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范文

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

第1篇: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低碳生活;养成教育;持续发展

2011年9月,湖南省安乡县城东小学成立了课题组,正式开始进行小学生低碳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1.创建校园文化,养成低碳习惯

学校以构建绿色校园、生态校园为目标,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于整个校园建设过程之中,力求学校与自然的和谐,与深厚文化底蕴相统一,努力构建低碳文化校园。(1)校园环境建设的生态化。合理规划花坛绿地,种植花草树木,每个教室由学生精心创设了图书角、绿意角,力图创建出绿色花园式学校;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温馨的提示语“今天你低碳了吗”;校门一侧创办了低碳宣传园地;校园内随处可见低碳警示语,整个校园,处处都充盈着低碳的芳香,焕发出低碳的活力。(2)校园管理机构的制度化。低碳校园文化建设要从组织机构、规章制度、阵地建设等方面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用完备的管理制度给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提供低碳行为准则,使每个人通过对制度的理解、实践而将制度内化为低碳行为习惯,最后升华为低碳精神惯性。学校以校长为主抓,以教导处和德育处为管理机构,将低碳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年度计划,建立学校低碳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完善学校低碳制度,落实水、电、办公用品的节约工作,健全学校低碳管理体系和督导评价体系,加强工作领导和组织协调,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引领全体师生创建低碳特色文化校园。(3)校园低碳文化的土壤化。低碳文化是一片土壤,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的低碳文化,它的每一个成员就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哪怕一拨又一拨人从这里离开,他们带走的仅是个人的智慧,却带不走学校特有的文化,只要这片土壤存在,就会有更多的人从这里成长起来!以学生个体作为低碳教育的立足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制订好低碳活动的计划,确保低碳活动的制度化和经常化。处处践行低碳生活,抓实低碳生活,抓实低碳工作,讲求活动实效。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领师生践行低碳生活,养成低碳行为习惯,创建校园低碳精神文化。学校将每年的4月28日定为学校的低碳节。在低碳节,学校将邀请社会各界参与我们的低碳节活动,倡导社会各界关注环保事业,共同体验分享低碳生活的快乐,通过学校这片肥沃的低碳土壤,实现低碳生活理念的普及,达到共建低碳社会,打造美丽家园的目的。

2.践行低碳行为,打造低碳校园

(1)加强低碳环保知识教育。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低碳环保知识教育,利用学校低碳宣传栏、各班教室黑板报定期进行低碳环保知识宣传;在红领巾广播站增设“低碳生活小当家”栏目;各中队定期开展“与低碳生活同行”的中队活动;提倡中、高年级学生阅读《人与自然》《创造改变生活》《养成低碳生活好习惯》《低碳环保百问百答》《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活》等书,写出读书感悟,定期交流与评比;每个学期进行一次全校性“低碳生活我先行”知识抢答赛。(2)开展一系列低碳实践活动。每班设立4名低碳小达人,负责班级低碳生活的践行和管理,定期向课题组研究员交流情况,并提出整改建议。让我们的“小皇帝”在家里做好用水用电用气的记录,评选校园“绿色幸福之家”。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步行街广场、超市门口、政府机关进行低碳宣传,倡议全体动员,践行低碳生活。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参观自来水厂、造纸厂,了解水和纸来之不易,了解污水处理过程,倡导节纸节水。在各种聚会用餐场合做劝导员,不追求奢华生活,拒绝一次性用品,督促践行“光盘行动”。学校每个学期开展一次“低碳跳蚤市场“活动,将玩过的玩具、看过的书、穿不了的衣服等拿到市场上,以物换物或低价出售,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经济观念的同时,让他们感受低碳生活、旧物循环利用带来的快乐。(3)与学科融合,低碳环保进课堂。一是将低碳教育与学科教学中的国情教育、资源开采与保护、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相结合,与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相结合,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纳入学校课堂教学,真正落实低碳教育进课堂。如,语文学科中,就某一低碳问题进行演讲、编故事、写建议书等,成为“低碳生活”的实践者和倡导者;科学学科中,进行动、植物的养殖,开展低碳科学实验、考察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节水、节电、节气的习惯;体育学科中,督促学生多进行阳光体育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手工制作课中,利用废物进行一些有趣的小制作,用旧饮料瓶、纸盒、碎布等,制作成布娃娃、烟灰缸、笔筒、帆船等,用旧的挂历、报纸,制作风筝、装饰画等。二是结合各学科教材,进行了“高效‘低碳’课堂的教学策略”综合科教学竞赛活动。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自编校本教材《低碳贝贝总动员》,作为学校地方课程教材使用,充分发挥低碳教材的功能,创建低碳校园。全校同唱《低碳贝贝》,全校同诵《低碳三字经》。提倡老师布置低碳生活专题作业:如环保作业——制订个人或家庭“低碳生活”计划,处处节电、节水、节气;健身作业——跳绳、踢毽子,坚持每天半小时阳光运动;生活作业——要求低年级学生学洗红领巾、扫地、整理自己的房间,中高年级学洗衣袜、帮妈妈做家务,做生活的小主人。

3.立足学生未来,注重低碳生活养成教育

低碳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的习惯,而且也可以通过对这一习惯的培养带动学生在其他方面习惯的养成,还能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综合素质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作为创造力最为出众的群体,能在践行低碳生活理念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所学,在开发新能源、研究新产品、改造旧物品等方面,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为节能减排提供新的思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践行低碳生活,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制定班级《低碳生活准则》,张贴在各班教室,要求全体师生按准则严格约束自己。在学校,每天中午红领巾广播站提醒:“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你低碳了吗?”用三分钟的时间,师生交流当天的低碳行为:少开了一次车、少买了一件衣服、少开了一会电脑、少看了一会电视、少买了一次零食、节约了一个塑料袋等,这样就把抽象的口号变成具体的行为,养成时时处处低碳的好习惯。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师生们的许多陋习不见了,水龙头不再滴滴答答;开灯无人、白日灯的现象没有了;废纸、饮料瓶也放进了收纳袋里;用过的中性笔丢笔套的人少了,换笔芯的人多了;饮水机、电脑不用时都及时关闭了,校园出现了一派新面貌。

第2篇: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低碳理念;低碳行为;武汉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268-03

一、问题的提出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国政府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与此同时,为了迫使中国降低碳排放,欧盟近来提出要对中国产品征收碳排放税,现实的考验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在降低碳排放方面的压力。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可见低碳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对其低碳理念的培养和低碳行为的引导非常重要。

本文试图通过对武汉十余所高校大学生低碳理念与低碳行为的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这一特殊对低碳理念的认知度与实践度情况,并分析低碳理念和低碳行为的动机,旨在进一步推动“低碳生活”理念在大学校园中的传播,倡导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发放调查问卷采集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频数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力求发现在校大学生低碳理念和低碳行为特征。

2.问卷的设计。在此次研究中,将问卷设计为个人基本情况、对低碳理念和低碳行为的评价以及个人低碳行为践行情况三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所学专业、家庭结构、家庭所在地等有必要的和针对性的信息。对低碳理念和低碳行为的评价采用里克特式五点量表法,记分方式如下:“很不赞同”给5分;“不太赞同”给4分;“一般”给3分;“比较赞同”给2分;“非常赞同”给1分,变量项目的平均数越低,代表赞同程度越高。而个人低碳行为践行情况则包括日常实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3.调查方法及样本构成。此次调研以武汉市大学生为目标群体,分别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及华中农业大学这七所高校中随机选取了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具体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和网上问卷调查两种方式。本次共发出400份问卷,回收问卷383份,回收率为95.75%。经过检查筛选,删除数据不全的问卷43份,剩下340个有效样本,有效率达85%。样本构成(如表1所示)。

4.问卷的信效度检验。为了进一步提高问卷的信效度,我们利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进行了信、效度分析。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结果

一般认为Alpha值为信度系数值,其取值范围在0.60以上,其值越高,表示其内部一致性程度越高;KMO为取样适当性度量,取值范围在0.60以上,KMO值越大,表明变量间的共同因素愈多,愈适建构效度和进行因素分析,如果KMO值小于0.50时,较不宜进行因素分析,而因素分析是问卷建构效度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

树立低碳理念的动机量表的Alpha和 KMO值分别为0.624和0.741,均达到了问卷的信效度要求。低碳行为量表的Alpha值为0.676,表明信度较好,符合研究要求。

对于内容效度的检验,由于量表中涉及到多个类别和性质的测项,且每个类别中的题项选择既有单选又有多选,这种多类别变量的相关系数统计分析,不适合做因子分析,即构建效度分析,但其测试内容与测试目的基本相符,也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

三、调研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低碳理念分析

分别从低碳内涵的认知度、低碳经济理念的认知度、低碳生活理念的认知度及低碳理念的动机四个方面对大学生低碳理念展开分析。

1.低碳内涵的认知度分析

表3   大学生低碳内涵的了解程度分析表

表3表明,大学生对低碳内涵的相关维度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对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知晓度最高,这可能与国家政策的普遍推广实施有关;对低碳校园、低碳网络、低碳交通知晓度次之,这与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知道学生较多;对低碳地产、低碳哲学和低碳音乐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有些甚至没有听说过,这可能与大学生群体的工作、生活经历以及兴趣爱好等有关。

2.低碳经济理念的认知度分析。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环境中心主任赵吉敏博士表示,低碳经济并不是让人们过得不舒服,而是在强调一种“度”,即当个人生活达到某种适合的舒适度;低碳经济也不是人们通常以为的污染后的减排之类的补救措施,它其实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可供选择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开发。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42.3%的学生不同意低碳经济是“受苦经济”、“亡羊补牢经济”的说法,仅有26.7%的人同意这种看法;49.8%的学生认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与每人生活息息相关,48.2%的学生认为是政府的事,与普通民众关系不大,还有极少数人持观望态度;29%的学生认为低碳经济肯定会影响自身正常的生活,31%的学生认为一定程度上会有影响,24%的学生认为肯定不会有影响,9%的学生认为可能还会降低生活质量,3%的学生表示不确定。可见,大学生对低碳经济的看法还是比较积极的,但对低碳经济影响自身正常生活方面表现得并不乐观,且“发展低碳经济,人人有责”的意识不强。

3.低碳生活理念的认知度分析。本次调查显示,关于大学生对低碳生活消费品的态度,49.4%的人表示自己非常感兴趣,并认为它可能会成为一种新潮流;21.6%的人认为与一般产品没有差别,并不一定会使用;17%的人认为别人买就会买;11%的人表示不看好低碳产品,不会购买;还有1%的人表示不确定。可见,大学生低碳生活理念有待加强。

4.低碳理念的动机分析。根据《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将树立低碳理念的动机分为身心健康动机、被尊重动机、文化动机、从众动机、交际动机。采用likert五点量表进行测量,变量项目的平均数越低,代表赞同程度越高。

上页表4表明,大学生把为自己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丰富自己的低碳环保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树立低碳理念的主要原因。可见,身心健康是大学生树立低碳理念的主要动机。

(二)大学生低碳行为分析

1.大学生实践低碳生活的角色分析。本次调查数据显示,45%的人认为有必要为减少碳排放量贡献力量,但尚未采取行动;23.82%的人正在采取行动;不仅采取行动,而且积极向他人宣传的实践者占有22.65%;尚有8.53%的学生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自己没有关系。此外,女生认为有必要作出行动,但没采取实际行动和正在积极向他人宣传的人分别占48.17%和26.83%,均高于男生。

2.大学生实践低碳生活方式的行为习惯分析。本次调研表明,96.7%的大学生认为实践低碳生活中比较容易做到的行动是远离一次性、节约用水用电、购物需适度。而在多吃素食、选用节能产品、参加低碳活动、出行多用自行车等方面表示比较难做到。

3.大学生低碳生活行为的践行度分析。低碳生活行为的践行度,通过设计量表进行测量,并从“衣食住行”四个层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实践低碳行为的情况良好,(平均水平分值=3.385)。其中,大学生低碳生活行为在“行”方面,践行度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而在“住”方面,则低于平均水平,在“衣与食上”没有显著差异。

4.不同主体的大学生实践低碳生活方式的差异分析。

表5显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衣、食、行”方面低碳生活方式践行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衣”方面男生践行度高于女生,而在“行、食”方面,女生比好于男生。在不同年级这一维度上,大三、大四的学生明显要比好于大一、大二的学生。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通过以上问卷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总体来说,大学生对低碳内涵的了解不够充分。(2)大学生对低碳经济的看法较为积极,但 “发展低碳经济,人人有责”的意识以及低碳生活理念有待加强。(3)身心健康是大学生树立低碳理念的主要动机。(4)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大学生实践低碳行为的情况良好,但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衣、食、行方面低碳生活方式践行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衣”方面男生践行度好于女生;在“行、食”方面,女生好于男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低碳生活方式践行度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三、大四的学生明显要好于大一、大二的学生。

鉴于此研究结论,我们建议:(1)加强宣传力度,强化低碳理念。首先,政府作为推广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牵头人,可以通过组织社会专业环保组织在校园开展低碳的讲座,宣传部门印发《低碳生活守则》等形式,传播低碳生活的基本知识,大力倡导大学生逐步向低碳生活的转变。其次,作为舆论导向的媒体,应加强低碳生活的宣传报道,对大学生的低碳行为典型事例,进行系列专题报道,彰显示范效应。最后,学校以及大学生环保组织,应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倡导和规范低碳生活理念和行为,通过举办低碳大学生在行动论坛、大学生节能环保创新作品展、低碳生活图片展等活动,积极宣传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2)践行低碳行为,改变生活陋习。由研究结论可知,大三、大四学生的低碳生活方式践行度明显好于大一、大二学生。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低年级学生尤其是新生的低碳生活方式教育,让学生自觉做到:减少个人碳足迹,更多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重复使用节能环保购物袋;减少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日用品的使用频率等等,最终使低碳生活成为校园时尚。

参考文献:

[1] 低碳时代:大学生该如何践行低碳呢[EB/OL]..

[3] 王凤珍,松德梅.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2).

第3篇: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化学教学 低碳生活 低碳理念

自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低碳”这一话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诸如低碳经济、低碳装修、低碳交通、低碳饮食等,时常见诸报端。作为化学老师,我们对于低碳的理解应该不存在任何障碍。宣传低碳意义,倡导低碳生活成为广大化学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结合自己的化学教学过程,带领学生从化学视角,对“低碳”的深刻内涵作了探究,以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低碳意义、理解低碳意义、践行低碳生活,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及学生双休日的时间,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低碳”这一主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自己的做法简述如下,以期为创造“低碳生活”尽绵薄之力。下面是笔者的实践过程。

一、定低碳主题,激探究欲望

笔者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以“低碳生活”为主题,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通过激烈讨论,深入认识什么是低碳生活,以及低碳生活的意义。然后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深入理解低碳生活。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最后以科学小论文的形式对“低碳生活”的论点加以论证,形成自己的观点。

布置学生写小论文时,要求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第一,你对“低碳”的理解;第二,“低碳生活”的意义;第三,你怎样做才能实现“低碳生活”。初闻“低碳”话题,多数同学一脸迷茫,满头雾水,甚至问我:“老师,什么是低碳啊?”只有个别同学说:“哦,我知道,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于同学们的反应我未加任何回应,只给他们指出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让他们注意关注报纸、网络上的低碳话题,查阅相关的低碳资料,加深对低碳的理解。

一周多时间过去了,许多同学上交了以“低碳生活”为话题的小论文。仔细阅读之后,我将同学们的小论文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完全借助网络资料,未经自己加工整合的段落摘抄。其中普遍谈到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是生活能力,具体地讲,低碳生活就是一种节约的生活态度,还照搬了许许多多现成的节水、节电、节油、节气的例子;第二类则是围绕“低碳就是少排放二氧化碳”这个观点,阐述了二氧化碳产生的主要途径、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的危害、减少二氧化碳的主要措施等,也算得上是对已学二氧化碳相关知识复习巩固;第三类则是文笔不错的作文,先描绘了理想状态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等,后将现实中的黑烟臭气、灰土沙尘等归于汽车尾气、工厂废气、不文明施工等的祸害,倡导要治理大气污染,才能实现“低碳生活”。

凡此种种,通过同学们的资料查阅、整合,笔者的初期目标已经实现,同学们对低碳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将知识整合,令认识升华

针对同学们初步搜集资料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对低碳生活的理解,对于同学们下一步的研究性学习,我给出了相应建议,引导同学们将已有资料进行有机整合,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将论文进行修改,使其对“低碳生活”认识能够进一步深化。同时,要求学生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科学小论文不同于作文,论文是要以充分的论据将论点加以论证。这里的论点就是论文的观点,即“低碳生活”的观点,论证的过程也让同学们通俗理解:要阐明“低碳生活”是什么,为什么要施行“低碳生活”,怎么做才算“低碳生活”,等等;第二,提醒同学们要勤于思考,仔细研究。如碳元素存在于身边哪些物质中?这些物质最终将转化成什么?以此思路理解“低碳”的内涵是什么,再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节省的观点与“低碳生活”进行有机结合;第三,要求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加强对“低碳生活”的认识与理解。同时,文中要以“我”代替“人们”,以此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低碳生活”不是别人的事,而是自己该做的事。

又一个多星期过去了,同学们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小论文焕然一新地呈现在我面前,其内容与第一次相比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他们大多打开了思维的局限,开启了尘封已久的话匣。论文中不仅谈到了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碳排放,还阐述了人们的吃、穿、用、住、行等,这些都广泛涉及含碳元素的物质,而这些物质经过氧化后,碳元素大多转化成二氧化碳,也成为不可低估的碳排量,这就很自然地将吃、穿、用、住、行方面的简单和节约与“低碳生活”的主题联系起来,从深层次上真正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要低成本地生活、节俭地生活。认识到了这一点,同学们个个都有很多话可说,有很多行动可做,他们将我特意发的32K纸正反面都写满了对低碳的理解和自己可以为低碳生活做到的行动(以前发纸时,若一面不够写,总有同学说我小气,而这次没有人再说我小气了)。具体事例如:要将纸张正反两面都充分利用、用手帕代替餐巾纸、自备筷勺代替一次性筷子、不空挂QQ号、骑自行车代替乘私家车上学,等等,同学们列举的可行性事例不胜枚举,对同学们的丰厚收获我倍感欣慰。

三、固内化认识,促长效行动

在同学们对“低碳生活”有了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为使他们能以认识指导行动,能够将认识内化成一种习惯的行动,我继续指导同学们做了以下两方面的事情:第一,每个人设计三句有关低碳生活行为的日常招呼用语,相互碰面就用自己的招呼用语,代替习惯性的“吃饭了吗”、“作业做完了吗”等,这样有利于相互提醒,便于自己时时、日日不忘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第二,将自己的低碳生活小论文上传到QQ空间或自己经常去的论坛、帖吧等,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参与低碳生活,并提倡同学们将自己QQ签名更新为有关低碳生活的话题。

第4篇: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低碳教育;低碳生活态度;主成分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66-02

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经济、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作为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理应是践行低碳理念、传播低碳文化的生力军。但目前大学生低碳生活的现状不容乐观,孙震的研究显示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呈现“知易行难”;宋兴怡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低碳生活相关认知程度参差不齐且总体偏低、低碳生活态度积极与对当前生活环境评价程度较低并存、低碳生活参与行动力严重不足等;吴志鹏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低碳概念准确认知度不高、低碳生活实践度不高。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实践与低碳教育深入密不可分。麻东峰认为高校必然成为低碳教育的重要阵地,高等学校应在课程设置、学生生活实践及学校管理等诸多方面贯彻低碳教育理念。这些研究都集中在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传播低碳生活理念,并且多为定性研究。然而对于大学生的低碳教育还可以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来进行,本研究即选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主要教育路径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提取主因子,多管齐下促进大学生低碳生活态度的形成。

一、研究概况

1.问卷设计。本研究设计的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个人信息;第二部分为低碳生活态度测度,通过6个李克特五级量表问题进行测度,每个问题设计了“非常同意”“同意”“一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个选项,分别对应“5分”“4分”“3分”“2分”“1分”五个评分等级;第三部分为多维教育路径对低碳生活态度形成影响测度。综合已有研究本文将多维教育路径概括为三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设计了20个李克特五级量表问题进行测度。

2.数据搜集。本研究以云南省昆明市5所高校(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中支持低碳生活的本科学生作为研究总体,在每所高校发放100份问卷,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500份,问卷回收率100%。数据录入SPSS软件后,整理发现低碳生活态度测度均值≤3分的有38份,这些被调查者不属于研究对象被剔除,最终有效样本数据462份,有效问卷率92.4%。

3.量表信度分析。信度是指测量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或稳定性的程度。只根据一次的测验结果来估计信度的方法最常用的是Cronbach Alpha系数,该系数越大(α≥0.7),该测量的信度就越高。通过SPSS软件计算第二部分低碳生活态度测量量表的信度系数Cronbach Alpha=0.751,第三部分影响因素测量量表总信度值Cronbach Alpha=0.886,信度水平达到了社会科学研究中公认的量表可以接受的程度。

二、低碳生活态度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1.数据主成分分析可行性检验。KMO(Kaiser-Meyer-Olkin)值和Bartleet球体检验可以用来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做主成分分析。一般认为KMO值应不小于0.6,Bartleet球体检验统计量数值大,相应概率小则可以拒绝无效假设,从而数据适合做主成分分析。Spss软件输出结果为KMO值=0.798>0.6,Bartleet球体检验统计量=1369.329,且概率=0,可见本问卷所搜集的数据适合做主成分分析。

2.主成分提取。利用SPSS软件做主成分提取,结果显示:保留主成分为2个,且第一个主成分能解释57.147%的方差,第二个主成分能解释29.029%的方差,第一和第二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86.176%,该累计贡献率大于85%。一般认为,负载大于0.6属于高负载,而小于0.4则是低负载。利用SPSS软件做主成分矩阵分析,输出的主成分负载显示:第一主成分与低碳生活氛围塑造(0.754)、课堂教育(0.712)、校内媒介宣传教育(0.780)、低碳活动教育(0.720)呈显出较强的正相关,这几个变量则综合反映学校教育情况,第二主成分与父母的教育(0.605)和父母的榜样作用(0.697)呈显出较强的正相关,这几个变量则综合反映家庭教育情况。即第一主成分为学校教育,第二主成分为家庭教育。

三、结论建议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校低碳教育是促进大学生低碳生活态度形成首要的路径,这也是对已有研究的肯定。具体来分析四个方面的学校教育负载值,校内媒介宣传教育(负载值=0.780)的影响最大,校内媒介包括宣传栏、学校网站等,而课堂教育(负载值=0.712)的影响最小,课堂教育包括专业课程、专题讲座等。这说明大学生喜欢主动获取低碳信息,而不愿被动强制灌输低碳信息,这与当代大学生独立、有个性、不愿死读书、不愿被强制的特点是相符的。因此学校低碳教育应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主动参与,自然而然融入学生的生活理念中。家庭教育是促进大学生低碳生活态度形成不可忽视的力量。虽然大学生大多已离开父母的怀抱在外求学,但父母的榜样作用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的教育也会因假期的相聚或在校期间的电话交流得以持续。这也给青少年及更年轻一代低碳生活态度形成以启示,作为父母如果有低碳生活的习惯是能影响到后代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现在的大学生如果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对他们后代的低碳生活方式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以校园作为主要社会环境,受制于客观条件,而使得本研究中社会教育并没有成为影响大学生低碳生活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但我们不能就此否定社会教育的作用,相反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利用公共媒介和发挥环保机构的作用深入大学校园,使社会教育的影响力提高。

参考文献:

[1]田晨.低碳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访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姜克隽[J].世界环境,2008,(2):1-2.

[2]孙震,吴晓兵,等.大学生低碳生活现状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2,(17):125-126.

[3]宋兴怡,等,当代大学生低碳生活认知、态度与行为调查研究――以太原市四所高校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18-120.

[4]吴志鹏,徐新宿,等.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知与策略调研[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81-83.

[5]麻东峰.关于高等学校引入低碳教育的思考[J].北方环境,2010,(4):5-8.

[6]何月珠,大学生“低碳生活”理念教育的路径探究[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06-108.

第5篇: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范文

低碳经济是在经济快速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大量增加,导致全球变暖、空气质量下降、自然灾害频率增加以及威胁人类生存环境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低碳经济是对过去过度开发所进行的补救行为,也是挽救地球环境的一种自救行动.对于房地产行业,一方面它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另一方面它也是耗能大户.根据有关资料,全球大约有50%的资源都投放于建筑业,而且建筑物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占全球排放量约40%.所以,房地产业提出低碳发展,像其对国民经济的巨大贡献一样,能大幅度地降低国家整体碳排放量,同时拉动上游绿色生产,推动下游绿色消费,促进房地产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技术创新,是健康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未来的房地产谁先实现低碳目标,谁将主导未来房地产行业的竞争格局,并且带给房地产企业切实的利益和巨大的商机.“低碳建筑”已成为房地产发展的新方向,在世界范围内,低碳建筑产业正以60%的速度增长.

二、现阶段房地产业实现低碳化存在的问题

国家对低碳的发展很重视,并且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战略往往都是走在人们观念前面,引导新的生活模式.只是大部分房地产企业虽然认同低碳开发理念,却并没有具体的实施步骤.根据调查,在我国约430亿m2的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节约措施.

三、低碳经济下房地产开发运行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现阶段房地产业实现低碳化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政府、房地产企业、房地产技术体系和消费者方面来提出对策和建议.

1.政府要倡导推行低碳开发房地产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必须要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方略.首先是制定低碳开发的产业技术政策、科技政策及财政支持政策,对于实施低碳房地产开发模式,应通过降低税收或增加财政补贴手段,降低低碳房地产开发成本;反之,严惩能耗高、排放大的房地产开发产品.

2.房地产企业要制定低碳战略、实施低碳开发模式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作为低碳开发的践行者不仅要积极应对低碳时代的到来,而且在战略上要有低碳开发的长远策略.在资金方面,从利润中预留出低碳开发的资金;在实施方面,要从低碳设计、低碳材料选用、节能施工技术开发、后期运营成本、低维修成本等各环节把握低碳运作模式,以便抢占先机.

3.健全低碳房地产技术体系和建立房地产低碳考评体系当房地产开发逐渐步入低碳模式后,由于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原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领域科技研发的投入不同,最后环保低能的效果也不同.所以,行业要制定相应的建筑节能规范,构建低碳建筑标准的第三方测评体系,并对建筑适当地进行节能评级与认证体系,使公众知晓,并公众根据标识积极选用低碳的房地产产品.

4.消费者增强低碳生活意识目前,消费者对于低碳生活意识还有待加强.低碳意识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需求选择,也制约了低碳环保绿色建筑及相关低碳产品的推广.低碳绿色生产是低碳经济向前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低碳的生活方式也是房地产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开发商开发的房地产产品往往能够引导人们的潮流生活,所以要先从增强低碳绿色房地产的大众认知开始,让消费者接受低碳生活,愿意为增加的低碳成本买单,最终形成低碳生活的消费.另外,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对城市未来的规划发展有所考虑,在建造住宅小区的同时,应配套建设包括商业、工业、服务、娱乐及教育等设施.建筑本身要满足低碳要求,经过开发之后,再建一些连锁的低碳产品,比如居民入住以后可居住、也可工作和购物、消费,这样既节约了交通费用和上班时间,又使办公成本和居住成本减少,这是长远的效应,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有这样的远见,就能从项目的整体角度去考虑低碳节能.

四、结语

第6篇: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范文

通过对兰州市一些社区进行调查发现。新建社区与老社区差异很大。老社区空间格局更为紧凑,基础设施不完善,设备老化。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是其客观地理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由于这些老社区规划建设较早,缺乏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社区居民为拓宽自己的生活空间,见缝插针,社区内部空间格局比较杂乱。社区绿地面积狭小,甚至是仅有绿地被居民占领种植蔬菜等,不足以起到改善社区环境的作用。社区生活垃圾处理不及时,甚至某些社区垃圾随意堆在道路两旁,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和身体健康。由此可见,低碳社区建设还面临很多问题。

1、资源利用不合理

低碳社区建设主要依靠社区居民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推动社区由高污染、高能耗向低污染、低能耗转变。但是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利用率低,很多家庭没有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由于相对干燥,对于雨水和中水的循环利用不完善。节能冰箱、节能空调比例较小。冬季取暖特别是棚户区仍然采用传统取暖模式。

2、居民低碳环保意识薄弱,实践性低

由于我国长期重视重工业发展,再加上人口众多,在解决人民温饱的过程中忽视了环境问题,忽视了生活空间质量。近年来环境日益恶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一部分居民却在实际生活中不能自觉践行低碳理念。一方面抱怨社区环境差,城市环境差。另一方面却不能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大多数居民并不了解低碳生活,甚至认为低碳生活的实现主要责任在于大企业,自己的力量是薄弱的。这种意识上的缺失和实践上的不作为,是低碳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3、低碳社区建设推行不力

尽管国家制定了推动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的法规政策,例如《节约能源管理条例》、《节约能源法》等,但是效果却不明显。而低碳社区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居民处于被动状态。社区中居委会和物业成为了低碳社区建设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是非营利性的,缺少资金是低碳社区难以继续推进的主要问题。我国低碳社区建设处在起步阶段,对于老社区改造更是任务艰巨,面临众多问题。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政府方面的,二是社区自身的。低碳社区需要政府和社区自身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二、城市低碳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7篇: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范文

“烹饪油烟影响PM2.5”并非空穴来风?

事实上,“烹饪对PM2.5的贡献不小”并非第一次被提及。早在去年夏天,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之“大气灰霾溯源”项目组报告执笔人、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就曾其研究成果,称北京冬季霾的主要来源是一次污染物,罪魁祸首是供暖燃煤产生的污染气体,而夏季和冬季不一样,烹饪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不过,王跃思认为,“烹饪源的控制只要加强监管就行”,如对居民油烟排放进行集中管理,对餐馆油烟过滤系统加强制度化监管,可减少很大一部分PM2.5。

而根据环保部门的相关分析,在广州市总的污染物排放中,油烟污染占到12%,是继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排放之后的,空气污染的第三“元凶”。其中大型餐饮企业所产生的油烟,还会直接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

据广州市环保部门统计,餐馆油烟类扰民投诉,占环保局相关接访量比重约20%~30%,且投诉率历年来居高不下。为此,广州于今年5月至9月专门组织开展了为期四个半月的餐饮业污染综合整治专项执法行动。根据专项整治方案,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油烟治理设施的安装改造,提高餐饮业户的积极性。

同样,在《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中,北京市提出要严格控制露天烧烤、餐饮油烟等污染,今年年底前城市核心区公共场所全面取缔露天烧烤;同时,要求环保局加强餐饮油烟监管,督促餐饮企业和单位食堂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并联合市发改委等部门逐步实施经营性餐饮油烟排污费征收。烹饪产生的油烟对PM2.5带来的问题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于市民烹饪,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马军认为,中国人烹饪与西方和日本不同,更多的是用“炒”,因此产生的油烟要多一点。他解释说,在扩散条件好、居住稀疏松散的情况下,烹饪排放的油烟很容易扩散,对PM2.5不会有太多影响。但在扩散条件不好,人口密度很大的地方,适当建议绿色餐饮,少用炒煎的方式做饭,而采取蒸煮凉拌的方式,对减轻雾霾天气还是有好处的。特别是现在北京市的环境容量非常有限,所以只能各方都做出努力。马军也认为,如果政府部门在做好排污企业监管的同时,倡议呼吁市民绿色餐饮,市民的积极性会更高。

从长期来看,我们更应该在机动车、燃煤、工业扬尘这些主要污染源上加大治理力度,通过控制这些污染源将PM2.5降下来之后,就可以腾出较大的环境容量,减少空气治理对市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烹饪油烟伤害几多?

对于烹饪究竟会不会产生PM2.5,而哪种烹饪方式产生的PM2.5比较多,不少人进入厨房亲身实验。环保公益组织“自然大学”研究人员,在家中使用蒸、煮、炸、炒这4种烹饪方式,监测PM2.5的数值变化。

结果显示,烹饪确实能产生PM2.5,但蒸、煮方式,产生的PM2.5并不多,而油炸、炒菜时,PM2.5浓度则迅速飙升8倍到近20倍,达到严重污染甚至爆表的级别。其中炒菜产生的PM2.5最多,5分钟内PM2.5数值就从开始时的38微克/立方米增加到了787微克/立方米。可见,虽然油烟对整个大气环境的贡献不大,但对于室内小环境来说,确实影响较大。在对不同菜系烹饪时产生的油烟量进行比较后,研究人员发现湘菜的油烟浓度最高,粤菜最少。因为湘菜用油量大,火势猛,翻炒频繁,油烟的产生量自然就多。而粤菜大都比较侧重清淡适口,烹饪时放的油不多,而且火势适中,翻炒力度缓和,油烟产生量也相对少。

江苏省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师培训办公室主任颜晓东说,做湘菜和川菜,还经常要加辣椒、花椒等调料,自己熬辣油,熬出来的油确实香,但对于熬油的人来说,吸入的PM2.5量也必然惊人。因为熬油时油温至少会达到250℃,这时就会产生大量PM2.5,因此建议厨师还是戴上口罩,减少对自己健康的伤害。

炒菜、油炸产生的油烟里还有苯并芘、杂环胺等大量致癌物质,以及丙烯酰胺等致衰老的物质,这些物质会吸附粘到PM2.5上,被人体吸入后容易引发肺癌、胃癌或致人衰老等。尤其是炒菜时油炸温度在200℃以上,再加上油长时间高温加热,会产生数百种有毒物质。

所以,有不少营养专家都指出,做菜最好用蒸煮,既不影响空气,也将食物的营养保存得最为完好。即使一定要油炸,油温也不宜过高,且菜下锅时间也不能太久。在高层建筑的居民楼里,如果烟道是共用的,在集中做饭的时间段,即使不做饭,也最好打开抽油烟机。

改善室内环境,

环保烹饪或成绿色生活新方式

“烹饪影响PM2.5”论,其实更多的是一种鼓励普通市民践行低碳绿色生活的建议,就像我们提倡应该少开车、节约用水用电、少用塑料袋一样。而市民参与减少PM2.5践行低碳生活,可从厨房环保做起。节省燃气的用量、节省清洁用品的花费和用水量、减少食材和食物的浪费等都是厨房环保的小细节。

第8篇: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范文

本次调查从浙江省选定了四所中职学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四所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进行了调查。课题组采用自编问卷《中职学校低碳生活教育现状调查》(教师版)和《中职学校低碳生活教育现状调查》(学生版),随机抽取120名教师,9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教师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发放学生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56份。通过面谈、网络访谈对部分管理者、教师进行采访,通过整理、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二、中职教育渗透低碳生活意识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层面

1.低碳生活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低碳生活氛围不浓

当被问到“学校在低碳生活方面是否有宣传时”,20.8%的教师回答有,而且经常给教师、学生宣传低碳生活理念;有68.2%的教师表示,学校会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宣传低碳生活,而其他时间段则没有;还有11%的教师表示学校并没有在低碳生活教育方面作过相应的宣传。访谈过程中,多位学校管理者也表示,在上级有明确要求时才作宣传,其他时段宣传较少。

2.低碳生活配套设施落后,学生低碳生活教育与低碳生活必备设施不同步

在访谈中,多名管理者反映了中职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资金短缺。这就造成了学校低碳生活配套设施落后,缺少诸如反映低碳生活的音频视频、垃圾细化分类的垃圾桶、公用自行车等,使得学校难以真正开展低碳生活教育工作。

3.缺乏低碳生活教育配套制度,没有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调查与访谈中我们发现,被调查学校均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但就缺乏低碳生活教育方面的制度,在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年度考核目标中,并没有体现节能减排这块内容。学校有成本预算,但在学校整体的运行过程中,水费、电费、资料印刷费等方面的开支,尚未建立相关制度,致使学校出现浪费现象严重,教职员工低碳意识不强,学生低碳生活行为难以形成,建设低碳型校园往往成为口号。

(二)教师层面

1.观念有待改变,低碳生活教育意识有待加强

在回答“你认为学校是否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教育”时,43.2%的教师表示非常有必要,38.4%的教师认为有必要,还有18.4%的教师则表示中职学生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低碳生活教育,持这种观点的专业课教师居多。在回答“你在课堂教学中会渗透低碳生活知识吗”时,50.26%的教师表示会,21.74%的教师表示在有时间的前提下会,还有28%的教师表示上课时间仅够完成教学目标,低碳属于课外内容,不会涉及相关内容。在对待学校推行低碳行动的问题上,68.9%的教师表示非常赞同,24.5%的教师表示赞同,还有6.6%的教师表示不赞同。

2.低碳教育内容缺乏新颖性,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

当被问及“你在日常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哪些内容(多选)”时,有44.45%的教师仅仅选择一项内容,有40.87%的教师选择两项内容,还有12.28%的教师选择三项内容,仅有2.4%的教师选择三项以上的内容。由此可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教育时,内容比较单调,缺乏新颖性。当被问及“你在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教育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时,有30.25%的教师选择一项,有48.84%的教师选择两项,还有12.84%的教师选择三项,仅有8.43%的教师选择三项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进行低碳生活教育的方法较为单一、呆板,影响了低碳环保教学的效果,对学生低碳生活行为的养成作用不太明显。

3.低碳教育周期较短,缺乏持续性

在被问及“你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教育时间通常持续多久”时,有50.32%的教师选择一个星期,有28.78%的教师选择一个月,有12.36%的教师选择一个学期,仅有8.54%的教师选择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整体看来,教师对于学生的低碳生活教育集中在某个阶段,缺乏延续性和持续性。

(三)学生层面

1.低碳生活认知有偏差,低碳生活认同感不强

在被问及“你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吗”的问题时,有14.45%的学生很了解低碳生活,有70.86%的学生较了解低碳生活,还有14.69%的学生不了解低碳生活。在被问及“你认为学生有必要学习低碳生活方式吗”时,有15.6%的学生认为低碳生活方式非常重要,非常有必要学习相关知识,有60.6%的同学也认为有必要了解低碳生活方式,另外还有15.6%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低碳生活方式。

2.低碳生活的态度不明显,参与低碳生活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在被问及“你对学校倡导低碳生活理念持哪种态度”时,有21.6%的学生大力支持,他们认为低碳不仅关乎自己,而且关乎学校甚至国家的发展,还有68.21%的学生表示中立,不支持也不反对,他们认为学校教育内容很多,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拉倒,还有10.19%的学生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低碳生活是企业家们应该考虑的问题,而非是学校或学生,跟学生没什么关系。当被问及“当学校要求你们参加低碳活动时,你如何反应”时,50.78%的学生表示积极响应,低碳应该从自我做起,有36.42%的学生表示暂时应付,活动结束以后就解放了,还有12.8%的学生表示逃避或拒绝参加,他们认为低碳生活就是自讨苦吃。可见,在学生群体中,依然存在部分学生对于学校倡导的低碳生活理念、学校组织的低碳生活活动有所抗拒,态度有待改变。

3.低碳生活意识不强,不良行为增多

在被问及“去超市购物,你会自己带购物袋吗”时,有10.94%的学生一直都是自己携带购物袋,有56.64%的学生有时候会带,有时候不带,另外还有32.42%的学生完全不会自己携带,认为超市里面有塑料袋购买,不需要自己携带,而且价位不高。由此可见,多数学生还尚未意识到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对低碳生活养成从自身做起的意识还不到位。在被问及“平常你是如何处理送到你手上的传单”时,有50.78%的学生选择随手一扔,环保人员会来处理的,有25%的学生选择收集起来,集中出售,还有24.22%的学生选择拿回家里,循环利用。由此可见,学生日常的行为活动更多地是以自我为中心,然后才考虑是否低碳环保,还有少部分学生甚至破坏环境,一些行为有待纠正,低碳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对策及建议

(一)学校层面

1.加大校园低碳生活宣传力度,营造低碳生活氛围

学校应利用网络媒体、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等,加大低碳生活理念宣传。组织学生开展节水、节粮、节油、节电、节气、节碳等节约资源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低碳环保理念。邀请专业低碳环保专家或技术人员,开展低碳节能环保讲座。结合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特定节日对学生进行低碳宣传教育。通过下发文件、倡议书,倡导教职员工采用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步行等方式低碳文明出行。

2.构建低碳型校园,完善低碳生活设施设备

学校应努力建设低碳交通,即在教学区与生活区合理划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上班期间校园内禁止行驶机动车,配备公共自行车或电动车供师生免费使用。改善校园照明系统,使用节能灯,按照天气变化及作息时间对校园照明进行整体控制。配备节水、净水设备,收集校园内废水、雨水,经过处理后用于树木灌溉、冲洗厕所等。配备专门处理垃圾的设备,将垃圾细化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食物垃圾和其他垃圾,根据其不同用途进行处理,提高垃圾的利用率,朝着校园垃圾零填埋的目标细化分类,减少能源消耗。各分类资源要在全校设置专门区域进行集中整合,视资源的性能、数量定期向社会相关集散点输送。

3.建立低碳教育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学校低碳教育工作全面开展

学校要将低碳教育纳入发展目标,建立低碳教育考核评比制度和激励监督制度,有效促使教职员工低碳生活行为的养成,有效提高教师在课堂中渗透低碳生活意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学校低碳生活教育的积极性。

(二)教师层面

1.转变教育理念,课堂中渗透低碳教育内容

学生低碳行为的养成并非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而是要经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这个漫长的转化过程。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将低碳教育贯穿所有学科,与课堂紧密结合起来。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师,应当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低碳生活教育。例如化学课教师在做实验时,应教授学生对废弃药品、针管、液体进行有效分类回收,根据一些化学物品的性质特点,将它们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物理课教师在讲“力的原理”时,可以在教授学生如何省力的同时,倡议学生少坐电梯,用步行代替。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指导学生购买实用产品、绿色产品,提高设备使用率的方法,提倡回收可用材料进行再次利用。

2.更新与拓展低碳教育内容,创新低碳教育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与拓展低碳教育内容,具体可以从以下“四观”教育入手。节约环保观:引导学生从节约环保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水、节粮、节油、节电、节气和节碳。绿色消费观:包含理性消费意识和绿色食品意识,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惯,警惕盲目消费,同时在购买商品时,尽量选择绿色无公害、无污染食品。生态生活观:要教育学生学会生态生活,提高个人生活自理能力,要尽量少用手机、电脑,要戒烟酒,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新型健康观:鼓励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魄,为更好地学习、工作打下基础。3.有效利用激励原理,促使学生养成低碳生活行为习惯班主任应将学生低碳行为纳入到学生操行评定体系当中,对于在低碳环保方面特别优秀的学生应加操行分,以对此行为表示肯定,并加以精神鼓励。同时,可以抽取部分班费作为奖励经费,每学期评选1—2名环保先进者,并在班级内张榜公布,配备物质奖励,为学生树立榜样,强化学生的低碳环保行为。

(三)学生层面

第9篇: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绿色环保理念;产业新城;规划;运用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 A

产业新城是现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产物,其主要是为了缓解城市压力,拓展城市空间而在城市建立起的新的发展空间,可以更加的方便人们的经济活动与生产生活。随着现代绿色环保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绿色家园是每一个居民的梦想。因此在进行产业新城规划的过程中,我国有关部门开始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运用到产业新城的规划之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促进我国城市良性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相关概述

长久以来人类一直在进行着改造自然,破坏自然,与自然对抗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规划出了自己的领地,但是其也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阻碍了人类继续在地球上的繁衍生息。鉴于此,全世界各国开始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与自然对抗转变为,保护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次质的转变,同时也是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开端。近年来环境问题逐渐的凸显出来,环境保护在各国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思想层面而开始向实际生活靠拢。各国都在积极的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将绿色的环保的理念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努力培养人们环保的生活方式。

1.1绿色环保理念

绿色环保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涉及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还原地球的绿色资源,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下去。绿色环保理念的形成是一个颇具波折的历程,它是人类亡羊补牢的产物。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工业化生产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对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与浪费。就目前来看,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成为了人类生活的头号大敌,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落实到生活的实际中去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具体来讲各个国家都应积极的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宣传绿色环保理念,提高人们环保意识

自然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一直以来人类都在进行着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要想短时间内转变人民群众思想让其投入到环保工作中去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鉴于此,有关部门应积极的进行绿色环保理念的宣传,尤其要从孩子抓起,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融入环保的知识,逐步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2)落实到生活的实处,重视行动的重要性

从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国家都存在着缺乏行动力的现象,一些环境保护组织,多重口号而轻行动,造成环境保护工作很难取得巨大的成效。因此在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有关部门应注重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入到实际的生活中去,落实到生活的实处,加大环境保护人员的行动力,推进全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发展。

1.2产业新城

兴建产业新城是现在城市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城市的生命力,带动了乡镇经济的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基础。简单的讲所谓的产业新城就是在城市之外建立起以产业为主的经济区域,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城市的兴起,通过城市功能的完善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最终达到城乡共荣的效果。目前在我国很多大城市都以主城区为依托,在城市郊区兴建了产业新城,其从城市规划到城市实际运行都更加的科学化,合理化,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具体来讲产业新城在兴建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合理的进行产业新城的规划

规划工作是兴建产业新城重要的工作之一,其对产业新城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产业新城进行规划一般会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产业种类,城市发展方向,城市绿化面积,城市交通等多个方面入手,合理的对产业新城进行细致周密的规划。

(2)提高产业外移效率,保障产业顺利发展

产业新城建成后主城区内的一些产业将会进行外移,这种产业的外移既减轻了主城区的负担,同时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对周围乡镇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带动作用。因此有关管理人员应重视产业外移的效率,保障产业顺利发展。

(3)加强城市功能性建设,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

产业新城功能建设对于新城内部产业的发展,新城内部居民的生活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产业新城的建立与使用过程中,有关管理人员应重视城市功能性的建设,建立起有效的基础设施,优美的生活环境,充分的发挥出城市的作用。

2.绿色环保理念在产业新城规划中的运用

为了避免重蹈过去城市建设的覆辙,减少城市建设,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产业新城的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应重视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产业新城的规划中去,从源头上提高城市的环保效能,保障产业新城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向着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

2.1绿色环保理念在产业新城规划中的运用方式

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应用到产业新城规划中,首先有关部门人员应当对绿色环保理念进行细致全面的解读,并应明确产业新城兴建的目的以及其发展的方向。具体来讲在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产业新城规划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合理安排功能分区

随着人类发展的不断加速,空间资源越来越紧缺,有效的对空间进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绿色环保理念的要求。因此在对产业新城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充分的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将各功能分区的利弊考虑清楚,通过多种方案进行对比,选出最优的功能分区分布方案。

(2)扩大城市绿化范围

城市中的绿化水平关系着一个城市的环境质量,是一个城市环环境评价的标准之一。鉴于此,在产业新城规划的过程中,有关设计人员应尽最大的可能扩大城市中绿化的范围,在城市内部建立长久性的绿化工程,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

(3)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从长期看,必须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而改善我国能源结构,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不久的将来,预计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会重达到15%左右;同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清洁能源的第一投资国。

(4)积极发展节能产业

节能,低碳是绿色环保理念中的主要思想,其对于产业新城的规划起着指导性的作用,节能型产业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其主要是通过产业改革,技术创新等方式,对原有产业进行革新,减少产业在运行过程中能源的消耗量,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在产业新城的规划过程中,有关管理人员应重视产业新城内产业的发展方向,引导产业新城内各项产业向节能型,环保型方向发展,为建立绿色产业新城打好基础。

(5)建立城市低碳交通

低碳交通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其是一些专家对未来交通发展提出的一种实践性的建议,其主要就是希望通过控制城市内交通的发展,车辆的运输等方式对城市内交通进行低碳管理。这种管理一般要在满足城市内运输需要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减少废气的排放,资源的消耗,以达到低碳环保,节约能源的目的。

2.2绿色环保理念在产业新城规划中的运用成效

在产业新城规划中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促进了产业新城工作生活环境的合理建设发展,对城市的多功能混合和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促进产城融合

绿色环保理念的运用,为城市良好环境的创建打下基础,促进了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以环境为载体,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经济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建设良好环境,以达到产业、环境、居住、生活、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2)推动经济发展

绿色环保理念的运用,清洁能源的建设和节能产业的发展符合社会现阶段及将来的产业发展趋势,必将积极吸引优质的开发企业进驻投资,不仅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开发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开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也降低了政府打造产业新城的经济压力,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3.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新城是现在城市发展的热点,其将对未来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拉近城乡差距的有效手段之一。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产业新城的规划中去,是对产业新城建设的一次有益完善,其将有效的推进我国绿色环保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蕾.紧凑生态型新城规划中“缝合”策略――贵阳花果园新城规划设计解析[J].规划师,2011(5):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