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可视化物流管理范文

可视化物流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可视化物流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可视化物流管理

第1篇:可视化物流管理范文

关键词:化工物流方向;课程体系构建;典型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物流管理专业(化工物流方向)课程体系构建实施背景

纵观全国,目前很多中职校为了迎合当地家长和学生的需求,都开设了物流专业,但是其专业建设基本上是沿用其他专业的学科建设模式和经验,导致课程体系存在许多问题。上海市利用2004~2007年这四年的时间,开发了中职学校多个专业的教学标准,其中包括物流专业。

上海化工物流产业园坐落于金山区,作为上海市重点推进建设的四个专业化物流基地之一,建成后将逐步实现与上海化工区的供需对接,形成生产业的集聚区,打造与世界一流化工区相匹配,集产业、市场、信息为一体的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专业化工物流基地。化工物流基地的迅速发展导致化工物流人才需求行业范围扩大的状况。化工物流人才技能的培养需要专门化、系统化的学习,2009年在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实施了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工作,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确定了错位发展战略,专业培养方向被定位为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化工物流专门化方向。尽管物流专业错位发展战略得到了上海市教委肯定,但是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实施方案、课程标准等一系列后续工作尚未跟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石化工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开始着手进行化工物流方向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

2 物流管理专业(化工物流方向)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开发工作过程

经过市场调研与人才培养论证后进入课程阶段,课程开发总体经过三个步骤:(1)开发专业技术课;(2)调整公共基础课、拓展课、第二课堂;(3)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2.1 开发专业技术课

开发专业技术课通过四个步骤三次转换,实现课程体系专业性与职业性的融合(见图1)。

2.1.1 市场调研,进行实际专业岗位工作分析,提炼职业岗位能力并编制分析表,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论证

在确定开发化工物流专门化方向的前期,学校物流专业教师及学校招毕办(招生就业办公室)教师进行了前期的通过走访化工物流企业、利用暑假到化工物流企业认识实习、邀请企业专家加入学校办学指导委员会,邀请企业领导及一线班组人员到校与教师做交流讨论,组织已毕业在化工物流企业工作的历届毕业生到学校讲述他们实际工作情况等。通过以上多种方式的市场调研,学校物流教师将化工专业岗位工作按照化工物流管理流程,将实际工作中的各关联任务所需的技能进行归纳整合,形成具有职业特征、体现任务综合性、富有教学价值的理想工作,即提炼出岗位职责、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对象、工作方法、使用工具、使用方法、劳动组织间的相互联系、知识能力素养要求等方面。

2.1.2 校企合作团队开发典型工作任务,实现第一个转换,即实际工作向典型工作的转换,并行业企业专家论证

典型工作是指按照生产管理流程,将完成实际工作中的各关联任务所需的技能进行归纳整合,形成具有职业特征、体现任务综合性、富有教学价值的理想工作。

典型工作的开发应本着专业管理与应用能力递减原则,可以分三个层次:

(1)开发顶层典型工作群:具有设计规划与控制的综合能力。物流专业顶层工作群包括:如物流市场营销、国际物流货代与报关、物流财务管理、定制物流个性化方案等。

(2)开发中层典型工作群:具有运作、沟通管理的专向技能、专向能力。物流专业中层工作群包括:如编制配送计划并实施运输与线路的确定、仓储与配送作业、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等。

(3)开发底层典型工作群:具有操作、服务、收集等基本能力基本技能。物流专业中层工作群包括:化工物流设施设备操作、化工商品养护与管理、物流方案执行与客户服务等。

2.1.3 对“典型工作”进行教学加工,开发课程(解决课程如何来的问题),实现第二个转换即典型工作向课程的转换

教学加工应本着专业管理与应用能力递增的原则:首先,根据底层工作群设置底层课程,底层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物流业务流程、物流数据录入;第二,根据中层工作群设置中层课程,中层课程包括:仓储作业实务、配送作业实务、集装箱作业实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外贸单证缮制、化工物流设备使用与维护、集装箱作业实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最后,根据顶层工作群设置顶层课程,顶层课程包括国际货运、物流软件操作、物流作业实训、HSE实训、顶岗实习。

2.1.4 实现课程向学习情境的转换

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内的“小型”学习单元,它要在职业的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的背景下,按照学习领域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教学转换,它是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以及与职业紧密相关的行动领域职业任务在教学中的反映。以上的课程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将大的教学目标分解为学习领域的主题学习单元即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一个学习领域表现形式即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构成。

2.2 调整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技术课程要求设计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技术课接口部分内容,包括体育、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信息技术基础。

专业课的构建原则要遵照职业成长规律与认知规律,由浅至深,从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任选课。

2.3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以能力为本位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专家论证)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体现能力的基础性、连续性、支撑性和递增性。

2.3.1 制定基于规格教育的课程群即公共基础课:包括体育、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信息技术基础等。

2.3.2 制定专业课,包括:

(1)基于支撑与关联的课程:是关联性与支撑性的知识,主要用于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课程群。包括化学工艺概论、物流地理、物流业务流程、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物流实用英语、物流法律法规。

(2)制定基于功能的课程:是系统化应用知识,用于培养学生专项技能和能力的课程群。包括仓储作业实务、配送作业实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外贸单证缮制、物流数据录入、化工物流设备使用与维护、集装箱作业实务。

(3)制定基于经验到形成策略的课程:系统化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群,包括国际货运、物流软件操作、物流作业实训、HSE实训等。

2.3.3 制定专业拓展课包拓商务礼仪、顶岗实习等。

3 条件保障

3.1 师资条件

学校搭建了一个校企合作平台,邀请了众多企业包括多家化工物流企业加入学校的办学指导委员会,企业吸引学校学生实习、就业,学校邀请企业专家直接参与学校教学,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参与到实际工作,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初步形成。一般而言,由校内专任教师讲授理论课,校外兼职教师教授操作实践课、或者企业制定科目。其中,共有专任教师8人,以富有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为主,全部物流教师都具有物流行业的职业资格,学校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共聘请到5位化工物流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教师队伍实践能力强。

3.2 实训室条件

实践教学是本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实施“工学结合”特色教学的关键环节,主要通过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目前,物流管理(化工物流方向)专业即将建成的校内实训室9个:集装箱港区实训室、化工国际物流实训室、物流营销实训室、液态料收发实训室、化工运输模拟仿真实训室、化工物流仿真实训室、化工储运设备使用维护实训室、化工物流HSE实训项目、化工仓库操作管理实训室。在上述实训室里,学生可以按照化工物流岗位技能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另外,一些有一定危险性和难以在校内完成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校外实训企业完成,目前,与专业紧密合作的化工物流企业有上海中石化工物流、金石化工物流、中外运、孚宝、华谊天原化工物流等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组织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课程开出率,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使实践教学充分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4 体会与思考

目标所构建的物流管理专业(化工物流方向)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企业调查为前提,加强专业建设;以岗位目标为基础,找准人才培养定位;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开发“理实一体化”的新课程;以技能为核心,整合对应知识;并在职业情境中把“学会做事”的工作标准落实为“把事做好”的教育标准。该课程体系经过教学实践及企业检验尚需时日,因此今后对所构建的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根据企业及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课程科目及内容,真正达到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结构优化、内容先进、能适应岗位需求和将来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史晓原.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研究[J]. 学理论,2010(8):272-274.

[2] 孙巧玲. 论技工学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信息,2011(17):443.

[3] 田博坚. 中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实践研究[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第2篇:可视化物流管理范文

关键词:物流信息处理;新媒体技术;物流管理

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到来,中国经济的崛起给物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物流业中普遍存在的效率低、安全性差和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仍然突出。新媒体技术在信息服务方面有先天优势,在新媒体技术下对物流信息处理进行优化,对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有积极意义[1]。

1我国物流业在物流信息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相对落后

物流的合理化是物流管理追求的总目标。达成物流合理化的手段包括了规模化、共同化、服务化和社会化,其必然要求物流资源的共享,当然包括了最重要的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但是,目前物流行业里企业和企业之间一般是各自为政,还处于物流信息数据资源分散、信息交流不佳的状态。企业相互之间形成了信息化的孤岛,缺乏互通互联的物流信息共享机制[2]。

1.2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水平较低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的数据,中国现有物流相关企业已超100万家。但是,除了头部的几家企业,大部分物流公司对先进的物流信息化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并不高。总体上,各种不同的中小型物流企业都存在着信息技术应用层次低,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不高等相同的问题。

1.3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更新滞后

随电子商务相关订单的激增,物流管理效率仍有很大的待提升空间,其中关键的因素在如何用物流信息统筹规划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和配送整个物流过程。此过程需要强大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但是,目前中国大部分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仅处于能够用的状态,并没有形成主动更新的态势。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更新需要相关软件供应商的投入,软件和平台的开发需要“因地制宜”,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直接套用国外的成熟的系统。结合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且物流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水平较低的情况,并不能很好地与物流信息化供应商互利互惠而形成良性的发展状态,最终结果是相关软件供应商技术欠缺和管理系统软件更新落后于行业实际需求。

2新媒体技术对物流信息处理的影响

以条码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软件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技术当中发展最迅速的,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新媒体技术的加入使得物流信息技术在综合应用的时候更加顺畅。

2.1移动终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使物流信息处理更加高效

移动终端具有无线性、便携性、简单性、移动性、连通性和个性化等特征,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作业十分明显。在主要为个人服务的快递行业,利用移动通信技术,物流管理系统的管理中心可将收件单传输到各个正在移动的快递业务员的移动终端上,业务员可以根据信息到达收件点,通过移动终端,业务员可以将采集到的发件信息通过无线终端上传到物流管理系统;在企业方面的物流配送中心,办公区利用物流管理系统可以将收货单通过无线网络传到收货员的移动终端上,通过移动终端的扫描可以完成入库作业。在运输方面,每个物流节点的工作人员可以移动终端采集货物的数据,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时更新物流信息,管理中心可以随时掌握实时数据,物流管理系统能实时调配数据反馈给以智能手机为移动终端的客户。

2.2信息安全技术使物流信息的传递得到保障

物流信息在产生、储存、传递到利用的过程都需要保证不能被泄漏和破坏。首先,物流是服务行业,强调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物流信息必须十分强调保密性,信息加密技术通过专门的密钥算法,能确保物流信息得到有效保护。其次,准确性是物流信息处理的根基,准确性本质上是需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防火墙技术和病毒防治技术等信息安全技术能确保物流信息在储存和传递的过程中受到保护而不会被蓄意篡改,保持原来的状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再有,为了明确发货人、收货人和物流方三方的权利和义务,需要保证物流信息的不可抵赖性,网络存储技术可以让信息在使用和传递的过程中在系统中留下既定的痕迹,保证物流信息的不可抵赖性,利于物流业务的发展。

2.3数字视听技术促使物流信息可视化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使得物流、商流和信息流需要面向所有用户,使得物流信息的可视化非常必要。利用GPS、GIS和数字视听技术,物流信息的传输、处理和控制在整个物流过程已经基本实现可视化的转变。针对发件人,上门取件信息图像可视化、发货数据图像可视化提高了物流前端的服务质量;针对面向客户的物流业务员,客户交件信息图像可视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针对物流系统管理中心,订单调度数据图像可视化保证了物流管理过程中的有效运作;对于收件人,上门派件信息图像可视化提高了物流后端的服务质量;对于所有参与角色,物流运输信息图像可视化都对其工作安排有所帮助。

3新媒体技术下物流信息处理优化分析

3.1增加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移动手持终端的使用

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信息处理的基础。BarCode技术结合物流手持终端能快速写入和读取货物的详细信息,能快速处理收货、入库、盘点、出库、派送等多种物流信息的变化。RFID技术通过无线射频的方式,采用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手段,对电子标签或射频卡等记录媒体进行读写,能短时间完成批量的数据交换,能无视各种障碍建立数据连接,物流手持终端也能成为简便的RFID阅读器。GPS、GIS和移动手持终端的结合,能让物流管理中心及时了解每个物流业务员的位置,便于利用运筹学完成物流资源的调度。此举能提高物流管理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也明显有利于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建设[3]。

3.2建设可视化智慧物流管理系统

可视化物流管理平台的搭建,在监控层,可以利用5G通信技术和视频监控设备,完成现场可视化和作业可视化。在展示层,运用3D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物流设施、设备建模,结合GPS、GIS等信息技术,可以完成身临其境的可视化建设。在信息层,将收集到的物流需求信息、物流资源信息和物流控制信息等转换成图形图像的形式,完成问题可视化、状况可视化和管理可视化。可视化智慧物流管理系统在主动方面可以利用可视化的技术进行各项物流业务管理,被动方面可以设置预警和报警,能及时防范风险。此系统的目标是做到安全、智能和高效,对物流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和管理更加有利。

3.3在信息安全和便利之间取得平衡

据菜鸟网络统计,约70%的物流行业风险与技术有关,如系统有漏洞,账号的权限分配不当等。因此,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的使用是保障物流信息安全的重点。账号安全是业务安全的基本,利用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新的技术建设一套身份认证和授权的系统,能增加信息处理的安全性。在此,我们应该尽量确保信息安全,也希望可以不牺牲便利性。但用户的生理特征也属于个人隐私,除了在用户自愿的前提下,信息必须满足不能被随意调取的储存条件,区块链技术是能派上用场的一种新技术。对于物流行业纸质面单上的用户信息,通过既定的格式简化,把信息显示在电子面单上,配送员联系收件人时,用户的联系方式可以通过系统的算法加密处理,由系统直接联系。物流管理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最终目标是做到让管理“无感”,令“安全”有感。

3.4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敢于进行服务创新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消费升级需求逐年增大是中国的消费新趋势,网上销售增势良好,优质商品的销售继续保持增长,“品质消费”成为了人们的必然选择。因此,物流追溯就成为了热门的增值服务。物流追溯系统结合BarCode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可以做到防伪、货物追踪、产品追溯、提升品牌形象等。与如海康威视之类的视频监控行业的企业合作,还能做到货物的可视化溯源,能提供在线状态查看、视频回放、录像下载等服务。在5G通信技术的加持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货物在整个物流过程的直播也是一种不错的可选增值服务。在电子商务物流方面,快递公司应该随时能响应收件人的物流信息的反馈,能提供收货地址的更改服务,并且能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寄件人。在新媒体技术下物流业给社会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时应该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和方式,在用户的移动端要有官方网站、APP、各种软件的小程序等方式;其他端口方面,如:天猫精灵、小米音箱等各种AI语音助手网络终端也可以成为很好的信息处理手段。

4结语

综上所述,以数字视听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主的新媒体技术给物流信息处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在新媒体技术下对物流信息处理进行合理的优化,可以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和物流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白.新媒体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浅析[J].新媒体研究,2018,4(21):43-44.

[2]胡胜楠.我国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5):71-72.

第3篇:可视化物流管理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

1 概念概述

1.1 物联网及其技术

物联网的概念最先由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主要的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的结合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些主要的信息设备有:全球的定位系统、射频识别装置、红外线遥感技术、以及激光扫射装备等。目前比较常用的主要物联网技术有:EPC技术以及RFID技术等。EPC技术就是电子产品代码技术,其主要的作用就是降低供应链的成本以及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水平,作为一种编码系统,在物流中的主要应用就是在商品标签的时候加上这样的编码就可以将与其连接的动态数据进行识别,从而确定产品的状态。RFID技术适合用于比较灵活化、自动化的简单却实用并且易于操作的技术,不仅可以支持可读模式,还支持读写的工作模式。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标签、读写器以及天线等。

1.2 智能物流供应链

对物流供应链进行管理主要的围绕企业核心展开,主要管理的内容包括各种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等。对供应链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驱动企业的采购、销售、生产以及财务信息等活动。目前的物流供应链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成本控制、供应链的可视性、用户需求的增加、全球化以及风险的管理等。供应链目前无法满足与成本的波动同步的需求。并且在供应链的可持续性、与用户的亲密程度等方面都做得不够好,使得目前的物流企业在成本方面逐渐的上升。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实现物流管理的的自动化和便捷化。智能化的物流供应链的管理可以更好的降低物流在仓储上面的成本,实现在物流的时候主动的获取信息,并且在货物运输的途中实现对其主动的监控。主动的分析相关的物流信息,让储集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实现货物和物流的跟踪和管理,最终实现信息流和物流的同步。

2 物联网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将物联网应用在物流的管理上,一方面,体现了物联网应用于万物,实现人类和物理、信息技术的融合。高科技的物流管理技术和体系,提高了物流的管理效率,加快了业务的传输运送、方便了业务供应商和收货商,增强了企业的服务态度和素质,提升了企业的外在形象加深了企业与客户的联系,有利于方便企业与客户的合作。物联网为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提供了高科技的管理技术,强化了物流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扩大了物流的服务市场和服务范围。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利用物联网对物流进行管理,既是物联网在现代化的一种应用。其可以检验物联网在业务应用上的可行性,是检验物联网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物流管理采用物联网进行物流管理,是对物联网技术和物联网应用于万物的运作的支持。第三,物联网与物流管理的合作,相辅相成,实现两者智能化。综合地说,就是物联网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科技高智能平台实现了物物相连,物流的管理更为便捷,提高了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服务素质、拓宽了物流服务的深度和广度;物流管理利用物联网操作支持物联网技术和运作,实现了三网合一的运作。

3 物联网对智能化的物流供应链的影响

物联网的技术为物流的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可以实现物流产生的更大和更专业化。还可以实现同类资源的集约化,并且实现各种横向的整合。更专业主要体现在对物流的信息进行采集的时候,通过深加工,实现商品的流程整合和优化。而物联网对于智能化的物流供应链的管理主要的影响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实现信息的同步化和共享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供应链中的物品的同步跟踪,并且同时向所有与该商品有关的人传输所需要的实时信息和数据,不仅可以降低信息失真出现的概率,还可以实现快速的信息传输。物联网技术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实现其对信息的及时准确的预测, 并且最大程度的降低物流企业供应链的库存成本和水平。

3.2 优化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的管理水平

通过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转换,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可以将物流供应链的过程更加的优化,并且使得整个的物流供应链之间的管理更加的高效,同时降低人工工作中出现错误的概率,物流供应链的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和监控就可以更加的优化。

3.3 实现网络无缝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顾客愿意选择物流公司进行购物。而个性化多样的客户就需要物流企业加快对其进行反应的速度,保证加工和生产过程的敏捷和快速。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物流企业的成本增加。通过智能化的供应链的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对其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的控制力度。帮助企业再次的确定其对物资进行采购的路线、方法和计划,在降低仓库存储成本的同时,实现再造物流供应链的管理流程。

3.4 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

通过利用EPC技术,将每一个物品进行标签,在标签中加入可以对其进行跟踪的动态数据。这样就可以让任何一位与该物品相关的人员利用信息系统进行产品信息的实施追踪,了解产品的成分、制造的过程和使用的说明等。通过对物联网技术下的信息和价值链进行管理就可以实现物流供应链的可视化。

4 物联网对智能物流供应链的作用

针对物流企业的特点,物联网可以实现企业的所有相关的供应链从产品的产生供应商到客户全方位的动态化的管理。

通过将物联网的技术应用于整个的物流企业的所有供应链中,就可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将物流网运用与物流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中具有很独到的作用,具体贯彻到每一个环节的作用有:

4.1 生产环节

通过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所有零部件以及i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和辨别,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用人工的方式来鉴别的成本,还额可以有效的提高其鉴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4.2 运输环节

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所有运输的货物和车辆贴上在EPC作用下的信息技术标签,并且在运输的路线上面安装一些可以对信息进行接受和转发的设备和技术,这样就可以对货物的运输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跟踪,了解货物的具置和信息。

4.3 仓储环节

通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货物物流的仓储环节,不仅一方面可以实现对活存管理的信息化以及自动化,将存货的盘点技术实现由以前的人工盘点,变换成目前的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的自动化的盘点。还可以实现对库房的存货情况机械能准确和及时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与企业的内部需求情况进行对比,以此来做出及时的补货和其他的决策,避免无效库存的产生。

5 结语

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下,物流供应链的管理可以更加的高效和便捷,并且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实现其可视化和无缝化,有效的减低物流信息的失真。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高昆,马林艺,王丽.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管理平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1).

[2]左斌,姚瑶.物联网在物流产业中的推广障碍、影响与策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09).

第4篇:可视化物流管理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物流管理;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036

[中图分类号]F252;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02

0 引 言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推广普及和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更加重要的地位,同时,相关的物流需求业务也变得日益增多,且现今的物流管理模式已逐渐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而物联网的成熟,促进了物流管理的发展,提高了物流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为现代化物流管理带来希望。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管理模式进行了相关探索。比如,张世乐从物品进入库的角度阐述了物联网对现今物流管理的优化;施先亮从射频电子编码对物流产品踪迹的角度说明了物联网相关技术对传统物流管理模式的改变;Chui Young Yoon详细介绍了RFID技术对传统零售业以及物流管理方面的相关应用。虽然有很多学者做了相关研究,但都是针对某种技术对物流管理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没有从物联网对物流管理模式的整体影响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本文结合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在介绍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优化物流管理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介绍了利用物联网优化物流管理模式的方法和策略。

1 基于物联网的优化物流管理模式的相关概述

1.1 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指利用RFID、红外射线扫描仪、GPS等各类技术和器械,按照制定的标准规则,把任意产品和网络相链接,通过对内容消息传输,达到智能化甄别、追踪、监视和管控效果的一类网络。

1.2 物联网对传统物流管理的影响

物流管理一般是指利用基础原理和科学手段,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规划、协管和监控的途径和手段。物联网手段对传统物流管理模式产生了重大变革。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商品供应过程,增加视觉分析能力,降低供应过程的不可见性。物联网可以有效减少存储支出,增强对应库管能力。物联网可以帮助公司对整个物品供应销售过程进行可视化监控,帮助管理者有效整合资源。物联网能有效加快物流管理的F代化程度,也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应急能力以及对客户的服务水平。

2 基于物联网的优化物流管理模式的途径

通过事先指定相应的应对途径,采取相关措施,可以优化物流管理模式,使各项物流服务能以最佳的状态进行协作配合,同时降低相关支出,提高物流效率。物联网技术和现今物流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是信息化物流的基本模式,它利用物联网技术达到了快速、高效、准确的物流管理。本文从物联网建设、物流管理系统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传统物流管理模式的途径和策略。

2.1 企业管理系统严格遵守物联网通信标准

严格一致的物联网通信标准,可以帮助企业之间信息的整合和物流管理系统的整合,为进一步进行高效管理打下基础。所以,企业要积极响应国家和科研公共组织对物联网通信标准的制定,同时企业自身要严格遵守,这样在各个系统模块整合时,可以实现低耦合、高独立的管理模式,并且不影响企业之间数据的互通共享。所以,物流公司最需要做的就是遵守国家制定的物联网标准,以方便物流企业之间进行更好的管理。

2.2 建设依托各类物联网技术的信息采集端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物流模式的优化,提高了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同时全面的物流信息探测是优化传统物流管理模式的基础。全面物流感知依托物联网感知端设备,较常用的技术主要包含传感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等,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可以给物流管理带来巨大的变化。通过应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可以及时采集商品数据以及产品调度信息,获得这些信息后,可以进一步打造物流数据库,为进一步打造智慧物流夯实基础。较常见的应用有GPS全球定位系统在车辆输运过程中的使用,可以监控物流运输的全过程以及应对各类可能的突发状况,做到科学精细管理。

2.3 打造商品即时数据反馈系统

传统物流管理对商品输送这一块是“盲区”,企业管理者不能及时了解商品输送过程中的实时信息,这对商品的调度以及保护都是不利的。利用物联网感知端获取的实时数据,可完成对商品数量、流向以及剩余商品信息进行监控,尤其是对商品安全信息的采集,可完成对特殊商品的安全高效监管。通过商品的RFID技术和GPS技术,可实现收集商品的LBS信息,同时可实时对后台进行反馈。在物流管理全行程中,实现对每个商品的精细化数据收集分析。对产生的各个商品的实时信息,物流管理者可以对有问题的商品进行追踪和找回,对商品管理以及防范危险事件发生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2.4 基于物联网技术全面升级物流管理系统

现今的物流管理系统,仅仅具有对商品的调度功能,其已不适应现今物流管理的需要。通过使用物联网,可以实现物流管理中的资产、商品、数据以及实际物品的有效整合,所以传统的物流管理系统应基于现代物联网手段进行全面的改进和改革。基于物联网手段的现今物流管理分析系统,实现了对商品制造、存储、输运、售卖和使用的整个过程的全面、即时数据的收集和输运,使后面的信息管理系统,比如仓库管理、运输管理等,可以完成实时化的产品供应管理模式,以进一步的改进现有物流的效率低问题。

2.5 对物流业务进行全面重构升级

物流管理系统的全面升级,一定会影响现有的物流业务模式,同时也意味着需要对现有的物流业务进行全面重构升级,以此完全发挥物流管理系统所带来的好处和进步。在利用物联网手段的新物流管理分析系统前提下,传统物流业务的升级改造可以从这几点进行着手:缩减物流有效层次;实现业务模块化分离,将实地营销交给其他业务公司进行处理;物流管理科学化发展;将工作开展紧密依靠物流管理分析系统提供的数据分析结果。

2.6 构建特殊商品存储环境的及时反馈、监测系统

利用EPC、RFID技术以及Savant组件,对特殊商品进行及时数据反馈,包含温湿度、空气情况等各类数据,对商品信息反馈的频率进行人工智能调整,商品数据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传输给后台存储分析系统,系统根据反馈的内容,将分析结果发送给有关部门。同时,后台系统可以对异常数据进行预警,也可以实现智能化调整。比如,对温度的智能调整,可以防止易受温度影响的商品变质,因此,特殊商品的及时反馈、监测系统对特殊物品的监测具有关键作用。但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是一个复杂性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

2.7 构造以云计算为核心的云端管理分析系统

物流管理过程中,通过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将是海量的,传统的统计计算手段将不能满足对物流数据智能化分析的需要。通过构造以云计算为核心的云端智能分析平台,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物流数据的智能化分析,以完成ι唐返娜面分析、预警调度,帮助管理者高效的管理调度商品,实现物流管理信息的智能化。将物流管理分析系统,打造成以云计算为核心的系统,可以大大缩短数据分析处理的时间,帮助决策者及时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且对于优化现有的物流管理模式具有重要帮助。

3 结 语

随着互联网和经济的发展,现有物流管理模式已满足不了新时代的需要,因此,现有物联网技术是物流管理现代化的曙光。本文首先概述了物联网的基础理论,在了解物联网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描述了现有物联网技术对传统物流管理模式的重要影响。最后,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调研结果,提出了利用物联网相关技术优化物流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促进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提高物流效率,同时帮助物流管理者可以科学高效地进行商品调度和配送管理,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产业的迅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世乐,吴百峰.高密度条码在现代物流业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11(6).

第5篇:可视化物流管理范文

关键词:数字信息技术;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一、数字物流的定义

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物流行业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许多物流研究学者提出“数字物流”的概念。“数字物流”是指企业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及时获取并处理供应链上的各种企业信息.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的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标。

二、数字物流系统的架构

数字物流系统应该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市场(e―Marketing)信息管理系统。主要产品是物流服务、客户(电子商务的交易双方)与物流商以多对多的方式进行物流服务的交易活动。物流商作为系统中供应链的重要一环,根据物流一体化的原则,借助数字物流系统对客户、运输企业、配送中心、仓储企业等进行统一的调配管理。

数字物流系统的架构分为数字物流管理平台、仓库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跟踪管理系统等五个子系统。各子系统的功能如下:

(1)数字物流管理平台:实现内部、联盟伙伴及客户问的物流业务数字化。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数据实时流通,实现物流流程优化与智能化管理.提高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和效率。

(2)仓库管理系统:对传统仓储企业进行货物管理与处理的流程进行数字化改造,借助RFID等技术对入库、存货、出库、运输、帐单结算、统计查询等功能模块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仓储作业流程的电子化。提供仓储可视化浏览、远程货物管理等增值服务。

(3)运输管理系统:此于系统主要南议价、估价、调度、跟踪、委托、单证管理、财务管理、作业优化等功能模块组成。系统与流行的自动识别技术如RF、GPS/GIS系统可以进行无缝连接,在充分利用条码的系统内可以实现全自动接单、配载、装运、跟踪等 。

三、数字物流的功能

物流作为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渗透至社会经济生活中,直接影响着社会生活的便捷性、舒适性。随着物流作业方式的改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价值,信息驱动下的数字物流的发展为社会经济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数字物流在促进环境价值和经济价值形成的同时,随着作业方式的改善,更加人性化,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价值,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经济提供了更为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信息技术促进物流服务的快速响应,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有利于生活方式的改善。在信息的强有力驱动下,数字物流的服务功能体现得更为充分,能确保客户对订货便利性、对订货等信息的可知性、以及物流服务的敏捷响应。

(2)改善物流作业方式。数字物流通过改善物流作业方式,表现得更为人性化,减少了部分不安全因素。数字物流的虚拟化、智能化运营以及推动的物流作业方式的改善,减少了传统物流过程中诸多不必要的环节,从这层面上看数字物流也是一种高安全性的物流作业方式。另外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物流作业进行控制,如对危险领域的物流进行远程作业,可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作业人员的伤亡,吴晓等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物料搬运领域,用于解决危险环境中的搬运难题,并对铁路货场的搬运系统中的叉车作业进行了仿真。

(3)减缓社会压力。数字物流还有助于减缓部分社会压力,如减少交通拥堵、减轻劳动强度等。通过提供与老龄化社会相适应的服务,来为人们开辟一条可以安心生活的区域性社会通道。

四、数字物流的特点

(1)实时化:数据采集与物流过程同时发生,物流基础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同步地传递到整个物流业务过程。

(2)信息化:用计算机、条码设备、识别技术等来采集、传递、加lT、存储和处理物流信息.消除冗余加工过程,实现高度的物流信息共享,保证物流信息的准确性。

(3)集成化:通过计算机网络,借助于各层次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结口,将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结合为一个统一的系统,实现物流过程的一体化管理。从而可以为企业级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提供信息支持.为高层次的管理系统提供易于集成的完整的物流信息,便于决策层不仅了解结果。也能跟踪过程,实现信息的可追溯性,并能够利用数据分析结果做出实时的决策。

五、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的意义

(1)数字物流是时展的要求。数字物流是指在仿真和虚拟现实、计算智能、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和信息等技术的支持下,应用数字技术对物流所涉及的对象和活动进行表达、处理和控制,具有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和可视化等特征的技术系统 ]。数字物流是信息化、智能化深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新世纪物流的重要特征。

(2)数字物流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由能源驱动的传统物流,转变为信息驱动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化数字物流,是物流在新时代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动力。数字物流将更好地创造环境、经济、社会效益,极大地减少传统的固有成本,以向服务、成本、环境整体效益最优化发展。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是交织在一起的,数字物流对它们的效用通常是协同响应的。

(3)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物流系统较之传统物流技术,在效率、准确性、安全性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它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加强各种物流功能和物流形成的联系.打破了传统物流条件中各环节分立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既有利于提高我国大量闲置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有利于中小物流企业向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过渡。

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延罡.建筑企业的“数字化物流管理”初探[J]. 商场现代化, 2007,(1):67-69.

第6篇:可视化物流管理范文

关键词:物流管理;烟草精益物流;信息化平台;GPS定位

中图分类号:TN4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4)10-00-04

0 引 言

烟草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烟草行业的深化改革逐渐推进,现代烟草物流体系逐步在行业内建立和完善[1]。由于我国烟草企业长期处于专卖体制之下,烟草物流配送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运营,烟草零售户数量多、分布广,烟草配送网络庞大复杂、配送任务艰巨,导致烟草物流配送仍然面临很多挑战:第一,物流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管理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二,物流设备多处于老化状态,出现故障和操作差错的次数较多;第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未跟上时代的步伐;第四,物流自动化与信息化程度较低,物流信息的传递有待改进;第五,物流活动的工序之间存在衔接等待,并且等待时间较长[2,3]。针对烟草物流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深入推进精益物流建设,实现烟草企业物流向行业物流、行业物流向供应链物流的大转变。

本文将精益物流理论引入烟草行业的物流管理中,通过信息技术将物流中心生产业务数据、生产质量数据、设备运行实时状态、环境实时数据、货物耗材备件等资源实时信息进行整合,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进行监控、展示、分析,并提供个性化决策、分析功能,以满足不同层次管理人员开展精益化管理的需求。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加强管理、提高水平的精益发展模式,实现物流价值的增值,降低烟草行业物流成本,进而提升烟草物流建设与管理水平。

1 精益物流概述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 LP)[4]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John Krafoik在1990年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模式,其目的是要在一个企业同时获得最佳产品质量、最高生产率和极大生产柔性。根据烟草物流的特点发展现状,结合精益设计的四大原则――满足顾客需求原则、减少浪费原则、逐步完善原则和整体优化原则,精益物流具有以下几个原则[5]:

第一,以人为本。尽最大可能尊重和满足客户的需求,为顾客提供又快又好的服务,物流企业作为服务性的行业,客户就是企业的生命线,顾客的需求是供应链生产的原动力;重视员工培训,构建团结协作团队,培养业务操作员的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和节约意识。

第二,重视信息共享。使用信息化手段加快信息准确地传递,实现信息顺畅交换,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消除浪费,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三,以“精、简”为手段,消除各个环节的浪费。在物流过程中,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EDI、电子商务、条形码等)和通讯手段(GPS),使每个人在物流过程中实现增值,同时在组织机构上,纵向减少层次,横向打破部门壁垒,将多层次分工的管理模式转化为扁平的网络管理结构。

第四,注重时效,实行准时满足客户的需要。准时制生产(JIT)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也是制造业广泛应用的地方。准时制在服务业的应用重点往往是提供一次性的服务所需的时间方面――速度通常是服务业获胜的重要筹码。物流也是一样,保证物流及时配送到客户手中,不但是要优质的服务,同时准时也是非常重要的。

2 烟草物流配送精益化管理平台构建

2.1 精益物流运行管理模型

精益物流管理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精华的过程,为切实在烟草行业实现物流管理的精细化,企业需建立长久执行的、综合性的符合烟草行业物流特征的管理运行模型[6,7]。如图1所示,精益物流管理运行模型通常有三个层次:战略层、执行层、支撑层。其中,战略层以提供“最低成本、最佳质量、最高效率、最好服务”为烟草行业精益物流管理的战略目标,并明确精益物流管理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决策,不是一个短期过程;执行层根据烟草行业实际情况,形成可持续完善提升的管理机制,促进烟草行业精益六西格玛项目的选择、执行与评估,逐步推动烟草行业形成精益物流文化;支撑层为烟草行业精益物流的开展提供基础和支撑,支撑层的建设是精益物流必不可少的部分[8]。

图1 烟草行业精益物流管理运行模型

(1) 精益物流战略层。首先应树立以顾客需求为精益物流管理的核心理念,以建设烟草行业精益化物流管理应用体系为指导思想,提高行业对发展和建设烟草精益物流的认知水平和把控能力,充分认识到精益物流对实现企业服务价值的重要性。建设精益物流是新时期烟草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途径,把握好烟草精益物流发展与系统建设特点、规划目标、体系构建、运行管理等各环节的科学决策与实施,以优质、高效、低成本为企业战略,构建烟草行业精益物流管理战略决策。

(2) 精益物流执行层。根据烟草行业实际情况,形成可持续完善的管理体系,这个管理体系应该具备一套完善的精益物流指标,一套可量化的运行管理评价标准和改进识别体系,能够促进烟草行业精益六西格玛项目的选择、执行和评估,逐步推动烟草行业形成精益物流文化,同时坚持精益物流以价值流动为核心的流程观,以顾客需求驱动价值流动为核心,完善、优化、改进行业物流精确信息流动价值链、精细管理组织价值链、精算成本管理价值链、精准作业流程价值链,建立科学的行业精益物流应用价值链体系和运作机制,实现基于价值流体系化的流程管理,以最经济的方式提供精益物流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

(3) 精益物流支撑层。强调精益物流以持续改进和科技物流为核心的发展观,以物流标准化、绩效精益考核和管理信息可视为切人点,应用需求拉动式物流控制、卓越绩效管理、物流信息可视化等先进技术与方法,物流信息可视化等先进技术与方法,应用模式、基于数据流转的物流管理可视化应用模式和基于动态循环的绩效精益应用模式,并通过不断改进优化流程、技术应用方法和创新管理机制,加快提升行业精益物流管理水平。

2.2 烟草物流配送精益化管理平台

烟草行业物流配送精益化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软硬件信息技术、工作流计算模型和ERP资源整合理念的结合,将物流中心的生产业务数据、生产质量数据、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实时数据、货物耗材备件、车辆管理、送货管理(到货确认)、烟箱回收、上下游服务数据、部门工作流程信息化数据等信息实时整合和展示,全方位对物流中心信息化的综合建设或改造。通过统一的平台进行监控、展示、分析、日常工作流程管理,物流中心各部门岗位工作流程推动对软硬件资源的整合和精确管理,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提供个性化决策和分析功能,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管理人员开展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该管理平台对物流配送环节进行完整的信息化定义,对到货确认的方式进行业务过程的重新规划,以PC平台和PDA手持终端平台为组合核心,构建完整的服务零售户信息流转确认过程,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提高送货效率和安全性,并集成多样化功能,以模块方式,直观化地图展现方式等,将数据展示扁平化,和实际发生记录的数据结合,配合物流中心配送业务实现烟草配送精细化管理。

2.2.1 车辆管理模块

物流园区可视为一个封闭式停车场,进出园区内的所有车辆进行自动视频识别,车辆识别摄像头会对进出场地的车辆记录进出园区的具体时间,非物流中心内部车辆和服务工业车辆,其余车辆均识别为社会车辆,由门卫录入车辆进入园区的目的和原因。车辆管理模块运用GPS定位显示技术,将园区内所有车辆图表化清晰显示,并针对不同业务车辆有针对性的显示对应的任务信息,例如工业车辆的卸货信息、品规、合同编号、司机姓名等信息,配送车辆的配送信息、送货员、司机信息、历史满意度、配送效率等信息,扁平化、直观的展示车辆。

工业车辆进入园区后在入口会有工业车辆服务LED屏引导工业车进行停车,系统会根据入场和在场工业车情况数据进行停车位分配,同时在入库排序中进行卸货排序。 工业车辆的送货信息数据可以提前从中烟信息接口处获取。工业车辆完成卸货后,根据入场时间和卸货完成时间自动计算服务时间。系统初始化时对工业服务标准的时间数据进行阈值设定,工业车服务时间超过阈值后显示服务数据异常,有严重异常数据的,系统自动发起服务异常数据工作流,并发送相关岗位负责人或部门领导负责人。

配送车辆在配送离开园区和配送完成回到园区时,车辆管理平台通过自动识别摄像技术,记录车辆的进场和离场时间,并根据配送路线限定配送车辆出厂时间,超出配送时间的车辆系统提示车辆异常。配送车辆的定期维保申请、加油申请,通过PDA终端平台提交审批电子流,信息流转到送货部相关负责人和领导进行审批,然后反馈到PDA平台去申领维保经费和加油经费。

配送车辆对应配备PDA手持终端,手持终端嵌入平台延伸的专用服务平台,平台调度会在完成分拣后将配送订单信息根据优化路线列表,将配送任务信息发送到对应配送车辆的PDA中。配送车辆的配送记录和PDA使用记录对应,PDA以GPS记录的方式记录行车轨迹,同步记录配送路线和配送里程数,可以参考估算油耗成本,完成配送返回物流时,在办公室对PDA进行归档,并下载次日的配送派车单。PDA终端平台对单日完成配送任务的情况自动生成配送报告,反馈回系统平台。PDA手持终端和车辆、送货员为一一对应关系,系统对PDA硬件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2.2.2 配送管理模块

系统对所有配送车辆的配送记录进行跟踪和记录显示,对应的配送区域和配送规则可以跟踪物流中心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显示,并使用GIS地图的方式,直观扁平化的将配送数据展示在平台中,可以实时显示即时配送信息:当前配送的是哪一户零售户,下一零售户是哪个等。配送车辆目前所处的位置和行驶路线图在地图中进行定位显示,系统会将当日配送订单状态以进度条的形式进行直观显示,在界面右侧显示正在配送的订单概要或零售户概要。系统支持对订单或用户的配送状态的及时查询,支持根据车牌号或司机姓名查询车辆配送的实时情况。系统分区对各区配送车辆进行划分,便于用户定位和查询车辆。

(1) 派车单管理

配送前会根据每日实际订单数量和车辆装载情况对配送线路进行机动调整,此部分数据为派车单,是后台系统根据订单数据进行线路优化计算,每辆车每次派送对应一辆派车单。PDA手持终端平台以3G /WiFi连接方式,将派车单的数据信息发送到每一个送货员的PDA中去,并且在完成传递后进行数据完整性校验。由于原则上送货员、驾驶员和车辆为一一对应关系,可以根据不同送货员登陆PDA的不同账号进行识别,对应的下发次日配送的派车单信息,未完成数据下发的PDA账号在平台中给出提示或告警信息,以确保配送准备工作的正常进行。配送的派车单转化为电子表单,大幅度节约纸张资源,提高工作流程的精确性,配送前由系统将派车单和配送路线下发到对应车辆的PDA中,送货员根据派车单和配送路线执行派送任务,结合进出园区的车牌识别系统记录进出时间,计算配送效率。

(2) 用户确认管理

传统的用户确认管理方式是,每个零售户订烟的详细表单需要在配送中出示,同时由零售户进行签字确认,在配送完成后由送货员带回物流留底备查,确保配送流程完整性,但此环节数据及时性和数据传递存在疏漏和误差。西安市烟草公司物流配送精益化管理平台,使用PDA终端,将零售户订烟数据在同步派车单数据的同时同步到PDA系统中,在配送到零售户后,通过零售户用户卡(背面有零售户编码)、烟包一维码(订单编号)、送货员(PDA手持系统)进行三方确认的方式,能有效保障配送的准确性。

配送过程使用移动终端PDA,PDA中嵌入式软件平台提供丰富的多样化支撑功能,包含但不限于车辆维保、加油等正常业务申请,结合行车路线和配送记录,可以对车辆的成本和运行情况进行统一管理,提供关键字搜索和导出数据功能,提高车辆管理的精准程度,做到精细化管理。

2.2.3 微信智能终端平台

烟草物流配送精益化管理平台结合微信公众平台,在配送管理环节引入了智能终端观念,在用户的订单进入配送出发状态后,微信公众平台会给用户发送提示信息,将配送的订单信息推送到用户的微信账户上,用户根据推动的订单信息和送来的货物进行核对确认,然后进行三方确认,确认配送完成。同时用户也可以使用语音或者回复汉字的方式咨询自己对与自己订单的基础信息的查询。将微信的公众平台作为用户进行客服的一个重要途径,并且结合PDA的签收功能,将配送管理的智能化提到一定的范围。

微信公众平台主要以用户为中心,主要以配送前知会和配送后服务质量反馈为中心,用户查询功能为辅助,建立智能化配送服务平台。公众平台要包含以下功能模块:

(1) 配送服务管理

配送车辆出车前,在物流园区门口的枪击捕捉到车辆出车信息后,系统根据出车信息的送货订单用户情况,使用短信平台的群发功能自动将即将配送的订单数据推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便于用户预知收货,并且可以在收货时用微信的订单数据进行订单核对。配送完成后,根据配送服务情况,用户可以在微信平台上的对应订单信息后反馈订单服务状态,真实反馈和收集实际的配送服务数据。

(2) 用户查询

基本信息查询包含但不限于零售户个人数据、订单数据、订单状态数据等信息的实时文字查询,关键字的方式查询订单状态等。语音查询需要对接语音开发包,进行智能化语音识别,然后反馈用户需要的信息。

3 性能分析

通过将精益物流体系引入烟草物流管理中,进一步整合物流过程资源和数据,可有效解决物流配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得物流管理全程可视化、管理模式智慧化、成本控制最优化。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加强管理、提高水平的精益发展模式,实现物流价值的增值,降低烟草行业物流成本。与传统的物流管理平台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 建立了烟草精益物流配送管理平台。利用精益物流管理理念减小了业务流程的变异,可高效地完成全过程的具体业务操作,提升了烟草物流管理精细化水平。

(2) 精益物流最大可能地消除了供应链中的浪费,减少了时间与空间、人力与物力等资源的投入,缩短了生产节拍以及生产准备时间,准确理解顾客需求,提高了顾客满意度与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了烟草物流服务质量。

(3) 精益化的管理进一步改善了设施布置,减少了生产占用空间、有效充分地利用资源,减少了库存、降低了企业成本,可有效提高作业效率。

4 结 语

针对现代物流理论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烟草行业现代物流建设发展的需要,结合烟草行业的商品特征和现代物流发展的精益物流理论体系,构建了与烟草物流配送中心相适应的配送管理平台。该平台通过工业车辆、配送车辆管理、派车单管理、用户确认管理等模块,并结合微信平台,以PC平台和PDA手持终端平台为组合核心,对到货确认的方式进行业务过程的重新规划,构建完整的服务零售户信息流转确认过程,节约了管理成本,提高送货效率和安全性。该平台的建立,能有效促进烟草企业物流配送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郭强, 孙丰金. 构建烟草商业企业精益物流管理体系探讨与实践[J].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14(5):133-135.

[2]徐亚鹏. 物联网在烟草商业物流的应用研究[J]. 中国信息界,2010(8):12-13.

[3]薛雨萌, 张丹羽. 烟草物流配送中心精益物流体系建设[J].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14(2):101-103.

[4]周. 基于物联网的烟草物流建设应用探索[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6):31-33.

[5]葛治存,姚文娟,姚伟民. 烟草物流配送中心内流体系的精益管理[J].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10(8):91-93.

[6]张彩虹,徐林华. 关于烟草物流实施精益管理的探讨[J]. 物流管理, 2013(5):66-67.

第7篇:可视化物流管理范文

关键词: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体系

物流是为实现商品价值,使物质实体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活动。通过对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研究,指出物流是一种统一规划的系统,具有供应链的特征,表现出集约化优势。并进一步带来了物流系统的敏捷性,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使企业创造更大收益成为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讲,供应链就是物流网络的延伸,是产品与信息从原材料产地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增值服务。在这一认识条件下,必须强调供应链与物流网络的整合,并在供应链管理这个大环境下进行物流创新,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从而更加敏捷的应对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做到柔性化的经营。这不仅会推动物流在企业中的发展,使企业获得市场存在的依据和持续发展的动力,还会推动物流客户服务战略以及供应链管理战略本身的发展。

一、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特征

与传统的物流概念相比,现代物流在范围与边界、系统概念、性质地位、目标理念、服务对象、功能定位等方面表现出如下特征:

(一)现代物流管理是系统整合下的协作物流,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从商品供应体系的角度来看,现代物流不是单个生产、销售部门或企业的事,而是包括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等有关联企业在内的整个统一体的共同活动,从而使物流管理成为一种供应链管理[2]。从供应链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现代物流管理指挥着跨企业组织的物流作业,通过强化流通过程中所有企业的关系,以实现产品供应链全过程的价值和经营行为的最适化。

(二)现代企业物流是客户服务的物流,客户服务是物流管理创新的原动力

传统物流认为物流是“内部事物”,只对组织体内部产生影响,其服务对象是组织内部的生产或销售部门;现代物流认为物流是“外部事物”,其服务对象是组织体外的顾客。与此相适应,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以从产品制造转向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企业的物流活动也以客户服务为价值取向,同时向生产过程的上下游延伸。通过提供顾客所期望的服务,在积极追求自身交易扩大的同时,强调实现与竞争者顾客服务的差别化。

(三)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依靠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和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来实现企业各自的经营目标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化

信息已成为物流管理的核心,现代物流活动必须及时了解和反映市场的需求,并将之反馈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才能保证生产经营决策的正确和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创新研究

目前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还没有打破地域的界限和部门的垄断,还停留在将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简单的转型过程中,还没有真正以全球视角来看待物流管理。与跨国公司的全球物流管理战略和趋势相比,中国企业的物流管理尤其缺乏的是管理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动力。作为物流业主体的企业,应通过创新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其途径主要如下:

(一)物流服务理念的创新

树立新的物流服务理念,就是树立客户需求至上的理念。这就要求企业改变过去以规模效益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思想,建立适合于需求多样化,甚至实现客户化定制的新的物流服务。

需要导入先进的物流服务理念。物流作为连接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要求有很强的服务性。国外对物流业的界定是归属于服务业。因此,物流的核心观念是服务理念。要学习先进的物流运作方法,首先必须要掌握先进的物流理念,即客户服务(CS)的理念或客户价值(CV)的理念。通过与顾客面谈、顾客需求调查,第三方调查等,以寻求顾客最强烈的需求愿望是决定物流水平的基本方法。其次,以全面提升客户价值作为物流服务的目标。通过分析在供应链中是否为顾客创造了价值,是否提高了顾客的经济效益,是否实现相对于竞争企业顾客服务的差别化,以及用较少的成本扩大附加价值。

进一步加强物流服务内容的创新。由于顾客在服务、价值等方面的期望越来越高,物流管理必须以顾客为导向,重新定义和设计物流顾客化服务的内容,在运输、仓储、配送等功能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为顾客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物流服务。

改善物流服务方式创新的能力。企业要自始至终参与客户的物流管理运作,通过与客户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变传统的与客户“一单一结”的拣选交易方式为与客户共同制定物流解决方案的现代服务方式。当前不少物流企业建立与客户双方物流人员联合办公制度,或成立由双方物流人员组成的运作团队,及时处理日常运作中的问题,就体现了与客户协同工作的特点。

(二)企业物流组织创新

由于物流活动地理位置分散的性质,以及通常跨越一个行业运作的事实,可以说没有绝对的对或错的组织结构存在,加之企业所处环境的不同和企业自身特点的迥异,并不存在一种适合任何企业的物流组织设计方法。因此,管理者在组织方式的开发决策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创新。但是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开发物流组织创新存在一些一般的准则和模式。

1.物流组织由智能化向一体化转变。一体化的物流组织打破了以劳动分工和职能专业化为基础的物流管理方式,将采购、储运、配送和物料管理等物流活动组合成一个一体化的组织单元,形成企业内部一体化物流组织框架。

2.建立以流程为导向的水平组织结构。针对传统企业物流活动固有的效率损失,现代企业物流组织必须由过去的职能型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并把组织内部非增值活动压缩到最少,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方面的改善。同时,要压缩企业组织的中间管理层,缩短信息沟通渠道,消除机构臃肿、反应迟钝的现象,实现物流组织由垂直化向扁平化的转变[7]。

3.物流组织虚拟化。虚拟组织就是把已有的任务导向性企业和资源导向性企业网络组织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其具有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组织灵活性强,易于分散物流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借助自身物流运作的核心能力通过电子网络连接、整合上下游供应链成员来共同完成物流活动。因而,跨组织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便是虚拟组织能否顺利运转的关键。

(三)物流管理技术创新

物流作为企业新的利润源泉,其管理创新应以网络和电子商务为依托,通过集约化、现代化管理,实现厂商的零库存和少库存,减少产品运转周期,以适应企业物流管理的需要。物流管理技术创新的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高科技物流设施、设备,改善物流管理技术。我国企业要抓住入世的机遇,在积极发展物流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改造我们的物流设施、设备,包括定货、采购、维修、服务、交易、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这将有助于破除企业只盯着眼前的既得利益、把精力放在低水平的扩张及对本部门的垄断保护等落后的观念,从而缩小我国物流业与现代物流的差距。

2.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创新应以网络和电子商务为依托,通过集约化、现代化管理,改造传统物流业务流程,利用ERP、BTB、BTC和CRM、WEB技术将上下游企业组成一个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供应链网络。实现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部协商和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每一个过程最合理的增值。

3.以物流管理信息化带动物流管理现代化。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主要体现在物流信息化的开发与应用上。为此,企业应加大投入,建立计算机支持的物流信息系统。此外,多媒体技术也在物流活动中大显身手,实现可视化的货品排库功能,还为客户提供物品运送的实时查询。

(四)物流管理体制创新

必须建立、健全新型的物流管理体制并辅之以合理的运行机制,从企业组织上保证物流管理职能始终贯穿于物流服务的建设、计划、组织、协调等各个方面。如成立物流领导小组、设立物流处等专司物流管理部门,行使产前、产中、产后的物流管理职能,并对供应链实施具体的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也可以建立“物流协调会议”制度,由核心企业牵头,一月一次或不定期召开。也可邀请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列席,研究企业物流发展,推动重大项目,实施物流政策等。

参考文献:

[1]丁常彦,白云川,李砜.供应链上管理方兴未艾[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S1).

第8篇:可视化物流管理范文

物资调配中心的运营是要打破原有的按物资供应环节划分的分割式的职能管理模式,实现对物资供应链的全程管控。为物资调度配送平台前期建设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综合考虑各种实际业务运作情况,选择对天津市电力公司物资调度配送平台进行完善提升,提高物资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建立高效物资调配机制,统筹协调物资资源,强化物资供应过程管控,实现物资调配中心业务运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持续提升物资供应效率和保障能力。4物资调配中心二期建设的目标及范围物资调配中心的运营是要打破原有的按物资供应环节划分的分割式的智能管理模式,实现对物资供应链的全程管控。平台建设以物流服务为核心,以物资设备全寿命周期的业务综合管理为主线,配合各个业务环节策略管理,使北京电力物流服务中心全面实现电力物资信息监控中心、物流业务管理调控中心、物资技术服务中心的核心职能管理。

2物资调配中心二期建设方案

2.1智能监控

电力物资监控分为电力物资过程监控和电力物资状态监控:资产过程监控侧重于电力物资生命周期中的所有状态转变的控制和跟踪管理,物资状态资产监控侧重于物资装置的配置水平和运行质量,为电力物资质量评价和深度客户服务提供数据基础。目前物资流转业务的流程是属地公司上报需求,物资公司根据属地公司要求统一采购,物资中心统一入库,统一配送,属地入二级库后进入运行维护阶段,由于这种简单型供应链流程单一,跨度大,周期长,造成属地公司整个到货周期长达3-6个月,属地工作为正常开展物流业务,势必储备大量存货,造成物资总体库存偏大;优化思路是把以上简单供应链改造成复合型供应链,将供应链按属地公司、物资中心、供应商进行分层,缩短各层供应链的长度,进行局部优化,属地上报需求后,物资中心根据已检定库存情况分解成协议订单直接配送,属地到货周期可以缩短1-2周,属地存货大幅度下降;物资中心根据属地整体需求情况,增强物资中心存货容量、检定能力、配送能力,设置待检定库和检定库的安全库存,形成供应商-待检定库、待检定库-检定库的自动补货,这种库房内的安全库存驱动模式指导检定作业;供应商层面实现联合计划、联合预测、联合补货的运作模式,属地物资总体需求被层层分解成采购订单,保障物流业务开展。采购是物流服务的主要业务活动之一,为保证企业采购到适销对路的商品,必须认识、了解和管理整个采购过程,做好采购业务决策,加强对商品采购过程的监督,确保采购工作顺利进行。为了科学管理商品采购,企业根据自身状况,建立相应的采购流程,根据商品类型、品种,形成采购目录;根据供应商经营范围、水平、区域位置,确定采购渠道;进行供货洽谈、签订合同;完成商品检验与验收活动。按照商品需求、招标、投标、定标、采购、生产、运输、到货和验收过程,对商品进行从制作到到货的全程监控,通过GIS展示商品的运输位置。

2.2物流业务动态管理

物流业务的动态管理实现结合电力物资监控,实现对物流业务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物流业务的动态管理分为物资点业务调控管理和物资流转业务调控管理,同时实现对物资相关人、财、物的总体调控和管理。物资点业务调控管理是整个平台中最重要的部分,利用电力物资多维度过程和状态监控数据,结合政策及公司管理决策,直接对全公司物资主动可控业务依照电力物资特性进行整个生命周期分步骤、分权限的流程化调控和管理。解决业务处理和管理过程中信息传递滞后,管理层次重叠和控制不同步等问题。以统一调控的管理方式将物资管理和校验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提高整个物资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物资流转业务调控管理通过采用智能条码跟踪、立体仓储、集中配送等技术,结合供应链原理和物流管理技术对电能物资装置采购、入库、出库、仓储、配送等资产流转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调控管理。通过依据CRFR(协同计划、协同预测、协同补货)理念进行物资设备的统一招标、采购管理;通过采用智能条码技术实施过程管理;通过三维立体仓库技术,实现仓库的可视化管理;通过现代物流管理思想,集成现代化物流设备进行集中仓储、集中配送实现最优化库存,提高库存的利用率,降低综合成本;提升物资工作的整体管理水平。

3结论

第9篇:可视化物流管理范文

多层因素,催生智慧物流

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25万亿元,是“十五”末期的1.26倍。物流业增加值每多一个百分点,就会多10万个工作岗位。可以说,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脉和基础产业。2009年2月25日,金融危机时,国务院就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成为惟一入选的三产行业。

电商网购业务的蓬勃发展,对我国物流业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然而物流行业相对的落后状态已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时下我国社会物流成本相当于GDP的17%,美国上世纪就已低于10%。而该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我国每年就可降低物流成本1000亿元以上。市场研究公司 Yankee Group 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消费品和零售行业由于供应链效率低下而造成的损失每年约为 400 亿美元,相当于其销售额的 3.5%,只要看看堆满空集装箱的世界港口和跑冤枉路的集装箱卡车就能明白这一点。

此外,低效的物流供应链消耗了更多的油料,造成大量的碳排放,污染环境,损伤了产品竞争力。我们知道,汽车、轮船、飞机每天都在陆地、水面和天空留下碳排放的足迹,不但产生油费,还增加了成本。为发展绿色产业,时下英国的零售商会在产品包装上粘贴一条标签,标明碳排放量,当产品价格都一样时,顾客会选择碳排放量较低的产品。专家认为,也许不久之后,欧美国家会在碳排放标准上设置门槛,如果中国产品碳排放量达不到标准,或将失去出口的资格。为此,欧美零售商、消费者将来会选择更多来自巴西、墨西哥的产品,因为来自中国的产品运输路线太长,会产生更多的碳排放,大为增加经营成本。

以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推进我国物流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在成本降压、市场需求和技术革新的多层因素的推动下下,催生了智能物流(Intelligent Logistics System, ILS)。智能物流,又被称作智慧物流,源于IBM提出的“智慧地球”。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奥巴马提出将“智慧的地球”作为美国国家战略,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全面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智慧物流”风生水起,应用广泛成效明显

目前,不少发达国家许多大型物流企业、制造企业、零售企业的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化 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特征,很多物流系统和网络采用了最新的红外、激光、无线、编码、认址、自动识别、定位、无接触供电、光纤、数据库、传感器、RFID、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而这种集光、机、电、信息等技术于一体的新技术在物流系统的集成应用就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的体现。

随着全球技术的日趋进步与广泛推广,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智能交通系统(ITS)等亦纷纷进入国内一些企业和公用单位应用领域。我国一些大型企业现代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先进物联网技术特征,打造智慧物流。

时下,国内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新模式,实现智慧物流,以较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营管理水平。目前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智慧物流主要有四大应用:一是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二是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三是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四是智慧企业供应链。

德隆物流公司每辆配送车上都安装了GPS定位系统,通过网络与客户共享物流信息。被德隆物流运载的产品则在包装中嵌入RFID芯片,芯片具有识别各种产品特性的功能。通过芯片,在物流过程中,不只是物流公司,相关的物流客户都可以通过网络随时了解物流货物所处的位置和环境。而物流货物上的芯片,装卸时会自动收集物流货物内容的信息,卸货检验后,用嵌有RFID的托盘,经过读取通道,放置到具有读取设备的货架,物品信息就自动记入了信息系统,实现精确定位、入库,缩短了物流作业时间,提高了物流运营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目前,中远物流包揽了几乎所有家电企业的物流配送,如海尔、海信、康佳等。以海信为例,中远在西安、沈阳、天津等都设有制造工厂,如何把每一台冰箱以最优的路径、最低的成本、最低的碳排放量,准确无误地送到全国近八千个销售商手中,对中远物流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后来中远采用IBM的智慧物流管理系统,创建先进的自动化物流中心,基本实现了机器人队码垛,无人搬运车搬运物料,分拣线上开展自动分拣,计算机控制堆垛机自动完成出入库,整个物流作业与生产制造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与网络化系统。通过智慧物流系统,中远成功将全国分销配送中心的数量从100个降至40个,分销成本削减23%,节约了25%的燃料,并减少了10%~15%的碳排放,相当于种植283公顷阔叶林。

食品跟踪与追溯解决方案也是目前国内智慧物流的一个亮点。如在一个现代超市,各种食品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拿起一只苹果,再用扫描器对准苹果的条形码,瞬间,电脑屏幕上就出现了“运输”、“果园”、“超市”三个项目。点击“果园”后,苹果的生产厂商名称、生产时间、农药喷洒时间及数量、采摘入库时间、装车出库等信息都一目了然;再点击“运输”,运输公司名称、驾驶人及行驶路线等信息便自动展现在记者面前,而那些对温度有特殊要求的食品,还可以通过点击运输过程中的不同地点,轻松获知温度、湿度等情况。

而目前,无锡新建的粮食物流中心探索将各种感知技术与粮食仓储配送相结合,实时了解粮食的温度、湿度、库存、配送等信息,打造粮食配送与质量检测管理的智慧物流体系等。

企业如何创建智慧物流管理系统?

我们离智慧物流或已不远。先进的企业及其CIO应洞悉未来,先人一步,提前布局,把建设智慧物流迅速上升为企业战略,抢占先机,全面建设推广智慧物流,使之成为驱动企业未来发展的强劲增长点。

而未来在引进物联网、推进智慧物流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应如何未雨绸缪,遵循怎样的推进步伐、建设内容,创建企业智慧物流管理系统?愚以为:

一是建立基础数据库。建立内容全面丰富、科学准确、更新及时且能够实现共享的信息数据库是企业建立信息化建设和智慧物流的基础。尤其是数据采集挖掘、商业智能方面,更要做好功课,对数据采集、跟踪分析进行建模,为智慧物流的关键应用打好基础。

二是推进业务流程优化。目前企业传统物流业务流程信息传递迟缓,运行时间长,部门之间协调性差,组织缺乏柔性,制约了智慧物流建设的步伐。企业尤其是物流企业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客户的利益和资源的保护为出发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最新管理理论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包括观念再造、工作流程优化和再造、无边界组织建设、工作流程优化(主要指对客户关系管理、办公自动化和智能监测等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

三是重点创建信息采集跟踪系统。信息采集跟踪系统是智慧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信息采集系统主要由RFID射频识别系统和Savant(传感器数据处理中心)系统组成。每当识读器扫描到一个EPC(电子编码系统)标签所承载的物品制品的信息时,收集到的数据将传递到整个Savant系统,为企业产品物流跟踪系统提供数据来源,从而实现物流作业的无纸化。而物流跟踪系统则以Savant系统作为支撑,主要包括对象名解析服务和实体标记语言,包括产品生产物流跟踪、产品存储物流跟踪、产品运输物流跟踪、产品销售物流跟踪,以保证产品流通安全,提高物流效率。当然,创建信息采集跟踪系统,要先做好智慧物流管理系统的选型工作,而其中信息采集跟踪子系统是重点考察内容。

四是实现车辆人员智能管理。车辆调度:提供送货派车管理、安检记录等功能,对配备车辆实现订单的灵活装载;车辆管理:管理员可以新增、修改、删除、查询车辆信息,并且随时掌握每辆车的位置信息,监控车队的行驶轨迹,可避免车辆遇劫或丢失,并可设置车辆超速告警以及进出特定区域告警;监控司机、外勤人员实时位置信息以及查看历史轨迹;划定告警区域,进出相关区域都会有告警信息,并可设置电子签到,并最终实现物流全过程可视化管理。实现车辆人员智能管理,还要能做到高峰期车辆分流控制系统,避免车辆的闲置。企业尤其是物流企业可以通过预订分流、送货分流和返程分流实行三级分流。高峰期车辆分流功能能够均衡车辆的分布,降低物流对油费、资源、自然的破坏,有效确保客户单位的满意度,对提高效率与降低成本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车辆人员智能管理也是智慧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模式,在选型采购要加以甄别,选好选优。

五是做好智能订单管理。推广智慧物流一个重点就是要实现智能订单管理,一是让公司呼叫中心员工或系统管理员接到客户发(取)货请求后,录入客户地址和联系方式等客户信息,管理员就可查询、派送该公司的订单;二是通过GPS/GPSone定位某个区域范围内的派送员,将订单任务指派给最合适的派送员,而派送员通过手机短信来接受任务和执行任务;三是系统还要能提供条码扫描和上传签名拍照的功能,提高派送效率。

六是积极推广战略联盟。智慧物流建设的最后成功需要企业尤其是物流企业同科研院校、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各相关企业、IT公司等通过签订协议契约而结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战略联盟。战略联盟具有节省成本、积聚资源、降低风险、增强物流企业竞争力等优势,还可以弥补建设“物流企业”所需资金、技术、人才之不足。

七是制定危机管理应对机制。智慧物流的建设不仅要加强企业常态化管理,更应努力提高危机管理水平。企业尤其是物流企业应在物联网基础上建设智能监测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应急响应系统和危机决策系统,这样才能有效应对火灾、洪水、极端天气、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瘟疫、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对智慧物流建设的冲击,尽力避免或减少对客户单位、零售终端、消费者和各相关人员的人生和财产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实现物流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