垦成农地,检验合格,就发一纸凭证,就是“地票”,代表原先的建筑用地变成了农地,然后把这个地票拿到重庆土地交易所去挂牌,让中心城区要用土地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开发区等,举牌竞标,再由胜出者在地价高的地方落地搞建设。
这地票拍卖出来的钱,就打回农村,成为建设新农村的资本金。这个办法,在我看来很不错,利用城市地力建设农村,其本质就是城乡分享城市化的高地价。我们丽水,业有类似经验,土地指标卖给宁波、杭州等发达城市,筹资建设这里乡村。
总之,别讲到乡村发展,就把城乡分开考虑问题,更不能仅就乡村论乡村。要在城乡通开、城乡统筹的框架里打主意。借力城市、善用城市,看起来是建设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关键条件。
当然,今天我们国家的城市化率不过53%出头一点,要论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不过36%。所以,讨论新农村建设,还是不能忘了继续推进城市化、特别是所谓“户籍人口城市化”。
经过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被称为“中国奇迹”。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对“中国奇迹”真实图景及其成因的解读都存在严重分歧。事实上,经济发展是复杂社会系统的演化过程,经济发展的绩效水平来源于包括政府在内的经济行为主体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创造的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本规则和方式,它明确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决定了经济发展采取什么样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构成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复杂系统的“隐秩序”,所谓的“有效率”还是“低效率”,仅仅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外在表现。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当理论界试图对“中国奇迹”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时,却发现对新的发展阶段本质的认识和对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更为迫切。因为,在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需要新的动力、新的机制、新的发展路径和制度框架,需要创造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而照搬过去的经验,可能是搬起自己的石头砸自己的脚。
两种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定阶段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发展机制和路径的理论概括。在中国30年经济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思维或战略。一是立足于主流经济理论所强调的比较优势,试图依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环境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所带来的“要素租金”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二是立足于竞争优势,强调通过专业化分工、知识的创新和积累所创造的“创新租金”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
因为两种发展思维或战略对经济增长和发展驱动因素的理解不同,前者被称为“要素租金”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后者被称为“创新租金”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两种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所依赖的驱动因素不同,需要不同的发展机制和路径。例如,在价值创造的源泉上,前者强调知识的利用,后者强调知识的创造及其产业化;在微观基础上,前者依赖的是生产型企业及其生产网络,而后者依赖的则是创新型企业及其创新网络;而在体制和制度变革上,前者强调的是简单的管制放松和投资环境的优化,后者强调的则是创业环境的构建。
现实中,究竟哪种经济发展模式能够真正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经济发展呈现出路径依赖特征,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取决于特定环境约束条件下可获得或利用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和制度框架的有效性。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尤其是可获得的驱动因素及其租金的耗散,发现和创造新的驱动因素,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新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前提。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变革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经济变革或经济转型过程。“要素租金”驱动下的高能和低效
改革开放以来,与特定的经济发展环境相适应,依赖“要素租金”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实现了30年的高速增长,并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7年,中国的GDP总量是1978年的67.7倍,进出口贸易总额是1978年的105.3倍,财政收入是1978年的45.3倍。①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制度结构和国际经济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要素租金”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了中国经济发展初始条件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生产型企业的大量涌现使中国制造快速崛起。与发达国家明显不同,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民营和国有企业,大都是生产导向的。在生产型企业的支配下,中国经济的实现形态是制造经济。
中国制造的生产导向,不仅表现在企业追求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生产规模的扩张上,还表现在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组织和制度形态的演变上。从组织形态上看,无论是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集群生产还是以外资为主导的加工制造,企业和产业的组织形态都是以生产为导向的生产网络,而不是以产品或技术创新为导向的创新网络。
从制度形态上看,中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制度供给主要是生产导向的,通过简单放松管制和优化投资环境,为企业追求“要素租金”和规模扩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例如,为了适应外资和本地企业的规模扩张冲动,地方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税收优惠、低环保和廉价土地供应政策,吸引FDI和启动民间投资和创业。2000年以来,对生产导向型企业的过度制度供给,在实现了经济粗放式规模扩张的同时,造成了中国企业竞争的加剧、产能过剩和“要素租金”的耗散。
“要素租金”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带来中国经济30年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三次产业发展的不协调和环境保护压力的加大等一系列问题。无论是民营还是外资,在“要素租金”的驱动下,企业追求的都是生产导向的规模扩张,强调对国际已经成熟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对要素资源和投入高度依赖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取得巨大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曾经付出过的资源过度开发、区域产业和企业之间恶性竞争、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高昂代价。
“创新租金”驱动下的二次转型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新的环境条件下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素租金”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从“要素租金”驱动转变为“创新租金”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从当前中国的实际出发,“创新租金”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是立足竞争优势,依赖自主创新,通过新知识的创造及其商业化,在掌握传统支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启动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握后金融危机时期新一轮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前沿的主导权。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新的动力机制、发展路径和制度框架。从“要素租金”向“创新租金”驱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本质上就是中国经济的第二次转型,即从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的转变。
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一样,从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的转型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长期演化过程。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特征和组织及制度形态上看,两种经济形态都存在着根本性差异。与制造经济的“要素租金”驱动的发展模式不同,创新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创新租金”驱动的。为了应对更加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不再是生产型企业,而是创新型企业。企业市场竞争的基础不再是规模和范围经济,而是产品的持续创新和生产的柔性化。为了获取“创新租金”,围绕着新知识的创造及其产业化,动态能力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来源。为了获得动态能力,企业和产业由生产主导转变为创新主导,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态将从生产网络转变为创新网络,而政府制度供给的重心不再是简单的放松管制和优化投资环境,而是构建创业或创新环境。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面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中国经济发展未来的立足之地不再是生产型企业和生产规模的扩张,而是新知识创造和产业化过程中的创新型企业的涌现和快速成长。从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的转型,是一个复杂经济系统的演化过程。其中经济活动主体对外部环境变化所做出的积极适应中的创造性试错行为,是经济转型的发端。经济行为主体的创造性试错行为,不仅表现为产品和工艺创新,而且表现为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从创新经济形成的过程看,对新的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试错中的创新行为通过一系列的正反馈,最终表现为创新型创业活动的涌现,并发展为整个经济活动的主导。这不仅取决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作用中创新性竞争行为的涌现,而且取决于政府与其他经济行为主体相互作用中的创新性制度供给。
在新一轮经济转型过程中,“官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混合组织和创新型城市是创新经济的策源地,从“要素租金”驱动向“创新租金”驱动、从生产型创业向创新型创业,从生产网络向创新网络、从简单的放松管制和优化投资环境向构建创业环境的转变,是中国第二次经济转型的逻辑主线。(作者为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本研究得到了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NCET-05-0234)和国家社科基金(10BJL017)的资助)
1.1要素分析
农业创意经济形成要素的研究对政府制定农业创意经济支持政策和相关经营主体明确经营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农业创意经济的本质在于农业创意的产业化,没有创意的产业化,创意就不能形成财富,而没有产业的创意化,产业也难以获得更高的附加值。农业创意经济的形成既有一般创意经济形成特点,同时也有其独特之处,即创意来源于农业、农村,来源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及产后诸环节,并对农业、农村经济起到推动作用。笔者认为农业创意形成要素按其所起的做用不同可以分为内生要素和外部支持要素两个部分。核心要素包括:创意资源、经营组织、人才资源、交换平台;支持要素包括: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企业生态环境、区域创新环境等几个方面。农业创意经济形成的核心在于创意,创意的价值在于在相关要素的配合下实现产业化,本质上是农业创意经济的内生要素在特定的空间、地域间的合理配置问题。以要素流动为前提的要素齐备程度和要素间的比例关系,决定着创意能否形成产业化;另一方面,农业创意经济的外部环境,即支持要素决定着农业创意产业化的效率。
1.2形成机制
农业创意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的体系。各要素之间有效的链接机制是农业创意经济形成的关键。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互为条件是推动农业创意经济发展的前提,这种作用过程及其规律即为形成机制。要素间互动机制的建立需要传递媒介,媒介是使各要素形成动力的根本原因。传递媒介是要素间发挥作用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对动力效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集合,即要素形成动力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政策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市场环境、经营管理环境以及组织环境等。农业创意经济发展的程度取决于机制所产生的效应程度。在农业创意经济相关各要素没有建立起完整、系统、有效的机制之前,要素间没有有效的沟通活动,因此,农业创意经济就不能进入良性发展阶段,甚至难以形成产业。
2农业创意经济资源状况
2.1人才资源
人才是农业创意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截止到2004年,从事创意产业的高学历和拥有技术职称的人才明显高于全行业的水平,特别是本科和研究生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接均水平的5倍,全国创意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数为955.15万;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为1273.72万,占全国企业就业总人数的5.72%;实现增加值3576.72亿元,占GDP的3.1%。从就业总量而言,文化服务业就业人员规模已经超过批发和零售业;从经济总量上而言,文化服务业的经济总量与房地产产业大体相当。尽管我国创意产业的机能性人才还很缺乏,但上述数据表明,我国农业创意经济发展的人才储备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2.2文化资源
文化作为一种资源,体现在有形的物质载体和无形的精神遗产两个方面,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文化性、潜在性、流失性、传承性、共享性等是文化资源的主要特性。我国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是发展创意产业的良好资源。“九五”规划后期,我国已有部分省市完成了“十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随着规划实施的全面展开,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必将成为新时期经济增长的热点。
2.3产业资源
2004年全国创意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共有385915个,占所有企业总数的11.88%,创意企业户均吸纳就业人数为24.75人;全国创意企业资产总额为104935.26亿元,占所有企业总额的10.85%,创意企业户均总额为2719万元;全国创意企业年营业收入为22997.06亿元,占群补企业收入的5.22%,创意企业户均实现营业收入556万元。统计数据表明,创意经济在我国已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
2.4消费资源
2006年,我国文化消费总量约为4685亿元,这一数字与同年度消费的总体水平和人均GDP相比,比重还很低,但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大中城市,文化消费、艺术消费和高品位消费已经成为消费热点。
3农业创意经济化形成机制障碍因素分析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创意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得到较大幅度的发展,影响力和辐射力还很弱,主要障碍性因素表现为:
3.1观念
虽然绝大多数的大中城市都把创意产业纳入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但是农业发展规划中还看不到对农业创意经济发展的支持。管理层面缺乏对农业创意经济发展的足够认识,重科技发展,轻创意经济的观念还很浓厚。需要提高认识,拓宽视野,更新观念。
3.2政策和体制
创意农业是农业创意经济表现得雏形,目前还属于弱势产业,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政策的强力扶持,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但现有的政府支持农业发展政策中,还很难看到具体的政策支持内容,农业发展支持政策中很难找到农业创意经济的一席之地,更缺乏能够激励农业创意经济发展的全面、系统的制度和体制设计。需要尽快落实区域农业创意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和体制。
3.3缺乏各类农业创意经济人才
创意是人的智慧成果,创意人才是农业创意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而目前,在创意产业比较发达的上海市,创意产业专业人才占就业总人口的比例还不到0.1%。目前我国创意产业最缺乏的就是创意产业内容经营管理者和创意的创作者。农业方面的创意经济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引进和培育各类创意人才是当务之急。
4农业创意经济推进策略
农业创意经济的发展实践表明,农业创意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不能只靠单一的动力要素,而应当通过政策、制度的建立去推动相关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建完善的动力要素体系,形成格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护卫保障的系统。
4.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科学密位
农业创意经济是改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因此,要尽快更新观念,提高对农业创意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研究,对区域农业创意经济进行科学合理定位,全力推进农业创意经济的发展。要改变重视实体经济,忽视知识经济,尤其是创意经济的局面,切实把农业创意经济当做抢抓机遇的关键,当成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抓手,形成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文化规范,促进农业创意经济中的创新与竞争行为,营造出协调、配合、支持的农业创意经济发展环境和氛围。
4.2合理规划,重点布局,积极培育
在充分认识农业创意经济重要性的前提下,应尽把农业创意经济发展内容纳入到农业发展规划之中,从战略角度去引导和规划对本地区农业创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根据区域创意资源特点、创意人才特点、确定重点布局方向,经济培育农业创意企业和组织,尽快形成农业创意经济产业体系。
4.3创新管理,政策扶持,培育人才
要加大在国家宏观经济制度和政策下的农业经济政策方面的创新,依据各地的实际,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创意经济发展战略,发挥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作用;更要在人才培育和引进方法上开拓创新。目前,各级政府和农业企业都非常重视科技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但是对于创意人才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在知识经济、创意经济大发展的今天,农业创意人才必将对农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发展竞争力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尽快制定培育和引进创意人才的力度,为农业创意经济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关键词 农村 其余经济 差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大国,由于自然、社会和经济资源的空间分布以及空间开发历史差异所形成的发展差异,客观上存在着发展进程、发展水平等各异的众多区域。对于中国经济区域的划分,目前最为通用的是将全国划分为3个不同的经济区域:即东部经济发达区、中部经济次发达区、西部经济欠发达区。随着农村现代化的推进,特别是经过以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三大地带的农村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成倍增加,农村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并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从而改变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农业结构畸型以及农产品产地与加工工业、生产区与消费区严重脱节的状况,农业布局日趋合理。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加之中国农村生产力整体水平仍然很低、农业技术装备落后,科学技术、文化、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特别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失误,使得一些区域内优越的自然资源不仅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反而遭到破坏,三大经济区域内农村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仅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反而越来越明显。
1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成因
(1)农村居民收入普遍不高。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农村居民收入偏低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两方面造成的。①农业的生产效率不高。农村中的大部分青壮年受到了经济利益的驱使,都选择了外出打工,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这直接影响了农村的生产率。②城市与农村之间未建立良好的贸易组织与贸易机制,并缺少有效的贸易互动,农民并未能在贸易活动过程中取得理想的利润与收入。③农村整体较少的收入使得农村未能有足够的资金生产投资,在银行贷款方面,周期较长,利息较高时贷款过程受到了较大阻力,促使农村的经济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
(2)农业生产要素流动不畅。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拥有的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具有充分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与发展,各要素之间的作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自然资源作用下降,农业增长主要来源于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各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组合比例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村未能认识到这种变化,再加上本就落后的人力资源与高科技技术,使得我国农村广泛存在生产要素流动不畅的问题。
(3)农村人口素质问题。人才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还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具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农民收入与劳动者文化程度正相关。因此,对于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建设,人才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的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人民的文化水平较低,致使相关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得不到有效改进,生产效率低下,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战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给予其技术支持,以有效的提高农业的生产劳动率,同时还能有效的解决农民的转业问题。与此同时,国家相关政府应结合农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与部署。积极推进技术与制度的创新,以充分发挥科技技术的优势。利用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优势,建立全方位的经济体系和特色的农业经济。以最大限度消除贫困,维护农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就生产投资而言,政府应当出台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吸引企业对农村进行投资。并充分发挥银行职能,对农业的开发进行扶持,使农村信用社以及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适当调整自身的运营目标,提高服务质量,把农村吸收的存款尽量投放到农村经济的建设中来。
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农业生产要素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取人们需要的各种农产品所必须投入的各种基本要素的总称,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等。各生产要素之间的流动流畅,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保障。因此,中央政府相关部门不仅应创新农村土地管理机制、农业投入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换机制和农村人才培养机制,以激活各农业生产要素,更要建立起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机制,以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人才对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因此,国家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将农村课程改革纳入到农村区域经济建设中,把科普知识以及有关的医疗卫生知识投入于日常教学,并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相关的科普宣传。同时,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并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投入,以最大限度的促使其开放思想意识,转变市场知识观念,达到提升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
3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各区域的协调发展。而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说到底是人才、科技、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不畅所造成的。因此中央政府只有发挥其调控作用,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各区域的发展战略、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才能有利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振芳.国外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分析[J].世界农业,2013(09).
【关键词】要素投入;林业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一、前言
我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致力于大力发展经济,建造经济友好型社会。林业经济作为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国家也积极的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其增长。多种要素的投入,对于林业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的重要性。
二、现阶段林业经济发展的情况
森林存在于世界上的各个地方,位于陆地上的各个地带,构成各个森林植物群落,为生态圈的一部分,有着绿色宝库的美誉,起着水文湍流和空气循环的重要作用。森林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我国近年来日益重视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林业经济,大力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但是因为森林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源,人们受经济利益的诱惑,开始疯狂砍伐树木,破坏森林,这种情况严重的阻挠了林业经济发展。各个国家目前都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为顺应局势,我国也应该加入其中。
三、各个要素在林业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
1、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基础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投资,对于各个行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资金投入,就无法建设和采购相关设备,相关行业就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投资是林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2、人力资源
林业经济增长离不开劳动力。而林区人才不足,是林业经济增长受阻的一个主要因素。造成林区劳动力不足有两个因素,其一,林区占地面积与管理人员数比例失调;其二,林区绝大多数位于偏远的地方,有许多的不方便导致人才不愿意在林区工作。
3、土地资源
要想要林业经济发展更加深入,更加长足,就应该扩增林地资源,通过改造林地,退耕还林来扩大林地面积使林业经济发展更加深入。土地资源也是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4、国家扶持
国家的扶持对林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只要是国家大力支持的,就会非常迅猛的加速发展。要增加林业经济的发展力量,国家就要多多培养林业人才,并且在林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给予扶持,加大对林业的扶持力度。
四、根据现状促进林业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1、加大投资力度
投资在促进林业发展方面是最基本的要素,只有投入大量资本才能实现林业经济的增长。为获得足够的资本发展林业,可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方面,国家对林业发展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第二方面,建立林业建设贷款绿色通道,可是林业经济发展快速的获得基础资金支持;第三方面,拓宽融资渠道,这样能保证资金通畅,避免林业经济发展的资金不足。
2、积极采取措施吸引人才
林业经济发展又一重要因素是劳动力,优秀人才来林区工作对林业经济发展有很多好处,包括为林业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想吸引有志青年来到林区工作,要提供优厚的薪酬,完善的后勤保障,给予更多的福利。当今社会工作竞争大,压力大,而且人才选择工作的眼光也高,只有建立一个良好人才机制,林业经济的发展才会更加迅速和完善。
3、将林业经济和科技发展有机结合
将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例如通过电脑监控森林面积,利用直升机防疫森林病虫害。将科技融入到林业经济发展中会有很多益处,第一,这样会大大提高林业经济发展效率;第二,减少了林业资源的浪费;第三,是整个行业的未来趋势,时代的潮流。我们必须顺应潮流才能立足于未来经济发展大潮。
4、对森林旅游业进行大力发展
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是大势所趋,新兴力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景;是低耗能绿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如果森林旅游业长足发展,既能带动其他服务业发展,促进当地人员就业又能转变高耗能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积极作用。
五、为发展森林旅游业应采取的措施
1、林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的建设
对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是发展森林旅游业的首要前提。我国森林大多位于偏远地区,所以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所以要通过一些方法增加资金投入。这些方法有当地政府出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交通,水电,通讯畅通提供便利的基础生活;解放思想,拓宽投资渠道,灵活招商引资,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并且尽力吸引外资。
2、对林区开发制度的建立及健全
发展森林旅游业要有度,是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基础。所以在资源开发中要注重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保证这几点,第一点,划出旅游区和非开放区,并且对不开放的林区进行保护并排人员看护避免发生意外;第二点,加强旅游人员对林区的保护意识,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避免污染环境;第三点,限制人流,保护生态环境。
3、实现林区产业化发展
发展森林旅游业时,要做充分的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建造有特色的林区景点吸引游客前来游玩,促进林区经济发展。采取林区产业化发展,才能使林区旅游业更长久更加繁荣。
六、结束语
由上可知,要想让林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要考虑资金,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国家扶持这几个方面,并从这几个要素下手,促进林业发展。并且积极打造环境友好型林业经济形态,将林区发展成为人才济济,资金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国家大力支持的经济产业。
参考文献
[1]王云兰.我国林业经济增长整合模式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年8期
[2]苏岩;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研究[D];林业经济;2012年6期;
[3]吴洁;我国林业重点工程投融资及重点工程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年10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通道之中,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经济规模已经是跃居世界第一,人均GDP超过了6000美元,经济实力相比改革开放之初有了本质的提升。我国过往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宏观政策是非均衡发展,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以及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在地区经济发展竞争中,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迅猛,而另外一些地区发展则相对滞缓,由此带来了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不平衡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凸显,同时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恶性竞争所带来的危害越是越来越严重,在这种背景之下,协同发展成为了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旋律。本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于协同理论进行了概述,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讨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作用,根据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的一般原则,探讨了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策略,以期为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带来有益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协同理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原则;策略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一个新常态,经济增速不断放缓,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很多地区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巨大,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是疲态渐现,这客观上要求地方政府要对于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的反思,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以及狭隘的竞争理念,基于协同发展的基本理念,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确定好发展定位,从而带来地区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进一步的推动地区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
一、协同理论概述
协同理论是协同学与公共管理之间的一个交叉领域,协同理论并不是简单的将整体分解为部分之和,而是重点关注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的协同合作,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合作协同效应决定了整体系统的走势。从国家层面来说,各个地区就属于各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不仅仅是竞争关系,同时还有合作关系,如果能够做好各个地区之间的协同,将会有助于协同效应的发挥,有力的促进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协同理论下各个区域经济体之间关系是平等的,区域经济体之间的协同不是依靠权威来进行合作,而是相关主体之间进行平等协商,强调区域经济主体之间地位是平等的,区域经济体之间是伙伴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在增进整体利益这一大目标之下,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做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协同理论对于我国既有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来说是一个颠覆,在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中,为了充分激发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我国采取了区域竞争的经济发展主导模式,同时在政府绩效考核方面,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绩效考核模式,这种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极大的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但是也随之产生了过度竞争、同质化竞争、产能严重过剩、地方保护主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以及质量都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协同理论对于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协同理论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首先就是构建一个区域经济主体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发展、分工合理的协同机制,确保各个地区经济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就是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各种要素资源自由流动方面的重要作用,保障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再次就是确保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公共产品的供给要兼顾地区公平,避免地区之间落差太大;再次就是形成市场经济导向下的经济技术合作机制,建立起来不同地区之间全面合作发展新格局;最后就是要保证地区之间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能够实现统筹协调,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实现协调发展。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需要形成四种机制,一是市场机制,促进市场要素突破区域行政壁垒,能够做到自由流动,实现产业转移;二是合作机制,即各个区域之间要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在技术、人才、产业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三是互助机制,即发达地区要加强对于落后地区支援,帮助落后地区迎头赶上;四是扶持机制,即根据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国家加大对于落后地区各种扶持,为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基础理论
1.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有很多,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克鲁格曼等都提出过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区域分工理论,分工理论成为了国际贸易分工以及国际经济合作领域的基础理论。区域分工理论认为,通过分工可以较好提升劳动生产率,一个地区主需要专注于相对生产率较高的产业或者产业环节即可,可以说专业化分工不仅仅可以有效地提升本地区的生产效率以及改善生产效益,同时还可以提升整体效率的提升。国际区域分工的客观基础在于技术、制度、规模经济经济等方面的不完全流动,国际分工同样适用于区域内的分工,区域内部要加强分合作,从而集聚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力量。区域经济之所以要进行合作,很大原因就是地区之间因为要素资源的差异性以及各种要素资源流动存在限制,这就客观造成了不同地区在某些产业生产效率方面的高低不同,这些地区之间就可以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最终带来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
2.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可以分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以及绝对比较优势理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是指,绝对优势比较理论是基于亚当・斯密的区域分工理论形成的,而相对比较理论是基于大卫・李嘉图区域分工理论形成的,他认为不同地区在某种产品生产中存在生产成本方面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区域贸易合作的基础。这一理论在区域经济协作发展领域的具体运用是指区域各个地区经济合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互补效应,带动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增强。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合作来说实质上是指明了一个基本发展方向,即区域经济合作中注意自身比较优势的发挥,规避经济合作发展中自身的劣势。
3.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论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理论之一,这一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以及和俄林两位经济学家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一国贸易结构基本上是由其所拥有的要素禀赋所决定,根据该理论一国应大力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那些自身在国际贸易中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从而实现产品的余缺互补。要素禀赋理论在区域经济合作领域的具体运用就是指地区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要素禀赋优势,其实质就是扬长避短,各个地区客观上存在各种要素禀赋,这种禀赋可能会交通位置,也可能是自然资源,也有可能是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等等,不同地区的要素禀赋存在客观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给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可能性。这就要求区域经济合作中,地区政府需要积极寻找或者创造要素禀赋,同时加强与其它地区之间的合作,将自身的要素禀赋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作用
1.统筹地区发展需要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统筹地区发展的必然需要,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惊人地步,一方面是发达地区经济已经步入了中等发达国家阶段,另外一方面则是很多地区依然比较落后,属于相对贫困地区。地区之间发展的巨大差异客观上要求我国要将统筹地区发展作为当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统筹地区发展来解决好地区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统筹地区发展无论是对于相对落后地区,还是对于相对发达地区都有很多利好,对于发达地区俩说,随着经济发展潜力萎缩,亟需开拓新的发展领域,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相对落后地区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对于相对落后地区则是需要通过合作发展来迎头赶上,二者之间在发展层面具有很多的契合点。根据小平同志提出的发达地区要帮助落后地区的这一构想,发达地区需要承担起来历史赋予自己的社会职责,落后地区需要抓住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从而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到迎头赶上,统筹好地区的平衡发展。
2.利于发挥协同效应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利于发挥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区域经济协协同发展的最主要目的之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所带来的协同效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本身有外部经济以及内部经济两种,所谓的内部经济是指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所带来市场扩大,可以让市场经济主体进一步的提升企业规模,企业规模扩大进而带来产品边际成本的下降,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以及发展空间。外部经济方面就是不同企业聚集所带来的集群效应,产品聚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组织成本,从容带来更多的收益。其次就是减少恶性竞争所带来的各种内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协调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定位,产业之间可以形成一个更加合理的区域布局体系,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可以更好的进行搭配,解决好恶性竞争所带来产业发展潜力受损。最后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还表现为的人才、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举例而言,资本本身具有逐利性,市场引导资源流动,资源配置效率得到大幅度改善,同时这些要素流动成本的下降也会带来更多的收益。
3.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
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从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主要经济体系之间都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具体到一个国家内部来说,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同样是越来越明显,在当前统筹区域经济大战略背景之下,主要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越来越深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经济体内部以及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以及全面。从新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孤立走向合作,这客观上要求区域经济发展要打破自我为中心的狭隘理念,积极迎合新经济发展要求,打破地区之间封锁以及隔离,彻底打破单打独斗的格局,扬长避短、互补合作,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可以说在经济发展合作区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只有那些积极拥抱合作地区在能够地区经济竞争中抢占更多的先机,否则固步自封、闭关锁国、排斥合作,将自己与其它地区隔离开来,这种做法将会持久的伤害的地区经济的发展潜力。
四、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原则
1.优势互补原则
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需要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优势互补是区域经济合作协同效应充分发挥的基础,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合作,各个地区都立足本地区的“一亩三分地”来进行经济发展规划,缺少从更高层次、更广区域对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审视,其结果就是导致了产业重叠、恶性竞争,极大的透支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从这一角度来说,区域经济合作中必须要注意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将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凸显,从而构筑地区经济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更加稳定。无论是哪个层面,哪种形式的合作,都是一种利益驱使下的自愿参与行为,合作参与者在合作中处于平等地位,平等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并分享合作带来的利益。合作参优势互补要求区域经济合作中应注意选择合作对象以及注意凸显自身的优势,那些与本地区没有太多互补优势的地区则不宜成为合作独享,否则只能是徒增内耗,而无益于经济双方之间发挥协同优势。举例而言,如果一个地区在高端制造业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而另外一个地区在高端制造配套产业方面有产业聚集优势,则二者之间进行深度合作,则会形成一个共赢的局面。反之如果两个地区产业结构性重合,那么二者之间的经济合作就没有太多的腾挪空间,产业竞争效应大于合作效应。总之,区域经济合作需要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注意各自优势之间的互补性,互相利用对方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实现合作共赢。
2.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是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循序渐进要求地区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中需要意识到这一项工作的长期性以及复杂性,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小步快跑的经济合作发展思路。克服急于求成的发展理念,毕竟这一工作涉及到太多的内容,如果不能循序渐渐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很容易就会导致合作的失败,从区域经济合作实践成功案例来看,无一不是经历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发展,这充分说明了区域经济合作不能够操之过急。还有就是区域经济合作意味着对于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调整以及冲击,这意味着现有的经济秩序以及格局会被一定程度打破,在此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的阻力,而要化解这些阻力,同时最大限度减少经济合作新模式建立所带来震荡以及冲击,充分考虑到地区经济的发展的可承受力,循序渐渐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通过循序渐渐,春风化雨将各种阻力以及冲击进行化解以及减弱,从而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较好的保证。在循序推进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需要做好全面调研分析以及合作评估,量力而行,在试点的基础之上,全面的推进,力争实现确保区域经济合作能够更加稳定有序的推进。
3.集中分散原则
集中分散原则要求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不能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个别地区,也不能将有限的资源平均到各个区域,而是应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总体要求和规划适度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各个区域,从而推动这些地区相对平衡的发展,并通过发挥经济辐射作用来以点带面拉动更多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目的。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陷入了一个区、发展误区,片面的认为区域经济合作就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将部分资源转入到相对落后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更多的是强帮弱而不是强强联合,这种错误观念大大限制了区域经济合作的范畴以及功能发挥。区域经济合作中集中分散原则要求某一产业在某一地区相对集中,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相对分散,集中分散的依据就是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规划,集中分散要注意一个度的把握。集中分散度的把握要求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要根据区域经济合作的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而调整的主导力量应该是市场而不是政府,政府在各种经济发展资源的集中分散方面,需要更多的是宏观层面的指导,而不会微观层面的直接干预,是政策层面的引导,而不是流动层面的直接左右。
五、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策略
1.完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规划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复杂性、系统性意味着做好此项工作必须要完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规划,做到区域经济合作工作的规划线先行,通过制定完善科学的发展规划来指导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确保此项工作的规范性。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规划方面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这一工作的基本目标来制定完善的经济发展规划,一个完善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规划应具有权威性、前瞻性、操作性、全面性等特点,权威性是指规划一旦的制定,就要充分体现出来规划约束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应最大限度按照规划推进,不能规划是一套,而实际操又是另外一套,这样很容易将规划架空,丧失区域经济合作的信任基础。前瞻性是指规划设计要适度超前,经济发展规划只有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以及前瞻性,才能够保证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正确。操作性是指区域经济合作规划不能仅仅就是高大上,还需要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措施,这样才能够保证规划落地。全面性是指区域经济合作需要尽量面面俱到,举例而言,市场建设环节需要兼顾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等等。未来最大限度的确保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规划的正确性,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来进行规划制定调研,对于区域经济合作进行预测,为规划的正确制定提供大量详实的资料。
2.促进各类要素资源自由流动
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统一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各种要素资源流动方面主导作用,实现各类要素资源在不同区域内的自由流动。从区域经济合作协同效应的发挥来看,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非常关键,没有要素资源的顺利流动,往往也就没有协同效应。因此协同理论下的区域经济合作要求地区政府需要彻底打破地方保护注意狭隘意识,打破地区和自建条块而分割的管理机制,打破各种资源要素流动壁垒,营造出来一个公平有序市场秩序,让各市场主体都能够在市场机制引导下公平竞争。从世界上主要经济合作组织来看,构建统一的大市场,各类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是这些经济合作组织成功的法宝之一,例如欧盟、北美等等,这些区域经济合作中无一例外的都将统一市场建设作为重点,而实践也证明,统一市场建设所带来的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充分的实现了区域经济合作的目的。要素自由流动是资源高效配置的基础,反之如果资源要素流动受阻,则意味着要素资源无法达到一个最优的配置状态,从而损害到经济发展质量以及速度。针对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各种地方保护主义以及部门利益的瓶颈,需要地方政府着眼长远、下定决心加以破除,从而实现各类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带来区域经济合作效果的提升。
3.建立产业协调发展机制
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关键内容之一就是产业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需要构建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解决好地区之间产业定位重复以及由此带来的低水平竞争问题的。在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这一方面,需要地区之间成立级别相对较高、地位保持中立产业协调发展机构,由该机构利用SWOT分析,借助于这一分析工具来分析各个地区产业发展规划,避免出现产业重叠的情况,确保各个地区都大力发展本地区的相对优势产业,评估好各个地区具体产业的发展潜力、面临威胁等内容,进行制定相应的协调发展机制,对于那些竞争力不强、与整个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不符的落后产业进行及时的调整,对于那些虽然目前看来比较弱小,但是产业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则要给与大力支持。对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冲突则要进行有效的调节,从整个国家和地区层面来进行不同地区产业冲突的化解,产业协调发展实质上就是不同地区之间的一个利益分配,这也是产业协调组织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只有设置专门的产业协调机构,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这样才能够平衡好地区之间经济合作中的产业冲突,实现地区之间的深层次合作以及发展。
4.政府加强协同发展扶持
发展扶持是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一环,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发展需要国家层面出台顶层设计,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去推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举例而言,我国京津冀经济圈的建设,国家层面就给与了很多产业政策、财税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较好的解决了不同城市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合作阻力,反之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协调扶持则往往意味着个地区之间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做出来有损区域合作的行为。另外区域经济合作扶持好包括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的扶持,这种扶持主要表现为政府在社会再分配中的作用发挥,对于落后地区需要政府给与更多的财税支持,举例而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向那些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区给予一定的帮助,通过加大这些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地区的招商引资活动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硬件条件的完善加上软件条件的完善能够进一步的提升落后地区与其它地区经济合作能力,改变合作中更加被动的地位。同时还要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给予相对落后的一方智力支持,将那些具有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能力、经验的干部队伍派到这些地区去,从而帮助这些地区更加积极主动去与其它地区开展经济合作,实现经济的更好发展,确保合作层次、合作水平的快速提升。
5.重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体是政府,可以说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发挥着在主导作用,政府是否能够在合作发展中准确厘定自身的定位,合理发挥自身职能将会直接决定区域经济合作的质量。为了确保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政府能够较好的承担起来自身的职责,发挥好自身的职能,有必要重新构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利用好政府绩效评价这一手段来有效的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发展。政府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方面,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方面的指标纳入其中,考核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各项措施的有效性,评价各种要素之源流动壁垒情况、评价地方保护注意情况、评价产业协调机制等等。根据评价结果来搭配相应的奖惩措施,迫使一些地方政府管理者抛弃各种的错误的发展理念以及行政行为,强化政府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朝着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要求方面不断靠拢,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更好的发展。在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重构方面,依据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具体内容,确保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以及有效性,实现评价体系有效性的提升。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转型步入新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之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未来我国区域之间和谐发展、构建公平社会必然要求,同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也是我国未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所在。这客观上要求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意识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突破既定思维禁锢,在认识到自身发展优势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合作发展对象,通过抱团发展、合作发展来增强自身的发展实力以及潜力,推动地区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需要引入合作发展诊断手段,来对于现有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现状进行一个全面的审视,从而正确把握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对于这些问题既不回避,也不夸大,而是围绕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完善,破除区域经济合租发展中的问题以及阻碍。依据协同理论的基本内涵,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方面,需要通过在规划、市场、扶持等方面做到齐头并进,进而最大限度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稳步前进。鉴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这一工作的复杂性以及艰巨性,需要去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去积极主动的去借鉴其它地区经济协同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将这些经验做到为我所用,进而确保能够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策略的饿实效性以及适用性。(作者单位: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
参考文献:
[1]顾t.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及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分析[J].理论探讨,2013年5期.
[2]彭耿,刘芳.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协同度的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14年10期.
[3]刘海明,杨健,王灿雄,林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进展综述――兼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建立的必要性[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7期.
[4]高建新.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