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生信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南方楚国有一个人叫支离疏,他的形体是造物主的一个杰作或者说是造物主在心情愉快时开的玩笑,脖子像丝瓜,脑袋形似葫芦,头垂到肚子上而双肩高耸超过头顶,颈后的发髻蓬蓬松松似雀巢,背驼得两肋几乎同大腿并列,好一个支支离离、疏疏散散的“美人”坯子!
支离疏却暗自庆幸,感谢上苍独钟于他,平日里乐天知命,舒心顺意,日高尚卧,无拘无束,替人缝衣洗服、簸米筛糠,足以糊口度日,当君王准备打仗,在国内强行征兵时,青壮汉子如惊弓之鸟,四散逃入山中。而支离疏呢,偏偏耸肩晃脑去看热闹,他这副尊容谁要呢,所以他才那样大胆放肆。
当楚王大兴土木,准备建造王宫而摊派差役时,庶民百姓不堪骚扰,而支离疏却因形体不全而免去了劳役。每逢寒冬腊月官府开仓赈贫时,支离疏却欣然前去领到三盅小米和十捆粗柴,仍然不愁吃不愁穿。
第一次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我国古代“塞翁失马”的成语故事。因为它们都阐述了“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的生活哲理。
据说一位中国女士去澳洲看望女儿,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时,预报员突然说:“飞机出了故障,乘客请做好自救准备。”于是机舱里一片慌乱,有哭叫的,有咒骂的,有祈祷上天保佑的,有的甚至开始写遗书。而那位母亲迅速套上救护衣后仍平静地坐在位置上,脸上显得那样宁静与安详。过了一会儿,工作人员又告诉大家,故障已经排除。有惊无险,大家又激动得一片混乱,而那位母亲仍一脸平静地坐在那里,一片坦然。事后有人问:“面对死亡即将到来的时候,您怎么能显得如此平静?”那位女士平静地说:“这有什么可惊慌的呢,如果平安到达我可以看到我的女儿,若飞机失事,我可以在九泉之下见到我的母亲。如果保持内心平静,逃生的希望也大得多。”
关键词: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220-02
在当前社会思潮多元、价值观多元化的情形下,作为大学生重要群体的高职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如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高职大学生的人生目标追求与人生发展的过程,影响和决定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我们对萧山高职园区高职学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与座谈,认为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主要呈现三个基本特点。
一、对当今中国核心价值观总体内容的认识了解:呈现不平衡性,尚属认识的初级阶段
认知是主体意识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起始点,也是实现认同的前提和基础。调查高职学生对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总体内容的认识了解情况,我们主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浙江人共同价值观”这三个对高职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价值观起方向性引领作用的基本认知问题展开。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浙江人共同价值内容表述的了解情况,与问题相对应,分别有67.1%,65.2%,55.4%的受访学生认为自己属“基本了解”;只有11.4%,13.74%,11.30%的学生分别认为自己对其内容“很了解”;还有18%,19.2%,22.4%的学生分别认为自己仅仅是“听说过”;还有3.6%,3.3%,10.9%的受访学生甚至对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浙江人共同的价值观的内容说“不清楚”。如上种种,反映出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内容的认识了解程度是很不平衡的,即使“基本了解”这一认识群体,通过个别访谈,及综合平时各种政治学习等认知过程与考核表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学生也大有所在。为此,我们认为从总体上看,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对当下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认识状况只能说停留在比较粗浅的层次,尚属认识的初级阶段。职业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及强国梦实现历程中不可忽缺重要人力资源,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人才培养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的精神世界,促使更多的学生夯实认识认知这一自觉认同与践行的基础,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必须担负的使命和责任。
二、对当今中国核心值观总体内容的认同:较之认识度略显提高,但尚属认同的低级阶段
认同是人们行为的心理情感基础。调查高职学生对当代中国核心值观总体内容的认同情况,笔者有代表性地选取三个视角,即“的指导思想的认同”、“高尚道德标准的认同”、“当今中国你最关注关心的问题”。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对当今中国核心值观总体内容的认同度较之认识度略显提高,其中对“必须坚持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认同调查,有22.4%的同学表示非常认同,有65.1%表示基本认同,认同度达到87.6%;对“你认可并接受高尚道德标准”的调查,有46.%的同学表示非常认同,有46%表示基本认同,认同度达到92%;有83.1%的学生相信和接受成功的经验、规则和传统;当问及“你最为关注的国家政治问题”时,在给出的15个选项,即国家、社会秩序、社会道德、公众福利、公民权利、政治文明、中国道路、依法治国、、国防安全、中国梦、民众团结、祖国统一、机构改革、周边外交中,统计受访学生最为关注的选项结果,排列首位的是社会道德,其次是公众福利;与此同时,问及学生“你认为最重要的优良品德及最讨厌的不良品德”时,排列第一的分别是诚信和损人利己。这些在一定的程度上表明,当前大多数高职学生的主流价值取向基本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导向。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问题的存在。从认同程度看,目前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只能说是处于一种低级阶段的认同,这主要表现在:理性认同欠缺、情感认同偏弱、信念意志不够坚定等。如座谈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对必须坚持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认同是缺乏理性认同的思想基础的;有8%的高职学生不认可和接受高尚道德;有16.9%的学生不相信成功的经验、规则和传统;有31.2%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表示担忧,甚至还有6.5%的学生明确表示失去信心;有1.2%的学生认为这与我没关系,没有想过。“在竞争中,会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背叛自己的朋友”,有27.3%的同学态度为“如果是关系到自己的利益,会的”,甚至高达8.2%的同学赞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信条;有6.7%的同学赞同“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金钱观;12%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效用”表示怀疑,认为“取决于自身利益,不排除为了逐利而趋荣忍辱的可能”;在对“考试舞弊”这一有关诚信态度问题上,有24.7%的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表示“可以理解”。由此可知,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信念是不够坚定的,尤其是在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时,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往往会显现出一定的摇摆性、妥协性。因此如何稳固和强化高职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使其真正内化于心;在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如何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能在当今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担当、能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的关系,能把个人的价值追求、青春奋斗汇集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洪流中,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所在。
三、对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行为导向的认同:凸显差异性,处于认同与践行的矛盾困惑突出期
认同是人们行为方式选择的向导。调查与学生现实生活关联度比较密切的若干行为选择,反映出高职大学生对当代中国核心观的认同与践行是矛盾困惑的,有时甚至是迷茫的。
1.当问及“你相信自然界的力量,喜欢高环保标准,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吗?”这一关系人类共同利益问题时,有33.1%和54.8%的学生分别表示比较相信与希望和非常相信与希望;10.6%的学生表示不太相信,但希望;只有1.5%的学生表示不相信、无所谓。相信与希望的比例高达98.5%。然而当问及“你愿意为人类的共同利益牺牲自我吗”这一问题时,持不太愿意和不愿意态度的学生分别有31.9%和11.8%,占了总数的43.7%;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的学生比例,分别是39.9%,16.4%。为了人造的共同利益不愿意牺牲自我的43.7%,和愿意牺牲的56.3%,与前问所持的98.5%希望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相当多的高职学生在价值观认同与践行上的脱节或背离。
2.当问及“你认为雷锋精神在当代是否还具有现实意义”时,接受调研的学生中认为“不现实”、“不适合”的比例高达27.6%,其中16.5%的学生认为这是理想化的人的道德水平,不现实,11.1%的学生认为,雷锋精神已经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34.6%的学生认为雷锋精神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37.7%学生表示内心总是想向雷锋学习,可在事实面前总是事与愿违。可见,高职学生对雷锋精神的不仅在认同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内心认同与外在践行上也存在明显的不一与脱节现象。
3.在问及有关人生价值选择、价值评判、价值实现手段这类问题时,调查显示高职学生的价值观认同的多元化、功利性、迷茫性更是明显。当问“你认为一个人拥有的财富越多,生活就越有意义吗”这一问题时,持基本认同和非常认同的比例分别为29.1%和10.8%,占受问学生的39.9%。“你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表示说不清的占32.7%,把社会地位的高低和金钱的多少作为人生价值评判标准的比例分别是6.8%和11.6%,三者之和超过了主流价值观对人生价值评判的基本定位。
4.在问及职业与金钱的关系时,学生对两个问题的判断,即“赚钱是从事职业的首要目的”,“如果我有足够多的钱,就不再愿意工作”,选择非常认可与比较认可的学生总和分别是87.5%和92.%(三年前就同一问题进行的调查,选择非常认可与比较认可的学生总和分别是53.5%和39.8%),从中反映出在当下社会背景下,高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即职业的工具性意义在高职生职业价值观中已占据绝对位置,职业价值观认同与判断的功利性日趋突出。
通过上述调研分析,笔者认为在相当长时期里,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是强化认同,引导共识,最主要的是三个共识,即价值目标追求的共识,共同价值目标与个人利益追求关系的共识,个人行为规范基本遵循的共识;难点在于践行,实现知行统一;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在精神层面,落脚在行动层面。最关键的问题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主要包含两大方面的问题,即精神层面、理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被高职学生所认识掌握?行动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在高职学生中得以落脚。对此不同教育主体,如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受教群体自己层面,都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限于篇幅另文阐述),总的原则是必须把核心价值的培育与践行融入社会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护理专业;健美操;兴趣;大学生
通常认为,健美操以其健康、力量、美丽的主流特点一直被同学们所喜爱,欢迎,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公共体育教学恰恰是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但是具体怎样开展,针对什么样的学生开展,开展比例如何,这一系列的问题是我们教学管理人员迫切了解的问题。本文就此对护理专业大一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2011级大一学生,年龄在1719岁之间。
1.2 调查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的有关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文献,有关健美操的论文和专著。
1.2.2 问卷调查法
制定统一的问卷表,按统一要求让学生认真填写调查表。共发放404份,回收405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400份,有效率为99%,符合调查要求。
1.2.3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本选题所涉及的问题,利用Excell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对健美操的了解情况
由表1可知在450名学生的调查中,听、看过健美操的学生各占97%以上;喜欢此项运动的占77%以上;认为健美操运动应在大学阶段开展的学生占92.5%。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听过、看过,内心喜欢并渴望了解健美操,但只有少数学生曾经练习过健美操。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信息通过电视、广告等媒介传播的很快。
表1 学生对健美操的一般认识(N=40)
内 容 回答情况
是 百分率 否 百分率
听看过健美操 390 97.5% 10 2.5%
曾经练习过健美操 160 40% 240 60%
喜欢此项运动 310 77.5% 90 22.5%
渴望了解参加此项活动 230 57.5% 170 42.5%
认为健美操应在大学开展 370 92.5% 30 7.5%
尤其是健美操练习可改变不良的身体形态,形成优美的体态,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一种良好的气质与修养,给人以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感觉。各种健身器材的纷纷上市。信息宣传与健美操的健身健美价值逐渐为了解。这可以为健美操的进一步普及提供条件。
表2 大学生对健美操常识了解情况(N=40)
内容 回 答
是 百分率 否 百分率 不知道 百分率
认为健美操运动是女子运动吗? 90 22.5% 310 77.5% 0 0
认为健美操与健美一样的吗? 70 17.5% 330 82.5% 0 0
跳健美操是为了减肥吗? 100 25% 200 50% 100 25%
竞技和健身健美操有区别 50 12.5% 90 24.5% 260 65%
知道健美操运动具体项目 10 2.5% 160 40% 230 57.5%
由于认识水平的差异,学生对健美操的理解也存在着偏差,对大学生了解健美操的基本常识做了五项指标进行调查分析(见表2),表明:对健美操的具体内容了解并不深入,有很多错误认识。
2.2 大学生性别差异对健美操产生的兴趣不同
在调查对象可以看出对健美操产生的兴趣有所不同(见表3),不喜欢此项运动的女生仅占5%,而男生占60%。结果表明大学阶段是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性别的特征有了明显变化。女生对竞技性、对抗性体育项目相对兴趣不高,反而关注技术类、难度类、艺术类的项目,男生则相反。女孩如果有相同的表现,则给以获得同等效果,甚至会相反,所以她们在此方面就会感到淡然。
表3 对健美操产生的兴趣性别差异
内容 人数比例 百分率
女生 男生 女生 男生
不喜欢此项运动的学生 21(395) 3(5) 5% 60%
渴望了解参加此项运动的学生 334(395) 1(5) 84.6% 25%
3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条件下得出如下结论:
3.1 大多数学生听过、看过,内心喜欢并渴望了解健美操,但只有少数学生曾经练习过健美操。
3.2 绝大多数学生对健美操的具体内容了解并不深入,对健美操的理解存在着偏差,有很多错误认识。
3.3 大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
建议有关部门能组织培训更多的健美操教学的师资力量,改善场地器材,使教与学更好地结合,多开展一些健美操比赛,以推动健美操运动的开展和普及,使其教育价值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龙江苏.浅淡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J].内蒙古电视大学学刊,1997(6):1820.
[2] 姜达维.中小学体育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2):3538.
[3] 丁雪琴,,张小燕等.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1998(5):8993.
[4] 农建华.大学生参加校外体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京师范学院报.1998(4):2830.
[5] 单亚萍.健美操教学与素质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3538.
因为父王期望我将来能继承大统,所以对我实行了超严厉的魔鬼教育。他比我一次喝掉6个人的血,我极其不忍心,于是背着父王放掉了他们。我从来不知道人类的王国是怎样的,出于好奇,我悄悄地跟在他们后边,来带了一个王朝-中国西汉。
当时,我跟着那几个人来到了大街上,看见一支游行队伍,我充满了好奇。听我眼前那一群高大的人们说:"宫里有个宫女叫王昭君,他向汉武帝主动请命要到匈奴与呼韩邪于联姻。这是汉武帝在为她送行。在一旁观看的我,一睹了昭君那优雅的身姿,高贵的气质,于是便情不自禁的爱上了她。我急忙跑回王国,向父王求救,请他帮我阻止昭君出塞。
谁知父王听后,竟大发雷霆说:"人妖岂可相恋?简直太荒唐了,你最好给我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勤学武艺,将来一统我们的王国。”我跪下祈求父亲,让我去找昭君。父王死活不答应,把我关进了监牢。三天后,父王把我从监牢里放了出来,他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孩子,我不再束缚你的行为了,为的是不再上演《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但是,你和她都不是孔雀,就算你去找她,她能听懂你的语言吗?孩子,我得了克雅氏病,活不了多久了,你就听我的话,刻苦练武吧!你要记住你是一条蛇。”
关键词:大学生 人生信仰 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即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是公民的价值准则和基本道德规范。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精神寄托、个人价值准则及信仰如何,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本次问卷调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视角,了解当前大学生人生信仰及践行公民基本价值准则的状况,针对出现的问题探索有效的教育措施和路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信仰,助他们健康成长。
1.调查内容与方法
课题组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视角出发,编制了关于当代大学生人生信仰及价值准则现状的调查问卷。共设计30道题,内容涵盖“信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在调查研究对象选取上,对海松江大学城7所高校的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50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900份,占实际回收问卷的94.8%。调查后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七所高校大学生人生信仰总体现状分析
2.1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随着经济转型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出现,各种社会思潮接踵而来,人的信仰也出现了多元化发展趋势。调查显示,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但是仍有部分大学生在信仰的选择上表现出怀疑、动摇、迷惑和彷徨,去选择信仰神灵,甚至有部分大学生没有信仰,呈现信仰缺失状态。作为教育者应采取必要、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及时修正错误的价值观。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走出信仰危机的困境。
2.2部分大学生人生追求趋于现实主义和物质主义
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功利思想影响,过度的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占据了部分大学生的头脑。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的人生追求选项中,选择“家庭幸福美满”、“商界精英”的人数位居前2名,选择“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数位居第3。说明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追求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更多地趋于现实主义和物质主义。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培养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被培养的层次素质如何,理想信念的高度如何,关系到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个人的追求和成长要建立在为人民服务和为国家做贡献的基础之上,这才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还需帮助这些大学生提高思想境界,找到自身的价值坐标,构建崇高的理想信念,为社会发展注入正能量。
2.3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表示认同
调查显示,57.4%的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30.9%的大学生表示有可能实现,但很遥远;认为只是一种幻想和不关心此类问题的大学生分别占4.2%和7.5%。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实现满怀信心,但还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梦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理想信念,是一种社会信仰。我们要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与个人的梦想紧密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信仰培育的过程中,从而培养出一代寻梦、追梦和筑梦的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大学生,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目标。
3.大学生关于公民基本价值准则的认识
3.1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和认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是公民的基本价值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从调查结果来看,有约90%的大学生对公民基本价值准则表示非常清楚和较为清楚,并能做到其中一部分,说明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好的,但是还需通过其他的一些途径和手段对他们加以引导。从自己做起,从周围的点滴小事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观念,使这种先进的价值准则和道德理念得以弘扬,并最终形成价值认同和实现价值目标,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3.2对爱国的理解和认识
“爱国”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在调查中发现,90.8%的大学生认为爱国主义是具体的,说明从意识形态上来讲,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还是非常具体化的,对爱国主义表示广泛认同。对当前大学生而言,可以化解为身边的具体事情,既表现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也表现为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加强道德修养,提高综合文化素质,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人。但是表示能够在“国家和人民利益需要时,随时奉献一切”的大学生却只有24.1%。说明当代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利已主义在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中已经悄然存在,重个人利益,轻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仅有精神层面的爱国主义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将爱国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要挺身而出,随时奉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最高思想境界和体现。
3.3对敬业的认识
“敬业”是公民的基本职业要求。对每一个公民而言,敬业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有了敬业精神,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活力,才能取得更多、更好的工作成果。在关于“您对未来所从事工作岗位所持的态度”调查中,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具有敬业精神,但有部分大学生工作态度比较散漫,随便敷衍,长此以往就会精神颓废,缺乏进取心。国家的强大需由无数个充满敬业精神、忠于职守、保持旺盛精力的个体所组成。因此我们还需采取多种教育手段,培养大学生敬业的意识和责任。
3.4对诚信的认识
“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大学生来讲,就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实事求是,踏实学习。对于诚信的理解,在900位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94.1%的大学生选择“诚信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做人准则”,说明诚信作为做人的准则已经被绝大多数大学生所认可。但在关于“考试时作弊”的问卷调查中,发现选择结果不容乐观。数据表明即使目前高校在考试作弊的处理上越来越严厉,但是由于成绩、学分、奖学金、排名、入党、找工作等原因的趋使,仍有部分大学生选择铤而走险,参与作弊。笔者认为高校还是要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杜绝作弊,培养大学生优良诚信的品质,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诚信基础。
3.5对友善的认识
“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对于大学生而言,表现为能与周围的同学或同事和谐相处,以善相待,有小爱才能积大爱,有大爱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才能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里我们做了关于与周围同学相处是否融洽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比较理性,能够与同学和谐相处,即使出现问题也能自己解决。但不容忽视的是,选择“经常有口角和摩擦”和选择“冷漠,少有交流”的大学生更是需要我们更加关心、关注的对象,这些人可能由于性格、家庭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与他人的交流格格不入,这是教育管理的风险易发环节和重要环节,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4.启示与思考
通过对松江大学城部分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总体上来讲,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观念的主流是好的,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方面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目前社会处于转型变革时期,在市场竞争、商品经济、网络传媒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仍有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仰缺失,价值取向功利化,享乐主义突出,缺少敬业精神。丢失了信仰,没有了明确的价值准则,将会出现坐享其成、颓废、缺乏进取心的不良后果,将会严重阻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即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通过具体的方式融入到大学生信仰培育的全过程。具体有以下几种途径:
4.1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
针对大学生人生信仰呈现的多元化、开放性、包容性的特点,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要校内外结合,形成合力。要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现代传媒手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引领大众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实践中,帮助大学生明确方向,走出精神的困惑。
4.2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
要进一步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的新载体,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如利用易班、博客、网站、微信、主题展览、主题书展等多种载体形式,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先进人物事迹,将勤奋敬业、诚实守信融入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中,营造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传递健康向上的正能量。使大学生感受到先进文化的魅力,洗涤灵魂,重建崇高信仰。
4.3加大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要改变高校思想政治课一贯的课堂说教,要大胆进行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的比例,如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前辈前来讲座,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言传身教,对大学生信仰的培育和建构提供一个理论层面的指导和实践层面的示范。
4.4做到潜移默化,知行合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为准则。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将这种核心价值准则细化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知”是前提,“行”是关键,要做到知行合一。可通过学生会、党(团)支部、社团、协会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贫困地区支教、服务社区做义工、公益慈善等等,通过切身实践让大学生感受到团结友善、“大爱”的力量。
4.5搭建多种平台,增强实践技能
要将大学生对创业实践技能的掌握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目标之一。如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培养等多种方式,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技能,让大学生以爱岗、敬业、奉献为荣,提高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
总之,大学生在信仰培育及价值准则形成的过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可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个人信仰和价值取向,同时将这种信仰和价值取向转化为奉献社会、奉献国家的精神动力,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梅萍.“90后”大学生人生信仰的总体态势与因素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10):28-30
[2]李继兵, 徐秦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11):110-113
[3]张其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27)2:54-56
[关键词] 大学新生;亚健康;预防
[中图分类号] G47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7)12(c)-169-02
进入大学校园学习和生活,每个学生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时也会导致他们的健康状况受到威胁。我院大学新生在体检时发现75%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近视,68%的学生患有龋齿。而不可避免的各种因素,如长期缺乏锻炼、睡眠不足、学习压力等,直接导致一些大学新生在身体素质、精神状态、脾气性格等方面过早出现了亚健康状态[1]。大学的独立生活中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水土不服”又再次威胁着学生的健康,有调查表明我国的大学在校生的亚健康比率逐年增高。为了及时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和为解决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寻求有效途径,笔者对本院2007级大学新生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对他们的亚健康状况以及对亚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行了调查,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我院2007级大学新生1 420名,其中,男生684人,女生736人,年龄17~22岁。
1.2 调查方法
利用我院专家审定的调查表,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对大学新生入学前后健康状况进行不记名调查测试,健康教育课中对学生进行亚健康知识的讲解,让其在课后如实填写。
2 结果
调查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造成亚健康的因素分析
由结果可以看出,高中和大学虽然是短短1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却有着较大的改变,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突出:学习效率和兴趣下降的同学增长了5%,情绪低落、感到压抑的同学增长了近8%,而失眠、生活压力大的同学增长了近20%。分析原因主要包括:
3.1.1 不同的紧张和压力因素高中时期只是单纯的来自学业的压力过大,从而不能经常锻炼身体,睡眠减少,极少参加各种娱乐和集体活动。而进入大学后,学习的压力减小,但来自社会、环境、家庭、学业甚至将来就业等各种外界的压力陡然增加,造成大学新生一时难以适应,长期的紧张和压力会使他们的健康过早地遭到威胁:胃肠系统功能紊乱,血压升高、脑应激疲劳和认知功能下降;生物钟被破坏,睡眠质量差;免疫功能下降,感染机会增加[2]。
3.1.2 不同的精神、心理因素高中时学习目的较明确,学校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入大学后,由于环境和生活氛围的改变,青少年很快进入性格的多变期,焦虑、冷漠、妒忌、抑郁的偏激个性经常出现,直接导致他们高傲孤僻,缺乏爱心。
3.1.3 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因素高中生活较规律,大部分学生衣食无忧。大学新生来到陌生的环境,接触陌生的人,开始独立的生活,个别学生会出现饮食不规律,经常性的过饥、过饱,很少参加体育锻炼,作息时间不固定,甚至经常性地接触烟、酒和网络。
3.1.4 不同的社会和环境因素大学新生都会遇到生理和心理的“水土不服”,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大气、水等环境的改变对大学生的健康都造成了影响,出现失眠、头昏、消化不良、便秘等“水土不服”的症状[3]。
3.2 干预对策
学校应该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对大学新生的亚健康进行干预:
3.2.1 加强沟通与交流,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学院应经常组织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其感到有公平、公正的学习氛围,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2.2 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使大学生尽早掌握亚健康的各种表现形式,加强自我监护,预防和避免亚健康状态的发生。
3.2.3 重视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家庭和社会应该为学生营造和谐、温馨、稳定的生活学习氛围,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总之,根据大学新生健康问题具有边缘性、模糊性、过渡性、可塑性等特点,从入学开始就应该经常性地进行健康辅导和咨询,争取使每个大学新生都建立良好的心理、心态和情绪,使他们在精神上长期处于健康完美的状态,尽量减少来自社会、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提高他们处理生活、学习、人际关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的能力。大学新生处在心理和生理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向成人阶段过渡的动态变化时期,独立生活能力差,容易沾染各种不良习惯,如吸烟、饮酒、沉迷网络等,应加强教育,使他们对自身有明确的认识,改掉缺点和不良习惯,为自己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芹,刘伟光.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形成、表现及消除办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7):91,123.
[2]柳太祥,周保仁,王穆兰,等.中学生亚健康状态原因分析[J].中国校医,2004,18(1):63-64.
[3]高玉萍,赵乐东.健康干预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改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691-692.
噪声是冲压工作场所常见的职业危害,尤以存在的非稳态噪声作业常见,2008年4~9月笔者对该种作业噪声对工人心电图的影响做了调查,为制订该作业场所工人的健康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选取青岛市某五金厂冲压车间男性员工,工龄1~20年;接触噪声组随机选取不同吨位的锻压或油压机操作员工171名,平均年龄33.1(18~50)岁,平均工龄9.7年;选择同厂以噪声低于60dB(A)的非噪声车间办公室员工175名为对照组,平均年龄32.6(18~52)岁,平均工龄10.3年。
1.2方法
1.2.1一般状况调查按照职业性健康体检要求进行,询问职业史、既往史。
1.2.2作业场所检测采用HS5670型脉冲积分声级计进行等效连续A声级(LAeq,8h)检测,采用泰仕1358型1/1和1/3倍频带实时分析仪进行频谱分析;根据《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吨69-1996和《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等进行检测。连续检测3个工作日,1个工作日检测1次。
1.2.3心电图检查采用上海产ECG-6511型心电图机描记在静息状态下常规9个导联心电图,专人负责操作。当1人有多项心电图指标异常,异常指标以1人次计算。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作业状况该冲压车间共有冲压机145台,均为冷冲压。冲压吨位分别为63、160、200、320、400吨,其中160、200、320吨冲压设备最多,相同吨位冲压机同排布置,各排间距为6~7m,中间预留叉车通道。员工实行5班3轮换制,每班工作8h,中间休息15min,作业岗位不固定,冲压件订单不同,作业岗位不同,各冲压吨位基本均接触。工作期间员工配戴耳塞。
2.2作业场所噪声接触水平和作业分级结合工艺分析,分别检测63吨单动薄板冲压液压机操作岗、160吨开式可倾压力机操作岗、200吨四柱式万能液压机操作岗、320吨闭式双点压力液压机操作岗和400吨开式固定台压力机操作岗噪声接触水平,数据调查示上述5个岗位为典型的非稳态噪声作业。各岗位噪声LAeq、噪声频谱特征(强度相对集中范围)检测结果和作业分级等见表1。
2.3心电图检查结果
2.3.1一般情况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构成、工龄构成、劳动强度和家族史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触组个人防护落实情况不理想。
2.3.2异常心电图类型及异常率比较分析接触组心电图异常率为21.6%,对照组为8.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2.3.3工龄与异常心电图情况分析取工龄1~20年的工人分层分析,将工龄按5年/层分为4层,同工龄段内接触组和对照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见表3。
3 讨论
【关键词】女强戒人员 心理健康状况 生活满意度
1、问题提出
在过去10年中,我国女性吸毒者数量上升,占总吸毒人数的比例也在上升。在一些省区,女性吸毒所占比例高达40%多。”女性与男性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在社会和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决定了女性吸毒为艾滋病传播提供更广阔空间,因为女性承担着生育和哺养后代的重任。因此,女性吸毒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
基于此,通过对女强戒人员进行研究,了解女强戒人员的特点,揭示女强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与其关系,为戒毒所女性戒毒工作和方案实施提供心理学参考。
2、研究方法
2.1被试
从某女性戒毒所抽取被试60名,产生问卷120份,有效率100%。被试年龄从16岁至52岁,平均年龄约29.68岁;文化程度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中专、大专及以上。婚姻状况分为未婚、已婚、分居、离异;对婚姻的感受则划分满意、一般、不满意。
2.2 研究工具
SCL-90问卷,是常用的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包括90个题目,10个因子 [2]。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包括5个条目,在一般民众中使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3]。
团体施策,指导语统一。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软件包。
3、结果及分析
3.1女强戒人员总体人口学特点分析
60名被试中,年龄段上,16-25岁20人,26-35岁25人,35-52岁15人。受教育程度上,小学及以下14人,初中文化39人,高中及中专文化6人,大专及以上文化1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占83.3%。婚姻状况上,未婚者35人,占58.3%,已婚者14人,分居者2人,离婚者9人,分居和离异占18.3%。对婚姻的心理感觉,满意者2人 ,一般者15人,不满意者12人,即“一般”和“不满意”占到93.05%。
3.2女强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与全国常模[2]T检验结果表明,女强戒人员SCL-90的10个因子以及总体指标普遍高于全国常模。总分、总均分、各因子项均分均达极其显著水平(P
3.3女强戒人员生活满意度差异比较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分析对生活满意度做差异比较,显示:生活不满意的女强戒人员在十个因子上比满意度一般和生活满意的女强戒人员得分更高,且差异显著(P
4、讨论
4.1女强戒人员总体人口学特点分析
女强戒人员中,年龄从16岁至52岁,跨度越来越大,这仅是被强行戒毒被试。与朱卫红10年的研究结果[5]相比,有进一步低龄化和高龄化趋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多数在初中及以下,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所占比例极少。这在某种程度上提示了我国女性普及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思想意识更加开阔,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吸毒者中未婚女性所占比例较大,分居和离婚女性也占了不小比例,反映了吸毒的低龄化,同时也反映了婚姻对女性个体的重要意义,尤其是满意的婚姻,而令人不满的婚姻很多时候却成了女性吸毒的诱因。
4.2女强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女强戒人员总分、总均分以及各因子项得分都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说明女强戒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这与朱卫红[5]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
因子项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抑郁、强迫症状、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其他、躯体化等。经戒毒所民警证实,可能与她们本身存在很多心理问题有关,她们长期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致使其心境不佳,而通过吸食,短时间里寻求解脱和。暂时的解脱和快乐之后,很快落入更加深重的心情低谷,痛苦不已,于是再次寻求吸毒,形成恶性循环。多次吸毒必然损害身体健康,影响饮食和睡眠,破坏与家庭成员的关系。而强迫症状比较显著,可能与入戒毒强戒,处于监管环境下要求严格作息和生产有关。
4.3女强戒人员生活满意度差异比较
生活满意的差异比较结果显示:生活满意度对女强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好的指示作用。生活不满意的女强戒人员在各因子上得分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且差异显著。生活很不满意的女性,失去很多生活的乐趣,在生活中体会更多的是挫折和不满,很少感觉到幸福。健康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应对生活应激的方式不同,对他们的健康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6]。
满意度一般的学员与生活满意者在强迫、人际、抑郁、偏执、精神病性五因子上差异显著。对生活感觉一般,其间已经有某种程度的不满意,夹杂着对生活缺乏激情和向往,在自己构建的空间里生活,较少与他人友好交往、心情抑郁、行为偏执,甚至有某种精神病性。
5 结论
女强戒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全国常模,十个因子均达显著水平;女强戒人员的年龄跨度有增大趋势,文化程度偏低;生活满意度为不满意的女强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比生活满意度一般和满意者更为严重,且差异极为显著。
参考文献
[1]张斌,江琴,林贤浩.131名男性成年罪犯SCL-90的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79-81
[2]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86-194,205-208
[3]熊承清,许远理.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在民众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8
[4]徐春光.服刑罪犯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5):395-396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教学;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与体会
G633.9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方面,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除了专业心理学教师外,生物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结合学科内容及根据相关知识点,有意识地挖掘可渗透的教学内容,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其智力与能力的同时,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生物学教师应更加深入地钻研教材,挖掘可教育的内容,对学生既给予知识上的教育,也帮助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地成长。但也应注意,在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内容,需是教学素材中所蕴含的,须避免抛开教材侈谈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所以,作为生物学教师也应该努力学习和运用心理学理论,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科学处理好教材,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行为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笔者就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 “动 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章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认识与体会。
一、结合人类大脑结构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中,可结合人脑的结构和功能讲述:人类的大脑重量约为 1.5kg,大脑皮层的表面积约为2000em ,其中含有 150多亿个神经细胞,这些特点人人几乎都是相同的。即使是牛顿的大脑,无论从体积、重量、还是构造上都与其他同龄人无多大区别。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根据实验与研究认为,除了天才儿童和低常儿童各占2% ~3%外,其余9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是相差无几的,学习成绩的优劣,非智力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让学生通过对人类大脑的了解,明确大脑的先天发育情况是基本相同的,学生个体间之所以成绩不同,与个体的后天努力以及心理素质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一次对学生发奋读书的很好动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结合学生自身体会,让学生学会记忆方法
在“人脑的高级功能”教学中,可由学生自学教材内容,明确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以及W习和记忆的概念、记忆的形式等,并让学生谈淡自己在学习中是如何记忆的。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有效的学习记忆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善于用脑。不宜长时间只学习同一内容,要交换脑力活动的内容,要在课后及时复习,动用各种器官反复复习,强化所学知识在大脑皮层形成条件反射。②勤于用脑。遇事多想多问,先想后问,使神经系统充分发挥作用,思维越来越敏捷,记忆更加深刻。③合理安排作息时问。合理安排学习、体育运动、休息和睡眠等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这样对学习效率的提高、神经系统的保护以及整个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益。通过交流,不仅使学生很好地认识自己在学习方法和技巧上的一些不足,又可以学习借鉴其他同学的一些做法,并认同人类的学习和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
三、结合科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承受能力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在教学活动中要设法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遇到挫折时不至于对人生和社会失去信心。其中可结合“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例如,在 “激 素调节的发现”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若干问题引领学生置身于科学发现的历程中,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认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的观点。
通过科学史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受挫、失败和成功的内在联系,引导他们学会合理认识挫折,正确对待挫折,以此教育他们 “道路是曲折 的,前途是光明的”。敢于质疑,一定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毅力。同时,使他们懂得一个人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创新的科学精神是多么的重要,这也是一个科学事实的发现或成功的关键因素。
四、建立血糖调节模型,体验合作的乐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少相互问交流、合作的机会,不利于学生间的人际互动,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教学中如果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就能较好地弥补传统授课的缺陷。
例如,在“激素调节的实例”教学中,设计“血糖平衡的调节”,可利用学习小组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为节约课堂时问)相关材料可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小组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示范活动方式,生生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由小组代表交流模型构建的过程和结果,并在黑板上绘图或实物展示,讲述血糖调节的机理。通过模型构建引导学生构建知识,训练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中不仅可加深各自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能从中体验生生间交流团结合作的乐趣,使他们经历愉悦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
善于利用“科学 技术社会”,远离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节的教学中,可利用教材中“科学、技术与社会”涉及的“拒绝,慎用心理药物”开展一次预防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观看录像资料,以生动形象的事例,把贩毒、吸毒人员的可悲下场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的危害有更深刻的认识。
实际上许多青少年是因好奇或在心情烦闷、彷徨无助等情况下被社会不良分子利用而吸毒的,利用教材的这份素材并借助多媒体、图片资料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帮助少数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远离的危害。
五、开展课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生物学科是一门重视实践和创造的学科,生物学课外活动更应重视实践。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各种生物学现象,并能搜集、参阅大量资料去说明和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联系免疫学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师生通过讨论,认识:要解决器官的排异问题、克服免疫抑制药物对人体免疫力的影响,以及通过器官克隆等方法解决供体器官来源问题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解决目前供体器官严重不足的问题需要人们科学地认识器官移植,更需要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爱心。
最后,可要求学生搜集关于器官移植方面的资料,在校内举办一次相关的宣传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巩固,更重要的是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出校门,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运用知识,克服困难,提出合理化建议,多方面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铁军. 生物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J].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14(6):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