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范文

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

第1篇: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范文

 【论文摘要】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主题之一。本文认为博学型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引出博学型教师的培养问题,探讨高师院校文化课程对培养博学型、复合型教师,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关于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概念是来自生理学,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某些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生理解剖特点。它们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在人的发展中起物质基础和必要的条件的作用。[1]现在通常所说的素质,是社会学、教育学中的概念,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这些都是个人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综合起来讲,素质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质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则是先天遗传素质能否发展的条件。 

素质教育是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它是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型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二、博学型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素质教育自1992年实施以来,在理论上仍然存在概念模糊,比如最为关键的概念: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一般都认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相对立的。其实他们并不是相对立,而是一种包容,即应试教育包含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教育,应试教育是其中的一部分。很多人认为不搞应试教育,就简单理解为要取消考试,这肯定是没有弄懂素质教育的本质。 

 由于在概念上模糊不清,导致在实践上出现“轰轰烈烈地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抓应试教育”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学校要减轻学生负担,取消一些考试,但我们的家长却请家教,比以前更加重学生的负担。再看看在“素质教育”成长的一代,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不是在提高,而是在退步,特别在各种学习、生活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尤为明显。 

笔者认为,出现上述情况,固然有着太多的因素,但最根本的因素还是我们的一线教师。广大一线教师大部分不是很理解素质教育,总是带有抵触情绪。所以在操作层面就很难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其效果更是可想而知。有一部分一线教师尽管理解素质教育,但无法实施素质教育。换句话说,没有能力来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那么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要不要是全面发展的呢?这就值得教育研究者深思。 

 如果把素质教育单纯理解为进行全面的教育,还是很难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如果是这样,其实是一种机械的全面发展。要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还要我们的一线教师全面发展,能够融会贯通。这里说的教师全面发展,并不是各领域都是精通,而是一专多才,是一种博学型人才。只有这样的教师,才有可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当前我们教师呈现专业性特点,而不是博学型特点。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从实践层面来说,远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所以,博学型教师可能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出路。 

 

三、博学型教师的培养 

 

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要全面真正推进素质教育,还得从高师院校培养教师抓起。目前高师院校培养教师还是以专业性为主要特征,复合型、博学型不明显。笔者所在的高师院校就没有体现复合型、博学型特点,尽管学校也要求开设素质拓展选修课,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效果不明显。原因可能有管理层面,可能更主要的是课程的设置和内容方面。 

 笔者认为高师院校在培养教师专业性方面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效,应继续保持并完善,但在培养教师的博学型、复合型方面应加强并突破。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师素质拓展课寻找一个突破口,即开设文化课程来强化教师的博学型、复合型。 

1.文化的概念。关于文化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这样的解释可能有上百种。但大体归纳起来,文化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具体一点说,文化它涵盖了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等一整套观念以及由这些观念形成的一系列制度、规范等等。[2] 

 有更抽象的理解,文化就是一个把人变成人,化成人的动态过程。文化有时代性和民族性显著特征。文化包含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其中精神层面是文化最核心的部分。物质层面变化最快、传播最容易;制度层面最具权威性,能左右普通人的命运;精神层面变化最慢,也是最痛苦的。文化包含传统,对于传统,我们不能割裂,而要慢慢转化,转化为适合时展的需求。 

2.文化课程的涵义。根据文化的理解,文化课程就是要把文化的精华,不论是古代遗留下的优良传统,还是现当代形成的各种观念、制度、物质文化;不论是主流文化,还是次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乡土文化,以教材、文本的形式确定下来,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内容。这种课程包含三个层次: 

 一是思想文化,主要是历史上名人、伟人的思想和思维,通过典籍来体现。 

 二是制度文化,主要是历史形成的主要传统和道德规范。 

 三是物质文化,主要是文化载体来体现,主要是建筑、园林、绘画、雕刻、陶瓷等文化形态。 

 这三个层次综合起来可以说是微型百科式,对学习者来说的确有一定的吸引力和较大的兴趣,对于学生的博学型、复合型无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3.文化课程的开发、建设及管理。当前我国课程结构和管理分为三个部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三级管理模式。现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其中一条就是缩小国家课程的比例,加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比例。文化课程的开发、建设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建设范畴,主要以地方和学校为主。 

文化课程由于其内容博众型,在文化课程开发、建设上难度较大,是一个较大的系统工程。但在文化课程开发、建设方面已有成功的范例,即以文化人类学为理论基础,以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为理念来开展文化课程的建设。比如,中央民族大学滕星教授主持的“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和“中国乡土教材收藏与研究”两个研究项目就可以借鉴。[3]高师院校文化课程同样可以以滕星教授的方式或模式来建设。一方面通过文献法,根据英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原则把对学生最能产生影响共鸣的高师院校所在地方文化精华梳理出来。另一方面通过调查法,深入地方一线,收集、了解更多的地方文化精髓。比如民族风情、民族心理特征、民族生活习性、民族遗产等。在收集、了解的基础上按文化课程三层次分类整理成文本教材。 

就文化课程的管理而言,笔者认为,高师院校应把它作为公共必修课,而且要求达到优良以上。学校要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吸收文化经典,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有条件的体验、思考文化给我们的影响。 

总体而言,文化课程的开发、建设是一个较大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上只是非常简单的论述,具体操作恐怕要把它当作规划项目来做。至于文化课程对培养教师的博学型、复合型还有待于实施后来检验,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要等博学型、复合型教师出现后来验证。相信有好的效果。可以在一所高师院校搞搞试点,如果收效良好,可以全面推广,以后就形成一个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爱青.素质教育何去何从[j].山东教育,2008,(14). 

第2篇: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归宿;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90-02

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他们之间相辅相成,失去任何一方面,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发展和深化,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最终归宿,还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所以他们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一、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深化和发展

针对素质教育,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虽然人们的观念并不都相同,然而这些都是围绕着人的整体素质来讲的。所以从这种意义方面说,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有着根本区别的,影视教育是强调孩子在某个方面素质的提升;而素质教育是使人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和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的自身素质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各种素质的提升,从这个方面来说,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本质[2]。而素质教育的重点和观念是不同的,有人认为它应该包括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有人认为它应该包括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也有人认为不应该包括学习以外的内容。这些观念总结起来,可以分为德智体美以及劳动技术方面的全面教育,这都说明了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教育。但是素质教育和“五育”是有着一定区别的。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深化和发展,从这方面讲,全面发展教育是历史的必然产物,它的内容也是跟着时代的前进而发生变化的。素质教育的提出为“五育”增加了很多新内容,例如心理素质教育强调在教育过程中,除了要提高学生五育方面,还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以及非智力方面的因素。总之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发展和升华。

二、全面发展教育的归宿

实现全面发展教育是目前我国一直坚持的教育政策。但是长期以来,教育受到盲目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影响,导致了全面发展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教育目的由以前的全面发展转向了以升学为目的;本来是面对全体同学的教育,变成了只是针对少数有希望升学的学生;学校不按照国家要求的科目来给学生设置课程,而是以升学为指导设置学生的课程,升学目的改变了教学秩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思考能力,而是搞题海战术,死记硬背成了家常便饭。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且思想开始出现畸形发展的现象。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这些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来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根本区别是针对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教育的目的和手段,以及途径等的评价基准是不同的,所以教育的结果也会是不同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不同点,既保证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实现,而且使全面发展教育得到了实现。素质教育不仅是我国现阶段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突破点,而且也是全面健康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素质教育可以使中小学教育走到正规上来[3]。对于高中教学来说,这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生走出学校就会成为大学生或者是社会工作人员,所以高素质对于他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无论是数学,还是其他的学科,老师都应该让学生们意识到高素质的重要性。

三、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模式

无论哪种教育的实现,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育模式,这是非常重要的。前面说到了全面发展教育深化以及发展的产物是素质教育,同时素质教育也是实现我国全面发展教育重要思想的一种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是非常有内涵的,如从教育目的上说,素质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目标;从教育的观念上说,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的一个表达形式;从存在方式上来看,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教育的一个具体过程;而从教育方法上说,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机制。全面发展是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为了保障全面发展教育的实现,必须围绕构成这个核心的各个因素和整体的合力。从全面教育的目的上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从智力上说,素质教育非常注重学生在智力方面的发展,不应该让学生成为背书的工具,要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学习;从教育方法上讲,要启发学生的潜力,而不是填鸭式教育;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方式上,我们不能够依靠课上的拖堂以及课下的补课,而是从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着手点,要在课堂上要效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从其构成因素和整体结构上和应试教育都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这也就保障了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真正的落实和实现,并且将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转变成为现实。

综上所述,全面科学发展素质教育是我国目前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深入和提升,同时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最终归宿,而且也是一种能够体现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育途径。教育是要受教育者能够全面的发展,这也就使得这种教育方案越来越成为了我国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模式。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水平,是每一位教师所希望看到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素质教育这一个教学理念,努力让我们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让这些学生都成为建设祖国有力的中流砥柱。这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追求,同时也是教育者辛苦工作的归宿。

参考文献:

[1]马君.试论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J].鸡西大学学报,2002,(3).

第3篇: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范文

    高中化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他们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知识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从对待学生上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从教学过程上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讲。

    从教学方法上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变讲授为训练,优选最佳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则为“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习。

    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慎重负。

    从教学效果上看,素质教育的任务为大面积培养合格学生,应试教育侧重个别尖子学生而且多为高分低能,大面积学生不合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陈腐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它关系到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水平,关系到我国21世纪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为转变观念是当前中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作为化学教师应当毫不例外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二、化学基础知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在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突出观点的教育及科学态度和

    科学学习方法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高中化学教材是按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它的体系是必学与选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为主与阅读和家庭小实验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比较科学的体系,使教材延伸到了社会和家庭,使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相联系,是一本进行化学素质教育的好教材。

    因此,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并且体现在日常教学中,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化学课的讲授主要目的是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法和用途。

    通过一些定型的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通过化学计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定量地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双基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用化学观点和化学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和训练上,而不能放在单纯为解题而解题的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化学课的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可以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化学现象出发,深入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等基础的化学知识,在经过解释、练习,使学生对新知识学得实在,理解深刻,初步形成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能力。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比原大纲和教材在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方面适当降低,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适当拓宽,化学计算难度和数量上大幅度的降低,化学实验略有加强。这种变动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义务教育培养目标。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化学实验室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所选的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第4篇: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小学素质教育制约因素解决途径

“素质“原本是指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等先天赋予的特征。这种特征是人们获取知识、增长才能的基础,其外在表现为性格、意志等。现在,“素质“已发展演绎成一个更综合的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基本品质。

“素质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同“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博雅教育”一样,表达的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理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改革势头在近年来日甚一日,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全面素质为内容的素质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它表明我国教育界以培养和发展人的素质为中心的学校教育整体改革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小学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推行了二十余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对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还不是很清晰,对认清制约小学素质教育的因素及如何进一步加强小学素质教育的问题还需要不断的探索。

1.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的完整素质结构是生理素质结构、心理素质结构和文化素质结构的综合。在这个整体素质结构中,生理素质结构是基础,心理素质结构是中介,文化素质结构则是核心内容。三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共同处于一个统一的系统中,所以素质教育实施的着力点必须落在人的整体素质结构功能目标上。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换言之,正确处理好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者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融为一体,则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关键所在。素质教育的意义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主动地发展。

2.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教育对象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素质,决定着我们人才资源的水平。因此,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基础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受教育者,而不是单纯对高一级学校选拔继续接受教育的少数生。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我们把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所形成的结构作为现代人的基础素质。通过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基础素质,是每位教育者的责任,也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

3.制约小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因素

根据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约小学素质教育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概念不清导致理解狭隘。

由于对素质教育的概念缺乏完整的认识,部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素质概念的理解过于狭隘,带来了实施中的片面性。将素质教育局限于第二课堂的范畴,一说起第二课堂,涉及的总是兴趣小组。于是各种各样的少儿社团和兴趣活动应运而生。当发现素质教育还没有占领主阵地时,我们又全力以赴地抓学科教学的改革,无形中又淡化了第二课堂,而学科领域则又局限于语、数等学科及在出成果具有显性效应的音、体、美等学科上。由于理解上的狭隘,各子系统之间缺乏内容的衔接与贯通,这明显地违背了素质教育系统整体性原理,致使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停留于表层。

3.2应试教育影响犹存。

我国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考试成为检验教育成果的主要标志,考试分数直接影响学生的升学状况。“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的影响短期内仍难以消除。社会上还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将会挤压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空间,减少学生知识的汲取,当然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升学率。这些都是影响素质教育稳步推进的不良因素。

3.3教育内容改革滞后。

目前小学使用的教材虽然在内容上作了重大改革,但仍以升学考试为前提。尽管条件较好的学校都订有选修课教材,但在使用过程中,凡是升学考试不考的科目则一律让路给“重点”学科。又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学校条件也存在着差异,选修课和活动课开设的随意性很大,并且缺乏科学的评价,因此难以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

3.4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还难以胜任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学历层次低,业务水平达不到要求的高度,直接影响到我国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现今的教师,多数成长于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之下,应试教育观念在他们思维中烙下很深的印记,因此,教师的思维定势与成长惯性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另外,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师资条件差,信息闭塞,使得素质教育更多地停留在表面。

3.5急于求成只能适得其反。

出于管理者急于求成的心理,在改革实践中往往缺少规范,既无明晰的目标,又无实施目标的缜密方案和具体的阶段性实施计划,往往只是一些临时性措施。功利意识是急于求成的根源,功利主义思想的作怪反映在改革中表现为缺乏韧性,不断变换课题,不能持之以恒。实施过程中又缺乏资料的积累与分析、总结与回顾,结果只能是欲速不达。

4.加强小学素质教育的措施

4.1重视思想创新,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要通过认真学结,创新思想、开拓思路,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为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同时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创造充分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转变教育观念,要求全体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彻底改变“注入式”的信息传递方式,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全面成才。

4.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实现转机的关键。加大课堂改革的力度,优化教学目标及课堂结构,优化教学环境,教师努力探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厌学为好学的新教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彻底解决课上损失课下补的思想和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3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师资建设。

制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教材体系,淘汰过时的无用的内容,并及时充实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内容,积极稳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验,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学成果的保证,是培养出高素质学生的关键因素。提高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引导教师弘扬奉献精神,努力使教师积极参与素质教育;强化教师技能训练,提倡一专多能,提高业务水平;改变小学教师教书匠的形象,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品位,使其向学者型和科研型转变。

4.4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面向21世纪,研究小学生要达到的素质结构,以人为本,扎实推进。学生素质目标要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学生行为准则;以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为基本要求;以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实施途径来构建,使学生在小学毕业时达到拥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健康的心理品质、合格的文化素质、高尚的审美情趣、强健的体魄的要求。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小学教育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对人的要求的变化,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

5.结语

实施小学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这一工程,需要解决很多问题,素质教育是我们建立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希望,也是我们跻身世界教育强国行列的基石。必须通过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深入、彻底、细致地进行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物质基础,这样,素质教育才能在小学真正实施。

参考文献:

[1]何拴来.浅析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促进素质教育的策略.科技信息,2007,(32).

[2]任梦.小学素质教育:梗阻与弥解.文教资料,2007,(8).

第5篇: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7)04-0116-02

1.引言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所提出的,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集中于“活动说”。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教育活动(或系统工程)〔1〕;集中于“方法说”。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与应试教育、专业教育、技能教育相区别的教育手段(或方法)〔2〕;集中于“技能说”。认为素质教育是在一般教育基础上,对对象的兴趣、爱好、特长、技能进行培养与训练的技能教育(或称特长教育)〔3〕。这些观点只是强调素质教育的某一方面,没有真正从教育的对象――人的本质上来探讨。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受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去适应社会,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国人共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和谐社会是古人对人类社会的一种向往,也是今人对现实社会的一种美好追求。和谐是美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谐社会是美的社会,和谐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担负着系统培育人的学校,有着直接向社会输送能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因而,通过和谐的教育来培养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使得受到教育的人和社会能和谐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尝试从素质教育的社会性本质方面来论述受教育者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并进一步强调和谐教育的含义和本质,为具体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指导。

2.素质教育的一般含义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发展,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的全方位教育,它强调的是教育的全面发展功能。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有用之才,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的人才的需要。素质教育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它不仅重视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及其对未来发展的价值和价值迁移,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开拓型人才。素质教育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运用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进行学习,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同时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爱好和特长。

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集中体现在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目的与教育过程的关系这三个方面〔4〕的认识与把握上。

首先,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必须把“三个学会”作为全部教育活动的目的,即“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其次,必须以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发挥我国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作为全部教育活动过程的指导方针与要求,克服应试教育、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的不足,大力提倡通才教育、创造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的全新的教育模式。

第三,关于教育目的与过程的关系问题。“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的目的是惟一的,而教育活动的过程则具有多样性和阶段性,两者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全部教育活动的惟一目的,就是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通才,除此无他。

3.素质教育的社会性理解

作为教育哲学概念的“素质教育”,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教育基本问题(性质、目的、任务、作用、途径等)的综合认识与把握,它表现为一种教育理念,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它决定教育目标的选择与实现体现教育基本性质,规定阶段性的教育任务,指导规范教育过程的展开与进行,以及影响、制约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对于社会作用的发挥,教育手段与方法的选择及扬弃。而作为从人格结构内容和状态角度所提出的“素质”概念,则是着眼于人在与社会、与他人、与自然的关系交往当中的必要条件,即社会对于个体成员――人――的存在与发展所提出的各种需求的综合反映,“素质”就正是这种综合反映的代名词。它属于人才价值观的范畴,它涉及对全体社会成员或社会当中某一阶层成员或个体成员的人格结构状态、内容、性质的评价与判断,表现为一整套价值评判标准体系,人们往往依此以检验教育产品的合格与否。在从属关系上。它与“素质教育”不是同一层次上的并列概念,而是从属于“素质教育”观这一母概念下的三级子概念,即“素质教育观――人才观――人才价值观”

因此,我们讨论“素质教育”观,不是要探讨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5〕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结构,也不是寻求培养和发展这些素质结构的具体手段和方法,而是要从认识论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当代教育的基本规律与特质,用“素质教育”的特殊视角和观点来认识和评价教育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导教育目标的选择、教育方针的制定,决定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方向等等。从而构成关于教育的完整的科学体系。“素质教育”观在认识论上的哲学意义就在于此。

在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中,哲学强调:一方面个人影响集体,无个人则无集体;另一方面集体影响个人,无集体则无个人。而在这一矛盾关系中,集体对个人的影响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在我国这个几十年来十分强调“社会本位论”的社会氛围中,强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更有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4.和谐教育的社会性体现

和谐其实也是一种哲学理念,和谐社会倡导和谐哲学。和为贵,谐为宝;和为本,谐为上;和为重,谐为要。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对此都有过著名的论述。所谓之和谐,一曰“言”,二曰“食”。通俗意义上讲,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三个文明,即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社会就像一个不停运转的大机器,我们每个人都是这部大机器中参与运转的一个小的零件。要想成为社会的和谐音符,就是不能为害于社会,要有益于社会。综合国力的增强有赖于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道德情操的凝练,公民基本道德和职业道德是首当其冲的。对于受教育者来讲,将来走向社会,没有起码的谋生技能,又如何立足于天地之间? 生存第一位,走进学校学知识、学做人、学技能,这是接受系统教育的根本目的。

和谐教育包含两层意识,一是教育内容的系统和谐性;二是教育过程的系统和谐性。教育内容的系统和谐性,是指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并举,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共进。教育过程的系统和谐性,是指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整个环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通过言传身教,通过缩微社会的折射,使学生懂得做人、懂得做事。也包括课堂教育与实验实训,劳动锻炼与社会实践等等,达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目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以系统和谐教育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环境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5.和谐教育的本质特征

人与社会处在复杂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之中,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双向的适应和改造的关系。首先,人必须适应社会,个人在所处的社会关系中被塑造成具有特定思想观念、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的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杜会的发展水平和个人的社会地位确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属性和行为方式。其次,人在适应社会和被社会塑造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动创造能力,根据自己的社会需求去从事改造社会的活动,维持社会的运行,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的和谐教育就是人逐渐形成其社会属性。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社会成员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过程。“从广义的意义上说‘教育’几乎就是‘社会化’的同义词,因为二者都涉及到如何将文化从一个人或群体传给另一个人或群体,都紧密关系到社会及文化的发展”〔6〕。

概括地说,人的和谐教育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良好的自我观念。个性的形成、发展是在一定的遗传或生理素质和一定的社会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实现的,是人的社会化的产物。和谐教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与社会标准相吻合,并使人们能够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从而实现人的人格调试。

(二)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文化既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每个社会及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内化的社会文化, 是能够代表文化最核心的、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社会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的规范”〔7〕。

(三)学习社会技能,培养社会角色。和谐教育的最后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和谐教育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不论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都必须不断学习并发展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技能,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各种技能的学习对于人的和谐教育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6篇: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素质教育

目前,我们正在推行素质教育,原先的应试教育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人才的素质,而且将涉及高等教育、人事制度、选拔培养制度的深刻变化,在这样的改革中,物理这门课,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不仅要实施素质教育,更要深入持久地进行,本文拟对在物理课中进行素质教育的几点意见提出初步设想。

1.素质教育含义

一般来讲,素质并不是知识,但不能离开知识,素质不等于能力,但也不能脱离能力,素质是知识和能力的基础,“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遵守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提高人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教育,那种完全从社会需要出发的教育必然会忽视个体的整体发展,所以我国教育长期重视的是受教育者的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文化知识教育又主要侧重于科学技术方面,强调为社会提供合格劳动力,但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劳动力,而是全面发展的人格健全的人,这就要求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即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综合一体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比应试教育更高的境界

应试教育重知识的教学而轻视能力培养,应当说应试教育对物理知识的传授比较系统,比较扎实,但相对来说却轻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实际能力的培养。首先在教育观念上要达到新的高度,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要全面发展的,不仅在物理课,而且在其它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科学上都要均衡地发展,要给学生打好基础,这是在新的意义上的打基础,即具有适应新时期的知识结构,较强的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在教学中就不应仅着眼于考试,不应拘泥于物理试题中的小技小巧的东西,而应该着眼于那些最基本的对学生终身受益的知识,科学的方法以及追求真理的精神。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过去的一套做法,课堂教学中不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不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把他们作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主动地学习,更多地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更多地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提出问题。

3.实施素质教育

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有素质教育的境界,要以积极的姿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

(1)教学内容问题:

面向21世纪人才的要求,物理教学内容要进行改革,首先是教学内容的选择,目前物理教学的五大块内容中,力学部分的牛顿定律要求比较高,教师在教学中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练习过繁,由此而涉及到动量和能量的计算都比较难,电学部分、热学部分可以考虑降低难度,力学和电学的计算有利于升学考试,有利于升入高校的继续学习,而现代的那些科学知识的教学由于中学教学知识教不深,与其不深不透,还不如到大学里面去学习,所以它的安排也有它的道理,素质教育要面向大多数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对现行物理教学内容进行削枝强干,加强那些对学生终身受益的知识和能力,精简那些教学要求较高的细枝末节,以腾出精力扩大知识面。

其次是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物理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是相当严重的,要改变这种局面,要我们在讲课时符合客观实际,不仅如此,还要从实际出发进行选题,引导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方法问题:

如果说教学内容的改革还受制于大纲和教材的话,教学方法的改革则完全取决于教师自己,我们要研究尽可能多地采用讨论或自学的方式,它能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积极探索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动手实验的良好素质,我们的教师要从传统教学方法向现代教学方法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体现的是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突出的是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要学生适应教师现代的教学方法则是把学生当作具有责任感的公民,把他们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由他们主动吸取知识,教师则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指导学生,要教师适应学生。

(3)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将来在21世纪能否适应祖国建设事业,着眼于他们在那个时候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所以素质教育比较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学生的现代化科学的知识面,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手段上更重视采用新的现代化设施。

4、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1.教给学生灵活多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初中物理解题方法有多种:整体法、隔离法、图像法、等效法、极端思维法、类比法、估算法、移植法、微元法、逆向法等。掌握了这些方法,可以使认识活动变得有序,可以把知识有效地组织起来,按照一定的规律去实现预期的目标,从而发展创新能力。

2.培养全思维的学习习惯

第7篇: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作者简介:秦敏(1979-),女,重庆人,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军红(1977-),男,陕西铜川人,延安大学财经学院。(陕西

延安?71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延安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项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基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视角”(项目编号:YDWH11-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111-02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战略主题。而针对高等教育改革,提高质量是其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就是要遵循大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的规律,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当前努力推进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目前大学生文化素质已经形成了政府高度重视、学界普遍关注、社会广泛提高认识的良好氛围。但是,文化素质教育本身的一些特质,如内容宽泛、目标难以量化等,往往使其在操作层面流于形式。为使文化素质教育获得实效,就必须对当前对大学生有重大影响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给予定位,在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追求与大学生的实际价值追求之间找到平衡点。

一、价值理性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灵魂

长期以来,我国在各级教育中都体现出了过分强调应试教育的弊端,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及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缺陷等一系列问题。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其目标就是要提升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国家在推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大学生道德品性、审美情趣和身心健康等综合平衡发展方面,树立了远大的目标,也做出了较大努力。这一目标从根本上讲,符合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价值理性指向。根据韦伯的阐释,价值理性是对某行为有意识地、无条件的纯粹信仰,通常是伦理的、美学的或者宗教的。由此行为者会向自己提出某种“要求”,并努力使自身的行为符合他内在的信念。[1]价值理性通常包括道德品性与人文精神。

大学的教育不应当只追求教育效果,更应当关注教育过程当中作为“人”的学生的价值。人是教育的主体,同样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大学生作为教育活动当中的主体之一,理应有积极主动地追求知识、不断充实并超越自我的权利,而不是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教育具有一种能够激发人的超越性的精神源泉,它使得人们不断地进行着自身可能潜力的终极追求。柏拉图曾指出:“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地行动”,“我们可以断言教育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他们可以把知识装进空无所有的心灵里,仿佛他们可以把视觉装进盲者的眼里”,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2]可见,教育的根本任务、首要任务都在于价值理性。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育人,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培养全面的、高尚的人。

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现实中面临的困境

1.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内容过于宽泛和模糊,使其难以落实

对“文化素质教育”这个概念的理解,学界仍然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认识。当前人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界定始终模糊不清,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还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文化素质”一词本身过于宽泛和抽象,它是一个包含了道德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科学素养、身心健康等综合内涵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还普遍存在把文化素质教育仅仅看作是文化知识学习的认识。可见,当前人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不统一、认识不到位,必然影响其顺利实施。

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相对模糊,导致了文化素质教育具体实施过程的随意性。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解释,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就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现象,大学教育的“高素质”并没有真正体现。在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中,很多大学往往青睐那些能够为大学生带来实际效益的方面,对抽象的理论、专业知识的讲授、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重视不够;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倾向于采用那些师生彼此都易于接受但不一定严谨的方法;不同的社会资源也推动着各高校不断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在各自分散、独自摸索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还存在“素质培育”的片面性。当然,由于文化素质教育的效果很难量化,有些高校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也导致大学生对文化素质的深刻内涵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解偏差。

第8篇: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范文

一、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劳动技能素质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运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设计、组装实验,启发学生的思维。实验中要严格要求,操作要规范,科学合理,注意安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化学小实验,帮助和支持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探索研究的精神。

2.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要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要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一些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能引导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身体心理素质

在化学教学中,教育学生要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勇于战胜困难,树立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勤奋善学、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品德。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关心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身体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

4.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是要用化学知识进行环境治理。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讲授,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污染的知识。此外,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过程中,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应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状况,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治理环境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学中还要结合化学反应产生的现象、反应的本质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要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真正认识到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使初中化学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树立素质教育观点。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教育目的。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参加教育改革,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2.研究教学大纲,用好化学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规定了初中化学教学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新教材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妥善处理传统知识同现代科学知识的关系,充实学生能够接受的现代科学知识,新教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教学内容,适当降低了理论概念的难度,删去了繁杂的化学计算,加强了实验教学。在教学评价方面列出了“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和“掌握”四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只有认真学习新的教学大纲,研究新教材,明确和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使之难易适度,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真正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的出路在教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学习并借鉴一些先进、行之有效的国内外中学化学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真正、彻底改变“满堂灌”、“题海战”、“黑板上做实验”的落后教学方法。教师应由勤奋型向科研型发展,要走: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的道路,用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将来能够终身不断继续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实验教学,开展课外活动

第9篇: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育 素质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233-01

目前,人们普遍的认为体育教学是一个注重学生技能和技巧培养的工作,而忽略了对学生德育、智力的培养。不可否认,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学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身体,但是体育教学又是一个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的教学体系,为此在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对于学生的思想、智力、素质方面也要高度重视。尤其是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的今天,实现体育教育的多元化与创新已成为整个教学工作重点,是现代化教学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 素质教育概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的今天,拥有高素质人才已成为社会各企业发展和追求的首要目标。就高素质人才而言,一个健康的体魄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也是新时期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体育教育作为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在市场经济愈演愈烈的今天已经深入的贯彻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教学工作中一项备受重视和关注的环节。

1.1素质教育概念

素质教育是现阶段教学体系中的热门话题,也是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的教学体系,它主要指的是在教学中提高教育者诸多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是一个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是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新型教学方式。在素质教育工作中,是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社会发展和市场要求为基础,是针对传统应试教育中忽视学生主体偏向性而提出了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进行分析,素质教育使得人们联想到潜能的发掘。是在注重智力潜能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素质培养。

1.2创新

创新教育是目前素质教育工作开展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教学主体是学生,组织人员是教师,通过在教学中采用各种创新手段和方法来实现教学的活跃、高质、快速进行。在这种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深刻的认识到教学工作中各环节的研究,而且还需要研究和讨论有关素质教育作用,从而实现教学工作的顺利、科学开展。

2 素质教育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2.1创新是素质教育得以开展的核心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教育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是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竞争。就体育而言,传统的体育教学单纯强调让学生掌握“双基”。这种教育的结果只能培养出一批“机械模仿”或“盲目练习”的劳动力。培养创新能力不但要求学生完成“模仿性”的练习,而且还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从而激发他们创造性的思维。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学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充分让学生去接受作为社会的人并为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而不是把学生视为知识技能的接受器。从这个意义上讲,离开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

2.2 素质教育是体育教育创新的指导

创新的实质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理念进行改进和优化,从而形成一套新的管理策略和工作体系。在体育教学中,引进创新思想对于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哟这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在动态(运动)中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创造人格的培养。体育课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个体与集体的竞争与参与性等决定了实施创新教育的独特优势。因此,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

3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实现创新的特征

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学生获得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那种只重视文化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相对后进学生的做法。树立强化普及教育,淡化选拔教育的观念,使受教育者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条件,克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的倾向,而在智育中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必须得到改变。在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辨证关系。这种关系,就个体而言,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就群体而言,是共同发展与个别发展的统一。

素质教育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复兴,关键在于教育。优秀的创造性人才建立在普遍的人的创造性发展的基础之上,在基础教育阶段,首先要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另外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型、实验型的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创造性的培养是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基础的。素质教育是弘扬人的个性和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