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麻病人术后护理措施范文

全麻病人术后护理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麻病人术后护理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全麻病人术后护理措施

第1篇:全麻病人术后护理措施范文

【摘要】全身麻醉下施行的手术绝大多数是二级以上的手术,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手术病人由于病情的原因,或多或少都有恐惧与紧张的心态,为了减轻或消除这些恐惧与紧张的心理,我院对2011年1月-12月全麻手术病人采用术前访视进行心理活动咨询及护理,术中护理管理、术后追踪随访及护理,指导病人,据自身病情,在手术前,手术情况,手术后情况做自我评价。以协助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取得一定的效果。证明心理护理对全麻手术病人机体康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全麻手术病人;心理护理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903-02物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抑制,病人意识和痛觉消失,肌肉松弛,反射活动减弱,这种方法称全身麻醉,做好全麻病人的心理护理,减轻或消除病人对全身麻醉的恐惧与紧张心态,这对手术的成功和病人快速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针对我院2011年1月-12月全麻病人术前,术后的心理。采取询问法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1.全麻手术病人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1.1全麻手术患者的心理咨询:大多数病人在术前非常担心和害怕的心理活动。担心是否会出现意外,全麻后就昏迷至死亡,是否会达到手术的目的,是否会残废或毁容等。期望医生早日手术。但一经安排了手术日又惶恐不安,睡不安,吃不好。即使手术前1天晚上服用安眠药,仍难入睡。6月24日有一位子宫肌瘤需作子宫次全切除术的病人,刚进手术室就心跳加快、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血压升高、必须改期手术。全麻患者术前的这种过度恐惧和焦虑,将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并且还易引发并发症。因此,全麻手术患者的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的心理护理基础是心理咨询。当由权威的医生与护士进行心理咨询,在向全麻手术病人及家属告知病情。在全麻手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前提下,要细心听取病人的要求与建议,对病人和家属提出的疑问要针对性地作出科学的解释,对病人和家属提出的要求,要作出肯定的答复。万不能向全麻手术病人交待千分之一的危险性这一类话语,医护的解答与咨询对全麻手术患者心理安全感很重要。

1.2全麻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1.2.1全麻手术病人术前安抚:手术前1天到病房做好术前访视,了解术前的准备情况,根据病情掌握病人的主要心理特征,我们应以理解、体谅、宽容的态度与病人接触交谈,耐心地、通俗易懂地介绍全麻方式,全麻醉的效果及其全麻全过程的感觉,使病人对全麻有初步的认识,以解除心理顾虑,在全麻过程中积极配合。对有吸烟史的病人应劝其戒烟,向病人说明利害关系,戒烟可减少全麻困难(因吸烟可增加呛咳、气道阻力等)。降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如肺萎缩)等,适当的治疗方案与介绍病情。使患者对自身的情况有正确的了解,对全程治疗有一定的心理信心。

1.2.2手术环境及影响,全麻病患对手术室的气氛以及环境敏感度较强,印象又很深。手术室需清洁整齐、床单无血、明窗几净、器械需隐蔽、东西的摆放位置要合理。一个手术间不可多个手术台。可避消极心理,手术病患很在意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一旦进入手术室便丧失了主宰权。治疗如何、痛苦大小、生命问题、全部在护士与医生把握中。因此,手术护士和医生都应态度和蔼、大方端庄、言谈亲切、让病人有安全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念。手术室内不得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相互间的谈话的声音应当轻柔和谐。出现病况变动或意外发生。护士与医生要冷静应对,不能惊慌失措,避免给病患的心理产生恐惧。

1.2.3全麻病患的术中护理管理:全麻病人进入手术室后,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液体的管理。建立静脉通道,保持通道通畅是麻醉及术中给药、补液输血及病人出现危重病情变化的一项抢救措施。全程注意生命征的观察。因全麻手术病人的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功能均有干扰,病人又处于昏睡无意识状态,所以,对生命征的观察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手术护士必须熟悉麻醉机、心电监护仪等各种仪器显示的各项参数的正常值,在手术中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应当即报告医生来处理,器械方面护士须熟练的配合医生。护士与医生间都要全神贯注、密切合作,要尽量减轻并减少器械碰击声,避免给病患的不良刺激。2.全麻手术病患术后心理的护理

2.1手术病患术后的心理。患者手术后,尤其是较大手术病患,在麻醉醒来后,他们会迫切想知道病情与手术的效果。因为躯身遭到一定的手术损伤,手术切口的疼痛,活动饮食受限,害怕伤口流血或裂开,术后一段时间他们觉得很痛苦,2-3天切口的疼痛缓解后担心预后情况。因此对全麻病患术后护理主要从病人的心理情况来定。

2.1.1及时通知患者手术的效果,全麻手术病患从麻醉中醒来时,护理人员就应即以关心、亲切的语言、进行鼓励安慰,告诉患者本人麻醉很好,手术非常顺利,治疗已取得很好的效果,虽然短期内手术切口相对会疼,但是忍耐几天也就过去了。有的病患也可能会产生新的忧虑,比如,怕伤口裂开,担心伤口何时愈合。我们的医生、护士要作耐心的解答,指导他们胸腹部手术注意咳嗽排痰,腹腔镜手术后按时下床活动;胆囊切除术及胃肠道其它手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颅脑手术要加强床上护理,注意翻身以防褥疮发生;四肢及关节置换术要注意肢体摆放,以防功能丧失或肢体畸形等。以各种方式传达积极信息,给予全麻手术病人的鼓励和支持,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过度的痛苦和焦虑。

2.1.2协助全麻手术病人缓解疼痛,全麻手术病人从麻醉中醒过来第一感应就是切口疼痛,其疼痛的程度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假如病患本人情绪过度紧张,注意力过度集中在手术部位等,就会疼痛加剧。于环境而看。如噪声、强光的影响亦会加剧疼痛。护理人员要体察和理解病人的心情差异,因人而异采取不同方式来缓解病人疼痛,比如术后6小时内给予止痛药物、暗示、轻音乐、讲故事等可减轻其切口的疼痛。

第2篇:全麻病人术后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氨溴索雾化 老年全麻手术 呼吸道并发症 预防及护理

Ammonia bromine rope atomizes the inspiration after the old age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the respiratory tract complication prevention and nursing

Liu Xi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modern medicine science development,the general anesthesia is high because of its security,the compatibility is broad,anaesthesia effect good and so on merits,but in clinical widespread application.Because the general anesthesia wants the trachea intubation,after the technique easy to cause the lungs complication,but the complication is more common in the old age patient because of its own characteristic.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we during ~2008 year December 61 example general anesthesia old age patients give the ammonia bromine rope to January,2007 after the technique and celebrate the magnamycin inspiration,has obtained the good effect.

Keywords:The ammonia bromine rope atomizes The old age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Respiratory tract complication Prevention and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79-01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全身麻醉因其安全性高,适应性广,麻醉效果好等优点,而在临床广泛应用。由于全麻要气管插管,术后易引起肺部并发症,在老年患者中因为其自身特点而并发症更常见。为了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我们对2007年1 月~2008年12月间的61 例全麻老年病人在术后予以氨溴索和庆大霉素吸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63 例,男25例,女38 例。年龄最大86 岁,最小60 岁,平均年龄69岁。其中颈椎病前路手术21例,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手术14 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26例,髋关置换术2 例。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保持病房空气新鲜,温度18~22 ℃,湿度50%~70%,注意保暖。充分镇痛。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注重雾化吸入。在麻醉清醒后均给予呼吸指导,每隔2 h 进行深呼吸10~20 次,鼓励和协助患者术后早期排痰。用生理盐水100 ml+ 盐酸氨溴索30 mg+庆大霉素8万iu,给予超声波雾化吸入,每日2 次。

3 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呼吸道梗阻、肺不张、肺炎等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在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往往只注意手术本身的护理,而对麻醉方面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全麻术后,由于插管的机械刺激、吸入全麻药对呼吸道的刺激、镇静镇痛药及对咳嗽反射的抑制,冷而干燥氧气的吸入均可导致和加重呼吸道分泌物的潴留,原有支气管气管炎症者则更甚。滞留于呼吸道的分泌物部分或完全堵塞呼吸道影响通气,导致呼吸困难。老年人由于下颌肌肉松驰,尤其是老年患者支气管黏膜上皮变薄、退化,咳嗽无力,分泌物黏稠,加上纤毛受损,各种反应能力下降,清除呼吸道异物能力降低,呼吸功能恢复缓慢,因而更易发生呼吸异常。 盐酸氨溴索是一种新型的黏液溶解剂,具有溶解分泌黏液及促进黏液排出的特性。它可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排出以及减少黏液的滞留,因而促进排痰改善呼吸。应用本品时,患者黏液的分泌可恢复至正常状态,咳嗽及痰量减少,呼吸道上黏膜的表面活性物质增多因而能发挥其正常保护功能。促进纤毛上皮的再生和纤毛正常功能的恢复,加速黏膜纤毛的运动,从而维护上呼吸道的自净机制,防止有害因素的损伤。抑制白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防止肺损伤,并可减少嗜碱粒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到明显的抗炎作用。而且氨溴索与抗生素合用,可增加抗生素肺组织/ 血浆浓度比,缩短抗生素治疗的时间并且不良反应轻微,对于治疗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所致咳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祛痰药物[1]。超声雾化通过超声发生器薄膜的高频震荡,使加有盐酸氨溴索的雾化液产生直径5 μm 以下的均匀的气雾颗粒,随深吸气到达终末气管和肺泡,使药物达到更好疗效。

雾化吸入疗法是临床上较好的物理与化学治疗相结合的祛痰手段,具有操作简单,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利于药物吸收的特点。我科使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取得较好疗效。

第3篇:全麻病人术后护理措施范文

47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78-02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给予病情不同患者必要的监护及治疗,其为有效控制、减少ICU全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麻醉及手术的安全性,在行全麻手术后,在ICU统一监护管理病患,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时发现麻醉与手术相关的如低氧血症等并发症。选取我院ICU监护全麻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病患62例,经过及时抢救无1例死亡,全部抢救成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ICU监护的全麻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病患6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22岁至86岁。62例患者均为全麻气管插管手术后患者。

1.2方法给予进ICU所有患者予吸氧,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用飞利浦监护仪进行监护。探头接触良好、判断低氧血症为血氧饱和度

1.3护理稳定循环功能的前提就是术后呼吸支持,病患进入ICU后,立即给予测量血压、心电监护、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等,并对患者口唇与面色颜色、胸廓起伏、呼吸节律等进行密切观察。在血氧饱和度监测下,62例低氧血症患者使用指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为有效、及时治疗争取时间。患者出现低氧后,头后仰托下颌法是最佳的处理方法,经吸痰,将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清除,以确保通畅呼吸道。协助麻醉医生呼吸球囊加压面罩给氧,将氧流量调至每分钟15L,对血氧饱和度指数、口唇颜色、胸廓起伏等进行观察。对清醒后的患者做心理护理,通过咳嗽、深呼吸等方式吐出口中分泌物。

2结果

抢救62例患者100%成功率。其中,在保留气管插管吸氧情况下发生患者23例,在拔出气管插管面罩吸氧患者39例。在ICU经吸痰、加压给氧、开放气道等治疗抢救处理后,41例被安全送至病房,在病房进行观察。而21例在ICU继续观察,其中10例继续观察病情稳定后送至病房,11例重新上呼吸机后转危为安,无1例发生麻醉相关死亡。

3讨论

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医院管理体制得到改进、新型医疗设备也陆续诞生、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主要为重症医学监护。

第4篇:全麻病人术后护理措施范文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发展,骨科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者日益增多。老年患者,作为一种特殊的患者群体,其重要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对手术的耐受力较差,并且常常伴有其他疾病,使全麻手术风险加大,易出现谵妄、低体温、低氧血症、呕吐等多种并发症[1]。因而加强老年患者的综合护理,对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及早预防和早期治疗,与手术效果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我科2011年上半年共收治267例(符合入选条件)全麻老年患者,现将其主要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67例全麻老年患者,其中男159例,女108例。入选标准:年龄 > 65 岁,ASA为Ⅰ~Ⅲ级,无长期用药史、精神疾病病史、无酗酒史和吸毒史;麻醉方法:采用全身麻醉即气管内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排除标准:手术前诊断为谵妄,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及不配合治疗的患者。其中,颈椎病58例,颈椎间盘突出46例,腰椎结核66例,腰椎病变54例,腰椎骨折74例,颈腰综合症23例。

2 结果

267例患者中,谵妄的发病人数最多,共25例,发病率为9.36%;其次为低氧血症,共9例,发病率为3.37%;而低体温只有3例,发病率仅为1.12%。

3 并发症及其护理

3.1 谵妄

意识障碍是谵妄的基本症状[2],主要表现为:失去定向和自知力、拔管、意志模糊、产生幻觉、言语错乱、烦躁不安甚至躁狂。谵妄是突发疾病,与麻醉过浅,镇痛不全,疼痛和气管插管刺激,膀胱胀满等有关[3]。往往有多种诱因,老年高龄是全麻术后发生谵妄的高危因素,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及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药物在体内消除慢等相关。针对可能出现谵妄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 术前预防护理 (1)健康宣教,加强对基础疾病的治疗。目前认为,接受过术前安慰和健康教育的患者,可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率。(2)人性化管理。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向家属了解患者以前是否受过精神打击,并做好心理开导;完善各项术前检查,严密监测各项指标,让患者了解手术的相关内容,使患者处在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治疗。(3)积极治疗各种合并症,患者术前 1~3d吸氧,高频雾化,静脉补液,增强机体抵抗力。

3.1.2 术中护理 (1)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充分氧供, 使血氧饱和度 > 95%以上。(2)对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超过2h)的,由手术巡回护士为患者进行下肢健侧肢体不定时的按摩,主要做足背回收伸跖运动;每次3~4 min,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少全麻苏醒后肢体麻木僵硬等不适,从而减轻患者苏醒期的躁动[4]。

3.1.3 术后针对性护理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意识、情绪的变化。对思维混乱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给予疏导暗示方法,对其中产生幻觉的患者,用温和的语言耐心解释,讲解目前的真实情况,阻止幻觉的延伸,减轻症状。(2)寻找诱因,给予及时的处理。(3)保持呼吸道通畅 ,采用面罩吸氧。Rosenberg等[5]研究认为术后缺氧是引起精神障碍的重要因素,充分吸氧可以预防术后谵妄。(4)减少刺激,避免在病房交谈和硬物撞击保持环境安静。(5)及时有效的镇痛镇静,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认知障碍 ,立即报告医生,必要时给予相应处理和对症的药物治疗(如度冷丁和氟哌啶醇等)。(6)做好各种管道(如引流管)的固定,固定患者肢体,防止坠床、外伤。(7)定时查血常规、生化等,根据病情需要补充营养物质,并密切观察药物反应。

3.2 低氧血症

血氧饱和度SaO2

3.2.1 术前护理 术前监测患者的心肺功能,要求戒烟戒酒,调整血压,保证术前患者的心肺功能处于最佳状态。

3.2.2 术中护理 术中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幅度,血氧饱和度,及时吸痰,必要时机械通气,提高吸氧浓度,纠正缺氧。

3.2.3 术后护理 术后采用半坐卧位,可使FRC(功能残气量) 增加,通气分布及气体交换得到改善,并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幅度,血氧饱和度,及时吸痰,必要时可给予氧疗。

3.3 低体温

术后低体温是指麻醉手术后中心体温低于36℃[7]。引起低体温的原因有室温较低,手术时间长,输入大量与室温等同温度的液体或输入大量库血,术中体腔暴露,腹腔内较冷的液体冲洗,气管插管和麻醉剂的作用[8]。低体温可直接抑制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造成术后切口感染; 增加老年患者心脏负担,增加耗氧,心脏储备能力严重受限的患者易发生心血管方面意外事件;术后渗血多、苏醒延迟、寒战、躁动等并发症。洪黎霞和闵立霞的研究[9]表明,加强对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的温度干预护理,可缩短患者在 PACU 停留时间,减少低体温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我科采取了必要的护理措施,使低体温的发病率很低,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3.3.1 术前护理 术前对所输的液体预热至生理温度,库血在室温下复温30 分钟或用温水法升高温度。

3.3.2 术中护理 术中吸入加热或湿化的麻醉气,并使用热水袋。

3.3.3 术后护理 术后24 小时每小时测体温1 次,密切观察有无寒战发生,出现寒战时及时报告医师并给予治疗。另外,整个科室全天空调开放,维持室温在24-26℃。

4 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的特殊生理特点,常并发多种疾病,全麻术后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做好老年患者全麻术后易产生并发症的针对性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科的老年患者中,全麻术后并发症有谵妄、低体温、低氧血症,其它并发症少见,整体发病率较低(低于其它医院),说明我科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得当,而谵妄的比例仍然较高,是今后护理的重点。

老年高龄是全麻术后发生谵妄的高危因素,应该引起医疗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阮静等[10]指出大于65岁的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较年轻人高4-10倍,大于75岁患者则较65- 75岁患者高3倍,与术后疼痛、低氧血症也存在关系。谵妄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仍不明确,目前认为谵妄与大脑氧化代谢的降低,特别是与额叶前部氧化代谢的降低关系密切,由多种因素造成中枢神经递质系统紊乱所引起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由于谵妄是突发疾病,往往有多种诱因,这样就加大了护理的难度,常使谵妄的发病难以避免。笔者认为,积极寻找谵妄的发病诱因,对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里疏导,采取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系统的护理干预,将有助于降低谵妄的发病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阎友芬.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5):592-593.

[2] 陈炜,李旭娟,黄满丽,等.对谵妄诊断标准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36(4):227.

[3] 宋蕾,方香新,耿文真.导尿时机对全麻苏醒期躁动影响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4):42-44.

[4] 李丽娟,丁淑荷,朱平秀,等.护理干预在骨科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谵妄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4):38-39.

[5] Rosenberg GA,White J,Gasparovic C,et al. Effect of hypoxia on cerebral metabolites measured by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n rats [J].Stroke,1991,22(1):73-79.

[6] 刘红,叶青山.高龄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的预防和治疗[J]宁夏医学杂志,2004,26(1):56-58.

[7] 寿红艳,张旭彤,王建光,等.充气式保温毯对老年病人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效果[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4,34(6):447-449.

[8] 郭爱芳,赵玉荣.全麻患者术后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61-62.

第5篇:全麻病人术后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全身麻醉;苏醒期;风险;护理

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间,由于麻醉药物的残余、伤口疼痛、各种管道的刺激、强迫等影响因素,患者常出现意识模糊,躁动不安、挣扎,相应带来许多潜在风险及安全隐患,如发生窒息、坠床、自行拔除气管导管、引流管脱出、静脉输液外渗等[1],均给患者造成躯体痛苦及经济负担,甚至严重者危及生命。本院去年全麻苏醒病人3010例,有躁动者2189例,恶心、呕吐造成误吸窒息者89例,疼痛者1873例,低体温者1937例,针对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潜在风险进行分析,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使患者安全地渡过全麻苏醒期。

1 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的潜在风险

1.1 躁动(EA,emergence agitation;emergence delirium)

躁动是全麻苏醒期经常碰到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许多并发症,是全麻苏醒期的一种不恰当行为,表现为兴奋、躁动、定向障碍、肢体的无意识动作、语无伦次、无理性言语、哭喊或、妄想思维等。躁动时的挣扎不但能造成伤口裂开、出血、窒息、各种导管脱出、坠床等意外或致手术失败,而且还耗费患者的精力和体力,对患者的术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

1.2 误吸或窒息

麻醉恢复期患者咽喉部保护性反射未恢复,术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加上吸痰、胃肠减压管等的刺激诱发恶心、呕吐,均可造成误吸窒息。

1.3 生命体征异常

1.3.1 呼吸系统

呼吸抑制是由于麻醉剂残余作用对呼吸影响所致,主要表现为肌松剂残余作用,可致患者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幅度减小,甚至出现胸腹交替运动的呼吸[2]。术中处理低血压时常补液过量,当麻醉作用消退,血管张力恢复时,回心血量增加,有可能出现急性肺水肿;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是急性肺水肿发生的诱因之一。

1.3.2 循环系统

由于突然改变,使患者血液在脑、心脏、动静脉及肺血管床异常分布,重要脏器短时间内得不到供氧,极易诱发循环虚脱,甚至循环停止,尤其易发生在手术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3]。

1.4 疼痛

1.4.1 麻醉药因素

手术即将结束,麻醉药的逐渐撤退,加上患者的逐渐清醒,疼痛会渐渐出现。

1.4.2 手术因素

手术时组织及末梢神经的损伤,手术的牵拉,可造成术后的疼痛。

1.4.3 社会-文化因素及个人因素

很多因素如以往的疼痛经历及个人的痛阈都会影响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和恢复时间。

1.5 低体温

由于患者手术时间长、术中输入大量冷的液体,手术室环境温度过低,出血、大量体腔液丢失,冷液冲洗腹腔等原因所致,低体温可诱发寒战、循环障碍、心律失常和苏醒延迟。

2 护理对策

2.1 人员

安排由1名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和1名工作5年以上的护师担任麻醉恢复室工作。每日调节室温22℃~24℃,湿度50%~60%;检查各种仪器设备,确保抢救用物齐全并处于备用状态。

2.2 严格的床旁交接班

手术完毕,由该手术的麻醉师陪同护送人员一起将患者送至苏醒室,并与苏醒室的麻醉师与护士做好交接。交接患者的生命体征,术中出血、输血、输液、引流管及伤口情况,检查皮肤的完整性,查看带来的药品、物品,交接完毕及时在麻醉苏醒单和护理交接单上记录、签名。

2.3 保证患者安全

2.3.1 连接呼吸机,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或窒息 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和血氧饱和度。备好吸引器、口咽通气道、气管导管或喉镜。加强观察病人,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和气管内分泌物。严格把握拔管指征,减少误吸、窒息的发生。

2.3.2 

全麻患者在尚未清醒前去枕平卧,头侧向一旁,躁动及疑似躁动患者双手放于身体两侧,用特制约束带固定;双脚微曲,膝下垫一软枕,用扎脚带固定,松紧适度,以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为限度。

2.3.3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专人专职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2.3.4 加强保暖措施

患者往往因手术时间长、术中输入大量冷的液体,加上手术室环境温度低、出血、大量体腔液丢失、冷液冲洗腹腔等原因,造成低体温。护理人员加强室温监测,根据病人情况,适当提高温度;加强保暖措施,穿自制的棉衣、棉裤;输入的补液给予适当物理加温,将液体放入保温箱或50℃温水中保存,减少低体温的发生。

2.3.5 减轻疼痛

手术患者往往因手术造成的损伤,加上独自在陌生的环境中,任何不适的因素均可诱发疼痛。我院针对这一现象,加强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力度,与患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耐心回答患者的每一个疑问。苏醒期对敏感患者派资深护士专职护理,通过抚摸患者肢体,安慰患者心理,传递“你很棒、你真行”的眼神,讲解手术过程的顺利及术后摆脱病魔的遐想等,提高了患者的痛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使患者顺利地度过了苏醒期。

3 结论

全麻苏醒期是停用麻醉药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或清醒的时期,也是最易发生危险的时期,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具有娴熟的护理技能,扎实的相关知识,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关心、爱心,对苏醒期患者的情况要心中有数,有预见性地对患者进行护理,我院运用特制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喻宏.全麻术后躁动患儿的安全护理50例.当代护理,2003,19(5):32.

第6篇:全麻病人术后护理措施范文

1观察

全麻苏醒前,应有专人看护。在全麻完全苏醒前注意监护生命体征、循环、神志的变化。应保证氧气的供给,连接监护仪的各条导线,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开放静脉,监测肛温、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听取麻醉师介绍术中情况。通过观察瞳孔、神经反射、脉搏、呼吸等估计麻醉深度,如瞳孔大或正常,睫毛反射存在,呼吸浅速,表示即将苏醒,应密切监护[2]。

2护理

2.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要在手术前开始。多数患儿为初次手术,他们对手术缺乏认识,较大的患儿可能有紧张、焦虑,甚至恐惧。较小的患儿也可受其家属的影响表现烦躁、哭闹不安。因此护士应该在手术前多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交流,根据患儿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等个体差异,结合病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的介绍与其疾病有关的基本医学知识,讲解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应措施。取得患儿的理解,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感、绝望感,使患儿及家属都能积极配合治疗[3]。

2.2预防意外损伤全麻苏醒期常出现躁动、意识不清、幻觉等表现。患儿常会不自觉地拔除氧气导管、胃管、静脉点滴等。因此应对患儿进行保护性约束,双手进行功能位的固定,一旦躁动发生,应明确原因,去除诱因,耐心解释及安慰患儿,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患儿镇静剂[4]。

2.3呼吸的观察及护理

2.3.1手术后带气管插管回来的患儿根据病情及麻醉深浅选择呼吸机辅助呼吸或连接气囊给氧。在未拔除气管插管前,应保证气管插管固定牢固,患儿须安静,以防止患儿因躁动导致气管插管脱出。也应保持气管插管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氧气的供给。患儿麻醉完全清醒后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拔除气管插管。

2.3.2手术后未带气管插管回来的患儿应使其平卧,肩下垫一肩垫,头部后仰,下颌抬高,保证气道开放,防止因舌后坠引起窒息的发生。必要时可以放置口咽通气道。患儿麻醉完全清醒后可以去除肩垫,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宜卧位。

2.3.3对呼吸道分泌物多的患儿应及时清理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误吸及窒息的发生。注意观察患儿呼吸的频率和节律,有无喉痉挛和喉头水肿的发生,一旦发生应保持患儿安静,减少耗氧量,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和激素类药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2.4呕吐的观察及护理手术后应保证胃管放置位置合适,并开放胃管,定时抽吸胃液。一旦患儿有恶心、呃逆等表现时,应将患儿平卧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抽吸胃液,防止误吸及窒息的发生。

2.5体温的观察及护理术中暴露过久,低温麻醉等可使患儿术后有寒战、体温不升、末梢循环差的表现,应注意保暖,并逐步复温,在复温的过程中防止烫伤,同时注意体温的变化避免高热的发生。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也有一些患儿麻醉后受药物的影响出现高热的表现,应及时给予降温处理,在麻醉未完全清醒前应用物理降温,尤其注意头部降温,以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

3讨论

在全麻苏醒期护士密切的监护能预见一些护理问题的发生,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可以降低护理问题的发生的几率,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使得患儿顺利度过全麻苏醒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姜寿葆.外科学及护理.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67-68.

2李学增.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79.

第7篇:全麻病人术后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全麻腹部手术呼吸影响因素护理

近年来,全身麻醉随着理论和技术的日益完善,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腹部手术。但全麻是较诸其它麻醉影响病人的生理状态最显著者[1],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更为明显,这种对呼吸的影响,常常延续到术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或二氧化碳潴留等并发症。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全麻腹部手术后,不同部位的手术对呼吸所造成的影响程度不同。为此,我们收集共50例全麻腹部手术病人,分为上、下腹部二组,对术后相关的呼吸指标进行对照分析,以便能根据分析结果对全麻腹部术后的病人进行有效的呼吸系统监测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下面就将我们的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1999.8-2000.8间,分别选择全身麻醉上腹部和下腹部手术患

者各25例,无严重的心肺疾病。上腹部组:男性11人,女性14人,年龄26-66岁,平均57岁,其中胃手术7例、胆道手术10例、脾脏手术4例、贲门手术2例、胰腺手术2例。下腹部组:男性13人,女性12人,年龄25-68岁,平均56岁,其中结肠手术12例、直肠手术13例。

1.2方法:二组患者分别在术前一天和术后六小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和氧饱

和度,用Microlab3000Series(MicroMedicalLtd,U.S)仪测定肺功能指标,并观察呼吸情况。二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术后分别收集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aO2)、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指标,其中VC、FVC因受年龄、性别、身高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故用实测值占预计正常值的百分比(A/P)来表示。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用SSPS统计软件包处理,统计结果显著性标准定为P〈0.05。

1.3结果:

全麻上、下腹部手术后六小时各项呼吸指标比较结果见表1。从表1看,二组在PO2、SaO2上存在明显差异。由于术后六小时,受麻醉抑制、体力不支、切口疼痛等因素的影响,上、下腹部手术患者所表现的VC和FVC都比正常预计值有明显的下降,其中,VC比较有明显差异性。

表1术后六小时二组呼吸指标比较

2.讨论

人们认为术后肺部并发症与术后肺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有关[2]。全麻上腹部手术由于手术部位邻近胸腔,创伤刺激、神经反射和炎症反应对膈肌、胸腔、肺部所产生的影响比较大,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2.1膈肌和胸廓的影响。膈肌运动是维持正常胸腔压力和肺部膨胀所必需的。上腹部手术横膈向头方向移位,可使胸腔容量减少500ml,全身麻醉下的胸廓、肋骨架内径的缩小,以及中心血容量的增高(约300ml)等都可使胸腔容量缩小[3],导致胸肺顺应性降低。这种影响虽然会随手术的完成、麻醉的消退而解除,但呼吸功能却需要在术后比较长的时间内才能恢复。另外术后腹腔的膈下积液、膈下感染,会引起膈肌痉挛。术后胃肠账气、胃潴留、胃扩张,致腹内压增高,膈肌上升,都会导致肺活量下降,引起限制性肺功能障碍。从表1测定的VC看,上腹部比下腹部手术有明显的下降(P<0.05)。

2.2切口疼痛。上腹部手术切口位置高,接近胸部,随着术后麻醉的消退,切口疼痛感会越来越来明显,患者由此惧怕深呼吸和咳嗽,只能作浅而快的呼吸,且不能及时将气管分泌物咳出,而影响有效呼吸。另外,疼痛可引起骨骼肌反射性紧张,导致胸肺顺应性下降,肺通气不足,产生低氧血症[4]。从表1看,上腹部比下腹部手术SaO2有明显的降低,虽然绝对值不是很低,但不加以重视,必然影响呼吸生理功能。

2.3神经反射刺激。手术操作时,牵拉、损伤、压迫上腹部相关神经,反射性刺激肋间神经、膈肌神经以及其它辅助呼吸肌的支配神经,使胸廓、肋骨架内径缩小。加之全麻手术抑制迷走神经兴奋,从而抑制了呼吸中枢与肺脏之间正常的反射传导。虽然在术中,可以通过麻醉师的辅助呼吸,保证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但术后仍可表现为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肺功能减退。

2.4肺动脉压增高。上腹部手术时,由于内脏血管收缩,引起中心血容量的增加,上腹部术后肺动脉压可有增高,可增高达70%之多,同时,肺静脉压亦可增高,引起肺血流的再分布,使肺血液较多地分布于(通气功能较差的)肺上叶部分,从而形成较明显的分流,这可能是上腹部手术后肺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5]

从表1发现,二组VC、FVC都有明显的下降,说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通气功能障碍,由于全麻刺激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可引起部分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二组FVC都有明显下降,因此,全麻下腹部手术对呼吸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3.护理对策

3.1术前护理

3.1.1加强术前知识宣教。,预防交叉感染,增加营养,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劝告患者术前术后戒烟,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术前进食易消化、少刺激的食物,按要求做好术前禁食及胃肠准备工作,预防术后腹胀、呕吐。

3.1.2呼吸功能锻炼。对上腹部大手术患者,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呼吸功能锻炼计划,以便术前、特别是术后能学会和应用,减少术后并发症。呼吸功能锻炼包括:1)深呼吸运动。鼓励患者在术前一周练习慢而深的吸气,在呼气末停滞1-2S后缓慢地呼气,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每分钟8-12次。2)有效咳嗽训练。教会患者先作深吸气后关闭声门,尔后胸腹肌骤然收缩,将气冲出呼吸道。3)束腹胸式呼吸训练。使用腹带绑住病人腹部,松紧适宜,以制造术后生理状态,加强患者有效的胸式呼吸,以代偿因术后切口疼痛引起的低效腹式呼吸。

3.2术后护理

3.2.1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六小时内,因患者尚未完全清醒,要密切观察患者自主呼吸的恢复情况,包括呼吸频率、节率、幅度、肺部罗音。一般全麻上腹部大手术后,48小时内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定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并观察中心静脉压的变化,避免加重心肺负荷。

3.2.2促进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回病房后,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一般患者清醒后,就给予低半卧位,使横膈下降,有利于肺部膨胀。术后六小时,每二小时翻身一次,鼓励床上活动,预防肺不张。腹带松紧适当,防止影响呼吸,如患者主诉切口疼痛剧烈,可适当应用止痛剂或镇痛泵止痛。鼓励患者作胸式呼吸,可减轻切口疼痛。当患者体力稍有恢复时,嘱咐患者每日作深呼吸3-5次,逐步增加,有利于改善肺部通气功能,同时,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肺循环和胃肠蠕动,有利于术后呼吸功能尽早恢复。

3.2.3保持呼吸道通畅。全麻术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在患者未完全清醒时,要防止窒息,对大手术患者,床边准备吸引器,及时吸出分泌物和呕吐物。清醒后,因患者无力咳嗽排痰,必须采用辅助的方法:1)辅助咳嗽法。即在病人吸气时或在咳嗽时,用双手保护切口,以加强咳嗽效果。2)手击震动法。医护人员用手掌半屈呈杯状形,反复叩击背部或胸壁,每次3-5分钟,用力适当,可使粘稠的分泌物松动,再配合有效的咳嗽即可排出。3)刺激咳嗽法。用食指和中指在吸气终末稍用力向内压迫胸骨炳上窝的气管,并活动压迫方向,来引起咳嗽反射。4)雾化吸入。用糜蛋白酶1支、庆大霉素8万、地塞米松5mg,氧气雾化,每次15分钟,每天二次,以稀释痰液,易于咳出。

第8篇:全麻病人术后护理措施范文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手术室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于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即设置设备精细化管理、患者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精细化管理。结果:麻醉后复苏护理取良好效果,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得到患者、麻醉医师、手术专家的认可。结论:精细化管理理念是提高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的有效方法,使麻醉后复苏护理安全优质高效。

[关键词]

精细化;手术麻醉;复苏护理;管理精细化

管理是我国目前护理工作者比较关注的先进理念,其实质是对科学执着追求,是一种上下共同追求极致的精细化思维方式[1]。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是术后在手术室内的重要的护理环节,时患者术后安全保障的第一道防线,如何做好麻醉后复苏护理,值的手术室护理人员探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床位数1300余张,年手术例数20000余例。全麻实施患者3000余例。

1.2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体会

①麻醉恢复室(复苏室)精细化管理。麻醉恢复室亦称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PACU工作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利用配备的各种设备和监测仪器,观察病人麻醉恢复过程,预防并早期发现手术和麻醉后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返回病房[2]。本院麻醉后复苏室配置合理,管理措施到位。复苏室位置合理,符合三级医院手术室布局管理要求,床位设置与手术间相匹配,能满足全麻术后病人复苏需求。室内环境相对无菌,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环境要求。室内设备、和监测仪、抢救药品齐全。专人负责设备仪器功能完好的监测和抢救药品(定位、定量、定类,班班交接并做好记录)的管理。②复苏室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精细化管理。本院麻醉后复苏护理由手术室N3级专科护士承担。麻醉复苏专科护士应具有一定麻醉学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能力,能发现病人的异常情况[3]。选择业务素质高、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5~10年以上的护师,派送到上级三甲医院进修或短时间内学习培训,以提高其麻醉业务素质,熟悉麻醉和复苏专业知识和理论,熟练掌握急救复苏知识和技能,具有独立操作麻醉监测仪和生命体征监测仪及急救用物等操作技术,并知晓各项监测数据的含义和其正常值范围,对出现监测“危急值”时立即报告并积极处理。通过多种途径如参加学说会议或优秀杂志刊物或网络学习掌握麻醉方面护理相关知识,经严格的考核合格才可负责复苏护理工作,同时具备判断各大全麻手术术后复苏时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应用评判性思维动态、客观判断病情变化,在异常情况出现后第一时间内发现,并给予(同医师)准确及时的救治。③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精细化管理。制定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科室拟定,手术室全体医护人员以“头脑风暴”形式讨论拟定,报医务科审查下发执行。每半年或1年修改1次。护士长组织培训学习和掌握标准和流程,同时制定出执行措施和考核细则,以提高标准和流程的执行力。严格掌握转出指征,密切观察复苏过程中病人的病情及生命体征,特别关注:自主呼吸良好的临床体征、血液动力学指标稳定、病人能准确定位、物代谢至安全要求再转入ICU或病房,手术室负责麻醉后复苏的护师亲自送病人到相应科室,并与他科责任护师床旁交接病人术中情况、复苏情况、现治疗护理内容等,并于次日探访病人。④复苏护理质量管理考核精细化。护士长负责考核。考核明确目的、意义、标准、内容比重、扣分分值。每周1次,考核结果汇总科内通报,存在问题明确责任人,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间。并循环执行考核流程: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实施—实施整改—评价—持续改进。

2结果

2013年1月~2015年1月,麻醉后复苏护理取良好效果,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术后复苏观察治疗的病人安全转出,得到麻醉医师和临床专家的认可,同时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和专科护理水平。

3讨论

麻醉后复苏护理,是对手术麻醉后病人进行严格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到病人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做后复苏室护理管理,是护士长的重要职责,精与细的管理模式是加强复苏室环境、设备、仪器、药品、护师、质量和流程管理的有效方法,是夯实复苏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精益求精的全程(过程与结果)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是提高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的有效模式,可使麻醉后复苏护理增效提质。

[参考文献]

[1]蒋联群,朱迎阳.精细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好模式[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6):406-408.

[2]谢岚,张粉玲.麻醉复苏专科护士的构建[J],全科护理2012,10(7):1987-1988.

第9篇:全麻病人术后护理措施范文

文章编号:1003-1383(2012)04-0611-02

中图分类号:R 614.20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4.074

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全身麻醉在麻醉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静脉复合麻醉由于安全、可靠、可控性强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而全麻复苏期间病人的安全护理,则是保障病人生命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复苏室(PACU)2012年3月收治全麻术后带气管插管的复苏病人327例,经过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均安全返回病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12年3月我院PACU收治全麻术后带气管插管的复苏病人327例,其中男162例,女165例,年龄1~89岁,平均年龄45.50岁。肝胆外科手术108例,骨科手术81例,泌尿外科手术69例,普通外科手术64例,脑外科手术2例,内科纤支镜检术3例。

护理措施

1.临床观察 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是麻醉后重要生理功能全面恢复期,手术结束、麻醉终止并不意味着麻醉作用的消失和主要生理功能的完全复原,此期病人的保护性反射不足,其潜在的危险性并不亚于麻醉诱导期。因此病人入PACU进行复苏时,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听诊双肺呼吸音的情况,以及神志、瞳孔、面色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呼吸循环的护理 观察、记录气管插管的位置,并妥善固定,防止气管插管扭曲、脱出或滑入一侧支气管;听诊双肺呼吸音的情况;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保证氧气的供给。手术期病人的体温由于受物的影响,加上手术部位暴露时间过长,以及环境温度过低,容易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低温和寒战。因此术后患者应注意保暖,天气寒冷时应提高室内温度,必要时应用电热毯预热床单。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要保证呼吸机的正常运转;注意呼吸机的各个环节有无漏气;防止呼吸机管道扭曲、呼吸机接头与气管插管脱开;正确设置呼吸机参数;正确处理呼吸机报警;听诊双肺呼吸音有无啰音,适时吸痰。患者自主呼吸恢复且呼吸动度好时及时停用呼吸机。

开放静脉通道,保证静脉输液通畅,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

3.伤口的护理 观察患者术区伤口的情况,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渗血多时通知医生查找原因,并及时更换。骨科手术病人还应重点观察末梢循环及肢端感觉、运动的情况,及时发现神经、肌腱有无损伤。人工髋关节置换者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两腿之间放一厚枕,以防患肢外旋而使关节脱位。安置了伤口引流的患者,注意观察引流的情况,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折叠、扭曲、脱落。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如果引流的血性液持续增多,要警惕伤口有活动性出血,需要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及时处理。

4.拔除气管插管的护理 ①严格掌握拔除气管插管的指征:意识及肌力恢复,根据指令可睁眼、开口、舌外伸、握手等,且握拳有力,上肢可抬高持续10秒以上;自主呼吸恢复良好,无呼吸困难的表现;咽喉反射恢复,即吞咽反射存在;鼻腔、口腔及气道内无分泌物;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清晰;生命体征稳定。必须严格掌握好拔管指征,否则极易出现呼吸困难造成严重后果。如果病人意识恢复不理想,又不能耐受气管插管,则可适当应用镇静剂,待病人情况稳定后再行拔管。拔管时动作轻柔,拔管后给予氧气面罩供氧,同时还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喉头水肿、声音嘶哑、舌后坠的表现。必要时重新插管。本组8例患者拔管后出现舌后坠,经托下颌或安置口咽通气管道后,呼吸道梗阻症状均得到改善。

②了解术中手术及麻醉用药情况:全麻病人在送入PACU复苏时,应向手术护士及麻醉师了解患者术前有无基础疾病、术中手术情况及麻醉用药情况、麻醉插管的难度等,以确定拔管时机。

③妥善固定:全麻苏醒过程中,绝大部分病人对气管插管的刺激不能耐受,出现呛咳、躁动、挣扎等痛苦表现,有的甚至将气管插管自行拔出。因此,病人入PACU复苏的同时,应正确使用约束带约束病人的四肢,并加用床档保护,防止病人坠床、自行拔管等不良后果的发生。

5.心理护理 根据准确期望理论,向病人提供某种应激医疗手术的真实信息,将会减轻病人由于不了解手术而产生的害怕情绪,使其忍耐性增强[1]。本组5例患者,由于肌松剂的残余作用,拔管后自觉不能呼吸,加上环境的改变,内心极度害怕,经过及时向病人提供手术结束的信息,并告知病人所处科室,手术情况,床旁有医生护士守护,同时告知病人正确呼吸的重要性,从而消除了恐惧、害怕心理,使其耐受性增强,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全麻诱导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已受到临床广泛重视。全麻苏醒期的应激反应,包括导管刺激、吸痰、伤口疼痛、导尿管和胃管的刺激、躁动、挣扎、植物神经释放反应、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兴奋和反射等综合因素[2]。因此拔管前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确保病人安全。在全麻复苏期间,首先应注意观察病人神志变化,清醒状况。可通过观察病人瞳孔、神经反射、脉搏、呼吸等来估计麻醉深度。如瞳孔小,浅反射消失,脉搏慢,呼吸深而均匀,表示麻醉程度尚深,短时间内不会苏醒。反之,瞳孔转大或正常,睫反射存在,眼球转动灵活,脉搏略速,呼吸浅、速且不规则,表示病人即将苏醒。此时护士要加强巡视,警惕病人躁动,特别注意病人安全,防止坠床[3]。本组病人复苏期间生命体征稳定,完全清醒,能按吩咐咳嗽并进行肢体运动,安全返回病房。

总之,全麻复苏期是麻醉状态的延续,是一个病情变化迅速而复杂的过程,患者在瞬间即可出现严重的、致命的并发症。复苏室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能力,严密守护在病人床旁,保证医疗安全,减轻病人的痛苦和负担。

参考文献

[1]吴均林,林大熙,姜乾金.医学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39.

[2]祝惠琴.全麻苏醒期病人的应激反应及其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3,18(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