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术中护理的内容范文

手术中护理的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中护理的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手术中护理的内容

第1篇:手术中护理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手术配合;流程;急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因急诊阑尾炎收治入我院普外科,并拟行急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99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手术室规范化流程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模式组(对照组)。对照组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37.7±4.2)岁;观察组53例,男37例,女16例,年龄(41.2±2.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按照手术护理常规进行配合,具体包括术前相关物品准备、术中手术配合、相关安全防护、术后随访等内容

1.2.2观察组

依据规范化流程护理进行护理配合。以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为基础,结合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的意见、建议以及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步骤,规范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配合流程。规范交接流程:与病房共同协作,规范急诊手术术前准备事宜以及术前术后交接的内容事项,缩短交接时间,避免术前准备不全或遗漏的发生。规范急诊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用物准备:手术室器械敷料组的成员根据急诊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器械敷料的使用情况以及手术医生的个人习惯,制订器械敷料用物清点单。手术人员按清点单进行用物准备,避免和减少用物准备缺陷的发生。规范手术护理流程:将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工作内容按照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时间节点进行整理、归纳,制订急诊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配合图册以及手术配合流程图。手术配合图册内容包含术中护理、术中洗手护士配合步骤、麻醉配合护理、静脉输液的护理等内容,册中图文并茂,便于护理人员了解术中重点注意事项。规范术后回访流程:手术室护士于术后24h进行回访,重点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伤口的愈合以及疼痛、发热等。手术室护士将回访相关信息以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意见及建议记录于手术室术后访视单中,便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改进。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用品准备的缺陷率、手术相关时间、手术医生满意度等指标,其中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指标。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用品准备的缺陷率

两组手术用品准备的缺陷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手术相关时间比较

两组入室至手术开始的时间及手术边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规范化流程护理减少了护理差错

急性阑尾炎因起病急,手术检查很难做全面,术中情况多变,更需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充足的术前准备,娴熟默契、技术过硬的术中配合,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急诊手术成功率[5]。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用品准备的缺陷率明显下降,表明规范化流程护理模式可以降低手术配合缺陷率,减少护理差错,起到了差错预防的作用。

3.2规范化流程护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规范化流程护理模式基于手术室工作特点,为护士提供了井然有序的工作模式。实施过程中,不仅分工明确,而且还考虑到了护理规范的重要环节和薄弱环节,使护理的实施更加安全合理,提高了满意度,提升了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6]。通过满意度调查发现,规范化流程护理模式使医生的满意度由原先的93.5%提高到96.2%,尤其是对年轻护士的评价较好。

3.3规范化流程护理缩短了手术准备时间

研究指出[7],规范化流程护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做到无缝衔接,有效降低手术准备时间[8]。规范化流程护理使患者入室至手术开始时间明显缩短,从而有效地为急诊患者手术治疗争取宝贵时间。研究发现[910],手术边缘时间中潜在问题对于患者生命安全有极大的安全隐患。规范化流程护理模式使手术边缘时间缩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发生风险问题的概率。此外,手术时间的长短不仅与手术相关配合有关,还与急诊手术病情复杂多变以及手术医生操作的熟练程度有关,故而在本次研究中没有得出规范化流程护理对减少手术时间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

第2篇:手术中护理的内容范文

要组织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技术规范》等,要深刻领会文件内容,利用业余时间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要做到知法守法、依法行护的准则,全面提高自身的安全和法律意识。定期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组织手术室护士进行集体学习,要认真记录讲座内容,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每季度进行一次科室内护理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考核,了解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的掌握情况,有方向的进行培养,提高护士们的安全意识。

2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的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根本所在,也是整个医院服务质量的体现,是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护理人员只有具备专业的知识、过硬的技术、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具备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及时的发现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进行预防控制,才能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我们针对不同阶层护士制定了不同的培养方案。①新入科护士实施入科培训计划,按照手术室工作内容制定1周的重点培训和为期6个月的综合培训,重点培训内容主要针对无菌操作、感染预防、手术安全等方面,综合培训则包括术前准备、手术配合等专业内容,使新护士能够迅速的融入到手术室工作中来。②其他护理人员则重视在职继续教育,按照护士、护师、主管护师等级别不同,进行不同内容的在职继续教育,除护理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外,也要加强专业护理内容的培训,着重培养前瞻性护理的意识,从而防范于未然。

3完善手术室规章制度

3.1完善护理制度

许多护患纠纷都是由于护士未认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所引起的,因此必须完善护理制度,加强监管措施,确保制度能够落在实处,对护士能够起到一个监督、指导、管理的作用。要结合实际,对交接班、查对制度、药品管理、手术间管理、护理文书书写、医疗废品管理等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3.2优化工作流程

制定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流程,在以往工作流程基础上进行优化,包括手术器械准备、手术配合程序、医疗器械清洗、贵重器械管理等,全面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

3.3规范器械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新设备和新器械也不断应用于临床,为了让这些物品能够更好、更安全的为患者服务,手术室必须加强对手术器械的监管。对于外来器械、材料要加强管理,严格消毒灭菌,完成检测,用于患者的手术器械和植入物要验证合格,必要时根据性能进行高压灭菌或戊二醛浸泡灭菌,严格杜绝不合格、不安全的产品用于患者。

3.4建立麻醉医嘱制度

麻醉医嘱指的是在围手术期为了实现麻醉措施而共同执行的而具有指令性的医疗文书,其主要内容包括麻醉处理、术中用药、液体出入量、术后镇痛等情况,并记录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案及过程。建立麻醉医嘱制度能够有效的实现临床麻醉的规范化管理,建立监测机制,进一步的规范手术室医疗护理行为,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

4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一直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手术治疗的特殊性,患者更易发生感染,因此做好手术室的感染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进行操作,安排专人负责手术室的环境管理,定期进行空气、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做好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监测。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遵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对于合并有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的患者,在器械使用后要双重消毒,敷料按要求焚烧,做好每一个环节的监管。此外,要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措施,避免形成交叉感染。

5规范手术护理记录

5.1完善手术护理记录单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病历书写规范》相关规定,制定手术室的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单中要求记录手术的一般情况、术前访视、手术过程、术后情况、器械敷料使用及灭菌包监测等内容,由当天负责的医生、护士分别前面归档,一旦发生问题有据可依。以此来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警惕意识,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5.2清点物品记录

在术前术后要将手术物品进行清点,详细记录在物品记录单上,若出现术前、术后器械物品不符的情况,则应当如实在物品记录单上写明原因,并由护士长或管理人员查找原因,明确责任。各项记录要及时、客观、真实、准确,为举证责任倒置提供必要法律依据。

6确保手术室安全管理持续改进

6.1成立质控小组

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资深护师担任成员,成立手术室质控小组,负责对各岗位护士职责和护理安全的检查和监督。质控小组要完善各级人员的质量考核标准,包括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值班护士等工作职责的确立,要求每个护士都能严格按照规定完成工作。同时要做好专科操作的指导,对于普外、脑外、心外、泌外等不同科室不同术式的目录、物品准备、手术步骤等进行统一规范,实施流程管理,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护理安全。

6.2加强围术期质控

(1)术前质控:要求手术间空气消毒达标,温湿度适宜,在术前30min内进行室内温度的调节,检查手术物品是否符合手术要求,定期清洁手术推车,检查车身、车轮以及各轮轴处是否完好,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巡回护士在术前核对患者基本信息、疾病诊断及手术名称,再次检查手术器械是否齐备,确保手术安全、有序进行。在患者送入手术间后要和手术医师进行再次核对患者信息。(2)术中质控: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手术台上做到“四查”,分别由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器械护士进行器械清点,由巡回护士将器械和敷料记录在物品记录单上,术中根据手术需要将添加器械及时记录,器械护士要管理好所有手术物品,防止术后遗漏,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随时准备抢救,手术结束后认真完成与病区护士的交接,重点交代术中监测和观察的内容。

7成效

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在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后,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全面提高,在科室内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氛围,增强了护士的预防控制意识。而通过全面的培训措施,提高了护士对风险隐患的识别能力,护士们熟练掌握了护理风险发生的常见原因,并能够创新性的提出防范对策并落实。减少了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发生,在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后,2014年全年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12%,与实施前的2013年的2.6%相比,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全面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安全质量。

8结语

第3篇:手术中护理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 手术患者;改良;交接护理记录单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6-0118-02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improved handover nursing record list to operative patients

ZHOU Yemin

Operating Room,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ingxiang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Pingxiang 33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lete the content of handover nursing record list to operative patients and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Researched the handover nursing record lists of the 200 cases of operative patients by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ho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andoml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the improved handover nursing record list and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handover nursing record list. Results The de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4% and the handover time was reduced to 2 minutes. The troubl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25% and the handover time was 4 minutes. Conclusion The improved handover nursing record list to operative patients makes the transition smoothly, the responsibility clearly, and reduces the handover time. At the same time, it effectively guarantees the nursing work quality and ensures the medical safety.

[Key words] Operative patients; Improvement; The handover nursing record list

在临床工作中,手术室护士与临床护士因交接内容多、时间紧、缺乏条理性、人力资源不足等原因[1],导致交接内容遗漏与交接时间延长,使交接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造成各种隐患、差错、事故。为规范手术室的工作流程,我科于2012年4月份起,对交接护理记录单进行了改良。我科采用了改良后的交接护理记录单后,使交接工作有章可循、交接过程流畅、交接内容无遗漏,加强了手术科室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它更加明确了责任人,从而避免了因交接责任不清、不明出现问题后科室之间互相推诿或推卸责任的现象,有效避免了护士与患者、手术室与科室之间因交接不到位而发生的护理缺陷与纠纷,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例手术患者交接护理单,以寻找最全面、最完善的手术患者交接护理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4~8月随机抽取手术患者200例,除30例硬膜外麻醉外,其余均是全身麻醉;其中直肠癌手术15例,结肠癌手术43例,经皮肾镜手术46例,宫颈癌手术13例,子宫手术63例,胆道探查手术20例,年龄3个月~88岁,平均47岁。将2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身体状况、性别等指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表格 传统手术患者交接核查表对于每一项只是明确是否交接,而没有明确具体的交接时间,而改良后的手术交接单明确了交接的执行时间。传统手术患者交接核查表对于患者的每项指标只是粗略地进行记录,而改良后的则较传统的更加详细。如对于手术部位标识这一项,传统的只是指出手术部位标识的交接情况;而改良后的手术部位标识下包括三项:已标识 未标识 已通知医生,这说明在明确交接时间的情况下,改良的交接单比传统的更加明确了手术部位的确定情况,这样可以使主治医师快速明确手术部位情况,提高手术效率与质量,对于急诊患者可能就因为手术部位的明确而使其得救。改良式交接单还标明手术部位的准备情况,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可以告诉主治医师是否还要对手术部位进行处理,因为手术部位的清理情况与患者感染情况相关,对这一点的标明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则没有这一项。在传统的手术患者交接核查表基础之上,改良后的交接单增加了记录的项目、手术方式、手术部位等信息,从而使主治医师以及护理人员更加清楚手术患者的情况。

改良式手术患者交接护理记录单在交接的每一项指标都明确了责任人,加强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使得他们都具有很强的责任感与责任心,更加明确了每个人的工作范围,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以往因交接人不清出现的交接混乱,而且还提高了交接效率。这是因为明确责任人后,由于懈怠等原因出现医疗事故时,科室之间不能够互相推诿或推卸责任,进而增强了个人及其科室的责任意识,极大提高了护理效率与工作质量,保障了手术患者安全。另外在改良式手术患者交接护理记录单中还增加了手术医生这一项,使得在护理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特殊情况,可以快速找到主治医生,使患者出现的特殊情况得到及时处理,避免患者病情加重。改良式交接单最后由患者家属确认签名而不是医生的签名,患者家属参与了医疗,从而避免了因交接不清产生的医疗纠纷。

1.2.2步骤 两组手术患者均使用手术交接护理记录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患者交接核查表,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按照交接护理记录单进行交接并签名,将表格夹入病历内,患者出院后与病历一起存入档案室。

实验组选择改良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交接护理记录单,按照记录单上的要求详细正确并认真填写每一项内容。改良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交接护理记录单交接过程如下:巡回护士接手术患者时,与病房护士和患者家属按照改良手术患者术前交接护理记录单上的内容逐一交接,并在交接单上签名,术后如果患者送复苏室,巡回护士就按照改良手术患者术后交接护理记录单的内容与复苏室的护士进行交接并签字,患者苏醒后,复苏室的护士将患者送入病房后,由复苏室的护士与病房护士和患者家属按照改良手术患者术后交接护理记录单的内容进行交接并签字[3],最后再由患者家属确认签字,并将此单夹入病历,送档案室封存保管。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有5大项:Ⅰ对患者进行性别鉴别及年龄记录;Ⅱ手术患者身体状况(心律、血压、呼吸状况等);Ⅲ术前交接指标(检查结果完善度、核查表填写情况、患者皮肤纠纷、术前用药准备、手术位置标识状况、患者携带物情况);Ⅳ术后交接指标(手术交接、患者皮肤纠纷、手术部位管道未交接、电极板贴放位置未交接、患者携带物);Ⅴ术前术后对比指标(患者影像资料遗漏状况、核查表不全、患者皮肤纠纷、管道脱出及堵塞、交接时间等)。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手术患者术前交接缺陷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在检查结果、核查表填写、术前用药准备、手术部位标识、患者携带物情况等方面具有显著性优势(P

表1 手术患者术前交接缺陷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

2.2 手术患者术后交接缺陷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在手术交接、手术部位管道交接、电极板贴放位置交接、患者携带物情况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

表2 手术患者术后交接缺陷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

2.3 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交接缺陷比较

根据表1与表2的综合比较得到表3。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在患者影像资料遗漏、核查表填写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改良式手术患者交接时间缩短为(2.85±0.55)min,而采用传统手术患者交接护理单交接时间为(4.96±1.0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6,P=0.045

表3 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交接缺陷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

3讨论

改良式手术患者交接护理单发生缺陷较传统手术患者交接护理单低21%,而时间均值较传统手术患者交接护理单缩短1/2。表1、2显示改良式手术患者交接护理单显著优于传统手术患者交接护理记录单,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其差异的原因,可以从造成传统手术患者交接护理记录单效率低的原因与改良手术患者交接护理记录单的优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传统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交接护理的记录单交接内容在一张纸上,内容比较简单(对患者术前术后状况记录不全、各科室护士责任模糊不清、缺少患者家属的签名等,这些都造成传统手术患者交接护理记录单效率低且容易引发交接冲突与纠纷[4,5]。

改良手术患者交接护理记录单的优势:护理文件是医疗事故处理中的法律依据和凭证,是患者救治的真实反映,也是评价治疗效果的科学依据。规范化的术前术后交接护理记录单内容全面,详细记录了患者的一般资料,使手术室护士在接患者时对患者再次了解,准确无误的交接患者及其携带用物,确认后签字为证,这样不仅增强了医护患三方的了解和沟通,而且避免了因遗失衣物而产生的护患纠纷。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交接只需按照交接内容逐一交接,双方核对无误后在交接护理记录单上打“√”或填写少量数据即可,操作简单,不仅大大缩短了书写时间和交接时间,并且使工作更加严谨,护理行为更加规范,无论是术前和术后交接护理记录单,都有时间签名,与病房护士保持了一致性,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护理质量得到提高,进一步保障了患者安全[6,7]。

改良式交接单的重要性:①既符合三甲医院评审的标准,又对手术患者手术期管理进行了创新和改进,改善了工作流程,完善了交接内容,有效地减少了手术患者的安全隐患,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8]。②交接护理记录单改良后,使交接工作流程规范,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完善性得到提高,使交接班工作有章可循,进一步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③不但有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的签名,还有患者家属的签名,这样使患者家属参与了医疗,不但避免了发生差错时相互推卸责任 ,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医护患之间的沟通。④不但适应于所有手术患者,临床上转科的患者也可效仿此护理记录单,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媛媛,戴艳萍,黄琦. 手术患者交接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J]. 护理学报,2009,16(1):76-77.

[2] 吴静,刘卫华. 手术患者交接确认登记单的改进与应用[J]. 中外医疗,2010,29(10):143.

[3] 马莉,郝晓玲,李梅. 手术患者交接流程再造效果探讨[J]. 护理研究,2011,25(12):3383-3384.

[4] 陈燕. 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的应用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 5(3):26-27.

[5] 李群,何安洁,曾蕾蕾. 手术患者交接过程中护理过失的原因及对策[J]. 护理学杂志,2011,26(6):55-56.

[6] 李琳琳. 完善手术患者交接的探讨[J]. 吉林医学,2013,34(1):186.

[7] 蔡菲. 手术患者交接登记表的临床应用[J]. 临床护理杂志,2009,8(5):34-35.

第4篇:手术中护理的内容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2009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牙周科手术的351例患者,其中男性143例,女性208例,平均年龄48.5岁。期间工作的医师15名,男性7名,女性8名,平均年龄为35.7岁。实习护士18名,均为女性,平均年龄18.6岁,实习周期为6周。

1.2 方法:根据调查对象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卷调查表,其中包括患者对护理质量、医生对医护配合的满意度调查表。前者只包括护理质量的评价,分为满意(2分)、基本满意(1分)和不满意(0分)三个级别;后者包括医护配合熟练程度、器械认识、护理流程、手术前后护理知识的熟悉程度,每项内容也分为满意(2分)、基本满意(1分)和不满意(0分)三个级别,共10分,得分超过8分为满意。

实习护士牙周基础治疗护理培训2周后,接着进行手术培训一周,之后开始进行满意度调查,每周2次,持续4周。培训内容如下。

1.2.1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术前和术后护理。①术前护理内容:理论知识的储备、协助筛查适应证,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手术的安排以及器械的准备;②术后护理:术后的即刻护理、术后的指导和定期回访、复诊时的护理。

1.2.2手术期的护理:包括台上、下护理。①台上护理:术前的准备、术中的护理、术后的护理内容;②台下护理:台下护士为台上护士提供帮助,某些情况下,还兼顾麻醉师的部分职责;术后应知晓器械的洗涤,收纳以及消毒方法。除此之外,台下护士还应具备参与手术室管理的能力。

2 结果

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随着实习护士的护理经验的提高,约1周就可以很快达到满意(约95%见图1,表1);而医生对医护配合的满意度由于专业知识和操作习惯等不同,无法马上达到满意效果,但是经过3周6次左右的配合后,也基本达到配合默契的程度,满意度达到高峰(见图1,表1)。

3 讨论

牙周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目的是终止炎症的进展,重建受损的牙周组织,维持已取得的疗效,治疗内容包括非手术治疗、切龈术、改良Widman 翻瓣术、骨修整术、引导组织再生术等。对于一般的牙周病患者来说,牙周基础治疗是必经步骤,家庭牙周护理至关重要,一般在牙周基础治疗6~8周后复查时决定是否进行牙周手术,各种手术方式有其相对的适应证,因此,通过围手术期协助筛查适应证,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对手术过程有个大概的认识,术中也能更好地配合医生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意外发生[3]。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念的转变,现代护理着眼于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新型护理模式,从而极大程度地推动了护理学的发展以及护患关系的和谐。加强护患沟通,增进护患关系,可以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4]。我们在牙周手术中的护理也加强了护患沟通,建立新型的主动参与型护患关系,如术前护理病史询问和血压等检查,术后特殊的口腔卫生指导,术后注意事项的交代,饮食推荐,并告知术后反应的一些自我解决的方法等,这样明显提高了牙周手术的护理质量, 从图表中也可以看出护士熟悉了整体护理内容之外,在1~2次的手术护理实践中即可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从而获得患者满意。

医护配合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医护配合熟练程度、器械认识、护理流程、手术前后护理知识的熟悉程度五项指标,这样能相对客观地反映护理质量,一定程度上达到量化。研究发现医护配合达到完全满意是需要6次左右的护理实践,主要原因是实习护士术前后心理辅导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可能与她们年龄过小有关系,实习护士平均年龄为18.6岁,其心智年龄还未成熟。

现代牙周手术的护理已经不单纯是一种简单的医疗行为,它融合了口腔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心理学、人文和管理等多项知识内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护理手段和模式,有助于提高牙周专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促进医患关系及医护关系的和谐,从而确保整个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曹采方.临床牙周病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94.

[2]赵佛容.口腔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12-316.

[3]蒋晓燕,梁学娟,项艳,等. 超声洁治结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2):1980.

第5篇:手术中护理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 手术患者;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a)-139-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手术全期护理新理念的提出与发展,术前访视已成为手术全期和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而术前评估是术前访视中的重要内容,是对患者术前的阶段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订术中的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对提高手术护理质量、确保术中护理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手术室自2006年起开展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访视,2009年逐步完善了术前评估内容,取得良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的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访视1 652例,男性985例,女性667例。

1.2 方法

1.2.1 术前访视设立护理评估责任人和评估时间 责任人要求为在手术室工作1年以上并掌握各专科手术健康教育内容的护理人员,一般为担任该手术的巡回护士。常规在手术前1 d下午根据手术通知单去科室查看病历,辅助检查及化验报告结果,特殊手术患者需要向主治医生了解病情,携带病历到患者床前进行术前访视,同时进行护理评估,确定患者在手术室的个性护理措施,访视所需时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20~30 min/人,访视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后向手术室高级护士或护士长进行汇报,由她们审核确定手术患者护理措施的实施。

1.2.2术前访视及护理评估表格使用我院自制的《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单》、《术前护理评估单》进行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根据内容进行护理评估,制订个性化护理措施,由护士长或高级责任护士负责审核。

1.2.3术前护理评估内容

1.2.3.1心理评估采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就诊原因、婚姻家庭状况、心理状态、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患者的需求,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

1.2.3.2压疮评估术中压疮的干预是手术护理的重点难点。我院应用Noyton量表,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精神状况、活动能力、运动能力、是否大小便失禁等内容进行评估。如积分

1.2.3.3静脉输液的评估手术中静脉通道的建立是手术安全的保障。术前应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包括穿刺部位的皮肤、弹性、厚度、清洁度、温度、潮湿度和有无感染病灶。患者的静脉情况:包括静脉的弹性、走行、有无静脉瓣、是否在关节部位、是否经常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等。根据评估的结果,结合手术的要求、手术部位、手术的要求,来选定合适的输液部位及准备输液器具。

1.2.3.4手术摆放的评估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如营养状况、皮肤的弹性、完整性、有无压伤、皮肤的感知觉情况。再根据患者的体型、估计手术时间的长短,选择合适的垫。必要时术前进行的训练。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2.3.5术中使用特殊仪器、器械的评估根据手术的要求术中使用的特殊仪器、器械的患者要做好术前的评估,为术中能正确安全使用仪器做好准备。如:高频电刀的使用前应评估患者体内是否有心脏起搏器、金属内植物、放置负极板位置的皮肤情况等。

1.2.4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

1.2.4.1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做好心理干预术前的宣教和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手术的过程及方法,手术组的成员;耐心解答患者的提出的疑问,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术中应主动安抚和鼓励患者,简要说明手术进展的情况,自始自终让患者有被尊重的感觉、对手术有安全感,消除紧张心理。

1.2.4.2根据患者压疮的危险指数制定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选择合适的垫,缓解身体局部所承受的压力;手术时间较长者术中应加强皮肤的观察,在手术中小范围变动受压部位或采取局部按摩的方式,促进受压皮肤的血液循环;术中注意保暖,保持受压皮肤的干燥,有效地避免术中压疮形成。

1.2.4.3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及静脉穿刺套管针对静脉评估结果欠佳时,应及时向护士长汇报。由高年资护士担任静脉穿刺操作,可提高静脉操作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1.2.4.4评估结果汇报根据各项评估结果,向手术室高级护士或护士长进行汇报,提出相关的护理诊断,发现护理问题,并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手术护理工作质量。

2 结果

我院手术室自2006年起开展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访视,2009年开始进行护理评估,统计2009年完成访视例数为1 652例,术后患者对手术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8%。手术医生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为97%。术前护理评估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3 讨论

卫生部2005年颁发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首次对我国围术期患者术前访视和术后支持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2]。术前评估是对患者的判断,是手术前的准备,术前评估对保证手术护理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手术室开展术前护理评估与术前访视的结合,从评估结果引出了护理诊断,发现了护理问题,制订了护理计划及措施,护士通过评估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充分准备手术所用的物品及器械,提高了预见性及应急能力,为患者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个案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手术护理工作质量、医生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护士对患者的评估能力及判断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蒋琪霞,刘进玲.应用Braden计分表预测及预防压疮的护理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3-4.

[2]赵学彬,马智群.术前访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报,2006,13(10):44-45.

[3]赵希转.舒适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2):106-107.

[4]张雅莲.谈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195,198.

第6篇:手术中护理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术前访视; 效果;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8-126-02

手术患者在手术室停留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却是一生中较为特殊的一段经历,患者手术前大都对麻醉和手术感到紧张和恐惧[1]。术前访视可以增进患者对手术室护士接触、了解,进一步增强对护士的信任,减轻患者对手术顾虑,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接受手术[2]。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3]。由此可见,术前访视正逐渐成为我们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手术室自2004年9月开始对择期的三类手术及全麻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为使术前访视更好的深入开展下去,现将影响其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1原因分析

1.1人员编制缺少我院属二甲医院但手术室护士在编人员包括护士长只有十人,护士严重缺乏,平日工作量大,手术一台接一台无法安排人员去做术前防视。

1.2观念未转变护理人员由于受传统手术室护理观念的影响,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尚未完全接受,没有真正认识到术前访视的重要性;甚至以工作量大、护士缺编、时间不充足为由,不认真实施术前访视;或以书写术前访视记录单代替术前访视,致使术前访视效果不满意。

1.3术前访视内容不规范 我院术前访视主要是依据表的形式,里面内容较少且不规范,主要包括调查了解患者的家庭经济和有无焦虑心理,手术前需做的准备,手术室环境的介绍及健康宣教。

1.4术前访视内容缺乏针对性我院手术室是一个综合性手术室,每日手术包括了外科,妇科,眼科等。每个护士面对不同专科的不同病人,而访视内容是按表上统一的固定内容进行,没有针对性。

1.5缺乏经验及理论指导由于手术室术前访视开展历史短暂,形式不一,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规范的模式;理论方面不够完善,可参考的护理文献及书籍较少;加之传统的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少,缺乏交流技巧,从而影响了术前访视的效果及进展。

2对策

2.1对手术室人员编制不足问题,应向护理部反映,要求增加人员补足缺少人员。还可利用下班时间进行术前访视,这样就有充分的时间和人力作保证。下班后实施术前访视所用时间按加班时间累计,给予补假或经济补偿[4]。

2.2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开展术前访视的关键,尤其是护理管理者及护师以上护理人员观念的转变。

2.2.1创造有利条件,开展术前访视。护理工作量大、护士缺编、时间不充足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实施术前访视,对国际、国内手术护理而言,都势在必行,大势所趋[5],所以任何原因都不能阻止术前访视的开展。通过采取简化术前访视记录单,简化护理工作流程,采取弹性排班制,增加护理人员等措施,使大家有更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术前访视工作中去,从而保证其效果。

2.2.2定期学习, 充分认识。我院手术室主管护士2人,护师4护士4人,平均年龄三十岁,工龄长则二十余年,少则一年,本科一人,在读四人,大专三人,中专二人。护理人员结构层次,业务水平尚可,主要是没有正确的术前访视观念。通过外出会议交流,进修学习,互联网等途径获取术前访视相关知识,科室定期组织大家学习,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开展术前访视的重要性、必要性、必然性,从而转变观念,认真实施术前访视。

2.2.3正确处理术前访视记录单与病人沟通的关系,使大家对记录术前访视记录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术前访视重点在于将手术患者看作一个整体的人进行护理,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使其处于手术治疗的最佳状态,而不是通过记录术前访视单所能代替的。

2.3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加强继续教育学习。科室统一计划,定期组织大家学习现代护理新概念护理程疗、沟通技巧、护理礼仪、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方面的知识。鼓励及支持大家参加各种培训及成人继续教育学习,并在科室里建立了小书柜放置相关书籍,以便大家随时翻阅及学习,从而逐渐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增加术前访视的主动性。

2.4规范术前访视内容对术前访视内容进行规范化,并使内容具体化。无论何种手术,对患者都是比较强烈的应激刺激,产生心理应激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根据产生心理反应的原因制定具体的内容,如制定对患者基本情况的详细了解的内容,向患者及患者家属提供有关手术的详细信息的内容。术前访视时使用规范化语言,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仪表端庄,态度和蔼,言行规范,这样可使患者感到可亲可信[6]。

2.5加强术前访视效果评价及质量控制

2.5.1建立反馈机制按护理程序方法工作,随时对术前访视效果进行有效评价,形成一个良好的反馈机制,使大家既看到了工作成绩,增强开展术前访视的信心,又及时发现不足,总结经验,予以改正。如在术前一天,实施术前访视后,向手术患者提相关问题,了解其掌握情况,对患者疑惑的地方予以解答;术日根据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的心理、生理状态及术前访视相关内容的实施情况评价术前访视的效果。

2.5.2 术前访视质量控制护理管理者随时深入病房,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手术患者满意率进行调查,并采取奖励激励,感情激励、目标激励以及行为激励的方法[7],调动其开展术前访视的主动性;提高术前访视工作的积极性,保证术前访视的质量。

2.6加强术前访视的内容的针对性 我院进行术前访视主要是由巡回护士完成。术前一天,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了解患者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并深入病房,运用护理评估的方法,收集掌握病人的相关资料如:年龄、性别、文化层次、社会状况及心理状况等,全面评估手术患者的心理需求,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形成具有个体差异及针对性的术前访视的内容。

总之,通过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既可以消除手术患者不良的心理刺激,又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护理观念,减轻手术患者由于手术治疗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患者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顺利度过手术期,而且为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机会,为手术室护士的自身成长创造了条件。使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更加适应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需要。因此,我们有信心而且有能力使它更好的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袁风銮,徐芳萍,郑映红.试述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6(3):338-339.

[2] 吴金兰,陈静,王华云.手术室术前访视的重要性.河南外科学杂志,2006,12(3):102.

[3]钱玉秀.中日两国手术室护理的比较.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2):17-18.

[4] 戴红霞.109所医院手术室开展术前访视的现状调查.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Oct,2005,20(20):58-60.

[5] 陈翠屏,高红梅.术前访视的现状与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1,17(3):55.

第7篇:手术中护理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 整体护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c)-108-01

整体护理是一种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视护理对象为生理、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根据护理对象的需求和特点,为护理对象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全面的帮助和照顾,以解决护理对象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达到恢复和增进健康的目标的护理观和护理实践活动[1]。

1 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现状

1.1术前护理

1.1.1术前访视术前1日下午进行,目的是了解病人的心理、生理状况,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的环境、麻醉方法、手术,介绍手术前禁食水要求等。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减轻心理压力,增强病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1.1.2术前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病人的心理、生理情况,病人对手术的了解程度,接受手术的态度,对医疗的配合程度等[2]。

1.1.3确定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访视护士根据收集的资料和手术类别,预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

1.2术中配合

包括几点:①手术当日晨会,访视护士汇报病历,列出护理问题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护士长加以补充,使计划更加完善。②备好手术常用物品,严格检查手术间的设备是否齐全,功能是否完好。调节好适宜的温度、湿度,备好特殊器械。③热情接病人入手术室,严格查对,再次向病人讲明手术配合的注意事项。④巡回护士建立静脉通道,确保畅通,安置,注意保暖,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全程陪护病人,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做好护理记录。⑤器械护士力求稳、准、快,术中不要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不议论病人的病情。手术结束前认真查对纱布、缝针、器械等,保管好标本。

1.3术后随访

术后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一起送病人回病室[2]。术后48~72 h到病房了解病人的生命体征、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征求病人对手术室护士的不满意之处及要求,填写意见反馈单。术后随访后,通过病人及医生麻醉师的评价,确认整体护理计划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 存在的问题

2.1整体护理存在的问题

护理人员对整体护理重视不够,护理观念陈旧,长期的传统护理模式影响了护士的价值观。大多数护士仍以传统的护理观念和模式服务于病人,即医生-护士-仪器-病人的服务模式。一部分手术室护士缺乏整体护理的管理技巧。还有一部分护士对整体护理认识不到位,缺乏责任心,使病人感觉不到关爱。

2.2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内容片面、肤浅,缺乏自我保健、疾病预防和身心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缺少沟通技巧,影响了病人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

3 对策

3.1转变护理观念

学习整体护理理念的相关知识,深刻认识整体护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术中给予病人的关心、支持是其他科护士无法代替的。

3.2加强在职培训

通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拓宽知识面,强调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功能,即顾问指导角色、协调管理角色、安全卫士角色、体贴的亲人角色等[3]。使手术室护理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拓展。

3.3提高管理水平

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者应加强自身修养,从而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推动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和开展。

3.4提高与病人沟通的能力

良好的护理沟通能满足病人被关爱、被尊重的心理需求,能使病人增强治疗信心,使整体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术前访视是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的标志[4]。99%的病人希望手术室护士术前看望自己;92%的病人希望能了解手术室环境;47%的病人因恐惧而失眠;100%的病人需要关爱[5]。我院的整体护理开展时间已4年,手术室将整体化、人性化的观念融入护理工作,收到可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蒋李洁.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体会[J].医药产业资讯,2006,3(15):107.

[3]谢卫.巡回护士在整体护理中角色功能[J].九江医学,2000,15(1):54-55.

[4]沈志萍.浅谈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J].铁道医学,2001,29(30):173.

第8篇:手术中护理的内容范文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在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宫颈疾病患者中选取5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2~65岁;疾病程度:轻度16例,中度6例,重度5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5~67岁;疾病程度:轻度15例,中度6例,重度6例。所有患者在年龄、疾病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其急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护理管理对策进行优化。

1.2.1对急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现状的分析

第一,近几年,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往陈旧的护理观念已经落后于现代化的医学发展,不能满足当下急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要求。而且传统护理模式对护理范围有所限制,使其局限在急诊手术室之内,无法与病房护理进行有机结合。第二,急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要比病房护理工作更加的繁杂,护理人员相对较少,更是加重了急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难度,为急诊手术室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强度与压力,使护理人员非常容易出现疲惫、困顿心理,进而导致错接患者、镇静剂使用不当以及因术前准备不足造成手术时间延长等失误现象的出现。第三,急诊手术室中出现感染情况的几率较大,应该对其进行良好的控制与管理。

1.2.2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具体优化对策

第一,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关心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对护理人员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详细的了解并给予有效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护理人员工作自主性,增加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由于护理内容的不断增加,以及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以加强他们的的护理素质和水平,增强他们的护理责任心,减少护理失误率的发生。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并做好宣传工作,将其切实的落实到急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当中去。第三,对急诊手术室的感染控制进行加强管理。急诊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也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相关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护理人员的感染控制管理意识,做好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并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管理检查与监督机制。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失误率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的是SPSS15.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失误率方面,实验组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在急诊手术室中进行良好的护理管理可以增强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在医院的整个管理过程中,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可以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真实的反映出来,在保证患者护理效果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研究中,对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策进行优化之后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而在手术时间以及失误率方面,实验组也同样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说明,加强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可以较好的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促进医院护理水平的提高。

第9篇:手术中护理的内容范文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在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流程图完成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工作。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其术后住院时间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护理流程图; 围术期;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59-02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并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的84例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在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l84例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5例,年龄18至74岁,平均年龄(49.81±2.45)岁,疾病类型:妇科19例、泌尿外科65例。按照抽签方式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及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例数等)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 2. 1 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内容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术前准备、给药护理、并发症预防等;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流程图完成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工作。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掌握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内容包括护理措施、护理态度、护理结果等,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 2. 2 护理流程图:①组建腹腔镜手术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组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上岗前需给予必要培训,讲解护理流程图内容、意义,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及责任感;②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应准确评估其实际情况,根据其既往病史、实际病情判断患者围术期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查阅相关资料制定临床护理流程图,内容包括入院至出院的所有护理工作项目,如入院指导、检查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预防、用药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③责任护士应制定本次护理目标,即通过本次护理后可能发生及预防发生的异常情况,患者身体应恢复至何种程度,待本人确认无误后附于流程图中并亲笔签字;④流程图制定完成后应由全组人员评定并经组长审核,之后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及家属讲解临床护理路径图内容,及时解答相关疑问,指导患者本人在临床护理路径图上签字确认后方可实施,将流程图张贴于病房墙壁便于患者及家属掌握护理进程;⑤腹腔镜手术患者经责任护士应用护理流程图进行护理过程中,组长应每日评估患者护理效果,判断是否达到护理目标,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⑥结束治疗予以出院时,护理人员应按照所制定的临床护理流程图对患者给予必要的出院指导。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由±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两组腹腔镜手术患者经不同方式实施临床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其术后住院时间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推广使用的新型微创治疗技术,其特点为手术切口小、并发症少、利于美观等,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正确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保障腹腔镜手术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护理流程图是近年来提出的临床护理新模式,以患者住院时间为横轴,其住院过程中发生的活动(如检查、治疗、饮食、活动等)为纵轴,患者及护理人员可直观了解护理工作进展[1]。有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护理流程图进行围术期护理措施可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有利于其术后尽快恢复健康。

本文研究可知,对照组腹腔镜手术患者经常规护理后,其术后住院时间较长,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则高达21.95%,不利于其尽快恢复健康;研究组患者利用护理流程图实施腹腔镜围术期护理措施,其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则显著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9.76%,护理效果较为满意,与陈海燕[2]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利用护理流程图实施腹腔镜围术期护理工作,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其尽快恢复健康,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