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管理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初创型企业;人才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

一、引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各类初创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镇江市注册企业已达100053家,其中大多数为成立仅几年的初创型企业。此外,为了响应国家号召,镇江市政府与本地的几所高校合作,大力推进科技园区建设。镇江市高新技术孵化基地、镇江国家大学科技园、镇江市科技新城等园区在几年内先后落成,为镇江初创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但与此同时,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加之镇江作为三线城市,地区吸引力有限,本地的许多企业,尤其是初创型企业面临着人才管理的诸多问题,如人才的引进、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调度、绩效与薪酬的管理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镇江初创型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二、镇江市初创型企业人才管理机制现状

人才管理问题是镇江市初创型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一方面,受注重安逸的地域文化的影响,镇江本地人大都缺乏创业者所必需的进取心,这样的猫性性格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初创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克服员工的惰性心理,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成为了众多初创型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人才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尤其是员工的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流于形式、不切实际,很多初创型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陷入了瓶颈。

总的来说,镇江市初创型企业人才管理机制主要存在以下四点问题。

(一)以结果为导向,缺乏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资金问题是企业生存的关键问题之一。最初几年,初创型企业迫切需要盈利以形成稳定的现金流,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因此,初创型企业的绩效考核大都简单地以结果为导向,忽视了对员工日常行为的规范。镇江国家大学科技园中的某些企业便出现了类似的问题。例如,在人员招聘时,某公司对人事部只提出了招聘数量的要求。人事部为了减少工作量,往往在各大招聘网站上信息,几乎不怎么考虑这些网站投资与回报是否合理。由于未能形成书面的岗位说明书,新招聘的人员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内部培训才能胜任相应的工作。而管理者对人事部的考核仅仅停留在招聘员工的数量、新进员工的工作表现等方面,很少关注招聘的开展方式和招聘、培训成本的高低。

(二)绩效考核体系没有落实到位,薪酬激励不切实际

部分有前瞻意识的初创型企业制定了较为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但是考核结果与薪资脱节,导致绩效考核体系形同虚设。以镇江市科技新城的一家电气企业为例:该公司的绩效考核由财务部门负责。虽然公司人事部制定了一套绩效考核体系,但在薪资结算时,员工的日常薪资基本根据额定工作日按月发放,绩效考核体系几乎没有用处。

此外,部分初创型企业虽然认识到绩效考核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将考核结果与薪资挂钩,但在考核过程中并不注重公平与合理性。企业的绩效目标不根据现实制定,凭空想象,根本产生不了任何的激励效果,反倒让员工对公司的薪酬体系嗤之以鼻。

(三)误解公平的真正含义,忽视激励的作用

由于初创型企业的首要目标是求得生存,企业的管理者往往更关注经营业绩,并不怎么注重日常管理。为了不打击员工的工作热情,部分初创型企业实行“平均工资制”。短期来看,这一做法有利于保证公司内部分配的公平,提升团队的凝聚力。但长此以往,关键员工的价值不能通过薪资得到充分体现,导致优秀员工产生离职想法,不利于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员工薪资注重普遍公平,忽视激励,实则造成了真正的不公平。

三、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镇江市初创型企业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改进其人才管理机制。

(一)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并落实跟进

首先,初创型企业必须制定企业章程和详尽的岗位说明书。企业章程和岗位说明书将企业的总体目标分解为各个岗位的具体目标,它有助于解释企业存在的意义,同时在公司招聘、培训的过程中,方便新员工更系统地了解公司,形成对公司价值感的认同。明确企业章程和岗位说明书后,管理者需要根据企业的组织目标以及现实情况制定合理的绩效目标,采用目标管理法,制定绩效考核体系。虽然初创型企业并不适宜采用“360度考核”、“平衡计分卡”等绩效考核方法,但必要的考核指标必须加以完善,一些可控的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的方面也需要在考核体系中占据一定比重。

此外,绩效考核制度的有效执行也是初创型企业人才管理的关键问题之一。企业需要将绩效考核纳入到绩效管理的过程之中,全面掌控绩效计划、追踪、考核、反馈等各个环节,确保考核体系落实到位。绩效考核要公平公正,不可任人唯亲,而应任人唯贤,充分发挥绩效管理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二)薪酬制定要向优秀员工倾斜,注重激励在薪酬中比重

“平均工资制”的实行短期内虽然有效,但从长远来看,它不利于调动优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阻碍了初创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公司的管理者在保证相对公平的前提下,应适当推行“差别工资制”,保证优秀人才拥有足够的上升空间,获得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薪酬由基本薪酬、奖励、福利三部分构成。就像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大部分辛勤工作的员工也希望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初创企业的管理者应抓住员工“重收入”的心理特征,制定具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如“轻底薪、重奖励”――适当降低员工的基本薪酬,把减少的薪酬调整到奖励部分。此外,公司要设置专门的奖金以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充分发挥薪酬体系对优秀员工的激励作用,保证员工辛勤的付出能换来更高的物质回报。

(三)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紧密结合,奖励制定要合情合理

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是初创型企业吸引人才的优势之一。相比较成熟的大企业,初创企业的员工职级晋升较快。只要员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往往可以得到优厚的物质回报和精神奖励,不太需要考虑辈分的差别。

这种“轻职位、重收入”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初创型企业的发展,而该思想的形成与巩固,需要企业将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紧密结合,两者不论缺少哪一个或存在脱节,都不可能激活公司的沉淀层。为了避免出现过高的绩效目标,薪酬奖励的制定要切合实际,保证只要员工努力工作就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得奖励。对于工作能力强、态度认真的优秀员工,公司还应给予额外的物质与精神奖励。

(四)日常管理要规范,营造张弛有度的工作环境

优化日常管理有助于推动初创型企业的发展。此外,企业还应在日常管理中添加激励因子,比如晨会宣誓、口头赞赏等等。公开场合赞赏以及及时奖励都会极大地鼓舞员工的士气,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一般情况下,企业还应形成一种优胜劣汰的生存机制,绩效不达标相应的薪酬就越少,反之薪酬回报就越大。但对于初创型企业来说,应慎重使用“淘汰机制”。企业管理者只需要保证关键人才得到合适的报酬,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普通员工做好分内之事即可。将事务性工作交给普通员工,建设性工作交给优秀人才,创造一个张弛有度且具有竞争优势的内部环境。

四、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初创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初创型企业的管理者往往更加关注企业的业绩,忽视了人才管理机制的构建。此外,镇江作为三线城市,经济并不发达,本身就面临着人才流失等诸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本地初创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本文着重从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镇江市初创型企业人才管理机制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研究发现,镇江市初创型企业主要存在忽视绩效管理、缺乏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薪酬激励不切实际、日常管理混乱等问题。通过制定并实施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提升激励在薪酬中的比重、紧密结合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规范日常管理等措施,镇江初创型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才管理现状,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由于人才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影响因素难以考虑周全,本文主要选取了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今后将对初创企业的人才管理机制做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柴方,柴国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与改进措施探讨[J].管理观察,2015(10).

[2]林东明.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机制和提升策略[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5(03).

第2篇: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企业知识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对人的管理。一个企业在管理人力资源方面应该注意,帮助人们根据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总结反思,进一步发展和支持人们进行企业知识交流的技术及企业内部结构,使人们能够更加有效快速地获得知识资源,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使企业知识得到创新。综上所述,一个企业想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潮流下站稳脚跟,必须着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其中对知识型创新人才的管理尤为重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而全面极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使企业在现代竞争中找到地位。

1 基于知识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知识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是一致的。企业在进行知识自主创新时,关键在于处理信息,创造信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塑造新环境。在一个学习型组织中,企业不仅扮演信息处理器的角色,而是通过作用及相互作用创造知识,是一个促进员工同员工,员工同组织间的共享平台。知识管理的根本就是对人的管理,人力资源在企业竞争及知识创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知识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都是使追求人力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知识创新的催化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企业对其员工进行培训开发,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的主题,带动着每个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团队的知识创新以及企业的积极氛围的形成。一些郭伟的学者指出: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够推动企业知识创新向前进一步发展。基于团队工作的工作设计能够提供给员工更多的机会近距离接触协同工作,进一步鼓励员工进行知识共享的行为。

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从很多方面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带来贡献,例如授权与放权和谐发展的高绩效的工作实践能够使员工探索到并及时利用企业内部其他员工掌握的多种知识技能及方法,有利于激发工作激情。适当的增加对员工的培训能够使员工及时有效地掌握工作中最为实用的知识技能。刺激其在产品、管理实践及生产过程中萌生创新思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效果如下:在一个有效地组织结构中,企业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化管理,使人力资源知识在员工中转移共享,事项人力资源的增值,进而是企业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创新。

2 基于知识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注重职位胜任的人员配置。为了使知识得到有效的共享效果,每个员工之间必须具备知识共享的能力、机会及意愿,然而这些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密切相关。其中员工通过招聘、甄选、录用三个过程进入企业,其中甄选过程尤为重要。企业需要对不同职位对能力胜任的要求进行全面分析,这样才能使企业进一步明确职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技能,促进企业激发出更多创新方案,并且认真筛选相应职位员工。Pfeffe认为,创造一直优秀的员工队伍,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招聘程序。严格的招聘程序不仅需要关注应聘者的知识技巧及办事能力,更应该关注应聘者的忠诚度、主动性及适应能力等个人特点及发展潜质。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能够提高员工技能,然而员工的内在特质及潜能则只能在选拔过程中考核,一个真正适应相应职位的员工才能长期维持雇佣关系,为今后企业的生产进步及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组织通过招聘进行对员工的甄选,真正找到适合企业文化并且工作效率极高的员工可以加快建立并提升企业同员工之间的组织关系。

2.2促进知识共享的人员培训与开发

培训和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活动,能够促进知识和技术按照企业需要自由更改,使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应用得到更好的实现。员工进行的正式及非正式的培训及开发,能够使员工进一步接受企业文化,提高知识分享的有效性。企业可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以优化知识创新环境,是学习型组织各成员之间能够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重要信息。学习型组织如果能够良好运作不仅能够进一步从整体上知识型员工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学习组织成员之间要强调学习,提高组织成员之间的学习能力,相互激励知识创新,开发每位成员的潜能,培养成员的洞察力,建立组织内部的良性循环。企业同时应该为员工提供有效的科学技术支持,为企业培训创建一个良好的知识学习基础平台,构建完整的知识管理系统,进一步有效的挖掘并处理、共享新的知识,建立同知识管理相配套的数据库,保证知识的有效积累,协调企业内部及外部资源的联系,更新现有知识资源,提高并发掘企业成员的创新能力。

鼓励知识创新的绩效管理和薪酬机制。知识型企业的绩效管理不仅需要重视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考核及技能考核,同时应着重注意如何鼓励员工将自己的全部能力发掘并贡献给公司,增强成员之间的跨边界团队合作精神,是成员之间的知识进一步交流充分共享,促进企业应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实施通过知识贡献为基础和基于企业产出的绩效管理更加适合企业发展。企业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应纳入知识贡献行为和效果、学习分享的程度态度等内容,通过考核员工的企业的知识贡献使企业同员工之间到达一种互惠互利的模式,促使员工心甘情愿地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是整个企业加以学习即利用,带动企业整体绩效的上升,形成互相信任的企业氛围。其次,股票或期权同样是一种能够有效吸引、留住并激励员工的特殊报酬制度,促使员工将自身的知识全部发挥出来。知识型员工自我实现及岗位的变动渴望较为强烈,企业需要提出特殊的策略协调员工同企业之间的关系。因此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加尽心尽力为企业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维系知识共享氛围的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同组织之间的关系只要是通过影响员工对组织的承诺促进其知识共享与整合的意愿。企业的人员配置、绩效管理、薪酬激励、培训开发等多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确定组织同员工之间的不同联系,进一步传达组织对员工的不同期望,向员工展现企业的支持及承诺,使员工认同并支持组织建设,鼓励其更好发展,是知识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文化。同时,企业可以将部分权力下放,从根本上改变企业文化,引导底层员工参与创新,因此企业需要充分尊重员工个性,实现员工同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更好地强化人力资源体系的整体运作能力,并且形成一个使员工强烈地、长期的为企业服务的企业文化,带动整个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分享氛围,带动整个企业向上发展。

第3篇: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大多数出版单位完成转企改制以后,传统出版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经营上表现为市场份额减少,盈利能力下降。要改变现状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科学的管理机制包括生产流程管理、财务管理、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和质量管理等。通过制定一套既适应市场环境又适合自身特点的综合性管理系统,达到对企业的有效控制,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可以使出版企业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全面预算作为一种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编制与实施的预算管理模式,是具有规划、控制、协调、评价等综合性管理功能的工具和手段,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出版企业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运行效率,最终实现出版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二、出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指标体系

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中,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处于整个企业管理的枢纽地位。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和考评等一系列环节,以及众多信息的搜集、传递工作都离不开财务管理工作。所以应以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辅的原则设计预算指标体系。

(一)财务指标的确定

财务指标体系基本是按照“利润表”中的项目来建立,这样做的优点是:1、方便最终形成三大表即“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2、预算指标全面;3、信息反馈及时,通过每月的财务报表就反映出整体预算的完成情况;4、有利于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各个部门。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财务指标以“利润表”为基础来设计,但在实际工作中预算指标要逐步分解到基层部门及岗位,这时有些项目是无法分解或者基层部门无法核算的,比如税费等,只能由财务部门汇总计算;还有些项目是各个部门都涉及,若具体细分下去,企业将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各种社会保险等,本着效率原则可以将这部分预算集中到财务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来做,所以在预算指标体系里把这部分归到“其他项目”中。出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财务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非财务指标体系的确定

非财务指标在出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可以弥补财务指标的不足,是经营核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编辑、出版、营销发行这三个重要环节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与业务高度相关的实物量指标,比如编辑环节的出版品种、出版数量、编校差错率,出版环节的出版码洋、用纸量、千印张,营销发行环节的销售回款、客户占有率、库存码洋等,这些都是考核各个部门及岗位的重要依据,如果仅用财务指标是不能反映企业经营的全貌,只有与非财务指标结合全面预算才完整。出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非财务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三)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配合运用

在出版企业的具体工作中两种指标需要配合运用,简单来说就是用财务指标进行整体控制,用非财务指标进行具体控制。整体控制是从宏观上了解掌握全面预算的执行进度,通过对阶段性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推算出全年的完成情况;用与财务指标有高度相关的非财务指标做进一步分析,从不同角度科学地分析预算差异及其对预算目标的影响。比如图书(期刊)销售收入是财务指标,与其相关的非财务指标有出版的品种、期、册、编辑总页码、销量、折扣等等,必须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例如,某出版企业两个编辑室半年预算完成情况如表3所示。

根据表3,如果仅以财务指标为预算考核的依据,则第一编辑室56%的完成情况明显高于第二编辑室的49%,但是从销售回款上看第二编辑室完成的更好。所以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仅仅依靠财务指标是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的,必须两个指标配合运用,充分考虑到预算完成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这样才能准确地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年度预算目标的实现。

三、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设计及实施的要点

笔者认为,出版企业指标体系设计的要点可以用“三、二、一”来概括,即:预算指标要进行三层分解,两个上下才能完成,执行过程中还要抓住一个关键。

(一)三层分解

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将企业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各个部门的过程,这个分解要经过三个层次,分别是高层分解、中层分解和基层分解,每次分解的目标和任务均不一样。

第一,高层分解是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结合,按经营年度来分解,分解成年度的具体经营目标,使企业战略得到有效的实施。

①企业战略目标是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来分解落实的。企业战略目标具有前瞻性、长远性和全局性的特点,但是在具体的经营管理中却难以把握,所谓“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只有将相对抽象的战略管理细化为生产预算管理、销售预算管理、筹资预算管理等可操作可控制可考核的预算管理模块,战略管理才更有实际意义。

②企业战略目标是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和终点,说它是起点,因为它是以企业现在所面临的发展阶段、现实状况、市场环境等为依据制定的;说它是终点,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③企业战略目标通过全面预算的执行得以调整、优化和评估。企业战略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市场环境的变化、选题策划、产品研发都可能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方向,引起全面预算的调整。全面预算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反馈到企业战略的层面,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企业发展目标是否合理,所以整个的过程是动态的,在不断调整改进中提升企业的应变能力,最终实现企业目标。

第二,中层分解是与企业的内部业务流程结合,按财务指标来分解,分解成具体的预算项目,使预算指标全面、细致,没有遗漏。

①预算管理是企业发展方向、经营目标的定量反映,将企业各个部门及岗位独立、分开的预算数据汇总,按财务指标归纳、调整形成总预算,也就是财务预算,其核心内容为: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

②财务预算作为企业的总预算涵盖了所有部门的预算数据,它与企业业务流程相结合也更容易发挥它内部控制功能,可以让企业决策层及时了解收入、成本、资金等方面的动态运行状况,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

③按财务指标分解的预算指标更突出企业的整体概念,避免在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部门各自为政,片面追求部门利益,忽视总体利益的现象。

第三、基层分解是与企业的内部机构设置结合,按部门及岗位分解,实际上是落实责、权、利,明确角色分工的过程。

①预算指标分解到部门,使部门的负责人都了解本部门的预算,本部门预算与企业总预算的关系、与其他部门预算的关系。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了解掌握本部门的完成情况,促进与其他部门的互动与沟通,做到协调一致。

②预算指标分解到员工,使每位员工都了解到本岗位的预算,本岗位预算与部门预算的关系,与其他岗位预算的关系,在预算的完成过程中,完成好自己的工作,配合好其他岗位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激励所有员工为完成预算努力,

③基层预算分解有助于业绩评价,通过指标分解确定各项预算数据,并以此作为评价部门或员工工作情况的标准,定期与预算完成情况来对比,寻找差异、解决问题,并作为业绩考核与奖惩的依据。

(二)两个上下

第一个上下是指制定预算指标至少要参考企业三年的基础数据,这些基础数据要自下而上汇总,再进行综合分析之后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形成各年度预算管理目标;将本年度预算管理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变成便于执行、控制、考评和监督的预算指标,经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后,自上而下层层分解、逐级下达,保证各项指标落实到预算责任部门及岗位。这样就完成了第一个上下。

第二个上下是指一次预算管理循环结束后,收集预算完成数据及信息要从预算责任部门及岗位开始,自下而上层层汇总,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是科学进行预算考评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将本年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再将结果自上而下层层考核,与各预算责任部门的完成评价和员工的岗位薪酬挂钩。这样就完成了第二个上下。

(三)一个关键

第4篇: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 公允价值 个别财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 投资收益

一、关于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的具体账务处理

(一)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处置的股权,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其账面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或其他相关金融资产。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原有子公司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有关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对上述解释的理解分两个步骤进行解读:

1.对所售的股权的账务处理。

对所出售的股权,个别报表应结转与所出售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出售所得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所出售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即是以个别报表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以所持有的相应的子公司的股权比例,再乘以所出售的子公司的股权比例。

举例如下,黎明公司于2006年6月持有旭日公司80%股权,账面价值为8000万元,合并初始日旭日公司的净资产为9000万元,黎明公司于2012年3月30日将所持有的旭日公司50%股权出售给阳光公司,出售所得价款6000万元,丧失对旭日公司的控制权。

所出售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8000÷80%×50%)。

个别报表确认投资收益1000万元(6000-5000)

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6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5000

贷:投资收益 1000

2.对剩余股权的账务处理。

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账面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后的剩余股

权能够对原有子公司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有关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首先,如果处置股权后对子公司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应当对被投资

企业依然采用成本法核算,不作账务处理。

其次,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原有子公司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按有关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对于剩余股权部分,应当假设合并初始日对子公司就采用权益法核算,对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对原取得投资初始日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进子公司实现的净损益,应按剩余股权比例确认为留存收益;对处置当期年初至处置投资日子公司实现的净损益,应按剩余股权比例确认未分配利润;因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应按剩余股权比例确认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举例如下: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31日旭日公司共计亏损1000万元,2012年1-3月亏损300万元,合并初始日至出售日资本公积增加500万元。

处置股权后黎明公司持有旭日公司30%股权,按此股权比例按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

增加未分配利润-300(-1000×30%)

增加未分配利润 -90(-300×30%)

(说明:因1-3月旭日公司的净利润已经体现在合并报表中,故本年度追溯调整的净利润通过“未分配利润”反映,不影响当期损益)

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50(500×30%)

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0

贷:未分配利润 -300

贷:未分配利润 -9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50

(二)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如果在合并初始日存在相关商誉,还应当扣除商誉。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或损失的金额。

对上述解释分四个步骤解读,

1.计算在合并层面确认的总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6000+3600)-(9000-1000-300+500)×80%-800=2240

(注:上述公式中的800万为合并初始日形成的商誉(8000-9000×80%),计算投资收益时予以扣除)

在母公司报表中已确认1000万元的股权转让收益,在合并层面应确认1240万元(2240-1000)的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 1240

借:投资收益 1000

贷:投资收益 2240

2.对所出售部分的股权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进行追溯调整。

黎明公司持有旭日公司期间利润增加而相应增加的收益(权益)相对于处置股权部分的份额未考虑,购买日至处置股权日旭日公司实现净利润-13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500万元,由于在个别报表未体现,合并报表应予调整。

增加未分配利润-500(-1000×50%)

增加未分配利润-150(-300×50%)

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50(500×50%)

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400

贷:未分配利润 -500

贷:未分配利润 -1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50

此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8000-5000-240+1240-400=3600

而剩余30%股权的公允价值正是3600万元

3.调整综合收益的影响。

旭日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中与黎明公司持有股权(80%)相关的部分(500万元×80%=400万元),也应当转为当期投资收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

贷:投资收益 400

4.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在丧失对旭日公司控制权当期的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中,黎明公司还应当披露其处置后剩余的旭日公司30%股权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3600万元)、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金额1140万元(3600-8200×30%)

二、关于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的解释的主要变化、特点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1.本项解释的主要变化。

本项解释规定将所持有的全部股权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出售,用所持有的全部股权股权相对应的公允价值与子公司的净资产所占份额的差额确认投资收益。

这是新的解释与原准则最大的区别之处,原准则仅确认出售部分的投资收益,新的解释不光确认所出售部分的投资收益,还同时对剩余股权视同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出售确认投资收益。

2.本项解释的特点。

对于剩余的股权,在个别报表层面,维持原先的历史成本基础,按照追溯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披露;而在合并层面剩余的股权是按照公允价值披露。这样将导致处置后剩余的同一项股权投资在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上的计量基础不一致,个别报表上保持原帐面值基础,合并报表上则重新建立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并且该差异以后将一直存在直至股权被处置为止。这种处理方法体现了了有中国特色的合并报表层面趋同,而个别报表却部分趋同的特性。

3.本项解释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首先,本解释对企业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巨大。本解释施行后,对于一些投资

期限较长特别是拥有土地使用权的企业,被投资企业净资产远远低于其公允价值,这样给一些企业留下了较大的利润调整空间,处置投资时点的选择对企业的利润影响很大。因而监管部门应加强各企业信息披露的力度,要求各企业采用适当的方法合理确定公允价值,在使用估值技术的情况下,特别关注估值技术的的依据和估值方法的合理性。

其次,按照新的解释账务处理后在合并报表中反映的长期股权投资价值为公允价值,更符合资产的定义。

新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家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按照原准则处理后的长期股权投资为按照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确认的投资成本,但是对于一些投资期限较长特别是拥有土地使用权的企业,被投资企业净资产远远不能反映其公允价值,即不能反映“预期会给企业家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而采用新的解释帐务处理后更接近它的公允价值,更接近于资产、尤其是一项投资性质资产的真正内涵,更有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资产的真正价值。

再次,按照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原则,按照新的解释在合并报表中反映的长期股权投资价值和处理方法更接近于国际会计准则。

总之,本项准则的调整对企业的利润、资产的价值影响很大,也体现了中国会计准则的特点和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趋同,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研究其内涵,保证披露的公允价值的合理性;作为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审计和监管力度,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公允性。

参考文献:

第5篇: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团学组织;标准化;管理模式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程度的加深,高校团学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且成为高校团学工作的中坚力量。但我国高校团学组织结构和工作模式缺乏科学性,导致高校团学工作效率较低。为优化高校团学组织结构,提升组织工作效率,将企业标准化运作模式与团学组织现状相结合,建立标准化高校团学组织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模式。

一、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特点与运用借鉴

企业标准化管理是企业通过有效组织,协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高标准化水平,从而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它具有监控性、稳定性、先行性和基础性等特点。

标准化建设是组织建设的基础,组织管理水平与标准化的广度和深度密切相关。现代组织分工明确,组织关系复杂,对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要求较高。而组织的标准化管理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措施。借鉴企业标准化管理思想,组织实施标准化管理不仅能够协调各部门工作,提升组织工作效率,同时能够提升组织人员素质,建立高效的管理秩序,有利于推动组织全面管理的实现。

二、传统团学组织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团学组织管理机制大部分沿袭多年前的方式,造成团学组织管理模式陈旧、管理制度欠缺,严重制约了组织的发展。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组织效能与效率问题。对团学干部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培训,导致学生干部能力不足,组织工作效能和效率不到,最终效果达不到预期水平;组织缺乏相应的应急措施,导致团学组织开展活动时遇到突况时不能完成预期目标。

(二)团队管理-成员激励问题。团学干部缺乏对团学组织的全面、深刻认识,责任和义务不明确;缺乏对团学干部的奖惩措施,导致团学干部的归属感和积极性不强,组织较为涣散,人才易流失,发展缺少基础动力。

(三)管理水平与组织文化问题。组织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不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工作效率较低;团学组织没有良好的品牌效应,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不高,导致活动开展难度较大。

三、标准化管理在团学组织中的运用与思考

1、组织结构化。企业组织中,从事产品服务开发的部门负责企业的研发工作,研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从事产品与服务推广的部门承担市场推广职责,其主要作用在于为产品或服务打造良好的形象,提升知名度,达到提升产品和品牌影响力目的;财务部作为企业经济枢纽,控制公司的各项支出,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在团学组织中,以项目为中心,将活动项目视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建立研发中心,负责从各级学生搜集信息,策划具有学生市场的活动项目;建立推广部门,建立完整有效的推广方案和校园文化配套策略,打造活动项目及团学组织品牌效应,提升团学组织影响力;财务部审核各项目预算费用,同时合理规划项目资金;主席团、秘书处、人力资源部、项目服务中心等部门根据工作内容相互配合,保障团学组织正常运转。

2、管理制度化。一个优秀的团学组织,除了有健全的组织结构作为基础,还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在搭建组织制度框架时,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团学组织总章程,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规范日常事务,并以此为基础,扩展部门章程,以会计专业为背景建立财务制度,保障组织经济公开、顺畅运行;以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管理为基础学科,结合技能测试、情景模拟等方法建立团学干部选拔录用机制,运用360°和KPI绩效考核法完善学生干部考核体系。在建立和完善硬性制度的同时,加强组织文化建设,以组织文化为核心,发展组织软制度,提升团学干部对团学组织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3、运作项目化。以往举办团学活动多由部门单独负责,组织效率较低,分工不明确,同时减少了团学干部参与到活动全程的机会,严重限制了团学干部的提升机会和提升空间。

结合项目管理思想,将团学组织活动“项目化”,使活动承办方由部门向项目组的过渡,弱化部门概念,强调项目组管理作方式,以项目的形式实现组织目标和任务,达到推动工作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目的。

如图1,为项目化运作流程简单的概括:图1项目化运作流程图

以项目运行中的财务管理为例,在项目申报阶段,财务部门审核预算,通过审核后,项目组可向财务部预借30%的项目经费用于前期准备;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向财务部预借60%项目经费用于活动开展;项目结束后,项目组提交相关项目资料和费用发票,财务部核算经费使用状况,划拨剩余10%的经费。

四、标准化模式运作下的团学组织成效分析

1.人数方面。在新型组织结构下,团学组织结构得到有效精简,对比两届团学组织人数,往届总人数为119人,现总人数为97人,比往届减少18.5%;在体系结构缩小的同时,对比两种模式下项目各时间段个人工作量(如图2),虽然前期工作量较大,但随着时间推移,工作量逐渐减少,新模式的优势逐渐显现。图2新旧模式工作量图3新旧模式项目完成时间

2.工作时间方面。对比传统模式和标准化模式下的项目完成时间(项目完成时间=项目策划时间+项目审核时间+项目启动时间+项目实施时间+项目评价时间),如图3所示,以学科竞赛类活动为例,由于前期策划全面细致,人员和工作经过合理安排,避免了传统模式下项目实施过程中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对于持续时间较长的项目,项目时间明显缩短,工作效率有显著提升。

3.其他方面。对团学干部进行系统化的培训,针对基层学生干部开展团学组织认知以及基础技能培训,对中高层学生干部开展组织管理培训、思想政治培训等,使团学干部更全面、深入认识团学组织性质,明确自身责任,也提高了自身的基本素质,在服务师生的同时达到了提升和锻炼自己的目的;在完善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加强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提高了团学干部对工作的认真程度和积极性。

将企业标准化管理思想运用于高校团学组织管理,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挑战,同时也是加强高校团学组织建设的新趋势。然而,团学组织的建设并没有一个标准模式,只有通过不断引导团学干部主动探索和实践,突破现有观念的束缚,不断完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发挥团学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工作效率,才能实现高校团学组织的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此项课题属于成都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项目《专注标准化管理 着力职业素养平台建设――以成都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团学组织建设为例》(项目编号:CDU_CX_201301081)

参考文献:

[1]夏斌,乔丽娟.创新管理模式,提升职业素养――探索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会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12,(29).

第6篇: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股权置换 税务处理方式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 的文件精神,企业重组的税务处理区分不同条件分别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

2012年*月*日A公司与B公司签署《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2012年*月*日双方签署《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之补充协议》,协议约定:B公司向A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A公司持有C公司100%股权、D公司80%股权。

本次交易支付对价具体情况为:以2011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本次交易购买资产的作价以《资产评估报告》所确定的评估值为依据,经评估,购买资产的交易价格总额为276,421.99万元,其中C公司100%股权评估作价为230,630.34万元,D公司80%股权评估作价为45,791.65万元。经国务院国资委的备案确认,标的资产评估值为2,777,670,307.00元,其中C公司100%股权评估作价为2,318,330,055.00元,D公司80%股权评估作价为459,340,253.00元。考虑到评估基准日后C公司已实施分红30,538,801.00元,本次交易价格为评估值扣除分红金额,即2,747,131,506.00元。B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A股发行价格为9.02元/股,向A公司发行股份总量为304,560,033股。

一、现就上述重组事项是否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进行探讨

(一)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判断

B公司系收购方。事实:一是 B公司向A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贵公司持有的C公司100%股权、D公司80%股权事宜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二是B公司购买的股权已超过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75%。三是企业重组后,B公司承诺连续12个月内不会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四是在本次交易中,B公司在该股权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为其交易支付总额的100%。

理由及结论:根据财税[2009]59 号第五条及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我们认为此笔经济业务属于"企业重组中的股权收购方式",可以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

(二)一般性税务处理的判断

A公司系收购方。事实: B公司本次向A公司发行股份总量为304,560,033股。A公司购买的股权未超过被收购企业B全部股权的75%。

理由及结论:根据财税[2009]59 号第五条及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我们认为此笔经济业务属于"企业重组中的股权收购方式",不可以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

二、现就B公司向A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贵公司持有的C公司100%股权、D公司80%股权事宜(以下简称该事项)采取不同的税务处理方式涉及的企业所得税问题计算比较分析如下

(一)A公司该事项如果采用一般性税务处理,涉及的所得税计算如下:

A公司属股权转让方,应确认股权转让所得:

股权转让所得=取得对价的公允价值-原计税基础=2,747,131,506元-(C公司实收资本×100%+ D公司实收资本×80%)= 2,747,131,506 -(1,967,444,153.93 +400,000,000.00 )=379,687,352.10元

根据A公司提供的2013年度的会计报表,A公司2013年度账面利润总额为-276,920,262.88 元,如果上述事项按一般性税务处理,则A公司2013年度账面利润总额应为-276,920,262.88 +379,687,352.10=102,767,089.20元。

我们假设A公司2013年度账面利润即为2013年度的纳税调整后所得,则贵公司2013年度纳税调整后所得102,767,089.20元应先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根据某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A公司201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报告》,A公司以前年度结转至2012年度可在税前予以弥补的亏损为401,056,504.60元,其中2008年未弥补的亏损278,095,330.70元,2011年未弥补的亏损122,961,173.90元,2012年度按核定的纳税调整后所得可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为170,714,684.43元,经核定尚需在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总额571,771,189.03元。

A公司2013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102,767,089.20-102,767,089.20=0.00元,A公司2008年度尚未得到弥补的亏损的余额175,328,241.50元,因为超过五年的弥补期限,不再转入下年。A公司结转至以后年度可在税前予以弥补的亏损为293,675,858.30元,其中2011年未弥补的亏损122,961,173.90元,2012年未弥补的亏损170,714,684.43元。

(二)A公司该事项如果采用特殊性税务处理,涉及的所得税计算如下:

依据财税〔2009〕59号文件的规定,符合特殊处理条件的股权收购业务,被收购企业股东可暂不确认股权转让所得或损失。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取得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收购企业取得被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收购企业、被收购企业的原有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和其他相关所得税事项保持不变。

根据财税〔2009〕59号的规定,A公司属股权转让方,也属于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取得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即A公司取得B公司股权的计税基础为:

C公司实收资本×100%+D公司实收资本×80%=1,967,444,153.93 +400,000,000.00=2,367,444,153.93元。也就是说A公司本期可以暂不确认股权转让所得,但这里我们需要提醒A公司注意的是未来A公司转让B公司时允许扣除的计税基础为2,367,444,153.93,而不是取得时的公允价值2,747,131,506元。

根据A公司提供的2013年度的会计报表,A公司2013年度账面利润总额为-276,920,262.88 元,如果上述事项按特殊性税务处理,则贵公司2013年度账面利润总额应为-276,920,262.88 +0.00=-276,920,262.88元。

同样我们假设A公司2013年度账面利润即为2013年度的纳税调整后所得,则A公司2013年度纳税调整后所得-276,920,262.88元可以结转以后年度弥补。

根据某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A公司201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报告》,A公司以前年度结转至2012年度可在税前予以弥补的亏损为401,056,504.60元,其中2008年未弥补的亏损278,095,330.70元,2011年未弥补的亏损122,961,173.90元,2012年度按核定的纳税调整后所得可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为170,714,684.43元,经核定尚需在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总额571,771,189.03元。

A公司2013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0.00元。A公司2008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278,095,330.70元,因为已经超过五年的弥补期限,不再转入下年。A公司结转至以后年度可在税前予以弥补的亏损为570,596,121.20元,其中2011年未弥补的亏损122,961,173.90元,2012年未弥补的亏损170,714,684.43元,2013年未弥补的亏损276,920,262.88元。

三、以上两种方式的比较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采用哪种方式,A公司本期都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所不同的是:

第7篇: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企业管理概论是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综合性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与技能,从而适应基于现代技术环境与科学管理条件下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本文提出,教师在企业管理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会学生用经济观点、管理观点去观察、分析问题。

关键词:

职业院校;企业管理;课程教学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在社会经济大环境中进行的,企业的战略、营销、财务、生产组织、技术选择、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管理,既需要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也需要基础经济知识。因此,从市场经济学、管理学再到企业管理,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研究和管理经济组织的基本思路。通过这三门课的融合,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企业经济活动问题。在此背景下,企业管理概论课程应运而生,其落脚点是对现代企业的运作及管理进行研究,指导管理实务,使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当前,职业教育也处在巨大的变革中,人才培养已从封闭、单一型的教育转向开放、复合型的教育。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提高素质,成为中职、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加强对学生经济管理素质的培养正是适应这一转变、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因此,不少职业院校相继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企业管理概论这门课程,以期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就业做准备。

一、课程内容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是以市场经济学和管理学为理论基础,融市场经济基础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树立经济观念和现代管理观念,以适应基于现代技术环境与科学管理条件下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职业院校教学的主要对象都是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加之生源,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所以应以市场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企业管理为重点构建这门课程。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设置为,以让学生了解、理解必备的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为出发点,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实务。其中,“现代企业管理”模块涵盖了企业管理实务、企业运作过程及管理、企业资源配置及管理、企业与企业环境等内容;“经济管理基础”模块涵盖了管理组织,管理职能与管理原理,消费者、生产者与政府行为,市场供求分析,市场经济基础等内容。这样就突破了以往的企业管理教材结构体系,以现代企业管理为主线,将经济基本知识、管理基本知识和企业管理实务融为一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也便于教师根据各专业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做出取舍。

二、课程意义

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经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正是中职、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与技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笔者学院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反馈,我们发现企业中的许多工作、问题都与管理和技术密切相关,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生产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懂得企业管理知识,树立经济观念,掌握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为此,学院近年来不断加大企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力度,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许多学好这门课程的学生更能胜任管理岗位,也能更好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为将来的发展、成才提供了保证。

三、课程教学

1.课程要求企业管理概论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对职业院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要求上要有所降低。为此,我们将本课程的要求设置为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市场经济的基础知识;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手段;了解现代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企业主要部门的管理内容,学会沟通、协调与配合;树立经济观念,初步具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2.教学方法企业管理概论综合性、实践性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让学生树立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指导学生学会用经济观点、管理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其次,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管理是对管理的规律性的认识,是对企业管理实践的总结与概括。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切忌照本宣科,而应深入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企业管理知识。最后,要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企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哲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各种专业技术。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各种知识的综合应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8篇: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会计素质教育的界定

会计素质教育是指学习者的分析、综合、解决会计问题能力、有效传输会计信息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继续学习会计知识能力为目标的会计教育方法、手段的总和。具体的说,作为会计专业人员首先应具对一般经济事项分析、综合问题的基础能力,这就需要其具有较为宽广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然后是信息处理能力,也是会计人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三是具有较为深厚扎实的宏观、微观经济基础知识并且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也是其为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一种潜能。

二、会计学科体系改革

我国现行会计学科专业知识课程多且导向不一。现行会计市场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从传统的单一会计操作转向管理、咨询、企业诊断等,所以教学要求也由应试模式转向素质教育模式,因此会计学科体系的改革必须提到日程上来。在会计学科课程体系的改革上,笔者赞同可分为三部分:一般基础知识、相关商业知识和会计专业知识。各部分所包括的内容应根据现行会计职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循序渐进重新改革。

1.一般基础知识

会计学科一般基础知识与其他经济类学科基本类同,主要包括英语、汉语写作、哲学家学和社会主义建设、政治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统计、法律等课程。一般知识课程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掌握历史、社会文化、经济学等基本知识,培养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理解、分析能力和交流沟通技能。笔者认为,对一般知识课程体系应进行如下改革:首先将汉语写作提高到语文文学高度,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修养,加厚其文化底蕴;二是增加自然科学知识和工业技术基础知识,以利会计人才掌握相关知识,胜任会计工作;第三,适当删减和合并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以增强这些课程的科学性和可读性;第四,作为会计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应当缩减其篇幅和课时。经过改革后的会计学科一般知识体系由以下课程构成:英语、汉语言文学、哲学及政治经济学基础、数学、计算机、自然科学基础、工业技术基础、统计、音乐、美术和法律。其所占课时比例宜保持在40%左右。

2.经济基础知识

现行会计职业早已超出记账、算账的范畴,成为一个开放系统。在经济基础知识课程体系设置上,应明确,一是企业理财和税收应属于会计学科专业知识体系范畴,企业理财技能是会计人员基本要求。管理咨询、企业诊断及企业财务报表离不开企业理财知识的运用,企业理财知识贯穿会计业务始终。同样,税收知识也是会计职业中的基本技能。这两种知识不是对会计人员素质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是会计人员职业生涯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因此这两项课程内容应纳入会计专业知识体系中,同其他会计课程体系一起进行规范管理;二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政府管理手段从直接型的行政管理转向间接型的经济调控,会计人员必须更清楚地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经济的影响,这一知识结构也应是会计素质的必备要素,会计学科课程相关商业体系中设置完整的宏观经济学很有必要;三是随着企业经济业务的日益发展和注册会计师管理咨询业务的兴起,会计职业更多地深入到企业管理内部,全面的微观经济知识也是会计人员必不可少的会计素质,与宏观经济学相对应,微观经济学开设也十分近切。因此会计学科一般商业知识应由国际贸易与金融、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微观经济学基础、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宏观经济学等构成。其所占比重宜保持在25%左右。

3.会计专业知识

在会计学科改革之中,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的是会计专业知识课程。现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较大的重复,如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等。特别是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重复至少达到30%以上。会计学科中的企业管理应立足于管理咨询、企业诊断和经营审计,课程编写应不同于其他经济学科和企业管理类管理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在会计学科体系中尽早开设《会计案例》课程。案例的设计应与经济情况仿真为宜,由于现实经济情况的复杂性,因而案例编写综合性较强。这样素质教育下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企业理财、企业管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收理论与实务、审计、会计电算化、国际会计、政府会计、会计史、会计学习方法学、会计案例、会计职业道德实习等,其占课时比重仍保持在35%左右。

参考文献:

[1]罗宏,朱开熹.“不做假账”与会计学素质教育[J].会计之友,2002(1)

[2]殷国滨.浅谈新经济下的会计人员素质[J].现代会计,2002(2).

[3]李泰峰,周通德,.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研发[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6(1).

第9篇: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1.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科角度而言

据我们对多所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查发展,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以及管理学是作为其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开设,我院自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开设以来也一直是这样开设的。就经济学本身而言,经济学理论不仅直接产生于现实经济生活,而且指导反作用于现实经济生活。学习的目的首先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懂得从多角度、多范围、多层面来分析社会经济问题,能从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把握经济问题的本质。而现有的微观经济学内容主要是需求、供给、均衡价格、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等以个体为研究对象展开阐述。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国民收入的相关内容、失业、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等。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了解国家的总体经济运行以及政府相关政策对这种经济运行的影响。从而达到提高经济资源整体运用效率的目的。通过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更要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增强学生运用基本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基本经济理论和模型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管理学的主要内容是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课程,是一门实用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目的是通过管理学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企业管理的一些基本理论。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这课程对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从西方经济学中学到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才能在后面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中深刻了解到其对我们的企业的融资成本是有影响的。而且教育部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里面也要求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内容。但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只是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而不是专业课程。

2.应用型本科专业基础课程的定位

专业基础课程是指某一专业的学生学习该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其作用是为学生掌握后续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及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应用型本科的特点是以应用能力为主,因此其专业基础课程也应该是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相互融合,以用能力为主。因此专业基础课程应该由由专业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理论课程两类构成。而现有的财务管理专业专业基础课程将经济学分成理论性很强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来进行开设和讲解。以及仅将就涉及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原理的管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开设。我院的财务管理专业自2009年设立以来也一直是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而对应用型本科的学生而言,仅掌握其管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是不够的,更需要去了解企业运行的一些管理知识。

3.从应用型本科的学生角度而言

应用型本科学生的特点由于应用型本科的学生大多数是三本院校分数录取的学生,其文化素养本身低于一本,二本分数线录取的学生。并且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一般是录取的是文科出生的学生,其数学基本功底比较薄弱,综合抽象能力也不如一本、二本等院校的学生。但是现有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材,一般多是复杂和模型的推理和深奥的理论分析,并且在理论的分析和阐述中,大多是将理论逻辑分析与数学推理相结合,即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研究。同时还有抽象的概念和形象的图标,贾县民,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民办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甚至有些还涉及到复杂的概率统计等数学方面的知识。而管理学但是该课程市面上已经出版的教材里面,大多是抽象的语言阐述和一些形象的图表进行论述。

二、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方法以及整合的内容

1.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方法

专业基础课程体系设置的首要原则,笔者认为所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就是结合专业设置的原则,构成对专业的知识基础内容体系。因此所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必须符合几个基本要求:一是所设置的某一通识课程必须能够给予学生最必备的某一方面专业基础知识或专业基本训练:二是所设置的某一通识课程必须是内容覆盖面较广的,能够大致体现某个专业知识体系的课程;三是所设置的所有通识课程必须能够构该专业学生最基本的,同时又相对完整的专业基础知识体系框架。而对于专业基础课程的每一门课程的课程内容的确定对于应用型的本科学生而言,作为其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只需要掌握经济学当中的一些基本结论,懂得如何去应用这些基本结论就行即可,知道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去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从而形成一个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同时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那些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个基础。因此需要将较为抽象的基础理论和理解较具体的形象的专业理论知识,按照应用型本科的“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要求来进行.要针对课程整合的功能、结构和内容综合程度、课程整合方案的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虑将多门学科整合成一门专业基础课。既要考虑学生对专业技能课学习的特殊性又要能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从而渗透到各个相关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

根据上述基本要求,我院在2014级级的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基础课程按照上述原则进行了修订,取消了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将线性代数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放回学校统一经管类开设的公共课程;将原来作为专业课程的财务管理概论和基础会计学作为专业基础课课程开设,取消原来的统计学,改成经济统计学,增加34课时的EXCEL在财会中的应用,保留原来的经济法课程,课时由原来的68课时变为51课时。将管理学改为企业管理学,将国家税收作为专业课程开设。对于各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的确定中,根据上述的原则和要求,我院重点对经济学和管理学做了很大的调整。以下就这两门课程进行阐我院对2014级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内容的改革。

2.1取消管理课程

将管理学和企业管理学内容整合在企业管理学课程中开设。根据应用型本科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定位可知,对于管理学,学生不仅需要了解管理学的一般理论,更需要了解企业经营的管理活动。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建立相应的知识框架,以便学生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逐渐把握企业管理的内在规律。因此需要将管理的基本原理、企业管理实务和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融会到一起。目的是通过计划、组织、领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理论学习,了解企业的资源如何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以便顺利实现企业的目标。因此我院在2014级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的管理学课程改为企业管理学,课程内容即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管理学原理和企业管理学,其中管理学原理占40%,企业管理学内容占60%。另外,我们还开设了企业设立和运行这门选修课程进行强化对企业运行的相关的知识进行强化。

2.2取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