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课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教学课

第1篇:小学语文教学课范文

微课的发展是信息技术进一步成熟以及现代教育进一步建设的产物,带给现代教育更大的发展空间,引起众多教育者的关注与重视。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微课已经成为众多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议题,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二、抓住教学重点

从本质上说,微课就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微”主要体现于时间短这个方面,其将原本40分钟教学讲解浓缩到5到10分钟,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炼。

因此,教师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抓住教学重点,要通过充分的备课判断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以《静夜思》这一首古诗的教学为例,诗人李白在诗中描绘的景物“月亮”正是这首诗文的重点和难点。实践教学显示,多数学生无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理解抽象的月亮所代表的形象,无法进一步感悟月亮这一普通的景象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针对于此,教师就应该利用微课进行集中的讲解。在微课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思考诗人描绘的具体景象,并进一步分析这首古诗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于探究“月亮”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景物上。其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更多带有月亮这一景物的诗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

在微课的应用过程中,教师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也就能够在微课教学中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

三、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如上文述及,微课使课堂教学的时间集中于5到10分钟,但这并不表示整堂课的时间缩短,只代表教师讲解的时间缩短。这种特殊性正是微课教学的巨大优势,其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探究和练习,让学生的

主体性能够得到更大的发挥。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就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也就是要在集中讲解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对微课教学的重点进行吸收,要通过有效的探究、交流和讨论建构更加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桂林山水》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是课文中丰富的修辞手法以及动人的景物描绘。教师利用微课集中讲解了各种修辞手法,也对课文的写景方法进行教导。当微课结束后,教师应该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吸收,要让学生再一次阅读课文,将所吸收的知识返还于课文,以此增加学生的认知。

此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收获,并探究自己的疑问。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校园风光”为主题完成一段简单的景物描写,需要借鉴这篇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在此过程中,学生就需要在小组中突出自己的主体性,需要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并参与到讨论与交流中。这就让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紧凑,也迎合了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收获。

四、对课堂进行翻转

最后,教师还可以在微课的支撑下对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进行翻转,即利用微课的优势与特殊性,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后学习的翻转,以此增加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教师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重点讲解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以此为核心,教师可以精心制作微课资源,并通过网络传输,让学生可以回到家中进行观看。此时,课后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在课后利用较短的时间接受了重点知识的传输,并且拥有了自主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在课堂中,学生已经对所学的内容有了足够的认知,同时也生出了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堂变为学生交流与巩固的场所,实现课堂的“翻转”。在此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在微课中获得的认知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同时对其他学生的提问进行解答。在相互交流与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造更上一层楼,顺利地完成了知识的正迁移。

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做好总结工作,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集中回答,同时对学生已有的认知进行梳理,既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认知,同时又传授自身的教学经验,帮助学生获得更大提升。

第2篇:小学语文教学课范文

论文摘 要 有效利用早读课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法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早读课可以起到规范小学生学习习惯的作用,更有助于学生对汉语语感的把握,以及提高学生记忆力的作用。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虽是古话,但至今仍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一天之中的早晨,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上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早晨是播种最佳的时节;对于一个工人来讲,早晨是生产的黄金期;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早晨是朗读的美好时间。

尤其是对一个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科学研究发现,人们的大脑的清醒度在早晨是最高的,早晨开始朗读会激发大脑皮层的兴奋,从而产生朗读效果。宋代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这显然强调了“读”的重要性。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能吟。”这句话则强调了熟读是学习的基础。大声朗读可以排泄胸腹中的郁闷之气,使人心神气爽,在新的一天调整一个良好的状态。所以,对于一个大脑、身心等各方面发育正在进行时的小学生来讲,早读课是规范学生的习惯、增强对汉语语感的把握、锻炼记忆力一个相对理想的手段。

一、可以规范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习的五个环节 :预习、听讲、复习、做作业、检测。学习最容易忽略的是预习、复习这两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早读时间强化了这两个环节,使这两个环节落到了实处。同时,早读时间激活了学生朗诵、表演、讨论课文内容的热情,他们或扮演角色,或摹拟人物语言,或交流情感体会,往往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教师和学生一样成为早读学习场合中的一个分子,同一盘棋中的卒子。”

小学生的学生习惯养成是一人令人头疼的问题,在这个阶段最易受到其它各个方面的影响。因为,他们多动、爱玩的的天性,使他们无法很快集中注意力到一件事情上来。所以,在此阶段利用早读课来对他们的行为习惯做一定的要求,相信可以得到一些显著的效果。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相信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就是在早读课堂上,尤其是在周一、周二的早读课堂上,学生们的积极性明显不高,精神明显不振。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这短短的几十分钟的早读时间来帮助学生矫正他们慵懒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们通过几十分钟的朗读,能够相对自觉地又迅速地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学习状态,潜意识里提醒自己周末已经结束,该是学习的时间。个人觉得在语文教学中规范小学生的习惯,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还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于学生自身发展还是于课堂纪律都非常重要。

二、有助于增强小学生对汉语语感的把握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小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早晨朗读尤其重要。小学生的智力发育还未完全,早读有利于他们对所读内容有或多或少的见解。这就涉及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早读课上要对他们所读内容作一定的规范。比如,中华民族经典诵读名篇美文。小学生通过朗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在潜意识里能够积累一些相关的名句名言,为以后的升学储备知识能量。

尤其是对于古典诗词所蕴含的意境与意味的领悟与把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授古典诗词时,常按照固有的模式去进行教学活动,往往搞得学生云里来雾里去的,学生基本没有得到实际上的知识。据调查,如果教师提前让学生在早读课上对于即将要讲解的诗词进行有准备的预习,即大声朗读。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这朗读可能贯穿一堂的始终,早读课教师可以专让学生大声诵读,“在抑扬顿挫之中,学生自然领悟了诗词中某些无法言说有时也是无须言说的神韵。它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更直接、强烈的感染。同时朗读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教师或学生朗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大大强化了对语感对象——文章的理解。”这就像观看电视电影比只看文学作品印象更为深刻一样。

这样看来,朗读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朗读学习,绝对有助于学生对于汉语语感的把握,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师肯定不会拿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来进行这个教学活动。所以,朗读很自然就落到了早读课堂上,这是无可厚非的。

三、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记忆力

大家都有这样一个生活经验,在一天的时间当中,早晨是我们记忆能力最强的时候。多读多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锻炼记忆力,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清晨早读,头脑经过一晚的休息而格外清醒,没有杂念与束缚,所以更容易记住材料。德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艾宾浩斯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通过机械记忆复述记忆长度不等的音节序列,得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步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说,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

由于课时减少,课程量增多的现状,许多老师为了赶进度而忽略了许多教学的质量,以致于很有一部分学生压根儿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步骤,成绩一落千丈。这时,早读课就可以发挥应用的作用。老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学生已学过的一些知识,需要学生记忆背诵掌握的内容,在最近的早读时间,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进行复习,有助于学生增强记忆效果,提高学生复习效率。这个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作为一名教师也是这样过来的。只是,现在有些小学时的教师忽略了这点,有的教师居然利用这段时间来上新课,这是本末倒置的作法,实在不可取。这样大好的时光,理应为了孩子们的将来考虑,而不是在乎那一小点儿新课。如果,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把早读课用来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这项工作做好了,那么这位教师是功不可没的。因为,记忆力在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未来发展的道路与方向。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一个人的记忆力是否强弱是有直接关系的,虽说“勤能补拙”,可记忆力好会轻松一些。

综上所述,早读课在小学教学过程发挥着很显著的积极作用,即规范学生的习惯、增强学生对汉语语感的把握、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可以这样说,早读课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起着先锋的作用,带头作用,不容忽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对我们的早读有一个新的认识,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养成语文早读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詹英.语文早读课重要性之我见[j].在线教育艺术,2009,(9):62.

第3篇:小学语文教学课范文

一、积极应用讲授型微课,提高课堂效率

讲授型微课适用于叙述性的课文中,在一些教师需要把事实讲述清楚、对情景进行描绘、概括总结的课文中,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很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此类课文,语文教师应该把这些课文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下自主观看视频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再对其中的难点或者学生有疑问的地方进行讲解,以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例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教学中,可以事先把雷锋的生平、他生活的时代背景等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自主观看视频后,对雷锋这一人物有一个大体的了解,随后对这一人物产生好奇心理,自主“投入”到课文中,诵读诗词,从诗词的字里行间里感受雷锋的魅力。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对学生诵读的字音进行检查,如学生发音不准,则进行纠正和指导,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另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阅读诗词时获得感悟,认识到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重要性,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有效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目标。

二、积极应用演示型微课,拓展课堂内容

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计划、教学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有一些知识课上来不及讲解,课后学生自主预习又难以学懂的内容。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入微课,把这些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然后把这些视频下发给学生,为学生扫清自学障碍、梳理出自学思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这些内容,从而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量。

例如,在“语文园地二”的教学中,只提到了部首查字法,未提到音序查字法,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字典的查询与实用方法,教师可以制作出一节微课,从介绍“触”、“揉”、“润”、“瑰”、“泞”等易读错字音的字入手,把音序法查字典的方法介B给学生,并对学生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会音序查字法与部首查字法放在一起比较,总结两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这样,不但能够让小学生自主掌握字典的使用方法,而且能够让小学生在总结两种方法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在学习中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使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三、积极应用思考型微课,扩宽学生思维

思考型微课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小学生自主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具有探究性的教学内容,以往的教学在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单一地组织学生小组学习、讨论,一旦管理不好,不但会浪费课堂时间,而且无法实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模式,把微课应用到这些教学内容教学中,在微课视频中“抛出”相应的问题,并注重问题提问的技巧,引发学生的思考欲望,让学生自主思考,随后组织全班学生交流,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完成“晏子使楚”的教学后,教师应注重“第二课堂”的创建。讲授完课文后,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探究现实中常用的外交语言、使用方法等,在微课的视频中给出相应的外交语言,给出相应的应用实例。随后,在学生学习完微课视频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演示外交语言的具体应用,以拓宽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小学生把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另外,在学生演示完成后,教师应该进行一定的总结和评价,总结外交语言的使用策略,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以增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第4篇:小学语文教学课范文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课形式古板,语文知识只能通过口头讲述教授给学生,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通过微课教学,将音效、图像、视频等素材融合到到语文教学中,形成一种新型的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微课的运用,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进而很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微课的概述

微课最早是由美国彭罗斯发明的,在我国最早提出微课概念的是胡铁生先生,通过以教学视频为载体,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设计的一种短小的教学视频,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和复习。其主要的特点如下:

1、教学时间短。微课一般是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进行设计的,时长一般在10分钟左右。

2、教学内容少。与传统的一节课相比,微课则是主要突出教学中某个知识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内容较少但更加的精准。

3、资源容量小。微课视频一般只有几十兆,可以支持各种播放软件,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观看和学习,方便在线观看和下载。

4、即时性强。运用微课教学可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相互学习,互帮互助,进而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并能及时的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反馈,有效的降低了教师的压力,使教师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在6-12岁之间,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小学生的思维体系处在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正是由于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所以对于生动的形象以及色彩艳丽的图案有更多的好奇心,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掌握小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并以此角度展开教学,通过生动且形象的微课视频将语文知识点进行还原,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女娲补天》时,仅仅依靠华丽的形容词根本无法向学生构建补天的情境。教师借助微课选择生动形象的视频向学生呈现补天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在抓住学生视线的基础上提高其课堂注意力。

2、最大限度利用课堂时间

微课能将老师的教学时间浓缩为5-10分钟,这并不代表课堂教学就此结束了,只代表老师的讲解时间缩短了。剩下更多的时间需要留给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探究与更深入的感受,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大化的发挥出来。让学生对微课所讲的重点在课堂中进行消化、吸收与内化,并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与讨论,更好的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观潮》课文时,此节课的重点就是对涨潮景象的分析以及对修辞手法的描写。老师的微课短视频可以对修辞手法及景色描写方式进行讲解。当微课教学完成后,剩下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去慢慢内化。可以引导学生在有感情的读一遍课文,将内化的知识与课文相融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巧导阅读写作

教学语文教学中更为侧重的是对学生进行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所以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手法的培养,微课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阅读的方法、写作技巧,同时教师做好合理的引导。教师授课期间应以语文教材作为教学工具,教材选择的内容更加符合小学生成长阶段学习所需,更好的被学生所理解,且写作技巧符合学生学习所需。例如,在讲解《珍珠鸟》课时,教师要向学生分享一些写作方法、阅读技巧,带领学生学习生字并进行生字讲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并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技巧,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的优美段落,并进行优美段落仿写创作,成功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写作能力。

4、对课堂进行翻转

教师还可以在微课的支撑下对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进行翻转,即利用微课的优势与特殊性,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后学习的翻转,以此增加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教师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重点讲解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以此为核心,教师可以精心制作微课资源,并通过网络传输,让学生可以回到家中进行观看。此时,课后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在课后利用较短的时间接受了重点知识的传输,并且拥有了自主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5、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小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来学习语文,所以,要想让小学生通过微课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学校对教师还应当加强培训工作,让教师能够数量的掌握微课的制作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成绩。对教师的培训,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让教师进行集体的学习与交流。

第5篇:小学语文教学课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早读课 教学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虽是古话,但至今仍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一天之中的早晨,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上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早晨是播种最佳的时节;对于一个工人来讲,早晨是生产的黄金期;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早晨是朗读的美好时间。

尤其是对一个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科学研究发现,人们的大脑的清醒度在早晨是最高的,早晨开始朗读会激发大脑皮层的兴奋,从而产生朗读效果。宋代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这显然强调了“读”的重要性。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能吟。”这句话则强调了熟读是学习的基础。大声朗读可以排泄胸腹中的郁闷之气,使人心神气爽,在新的一天调整一个良好的状态。所以,对于一个大脑、身心等各方面发育正在进行时的小学生来讲,早读课是规范学生的习惯、增强对汉语语感的把握、锻炼记忆力一个相对理想的手段。

一、可以规范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习的五个环节 :预习、听讲、复习、做作业、检测。学习最容易忽略的是预习、复习这两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早读时间强化了这两个环节,使这两个环节落到了实处。同时,早读时间激活了学生朗诵、表演、讨论课文内容的热情,他们或扮演角色,或摹拟人物语言,或交流情感体会,往往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教师和学生一样成为早读学习场合中的一个分子,同一盘棋中的卒子。”

小学生的学生习惯养成是一人令人头疼的问题,在这个阶段最易受到其它各个方面的影响。因为,他们多动、爱玩的的天性,使他们无法很快集中注意力到一件事情上来。所以,在此阶段利用早读课来对他们的行为习惯做一定的要求,相信可以得到一些显著的效果。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相信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就是在早读课堂上,尤其是在周一、周二的早读课堂上,学生们的积极性明显不高,精神明显不振。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这短短的几十分钟的早读时间来帮助学生矫正他们慵懒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们通过几十分钟的朗读,能够相对自觉地又迅速地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学习状态,潜意识里提醒自己周末已经结束,该是学习的时间。个人觉得在语文教学中规范小学生的习惯,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还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于学生自身发展还是于课堂纪律都非常重要。

二、有助于增强小学生对汉语语感的把握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小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早晨朗读尤其重要。小学生的智力发育还未完全,早读有利于他们对所读内容有或多或少的见解。这就涉及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早读课上要对他们所读内容作一定的规范。比如,中华民族经典诵读名篇美文。小学生通过朗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在潜意识里能够积累一些相关的名句名言,为以后的升学储备知识能量。

尤其是对于古典诗词所蕴含的意境与意味的领悟与把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授古典诗词时,常按照固有的模式去进行教学活动,往往搞得学生云里来雾里去的,学生基本没有得到实际上的知识。据调查,如果教师提前让学生在早读课上对于即将要讲解的诗词进行有准备的预习,即大声朗读。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这朗读可能贯穿一堂的始终,早读课教师可以专让学生大声诵读,“在抑扬顿挫之中,学生自然领悟了诗词中某些无法言说有时也是无须言说的神韵。它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更直接、强烈的感染。同时朗读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教师或学生朗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大大强化了对语感对象――文章的理解。”这就像观看电视电影比只看文学作品印象更为深刻一样。

这样看来,朗读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朗读学习,绝对有助于学生对于汉语语感的把握,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师肯定不会拿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来进行这个教学活动。所以,朗读很自然就落到了早读课堂上,这是无可厚非的。

三、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记忆力

大家都有这样一个生活经验,在一天的时间当中,早晨是我们记忆能力最强的时候。多读多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锻炼记忆力,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清晨早读,头脑经过一晚的休息而格外清醒,没有杂念与束缚,所以更容易记住材料。德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艾宾浩斯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通过机械记忆复述记忆长度不等的音节序列,得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步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说,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

第6篇:小学语文教学课范文

关键词:早读课 语文教学 规范学生学习 增强语感把握 提高记忆力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虽是古话,但至今仍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一天之中的早晨,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上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早晨是播种最佳的时节;对于一个工人来讲,早晨是生产的黄金期;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早晨是朗读的美好时间。尤其是对一个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科学研究发现,人们的大脑的清醒度在早晨是最高的,早晨开始朗读会激发大脑皮层的兴奋,从而产生朗读效果。宋代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这显然强调了“读”的重要性。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能吟。”这句话则强调了熟读是学习的基础。大声朗读可以排泄胸腹中的郁闷之气,使人心神气爽,在新的一天调整一个良好的状态。所以,对于一个大脑、身心等各方面发育正在进行时的小学生来讲,早读课是规范学生的习惯、增强对汉语语感的把握、锻炼记忆力一个相对理想的手段。

一、可以规范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习的五个环节 :预习、听讲、复习、做作业、检测。学习最容易忽略的是预习、复习这两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早读时间强化了这两个环节,使这两个环节落到了实处。同时,早读时间激活了学生朗诵、表演、讨论课文内容的热情,他们或扮演角色,或模拟人物语言,或交流情感体会,往往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教师和学生一样成为早读学习场合中的一个分子,同一盘棋中的卒子。”小学生的学生习惯养成是一人令人头疼的问题,在这个阶段最易受到其它各个方面的影响。因为,他们多动、爱玩的的天性,使他们无法很快集中注意力到一件事情上来。所以,在此阶段利用早读课来对他们的行为习惯做一定的要求,相信可以得到一些显著的效果。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相信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就是在早读课堂上,尤其是在周一、周二的早读课堂上,学生们的积极性明显不高,精神明显不振。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这短短的几十分钟的早读时间来帮助学生矫正他们慵懒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们通过几十分钟的朗读,能够相对自觉地又迅速地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学习状态,潜意识里提醒自己周末已经结束,该是学习的时间。个人觉得在语文教学中规范小学生的习惯,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还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于学生自身发展还是于课堂纪律都非常重要。

二、有助于增强小学生对汉语语感的把握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小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早晨朗读尤其重要。小学生的智力发育还未完全,早读有利于他们对所读内容有或多或少的见解。这就涉及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早读课上要对他们所读内容作一定的规范。比如,中华民族经典诵读名篇美文。小学生通过朗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在潜意识里能够积累一些相关的名句名言,为以后的升学储备知识能量。尤其是对于古典诗词所蕴含的意境与意味的领悟与把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授古典诗词时,常按照固有的模式去进行教学活动,往往搞得学生云里来雾里去的,学生基本没有得到实际上的知识。据调查,如果教师提前让学生在早读课上对于即将要讲解的诗词进行有准备的预习,即大声朗读。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这朗读可能贯穿一堂的始终,早读课教师可以专让学生大声诵读,“在抑扬顿挫之中,学生自然领悟了诗词中某些无法言说有时也是无须言说的神韵。它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更直接、强烈的感染。同时朗读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教师或学生朗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大大强化了对语感对象——文章的理解。”这就像观看电视电影比只看文学作品印象更为深刻一样。

这样看来,朗读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朗读学习,绝对有助于学生对于汉语语感的把握,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师肯定不会拿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来进行这个教学活动。所以,朗读很自然就落到了早读课堂上,这是无可厚非的。

三、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记忆力

第7篇:小学语文教学课范文

一、分层教学的开展途径

(一)开展分组学习

一项教学方法的实施不能是盲目的,而是要以教学理论与教学理念为依据和指导,根据教学实践的经验而总结并挖掘出来的。分层教学正是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如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学习习惯等来研究并实施的,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主要体现在分组学习上,即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分别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指导,让每一小组的同学都能在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掌握知识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分层教学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按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二是按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三是按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1]。

(二)教学目标弹性设计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要首先根据语文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备课内容,但并不是有了教学目标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可以轻松实施了,还要充分考虑全班同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制订出弹性教学目标。所谓弹性教学目标就是要根据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而制订不同的相应的教学目标。如对于优等生教师要对他们要求高一些,不但要求这些学生掌握好书本中的知识,还要引导他们拓展课本以外的知识内容,更加深入地挖掘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对于中等学习程度的学生则要求他们首先要掌握好课本内容,把握好课本内容中的知识点、重难点,有不懂的不理解的一定要及时问老师或同学,这部分同学如再有精力可以去扩展课本以外的知识。对于学习基础差些的学生则要求他们熟读课文并了解课文中心思想及掌握好生字、生词即可。

(三)课堂提问的分层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的知识灌输教学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课堂气氛毫无生机与活力,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在实施课堂分层教学后,教师就可以充分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采取课堂提问的分层教学,与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互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问题的理解与掌握中更好地学习基础知识[2]。教师对于优等生可以设计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让他们进行思考,而对于中等及偏下一些的学生教师则要设计一些难度稍小并易于理解和回答的问题让他们进行思考,课堂提问的设计可针对同样的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也可针对同一问题,要求学生在答题的深浅度上有所区别。

(四)作业布置的分层

作业是为了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巩固所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作业层次,如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不要求他们更多地关注课本后的作业习题,而是要求他们多涉取并思考一些书本外的问题及练习题。对于中等及偏下程度的学生教师则要求他们要认真做好课后的练习题,并掌握好每一课的生字词等。通过作业的分层练习可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使优等生提高的更快些,使中等及偏下的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的同时掌握好语文基础知识。

二、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模式注意事项

同课异构就是指不同教师以同样的教学内容为参考,根据个人能力以及看法不同,对课程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眼界的教育方式。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教师的教学差异,开阔眼界培养学习兴趣,还能在教师中间引起反思,有助于教师找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并发现他人的优点,从而有效地完善自我,提高教学质量。在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模式时需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一)注意完善小学语文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

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需要注意它的多样性,也就是如果教师们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没有差异性,而是大体相同,也就失去了采用同课异构的意义。所以不同教师为了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就需要精心编排与设计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不同形式不同特色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与众不同并具有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与特点,并通过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学习到先进的教学经验,由此使课堂教学气氛得到提升,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

(二)注意提高小学语文同课异构的有效性

同课异构是为了丰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而采取的教学模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兴趣与潜能,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因此同课异构不能脱离教材内容,也不能背离教学目标,更不能盲目采用,它的采用是要以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为前提的。

第8篇:小学语文教学课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课堂 教学模式 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受到各学校的充分重视, 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或是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 才能逐步适应时代的发展。 语文教学具有开放性,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起、承、转、合、评的教学模式,并运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1.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好坏和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是衡量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主要发生一定的情境中,但不是所有的学习兴趣都能够对小学生起到推动的作用。 通常带有趣味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对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创设问题情境,使小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创设情境的方法比较多, 例如《爬山虎的脚》一课,教师通过故作惊奇的设置悬念,从动物的脚,引出爬山虎原来是一种植物,并提出问题,例如爬山虎怎么会有脚? 爬山虎的脚又是怎样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答案。 学生在好奇的情况下,就会渴望了解知识,很快打开课本寻找答案。 在营造课文情感氛围时,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可以先播放与课文相关的歌曲,或者将一段与课文相关的简介,让学生细细地品味文章内容,将学生带入情境中,以产生情感的共鸣。

与此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平台,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读的过程中要读出意境和情味,并学会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师可以创设竞争回答问题的方式,将课文中的问题一一列出来并让学生进行回答。 例如《乌鸦喝水》一课,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课文寻找答案,根据学生回答的正确率,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评价。 以回答问题的竞赛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

2.引导小学生深入思考语文问题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质疑问题,才能有所收获。 教师应针对课本中的内容,挖掘教材蕴含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多角度、多方面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发表意见。 通过反复运用这样的方法, 让学生不断掌握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养成善于思考和敢于质疑的习惯。 学生在明确思考问题方法的同时,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出知识点,让学生针对问题再读课文。 学生在回答时难以准确说出贴切答案,教师应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并点拨回答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另外,学生要学会质疑问题,质疑主要是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合作学习比较多样化,在课内和课外都可以进行合作学习,例如《》一课,在课外学习时,合作收集关于的资料,了解的时代背景,学习课文内容时就比较容易理解。 教师可以规范合作,固定小组成员,主要用于讨论问题或争论焦点等方面,合作人数应根据内容确定,二人或者三人为一组。 还可以长期合作或短期合作,其中长期合作时间为一周或者几周,如小学语文的社会调查活动;而短期合作时间为几分钟,如讨论小问题。

教师通过启发、诱导及鼓励学生多质疑问题,通过不同角度思考、质疑问题,并提出见解与看法。 例如学习《海底世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揭示问题,海面的波涛澎湃,海底却宁静,这是为什么? 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使学生逐步理解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 可以运用比较优劣法、辨别差异法等方法,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和敢于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好学、好思考及好问的学习品质。

3.小学生应掌握思考语文问题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语文课堂的特殊性和开放式决定语文知识无穷的特性。 通过举例或者总结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迁移, 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教师在启发与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掌握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分析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性格,让学生学会从人物语言、动作及神情等方面考虑,并全面分析和概括人物的特点,逐步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4.回顾和评价小学语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起、承、转、合、评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 启主要指启发与引导;承指教师点拨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转指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并能够应用知识;合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与知识创新;评指回顾学习的内容,并评价学习效果。 通过运用这种模式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增强学生合作探究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 让小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以达到语文教学目标和预期的教学课堂效果,贯彻并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语文学科具有开放性,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社会在发展的同时,语文课程也在不断更新与完善,通过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内容之后,以自我评价或教师评价的方式, 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 加深学生学习课文的印象。 与此同时,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通过采用起、承、转、合、评的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引导小学生深入思考语文问题,学会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钟燕梅.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

第9篇:小学语文教学课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效率 措施

小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和载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效率普遍偏低,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把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学程序固化,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

一些语文教师在课前就已经对课堂问题设计好相应的标准答案,在课堂的提问中,无法接受学生的异议,让学生必须死记硬背准备好的标准答案,学生得不到足够的思考和发散思维,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很低。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所以,无论是什么语文课都要让学生写生字词、读课文和背课文。学生学会了生字词和背课文之后,却不会运用语文,这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缺失部分。教材内容的学习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以及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情境的创设需要语文老师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投其所好,营造出能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

2.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小学新课改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确定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并不代表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没有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活泼好动。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上,教师可以讲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例如,在对课文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角色扮演,通过表演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课堂的提问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于较难的问题,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讨论。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与合作能力。每一个学生的回答都不一定是完整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一定的点评和适当的补充,并对学生的态度和答案进行肯定。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老师的肯定,会有一定的成就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3.教师要提高备课的水平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备课有着一定的关系。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备课。备课主要有两个方面,备教材和备学生。小学的语文教材难度不大,语文教师注重备教材,也能备好教材。但是却忽略了备学生。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对教材进行深度的了解,吃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掌握了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扩充。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取舍,并且能用教材以外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真实感悟语言世界,才能有效解决和避免传统语文课堂上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产生的教学弊端,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备好教材就要备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学生而展开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转换自己的角色,从过去的“主导者”变成现在的“引导者”。这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把教材的内容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把教材当作学习的工具,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到新的知识和巩固已有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4.课堂问题的合理设计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问题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教材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升华。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的设计当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而设计出相应的问题。首先,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其次,课堂问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此,课堂问题的难度要在学生的接受能力之内,过于深奥的问题不利于学生进行思考。最后,课堂问题的数量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避免问题的盲目性,要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绪以及本堂课的重点。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原来的主导者转变成现在的引导者,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不仅学会了语文知识,还学会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有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郑晓娥.浅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才智,2013,(2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