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围术期护理管理范文

围术期护理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围术期护理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围术期护理管理

第1篇:围术期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 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风险管理

在临床上,护理风险管理属于一种管理程序,目的是识别、讨论、处理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以降低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膝关节置换者,其中50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膝关节置换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73.6岁。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73.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含术前检查、术后护理、功能锻炼。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其具体步骤如下:(1)识别、评估风险。研究相关文献报道,分析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在围术期发生护理安全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发生原因等。根据患者并发症、健康水平、疾病认识、治疗配合、心理状态等情况,探讨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对于护理操作,其风险管理主要包含监控力度、药物安全、工作流程、护理设施、风险意识、业务技能与人员配置。待护理风险已得到确认,估计发生护理风险的可能概率、后果,针对风险事故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1]。(2)风险处理。在识别、评估风险之后,则应采取处理措施,主要包含风险处置、预防。预防风险属于预防性措施,对于膝关节置换,汇总其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定期安排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警惕性。在术前,全面了解、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在手术前,必须做好相应的洗澡、无菌、皮试、备皮等操作,避免皮肤出现破损,导致局部感染。对于合并其他疾病者,应充分支持患者的营养。在手术过程中,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仔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完成手术后,密切监测创口情况、生命体征情况,防止小腿、血栓、压疮、神经压迫等。监测引流液体、引流管变化状况;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逸的环境;饮食主要以低脂易消化为主,避免出现感染。加强锻炼,使患肢处于持续性被动运动状态,逐渐增加关节的联系角度,根据老年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摔措施[2]。(3)处置风险。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把护理风险和收入相联系,督促护理人员做好记录管理,规范书写标准等。

1.3 疗效评价 自行制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表,内容包含6个方面:健康教育、服务态度、仪表着装、功能训练、工作主动性与护理技能。一共20项,以0~5分方式计分。选择HSS评分,评价患者的关节屈曲畸形、膝关节功能、肌力屈曲畸形、疼痛等情况。在手术后,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X2检验,P

2 结 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护理缺陷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与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以下情况适宜做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1)膝关节各种非感染性关节炎,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血友病性关节炎、Charcot关节炎等; (2)创伤性关节炎; (3)静息的感染性关节炎(包括结核);(4)少数原发性或继发性软骨坏死性疾病。实施该手术的优点:(1)对膝骨性关节炎病情恶化、变形严重的患者也可以实施手术;(2)手术治疗期较短,1个月左右;(3)关节疼痛基本上可以完全除去[3]。

实施膝关节置换手术,在手术后极易导致各类并发症,例如血管、神经受损、骨折、静脉栓塞、关节不稳定等。最常见的为膝关节脱位。因此,必须加强术后护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围手术期,可使风险预防、评估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待发现风险时,可按照科学的方法处理[4]。

在本组实验中,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护理缺陷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与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蒋海兰,刘冰,刘花林,等.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0):3601—3604.

[2]唐红波,边竟,刘茹,等.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康复,2012,27(1):56—57.

第2篇:围术期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 食管癌切除术;围术期;呼吸管理

食管因其解剖位置上承咽部,经颈部入胸腔,穿过膈肌裂孔入腹腔[1]。手术方式多为全麻下经胸根治术,全麻过程中的气管插管及手术需打开胸腔,将胃拉入胸腔内或颈部与食道吻合,是引起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因此,呼吸的训练与管理对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腹腔镜外科自成立以来共行食管癌切除术55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10例,年龄最大者为67岁,最小为40岁,术后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5例,占手术总例数的10%。

1.2方法 应用胸部物理治疗和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两种方法

2、结果

我院所行的55例食管癌的病人,50例人病术后未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5例病人术后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经系统治疗与护理后军痊愈出院。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 针对个体心理问题,做好心理护理,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在保证各项治疗方案全面落实的基础上及时给予关心,诱导,暗示,示范等方法,做好针对性的护理,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第一,关心病人,理解体谅病人及家属的言行,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第二,耐心向他们讲解手术的有关知识,消除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三,安慰患者及家属,取得他们的信任与合作,使医护工作顺利进行。

3.1.2胸部物理治疗 胸部物理治疗可通过对胸部的综合性措施和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和呼吸训练,达到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肺功能的目的。(1)呼吸训练:即训练病人做深而慢的呼吸。病人取半坐卧位,两臂放松,肩下垂,双膝下垫一软垫,使病人的腹肌充分放松,以利于膈肌的活动。然而,嘱病人用力吸气,吸气未得到最好能停滞1-2秒,再缓慢呼气,吸气:吸气为1:2―3,这样,可充分扩张肺泡,防止肺泡萎陷,预防肺不张。在病人做深呼吸运动的同时,还可给以辅佐,辅佐者的双手呈V字型放在病人的胸廊下部或上腹部,施加一定的压力,推动膈肌向上运动,使病人最大限度的利用膈肌运动,获得较大的通气量,而改善肺功能[2]。如果能在病变区加压,同样可加强该区的呼吸,促进病灶的痊愈。(2)有效的咳嗽,排痰的方法:指导患者呼吸―屏住呼吸―用力咳嗽。咳嗽时应感到胸腔的震动,将气管内的痰液排出,避免只喉头震动引起的咳嗽,那样仅仅能将咽喉部的痰液咳出,对清理气管内的痰液是无效的。(3)每日给你流量吸氧30min,保持肢端氧饱和度大于95%以上,以提高机体氧分压;也可以给雾化吸入,利于控制,预防呼吸道感染。

3.1.3体能训练,鼓励病人做上下楼运动,运动量以患者能耐受为标准。

3.2术后护理

3.2.1氧疗,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常规采用鼻塞法给氧,氧流量一般为1-2L/min,以致改善组织缺氧,提高机体血氧含量,若呼吸平稳,呼吸频率20次/分左右,血氧饱和度大于98%,可逐渐改为间断吸氧,或停用氧。

3.2.2呼吸训练,应在术后第一天即开始,我们通常使用的简易方法有2种,一种是让患者吹气球,另一种是给患者半瓶水,内插一根吸管,让患者口含吸管向瓶内吹泡,开始时每次吹5-10秒,每1-2h训练一次,根据病人的情况,以后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预防肺不张发生。

3.2.3清理呼吸道分泌物。(1)术后积极帮助排痰,一般在病人血压,脉搏,呼吸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麻醉完全消失,平卧6h后,可将病人取半卧位,手术后第一天早晨,可将病人扶助坐起,医护人员轻轻按压伤口处,让病人尽力回忆手术前训练咳嗽的动作,深吸气后用力咳嗽,注意咳出痰液的颜色,质地,以判断咳嗽排痰是否有效。(2)对于排痰效果较差,估计痰量多,不易排出的,应及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每天三次,每次10-15min,雾化液可用生盐水30ml,加庆大40万u,地塞米松5mg,a-糜蛋白酶4000u混合配置,经临床验证效果较好。(3)鼻导管吸痰,对确实排痰无效的病人可在无菌操作下行鼻导管吸痰,吸痰的时间不利过长,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5秒,同时给氧。(4)纤维支气管镜,在有效的咳嗽,鼻导管吸引等方法均不能有效排痰时,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是最有效的方法,对于术后痰量多,质地稠厚,痰液粘附气管壁不能咳出,其他方法无效,可使用纤维支气管镜下将痰液清楚,此方法安全,吸痰效果好。

3.2.4痰液的观察在协助患者排痰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排出的痰液,若患者咳出脓性黄色粘痰,多考虑为呼吸系统感染,应及时通知主管医师在必要时做痰化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抗生素。

3.2.5手术镇痛手术后疼痛严重限制胸腹和膈肌运动,病人不愿做深呼吸和咳嗽,处于保性肌紧张,呼吸频率代偿性增快,潮气量,肺活量下降,造成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严重时导致患者下降,上升,引起呼吸性致中毒,此外,疼痛可使病人有意识限制,抑制咳嗽,同时也抑制了支气管分泌物排出,肺泡扩张受到障碍,从而增加了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科场用的药物以杜冷丁,强痛定,非那根等。

3.2.6胸腔闭或引流的护理,为食管癌切除患者放置闭式引流是为了将患者胸膜腔渗液引出,预防感染,在护理时应注意妥善固定[1],防止脱落,保持畅通,主要是检查胸管是否有部分滑脱,是否有侧孔在胸壁以外,连接是否密封等。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并准确记录引流量,在术后第一个24h内引流量可达100-300ml,色暗红,以后逐渐减少[2]。

3.2.7术后活动术后活动是促进引流,改善呼吸状况的主要方面。在拔队闭式引流前后鼓励患者做床上运动,拔除闭式引流。

3.2.8康复指导,食管癌切除患者因术中将胃拉入胸腔与食管吻合,胃体积变小,但在胸腔所占体积,较食道大,术后应少食多餐,吃易消化的食物,每次进食不宜过饱[3]。以免造成肺部受压,并嘱患者坚持戒烟,以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4、讨论

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在入院时应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并同时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叩背,咳嗽等胸部物理治疗,必要时配合体引流,指导其各项操作的技巧,掌握要领,做到环环相扣,确实有效。手术后提倡及早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配合以氧疗,增加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据痰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抗生素,以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若出现肺不张,应鼓励患者深呼吸或采用吹气球,间有液体瓶内吹泡的方法,达到扩张肺泡的目的,若出现痰液较多,粘稠不易咳出时,应用鼻导管吸痰或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协助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供给机体足够的氧,以维持病人正常的呼吸功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邹为,赵维珊,邹浩生.普胸外科围手术期处理[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

第3篇:围术期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白内障;围手术期;医院感染;护理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其中尤以老年人居多。其致病原因主要为晶状体老化、遗传、免疫及代谢异常、外伤、营养障碍等[1]。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眩光感、单眼复视等。在治疗方面,除了药物治疗之外,临床中主要采取手术疗法治疗白内障。然而根据相关的临床报道,在围手术期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比较多,医院感染对手术疗效造成了不利的影响[2]。在这种情况下,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预防感染非常重要。我院为降低白内障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特选取了18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探讨了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有男患者47例,女患者43例;年龄为45~84岁,平均年龄(67.63±5.42)岁;单眼患者51例,双眼患者39例。对照组有男患者45例,女患者45例;年龄为47~82岁,平均年龄(68.44±5.37)岁;单眼患者49例,双眼患者41例。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①在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②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协助患者做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血尿常规检查、血压检查、血糖检查、心电图检查、肝肾功能检查,以及眼压测试、角膜曲率检查等眼部专科检查项目;③术前3d给予患者抗生素眼水,术前2d给患者冲洗结膜囊,并做散瞳以验光,使用无菌纱布将患眼覆盖;④术前对手术器械进行严格的杀菌消毒;⑤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眼周部位铺巾并消毒,从而防止眼睫毛以及眼周皮肤上的细菌带到眼睛内部造成感染;使用紫外线多次照射手术室;⑥术后预防感染: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的滴眼药水的方法并注意瓶口卫生;叮嘱患者注意眼部卫生,禁止用手揉捏眼睛,防止手部细菌进入眼睛;叮嘱患者不要用力排便,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头部碰撞,从而防止眼部伤口裂开、出血[3]。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的医院感染护理管理:①术前管理。⑴白内障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这些患者大多数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病症,所以手术耐受性比较差,抗病毒能力比较低,所以容易发生感染。对这些患者,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即开展对症治疗,直至各项检查指标恢复正常再来准备手术;⑵术前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冲洗结膜囊、眶周皮肤、眼睫毛等是常规护理操作内容,而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以上护理操作应得到加强,具体而言即操作的次数应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3次[4];⑶在手术物品准备方面,除了常规备置手术器械并予以杀菌消毒之外,护理人员还应检查物品的灭菌效果,如果发现污染物或疑似污染物,则应重新灭菌;另外术前还应测试仪器设备是否能够正常使用;②术中管理。⑴控制手术环境。手术室空气的洁净程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感染率,因此,白内障手术应安排在层流洁净手术室进行。术前30min启动净化空调系统,术后30min再关闭;另外,由于老年患者畏寒的体质特征比较明显,所以手术室的温度应调至24℃~26℃,湿度应为50%;术中尽量减少人员走动,从而防止人为污染;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一方面,术中所使用的灌注液、粘弹剂、管道、手柄等物品应遵循一人一用或者用后即消毒杀菌的原则。另一方面,手术操作人员应对自己的手以及术野区域进行严格的消毒,术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伤口暴露时间;⑶严格管理植入物和一次性医疗物品。植入物是白内障患者术中所要使用的物品,为防止植入物使用不当引发感染,护理人员应做好以下措施:核对好植入物的名称、规格、有效期等信息,防止发生植入物误用的情况,在护理人员和手术操作人员都确认无误之后再使用;③术后管理。⑴术后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叮嘱患者尽量避免伤及眼部;⑵为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术后护理人员应将精密的手术器械放入多酶清洗液中,超声波超洗五分钟,之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并予以烘干;手柄则使用蒸馏水来冲洗;⑶为防止手术室感染,科室应对手术室及室内的物品、医护人员的手、无菌物品以及无菌物品储存间的空气等进行细菌培养,以便研究这些细菌中哪些是较强的致病菌,哪些比较常见。

1.3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共有1例发生感染,术后感染率为1.11%;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共有10例发生感染,术后感染率为11.11%。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χ2=7.8429,P

3 讨论

在当前的医疗水平下,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已经没有较大的难度,然而患者的术后效果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术后感染比较常见,并且其危害比较大,所以受到了医患双方的重视。若要预防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则临床中应采取多种有效的防护措施。本次研究即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对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的患者,其感染率明显低于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贯穿白内障围手术期。术前管理的重点在于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从增强患者的身体素质的角度减少感染事件的发生;术中管理的重点在于无菌操作,通过减少手术室内、手术人员和护理人员身上的细菌病毒来降低感染率;术后管理的重点在于减少交叉感染,所以重点强调术后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在以上护理措施的影响下,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避免各种致病菌的侵袭,从而保证手术效果。

综上,在白内障围手术期实施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率,所以临床中可推广此护理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夏霞,冯黎建.批量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安全管理[J].现代实用医学,2015,21(02):264-265.

[2]周军华.白内障围手术期的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0(03):178-179.

第4篇:围术期护理管理范文

心的护理,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45例患者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60~65岁34例,66~80岁11例,全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插管施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前有慢性肺部疾病30例,术前有长期吸烟史18例,有不同程度肺功能不全10例,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的2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指导是患者术后恢复的关键,故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和意义,增加自我护理知识,帮助患者掌握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具体方法,对吸烟者劝其严格戒烟,因吸烟会导致术后痰多黏稠,难以咳出,增加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机会。

2.1.2 为患者提供整洁舒适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洁净,维持合适的室温(18~20℃)和湿度(50%~60℃),以充分发挥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量,指导患者吹气球、爬楼梯等来增加肺活量,锻炼肺功能。

2.1.3 咳嗽训练 指导正确的咳嗽与咳嗽方法:①坐位咳嗽时,指坐在椅子或床边,双脚着地,身体向前弯,头稍向下,咳嗽时,用手按腹部咳嗽;有效咳嗽的方法。即深呼吸2次,第3次吸入后屏气2~3 s,后深咳3次;②侧卧位咳嗽时,取屈膝侧卧位,可借助膈肌、腹肌收缩增加腹压,有效咳出痰液。

2.1.4 有呼吸道感染时应控制感染后方可择期手术。

2.1.5 心理护理 注意高龄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心理护理范围广泛(言行神态等),应将其贯穿于整个护理中。高龄患者思考的问题细致,处事经验丰富,确诊及手术后,有焦虑、恐惧、思前顾后的心态会接踵而来,各种心理变化都可能影响患者的饮食与睡眠,以至影响对手术的配合及手术的恢复。结合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正确做好细致的解释和引导工作,解除其思想负担,鼓励患者建立手术成功的信心。

2.2 术后护理

2.2.1 鼓励咳嗽是术后护理的一项主要内容 首先向患者反复说明咳嗽排痰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性,在自主咳嗽有困难的情况下,护理人员用双手按压在患者手术侧的胸部,患者吸气,两手放松,咳嗽时压紧胸部,这样可以减少手术侧胸部震动的幅度,减少患者的疼痛。痰黏稠不易咯出或咳嗽无力时应定期协助患者变换或胸部叩击,叩击时,患者侧卧位,叩击者两手的手指指腹并拢,使手掌呈杯状, 以手腕的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有节奏地叩击胸壁,震动气道,每一肺叶叩击1~3 min,叩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音则表明手法正确,通过其震动以便于将末梢支气管内的痰液咯出。当患者咽干口渴影响咳嗽时可酌情含漱或饮少量温开水润喉后,再次协助咳嗽排痰。我们在具体操作中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效果明显。

2.2.2 刺激咳嗽 用拇指或食指在吸气终末梢用力向内压在胸骨上窝处的气管,同时横向滑动刺激气管,引起咳嗽反射,咳嗽无力或无效时可用鼻导管吸痰,吸痰可刺激患者咽部,引起患者咳嗽吐痰。吸痰时应注意方法和时间,做到有效吸痰并严格注意无菌操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20 s,注意观察患者氧饱和度的变化。吸痰后再嘱患者做深呼吸数次,以防低氧及肺不扩张的发生。

2.2.3 充分止痛 术后伤口止痛至关重要,目的是有利于患者有效咳嗽和排痰,从而减少呼吸道并发症。开胸手术本身创伤较大,切口和引流管等可以引起剧烈疼痛,由于剧痛常引起患者自行抑制呼吸和咳嗽,因此,手术当天及夜间,我们常规使用镇痛泵给予患者连续镇痛,必要时辅以镇痛药物肌注,以减少创口疼痛,有利于痰液咳出,效果好。

2.2.4 强化超声雾化吸入 应用雾化的目的是化痰、解痉及抗菌。术后常规雾化吸入3~5 d,用庆大霉素8万U、氟米松5 mg、α-糜蛋白酶5 mg、生理盐水20 ml 8 h/d,每次15~20 min为宜,烟雾不能过大,以免老年体弱患者发生烟雾窒息。

2.2.5 早期活动促进肺部扩张 老年患者肺部弹性差,术后应早期床上活动。做法:一是清醒后,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应采取半卧位,利于肺膨胀和引流;二是对术后不能半卧位的患者应经常改变卧位;三是鼓励患者拔除胸腔引流管后2~4 h离床活动,先室内后室外,运动量逐渐增加。

2.2.6 饮食护理 我院采取术后第1天经十二指肠营养管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每小时100~120 ml(温度接近体温为宜),每天达到1 500 ml,加强患者的营养,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有足够的水份,可保证患者呼吸道黏膜湿润,利于痰液的稀释和排出。

3 相关总结

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极易发生呼吸道并发症,据有关文献报道,开胸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0%~40%,是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我们注重呼吸道的护理,采取正确的咳嗽排痰方法,有效地清除了气道分泌物,保障了有效通气及预防肺部感染,从而改善了老年患者由于麻醉、手术、疼痛、无力咳嗽而导致的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因此,对老年开胸手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第5篇:围术期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

高龄;髋关节;围手术期;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髋关节假体来替换有病变的髋关节。其目的是缓解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院骨科8年来对41例高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及护理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1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男24例,女17例,65~70岁24例,71~80岁16例,93岁1例。其中股骨颈骨折2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5例,股骨头坏死11例。本组病例均顺利通过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术后随访时间3~18个月,37例能正常生活,4例扶助行架活动,均能部分生活自理。

2 围手术期的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及相同手术的成功病例,消除其对疾病的紧张心理,使患者术前心理状况达到有利于手术的最佳状态。

2.1.2 健康指导 ①指导床上使用便器,以适应特殊的需要;②鼓励患者戒烟,指导深呼吸及正确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③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④入院次日至术前日,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⑤做好上肢肌力练习,锻炼上肢力量,使患者术后能较好的使用拐杖。

2.1.3 饮食指导 适当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钙、低脂肪易消化饮食。对纳差的患者,采用静脉补充营养的方法来改善全身状况,针对各种并存病做好有效的控制预防措施。

2.2 术后护理

2.2.1 病室环境管理 定时通风换气,减少探视陪护,以含氯消毒剂擦拭病室物体表面。

2.2.2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观察伤口出血情况,伤口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的变化。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如渗血、引流血性液短时间内过多,应考虑切口内有活动性出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每24 h更换引流袋,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一般术后 48 h拔除引流管,其引流量 24 h少于 30~50 ml即可拔出负压引流管[2]。

2.2.3 与制动 患肢膝下垫软枕,两大腿间置A型枕,保持患肢外展 15~20度中立位,翻身时两大腿间仍应置软枕,放置便盆时应将髋关节整个托起,从健侧置入。严格做到“三防”,一防过度屈曲和伸直,二防外旋,三防内收,目的是防止髋关节脱位。

2.3 预防并发症护理

2.3.1 预防坠积性肺炎 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及扩胸运动,协助定时翻身,配合叩背排痰。

2.3.2 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 高龄、肥胖、心功能不全、长期制动等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3]。再者老龄化,感觉器官功能减退,对于温度、压力、疼痛的感受力减弱[4]。本组41例高龄患者,术前多因为髋、膝关节的病损,下肢活动明显减少,术后切口疼痛等使下肢活动明显受限,以上因素均使下肢血液处于相对缓滞状态。对此,术后应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对比观察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和感觉,测量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鼓励患者第2天开始作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及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病情许可,可及早下床活动。

2.3.3 预防压疮 加强营养,保持皮肤清洁及床整,严格床边交接班,做好防压疮护理。

2.3.4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指导患者多饮温开水,无心、肺、肾功能并发症时饮水量可给予1300~1500 ml/d,观察尿的颜色,维持24 h尿量在2000 ml左右。

2.4 功能练习 功能练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步骤(1)术后3 d内:练习股四头肌和臀肌的等长收缩运动。(2)平卧久后可以向健侧翻身,患肢要外展位抬高,两腿之间垫高。(3)术后第2周 主动练习肌肉的舒缩并使用CPM被动功能练习,起始角度以零度或患者所能耐受最小角度为宜,达到90°止。(4)术后第3周练习坐起,练习屈髋屈膝。(5)第4周起,练习扶步行架,患肢不落地,日行走300步。(6)第5~6周扶拐患肢不负重,行走300步,3次/d。(7)第7周患肢部分负重,扶拐步行300步,2~3次/d。第12周后弃拐。

2.5 出院指导

2.5.1 指导 3周内屈髋90°,站立时患肢外展,6个月内患肢避免内收及内旋动作。

2.5.2 日常活动指导 注意坐、卧、行走姿势,坚持 “六不要”,即不交叉双腿、不卧患侧、不坐沙发矮凳、坐立时不前倾、不弯腰拾东西、不在床上屈膝而坐[5]。指导患者正确更衣(如穿裤时先患侧后健侧)、穿袜(伸髋屈膝进行)、穿鞋(穿无需系鞋带的鞋)。

2.5.3 定期复诊 术后1、3、6个月各复查一次,如有异常随时与医师联系。

3 小结

本组41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伤口感染、关节脱位、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术后2~6个月复查,均解除了关节疼痛,不同程度地恢复了关节功能,患者生存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解除髋关节疾病患者的病痛,纠正畸形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是能否恢复髋关节功能的关键。护理人员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患者、不同时期做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和指导,才能保证全髋关节置换的成功。

参 考 文 献

[1] 徐卫东,毕霞,裴复福兴,等.人工关节与康复.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

[2]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105.

[3] 安志军,丁同生,史立强,等.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防治.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 (4):342-343.

第6篇:围术期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 护理;安全管理;高龄;低位直肠癌

低位直肠癌是直肠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位于5 cm以上的恶性肿瘤,多好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群。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越来越重,其发病也越来越多的集中在高龄人群。为使高龄性低位直肠癌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安全、健康的渡过围手术期,我科在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对90例高龄性低位直肠癌患者通过实施有序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90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36例;年龄52~85岁,平均65.9岁。患者经病理或结肠镜检查均确诊为直肠癌,DUKES分期:A 期27例;B期46例;C期15例;D期2例。病理类型:黏液性腺癌28例、腺癌43例、低分化腺癌19例。90例高龄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18例;高血压病39例;冠心病17例;糖尿病37例;前列腺增生11例;其他疾病9例。本组90例患者采用Miles结肠造瘘口术。

1.2 护理安全管理与心得

1.2.1 树立和培养全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观念和知识

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存在各种危险,又因护理工作繁重、复杂,存在不安全因素,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因此护理安全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护理安全管理应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护理安全重在务实,必须严格、细致地管理,才能确保护理安全,降低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

通过宣传、培训、讲座、竞赛等形式,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问题的重视,减少护理差错引发的医疗事件,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定期组织本科的医护人员学习《护士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护理管理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护理安全》等各项规章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医疗、护理纠纷的案例分析与讨论,利用模拟病房创造真实情景、空间,根据不同的案例,设置不同的与临床实践贴近的情景,让护生自行分配角色、完善情景、设计对话,按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1],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知识,使护理人员有章可依,有法可循。重视护理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提高,经常组织护士的“三基知识”的训练,选派护理人员外出学习、进修,提高知识层次,减少因护理水平引发的安全纠纷。

1.2.2 重视护理安全管理体系与工作程序的建设与完善

为使护理安全管理与工作程序有条不紊的进行,使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得到舒适、快捷、安全的护理,避免护理性事故的发生,①我护理部成立以护士长为核心的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护士长担任,委员会下分两个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分设小组长两名,由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师担任。②再由护士长与两位小组长组成护理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督小组,具体工作为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经临床调查得出这些不安全隐患为:由于无菌操作不规范、处理医嘱不认真及时、科室监护不能正常运行等引发的医源性损伤;由于护理不当引发吻合口瘘、褥疮、跌伤的机械性损伤;由于化疗药物、高渗性药物等因输入不当而造成的化学性损伤。③由此制定出一套防范措施,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规范各项护理操作规范,定期检查药品和医疗器械,执行医嘱要有双人核对,一旦出现的护理缺陷和护理差错,护理部要在当天组织护士进行原因和补救措施的讨论分析,责任到人,惩前毖后。

1.2.3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

患者住院病例记录记载了患者护理和治疗的过程,在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处理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2]。是医疗纠纷中重要的法律依据。因此规范护理病历书写至关重要,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执行医嘱时间与医生开具医嘱不一致;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完整、其至缺失;护理记录不真实、不连贯、前后矛盾等[3],针对此种情况,我科在提高护士人员法律意识的基础上要求护理病例书写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保证数据准确、真实、完整。加强医护交流沟通,对高龄患者病情变化中和治疗中各项的不良反应、病情观察要告知患者;加强医护沟通,发现记录中存在不一致时,应及时找医生核实;科室建立护理病历质量监控小组,定期检查护理记录,保证每份出院病历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1.2.4 建立护理安全危机预警与信息沟通体系

高龄患者低位直肠癌采用Miles结肠造瘘口术护理上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休克、心率失常、感染、MODS等急危重症等。但是目前大部分护理人员缺乏危机意识,他们只是被动的执行管理者的决策,护士在处理危机事件时缺乏主动性和经验,这样在面对危机时不知所措。且护士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不完善,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无法与上级护士取得联系,得不到有效地支援和指导,延误了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也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纠纷。因此我科进行了护理安全危机预警与信息沟通体系的建设:①建立危机预警程序:发现危机报告,值班护士要立即上报管理小组,管理小组立即组织制定合理、适宜的问题解决方案指导护士解决问题。②建立信息沟通栏。信息沟通栏设置在护士站的墙壁上,信息栏上粘贴和记录着针对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要求、护理管理的新要求新方法、当班护士无法完成的工作、管理小组质量检查、化验检查的危急值报告等。

1.2.5 观察指标

①患者出院时会让其本人或家属填写满意程度调查表,根据每项的分值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项。85分以上即为满意,70~85为较满意,70分以下为满意。满意率=满意+较满意。②分别与2007年、2008年患者护理事故差错发生率及不良事件报告率相比较。

1.2.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 SPSS 1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

2 结果

90例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2例因伴有MODS而死亡,其余全部治愈出院,没有肠漏、感染、褥疮等并发症。随访1~2年有 1例患者因癌症转移复发死亡。患者出院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满意率为97.78%见表1。与2007年、2008年患者护理事故差错发生及不良事件报告相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由于自身的生活、生理、病理等方面的特殊性,临床上所表现的特点和呈现的问题也就不一样:①首先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当获知身患肿瘤,会有恐惧、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又当得知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是要行结肠造口改变排便模式,而手术会花费为数不少的住院费,更会产生心理压力[4]。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一般情况多不佳,大多数伴有营养不良、贫血、水电解质紊乱等,几乎每一位高龄患者都有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并发症,都为治疗和护理带来了困难与风险。②术后高龄患者手术打击、麻醉的不良反应很剧烈。术后的并发症更是繁杂,如创口感染、出血、延迟愈合、褥疮、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等。

由于高龄患者的以上的特殊性为高龄性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围术期护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尤其是护理安全管理现代社会人们自身保护观念的不断增强,护理工作中的差错会引起护患之间的矛盾和护理纠纷[5],Andrews LB调查表明有45% 患者经历了医疗处理失当[6]。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7]。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将护理安全管理运用于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中,通过树立和培养全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观念和知识、重视护理安全管理体系与工作程序的建设与完善、规范护理病历书写、建立护理安全危机预警与信息沟通体系的运用,使患者的满意度提升到了97.78%,而且在护理事故差错发生率和不良事件报告率与2007年、2008年相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 考 文 献

[1] 郑舟军,史瑞芬.改革护理教学方法、提高护生人文素养.南方护理学报,2005,12(9):80-82.

[2] 陈贤梓,等.护理记录对举证责任倒置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忐,2003,18(3):242.

[3] 李向彩,韩亚娟.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注重护理安全管理. 中国护理,2005,2(3):69-70.

[4] 叶凤莲,阮国锋,谢敏仪.老年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08,3(33):157-158.

[5] 刘黎艳.22例涉及护患纠纷争议案的原因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69.

第7篇:围术期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074-01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病男性多于女性,发生部位以中段为多,下段次之,上段较少,90%以上的食管癌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其次是腺癌,而且早期无明显症状,仅在吞咽食物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中晚期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最后呈现恶病质状态。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辅以化学药物疗法,随着手术成功率的提高,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对50例年龄在40~60岁食管癌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护理,经病理诊断证实其中中断34例,下段12例,上段4例。

1.2 治疗方法:对这50例食管癌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3 结果:通过对50例患者进行观察发现术后均能顺利进食,并且经过一系列相关的检查,发现患者无反流症状,恢复良好。

2 术前护理

2.1 呼吸道准备:术前病人戒烟2周以上,对于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食管癌患者术前应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改善肺功能,术前指导患者联系腹式呼吸,锻炼呼吸肌功能并主动进行有效咳嗽,帮助痰液咳出。

2.2 胃肠道准备

2.2.1 术前3天改为流质饮食,术前1天禁食,对梗阻明显者给予食管冲洗,以减轻局部充血水肿,减少术中感染,防止吻合口瘘。

2.2.2 术前放置胃管,当通过梗阻部位时,胃管不能强行置入,可将胃管留在梗阻上方食管内,待手术中再放入胃内。

2.2.3 配合食管镜检查,检查前6-8小时禁食水,前30分钟注射阿托品以减少口腔分泌物,检查后禁食水1-2小时,若病人有吞咽动作或试喝水测试其吞咽反射存在,则可进食。

2.3 心理护理

主动热情与患者交谈,向患者讲解疾病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同时告诉患者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早期的不良感觉,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告知患者术后深呼吸、咳嗽、禁食及置放各种管道的目的及意义,并积极配合。

3 术中护理

关心爱护进入手术间的手术患者,缩短早晨开会及交换班时间,患者一旦接进手术间后,身边不离人,由本台手术护士主动热情接诊,主动介绍自己及麻醉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真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心理反应强烈的患者要及时进行疏导,让患者充分感受到被尊重和爱护,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手术。【1】

4 术后护理

4.1 生命体征的观察:应加强对血压、脉搏、心率、呼吸的监测,并做好记录。若患者出现高热、胸痛、呼吸困难、心率加快,须马上告知医生,要高度怀疑吻合口瘘的形成。

4.2 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

食管癌术后引流量每24小时500ml左右,若术后引流量每小时超过200ml,连续3小时以上并且有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烦躁不安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考虑有活动性出血,告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如需要可再次开胸止血,若手术3天后仍有较多引流液,应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颜色若呈乳白色或淡黄色,要高度怀疑乳糜胸,在明确诊断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2】。

4.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早期应注意水、电解质失衡问题,低钾血症术后早期即可出现,需尽早防治。

4.4 胃肠减压的护理

术后留置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及残胃胀气时对吻合口的影响,需妥善固定胃管,防止脱出并保持持续减压。引流液颜色可逐渐变浅,若引出大量鲜血或血性液,则提示吻合口瘘或胃出血,应降低吸引力并通知医师处理。经常挤压胃管勿使官腔堵塞,如果胃管不通畅时,可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并及时回抽。胃管如果脱出,不应再盲目插入,以免造成吻合口瘘,胃管一般术后放置2-4天,待排气后拔除。

5 饮食护理

术后3-6天需禁食并给予口腔护理,因此此时吻合口处于充血期,胃肠蠕动没有恢复。在停止胃肠减压24小时后如没有呼吸困难、胸内剧痛、患侧呼吸音减弱及高热等吻合口瘘症状时可进食【3】,进食自少量饮食开始,继而为半量流质(无渣)、全量流质、半流质饮食,一般持续到术后3-4周。进食后要观察有无疼痛、呕吐、腹泻等,若存在严重的上述情况应再次禁食。饮食应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饮食,质硬的药片要碾碎后服用,以减少对食管吻合口部的刺激和损伤,以免导致晚期吻合口瘘。食管癌胃吻合术后应少量多餐,细嚼慢咽,防止食物反流【4】。

6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肺不张、肺内感染,术前应戒烟,控制肺内感染,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协助病人翻身扣背,有效咳嗽。吻合口瘘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发生在术后5-10天,如出现呼吸困难、胸腔积液积气、恶寒、高热,严重时发生休克,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处理。术后还应注意矫正低蛋白血症,保证胃管通畅,避免胃排空不畅,增强吻合口张力,加强病人饮食的护理与监控。当吻合口瘘发生后病人应立即禁食水,行胸腔闭式引流,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疗法。

7 出院指导

嘱患者保持精神愉快,注意饮食调配,勿食刺激食物,进食时应注意细嚼慢咽,进质软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并定时复查,如反流症状严重者,睡眠时取半卧位,并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8 小结

通过对这50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过程总结发现,围手术期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患者的康复和整个病程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再整个护理过程中不但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积极与患者沟通,减轻患者焦虑心理,取得配合,还要告知患者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尤其是吻合口瘘的发生,做好出院指导。

参考文献:

[1] 张志芳 《癌症调养与护理》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五版 1999.5.

[2] 李梦樱 《外科护理学》 人民出版社 2001.

第8篇:围术期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 舒适护理;髋关节置换术;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8(b)-0137-03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常见于老年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肌力下降等原因容易造成髋关节疾病,而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可以明显减轻疼痛,提高关节功能,从而显著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1-2]。但由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往往年龄偏大,对手术的耐受力较差,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情况较为严重,因此对护理的要求更为严格,为此本研究采用舒适护理对5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100例患者,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选者知情同意参加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者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0例。实验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52~82岁,平均(66.43±12.45)岁;其中新鲜股骨颈骨折12,陈旧性股骨颈骨折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5例,单侧置换39例,双侧置换11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51~81岁,平均(69.75±14.75)岁;其中新鲜股骨颈骨折11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例,单侧置换41例,双侧置换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及置换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备皮、备血、皮试等,要求吸烟患者戒烟,训练在床上大小便,指导抬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及踝关节及足趾的屈伸运动指导患者学会进行扩胸运动深呼吸及咳痰以增加肺活量预防坠积性肺炎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术前准备: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态度诚恳,并且让患者听音乐,读书看报等放松心情,为患者提供适宜的住院环境,并且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自己了解自己的病情,确保患者理性面对手术。②术中护理:控制手术室温度稳定在24~26℃,并调节湿度维持45%~55%,使患者在舒适环境中进行手术。接送患者进出手术间时保持推车的稳定、转运的轻柔、稳定,减少患者的紧张感。麻醉时及时协助麻醉师摆好合适,注意使患侧持续牵引状态,使骨折端减少移位,避免不必要的挪动以减轻疼痛,使麻醉期间舒适。由于手术往往采用健侧90°卧位,应注意避免患者健侧上肢受压迫,可使用臂托使健侧上肢保持功能位,在使用臂托、腰托固定时,应注意在着力处加垫棉垫,防止因压迫产生压疮。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保持患者术中的舒适,将患者的头部垫平,使其舒适,并且麻醉时要与患者保持一些应有的交谈,转移患者对手术的注意力,在手术过程中,护理配合动作保持轻柔,并且避免多余动作让患者产生不适感。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往往有有焦虑、紧张等情绪,应及时给予安慰,注意避免谈论患者病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操作产生各种噪音,特别是器械与骨头的撞击声往往可导致患者恐慌,注意告知患者这是正常手术过程,无需在意。术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如遇生命体征异常时,一定要沉着冷静配合麻醉师做好抢救工作,切忌大声叫嚷,引起患者的紧张不适。③术后护理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日定时通风,床铺保持平整干燥,无渣屑,术后早期尽量避免患侧翻身,更不能交叉双腿,必要时将整个髋部托起,使臀部离开床面,解除骶尾压迫,并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及时鼓励患者早期主动活动锻炼,多喝水,提高患肢,按医嘱应用抗凝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给患者进食一些富含维生素、高蛋白和易消化的饮食,经常按摩下腹部,避免患者出现便秘,如果出现便秘现象可以给予开塞露等进行通便治疗。在患者护肤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鼓励患者进行晕倒,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早日下床进行日常锻炼,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观察:患者术后3个月进行评估,采用Harris功能评分对患者进行功能恢复状况的评价进行评价,Harris功能评分从疼痛、功能、有无下肢畸形、髋关节活动范围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疼痛44分、功能47分、畸形4分、关节活动5分[3]。②患者满意度调查:患者满意度评估项目包括宣教满意度、态度满意度、环境满意度、操作满意度及结果满意度等5项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arris功能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Harris功能评分在关节活动范围、功能、疼痛、畸形等项目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利用生物相容性和力学较好的金属等材料制做成的人体骨关节假体,利用手术方法置换被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恢复关节的活动及基本的功能[4-5]。但是由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年龄普遍较大,对手术的耐受力较差,手术风险大,术后存在一定并发症,因此对于护理的要求较高,围术期护理已经成为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6]。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技术,可以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从而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7-8]。本研究采用舒适护理对5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了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Harris功能评分在关节活动范围、功能、疼痛、畸形等项目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并且宣教满意度、态度满意度、操作满意度、结果满意度等评分项目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这说明舒适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这是因为舒适护理为患者创造了舒适的住院环境,并且通过轻松交谈,术中转移患者注意力的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患者术中的疼痛感受程度。疼痛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和防御反应[8-9],疼痛直接影响患者的舒适、休息、生活质量及术后恢复[10-12],而舒适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疼痛,使患者全身肌肉放松,减轻心理负担,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从而能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转归充满希望,积极主动参与护理、治疗及康复训练,增强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从而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13-16],从而使患者可以舒适地进行术后康复锻炼,从而使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得到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随着护理模式的发展,舒适护理能使患者在心理、生理上达到愉快的状态,从而能积极地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从而明显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而将舒适护理应用到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治疗护理中,能满足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舒适的需要,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从而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使手术疗效得到明显提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2] Ogino D,Kawaji H,Konttinen L,et al. Total hip replacement in patients eighty years of age and older [J]. J Bone Joint Surg Am,2008, 90(9):1884-1890.

[3] Vosse D,de Vlam K. Osteoporsi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ankylosing spondylitis [J]. Clin Exp Rheumatol,2009,27(4):62-67.

[4] Bozic KJ,Kurtz SM. Identifying strategies to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in total hip replacement:commentary on an article by Jeffrey N. Katz,MD,MSc,et al:‘‘twelve-year risk of revision after primary total hip replacement in the U.S. Medicare population’’ [J]. J Bone Joint Surg Am,2012,94(20):153.

[5] Bao Y,Fang J,Peng L,et al. Comparison of preincisional and postincisional parecoxib administration on postoperative pain control and cytokine response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J]. J Int Med Res,2012,40(5):1804-1811.

[6] 周明霞,郁芳华,郭玲.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压疮可能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2):2165-2166.

[7] van der Steen JT,Toscani F,de Graas T,et al. Physicians' and nurses'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acceptability of a family information booklet about comfort care in advanced dementia [J]. J Palliat Med,2011,14(5):614-622.

[8] 朱月莉.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4):29-30.

[9] 王宁.疼痛的心理学治疗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9,7(44):583-584.

[10] 郑淑辉.5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790,1784.

[11] 江红英.胸部肿瘤术后患者2种疼痛管理方法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0):40-41.

[12] 吴小红,周筱平.舒适护理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8):9-92.

[13] 杨雯雁,黄颖.舒适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8):60-61.

[14] 黄菊兰.老年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74-75.

[15] 彭小苑,钟文,李春梅,等.护理人员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生活方式改变知识认知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116-117.

第9篇:围术期护理管理范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1-0056-02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癌症患者明显增多。老年患者胸部手术后咳嗽无力,支气管内分泌物及小凝血块排出不畅,分泌物增多,粘膜纤毛运动减弱,痰不易咳出,术后由于胸胃扩张容积效应,极易发生肺不张,导致肺部感染甚至呼吸衰竭。因此做好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训练与管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笔者回顾分析68例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资料,探讨患者围术期呼吸道护理。

1、临床资料

我院2003-2008年收治的65岁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68例,男46例,女22例,平均70岁。50%的患者有30年以上的吸烟史,术后肺部并发症3例,占手术总例数的4.4%,皆经治疗护理后痊愈出院。

2、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心理护理:有些老年患者自觉年龄大,疑心是“不治之症”,对治疗丧失信心,加之听力、视力、记忆力减退,不再是单位、家庭的顶梁柱,心理失去平衡,易产生焦虑、抑郁、失落等情绪。护理人员应以热情耐心的态度关心老年患者并与其沟通,重视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鼓励患者家属协助抚慰,尽量满足患者生活上、生理上合理的要求,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消除顾虑,并使其尽快适应环境,以良好的情绪接受治疗。

2.1.2 做好呼吸功能训练指导:老年患者多有吸烟史,应耐心说服患者术前两周起戒烟,术前1周教会患者深呼吸法,分别坐位练习胸式呼吸或平卧练习腹式深呼吸法,每日2-3次,每次15min以增加肺活量。鼓励患者学会有效咳嗽,指导患者深吸气后用胸腹部力量作最大咳嗽,每日进行3次,每日咳嗽20下,可预防肺不张及肺部感染。教会患者深吸一口气一屏住呼吸2-3 s-用力咳嗽,咳嗽时应引起胸腔震动,将胸腔内的积液排出,避免无效咳嗽。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术前应给予肺功能测定,根据病情给予解痉、抗感染药物治疗5-7 d,且常规给予生理盐水30 ml,α-糜蛋白酶10 mg,庆大霉素4万单位雾化吸入,每日2-3次。

2.1.3 改善患者心肌功能:术前1周给予极化液静脉点滴,吸氧3次/d,每次1 h。鼓励患者爬楼梯、打太极或散步等,以不疲劳为度,以增加心肌能量储备,改善心肺功能。

2.2 术后护理

2.2.1 基础护理:患者回病房后轻轻搬运至病床,全麻未醒前给予平卧位,清醒之后给予半卧位,均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氧流量为2-4L/min,维持SaO2>95%,妥善固定各引流管并做好标识,以防扭曲、折叠、滑脱,准确记录各引流液色、质、量,监测血压、呼吸、脉搏并做好记录,

2.2.2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由于全麻插管及麻醉剂的使用,损害了患者气管粘液一纤毛传递系统,老年患者术后均会有痰液出现,及时有效地清除分泌物是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关键。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观察到术后的第1、2口痰较粘稠很难咳出。术后第1天晨,如无禁忌护士应协助患者坐起,帮助患者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如拍打胸背部同时听呼吸音,如果肺部有痰鸣音或呼吸音低等情况等,应增加拍背,每1-2 h 1次。拍背时手呈弓形,以手腕的力量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叩击背部,借助重力和振动的力量促使痰液咳出,对于重症不能坐起者应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协助排痰。对于痰多而又咳嗽无力者,一手轻按患者的胸骨上气管处,诱发咳嗽,另一手按压患者切口处以减轻切口张力,或由另一人两手放切口两侧在患者咳嗽时双手向内用力,使患者将痰咳出。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给予α-糜蛋白酶加生理盐水,庆大霉素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而易于咳出。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2.3 充分镇痛:术后创口疼痛对身体活动及呼吸均有抑制作用,必须解除。有研究证明,开胸手术后硬膜外镇痛可改善膈肌功能,从而改善肺功能,同时有效地镇痛,使患者敢于咳嗽,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患者疼痛减轻后亦能增加活动量,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2.4 引流管护理:开胸患者术后放置引流管是为了将患者胸腔积液引出,预防感染,改善肺不张,护理时应注意将引流管固定好,保证引流管通畅,1-2 h挤压引流管1次,以防血块阻塞。患者清醒后取半坐位,以利引流,并嘱患者深呼吸及咳嗽排痰,有利于肺复张和胸内积气、积液的排出,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质与量。如引流液为鲜红色粘稠血液且80 ml/h以上,持续4 h不减少或200 ml/h均应警惕胸腔内有活动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及开胸准备。术后72 h胸腔引流液24 h不超过100 ml,引流管元气体排出,水封瓶液面波动小,胸片示肺复张良好,应及时拔出引流管,以方便患者及早下床活动。

2.2.5 术后活动:病情允许可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增加呼吸深度。加快血液循环,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生成并易于排出。另外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还有利于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减少血栓栓塞性疾病(如肺栓塞)的发生。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