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范文

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

第1篇: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利益协调机制;城乡社区治理;公共服务利益

一、城乡社区治理与利益协调之间存在的关系

“利益”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存在价值的认同,或者说此客观事物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所以利益的内容客观,形式则反映的是主体的需求这样的主观要素。因此,城乡社区的管理其实就是不断的处理利益与矛盾,只有这样,各个管理的主体才会合作来治理公共事物,进而达到最大的共同利益。

城乡社区治理的方式本源是利益协调机制,基础是各治理理论在治理中的应用。“为了可以贴近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社区治理的时代到来了”。在治理中,为达到最优的共同利益,就要用各种机制来协调各方利益,这个过程叫做善治,其中这些利益包括工作方法,构造、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等:而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益的构架、利益的协调原则、运用协调手段的方法,还有与别的协调系统间存在的关系。当很多主体的需求得到了很高程度的满足,或当个体之间的利益趋于平衡,这时就比较接近最优的资源配置,而各个主体的自觉性、协同性、有序性都将提高。

当今社会距离城乡与社区的善治还有一定距离,因为现实的社会情况是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扮演主要角色,而其他社会群体的功能还是很薄弱,人们的管理意识模糊,管理结构和机制也不完备。但也要了解到,我们国家的社会建设与治理所接触的新领域日益增多,协调多方利益的难度也在加大。因此,仅用利益来激发各个主体的积极性是不行的,因为当利益的分化越过了某个程度,将会使冲突进一步激化,所以要创立科学的利益协调的机制,以协调矛盾、规避冲突,促进社会公平,达到善治,这也是治理与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点课题。

二、善治的利益协调机制

城乡社区治理中的利益协调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一起参与各项公共事务,使公共资源得到最大的整合,这其中有关乎很多成员自身利益的领域。所以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要遵循科学发展观,也要为人们的切身利益考虑,统筹兼顾。

建立整个协调机制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各方主体加入管理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与行动力、各种规则的制定等。它的权力实施是多维度的,即凭借商讨、协作等民主的方式来确认管理办法,它的执行与权威性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认可度,所以它的治理也算是一种自我治理,治理参考的是各个参与者的意见,但只是参考,并不一定被采纳。只有这样的自主治理民主管理才可以使城乡社区治理有序、科学、文明。

三、优化各利益主体的内部结构

(一)加强基层政府在城乡社区治理管理中的各项能力

要考虑到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他们的切身利益:优化政府职能,做好建设中的各项规划、决策、执行、监督工作,为城乡社区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帮助与支持;规范各项公共服务,明确职能权限:在可能的情况下要行政透明、阳光,吸引社会与政府合作。

(二)要发展政府与社区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

社区非营利组织不管是在社会资源上还是在服务上都可以对政府的治理提供帮助,党的政策也鼓励发展社区自治组织、社会团体等。政府可以在这些组织刚成立时给予一定的支持帮助。

(三)要提升人民群众的自治力

人民群众的自治力也是人民群众权力的一部分,人民的自治可以提升人民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提升人民群众自治力的重点是健全相关的各种机制规定等。此外还要有目的对人们群众开展一系列的培训与教育,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执行能力以及对现代治理理念的认识。

在做到了以上几点之后,还要兼顾以上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他们之间的合作性与互动性得以体现。

四、完善与创新城乡社区利益协调机制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从本质上调和各方的利益矛盾,在社会生产要素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较大的现实中,要多考虑低收入群体的利益。此外,还应完善冲突应对机制,以便及时应对各种冲突矛盾。尽可能做到预防为主、应对高效。

第2篇: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范文

根据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清脏治乱动员大会的精神,把“清脏治乱”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作为根治我区一些区域脏乱差,尤其改变城郊结合部形象的重要举措,提高我区环境卫生质量,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二、整治目标和内容

此次“清脏治乱”专项整治活动以清除垃圾死角、蚊蝇孳生地、整治城郊结合部脏乱差为主要内容,对市区道路两侧及视野范围以内、社区、城郊结合部和农村环境卫生进行全面彻底地清理整治,做到无垃圾死角,基本实现净化、美化、亮化,使环境卫生面貌有一个很大改观。

1、要抓好市区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清扫保洁,继续加大道路卫生考核制度,做到垃圾随产随清。

2、要大力清理市区垃圾死角,对已建成入住的住宅区内应达到无堆积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并要及时发现、及时清运,并要落实长效机制和措施。

3、要抓好社区、村居的环境卫生。各街道、乡镇要认真组织好所辖社区、村居内卫生保洁工作,定期清理居民区和居民楼道内的堆积物。同时要督促辖区内物业公司(管理处)、企事业单位开展经常性的卫生大扫除,清理单位内部及周边环境卫生。

4、要加强城郊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整治,拆除棚屋,清理垃圾死角,清除蚊蝇孳生地,搞好美化绿化。

5、要以治理垃圾死角、露天粪坑为重点,搞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

三、时间安排

此次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1、七月上旬为调查摸底阶段,调查摸底采取自报和督查相结合的办法,各街道(乡镇)市容科(村镇建设办)要把本辖区垃圾死角、蚊蝇孳生地、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乱点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在7月15日前上报区市政园林局。

2、7月中旬—10月为组织清理阶段,在调查摸底基础上,全面开展治理活动,主要景观道路视线范围和社区的治理在8月底完成,其余的在10月底前治理完毕。

3、11月份为巩固和检查评比阶段,区市政园林局组织人员进行检查评比,并将检查评比结果纳入年终考核。

四、活动要求

1、各单位领导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清脏治乱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下大决心,采取必要措施,以提高辖区环境卫生。

2、各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社区(村居)现有宣传阵地,把居民群众广泛发动起来,真正形成人人动员,全民动手的活动氛围。

3、各单位要保证活动资金落实,加强宣传,精心组织,并制订具体治理方案,做到治理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总结。

4、各单位要保证措施到位,以务实的精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治理一点,管好一片,以点带面,杜绝脏、乱、差现象的转移和回潮,使整治管理做到长期有效。

第3篇: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范文

今年6月是第十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有关部门对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部署和要求,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现拟定街道办事处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发号文、发号文和政发号文这条主线,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为载体,面向社区、面向企业、面向公众,组织开展一系列安全生产宣教活动,大力宣传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所采取的重大决策部署,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和安全常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形成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时间

年5月31日至6月30日

三、活动主题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四、活动安排

(一)参加全国第十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

区领导在电视台发表的在全区开展第十个“安全生产月”动员讲话。区电视台将滚动播出“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相关内容,拉开我办“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帷幕。各社区、工业园区和相关企业要积极组织所属企业和职工进行收看。(责任单位:街道安监科、各社区、工业园区、相关企业)

(二)营造“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氛围。按照城市管理有关规定,6月1日至30日,在社区、工业园区、商场宾馆、建筑工地、生产经营企业、交通运输等场所,悬挂“安全生产月”等内容的横幅;张贴标语和安全宣传画;安插各色彩旗;设置公共宣传栏、宣传橱窗(活动月期间,各单位悬挂横幅不少于2条)。另外,各单位可根据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责任单位:街道安监科、各社区、工业园区、相关企业)

(三)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周活动。从5月31日至6月5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警示教育周活动。

一是观看安全生产警示片。结合本辖区安全工作特点,选购《安全责任、重在落实》、《近年全国重特大火灾事故案例20例》、《违章作业案例剖析》、《生产经营单位消防安全》等警示教育片,作为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教材组织职工观看,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是开展身边事故反思会。结合职工日常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反“三超”、反“三违”大讨论,剖析原因,查找问题症结,深刻反省,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

三是组织安全生产宣誓和签字。通过安全宣誓和签字,不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时刻警钟长鸣,杜绝安全事故。(责任单位:街道安监科、各社区、工业园区、相关企业)

(四)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活动。6月13日至6月19日,在辖区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1、开展社区居民紧急疏散演练。根据辖区实际,以社区为单位,结合各自特点,组织企业及周边居民实施紧急疏散演练。

2、各社区、工业园区、相关企业要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一次应急救援预案演练。预案演练,要按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分层次组织,并将职工自防自救作为演练的重点,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逃生能力。(责任单位:街道安监科、各社区、工业园区、相关企业)

(五)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执法和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各社区、工业园区、相关企业要结合夏季汛期安全生产特点,认真分析本领域、本企业安全生产的规律特点,在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采取联合执法、专项执法等形式,集中组织执法行动,查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整治重大事故隐患。要加强隐患治理和监控,建立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和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机制,认真落实政府安全监管责任、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形成隐患治理强大合力。安全月期间,街道将集中挂牌督办一批危害突出的公共安全隐患,明确责任,监督整改。(责任单位:各社区、工业园区、相关企业)

(六)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自查自纠系列活动。

1、开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自查活动。以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冶金有色、建材、商贸市场等行业领域为重点,以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和市政府2号文件为主要内容,在企业内部逐条检查、逐条核实,查漏补缺,边查边改,及时纠正和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切实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2、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和市政府2号文件要求,在企业内部开展技术装备达标、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活动,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开展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培训,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促进企业实现安全责任全员化、制度建设规范化、现场管理精细化、教育培训常规化,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3、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组织企业职工对本行业或本企业发生的事故案例,采取图片展、宣讲会、事故分析会等形式,进一步分析、查找原因,举一反三,查找本单位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工作中的不足,及时采取对策和措施,强化安全主体责任意识,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达到以事故教训推动工作的目的。

4、开展全员安全素质培训活动。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结合岗位工作需要,通过自学或集体组织学习等形式,开展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基本常识和岗位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活动,并将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安全培训档案。各单位要加强督促,并将企业培训情况汇总逐级上报。

5、开展“零事故”目标管理宣教活动。组织发动全体干部职工,从企业决策、中层管理到车间、班组,一直到每个生产岗位,采取寓教于乐、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等形式,开展反违章操作、反违章指挥、反违反劳动纪律的宣教活动,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集中排查和消除一批安全盲区、死角和隐患,实现“零事故”月的目标。(责任单位:各社区、工业园区、相关企业)

(七)组织开展知识答题、有奖征文及“安康杯”竞赛等活动。

1、组织开展“百万职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答题”活动。各单位组织动员干部职工,踊跃参加以国发号文件、政发号文件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为主要内容的“百万职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答题”活动。

2、开展“我与安监”有奖征文和书画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以“我与安监”为主题,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有奖征文、征集书画摄影作品和安监寄语等活动。(作品寄送街道安监办,由安监办统一上报区安委办)。

3、开展“安康杯”竞赛和“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把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与“安康杯”竞赛和创建“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结合起来,发挥广大年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骨干作用。各单位要组织广大企业集中开展以“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强化一线教育管理”为主题的“安康杯”竞赛和以“安全生产、年当先”为主题的创建“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把安全意识教育、安全责任落实、安全制度建立、安全措施创新、安全监控体系完善纳入活动中来,发挥广大职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班组安全建设能力和水平。

4、开展争当“安全发展忠诚卫士”活动。全面贯彻《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在全市开展争当“安全发展忠诚卫士”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以学适同志先进事迹为主线,以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为目标,根据上级要求,向区安委会推荐我街道优秀的“安全发展忠诚卫士”人选。(责任单位:各社区、工业园区、相关企业)

(八)开展争创安全生产优秀班组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区关于加强企业班组安全建设的部署要求,在辖区危险化学品、金属加工、冶金有色等重点行业企业,集中开展争创安全生产优秀班组活动和“双十佳”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创建标准,加强班组长培训,培育推广典型,杜绝“三违”现象,推动岗位达标,提升企业班组安全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各社区、工业园区、相关企业)

(九)开展以国务院号文、市政府2号文为重点的集中学习宣贯活动。各社区、工业园区和相关企业要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广泛深入地开展以国发号、政发号、政发号文件为重点的集中学习宣贯活动,通过个人自学、集体组织学习、撰写心得体会、参加各级各类辅导班、专题辅导讲座等形式,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真正领会好、宣传好、执行好。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确保活动月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以分管副主任为组长,安委会相关单位为组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街道安监办。各社区、工业园区和相关企业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性,把它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要切实加强领导,确定一名领导专门负责。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保证必要的活动经费,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各社区、工业园区和相关企业要高度重视,围绕活动主题,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要列出时间表,与街道活动保持步调一致,使安全生产月活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要落实相关责任人员,保障“安全生产月”活动正常、有序、顺利进行。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活动月期间,各社区、工业园区和相关企业要在各自交通枢纽、公园、广场、公众娱乐场所等悬挂安全标语、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画等宣传品,营造浓厚“安全生产月”活动氛围。

第4篇: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范文

(三)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工作督查。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印发了《哈尔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对XX年全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哈社卫发〔XX〕2号)。按照《通知》要求,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分3个组深入到各区(市),对XX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

二、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力争机构建设三年达标

按照全市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的部署和《哈尔滨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的要求,从XX年起连续3年,市政府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此项工作任务已经列入市委、市政府“惠民行动”项目,强力推进。

为落实好市委、市政府XX年“惠民行动项目”提出的年内完成4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新建、改扩建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维修任务,完成7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设备装备任务,局长慕莹和副局长李若奇多次深入到各区(市)卫生局进行调研论证和实地考察。在坚持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的前提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采取能转型的转型、能整合的整合与新建、改建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社区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各区已经拟定了XX年及XX-XX年建设计划,并通过了初审。为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我处配合计财处制定了《哈尔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方案》(哈卫基发[XX]79号)、《哈尔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项目治理指导意见》(哈卫计发[XX]91号)和《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建设项目投资补助及工程投标有关事宜的通知》(哈卫联发[XX]29号)等配套文件,使建设项目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三、强力推进内涵建设,实行“十统一”规范化治理

为加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治理工作,加强内涵建设,着重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以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印发了《关于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十统一”治理(试行)的通知》(哈社卫发[XX]3号),要求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以布点规划、建设标准、标识标牌、基础装备、制度规范、信息治理、公示内容、医学文书、慢病防治模式和考核评估办法为主要内容的“十统一”治理。二是研究设计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牌匾、灯箱、科室标牌、形象板和各种展板的样式,并印发了《哈尔滨市卫生局关于统一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识标牌的通知》(哈卫基发[XX]116号),要求各地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标识标牌更换工作。三是印发了《关于转发道里区社区卫生工作治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的通知》(哈卫基发[XX]99号),要求各区(市)卫生局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学习借鉴,并结合各自的实际工作情况需要,建立健全社区卫生工作治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使全市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启动大医院支援社区,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为充分发挥全市大中型医疗机构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支援与指导作用,迅速提升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促进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实,按照哈尔滨市卫生局《关于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哈卫发[XX]390号)、《关于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的实施意见(试行)》(哈卫发[XX]389号)和《关于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哈卫医发[XX]33号)要求,我局适时启动了“大医院支援社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子”活动。

一是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推进会上重点部署了大医院支援社区工作。4月11日,道里区等8个城区卫生局局长、主管局长和市第一医院等部分市直医疗机构负责同志参加了推进会。李若奇副局长要求大医院要确定支援社区的专家人选、出诊时间,并进行公示,方便社区居民选择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为大医院选派的专家开展服务提供条件。慕莹局长传达了张显友副市长的指示。张市长要求市直大医院在支援社区方面要带个好头,根据社区居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需要,选派优秀专家到社区工作,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专家级的服务。

第5篇: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范文

一、加强目标管理责任制

1、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综治办人员配备,要有专(兼)职工作人员,要有办公室人员担任。而且要把综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健全目标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综治目标管理责任机制,逐级签订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综治成员站室的职责和任务,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切实做到工作有研究、有部署、有措施、有落实,加大对各站室综治目标管理情况的工作考评。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落实综治工作规划。按照平安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制定具体工作规划,明确平安建设工作中的任务、职责和目标,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强化内部安全管理为主要内容,以健全和落实平安建设的长效机制、解决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工作重点,坚持规范化管理,确保制度落实到位,拓宽综治工作领域。

2、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工作人员到县城街头、社区和农村圩镇,设立综治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单,向社会公众讲解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三、加强组织队伍建设

1、强化组织保障。要针对综治领导小组成员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加强组织队伍建设,综治办主任应有分管综治工作的副科级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办公室负责人担任,各股室指定一名中层干部为综治联络员,配合抓好综治工作,使综治组织更具有职能权威,充分发挥其牵头作用,形成群防群治、常抓不懈的综治工作格局,有力地促进综治责任的落实。

2、健全治安联防组织。成立治安保卫、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维稳、调解等组织机构,确保工作有人做,事情有人管,为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3、强化奖惩措施。完善以检查评比为主的监督激励制度,形成定期考评、奖惩兑现的考核机制。对从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重视不够,制度不落实,发生案件和事故的部门、个人,评先评优实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并严格按有关规定实行问责。

第6篇: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机构;服务大厅;社区公共服务;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10-0040-03

一、问题的提出

公共服务供给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所在,也是公共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以英国《济贫法》为标志,早期公共服务主要针对特殊人群,以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二战后伴随着各国国内社会问题的增多,国民对社会服务需求的上升及各国经济的复苏,欧美各国开始了大范围的社会服务普及运动,社会服务的立法和实践得到极大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受全球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影响,西方各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果捉襟见肘,每况愈下。由此,英美等国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率先开始了政府部门的民营化改革,并引领了波及全球范围的公共部门改革浪潮,其中机构化(agencification)运动更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988年,英国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宣布批准《改善政府管理:下一步方案》,标志着创设机构(executive agency)的开始,随后相继成立了130多个机构,[1]政府宣布将把90%的公务员转到机构。这些机构执行着政府不同性质的职能,所涉及的公共活动范围非常广泛,如社会福利的管理、狱政的管理、证照的审核签发、救济金办理、就业管理、会议服务、军需供应、工商注册、专利保护、破产服务、标准计量、地产登记、药品管制、天气预报、农牧渔业服务等。[2]随后,这股风潮一直从欧洲到北美继而波及亚洲和非洲。机构化被视为是政府行政系统内部决策与执行的分离,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社会服务需求增多而导致的政府职能扩张与政府机构精简压力之间的矛盾。

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经济政治环境的巨大变化,社会问题与社会服务的需求激增。政府面临精简机构与提高服务质量的双重压力,特别是在服务型政府理念之下,如何在控制政府规模的同时满足公共服务需求,这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近年来社区作为承接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发挥了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我国部分地市根据政府的要求,做出大胆尝试,探索各种不同的社区服务形式,产生了一些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经验,社会组织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总体来看,社区组织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实践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如何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整合社区服务载体,重构社区治理结构,以进一步满足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社区公共服务的基本形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社区公共服务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满足社区成员的需要为目标,以社区服务机构为主体,面向社区全体居民提供公益、公共服务以及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无偿、低偿或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社会服务。[3]福利性和公益性被视为是社区公共服务的基本属性。1987年民政部在武汉召开第一次城市社区服务会议,1989年在杭州又召开了全国城市社区服务经验交流会,此后,社区服务广泛兴起,发展迅速,规模日益壮大。伴随行政体制改革及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社区越来越成为承载城市社会公共服务和居民自主服务的基础平台。在具体的实践中,出现了几种代表性的服务形式――服务大厅、流动服务站及为民服务模式,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也呈现出阶段性演化特征。

1服务大厅模式。该阶段以建立社区工作站或社区服务中心为标志,基本做法是,在社区设置“敞开式办公、一门式服务、一站式管理”的服务大厅,承接政府部门转移的社区行政管理事务和社区公共服务。这种模式自2000年武汉市江汉区探索实践以来,掀起了全国各地社区体制改革的浪潮,先后出现了诸如上海模式、铜陵模式、北京模式、沈阳模式、盐田模式、南京模式等独具特色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体制。这些模式虽然出现在不同的地区,在改革的侧重点上也各有差异,但总体来说,都是以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为重心,依托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建立相应的组织形成一定互动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有学者把其统称为“社区工作站模式”,即“服务大厅模式”。[4]

2流动服务站模式。社区服务大厅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固定区域内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居民的需求。然而,对于一些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或者居民居住比较分散的大型社区,服务大厅设置上的固定性限制了其服务提供的可及性。作为对服务范围的一种弥补,一些地区创新出流动服务的方式,即流动站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山场广袤、地域狭长、交通不便、群众办事路途远等问题,采取流动上门服务的方法,为群众提供流动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把事情办好。流动站模式以基层政府为依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以流动性为主要特征,在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也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交流。一方面,将社区服务的咨询和信息带到居民家中,就地解决居民的生活难题。另一方面,在贴近居民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动态及需求,将新情况反馈给社区服务机构。作为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流动站采取“订单化”的分类管理方式,工作人员从基层政府各职能部门抽调。

3为民服务模式。居民模式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在社区设立居民事务全程代办站,提供政务代办、事务服务。2001年至2003年间,针对群众反映的办事难问题,浙江省玉环县、重庆市大足县、安徽省郎溪县、山东省莱西市、北京市怀柔区先后开创为民服务。2008年1月19日莱西市的为民服务制获得第四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在16家中央媒体的集中报道后,为民服务更是广为传播,各地政府竞相开展。从为民服务涉及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居民日常生活急需的各种服务,发生在与居民的日常需求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供给部门。流动服务站通过延伸服务线打破了社区服务提供上的地域限制,扩展了服务范围。而为民服务制则通过政府内部的流程再造,改变政府的服务理念与工作方式,满足了居民对便捷化、优质化服务的需求。

无论是作为社区服务主体的服务大厅模式还是作为补充的流动服务站模式或是为民服务模式,表面来看,均改变了政府服务方式,提高了服务效率,在社会上也有不同程度的认可度,然而,如果从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区管理模式、重构社会治理结构的角度来说,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第一,需求导向不足。社会问题与社会需求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逻辑起点,社区居民是社区服务的对象,也是社区服务的目标指向,社区需求结构决定着社区服务的内容、方式和重点。以“需求为导向”的逻辑,体现了社区公共服务的价值所在。经过各地多年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体制的探索和实践,服务大厅模式的运作已相对比较成熟。然而,以政府指令为导向的动力机制和“自上而下”的行政思维限制了其发展空间。而作为对服务大厅模式在地域上和形式上补充的流动站模式和居民模式,也表现出强烈的政府主导色彩。中国特有的压力体制、逐级发包、目标管理责任制不仅描绘了政府机构任务实现机制,同样也解释了为民服务的运作机制。[5]因此,无论服务大厅模式、流动站模式还是居民模式,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明确社区服务的逻辑起点,造成需求导向不足。

第二,管理层级混乱。从目前我国各地社区服务实践探索来看,可以划分为分设模式、下属模式、条属模式和专干模式等几种基本类型。[6]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管理模式,还在于没有从根本上理顺社区管理体制,造成包括街道办、社区居委会、社会服务站等多重治理主体间关系上的混乱。流动服务站在本质上是基层政府或各部门的派出机构,居民制在组织结构上,则借助现有的区县、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各组(小区),分别设立服务中心、服务站和点,或依托现有的行政服务中心来运作。[5]从表面来看,服务大厅、流动站、为民服务在提供公共服务上呈现互补效应,实际上多重服务载体使得原本混乱的社区管理体制更加复杂。

第三,主体责任模糊。虽然在社区管理体制的探索中出现了诸如武汉百步亭、上海罗山会馆这种走在社区治理前列的典型,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各司其职,合作共治,但是,从全国社区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多数社区中心服务人员仍以政府公派为主,如果加上流动服务站和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则公派比例更高。流动站的服务人员主要是从现有职能部门抽调,站的服务人员同样主要来自现有机构或相关职能部门,员只是起穿针引线或督促作用,这实际上使得基层政府、各职能部门、街道、社区与民众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进一步模糊了相关主体的责任,同时也加剧了社区管理的碎片化程度。[5]

第四,缺乏灵活性专业性。由于服务大厅、流动站、制的服务人员以公派为主,特别是流动站与点作为基层政府或其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在本质上其组织结构与政府部门无异,同为官僚体制。那么,所有官僚体制存在的弊病同样会出现在这些派出机构上。带着管理思维而非服务思维来提供公共服务,造成公益性有余而灵活性与专业性不足,服务质量与效果势必大打折扣。

三、服务模式――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应然选择

1改革社区管理体制。近年来在我国社区治理中各地政府一直试图通过组织流程再造来探求整合社区资源的途径,但由于改革理念上的偏差,一直未能摆脱“垂直整合”的传统思路,各种尝试没能从根本上理顺社区体制。城市社区在事实上形成了“两级政府、四级管理”的治理结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7]从社区服务管理体制来看,我国发达地区社区社会服务模式可以归纳为体制吸纳型,即以政府为核心,通过一定的吸纳渠道(社会服务方式)、吸纳机制和吸纳平台开始将社会服务的提供职能与生产职能相分离,实现社会服务的政府、市场与社会的有效分工与合作。[6]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无论服务大厅模式、流动站模式还是为民服务模式都只是政府提供社会服务的一种方式,在管理体制上也摆脱不了以政府为中心的行政框架。

2011年,民政部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提出,逐步建立面向全体社区居民,主体多元、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内容丰富、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社区服务体系。新型社区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面临着理念、体制、机制全方位的创新。最根本的是要打破既有的体制框架,理顺管理主体间的关系,重构社会治理结构,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社会服务体系。改革的突破口就在于能否打破“体制吸纳型”这一格局,以市场、社会为中心进行体制创新。

自1951年蒂特马斯(RTitmuss)第一次提出“社会服务”概念以来,高水平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已成为当代福利国家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伴随着从早期的补缺型服务向普惠型服务的提升,发达国家的社会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特别是对制的灵活运用,不仅实现了对公共部门这一庞大系统工程的改造,也实现了社会服务的有效供给。

在我国社会公共服务从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的关键阶段,经历着与发达国家的类似阶段,同样面临着政府与社会的系统改革。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服务模式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一般认为,机构是一个由专门的立法机关设立的执行专门职能的官方自主机构,是一个独立于政府序列和公务员体系之外的法定实体。[8]它们是承担行政执行职能的公法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职业范围内的各种活动,并由此承担相应的义务。机构意味着一种“分散化公共治理”[9]局面的出现。

借鉴西方经验,我们可以撤消目前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执行机构或派出机构的社区服务中心、流动站或站,统一打造“社区服务机构”这一综合性的平台。以社区公共服务项目的分类(主要有行政事务类、居务管理类和社会服务类)为基础,将三类服务项目承接出去,在社区管理层面上实现政府决策与执行的分离,基层政府就此脱离具体服务项目的提供,社区服务机构则扮演政府“大管家”的角色。街道办不再作为基层社区管理单位,而是社区发展核心部,专司决策,负责与社区居委会协商制定社区发展政策与规划;社区服务机构则负责社区公共服务具体项目的提供,由此实现政府职能自上而下的“纵向”分权到由里及外的“横向”分权的转变。这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社区管理体制上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还能全面推动社区管理体制重心下移的改革。

2构建社区服务机构的运行机制。第一,在人事安排上采取经理负责制、合同制管理。首席执行官(经理)是机构的负责人,该职位向全社会开放,通过公开竞争招聘产生,实行合同聘任制,只对社区发展核心部首长负责,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没有任何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在竞聘别重视吸引私营部门的管理者担当此角色,借此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和工作作风。机构的负责人对机构内部的组织结构、人员任用、工资福利、财务管理等享有自和独立性。社区服务机构(即整合后的社区服务提供组织)与社区发展核心部(即改造后的街道办)的关系,由过去的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契约关系。

第二,在组织架构上以框架文件和首席执行官为主要构成要素。框架文件是社区发展核心部与首席执行官之间签订的一种协议或工作合同,文件规定服务机构的使命以及首席执行官的职责和权限机构存在的目标,一般有效期为3到5年。框架文件以长期规划和年度报告为基础,社区发展核心部承担制定框架文件并根据年度审查修改框架文件的责任,机构负责人即首席执行官则对既定框架达到最佳结果承担个人责任。[2]

第三,在内部管理上采用以项目制为主的企业化运营。在社区服务的主要类别中,除了涉及社区发展政策方面的行政事务需交社区发展核心部制定以外,其他行政事务和居务管理事项均可交由社区服务机构承担。即便像市容监察、行政执法、公共信息采集等这样的行政事务,社区发展核心部也可授权委托社区服务机构执行。而对于大量涉及社会服务类的项目,社区机构可以着眼于现代化的管理原则,采用企业化管理,以公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公开招标,合同出租,启动项目管理,明确业务范围和责任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制度的突出特点就是行政机构从政策的出台到执行均需“对上负责”,委托链条是自上而下的。因此,无论是目前的服务大厅、流动站亦或是为民服务均呈现出强烈的政府主导色彩。如果政府服务的理念没有根本改变,任何形式上的改造只是换汤不换药。社区管理体制及模式的创新重在实现政府服务理念由目标责任制向需求导向型的转变。社区服务机构作为社区服务执行机构,直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居民是委托人,而机构是名副其实的人,承接居民交办的事项。

现存的三种主要社区服务模式表面上看扩大了服务范围提高了服务质量,实际来说却使得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基层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单从不同地市社区管理模式之多就足以证明管理体制本身的混乱。而服务模式意在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服务与一门化管理,实现社区管理体制的彻底变革,通过整合现存的各类社区服务载体,从而打破职能壁垒,理顺管理体制。社区服务机构的设立一方面分解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功能,防止因政府社会服务功能扩大而导致的机构膨胀现象;另一方面,对合同制在不同领域的广泛运用会带来全新的公共治理格局,重构社区治理结构。

采用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的社区服务机构,将服务出售给最适合的组织去承担,后者可以是非营利组织、私营企业,由专门人才和部门完成技术性、专业性的工作,引导社区服务朝专业化、职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而这正是社区公共服务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谭康林.欧洲国家的机构治理[J]. 欧洲研究, 2010,(2).

[2] 王玉明.英国中央政府执行机构改革[J].地方政府管理, 2000,(5).

[3] 刘志昌.转型期构建社区公共服务模式探讨[J].理论界, 2005,(12).

[4] 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491-498.

[5] 雷尚清,刘蕾.为民服务:演化逻辑及其困境[J].中国行政管理, 2012,(12).

[6] 林闽钢.我国社会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13,(3).

[7] 卢爱国.公共管理社区化:模式比较与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 2008,(6).

第7篇: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范文

一、时间安排

2015年4月1日-4月30日。

二、重点任务

1、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各社区、单位要进一步落实义务清扫和“门前三包”责任制,认真做好单位、辖区范围和责任区绿化美化工作,清除卫生死角,制止乱搭乱建、摒弃乱吐、乱扔、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继续做好志愿者服务行动,集中开展整治环境卫生,清理背街小巷卫生死角和牛皮癣小广告,做好公共设施保护服务,巩固双创成果。

2、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宣传月活动和卫生科普知识“进机关、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知识宣传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市民以及干部、职工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阵地,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和干部职工的健康意识。

3、扎实做好春季病媒生物防制。要认真抓好本辖区单位“四害”滋生地治理整治工作,按照统一时间、统一行动,开展单位的消杀工作,督促落实病媒生物防制的消杀工作。

三、措施及要求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各社区、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抓好工作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完善措施,明确任务,夯实责任,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把春季爱国卫生月活动作为巩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单位的重要任务来抓,确保各项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第8篇: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范文

在20*年广泛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和事故防御、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责任,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全街道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消除隐患就是保护生命”的观念,深化和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工作;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着力整治各类事故隐患,为推进我市“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三、工作对象和范围

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对象和范围主要是: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电力等工矿企业;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等交通运输企业和设施;渔业、农机、水利、旅游等单位;医院、学校、人员密集场所、“三合一”场所、出租房以及其他有关行业和领域。

四、工作分工

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街道各科室职责分工如下:

(一)经济发展科负责组织矿山、化工、烟花爆竹、锅炉、压力容器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城市发展科负责地质灾害、建筑施工领域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科负责全街道交通、消防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四)社会事业科负责学校、医院、文体娱乐场所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五)农业综合服务科负责农机作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五、工作步骤

(一)发动部署阶段(2009年3月下旬)。在去年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的基础上,街道各相关科室要对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要制定本行业(领域)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具体指导实施意见;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街道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单位实际,研究制订工作方案,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措施。

(二)实施阶段(2009年3月下旬至10月底)。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组织本单位进行隐患排查。街道相关科室、各村(社区)要组织、督促、指导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排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落实情况、安全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安全投入情况、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应急预案制订及演练情况等、通过排查,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台帐,并对安全隐患进行认定、分类、梳理和建档。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各有关单位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安全隐患坚持边查边改,能立即整改的,要及时予以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治资金和责任,限期整改,并制订应急预案,加强隐患监控,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督查验收阶段(2009年11月至12月)。迎接由安监和其他有关部门参加的督查组对我街道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进行的督促检查,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和隐患治理资金落实情况、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措施制订情况等。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提高对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和厌烦情绪,切实加强领导,将隐患排查治理与中心工作紧密联系起来。街道各相关科室负责人要亲自部署,要在分管范围内精心组织,认真分析、及时研究和解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措施落实、工作迅速、效果明显。

(二)全面落实责任。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切实负起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认真组织开展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整改资金和责任,制订隐患监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每季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隶属关系,于本季度末前向街道书面报送统计分析表。对重大事故隐患,一经发现立即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市安委办备案。

街道各相关科室、各村(社区)是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指导主体。要将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工作实际,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深化隐患排查治理的领导、协调、信息报送、数据统计等相关工作。要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帐,记录每个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隐患“五落实”和整改销号情况;完善对生产经营单位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台帐建设。各村(社区)要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信息及数据于每季末报街道办事处。

(三)突出工作重点。街道相关科室、各村(社区)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切实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治,严密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把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与日常安全监管结合起来,严把安全生产关;要把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与落实安全生产治本之策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积极推行生产经营单位动态分级分类管理,切实改善安全生产基础条件。

第9篇: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社区公共服务;社区公共服务范围;社区公共服务方式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4-0038-04

社区公共服务是指“现代社会为了社区的需要而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以及社区本身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自行安排的共有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城市社区服务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在此之前,城市职工福利主要由单位承担。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推进,随着企业经营自的扩大,改革迫切要求减轻单位包袱并由社会提供相关服务,继而要求企业将原来承担的社会职能还给社会。1987年,国家民政部在武汉召开会议,提出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在中央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城市社区服务迅速发展起来。这一社会运动以改革国家办福利、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为发展目标。随着社区服务的发展,它意外地使“社区”取代“单位”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中心舞台。“社区公共服务”概念没有明确提出之前,国内理论界和实践界基本都是使用“社区服务”一词。社区服务是一个带有中国本土化色彩的语汇,它脱胎于便民利民服务和民政服务,由民政部负责管理。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自治意识的增强,社区越来越成为承载城市社会公共服务和居民自主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平台。因而,在社区服务的发展中始终存在两股交织的力量即政府的行政力量和社会的自治力量,体现了政府行政职能和社区社会职能的有机统一,我们称其为“行政兼自治”型社区服务模式。

美国的社区发展有着悠久的传统。其早期乡镇的公共精神孕育了现代社区自治的文化根基。正如托克维尔所言:“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有限范围内,试着去管理社会,使自己习惯于自由赖以实现的组织形式,而没有这种组织形式,自由只有靠革命来实现。他们体会到这种组织形式的好处,产生了遵守秩序的志趣,理解权力和谐的优点,并对他们的义务的性质和权利范围终于形成明确的和切合实际的概念”。这种构成美国民主根基的自治能力和公民精神构成了现代社区服务发展的灵魂。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管理是处于一种相对超脱的状态,仅限于制定社会发展政策和运作法律法规、进行财政支持和投入等宏观性的事务管理,大量的具体的社区服务内容和项目的开展都是由非政府组织以及由社区自主去承担和组织实施,真正实现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我们把这一特征称为“自治兼调控”型社区公共服务模式。

中美两国在不同的社区公共服务发展模式下,必然会存在公共服务供给范围和方式上的差异,下文将对此进行具体的比较。

一、中美两国社区公共服务内容比较

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的主要聚居领域,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范围和质量对于居民的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涉及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如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养老服务、就业服务,如果供给不到位,将不能充分地满足居民的需求。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其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将会为我们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但前提工作便是寻找差距。下文将对中美两国在四项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范围进行比较,来分析两国之间存在的差别。

(一)社区教育服务内容比较

社区教育较早出现在美国,美国是当今社区教育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在“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各个社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立起了内、外结合的学习网络。这不仅能够使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吸纳社区的外部资源。在这一庞大的社区教育网络内,其服务内容也是非常全面的:包括高级教育服务、依托型(依托大、中、小学)社区教育、中低层次的教育服务、学前教育、活动型社区教育、教育资源及咨询服务、内外教育资源共享服务、以社区居民特点和需求为导向的服务项目等各个方面。

中国的社区教育服务还没有建立起社区内、外教育主体间互补的联动机制和网络,内容主要包括: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培训)、中低层次的教育服务、学前教育、活动型社区教育、依托教育设施的服务。与美国相比,范围虽然大体相似,即主要通过社区学院、学校来提供大、中、小层次的教育服务,但是具体到服务的项目内容以及对居民需求的满足上却存在明显的差距。如美国社区学院普遍具备职业技术教育、补偿教育、社区教育、大学转学教育和普通教育五大职能,采取授予证书、文凭、学位等不同的学籍处理方式,有些课程甚至不计学分、不发证书,这便来适应各个层次居民的不同教育需求。而目前作为中国社区教育主要载体的社区学院是朝着社区性、综合性的高等学院方向发展,并以文凭授予为主要的目的,在满足居民需求方面做得还有些不足。

(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内容比较

美国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包括预防、医疗、护理三大部分。由于现代社会慢性病的多发性和严重性越来越强,现代医疗的发展方式也逐步由治疗转向预防、保健和康复。因而美国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除了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之外,更加侧重于以“慢性病”及营养调理为重点,提供周到的卫生健康服务。为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影响愈来愈大的各种慢性病、传染性疾病等的预防、康复和保健工作,社区将长期护理和家庭保健作为其服务的主要内容,并以提供周到的上门入户服务为主。

中国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内容主要以医疗为主,内容涉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普通医疗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另外,妇女、儿童、伤残人士和老年人的卫生保健服务、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也开始起步。与美国相比,中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还是“以病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健康为中心”,关注疾病的治疗而预防、保健、护理很长时间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而就医疗服务来说,由于管理体制不严谨和支持体系不健全,常常造成病人负担过重和医院不合理运转的局面。

(三)社区养老服务内容比较

美国对待老年人基本原则是使老年人能够快乐而有尊严地度过晚年生活,因而这便需要政府采取措施完善养老保障政策,使每个老年人能够在生活上无忧,并且在服务设施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多种选择。在此目标下,社区养老服务颇具规模,服务的项目包含了基本生活服务、学习教育、就业、娱乐、心理健康和精神慰藉、社会保障、安全干预等老年人需要的方方面面。总体来说,在服务项目设置、服务人员的选择以及服务设施的建立上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心特征,关怀老年人的切身感受,因而不仅养老设施先进完备,而且服务项目多样,并具备专业化的服务人员队伍和大批的社区志愿者,提供了非常周到、完备的服务。

在中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养老方式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首先在服务目标上,中国便与美国具有了一定的差别。社区养老主要是作为家庭养老的辅助和补充而存在的。服务的范围还是主要以老年人基本的生活服务和照顾为主,而对其教育、就业和心理、精神慰藉的关注程度还不够。而且不管是在设施的完备程度还是在功能的设置上,抑或是在服务人员的专业化上,都还存在很多问题。

(四)社区就业服务内容比较

在美国,政府、社区组织和非营利组织都积极参与促进社区就业服务的发展,并建立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就业服务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开展就业信息服务,构筑统一的网络化、电子化的职业中介服务系统;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具有实效性的就业培训,根据岗位需求来制定培训方案;通过支持发展小企业来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开展具有实效性的就业培训。另外,就业服务机构根据服务对象不同,推出不同的服务项目。

中国的社区就业服务同样包括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建立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就业培训和开发新岗位等项目。但是,与美国相比,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就业服务体系。就业信息服务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难以建立统一的网络;就业培训还不能根据岗位需求来制定具体的培训方案;特别是在新的就业岗位开发方面,还是运用传统的方式提供一些修理维护、家政服务岗位,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就业需求。

二、中美两国社区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比较

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主要包括资金来源、和具体的提供方式两个方面的内容。下文将立足这两个方面对中美两国社区教育、医疗、养老和就业服务的提供方式做一简要比较。

(一)社区教育服务提供方式比较

美国主要是依托普通大、中、小学开展社区教育,这种社区教育项目一般安排在假期与晚间,内容除了设置课程外,还可以是组织研讨、讲演、文化体育活动,或举办展览、开展咨询等;直接创办社区学院和社区学校,这是其最主要也是最具特色的社区教育形式。社区学校主要从事中低等层次的教育,社区中心学校、社区综合中学、社区初级专科学校等;社区学院主要从事高层次的社区教育;面向社区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型教育;建立和完善社区学习网络。教育资金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是教育系统得以运转的基本条件。美国社区教育服务提供的资金来源具有多元化、多渠道的特征,具体包括:学生学费、联邦、州、地方政府的拨款及私人捐赠几方面。由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资金比重呈不断攀升的趋势,如内达华州政府提供经费占了81%。学生学费低廉,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

中国的社区教育主要依托电大、成人高校、专科学校而成立的社区学院;社区内的中、小学合并组成社区学校;成立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内的自治团体自主开展社区教育;社区图书馆、体育场馆。在资金筹集方面,充分发挥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但是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中国社区教育的经费困境正在进一步加大。从现实来看,学历教育仍是社区学院“创收”的主要方式,学费相对较高,在一段时期之内,个人所交的学费仍然是中国社区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

(二)社区医疗服务提供方式比较

美国社区医疗服务的提供主体包括政府、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来进行多元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供给,主要方式包括成立社区医院、家庭护理中心和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免费对居民的全面体检、长期跟踪了解而建立来健康档案;成立专业的健康管理机构;组织专家成立专门医疗服务机构等。美国社区医疗服务资金的筹资机制主要包括国家预算拨款、健康保险及自费。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投入,特别是对穷人和老年人的医疗投入。同时还建立了非常成熟的健康保险制度。另外,美国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居民医疗服务的资金需求如《医疗保障方案》,为老人、穷人、的健康服务提供资金,保障了社区医疗服务的稳定的筹资渠道。

中国的社区医疗服务主要有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进行提供。传统观念,认为提供社区卫生服务的机构都必须是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机构,民办的非营利和营利性机构不能提供社区卫生服务,因而导致了长期以来医疗服务供给方式单一。具体的供给方式包括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中心,并且以坐堂行医的方式提供服务为主。通过医务人员的问询建立健康档案付费体检服务。在资金筹集上,主要由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承担。由于医疗保健费用上涨迅速,政府和社会对卫生的投入比例逐渐减少,而个人的投入比例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三)社区养老服务提供方式比较

美国的社区养老服务的提供方式包括建立老年公寓或老年聚集住宅、退休社区、老年人护理院(24小时照顾)、专门的老年人食堂;提供居家生活,日托照料、老年痴呆病院、老年活动社区、临终关怀、暂缓照料等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接收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进修;政府和慈善机构为有能力的老人提供就业的机会日常陪伴,提供关怀;主要由社区志愿者和老龄委员会进行提供面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险、私人医疗保险,社区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志愿服务人员等社区照料资源丰富。

中国的社区养老服务提供方式主要是,在部分大中城市初步形成以设施服务、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以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心理保健、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养老服务格局。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很低,投入不足,而且发展很不平衡,服务设施供给水平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需求很不适应,与国外相比,志愿服务资源不足。

(四)社区就业服务提供方式比较

美国各种职业中介机构都拥有完善的自动化电子设备,并在全国形成网络,为需求者提供快速、完备准确的信息。在开发就业岗位方面,小企业是美国社区就业的主要承载者,政府通过各种资金和政策的扶持,推动社区内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除此之外,美国通过免税、资金支持等方式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带动社区各类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在美国社区内,非营利组织非常庞大,提供的服务范围也十分广泛,它们力图建立一种‘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扶,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学有所教,需有所供’的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中国社区就业服务范围比较广泛,各地区基本上结合了本地区的特点而制定了相应的就业服务计划,但是在资金与政策扶持这些关键性的支持上,各地政府做得还不是很充分,没有重视发展小企业特别是发展第三产业和非政府组织在增加就业岗位中的重要作用。就业服务也缺乏先进的科技来支撑,社区就业的综合管理体制也还有待完善。从资金筹集的角度来看,社区就业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资金规模非常有限。虽然政府各职能部门对于社区就业实体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但均是后期拨款,而且资金到位周期过长。

三、中美两国社区公共服务内容和方式差异产生的原因

通过上文的比较,不难发现,在不同的社区模式的主导下,中美两国在社区公共服务范围和供给方式上存在着的差异。甚至在某些方面,中国与美国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突出体现在中国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层次低下、供给形式单一、资金短缺、运营体制不完善、资源配置率低等方面。那么造成这种差异和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具体来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形成的路径不同。在美国,社区并不是作为一个政府的基层管理单元而存在的,而一直是以一种公民自治的形态存在的。因而,美国社区的划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形成的、基于居民习惯和自愿而结成的特定区域,居民的自治成分相对比较高,形成了较强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居民也会比较积极地参与到社区的各项工作中,有时这些工作的开展甚至能够影响到政府政策的制定。这样社区居民的需求会有一个顺畅的表达渠道,所享受到的公共服务的内容也会相对地宽泛。而在我国,社区是作为政府管理社会的基本单元而存在的,社区的划分是一种由政府强制主导的行政性划分,是对原有的街道和居委会的延续,而街道和居委会因为是政府的“腿儿”,更多的是承担行政职能,落实政府的行政任务,而不是代表社区居民整体的利益,社区也就成了“未设立政府权力机构的城市基层行政区域”。这种自上而下的任务落实型的治理方式,更多的是考虑完成政府的任务,而非居民的需求,一方面影响了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也影响了社区自治性的发展。

(二)文化的差异。中国和美国是在各自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同样长得郁郁葱葱的两棵“大树”。同是“大树”,但二者的文化传统却存在很大的差别,这种复杂性是很难三言两语说清楚的。我们且看一下这种文化的差别是怎样影响中美的社区公共服务。中美文化的差别在社区志愿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美国的社区志愿服务相对于中国来说发展得非常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文化特征中的互助和志愿服务精神。志愿精神的形成又得益于历史因素以及其虔诚的。美国的很多公民希望通过参加志愿活动来履行基督徒的责任。而正是这种精神,内化成为了居民的一种生活习惯,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也成为美国社区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推动力量。它推动一批批的社区志愿者投身于服务之中。而在中国,同样是由于特有的历史、文化特征,并没有形成那种很虔诚的志愿服务精神,不存在广泛的群众自愿和认同的基础。因而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建立和志愿服务活动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的推动下而缓慢发展起来的,因而很难具有由内而外的,来源于人们内心的强大的志愿服务的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

同样的,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也面临着这种文化的困境。美国是一个崇尚年轻人文化的老龄化社会,“成年子女必须赡养父母”这一观念在美国没有任何的文化传统渊源和法律规定,因此不存在“养儿防老”这种传统观念。这样,家庭养老便没有成为美国主要的养老方式,老年人的生活也不只是从家庭到养老院的单一生活轨迹,而是具有丰富多彩的选择形式。养老的重任便自然地落在了社区头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社区不断改进服务设施和服务提供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空间。而在中国情况却完全不同,几千年来,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孝敬父母一直以来都是衡量一个人伦理道德的最重要指标,而“养老”是孝敬父母的主要方式,因而“养儿防老”的传统就一直延续下来了,并成为了中国人接受和认可的并占据主导的位的养老方式。虽然随着现代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养老方式在逐步弱化,但短时期内这种状况是难以改变的。虽然我们不能说家庭养老的文化传统是导致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缓慢的原因,但是它多少也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长期以来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不能得到重视的原因。

(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美国的社区公共服务是作为其福利制度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发展比较早,也比较成熟。由于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以政府强大的资金和制度支持作为后盾,相关的法律法规又比较完备,因而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都是比较齐全和到位的,基本上社区居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都是能够得到满足的。在我国,社区公共服务起步比较晚,而我国又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而政府所能提供的资源有限,法律发展不是很完备,硬件设施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还比较薄弱,并且各地的发展甚至同一城市不同的社区之间的发展都很不平衡;在软件方面,基本上是处于进行被动服务的状态。

(四)社会管理体制的不同。在美国,国家和社会一开始就是分立而行的并且具有清晰的界限,因此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具有明确的分割关系,三者也能够较为清晰地各司其职。相应地,美国的社会管理就较容易地实行由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同治理的模式。在许多其他国家由政府提供的服务,在美国却由非营利组织和私人提供。这种社会体制体现在社区治理上便是形成了民主化、市场化、组织化和权力多元化的社区自治模式和服务提供模式。民主化体现在社区治理中公民的广泛参与。市政府所进行的每一项有关社区利益的政策变动,都要首先通过听证会的形式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另外,市议员可兼任社区董事会成员,这便使社区群众的意见也能通过有效途径反映到市立法部门。公民的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相结合,形成了社区代议民主和直接民主相结合的民主自治模式。市场化表现在美国社区服务提供中引入的市场机制,用市场化的手段提供社区服务。组织化体现为美国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中非政府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居民自治和民主共管的主要载体。它们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推动了社区公共服务功能的拓展和服务体系的建立,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和成本,培育了居民自治意识和社区参与意识。通过搭建民选官员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桥梁,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渠道。社区权力的多元化是指美国的社区治理是多个主体平等和自由参与的过程。公民、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企业分享着社区治理的权力和责任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便使美国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主体范围非常广泛,除了由政府进行过专门培训的社区工作人员外还包括大量的志愿者。在美国社会上的任何人员,包括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退休者和在职人士,正常人和残疾人都可以成为社区服务的志愿者。

中国与美国在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具有不同的关系和演变模式。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个己、家、国同构的大社会。在这种社会形态下,无论是国还是家的管理都是社会的管理,相互之间无法区分。即使是过渡到现代社会之后,仍然保留了传统社会的某些体制特征。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社会的空间,或者社会被包纳在国家的范围之内。在这种体制模式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供给模式,政府作为社区公共服务的主要的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是唯一的提供者,负担着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生产的主要责任,这导致了社区公共服务可利用资源短缺、社区居民自主性缺失、服务效率低下、服务范围狭窄、专业性技术性缺乏、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等一系列问题。

四、启示与结论

上文从中美两国社区形成的路径、文化背景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管理体制四个角度对二者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正是这些根本性的原因使两国具有了不同的社区公共服务模式,中国更倾向于公共服务供给的“行政化”,而美国更倾向于“自治化”。我们不必去复制美国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但是却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供给方式和社区治理技术方面的经验,主要包括: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模式,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如效仿美国建立政府专项投入、社区居民自筹资金、社会捐助、部分社区服务项目盈余等多元化的资金供给制度。第二,实现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与生产相分离,改变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第三,推行向社区授权。如美国推崇“社区拥有的政府,服务而不是掌舵”,将全力转交给社区,依靠社区自主提供公共服务。第四,实行广泛的居民参与机制,加强社区民主自治,可建立民主诉求机制、征询机制、评议机制和决策机制,通过这种广泛的民主参与机制进一步增强社区团结和居民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