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

第1篇: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129-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的教学改革也在顺利推进中。语文是一门基础、重要的课程,语文课程的内容也博大精深,对学生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很大帮助。在初中语文教育过程中,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和理念已经不适应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在素质背景下,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进,对于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必须要改变,要结合新时代的特征,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学理念比较陈旧、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不高等,这些都将会对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带来影响。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老旧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由于传统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因此对当前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还比较陈旧,依旧采用一些比较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对很多内容并不是很理解。在新课改不断应用的背景下,对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水平的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要学会如何使用语文知识,而不是只学会各种词语、语法等基础知识。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因此使得教育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很多学生都成为考试能力强的人。

2、教师综合能力水平有待提升

当前初中语文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水平还比较薄弱,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沿用比较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将大纲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使得学生只会被动地学会如何去完成作业、取得更好的成绩,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的考核不到位。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措施探讨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应该要更注重对学生的个体性的发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初中语文知识的应用。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程的认识

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要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宣传,宣传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理念,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管理。初中语文课程教育的主旨是要让初中生通过实践学习,使得初中生能够应用所学到的各种语文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教育意识进行改观,认识到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从而加强现代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育过程中的应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2、加强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

初中生的个性是好动、好奇的,初中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不断激发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提高初中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从而使得初中生可以积极参与到实践教育中来。比如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分组教学、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等,通过在语文课堂上设置一些相应的环节,使得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强化对知识的领悟。另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尝试对初中生与教师的角色进行互换,有助于突出初中生的语文教学主体地位,开展以初中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注重启发式、引导式的交流,为初中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比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以日常生活为原型的情景,让初中生能够对教师所拟定的场景比较熟悉,从而可以加深对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内容的理解程度。再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新媒体设置一些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语文课堂中。比如在讲解诗歌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图片、文字、音乐等元素融入其中,使得学生能够对诗歌的主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更好地领悟到诗歌的魅力。

3、加强初中语文教师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

初中语文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对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对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通过不断地充电,接受再教育,使得自身的能力水平可以不断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黑板教育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语文教学水平,对此要积极加强对语文教学理念和语文教学模式的改进,使得初中的教育可以逐渐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对此,在对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进行培养的时候,应该要注重培养初中语文教师的信息意识,使得教师能够借助各种计算机平台、新媒体平台实现信息化教学管理,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主动进行问题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依赖教师。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借助各种媒介平台加强与其他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就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分享,将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看法讲出来,不同的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进行反思,累积更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是初中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有很大的帮助。在新课改背景下,应该要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改变,教师要明确自身的引导职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教学的突破点,加强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的改进,借助新媒体和多媒体技术,加强语文课堂上的情境的设置,真正践行新课改的理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保亭.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1(09)

第2篇: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

杜威,是每位教师都不会陌生的一个名字。他所提出的教学理论不仅对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杜威整体的理念都看重学生的实践,这与当下的教育改革方向基本一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也将成为今后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总结自身教学与研究经验,深入了解学生,反思自身教学,以杜威的四项重大理论作为依据,纠正现有教学中的错漏,努力为学生带来丰富灵活的实践教学。本文将浅谈杜威教学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在杜威的教育视角中,教师应当为教育教学做些什么,实践究竟如何有效运用于教学当中。

【关键词】

杜威教学理论 初中语文教学 有效运用

在杜威的教学理论中,主要体现了4个比较科学系统的观点。“教育即生活”,学生接受教育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并能推进社会的进步。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学生所培养的阅读、写作等基础能力,一定程度上来看,也都是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做准备。“教育即生长”,该观点中希望学生能够在教育中不断提升自我,获得成长。其中关于激励学生的本能成长的内容,与当下提倡的个性化教育殊途同归。“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这里涉及到经验的基础作用,将经验不断地改造或重组,也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培养。最后延伸出来了“儿童中心论”的理念,与当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不谋而合,所以杜威的教学理论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发展初中语文教学。

一、回归生活经验,构建和谐学习环境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语文教学即是对母语的培养与发展。“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初中语文的教学需要回归生活经验,教师将为学生构建更加和谐的语文学习环境。语文可以说是融入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你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对某个人、某句话的情感,你与他人的交流,都是运用语文的生活过程。再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效利用这些过程,能够是语文能力更快地提高与发展。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羚羊木雕》时,这篇文章讲的是“我”未经父母同意便将贵重的礼物赠送给了好友,没想到遭到了父母的反对甚至要“我”将礼物要回。“我”内心看重友情,却不得不要回礼物,最终虽然被朋友原谅,内心却依然十分痛苦。这样的内容相信很多的初中学生都会有所感触,友情与亲情的“较量”。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一些被父母误解、被朋友误解的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互相交流与沟通,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如此,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课堂气氛也会和谐有趣。

二、践行“从做中学”,落实阅读与写作

“从做中学”也是杜威非常著名且重要的一项教育理论,他强调的是教育的内化,要让学生从具体的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需要这样的实践型课堂,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地思考,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阅读与写作当中,学生的思考非常重要,教师需要从这两方面重点入手,落实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学习。师生共同参与探究学习的活动,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转变,语文课堂也将变得更加“生活化”,使学生更容易接纳教师的指导,得到更多经验的积累,获得迅速地提升。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课文《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开展自主阅读与合作探究。为学生安排相应的阅读任务,如:分析主要人物皇帝、大臣、骗子的性格特点并找出依据;找出描写人物的所有手法;体会文章的深意等等。通过讨论得出小组的总结,组间还可以进行比拼与交流,让学生在引导与合作下落实阅读。阅读完成过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的练习,该课中运用的写作手法比较多,很适合让学生进行模仿与学习。

三、以学生为中心,动态调整教学内容

教育改革的方向与杜威的想法一致,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的需求下安排教学活动,学生所获得的教育才更符合自身发展,得到的提升才更有针对性,学习兴趣自然越来越高。杜威的教育理论中,非常重视学生自身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希望通过压制强迫学生开展学习。任何不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学习都是对学生身心的一种残害。这进一步表明了当下学生需要的教学是开放的教学,是得到尊重的教学,是具有吸引力的个性化教学。因而,教师需要从学生入手,动态地调整教W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例如,课前为学生安排前置作业,以学生完成的效果以及学生课上所提出的问题作为备课的依据。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很多学生表示鲁迅先生的某些句子不通顺,自己也读不懂。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解鲁迅先生的生平,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会有些“不通顺”的句子,加以讲解也能让学生明白句子含义。

【结 语】

杜威作为影响极大的伟大教育家、哲学家,对于教育所提出的见解与观点,到今日仍然具有很强的参考作用。目前我国教育处于改革阶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更新还在摸索与探究当中。初中语文课程,作为初中阶段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它的改变更加受到家长与学生的关注。传统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为了能够使家长与学生信任学校教育,语文的教学改革就必须拿出有效的成果。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持续钻研学科特点、了解当下学生需要,“以学定教”,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吸取杜威教学理论中值得运用的精华,重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发展成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

1.当下语文教学工作的反思

在很多学生的眼里,语文学科是比较容易学好和掌握的,只需要背背课文,多读几篇文章,就能取得比较高的成绩。这种观念认识显然是错误的、不全面的,他们没有真正认识语文学习的宗旨和要求的表现,难免导致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放松轻视,消极懒散,久而久之,必然使语文学习失去动力和方向,造成很多学生一旦在工作中需要运用到语文方面的知识,就会大伤脑筋,连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具备,让多年的语文教育失去应有的意义。因此,无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失误,还是学生自身对语文学习的观念偏差,都会严重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最终效果,这些都是值得教师注意的问题。

当下的语文教学工作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老师身为授业解惑者,在经历了漫长的教学生涯后,必然会拥有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但是光凭经验为学生授课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会不断总结、反思以往的教学过程,不是回顾,而是自省,找出自身能力的不足和教学方式中的不可取之处,加以改善和调整。这样不仅完善了语文教学方法,使学生得到了更多收获,而且成就了自己,让自身教学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深刻挖掘语文教学的真正内涵,不要只关注表象,坚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初中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不断反思和总结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初中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语文教学中“听”的能力培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人类最直接获取信息的方式――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听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一门学问与艺术,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这种能力,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培养。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其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听、愿意听,从知识的单纯接受变作自己的主动汲取,让学生听得舒服、听得愉悦,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比如:某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将课本知识内容化成美妙的音乐故事,配以恰当的曲子,使学生把对课本教材的学习当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享受。由此可见,听的能力培养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知识学习的能力具有很大作用,不容忽视。此外,只要是有利于初中语文的学习,听力的培养方式其实是多种多样的,倾听老师讲课,聆听同学意见,听报告,听讲座等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强化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听是教师针对学生初中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第一个方面。

(2)语文教学中“说”的能力培养

说,作为人类本能的一种表达信息的方式,寄托了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恰恰体现了“说”的重要作用。这种口头表述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与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常是教师占据说的主动权,而完全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不知不觉中使学生的说的能力严重下降,只是被动接受,不会自觉主动参与。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师生、同学间的讨论研究,重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活动,充分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并与大家分享,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其慢慢感受语文学科中说的魅力。

(3)语文教学中“读”的能力培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的作用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尤为明显,它是一种感受语言文化和魅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将会对其一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因为任何知识都是通过阅读理解后才掌握的。读的概念不限于语文学科的范围内,还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学习能力,掌握读的能力,将对任何方面的学习都有所帮助。语文教学的要求中,本来读的作用就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和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不仅仅是读课本,只要是与语文方面有关联的知识和资料都可以参阅和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布置读书的任务,写下读书心得,让其在拓宽知识范围和视野的同时,记下自己的观点和心得体会,从而有利于找出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这远比仅靠老师一个人教的力量要大得多。读的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知识面越宽,自身的观念、技能储备越新颖、充足。

(4)语文教学中“写”的能力培养

第4篇: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多媒体;教学创新;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34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往往也是难点,传统的作文教学经常要求学生采取“背、记、念、模仿”等方式进行习作练习,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也降低了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引入,更新颖的教学模式,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带来新的转机。

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

2011版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1]然而,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与平日的观察走访来看,现阶段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突出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学生方面

学生写不出好作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归结起来,也许能找到多种,但从本质上说,素材积累与观察能力的欠缺是其中最为集中的两点表现。

素材积累的途径有多种,可以通过阅读名著,生活实践,课文学习等方式,但更重要的其实是在与大自然,与世界的接触而来,放空自己,放松心情,从而得到某些生活的感悟.

1.2、教师方面

虽然新课改要求建立“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鉴于初中生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仍占据主动地位,居于作文教学的主置。目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2.1、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定

不同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上会存在一定不同,但其基本的编排模式是在各个单元最后有个“习作练习”,其也成为了教师作文课的主要教学阵地。但教师往往会将“考试得高分”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忽略了作文中的“文字表达能力练习,抒发与陶冶情感”等基本功用.

1.2.2、作文指导方面

在习作指导上,触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写作灵感是根本,但现今多数教师会将作文指导重点放在作文技巧的教授上,比如文章结构的“总-分-总”式安排,修辞手法的适当运用,文章中应该有承上启下的段落等等,都属此类,这样格式化的作文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没有任何益处,时间一长,学生反而会加深对写作的厌恶感。

2、互联网环境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特点

根据cnnic的数据,2015年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了47.9%,而在青少年群体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了79.6% ,中学生每周上网时间约为23.7小时。这组数据为互联网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极大地可能性。“互联网媒体”又称“网络媒体”,是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新兴媒体,其依托互联网络生成,是一种数字化、跨媒体的传播媒介。[2]那么,将互联网和多媒体引入到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后,将会在教学特点上为其带来哪些改变呢?

2.1、教学形式的转变

传统课堂教学依托的是教材与粉笔来推进,多媒体介入后,其可以播放视频,展示文字和图片等功能能促进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作文教学的展开。

2.2、教学内容的丰富

多媒体强大的信息存储功能可以最大程度上丰富作文课堂教学的内容,举例来说,比如这次的作文课的话题是“选择”,教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许多关于这一话题的内容,如

① “选择”的含义解释;

② “选择”在生活中的实例――马云的人生之路可归于“选择”;

③ 我们身边的“选择”――做选择题,初中毕业之后,打算选择哪条路等;

围绕作文话题,选择一些针对性的内容为学生展示,比如在互联网中通过“百度百科”来搜索“选择”的释义;通过互联网搜集马云的信息,并将信息整合之后给学生进行观看;通过网络漫画“选择”来展示选择的重要性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选择”这一词语的认知,从而正确的审题。而想在短时间内为学生展示这些内容,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达到的。

网络平台为学生作品展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文放到其中进行展示交流,不至于像先前那样,写出来的作文只能与同学或老师分享,而一旦经由网络投出去的作文获得较多人的肯定,则势必会对投稿人的心理产生强大的刺激效应,为他今后的习作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4、结语

实践证明,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去的单调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和教学效果的优化奠定良好地基础。不过,需要明晰一点的是,互联网环境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目前还处于攻坚克难的阶段,需要通过一定实践的累积才能证明其实际效果,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利用互联网媒体参与语文作文的教学,只要能够趋利避害,定能对今后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带来全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范海芹.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9.08

[3]曹璐璐.网络媒体环境中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第5篇: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创新模式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新课程改革标准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扩展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让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来探讨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模式。

一、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教师中心论”占据主导地位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中心论”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对老师依赖性强,学习主动性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尚不健全,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因此教师的引导是必需的。然而教师的绝对主导地位代替学生的一切,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语文教师必须要改变“教师中心论”的思想观念。

(二)语文教学重点出现了偏差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直以来,教师在课堂上都只重视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的能力,这是不科学的。与其他科目相比,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语文教师肩负着更重的责任,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方法落后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上,很多教师没有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来阅读和思考;教师教学方法落后,不能兼顾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加上语文教材的编写未能充分考虑到每一阶段学生的认知情况,没有体现出层次性。

二、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模式的应用

(一)教师要具备创新的授课精神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创新的授课精神,以身作则,以个人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可以自主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下,有些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在课堂上满堂灌。实际上,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想观念各不相同。采用“一刀切”的教学形式无形中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敢于打破常规,多听听学生的心声,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令人愉悦的教学氛围,以积极的教学态度感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特别对于那些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对于学生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教师不能立刻予以否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写作一直都是初中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很多学生都觉得写作时无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也没有灵魂。对此,教师就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他们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对于那些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与其他同学分享写作心得。还可以定期组织读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交流。

(三)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教师不一定非要在课堂中开展教学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去社区和野外感受现实生活中的语文。例如,在讲解朱自清的《春》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去寻找春天,再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体验与感悟。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四)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角色互动教学法

角色互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语文本身是一门充满趣味的课程,完全没有必要采用严肃的教学形式来进行教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角色互动教学模式展开教学。例如《出师表》一文采用的虽然是第一人称叙述的表达手法,但是教师可以将文章内容进行角色分配,穿插运用一些经典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让学生亲自朗读体验。这种角色互动增强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构建。

2.多媒体教学法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技术能同时对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影像等进行呈现。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将语言的符号性、抽象性特征具象化、趣味化,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积极创设开放式的情景教学模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定的空间,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地提问题和发表自己的想法,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敢问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课文的认识。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目前的教育主题,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在于“创新”二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益途径。语文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自身所肩负责任的重要性,端正教学态度,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芳.在新课改下如何渗透形成性评价优化高效语文课堂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

[2]吴建平.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探究[J].亚太教育,2015(09):51.

[3]李本东,徐学福.为了重建的反思――近十来年课程与教学关系研究综评[J].中国教育学刊,2010(03):23-27.

[4]胡慧玲,刘云,孙华唯.基于合作学习的中学田径教学模式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1):117-118.

第6篇: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

一、提高理论素养

初中一线老师具有较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但是缺乏理论知识,在比赛中最明显的是观课品课能力不足。为了提高理论素养,我从网上购买了大量专业书籍。如余映潮编写的“初中语文智慧课堂”丛书和《这样教语文》,黄厚江著写的《预约课堂的精彩》和《还课堂语文本色》,孙绍振编写的《解读语文》和《名作细读》,苏立康编写的《品课》,等等。除了购买专业书籍外,我还阅读了几本语文杂志,如《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还熟读甚至大段背诵了《语文课程标准》。

在与这些语文大师们的“对话”中,我知道了什么才是“真语文”,了解了黄厚生老师的“本色语文观”就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就是“要求语文课能够按照语文的规律去教,学生按照语文的规律去学”,就是“运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明白了余映潮老师提出的语文教师的智慧表现在:“良好的综合素养”“正确的教学理念”“娴熟的教学技能”;吸收了孙绍振老师提出的“还原比较阅读法”指导阅读教学;树立了鲍道宏老师提出的先进的“课程意识观”。

大量阅读这些专业书籍杂志,既能使理论水平得以提升,在观课品课时理论指导实践,又能在片段教学中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二、建构课程理念

鲍道宏老师指出,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语文课程由“教学内容取向”转向“课程目标取向”,因此,语文教师要强化课程意识,建构课程理念,就我个人的理解,语文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实现强化和构建。

首先,建构课程目标整体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就课文教课文,而是要从课程整体中把握所教课文的地位,要联系学段、单元和生情进行教学解读。语文老师对初中六本语文书要整体把握,了解同一种文体在不同的学段有什么不同要求。

为了备考,我对把语文版和人教版共有篇目进行分类,分成叙事类散文、写景抒情散文、小说类、现代诗歌类、书信类、说明文、议论文和古诗文。并从教材位置、单元目标、文本知识三个方面进行列表解析。

如小说类。

这样用表格进行整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编者的设计意图,在片段教学中正确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教科书研究与使用中理解单元设计和作业设计的意图。

其次,树立课程资源整合意识。

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资源,但是只是资源的一部分,语文课程资源还要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如学科资源、学校资源,特别是学生的课堂生成资源。

这种意识主要运用于观课评课和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在观课时,观察语文老师有没有关注到学生的“经验状态及其变化”,与学生展开对话。评价一堂好课,最终的评价标准是学生实际学习的成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主动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语文资源,及时捕捉学生课堂生成的内容,形成课程资源。

三、形成批判意识

阅读专业书籍,在专家学者引领下提高专业素养,但是不能盲从权威、盲从教科书。经过参赛的洗礼,我深刻体会到,在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理论素养初步建构的基础上,对语文教育教学形成独立的批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观课品课既要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品评,又要从真语文的角度进行辨析。本次比赛观品《醉翁亭记》,执教者没有带着学生进入文本,从语言文字的运用角度进行教学,课堂热热闹闹,但是学生一无所得。在评课时,我按照平时的惯例先找出本课的优点再评判缺点,分数不高,究其原因,在于不敢挑战权威,在于尚未真正形成独立的批判意识。

第7篇: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

没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没有充满活力和魅力的课堂。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自主探究

・ 中图分类号:G633.3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一直比较关注的热点课题。面对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大好形势下,我认为:其重点应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将主体意识牢固化、课堂教学生活化、探究培养合作化、课堂激励策略化、创新思维发散化,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主体意识牢固化。

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和主体,课堂教学必须长期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要由过去教师单一的知识传授变多元互动的课堂模式。针对初中生自尊心、自信心与求知欲较强和具有了初步的独立思考能力等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围绕着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能力发展需要而展开。例如:《孙权劝学》短小精悍,意蕴丰厚,只区区百余字,却塑造了呼之欲出的三个人物,个个神采飞扬。文章无论是从人物语言、形象,还是从劝说技巧、写作方法,都有值得探究的地方。在教学时,我不以师代讲,而是根据学情设计了系列问题,让学生在足够的时间内通过问题引导来自主学习,自主阅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会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积极参与,全面地掌握了文章。他们不再依赖教师的讲解,而是靠自己的学习理解来解决系列问题,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有效强化。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语文课堂教学有时之所以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兴趣,其原因大都是教师将语文知识与日常生活分离开来,只注重课本内容的知识传输,缺少生活化。如何将课堂教学生活化呢?那就是必须精心设计,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化场景,让学生在这种生活情境中愉悦地参与学习。比如:在教学《亲爱的爸爸妈妈》时,教师可通过情境的创设,设计一个小环节:“谁能来分享一下你的爸爸妈妈为你做的最令你感动一件事?”引学生入境。学生就会争相发言,其他学生也会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回想自己的爸妈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待发言进入时,教师顺势引入新课,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课内课外生活化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迅速提高,另方面又可将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从而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三、探究培养合作化。

语文学科不像数学、物理学科那样充满了逻辑思维,语文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感性较强。很多深层次知识,如果不通过形象再现,是很难透彻理解的。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上,教师应通过合作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感知。如:在教《桃花源记》时,在讲完基本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演绎课本话剧,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可让学生自主地对话剧内容进行增删,但不可远离课本内容。于是,学生小组就按教师引导:“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受到款待”这一顺序开始自主组合,共同探究《桃花源》究竟描述是一件什么事情?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究竟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演时怎样才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等等,从而增强了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的能力,强化了合作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四、课堂激励策略化。

课堂激励,是各学科赏识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只局限于“你回答得很棒”等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激励策略化的方法,来诱导学生顺势提高语文能力。如:在教《范进中举》时,在教完基本知识内容后,我们可以问代讲诱导学生:“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有学生回答:“主要告诉我们范进这个人承受能力不高,自我控制力很差。”但此时我们不能否定学生的回答偏离了主题,比较肤浅,而是激励学生:“不错,你说出了文章的内容。但为什么范进看到自己中举了就疯了呢?像你说的:那范进在这之前要是受到点什么小刺激的话不早就疯了?”学生会顺势思考:“因为科考很难很难!”。这时及时地肯定他:“你的思考方向对了!就是因为科举这种毒害人的制度,使那时候很多人都变得极端了。谢谢你的回答,为他鼓掌!”通过这种顺势引导加激励的方法,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展开,也可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

五、创新培养发散化。

语文学科的创新能力培养与数学、物理这些学科相比,其难度很大,但也不是无路可寻的。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通过不同的课的内容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的发散性问题让学生来完成。如:《桃花源记》,教师可创设问题:改编文章的结局或续说文章的结尾。这样,学生就会发散思维,打开自己的思路,饶有兴趣地想象陶渊明若一直在桃花源里生活、若他一直没有报官而是带上自己身边几个好友再去探寻会怎样等等,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的发散,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自然会得到无形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总之,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精神,初中语文教师所面对的任务还很艰巨,必须踏踏实实地从教学实践出发,敢于突破自我,不断探索创新,积累教学经验,开拓新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调动自身的潜在资源,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全方位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⑴李俊峰.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语文学刊.2012年14期;

⑵张民中.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刍议[J].华章.2011年第16期;

⑶李兴德.初中语文课堂探究式教学浅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1期。

第8篇: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语文 备课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某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所谓的“课堂主人”,绞尽脑汁,教学花样百出但细细品味,我们不禁疑问重重:这节课中学生学到了什么?培养了学生哪些能力?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其实,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师备课是根本,教学设计是关键。备课是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仅结合个人的一点教学经验谈谈我在备课过程中所思考的点滴:

一、新课程的主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了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作为基础科目中的基础科目,语文课程教学又有极强的综合性。随着人文、自然等科学的发展,传统的、落后的语文教学已不能满足学习和实践的需要,注重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终于“新课改”应用而生了。此后,语文教学的主导思想不在以传统的段落、中心等腐烂形式为主,而是别开生面,逐渐落入了情感、美感、人文教育等新的理念,这实际上也是新科程备课中的切入点,即“以文为本”代替“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

二、“吃透”教材

“吃透”教材一要细研,二要深钻。所谓细研,就是要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遇到念不准音调的字,一定要查查字典,切忌以讹传讹。遇到似懂非懂的词,一定要查查词典,并联系上下文,说出它的确切意义,切忌望文生义。作者的遣词造句好在什么地方?段和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怎样以最少的文字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要弄个明白.切忌不求甚解。所谓深钻,就是深入钻研问题。比如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换个写法好不好?”去掉某一两段行不行?对刊物上发表的某些教材新探、新解、质疑,自己怎么看?如此等等,要通过独立思考和旁征博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只有自己“吃透”了教材,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教材。否则,以其昏昏,断难使人昭昭。

三、大胆改变课堂结构,化教师讲授为学生学习活动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经验。课程是人类已有经验和教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的结合。因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在这种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所以,备课的第一要务是安排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的方法有三。一是常规法,即把传统的字词教学、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课后思考题处理为学习交流活动,直接了当地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置。如《白色鸟》一课可安排以下六个学习活动:以四人为一组,先后交流“生难字词”、“我所了解的”、“两少年所做的七件事及其场景”、“对以白色鸟为题的理解”、“对穿插写外婆的理解”、“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等活动,充分使学生自主、独立、交流学习。二是挖掘教材或练习内涵,灵活设计活动,尽可能地寻找学生活动的载体。如初中第五册《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一文,根据文章驳论兼有立论的特点,为使学生充分理解驳论、立论的本质和该文敌论点、敌论据及敌论点、敌论据之间缺乏逻辑联系的特点,可把课后练习第一、二题改造设计成辩论会,小组内设反方、正方,反方扮“公开的文字”,说敌论点、引敌论据证明;正方扮“鲁迅”,驳敌论据如何不能证明敌论点,接着正面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观点,并举古今事实证明。又如根据课文、课题设计“家乡物候调查”、“社区生物调查报告”、“诗歌朗诵会”、“小说剧如《变色龙》创作与表演”、“某人物形象浅析”、“新闻与人物采访及写作”、“编写现代作家作品一览表”、“说明文文体知识卡片”、“文言文关键实词一览表”、“重要语段的选择及命题设计”、“我的课外优秀文章赏析”、“中考作文题命题设计”、“生活与作文的关系研讨会”等。第三,咬文嚼字,多向思维,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充分安排学生质疑的活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思考问题,促进新知识的生成。如学习《愚公移山》一文,愚公智叟谁智谁愚的反向思维,是挖山还是迁居的思考等。这种安排,教师要想多说也不行,只能做导演。

四、使用好《教参》

《教参》是他人对教材经过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仅供教师参考。虽然其中不乏高明之见,但也不见得句句都是真知灼见,《教参》本身也在不断修改,就是明证。有《教参》是好事,它像拐杖一样,可以帮助自己走路,但如果完全依赖《教参》,好事就是变成坏事,它会使自己失去独立行走的能力。所以,《教参》应当为“我”所用,合宜者取,不合宜者舍。要做到这一点,正确的做法是,自己先钻研教材,然后再看《教参》;如果倒过来,《教参》作者的观点就会先入为主,这是不利于教师独立思考的。

总之,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只要我们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吃透”教材,大胆改变课堂结构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 就一定能够迎来初中语文教学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秋菊著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第9篇: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

【摘 要】语文是一门开发性比较强的学科,我们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整合教学内容才能驱动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生成体验中来,进而全面认知知识,生成运用能力。本文站在一线教学的角度优选比较契合广大初中生认知的三个提高课堂效率的环节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合作学习;问题启发

有过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肯定听学生抱怨过语文知识不好捉摸,短时间内不好提高,甚至会对学习方法产生怀疑。确实,语文是一门开放性学科,需要我们长久坚持以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新课改以来广大教师也分享了很多高效教育心得,但是我们能在课堂上随手拿来用吗?肯定不能,因为这些教学方法未必适合自己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是说,我们一定要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互动参与知识生成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鉴于此,笔者总结一线教学工作和学习经验,归纳三个比较比较契合广大初中生认知的提升语文课堂效率的环节,以期抛砖引玉:

一、阅读环节

作为信息的输入手段,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不二法门。一方面我们通过阅读初步认知生词的用法,掌握基本的表达句式;另一方面通过阅读体味语言到情感的微妙表达,从而熟能生巧产生语感,从而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将语文学习上升到“学以致用”的境界。下面我们以教学苏教版选录的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春》为例来分析如何展开阅读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体味语感。

师:大家结合预习对课文的初步掌握,思考一下应该以怎样的情感来阅读《春》这篇散文呢?然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一遍。

生1:这篇课文以欢快的语气表达春天的朝气蓬勃,阅读的时候要节奏明快、愉悦。

生2:我认为该文写的非常优美,需要我们以舒缓的节奏边阅读边感受,所以应该轻轻地、柔和地饱含感情地朗读,如此方能读出春的柔和美。

……

师:同学们说都的非常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了对本文的理解和感触,确实像“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样的句子我们应该以明快的节奏来读,而“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样的优美描写要以舒缓的语气边读边“享受”春的气息。

生齐读,完毕。

师:大家读完后,想一想作者都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春天的美呢?

生3: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生4:分别从视觉、感觉、听觉等不同的角度来引导我们感受春天的气息。

师:非常好,作者不惜运用这么多方式和方法来谱写春天的美,让我们学到什么呢?

生5:我们可以从中学到描写景物要从多感官、多角度描写。

生6: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

这样引导阅读教学,能激发学生有思考地进行阅读,有效消除了滥竽充数的消极现象,同时让大家通过思考和感受,真正学习到经典的描物达情的手法,它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的基础。

二、合作环节

开放性的话题离不开合作探究,只有通过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互动交流,知识才能得到发扬和扩散,这正契合了语文开放的学科性质,所以语文高效课堂一定离不开合作探究。通常我们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整合成3-5人的学习小组,然后让他们围绕共同的学习任务进行探究,以期通过明确分工实现有限时间内通过互助交流和交叉体验实现学习内容扩大化。

例如,我们在教学《晏子使楚》这篇文言文时,就根据文言文知识密度大,许多同学理解困难的特点,根据学生的预习基础设置合作学习来谋求高效课堂。

1.布置小组任务:(1)通过工具书理解基本的文言词汇含义,然后朗读全文。(2)能复述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3)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2.合作事项。(1)组长参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任务分工;(2)合作学习过程中先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再换角色进行交叉体验,然后进行相互辅导与启发;(3)笔记员记录学习成果。

3.学习成果展示,师生互动评价。

合作学习非常适合课堂知识密度大, 难度高的教学任务,通过合作学习同学们在体验知识生成过程中以互动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学习效率。

三、问题启发环节

问题是启发学生深入探究知识原理的准绳。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能抓住知识衔接和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通过问题启发的方式,拓展学生思路,转化知识,生成能力。

比如我们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教学大纲给出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字词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让学生真正体会和学习描物状景的写作技巧,笔者就设置下面三个问题抓住关键环节启发学生迁移知识:1.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写济南的冬天?2.济南冬天有怎样典型的特点?3.反复体味作者的写作手法,尝试写“家乡的某个季节”的话题习作,以“描红”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如此设问启发,同学们通过再次深入阅读和学习,对文本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懂得景物描写时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表达,从而连贯了基础学习到表达运用的知识生成过程。

上文是笔者结合一线教学和学习经验对初中语文三个环节的分析与总结。总而言之,无论怎样的教学环节,我们一定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结合他们的认知来整合教学内容,否则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非但不能达成高效课堂,还要东施效颦,贻笑大方之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